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学会自律

怎样让孩子学会自律
怎样让孩子学会自律

怎样让孩子学会自律?

自律,就是让孩子遵循规则,自我约束。这是一种良好的心里品质。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法宝。首先,我们讲一个《欧普拉的故事》。

她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名人”。她不仅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电视制片人、演员,也是最成功的制片商、出版商和社会活动家之一,长期跻身全球富豪之列。她就是美国乃至全球最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欧普拉·温芙瑞。

她的成功被称为“欧普拉现象”。她是妇女、黑人、南方人、非婚生子女,出身贫寒,她身上具有的这种复杂的多重性,使她成为不同种族和群体的许多人的生活偶像和楷模。她对待成功、名誉和财富的态度也显示了她的非凡的个人魅力。

然而,欧普拉曾有过一段很不光彩的青少年时期。欧普拉出生于1954年1月29日密西西比的小镇科修斯科。

她的父母并没有结婚,而且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分手了,欧普拉被送到祖母家抚养。6岁的时候,她到密尔沃基和母亲一起生活。由于缺少管教,欧普拉成了一个野孩子。她和社会上的渣仔混迹在一起,学会了喝酒、抽烟、打架,甚至吸毒”

13岁的时候,欧普拉因为遭到强奸和侮辱而屡次离家出走,差点儿被送进少年管教所。只因为当时床位已满,她才被拒之门外。她14岁的时候还生下过一个孩子,但是很快就夭折了。

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希望的孩子命运却也能发生转机。14岁的时候,欧普拉被送到父亲那儿,受到了父亲严厉的看管。父亲要求她每一个星期看一本书,并写一篇评论。父亲告诉她,一个人唯有努力和自律才会走向成功。欧普拉听了她父亲的话,考上了大学,从此逐步走上了成功的人生道路……

欧普拉的人生经历最突出的是告诉我们,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法宝。很多人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机遇,但是缺乏自律。在当今这个时代,网络游戏、电视、朋友的邀约……诱惑无时无处不在,我们也是每时每地都需要自我约束。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走向堕落。

那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强化孩子的自律能力。

一、延迟满足。

1、教会孩子学会等待;

2、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3、把对孩子的奖励积累起来,最后做一次大的奖励。

二、时间管理。

1、让孩子建立时间的概念;

2、让孩子体会到守时的意义和价值;

3、让孩子养成管理时间的习惯。

三、遵守规则。

1、让孩子了解规则;

2、指导和监督孩子遵守规则。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大度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大度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未来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更优秀的人格素养,从小培养孩子宽容大度的品格,学会拥有一颗宽容心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常会碰到各种小矛盾、小冲突和不愉快,若家长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些‘小问题’,会无意中会错失孩子宽容心的养成。 如果孩子从小不懂得宽容别人,受伤害的往往是自己。 +小希同学在和伙伴追逐嬉戏中不小心被绊倒了,他哭着爬起来就去踹同伴一脚,结果两个人都哇哇大哭起来。(愿意跟小希玩的伙伴越来越少了)+妈妈做的饭菜有点咸了,孩子吃了一口就吐出来,嘴里不住地埋怨道,咸死了太难吃了,妈妈你怎么炒得菜啊?(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习惯性抱怨指责)+同桌不小心把孩子喜欢的橡皮给弄丢了,孩子非让对方赔自己一块一模一样的,搞得朝夕相处的同桌之间不愉快。(斤斤计较影响同学关系和自己学习)……诸如此类,日常发生在孩子身边的琐事,都是考验锻炼孩子宽容心的‘敏感时刻’。 懂得宽容的人,才更容易获得幸福。 如何让孩子体会和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无理、任性霸道是于事无补的,并从中让孩子学会宽容,培养宽度大度的品格,这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下面分别从「什么是宽容心」、「正确看待宽容心」、「教育孩子宽容大度的方法」三个维度就“宽容心”的培养分享相关经验和方法。 什么是宽容心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拥有一颗宽容心,这是健全人格的必备品质。 那么什么是宽容心呢? 所谓宽容心,可以理解为心胸宽广,包容并原谅他人的冒犯和过失,淡定豁达,不计较。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心胸宽广,一个是原谅他人。 著名的育家陶行知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博爱,心胸宽广。 宽广的心胸,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爱和善,可以包容世间万物,不被眼前的事物所遮蔽,始终抱有一颗博爱之心。推己及人,爱人就是爱自己,这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不二法门。 +宽恕,原谅他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睚眦必报、不记仇,宽宏谅解他人,放下心理包袱,给心灵更多回旋的余地,消解不必要的矛盾。大度之人,不仅自己宁静安详,更会赢得众人尊敬。 宽容心,既是爱我,更是爱人。它好比一条溪流,历经蜿蜒曲折,在自我净化中,汇入汪洋大海。 【小结】孩子的宽容心,正是在面对个人成长中的人、物、情、事中,逐步认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起来的。 正确看待宽容心 虽然每个父母都希望让孩子从小学会宽容,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懂得如何拿捏,认识上难免存在一些误区。 +怕孩子受欺负,以暴制暴。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怕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不知道自我保护

