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劝谏的艺术复习过程

古人劝谏的艺术复习过程
古人劝谏的艺术复习过程

古人劝谏的艺术

全国第三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参赛作品

古人劝谏的艺术

全国第三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参赛作品

选文一: 七步诗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选文二: 鲁哀公问孔子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

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选文三: 晏子劝谏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公大怒,缚置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不知从何处始”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 时景公烦于刑,有鬻踊者。踊,刖者所用。公问晏子曰:“子之居近市,知孰贵贱”对曰:“踊贵履贱。”公悟,为之省刑。 选文四: 少孺子智劝吴王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舍人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实用参考]古人劝谏的艺术

优质参考文档 全国第三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参赛作品 优质参考文档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剖析劝谏成功的原因。集体构建,达成共识。(一)读过这几篇文章,我们发现他们的劝说 都很有妙处,劝谏都非常成功。 《七步诗》 教师点拨:用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和现象来比喻 兄弟之间应该有骨肉之情。 《晏子劝谏》 教师点拨:晏子以历史人物侧面表达了自己的 观点,既尊重了景公的权威,又达到劝谏的效 果 《鲁哀公问孔子》教师点拨:孔子首先以历史 发展中国家的兴亡,提示鲁哀公应该有惧怕意 识——然后以船和水的关系来比喻君王与百 姓的关系,应该具有忧患意识—— 《少孺子智劝吴王》教师点拨:少孺子以自然 界小昆虫小动物的故事来警示吴王,做事不能 只顾及眼前和利益,否则会有隐患。 (二)集体建构,达成共识 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都是用语言来劝 谏的。其实,这些语言里都藏着一面镜子。这 些被劝谏的人只要面对这面镜子,他们就会从 行为上做出改变,从思想上做出改变,从决策 上做出改变。那他们都用什么来作这面神奇的 镜子的呢? 《七步诗》 豆萁与豆——以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镜 《晏子劝谏》 纣王————以历史人物为镜 《鲁哀公问孔子》 望亡国之虚————以历史事件为镜 思水舟关系————以哲理为镜 《少孺子智劝吴王》 螳螂捕蝉——以故事为镜 怎样劝谏才更有效?根据讨论—— 共识达成:以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镜,用 豆萁与豆比喻曹氏兄弟之情;以历史人物昏君 纣王为镜,衬托出景公有英明;以王朝的变迁 为镜,以人尽皆知的哲理为镜,让鲁哀公心底 里有了忧患与惧怕;以小动物的故事为镜,告 诫吴王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而忘记自身的险 境。正是这一面面镜子,让被劝谏者清晰地认 此环节是教学重点,也是 难点。意在通过对四篇文本的 研读和挖掘,发现各篇文章中 的共同点即为劝谏成功。这很 轻易,所以带过。 不同点则在劝谏成功原 因的挖掘。四篇文章从四个不 同侧面,成为构建的支撑。 在比较之后,让学生讨论: 怎样劝谏才有效?学生则可 以从四篇文本的不同角度出 发去构建共识:针对不同的劝 说对象,不同的劝说目的,我 们要有适合的路径。这样提升 学生的认识,自然生成,更为 深刻。

古人劝谏艺术赏析

古人劝谏艺术赏析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了四篇古文,分别出自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它们都是先秦历史散文中 的名篇。其精致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不向我们 展示了先秦历史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其中,《烛之武退秦 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这三篇文章中所 展示的古人那高超的劝谏艺术尤其令人拍案叫绝。 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都以其突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 国的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赵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 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 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为此,他们都成了历史的功臣,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 他们的胜利与他们突出的说辩才能是分不开的。其 才能何在?其说辩技巧何在?其胜利的奥妙何在?这个问 题的答案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 繁复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也许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 要尊崇他人。只有尊崇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崇,烛 之武对于秦伯,邹忌对于齐威王,触龙对于赵太后,都是必 恭必敬的。烛之武一口一个“君”,邹忌一口一个“臣”(自称),触龙“病足,曾不能疾走”,却也要“徐趋”而“至而自谢”,每 一言每一行无不表现了对对方的尊敬。这种尊敬赢得了对方

