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前言:

通过药物化学期末考试和药物化学考研复试,根据所得经验写了这篇总结,希望能有所帮助。但有很大程度的个人的主观因素,不能完全代表出题老师的意志和现在的出题方向。所以最好不要完全照搬,如果出现问题本人不负任何责任!!一切后果自负!!

总结适用于药学院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制药工程学院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不适用!!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会有错误或疏漏,敬请谅解,如有异议请以教材为准!

构效关系及结构修饰和改造,结构或通式记住并最好能理解助记

结构、构效关系、概念性质及反应式这五方面在复习时都要掌握一些

一、结构(结构相似的药物药理活性可能相同也可能属于不同类药物,注意区分!)

★★★★★

以下结构必须会写并知道药理作用

地西泮苯巴比妥氯丙嗪磺胺甲噁唑诺氟沙星青霉素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吗啡盐酸哌替啶马来酸氯苯那敏西替利嗪西咪替丁奥美拉唑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盐酸普萘洛尔盐酸哌唑嗪卡托普利(写出手性)硝苯地平氯贝丁酯盐酸二甲双胍环磷酰胺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氢化可的松

★★★★

以下结构最好也能会写,但必须都能认识并知道药理作用

奥沙西泮酒石酸唑吡坦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奋乃静氯普噻吨氯氮平盐酸阿米替林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克霉唑氟康唑阿昔洛韦氨苄西林6-APA 7-ADCA 7-ACA 氯雷他定雷尼替丁盐酸可乐定硫酸沙丁胺醇氯沙坦氨氯地平硝酸甘油吲哚美辛舒林酸雌二醇己烯雌酚睾酮黄体酮醋酸地塞米松

★★★

必须认识并知道药理作用(并不代表一定不会考写结构)

艾司唑仑三唑仑佐匹克隆奥卡西平氟奋乃静奥氮平氟哌啶醇盐酸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碘苷利巴韦林齐多夫定异烟肼青霉素类(通式)头孢氨苄头孢曲松钠等头孢类(头孢类通式)亚胺培南舒巴坦氨曲南四环素类氯霉素

拔高

特比萘芬磷酸奥塞米韦扎那米韦沙奎那韦芬太尼盐酸美沙酮喷他佐辛盐酸苯海拉明氯马斯汀盐酸赛庚啶异丙肾上腺素盐酸多巴酚丁胺盐酸酚苄明妥拉唑林酚妥拉明莫索尼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地尔硫卓盐酸维拉帕米卡普地尔奎尼丁氟卡尼普罗帕酮盐酸胺碘酮洛伐他汀吉非贝齐磺胺异丙噻哒唑甲苯磺丁脲格列丙嗪瑞格列奈马来酸罗格列酮塞替派白消安卡莫司汀顺铂米托蒽醌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巯嘌呤甲磺酸伊马替尼米非司酮

二、构效关系(字数较多,请参阅教材,分值比较大,易出大题,填空题也能出,有结构通式的要写上,会辅助记忆)

★★★★★

1、喹诺酮类抗菌药(常考,教材P345-346)

2、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常考,教材P250-251)

★★★★

3、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四种结构的结构、名称、药理作用(教材P211-212)

4、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P490)

5、糖皮质激素(P313-315)

6、肾上腺受体激动剂(P218-219)

7、β-受体阻断剂(P226-227)

★★★

8、AⅡ抑制剂(P247-248)

9、1.4-苯二氮卓类(P75-77)

10、吩噻嗪类(P95-97)

11、青霉素类(P398)

12、ACE抑制剂(P244-245)

13、巴比妥类(P86)

14、磺胺类(P336-337)

15、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P283-284)

16、苯氧乙酸酯类降血脂药(P288-289)

三、概念

1、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一些原子或基团因外围电子数目相同或排列相似,而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并具有相似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分子或基团。(教材P27)

2、代谢拮抗: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相似程度的化合物,使之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教材P339,能举例说明更好)

3、烷化剂:也称生物烷化剂,能在体内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主要是DNA,也可以是RNA或某些重要的酶类)中含有富电子的基团(如氨基、羧基、巯基、羟基、磷酸基等)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教材P430)

4、前药、软药、硬药、孪药(P31、P34、P35)

