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说课讲解

减数分裂----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说课讲解
减数分裂----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说课讲解

减数分裂----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将同源染色体与姊妹染色体均分给子细胞,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中染色体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物种染色体数的恒定。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减数分裂不仅是保持物种遗传物质稳定传递的手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增加了变异,增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减数分裂过程

注: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

减数分裂过程

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和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或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着两两配对。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极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为5个阶段:〖细线期〗细胞核内出现细长、线状染色体,细胞核和核仁体积增大。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偶

线期〗又称配对期。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两两侧面紧密相进行配对,这一现象称作联会。由于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4条染色单体,称四分体。〖粗线期〗染色体连续缩短变粗,同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DNA 的片断交换,从而导致了父母基因的互换,产生了基因重组,但每个染色单体上仍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双线期〗发生交叉的染色单体开始分开。由于交叉常常不止发生在一个位点,因此,染色体呈现V、X、8、O等各种形状。〖终变期〗(又叫浓缩期)染色体变成紧密凝集状态并向核的周围靠近。以后,核膜、核仁消失,最后形成纺锤体。

中期

各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双双移向细胞中央的赤道板,着丝点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质中形成纺锤体。

后期

由纺锤丝的牵引,使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各自发生分离,并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

到达两极的同源染色体又聚集起来,重现核膜、核仁,然后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这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重新生成的细胞紧接着发生第二次分裂。注:1.染色体复制是在的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的,一旦复制完成,精原细胞就称作初级精母细胞。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成为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目的是实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减半。(相对于复制后而言)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紧接,也可能出现短暂停顿。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有时还伴随细胞的变形。

前期

染色体首先是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核膜、核仁再次消失,再次形成纺锤体。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

后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末期

重现核膜、核仁,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结束。注:1.第二次减数分裂的目的是着丝点分裂,实现染色单体分离。分裂结果是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分子数目减半。2.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成为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必须再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成为精子。结果是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和一系列的形态发育并最终成为四个精子。3.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成为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一个极体再分为两个极体。不久,三个极体都会退化消失。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只成为一个卵细胞。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

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2.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

入配子,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2)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片段可能发生交换,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发生重组,形成不同于亲代的遗传变异。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 4N 2N 4N(2)中期; 4N 2N 4N(3)后期; 4N 2N 4N(4)末期; 2N N 2N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 2N N

2N(2)中期; 2N N 2N(3)后期; 2N 2N 0(4)末期; N N 0。{顺序依次为DNA分子数

染色体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顺序依次为DNA分子数染色体染色单体}

(1)前期; 4N 2N 4N(经过间期复制后)

(2)中期; 4N 2N 4N

(3)后期; 4N 2N 4N

(4)末期; 2N N 2N,

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 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 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 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 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 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

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 (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 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区别: 有丝分裂:起点与终点(染色体或DNA)数目相同; 减数分裂:起点(染色体或DNA数目)是终点的两倍。 DNA与染色体曲线的区别: DNA曲线有斜线(间期复制),染色体曲线没有斜线。 如图,BC段和JK段为斜线,则该图为DNA变化曲线; 曲线起点为A和I,终点为G和P, 则A→G为减数分裂,I→P为有丝分裂,G→I为受精作用。 如图,图中没有斜线,因此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起点为A和E,终点为E和K, 则A→E为有丝分裂,E→K为减数分裂, 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二倍体生物) 一看同源→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看特殊行为→有联会或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特殊行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没有特殊行为的是有丝分裂 三看是否均等分裂→均等:初(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不均等:初(次)级卵母细胞 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③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大全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大全 1.二次根式:式子(≥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2= (≥0);(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0,b≥0);(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2)、平方法 当时,①如果,则;②如果,则。 例1、比较与的大小。 例2、比较与的大小。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例3、比较与的大小。

