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2016年10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在《标准》中,已经看不到“应用题”这个名词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和“简单实际问题”等,同样的,“解答应用题”也变成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反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生动的情景,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种变化不是因为应用题这个名词不时髦了,要换一个说法,而是有深刻的内涵:“首先,在内容方面,《标准》提到的‘问题’不限于纯粹的数学题,特别是不同于那些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等非思维性活动就能够解决的‘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既可以是纯粹的数学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其核心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的。其次,在具体内涵方面,《标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现行课标中不再把应用题作为独立单元而是分散到各个部分的教学中去,不再按传统应用题教学逻辑关系呈现,显得零散而不系统。在教与学的方法上,淡化了传统应用题教学所倡导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及解题策略的提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削弱,教师普遍感到难“教”,学生也

感到难“学”。自课改至今,教学中还有很多老师对“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疑惑:这样能培养好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吗?我是真的不知道现在的应用题该怎样教啦!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又常常产生大量问题,错误率非常高。因此,我们有必要抓住要点进行突破,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为抓手,对数学教学中的解决问题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在研究中使得师生共同提高。

到底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策略是什么?有哪些策略可用?为此,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所谓策略: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所采取的行动方式。可理解为方法却又不完全等同于方法,它是指为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思维与行动的最为有效、最简洁的方式方法。

我对教材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发现教材主要提供了以下策略:1.运算意义策略2.数量关系策略3.画图策略4.猜测并验证策略(假设)5.列表或枚举策略6.替换﹑转化策略7.用方程解的策略8.关联﹑分类策略。这些策略在解决问题时不是单独使用的往往是同时利用几种策略共同解决问题;而且除以上列举出的策略外,传统的经验还提供了一些特殊的策略。如:化繁为简﹑改题﹑逆推﹑对应检验等等,现行的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内容有:小数乘除法,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分数和百分数,比和比例,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以及数学思考涉及到的鸡兔同笼问题,植树问题,烙饼问题,找规律,确定起跑线,自行车里的数学等数学活动内容。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如何运用上面的这些

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灵活运用方法策略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解题能力呢?

对学生来说:

一﹑读是前提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审题,那么如何才能把题意审准呢?古人说的好“书读白遍,其义自见”,因此,认真读题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前提。审题可采用“三次阅读法”,第一次是粗略的读,这次只需了解题目告诉了一个什么信息,说了一件什么事;如:是走路,做工作,还是买东西……第二次是细读,找出关键词,搞清楚题目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单位统不统一等。如:粉刷一间长8米,宽6米,高3米的教室,门窗﹑黑板面积40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有多大?很明显,这道题的关键词是:粉刷面积,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和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关,但却不是完全求表面积。第三次是祥读,理清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形成解题思路。从而在脑海中对这道题建立一个完整,清晰的轮廓。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因没读懂题意,导致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如:一段绳子长5/6米,剪掉1/2,还剩多少米?2.一段绳子长5/6米,剪掉1/2米,还剩多少米?很多学生会因没搞清楚1/2与1/2米的含义或没看清题而出错。所以,读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二﹑分析数量关系是突破

一般来说,小学生解决问题时常用的分析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摘录。在现行的新课标教材中,很多数学问题是以现实生活情境的形式呈现的,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已知条件并没有十分清晰地告诉学生。因此,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前,学生需要经历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收集信息可以采用摘录的方式进行。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并把了解到的信息简要记下来。学生可以记作:一束气球有5个,有4束,一共有几个气球?一瓶水3元,3瓶水要多少元?信息摘录的方式可以有多样化,特别在低年级,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有序地表述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准备。

2、画图。画图是一项具体化的策略,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画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画图包括画线段图、实物图、示意图等。画线段图是一种常见的画图方式,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如:植树问题用“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更有效,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先引导学生搞清楚线段图中段与点的关系,再将植树问题分成三种基本类型:1.两端都栽2.只栽一端3.两端都不栽,建立模型,迁移,推广,进而引出装路灯,爬楼梯,敲钟等问题。“行程问题”同样可以用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稍复杂的可结合演示法让学生演一演,走一走帮助分析,理解。又如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可用箭头图帮助分析,例如:桃树有60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四分之一,又是杏树的五分之三,杏树有多少棵?可以引导学生像这样画箭头图来分析: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要求杏树棵树得先求出梨树棵树,梨树棵树没有直接告诉,又要根据桃树棵树来求。从而又将这一实际问题分解,转化成了两个抽象的数学问题,一个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另一个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另外,根据不同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画示意图、实物图来模拟具体情境或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例如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排队做游戏,小明左边有4个小朋友,右边有5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有一位学生就画出了下面这样的示意图帮助理解并解决了问题。

