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与现代性:多重吊诡下的孙瑜早期上海电影(一)

城市、电影与现代性:多重吊诡下的孙瑜早期上海电影(一)
城市、电影与现代性:多重吊诡下的孙瑜早期上海电影(一)

城市、电影与现代性:多重吊诡下的孙瑜早期上海电影(一)

“在波德莱尔那里,巴黎第一次成为抒情诗的题材。他的诗不是地方民谣;这位寓言诗人以异化的眼光凝视着巴黎城。这是游手好闲者的凝视。”1这是上个世纪30年代,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对早他70年而生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描述,这描述是如此适用于本雅明的同时代人——中国电影导演孙瑜,以至于只需把巴黎换成上海。在中国电影界,孙瑜同样被誉为诗人,只是他用电影胶片写诗,1934年孙瑜在一篇题为《我可以接受这“诗人的桂冠”吗》的文中说,“假如那一顶桂冠是预备赐给一个‘理想诗人’的,他的眼睛是睁着的,朝前的,所谓他的诗——影片——是充满朝气,不避艰苦,不怕谩骂,一心把向上的精神向颓废的受苦的人们心里灌输,……我是极盼望那一顶‘诗人的桂冠’,愿意永远地爱护它!”2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最初20年以杂耍的姿态摸索前进,题材集中于神怪武侠和家长里短。中国现代都市(主要指上海)则崛起于20年代资本主义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缝隙,30年代初刚刚浮出海面。在这种背景下,孙瑜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通过《野玫瑰》(1932)、《天明》(1933)和《体育皇后》(1934),对现代都市上海进行的意味深长的凝视,即便不是第一次,也是最早一批以上海为抒情诗题材的创作。而考虑到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电影界日益左倾和抗战主题日盛,孙瑜对上海的凝视更显得格外有意义,因为,这些尚未过渡到阶级主题和抗战主题的都市电影,是研究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最佳标本,它们记

录了现代性初临中国的历史,也记录了中国知识者面对现代性的复杂心态。

1、城市、电影与震惊:用现代性的方式表现现代性

作为学术话语的“现代性”在中国被提起,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尽管学界普遍感觉要给这个貌似简单实则涵义复杂的概念下个定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热烈讨论之后,学界还是达成了如下共识:“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换句话说,现代性是“现代这个历史概念和现代化这个社会历史过程的总体性特征”。3

什么是现代与古代的最大区别?或者说,现代化的最大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很多,但相信没人会否认“城市和城市化”在其中的分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就是城市化,城市是现代社会最庞大最醒目的标志!城市是现代民主政治和民族国家的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和产物,是现代工具理性的滋生地和竞技场,是所谓现代文明的展览馆和集散地。一句话,城市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矛盾和冲突的集中体现。因此,当三十年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都市突然崛起在太平洋的西岸时,现代性也就同时被打包带来。

对进入城市或者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来说,“震惊”可谓城市这个现代性的庞然大物给他们的最大体验。“震惊”抑或“惊悸”从词源上来说是一个

很早就有的普通的词汇,它变得别有意味源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在其《超越唯乐原则》(又译《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提到一种“创伤性神经症”,认为构成其病因的“主要是惊愕和惊悸的因素”,所谓“惊悸”是“一个人在陷入一种危险时,对这种危险毫无思想准备”情况的描述。4“惊悸”即“震惊”这一弗洛伊德的医学术语,被本雅明拿来用在波德莱尔身上,认为“震惊属于那些对波德莱尔的人格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经验之列”,“波德莱尔把震惊经验放在了他的艺术作品的中心”。5然而随即,本雅明就意识到,波德莱尔的这种“震惊”体验并不属于他个人,而是人们对现代都市的普遍体验。他认为十九世纪中叶的革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手突然一动就能引起一系列运动,他举了电话和照相机的例子,并认为“照相机赋予瞬间一种追忆的震惊”,而“这类触觉经验同视觉经验联合在一起,就像报纸的广告版或大城市交通给人的感觉一样”——什么样的感觉呢?“在这种来往的车辆行人中穿行把个体卷进了一系列惊恐与碰撞中。在危险的穿越中,神经紧张的刺激急速地接二连三地通过体内,就像电池里的能量”。6毋庸置疑,本雅明对19世纪60年代巴黎生活的描述,融会了他自身对现代都市的感受,而这感受也完全适用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的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的原因吧。

当然,城市让人震惊的不仅仅是路上的车水马龙,我们在孙瑜的电影里还看到了他刻意展示的高耸的大楼、闪烁的霓虹、工厂快速旋转的机器、轮船上巨大的烟囱……。而且,别有意味的是,这种展示往往被

