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知识点梳理

上海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知识点梳理
上海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世界史部分

第一分册

第一单元古代东方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

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B)

1、特点: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颁布。《汉谟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得益于楔形文字而保留下来的古代宝贵文献。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历史价值:《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一、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位置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地平的尼罗河三角洲。

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三、金字塔与来世信仰(A)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四、象形文字与纸草(A)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的书写材料以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3课古代印度。

一、种姓制度(B)

古代印度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1、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2、对种姓制度的评价: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的社会发展、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佛教的创始、经典和传播(A)

1、佛教创始: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创立佛教

2、佛教的经典: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3、佛教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域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

一、印第安文明的代表(A)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是美洲印第安文明中的杰出代表。二、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A)

玛雅人长于农耕,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

单元核心概念: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步相辅相成,培育了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代表的古代政治民主制度,为希腊古典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戏剧和建筑艺术等各个领域里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古代罗马是继古代希腊之后崛起于地中海地区的另一个古代文明中心。它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与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相适应,古代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两个时期,并形成了以“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为标志的罗马法律体系。在罗马共和国统治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创立了基督教。

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一、希腊城邦的形成

1、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A)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它的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2、古希腊城邦基本特点(A)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3、“古典时代”(A)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二、雅典民主政治(C)

1、特点: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2、形成原因: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3、形成过程:

(1)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2)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3)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民主政治引来了全盛时期,即“伯里克里时代”。

4、评价: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

一、《荷马史诗》(A)

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二、史学与哲学:(A)

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

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也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

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一、罗马共和国:(A)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二、罗马帝国(A)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三、基督教的兴起(A)

1、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

2、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3、基督教创立的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4、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5、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宣布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第9课罗马法体系。

一、“十二铜表法”(A)

1、颁布: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由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不断斗争,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2、特点: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意义: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明文公示、按律量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二、“公民法”(A)

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有效地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由于它们仅适用于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因而被统称为“公民法”。三、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B)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当然,罗马法有其历史局限性,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产生(A)

1、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公元7世纪前后

2、伊斯兰教产生的地点:阿拉伯半岛

3、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

4、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5、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单元核心概念:

(1)中世纪西欧社会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之上,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是西欧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自给自足的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2)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过形成了等级君主制。

(3)中世纪西欧的王权与教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争斗,阿维尼翁之囚标志着教权由盛转衰。

第12课封建制度。

一、封建制度的产生:

1、西欧封建制度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A)

产生:6世纪下半夜

基本确立:11世纪前后

2、采邑改革及其影响(A)

时间:8世纪上半叶

推行者: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

内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影响:

(1)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后来,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由此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2)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3)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二、中世纪庄园:庄园的特征(A)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第13课城市的复兴

一、城市的自治(A)

中世纪城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不断,争斗时起。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城市争取自治的常用的两种手段。

二、等级君主制:(B)

1、背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与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2、形成: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产生。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3、特征: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利。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4、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册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单元核心概念:

(1)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3)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君主专制(B)

1、形成背景:

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

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

2、形成时间: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B)

1、时代背景: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

2、原因: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2)社会根源: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3)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帝国破坏了传统的商路)。

(4)客观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欧君主的支持。

二、新航路开辟的简况(A)

时间:15、16世纪之交

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简况:

(1)葡萄牙王室资助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发现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航路。

(3)西班牙政府支持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首次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4)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积极方面: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空前浩劫。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代表人物和内容(A)

a、时间: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席卷西欧各国,这场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

b、发源地:意大利

c、内容: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d、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A)

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2、宗教改革的意义(B)

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单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单元核心概念:

(1)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5课英国革命

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A)

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b、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圈地运动促进农牧场和手工工场的发展

c、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B)

1、光荣革命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意义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

一、启蒙思想家(A)

1、17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

2、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a)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泰斗”。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

(b)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

(c)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

三、内容(启蒙思想有什么)(C)

1、高举理性大旗: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批判君主专制: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但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专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3、宣扬自由和平等: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

四、启蒙运动的作用(给欧洲带来什么影响)(C)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宣言》(A)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B)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三、《合众国宪法》与联邦制度的确立(B)

1、确立标志: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2、主要内容:

(1)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

(2)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民选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

的权利,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3、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8课法国大革命

一、法国革命的爆发(A)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

二、《人权宣言》(B)

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示人权和公民权利,体现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成为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三、《法国民法典》(A)