3、模拟演示。小学生的解决问题就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例如: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走13米,喷水宽度3米,半小时能洒湿多大的路面?分析这道题,就是要把洒水车洒湿的路面抽形成一个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答。对于一些较复杂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用人或物模拟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如这样一个问题: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两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在这个问题中,对“两个来回”的正确理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走一走”来模拟情境,也可以用物体代替进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两地”“同时”“相对”“相遇”这些关键词,为解决问题扫除障碍.根据问题的特点,必要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具,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列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列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的策略。通过列表,将所有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集于一体,能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设计表格,并将有关信息、问题等填入表中,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5、简化。对于叙述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分析问题时可以采用简化的策略。简化的策略一是化繁为简,去掉一些无关的因素或多余信息,减少解决问题时的干扰。二是化大为小,把大问题化解成几个小问题,使问题的数量关系更清晰。如关于“节约水”的问题:水是宝贵的资源,但在你的生活中,把有些流失的水加起来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量。如果你直到刷牙结束时才关闭水龙头,每10秒流失的水约有500亳升。如果一个人每天刷牙两次,每次大约用180秒,全国约13亿人,那么每天流失的水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一年365天又将流失多少吨?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此类问题的过程中受到节约能源的教育,题目叙述相对比较复杂。分析问题时,可以采用简化的策略,先去除一些无关因素,然后引导学生把问题化解成一些小问题,如每秒流失多少升?一天流失的水是多千克?365天流失的水是多少吨?这样简化,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除了以上经常用到的分析策略外,在解决问题时还可以运用尝试、找规律、从简单情况入手、从相反方向思考等多种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分析问题策略,发展学生的策略性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另外,在训练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同时,还要适当的把生活中常用的数量关系进行总结概括形成关系式,如:买东西时用的单价×数量=总价,走路时用的速度×时间=路程,做工作时的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学生理解,掌握的数量关系越多,分析数量关系时就越得心应手。

三﹑概括归纳解法是保证

同一类型的应用题数量关系,解题思路相同或类似,所以引导学生解决某些问题时,可以教他们先归纳题型,再找相应的解法,如:分数乘除法的几种基本题型1.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减法计算,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通过各种题型的概括,归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解题思路较明朗,能较快地确定解题方法,可较快地解决问题,错误率必将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了解题的高效性和准确度。

四﹑大胆质疑是提高

质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疑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得地方,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地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一块半月形铁皮,直径是4分米,周长是多少?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铁皮的周长究竟是指哪些边,很多学生都觉得圆

周长的一半就是半圆的周长,当提醒学生是否要加一条直径时,学生会质疑:为什么要加一条直径呢?这时,画圆的一半让学生观察,是半圆吗?为什么不是?让他们明白半圆和圆周长一半的区别。通过质疑,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大家解决,从而顺畅的解决问题,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重视检验是关键

检验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检验的方法有:

1.结合生活实际检验,看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有些计算结果不能是小数,如:人数,汽车辆数等。

2.运用逆运算进行检验。把计算结果当做已知条件,逆着推算,看能不能得到某个条件。

3.改变解题思路进行检验。有些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从而起到检验的目的。

4.用估算方法检验。估算检验可大致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如:每枝玫瑰10元,每枝康乃馨5元,妈妈买了3枝玫瑰和5枝康乃馨,付了100元,找回13元。钱找对了吗?可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同时,做好作业的改革,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有层次性、趣味性和拓

展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作业当成他们发挥特长,展示自我的舞台,感受学习的魅力,从而喜欢学习,进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合作交流是升华

合作交流能汇聚学生的智慧,交流中碰撞出灵感,取长补短。收集,展现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一题多解,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教师而言: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教材的创造性加工和处理是整堂课的灵魂和生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灵活地使用方法策略进行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同样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下面举几个例子,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沌走向清晰,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质的提高。在教学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中,我习惯于引导学生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如:两箱桔子共有164

出甲箱的八分之三,乙箱的五分之三后,余下的两箱重量正好相等,原来两箱桔子各有多少千克?教师投影出示线段图,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综合法或分析法分析条件之间隐藏的关系,找出甲乙两箱桔子重量的比后,把题目进行转化。可以将问题转化成和倍问题,也可转化成分数乘法问题,也可以利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解决方法,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目的。

