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药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物化学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药物作用的化学机制、体内代谢、构效关系及寻找新药的学科,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悉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为有效、合理地使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临床药学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常用药物的结构,中英文通用名及化学名。

2、掌握典型药物的理化性质,特别是影响药效、毒性、质量控制及分析和剂型选择有关的理化性质。

3、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体内代谢、毒副反应及临床应用,熟悉药物的结构特征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4、了解各类药物最新进展。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药物化学》第六版(郑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

本课程教学时数:总学时为54或36学时,其中理论课为36学时,实验课为18或0学时。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30%。

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

药物化学教学总学时为54或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为18或0学时。(适用于所有理论学时为36学时的班级,临床药学方向除外)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掌握: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熟悉:

药物的命名要求。

了解:

药物化学发展史。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4学时)

掌握:

1、地西泮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

2、盐酸氯丙嗪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

3、盐酸美沙酮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熟悉:

1、异戊巴比妥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2、熟悉巴比妥类药物构效关系;

3、熟悉硝西泮、奥沙西泮、阿普唑仑的结构、通用名及应用。

4、硝西泮、奥沙西泮、阿普唑仑的结构、通用名及应用。

5、苯妥英钠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

6、奋乃静、氟奋乃静、奋乃静庚酸酯的结构、通用名及应用,

7、熟悉氟哌啶醇、舒必利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应用。

8、盐酸丙咪嗪、盐酸阿米替林的结构、通用名及应用。

9、吗啡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临床应用及其毒副作用。

10、可待因、盐酸纳洛酮、盐酸哌替啶的结构、通用名及应用。

了解:

1、三唑仑的结构及应用,酒石酸唑吡坦、格鲁米特的结构及应用。

2、普罗加比、卡马西平的结构及应用。

3、氯普噻吨、氯氮平的结构及应用,了解吩噻嗪药物的构效关系。

4、盐酸氟西汀的结构及应用。

5、氢吗啡酮、埃托啡、安那度尔、芬太尼、喷他佐辛、奈福泮的结构及用

途。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用药(4学时)

掌握:

1、溴新斯的明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作用机制、体内代谢

及临床应用。

2、肾上腺素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3、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

4、盐酸普鲁卡因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

熟悉:

1、氯贝胆碱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应用。

2、拟胆碱药的构效关系。

3、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沙丁胺醇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用途。

4、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结构及应用。

5、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的结构、通用名及用途。

6、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7、硫酸阿托品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及应用。

8、溴丙胺太林、氢溴酸山莨菪碱、泮库溴铵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应

用。

9、氢溴酸东莨菪碱、丁溴东莨菪碱、右旋氯筒箭毒碱的结构及应用。

10、盐酸赛庚啶、盐酸西替利嗪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应用。

了解:

1、毛果芸香碱、毒蕈碱、毒扁豆碱、他克林、多萘培齐、雷沃斯的明、美

曲磷脂的结构及应用。

2、格隆溴铵、盐酸苯海索、盐酸贝那替秦、氯唑沙宗、氯琥珀胆碱、苯磺

酸阿曲库铵的结构及应用。

3、甲氧明、多巴胺、克仑持罗的结构及应用。

4、咪唑斯汀、阿司咪唑的结构及应用。

5、丁卡因、布他卡因、吡咯卡因的结构及应用。

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5学时)

掌握:

1、盐酸普萘洛尔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

用。

2、硝苯地平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3、盐酸胺碘酮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4、卡托普利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熟悉:

1、洒石酸美托洛尔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临床应用。

2、纳多洛尔、吲哚洛尔、艾司洛尔、阿替洛尔的结构及应用。

3、β受阻滞剂的构效关系。

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构效关系。

5、盐酸地尔硫卓、盐酸维拉帕米的结构、通用名及临床应用。

硫酸奎尼丁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临床应用。

6、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理。

7、氯沙坦的结构、通用名及临床应用。

8、硝酸甘油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地高辛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临床应用。

9、调血脂药的作用机理。

10、洛伐他汀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11、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的结构及应用。

利血平的结构及应用。

了解:

1、普拉洛尔、拉贝洛尔的结构及应用。

2、尼莫地平、氨氯地平、桂利嗪的结构及用途。

3、盐酸美西律、普罗帕酮的结构及用途。

4、依那普利、福辛普利、依普沙坦、替米沙坦的结构及应用。

5、硝酸异山梨酯、吗多明、硝普钠的结构及应用。

6、米力农、多巴酚丁胺、匹莫苯的结构及应用。

7、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烟酸、右旋甲状腺素的结构及应用。

8、氯吡格雷、华法林钠的结构及应用。

9、酚妥拉明、哌唑嗪、可乐定、甲基多巴、肼屈嗪、、胍乙啶的结构及应

用。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2学时)

第一节抗溃疡药

掌握:

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熟悉:

1、抗溃疡药的作用机制.

