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的代表人物

油画的代表人物
油画的代表人物

油画的流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类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

在第一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基础,表现画家不同的思想与目的。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一词原意有不整齐、扭动、怪诞的意思。推崇运动的扭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

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原则。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所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构图中的水平与垂直,光线的柔和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激情。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宣泄与表达。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主张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去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写实主义和照像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象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相写实主义是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它绘制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布上,更细腻、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了自己的画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树是兰绿色、阴影是黑色,它把周围的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绘制。其代表画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诺阿等。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画派还是画家在忠实的再现自然,只是对其进行了发挥添加,强调和发展的话,下面所介绍的第二大类,即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它们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自由创作,它们大多出现在20世纪以后。

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表现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对比和事物的内在结构,其代表画家有凡高、高更等。这个画派对现代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野兽派——野兽派以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内在激情,马蒂斯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画面的视点已不再是一个方位,而是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使物体还原成几何形体。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画家以抽象的形式,运用色彩、线条表现运动速度、力量及其组合与分隔。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依靠线条、块、面、色彩,进行无具象的抽象进行组合,其代表画家为荷兰画家蒙德尔安。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活动雕刻、波普艺术直到后现代主义都有一定影响。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画派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的影响,主张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幻。代表画家有西班牙画家达利、米罗。

按流派介绍

巴洛克主义:

让·安东尼·华多

(Jean —A ntoine Watteau ,1684—1721) 是法国18世纪罗可可时期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他画了大量带有喜剧色彩的作品,华多1684年10月10日生于法比交界、原属佛兰德斯的瓦兰希恩村,是一个烧砖瓦窑为生的农村手工业者的儿子。他于1702年到巴黎,最初在画店里当学徒,为趣味不高的雇主临摹一些销路旺盛的意大利、荷兰的古典作品。后来,在舞台美术家吉洛(claud e Gillot ,1673—1722)的工作室当助手。1708年,华

多又师从装饰画家奥德朗三世。1710

年再度回到巴黎,以两年时间完成了他

最重要的作品《舟发西苔岛》。1712年,

他被吸收为法国美术学院的见习生。从

1710年到1717年,他先后画过3幅同

一题为《舟发西苔岛》的作品。1720

年回到巴黎。应为他经售作品的画商兼

收藏家热尔桑

的请求,用8

天的时间完

成了他最后的杰作《热尔桑的画店》。

古典主义:

雅克·路易·大卫 八世纪末与十九世纪初法国卓越的画家,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于 巴黎商人家庭,少年时跟历史画家维恩学画。18岁入皇 家绘画雕塑学院,26岁以《安蒂奥赫和斯特拉尼卡》而 获得罗马奖,随后与维恩去意大利访问和学习。1780年 回国后创作了《贝利萨利乞求施舍》、《安德洛马哀悼海克多》等,1784年成为皇家艺术院院士。1785年再次赴 罗马完成《荷拉斯兄弟之誓》获得成功,1789年创作 《护从官给布鲁都抬来他儿子的尸体》。

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成为国民议会委员,赞成判处国王路易十六的死刑,

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793年创作了名画《马拉之死》(布鲁塞尔美术馆藏)。法国大革命到来时,大卫积极投身其中,为国民议会创作了不少绘画。此画便是其中一幅重要的历史画,题材取自画家亲眼所见的悲剧场面。。雅各宾派失败后,他被捕入狱,后经画家夫人与学生多方恳请,最后获释。获释后立即创作完成了《萨宾妇女》。

浪漫主义:

籍里柯生于法国鲁昂,

幼年随全家迁往巴黎,

1808年从画马名家韦尔

内学画。1810年入盖兰

画室,与德拉克洛瓦相

识,常去卢浮宫临摹古

代大师的名作。从青年

时代起他对马和赛马很

感兴趣,常用速写出色

地抓住马在运动中的姿

态,他得金质奖章的《轻

骑兵军官》就是在21岁时画的。1814年展出《受伤的重骑兵》。1817年创作了第一批动物石版画。他在1818年春夏之交创作、于1819年在国家沙龙(法国的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的《梅杜萨之筏》,被看成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作,标志着浪漫主义画派的真正形成。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作品中前倾与后倾的两个三角形,光和影的强烈对照,把情景表现得怵目惊心,充满了悲剧性的力量;加之翻滚的海浪和云雾,整幅画与新古典主义画派静止、肃穆的风格迥然有异。它的出现,使得被新古典主义束缚的法国绘画耳目为之一新。

籍里柯只活了33岁,他短暂的一生给人类留下的艺术遗产有191幅油画、180余幅素描、100余幅石版画和6件雕塑,其中《赛马》、《轻骑兵军官》、《奴隶市场》和石版画《伟大的英国》等都广为人们所称道。

现实主义:

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在60年代,米勒的作品在法国画坛引起极大的反响,他的作品一次次地被拒绝。直到1867年,米勒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了社会的第一次承认,人们逐渐认识了米勒艺

术的真正价值。他的一生,物质生活极为不幸,有时甚至几幅作品仅换得一双小孩

子的鞋。而他死后,法国为购回《晚钟》一画,竟花了80多万法郎。

天才和不幸往往在人的命运中伴生。1875年12月22日,画家在巴比松逝

世。写实主义:

库尔贝:

1819年生于法国的奥尔南,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

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1841年,

他的父亲送他到巴黎念大学,要他学习法律,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在皇家美术学

院和贝桑松美术学院学习。当他23岁时就已掌握了自己风格的主要因素。在古代大

师中,他最欣赏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技巧,专心地临摹过不少收藏在卢佛宫的委拉斯贵支的作品。在1846年间他创作了以自己为主题的《抽烟斗的人》。后来,他画出了更加重要的作品,在绘画处理方面更加丰富的作品,可是再没有一幅比这幅更加优美了。正由于库尔贝的自我欣赏,他的许多自画像成了杰作。

印象主义:

奥斯卡-克洛德·莫奈:

奥斯卡-克洛德·莫奈

﹙Oscar-ClaudeMonet,1840年11月14日

-1926年12月5日),简称克洛德·莫奈或

莫内,台译奥斯卡-克劳德·莫内,大陆传统

译莫奈。法国印象派主要画家,印象派运动

领袖人物。

莫内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

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内擅长光与影

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

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内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

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除此之外,莫内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

童年

莫奈出生于巴黎,在他五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诺曼底的勒阿弗尔(LeHavre)。他的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杂货店,但莫奈则想成为一个艺术家。

他最初小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木炭漫画,这些画开价十至十二个法郎。在诺曼底的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欧仁·布丹(EugeneBoudin),他后来成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授他学会画油画。

当莫奈来到巴黎卢浮宫,在那里他看到许多画家在模仿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于是,随身携带着颜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户旁开始画他所看到的东西。

草地上的午餐

青少年

15岁的时候,他最初小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木炭漫画,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格是每

幅20法郎。在诺曼底的海滩上,他遇到了艺术家欧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后来成了莫奈的良师益友并教授他学会画油画。当莫奈来到巴黎卢浮宫,在那里他看到许多画家在模仿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于是,随身携带着颜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户旁开始画他所看到的东西。

莫奈在阿尔及利亚当了两年兵(1860年-1862年),在他服役七年的合同到期之前,因为伤寒,莫奈的姑妈Lecadre夫人将他从部队解脱出来,让他去完成大学的艺术课程。

艺术教育

因为大学的传统艺术教育让他觉醒,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尔·格莱尔(CharlesGleyre)画室。在那里他结认了皮埃尔-奥古斯特·勒努瓦、弗雷德里克·巴齐耶(FredericBazille)以及阿尔弗雷德·西斯莉(AlfredSisley)。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即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

1866年,他以卡米耶·东西厄(CamilleDoncieux)为模特创作了《绿衣女人》(TheWomanintheGreenDress)。不久之后,东西厄即怀孕并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让(Jean)。

在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War)(1870年-1871年)期间,莫奈来到英国避难。在那里他学习约翰·康斯太布尔和J·M·W·透纳(J.M.W.Turner)的作品。

回到法国后,1872年或者1873年,莫奈以勒阿弗尔的一处风景为背景创作了《印象·日出》。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画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陈列在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MuséeMarmottan-Monet)。根据这幅画的题目,艺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提出了“印象派”的说法。

婚姻

1870年,莫奈与东西厄结婚。1873年,他们搬进了塞纳河(SeineRiver)边阿让特伊(Argenteuil)的一幢房子。1878年3月17日,他们有了另一个儿子,米夏埃尔(Michael)。187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结核。

AliceHoschede决定帮助莫奈抚养他的两个孩子。他们居住在普瓦西(Poissy),但莫奈不喜欢那里。1883年4月,他们搬到了上诺曼底大区厄尔省的Giverny。他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并在那里完成了他馀生的绘画创作。莫奈和Hoschede在1892年结婚。

后期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莫奈开始了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他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画。1895年,从20个不同角度对大教堂所作的画在迪朗德-吕埃尔(Gurand-Ruel)画廊展出。他还画了一个稻草堆系列。

莫奈非常喜欢画受约束的自然---他的花园、他的睡莲、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桥。

他也画塞纳河岸的上上下下。

1883年至1908年间,莫奈在地中海画了许多风景画和海景画。

他的妻子艾丽斯1911年去世,他的儿子让1914年去世。

白内障让莫奈在1923年接受了两个手术。

他于1926年12月5日逝世,下葬在Giverny教堂的墓地。

2004年,莫奈的theParliament和EffectsofSunintheFog在伦敦卖出了超过

2000万美元。

后印象主义:

梵高:

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

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

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

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

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梵高很晚才

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

八年。

保罗·高更: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

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1873 年高更开始绘画,

画家作品。他拥有毕沙罗(Pissarro)、马内(Manet)、雷诺阿(Renoir)、莫奈(Monet)、希斯里(Sisley)及塞尚(Cezanne)等人的作品。1876 年,高更有一幅作品入选巴黎沙龙;次年他作了第一件雕塑作品。渐渐地,高更越来越专注于艺术创作,他参加了最后四届印象派画展。

1883年成为职业画家。曾团结一批未成熟的青年画家组成蓬塔旺画派。1895年以后,因健康原因和经济支持中断,精神受到刺激,自杀未遂。他的艺术观点受象征主义观念驱使,不满足印象主义绘画。1897年创作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用梦幻的形式把读者引入似真非真的时空延续之中,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作。另一幅作品《两个塔希提妇女》追求表现的原始性,含有精致的趣味和艺术魅力。

高更的早期绘画,带有实验性,也很拘谨,令人联想起在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影向下毕沙罗的作品。1880 年代早期,高更将笔触放松、变宽,赋予画面颤动的韵律特质,色彩略见后来发展的迹象,但仍很拘谨。他把颜色做块面处理,自由地加重色泽的明亮感:例如以鲜亮的蓝色画阴影,以红色画屋顶,而使之自背景中突出。

高更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讲道以后的幻景》就是这种艺术处理的代表作。他的绘画风格与印象主义迥然不同,强烈的轮廓线以及用主观化色彩表现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形体,都服从于几何形图案,从而取得音乐性、节奏感和装饰效果。其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一大批画家,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革新者。

野兽派:

亨利·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随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的美意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将山水画分类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和没骨山水。从山水画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始至隋唐五代日渐成熟,直至两宋形成了繁荣的景象,到元代达到了高潮,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山水画走向了没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仕隐分工”,形成了隐士阶层,隐士们厌烦世事纷繁,回归自然,深入山水,通过自然山水以“畅神”“澄怀观道”,追求“天人无际”、“天人合一”。 使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宗炳起了巨大的作用。宗炳的《画山水序》以及王微的《叙画》作为山水画初期的山水画理论,是难能可贵的。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画,是吸收自然之精华,天地之精华,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位置却很古拙。 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换,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换,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状深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从古代起,中国的山水画的特点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日本古代虽然也是学习中国画的技法,但日本的风景画始终没有人或动物出现,显示的是宁静的气氛;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山水画开始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的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他发明的大斧劈皴法,画中重用色彩,浓墨点苔上也用鲜亮的石青敷色,非常适合表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的山峰。宋代的画家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继承了他的风格,形成一种派别。 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和宋代画家米芾发明的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的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的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格式套路,画家不再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随意摆布画中构图,虽然明、清时期出现许多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大师,但山水画的发展停滞不前,《芥子园画传》更将山水画变成一种八股。 直到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造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现代又出现许多表现新的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它自己的艺术传统。这首先表现在: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为此,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与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融合中,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示和想象的自然景象,同时又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当然,延续了近千年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唐代有王维、李思训等山水画家,后世称为“南北宗”;再以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元的山水画来说,大体经历了北宋、南宋和元代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山水画呈现出彼此不同的面貌和意境。 北宋特别是前期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如北宋最著名的山水画家范宽、郭熙和王希孟的作品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现存的范宽最重要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描写北方雄伟的高山峻岭,一座巍峨的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整个画面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雄之中见精微。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描写北方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着重表现自然界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长卷,成功地运用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以浓重的色彩,宏大的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抒发了画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显著的不同,突出表现在迫求诗的意境。现存的许多南宋山水画作品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深堂琴趣、风雨归舟、秋山远眺、秋江暝泊、寒江独钓、长桥卧波、烟江欲雨等等。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很有代表性。画家以大胆的艺术概括,把与作品所要创造的意境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物一律删除,只画了一

人体名画51—70

人体名画51—70人体油画61-70 2010-05-04 11:01:13 | 分类:【人体油画】| 标签:世界 油画人体油画大师油画|字号大中小订阅61 、爱与纯洁的战斗佩鲁吉诺意大利160cm x 191cm布油彩巴黎卢浮宫藏 这是一个颇富哲学意味的绘画题目:爱与纯洁之战,最终是爱与纯洁的统一。画家把这个题目形象化与艺术化,画面中有战斗,有胜负,却没有死者与伤者,与其说是一场战斗,不如说是一场二者合一的精神舞蹈。佩鲁吉诺是文艺复兴时期佩鲁贾画派的代表性画家,画风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不同于佛罗伦萨的写实风范,又不同于锡耶纳画派的装饰趣味。《爱与纯洁的战斗》既是典型的一例,伤感的情调,优美的造型,恍惚的背景,洋溢着一种静谧饿情感。 62、梳妆约1716年让—安托万?华托法国44cm x 37cm布油彩 伦敦华莱士收藏馆藏 画家以娴熟的技巧,描绘了正在梳妆的少女。丰硕健美的裸女以"S" 形动势展示了青春肉体的魅力,棕色的帷幔,红色的帘幕与白色的卧榻都被画家表现得极其纤巧、细微、华丽,甚至不惜繁缛,以烘托少女肌肤的柔美色彩。整幅作品

呈现出一种浓艳、奢丽与肉感;这正是罗可可时期的艺术时尚,反映出贵族阶层生活的奢侈享乐。 63、公园里的浴女1720-1729年让—布蒂斯特?帕泰尔法国64.2cm x 85cm布油彩伦敦华莱士收藏馆藏 这是一幅描绘贵族阶层少妇与少女在公园中沐浴的油画,作品富于装饰性,人物刻划生动,服饰色彩艳丽,描绘的女人体丰腴健美,体现出贵族的人生理想与审美时尚。就画家而言,其思想具有艺术进步和贵族颓废生活的双重性。 64、日落1753年弗朗索瓦?布歇法国324cm x 264cm布油彩伦敦华莱士收藏馆藏 取名为《日落》的这件作品,以其喻意表现画题,而这一切则是由裸体去体现。布歇在这里,以惯用的甜腻手法,刻划了如瓷器细腻的女裸肌肤与躯体,以迎合当时贵族的享乐心理时尚。就技巧而言,《日落》的手法与技巧是非常娴熟的,但是,内容空泛,精神苍白;以展示女裸体的美感为题旨的《日落》,却走向了偏颇--充满血欲的刺激与诱惑,这是罗可可画风最常见的现象。 65、被维纳斯接触武装的战神玛斯1824年雅克—路易?达维德法国308cm x 26 cm 布油彩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 美术馆藏

世界上最名贵的20幅油画赏析

一、《蒙娜·丽莎》——达·芬奇 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富商,蒙娜.丽莎的丈夫)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这幅画在法国的缘故。

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变化。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象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陷时现,为她 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 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 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二、《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 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浅谈绘画的抽象形式美