二﹑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可以先不出现课本中的例题,而将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例信手拈来编成与例题类型相同的数学问题﹙题中数字以能口算为好﹚,引出教学内容。例如: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可用学生经常出现的“忘记拿书”编题,再让两个学生上台演一演,教学情境生动﹑有趣,学生学的兴致盎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凸现了两种问题的联系和区别,适时引导归类,概括各自的解题思路,方法,形成解题策略。

三﹑充分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以旧引新﹑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的例题处理策略。

有位数学家曾说过:“什么叫解题?解题就是把题目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题。”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策略,对学好数学至关重要。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各册数学教材中都有渗透和涉及,如:各平面图形间面积公式的推导,各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等。教学这些内容时,我通常要求学生多操作,在操作中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与转化﹑等量代换等策略相结合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结合例题的教学让学生领会,理解,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实质,进而通过运用练习巩固,形成解题能力。又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分数应用题”时,就能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来解答。可先复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几分之几对应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线段图使学生理解:这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是已知一个数(即:已知单位1),求比这个数(单位1)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也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只不过要求的这个数与单位1的分率关系(即:几分之几)没有直接告诉,所以,应先求出要求的这个数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它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就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如果要求的数是比单位1多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数,就用1+,反之,要求的数是比单位1少几分之几的数,就用1-。结果就是要求的数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直接用公式“一个数×=几分之几对应量”就能求出要求的数。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解答此类应用题的计算方法:“一个数×(1±)=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进而推广到所有这种类型的应用题。这样就达到了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我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先不出示例题,教师现编题,数字较小化,事例生活化,思维方法﹑解题策略公式化,归纳﹑类推普及化。事例生活化能激发学习兴趣,数字较小化能降低解题难度,便于口算,从而留下较多时间探究解题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发现解题方法,归纳总结,形成公式,以此类推,推广到所有同类题目。老师编或学生编,再解决,达到巩固的目的,效果不错。

四﹑改题策略。

1﹑在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先不出示需要多步计算的例题,可先把例题简化成一步计算的问题,学生轻松解决后,教师再

把题中直接告诉的条件变成间接告诉的,由此将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变成两步或多步计算的复杂应用题(即例题)。例如:一份稿件,王叔叔3小时录入了这份稿件的,8小时能录入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可先出示:一份稿件,王叔叔每小时录入这份稿件的,8小时能录入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学生能轻松地解答,然后教师指出:如果王叔叔的工效不直接告诉大家,变成间接告诉的:王叔叔3小时录入了这份稿件的,大家会计算吗?学生会马上眉飞色舞地列出算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2﹑将复杂应用题看成简单应用题的组合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策略

例如:校园里有杨树20棵,正好是槐树的,松树的棵数是槐树的,松树有多少棵?引导学生分析时可把它看成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应用题的组合。学生做完后指出:任何复杂应用题都是由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组合﹑变化而来的,简单的会做,复杂的也会做。这样既能使学生理解应用题间的内在联系又能化难为易,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有兴趣,还可以降低学生对复杂应用题的畏惧心理,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趣味数学题(一)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

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16、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50。求出这五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17、你今年()周岁,2028年1月1日,你就()周岁。 小学趣味数学题(二)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小学低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低年级趣味数学题 1、填数10、7、4、() 2、5、()、11、14、 20、16、()、8、4 15、3、13、3、11、3、()、() 8,(),12,14,()(),11,9,7 0、3、()、9、12 ()、()、15、20、25 2、河里有一行鸭子,2只的前面有2只,2只的后面有2只,2 只的中间还有2只,共有几只鸭子? 3、哥哥给弟弟4支铅笔后,哥哥与弟弟的铅笔就一样多了,原来哥哥比弟弟多几支铅笔? 4、在一排10名男同学的队伍中,每两名男同学之间插进1名女同学,请你想一想,可以插进多少名女同学? 5、一杯牛奶,小明喝了半杯,又倒满了水,又喝了半杯后,再倒满水后,一饮而进,他喝了几杯水?几杯奶? 6、有9棵树,种成3行,每行4棵,应该怎样种?画出来。 7、有3只猫同时吃3只老鼠共用3分钟,那么100只猫同时吃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分钟? 8、把一根5米长的木头锯成5段,要锯多少次? 9、小朋友们排成一排,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10人,小华排在第几名?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10、甲、乙两个相邻的数的和是19,那么,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11、小明有10本书,小红有6本书,小明给小红多少本书后,两人