2、雷尼替丁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临床应用。

了解:

法莫替丁、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的结构及应用。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2学时)

掌握:

1、阿司匹林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主要杂质及临

床应用。

2、布洛芬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熟悉:

1、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代谢及应用。

3、阿司匹林铝盐、赖氨匹林、贝诺酯的结构及应用。

4、非甾体抗炎药的结构类型。

5、芳基丙酸类消炎镇痛药的构效关系。

6、羟布宗、吲哚美辛、甲芬那酸、奈普生、双氯芬酸钠、吡罗昔康的结构、

通用名及用途。

了解:

1、二氟尼柳、氟苯柳的结构及应用。

2、非甾体抗炎药发展

3、舒林酸、安乃近、保泰松、酮洛芬的结构及应用。

第七章抗肿瘤药(3学时)

第一节生物烷化剂

掌握:

1、环磷酰胺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2、氟尿嘧啶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熟悉:

1、盐酸氮芥、氮甲、塞替派、卡莫司汀、白消安、顺铂的结构、通用名、

化学名及应用。

2、抗代谢药物作用机制。

3、盐酸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碟呤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体内代谢,

及用途。

了解:

1、了解生物烷化剂发展。

2、卡铂的结构及应用。

3、放线菌素、博来霉素的、盐酸多柔比星、盐酸米托蒽醌的结构及应用。

4、羟喜树碱、硫酸长春碱、长春新碱、紫三醇的结构及应用。

第八章抗生素(5学时)

掌握:

1、阿莫西林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2、头孢噻肟钠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3、氯霉素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

熟悉:

1、β—内酰胺抗生素发展、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2、青霉素钠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稳定性、体内代谢、作用特点及应

用。

3、苯唑西林钠、头孢氨苄的结构、通用名及临床应用。

4、舒巴坦、克拉维酸、诺卡霉素、氨曲南的结构及应用。

5、四环素的结构、通用名及临床应用。

6、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7、链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8、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9、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的结构特点及临床应用。

1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1、氯霉素的作用机制。

了解:

1、青霉素V、奈夫西林、氟氯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羧苄西林、头

孢乙腈、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的结构及应用。

2、土霉素、金霉素的结构及应用。

第九章化学治疗药(4学时)

掌握:

1、环丙沙星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2、异烟肼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3、氟康唑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4、利巴韦林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熟悉:

1、吡哌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结构、通用名及临床应用。

2、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3、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利福定、盐酸乙胺丁醇的结构及应用。

4、甲氧苄啶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5、磺胺嘧啶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临床应用。

6、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克霉唑、硝酸益康唑的结构及用途。

7、盐酸金刚烷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阿昔洛韦的结构及应用。

了解:

1、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概况。

2、了解奈啶酸、依诺沙星的结构及应用。

3、利福喷汀的结构及应用。

4、磺胺异恶唑、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的结构及应用。

5、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奈替芬的结构及应用。

6、膦甲酸钠的结构及应用。

第十章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1学时)

第一节口服降血糖药

掌握:

甲苯磺丁脲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应用。

熟悉:

格列苯脲、盐酸二甲双胍的结构及应用。

了解:

1、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的结构及应用。

2、夫噻米、氢氯噻嗪、乙酰唑胺、螺内酯的结构及应用。

第十一章激素(2学时)

掌握:

雌二醇、醋酸地塞米松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作用。熟悉:

1、丙酸睾酮、醋酸甲羟孕酮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

谢及应用。

2、已烯雌酚、枸橼酸他莫昔芬、睾丸素、甲睾酮、苯丙酸诺龙、黄体酮、

炔诺酮、左炔诺酮、米非司酮、氢化可的松的结构及应用。

3、地塞米松的构效关系。

了解:

1、各类甾体激素药物的作用机制。

2、乙炔雌二醇、炔雌醚、戊酸雌二醇、可的松、醛甾酮、醋酸氟轻松、倍

他米松的结构及应用。

第十二章维生素(2学时)

掌握:

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C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熟悉:

1、熟悉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2、维生素A的构效关系

3、维生素D

3

、维生素E醋酸酯的结构、通用名、化学名及应用。

4、熟悉维生素D

2、B

1

、B

2

、B

6

的结构及应用。

了解:

VK、VB12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第十三章新药设计与开发(1学时)

熟悉:

药物在体内作用靶点的种类及特点,熟悉药物作用的体内过程。

了解:

药物产生药效的决定因素,掌握溶解度、分配系数、解离度、基本结构、电子密度、键合特性及立体结构等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四、学时分配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44271 【英文译名】:Experiment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学分数】:1 【总学时】:16 【实践学时】:16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等环节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天然药物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天然药物方面研究、开发和生产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科研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具备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有效地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正确地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实验课,应在修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或已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该课程还为《药物分析》和《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本实验课程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TLC分析法及其应用 【目的要求】

掌握TLC硅胶板的制备方法,能应用TLC分析方法,进行简单的天然药物分离和分析。 【内容】 制备TLC硅胶板;TLC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方法】 1、制备TLC硅胶板:取适量薄层层析用硅胶,以0.5%-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搅拌均匀,铺在载波片上,将该载波片平置,自然风干后120℃烘干30-40分钟,放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TLC分析方法及其应用:选取谷甾醇、胡萝卜甙等常见的天然产物作为实验样品,让学生在不同溶剂系统下进行TLC操作,并确定最佳分离条件。 【参考资料】 《中草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验二、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实验 【目的要求】 掌握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实验的常用方法并检测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灵活运用植物化学成分预试实验的常用方法,通过检测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设计提取分离方案。【内容】 对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设计提取分离方案 【方法】 按照常规植物成分预示实验方法进行。 【参考资料】 《植物成分分析》(谭仁祥主编,科学出版社)。 实验三、陈皮挥发油的提取 【目的要求】 了解挥发油提取的原理方法,掌握水蒸汽蒸馏法从陈皮中提取挥发油的原理和操作,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内容】 从陈皮中提取挥发油并测定其含量。 【方法】 采取水蒸汽蒸馏法进行。 【参考资料】 《天然药物化学》(宋晓凯主编,化工出版社)。 实验四、芦丁的提取和鉴定 【目的要求】 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鉴定方法。能设计芦丁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方案,经老师同意后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内容】 预试;提取分离芦丁并对其进行精制;对所得芦丁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性质。【方法】 可采用酸碱法、水提法和溶剂法等进行提取分离,具体方案由学生设计,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采用纸层析法鉴定,紫外灯下检测荧光,层析条件由学生实验确定。【参考资料】 《中草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8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首先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进行讲解。继之讲述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然后介绍环境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危险度和安全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最后简单介绍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概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环境毒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三)课后练习 什么叫环境毒理学? 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了解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与贮存、排泄等过程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转运 1.主要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吸收;分布与贮存; 化学物的排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第二节生物转化 1.主要内容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3.问题与应用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四、学分:3.5 课时:56 五、考核方式:考试 六、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七、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八、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无机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及其效应,初步了解环境化学任务(课题)的研究方法。明确环境化学的任务和目的以及环境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 九、说明 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内容包括各环境要素介绍、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过程及其生物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等章节。对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固体废弃物处置、光化学烟雾等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的经典研究结果及最新研究动向进行讨论。 1、使用教材:戴树桂.《环境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参考资料:何遂源.《环境化学》.华东理工出版社,2005 十、基本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掌握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 【教学重点】 环境化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教学难点】 主要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大纲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54 学分:3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能力。主要任务是讲解天然药物中主要有效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特点、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化学成分的检识和结构测定,其次是生物合成和生物活性。 二、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典型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方法以及生物合成途径;理解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以及鉴别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无)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在已修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基本概念、研究的内容、任务和方法;熟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范围和课程的学习重点;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及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天然药物化学的