的好感,从而也为自己的说服工作打好了感情基础。 要努力制造一种调和的谈话气氛。这一点在《触龙说 赵太后》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触龙刚见太后时,“太后盛气 而揖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触龙开口便谈让长安君为人 质的事,很可能落入太后唾其面的无语境地,因为,人在生 气的时候,是最不理智的,不但难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 很可能把对方当作发泄的对象。老到、精通的触龙早就认识 到了这一点,所以,见到太后后,他避而不谈长安君之事,而是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唠起了家常,从而使太后由“太 后盛气而揖之”到”色稍解”,既而“笑曰”,调和的谈话氛围 形成了,自己陈述意见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迂回战术,“比兴”手法,欲成甲事,先谈乙事,以乙 事促成甲事,请君入瓮。烛之武的目的是让千里行军至此的 秦伯退兵,邹忌意在让“蔽甚”的威王接受国人的指责,而触 龙则完全是为了让赵太后的爱子到齐国作人质。这些事,即 使是大凡老百姓,也是很难接受的,更不用说是万人之上的 一国之君。所以,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很可能一 下子就陷入骑虎难下的僵局,闹不好还会受辱甚至招致杀身 之祸。因此,在谈话的开始,他们对自己此行的目的避而不 谈,而是谈一些表面上看来与之不相干的事情:烛之武不谈 让秦退兵的事,却大谈秦国的利害得失;邹忌开口谈的是一

由课文看古人的劝谏艺术(《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由课文看古人的劝谏艺术(《左传》|烛之武 退秦师)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了四篇古文,分别出自《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它们都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名篇。其精美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不向我们展示了先秦历史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其中,《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这三篇文章中所展示的古人那高超的劝谏艺术尤其令人拍案叫绝。 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都以其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的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赵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为此,他们都成了历史的功臣,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 他们的成功与他们杰出的说辩才能是分不开的。其才能何在?其说辩技巧何在?其成功的奥妙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也许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 要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烛之武对于秦伯,邹忌对于齐威王,触龙对于赵太后,都是必恭必敬的。烛之武一口一个“君”,邹忌一口一个“臣”(自称),触龙“病足,曾不能疾走”,却也要“徐趋”而“至而自谢”,每一言每一行无

不表现了对对方的尊敬。这种尊敬赢得了对方的好感,从而也为自己的说服工作打好了感情基础。 要努力制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这一点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触龙刚见太后时,“太后盛气而揖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触龙开口便谈让长安君为人质的事,很可能落入太后唾其面的尴尬境地,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是最不理智的,不但难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很可能把对方当作发泄的对象。老到、精明的触龙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见到太后后,他避而不谈长安君之事,而是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唠起了家常,从而使太后由“太后盛气而揖之”到”色稍解”,既而“笑曰”,和谐的谈话氛围形成了,自己陈述意见条件的也就成熟了。 迂回战术,“比兴”手法,欲成甲事,先谈乙事,以乙事促成甲事,请君入瓮。烛之武的目的是让千里行军至此的秦伯退兵,邹忌意在让“弊甚”的威王接受国人的指责,而触龙则完全是为了让赵太后的爱子到齐国作人质。这些事,即使是一般老百姓,也是很难接受的,更不用说是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所以,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很可能一下子就陷入骑虎难下的僵局,闹不好还会受辱甚至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在谈话的开始,他们对自己此行的目的避而不谈,而是谈一些表面上看来与之不相干的事情:烛之武不谈让秦退兵的事,却大谈秦国的利害得失;邹忌开口谈的是一些闺房私语,触龙则纯粹是拉家常。但在事实上,他们在选择话题时,是煞费苦心的,谈论这些话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出自己要真正要谈论的内容,都是为后面的话题服务的。这些话题和后面的话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用下面的逻

