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附件3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十月

目录

1. 任务来源 (1)

2. 工作过程 (1)

3. 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现状 (1)

4.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3)

5. 标准修订原则 (5)

6. 主要修订内容说明 (6)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自发布实施以来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规范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程序、方法验证,确定方法检出限等特性指标的技术方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也发现HJ168-2010存在未对方法的比对做出规定,某些技术要求不尽明确具体,对生物类监测分析方法适用性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修订,适应最新的环境管理需求,2019年,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以标准项目“绿色通道”形式启动HJ 168-2010的修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组织承担具体修订任务。

2.工作过程

2017年~2018年,标准编制组结合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技术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管理需求,研究提出了HJ 168-2010在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适用性评估报告》,提出了标准修订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2018年11月~2019年8月,标准编制组在前期工作及资料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就海洋、水利等部门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要求,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分类,检出限等特性指标的确定技术方法,方法比对,生物类以及以便携式仪器为基础建立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的适用性进行多次专题研讨,并在广泛征求全国主要环境监测机构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基础上,形成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草案及编制说明。

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主持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审查会,会议通过审查。

3.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现状

1973年,我国首项环境保护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 J4-1973)的发布是我国环保事业起步的重要标志。从1980年起,为了统一全国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了大量工作。1980年5月,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了《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试行)》一书,以“(80)国环办字第77号”的形式发布。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环境标准样品4小类环境监测类标准体系,覆盖了手工及自动监测采样、实验室分析、监测仪器基本要求以及量值溯源等质控要求的环境监测基础性工作的各个领域。

2017年发布实施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环科技〔2017〕49号)规定了“十三五”时期环境监测类标准制修订任务约400项,环境监测类标准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同时,原环境保护部出台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环规科技〔2017〕第1号)等,进一步规范了国家环境监测类标准的制修订程序。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累计发布国家环境监测类标准1271项(占环境标准总数的59%),现行有效的环境监测类标准1141项,其中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522项。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是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全面涵盖了水、气、土壤与沉积物、固废、生物、噪声与振动、核与辐射等环境要素,可测定的化合物包括常规污染物、重金属,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共计400余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控制的污染物项目基本已实现全覆盖(部分正在制修订中),可见,我国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已基本满足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的需要。

图1 历年发布的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监测类标准数量

图2 不同环境介质的环境监测类标准数量

4.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4.1适应生态环境监测职能的调整,需进一步统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

订技术要求

按照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整合了原环保、国土、水利、农业、海洋、发改委、南水北调办等7部门的相关环保职责,各部门分别制定了部分有关环境监测的方法标准,有必要进行清理整合,统一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要求。

自然资源部发布了《海洋监测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导则》(HY/T 258-2018),规定了海洋监测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结构、编写要求、方法验证、验证报告的编写要求。

水利部监测类标准按照《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 20001.4)的规则起草,此外水利部发布了《水利标准编写规定》(SL 1—2014),主要规定水利技术标准编写总则、前引部分、正文部分、补充部分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编写细则和条文说明等内容。编写细则主要规定了编排格式、图、表、公式、数值、计量单位与符号、注、标点符号等格式,附录中给出了水利标准的封面样式、条文说明样式、结构层次及编号实例、条文编排示例、标准字号和字体等内容。

农业部针对不同类别的标准制定不同的工作指南。例如,《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编制指南》(农业部公告2386号)、《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定性PCR方法制定指南》(农业部2259号公告-4-201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制定指南》(农业部2259号公告-5-2015)等。

上述可见,各部门在制订监测标准时遵循的术语、定义、方法等均有一定差异,有必要统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修订技术方法以满足生态环境监测的需要。

4.2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实施及监督执法对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适用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配套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污染物指标的监测需求为目标,现有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实现了污染物监测指标的全覆盖,基本可满足现阶段环保标准的监测需求。随着标准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两高”司法解释的出台以及污染物全面达标的推进,“超标即违法”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可,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准确性和公允性受到空前关注。

《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945.1-2018)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945.2-2018)要求,样品测定引用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须通过论证确定,应全面收集每种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标准,分析每种方法标准的原理及特点,逐项评估论证其适用性。评估重点包括:排放源废气、废水相关污染物是否明显干扰测定结果,目标污染物是否与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项目一致,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等技术参数是否能够满足排放限值要求、环境监测部门是否具备实施能力等;需要进行实验验证的,可参考HJ 168的要求进行验证;根据对每项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论证结果,列出适用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名录。

随着达标判定及环境诉讼问题的凸显,亟需加强基于不同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结果比对,针对各类污染物,明确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控制项目的配套性,明确针对同一种目标化合物不同监测分析方法测定的差异等,从而使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更具科学性和适用性。

4.3环境监测类标准分类和构成日益丰富,现行标准对各类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制修订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自HJ 168-2010发布实施以来,环境监测标准数量迅速增长,体系日益丰富完善,原标准技术内容不足以覆盖所有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类型,对各类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在环境应急、监督执法等