浅谈绘画的抽象形式美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审美要素及原则的总和。绘画作品中真正给人视觉享受的是形式美的抽象因素。本文从色彩、肌理、笔触和构成这四个方面结合名家名作对艺术中抽象形式美的语言進行简单的分析,指出画家应通过组合安排,巧妙的运用形、色、线条、笔触、肌理等等的绘画抽象构成因素,才能创造出鲜明的、生动的,具有审美情趣的艺术形象。 标签:抽象;形式美;色彩;肌理;笔触;构成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审美要素及原则,在绘画中,它区别于对自然形态的描绘,而是作者归纳出来的抽象形式。它的具体表现是通过画面的色彩、笔触、肌理等绘画语言,按照抽象美的规律进行适当的组织,构成美的形式。 绘画作品真正给人视觉享受的就是这些抽象因素,而内容则是通过思想和情感经验影响人。对视觉美起决定因素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绘画作品的魅力就体现在它形式美的营造上。下面就从色彩、肌理、笔触和构成这四个方面对绘画中抽象形式美的语言进行分析。 色彩是绘画中最具感情,最有感染力的绘画语言。色彩有客观写实的色彩和主观感情的色彩。现代主义之前的色彩,基本上都属于客观写实的范畴,印象主义以前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仅限于对物体不受任何影响的整体印象的色彩,也就是“固有色”,事实上固有色也不是客观的颜色,在艺术家实际处理中往往采用了符合黑白布局需要的单纯色彩,这样的色彩能够给我们带来简洁和真实的形式美感,这种感觉在根本上仍属于抽象范畴,只是那个阶段的人们并没有系统的抽象认识,在无意中反映了抽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光色变化的热爱与追求,从现实主义开始直到印象派,画家们赋予了色彩新的表现意义。这一阶段的色彩是美术史上最为“客观写实”的阶段,尽管如此,画家仍利用灵动的笔触来体现抽象的形式感。随着笔触的发展,从修拉开始人们正式开始以科学方式研究色彩的抽象形式。另外,色彩语言的表现被引向了注重主观感觉的道路,在绘画作品中赋予艺术家特有的主观感情,这和艺术家的选择与作品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从色彩的表现可以看到艺术家作画时的艺术情感和艺术个性。正如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凡高宣称的那样:“色彩表现的一切因素都是精神的力量。”不管是新印象的理性,还是后印象的感性,自此开始,抛开具象,纯粹抽象艺术,表现性色彩研究拉开帷幕。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研究对抽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总结,自此人们也认识到真正对色彩美产生支撑作用的不是写实形象而是其内在的抽象组织形式。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变化,表现为高低、纵横的变化,粗糙或平滑的触感。肌理作为绘画表现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更好的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而且还能独立的表现美,显示出艺术家的内心激情。 为了追求肌理效果艺术家们努力的创新,将生活中偶得的肌理,如墨滴入水

从中国油画发展看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历程

从中国油画发展看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历程 Bright Sky Shaw / 文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有两个问题最常引起争论不休,一是关于传统与西方的问题,一是关于模仿与原创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艺术体系传入所引起的,因此可以说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史即是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碰撞交流史。在这个过程中,油画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发展经历的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在相当的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国油画的发展看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另外,油画从外来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现当代绘画的组成部分,对它的发展历程的梳理与研究也将加深我们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理解。 翻开艺术史,可以看出油画的发展与中国先当代艺术发展纠缠在一起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 四百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把欧洲油画夹在圣经中带入中国,开启中国油画的历史,也恰在这一刻中国现代美术史翻开了它崭新的第一页。 明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礼品中天主像、圣母的精细逼真使中国画家感到惊异,但“虽工亦匠”评价的使中国画家鲜有追随这种画法。到清朝初年,逐渐地有许多擅长油画的欧洲传教士来华,并在宫廷供职。其中较著名的有意大利人郎世宁、潘廷章,法国人王致诚等。乾隆帝弘历曾命宫中选少年奴仆,随洋人学油画技法。油画正在慢慢地影响到中国人的艺术观念。 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较前频繁,西方的宗教绘画和商业性绘画更多地进入中国,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也较前显著。但真正掌握西方绘画技法的中国画家,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出现。同治年间,欧洲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设立孤儿院,向收养的孤儿传授各种技艺,其中的图画馆传授西方绘画技术。孤儿长大离院,也把油画技法带到社会。清末民初活跃于上海的周湘、张聿光、徐咏青等人,都出自土山湾孤儿院图画馆。与此同时,一些中国文人到了欧洲各国,亲眼看到西欧画家的精心杰构。薛福成的《巴黎观油画记》被广为传诵,康有为的《意大利游记》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给予极高的评价。中国知识界通过他们优美的诗文了解到与中国传统绘画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绘画。 1902年,清廷颁行学堂章程,采行日本制度。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南京两江师范学堂、保定北洋师范学堂都设图画手工科,开油画课,聘请外籍教师任教。1909年,周湘在上海先后办起中西美术学校及布景画传习所,传授西洋绘画技法。丁悚、乌始光、刘海粟、张眉荪等人曾在此学画。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同时,许多没有机会接受训练,又缺少油画材料的学画者,往往从摹绘油画印刷品入手,并使用各种代用颜料、油料,绘制基本上是中国传统风格的油画作品。直到出洋学画的青年陆续回国,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 油画主要在两个方面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在许多爱国画家支持革命活动。比如,最早出国学习油画的广东画家李铁夫,于1887年到美国,曾受业于J.S.沙金,并以作品奖金和卖画所得,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另一方面,油画的传入与深入发展影响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最早到日本学画的李叔同,于1910年学成回国首倡石膏模型和人体写生,并在学校中组织洋画研究会,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辛亥革命以后,出国学画的人渐多,他们的去向主要是欧美和日本。以后又有一大批的人相继出国学习油画,油画更加深入地影响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进程。 留欧的倡古典的写实主义的李毅士、吴法鼎、李超士、徐悲鸿、颜文樑、常书鸿等人,。留学归国后,通常都以美术教学为职业,通过所在的学校,传播自己的艺术思想和绘画技法,又形成油画迥异一派。

山水画创作技法

山水画创作技法 构图的基本步骤 传统的“六法”用笔中讲“经营位置”,其 实就是讲绘画布局的章法,即构图。所谓绘画中 的“位置”应该用心去“经营”,要根据对象的 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在创作的时 候,要注意表现对象的特点和神韵,落笔要肯定, 一下笔就抓住物象的特征,主题要鲜明。 先用墨线勾画出景物的大感觉,构图注意重 心(见图1)。先落墨点出小山丘,一般起笔落墨 为有浓淡的湿墨,接下来干笔走线条向外扩张, 线条由简到繁、由疏到密;最后加点、擦、皴。 注意点擦时变化要多,以中锋点、散锋点、侧锋擦,营造出山村郊外的苍野和自然(见图2),主题不断的深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绘画的程序是皴、擦、 渲染,最后上色。渲染是统一画 面的后一道工序,待墨线干后, 再用湿墨染出山石图像的明暗 (见图3),注意要保留一些光亮 的地方,即留白。处理画面的留 白要讲究虚实对比。 上色可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你想要表现的题材与内容。一幅画可以是水墨淡彩,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同一幅作品可以给人两种感觉,这要取决于你在设色时选择了哪一种表现方式。水墨淡彩给人“雅致”的感觉,而浓墨重彩则给人以厚重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山石结构与皴法 骨法用笔是传统“六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是 关于绘画用笔的问题,也是运用“线”表现对象形体的 重要技法,骨力、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 因此,“骨”便是指“线”的力度与变化,以及整幅画 的“骨架”。 中国画表现山石的基本技法就是皴、擦、渲染。先 皴石的外形轮廓以及轮廓以内山石的不平纹理。所谓皴, 就是山石结构的纹理线条;擦是指在山石轮廓线旁擦出