浅议秘书的劝谏艺术_韦经麟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总第96期) *收稿日期:2010-11-20 摘要:劝谏是秘书向领导献言进策,发挥参谋作用的一种方式。掌握劝谏的技巧是秘书劝谏成功的关 键。古人灵活多样的劝谏方法,对现代秘书向领导进谏有很多的启发。本文从分析领导,因人施谏;注意劝谏的时机和场合,择势施谏;注重劝谏语言和方式的表达,智勇相谏;诉诸高尚动机,无私以进谏等四个方面,结合古人成功的劝说事例,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秘书的劝谏艺术。 关键词:秘书;劝谏;艺术 谏是一种古老、特殊的参谋方式,在《辞海》中解释为“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在现代参谋活动中,我们把处于下位的参谋人员向上级领导提出规劝或带批评性的意见或建议等称之为进谏。”[1]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秘书工作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时期秘书工作要求秘书人员从偏重办文办事向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的转变。因此,秘书人员为领导当参谋,向领导进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已成为秘书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秘书向领导拾遗补缺,发挥参谋作用的一种方式,是为领导决策服务,减少领导决策失误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秘书与领导在权力、地位等方面的不对等:秘书是领导的助手,参谋而不主谋;秘书工作的辅助性、参谋性、服从性等特点,使得秘书要使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就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更多的时候是秘书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让领导乐于纳 谏,从而达到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目的。 国之兴废,在于政事,政事之得失,由乎辅佐。可见古人对于秘书参谋、劝谏的重视,同时也认识到了秘书的劝谏之难:劝说的语言与劝说目的的矛盾;领导者想采纳建议的心理与劝说者劝说方式的矛盾。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在劝谏之前先要对进谏之言进行修饰润色,使之得体生动。劝说之要,在于言语得体,措辞得当;在于感情真挚,言辞恳切。劝说动机的高尚性、无私性,往往使劝说者自行其是,不重视劝谏的方式、方法、技巧,不注重劝谏语言和方式的表达,单纯地以自我为中心,分析考虑问题,而忽略领导者的心里感受,损害领导者的权威。劝说者与劝说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劝说者首先要深切了解自己的领导,不同的领导具有不同的个性、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有可能决定性地影响你建议的成败。只有在认真揣摩劝说对象的前提下,知心定策,对症下药,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浅议秘书的劝谏艺术 韦经麟 (三明学院中文系,福建三明 365004)

古人劝谏的艺术

古人劝谏的艺术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了四篇古文,分别出自《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它们都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名篇。其精美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不向我们展示了先秦历史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其中,《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这三篇文章中所展示的古人那高超的劝谏艺术尤其令人拍案叫绝。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都以其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的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赵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为此,他们都成了历史的功臣,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他们的成功与他们杰出的说辩才能是分不开的。其才能何在其说辩技巧何在其成功的奥妙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也许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要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烛之武对于秦伯,邹忌对于齐威王,触龙对于赵太后,都是必恭必敬的。烛之武一口一个“君”,邹忌一口一个“臣”(自称),触龙“病足,曾不能疾走”,却也要“徐趋”而“至而自谢”,每一言每一行无不表现了对对方的尊敬。这种尊敬赢得了对方的好感,从而也为自己的说服工作打好了感情基础。要努力制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这一点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触龙刚见太后时,“太后盛气而揖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触龙开口便谈让长安君为人质的事,很可能落入太后唾其面的尴尬境地,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是最不理智的,不但难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很可能把对方当作发泄的对象。老到、精明的触龙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见到太后后,他避而不谈长安君之事,而是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唠起了家常,从而使太后由“太后盛气而揖之”到”色稍解”,既而“笑曰”,和谐的谈话氛围形成了,自己陈述意见条件的也就成熟了。迂回战术,“比兴”手法,欲成甲事,先谈乙事,以乙事促成甲事,请君入瓮。烛之武的目的是让千里行军至此的秦伯退兵,邹忌意在让“弊甚”的威王接受国人的指责,而触龙则完全是为了让赵太后的爱子到齐国作人质。这些事,即使是一般老百姓,也是很难接受的,更不用说是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所以,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很可能一下子就陷入骑虎难下的僵局,闹不好还会受辱甚至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在谈话的开始,他们对自己此行的目的避而不谈,而是谈一些表面上看来与之不相干的事情:烛之武不谈让秦退兵的事,却大谈秦国的利害得失;邹忌开口谈的是一些闺房私语,触