工作中,亟待建立一些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以及基于便携式仪器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以适应不同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然而,为适应现场快速筛查监测的需要,方法往往具有定性半定量的属性,精密度、正确度等特性指标不能完全体现,在此类方法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需要对方法标准的特性指标要求给予一定灵活性。另一方面,目前环境监测已由水、气、土、固废等传统环境要素进一步拓展到生物类(微生物监测、生物毒性测试等)等监测,而微生物监测、生物毒性测试等具有其特定的数据统计分布规律,主要适用于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的HJ 168-2010对方法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方法验证等的规定不完全适用于生物类监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因此有必要对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分类进行研究,提出分类指导的原则。

4.4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和要求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HJ 168-2010的技术内容尚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例如,HJ 168-2010对监测数据的处理方面未进行统一规定,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数据的有效位数、数值修约等存在争议,有必要对此进行统一规范;在方法特性指标确定和方法验证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试验样品、浓度水平等的选择要求;方法的质控措施等需要明确通过实验室内及实验室间的验证数据确定;此外,还需进一步就方法的条件试验所需开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

5.标准修订原则

为使修订后的标准进一步为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编制组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指导,满足当前环境标准工作的需要,修订工作遵循以下4条原则:

1)适应生态环境管理新形势,满足“统一制度规范”的工作职能需求;

2)进一步促进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的衔接配套;

3)完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提高方法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

4)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6.主要修订内容说明

6.1调整部分术语定义

1)增加“正确度”术语,调整“准确度”术语定义。根据ISO 5725系列标准及与其等效的国内标准《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GB/T6379-2004),以及《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GB/T 27417-2017)等相关国内标准,目前均使用“正确度”概念表示测定值与一个参考量值的一致程度,而“准确度”表示被测量的测得的量值与其真值间的一致程度,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由正确度和精密度两个指标进行表征。

2)增加“定量方法”、“定性方法”2个术语,其定义主要参考《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GB/T 27417-2017)确定。

3)增加“统一样品”的术语,在HJ 168-2010中“统一样品”仅指由标准编制单位统一准备分发的实验样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大气样品以及部分实际样品等难以做到统一准备分发,因此,本次修订将“各验证实验室按照统一要求配制的样品”也定义为“统一样品”。

6.2调整标准结构框架

本次修订对标准结构框架进行了调整:

1)删除了现行标准第4节“制修订工作程序”。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修订需要经历开题论证、方法条件试验研究、方法验证、征求意见稿编制、送审稿编制、报批稿编制等流程,现行标准实施的近10年中,上述流程要求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规范。同时,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环规科技〔2017〕1号),其中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完善。

2)增加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分类”、“标准制修订技术路线”2个章节。

3)增加了1个附录,即“附录B(资料性附录)方法比对:测定结果显著性差异检验”。

4)将“方法验证”章节的内容提前至“标准制修订技术路线”章节之后(见下表),使新修订的标准第6章、第7章主要明确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第8章和第9章主要明确标准文本的编制要求。

表1 标准修订前后结构框架对比

6.3明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分类

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各类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例如,现场监督执法过程中需要更多快速、便捷的方法;环境应急过程中侧重于快速、筛查类的方法;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中对生物毒性测试类的方法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但上述各类方法的分类主要基于环境管理工作,未按方法本身的属性来进行分类。

对方法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类方法建立过程中需确认的特性指标。欧盟非强制执行法案《分析方法的实施和结果表达》(2002-657-EC)中将分析方法分为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同时两大类方法中又区分了确认方法(confirmatory methods)和筛选方法(screening methods),并给出了四类方法的特性指标要求(表2)。《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GB/T 27417-2017)则主要参考了上述欧盟非强制执行方案,提出了基本与其一致的方法特性指标要求。

表2 分析方法分类及确认参数的选择

本次修订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分为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两类,主要基于如下考虑:1)对于大部分已发布及正在制修订的以实验室化学分析为主的方法属于定量方法。2)对于适用于环境应急及现场快速监测的方法,其与传统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的不同在于其准确定量可能受到限制,造成检出限较高,精密度和正确度等指标范围较宽等,但方法标准的研究过程均按定量方法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即也要求提出方法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等指标。3)对于以便携式仪器为基础建立的方法,与第2)类类似,可能准确定量受到限制,但方法研究过程也按定量方法的要求开展工作。4)对于完全定性筛查类的方法属于定性方法。5)目前正在制修订的标准项目中包括部分生物毒性测试的方法,由于其方法的建立显著区别于化学分析方法,有其特定的指标要求等,为此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的特性指标参照定性方法确定。可见,将方法标准分为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两类,可以覆盖我国现行及正在制修订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各种类型。

在具体的特性指标确定中,我国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及正在制修订的标准项目大部分为定量方法,即要求对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正确度等指标进行确认。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定性半定量的方法,以及部分没有目标化合物标准样品的方法,其正确度指标较难进行确认;部分筛查类定性方法各项特性指标的确认都受到限制。为适应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修订需求,本次修订参考上述有关资料文献,分别提出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需确定的特性指标要求(表3)。需要注意的是,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的特性指标参照定性方法确定,可根据具体方法增加“敏感性”、“有效性”等其他指标。