(4)、分子有理化法 通过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比较。 例4、比较与的大小。 (5)、倒数法 例5、比较与的大小。 (6)、媒介传递法 适当选择介于两个数之间的媒介值,利用传递性进行比较。 例6、比较与的大小。 (7)、作差比较法 在对两数比较大小时,经常运用如下性质: ①;② 例7、比较与的大小。 (8)、求商比较法 它运用如下性质:当a>0,b>0时,则: ①;② 例8、比较与的大小。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2=- ();(2)=- () (3)(-)2=- ();(4)(2)2=2×=1 () 2.下面的计算中,错误 ..的是() A.=±0.03 B.±=±0.07 C.=0.15 D.-=-0.13 3.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3+4=7 B.=- C.(-)2= D.=1-= 4.()2-=________; 5.+(-)2=________.6.[-]·-6;

减数分裂经典习题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练习 一选择题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与随机受精使后代( ) A.增加发生基因自由组合得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得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得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得基因组合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得现象就是( ) ①DNA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得合成②纺锤体得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与分离 ④着丝点得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得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得交叉互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⑥ 3.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得就是() A.同类生物得精卵互相识别B.精子得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细胞增厚并形成受精膜D.精子与卵细胞得细胞核互相融合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得就是( )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得自由组合 D.着丝点一分为二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成熟得生殖细胞产生后可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中心粒得倍增发生在前期 C.分裂间期进行DNA得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得合成 D.生殖细胞形成,就是在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6.下列就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得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得就是( ) 7.减数第二次分裂得主要特点(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染色体复制C.同源染色体联会 D.着丝点分裂 8.下列叙述中,能确定就是同源染色体得就是(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得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得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得两条染色体D.形状与大小一般相同得两条染色体 9.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得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分子数依次为( ) A.4、8、4 B.4、0、4 C.8、16、16 D.8、0、8 10.在形成卵细胞得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得遗传物质得分配特点就是() ①有规律地分配②随机分配③均等分配④不均等分配⑤交换分配 A.①③ B.②③C.③⑤ D.②④ 11.右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 )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图像 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 12.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染色体保持一定得稳定性与连续性得重要生理过程就是:( ) 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3.现有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得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DNA分子数为N个,且M不等于N,则该动物得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得染色体数与一个卵原细胞中得DNA分子数分别为( ) A.M与N B.M与2N C.2M与N D.2M与2N 14.右图为高等动物得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及其应用

二次根式知识总结 一、基本知识点 1.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 (1)形如 的 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即一个 的算术平方根叫做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 (2)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3)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 非负性 3.二次根式的运算: 二次根式乘法法则 二次根式除法法则 二次根式的加减: (一化,二找,三合并 ) (1)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 3)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Ps:类似于合并同类项,关键是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原来学习的运算律(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仍然适用 0()a ≥0 2(2)(0 )a = ≥ = (0,0)a b = ≥ ≥ (0 0)a b = ≥> (0,0)a b = ≥≥ (0,0)a b = ≥>

二、二次根式的应用 1、非负性的运用 例:1.已知:0+=,求x-y 的值. 2、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确定未知数的值 例1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 例2.若2)(11y x x x +=-+-,则y x -=_____________。 3、运用数形结合,进行二次根式化简 例:.已知x,y 都是实数,且满足5.011+-+-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详尽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①着丝点分裂, 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末期:两消两现新壁现。 一、 减数分裂 (一)相关概念 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如图 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分 离向细胞两 极,非同源染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一分为

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 1个极体 2个极体 滋长(2N)(N)3个极体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2N)复制(2N) 1个次级母细胞 (N)1个卵细胞(N) 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 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三、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1 、减数分裂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精子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体和DNA 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期 末期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在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 数目不变。染色体和DNA 数目减半发生在末期..,原因是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材料和习题

