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6T15:48:58.7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马晓魏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资源的开发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有效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宁波市汇通生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资源的开发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有效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使得水利工程寿命得以有效延长,必然要做好相应的维护与监测分析,尤其需要做好对水利工程大坝的监测与维护分析,对于整体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

变形监测是反映大坝运行性态最直观的一种监测方式,因此变形监测项目列为大坝安全监测的首选监测项目。根据《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51-2012)要求,表面变形监测内容包括坝面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目前变形常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视准线法、水准法、激光准直法和引张线法等,均为人工观测。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的传统人工变形监测主要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担当,通过定期的测取各种观测值获取监测数据,再通过一定的后期方法进行后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人工分析。监测工作量大,受天气、人、现场条件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人为误(如架站、仪高量取、对中误差、操作失误),监测效率低下。同时,由于人工监测不能实时获取监测对象的变形数据,难以及时掌握工程的各项安全技术指标和安全隐患,这些都影响安全监测工程的质量。

一、大坝安全监测内容与精度要求

针对不同结构的水工建筑物,其相应的观测内容也各不相同。以水利工程中大坝为例,整条观测内容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外部观测和内部观测。其中对于现场检查来说,具体指的是对大坝的上、下游、廊道等外露部分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裂缝、渗水、冲蚀、磨损、等问题。在外部观测方面,主要包括大坝的水平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进行观测,还要做好大坝的纵、横缝和裂缝观测。在内部观测方面,主要包括坝内的应力、应变观测、渗流、水力、水文和泥沙观测等。尽管由于因观测项目的不同相应的观测对象也不有所不同,但必需的观测对象为水平位移、沉降和水位的观测。对于混凝土坝来说,还应做好观测伸缩缝和混凝土温度观测准备。在安全监测的精度要求方面,其主要取决于观测的目的和建筑物本身允许变形值的大小。

二、对大坝各项变形设备进行监测安装

(一)做好监测设备予留与予埋的布设与检查工作

针对大坝的变形检测需要很多施工设备,在相应施工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做好予留与予埋的放样测量工作,为后续施工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予留槽与予埋件的施工安装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定位,确保安装牢固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完成相应安装之后,需要做好予埋件与予留槽安装效果检查与验收工作。当予留和予埋顺利完成部分混凝土浇筑施工工作后,就要着手进行安装效果的检查与验收工作,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相应予留和予埋构件出现走样变位问题。若在后续的成果验收中发现了该问题,应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问题补救工作。

(二)做好正垂线埋设与安装工作

针对混凝土坝体的正垂线埋管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并根据施工图纸的标注做好放样测量工作,然后再进行埋管中心位置的确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埋管垂直度的控制,保证垂直度在施工图纸要求的设计范围之内,具体开展埋管的埋设工作时,应做好对埋管的加固工作,保证埋管足够牢固。从而确保在后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埋管不会发生走位变形问题。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还要避免对埋管造成碰撞,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需要重新对垂线埋管的垂直度进行相应检查,并做好垂直度的复测工作。在进行砼管的安装时,需要保证管口之间的衔接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做好焊接(缝)工作,保证其平整性与严密性。组最后安装完成正垂线埋管之后,需要对竣工资料做好整理,为后学的资料插查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变形监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一)做好倒垂线的调试与安装工作

首先做好对保护管垂直度的检查与复测工作,可以利用浮体组配合单行导中器完成,然后再对倒垂锚块的埋设位置加以确定。在安装垂浮体组和倒垂线锚块时,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方案与图纸进行。可以利用滑轮原理,将倒垂线锚块的安装材料通过不锈钢丝吊入倒垂线保护管中,在锚块受自重作用力的影响下,通过张拉不锈钢丝,可以以锚块位置为依据,来判断不锈钢丝的位置,然后在倒垂线保护管中完成注浆软管的安装,与此同时,还应对埋设锚块所需要的水泥沙浆用量加以计算,并利用注浆软管文昌水泥砂浆的注入。在完成注浆之后,需要重新利用锚块位置检测不锈钢丝位置,若安装位置存在偏移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完成其布设位置的调整。

(二)做好正垂线的复测与调试

在对正垂线的复测与调试过程中,应以正垂线埋管的垂直度作为相应依据,从而完从成正垂线实际埋设位置的确定,然后以正垂线的实际埋设位置为根据,做好对垂线悬线装置、固定夹线装置及活动夹线装置的安装。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对于夹线装置的固定,可以利用悬挂正垂线阻尼重锤来完成。然后布设垂线底标仪基座,具体布设位置为正垂线混凝土观测墩之上,用于整体系统的检测与安装,最后完成正锤油桶中变压器油的固定。