的书一样多? 12、小朋友们吃饭,每人一只饭碗,2人一只菜碗,3人一只汤碗,一共用了11个碗,算一算,一共有几人吃饭? 13、游乐场中,小红坐在环形的跑道上的一架游车上,他发现他前面有5架车,后面也有5架车,你认为包括小红坐的车,跑道上一共有多少架车? 14、爸爸买来两箱梨,第二箱比第一箱轻8千克,爸爸要从第几箱中搬出几千克到第几箱,两箱的梨就一样重了? 15、有一排花共13盆,再每两盆花之间摆1棵小树,一共摆了多少棵小树? 16、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几段? 17、科学家在实验室喂养一条虫子,这种虫子生长的速度很快,每天都长长1倍,20天就长到20厘米,问:当它长到5厘米时用了几天? 18、池塘里的睡莲的面积每天增长一倍,6天可长满整个池塘,需要几天睡莲长满半个池塘? 19、教室里有10台风扇全开着,关掉4台,教室里还有多少台风扇? 20、如果A+3=B+5,那么,A和B两个数谁大?大多少? 21、小朋友们站一排,从前往后数小红排第4名,从后往前数,小红也排第4名,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22、小朋友们站一排,小红前面有4个人,小红后面也有4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23、小朋友们站一排,从前面数小红是第4名,她后面还有4个人,

小学数学论文 篇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朱燕妮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

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项娟 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研究报告 榆林市第七小学刘兴林 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我确定了以《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为内容的课题研究。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观摩,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2001年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我国学校课程改革史上的一个重大举措,为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教师虽然有指导数学活动的意识,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经验和模式得以借鉴,在教学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好的教学经验比较散乱。因而,在素质教育理论和课题理论指导下,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总结出明确、具体、易行的数学活动方法和形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期盼。鉴于此,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提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课堂趣味化研究,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开发儿童身心潜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总结宝贵经验。 2、在现代教学论和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探索课堂趣味化教学的构成和表现形式。 三、研究的方法。 以走进课堂,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为主,重点对课堂教学的有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中记录精彩片段,归纳、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和方法。 四、研究的要求 1、以我校小学各年级数学老师、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每一节数学课堂为研究载体。 1 / 8 2、以数学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感受的趣味性为主要研究内容。 五、课题研究经验总结 (一)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特点 1、实践性。趣味化数学课堂强调“动”,“动”是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学的各种媒体都要充分调动起来,尤以动手操作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或模拟)实践为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2、自主性。趣味化的课堂中,教师、学生在选材上、教材上、学法上、考查上都有较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在活动中无需顾忌来自教师的压力;无需顾忌来自考查的“威胁”,自主地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自由地选择内容,自由地发挥思维潜力。 3、多样性。趣味化数学课堂除了“动”的特点外,尤其突出了“活”的特点,“活”就是在内容选取上、教学方法上、组织形式上、解决问题上等等都“活”,

趣味数学题带答案

趣味数学题带答案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 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答案:2元 2、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答案:先用5升壶装满后倒进6升壶里,在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还剩4升水将6升壶里的水全部倒掉,将5升壶里剩下的4升水倒进6升壶里,此时6升壶里只有4升水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里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就只剩下3升水了 3、一个农夫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 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答案:先称3只,再拿下一只,称量后算差。 4、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 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 家几根香蕉? 答案:25根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 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 5、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售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 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答案:97元 6、一个四位数与它的各个位上的数之和是1972,求这个四位数 答案:因为是四位数,和是1972所以这个四位数的千位上一定是1,因为它不能是0,也不能大于1.所以这个数就是1xxx。剩下三个数,即使是1972,9+7+2=18,18+1=19.所以百位上的数只能是9,因为是别的数是不可能得出19xx的。然后设个位为数字X,十位为数字y,x、y 都为0~9 的整数,则有:1900+10y+x+x+y+10=1972 则有11y+2x=62 x= (62-11y)/2这样把0~9的数放到y的位置,就发现只能是y=4,x=9所以就是19 49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65~67页的例题,67~68页想一想1、2、3、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使学生体验整理信息表示题意的 简洁性,体会整理信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到整理信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2、使学生掌握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够根据整理出的信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快速地寻找到中间问题并解决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验成功的基 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信息的方法,寻找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课前播放《田忌赛马》的视频 师:你知道孙膑的策略是什么?看来策略就是好方法,那么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要学会运用策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一、联系经验,感受策略 1.课表对比。 (1)多媒体出示: 你能很快找到周三第三节什么课吗?周五第四节呢? (2)多媒体出示:

现在你能看出周三第三节什么课?周五第四 节呢? 对呀!在生活中有很多信息是很零乱的,但 是经过整理,零乱的信息就清楚了。 二、解决问题,获得体验 1.激发需求,整理信息。 谈话:有些数学问题,也要进行整理,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这就有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示例题: ⑴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⑵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选取“小华用去多少元”解决) ⑶那么要解决“小华用去多少元?”这个问题,那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到呢?那就请你把解决这个问题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简单明了的整理出来。 2. 反馈交流,突出策略。 反馈:展示交流整理信息的各种形式。根据学生生成合理安排交流次序,组织学生思考评价。 (1)文字摘录信息: 你认为用这种形式进行整理,可以吗? (2)列表整理信息:

小学数学方面论文十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 (2)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自古以来都受“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且这一教学思想也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仍然采用着“复习、学习”的单一循环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解答出问题就算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在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死记一些公式定理,却不重视用一些较为通俗易懂的方法对结论进行必要的解释,导致了本来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变为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公式定理的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结果则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薄弱,很难真正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程理念倡导中,教学方法则是改革的重点。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突破性的大变动,还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在下面紧张地听教师的讲解,做笔记,这样也使得学生缺少一定的锻炼与思考的机会。学习数学知识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健康成长的。 二、应对措施 (1)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扎实备课环节。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去传统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也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以及专业进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地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身段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建立起良好

小学数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趣味数学 1.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2.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3.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4.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5.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6.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7.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8.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9.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10.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11.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12.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13.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14.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15.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小学生趣味数学智力题大全及答案

小学生趣味数学智力题大全及答案 1、你能在下面的智力题中加上【加减乘除或括号】等符号,使它成为一条相等的数式?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1 2 3 4 5 =3 1 2 3 4 5 =4 1 2 3 4 5 =5 1 2 3 4 5 =6 1 2 3 4 5 =7 1 2 3 4 5 =8 1 2 3 4 5 =9 1 2 3 4 5=10 2、有十袋苹果,每袋十个,且其中的任何一个苹果均等重;已知其中有九袋里的苹果均重50克,只有一袋中的为45克。现只有杆称一支,要求只称一次,就将其中是45克的那一袋苹果给找出来,问如何称量?(答案:首先将十袋苹果编号为1、2。。。。10,并在各袋中拿出与编号相同的苹果,称一次,如果是50的倍数,那就是十号袋,否则,差一个5克就是9号袋,差二个就是8号袋。。。) 3、1. 5个5相加是( ),再加上两个5是( )。 2. 有1堆桔子,2堆苹果,3堆梨,合在一起是( )堆。

3. 妈妈比儿子大26岁,1年以后,妈妈比儿子大( )岁。 4. 煮熟两个鸡蛋用5分钟,那么,煮熟4个鸡蛋用( )分钟。 5. 从0开始,连续加9,加( )次以后,它们的和是54。 6. 知道□+△=25 □-○=14 △+◇=24 △+△=16 算一算,□、△、○、◇各代表几?填在括号中。 8. 在圆形的花坛上放了10盆花,每两盆花之间相隔1米,花坛一圈长( )米。 9. 时钟2点钟敲2下,2秒敲完,5点钟敲5下,( )秒敲完。 10. 明明过生日,请来了7小朋友,每人一个饭碗,2人一个菜碗,3人一个汤碗,请你帮他算算,他们共用了( )个碗。 1、找规律填数: 4、8、12、16、20、( )、( ) 3、1、6、2、12、3、( )、( )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如果把这两个数字的位置交换,所得到的数就比原数小36,原来的两位数是( )。 3、两个书架上共80本书,从第一个书架拿8本书放入第二个书架,两个书架的本数相等,原来第一个书架有( )本书。 4、口袋里有10颗红珠子和10颗黑珠子,现在从口袋里至少摸出( )颗珠子,才能保证有2颗珠子颜色相同。 5、一辆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沿途停靠镇江、常州、无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 2013年8月 教学内容:教材第65到67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本课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教材充分注意到学生是初步学习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选择列表整理是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同时教材也力求让学生体会到整理信息的意义,并转化成内在的需要,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难点:列表的过程中熟练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思路: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引入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这个策略。在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系列活动中,先看表格分析数量关系,小结得出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应用题,再出示问题再次验证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这个策略的实效性,然后合并表格引出简表并观察,最后练习巩固、全课总结。 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超级实用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设计 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龚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56页、57页和58页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的关系,找出数量关系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一、完成填空,感知策略 1.根据问题填空: (1)师:想求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 生:一本笔记多少元? (2)师:第二个问题,想求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

