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附件2: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起重机械及其它钢结构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的外观质量检查,当图样工艺或技术条件另有规定时不受本要求限制。

2、检查工具:(1)焊缝检验尺(2)钢直尺

3、检查方法:

(1)焊工施焊完毕后,应将熔渣和两侧飞溅清理干净,进行自检,并按规定打上焊工代号钢印,然后交检验员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后道工序。

(2)应对焊缝表面缺陷,如裂纹、表面气孔、咬边、弧坑和焊瘤等进行宏观检查,必要时(可疑处)用五倍以上放大镜仔细观察。焊缝外形尺寸(焊缝宽度、宽度差、焊缝高度、高度差)应用焊接检验卡尺进行检查。

(3)测量咬边深度,用钢直尺测咬边长度。

(4)检查焊缝的错边量。如钢板焊后产生角变形,可用钢直尺量得空隙尺寸,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变形度数(可预先计算好,列出空隙尺寸与度数的对应值)。

(5)用钢直尺从基准线量至焊缝隙中心,经测量焊缝的不直度和中心偏移量。

4、表面质量要求:

(1)焊缝外观形状、尺寸、平直度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2)焊缝表面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烧穿和焊瘤。自动焊表面不得有未焊透、咬边和凹坑。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必须清除干净。

(3)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4)T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滑过渡。

(5)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5%。

(6)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的凹瘤,低于母材的凹瘤深度不得大于0.5mm,凹瘤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m,凹瘤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5、焊缝尺寸及其偏差的规定

(1)平焊缝余高应≤3mm,余高差≤2mm。

(2)对接焊缝的宽度,其下限以填满焊缝坡口而不产生边缘未熔合为原则,其上限为坡口宽度加4mm。宽度差≤3mm。

(3)焊缝的不直度不得大于3mm,且不应有明显突变,在1m长度上只允许一个S型弯曲,且弯曲度不得大于3mm。

(4)焊缝错边量应<10%S(S为板厚)

(5)角焊缝两焊脚高度差≤2mm,焊缝中心凹凸度≤1.5mm。

(6)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差应≥施焊件中较者的厚度,当S>8mm时,角焊缝焊脚高度应不小于8mm。

(7)焊缝外观质量合格,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由检验员填写《报验单》让操作人员在相应的位置上返修。

A、焊瘤返修:在焊瘤处用砂轮机打磨。

B、夹渣返修、气孔返修、裂纹返修:清除缺陷,检修缺陷的清除,坡口的准备,用手

工补焊,采用与母材原评定中焊条按工艺评定的有关规定进行补焊。

C、咬边、弧坑返修:用φ2.5mm电焊条手工补焊咬边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