表3 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分类

6.4提出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路线

本次修订增加了“标准制修订技术路线”(图3),细化了在标准制修订各个环节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和要求。在技术路线中增加了“方法比对”环节,并强调了质控措施的验证。

图3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路线图

6.5规定了方法比对的内容和要求

为满足新方法标准在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中应用需求,同时进一步明确新方法与原有方法的测定差异,本次修订增加了方法比对的内容和要求。参考《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比对试验》(RB/T 208-2016)、《海洋监测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导则》(HY/T 258-2018)、《水质比较两个微生物定量方法相对回收率要求》(ISO 17994-2014)等文件资料,提出方法比对要求如下:

1)新方法标准:已有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应就新方法标准与现行标准进行比对。具有多个现行标准的,综合考虑以下原则选择1个标准作为比对方法标准:a)公认的经典方法标准;b)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已引用的方法标准;c)同类型方法标准;d)正确度高、干扰少、选择性强的方法标准。

2)修订标准:除按1)的要求进行方法比对外,还应与原标准进行比对。

3)应对适用范围内的每类环境介质各至少采集1种实际样品开展方法比对。适用于污染源监测的方法应至少采集2种不同污染源的实际样品开展方法比对。

4)对每类实际样品采集至少7个浓度水平接近的样品,分别采用新方法与比对方法标准进行测定,获得至少7组配对测定数据。当无法获得足够实际样品量时,可采用实际样品基体加标的方式获得至少7组配对测定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检验方法判定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适用的统计检验方法。

6.6完善了各类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正确度等的确定方法

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本次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各类方法标准的检出限、测定下限、测定范围、精密度和正确度等相关内容,主要完善的内容有:

1)增加了微生物计数法、定性方法检出限的确定方法,同时为其他特殊方法的检出限确定给予一定灵活性。其中,微生物计数法的检出限确定方法参照《水质微生物定量方法特性指标建立的要求》(Water quality-Requir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quantitative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ISO 13843-2017),采用基于泊松概率分布的统计方法建立。目前,正在制订的《水质浮游植物的测定显微镜计数法》(征求意见稿)采用了这一方法确定方法

检出限。定性方法检出限主要参考《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GB/T 27417-2017)中提出的定性方法检出限确定方法。除列出的特殊方法的检出限确定方法之外,本次修订还提出“其他物理分析方法、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等,方法检出限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对测定下限的规定增加了“微生物计数法测定下限与检出限一致”;“其他物理分析方法、生物毒性测试方法等测定下限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2条规定。

3)增加了对“测定上限”的规定,即“有条件时,结合方法校准曲线的上限、适宜的稀释倍数以及一定条件下的吸附富集容量等因素,提出方法测定上限。”

4)完善了对精密度和正确度的规定,对于测定数据呈偏态分布的方法(如微生物测定方法等),测定结果需经对数转换后再计算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和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以及相对误差等,同时不再要求计算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取而代之计算95%置信区间。

5)增加了检出限、精密度、正确度数据有效数位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标准中的数据表达。

6.7完善了方法研究和验证要求

根据现行标准实施中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本次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方法研究和验证要求,主要包括:

1)方法条件试验研究中,强调要研究提出对样品采集的特殊要求;要开展必要的穿透试验和稀释试验,提出适宜的采样量、稀释倍数等;提出了建立校准曲线的要求,包括浓度分布、线性相关系数等;新增了研究过程中对各阶段数据结果进行近似计算的规则。

2)方法验证工作中,强调验证实验室的选择应兼顾地理区域(或各典型环境条件)和实验室水平等因素;新增提出了以各类便携式、集成式仪器为基础建立的方法标准,验证仪器类型的覆盖要求;对验证样品的均匀性提出原则性要求;明确了精密度验证中高、中、低浓度的具体含义要求,以及进行加标回收正确度验证中的加标浓度要求;新增了验证中对质控指标的数据验证要求。此外,本次修订不再要求必须使用统一样品,对于确无法实现开展统一样品验证的情况,各

验证实验室可以自行准备验证样品,最后数据汇总时给出相关特性指标的数值范围。

3)标准文本编制工作中,明确标准适用范围中应说明方法的类型和适用的工作;明确标准中要说明防止样品穿透和稀释的操作要求;校准及结果表达的有效位数等要求。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按摩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按摩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8年12月份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按摩椅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计划编号:[2018]298号。 2、编制背景和目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而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是中国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因其老幼皆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巨大发展空间的吸引下,中国的不少企业纷纷涉足按摩器具的生产领域,使得近几年我国的按摩器具出口形势大好,其出口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出口前景非常广阔。低端市场,单价五千元以下,市场比较分散,主要由国内众多小品牌占领,品牌间差异性不大,市场竞争激烈;中高端市场,单价中枢1-2万元左右,市场集中度较高。功能上零重力、零靠墙、泰式拉伸、足底刮痧、体型检测、智能按摩等成为高端按摩椅多有的功能。其产品市场增长迅速,由于共享按摩椅的推广,消费者对按摩椅的需求激增,目前行业增长率在120%左右。产品标准情况:按摩椅行业目前有安全和性能的标准,但是近年来版本没有更新,对于目前流行的按摩椅产品的各大功能暂无权威性定义和检验规范,大量低端品牌虚假概念营销,导致消费者对按摩椅认知不清,无从选购。为了能够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鉴别各类产品的安全及性能水平,量化考核指标以及测试评价方法,指导消费者选购,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符合现在产品特性的标准。 3、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组成员通过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对于按摩椅的发展和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按摩椅现有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收集,确定了制定按摩椅相关团标的技术范围和初步技术要求。 标准起草组通过与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认真分析研讨,基于GB4706.1、GB4706.10、GB\T26182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性要求,提出了《按摩椅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稿。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生态环境部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1) 5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3) 6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4) 7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7) 8 报告编制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格式 (9)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之一。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包括下列4项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各专项技术方案编制要求