条件呢? 生:大米多少元,面粉多少元。 师:想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找对应的条件。(板书:从问题入手→找条件)如果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呢?根据条件填空。 2.根据条件填空: (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 (2)已知每枝铅笔2元, 师: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可以。(或者回到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提问题。) 师:为什么? 生:一个条件不可以。 师: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两个条件。 师:老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买了10枝),可以提出问题吗? 生:可以。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 师:你们会解答吗? 生: 2×10=20(元) (3)已知买了4条裤子,每件衬衫60元,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这两个条件没有关系。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以求教于方家。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趣味数学之过河问题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小学趣味数学之过河问题 有一条河,河岸边有猎人,狼,还有一个男人,带两个小孩,还有一个女人,带两个小孩,如果猎人离开,狼就把所有的人全部吃掉,如果男人离开,女人就把她自己的两个小孩掐死,如果女人离开同上,河里有一条船,船上只能做两个人(附加条件:只有猎人,男人,女人会划船)。问:这八个人如何过河(都在河一边,每个小孩是一个,狼也算一个) 答案: 1.猎人+狼,猎人回 2.猎人+男人的小孩,猎人+狼回; 3.女人+男人的小孩,女人回; 4.男人+女人,男人回; 5.猎人+狼,女人回; 6.男人+女人,男人回; 7.男人+女人的小孩,猎人+狼回;8.猎人+女人的小孩,猎人回;9.猎人+狼。 小学趣味数学之免费鱼翅席 10个同事来到海鲜楼聚餐,为如何就座争论不休。有的人说,按年龄大小就座,有的人说,按资历长短就座,甚至还有人要求按个子高矮就座。 餐厅老板对他们说:"我的好顾客们,你们最好停止争论,任意就座。" 这10个人随便坐了下来,老板继续说逍:"请记下现在就座人的次序;明天来这里进餐时,再按别的次序就座;后天再按新的次序就坐,反正每次进餐入座时都按新的次序,直到每个人把所有的位子鄱坐过为止。如哪--大正好每个人都坐在现在所安排的位子上,我将用本店最昂贵的鱼翅席免贽招待你们。" 请你算算看,海鲜楼的老板隔多少日子才会送出鱼翅席呢? 答案: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因为安排座位的数字太大了。它是362800,这个数字的天数相当于10000年。 小学趣味数学之昨天火腿今天猪排 阿德里安、布福德和卡特三人去餐馆吃饭,他们每人要的不是火腿就是猪排。(1)如果阿德里安要的是火腿,那么布福德要的就是猪排。 (2)阿德里安或卡特要的是火腿,但是不会两人都要火腿。 (3)布福德和卡特不会两人都要猪排。谁昨天要的是火腿,今天要的是猪排?(提示:判定哪些人要的菜不会变化) 答案: 根据(1)和(2),如果阿德里安要的是火腿,那么布福德要的就是猪排,卡特要的也是猪排。这种情况与(3)矛盾。因此,阿德里安要的只能是猪排。于是,根据(2),卡特要的只能是火腿。因此,只有布福德才能昨天要火腿,今天要猪排。 小学趣味数学之三个和尚 有三个和尚,甲从不说谎,是君子和尚;乙从不说真话,是说谎和尚;丙有时说真话,有时说慌话,是滑头和尚。一天,这三个和尚坐在了一起。有一位施主问他们:"坐茌中间的是什么和尚?" 坐在左边的和尚说:"他是君子和尚、" 坐在中间的和尚说:"我是滑头和尚。" 坐在右边的和尚说:"他是说谎和尚。" 根据这三个和尚的回答,您能判断出他们的身份吗? 答案: 左边的和尚的话不论为真为假,都可以证明他不是君子和尚,因为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君子和尚说是中间的而不是他;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么也说明他不是君子和尚(因为君子和尚不说慌) 中间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电子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下面我从教材与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设计理念四个方面将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与目标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实际问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了从条件出发、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教学两积之和、两积差等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感悟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总结和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不骤。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看到表格,认识表格,但这种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他们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但思维还不够稳定,因此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根据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定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过程和方法:能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与问题;能根据列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列表并能主动运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主动运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将综合运用(1)启发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尝试教学法(4)活动教学法等。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空间。在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课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流程(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10篇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一、进行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趣味性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进行趣味性的数学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积极地探究和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中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使他们的数学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大胆探索,运用已有的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分析,获得新的知识体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他们在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问题,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进行大胆探索时,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重点内容给他们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能够使他们积极思考,有效掌握探究内容。 三、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进入了学校教育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直观的图片和动态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多媒体具有丰富多彩的素材,有效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知识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效果,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自然地进入学习中;在进行知识的重难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从