(三)做好引张线的调试与安装工作

在正式安装引张线之前,需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做好采购配重件的规格与质量加测工作,然后再对引张线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接着可以根据确定好的引张线的安装位置进行安装端点与测点装置的埋设,其中需要做好端点滑轮槽、夹线装置V型槽与测点读数钢尺高差的控制,具体高差控制在范围之内,随后再开展引张线不锈钢丝的张拉与固定工作,最后通过在测点位置上进行浮船与水箱的放置,并保证引张线钢丝复位精度要优于。

四、做好变形施工期监测与资料整理分析

用于监测大坝变形的相关仪器与设备需要做好相应的计量检测,保证其使用性良好,并满足我国有关计量检测的规定与要求。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观测工作应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应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技术标准符合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好施工观测的频次。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施工其资料的检查整理,做好相应的平差计算工作。针对资料做好初步的整理与分析,并及时进行报送处理。当施工期处

水库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新技术

水库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新技术 徐忠阳 (索佳公司北京代表处,北京 100004) 一、引言 有关资料标明,我国河川年径流量总量约2780Gm3,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理论蕴藏量为676GW,可开发为378GW,为世界第一位。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水利和水能资源,新中国刚成立时,政府就十分注意兴修水利,造福人类,到目前已建水库堤坝约8.7万座,其中绝大部分(约8万座)建于20世纪50~70年代。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有相当部分水库堤坝未按基本程序办事,是靠群众运动建造的,因此存在工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已经到了病险高发期。 水利工程即可以造福人类,如管理不善也会给社会带来惨重灾难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历史上因水库溃坝给下游造成的毁灭性灾难并不鲜见。因此加强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中大坝变形监测就是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目前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 目前,在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中,主要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和《混泥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简介 在《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中,把大坝的变形监测内容分为:表面变形、内部变形、裂缝及接缝、混泥土面板变形及岸坡位移。 大坝表面变形监测主要分为竖向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1)竖向位移监测的方法主要是精密水准法,或连通管(静力水准)法; (2)水平位移又分为横向(垂直坝轴线)位移和纵向(平行于坝轴线)位移。 a. 横向位移的监测方法主要是视准线法(活动标法、小角法、大气激光准直法等);有必要且有条件时,可用三角网前方交会法观测增设工作基点(或位移测点)的横向水平位移。 b. 纵向水平位移观测,一般用因钢尺测量,或用普通钢尺加改正系数,有条件时可用光电测距仪测量。 (3)混泥土面板变形及岸坡位移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大坝表面变形监测基本相同。 2、混泥土坝安全监测技术简介 《混泥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变形监测项目主要有坝体变形、裂缝、接缝以及坝基变形、滑坡体及高边坡的位移等。 (1)坝体、坝基、滑坡体及高边坡的水平位移监测 a. 重力坝或支墩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一般采用引张线法、真空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监测。对于短坝,条件有利时也可用视准线法或大气激光准直法。

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1.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的要求。 钻孔进尺满足设计要求后,应通知设计、地质、监理工程师,参加钻孔终孔验收,并进行单项工程阶段性验收签证。终孔验收后,及时进行倒垂孔保护管、

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一)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1.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钢管标、钢、

大坝安全监测

论述大坝安全监测分析与数值模拟在水工结 构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一、大坝安全监测分析 1.大坝监测的内容 大坝安全监测的范围应根据坝址、枢纽布置、坝高、库容、投资以及失事后果等确定,根据具体情况由坝体、坝基、坝肩,推广到库区及梯级水库大坝;监测的时间应从设计时开始至运行管理;监测的内容包括坝体结构、地质状况、辅助机电设备及消洪泄能建筑物等。 1.1大坝安全监测的分类 1.1.1 仪器监测 仪器监测是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或断面,按需要使用或安装、埋设仪器设备,对某些物理量进行系统的观测,取得反映建筑物性状变化的实测数据。仪器监测的项目主要有“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和“环境量监测”。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展,诸如水力学监测、地震监测、动力监测等一些新兴监测项目不断涌现。 1.1.2 巡视检查 监测技术人员通过目视或借助一些专用设备(如在某些部位安装摄像头,辅设人工巡视专用栈道等)对建筑物现场包括坝体、坡脚、坝肩、廊道、排水设施、机电设备、船闸、航道、高陡边坡等部位进行查看、比较、分析,进而发现建筑物在施工、挡水、运行中可能危及工程安全的异常现象。它弥补了监测仪器仅埋设在指定部位的不足。而且能直观