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它否认封建等级制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通过对外战争,在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

单元核心:

(1)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欧、北美及其他地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铁路和汽船代替了马车与木帆船,煤炭和钢铁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广泛应用。

(2)与生产力迅猛发展相适应,工厂制、股份制、社会立法等新制度和新法规应运而生。(3)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等的深刻嬗变。

(4)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5)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

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孕育(工业革命的背景)(B)

1、定义: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2、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a、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通过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b、国外市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c、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d、资本: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e、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二、蒸汽机(A)

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了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三、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影响)(C)

a、1860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50%的工业品,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b、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

阶级结构:贵族、乡绅的社会影响力下降,农民人数减少,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生活方式: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c、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如现代工厂制)和新法规(如社会立法)的产生。

d、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血汗工厂)

e、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B)

a、现代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的生产。

b、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到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c、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1课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

一、“血汗工厂”(A)

工业时代初期,早期工厂制度被称为“血汗工厂”。工人在监工的监视下,从事高强度的机械化劳作,他们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得不到必要的教育,受到残酷剥削,女工和童工的处境更加悲惨。

二、社会立法(A)

a、原因: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b、社会立法首先从工厂法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c、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

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

第四单元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单元核心概念:

(1)工业革命开启了财富新源泉,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的社会矛盾,也因此趋向尖锐。

(2)工业化初期的西欧社会,冲突迭起,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设计了理想中的和谐、协作和平等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

第1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A)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A)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单元核心概念:

(1)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的道路迈进;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在中欧迅速崛起;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扩张,又经历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3)新兴强国后来居上,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14课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一、美国南北战争(B)

1、原因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2、过程:

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

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

1863年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3、性质和作用(C)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一、德意志的统一(B)

1、背景

19世纪中叶,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当时各邦国中,以普鲁士邦的综合实力最为强大。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2、过程

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3、意义:

德意志民族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德国资本主义因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统一是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因此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A)

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第16课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一、废除农奴制(B)

1、背景:19世纪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发展缓慢。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政治危机。

2、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理农民。农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办法。

3、影响: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B)

1、1868年,西南各藩的武士,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武装倒幕。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明治政府。

2、内容:1868开始,明治政府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政治上: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各地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经济上: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撤除关卡、行会,允许人民自由择业,鼓励工商;引进欧美科技。

文化教育上:推行教育改革,大办近代学校;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度,加强军事力量。

3、影响: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使日本成为强国。保留了天皇制度,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给走向军国主义道路买下伏笔。

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力时代(A)

时间: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核心内容:电机的发明和运用。19世纪末,电作为新能源逐步推广应用于工业、城市公用事业及大众日常生活,电力时代来临了。

二、内燃机的发明——新型动力机(A)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工业的诞生和崛起,还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三、垄断(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影响)(A)

大企业与垄断资本的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的新兴产业,最早形成大企业与垄断资本。

垄断的影响:大企业和垄断资本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

第19课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一、列强瓜分世界(A)

19世纪70年底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其中,非洲地区、中东地区以及东亚的太平洋地区是欧美列强争夺的焦点。

二、殖民体系的形成(A)

1、殖民体系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世界殖民大国

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

第五分册世界史部分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核心概念:

(1)20世纪初,世界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竞争激烈,冲突迭起,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彼此敌视。

(2)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残酷超乎人们的想像。它摧毁了欧洲的四大帝国,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实力对比。战后出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新的国际政治体系,它建立在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之上,因而只能暂时稳定国际格局。人类社会依然面临下一场战争的威胁。

第11课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列强支配下的世界

1、美、日的崛起(A)

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量已居世界首位,日本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仅次于美国;1898

年美西战争与1904年日俄战争后,美、日两国成为欧洲列强的强劲竞争对手。

二、两大军事集团(A)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1882年形成;核心国是德国。

三国协约:法国、俄国、英国,1907年形成;核心国是英国。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一、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A)

2、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A)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最终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的结束(A)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1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B)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

(2)地点:巴黎凡尔赛宫。

(3)与会国:一战的战胜国,苏俄被排除在外

(4)主导国:美国、英国与法国

(5)三巨头及其意图:美国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作为“世界和平的纲领,尤为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英国劳合·乔治坚守传统的英国外交思想,在维持英国霸权地位的同时保证大陆力量的均衡。法国克列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