置于一个城市初入者面前,例如《野玫瑰》中的小凤、《天明》中的菱菱、《体育皇后》中的林璎,从而借着这些初入者的“观看”表达出这种震惊。在《天明》中,菱菱一行从乡间逃往城市,抵达城市后影片用了近十分钟的片段,展示了如下场景:(1)轮船高大的烟囱、飞转的机器;(2)城市里的垃圾收集和运输(以此细节表现城市文明,可谓有趣);(3)工厂上工放工时的滚滚人流;(4)菱菱一行小心穿越马路,汽车从面前呼啸而过;(5)他们沿今天浦江北岸的东大名路边走边看、指指点点,高楼大厦作为背景或他们的主观镜头不时出现;(6)他们来到表姐的住处,对楼房结构倍感新鲜;(7)胖姐夫带他们到豫园观光,他们挤在人群中兴奋观景、菱菱更亲自体验一些游乐项目;(8)更有意思的是影片专设了一组“城市之夜”的镜头,在专门的字幕提示后展现的是闪烁的霓虹、旋转的灯柱、火龙般的街灯,当然也有路边迎客的小姐。这样的画面同样出现在《体育皇后》中,影片第一个镜头,就是外滩楼群背景下,女主人公林璎乘坐的轮船从浙江抵达外滩码头。然后观众跟随剧中人物开始寻找失踪的主人公,小姐哪里去了呢?顺着小狗的眼睛,爬在高高的烟囱上的林璎出现在画面里,这个镜头当然表现了林璎的好动、活泼,但与此同时,现代化轮船的烟囱也由于林璎的对衬,显得格外粗大。随后林璎上岸,坐上敞篷小汽车穿行在外滩楼群中,这时候作者使用了一个移动的仰拍镜头,通过这组主观镜头,二十几层的高大楼房从眼前倏忽掠过、威严压迫,城市的进入者面对现代性的震惊感得到了最好的呈现。

引起外来者震惊的并不限于这些外在的都市景观,都市现代生活、现代时尚有同样的效果。后者大多与人、与人体有关,包括波浪的卷发、涂红的嘴唇,尤其是女性的大腿——无论穿丝袜的或者自然裸露的都成为电影镜头乐意捕捉的画面。这里不能不特别提到《体育皇后》,它与其说是一部故事片,毋宁说是一部现代女学生生活的纪录片。片中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女校学生队列练习,短跑、跳高、铅球、标枪等田径项目(特别是对短跑的展示,涉及起跑姿势、冲刺方式、发令及专用钉鞋等细节),篮球、足球等现代竞技运动的竞赛场面——包括一场现代运动会,还展示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大量细节,诸如刷牙、洗澡、上音乐课等。把这些穿短裤背心的女性人体展现在观众面前,把这些女孩子风风火火的运动场面展现出来,对30年代初的中国观众来说,难道不同样会造成一种震惊效果吗?

就像波德莱尔对19世纪巴黎的震惊体验并不属于他个人一样,20世纪30年代上海给人的震惊体验既不仅仅属于孙瑜,也不仅仅在电影中得到了表现。文学中,有都市圣手茅盾和穆时英的经典描写。且看《子夜》的第一段,“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铁桥、电车、灯火,这正是城市的象征,

而叫人"一惊"的是洋房顶上庞大的霓虹广告,它们共同展示着城市三原色"光-热-力"。

关于城市给外来者的震惊,最经典的莫过于《子夜》中吴老太爷初抵上海的一段描写,“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当然,引起吴老太爷震惊也有我们提到的肉体,“虽则尚在五月,却因今天骤然闷热,二小姐已经完全是夏装;淡蓝色的薄纱紧裹着她的壮健的身体,一对丰满的乳房很显明地突出来,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他赶快转过脸去,不提防扑进他视野的,又是一位半裸体似的只穿着亮纱坎肩,连肌肤都看得分明的时装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最终,这“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

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可怜的吴老太爷终于忍受不住这现代性的刺激一命呜呼了。7 文学之外,画报是另一种现代性的载体,翻翻1925年创刊的《良友》画报,驳杂的内容中很大成分是迷人的都市——百货大楼、电影院、跑马场、歌舞厅、公共电车以及各种现代理念的生活和生活用品,自然也包括时装和人体,在《良友》把上述现代性的象征展示给读者时,也就把现代性的震惊带给读者。

这是一种集体的展示,是现代性降临后各种媒体的自然反应。但是在各种传媒中电影最直观、生动、真切,对震惊效果的传达最佳,由此,震惊就慢慢转化为电影的核心美学特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对刺激的新的急迫的需要发现了电影。在一部电影里,震惊作为感知的形式已被确立为一种正式的原则。那种在传送带上决定生产的节奏的东西也正是人们感受到的电影的节奏的基础。”8这样,电影和城市一样成为现代性的标志之一,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给人一种“震惊体验”。而电影尤为吊诡的是,它不仅因展示震惊而达致客观上的震惊,还常常有意识地追求一种形式上的震惊效果——例如孙瑜电影里经常出现一些并非主观镜头的大楼与人体,《天明》则一改白字黑底的字幕常规,特别选择了一个明亮深邃的灯光隧道作为字幕的背景。震惊成为电影这种现代艺术形式核心的美学特征,并因此反过来成为构成都市震惊效果的一种元素。都市与电影,当它们作为现代性的表征时,它们就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中国电影院是怎样赚钱的

