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定律(Bragg'sLaw)解读

布拉格定律(Bragg'sLaw)解读
布拉格定律(Bragg'sLaw)解读

?布拉格定律(Bragg’s Law )

要說明布接格定律,首先就要先從X 光的繞射開始說明起。依據原子排列的規則與否可分為晶體(Crystalline )與非晶體兩類(Amorphous )。由於在晶體內部之組成的原子(或分子)是有規則且有順序性的排列在每個平面方向上,即稱為具有高度的週期性。這些結晶物質表現(物理、光學、機械及電學性質)都直接的受到晶體內部原子排列變化的影響。所以我能們說X 光的散射能力是取決於原子內的電子數。Friedrich 使用了不均勻的X 光,對於繞射上就比較難以解釋,最後是由Bragg 父子在晶體實驗分析時,從散射的X 光分佈情況,認為可以將繞射現象解釋為入射光被晶面反射(鏡面反射),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考慮兩個原子平行平面,X 光的入射角度為θ,X 光的波長λ就像被鏡子反射一樣,可以發現其X 光的入射角度與反射角度是相同的,如圖上A 點,為部份從表面原子被反射的光束,我們將A 、C 點視為晶格點,假定干擾光束在'RR 發生了,兩束光同步進行入射,其入射距離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反射的產生,也會有時間差,一旦波長差是該光線波長的整數倍時,繞射現象將會發生。由圖可知,路徑IAR 與''I CR 的波長就不相同。

當必要條件為:BC CD +要等於波長的整數倍(n λ),因此我們可以推導出:

sin or sin and sin CD d CD d BC d θθθ===

最後,可以得到

2sin n d λθ=

我們可稱此為布拉格方程式或是常聽到的布拉格定律。

【Ref.】

1. X 光繞射原理及其應用,林麗娟,X 光材料分析技術與應用專題,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308969.html,/AD/ADImages/.../TF-XRD001.pdf )。

2. 工研院奈米辭典(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308969.html,.tw/dict/index.jsp )。

3. LAIDLER 、MEISER 、ANCTUARY ,PHYSICAL 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

?庖立互斥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

當兩個原子接近時,其電荷分佈會逐漸的重疊,以致於改變系統的靜電能。當其距離太接近時,這種重疊的能量會產生排斥的效果,這主要是由於庖立互斥原理(庖立不相容原理)。

所謂的electron spin 即為在wave function 中,得到氫原子時必需去調整。存在兩個eigen-function α與β,其滿足正交條件,wave function 主要是描述能源與軌道角動量電子ψ,必須包含自旋,所以 total wave function 為:

or total ψψαψβ= Where depending on the electron spin is in the 1122

or +- state 。 對於一個電子而言,依據正交的特性,對於電子自旋是不會影響到spin-less probability density ,

22

total ds ds ψψαψαψβψβψ=**=**=??

Where ds refers to the spin variables ,當更多的電子存在時,其形勢就會有所改變。在量子力學當中,是不能區分相同的粒子,當兩個粒子交換時,其probability density 是不會改變的,即()()221,22,1ψψ=。當產生了一個operator 時就交換兩個相同的粒子,12P ,wave function 就會是對稱的或是反對稱的,

()()121,22,1total total P ψψ=± 我們可以把粒子的自旋分為兩類:fermions 以及bosons 。

所以可以把此原理說明成一個原子中沒有任何二個電子具有閜同的四個量子數,即為一個原子中最多只能有兩個電子佔據同一個能態,而且這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必須是相反的。如果兩個子電子在原子中有相同的n ,l 和i m 值時(即有兩個電

子在相同軌域中),則必有不同的s m 值。

假設存在兩個自旋狀態()1α與()1β,同時也有同樣可以有第二自旋狀態()2α與()2β,則我們可以馬上的看出來當兩個自旋具有相同的狀態時,則是違反anti-symmetrization principle ,total wave function 為:

()()()()()()()()1122 or 1122i i i i

total nlm nlm total nlm nlm ψψαψαψψβψβ== ()()()()()()()()1211222211i i i i nlm nlm nlm nlm P ψαψαψαψα=

or

()()()()()()()()1211222211i i i i nlm nlm nlm nlm P ψβψβψβψβ=

所以,此原理表明,當1s 軌域被填入兩個電子之後,其他電子只可以填往其他能階較高的空置軌域(如下圖所示)。

【Ref.】

1. LAIDLER 、MEISER 、ANCTUARY ,PHYSICAL 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

2.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308969.html,/Education/AskExperts/ae455.cfm

3.張煥宗、王志傑、邱勝賢、陳振中、曾韋龍,普通化學,東華書局。

4. Raymond Chang ,General Chemistry/3e ,Princeton/Mc Graw Hill

?原子間的主要鍵結(Primary Interatomic Bounds )- 離子鍵(Ionic Bounding )、共價鍵(Covalent Bounding )與金屬鍵(Metallic Bounding )

一離子鍵(Ionic Bounding ):

?是「金屬+非金屬」的鍵結法,出現於由金屬與非金屬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當中,元素位於週期表的兩端,左邊的金屬元素原子極易捨棄價電子而轉移給陰電性強的非金屬原子,此過程中所有原子都因獲得安定的鈍氣組態,並各自形成陽離子或陰離子。庫侖力(coulombic )是造成陰陽離子互相吸引的力。

相互吸引力的原子間距離的函數為:

A A E r

=- 互斥則為: R n B E r =-

A 、

B 與n 都為常數,值的取決在於特定的離子系統,8n ≈。

?離子鍵無方向性。

?離子鍵能相當大,通常在600到1500KJ/mol (3~8 eV/原子)之間。

二共價鍵(Covalent Bounding ):

?是「非金屬+非金屬」的鍵結法,是由兩個子共同彼此的價電子所組成,以達到安定的電子組態。形成鍵結的二個原子,每個原子至少要分享一個電子,並與對方共用這些價電子。

?對某特定的原子而言,價電子的數目可決定其共價鍵結的數目。

?共價鍵具有角度與方向性。

?原子間的鍵結可能具有部份離子鍵和部份共價鍵。

三金屬鍵(Metallic Bounding):

?是「金屬+金屬」的鍵結法,存在於金屬材料及其合金當中,金屬材料其子的價電子並不是被特定的任一原子束縛住,而是可以自由地在整個金屬中漂移。

?自由移動的價電子群可視為屬於整個金屬,在整個金屬內部會成電子海(sea of electrons)或電子雲(electron cloud)。

?金屬鍵是無方向性的。

【Ref.】

1.William D. Callister,Jr.,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e,WILEY

?偶極矩(Dipole moments)

所謂的偶極矩可以說明電子的分佈狀態,分子不對稱或是電荷分佈不均勻而產生了偶極矩,根據上圖所示,令μ為偶極矩,可以得到偶極矩與電荷的關係式為電荷的強度(q)與其距離(d)的乘積:

μ=

qd

偶極矩就不存在的情況:

①分子結構是以中心點為對稱點

②電子的分布均勻

【Ref.】

1.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308969.html,.tw/rdcweb/lib/h/g_000651.htm

2.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308969.html,/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2306366

3. LAIDLER、MEISER、ANCTUARY,PHYSICAL CHEMISTRY(FOURTH EDITION)HOUGHTON MIFFLIN。

?布里淵區(Brillouin Zone)

布里淵區要從倒晶格開始說起,所謂的布里淵區就是在定義在動量空間當中,倒晶格的原胞,倒晶格的原胞的取法與通常取維格納-賽茲原胞取法相同,在倒晶格空間裡,也就是在k或G的空間中,任選一個從原點到某一倒晶格點的向量G,在向量G的中點作一個垂直平面,這個平面就形成布里淵區,可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等等的布里淵區。

在k個點陣空間當中,從原點出發,不穿越任何布拉格繞射面所能到達的點的集合,亦即倒晶格向量的垂直平面所圍出來的最小體積,就稱為第一布里淵區(如下圖中之1所示)。其他的跟第一布里淵區是相近的,但只是比較複雜而以。

第一布里淵區其波向量的值會滿足於下面的式:

【Ref.】

1.http://phycomp.technion.ac.il/~nika/fermi_surfaces.html

2.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308969.html,/zh-tw/%E5%B8%83%E9%87%8C%E6%B8%8A%E5%8C%BA

3.http://59.77.33.35/non-cgi/usrd8wqiernb/2/52/CCB8D4F5D1F9B2C5_1201177138.pdf

4.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308969.html,/wiki/Brillouin_zone

5.課程投影片。

6 LAIDLER、MEISER、ANCTUARY,PHYSICAL CHEMISTRY(FOURTH EDITION)HOUGHTON MIFFLIN。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 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 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 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 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 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 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 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 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 (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 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 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 五巨头。 (4)评价影响: 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 (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 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 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②马克思在其学说中融入了“意识形态”的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是 与“物化”相联系的“虚假意识”,强调其否定性的含义。 (2)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对个体与其现实存在条件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也多少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 教发…200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推进,原国家教委1996年发布实施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和《“红”、“黄”牌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教计[1996]154号)已不再适应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征求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对上述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主要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确定限制、停止招生普通高等学校。并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宏观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办学条件改善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

康发展。 二、各地、各部门和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以及本《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证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规格。 三、根据指标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新修订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2.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包括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年进书量。这些指标是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补充,为全面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提供依据。同时这些指标还可反映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新情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等学校信息化程度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限制招生、暂停招生普通高等学校的确定: 1.凡有一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的学校即给予限制招生(黄牌)的警示,以维持基本办学条件

浅谈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浅谈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摘要:在科学研究中,每一次发现或创新,实质上都是研究方法上的变革。纵观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研究语言的方法在不断改进,而方法上的不断进步又直接推动着语言理论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语言研究;研究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每一次发现或创新,实质上都是研究方法上的变革。语言科学的发展同样依赖于研究方法的更新或变革。从19世纪语言研究学科的独立到现在语言学流派林立、新学科层出不穷,每次一变化都伴随着研究方法上的改进。 一、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1、语文学时期 在语言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正式独立之前,语言研究的方法也是基本局限于哲学、逻辑学、历史学和文学的方法。这个阶段,人们不是为了弄清语言而研究语言,相反,对语言问题的研究只不过是研究其他事物的需要。比如在公元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在辩论过程中认识到语言的逻辑问题,于是从逻辑的角度讨论语言的起源和结构;古印度人和咱们中国的祖宗,出于准确传授经典的需要,从释义的角度研究语言。所以说,这一时期语言研究没有独立,其研究方法也只不过是其他学科方法的延伸,还谈不上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2、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时期 19世纪,在语言研究内部发展的推动下,在自然科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历史比较语言学派迅速形成。该学派的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对语言的亲属关系