各专项方案编制要求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1、1 编制说明及依据 简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得编制目得以及方案编制所依据得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及编制依据得版本、编号等。采用电算软件得,应说明方案计算使用得软件名称、版本。 1、2工程简况 简要描述工程地址、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环境情况、基坑平面尺寸、基坑开挖深度、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气候条件(极端天气状况,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暴雨)、施工要求与技术保证条件。支护(降水)结构选型依据,支护(降水)系统得构造。说明支护工程得使用年限,降水工程得持续时间。 1、3 管理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简要描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得组成,给出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网络图。简单描述劳动力组织。 1、4 施工部署 阐述施工目标、施工准备、施工劳动力投入计划、主要材料设备计划及进场时间、材料工艺得实验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总体流程。 分析与说明施工得难点与重点,特别就是支护与降水工程对周围建筑得影响,并简要说明采取得保证措施。 1、5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描述施工技术参数、工艺流程(设计得基坑开挖工况)施工顺序、施工测量、土石方工程施工、基坑支护得施工工艺、变形观测、基坑周边得建筑物(地下管网)得监测与保护措施。 方案中应绘制相应得基坑支护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大样施工图、降水井点布置图与构造图。应有相应得基坑水平、竖向与相邻建筑(构)物沉降变形得监测技术措施与基坑周边得地下管网得监测与保护措施。 1、6 质量保证措施 描述施工质量标准与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得技术措施及消防措施; 1、7 安全保证措施

标准编制说明

《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征求意见稿)中国标准化协会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国标协【2019】161号。本标准由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缆藤仓电缆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联合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困扰了高压电缆界近二十年,标准参与单位组建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特性联合研究战略合作平台”,经过二年多时间的专心研究、反复试验验证、事故调研和分析研究,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机理有了充分的了解。虽然JB/T10259《电缆和光缆用阻水带》标准中给出了一些性能项目和指标,但从二十几年的使用情况看,高压电缆出现的缓冲材料发白、烧蚀、电缆击穿等故障现象,与对半导电聚酯纤维缓冲带材料的特性了解不深入有关,特别是在高压电缆结构设计不合理或与其他材料相容性未掌握,以及对缓冲层材料特性或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条件未明确规定有关。仔细分析JB/T10259标准中阻水带的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标编制说明

技术标编制说明 1、我公司对此次被选入“碧桂园工程”总承包工程(以下称本工程)的投标单位,感到非常荣幸,对贵公司的信任表示真诚的感谢,并对本项目具有十分的诚意。在本工程投标方案编制前,我们认真学习、仔细研究了招标文件及有关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等资料的全部相关内容,并组织相关人员多次踏勘现场,深入了解分析本工程施工区域及周边环境的条件等各方面的情况,对该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可能影响的各种因素有了全面的思想准备和组织技术上的准备。 我公司先后承建过的多项大型住宅建筑项目,累计创下近六十项“白玉兰”及多项“鲁班奖”精品工程,在住宅类工程施工方面具备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并在建设工程中与业主、监理、设计、政府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及周边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便于沟通和协调,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为工程正常施工提供了保障。我公司有充分的信心和把握,能确保本期工程如期、高质量地完成。 2、我公司对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和条件作了慎重考虑,对承建本工程我们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准备,对与业主的合作充满了诚挚而强烈的意愿。 3、一旦有幸承建本工程,我公司将充分发挥管理上的优势,即刻组织建立强有力的有着丰富建造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开赴工程现场。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实施在业主、监理管理下的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同时调集足够的骨干施工队伍和

雄厚的机械技术装备,采取科学有力的赶工措施,保证工程优质高效如期完工。 4、本工程位于安庆长江大桥边,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高品质住宅小区。我公司十分重视,以实现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全面贯彻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质量验收制度。在本工程施工中实行创优工程的质量目标管理,接受各级政府质监部门和业主的监督直至工程竣工,确保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创优质工程。 5、如承建本工程,我公司将全面做好对各个分包商的管理、协调、监督、配合工作。特别是对于整个工程装饰阶段和各专业指定分包工程的交叉施工阶段的综合协调,成品保护、施工机械配备平衡等方面进行总承包管理控制、协调,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全面建成。 6、本工程一旦施工,将严格按建设单位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全过程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及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同时保证承诺,经选定的工程项目经理及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未经建设单位认可不作调换和撤离。 7、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安徽省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现场清洁,达到“工完料清”文明施工要求。确保达到当地标文明工地。 8、我公司各类施工机械装备完好;模板、钢管支撑等材料储备雄厚,有适合于本工程施工的施工塔吊、混凝土泵和中小型起重机械,完全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进度和使用要求。