中国电影院是怎样赚钱的 院线盈利秘籍:靠规模取胜 国内院线起步于2002年6月,当年全国成立大小共37条院线,全国前五强的院线是: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中影星美、浙江时代、辽宁北方。上海联和,为当年全国院线冠军,票房1亿6000万,辽宁北方院线4400万亦能进入院线五强,可见当年中国电影市场产出效益之低。当然,我们同时可见院线的规模、盈利都处在低级、粗放的阶段。中国电影产业走上市场化道路7年,2008年全国院线前五强的座次是:中影星美、万达院线、上海联和、中影南方新干线、北京新影联。院线冠军的中影星美,年度票房5亿3429万,排名第五的北京新影联3亿9319万。这些数据有点让人感到,中国电影市场“鸟枪换炮”了。2008全国年前五强院线,一家的票房就相当或超过院线元年的五条院线之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电影院线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院线经营规模取胜。中影星美院线的发展,能够连续两年在国内电影市场高速发展中成为院线第一,主要是这几年它发展影院的速度、规模都跟上了大盘的步伐。当然,这些新增影院,有相当部分是加盟签约的,这是另一个话题。院线的盈利主要是经营影片放映,旗下影院多,高产影院多,规模就可保证院线盈利。中影星美院线今年1~7月利润1273万元,估计全年盈利可达到1700万元,印证了规模出效益。 院线仅依靠经营放映市场票房分账盈利的模式还是过于单一,近年来五强院线不约而同的把业务触角向产业上游延伸,如,投资市场看好的影片,参与有特色的中小电影的全国或区域发行,有目的地拓展院线业务范围,以求建立复合型的盈利模式。目前,五条院线均有实践探索,收获一定效益,但尚未形成气候。 院线分账比例:从10%--7% 电影是一个产业链条,院线是连接终端市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经营

2021上海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上海大学考研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考研结束了,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感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本人本科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皇家女子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大二开了语言学刚要,深深迷恋上了授课老师(崇拜而已),再加上本就准备考研,so,敲定了语言学这个专业。大二开始各种听考研讲座,买单词书,英语真题,专业课练习册,但也没实质的展开复习。差不多大三开始着手复习,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选定学校】 本来准备直接考本校,这样也容易一些,但老师啊,家长啊,师姐啊,同学啊,都觉得应该拼一拼,毕竟本校也不是很优秀,自己也想要换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环境。上海一直是很向往的城市,但是复旦这种渴望不可及的名校,咳咳,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又不想选师范类学校从一个女儿国到另一个女儿国,再加上上大211的名号很是吸引,所以就选定了它。 【收集信息】 1.人脉。从母校光荣榜上得知有师姐考上了上大这个专业,发动各种力所能及的资源渠道找到了师姐,咨询了诸多考试信息等,非常感谢师姐的帮助! 2.专业课资料。由于官网上参考书目跟所学有出入,赶紧入手了现代汉语钱乃荣版,从师姐介绍的师姐手里购买了真题以及一些她当年考研的复习资料,非常感谢卖资料给我的师姐!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温暖~ 3.分数线。详情参见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4.考研辅导班。跟同学一起听了许多考研讲座,最后选定了一个辅导班,一是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二是学到了许多技巧性的解题方法,三是求一个心理安慰吧。 【英语】 1.单词。这真是我不愿回想的痛……特别不爱背单词,也是背了就忘的体质,上考研班的时候老师就强调六月份之前单词一定要过关,不要贪多去烦心阅读等其他,但是,我还是没打好基础……所以,真是要劝后来人们单词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好好的准备。我当时用的单词书是张剑的黄皮书,据说不是他出的,但我觉得也很好用。仁者见仁了吧~ 2.真题。我是按着考研班老师的方法来做真题的。阅读用他们的技巧性方法