四、性质

★★★★

1.苯二氮卓类药物作用机制。(教材P75)

2.地西泮代谢去N-甲基和C3位羟基化得到活性代谢物——奥沙西泮。

3.苯二氮卓类药物结构中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遇酸受热易水解开环。酸性条件下4,5位开环,是可逆反应,碱性条件下可以重新环合。

4.奥沙西泮是地西泮的活性代谢产物,毒性低副作用小,3位手性碳,活性右旋>左旋,临床用外消旋体。

5.巴比妥类属于结构非特异性药物,药物镇静和抗癫痫作用强度和起效快慢,与其理化性质有关,而作用时间维持长短则与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关。与活性有关的理化性质主要是药物的酸性理解常数pKa和脂水分配系数。巴比妥类药物分子有三个内酰胺,因pKa不同可进行内酰亚胺-内酰胺互变异构,因此可以解离成离子。

6.卡马西平代谢生成有抗癫痫活性的10,11-卡马西平,但有一定毒副作用,最终代谢成10,11-二羟基卡马西平。(反应式见教材P91)

7.将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MP)与磺胺甲噁唑(SMZ)合用组成复方制剂——复方新诺明。

8.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

甲酸(PABA)极为相似,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生成无功能的伪二氢叶酸,妨碍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在叶酸代谢途径中,甲氧苄啶(TMP)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当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联合应用时,同时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造成协同的抗菌作用,使细菌体内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抗菌作用增强数十倍。(教材P339)

9.β-内酰胺抗生素结构特点(五点,教材P389),注意:青霉素类抗生素母核有3个手性碳,只有绝对构型为(2S,5R,3R)的具有活性。头孢菌素类2个手性碳,绝对构型(6R,7R)为活性构型。

10.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通过抑制黏肽转肽酶,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11.耐药机制:耐药菌产生β-内酰胺酶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降解失活;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亲和力降低。

12.克拉维酸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又称棒酸,是一种“自杀性”的酶抑制剂。单独使用无效,常与青霉素类药物合用提高疗效。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组成复方制剂——奥格门汀。

13.四环素类抗生素:酸性条件下,C6羟基和C5a氢消除,生成无活性脱水物;注意pH=2~6时,C4二甲氨基很容易可逆的差向异构化,生成差向异构体,活性减弱,毒性增强;碱性条件下C6羟基向C11进行分子内亲核,生成无活性内酯结构的异构体。四环素类分子中许多的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螯合成不溶物。(至少要知道差向异构化)

14.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毒性(耳毒性),引起失聪。

15.红霉素为14元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由于结构的多羟基和9为羰基使其在酸性下不稳定,发生分子内脱水环合;酸性液中C6羟基与C9羰基形成半缩酮的羟基。

16.红霉素结构修饰:5位氨基糖2’氧原子制成各种酯的衍生物,例如……;9位羰基与羟胺形成红霉肟(读作:wò),在与侧链缩合得罗红霉素(红霉素C9肟的衍生物),或将红霉肟经Beckman重排扩环,还原,N-甲基化得阿奇霉素(15元大环内酯);红霉素C6羟基甲基化得克拉霉素,耐酸。(也可能出大题)

17.吗啡的结构特点使其对酸敏感,酸性条件加热可脱水并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阿扑吗啡,可催吐;3位酚羟基易被氧化。吗啡在空气或光照下氧化生成伪吗啡(或双吗啡)和N-氧化吗啡。

18.吗啡构效关系及结构修饰:①3位酚羟基烷基化后得到可待因、乙基吗啡和苄基吗啡等。镇痛活性降低,成瘾性也降低。可待因可用作镇咳药。——3位酚羟基是重要的活性结构。②6位羟基烷基化或去羟基后得一系列化合物,镇痛活性增强,副作用增大。如异可待因是6位甲基化产物,镇痛活性为吗啡5倍。3,6-二乙酸酯是海洛因,主要毒品。故6位羟基不是活性必须基团。③叔胺结构是必需的。去甲基形成仲胺活性下降,改为季铵盐完全失活。在氮上烷基取代从甲基到丁基,活性减弱,而连上更大基团活性增加。如苯乙基吗啡。④氢吗啡酮是吗啡7,8位双键还原及6位羟基氧化成酮而得,活性比吗啡强。氢吗啡酮14位氢原子以羟基取代得羟吗啡酮,镇痛作用增加。⑤将N-甲基换成N-烯丙基或N-环丙甲基或N-环丁甲基,导致活性作用逆转,成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洛酮及纳曲酮,小剂量临床可用作吗啡类药物中毒解救。(也可能出大题)