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内容和要求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为落实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关于加快推进民政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238号),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民政标准立项的通知》(民办函〔2017〕56号)要求,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吉林省师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承担《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立项建议稿的编制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2017年民政部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民人科字〔2017〕2号),经专家会议评审并报部领导同意,民政行业标准《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予以立项。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现已编制完成《遗体收敛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行业标准编制原则及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一)目的意义 在我国每年死亡900多万人口中,有许多是死于各类感染性疾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受结核菌感染者约有5.5亿人,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至少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此外,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这些感染者将在未来十年中陆续死亡,并由殡葬行业处理遗体。数量众多的遗体是大量致病菌的栖息地,是殡仪场所的重要污染源。 国外有大量研究表明,殡仪职工尤其是防腐整容工在日常的殡仪服务中不可避免的暴露于多种微生物污染原的感染风险中。目前报导的对殡仪职工有潜在危害的病原体有:结核分枝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据报道,遗体所释放的生物性污染源已经对殡仪职工造成很大的伤害。根据Morgan 等对美国2000多名殡仪人员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武汉中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摘要 (1) 1.1 目的 (1)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 1.3 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 (3) 1.4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 (5)

摘要 明确场地环境质量调查阶段及不同阶段的调查步骤及内容,包括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为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提供调查技术及手段,并依据报告模板编写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1.1 目的 了解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化工厂、农药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等可能的污染源,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若第一阶段场地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则需进行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确定污染种类、程度和范围。第二阶段场地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的结果表明,场地的环境状况能够接受,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调查场地内外的污染源、污染物的迁移和转换等因素判断场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可能分布。调查通常可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步分别进行,初步调查在第一阶段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按照GB 15618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判断土壤污染是否超标;按照GB/T14848,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判断地下水污染是否超标。如超标,则须进行详细调查。详细调查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迁移状况等详细情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不一定在一次采样分析中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实施,逐渐减少调查的不确定性。(3)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附件2: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1 专项技术方案章节目录及编制说明 单独编制的施工专项技术方案应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并参照施组进行编制。 1.1 编制依据 方案编制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报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招标投标文件;施工调查资料;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 编制说明:在编写时,注意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应全面且在有效期内,并应与招投标文件及设计要求的规范、标准对应,可将规范、标准全部列在正文中,也可将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做成表格,作为方案的附件。 编制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 1.2 工程概况 描述工程概况时,应从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简介、设计概况、计划工期、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施工条件、主要工程数量、建设相关单位要求等几个方面编写。 编制说明: (1)设计概况应结合项目施工图总说明中的内容编写。 (2)合同工期应以总体工期分解后的分部分项工期为依据。 (3)主要技术标准应以设计文件(图纸)中总体设计技术标准为主,当建设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结合招、投标文件向建设单位书面确认。 (4)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水文状况(历年季节降雨量,地下水位,江河常水位、施工水位、最低水位及时间、最高水位及时间、历史最高水位,流速、冲刷深度等)、气候条件(冬、夏、雨期分布月份,极端气温及时间,季风情况,冻融深度,其他特殊气候如台风、潮汐等)、地形地貌、地质状况(针对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整体地质状况的实际描述,以设计地勘资料为基础,以施工详勘为主)等。 (5)施工条件主要描述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现场征拆情况、进出场道路情况、高压电、地下管线、跨河、跨路、用水、通讯等情况。 (6)主要工程数量应避免照搬照抄工程量清单。 (7)建设相关单位只要求建设相关方的名称,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

标准编制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标准《竹席》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承担)的工作、主要工作过程)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文件,《竹席》(项目编号:20153839-T-432)列为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归口。 2、标准制修订的意义 竹席是我国主要的传统竹制品之一,也是居民度夏之必备产品。我国的竹席产品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产业规模约100亿。其中浙江省是竹席生产和消费大省,产销量约占国内的65%以上,产值达50亿元以上。为促进竹席行业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正确引导百姓消费,需要对竹席产品的现行标准进行全面的整合梳理,制订适用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标准。 目前针对竹席的标准有LY/T 1843-2009《竹席》,该标准经多年执行以来,也存在不足或问题,主要是:竹条韧性、含水率指标不能满足现有竹席生产工艺的要求;胶合强度的检测方法、甲醛释放量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染色牢度问题等均亟需完善。而GB/T 23114-2008《竹编制品》与实际竹席产品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脱节,特别是甲醛的检测方法极不合理,其参照纺织品检测甲醛含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科学评价竹席的安全性能。因此,制订适用现阶段竹席产品的质量标准,有利于统一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明确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为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竹席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统一产品的质量检验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起草小组(协作单位)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等。 起草小组成员由方崇荣、翁甫金、徐漫平、杨伟明、张宏亮、张建、董敦义。

如何编制技术标准及说明书(总结)