及其历史演变展开研究,从而使语言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起来。该学派在整个19世纪都几乎一直是西方语言学的主流。该学派以拉斯克、葆朴、格里木、施莱歇尔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创造并扩大了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他们依靠这种新颖、有效的研究方法使语言的亲属关系得到了普遍确认。 3、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导时期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并在20世纪30—50年代深刻影响全世界的语言学流派。其特点是: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系统的结构是由声音和意义的关系、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构成的,语言学只研究纯粹的语言形式和关系模式,可以采用形式化的方法研究语言系统。它重视关系,忽略实体,注重静态描写。主要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学派三大分支。结构主义语言学不仅在理论上是全新的,在方法上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他们将语言看成一个结构体,严格运用形式主义的方法对语言系统进行解剖、分析,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二分法对语言展开描写。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不仅影响到语言学领域,还影响到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使语言学成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领先科学。正如布罗克曼所说:“现代语言学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种数学的作用。”① 4、转换—生成学派盛行时期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转换—生成学派。因为这一学派在哲学基础、理论主张,以及研究方法上相对与描写的结构主义来说都是革命性的,因此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

略谈布拉格学派

WENJIAOZILIAO 2015年第10期(总第678期) 现代语言研究中,“功能主义”指的是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1]。作为功能主义思潮发源地的布拉格学派之所以被冠以“结构—功能学派”,概因其首次将结构和功能同时引入对语言的研究。布拉格学派认为语言首先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服务的,是用于交际的、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功能系统,与“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这一共识相契合。布拉格学派对于语言的认识及理论研究即使到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有深刻的影响。 一、布拉格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布拉格学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其中以“布拉格语言学派”的组织形式存在是从1926年到1953年。尽管其组织形式存在还不到三十年,但期间布拉格学者们在语言理论方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对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一)准备时期(1922-1925年) 1920年,俄国学者雅各布森移居捷克,由于对原“莫斯 科语言小组”学者缺乏联系不满,在1925年应马泰修斯之 邀,与马泰修斯的助手特伦卡博士制订了创立布拉格语言小组的计划。同年10月马泰修斯邀请雅各布森等五名学者聚会。会上,首先由马泰修斯作了题为《语言研究中的新潮流和趋势》的报告。他列举了语言研究新的方法,并把报告的主要论点提出来供大家讨论,以作为准备成立的语言小组的思想基础[2]。之后布拉格学派的会议就固定沿用了这种报告加讨论的形式。这次聚会的圆满成功为之后布拉格学派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经典时期(1926-1939年) 1926年10月6日,布拉格学派举行第一次聚会,此次参会者共六人,首先由德国语言学者Henrik Becker 做题为《欧 洲的语言精神》的报告,之后就报告精神进行组内讨论,这次聚会标志着布拉格学派的成立。1928年,布拉格学会在参加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时把音位学的观点第一次公之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1929年,布拉格学会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语文学家大会上提出了一个“论纲”,系统阐明了其语言 理论和方法论观点。在1932年的海牙语音科学会议上,人们正式提出了“布拉格学派”这一称呼[3]。 鲜明的国际性是经典时期布拉格学派的显著特点:与西欧的语言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也与前苏联语言学界有较深的关系。雅柯布逊、特鲁别茨科伊和卡尔采夫斯基这三位侨居国外的语言学家也加入布拉格学派。前两位是这一学派代表人物,学派的成就与他们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后一位是索绪尔的学生,这表明了日内瓦派与布拉格派的密切联系。布拉格学者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学术活动。在学派顶峰时期,功能主义的语言观影响广泛,一些非布拉格学会成员的语言学者因其理论与学派观点接近,也对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派刊物《布拉格语言小组论丛》的开始和结束正好界定了布拉格学派的经典时期,即该学派最有朝气、最有成就的时期。 (三)后经典时期(1940—1948年) 后经典时期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活动不再活跃,理论见解上也不像之前那般新锐和富有朝气。对学派发展更不利的是,部分布拉格学派学者的观点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和质疑。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国家机构调整的原因,布拉格学派被解散。至此,布拉格学派从有组织的理论研究转入零散的个人小组研究。 二、布拉格学派的理论成就(一)音位理论 布拉格学派最突出的贡献是区分了语音学和音位学。其相关理论集中体现在特鲁别茨柯依所著的《音位学原理》一书中。这本专著耗尽特鲁别茨柯依一生的心血,是该学派最杰出的作品,主要成就在于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他将音位学从之前的语音学中独立出来并与语音学予以区别———语音学是关于言语的声音的学科;音位学,是关于语言的声音的科学。进而明确了音位的定义:从语音对立和特征出发,认为音位是某种语言中最小的具有辨义对立特征的语音单位;提出了划分音位的“替换原则”;分析了语音特征,即元音、辅音和非音质特征。 摘 要: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 ),被语言学界公认为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学派,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本 文旨在通过对布拉格学派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各阶段成就的纵向介绍探讨其在语言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和功绩,以及学习布拉格学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布拉格学派 功能 结构 音位学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 810000) 丁乃妮范荣玲 略谈布拉格学派