02-08上海大学电影学真题

、-----------绝对完整版 2008年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和术语解释(3*10) 1、神女 2、四百下 3、新好莱坞 4、杂耍蒙太奇 5、阿尔莫多瓦 6、国片复兴运动 7、黑色电影 8、大岛渚 9、大制片厂制度 10、法斯宾德 二、简答(5*6) 1、梅里爱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贡献 2、西部片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美学特征 3、王家卫电影的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4、为什么说《广岛之恋》是一部意识流电影 5、请写出“韩国电影教父”的名字,并至少写列出他的三部代表作 三、辨析正误(判断2分,陈述理由6分8*5) 1、电影的发明是一场接力赛,并非出于一人之手。 2、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发明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 3、费穆是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 4、侯孝贤是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5、巴赞的纪实主义美学思想催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四、分析题(25*2) 1、结合具体影片,谈谈你对李安导演的看法。 2、结合具体影片,谈谈你对国产商业大片的看法。 07电影理论 (一)填空(2*10=20分) 1《电影:一次心理学的研究》的作者是--- 2《谢晋电影十思》的作者---- 3劳拉穆维尔写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代表论著是---- 4陈鲤庭30年代写过的有关电影创作的论著是----- 5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二)名词解释 1电影的锣鼓2电影眼睛派3谢晋模式 (三)简答(6选4) 1爱因汉姆电影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2 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人物作品和特点 3真实电影的代表人物作品和特点 4电影文化批评的内涵和特点(四)论述 1论述新时期倡导“影戏离婚”的前提背景以及“影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2论述80年代“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进程与中国电影发展的关系 07年中外影史 一、名词解释 《公民凯恩》、《小城之春》、太阳族电影、新电影运动、收视率、电视电影、电视真人秀、吊床效应、库里肖夫效应、印象派电影 二、简答 1、文化公司代表、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 3、香港新浪潮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 4、电视“戏说剧”的代表作品及美学特征 5、电视情景喜剧制作和播出上的特点 三、辨析 1、明星公司代表人物张石川主张“营业上加一点良心”,而郑正秋主张“唯兴趣是尚”。 2、电视连续剧《亮剑》属历史剧。 3、现代电影一个突出特征是“淡化情节”,因此现代电影应当注重人物心理描写,情节冲突都应该淡化。 4、收视率越高说明观众越喜欢看这个节目,所以收视率是节目艺术质量的最终标准。 四、问答(2*25’前两个任选其一) 1、结合实例谈你对贾樟柯电影的看法。 2、结合实例谈对冯小刚电影的看法。 3、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生,继而上海台推出加油,好男儿,中央台推出梦想中国,结合当代综艺节目的特征和当代文化走向谈对选秀节目的看法和认识。 07年影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7*5’) 矛盾、场面、视像性、导演中心制、传记片、艺术电影、 现代电影 二、填空 1、新浪潮的杂志___,代表学者_,两个代表导演_. 2、电影符号学的特点__ __ __ __ __ __ ___(8*2') 3、五种现代批评方法 三、简答(3*20') 1、怎样理解电视文化、教育、娱乐的互渗 2、怎样理解影视艺术的基础是“声像感知” 3、怎样理解当代影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四、论述(30') 怎样理解尊重观众与主动诱导。 06年试题 电影理论部分(填空20分,每题2分) <影戏话本创作>的作者是_______;

各大学经济学考试科目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参考书目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01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 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雎国余群众出版社 03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 04 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顾问) 逄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 05 政治经济学(全二册) 谷书堂陕西人民出版 06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H.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 07 微观经济学张元鹏中国经济出版社 08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人民大学出版社 09 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斯诺东商务印书馆 10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理论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H.范里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微观经济学周惠中上海人民出版社 3全球视觉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拉雷恩上海人民出版社 4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宏观经济学霍尔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802经济学综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新增) 清华大学 845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黎诣远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恩布什与费希尔 《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中央财经大学 801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 微观经济学(第6版)[美]罗伯特·平狄克,王世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著;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西方经济学(第4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专业英语(经济类),不指定参考书

上海大学历年考研试题 电影考试

上海大学考研试题 上海大学200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影视理论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每题4分,计20分) 1、电影艺术 2、影像 3、“连续蒙太奇” 4、表现蒙太奇 5、声画错位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计30分) 1、移动摄影及其基本表现辐功能 2、“影戏”美学及其短长 3、心理空间与哲理空间及其差异 三、辨析并论述下题,首先判断其准确与否,然后具体阐析自己的判断理由与准确见解。(计10分) 场面调度“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中来,其内容和性质均与舞台演出不同,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包括镜头调度(或称“摄影机调度),是演员调度和摄影师调度的有机统一。 四、结合电影现象解释并论证下列问题(每题20分,计40分) 1、电影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及其在当代电影中的各自地位 2、法国电影家雷内—克莱尔曾说“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观众会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一看就能懂的美国影片和必须动一番脑筋才能看懂的法国影片,-----为了替电影的美好前途着想,有才能的导演总有一天会设法把这两种学派妥善地结合起来,”对此,你如何理解?联系中国当代的发展,又有何感想?

上海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孤儿救祖记》 2、长城公司 3、联华公司 4、《歌女红牡丹》 5、《神女》 6、《小城之春》 7、昆仑影业公司 8、《党同伐异》 9、普多夫金 10、希区柯克 11、黑泽明 12、《卡里加利博士》 13、法国印像主义 14、《公民凯恩》 15、《爵士歌王》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创作特点? 2、什么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思想和艺术贡献? 3、什么是美国西部片? 4、什么是法国“新浪潮”? 5、什么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1、试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2、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手、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3、谢晋在80年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2002年上大电影考研试题 电影试题 2007-07-31 18:22 阅读318 评论1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上海大学电影学考研历年真题(01-13)外加部分广电真题