19.奥美拉唑在胃酸性条件下,分子内Smiles重排,形成活性形式的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可看成是两者的前药。分子中的S原子为不对称原子有光学活性,临床用外消旋体。在体内R型和S型异构体代谢成同一种活性体,但S型异构体伊索拉唑比R型有更好的药理性质。(至少知道两种活性形式)

20.麻黄碱含有2个手性碳一共4个光学异构体,一对赤藓糖型对映异构体称为麻黄碱,另一对苏阿糖型称为伪麻黄碱。药用麻黄碱为(1R,2S)-赤藓糖型。临床使用的伪麻黄碱(1S,2S)-苏阿糖型,拟肾上腺作用比麻黄碱稍弱,中枢副作用小,广泛用作鼻充血减轻剂,是很多复方感冒药的主要成分。

21.卡托普利分子有两个手性中心都是(S,S)构型。由于巯基的存在使其易被氧化,能够二聚反应生成二硫键。卡托普利的巯基有优良的抑制ACE的活性,但同时与两个副作用有关,即引起皮疹和味觉障碍。

22.赖诺普利和卡托普利是当前仅有的两个非前药的ACE抑制剂。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是前药,其活性形式分别是依那普利拉和福辛普利拉。

23.硝苯地平在光照和氧化剂条件下分别生成的两种产物,记方程式(教材P251)。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与柚子汁一起服用会产生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导致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体内浓度增加。

24.脂肪氮芥烷化历程是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速度取决于烷化剂和亲核中心浓度。为强烷化剂,对癌细胞杀伤力大,抗瘤谱广,但选择性差,毒性较大。

25.芳香氮芥在一定条件下(详情见教材P431)失去氯原子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在与亲核中心作用,一般是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速率取决于烷化剂浓度。

26.环磷酰胺含有一个结晶水时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失去结晶水后即液化。在肿瘤细胞中产生丙烯醛、磷酰氮芥、去甲氮芥发挥作用。一些病人观察到有膀胱毒性,可能和代谢产物丙烯醛有关。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等。

27.甲氨蝶呤可看成是叶酸中蝶啶基中的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叶酸衍生物,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几乎是不可逆结合,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甲氨蝶呤大剂量引起中毒时,可用亚叶酸钙解救。(至少知道中毒如何解救)

28.目前已有的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都是通过分别抑制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阻断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达到抗炎目的。

29.1948年Brodie发现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及副作用都较低,临床广泛用于镇痛和退烧,是目前苯胺类唯一在临床上应用的解热镇痛药。

30.对乙酰氨基酚在潮湿条件下易水解成对氨基酚,该水解产物可进一步氧化降解,生成醌亚胺类化合物,颜色变深,由黄色变成红色至棕色,最后成黑色。

31.对乙酰氨基酚体内代谢生成少量对肝细胞有毒害的N-羟基乙酰氨基酚,进一步转化成具有毒性的N-乙酰基亚胺醌。

32.阿司匹林合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副产物乙酰水杨酸酐,该副产物含量超标会引起过敏反应。本品长期服用会引起胃肠道出血,这主要是因为本品抑制了胃壁前列腺素的合成,致使黏膜易受损伤;另外,服用本品较常见的过敏性哮喘也与前列腺素的合成受抑制有关。

33.吲哚美辛作用于环氧合酶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对其结构改造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得到舒林酸,是一个前体药物,经肝脏代谢为甲硫基化合物后才有生物活性。

34.布洛芬代谢后基本以原型或氧化产物形式被完全排出。代谢物包括对异丁基侧链的氧化(羟基化产物),进而羟基化产物被进一步氧化为羧酸代谢物,所有的代谢物均无活性。(教材P491图看一下)35.甾体是一类含环戊烷并多氢菲的四并环母核结构的化合物。40年代发明了用薯蓣皂苷元为原料,半合成各种甾体激素药物的工业技术。

36.阿米替林脱甲基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去甲替林,活性与阿米替林相同但毒性较低。