浅谈如何让学生学会宽容

浅谈如何让学生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它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一位哲学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如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父母手心的宠儿,在家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父母对他们的要求百呼百应,无形中养成了他们自私自利的坏习惯,这也是当今小学生存在的通病。在学校里,学生为了一件东西、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令老师非常头疼的事情。如何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互帮,已经是课堂教学中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每位学生如果把自己当成班集体的主人,时时处处以班集体利益为重,方会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具有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人具有主人翁精神。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互相宽容和谅解;其次,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同学相处,由于个性、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不一样,矛盾纷争在所难免。矛盾产生,即便错在对方,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当时的情势,而不应以自己的个性强加于人。再有,学会检省自己,看看自己哪些行为触犯了对方,然后主动承认错误消除隔阂。总之,同学之间相互宽容,才能增进团结,促进班集体建设,美化教育环境。宽容别人一次,自己的精神就得到一次升华;而被别人宽容一次,自己的灵魂就得到一次洗涤。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宽容? 一、首先,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最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宽容。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经常问自己:“要是我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我现在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他的心里会感觉好受一些呢?”这样,孩子往往会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从而产生宽容的品格。

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

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 一、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 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愿望,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 二、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三、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四、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 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五、要教育孩子理解和尊重自己的长辈,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 和对自己的爱护。 六、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 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如何促进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 什么是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探讨的一个热门的话题。专家们把它定义为四个主要的成分: 一是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是运用情感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是理解和分析情感并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方面的能力; 四是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其实,这个定义强调了情感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人更加聪明。 怎么促进孩子情绪智力的发展?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时候孩子的哭泣都要想方设法立即进行解决,不能让孩子过长时间地哭泣,因此最好的状态是希望小孩子能总是保持微笑。其实,这恰恰不利于孩子的情绪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表达除了喜悦这种感情之外的其它类型的感情。

毋容置疑,在孩子不能说话之前,哭泣往往很自然地充当了语言的功能。比如孩子需要某样东西,但是他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就通过哭泣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幼儿饿了,他会哭;感觉很热,也会哭。 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学会说话之后,哭泣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功能,变成了另一种表达需要的工具。比如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街上看到一个十分漂亮的玩具,嚷着要买。但是玩具的价钱贵得离谱,因此男孩的父母都不愿意给孩子买。于是,这个男孩哇哇大哭起来。这个时候,一般的父母会怎么做呢?表现得最多的行为就是安慰孩子,叫孩子别哭,哄孩子或者父母干脆狠下心来,将玩具买了,以此让孩子破涕为笑。其实,这极其不利于孩子的情感的表达和情绪智力的发展。 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形成一个误解:那就是哭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在表达一种情感。按理说,这个时候这名男孩子应该感到一种挫折,为表达挫折这种感情而进行哭泣。所以,对待刚才男孩的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学会置之不理,态度强硬,让其尽情地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要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监视孩子的行为。直到孩子止住哭声了,才继续与孩子进行交流。通过这样,让孩子明白哭只是一中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已,而不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同时,也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是充满了喜怒哀乐的,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要教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智力很强调情绪对智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因而要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中,促进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孩子进行情绪调节方法的介绍上,要注意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孩子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 其中,通过举孩子身上或者身边的例子来教会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使用得十分广泛。比如要让孩子学会情绪调节方法中的合理情绪化法。合理化情绪法的核心观点就是个人对一个事情产生的情绪不是事情本身引起的,而是由这个人对该事情的解释引起的。如果直接给孩子这样讲,孩子肯定不会明白。 那么,就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这种情绪调节方法。假设你文静的女儿念幼儿园,今天早上睡懒觉,结果上学迟到了,被老师当众批评,觉得心里很难过,因为感觉在小伙伴前丢了面子。 这个时候你怎么样去教会孩子使用合理情绪化法去调节她的情绪呢?作为父母,你就应该给她讲明这样一个道理:你难过的原因是你迟到后被老师批评了。那你要想一下,这其实是告诉你一个道理:上课要守时。否则,你就会在同学们面前被老师批评。所以,不要再难过了,以后不再睡懒觉,不再上课迟到了,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通过这样来逐步引导孩子,加上你的耐心和恒心,孩子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问题。因此,其它情绪调节的方法也可采取类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 总之,提高情绪智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但是只要你能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孩子的情绪智力一定会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发展。

7个原则,让孩子们学会宽容!