地发现某些监测仪器不易监测到的非正常现象.提供有关建筑物安全等一些重要信息,是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是不可分割的。巡视检查也要尽可能利用当今的先进仪器和技术对大坝特别是隐患进行检查,以早发现早处理。如土石坝的洞穴、暗缝、软弱夹层等很难通过简单的人工检查发现,因此,必须借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间梯度法、瞬态面波法等进行检查.从而完成对其定位及严重程度的判定。因此,在大坝监测中多数采用两种监测手段结合起来的方法。 1.2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2.1掌握大坝的工作状态。 指导工程的运行管理通过大坝的安全监测及时获取大坝安全的第 一手资料.掌握大坝工作状态,实现对大坝的在线、实时安全监控。在发生异常现象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危险程度,预测大坝的安全趋势。及时采取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保证工程安全。 1.2.2 验证坝工设计理论和选用参数的合理性 到目前为止。因实际情况复杂多变,水工建筑的设计尚不能完全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除水压力和自重力,都难以精确计算。因此在水工设计中不得不采用一些经验系数和简化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大坝安全监测认识监测物量变化规律,检验坝工基本理论的正确性、设计方法和计算参数的合理性。验证施工措施、材料性能、工程质量的效果。

大坝变形监测布网与数据分析

大坝变形监测布网与数据分析 摘要:大坝的外部变形监测是整个水利枢纽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基准点网、工作基点网、监测网三级观测组成。目前主要采用大地测量方法,遵循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进行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设计。本文对黑河大坝安全监测网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坝体视准线平面和高程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 关键词:变形监测;监测网;数据处理与分析 abstract: the dam extern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dam safety monitoring,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reference point network, basic network, monitoring network composed of class observation. at present mainly by geodetic methods, follow the grading network step by step control principle of plane control network and elevation control network design.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 to the heihe dam safety monitoring network, monitoring data and collimation plane and elevation of the dam are analyzed. keyword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onitoring network;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x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引言 黑河金盆水库,是西安市黑河引水系统的主水源,是一项以城市