产品标准的编写 产品标准是产品质量的衡量依据,是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要求或全部要求做出的规定。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是对产品标准中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明确规定,我厂产品技术条件的编制按产品标准执行。 1.原则 1.1 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根据产品功能和制定产品标准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标准内容。一项标准可能涉及或分别侧重品种控制、健康、安全、环保、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相互配合及相互理解等目的。 1)适用性。首先明确产品适用性,即产品与用户直接相关的性能。如工作环境、电源 电压及使用性能。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需要规定产品的外形尺寸、力学、声学、 电学等特性的技术要求。 2)品种控制。对于广泛使用的物资、材料、零件等,品种控制是制定标准的重要目的。 品种可以包括尺寸及其它特征,标准中通常优化产品系列,给出供选择的系列参数。 为了便于批量生产,应以尽可能少的品种满足尽可能多的需要。 3)健康、安全、环保。产品中如果涉及到健康、安全、环保要求时,标准中就应包括 相应要求,这些要求可能需要含有极限值,如绝缘电阻,绝缘耐压等。还可能包括 某些结构细节。如AX继电器鉴别销的规定。 4)接口、互换性、兼容性和相互配合。接口、互换性、兼容性和相互配合可能成为影 响产品能否正常使用的决定性因素,必要时应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如AX系列继电 器的插座。同时,为解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批量生产的矛盾,必须对产品与产品零 部件的互换、接口要求做出统一规定,以满足尺寸互换性和功能互换性的要求。如 机笼与印制板配合时的尺寸要求,螺钉螺母等螺纹要求。 5)相互理解。为促进相互理解,通常对标准中的术语下定义,对符号和标志给予说明, 对标准中规定的每项技术要求确定抽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1.2 最大自由度原则 最大自由度原则又称性能原则,是以性能特性表达,只规定产品性能要求,使实现这些要求的手段能有最大自由度,给技术发展留有最大的余地。也就是说产品标准只规定性能要求和指标,而不规定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手段和方法,而不限定工艺、材料等,更不能规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要求,如零部件等半成品的技术要求。 标准中不应规定生产工艺的要求,而应以成品试验来代替,给生产留有选择新工艺的余地。例如针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产品标准中不应规定焊点用波峰焊还是手工焊,人工检验还是用设备检验焊点质量,而应通过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的各种试验保证产品性能。 如果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严于上级标准的企业标准,作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依据,可以不遵循最大自由度原则。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04)标准编制说明 《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部分。 2、工作简要过程: 1)xx年10月13-14日《规程》编写启动会,会议确定了《规程》编写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和参编单位,确定《规程》编写大纲主要内容和编写单

位起草分工,编制计划时间安排 2)xx年11月21日会议组织对《规程》的编制大纲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火电处杜红纲处长参加了本标准编制大纲的讨论审查。会议进一步明确《规程》编写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在大纲讨论同时提出各章节编制时需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在修改各自章节之前,要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 3)《规程》编写、收资、讨论阶段: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组织第三次至第七次专题会对各章节修改、新增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4)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2月2日《规程》征求意见稿统 稿审查会,本次会议对本《规程》、《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工程和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三项规范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三项标准编制全体与会人员对三个规范通用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共同讨论,并提出了各标准修改要求。

4)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规程》征求意见初稿定稿会5)2016年4月30日——2016年7月25日《规程》征求意见 6)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3日《规程》送审稿初稿审查会7)2016年8月29日——2016年8月30日《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会 8)2016年9月17日——2016年9月19日《规程》审查会 3、主要参编单位: 主编单位: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 浙江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参编单位:天津电力建设公司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西省电力建设四公司 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楼海英、倪斌、叶柏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协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 做的工作等) 1.1 任务来源 《电线电缆用聚合物卤素含量检测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国标协【2018】100号。本标准由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提出,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及江苏亨通电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PVC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烟雾,不仅影响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对生命财产造成二次灾害。因此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德国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含卤PVC产品的使用,电缆的无卤低烟化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流。目前国内地铁、机场、核电已大量使用无卤低烟产品。电线电缆用线缆聚合物卤素含量检测指标为卤素含量、氟含量,目前主要依照GB/T 17650.1-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GB/T17650.2-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及IEC 60684-2:2011《绝缘软套管—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45.2《含量较低的氟的测定》等标准要求进行检测。而GB/T 17650.1-1998标准不适用于释出卤酸量小于5mg/g的样品,同时pH和电导率也只能看作是一种指征。为了卤素含量测试的准确性及实现不同卤素含量的连续自动检测,本标准提出了一种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测试方法。 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 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识别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初步排查场地是否存在污染的可能性。 2调查技术依据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标准、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术语》(HJ682-2014);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中国环境保护部) 3调查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企业厂内生产工艺、车间布局、排污管线分布以及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物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 编制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报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招标投标文件;施工调查资料;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注意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应全面且在有效期内,并应与招投标文件及设计要求的规范、标准对应,可将规范、标准全部列在正文中,也可将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做成表格,作为方案的附件)编制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 编制范围:方案所涉及的内容。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描述工程概况时,应从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简介、设计概况、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施工条件、主要工程数量、建设相关单位要求等几个方面编写。 主要工程数量应避免照搬照抄工程量清单。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 3.施工总体组织安排 临建布置、施工组织(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及依据)、主要材料数量及工期安排。 本章节在编制前,应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研究,对总体工期有明确的了解,要结合拆迁进度情况和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影响工期的因素(如气候变化、大型节假日等)进行统筹规划,尽量避免因考虑不充分导致后期抢工。 编写时,编制人员要思路清晰,计算准确,所有工期安排不能出现相