7个原则,让孩子们学会宽容!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宽恕之道”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以贯之并且躬身践行的理念。如何培养才能让宝宝们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别人呢? 在目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原谅别人呢?其实这一点并不难,下面小编就为您解忧分难,学会7招轻松帮助孩子学会原谅。 宽宏大量 大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以诚相待 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取长补短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反思起因

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反面引导 必要时,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 分清是非 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

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 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 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适当介入 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爸爸妈妈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宽容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宽容 以下介绍几种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宽容的方法,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帮助孩子接受别人身上存在的不一样的地方,并正确看待这些差异。一起了解下吧。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宽容第一、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理解能带来宽恕,宽恕能带来和谐。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应该理解和宽容。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真是太不象话了!而蒋琬却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赞扬我,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好,他也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蒋琬之所以能够宰相肚里能撑船,正是由于蒋琬能够理解杨戏的不足。这个故事足以说明理解别人的重要性。所以,让孩子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真正理解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只有学会理解别人,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一个不肯理解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要让孩子在与同学或小伙伴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他人。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理解和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竞争对手。帮助孩子学会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孩子真正学会了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帮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

让幼儿学会宽容

让幼儿学会宽容 【摘要】幼儿缺乏“宽容心”的影响因素应从幼儿本身和社会因素找原因。针对具体的情况,来引导幼儿学会宽容地对待他人。 【Abstract】The reason why our infants are short of the “tolerant heart” should be found from themselves and the social factor. They should be leaded to learn how to treat others understandingly aiming at the material situation. 【Keywords】ToleranceEffect 现在是大班幼儿自由活动时间,男孩洋洋把同伴陶陶的“汽车”轮胎弄坏了,陶陶找来了老师(洋洋低着头站在一旁)。 老师:洋洋,你怎么又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你再这样就没有人愿意和你玩了! 一名女孩:洋洋真坏,他上床时还踢我! 一名女孩:对,他以前还打过我! 另一名女孩:洋洋不是好孩子,我们再也不和你玩了! …… 孩子们唧唧喳喳地说着洋洋以前的“恶行”,我发觉当孩子们谈自己的同伴时,首先想到的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1.幼儿缺乏“宽容心”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幼儿自身思维特点的影响。幼儿独特的思维特点导致了幼儿对同伴过于挑剔,缺乏宽容心。在幼儿期,尤其是4~5岁时,幼儿的思维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使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而不善于站在别人的观点和立场上想问题。在很多时候,幼儿往往只知道维护自己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岳麓一小二(4)班家长阅读资料 与大家共勉: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 ————美国著名的文学家爱默生世界很小,人的心灵很大。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以下两篇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心》的文章,或许对于我们共同教育孩子能有些许帮助: 篇一: 孩子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这种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呢?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父母心疼得不得了。于是有的父母就教育孩子说:“别人对不起你,你就对不起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就助长了孩子不仅在学校里不会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夫妻关系。因此,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能处理好同学关系,而且也是为孩子将来的幸福打基础。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别人对不起自己或有损于自己的事情,对此不要耿耿于怀,不要过分计较在意,能够笑一笑就过去,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能使心灵有回旋的余地,能使人消除许多无谓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拥戴,因此他们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