探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探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发表时间:2020-04-14T01:59:35.586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吴康翔[导读] 通过介绍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和GNSS测量技术方法,说明不同方法的特性和得到大坝坝体变形点坐标数据的过程。以GNSS测量技术方法为例,叙述了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周期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大坝坝体变形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某大坝坝体的变形状态。 吴康翔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通过介绍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和GNSS测量技术方法,说明不同方法的特性和得到大坝坝体变形点坐标数据的过程。以GNSS测量技术方法为例,叙述了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周期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大坝坝体变形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某大坝坝体的变形状态。大坝坝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坝坝体的质量问题受到威胁。为了及时得到大坝坝体的安全现状,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变形监测。通过对变形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得出大坝坝体的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来预测大坝坝体的变形趋势,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GPS在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特点入手,对其应用特点作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接下来,特别地对于GP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精度影响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最后,分步骤详细阐述GPS技术在水库大坝监测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法,并且对GPS技术的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关键词:大坝变形监测;位移量;监测点 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2.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3.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 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大坝安全监测重在评价大坝安全,还有校核设计、改进施工和评价大坝安全状况作用。大坝安全监测的浅层意义是为了人们准确掌握大坝性态;深层意义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节约工程投资。大坝安全监测不仅为了被监测坝的安全评估,还有利于为今后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提供原型观测资料。 一、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1.1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 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中,先是在坝体的主轴线周围选择基准点和变形点,共同构成监测点,然后将监测点布设成边角网,借助全站仪周期性观测边角网中的角度和距离,推算变形点的平面坐标,分析出变形点位的水平位移量数值;通过精密水准测量的手段周期性观测大坝变形点,计算出变形点位的垂直位移量数值。根据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的大小,最后判断大坝坝体的变形情况。 如图1所示的大坝坝体变形监测边角网,其中K01、K02、K03、K04、K05为基准点,B01、B02、B03为变形点,通过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可以完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任务。但是,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外业观测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和成本高,内业数据计算麻烦、处理过程复杂,因此,逐渐被其他的变形监测方法所替代。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浅谈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浅谈 摘要:本文论述了不同监测技术的优缺点,阐述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为全面了解大坝安全技术和提高安全监测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监测技术;监测自动化;资料分析 Aba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of different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d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dam safety monitoring,provided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thoroughly and improved technology of dam safety monitoring. Key word:Dam safety monitoring;monitorig technology;monitoring automation;data analysis 1 前言 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对水利水电工程实行全面的监测和监控,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将监测和监控的资料及时反馈给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部门,又可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代化的监测系统,应当具有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对工程安全状况做出实时分析和评价及对其异常或险情做出辅助决策等功能,因此,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包括监测技术、监测自动化技术、资料分析及安全评价技术三部分。 2 大坝监测技术及监测仪器 2.1 外部观测 大坝外部观测主要只大坝外部变形观测。变形测量主要采用大地测量、垂线、准直法、静力水准等方法。监测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垂线坐标仪、引张线、真空激光准直系统、GP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等。 常规大地测量是用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采用水准法、交会法测得大坝垂直和水平位移。经纬仪和水准仪是传统的外部变形观测手段,从上世纪5O年代起,测绘仪器开始朝电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电磁测距仪的出现开创了距离测量的新纪元,电子经纬仪取代光学经纬仪后与电磁测距仪组合就成了智能型全站仪,智能型全站仪集测距、测角、计算记录于一体,并具备自动搜索功能,俗称“测量机器人”,它可真正做到无人值守,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尤其适应在地势狭窄、气候恶劣等不适应人工观测的位置使用。测量机器人观测精度可达 1mm+1ppm/0.5〃。水准仪、全站仪测量原理是利用光波反射,所以常规大地测量需要仪器与测点之间满足通视要求,这是常规大地测量法不足之处。 近年来大地测量法新技术不断出现,主要有GPS 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等。GPS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由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开始研制,历经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实验三个阶段,于1993年建设完成。该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由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GPS的定位原理是利用空间分布的卫星以及卫星与地面点间进行距离交会来确定地面点位置,从测量的角度看,则相似于测距后方交会。GPS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定位功能,能提供测点的三维坐标。