胆甾相液晶可见光布拉格反射实验

胆甾相液晶可见光布拉格反射实验 阮 亮 丁慎训 杨秀珍 (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北京 100084) 摘 要 胆甾相液晶可见光反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与晶体粉末样品X光衍射相似,本文主要提供一个巧妙而又直观的布拉格反射实验方法,并测量胆甾相结构周期——螺距与温度的关系,进而揭示胆甾相液晶热色效应的机理. 关键词 胆甾相液晶;布拉格反射 分类号 O 734.2 研究布拉格反射规律通常是使用X射线或微波,本文则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实验来达到这一目的.实验用胆甾相的多畴螺旋结构代替晶体粉末样品,由胆甾相螺旋结构的周期——半螺距P/2代替晶体的晶格常数a,用可见光来代替X射线或微波,既可用肉眼观察,又可用实验装置定量的测量. 为了进一步阐明实验原理,有必要对物质中介态——液晶态作一简单介绍.某些具有各向异性的分子(如棒状、板状、盘状)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为液晶,它是一个介于固相和液相之间的中介相,加热过程中液晶有一个固相到液晶相转变的温度T m(熔点),继而有一个液晶相到各向同性液相的转变温度T c(清亮点——由混浊的液晶相变为清彻透明的液相而得名),因此,仅在T m~T c温度范围内为液晶相.它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此类液晶属热致液

晶,其结构可分为三大类:近晶型、向列型、胆甾型,分别如图1的(a)、(b)、(c).向列相中长棒状分子的位置是无序的, 图1 液晶的分子排列 但分子取向是有序的,沿某一从优方向取向,此从优方向用一单位矢量n(称为指向矢)来描述,液晶相中n和-n是不可区别的.胆甾相可以认为是螺旋向列相,指向矢n在空间不是恒定的,沿螺旋轴(光轴)螺旋状旋转.胆甾相结构沿光轴呈周期变化,由于n和-n的等价性,所以其重复周期为半螺距P/2.由于其结构的特征,胆甾相光学性质是独特的,指向矢n旋转上千圈/mm;又由于半螺距的典型值约为 3 000,它远大于分子的线度,与可见光波长相当,所以这种周期结构可以产生可见光的布拉格反射.当然,胆甾相螺距由材料本身的组分确定,并随外界温度(电场、磁场等因素)而变化,产生色彩鲜明的布拉格反射谱,形成有趣而实用的胆甾相热色(温度)效应(电光、磁光效应),较固定晶格常数的晶体具有更丰富、更奇妙的性质.

北京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

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 (建设部分-试行) 2018年5月

目录 前言 (1) (一)修订背景及依据 (1)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3) 1 总则 (5) 2 建设规模 (6) 2.1 办学体制及规模 (6) 2.2 学生、教职工人数 (7) 3 选址 (7) 4 建设用地 (8) 4.1 一般规定 (8) 4.2 建筑用地 (8) 4.3 体育用地 (9) 4.4 绿化用地 (10) 4.5 广场、院落及道路、停车场用地 (10) 4.6 建设用地指标 (11) 4.7 其他用地 (12) 5 建筑设置 (12) 5.1 主要教学用房 (12) 5.2 办公及管理用房 (18)

5.3 生活服务用房 (19) 5.4 其他建筑空间 (20) 5.5 建筑面积指标 (21) 5.6 未定标空间 (21) 6 建设绿色学校 (22) 6.1 环境质量 (22) 6.2 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23) 6.3 资源共享 (24) 7 建设智慧学校 (24) 附表1 各类学校体育项目设置表 (28) 附表2 各类学校的建设用地指标 (29) 附表3 各类学校的建筑面积指标 (30) 附录一小学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31) 附录二初中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37) 附录三高中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43) 附录四完中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49) 附录五九年制校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55)

前言 (一)修订背景及依据 1 背景 《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简称原《标准》)颁布于2005年,至今13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及北京市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工作力度。中小学校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考试招生制度和学校管理机制等都在深刻地变革中,这些对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原《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需求,急需修订(修订后的标准简称《标准》)。 为适应新时代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趋势,《标准》将原城乡不同建设标准的指标合一,实现城乡统一建设标准。 国家在标准化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提高建筑标准”的要求。为适应教育教学新需求,《标准》在普通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劳技教室、音体美教室等主要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形状及设施方面提高了部分标准,并增设了分层次教学及选修走班课教室等教学用房。《标准》中完善了体育场地的设置。 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政府投资的学校建设,自2014年起必须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标准》中增加了“建设绿色学校”部分。 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适应未来教育新需求,《标准》中增加了“建设智慧学校”部分。使安全、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创新活动等校园内外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及管理工作全部纳入智慧化管控系统,提高办学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可作为学生学习智慧化管控知识的实体教材,启