美术人教四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对油画《呐喊》的赏析

对油画《呐喊》的赏析 一、蒙克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1863—1944)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先驱。童年父母双亡心理阴郁,使他早年作品多疾病与死亡主题。1892年起定居德国16年。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为“桥派”画家领袖。 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的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呈现了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这种安排让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霎刹那间凝固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 1890年,他开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油画作品“生命组画”。基本主题为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 蒙克的母亲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过世后年幼的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其父患有精神疾病,他向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观念,他一再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罪,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兄弟安德烈结过婚,但婚后不过数月也过世了。眼见双亲和手足接二连三地死去,严重打击了蒙克的精神与情绪,接踵而至的悲伤对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因此,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现压抑且悲观的原因。蒙克在晚年说到:“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我一生。” 二、对《呐喊》的解读 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浅析油画创作中对美的追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2834147.html, 浅析油画创作中对美的追求 作者:陈欣颖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4期 摘要:油画(anoilpainting)是指创作者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于固定在纸板或木板上的画布亚麻布上作画的创作形式,在这一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具体表现在色彩美、线条美及意境美等方面。在油画作品中,色彩表现力及线条组合能力,是衡量创作者才能的基础性指标,这不仅会影响到整幅作品给人的视觉美感,而且会影响到作品内涵,影响到其意境美的传达,影响到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 关键词:油画创作;美;追求 美,是所有艺术作品的共同特征,无论是何种创作理念,都应该遵循美的基本特征。油画(anoilpainting)是指创作者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于固定在纸板或木板上的画布亚麻布上作画的创作形式,在油画创作中,画家会以线条、色彩等方式创作出一副极具美感或思想性的画作,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1]。从美的角度上分析,油画创作中对于美的追求,表现形式 是多种多样的,此次从色彩美、线条美、意境美这三点上进行阐述。 一、色彩美 在油画创作中,要求颜料在干燥后可持续保持鲜艳色泽,这样才能够借助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不同的物体,可见色彩是油画创作中的关键性要素,而色彩美,也是油画作品美学的基本特征。色彩是美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虽仅有红、黄、蓝三原色,但通过量的调配却可幻化出千万种色彩,具有独特而神秘的艺术气息,对于油画创作这而言,色彩表现力是其创作能力高低的衡量指标之一[1]。可以说,色彩是油画作品的灵魂,它 具有色相、饱和度、明度三个基本特征,细微的变化,会使得色彩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冲击,而且通过色彩的搭配组合,能够传达创作者的真情实感,引发欣赏者共鸣,为作品塑造灵魂。不同的油画创作者,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喜好,比如说马蒂斯钟爱钻石蓝色、翠绿色、玫红色等色彩,而米罗则喜欢应用中黄色、大红色及黑色等,但是,大家对于色彩美的追求都是极致的,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为例,他的画作色彩夸张、奔放,比如说画作《向日葵》中,以大面积黄色为主基调,配以土黄色、中黄色及柠檬黄,给观众以璀璨炫目的美学感受,展现了出了向日葵顽强的生命力,并将自身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出来。 二、线条美 线条是油画创作中的基础语言,具有形式美,可塑造空间、形体效果,有着直观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独特的线条美。不同的线条,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官,比如说水平线,给人以规矩、严肃的感觉,曲线,给人以曼妙、喜悦的感官。而且,线条的虚实、粗细,也会传达出不同的内涵,油画创作者会利用线条的这些特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出线条在油画中特有

俄罗斯油画基本知识

一、什么决定了油画艺术品地市场价格? 答:、市场这个东西,首先就是当年地市场经济也就是有多少资产流入了艺术品市场; 、其次就是艺术家个人地名气和才华; 、最后是消费者地个人心理选择和审美差异. 二、国内油画市场现状 答:近两年,国内油画市场进入了高潮期,老一辈油画、中青年画家和新锐油画家地作品受到了人们地追捧,一些油画作品地价格较前几年出现了较大地涨幅,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地油画作品不断涌现,使一些中低端地收藏者望尘莫及,在人们福国内油画地天价唏嘘感叹时,却忽略了一些潜力品种,俄罗斯油画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目前俄罗斯油画在内地不论是市场价格还是收藏群体,都还没有形成一定地气候,但是其艺术特色和价格优势也决定其未来收藏大有作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俄罗斯油画地升值潜力不可估量 答: 、俄罗斯油画兼有东西方文化色彩,现实主义绘画理念鲜明,理想主义情怀浓郁,绘画技巧精湛.俄罗斯油画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在价格上地差距悬殊还是很大.这个主要归结于俄罗斯国家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地原因.但俄罗斯油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是占有独特地地位,从公元世纪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地历史.俄罗斯世纪巡回展览画派地作品在中国深入人心,列宾地《伏尔加河上地纤夫》和克拉姆斯柯依地《无名女郎》几乎是家喻户晓.世纪地前苏联油画艺术.对中国地几代油画工作者产生过深远地影响,例如当代中国各大学院派地美术界权威人士:邵大箴、王仲、李天祥、靳尚谊、詹建俊、赵友平、奚静之,以及已经去世地冯法祀等老先生都是受俄罗斯文化艺术熏陶地一代中国油画名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近些年来在北京乃至全国陆续成功举办了几次大规模地俄罗斯艺术展览,这也为俄罗斯油画在我国艺术市场中地生存、发展拓展了空间,提升了学术品位.因此,行情被低估、市场优待开发、显著地升值空间是俄罗斯油画收藏被看好地主要原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近两年来,一些俄罗斯画廊都开始到国外对一些名家地油画作品进行回购,这也是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俄罗斯油画升值潜力地一个重要暗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在哪里购买俄罗斯油画比较合适? 答:收藏购买俄罗斯油画,艺术博览会、拍卖会、画廊是主要途径.艺术博览会上地作品价格随意性比较大,拍卖会上价格随行就市,比较适合有特定目地地专业买家;画廊则为一般地收藏者提供了相对详尽、宽松地购买氛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俄罗斯油画收藏知识 答:俄罗斯油画潜力很大,在收藏时选择也非常重要,一要认准大名头,俄罗斯油画大名头是关注地交点,因为大名头象征着精湛地艺术和广阔地升值空间.俄罗斯油画有深厚地绘画传统,拥有数量较大地画家群,并不是所有作品都有较高地收藏价值,重点要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地画家,特别是重点关注获得“人名艺术家”、“院士”、甚至“英雄”称号地画家.比如世纪末最伟大地现实主义画家列宾,被授予“英雄”称号院士级艺术家梅尔尼科夫、雅勃隆斯卡亚、人民艺术家叶列梅耶夫、功勋艺术家别西科夫等画家地作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此外特别需要提到地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俄罗斯顶级油画家地作品往往流向西方,而且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对俄罗斯艺术品采取入境免关税、出镜要经过专门艺术机构坚定地政策,因此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地顶级油画家地作品非常少,一旦遇到,千万不能犹豫,否则恐怕再无机缘.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