让孩子学会宽容

让孩子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已和接受与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所抱有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也是一种美德。因此,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会宽容,那么,如何让家长学会宽容呢? 一、宽容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记得小时候,爷爷曾教我古代的一首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它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怎么不见秦始皇?”讲的就是宽容平息邻里纠纷的故事——故事,张家与李家是邻居,一天为占用一堵墙而吵得不可开交,一直闹到知府衙门。知府大人一时也难断此案。张家主人想把自己有嫡亲在京城朝廷做大官,便修书一封,求嫡亲帮助打官司。而这位嫡亲素来“性宽”,写了这首诗作为回信。张家主人顿时醒悟,采取了“宽容”态度。于是,一场民事纠纷和平解决了。 二、能宽容的人实际上“棋高一着”,并非胆怯懦弱。《史记》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蔺相大智大勇,功勋卓著。但为了不至于“内耗”,对廉颇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廉颇获悉真相后,十分内疚,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并感叹道:“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此例正是蔺相如的宽容避免了内讧,换来了友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这就是用故事教育孩子。 三、作为一种做人的品质,宽容也是我们伟在的中华民族诸多优秀品质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然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年龄的父母时常对自己的孩子灌输“不能吃一点亏”的思想观念。有的家长临送孩子上幼儿园前,叮嘱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谁打你一下,你一定还谁一下。有的家长见孩子用手打架“吃亏”,便教孩子用脚踢,用牙咬,总之不能“吃亏”。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其实,孩子间正常的打闹,游戏,打一下,碰一下又会厉害到哪里呢?)便心如刀绞,非拉着孩子去找对方家长讨个说法不可;我还目睹过一次“双方不相让,上阵父子兵”的场面,一个公园里,两个孩子为争打一个秋千相持不下,各不相让。这引起双方父母大动肝火,相互指责、怒斥,不就为玩一个秋千吗?不玩有怎样呢?而双方父母见孩子发生争执,不但不好言劝开,反而“随行就市”地加入纷争的行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样的行为会给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的心灵留下什么样的人格烙印呢?无非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罢了。这样会使孩子再成长的道路上吃大亏。

生活小细节教会孩子宽容待人

诺亚舟搜学王:https://www.360docs.net/doc/51971798.html,/index.php?c=pin&a=index 导语:孩子的为人处事与家长从小的教育息息相关,怎么教孩子待人温和、对人宽容,应该怎样让小孩从小懂得对他人宽容呢?育儿专家教你生活小细节教会孩子宽容待人。 案例分析:教孩子从小学会宽容 育儿专家提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摈弃偏见,学会宽容。 案例:妈妈带着未满4岁的丹丹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当老师安排小朋友以两个人一组完成搭积木的活动时,丹丹拒绝与身边穿着旧衣服的男孩合作,她甚至皱着眉头对妈妈说:“我不跟他一组,我不喜欢他穿的旧衣服。” 丹丹妈妈担心这些话被男孩听到后会影响他的自尊心,急忙把女儿拉出教室,并在走廊里严厉训斥她:“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此时,丹丹只是茫然地看着妈妈不做声。 专家分析:对于丹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表现出如此“无情”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已经能够注意到他人身上不同于自己的特性。研究发现,6个月以内的婴儿就能注意到种族和性别上的差异;孩子从3岁开始就会对人进行分类,并且能判断出哪一类人更好一些;到了5岁,他们会把一些优良的品德与自己认为好的那类人挂钩;到了8岁时,孩子才会注意到社会对不同人的态度;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就会懂得如何面对社会的偏见,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 由于孩子长大后面对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母应尽力帮助他们改变偏见,塑造具有宽容性的性格,而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幼年的时期。 以下介绍几种方法,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帮助孩子接受别人身上存在的“不一样”的地方,并正确看待这些差异。 方法1:“柠檬”训练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柠檬,然后要求孩子们了解它,孩子们可以在地上滚柠檬,也可以品尝或是闻其气味。然后把柠檬集中放在一个篮子里,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刚才玩的那个。 虽然有些柠檬脏了,弄瘪了,还有些上面有牙印,孩子们还是会认为自己的那个是最好的。 提示:把柠檬皮剥掉,再让孩子找出自己的那个柠檬,这时孩子便无法辨认了。这个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人的外表存在差异,但内心都是一样的。 方法2:分析特征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与其他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别的小朋友可能比他矮、稍稍有些胖、戴眼镜、不擅长踢足球等,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比较。 提示:告诉孩子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征。有些人会因为看到别人与自己的差别就认定别人比自己低一等,但事实并非如此,也不应该

(幼儿教师随笔)让孩子学会宽容收获快乐

让孩子学会宽容收获快乐 幼儿园的老师在带班过程中,常常遇到幼儿间发生打闹现象,孩子们轻则哭一场,重则一方或双方受了伤,而追究起来无非是因为谁碰了谁一下或争抢玩具等小事引起的。《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中,对大班幼儿提出了“尊重、赏识他人,有宽容心”的发展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是从教孩子学习与人相处、交往,学习怎样做人出发制定的,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园如何培养? 家庭怎样配合教育? 第一,营造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友爱,互相宽容,不争不抢,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步形成宽容、忍让的良好品性。反之,孩子从小受到不良影响,将会影响他今后的与人相处。 第二,家长给孩子做好表率。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开始教育自己的子 女之前,家长首先应该检点自身行为。”父母如果心胸狭窄,总是为一点小 事争执不休或得理不让人,孩子怎会学会宽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才会重现在孩子身上。 第三,正确对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