2001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影视理论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每题4分,计20分) 1、电影艺术 2、影像 3、“连续蒙太奇” 4、表现蒙太奇 5、声画错位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计30分) 1、移动摄影及其基本表现辐功能 2、“影戏”美学及其短长 3、心理空间与哲理空间及其差异 三、辨析并论述下题,首先判断其准确与否,然后具体阐析自己的判断理由与准确见解。(计10分)场面调度“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中来,其内容和性质均与舞台演出不同,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包括镜头调度(或称“摄影机调度),是演员调度和摄影师调度的有机统一。 四、结合电影现象解释并论证下列问题(每题20分,计40分) 1、电影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及其在当代电影中的各自地位 2、法国电影家雷内—克莱尔曾说“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观众会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一看就能懂的美国影片和必须动一番脑筋才能看懂的法国影片,-----为了替电影的美好前途着想,有才能的导演总有一天会设法把这两种学派妥善地结合起来,”对此,你如何理解?联系中国当代的发展,又有何感想? 2001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孤儿救祖记》 2、长城公司 3、联华公司 4、《歌女红牡丹》 5、《神女》 6、《小城之春》 7、昆仑影业公司 8、《党同伐异》 9、普多夫金10、希区柯克11、黑泽明 12、《卡里加利博士》13、法国印像主义 14、《公民凯恩》15、《爵士歌王》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创作特点? 2、什么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思想和艺术贡献? 3、什么是美国西部片? 4、什么是法国“新浪潮”? 5、什么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1、试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2、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手、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3、谢晋在80年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试题 中外电影史试题 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张石川 2、郑正秋 3、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4、“新兴电影运动” 5、“孤岛电影” 6、费穆 7、三突出 8、“电影和戏剧离婚” 9、香港新浪潮10、德国表现主义11、法国印象主义12、柴伐蒂尼 13、希区柯克14、黑泽明15、阿巴斯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 1、电影史的分期及其原则。 2、昆仑影业公司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3、“台湾新电影”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4、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 5、比较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和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 1、试论中国电影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作品及主要特征。 2、试论法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艺术特点。 3、试论中国电影进入九十年代的发展格局。 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影视理论 一、解释名词或术语(每题5分,计20分) 1、“第七艺术” 2、类型片 3、镜头内部蒙太奇 4、声画对位 二、辨析论述题:首先判断其正确与否,然后阐述理由及自己的见解(计10分) “电影画面亦称电影镜头,由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成的若干画格组成,一般以一种景别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片断,不论长短,统称为一个画面” 三、简答题(每题10分,计20分) 1、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同和异。 2、影戏美学与意象美学的差异。 四、论述题(计50分) 1、结合电影电视现象,论述影视剪辑技术、蒙太奇技巧所以具有艺术生命力的根源(20分) 2、近期有的论著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降临,数字影像导致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解体,颠覆了以摄影为基础的真实性概念,电影这一被“真实”统治的“王国”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美学特质,传统电影美学根基已然为此崩坏。结合影视现象,论述数字技术与影像真实性与影视的真实美学、巴赞的电影美学的关系。(30)

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1908-1937)

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1908-1937)电影票房市场繁荣是近代上海电影产业的突出表现,影院不仅是电影票房市场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连接电影贸易/生产与消费、影片内容、观众及其观影行为,以及建筑结构的空间载体,构成了近代上海电影产业与市民社会最直接的联系。本文以1908‐1937年间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公共租界市民社会及其上层建筑历史语境中,追踪工部局影院政治‐法律‐行政管治历程,历史地呈现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建构与影院演化的互动关系,从最为重要的侧面揭示上海近代影院与市民社会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推进现有上海影院学术研究,进而力图为上海近代电影产业研究开拓新路径,丰富近代上海电影史研究。近代上海电影学术研究已成显学,影院研究文献也不少。就上海租界,尤其公共租界而言,无论电影产业,还是影院学术研究,大都在租界社会语境中展开。 然而,租界市民社会及其上层建筑,尤其是其主要社会结构,特别是最为重要的典章制度,诸如土地章程、执照条例等,与电影产业及其影院的关系相当若即若离。换而言之,比较模糊。另外,近代外国电影产业、建筑文化、娱乐形态、生活方式等在现有学术研究中相当大程度上属于既成事实,其与租界市民社会结构因素,尤其是基本制度以及行政当局之间的深刻联系并不清晰。实际上,就上海公共租界而言,在租界影院发生、演化、发展过程中,工部局政治‐法律‐行政管治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相当大程度上,经由工部局这一中介环节,租界影院根植于租界市民社会及其上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之中,汇聚诸多东西方重要因素,由此逐步演进。 现有上海公共租界影院研究缺乏工部局影院行政管理视角,因此,很难深入呈现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影院变迁与发展,不可能在东西方错综复杂的跨文化视域中,深入细致地透视这一变迁发展与租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文关系。上海公共租界是近代上海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定的历史现象,影院行政管理构成了上海公共租界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社会的历史景观与基本结构,在近现代上海电影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并没有因租界流逝而荡然无存,反之,积淀在现代上海影院文化及其体制之中。本文在多重交错的跨文化视野下,在政治、法律、物质、文化四位一体的历史维度中,通过发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练习题