★★★

1.巴比妥类抗癫痫药物按作用时间分为四种类型:长时间,苯巴比妥;中时间,异戊巴比妥;短时间,司可巴比妥和戊巴比妥;超短时间,海索比妥和硫喷妥。

2.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是在研究吩噻嗪类抗组胺药异丙嗪的构效关系时发现的。(吩噻嗪类药物的发现教材P95倒数第二段)

3.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五朵金花”: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及舍曲林。

4.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为靶点,通过与上述两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抑制细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5.诺氟沙星及所有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中,3,4位分别为羧基和酮羰基,极易与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等形成螯合物,不仅降低药效,也使体内金属离子流失,妇女老人儿童易引起缺钙,贫血,缺锌等副作用,因此这类药物不宜与含钙铁等的食物(如牛奶等)同服,老人儿童不宜多用。

6.左氧氟沙星左旋体,(S)构型活性强水溶性强副作用小。

7..阿昔洛韦水溶性差,口服吸收少,可产生抗药性。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其前药地昔洛韦和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缬氨酸酯前药)。

8.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主要毒性骨髓抑制,表现为贫血。

9.β-内酰胺抗生素是指分子中含有由四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β-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须基团,可以开环与细菌发生酰化抑制细菌生长,由于四个原子组成使环张力大,不稳定,易开环失活。

10.过敏反应由杂质青霉噻唑基等高聚物引起。

11.酸性条件下,青霉素G侧链酰胺键水解和β-内酰胺环开环,而使其失活,不能口服,需肌内注射。

12.阿莫西林绝对构型(2S,5R,6R),侧链为对羟基苯甘氨酸,有一个手性碳原子,临床用其右旋体,构型为R构型。结构中含有羧基,酚羟基和氨基,因此有3个pKa。

13.半合成青霉素的方法:酰氯法,酸酐法,DCC法,固相酶法。

14.半合成头孢菌素的方法:亚硝酰氯法,硅酯法,青霉素扩环法。

15.舒巴坦又称青霉烷砜,为不可逆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氨苄西林按1:1以亚甲基相连成双酯结构的舒他西林。

16.氨曲南为第一个全合成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

17.四环素类抗生素结构含有酸性的酚羟基和烯醇羟基及碱性的二甲氨基,均为两性化合物,有3个pKa。

18.四环素类抗生素结构改造或结构修饰:6位羟基极性大,对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大,又是该类抗生素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但除去对抗菌活性无影响,于是除去6位羟基得到多西环素;6位甲基并非活性必须基团,对其结构修饰得米诺环素,美他环素;2位酰胺基为活性必须基团,但可在其氨基上引入亲水基以增加水溶性,例如……;+四环素构效关系(教材P410表格下面,构效关系在P412下面,最好也答上)。

19.氯霉素结构有两个手性碳,仅(1R,2R)(—)或D-(—)苏阿糖型有抗菌活性。

20.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名扑尔敏,结构含一个手性碳,优映体S型(S-(+))。市售均为氯苯那敏外消旋体的马来酸盐。

21.反式(E型)构型的氯普噻吨,抗组胺活性。顺式(Z型)构型的氯普噻吨的安定作用比反式大,为抗精神病药。

22.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是非镇静的H1受体拮抗剂。

23.肾上腺素在中性和弱碱性水溶液中不稳定,水溶液加热或室温放置后可发生消旋化而降低效用,在酸性下消旋更快。

24.中性的可乐定分子有亚胺型和氨基型两种互变异构体,主要以亚胺形式存在。为良好的中枢性降压药,直接激动脑内α2受体。

25.氯贝丁酯为前体药物,在体内转化为氯贝酸而起作用。

26.烷化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氮芥类、亚乙基亚胺类、甲磺酸酯类、亚硝基脲类。(最好能各举一例)

27.氮芥类是β-氯乙胺类化合物的总称,该类化合物对淋巴组织有损伤作用,最早用于临床的是盐酸氮芥和盐酸氧氮芥。

28.氮芥类药物结构可分为烷化剂和载体两部分。烷化剂部分是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载体部分可用以改善该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选择性和抗肿瘤活性,也会影响药物毒性。为提高氮芥类药物活性、降低毒性,曾考虑将载体换成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如氨基酸、嘧啶等,可以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和亲和性,以增加疗效。