目前一般测地型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为 mm+1ppm,实践表明平面位置精度相当好,高程方面稍逊一些,国内工程上通过改进接收机接收方式、多站联测、对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进行修正、对天线强制对中等措施,高程测量可达二等水准测量精度甚至更高。GPS法测量原理类似于后方交会法,因此对于用户设备的GPS接受天线同一时刻可见卫星需在4颗以上,因此地面测点需要满足卫星高度角的要求,山区滑坡监测时滑坡体前缘测点受对岸山体遮挡有时不易满足。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利用一定时间间隔和轻微的轨道偏离(相邻两次轨道间隔为几十米至一 公里左右)重复成像,借助覆盖同一地区的两个SAR图像的相位差来获得地表变形,随着干涉和差分技术的发展,该测量技术精度将不断提高。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载SAR系统,所以不能实现地表位移的连续观测。 垂线法是大坝变形监测的重要手段,用于监测大坝水平位移,分正垂线法和倒垂线法,正垂线法只能测得相对位移,倒垂线法将垂线下端买埋入稳定基岩,可测得绝对位移。倒垂线法常与正垂线法组合形成正倒垂组,倒垂还常与极坐标法、引张线法结合测量大坝水平位移,此时倒垂作为校核基点。垂线法读数仪 叫垂线坐标仪,垂线坐标仪从人工观测发展到自动遥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6T15:48:58.7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马晓魏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资源的开发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有效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宁波市汇通生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资源的开发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有效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使得水利工程寿命得以有效延长,必然要做好相应的维护与监测分析,尤其需要做好对水利工程大坝的监测与维护分析,对于整体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 变形监测是反映大坝运行性态最直观的一种监测方式,因此变形监测项目列为大坝安全监测的首选监测项目。根据《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51-2012)要求,表面变形监测内容包括坝面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目前变形常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视准线法、水准法、激光准直法和引张线法等,均为人工观测。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的传统人工变形监测主要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担当,通过定期的测取各种观测值获取监测数据,再通过一定的后期方法进行后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人工分析。监测工作量大,受天气、人、现场条件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人为误(如架站、仪高量取、对中误差、操作失误),监测效率低下。同时,由于人工监测不能实时获取监测对象的变形数据,难以及时掌握工程的各项安全技术指标和安全隐患,这些都影响安全监测工程的质量。 一、大坝安全监测内容与精度要求 针对不同结构的水工建筑物,其相应的观测内容也各不相同。以水利工程中大坝为例,整条观测内容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外部观测和内部观测。其中对于现场检查来说,具体指的是对大坝的上、下游、廊道等外露部分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裂缝、渗水、冲蚀、磨损、等问题。在外部观测方面,主要包括大坝的水平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进行观测,还要做好大坝的纵、横缝和裂缝观测。在内部观测方面,主要包括坝内的应力、应变观测、渗流、水力、水文和泥沙观测等。尽管由于因观测项目的不同相应的观测对象也不有所不同,但必需的观测对象为水平位移、沉降和水位的观测。对于混凝土坝来说,还应做好观测伸缩缝和混凝土温度观测准备。在安全监测的精度要求方面,其主要取决于观测的目的和建筑物本身允许变形值的大小。 二、对大坝各项变形设备进行监测安装 (一)做好监测设备予留与予埋的布设与检查工作 针对大坝的变形检测需要很多施工设备,在相应施工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做好予留与予埋的放样测量工作,为后续施工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予留槽与予埋件的施工安装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定位,确保安装牢固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完成相应安装之后,需要做好予埋件与予留槽安装效果检查与验收工作。当予留和予埋顺利完成部分混凝土浇筑施工工作后,就要着手进行安装效果的检查与验收工作,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相应予留和予埋构件出现走样变位问题。若在后续的成果验收中发现了该问题,应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问题补救工作。 (二)做好正垂线埋设与安装工作 针对混凝土坝体的正垂线埋管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并根据施工图纸的标注做好放样测量工作,然后再进行埋管中心位置的确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埋管垂直度的控制,保证垂直度在施工图纸要求的设计范围之内,具体开展埋管的埋设工作时,应做好对埋管的加固工作,保证埋管足够牢固。从而确保在后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埋管不会发生走位变形问题。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还要避免对埋管造成碰撞,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需要重新对垂线埋管的垂直度进行相应检查,并做好垂直度的复测工作。在进行砼管的安装时,需要保证管口之间的衔接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做好焊接(缝)工作,保证其平整性与严密性。组最后安装完成正垂线埋管之后,需要对竣工资料做好整理,为后学的资料插查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变形监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一)做好倒垂线的调试与安装工作 首先做好对保护管垂直度的检查与复测工作,可以利用浮体组配合单行导中器完成,然后再对倒垂锚块的埋设位置加以确定。在安装垂浮体组和倒垂线锚块时,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方案与图纸进行。可以利用滑轮原理,将倒垂线锚块的安装材料通过不锈钢丝吊入倒垂线保护管中,在锚块受自重作用力的影响下,通过张拉不锈钢丝,可以以锚块位置为依据,来判断不锈钢丝的位置,然后在倒垂线保护管中完成注浆软管的安装,与此同时,还应对埋设锚块所需要的水泥沙浆用量加以计算,并利用注浆软管文昌水泥砂浆的注入。在完成注浆之后,需要重新利用锚块位置检测不锈钢丝位置,若安装位置存在偏移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完成其布设位置的调整。 (二)做好正垂线的复测与调试 在对正垂线的复测与调试过程中,应以正垂线埋管的垂直度作为相应依据,从而完从成正垂线实际埋设位置的确定,然后以正垂线的实际埋设位置为根据,做好对垂线悬线装置、固定夹线装置及活动夹线装置的安装。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对于夹线装置的固定,可以利用悬挂正垂线阻尼重锤来完成。然后布设垂线底标仪基座,具体布设位置为正垂线混凝土观测墩之上,用于整体系统的检测与安装,最后完成正锤油桶中变压器油的固定。 (三)做好引张线的调试与安装工作 在正式安装引张线之前,需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做好采购配重件的规格与质量加测工作,然后再对引张线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接着可以根据确定好的引张线的安装位置进行安装端点与测点装置的埋设,其中需要做好端点滑轮槽、夹线装置V型槽与测点读数钢尺高差的控制,具体高差控制在范围之内,随后再开展引张线不锈钢丝的张拉与固定工作,最后通过在测点位置上进行浮船与水箱的放置,并保证引张线钢丝复位精度要优于。 四、做好变形施工期监测与资料整理分析 用于监测大坝变形的相关仪器与设备需要做好相应的计量检测,保证其使用性良好,并满足我国有关计量检测的规定与要求。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观测工作应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应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技术标准符合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好施工观测的频次。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施工其资料的检查整理,做好相应的平差计算工作。针对资料做好初步的整理与分析,并及时进行报送处理。当施工期处