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头去“还击”对方。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 第四,用儿歌、图片、故事等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宽容。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相关内容的连环画、图片等给幼儿看,还可把生活中的理解、关心、友爱、宽容等内容的事情,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短小易懂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使孩子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 第五,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宽容的品性不是听出来、说出来的,而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在赞扬同伴的优点时,会感受到同伴的喜悦;在原谅同伴的缺点时,会体验到宽容的快乐。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孩子往往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品质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品质 一、以身示教宽容 苏联教育教马卡连科曾指出,父母“在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应当检点自身的行为”。作为父母,为孩子学会宽容,首先自己应有宽容心态。如果父母心胸狭窄,无视他人的意见,习惯于将自己旳意志强加于人,不给人改错的机会,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为一点小利斤斤计较,孩子又怎么会学会宽容呢?孩子会受父母影响,父母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的心态才会再现在孩子身上。 二、用故事教育孩子 故事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有许多体现宽容的小故事,父母可以借此教育孩子。如我国历史典故“负荆请罪”,将军廉颇屡建战功,不服蔺相如以口舌之利居上位,愈加凌辱。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屡次忍辱避让。廉颇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深感惭愧,于是,背负荆条,上门请罪,并感叹道:“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已也。”两人终成刎劲之交。此例正是蔺相如的宽容避免了内讧,换来了友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三、用自然景观陶冶孩子 大自然的博大与雄厚可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进而催人产生宽容之心。家长可带领孩子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浩渺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 四、让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学会宽容 宽容之心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缺点、错误。每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懂得宽容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另外,孩子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体验宽容的意义,体会宽容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优点,庆贺同学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获得进步。 在教育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比自己差的同学和自己的竞争对手,引导孩子想好同学学习,帮助差同学,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五、让孩子习惯于“变化”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方面。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习惯于事物发生的变化,乐于创新。如让孩子观察生活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变化”,也就能“包容”新生事物和事物的变化。

最新教师随笔大班让幼儿学会宽容

教师随笔大班让幼儿学会宽容 导语: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们才能增进同伴间的友谊,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们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教师随笔大班让幼儿学会宽容》,欢迎阅读。 教师随笔大班让幼儿学会宽容【第一篇】:让孩子学会宽容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已和接受与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所抱有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也是一种美德。因此,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会宽容,那么,如何让家长学会宽容呢? 一、宽容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记得小时候,爷爷曾教我古代的一首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它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怎么不见秦始皇?”讲的就是宽容平息邻里纠纷的故事——故事,张家与李家是邻居,一天为占用一堵墙而吵得不可开交,一直闹到知府衙门。知府大人一时也难断此案。张家主人想把自己有嫡亲在京城朝廷做大官,便修书一封,求嫡亲帮助打官司。而这位嫡亲素来“性宽”,写了这首诗作为回信。张家主人顿时醒悟,采取了“宽容”态度。于是,一场民事纠纷和平解决了。 二、能宽容的人实际上“棋高一着”,并非胆怯懦弱。 《史记》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蔺相大智大勇,功勋卓著。但为了不至于“内耗”,对廉颇一而再、再而三

地忍让。廉颇获悉真相后,十分内疚,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并感叹道:“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此例正是蔺相如的宽容避免了内讧,换来了友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这就是用故事教育孩子。 三、作为一种做人的品质,宽容也是我们伟在的中华民族诸多优秀品质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然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年龄的父母时常对自己的孩子灌输“不能吃一点亏”的思想观念。有的家长临送孩子上幼儿园前,叮嘱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谁打你一下,你一定还谁一下。有的家长见孩子用手打架“吃亏”,便教孩子用脚踢,用牙咬,总之不能“吃亏”。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其实,孩子间正常的打闹,游戏,打一下,碰一下又会厉害到哪里呢?)便心如刀绞,非拉着孩子去找对方家长讨个说法不可;我还目睹过一次“双方不相让,上阵父子兵”的场面,一个公园里,两个孩子为争打一个秋千相持不下,各不相让。这引起双方父母大动肝火,相互指责、怒斥,不就为玩一个秋千吗?不玩有怎样呢?而双方父母见孩子发生争执,不但不好言劝开,反而“随行就市”地加入纷争的行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样的行为会给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的心灵留下什么样的人格烙印呢?无非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罢了。这样会使孩子再成长的道路上吃大亏。 因此,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长远做打算。孩子终归有一天要