二次根式的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 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放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但必须注意: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是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如,,等是二次根式,而,等都不是二次根式。 知识点二:取值围 1.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由二次根式的意义可知,当a≧0时,有意义,是二次根 式,所以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只要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即可。 2. 二次根式无意义的条件:因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当a﹤0时,没有意义。知识点三: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说,()是一个非负数,即0()。 注: 因为二次根式()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而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所以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0(),这个性质也就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绝对值、偶次方类似。这个性质在解答题目时应用较多,如若,则a=0,b=0;若,则a=0,b=0;若,则a=0,b=0。 知识点四:二次根式()的性质 () 文字语言叙述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非负数。 注:

二次根式的性质公式()是逆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的结论。上面的公式也可以反过来应用:若,则,如:,. 知识点五:二次根式的性质 文字语言叙述为: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 1、化简时,一定要弄明白被开方数的底数a是正数还是负数,若是正数或0,则等于a本 身,即;若a是负数,则等于a的相反数-a,即; 2、中的a的取值围可以是任意实数,即不论a取何值,一定有意义; 3、化简时,先将它化成,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来进行化简。 知识点六:与的异同点 1、不同点:与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表示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而表示一个实 数a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在中,而中a可以是正实数,0,负实数。但与都是非负数,即,。因而它的运算的结果是有差别的,,而 2、相同点:当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即时,=;时,无意义,而. 知识点七: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完整版)减数分裂经典练习题1

习题(八)——减数分裂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A.精子细胞 B.卵细胞 C.精子 D.配子 2、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3、联会是指() A.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过程 B.同源染色体配对时期的细胞 C.一个配对同源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配对时期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联会时 C.四分体时期 D.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过程之间 5、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出现四分体的个数是() A.46 B.16 C.23 D.64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二条() A.染色单体 B.非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 D.相同的染色体 7、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红细胞 8、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为()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9、具有24条染色体的水稻植株,其生长点的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A.96 B.48 C.24 D.12 10、家兔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它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 ()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11、下列细胞中,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A.精原细胞 B.卵原细胞 C.受精卵 D.初级卵母细胞 12、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有() A.46 B.23 C.92 D.184 13、蟾蜍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4条,其精子中染色体数是() A.11个 B.22个 C.33个 D.44个 14、一雌蛙产1000粒卵,一雄蛙产100万个精子,那么形成这些卵和精子的雌蛙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数目 及雄蛙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分别为() A.250个和250万个 B.1000个和25万个 C.1000个和100万个 D.250个和100万个 15、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16、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 王亚平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的定义: 形如)0(≥a a 的式子叫二次根式,其中a 叫被开方数,只有当a 是一个非负数时, a 才有意义.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1. 非负性:)0(≥a a 是一个非负数. 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 2.)0()(2 ≥=a a a 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反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 全平方的形式:)0()(2 ≥=a a a 3. ? ? ?<-≥==)0() 0(2 a a a a a a 注意:(1)字母不一定是正数. (2)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移到根号外时,必须用它的算术平方 根代替. 3.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 1、最简二次根式: (1)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①被开方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数或 2、同类二次根式(可合并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即可以合并的两个根式 4. 二次根式计算——分母有理化 1.分母有理化 定义: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2.有理化因式:

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有理化因式确定方法如下: ①单项二次根式:利用a a a =?来确定,如:a 与a ,b a +与b a +,b a -与b a -等分别互为有理化因式。 ②两项二次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来确定。如b a +与b a - ,b a + 与 b a - ,y b x a +与y b x a -分别互为有理化因式。 3.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与步骤: ①先将分子、分母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②将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中不含根式; 5. 二次根式计算——二次根式的乘除 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0,0(≥≥? = b a b a ab 2.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这两个因式积的算术平方根。 )0,0(≥≥= ? b a ab b a 3.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 )0,0(≥≥= b a b a b a 4.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两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这两个数的商的算术平方根。 )0,0(≥≥= b a b a b a 注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要灵活运用,在实际运算中经常从等式的右边变形至等式的左边,同时还 要考虑字母的取值范围,最后把运算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6. 二次根式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时是可以直接合并的,如若不同,需要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即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被开方数不变。 1、判断是否同类二次根式时,一定要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判断。 2、二次根式的加减分三个步骤: ①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②找出同类二次根式; ③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不能合并