最新大坝变形监测

安徽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2班 学生姓名翟凯 学号 11201050235 课题基于GPS大坝变形监测 指导教师施贵刚 2015年月日

摘要 大坝安全监测,着重于变形监测,是保证大坝运营安全,防止大坝灾难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GPS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大坝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处理采集到的前后两期观测数据,通过比较监测点分别在WGS—84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坐标差值,得出的结果符合大坝变形的精度要求,从而得出某大坝尚未发生明显变形这一结论。不足之处在于标志点在WGS—84坐标系中向1954北京坐标系的投影过程中产生了误差,使得控制点的两期坐标不等。由此可知,各坐标之间转换的时候,投影误差不可以忽略,精度分析的时候,为减小误差,最好统一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解算、分析。 关键词;GPS ;变形监测;精度 ABSTRACT The dam safety monitoring, focuses o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t i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am operation, prevent the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PS measurement, through the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layout, processing,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iod of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by comparing the monitoring points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and 1954 Beijing coordinate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difference, the results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cision of the dam deformation, thus a dam has not yet occurred obvious deformation of the conclusion. Shortcoming in the landmark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to the 1954 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大坝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右坝肩施工图设计文件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3)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6、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坝肩地形地质调查资料 2、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情况 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青平乡境内的普子河下游,距彭水县城35km,是普子河流域规划的第四个阶梯级电站。 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一水利综合利用工程,工程的开发任务为发电、灌溉、场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水库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306.0m,总库容6813万m3,灌溉面积 5.231万亩,向乡镇及人畜年供水量1325万m3,电站总装机3.0万kw。 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大坝、溢流表孔、电站进水口、发电引水系统及电站厂房、灌溉干渠及大型渠系交叉建筑物等组成。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在其右岸非溢流坝段设置取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包括溢流表孔、大坝底孔。大坝基础高程为236.00m,坝顶高程309.50m,最大坝高73.5m,坝顶长度201.06m,中部偏左岸布置5孔表孔泄洪;坝顶宽5m,底宽18m;压力引水隧洞全长603m,圆型洞身开挖断面6.3m。 2.2工程地质 2.2.1气象 普子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弃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3.8℃,多

大坝变形监测doc资料

大坝变形监测

安徽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2班 学生姓名翟凯 学号 11201050235 课题基于GPS大坝变形监测 指导教师施贵刚 2015年月日

摘要 大坝安全监测,着重于变形监测,是保证大坝运营安全,防止大坝 灾难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GPS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大坝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处理采集到的前后两期观测数据,通过比 较监测点分别在WGS—84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坐标差值,得出的结果符合大坝变形的精度要求,从而得出某大坝尚未发生明 显变形这一结论。不足之处在于标志点在WGS—84坐标系中向1954北京坐标系的投影过程中产生了误差,使得控制点的两期坐标不等。由此可知,各坐标之间转换的时候,投影误差不可以忽略,精 度分析的时候,为减小误差,最好统一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解算、分析。 关键词;GPS ;变形监测;精度 ABSTRACT The dam safety monitoring, focuses o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t i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am operation, prevent the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PS measurement, through the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layout, processing,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iod of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by comparing the monitoring points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and 1954 Beijing coordinate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difference, the results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cision of the dam deformation, thus a dam has not yet occurred obvious deformation of the conclusion. Shortcoming in the landmark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to the 1954 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探析