让孩子学会宽容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小孩为人处事上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小孩待人温和、对人宽容,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小心眼”。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这与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从小培养孩子会会宽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小孩从小懂得对他人宽容呢? 案例分析:教孩子从小学会宽容 育儿专家提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摈弃偏见,学会宽容。 案例:妈妈带着未满4岁的丹丹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当老师安排小朋友以两个人一组完成搭积木的活动时,丹丹拒绝与身边穿着旧衣服的男孩合作,她甚至皱着眉头对妈妈说:“我不跟他一组,我不喜欢他穿的旧衣服。” 丹丹妈妈担心这些话被男孩听到后会影响他的自尊心,急忙把女儿拉出教室,并在走廊里严厉训斥她:“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此时,丹丹只是茫然地看着妈妈不做声。 专家分析:对于丹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表现出如此“无情”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已经能够注意到他人身上不同于自己的特性。研究发现,6个月以内的婴儿就能注意到种族和性别上的差异;孩子从3岁开始就会对人进行分类,并且能判断出哪一类人更好一些;到了5岁,他们会把一些优良的品德与自己认为好的那类人挂钩;到了8岁时,孩子才会注意到社会对不同人的态度;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就会懂得如何面对社会的偏见,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 由于孩子长大后面对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母应尽力帮助他们改变偏见,塑造具有宽容性的性格,而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幼年的时期。 以下介绍几种方法,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帮助孩子接受别人身上存在的“不一样”的地方,并正确看待这些差异。 方法1:“柠檬”训练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柠檬,然后要求孩子们了解它,孩子们可以在地上滚柠檬,也可以品尝或是闻其气味。然后把柠檬集中放在一个篮子里,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刚才玩的那个。 虽然有些柠檬脏了,弄瘪了,还有些上面有牙印,孩子们还是会认为自己的那个是最好的。 提示:把柠檬皮剥掉,再让孩子找出自己的那个柠檬,这时孩子便无法辨认了。这个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人的外表存在差异,但内心都是一样的。 方法2:分析特征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与其他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别的小朋友可能比他矮、稍稍有些胖、戴眼镜、不擅长踢足球等,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比较。 提示:告诉孩子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征。有些人会因为看到别人与自己的差别就认定别人比自己低一等,但事实并非如此,也不应该这样认为。 方法3:实例讲解 父母可以通过发生在社区中的一件事,或是电影中描述的某个场景作为教育契机,与孩子讨论缺乏宽容行为的危害。 提示:可以在旅游途中,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和展览馆,或是和孩子一起欣赏路边特色建筑的圆角屋顶或彩色玻璃,与各种类型的人建立社会交往。 当孩子遭遇偏见 1、确保孩子的安全不受威胁,并强化孩子的意识,让他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是错误的,会得到纠正; 2、培养孩子对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做好心理准备,教他学会一些措辞,例如“以后别这么叫我,这不是我的名字”等。 当孩子中伤别人 1、立即上前制止,告诉孩子,父母不能容忍这种行为,并会严肃地对待这件事;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案例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了解待人宽容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待人宽容的人。 3、通过教学,使孩子初步认识宽容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通过心理操练,初步培养孩子宽容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宽容的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 1、录像:一个受害人的母亲怎么宽容杀人犯的例子 2、收集有关友情和宽容的格言警句。 教学实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看录像故事(用多媒体展示) 2、分析人物,引出活动主题――――学会宽容(在屏幕上出示课题) 二、实例剖析 1、出示案例 一天,老师突然接到依依妈妈的电话,向她讲述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依依写作业时铅笔没铅了,就没经同桌和好