29.根据载体不同,氮芥类药物可分为脂肪氮芥、芳香氮芥、氨基酸及多肽氮芥和杂环氮芥等。脂肪氮芥在一定条件下(详情见教材P431)生成活泼的亚乙基亚胺离子,为亲电强的烷化剂,极易与细胞成分的亲核中心发生烷基化反应。

30.COX-2在正常组织细胞内活性极低,只有当细胞受到炎症等刺激时,才在炎症细胞中高度表达,可以设计选择性COX-2抑制剂药物降低对COX-1的抑制从而提高抗炎选择性降低副作用。

31.解热镇痛药分为苯胺类、水杨酸类和吡唑酮类。除苯胺类无抗炎作用外,其他两类的多数药物还有抗炎作用。

32.乙酰苯胺又称退热冰,毒性大,被淘汰。其体内氧化代谢物对氨基酚,也有解热镇痛作用,但仍有毒性。将对氨基酚的羟基醚化,得到非那西丁,解热镇痛作用增强,曾广泛用于临床,之后发现有致癌及某些毒性。

33.阿司匹林呈弱酸性,解热镇痛作用比水杨酸钠强,副作用相对较少,但若大剂量或长期服用仍会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水杨酰胺,保留了镇痛作用,对胃肠道无刺激,抗炎作用消失;两分子水杨酸进行分子间酯化,得到双水杨酸酯,采用前药原理和拼合原理,将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缩合得到贝诺酯,这种前药又称协同前药。利用水杨酸和阿司匹林中羧基的酸性,将他们制成盐的形式,如阿司匹林铝、阿司匹林赖氨酸盐,又名赖氨匹林等。水杨酸5位引入芳香环,可以增加其抗炎活性,例如引入二氟苯基得到二氟尼柳。

34.雌甾烷、雄甾烷和孕甾烷是甾体激素药物的基本母核。其特征是C10、C13和C17位上取代情况不同,仅具18-甲基的是雌甾烷,具18、19-甲基的是雄甾烷,具18、19-甲基和20、21-乙基的是孕甾烷。“α”表示取代基在甾环平面下,而“β”表示在平面上。

35.雌酮、雌二醇及雌三醇为甾体雌激素,雌三醇为另外两者的代谢产物,雌二醇活性最强。

36.糖皮质激素通常同时有17α-羟基和11-氧(羟基或氧代);不同时具有17α-羟基和11-氧(羟基或氧代)的为盐皮质激素。

★★

1.保泰松,抗炎作用较强,镇痛作用弱,还有促尿酸排泄作用,胃肠道刺激大。其代谢产物羟布宗或羟基保泰松同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另一个代谢产物γ-酮基保泰松也有较强抗炎镇痛及促尿酸排泄作用。结构修饰中,应用拼合原理将治疗胃病的药物吉法酯的有效基团异戊烯基引入到保泰松结构中得到非普拉宗。

2.萘丁美酮是非酸性的前体药物,代谢后起效。可选择性的作用于引起炎症反应的COX-2。芬布芬是酮酸类的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生成联苯乙酸而发挥作用。

3.雌二醇失活途径主要是17位羟基氧化成酮以及雌二醇羟基与硫酸盐或葡萄糖醛酸结合。将雌酮17位乙炔化之后得到炔雌醇。由于乙炔基的引入,17β-羟基的氧化被避免,且17β-羟基的硫酸酯结合受阻失活变慢。若再进一步将3位酚羟基换成环戊醚,得炔雌醚,其失活更慢。引入五元脂环增加其在人体脂肪球溶解度,口服后储存在脂肪中缓释。雌二醇另一类衍生物是3位或17位酯化产物。

4.三苯乙烯类化合物氯米芬、他莫西芬等。有明显的抗雌激素活性。枸橼酸氯米芬有顺、反两种几何异构体,其Z型(顺式)具有雌激素样活性,而E型(反式)具有抗雌激素样活性。药用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对卵巢雌激素受体亲和力较大,主要用于不孕症的治疗,而他莫西芬对乳腺雌激素受体亲和力较大,主要用于乳腺癌。