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18-11-16T19:19:20.0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张华伟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监测与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等级、安全性能、使用功能以及工程整体构造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作为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单县水务局山东单县 274300 摘要:水利工程监测与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等级、安全性能、使用功能以及工程整体构造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作为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水利工程建设监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合理运用监测技术是保障水利工程监测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的精度及其周期以及水利工程变形监测中的监测点,对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精度;周期;监测点;监测技术 一、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的精度及其周期分析 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的精度及其周期主要体现在:(1)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精度分析。在编制变形监测方案的同时,要对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的精度作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大规模水利工程,一般都要求其变形监测精度达到变形监测方案要求的最高上限。现有的变形监测仪器技术先进,而且价格合理,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中,占有的费用比率不高,所以水利工程变形监测对精度要求也很高。(2)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的周期。变形监测周期简单上理解就是两个监测时间的间隔。这个间隔时间就是变形监测的周期。要求水利工程变形监测在此周期中要进行一次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周期与水利工程的大小及观测点的重要性有关。现行的变形监测周期都是根据测算出来建筑变形的速度来设定,要求变形监测的过程要快,以免外界因素造成变形观测点的不稳定。 二、水利工程变形监测中的监测点分析 水利工程变形监测中的监测点主要表现为:(1)基准点变形监测分析。水利工程中基本的控制点的监测就是基准点的变形监测,基准点的变形监测为工作点和变形处观测点的变形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变形监测的基准点的选取,一般是选择在其他两种变形监测点以外,且能长期保证测量数据的稳定性的岩石上。为了变形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水利施工过程中,基准点的选取一般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在沉降位移的变形监测中,技术人员一般会以几个变形监测基准点为一组的形式放置监测点,这样就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科学性,监测方法会采用精密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基准点的变形监测;在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中,技术人员一般会采用几何图形中结构比较坚固的三角形监测法进行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2)工作点变形监测分析。水利工程中的工作点又会被叫做工作基点,它的作用是联系水利工程中的基准点和水利工程变形处观测点。工作点的选择就会比较随意一些,它会被安放在需要被监测变形的地方,由基准点的变形监测数据来评估工作点变形监测的数据,然后对两组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此工作点是否为变形点。对于监测项目较少且工程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可以不设置工作点变形监测。(3)变形处观测点的变形监测。对于水利工程变形处观测点的设置则较为直接,直接设定在需要监测的水工建筑上,最好是设定在最能反映变形建筑的特性的位置,这样得到的变形监测数据,较为准确。 三、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技术的分析 1、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技术分析。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技术就是对建筑物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变形监测。其监测的主要数据支持是建筑物基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应力,这种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应力,可能是建筑物主体就处在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地质构造上,或者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有四种普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大地测量的方法;第二种是基准线测量的方法;第三种是专用测量的方法;最后一种为GPS自动化测量的方法。这四种测量方法的原理也不相同。第一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为利用传统测量工具及方法进行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第二种测量方法原理为利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各种不同的基准线,进行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第三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为利用传感设备进行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第四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为利用GPS设备,全天无间断的进行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 2、垂直位移的变形监测技术分析。垂直位移的变形监测技术就是对建筑物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变形监测。一般由于不是很均匀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会让建筑物产生裂缝。这种监测异常,很可能就是建筑物基础或局部破坏的前奏,因此,垂直位移的变形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垂直位移变形监测时,第一步要监测工作基点的稳定程度,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垂直位移的变形监测。现有的水利工程用的垂直位移变形监测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第二种是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最后一种为液体静力水准的测量方法。这三种测量方法原理不一样,第一种测量方法的原理为水准仪器在水准基点处就开始进行变形监测,利用高程原理,通过测量到各个变形监测点的高程变化量,来确定建筑的垂直位移变形情况;第二种测量方法是利用三角高程的理论来进行变形监测点的测量,此方法,普遍用于有较大高度差异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第三种测量方法是利用物理学中连通的原理来测量各个变形观察点在容器内的高度差异,这种测量方法普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垂直位移的变量监测。三种方法测量出来的数据可以进行相互比照。 3、挠度监测的变形监测技术分析。挠度监测的变形监测技术是对建筑物受到外力后的物理挠度曲线进行变形监测。挠度监测一般采用垂直放线的原理进行变形监测,还可使用先进的电子传感装置进行监测,这样的监测结果更为科学,准确。 4、转动角监测的变形监测技术分析。转动角监测的变形观测技术是通过计算建筑物的倾斜角度的变化值,来确定其转动角,进而确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如果建筑物存在转动角度的变化,说明此建筑物正在不同程度的进行不均匀的沉降运动。这种转动角监测的变形监测技术,可通过高精设备进行监测。 5、裂缝监测的变形监测技术分析。对建(构)筑物产生的裂缝进行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和错距等的定期观测。对于水利工程中的土工建筑物表面裂缝,可对全部裂缝或若干主要裂缝区的裂缝进行观测。在观测范围内,以土石坝、土堤等建筑物的轴线为基准线,可按堤坝桩号和距轴线的距离,画出坐标方格,然后采取逐格量测缝的分布位置和沿走向的长度,裂缝宽度可在两侧设带钉头的小木桩作标点进行量测。裂缝错距可作刻度尺直接量测。裂缝深度可选定若干适当位置,进行坑探、槽探或井探,探测前,最好从缝口灌入石灰水,以便观察缝迹。对于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建筑物表面裂缝,裂缝分布位置和长度可仿照土工建筑物的量测办法进行量测。裂缝深度除可用细铁丝等简易办法探测外,常采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探测,也可采取逐步钻孔进行压气或压水试验办法探测。裂缝宽度除可用读数放大镜直接观测外,常在缝两侧设金属标点,用游标卡尺量测或将差动式电阻测缝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缝的两侧,用电阻比电桥或其他检测仪器观测或自动遥测。贯穿性裂缝的错距可在缝的两侧设三向测缝标点进行三个方向的量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或表面预计可能发生裂缝的