定义、性质、任务;薄层色谱、各类柱色谱技术和UV,IR,MS,NMR等光谱方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各类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内容:绪论;生物合成;提取分离方法;结构研究法。 第二章糖和苷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糖和苷类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单糖的立体结构,苷键的裂解方法及特点,糖的核磁共振性质;熟悉糖的化学性质,糖链的结构测定方法;了解糖和苷的分类;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教学重点:糖的立体结构,糖的化学性质,糖的结构鉴定。 教学难点:五碳及六碳单糖的立体结构的几种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单糖的立体化学;糖和苷的分类;糖的化学性质;苷键的裂解;糖的核磁共振性质;糖链的结构测定;糖及苷的提取分离。 第三章苯丙素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掌握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特点、结构鉴定方法;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了解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生物活性。 教学重点:香豆素的内酯性质、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波谱学特性、木脂素的结构类型。 教学难点:利用香豆素的内酯性质及木脂素的性质,指导提取分离工作。 教学内容:苯丙酸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熟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的典型化合物,蒽醌的波谱特征;了解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教学重点: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紫外光谱特性、NMR波谱学特性。 教学难点:羟基蒽醌类成分的波谱特征及结构测定。 教学内容: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及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和颜色反应,提取和分离方法,紫外、质谱、氢谱和碳谱的特征;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生源及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物活性。 教学重点: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及结构类型;紫外光谱法用于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紫外光谱法用于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概述;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结构研究实例。 第六章萜类和挥发油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萜类和挥发油的定义性质,掌握萜类的定义、结构类型及其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Environment Chemistry) 课程编号: 总学时:32H 学分:2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类本科生 所属单位(教研室、实验室):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 考核方式:考查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 环境化学是运用传统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结合生物学,生物化学,毒理学,气象学,土壤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的交叉来解释环境问题。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处理一般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通过《环境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环境化学任务(课题)的研究方法,明确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环境化学的任务和目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 (2)掌握环境中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基础知识,明确环境 中主要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分布、反应、转化、效应和归宿; (3)熟悉掌握温室效应、酸雨的成因、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4)重点掌握有机、无机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及其效应; (5)了解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在环境学导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授完的基础上开设,为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

置等后置课程服务。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环境和环境问题; 2. 环境污染和化学污染物; 3. 环境化学的定义、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有关环境的概念; 2. 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动向; 3. 掌握环境污染的定义、影响因素、化学污染物。 第二章大气圈和大气污染 教学内容: 1.大气圈的构成; 2.对流层大气的组成和性质; 3.环境空气的质量; 4.大气污染; 5.大气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教学要求: 1.了解大气层的结构,掌握对流层大气的组成; 2.了解气溶胶的概念及其形成、性质、组成、危害及去除; 3.掌握活性氧自由基的性质、生成、消除、与有机物的反应及检测方法; 4.了解空气质量标准与污染指数; 5.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6.掌握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7.掌握大气光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 1.活性氧自由基的性质和在大气中生成和消除及与有机物的反应; 2.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3.光化学反应机理。 教学难点: 1. 各地理区域地面大气的化学; 2. 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水中溶解平衡。 第三章水圈和水体污染 教学内容: 1.水体特征和水的循环;

天然药物化学 教学大纲剖析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1123857 课程英文名: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课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学分:3 学分 总学时数:54学时 周学时数:3 适用专业:药学院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 适用学生类别:内、外招生 开课单位: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中主要成分类别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精制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寻找中药有效成分的途径,为开发研究新药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尤其是某些著名天然药物活性化合物,如紫杉醇、小檗碱、芦丁、青蒿素等的分离和鉴定工作。难点多集中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鉴定工作。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巩固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实验

操作技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具体说明请参阅《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四、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1] 吴立军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7. [2]于荣敏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广州:暨 南大学出版社印刷,2009. 2参考书: [1] R. H. THOMSON. The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Second edition). Glasgow: Blakie Academic & Professional, an imprint of Chapman & Hall, 1993. [2] Steven M. Colegate and Russell J. Molyneux.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Detection,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London: CRC Press, Inc., 1993. [3] 姚新生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1. [4] 陆蕴如主编. 中药化学.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5]《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波谱解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北 京(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教材)(于荣敏:主编) [6]《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生物合成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广

《无机化学实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一、课程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 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 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

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 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 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 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 考试6学时 其中: 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 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 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 四、大纲内容

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 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 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2、掌握使用天平的规则。 1、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四溶液的配制 1、掌握一般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教学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药学类专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 学分与学时 天然药物化学3.5学分,60学时。 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或专业基础课)模块,是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 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主要围绕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其发展与有机化学、合成化学、现代谱学等学课关系密切,课程内容与药物化学关系密切,并为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 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 鉴定和生物活性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开发利用 的能力,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 本方法,能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天然药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相关工作。