(A)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答: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认识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的整个过程。科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一门思维科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具有反思性、普适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答: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首先,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其次,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再者,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应做到: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因为它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切忌拿来主义,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现实的对象性基础和实践性条件,而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 (B)简答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答: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此外,作为检验理论是非实践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要追本溯源。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对实践检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纠正;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观盲目性,又要防止思想僵化。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可以总结为,理论指导实践,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意识形态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区别于其他实践哲学的。它提出了不同的实践范式,既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至上观,也反对了实用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完全和一观。 最后,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现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唯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这样,马克思就同过去的实践哲学家们区别了开来,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C)一、思考题: 1.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来分析和反驳这种观点? 答:这段话引自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开篇,其观点从整体上颇显片面,首先人存在是有价值的,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一个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将决定了你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隐藏着传统关于主观客观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明白作为一个人生活的意义,而非像动物一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2. 如何理解“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答:题中所阐述的主要是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进一步表现了人与自然通过对象性关系建立起来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实现的。 其中,第一句话说明的是人的感觉意识的存在,是要以某个具体的参照物来说明抽象的感觉存在。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是要通过它的具体对象而表现出它的存在,是随着人类社会出现而出现的。而第二句则是从五官感觉跟实践的关系出发,这里讲的感觉应该是社会中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有别于动物的意识的。它是人类不断实践过程中形成,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是以往所有实践的总结和积累。 二、案例题: 1. 请举例说明对下段话的理解“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答:空想社会的灭亡及苏联解体等都充分论证了上述观点,在资本主义尚未完全发展的时代,强行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而资本主义又终将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下,其取代资本主义又是一个曲折蛮长的历史过程,却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现今社会里就存在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相信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是社会主义,之所以现在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可以与资本主义并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能够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完全爆发出来。 (D)一、概念题 1. 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而言是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则是经济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这样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由此可见,“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三、案例题 1. 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请用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来解释。 答: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其所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表述。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与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三)社会、政治,乃至精神生活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领域。按照这个科学的理论,政治、精神都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

2018上海大学电影学专业高分考研经验分享

一、院校选择 我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有学校所在城市、招生人数(和报录比)、专业课命题风格、分数线。 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则因人而异,我对北京积怨二十年,所以首先排除了所有的北京院校。(这么一来其实就没剩多少选择了......)上网一搜,发现我喜欢的一位影评人对上大电影学评价不错,而我曾经在上海度过了一段特别愉快的假期,加之这座城市在中国电影史上意义非凡。所以整个择校过程并无纠结。 一般来说招生人数、分数线等等信息都可以从学校和学院官网上查到,像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113194456.html,)提供了招生计划、初试复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https://www.360docs.net/doc/5113194456.html,)提供了专业介绍、往年复试分数线及报考人数。 搜索心仪院校的近十年真题,大致浏览一遍,看看有多少题目是自己听说过的,又有多少完全陌生。如果你自认观影储备量一般,那么保险起见最好避开那些剑走偏锋的院校。上大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的命题中规中矩看重基础,15年开考的电影产业与文化则明确考察重大热点,总归还是摸得着底,不会让人措手不及。 二、初试科目、参考书目及复习方法

1.公共课 政治:辅导书我用到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知识点提要》、《考点预测背诵册》、《八套卷》、《四套卷》还有一本时事小册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也没看任何视频课。4月开始看《精讲精练》,我的进度刚好是每看完一本书下一本书就出版了,算是无缝衔接。错题本必不可少,我的方法是把精讲精练、1000题和肖4肖8的错题改写成知识点记录到活页夹里,按照对应的课程和章节分别编号,对重点和难点参照精讲精练补充拓展,并且用彩色笔标记出来。最后的一个月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错题本、《知识点提要》的哲学逻辑图+毛中特附录+史纲时间轴、肖8肖4大题。按计划我不打算在政治上花费太多时间(简言之就是不走心),最终的分数不高不低,符合预期。 英语(一):我从3月开始用百词斩过了一遍大纲词汇,然后用扇贝单词过了一遍核心词汇,最后一个月买了新东方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作自查用。复习期间还用到张剑真题黄皮书(版本繁多,建议买年份多的)《阅读理解150篇》《最后预测5套题》和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的笔记里记录了错题词汇、做过的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小作文范文6篇(不同类型)、大作文范文3篇(圈出精彩的句子和词汇)、高难度的翻译真题、不太熟悉的词组译法。最后一个月基本只用到笔记和《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这本书总结的大作文写作常用词组很实用)。最终分数比我预想的低了些,怀疑是大作文中段有点跑题。

2021年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88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单项选择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88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单项选择题精编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__________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答案】C 2.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__________ A.总资本的大小 B.不变资本的大小 C.可变资本的大小 D.生产规模的大小 【答案】C 3.商业资本家支出的各种流通费用也要获得__________ A.垄断利润 B.产业利润 C.平均利润 D.超额利润 【答案】C 4.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__________ A.是由工人创造的 B.是由资本家创造的 C.并不仅仅是由工人创造的 D.是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的 【答案】A 5.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 A.商品价值的形成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答案】C