互矛盾、不切实际的情况。 要明确主要工程施工的具体施工进度指标。 4 施工方案 主要包括:施工总体安排、施工方案比选、工艺流程、施工方法(结合现场,写现场要做的,方案怎么写的现场就怎么做;含技术参数、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验收标准、其他(如监测、监控等) 5 质量保证措施 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为基于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中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副经理、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作业队伍(专业班组)负责人等。 保证体系框图,按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中相关岗位人员绘制能直观体现管理层次的保证体系框图。 包括已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针对项目技术重难点制定的主要质量保证措施、通用质量保证措施条款等。在描述质量管理制度时,一是只要求管理制度的名称,不需要叙述具体条款的内容;二是制定的制度要全面,应结合国家、当地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相关质量要求,并综合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具体情况,不能存在质量管理盲点。 主要内容有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夏季施工技术措施、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其他特殊气候(如风区地带、严寒地带、台风天气、沿海潮汐地带等)施工技术措施等。 6 安全保证措施 目标、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应急预案 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中相关岗位人员绘制能直观体现管理层次的保证体系框图。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应急预案等。 主要安全保证措施包括已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项目重大危险源制定的主要安全保证措施、通用安全措施条款等。在描述安全管理制度时,

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要求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要求 D.1 项目背景 D.1.1 任务来源 (1)项目列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年度及下达计划的文件号。 (2)标准制修订项目的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的全称。 D.1.2 工作过程 任务下达后标准编制组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简要说明)。 D.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D.2.1 被测对象(目标化合物)的环境危害 (1)目标化合物的基本理化性质。 (2)目标化合物的环境危害等。 D.2.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1)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对目标化合物监测要求(污染物浓度限值、抗干扰能力等)。 (2)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涉及的目标化合物监测要求。 D.2.3 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 (适用于修订标准的情况。) D.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D.3.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1)说明国外相关污染物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情况。 (2)说明国外相关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3)说明与本方法标准的关系。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包括: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美国环境保护局,EPA 3)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4)日本标准化组织,JIS 5)欧盟 6)其他国家或地区 D.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1)说明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情况。 (2)国内环境监测工作应用拟采用的分析测试技术方案前景分析,包括目前国内环境监测系统相关仪器设备的装备情况等。 (3)说明与本方法标准的关系等。 D.3.3 文献资料研究 (1)说明文献资料中对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情况。 (2)说明与本方法标准的关系等。 D.4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D.4.1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 (1)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范围满足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要求。 (2)方法准确可靠,满足各项方法特性指标的要求。 (3)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易于推广使用。 D.4.2 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 (1)介绍标准拟采用的分析测试技术方案的理由,含各种技术方案的优劣和适用性比较(适用于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 (2)绘制详细的技术路线图等。 D.5 方法研究报告 (若为修订标准时,应说明增删条款及增删内容原因。) D.5.1 方法研究的目标 (1)说明方法标准适用的环境要素、被测目标化合物。 (2)说明确定目标化合物种类的依据和理由。 (3)说明方法标准拟达到的特性指标要求,包括:方法的检出限、测定范围、精密度(如相对标准偏差)、正确度(如加标回收率)等。测定多个目标化合物的应列表分别说明。 D.5.2 方法原理 (1)说明方法的基本原理。 (2)必要时,写出化学方程式,尽可能用离子反应式表示。如果反应不能一步完成,

技术标准编制格式说明

技术标准编制格式说明标准名称字体为三号黑体当标准名称由多个要素组成时各要素之间应空一个汉字的间隙标准名称也可分成上下多行编排单倍行距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注1:每章、每节、每条后面均可加注,“注:”或“注X:”应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起排,其后接排注的内容,回行时与注的内容的文字位置左对齐;“注:”或“注X:”的字体为小五号黑体,其后 的内容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注2:范围是必备要素;标题是必备要素。页码格式如本文件所设,字体为宋体五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列文件均应空两个汉字起排,回行时顶格编排,每个文件之后不加标点符号。所列标准的编号和标准名称之间空一个汉字的间隙。 示例: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 Directives, part3, 1997, 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NEQ) GB/T 1.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6901(所有部分)图形符号表示规则产品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GB/T 16902(所有部分)图形符号表示规则设备用图形符号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2000) 注:每个示例应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起排。“示例:”或“示例X:”宜单独占一行,字体为黑体五号; 文字类的示例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回行时宜顶格编排。 3术语和定义 如果有术语和定义,应放在本章。术语和定义不是必备要素。 4章、条及列项 4.1章 4.1.1章的标题 章的标题字体为五号黑体,章的标题占三行空间。设置方法为在行距选项卡中,间距选择:段前1行、段后1行。 4.1.2章的内容