(6)结果:签订《巴黎和约》,其中对德的《凡尔赛和约》为核心。《凡尔赛和约》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第二部分是对德和约,对德国实行严惩(a.关于德国领土问题,b.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c.关于限制军备问题,d.关于赔款问题)

(7)影响:形成了战后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2、国际联盟:

(1)时间: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

(2)美国倡导,但美国最终没有加入

(3)宗旨:国际联盟的主要使命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

(4)实质: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5)结果:国联自身力量不足,尤其缺乏对大国的制约力,无法有效维护世界和平。30年代后期,名存实亡。

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B)

1、背景:凡尔赛会议后,欧洲的政治秩序暂时得到稳定。然而在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秩序却仍然没有建立起来。英、美和日本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2、目的: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

3、时间: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

4、参加国:美、英、日等九国

5、地点:华盛顿

6、成果:

(1)美、英、法、日签订《四国条约》,终止英日同盟,保证四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与和平关系,有利于美国。它拆散了英日同盟,解除了对美国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障碍。

(2)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美、英、日、法、意的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该条约提升了美国的海军实力,英国的海上优势开始丧失,日本的海军力量发展受到限制。

(3)九国签订《九国公约》,保证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削弱了日本在中国的势力。中国政府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却未被采纳。使中国由日本独霸的局面又回复到了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7、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

三、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新的国际格局。在这一体系中,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

(1)一战后的英国经济:一战后,英国从债权国到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

(2)一战后的英国殖民体系,一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渐趋瓦解,为挽救颓势,1926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自治领与宗主国以“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决议,英联邦正式形成。

第四单元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单元核心概念: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确立了一个新的国际格局,也催生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革命回应了俄国民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呼声,开启了俄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历程。

(2)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第14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攻占冬宫(A)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彼得格勒工人武装攻击并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2、革命成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A)

攻打冬宫的行动尚在进行之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内容有:

①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推翻临时政府,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②大会还通过了《和平法令》与《土地法令》,决定俄国立即退出战争,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③大会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随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纷纷建立。

3、十月革命的意义(B)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格局。

(2)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5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A)

1922年12月底,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第八单元“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单元核心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相互依存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然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世界经济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的缺失,威胁着脆弱的国际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是从世界经济大危机开始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求解困之道。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调整了19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经济政治,尝试发挥国家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调控作用。与此同时,意、日、德三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体制,走上了对内独裁与对外扩张之路。人类社会面临战争的威胁。

第27课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B)

1、经济上:它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明显,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降低。这场危机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大,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2、政治上:大规模的社会混乱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突起,对于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也随之蔓延。

3、国际局势:此次危机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重大缺陷,动摇了一战之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世界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危局中。

第28课罗斯福新政

一、国家调控经济(B)

1、规范金融秩序

政府整顿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2、解决大规模失业的问题,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

政府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吸收大量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工程。此外,政府还成立民间工程署,以完成工程计划与支付工资。

3、调整工农业生产。

在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在农业方面,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

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

二、社会保障措施(B)

1、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罗斯福政府首先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

2、协调劳资关系:

罗斯福政府为了推进劳资谈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政府还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三、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开始推行,直到1941年结束,主要内容可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

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一、意大利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A)

意大利墨索里尼于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二、二二六兵变与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A)

1936年,二二六事变后,军部确立统治地位,正式建立日本法西斯统治。

三、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A)

1、希特勒上台的原因

历史原因:(1)德国通过铁血政策实现国家的统一,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膨胀;

现实原因:(1)世界性经济危机加重了德国的生存危机,社会分化严重;

(2)希特勒利用民族复仇情绪和经济恶化形势上台执政。

2、纳粹体制的特征

1933年希特勒建立纳粹体制。其特征: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在政治上,确立一党专制元首独裁。在经济上,松财政,紧货币,实现全民就业和经济复兴;经济恢复后,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在文化上,纳粹宣扬民族共同理论,强化社会统制,推行排犹政策。在对外政策上,扩军备战。

第九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一、英法绥靖政策与《慕尼黑协定》(A)

国家:英、法

核心:妥协退让、避战求和、祸水东引

顶峰:1938年,《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A)

1939年8月,苏联、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互不侵犯;一方同他国交战,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10年。条约还划定了两国在未来东欧的势力范围。

第31课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一、德国突袭波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

1、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第3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A)

1、(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

2、(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

3、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奠定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基础。

4、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开罗宣言》(A)

1943 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于开罗会议上发布声明,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

2、德国投降(A):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3、日本投降(A):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