名词解释-上大电影学考研复习资料

电影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最基本的世界电影发展史,了解中外电影史上的题材、类型、样式及风格变化状况,并针对一些基本问题做出分析和读解。 二、主要复习内容: 1、了解电影发明的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基础,以及早期电影传播、接受的条件和形式;了解早期电影的题材、类型、样式、风格;掌握早期电影代表性的导演及其作品;掌握电影如何从一种杂耍成长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样式,它区别于其它艺术样式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2、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理解电影传入中国后,如何与本土文化、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发生关系;掌握中国最早的制片活动、人物、影片; 3、掌握世界主要电影生产国(包括中国)在二十至六十年代的主要电影思潮、流派、代表性导演、作品;了解二十至六十年代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发展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以及对电影创作风格、样式变化的影响; 4、掌握三十至四十年代,五十至七十年代,八十至九十年代,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与中国电影美学风格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5、掌握九十年代至今世界电影的一般发展动向、特征,重要导演和作品,重要流派和美学风格,能够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电视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电影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当下电影创作,电影理论新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并能记住一些基本知识点。 二、主要复习内容: 1、了解早期电影艺术理论的主要观点,代表性人物,以及如何在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的比较中确立电影艺术的特性; 2、熟练掌握苏联蒙太奇学派蒙太奇电影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理解其与苏联文化思潮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掌握与运用各类蒙太奇概念; 3、掌握爱因汉姆电影视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辨析其贡献与局限; 4、熟练掌握安德烈?巴赞、克拉考尔纪实主义电影理论的各类概念、观点,并理解其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相互关系; 5、掌握传统电影理论的各种流派,它们各自的代表性人物、主要观点,彼此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社会文化思潮的互动关系; 6、了解以“影戏”观念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电影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它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相互关系; 7、了解中国传统电影批评所擅长的社会、政治、伦理批评方法; 8、了解电影符号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重要分析方法; 9、熟练掌握结构主义电影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重要分析方法,并能运用它进行文本分析; 10、熟练掌握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基本概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重要分析方法,并能运用它进行文本分析; 11、熟练掌握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后现代主义、第三世界与后殖民主义批评、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主要分析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初步的文本分析; 12、了解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与海外电影理论的关系;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影视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当下影视审美,电视理论新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

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试题

上海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 考试科目:影片分析(2004年改在复试中进行,像第三大题100分的影片分析都是当年的热点影片,在专业辅导班上也都提到,不用担心。) 一、简荅题(共20分) 1. 电影评论一般可分为哪几种写作类型?5分 2. 请列举出传统的或现代的电影批评方法各三种以上。5分 3. 什么叫场面调度?场面高度批评方法分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二、简析题(共30分) 1. 试分析基耶洛夫斯基是怎样在<<蓝色>>中运用蓝色基调及一系列蓝色道具来阐发其作品意义的?15分 2. 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有一个长达数分钟的大全景长镜头,表现在一片橄榄树丛中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的追逐,而在最后,显然已经追上了女主角的他,则返身奔跑了回来。结合全片,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15分 三、影片分析(共100分) <<和你在一起>>(陈凯歌) <<美丽的大脚>>(杨亚洲) <<寻枪>>(陆川) 要求: 1. 请在上列影片中任选一部写一篇电影评论。 2. 请自列文章标题,无题者扣分。 3. 文从己出,立论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完整。 4. 字数2500—3000字左右。 (注:这些题目在专业辅导班上一般会给定要看影片的范围,这样针对性就很强了。平常多看些名片或较有影响及每年热点的片子,不会考偏的影片) 上海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 考试科目:电视制作基础。(复试中进行,且报制作方向才要考这一科,报美学,编导或制片方向就可以不看这本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景深 2、电视制作的要素 3、相加混色法 4、三基色 5、景别 6、三角照明原则 7、脱机编辑 8、录像带上的磁迹 9、声画对位 10、淡变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声音通过艺术处理可以产生哪些作用? 2、摇镜头和移镜头在拍摄时有什么区别?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作者:张英进发布时间:2004-8-25 13:20:40 一电影与「知识考古学」 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的成功,使中国电影研究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在西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域。与此相反,1949年以前的电影却罕有问津者。本书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将学者的注意力转移到1910-40年之间的中国电影。对民国时期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早期中国电影进行持续的研究,将大大地扩阔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视角。除此之外,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将电影建构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力量,并将电影研究与正在发展的上海文化史研究联系起来。本书将论证,电影文化作为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是一个能为现代中国知识考古学提供丰富资源的据点。 我在这里引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知识考古学」的概念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首先,民国时期的大众电影文化还没在中国研究领域得到深入探索,大量文献研究还有待于电影与历史学者去做。其次,由于大批原创电影流失,早期中国电影的探索就像考古学一样旨在挖掘人文遗迹。它必然根据那些繁杂的资料来源,像广告、影迷杂志、电影说明书、海报、影评、传记等,来描述这些文化现象在早期历史文本中的构造和功能。第三,由于文献不能被彻底描述,这些被考古研究所披露的信息有待进一步提炼甚至修改。而新文献的出现将对那些文化遗迹的制作、管理、发行、流通、运作的种种假设提出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书在方法论上与知识考古学相连接,系统地研究那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是被现代中国的标准化的社会政治历史书籍所埋葬和草率处理掉。 本文将简述本书所集论文,并把它们分为三大主题:机构与革新、再现与实践、建构与争辩。最后,我将通过对某些文献来源的概述,指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二电影与城市文化:机构与革新 本书的第一部分,「电影罗曼史:茶馆、影院、观众」,侧重于1910-30年间城市电影观众所感兴趣的家庭罗曼史。张真的〈茶馆、影戏、《劳工之爱情》〉,讨论1922年的由郑正秋所写的这部尚存的最早电影短片。该文叙述了20年代传统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渐渐被电影手段和情节处理所取代的过程。在重构茶馆文化气氛的同时,张真指出电影从戏剧的外在性(滑稽戏的表演)到情节的内在性(心理动机)的转变留下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需要以阶级和性别的观念来解释。 从机构的历史来看,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不只是张真所说的茶馆文化,还包括文明戏。郑正秋早期的影戏中就体现了文明戏的模式。二十世纪初,文明戏本身的改变很大,由清末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创作转化为家庭伦理剧。郑正秋的文明戏传统,尤其是它对城市文化和流行趣味的重新重视,被后来的电影投资者和制片人所采用。因此,它也可以说是20年代上海电影观众和电影工业定型的重要因素。