5.雷洛昔芬是第一个上市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6.睾酮口服后经肝脏首过效应,绝大多数代谢失活。故将睾酮制成丙酸酯前药。二氢睾酮是睾酮在体内的活性形式。甲睾酮是睾酮的17α-甲基衍生物。17α-甲基降低了肝脏氧化代谢速度。

7.雄激素活性的结构特异性很强,对睾酮的结构稍加变动,如19-去甲基、A环取代、A环并环等修饰,均可使雄性活性降低及蛋白同化活性增加。而男性化副反应是本类药物的主要缺点。苯丙酸诺龙是19位去甲基的雄激素类化合物。19位失碳后雄激素活性降低而同化激素活性仍被保留。

8.最重要的天然孕激素是黄体酮。最先上市的口服避孕药是睾丸酮的衍生物乙炔睾丸素,即炔孕酮。在睾丸酮17α位引入乙炔基后,雄激素活性降低而显示出孕激素活性,从而发展成一类19-去甲睾酮结构的孕激素药物。炔孕酮去甲基之后得炔诺酮,口服活性比炔孕酮强5倍,雄激素副作用为睾酮的1/20。

9.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抗炎药中唯一一个有三种作用机制的药物:①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和血小板的生成。②抑制脂氧合酶,减少白三烯生成。③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同时刺激花生四烯酸的再摄取。

10.昔康类是具有1,2苯并噻嗪结构的药物,是含有烯醇羟基的化合物。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对COX-1强,有一定选择性,如吡罗昔康、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和伐地昔布也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

11.苯妥英钠具有“饱和代谢动力学”的特点。癫痫大发作和部分发作的首选药,对小发作无效。

12.抗抑郁药按作用机制分类四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13.帕罗西汀只有(S,S)构型活性最高。

14.异烟肼转化为异烟酸、异烟醛和异烟酰胺,与肝毒性有关的代谢物:乙酰肼。异烟肼可与铜,铁,锌离子等金属离子络合。与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一分子螯合物呈红色,配置时避免接触金属器皿。受光,重金属,温度,pH影响变质,分解岀游离肼,毒性增大不能药用。

15.碘苷对单纯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等DNA病毒有效,对流感病毒等RNA病毒无效。

16.沙奎那韦是第一个上市的HIV-I蛋白酶抑制剂。

17.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各自因什么原因引入什么基团及原理。(教材P394-397)

18.四代的头孢菌素各自的结构特征,找共性的特点。

19.第一个合成镇痛药哌替啶,美沙酮可用作戒毒药,喷他佐辛成瘾性小或非成瘾的镇痛药。

20.西替利嗪的左旋体(R型)称为左西替利嗪,对H1受体拮抗性比右旋体更强,不良反应更少。

21.左旋沙丁胺醇不良反应少,对β2受体亲和力大。

22.普萘洛尔分子侧链有一个手性碳,S-构型具有强效的β受体阻断作用,R-构型很弱,临床用外消旋体。

23.氟伐他汀分子有两个手性碳,临床使用赤型体,其中(3R,5S)活性最强。

24.盐酸二甲双胍是胰岛素增敏剂类降糖药,增加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和葡萄糖的代谢。,减少葡萄糖吸收,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和受体后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

25.氮芥类药物及大多数烷化剂主要通过和DNA上鸟嘌呤或胞嘧啶碱基发生烷基化,阻止细胞分裂。

26.我国在改造美法仑和合成氨基酸氮芥过程中得到氮甲,它是在美法仑的氨基上进行酰化的产物。

27.塞替派在肝中代谢生成替派而发挥作用,故塞替派是替派的前药。

28.卡莫司汀在酸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分解时可放出氮和二氧化碳,适用于脑瘤和转移性脑瘤。

29.替尼泊苷为脑瘤首选药物。

30.氟尿嘧啶是治疗实体肿瘤的首选药物。在亚硫酸钠水溶液中较不稳定。

31.阿糖胞苷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三磷酸阿糖胞苷发挥抗癌作用,安西他滨为合成阿糖胞苷的中间体。

32.硼替佐米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蛋白酶体抑制剂。

五、合成及代谢化学反应式(括号内的为最低要求)

★★★★

1.阿司匹林(教材P482)

2.对乙酰氨基酚(教材P479,方法一冰醋酸乙酰化,方法二二三步)

3.双氯芬酸钠(教材P488,前两步尤其第二部氯乙酰氯缩合)