第六分册世界史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雅尔塔体制的形成——重建世界政治秩序

1、雅尔塔会议(A)

(1)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会晤。

(2)内容:确定联合国组织章程;;决定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

2、雅尔塔体制(C)

(1)概念:

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

(2)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3)评价: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权益。

二、联合国(B)

1、联合国的成立(过程)

(1)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共同宣布决定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

(2)1944年敦巴顿会议上命名这个未来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

(3)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

(4)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

2、联合国的宗旨:“和平、友好、合作、协调”

3、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4、重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苏、英、法、中,所有实质性问题必须得到5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享有大国否决权)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重建世界经济体系(A)

1944年7月,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布雷顿森林举行,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根据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宣告成立——标志着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2、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7年马歇尔提出,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作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

时间: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发展:北约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3)成立华沙条约组织(B)

1955年建立,初衷是为了对抗北约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战后民族独立浪潮(A)

1、两个高峰:

第一个高峰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其中心区域在亚洲,并延伸到北非;第二个高峰兴起于1960

年,延续到70年代中期,其中心区域在非洲,并扩及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其中,1960年因独立的非洲国家众多而被称为“非洲年”。二、不结盟运动——万隆会议(A)

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

一、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A)

6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至1968年已成为仅次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一、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A)

1、东欧剧变

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迭,相继摆脱苏联集团

实质:社会性质的改变,从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2、德国统一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德国的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二、苏联解体(A)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1922-1991

年)告终,冷战结束。

第四单元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第13课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二是合作范围扩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

意义:对欧洲而言,促进了整个欧洲国家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并在整体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对世界而言,西欧的一体化进程为其他区域的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范例,并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第14课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

1、东盟(A)

1997年,中、日、韩三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10+3”合作模式。

2、石油输出国组织(A)

1960年,伊朗、伊拉克、沙特、科威特和委内瑞拉联合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第二部分中国史部分

第二分册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单元核心概念: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耕时代。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新时期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原始农耕(A)

1.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2.诞生标志: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

3. 特点:南稻北粟的格局(粟类旱地作物、人工栽培的水稻分别同时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 意义:

⑴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⑵为人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食物来源。

⑶人类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5. 典型: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体现了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⒈炎黄传说(A)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神话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⒉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区域(A)

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年—40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礼记·礼运》中的夏朝(A)

⒈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⒉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二.二里头遗址(A)

1.考古发掘显示: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2.二里头遗址中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

三.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

1.二重证据法: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提出。用“地下之新材料”证明“纸上之材料”,即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也引申为不同来源史料间的相互印证。

2.实践:参照文献《礼记·礼运》与考古发掘成果——二里头遗址相互印证展现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商朝。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方国联盟(地方上行政机构)(A)

商王朝国家的体制——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称“大邑商”或“天邑商”。“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称“四土”或“四方”。商王与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于商。

三.青铜器与甲骨文(A)

商朝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专用于王室与贵族的礼典、祭祀等活动,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甲骨文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索商史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单元核心概念:

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周朝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A)

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主要以分封同姓亲戚为主,实现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三.礼乐制度(A)

周公是礼乐制度的制定者。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

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一.东周的建立(A)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

二.社会大变革(B)

1、经济生产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

2、社会政治领域:各国当政者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

3、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B)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方案。

2.诸子百家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1.战国七雄(A):齐、楚、秦、燕、赵、魏、韩。

2.商鞅变法(A)

背景:战国初期,秦国国势日弱

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内容:废除井田制度,奖励农耕。废除世卿世禄、建县制和什伍连坐。

影响: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3.秦的统一(A):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建立。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2.内容:

(1)皇帝制度: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九卿)。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3)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

3.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⑵建造驰道和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⑶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

⑷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⑸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4.影响: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秦短命而亡的原因)(B)

(1)秦朝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和严酷的刑律。

(2)秦朝统治者一味重功利、恃酷法,不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矛盾激化。(3)秦朝统治者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亡。

二.秦末农民起义:第一次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三.西汉的建立(A)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为争夺权利而展开了“楚汉战争”,刘邦获胜,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单元核心概念:

汉承秦制,革除前朝弊政,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加强集权,外御强敌,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最终演化为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局面。分分合合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汉承秦制(A)

汉朝建立后,汉统治者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

但是,刘邦借鉴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分封同姓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二、布衣将相之局(A)