标准制修订编制说明

标准制修订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氰化硫金精矿 标准编号: 标准级别:团体标准 制定或修订:制定 计划号:2017-T-0912004 起止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 负责起草单位:长春黄金研究院

《氰化硫金精矿》报批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中国黄金协会2017年9月12日下达了2017年第一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其中包括《氰化硫金精矿》,该团体标准计划号为2017-T-0912004,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黄金协会,负责起草单位为长春黄金研究院、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2017年12月底完成标准制定任务。 2、任务落实 2017年9月13日,中国黄金协会成立了《氰化硫金精矿》标准制定项目组,项目组对起草工作进行了计划安排,标准制定项目组按照任务计划组织开展工作,编写了《项目建议书》。 1)标准检索查新阶段 项目组开展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检索,通过到国家标准研究所、中国标准化出版社及标准咨询网进行了标准查询工作,对国际ISO组织、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欧洲标准(EN)英国国家标准协会(BS)、日本工业标准(JIS)、澳大利亚国家标准(AS)、德国标准化学会(DIN)等国家的相关产品进行了机检和手检,未有《氰化硫金精矿》标准。 2)标准调研准备阶段 项目组于9月13日至9月23日,对湖南中南黄金冶炼有限公司、山东黄金冶炼有限公司、中矿金业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灵宝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了现场调研,期间对中国黄金集团、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了电话咨询调研,调研咨询单位名录见附表1。对相关企业就有关氰化工艺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指标、氰渣综合回收硫金精矿及下游企业对该产品技术要求、市场需求状况等进行了调研,并对相关企业生产技术指标进行了收集,向相关企业发放了《氰化硫金精矿标准征求意见表》。 3)起草标准阶段 本标准属于新起草的标准。 《氰化硫金精矿》标准起草组在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参考YB/T733《硫精矿》质量标准对杂质元素的要求,收集整理企业意见回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中心 2015年3月

目录 1 本导则制定的背景、原则和技术路线 (2) 1.1项目背景 (2) 1.2工作过程 (3) 2 导则编制的基本原则及适用范围 (4) 2.1编制原则 (4) 2.2适用范围 (5) 3 国内外相关工作基础 (5) 3.1国外相关环境监理工作基础 (5) 3.2国内环境监理工作基础 (7) 4 主要技术要点 (9) 4.1主要内容 (9) 4.2术语和定义 (10) 4.3环境监理的定位和作用 (10) 4.4工作程序的确定 (14) 4.5工作内容 (17) 4.6工作方法 (23) 4.7工作制度 (24) 5 本标准的实施建议 (24) 6 参考文献 (25)

1本导则制定的背景、原则和技术路线 1.1项目背景 随着国家“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城市中出现大量遗留、遗弃的污染场地,引起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诸多问题,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地下水环境安全。据统计,2001-2008年间我国关停并转迁企业数由6611迅速增加到22488个,增速为1984个/年,总数达10万个以上。2008年之前北京市四环路以内就有200多家污染企业搬迁,2014年年底之前,仍有300家污染企业将完成搬迁,遗留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2004年,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通知规定“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在结束原有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经具有省级以上质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部门对原址土地进行监测分析,报送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并依据监测评估报告确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当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土壤功能修复工作的监督管理。”200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搬迁企业必须做好原厂址土壤修复工作,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耕地实行综合治理。2008年6月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列入了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并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作为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要求“被污染场地再次进行开发利用的,应进行环境评估和无害化治理”。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将土壤环境保护列入需要切实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明确提出加强土壤环保制度建设,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启动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明确提出“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2014年5月1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 2

《车载音视频桥(AVB)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车载音视频桥(AVB)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车载音视频桥(AVB)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汽学函【2020】01号,任务号为2020-01。本标准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提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汽(北京)智能网联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裕太车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杭州云动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注:单位用全称)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车载音视频桥(AVB)是使能车内娱乐、环视系统的关键L2层技术。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高清多媒体娱乐、ADAS智能辅助驾驶等新技术逐渐上车,车载音视频桥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国外车企从2005年左右开始投入相关的研究和标准布局,2015年开始在部分车型上试点,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车载AVB生态产业链。国内车企也在积极探索和研究车载AVB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生态产业链待进一步完善。结合我国产业现状和我国车企产品规划,制定符合我国车企的车载AVB技术标准,有助于推动本领域技术和产业合理布局和催熟。 本项目聚焦AVB技术,希望通过研究国际车载AVB技术最新进展,以IEEE802.1AVB相关国际标准为基础,根据车载AVB网络和业务特点,结合各参与单位自研情况和车载AVB应用需求,制定车载AVB技术标准,作为我国车企车载AVB应用的重要技术参考。 1.3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于2019年1月开始国内需求调研,预立项准备。2019年1月到2019年4月份调研了国内主机厂研究现状和场景、需求,输出需求文档,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新型车载高速网络NIVN工作组内讨论、评审。 2019年5月到2019年8月,完成IEEE802等国际标准现状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