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本课程要求修完药学专业基础课(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等)后,掌握了一定的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再进行学习,为后续课程(如:药物分析等)作基础。 六教学目的与主要要求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1.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性质与任务。 2.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熟悉1.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各类二次代谢产物生成的相关性。 了解1.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2.本学科近代研究成就、发展趋势及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 【主要内容】 1.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史及新药发现 2.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3.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4.结构研究法 第二章糖与苷 【目的要求】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大学基础化学II——有机化学;物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主干基础课;4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合成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材料、生物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第二版)》共17章,按照以官能团分章的方式编排,每章最后都设置了相应的习题。教材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在选材和举例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许多实例都来自于科研。在内容设置上,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几乎每个章节都设立了思考、引导和探究项目,可供学生讨论。还设置了拓展阅读部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机化学(第二版)》的另一特色是,引入理论计算,对每种官能团的代表化合物都拟合出形象的电子分布密度图,便于读者形象地理解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课程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能够掌握并运用一些常见重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打好一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无机化学与化学原理。先修课程对学生在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和立体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化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可通过前期的基本了解

学习,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艳梅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高坤、李瀛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 李瀛等,有机化学质疑暨考研指导,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古练权等,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伍越寰等,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邢其毅等编著,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第三节共价键 第四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第五节有机反应中的酸碱概念 第六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七节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写法 第八节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 第九节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第一节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天然产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80003347 课程英文名: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学分:3 学分 总学时数:54学时 周学时数:3 适用专业:药学院中药学专业 适用学生类别:内、外招生 开课单位: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中主要成分类别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精制及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 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及寻找中 药有效成分的途径,为开发研究新药奠定基础。 3 了解天然药物主要化学成分类别的生物合成途径。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 本课程的重点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尤其是 某些著名天然药物活性化合物,如紫杉醇、小檗碱、芦丁、青蒿素等的分离和鉴定工作。 2 难点多集中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鉴定和主要化合物类别的生物 合成工作。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巩固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具体说明请参阅《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四、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1] 吴立军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5. 参考书: [1] 姚新生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1. [2] 陆蕴如主编. 中药化学.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 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考核形式:闭卷 成绩计算:总成绩(100%)=期末考试成绩(90%)+平时成绩(10%) 六、基本教学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学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各类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主要

最新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6201 课程名称:天然药物化学 课程类型:必修 总学时:96 学时理论课学时:42学时实验学时:38学时机动:16学时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 课程简介: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高专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力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围绕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鉴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生产的能力,为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按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一般应于理论课讲授的内容,也是学生实验课要进行的内容;第二级是学生要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性的讲授;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生自学或教师选择性的简单介绍。为适应现代化科学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补充介绍本学科的新方向和新进展,对教材内容与学时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 一、课程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也是国家职业药师(中药学)资格考试必考课程。本课程着重围绕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地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强地知识运用能力和开拓精神,为学生适应岗位变化,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类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别的一般方法,为毕业后从事与天然药物相关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2.掌握主要类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存在形式、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的基本知识。 3.熟悉寻找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一般途径,并对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具有初步检识判断能力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提取分离和鉴别的基本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根据各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结构和理化性质等特点选择适当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能力。 3.学会用化学检识法和色谱法初步鉴别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基本技术。