“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

“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063302)边双顺 减数分裂历年是高考命题重点,常以图像、图表、曲线、数量变化分析形式出现,并与遗传规律、发育联系起来出题。教与学中总是对教材的正常分裂过程情有独钟,熟知减数分裂中的图形信息转化是此节的重要应考内容,但我们对“柱形图的分析”往往会有太多的忽略,下面就此考点加以例析。 1.考查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图表分析 例1 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解析由图A、D中d为0,故d肯定不是染色体或DNA,而是染色单体。A表示染色体没有复制时,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无染色单体;B表示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C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DNA=1∶1,无染色单体。由此得出b为DNA分子数,c 为染色体数,d为染色单体数。 答案A 思维警示(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连续分裂2次,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1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减半1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又减半,故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未变;DNA减半2次,第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减半;第二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着丝点分开而减半。(2)若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时,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数,如果没有染色单体时,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3)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4)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最大为2N,DNA数最大为4N。 变式训练1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二次根式知识点归纳及题型总结精华版

二次根式知识点归纳和题型归类 一、知识框图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质: 1.; 2.; 3.; 4.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5.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6.若,则. 知识点二、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1) 运算结果应满足以下两个要求:①应为最简二次根式或有理式;②分母中不含根号. (2) 注意每一步运算的算理;

(3) 乘法公式的推广: 2.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先化简,再运算, 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明确运算的顺序,即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 (2)整式、分式中的运算律、运算法则及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一. 利用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来解题(0≥a (a ≥0),即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非负数。) 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3-; B 、x ; C 、12+x ; D 、1-x 2.x 取何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121+-x (3)45++x x (6). (7)若1)1(-=-x x x x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8)若1 313++=++x x 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3.若13-m 有意义,则m 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若20m 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4.当x 为何整数时,1110+-x 有最小整数值,这个最小整数值为 。 5. 若20042005a a a -+-=,则2 2004a -=_____________;若433+-+-=x x y ,则=+y x 6.设m 、n 满足3 29922-+-+-=m m m n ,则mn = 。 8. 若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3442-++-b a a =0,则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0|84|=--+-m y x x ,且0>y 时,则( ) A 、10<)0() 0(0)(a a a b a a (即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来解题 1.已知233x x +=-x 3+x ,则( ) A.x ≤0 B.x ≤-3 C.x ≥-3 D.-3≤x ≤0 2..已知a

有丝、减数分裂经典习题

细胞的减数分裂练习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纺锤体的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着丝点的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④⑥ 3.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同类生物的精卵互相识别 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细胞增厚并形成受精膜 D.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互相融合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着丝点一分为二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可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前期 C.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生殖细胞形成,是在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6.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7.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 A.同源染色体分离B.染色体复制C.同源染色体联会D.着丝点分裂 8.下列叙述中,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9.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A.4、8、4 B.4、0、4 C.8、16、16 D.8、0、8 10.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地分配②随机分配③均等分配④不均等分配⑤交换分配 A.①③ B.②③C.③⑤D.②④ 11.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图像 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 12.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只包括两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分裂期可人为划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完成时,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减半 D.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13.现有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DNA分子数为N个,且M不等于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一个卵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分别为 A.M和N B.M和2N C.2M和N D.2M和2N 1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5.下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 =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b =a ·b (a≥0,b≥0); b b a a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a (a >0) a -(a <0) 0 (a =0);

1、概念与性质 例1下列各式1)22211,2)5,3)2,4)4,5)(),6)1,7)2153 x a a a --+---+,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例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1)x x --+31 5;(2)22)-(x 例3、 在根式1) 222;2);3);4)275x a b x xy abc +-,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1) 2) B .3) 4) C .1) 3) D .1) 4) 例4、已知:的值。 求代数式22,211881-+-+++-+-=x y y x x y y x x x y 例5、 (2009龙岩)已知数a ,b ,若2()a b -=b -a ,则 ( ) A. a>b B. a