朋友邱悦允许,拿了她一盒铅来用,谁知,她没有把铅盒关好,盒内的铅撒了一地,摔坏了,邱悦回来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生气,当时就狠狠打了依依一个耳光!无论依依怎么道歉,邱悦都不肯原谅她。依依回家告诉了妈妈,给邱悦的家长打了电话,并让邱悦在电话里向依依道歉,两个孩子在家长的诱导下和好了。谁知,在以后的一个月里,邱悦因为小事又旧事重提,甚至大依依,骂依依的妈妈!依依的心理压力特别大,觉得对不起邱悦,也不愿失去这个朋友。 老师听了特别吃惊,依依是一个非常老实、善良、懂事的女孩子,平时遇到什么事总是替别人着想,邱悦是一个文静、漂亮、总是彬彬有礼的小姑娘,她竟然对依依又打又骂,一点也不宽容!太出乎意料了! 2、学生自由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建议。 3、小结: (1)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导致他们自私、任性、跋扈 (2)家庭教育的影响使他们不会交往,不会宽容 (3)各方面对孩子的苛求于压力致使他们形成思维定式 三、情境训练 1、实物演示:往两个杯中倒水,小杯只能装半瓶矿泉水,大杯却能装两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胸怀越宽大,就能包容越多。而大海正因为收容每一朵浪花,所以浩瀚无涯。(课件显示大海图片)学会宽容,你就是浩瀚的大海。 3、情境训练:我会这样想—— (1)爸爸答应生日那天带我去玩,可临时单位有事不能去…… (2)我考试没有考好,同桌一直在笑话我……

怎么教育孩子学会宽容

怎么教育孩子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不让怨恨情绪在心里驻足。学会放下所谓的恩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更健康!宽容他人,意味着不去抱怨, 不推卸责任。学会宽容,孩子也就学会了做一个不抱怨的、对自己负责的人。宽容也不仅仅是为了搞好人际关系。和气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宽容更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开放的、健康的心态。 怎么教育孩子学会宽容 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心理换位”。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体会他们的良苦用心;站在老师的角度上考虑,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大多数同学都是可爱可交的。 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点。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别人也要求高。我们要教给她/他,人无完人。对朋友心情不好时说的话和做的事,我们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只有多交往,孩子才能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都可以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引导孩子多见识新鲜事物,让孩子接受新生事物。 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别人的长短。在外受气后,回到家中不要对着孩子辱

骂、中伤对方,以免在孩子心中投下“刻薄”的阴影。 7个原则让孩子学会宽容 1. 宽宏大量 大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得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2. 以诚相待 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3. 取长补短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4. 反思起因 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5. 反面引导 必要时,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 6. 分清是非 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 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

让孩子学会宽容与爱

让孩子学会宽容与爱 一、孩子被打父母难过 孩子在上幼儿园或小学,又或与周围小朋友一起玩,难免会打打闹闹。有时为抢一个玩具,就把对方推倒。或是比较顽皮的孩子,从小养成不良习惯,喜欢打人,便有一些小朋友会挨打。许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后,都很心疼。原先还教着孩子要忍让,可看到孩子接二连三被欺负,内心开始不平起来。并且,也有些疑惑,还要继续教孩子忍让吗?如果不反击,恐怕孩子就要一直挨打了。 因此,听到有家长教孩子说:「他如果再打你,你就打他。」「他咬你,你不会也咬他?」「你不敢打他,他以后就专门欺负你。」甚至有些家长告诉孩子:「下次再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要是打不赢他,回来我就打你。」 一时的气恼与不平,采用了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也许,可以缓解孩子一时不受欺负,但如此教育,会将我们的孩子引到哪一条路上去呢? 二、教孩子打人孩子变得暴力 一位孩子的母亲,原本教孩子要谦让,纵然被打,也教孩子不要还手,要忍耐。刚开始,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妈妈也只是安抚一下,让孩子不要计较。孩子很听话,妈妈说要忍,他便忍。可一次、二次、三次后,孩子被打的次数越来越多,妈妈终于忍不住了。一天,看到孩子的小手被小朋友咬了一口,既心疼又气愤地说:「他咬你,你怎么就不咬他?」孩子说:「妈妈说不可以打人。」妈妈坚定地跟孩子说:「现在开始,谁敢再打你,你就打他。」 孩子很听妈妈的话,从那时起,一有小朋友打他,他便马上还击,握起小拳头就打过去。因此,常常把别的孩子打伤,孩子因此也变得暴力起来。于是,妈妈虽然不再心疼孩子被打,却转到天天为孩子担心。不知道今天又有哪个小朋友被孩子打伤了,经常接到老师与其他家长的投诉,奔波于带孩子上门道歉,给人赔医药费。 而另一位父亲,在孩子被欺负时,也气愤地对孩子说:「下次如果再有人打你,你就狠狠给他打过去,不要怕,打出什么问题,爸爸负责。」孩子记住了爸爸的话,怀着一颗报复的心,从起初的还手,变成有人稍惹他一下,他便马上反击。而且打人时还不留情,出手很重。虽然他少被挨打了,可他的性格却变得越来越暴戾,心也越来越冷漠。在他的世界里,更多感受到的是暴力和争斗,却少了人与人之间友爱与和谐。 可当心变得敏感而易怒,总是防着人,常有不善之念,那他生活的世界,是否就成了一个黑暗与邪恶的世界?