《环境化学》 教学大纲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学时32)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评价、预防、控制和修复化学物质污染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在能力训练方面强化学生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及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秉承“教为不教、学为会学”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 本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考虑到课程学时和与其它课程衔接等因素,本课程只学习该教材的第一至第五章,其它内容,或在本专业其它课程中有所涉及,或可由学生自学。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国内外环境与发展问题、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污染物的分类;掌握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环境介质的性质。 2.了解化学污染物在大气、水和土壤中发生的主要迁移方式以及影响这些迁移行为的因素;理解迁移过程涉及的动力学方程、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掌握描述吸附、分配行为的理化参数及其环境意义。 3.掌握大气及水体中重要无机污染物转化的基本原理;了解某些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光化学转化行为,掌握光吸收、光物理与光化学过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有机污染物的酸碱解离、水解反应、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转化行为。 4.掌握外源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代谢及它们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机制及生态健康效应,了解化学品的生态风险评价。 5.了解典型化学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危害及其来源解析方法。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能力 1 第一章环境介质 及性质 1.自然环境 2.大气圈 3.水圈 1. 讲授地球环境、大气圈、水 圈、土壤圈等圈层的性质 2. 结合案例,讲授环境污染的 成因及污染物的分类 6 课堂讲 授、课堂 讨论、案 例教学、 完成作业 1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药物制剂本科)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供四年制药物制剂专业本科使用) 前言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 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了解由天然药物创制新药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应用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化学研究的能力。 本大纲可与裴月湖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天然药物化学》教材配套使用,适用于4年制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使用。本大纲的教学目的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 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中有下划线部分为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54学时(为理论教学),记3.0学分。 本课程为院级考试课程,课终考核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与练习、课堂讨论发言等)占35%,课堂考勤占5%。 教学内容与参考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总论 糖和苷 苯丙素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萜类和挥发油 三萜及其苷类 甾体及其苷类 生物碱 海洋天然产物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6 6 3 3 6 6 6 6 6 3 3 合计54 0 总学时54 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性质、任务、意义,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熟悉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产物。 了解本学科近代研究成就及发展趋势,本学科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天然药物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生物合成的重要理论意义;层析分离法的分类及其分类原理,各种层析分离的要素、相关因素及应用技术。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水环境化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41210 课程中文名称:水环境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Water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or Aquacultur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63 理论学时:42 实验学时:18 课外学时:3 学分:2.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水环境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集中讲述天然水和养殖用水中化学成分的来源、转化、迁移及这些成分与养殖生产的关系,使学生较系统和较深入地掌握水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做好理论和技术准备。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天然水和养殖水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的来源、迁移、分布、变化规律;了解污染物的毒性及毒性实验方法、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天然水的水质特点;掌握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电离、氧化还原、络合、吸附、凝聚等平衡过程;并能运用水环境化学成分的动态规律对水质管理提出一般性意见。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1、了解地球水圈资源的分布和我国水资源状况。了解环境化学的任务和各圈层环境化学的概念; 2、掌握水质系的组成、来源、特点;干燥空气的基本组成及大气平均温度与压

力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初步掌握地球各圈层的基本知识,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任务和教学内容。 3、重点难点:水质系的组成、来源、特点;干燥空气的基本组成及大气平均温度与压力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1、初步了解海水盐度、氯度定义的演变,电介质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系数的计算。 2、掌握天然水离子总量、盐度、氯度的原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水体流转混合、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与盐度的关系。阿列金分类法。初步掌握海水电导率、实用盐标的定义及其优点。天然水电导率、电介质摩尔电导、离子摩尔电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运用活度系数进行有关化学平衡的初步计算。 3、重点难点:天然水离子总量、盐度、氯度的原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水体流转混合、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与盐度的关系。阿列金分类法。 第二章天然水的基本水化学特征 1、了解我国天然水碱度的分布;氧氮气体溶解规律与鱼类气泡病的关系。 2、掌握天然水主要离子的来源。水硬度、碱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与水产养殖的关系。硫在天然水中的转化,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初步掌握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在天然水中含量的概况,对生物的毒性。海水主要成分的恒定性。气体的溶解度、溶解速率等有关概念;决定养殖水体中氧气含量的因素,溶氧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溶氧在养殖生产中的生态作用。初步掌握气体溶解速率的双膜理论,亨利定律的有关计算。 3、重点难点;水硬度、碱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硫在天然水中的转化,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气体的溶解度概念;决定养殖水体中氧气含量的因素,溶氧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亨利定律的有关计算。 第三章天然水中与水生生物相关的主要化学过程 1、了解氢氧化亚铁与碳酸亚铁稳定区域图的绘制,FeS、氢氧化亚铁与碳酸亚铁溶的分级沉淀。碳酸分布系数图的绘制。初步了解EH-pH(或pe-pH)稳定区域图的结构、作用及绘制的一般方法。 2、掌握氢氧化物溶解性与pH的关系;难溶硫化物、难溶碳酸盐的溶解性与pH 及总二氧化碳的关系。初步掌握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中碳酸钙的溶解平衡,水稳