有丝分裂典型题汇总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同一视野中,有的地方物象清晰,有的地方物象不清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显微镜坏了 B.光源太暗 C.细准焦螺旋转动太快 D.根尖压的厚薄不均匀 3.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植物细胞,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的比为: A 1:2:4 B 1:1:2 C 1:4:2 D 2:2:1 4.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A分裂前期 B 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间期 5.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中,DNA分子的复制、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的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A.间期、前期、中期、间期B.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间期、后期、中期、后期D.间期、后期、间期、后期 6.下列有关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 ①染色质染色体②染色体染色质③染色体复制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⑤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⑤④②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 7.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8.有人要确定S期(细胞分裂间期中合成DNA的阶段)的长度,他在处于分裂期后期细胞间质中加入了以氚标记的R化合物。在下列化合物中最适合作为R化合物的是() 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嘌呤D胸腺嘧啶 9.若要分析染色体组型,最好选择有丝分裂哪一时期的细胞() A.间期B.前期 C.中期D.后期 10.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11.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A.20个,20条B.40个,40条C.20个,40条D. 40个,0条 12.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A染色体复制B着丝点分裂C纺锤体牵引D(A)(B)(C)均起作用 13.低等植物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时,出现在核附近并决定分裂方向的是() A核仁B高尔基体C中心体D游离的核糖体 14.有丝分裂中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A.46条染色体,46个DNA分子B.46条染色体,92以上个DNA分子

二次根式知识点归纳及题型知识讲解

一. 利用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来解题(0≥a (a ≥0),即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非负数。) 题型一:判断二次根式 (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2、33、1x 、x (x>0)、0、42、-2、1x y +、x y +(x≥0,y ≥0). (2)在式子()()()230,2,12,20,3,1,2 x x y y x x x x y +=--++f p 中,二次根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 7- B. 32m C. 21a + D. a b 题型二:判断二次根式有没有意义 1、写出下列各式有意义的条件: (1)43-x (2)a 83 1- (3)42+m (4)x 1- 2、21 x x --有意义,则 ;3、若x x x x --=--32 32成立,则x 满足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3-; B 、 x ; C 、12+x ; D 、1-x 2.x 取何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121+-x (3) . (5)若1)1(-=-x x x x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6)若1 313++=++x x 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3.若13-m 有意义,则m 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20m 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4.当x 为何整数时,1110+-x 有最小整数值,这个最小整数值为 。 5. 若20042005a a a --=,则2 2004a -=_____________;若433+-+-=x x y ,则=+y x 6.设m 、n 满足3 29922-+-+-=m m m n ,则mn = 。 8. 若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3442 -++-b a a =0,则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