教师随笔:让孩子学会宽容

教师随笔:让孩子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宽恕容忍,指能容纳异已和接受与愿望不符的事物。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所抱有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也是一种美德。因此,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会宽容,那么,如何 让家长学会宽容呢? 一、宽容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记得小时候,爷爷曾教我古代的一首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它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 犹在,怎么不见秦始皇?”讲的就是宽容平息邻里纠纷的故事——故事,张家与李家是邻居,一天为占用一堵墙而吵得不可开交,一直 闹到知府衙门。知府大人一时也难断此案。张家主人想把自己有嫡 亲在京城朝廷做大官,便修书一封,求嫡亲帮助打官司。而这位嫡 亲素来“性宽”,写了这首诗作为回信。张家主人顿时醒悟,采取 了“宽容”态度。于是,一场民事纠纷和平解决了。 二、能宽容的人实际上“棋高一着”,并非胆怯懦弱。《史记》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蔺相大智大勇,功勋卓著。 但为了不至于“内耗”,对廉颇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廉颇获悉 真相后,十分内疚,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并感叹道:“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此例正是蔺相如的宽容避免了内讧,换来 了友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这就是用故事教育孩子。 三、作为一种做人的品质,宽容也是我们伟在的中华民族诸多优秀品质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千百年来源远流长, 发扬光大。然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年龄的父母时常对自 己的孩子灌输“不能吃一点亏”的思想观念。有的家长临送孩子上 幼儿园前,叮嘱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谁打你一下,你一 定还谁一下。有的家长见孩子用手打架“吃亏”,便教孩子用脚踢,用牙咬,总之不能“吃亏”。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其实,孩子间正常的打闹,游戏,打一下,碰一下又会厉害到哪里呢?)便心如刀绞,非拉着孩子去找对方家长讨个说法不可;我还目睹 过一次“双方不相让,上阵父子兵”的场面,一个公园里,两个孩

小学宽容的主题活动

小学宽容的主题活动 一、设计理念: 以生活为原点,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体验场合,营造德育生态体验氛围,融通德育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让家长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体验、表达、述说,于自然中生成德性。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净化心灵,给自身带来愉悦,收获与人之间的友谊。 2、懂得人无完人,学会多看别人的优点,学着宽容。 三、活动过程: (一)宽容的重要性。 1.导入:各位家长好,在新学期伊始见到你们很高兴,非常欢迎你们参加今天的家教活动。活动前我想和家长探讨一下,你们最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讲文明、懂礼貌、活泼、向上、……)是啊,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将来生活的幸福如意。同样我们的校长、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非常优秀,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才。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正因为如此,我们坐在一起,共同来研究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 2.故事引题。 首先给各位家长讲一个历史故事。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这个故事可能许多家长都听过,我想不用我多说,家长们都能听出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宽容。 在生活当中,我们有时免不了会和他人产生一些摩擦,经常发生一些吵架、骂人、打架等现象,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愿这样。究其原因很多,但说到底就是没有一颗宽容之心。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什么是宽容?(板书课题:宽容)我们看这两个字,“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都是宝贝,是我们人和人和相处的宝贝。我们先看这个“宽”字,“宽”字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像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并存。我们再看这个“容”字,容”字下面,是八个“人”和一个“口”组成,就是大家各说各的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角度,所以看法就会有所不同。在我们发生矛盾的时候,其实大多是因为角度不同造成的误会,由小误会,变成大误会,最后酿成大的错误。因此,学会宽容,是人与人相处的法宝。(板书:——人与人相处的法宝) 3.宽容的重要性。 宽容是人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从小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基础。富有宽容心的人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而现在我们以及孩子之间的相处,最缺少的就是宽容。 那么,怎样学会宽容呢? (二)感知宽容: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有很多快乐的事,偶尔也会与同事,邻居或亲人朋友产生烦恼或是矛盾。一份忧愁两人分担就会变为半份忧愁。 1.活动(一):多看优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