《基础化学教程》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基础化学教程》 二、课程类型:文化基础课 三、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四、课程性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为目标的。幼儿师范学校的化学教学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适应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需要。 五、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2、分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与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有关问题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等,使他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以利于将来能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六、教学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1、目标要求: (一)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一些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化学概念、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理论,进一步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以及化学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了解化学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应用,了解化学的发展趋势。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地学习,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等,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与从事学前教学工作的关系,了解幼儿科技活动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常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自制简易教具和指导幼儿开展与化学有关的科技活动的本领。 (四)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和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44 学时,讲课44 学时,实验学时。 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基本内容 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天然产物,天然产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很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天然产物化学以研究天然产物的分类、结构、提取分离、性质及应用为主要内容。天然产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来源于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十三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维生素,糖,核酸,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萜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生物碱,脂肪酸与脂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苷类化合物,香豆素,芳香族酸酚类化合物,昆虫激素与信息素),尤其是具有生物活性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合成、生物合成途径、性质及应用等。天然产物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化学类专业学生从化学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天然产物的分类、分布与结构类型,掌握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的一般方法,熟悉各类天然产物,特别是重要的天然产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并对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有一定认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提取与净化分离方法原理、适用对象。 第一节提取方法 1.1.1 蒸馏法 1.1.2 萃取法 第二节净化分离方法 1.2.1 吸附法 1.2.2 沉淀法 1.2.3 重结晶法 1.2.4 色层层析法 1.2.5 磺化与皂化法 第二章维生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维生素的理化特性与生理代谢特点。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 2.1.1 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 2.1.2 维生素D与维生素E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 2.2.1 维生素B1与B2 2.2.2 维生素B5与B6 2.2.3 维生素C 第三章甾族化合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类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理化性质。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水环境化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41210 课程中文名称:水环境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Water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or Aquacultur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63 理论学时:42 实验学时:18 课外学时:3 学分:2.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先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水环境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集中讲述天然水和养殖用水中化学成分的来源、转化、迁移及这些成分与养殖生产的关系,使学生较系统和较深入地掌握水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做好理论和技术准备。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天然水和养殖水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的来源、迁移、分布、变化规律;了解污染物的毒性及毒性实验方法、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天然水的水质特点;掌握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电离、氧化还原、络合、吸附、凝聚等平衡过程;并能运用水环境化学成分的动态规律对水质管理提出一般性意见。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1、了解地球水圈资源的分布和我国水资源状况。了解环境化学的任务和各圈层环境化学的概念; 2、掌握水质系的组成、来源、特点;干燥空气的基本组成及大气平均温度与压 力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初步掌握地球各圈层的基本知识,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任务和教学内容。 3、重点难点:水质系的组成、来源、特点;干燥空气的基本组成及大气平均温度与压力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1、初步了解海水盐度、氯度定义的演变,电介质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系数的计算。 2、掌握天然水离子总量、盐度、氯度的原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水体流转混合、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与盐度的关系。阿列金分类法。初步掌握海水电导率、实用盐标的定义及其优点。天然水电导率、电介质摩尔电导、离子摩尔电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运用活度系数进行有关化学平衡的初步计算。 3、重点难点:天然水离子总量、盐度、氯度的原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水体流转混合、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与盐度的关系。阿列金分类法。第二章天然水的基本水化学特征 1、了解我国天然水碱度的分布;氧氮气体溶解规律与鱼类气泡病的关系。 2、掌握天然水主要离子的来源。水硬度、碱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与水产养殖的关系。硫在天然水中的转化,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初步掌握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在天然水中含量的概况,对生物的毒性。海水主要成分的恒定性。气体的溶解度、溶解速率等有关概念;决定养殖水体中氧气含量的因素,溶氧

现代环境资料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427 课程名称:现代环境分析技术 英文名称:Modern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72 学分:3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环境化学等 二、课程简介 环境分析技术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提高监测质量和效能的根本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对环境监测要求的日益提高,灵敏、准确、精密、快速、简便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本课程以分析方法为系统,涉及现代仪器分析中可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分析仪器,介绍了这些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成、分析方法、操作程序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已学过化学分析、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现代环境监测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各类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各类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对无机、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具有仪器分析的基础理论,并且具有操作仪器和进行环境监测分析基本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气相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流程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2.理解塔板理论、速率理论。 3.掌握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4.掌握气相色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掌握气相色谱最佳实验条件选择的原则、方法。 6.了解气相色谱法在在有机污染监测上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