布拉格学派的理论特征

布拉格学派的理论特征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活动中心是布拉格语言学会。 形成与发展1920年,“莫斯科语言学小组”的创始人雅各布森移居捷克。会同威廉.马捷齐乌斯等人,于1926年10月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主要成员除捷克学者B.哈弗拉内克、B.特伦卡、J.瓦赫克、V.斯卡利奇卡、J.穆卡若夫斯基、A.V.伊萨钦科等人外,还有当时侨居国外的俄国语言学家尼古拉.特鲁别兹科依(在维也纳)、雅各布森(在捷克)和S.O.卡尔采夫斯基(在日内瓦)。1929年,学会向第一次国际斯拉夫学者代表大会(在布拉格召开)提交一份《提纲》,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论原则;1930年,他们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音系学代表会议上又详述了自己对语言(尤其是对语音结构)的观点。此后语言学界遂以“布拉格学派”称之。学会自1929~1939年出版了8卷《布拉格语言学会学报》,发表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著作,此外,自1935年起还创办了期刊《词与语文》。 1939年3月德军占领捷克后,学会成员流散,活动中断,至1948年方恢复,其组织存在至1952年。后来,特伦卡、瓦赫克等人以及一些年轻的捷克学者继承布拉格学派的传统,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以现代语文学部功能语言学小组的形式从事研究工作。 布拉格学派的鼎盛时期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当时学会同各国语言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进行过许多学术交流活动。有些语言学家虽非学会成员,但因观点不同程度地接近布拉格学派,也对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奥地利的K.比勒、法国的A.马丁内和E.班维尼斯特、波兰的J.库里沃维奇、挪威的A.萨默费特、荷兰的A.W.德·格罗特等。 一般认为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泰休斯、尼古拉.特鲁别兹科依和雅各布森,但是也有人把马丁内包括进去。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一方面肯定了索绪尔提出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又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来谈论共时性,由于语言永远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而这种运动又触及语音、词汇和语法各方面,所以共时研究不能绝对地排除演化的概念(如有的成分已经陈旧、正在消亡,有的则产生不久,尚在发展);另一方面,历时研究也不能完全抛开系统和功能等概念。布拉格学派反对哥本哈根学派那种将语言视为封闭性符号系统,脱离符号的实体去研究纯粹的关系等做法,因为语言既然是在一定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那么研究这个系统时就不能不考虑它同社会现实(文化、文学、艺术等等)的联系,不能抛开实体去研究语言结构中的纯关系。 在方法上,布拉格学派认为无须再用历史比较法去研究谱系关系和构拟母语,而应采用共时的分析比较法去研究各种语言(包括非亲属语言)的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他们针对语系的概念,提出“语盟”的概念,认为有些语言虽不一定有谱系关系,但在地理上相毗邻,在音系和语法结构上有近似特征,如巴尔干诸语言,就可以算是语盟。他们还主张在语言研究中把传统的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统计方法)结合起来,以便得出一些贯通性的结论,例如考虑什么是能产型,什么是非能产型等;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到1935年,该学派便采用了结构主义的名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捷克结构主义。后来捷克结构主义走出语言学研究的门槛,利用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结构。这一学派的理论家认为,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这样,捷克结构主义为后来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武功县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 目录 一、总则 二、学校设置与规划 (一)学校设置 (二)学校规模 (三)校园规划设计 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 (一)学校建设用地组成 1.建设用地 2.体育用地 3.绿化用地 (二)学校建设用地面积 四、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一)校舍建筑组成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2.办公用房 3.生活用房 (二)校舍建筑面积 (三)校舍用房面积 (四)校舍建筑标准 五、学校装备条件标准 (一)常规通用教学设备 (二)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1.语文、英语和品德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2.数学、科学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4.体育与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 5.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 (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四)图书资料配备 (五)办公及生活设备 六、师资配备标准 七、公用经费标准

武功县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试行) 一、总则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满足新课程实施对校园建设、师资、设施配备等办学条件的要求,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小学办学条件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山东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办学条件的标准。《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是举办全日制普通小学教育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学校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指标,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新建学校土地规划和校舍建筑应不低于《标准》要求,原有学校应参照《标准》逐步改建和扩建。 《标准》实施应遵循分级负责、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标准》的实施;各市、县(市、区)政府负责《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普通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分。 二、学校设置与规划 (一)学校设置 1.普通小学要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城镇和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城镇化推进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其增减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学校布点,使学校适应现代教学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2.学校设置要充分照顾学生就学便利,学校服务半径应以就近入学、方便学生就学为原则。原则上,农村根据乡镇的面积、地理特点和交通条件,尽量减少小学处数,小学生的走读半径一般为2公里。对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要适当保留小学和教学点。城市小学设学布点必须与城市扩建和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应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其新建住宅区或者居民点应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学龄儿童进行测算,配套建设规模适宜的小学。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设置寄宿制学校。 3.新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

布拉格学派 介绍

布拉格学派是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创建人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V.马泰休斯。一般认为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泰休斯(Vilem Mathesius)、特鲁别茨科伊(Trubetzkoy)和雅柯布(Roman Jacobson) 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F. de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同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看法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及分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不同之处是布拉格学派把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布拉格学派认为句子能从语法角度分析也能从功能角度分析用主位和述位来分析句子。主位指已知信息或在给定语境是明确的话语起点前信息,述位指说话者陈述的有关或涉及话语起点内容。 布拉格学派的理论有:音位理论、句法功能、语言功能、系统和共时研究。 音位理论 在语言学领域,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在于音位学。而这一学派有关音位学的理论在其代表人物之一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这一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该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 特鲁别茨柯依把统一的语音学划分为两门科学即语音学和音位学:语音学即是关于言语的声音的学科;音位学,即关于语言的声音的科学。语音学只应该研究语音物理性质和心理性质,音位学则只应该研究功能方面,把音位学看成是对语音功能的研究,这样也就把语音学和音位学区分开来,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 2、明确了音位的定义 特鲁别茨柯依从语音对立和特征出发,认为音位是某种语言中最小的具有辨义对立特征的语音单位。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位的三个特征:A具有区别性;B是最小的语音单位;C只能通过区别性特征来确定。 3、提出了划分音位的原则 一,如果两个音不能相互替换或者相互替换之后就会改变词的意义或者把词歪曲到不能辨认的程度,那么它们就是不同音位的体现。 二,如果两个音出现在同样的位置,并且能相互替换而不改变词义,则它们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4、分析了语音特征 特鲁别茨柯依把各种语言中构成辨义对立的语音特征分为元音特征、辅音特征和非音质特征。 句法功能 布拉格语言学派在句法的功能分析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马泰休斯认为有必要把句子的实际切分和形式切分区别开来。形式切分是一种传统语法上的切分,而实义切分则是一种功能交际切分,即从功能角度分析句子的方法。具体而言,它是从心理角度来看待句子的。 马氏又指出,句子的形式切分的基本要素是语法主语和语法谓语,实际切分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表达的出发点和表达的核心,即主位和述位。主位指已知信息或在给定语境是明确的话语起点前信息,述位指说话者陈述的有关或涉及话语起点内容。