令世人震惊的油画-《与但丁讨论神曲》

令世人震惊的油画 《与但丁讨论神曲》 《与但丁讨论神曲》是一幅包容世界、历史的作品,作品内涵是通过世界名人表达出来的,而但丁的《神曲》亦是一部关怀人类、浪漫而庄严的巨著,故以此命名。 这幅油画长6米、高2.6米,绘有100位世界名人和3位作者,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英国的巨石阵等地标作为背景出现在油画中。网友甫见此图即大呼精妙,画中各人之间的关系显出作者的作画视野:毛泽东位于全画中心,“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拿破仑并驾齐驱,乔治布什手持望远镜,拉登却站在他身后,而东条英机则跪在秦始皇面前。此外,李白倒在椅子上作仰天长叹状,面前却有一部现代的打字机。除了名人之外,克隆羊“多利”亦在其中,而司母戊大方鼎、留声机、原子弹等人类智慧的结晶亦在画中一一展现。 这幅画总共是103人,在阳台上的4人是但丁和三个画这幅图的人,戴都都,李铁子,张安君。剩下的99人分别是,鲁迅,老子,毛泽东,孔子,岳飞,李白,孙中山,邓小平,

关羽,齐白石,秦始皇,李小龙,宋庆龄,基米德,盖茨,崔健,列宁,贝利,图坦卡蒙法老,希特勒,墨索里尼,萨达姆,肖邦,赫本,雷锋,福特,卓别林,白求恩,高尔基,普希金,戴高乐,保尔,克林顿,彼得大帝,马蒂斯,撒切尔夫人,丘吉尔,罗斯福,海明威,猫王,斯大林,达芬奇,马克思,恩格斯,罗伯特-卡帕,莎士比亚,莫扎特,成吉思汗,拿破仑,切格拉瓦,卡斯特罗,马龙白兰度,阿拉法特,梦露,周恩来,华盛顿,林肯,居里夫人,罗丹,毕加索,凯撒,拉登,布什,帕瓦罗蒂,萨尔瓦多-达利,慈禧,乔丹,沙龙,陈纳德,查尔斯,安南,刘翔,戈尔巴乔夫,东条英机,德兰修女,米开朗基罗,邵逸夫,俾斯麦,泰戈尔,卢梭,梵高,艾森豪威尔,劳特累克,柯尔尼留,甘地,诺亚,爱因斯坦,托尔斯泰,安徒生,秀兰-邓波儿,泰森,普京,蒋介石,萨马兰奇,弗洛伊德,伊丽莎白二世。 103位名人中的中国人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新中国第一位总理周恩来、中国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中国哲学家孔子、中国哲学家老子、唐代大诗人李白、革命家孙中山、国民党时期主要领导人蒋介石、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元太祖成吉思汗、清朝太后慈禧、中国政治家宋庆龄、中国媒体大亨邵逸夫、作家鲁迅、雷锋、中国古代武将关羽、抗金名将岳飞、中国艺术家齐白石、中国籍武打演员李小龙、中国运动员刘翔、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中国艺术家张安君、戴都都、李铁子。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借鉴仅供)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原始艺术是艺术史的开端,它的造型语言古老,朴拙,抽象,充满神秘的魅力,让人们好奇和向往,尤其对现当代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论从形式语言还是精神内涵上,原始艺术都给我们现当代艺术创作与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发,包括野兽派、立体主义,中国画艺术等,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原始艺术精神。 关键词:原始艺术;现代艺术;岩画;水墨画 随着考古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始艺术呈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原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思维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它的艺术特色鲜明,形成了独有的原始语言,不论从形式还是精神上,对各个时期的艺术影响都非常巨大。本文将从原始艺术的特点,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创作应怎样融入原始艺术精神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一.原始艺术的特点 “原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一个术语,是19世纪初至二十世纪末流行的一种艺术趋势。原始艺术形成于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史前艺术与现代社会文

