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的急救转运

脊柱损伤的急救转运




(一) 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是指在损伤发生的地点,施行紧急救治和处理。并为向医院或专科医院运送做好准备。在工业、交通运输和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现场救护对挽救生命和以后进一步获得良好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当今,许多国家设立了急救中心,备有现代化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救护车、直升飞机等),通讯指挥系统及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日夜值班待命。一报警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在国内的上海、北京、重庆等也相继成立了急救中心。预计数内内,在创伤急救方面将有较大的进展。
颈椎损伤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脊髓伤,呼吸功能障碍可直接威胁生命。如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更增加了病情严重情况。
现场救护具体要求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① 迅速将伤员撤离可能再次发生意外的创伤现场,避免重复或加重创伤。
② 确保伤员呼吸道通畅,如果通气功能明显障碍,可在现场作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③ 损伤的颈椎在未作处理之前不宜随意转动或搬动,直到采用支具固定或临时固定器材固定后,才可搬动伤员。
④ 凡怀疑有颈椎、脊髓损伤者,一般常规按照有损伤处理。
⑤ 搬动病员时,至少需要三个人,动作要轻、稳和准,并协调一致。颈椎不可扭曲或转动,要平抬平放。
⑥ 应用无弹性担架,并保持头略低位,防止过伸或过屈位。
⑦ 输送途中,密切观察伤员全身状况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使用热水敷,以防烫伤。注意保暖和静脉输液,每1~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
⑧ 关于颈托(或颈领)在急救中使用问题,有些学者主动废弃不用。其原因为
A.颈托再急性颈椎损伤时,不能够起到保持颈椎稳定的作用,还可能影响对呼吸功能状况的观察;
B.如果合并颈部软组织损伤,尤其对盲管损伤,颈托固定将影响对创口观察,还容易引起对气管的压迫。
但在长途运送中宜采用简易颈部支架固定,既能保证稳定又便于观察。
(二) 急诊室处理
① 迅速,准备的全身检查。首先确定有无休克、颅脑和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有无其他部位骨关节合并伤,凡存在危急生命的合并伤,必须先做处理,绝不可延误时机。
② 全身情况稳定后,方允许行颈椎学检查,并初步确定损伤部位,有无损伤脊髓和损伤严重程度。
③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养。
④ 输液,必要时备血和输血。可在输液的同时,静脉内使用激素(地塞米松20~40mg),利尿剂(速尿20mg)等脱水物质。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和常规检查。
⑤ 特殊检查经过初步处理,如病情稳定

,则可以进行X线摄片、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项检查。对于重危伤员需要有医护人员护送陪同下实施。如果需要特殊位置的摄片,必须医师协助进行,以防止在操作时意外。
⑥ 颈椎脊髓损伤的诊断明确后,又无其他需要紧急处理的合并伤,病人可转入病房作进一步的处理。
一、搬运时注意事项如下:
1.在有可能造成脊柱脊髓意外伤害,特别是颈椎部位外伤的伤员的抢救现场,救助者一定要保持伤者脊柱的稳定,固定好伤者的头部。
2.对于受伤的脊柱部位,千万不要随便活动或者施加外力,必须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转。尤其是颈椎伤,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搬运工具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
3.被禁止的行为包括:屈伸、转、捏、揉、压、砸、扳等。更不能采取那种一人抬伤者的腋窝,一人抬伤者的下肢的“吊车式”的错误抢救的搬运方式。
4.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用手平托伤者的身体,将其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再搬运。
5.搬运的时候还要尽量保持伤者受伤当时的体位,或是使伤者保持自己感觉痛苦相对较小的姿势。
二、脊柱胸腰部骨折,往往因脊柱后突畸形损伤脊髓。因此在搬运时,切忌使伤者身体屈曲,慌忙扶起伤员,或一个将伤员屈曲抱直或一个抬头,一个抬腿,而是由三四个人在伤员的同侧,将伤员水平抬起,或采取翻滚的方法,将伤员放在硬担架或木板上,腰部垫起,如仅有普通软担架时,应采用俯位。

三、颈椎损伤的病人,如搬运不当,可立即引起颈髓的压迫症状,发生四肢与躯干的高位截瘫,甚而影响呼吸危及生命,搬运时轻拉头颈部,仰卧使头部固定于中立位,颈两旁塞以砂袋或衣物等,使头部不能左右旋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做头盔式铁丝夹板固定,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头颈部的正确体位,切忌来回旋转或左右移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