中小学趣味数学题

21、下面是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1)计算出两组算式的结果(可以用计算器算),你有什么发现?(二三年级答) (2)你还能写出两组这样的算式吗?(三四年级答) (3)这样的算式一共有多少组?(四五六年级答) 22、有两面钟,其中一面走得准,另一面每小时慢10分钟。(即标准的钟走1小时,这面钟只走50分钟)两面钟在12点时校准了时间。当慢钟接下来首先指向12点时,实际是几点? 23、把一根长31厘米的细绳成若干小段,要求这些小段中的一段或几段能组成1、2、3、4、5、6、……、30、31厘米。即可以组成31厘米内的任何一个整数厘米。如果把这根绳子切成1厘米一段,共31段,显然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现在的问题是:至少要切成几段,怎样切。 24、有五个不同的数,它们相加的和是15,相乘的积是120。这五个数分别是多少?

25、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任意选一些摆成一排。接着在下面排球。如果上面两个球颜色相同,那么下面摆的球的颜色也要和它们相同;如果上面两个球的颜色不同,那下面摆的球的颜色也要和它们都不同。这样一直往往下摆,直到最后一行只有一个球为止。如下图(如第一幅图第二行左边第一个球,因为它上面的两个球是一红一蓝,不同色,因此,这个球的颜色要与上面的两个都不同,因此是黄色,而左起第二个,因为上面两个都是红色,所以它也是红色): 按这样的规则,摆到最后一行,颜色是什么? 我们可以按规则摆一最后一行,也可以做一点点研究,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试着研究一下第一行4个球和10个球的情况。 26、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摆成一排。然后在下面每两个球之间又摆一个球,形成新的一排。摆球的规则是: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趣味试题姓名 一、填空。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2.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参加书法组的有8人,绘画组的有24人,参加唱歌组的人数比绘画组的人数多2倍,唱歌组人数是书法组人数的()倍 3.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4.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6段要()分钟。5.有两根绳子,白绳的长度比红绳的4倍少2米,白绳长18米,红绳长()米。6.在三年级三个班所订的《小学生数学报》中,有58份不是一班的,60份不是二班的,26份既不是一班的,也不是二班的。三个班一共订了()份。 7.小红和小林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价钱的练习本,买完后小红比小林少拿了2本,因此,小林给小红4角钱。请问每本练习本()角钱。 8.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9.甲、乙、丙三人赛跑后,分出了一、二、三名。甲说:“我是第一”,乙说:“我是第二”,丙说:“我不是第一”,实际上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是第二。 10.甲筐苹果重40千克,从甲筐取出3千克放入乙筐,则甲筐比乙筐还多2千克。原来乙筐苹果()千克。 11.已知有下列一些数:915,464,649,535,792,501,127,209,234,378,465。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和等于1500的三个数()。 二、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请你写出主要过程。 (1)993+994+995+996+997+998+999 (2)125×111×5×8×4 (3)5000-2-4-6……-100 三解决问题。 1.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6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60个球中,红、白、黑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2.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30,则这四个平均数的平均值为2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3.从甲地到丁地需要经过乙地和丙地,已知甲、丙两地相距1200米,乙、丁两地相距1700米,甲、丁两地相距2300米,乙、丙两地相距多少米? 4.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小王和小李因公什么都没参加,车间有多少人两项活动都参加? 5.一个公园早上8点钟来了200个游客,9点钟来了200个,9点30分又走了100个,10点钟又来了200个,10点30分又走了100个,……问在什么时间公园里的游客正好100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