劝谏的艺术

劝谏的艺术 劝谏是用委婉的语言向上属或领导提出不同建议避免其出现失误。劝谏是一门艺术。用得恰当可利国利民,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用得不好,会招来杀身之祸。劝谏是否有用,要看劝谏对象和劝谏时间等诸多因素。 劝谏是一门艺术。会劝谏的人不但能把人说服,而且通过劝谏能够使劝方和被劝方和谐相处,关系更加融洽。“纳谏”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人都是爱面子的,没有谁喜欢被人批评。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愿意整天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更不要说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了。不会劝谏的人就有可能把本来融洽的关系搞得很僵,在君主暴怒之时却加以强谏,与之争辩,最后的结果是不但劝谏毫无结果,反而招来杀身之祸。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能说会道的谏臣,比干、文种、伍子胥、贾翊晏子魏征等,有的一身正气,犯颜直谏;有的审时度势,旁敲侧击;有的独辟蹊径,启发诱导。但他们劝谏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纣王继位后昏庸无道,宠爱妇人妲己,整天沉缅于声色之中,动辄杀人,连国家大事也不放在心上。比干多次上朝强谏。他说:“皇天为了百姓,才安排一个君王来为民作主,并不是做了君王便可以随意虐待人民。现在您无休止地横征暴敛,压迫人民,人民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您整天住在深宫哪里知道百姓死活!现在国家的命运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怎么还可以随随便便地杀人?人心失尽了,国家也就要跟着灭亡。我们的祖先当年是怎样地艰难创业,才奠定了国家今天的地位?现在把国家轻易地断送了,这能对得起祖先吗?”比干的这些忠正良言,对贤明的君王也许会产生一些作用,但对商纣这样出名的昏君,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王子比干犯颜强谏,最终激怒了视杀人为儿戏的商纣王。比干初谏纣王不听,即留在宫中,得空便谏,三日不去。纣王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你这样固执?”比干回答:“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是有七窍的,但不知道是否符实。”当即命人把比干拉出去,挖出心来验明真假。商纣王在杀比干不久就被周武王斩首示众,商朝也因此亡了国。 越王勾践求和之时,伍子胥进言夫差:“大王,勾践隐忍,不灭越后患无穷!”而夫差挥手而斥:“汝已老昏,灭越不如让其世代进粮米金银、奇珍美女!”伍子胥摇首太息:“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之吴宫恐已为其池沼!”夫差听后大怒,令人驱伍子胥回府。越王勾践求和之后,又进献美女西施,吴王沉迷。伍子胥见吴国亡日已快,便借出使齐国之际将其全家托付齐大夫鲍牧,一人独自回吴。吴王夫差以吴子胥心有异志,遂赐属镂宝剑,让其自死。伍子胥临终前对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然后,伍子胥自刎而死。夫差闻听到他的临终遗言,说:“伍子胥你死都死了,还能看见什么?”于是命令下属砍下伍子胥的头颅,将其悬挂在都城东门之上,

七年级冬季第4课 【古文】《孙权劝学》与古人的劝谏艺术

【古文】《孙权劝学》与古人的劝谏艺术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的劝谏艺术,掌握《资治通鉴》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孙权劝学》,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常见成语,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人物在劝谏过程中的情感和心理; 3.学习《景公游于寿宫》,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感知古人的劝谏艺术。 【基础热身】孟子劝谏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如: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勤俭节约且以人为本,使用民力而不误农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时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仁政思想。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不受统治者欢迎,你想想那些王侯既有权势又有财富,孟子说他们还不如那些衣着破烂的种田的农民、要饭的乞丐重要,这些人怎么可能接受呢?这也给孟子推行自己的主张带来了难度。但是,我们的孟子亚圣人,可不是知难而退、意志力软弱的人,所以,即使困难重重,他也能通过自己的机智才辩,让君王理解自己的主张是多么的先进,相信采纳它一定能使天下归服。 孟子曾游说齐宣王,企图在齐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用现在话说是“竞争激烈”,尤其是西方秦国招贤纳士,人才济