大坝变形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大坝变形监测问题浅析 作者:梁斌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峡管理局信息通讯中心 摘要:对大坝变形监测中存在的环境潮湿、设备受各种外界条件干扰、折光影响、测点变形、蓄水期前很少测得大坝监测的基准值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实践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变形监测环境潮湿外界干扰测点变形基准值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s。me issues occurred in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including wet environment,facilities disturbed by external condition,refraction influence,mark deformation,few datum value obtained before impounded.so,some opinions have been brought renvard by practice. Keywords:deformation monitoring,datum value,mark deformation,wet environment,external disturbance 1 概述 大坝变形是坝体和基础状态的综合反映,也是衡量大坝运行时结构是否正常、可靠、安 全的重要标志。因此,变形监测一直被列为大坝主要观测项目,特别受到运行管理单位的重视。 我国变形监测是从l954年开始,最早在丰满大坝采用视准线观测坝顶水平位移,50年代 末在新安江、三门峡等大坝也都开展了变形监测。60~70年代以后,一般大、中型坝均设有 变形监测项目。观测方法在50-60年代基本是用视准线量测水平位移,用精密水准法测垂直 位侈,用正倒垂线测坝体和坝基的相对变形及绝对变形。70年代开始采用引张线等,80年代 变形观测发展很快,出现了垂线及引张线遥测坐标仪、真空激光准直系统、遥测静力水准仪等,对水工建筑物的监测也从坝体和坝基扩展到坝基深处、坝肩及近坝库岸边坡等。90年代 我国变形监测开始进入自动化阶段,采用了先进仪器和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含有专家系统 和决策支持系统一定成分的大坝监测信息系统正在一些大坝开展并实现,有的已经联网,实 现了多座大坝的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但在变形监测中普遍存在观测环境潮湿,致使设备金属部分生锈,电气部分绝缘降低, 监测不能正常连续工作;观测设备受到外界条件干扰严重(视准线受折光影响,垂线和引张线受风、冰霜冻结、人为和动物碰撞等);有的测点采用焊接钢架结构,由于金属蠕变或内应力变形,带来很大的误差,使观测资料失真;有的测点基础混凝土因冻胀变形,出现坝体抬高 等问题;多数大坝缺少首次蓄水监测,大部分都未测得蓄水前及蓄水期间的观测资料,即无 蓄水前的基准值,往往是在蓄水后若干年才从头开始,其基准值是相对某一水位的数值;给 资料整理与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上述问题不仅影响变形监测的精度,还影响大坝监测工 作的正常进行;有的花很大力量解决后,监测资料又不连续,有的至今仍在困扰着变形监测 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影响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现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并根据实践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2 环境潮湿 有的大坝变形监测系统布设在廊道、坝腔、竖井等处,这些地方在一年中,有时干燥,

大坝GPS表面位移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参考本大坝监测设计资料 2编写依据 (1) 《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GB/T 18314-2009 (3) 《精密工程测量规》GB/T 153-94 (4) 《国家三角测量规》GB/T 17942-2000 (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6) 《本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方案》 (7)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SDJ336-89

3传统表面变形监测方案及精度估算 3.1传统表面变形监测方案 目前大坝常规的监测方法是将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开观测 3.1.1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有如下几种方法:引线法,视准线法,激光准直法,正/倒垂线法,前方交会法和精密导线法等。 引线法 该法采用一条不锈钢钢丝(直径0.6~1.2mm)在两端点处施加力,使其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直线从而测出被测点相对于该直线的偏距。引线法的特点是:受外界影响小,应用普遍。其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读数精度,人工读数精度为±0. 2mm~±0.3mm,自动读数精度优于±0.1mm。但引线的两端一般要设有正倒垂线,以提供测量的基准,客观上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视准线法 视准线法用于测量直线型大坝的水平位移,对于非直线型大坝,可采用分段视准线的方法施测。 视准线法又可分为活动砚牌法和测小角法。测小角法精度优于活动砚牌法。视准线法的特点是:工程造价低,精度低,不易实现全自动观测,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变形值不能超出系统的最大偏距值。 激光准直法

激光准直法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好和方向性强的特点,建立起一条物理的视准线作为测量基准,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准直和衍射法准直,后者精度高于前者。对于衍射法准直,根据其传播介质不同,主要有2种方式:大气激光准直和真空激光准直。 a大气激光准直 大气激光准直让激光直接在大气中传播,应用对象是坝长小于300m`坝高较低的大坝,如泉水双曲薄拱坝(坝长109m),测量相对精度为10`5—10`6。大气激光准直由于受大气折射及喘流的影响而引起光束的抖动,测量精度低且不易实现自动化观测。最新发展是采用CCD技术,消除了光斑随机抖动的难题,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测量精度达+/-0.1mm,在南桠河闸坝顶及城电厂等工程中有着成功的应用。 b真空激光准直 真空激光准直将波带板激光准直系统置于一个真空管道中,减少了光束的折射和抖动的误差,综合精度高达1*10`7—2*10`7。与引线法相当,主要用于长坝`高坝的变形观测,已成功应用于太平哨`丰满`龚且`云峰`桓仁`宝珠寺等工程。激光准直法的发展方向是双向位移观测(垂直位移和上下游水平位移),在两端点处安装倒垂线作为水平位移的基准点,安装双金属标作为顺治位移的基准以实现双向位移观测。 正倒垂线法 正倒垂线既可以实现水平位移监测,又可以实现土坝的挠度观测。正垂线是一端固定于坝顶附近,另一端悬挂重锤,以便观测坝体各点间及坝体相对于坝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