刘邦出身于农民家庭,汉初群臣或任地方县吏士卒,或是布衣平民,从而形成汉初布衣将相的局面。布衣将相之局标志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三、文景之治(A)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免田租;废除秦朝留存下来的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但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

第9课汉武帝时代

一、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A)

⒈政治上

(1)实行内外朝制: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2)创设“刺使”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3)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⒉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⑴手段: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建太学,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注重改正朔,易服色等礼仪制度,实质是“儒表法里”。

⑵影响:儒学成为“经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为儒学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3.对西域疆土的拓展(A)

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联为一体。(学会识图、填图,图见书本P36)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A)

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柔道”政策(A)

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知晓民心的刘秀决定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1)他废除王莽时繁密苛重的法令,屡次大赦,平反冤狱,并先后9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力图恢复宽松安定的局面。(2)注意提高行政效率,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财政开支,(3)重行三十税一的西汉旧制,减轻农民负担。(4)刘秀还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

作用·影响:光武帝刘秀在位的30余年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光武中兴”。

三、豪强地主(A)

1.特征:

经济上,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自给自足。

军事上,拥有“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并把持地方舆论。

政治上,成为官宦世家,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

2.影响: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第11课割据和分立

一.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A):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权、刘备。军事是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孙刘联军运用火攻打败曹操。

2.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A)

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南朝与北朝(A)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东魏→北齐

魏↘↗五胡十六国→北朝(北魏↓

蜀→西晋↘西魏→北周—→隋

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二.南方经济的发展(A)

1.原因:

(1)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和劳动力

(2)南方政权相对稳定,政府政策的积极推动

(3)南方自然环境相对比较优越,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河流密布

(4)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出山定居,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2.表现:

农业上,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手工业方面,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比较发达。

商业,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你,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3.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C)

(1)背景: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频繁的接触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收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2)内容:

政治: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与律令。全面推行汉化:迁都洛阳。

文化: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风俗习惯: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姓为汉族单姓;促进胡汉通婚。

(3)特点:

双向性: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4)影响:

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单元核心概念:

唐继隋统一之后,不仅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古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气象。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一.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1.隋朝的建立(A)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2.唐朝的建立(A)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3.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B)

(1)内容:初创于隋文帝时,唐朝时继承和发展。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的形式颁布执行。

(2)影响:是皇权逐渐加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严格执行该制度,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隋唐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二.科举制(B)

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世卿世禄制;秦朝:军功授爵制;汉朝:推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科举制

⒉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唐朝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是明经、进士两科。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科举制,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地方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一.贞观之治(A)

⒈概念: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649),年号贞观,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⒉内容:

(1)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2)广招贤才,知人善用。

(3)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4)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典型代表:唐蕃关系(A)。将文成公主嫁给土蕃君主松赞干布。二.开元盛世(A)

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年间(713-741)。开元年间,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A)

1、范围: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

2、开通:西汉张骞

3、全盛:唐朝(原因:唐朝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对外的开放、疆域的辽阔、国力的强盛),唐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

4、文明交流:

(1)中国输往西方:丝绸、纸张、瓷器、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

(2)西方输往中国: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

5、人员往来:大食、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贾、僧侣、使节,尤其是粟特人。

6、安全保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7、意义:西域及大食、波斯、天竺、朝鲜、日本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丝绸之路东段终点的唐都长安,作为东西交通的枢纽,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丝绸之路使唐文化对中亚、西亚文化的吸收、融合,内涵非常丰富,是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典范。

8、国际大都会长安: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二、遣唐使(A)

1.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包括留学生和学问僧,吸收融合唐文化,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和渗透了儒家思想的社会风俗、伦理规范等。

第三分册

第五单元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单元核心概念:

北宋初期的制度创设,有效防止了类似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的重演,但也带来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北方民族的兴起和扩张,形成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至南宋最终完成。活字、火药等创造发明,表明宋朝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辽阔的疆域客观上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以前更为积极和活跃。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一.北宋的建立(A)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宋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二.文官体制(B)

1.原因:宋朝初年,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

2.措施:

(1)961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

(2)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上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

(3)又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

(4)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3.评价:

加强了皇权,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分裂割据的隐患,开创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但是由于对武臣的防范过严,官僚不断增多和军队缺乏训练,又酿成了国家“积贫积弱”的恶果。

三、科举制的完善(A)

宋朝承继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考试制度和规则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