应聘乐团歌手岗位_个人简历

乔XX TXX JXX 申请岗位:X XX交响乐团(男中音) (+86) 1380-0000-0000000@https://www.360docs.net/doc/5113194456.html,微博帐号:0000 ??XX户籍?中共党员?1989.11(生日) 教育和培训 2010.06 - 2013.06 XXX音乐学院音乐表演宋一(导师)硕士2006.06 - 2010.06 XXX音乐学院声乐表演(民族)李勇(导师)学士2010.03 - 2011.12 罗西尼音乐学院声乐大师班FIAMMALAURY教授培训2008.06 - 2008.10 XXXX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奖项和证书 2012.11 第二届“全国高校音乐学声乐专业教师与研究生演唱比赛”民族组二等奖(TOP3)2011.05 “贝尔冈齐”国际声乐大赛西南赛区专业组比赛“十强选手”称号2008年第三届“青春中国”声乐比赛北京赛区大学专业组(声乐)一等奖(TOP1)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湖南赛区二等奖(前5%)2009年电子科技大学声乐等级测试一级2004年钢琴演奏业余级十级 XXX声乐系合唱团 2008-2012男中音部部长 ?多次随团在大型演出中独唱,重唱及合唱(可在百度视频中搜索名字在线观看) ?受XXX市宣传部邀请录制风景旅游歌曲《美丽张家界》《张家界,我心头永远的爱》等 XXX有色金属集团公司MTV音乐电视片 2011.03-05演唱 ?为著名国有企业XXXX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录制与拍摄了MTV音乐电视片,演唱《XXX我们共同美好的家园》等四首歌曲 ?同年11月份应邀参加企业110周年庆大型文艺晚会做现场演唱 独唱经历 2006-2012独唱校XXX礼堂 ?XXX音乐学院“个人音乐会”:把一切献给党、跟你走、我的太阳、今夜无人入睡、饮酒歌 ?参加XXXX音乐学院主办的“追梦红楼”87版电视剧《红楼梦》组曲音乐会演出,荣任B角 ?代表XXXX音乐学院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四校联合音乐会的演出 XXX音乐学院 2006.09-至今学生工作 ?助教:现为XX音乐学院宋一教授的助教,已有3年教学经验(美声,民族,通俗) ?学生团体联合会主席:协调并管理学联30个协会的日常活动开展,策划组织校级大型活动 其他荣誉 ?2013 校级(2%)XXX音乐学院13届“优秀毕业生” ?2009-11 院校级(1%)在校期间为每年美声专业第一名;获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特长爱好 ?演讲俱乐部会员,喜爱古典音乐,弹奏吉他,跳拉丁舞

上海大学历年考研试题电影考试

上海大学考研试题上海大学2001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科目:影视理论 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每题 4 分,计20 分) 1、电影艺术 2、影像 3、“连续蒙太奇” 4、表现蒙太奇 5、声画错位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 分,计30 分) 1、移动摄影及其基本表现辐功能 2、“影戏”美学及其短长 3、心理空间与哲理空间及其差异 三、辨析并论述下题,首先判断其准确与否,然后具体阐析自己的判断理由与准确见解。(计10 分) 场面调度“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中来,其内容和性质均与舞台演出不同,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包括镜头调度(或称“摄影机调度),是演员调度和摄影师调度的有机统一。 四、结合电影现象解释并论证下列问题(每题20 分,计40 分) 1、电影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及其在当代电影中的各自地位 2、法国电影家雷内—克莱尔曾说“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观众会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一看就能懂的美国影片和必须动一番脑筋才能看懂的法国影片,--- 为了替电影的美好前途着想,有才能的导演总有一天会设法把这两种学派妥善地结合起来,”对此,你如何理解?联系中国当 代的发展,又有何感想? 上海大学2001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考试

科目:中外电影史 一、名词解释(任选14 题,每题 2 分,共28 分) 1、《孤儿救祖记》 2、长城公司 3、联华公司 4、《歌女红牡丹》 5、《神女》 6、《小城之春》 7、昆仑影业公司 8、《党同伐异》 9、普多夫金 10、希区柯克 11、黑泽明 12、《卡里加利博士》 13、法国印像主义 14、《公民凯恩》 15、《爵士歌王》 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 分) 1、什么是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创作特点? 2、什么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思想和艺术贡献? 3、什么是美国西部片? 4、什么是法国“新浪潮”? 5、什么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 2 题,每题20分) 1、试论80 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2、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手、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3、谢晋在80 年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2002 年上大电影考研试题 电影试题2007-07-31 18:22 阅读318 评论 1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