明程度平行发展,对西方传统艺术的创新起到了革命性的颠覆作用。原始艺术普遍具有粗犷,质朴,单纯的特点,充满了野性和生命力,有着极其简洁的线条和浑然天成的色彩,不讲究构图和立体,无论哪一个事物,他们都从它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感性的积淀是原始艺术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感性大于理性,精神盖过物质,它便古拙,纯粹。古代和现代的各种艺术都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其最大的共性。 二.原始艺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原始艺术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范本”。西方的艺术自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论”占统治地位,一直到20世纪初,人们开始把直接表现自然形态转化为通过艺术家的大脑展现艺术形态。一方面,从各个民族,各种艺术类型相互借鉴;另一方面,回归历史,学习研究艺术的起源――人类童年的艺术。原始岩画带给艺术家们新的造型形式语言,打破了传统的三维空间,抛弃了理性的焦点透视,把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变成了一种平面装饰。法国19世纪末出现的“野兽派”就是深受原始艺术影响的结果。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塞尚、高更、梵高、马蒂斯等均受原始艺术的影响,从中吸取营养,激发

山水画基本功

山水画的基本功 (一)、造型能力的锻炼 ①塑造形体的能力。②表现空间的能力。 (二)、自然规律的研究 包括山、水、树、石、建筑、舟车、烟云、流水等。 (三)、对传统技法的学习 “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即“监摹、写生、创作”。对传统的学习、研究是山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临摹学习是为了借鉴,决不可在自己的创作中照搬照抄。 临摹分为整体临和局部临。整体临便于领会精神,局部临便于掌握技法,两方面相互相成,结合进行。 (四)、专业工具的运用 主要指笔、墨、纸、水、色等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运用。

三、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一)、笔法: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 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1、笔法的原理 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 2、用笔的几点要求:平、留、圆、重、变 (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 (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 (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 (二)、墨法 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 1、积墨法: 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要点有三: ①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 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吾密则密。 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 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 (三)、色法: ①色墨重叠法 ②色墨对比法 ③色墨混合法 ④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 水在作画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世界上最贵地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

世界最贵的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 艺术市场上从不缺神作,而天价抽象神作更是令人惊叹。当艺术品卖出上亿美元的天价时,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画如此价值连城?在如今的拍场上,抽象奇迹并非罕见,各种拍卖数据显示,抽象作品大卖已成一种趋势,在世界拍卖最贵的绘画中,“抽象艺术”的价格最高,排名第一。 如今,抽象艺术领跑了全球最贵的名画,成为世界有钱人的收藏目标。艺术品,变为继房地产和股票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领域。 这个世界有幸被赐予许多大师的杰作,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界最昂贵的抽象派名画。 1.威廉·德·库宁: 《交换》 3亿美元

荷兰籍美国画家威廉·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 2.杰克森·波洛克:《第17A号》 2亿美元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森·波洛克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创造了在帆布上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法,画板上滴满稠密的棕黄色、白色、栗色和黑色颜料,形成了鸟巢状的外观,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他的滴洒法绘画在随意之间隐藏着戏剧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而且充满了色彩的自由、张力和狂野,作品具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融合了抽象主义、表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3.马克·罗斯科:《紫色,绿色和红色》 1.86亿美元 美国当代著名画家马克·罗斯科是现代艺术史中杰出的抽象派画家。他的作品画面上,矩形的边缘没有被明确地界定,颜色也相互渗透融合,这使得块面仿佛是从背景上隐约浮现出来,并且不断地徘徊、浮动着。它们在画面上产生某种韵律,温和、舒缓而深沉,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对于罗斯科,绘画是表达精神要素、信仰和生存意义的工具。他说:“绘画,一定要象奇迹一样。我选用扁平的形,因为它们能摧毁幻象,揭露真实。”罗斯科家里的聚会总是在讨论哲学,绘画材质和新的绘画语言。

浅谈形式美与艺术美(论文)

浅谈形式美与艺术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美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到了现代,人们更是将“美”变成了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啊!既然“美”是在人类追求的精神享受,那么什么才是美呢?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自身文化修养的高低,还有各地风俗习惯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导致了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有的人喜欢那巍峨的高山,因为只有站在峰顶才会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有的人喜欢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以内那惊涛拍岸,海天一色的景致会使人心旷神怡。还有的人喜欢色彩斑斓的夕阳晚景,因为看着那太阳从西边落下的时候,会让人不自觉的回忆起从前的时光。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是那色彩斑斓的夕阳。这都是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的积累,才使我们逐渐的发现了美,进而产生了美学思想。直到近代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之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Baumg arten1714---1762).他是普鲁士哈列大学的哲学教授。他继承了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并进一步加以系统化。美,需要基本的表现形式及法则才能将美的朱笔表达出来。像本文前面所提的山峰.大海和夕阳。就是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完美体现,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认为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法则有以下几条: 形式美法则: 1.对比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比例与视觉重心 4.节奏与韵律 5.和谐与自然 艺术美法则: 1.意境与意象 2.美的灵魂及其原动力 先说形式美的法则: 1.对比与统一 对比与统一,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反差极大的要素,成功的搭配在一起。虽然让人感觉对比鲜明强烈,却并不相互矛盾。 对比(对立) 例如,色调中的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对比,生活中的大与小,长与短,高与矮。季节中的冬季与夏季,春季与秋季等。 统一(调和),就是将各种差异因素调和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与“同”(一致),对比差异中倾向于“异”(对立)。调和是把两个相接近的东西并列。例如色彩中的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都是临近的色彩。2 在现实生活中,将两种差异因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觉鲜明.活跃.主题突出却不失整体。 例如,在音乐会里,一首乐曲的高音与低音,长声与短声的巧妙搭配会让听众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的感叹。 唐代诗人陈陶写的《陇西行》