济,越来越强大。齐宣王看着很眼红,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文人学士。作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学儒孟子去齐国宣讲自己的思想主张,也是深受重视的,毕竟这样一个受人尊重的大思想家来齐国,也能证明齐国软实力很强嘛,要是款待不好,也会让天下人认为齐国不重视人才。齐宣王这个官n代,也算不上是个明君,他本人还不喜欢孟子和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这就给孟子推行自己的思想带来了层层困难。面对固执己见而又善于狂甩问题刁难孟子的齐宣王,孟子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思考:当宣王怀疑自己能否施行仁政,说自己有三大恶习(好色、贪财、终日沉迷于音乐)时,孟子以什么样的话来应对? 【答案】当宣王说自己好色时,孟子说好色表明了宣王对自己老婆的爱,还说如果宣王能够把这种爱推广到百姓中,那么将换来国家安宁、百姓和睦,这正是施行仁政所需的;当宣王说自己贪财时,孟子说周公的先祖刘也贪财,但他能和百姓一起分享财物,并说如果宣王能像刘那样跟百姓一起分享财物就是在施仁政;当宣王说自己终日沉迷于音乐时,孟子说只要宣王肯在百姓中奏乐,同百姓一同娱乐,那么就可以使天下归服,自然就能统一天下了。(注:孟子没有对宣王所谓的恶习进行批判和讽刺,而是肯定并放大宣王恶习中对百姓有益的那部分,坚定宣王用仁政统一天下的自信心。) 你从中中学到了哪些劝说他人的技巧? ①要掌握说话的主动权,不要给对方狡辩的机会。

古人劝谏的艺术

可编辑 全国第三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参赛作品 ---------------------------------------------------------

选文一: 七步诗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选文二: 鲁哀公问孔子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选文三: 晏子劝谏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公大怒,缚置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不知从何处始?”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 时景公烦于刑,有鬻踊者。踊,刖者所用。公问晏子曰:“子之居近市,知孰贵贱?”对曰:“踊贵履贱。”公悟,为之省刑。 选文四: 少孺子智劝吴王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舍人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 .

七年级冬季第4课 【古文】《孙权劝学》与古人的劝谏艺术 学生版

【古文】《孙权劝学》与古人的劝谏艺术 【基础热身】孟子劝谏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如: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勤俭节约且以人为本,使用民力而不误农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时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仁政思想。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不受统治者欢迎,你想想那些王侯既有权势又有财富,孟子说他们还不如那些衣着破烂的种田的农民、要饭的乞丐重要,这些人怎么可能接受呢?这也给孟子推行自己的主张带来了难度。但是,我们的孟子亚圣人,可不是知难而退、意志力软弱的人,所以,即使困难重重,他也能通过自己的机智才辩,让君王理解自己的主张是多么的先进,相信采纳它一定能使天下归服。 孟子曾游说齐宣王,企图在齐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用现在话说是“竞争激烈”,尤其是西方秦国招贤纳士,人才济济,越来越强大。齐宣王看着很眼红,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文人学士。作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学儒孟子去齐国宣讲自己的思想主张,也是深受重视的,毕竟这样一个受人尊重的大思想家来齐国,也能证明齐国软实力很强嘛,要是款待不好,也会让天下人认为齐国不重视人才。齐宣王这个官n代,也算不上是个明君,他本人还不喜欢孟子和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这就给孟子推行自己的思想带来了层层困难。

面对固执己见而又善于狂甩问题刁难孟子的齐宣王,孟子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思考:当宣王怀疑自己能否施行仁政,说自己有三大恶习(好色、贪财、终日沉迷于音乐)时,孟子以什么样的话来应对? 你从中中学到了哪些劝说他人的技巧? 【知识详解】 《孙权劝学》 (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文学常识 1.司马光的政治主张及作为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时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针对王安石的新法,司马光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只可小修小补,反对王安石急功近利、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政治上可称标准的守旧派,稳健有余,魄力不足。后来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召司马光入京主持国政。次年,司马光任宰相官职,数月间将支持变法的新党尽皆废黜,同时废除了新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元祐更化”。 2. 司马光的学术成就——《资治通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