1、考试制度:宋朝的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2、考试规则: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由创设了“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制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3、考试内容:宋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前后也有很大的变化:宋初进士考试,仍继承唐代以来的方式,主要以诗赋取人。宋中期以后,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4、意义:通过改革而逐步完善、兴盛的科举制,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一、北宋、辽、西夏鼎立的局势(A)

1、澶渊之盟

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北宋向辽交纳“岁币”,结束了宋辽间的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2、西夏的建立

1038年党项族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1044年,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形成了北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3、参看课本P11《宋、辽、西夏形势图》

二、靖康之变与南宋的建立(A)

1、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攻入宋都开封,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妃贵戚等数千人北撤,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的建立

1127年,钦宗之弟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被拥立为帝,是为宋高宗。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延续宋朝政权,史称“南宋”。

三、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A)

1、大蒙古国的建立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

2、元朝的建立

1271年,忽必烈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3、南宋的灭亡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1279年,元军在厓山一役中消灭南宋流亡政权,南宋灭亡。

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海上丝绸之路(A)

1、兴起的原因:

(1)西夏的兴起使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

(2)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3)造船业的发达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4)政府对海外贸易的财政依赖和对外贸易港口的有效管理。

2、表现:

南宋时,东南沿海出现了广州、泉州、明州著名的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3、名称的由来:

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

4、路线:

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乃至东北非洲。

5、影响:

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第21课辉煌的科学技术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A)

1、北宋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术: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术活得成功。毕昇的发明集活字、排版和印刷于一体,为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整整早了4个世纪。

2、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火药武器的发明和使用的影响(A)

1、火药武器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和火器的国家。

2、火药武器的使用

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战争。

3、火药武器使用的影响

火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梦溪笔谈》(A)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还记载了很多平民百姓在科技上的创造,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22课元朝的统一

一、行省制度(B)

元朝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地方行政创置行省制度。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二、对边疆地区的管理(A)

(1)吐蕃作为特别地方行政区,由中央的宣政院兼管,西藏自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2)元朝后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第六单元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单元核心概念:

明清两朝,传统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独揽决策,行政大权,君主专制至于顶峰。明朝经济的发展令人瞩目,商品贸易有长足发展,但后期陷于深重危机,王朝统治在内外交困中土崩瓦解。清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稳固政权,发展生产,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防卫和管理,一度颇为强盛。明清之际虽有过西学东渐的现象,但统治者的自大与保守终使帝国从海禁走向闭关锁国,拉开了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差距。

第23课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一、明朝的建立(A)

朱元璋于1368年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

二、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B)

1、目的:朱元璋即位后,为巩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

2、措施:

(1)废除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600年的宰相制度,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2)朱元璋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大学士的职责为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内阁是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

(3)朱元璋对地方实行更为严密的控制,并建立特务机构,以法外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

第24课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一、清的建立与清军入关(A)

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后,于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继位的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第25课康乾盛世(上)

一、军机处的设立(B)

1、目的:加强皇权,削弱并取消议政王大臣权力。

2、过程:

康熙在位时,为加强皇权,于宫中设立南书房。雍正帝即位后,以应对西北战事为由,在宫内创设军机房,后将这一临时性机构固定为常设的军机处。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

3、职能:

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章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军机处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

4、影响: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二、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A)

1、东北: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入侵。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此后这一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2、西北:康、雍、乾三朝多次遣军征讨,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帝出兵平定回部叛乱,

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

3、西南: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也不断加强。雍正时,中央政府派出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时,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全藏所有僧俗事物都有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互相商定,共同管理,并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4、东南: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此后,在台湾的郑氏政权成为割据势力。康熙中期,清朝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府,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第25课康乾盛世(下)

一、社会经济的繁荣的表现(A)

1.农业发展的表现

粮食生产,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大为提高。明代引入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此时迅速推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

2.商业的繁荣

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繁盛并有新的发展。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首都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在市场上零售和批发的有各地区、各民族的工艺品与土特产。

二、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

1.《四库全书》(A)

乾隆时编成的《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4部,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2.文字狱(A)

清朝为稳固统治竭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的思想钳制空前严厉。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

一、朝贡贸易的特点(A)

由官方控制和垄断,薄来厚往;重政治,轻经济;有限制的贸易。

二、从海禁到闭关(B)

1、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1)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实行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2)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康熙晚期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3)乾隆时,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国门关闭得更加紧密。

2、闭关政策的原因

(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2)专制皇权下唯我独尊的心态使统治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的发展。