现实主义美术再认识

现实主义美术再认识 顾丞峰 内容提要 本文对现实主义本义做出辨析,对现实主义概念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换进行描述,指出中国式的现实主义在多数阶段更类似一种新古典主义思潮。今天与其重提含义并不确切的现实主义,不如提倡一种面对现实、面向当代的艺术态度。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去理想化 中国式的现实主义 新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问题在中国几乎谈了上百年。如果说它有被“边缘化”的状况,那也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其中的原因当然有目共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现实主义又被重提,关于它的讨论很多①,给人造成一种印象:现实主义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艺术主流话题中。 这其实是一种假象,在一种希冀取得主流话语的努力中,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话语堆砌。 奢谈现实主义的理论定义已经没有太多意义,还是让我们把问题拉回到规定情境中去。抽象地谈论现实主义既缺乏实证,也是我们多年以来在这一问题上陷入误区的原因所在。虽然思想禁区早已打开,但实际上在人们思想中无形的禁区还是若隐若现。本文试图将现实主义放在两个规定情境中,一是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发端的法国,另一个是20世纪风云际会的中国,具体考察现实主义在这些时期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为什么在欧洲对现实主义 美术的评价不高 关于现实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过程,已经有众多文章加以考证,本文在此仅仅补充以往的叙述中相对缺少的几个方面。 一种思潮出现的合理性通常会被人们从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角度去加以阐释。学术界一般都将库尔贝在1855年的《现实主义宣言》作为现实主义产生的标志。这一点没有错。但富家出身的库尔贝为何在《画室》中热衷于将各色人等杂陈,在《奥尔南的葬礼》中将下层人作为他绘画的主要形象,他的作品又为何会在沙龙中落选并导致他另立山头,以往的论述似乎都语焉不详。 库尔贝是反潮流的,因为他在当时的主导潮流也就是古典主义的强大技巧压力下有些透不过气来。古典主义认为艺术应当体现某种普遍人性,形成人物形象的“类型”,法国的古典主义强调贵族艺术的精神气质,认为悲剧反映上层社会生活,是高级题材;而喜剧反映下层社会生活,是低级题材(布瓦洛《诗的艺术》)。古典主义往往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在宫廷贵族的生活的描画中注重典雅的气质、高贵的风格,而且所要表现的是人性的伟大。这也带来古典主义对艺术规范的讲求。当时执牛耳的安格尔就是典型代表,其画面辉煌明亮,各种质感无与伦比。以库尔贝作品所体现出的技巧能力来看,的确不 — 1 1 —  文章编号:0257-5876(2007)06-0101-08

油画人体200张东方姑娘的极致美

油画人体200张,东方姑娘的极致美! 授权转载自:艺术家传播网(ID:ysjcbw) 世界各国女人外貌长相不一,中国女人也许不是最美的。但是她们骨子里独特的东方气质,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逾越。不论姿态或者身材她们在油画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信?这8位艺术家带你看过瘾!▼ 1郭北平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2郭润文 生于1955年,籍贯浙江。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造型学院院长,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郭润文《侧视女裸》100×60cm 2015年 白色 2013年100×73cm 半身女人体 2009年50×60cm 撑着头的女裸 2012年80×50cm 女人体 2009年40×45站立的女裸130×50cm 2004年

模特儿154×96cm 2003年3靳尚谊 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作品名称:侧光人体年份:1988年 尺寸:60cmx50cm 布面油画 作品名称:自然的歌年份:1983年 尺寸:72cmx116cm 布面油画 作品名称:梳理年份:1990年尺寸:80cmx74.5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双人体 年份:1983年尺寸:102cmx110cm布面油画 作品名称:青春 年份:1978年尺寸:100cmx65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背 年份:2000年尺寸:55cm×45cm布面油画 作品名称:宁静 年份:1984年尺寸:60cm×50cm布面油画 作品名称:提篮子的女人体 年份:1978年尺寸:80cm×65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长发女人体年

当代油画的意象美解析

当代油画的意象美解析 意象油画色彩的运用大大地超越了自然表象,它融入了画家们对色彩的心理意志,具有很强的表现性,意象油画的色彩运用可随画面主题、意境、画家的情感的需要而打破具体的色彩限制。可见意象油画十分重视画面的笔墨、造型、色彩及章法等给观者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形式美感。 一、意象油画的民族情结 中国当代油画的意象性缘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念,最能体现“油画中国风”,由于受中国深厚的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油画家画出来的油画对于西方人来说仍然是具有东方神韵的,有着东方人自己的绘画思想和独特的审美喜好。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民族情结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意象油画表现了典型的东方意境,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对艺术家的影响,追求“物我为一”“心游神外”的精神超脱,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特征不谋而合。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自然,在笔墨及用笔上强调“偶得”,中国文人绘画主张“大象无形”,给观者以更大的想象和思维空间来体现画家的情怀,同时还要更完整充分地表现出画面的气韵,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国当代写意油画吸收了传统的文人画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更具“逸气”。林风眠先生主张“接受西洋艺术,结合中国艺术,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性的艺术,把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水墨相融合。”这对中国油画向民族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较之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表达方式更显得委婉、含蓄,

使得中国画家有更大的表现自由,画家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中国绘画不着意于物象造型的精确表现,而注重形象的意趣,以抒情达意为目的,中国绘画是表现性绘画,表现画家的感情与心境。如吴冠中的作品《忆杭州》,其画法明显来源于中国画“虚实”的画法,整幅画将西方材料技法和东方审美内涵完美的结合了起来,更将写意精神发挥的淋淋尽致。由此可见,中国当代油画意象性是中国意象美学观在油画中的体现,中国意象油画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气质精髓,画面的“虚”与“实”交融互生,给观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也充分地表现出画面的气韵,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二、西方现代油画对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启示 19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不再是像古典主义那样追求三度空间的造型体系,而是在绘画形式上更加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由于东西方人的生理和文化心理的不同,因此,西方画家对绘画“意象性”的表现更加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这是与西方画家与生俱来的在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流露和想象能力是分不开的。西方绘画的意象性更侧重于“情绪”,这与中国画侧重于“气韵”的表达有所区别,中西绘画的意象表达内涵虽属不同范畴,但可以相互借鉴吸收。那么西方现代绘画的“意象性”是怎样体现的呢? 从印象主义对色彩的革命以来,西方艺术诸流派在绘画中加入了更多的主观成分,绘画基于“表现个性”,艺术家们纷纷表达对艺术的种种理解,如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强调主观情感并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