“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教学文案

“减数分裂之柱形 图”解析

“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063302)边双顺 减数分裂历年是高考命题重点,常以图像、图表、曲线、数量变化分析形式出现,并与遗传规律、发育联系起来出题。教与学中总是对教材的正常分裂过程情有独钟,熟知减数分裂中的图形信息转化是此节的重要应考内容,但我们对“柱形图的分析”往往会有太多的忽略,下面就此考点加以例析。 1.考查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图表分析例1 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解析由图A、D中d为0,故d肯定不是染色体或DNA,而是染色单体。A表示染色体没有复制时,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无染色单体;B表示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DNA=1∶1,无染色单体。由此得出b为DNA分子数,c为染色体数,d为染色单体数。 答案A 思维警示(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连续分裂2次,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1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减半1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又减半,故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未变;DNA减半2次,第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减半;第二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着丝点分开而减半。(2)若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时,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数,如果没有染色单体时,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3)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4)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最大为2N,DNA数最大为4N。 变式训练1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练习题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用化学物质强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会停留在细胞周期中的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2、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首先发生的是 A 细胞质分裂 B 纺锤体的形成 C 细胞极的形成 D 染色体的形成 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A 出现纺锤体 B 出现染色体 C 染色体复制一次及精确地平均分配 D 染色体数目不变 4、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出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 间期和分裂前期 B 间期和分裂中期 C 间期和分裂前期及中期 D 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 5、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在细胞分裂的机制上的不同点是 ①着丝点分裂②细胞质分裂③纺锤丝的功能④中心粒存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6、下列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细胞板的是 A 人的受精卵 B 马蛔虫的受精卵 C 变形虫 D 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7、下列细胞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产生星射线的是 A 动物细胞 B 植物细胞 C 精母细胞 D 卵母细胞 8、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作用是 A 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B 形成细胞板 C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 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9、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相同,但染色体数不同的时期是 A 间期和前期 B 前期和中期 C 前期和后期 D 间期和中期 10、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 体细胞 B 精原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 D 次级精母细胞 11、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A 46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B 46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C 92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D 92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12、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 N和Q B N/2和Q/2 C N和Q/2 D N/2和Q 13、某细胞在进行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如果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则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A 前期或后期 B 中期或末期 C 前期或中期 D 后期或末期 14、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数目是 A 2 B 4 C 8 D 1 15、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A 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减数分裂的形式解读

减数分裂种类全解及典例分析 江西省泰和县第二中学(343700)曾小军 弄清减数分裂的特殊形式是理解特殊组织和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由于一些在乎的测试题及高考题中往往涉及孢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和假减数分裂的知识,因此在重点复习配子减数分裂时,补充前两者知识有必要。 一、减数分裂种类全解 1.配子减数分裂:它是在直接产生配子时进行的,教材中所介绍的就属于这种分裂方式。 2.孢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它是在生产孢子过程中进行的,孢子减数分裂的知识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遗传的内容密切相联。被子植物的精子、卵细胞和极核并不是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的。其过程如下: 由此可见,1个花粉粒中的2个精子由1个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其基因型是一致的;成熟胚囊中的8个核(包括2个极核)都由同1个单核胚囊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其基因型也是一致的。如了解极体和极核的关系、胚囊和囊胚的关系、推算胚核和胚乳核的基因型就涉及孢子减数分裂的知识。因此了解被子植物的卵细胞、极核、精子是如何形成的是很重要的。 3.假减数分裂:雄峰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其中雄峰形成配子的过程如下: 由此可见,雄蜂精子基因型与其体细胞一致,仍具有减数分裂全过程但染色体数不减,我们把虚晃一招的这种特殊减数分裂称为"假减数分裂"。 二、典例分析

[解析] 果皮和种皮细胞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母本决定,所以⑴、⑶为AABB,⑼、⑾为aabb,⑵、⑷表现A、B基因控制的性状,⑽、⑿表现aa、bb基因型控制的性状;胚细胞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受精卵的基因型来决定,所以⑸、⒀为AaBb,⑹、⒁表现为A、B基因控制的性状;胚乳细胞的基因型由受精极核的基因型来决定,母本产生的两个极核的基因型相同,所以⑺、⒂分别为AAaBBb、AaaBbb,⑻、⒃均表现为A、B基因控制的性状。 例2 一只雄蜂和一只雌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和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的AaBb、Aabb、aaBb和aabb4种,则亲代的基因型是() A. aabb×AB B. AaBb×Ab C. Aabb×aB D. AABB×ab [解析]雄蜂精子的形成是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的;而雌蜂(蜂王)能进行真正的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且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产生的。这三个知识点是解答此题不可缺少的知识。根据F2雄蜂的基因型可推出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因为F2雄蜂是由F1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根据F2雌蜂的基因型可推出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这是因为F2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从AaBb、Aabb、aaBb和aabb中去掉来自卵细胞的基因:AB、Ab、aB 和ab,就可知道F1雄蜂产生的精子为ab。又因为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说明F1雌性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当雄性亲代的基因型为AB时,才能产生AB 的精子,才会使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