(3)清朝统治者防范自卫的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一、西学的传入

1、《几何原本》的翻译(A)

利玛窦对西学传入的贡献: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2、西学东渐的意义(B)

早期的“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第五分册中国近代史部分

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

单元核心概念: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连续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率领太平军,纵横十数年,横扫大清王朝半壁江山。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相号召,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现代化之路。

第1 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国和世界——鸦片战争的历史必然性(B)

(1)国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财政空虚,闭关锁国。

(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列强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殖民扩张。

二、虎门硝烟(A)

1、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导火线:虎门销烟。

1839年,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三、《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B)

1842年,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

3、《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C)

(1)社会性质的变化:《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3)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与历史分期的变化: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5)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如: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A)

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爆发时间:1856年10月,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B)

1、《天津条约》(B)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2、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A)

3、《北京条约》(B)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4、《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B)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成立拜上帝会(A)

洪秀全成立拜上帝会,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点燃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的烽火。

2、洋枪队

上海地方官绅与英法侵略者相互勾结,组织洋枪队,进行抵抗。太平军与洋枪队屡屡交手,取得了多次胜利。

3、湘军与淮军(A)

曾国藩建立湘军、李鸿章建立淮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A)

在中央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2、总理衙门(A)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从“自强”到“求富”(B)

1、创办军事企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军事企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2、建立海军

为了增强军事实力,自70年代起,开始整顿海防,筹建新式海军,初步建成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3、创办民用企业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4、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1862年,在奕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为教习,教授英、法等国文字,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

三、洋务运动的结果、影响(B)

1、洋务运动的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2、影响:

积极: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具体体现在开启了三个方面的近代化(生产方式、文化教育和军事)。

2、创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的近代生产方式,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很多弊端。总之,洋务运动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没能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单元核心概念: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民族的命运。甲午战争后,面对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继续探索救亡图存的出路。无论是鼓吹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还是以“扶清灭洋”相号召的义和团运动,以王朝自救为目标的清末新政,均以失败而告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民主共和的始基。由此,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1、通商口岸与近代民族企业的产生(A)

鸦片战争后,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影响,沿海地区的一些商人、买办、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采用机器进行生产。

2、发昌机器厂(A)

1869年,铁匠作坊方举赞在上海开设的发昌机器厂,至80年代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3、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A)

办学兴教、翻译西书是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此外清政府还派出留学生和使臣到海外学习和工作。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及结果(A)

1、甲午战争的开始:1894年7月,日本挑起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2、甲午战争的结果:1895年,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B)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1895年4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2、《马关条约》的影响

(1)消极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积极影响:

A、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

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B、政治:随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先后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挽救国家危亡

C、思想:甲午战争证明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在中国行不通,取而代之便是资产阶级所宣传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思想。

综上所述,《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但甲午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一步发展。

第7课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A)

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从此,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时务报》与《天演论》(A)

1、《时务报》(A)

创刊于1896年的《时务报》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竭力鼓吹维新。

2、《天演论》(A)

1897年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并以此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百日维新(A)

1、开始: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2、内容: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

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

3、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四、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

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一、瓜分狂潮

1、19世纪末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A)

1897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首开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恶例。

(1)背景:当德、俄、英、法、日等国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正与西班牙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战争结束时,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已经划定。为了维护和扩大本国在华利益,美国政府向英、俄、德、法、日等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2)时间:1899年。

(3)内容: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

(4)评价:“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二、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A)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A)

(1)背景:19世纪末,列强肆意宰割中国的行经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促成了民族反抗意识的高涨。

(2)口号:“扶清灭洋”

(3)范围:山东、河南、直隶。

(4)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A)

(1)开始:1900年,英、俄、日、法、徳、美、意、奥八国以义和团运动为借口,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结果: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徳、日、意、西、荷、比等11国公使签订)

三、《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B)

内容:1.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

5.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

6.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影响: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3.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4.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9课清末新政

一、新政的举措(A)

1、举措: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二、预备仿行宪政(A)

三、皇族内阁(A)

皇族内阁的成立,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至此清政府借立宪之名欺骗国人、企图实现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原先对立宪抱有幻想的立宪派大失所望,开始另寻救国出路。

第10课辛亥革命

一、中国同盟会

1、孙中山创立兴中会(A)

1894年秋,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2、同盟会的成立及意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

成立: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纲领:三民主义。同盟会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20世纪初)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A)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起义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