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布拉格学派:(发起者、贡献最大者、内涵、理论主张、影响、评价) ①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②主要特征: ⑴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偏离日常生活实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把表现功能放到首位。 ⑵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⑶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解释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但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⑷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一部作品印刷成书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其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且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③地位影响: 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提出的语言的功能研究、类比方法的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的结合以及在对读者的转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虽然艺术形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规律是由社会文化和艺术内容的发展所决定的,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文学性: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文学性的诗性功能: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联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关系和审美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 荒诞派戏剧: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代表作有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剧作《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1、戏剧表达超现实的真实:一是作为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的“超现实的真实”。二是作为永恒之在的“超现实 的真实”。 2、戏剧的虚构本质与非理性本质。 3、悲剧性与戏剧性及其戏剧张力。 4、纯喜剧:戏剧的独立性。 原型批评:

办学条件指标说明资料

三、“办学条件”指标说明 二(五)17 △指标释义 评估时应明确校园用地应由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用地、绿化科技用地等组成。如果有下列情形,则应适当提高标准:一是完小住校生超过在校生人数20%、初中住校生超过在校生人数50%,应增加相应的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的建筑用地面积:二是如果学校建立了劳动教育实习场、厂或需较大的自行车棚的(即劳技教育实习场、厂及另建的自行车棚占地不在规定的校园用地标准内)见建标[1996]640号文件),也应适当增加占地面积。农村中、小学生均校园面积不能低于办学条件规定指标(见指标表,附后)。 ①生均校园面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标准(6分) △记分细则:将这一条评估结果分成A、B、C、D四等,所查学校所数达标比例在90%以上记A,80%一90%记B,70%一80%记C,不足70%记D。 ②校园整洁、绿化、美化、文明、卫生(4分) △评分细则:此要点无法量化,可分四个层次考虑,即校园一 般化(存在一定的不足);净化(包括整洁、卫生);美化(包括净化、绿化、布置美观);文明化(包括净化、美化,还要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体现环境育人)。按此分出D、C、B、A四等。 核查办法:核查校园占地面积办法可先从县里资料找到所查学校(抽签定的乡镇学校)的资料,记下数据,再到学校查看资料(以红线图、国土资料为准),再到校园实地估测达标与否,记下达标校数,数出比例,以所查学校为准,定出等级,算出分数。查核校园整洁、绿化、美化、文明、卫生时,分组核查,形成印象,集体研究定等,算出分数。 二(五)18 △指标释义 这是二级指标(五)的校舍建设部分,校舍建设面积应包括: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如果住校学生人数完小超过在校人数20%、初中生超过50%,则应增加相应的学生食堂、宿舍面积,即增加校舍面积。中小学平均每生应占有校舍建筑面积不能低于办学条件规定指标要求(见指标表,附后)。 ①生均校舍面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标准(6分)。 记分办法与“生均校园面积”部分同。 ②小学、中学平均班额分别控制在45人、55人以内(4分)。 △评分细则:分小学、中学计算,各2分。所查学校的班平均数超过标准,每超过3人扣1分,扣完为止。 ③消除D级危房,一般危房一、二、三类地区分别控制在1%、2%、3%以内(10分)。 △评分细则:如所查学校(幼儿园有发现有正在使用的D级危房,本三级指标记0分,一般危房的比例接受检学校总面积计算:一般危房比例每高0.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危房问题应作为重点检查。 核查办法:查生均校舍面积方法与查生均校园面积方法相同;平均班额按所查学校分小学、中学分别算出,按标准记分;危房查核应是重点,核查的方式以查资料(县、校)和实地查看相结合,查出危房面积,算出比例,算出分数。要特别仔细核查D级危房。 二(六)19

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

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 一、概述布拉格学派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形式主义文论放弃了他们的“文学自足体”的美学孤立主义(自我封闭主义)之后,他们从纯形式主义立场后退,认为文学作品应当置于其社会环境来考察时,形式主义就引出了结构主义,“科学本身在变化---因而我们随之变化”(爱亨鲍姆)。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穆卡洛夫斯基、雅可布森、沃迪契卡。 二、文学的符号学性质:布拉格学派对文学本质的考察 符号学思想是布拉格学派解释文学本质特征的固定出发点。穆卡洛夫斯基《艺术作为符号的事实》(1934)是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艺术符号学论文,为布拉格学派的理论奠定了独特的基础。在文章中他说:“艺术具有符号性质这一点,不仅显示于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也显示于艺术作品的结构组织里”(转引自《文学史》第一辑,第91页)。把艺术作品当作显示结构性质的一个符号,这就意味着文学研究思路的变化:研究文学,除了关注文学作品之外,还要探讨作者、读者以及最重要的一环----文学结构的历史性。对一个结构主义的理论家来说,符号是解释文学特异性所必需的概念。由于符号概念的引入,布拉格学派便跨过了形式主义文论的局限。 1、符号学理论的基本术语要诠: 符号:符号是传达意义的载体。任何意义的传达不使用一定的符号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可以说,意义本身就是从符号所组成的信息中产生的。例如,足球裁判吹哨判罚点球:

发送者(裁判)---能指(哨音、手势)---所指(犯规违例、暂停、判罚点球)---接受者(编码)(信息)(解码) 从上述事例的分析可知,符号的完整定义是:发送者用一个可以感知的物质刺激,使接受者能约定性的了解某种不在场的事物的情况,这一可以感知的东西,就叫做符号。 能指/所指:二者是符号的组成因素。能指是符号中的“显现”(即可以感知)的部分;所指是符号的意指对象部分。在语言符号中,能指就是语言的“音-形”部分,所指是语言的“意”,即它所指代的事物或意义、思想、情感等。能指/ 所指的关系是武断规定的,也就是说,能指和所指的关联方式是规约性的。由谁来规定?由相对固定的社会契约所规定,例如给朋友送鲜花,得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决定是送玫瑰、康耐馨还是送白色的菊花。而这些规定又往往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这又带来下面的问题:能指 /所指具有不对应性。为什么?因为使用不同语言符号体系的人,对能指/ 所指的分割标准不同,例如,中国人说“红茶”,英国人认为是黑的;中国人说白开水、白纸、白酒,外国人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水、纸、酒的“白”色。由能指/ 所指的不对应性,说明:所指并不是明确地预先存在,等待着“能指”来“指”代它们。 言语/ 语言:言语/ 语言的区分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学作出的划时代的贡献。在此之前,语言学是一种个体语言学,或称描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把研究对象界定为语言,而不是言语。为什么?在一个系统中,显在的、具体的行为总是受制于一个深层的、隐在的系统,结构主义者就把前者叫做表层结构,后者叫做深层结构。在语言符号中,言语是个别的、零乱的,语言则是系统的、有序的。索绪尔提出言语和语言的二元对立,是受到19世纪末社会学创建时期的一场争论的启发。争论中,杜克海姆坚持社会的集体意识观,而塔尔德则坚持独立的个人表现。索绪尔敏锐的意识到二人的差异实际上是一个语言/ 言语的二元对立关系。符号中言语/ 语言的二元对立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差不多的人文科学中,都可以找出一个或者几个言语 /语言的二元对立: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则);意识/ 潜意识(精神分析学);无数的讲述实践 /“知识体系”(富柯的“知识考古学”)。在文学中,言语/ 语言的二元对立的表现就更为复杂:文学作品 /意识形态(伊格尔顿);作品/ 生活(洛特曼);批评/ 诗学(惹奈特);叙述情节 /叙述语法(托多罗夫);述本/ 底本(巴尔特);作品的语言表现/ 构成元素的基本逻辑(格雷马斯)。 信息/符码:言语 /语言的二元对立,在符号学中首先表现为符号信息/ 符码的二元对立。符码是预先以某种方式规定好的把能指转换成所指的规则。没有符码,发送者进行的符号活动只是一堆能刺激感官而毫无规则的乱七八糟的游戏,而且完全不可解;而接受者不掌握符码,就无法理解符号活动所传达的意义,例如很多人不能欣赏交响乐、芭蕾舞和京剧,首先是因为没有掌握它们的艺术符码。如同一个不懂得围棋规则的人,观赏围棋怎么可能入迷呢?信息是符号的能指部分。一个符号活动是信息的发送者用符码把他要传达的意义转换成信息,而符号信息的接受者则用同一套符码把这信息转换成他所能理解的意义。例如,火车开车前,信号员用信号灯发出信息(灯的颜色,摇晃的方向、幅度等),司机根据既定符码将信息转换成意义。在上述活动中,发送者进行的工作称为“编码”,接受者所做的工作称为“解码”。 2、雅可布森对符指过程的分析和他对文学特性的解释: 符指过程:一个符号表意的全过程。雅可布森提出了符指过程六因素分析法:发送者(发电报的人)、接受者(用符码解读能指认出所指的人)、信息(能指,即电报)、接触(符号传送的中介渠道,即无线电)、符码(电码本)、语境(所指)。 与符指过程六因素相对应,有六种不同的功能:情绪性(发送者)、意动性(接受者)、

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

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范(试行) (未商省建设厅) 为规范我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建设部、教育部2004年颁布)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育部1994年颁布,试行)》,结合我省现阶段以建综合类学校为主的实际,制定本建设规范(试行)。 一、校址选择 学校所在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校址选择应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 2、校址应选择在卫生、无污染的地区,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3、学校应选择在交通较为便利、公用设施较为完备的地区; 4、校园周边不应有无防护设施的河流、池沼、断崖及陡坡等地带; 5、校园用地不应有架空变压输电线及城市热力管等管线穿越校区。 二、班额 盲学校每班按14人、聋学校每班14人、启智学校每班12人计算。 三、学校用地

特殊教育学校用地按功能来分,应按教学区、运动活动区、植物种植绿化区、康复训练及职业技术训练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关系进行合理布置。 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占地面积按下表执行(单位:㎡) 综合类学校生均占地面积按不低于65㎡/生执行。 1、运动场地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9—12班,应设置200m环形跑道及4—6股的100m直跑道的运动场;18—24班规模时,尚需增设1—2个球类场地。 2、康复训练及职业技术训练场地应包括:体能训练、盲学校定向行走训练、职业训练场等,其场地面积应为4㎡/人,但总面积不应小于400㎡。 3、学校绿地应包括校园绿地及植物种植园地等成片绿地,绿地率不应小于35%。 四、学校校舍 特殊教育学校校舍的组成,根据学校类型、规模、教学活动的要求和条件,为残疾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不同数量、不同尺寸、不同设施设备的用房,一般包括各类教学用房(普通教室、专用教学及公用学习用房)、生活训练用房、劳动技术用房、康复训练用房、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用房等,其使用面积最低指标见附表。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现代翻译理论 *新时期的翻译理论 新时期的翻译理论—新时期翻译理论的发展有两大特点:(1)理论研究被纳入语言学的范畴,受到现代语言学和信息论的影响,因而明显地带有语言学色彩,与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形成对照。(2)打破了以往理论家闭门造车、互不交流的局面。现代西欧和美国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四派:(1)布拉格派;(2)伦敦派;(3)美国结构派;(4)交际理论派。 1.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马西休斯(Vilem Mathesius,1882--1946)和两名俄国移民特鲁贝茨考伊(Nicolay S.Trubetskoy,1890--1938)和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1896--1982)。后来,布拉格派成为一个含义广泛的名称,统指所有赞同特鲁贝茨考伊和雅可布逊观点的语言学者,其中包括法国、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员雅可布逊和后来的列维、穆南、维内、马尔勃兰克等人都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是:(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工具功能等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逊。他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斯洛伐克,二次大战期间移居美国、加入美国国籍。他是布拉格语言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写过大量有关语言学的论文和论著。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一文中。该文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对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及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该文自1959年以来一直为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作品之一。

三.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 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是由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发展出来的,主要包括三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 下面我们先介绍布拉格学派。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 1926年,特鲁别茨柯依(H.C.Tpy euko ,1890—1938)、马德修斯(V.Mathesius,1832—1945)、雅可布逊(R.Jakobson,1896—1982,20至30年代侨居布拉格,后移居美国,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在布拉格成立布拉格语言学会(Cercle Linguistique de Prague)。1928年,第一次语言学家国际会议在海牙召开,他们在会议上十分活跃,提出了好几篇音位学论文,被称为“布拉格音位学派”。1929年的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他们提出了布拉格学派的论纲,1929—1939年,他们出版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刊》(Travaux du Cercle Linguistiquede Prague)。1935—1953年,出版季刊《词与文》(SaS),刊物的副标题是:布拉格语言学会机关刊物。1953年布拉格语言学会在组织上解体后,《词与文》变成了捷克科学院的刊物,至今仍在出版。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理论,既受到索绪尔很大的影响,也受到波兰著名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J.Baudoin de Courtenay,1845—1929)的影响。博杜恩早在1870年就明确地提出语言和言语区分的问题。1876年己提出应区分语言的静态和动态的思想,这些,都与索绪尔的理论有共同之处。博杜恩的最大贡献在音位学方面。在1881年,他就指出,必须明确地区分音素和音位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单位。音素是一种纯语音现象,而音位则是词的某一部分语音性质的总和。他提出必须区分两门不同的语音学学科:人类语音学和心理语音学。人类语音学从生理—声学观点研究人类语言所有的语音,即音素。心理语音学研究同意义相关联的语音观念,即音位。但是,博杜恩不同于索绪尔,他很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强调语言的外部历史与内部历史的相互作用,不像索绪尔那样,认为语言学的唯一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博杜恩重视语言单位的实体,不像索绪尔那样,只重视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博社恩同索绪尔一样,强调语言的共时研究,但是,他只是把共时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并不把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机械地对立起来。博杜恩的这些观点,对于布拉格学派有着很深的影响,使得布拉格学派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与丹麦哥本哈根学派不同,带上了自己的特色。 布拉格学派在1929年提出的论纲中,强调要把语言看作一种功能体系,主张评价任何语言现象时、都要从它所在的功能、它所达到的目的着眼。 布拉格学派特别注重音位的研究。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一书,在西方语言学界遐迩闻名,是布拉格学派的代表性著作。 布拉格学派十分重视历时音位学的研究,他们不像素绪尔那样,认为系统的概念同历时的变化水火不相容,而主张历时也构成系统。 布拉格学派最早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他们指出,邻近地域的语言也可能获得一些共同特征,因而语言的共同特征不一定完全来源于亲属关系。雅可布逊1931年在《论音位的语言联盟》一文中指出:“在语言学里,由于对来源问题特别感兴趣,而把对存在于相邻语言的结构中并且没有共同来源的那些现象的研究却推到后面去了。其实,语音学应当考虑的不仅是各个语系,而且也要考虑到语言联盟(Sprachbunde)。在讨论语言联盟的问题时,音位学的方法似乎成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音位体系的许多组成成分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远远超出了个别语言或语系的界限。” 布拉格学派很重视语言的文体的研究。他们认为,“诗的语言”(即文学作品的语言)有特殊的不同于标准语言的规范,因此,它应该成为语言学的一个特殊研究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