4.布洛芬合成(P491,最好都记住,第三步达参缩合)

5.萘普生合成(P492,第二步达参缩合)

6.盐酸普萘洛尔合成(P224,前两步)

7.硝苯地平合成、见光氧化、代谢(P251、P252)

8.肾上腺素合成(P211,前两步)

9.环磷酰胺合成(P433,二三步)

★★☆

10.苯巴比妥合成(P88,第一步缩合、最后一步成环)

11.盐酸氯丙嗪合成(P100,第三步Ullmann反应)

12.盐酸阿米替林合成(P117,第一步Grignard反应)

13.盐酸哌替啶合成(P140)

14.奥美拉唑合成(P203)

15.盐酸哌唑嗪合成(P221)

16.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合成(P340、341)

17.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合成(P347、348、349)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 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最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整理

地基基础部分 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 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一般而言,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水和空隙中的气体等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粒径级配?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土中土粒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的土可用筛分法,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的土可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分析。 3.什么是自由水、重力水和毛细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外的水,它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一下的土骨架空隙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传递水压力并产生浮力。毛细水则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孔隙中,土粒之间形成环状弯液面,弯液面与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张力反作用于土粒,成为毛细压力,这种力使土粒挤紧,因而具有微弱的粘聚力或称为毛细粘聚力。 4.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哪些? 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体中土粒的排列和联结形式,它主要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哪些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哪些是换算指标? P6 6.熟练掌握土的各个物理性质指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P7-8 7.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是什么? 无粘性土一般指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天然状态下无粘性土具有不同的密实度。密实状态时,压缩小,强度高。疏松状态时,透水性高,强度低。 粘性土粒之间存在粘聚力而使土具有粘性。随含水率的变化可分别划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及流动状态。 8.什么是相对密度? P9 9.什么是界限含水量?什么是液限、塑限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 液限:由流动状态转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有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缩限:由半固态转为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10.什么是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他们各反映粘性土的什么性质? P10 11.粗粒土和细粒土各采用什么指标进行定名? 粗粒土:粒径级配 细粒土:塑性指数

水环境化学氧还整理

? 4.5 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例:在测定某水样的CODCr时,50ml水样中加入25ml的重铬酸钾溶液和其他试剂,加热回留2h后,以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消耗19.06ml。以50ml蒸馏水为空白,经过同样的测定步骤,消耗滴定液20.70ml。已知硫酸亚铁铵的浓度经标定为0.311 mol/L ,求该水样的CODCr值。 氧化还原半反应 任一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看成由两个半反应组成。氧化还原半反应都包含着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的两种物质,其中氧化态高的称氧化型,氧化态低的称还原型。氧化型+ ne 还原型? ? 4.5.1 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平衡 ? ? 体系的氧化还原平衡有两方面的含义: 1)表示体系中电子给予体和受体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电子势位发生无限小变化时,随即发生可逆性的电子迁移;2)包含在系统中的所有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都相等。 ? 4.5.2 水体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水体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分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 4.5.3 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1 )氧化还原电位 半反应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倾向可以用氧化还原电位(电极电势)值反映。这个数值越大,表明该体系内氧化剂的强度愈大。故又称之为氧化电位或氧化势。 用一种元素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组成氧化还原电对,简称电对,如Zn2+/Zn。

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位、氧化还原电位) 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电极电势称标准电极电势。以单位E0表示,单位为伏特(V )。 ? E0(H+/H2)= 0.0000V E0(Cu2+/Cu )= 0.337V E0(Pb2+/Pb )= -0.126V 标准条件下,一个体系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是设标准氢电极的电位为零。 在25℃、[H +]为1.0 mol/L (pH =0)、一个大气压的氢气压力下,硬性规定标准氢电 极的氧化还原电势为0,即E0=0.0000V 。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 标准电极电势数值越小,其还原型的还原性越强,氧化型的氧化性越弱,反之亦然。 强氧化剂 + 强还原剂 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Zn + Cu2+=Zn2++ Cu E0(Cu2+/Cu )= 0.337V E0(Zn2+/Zn )= -0.762V 若使原电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放电,原电池所做最大有用功(电功)应等于化学反应中Gibbs 自由能变的降低,即 由电学原理,任意一个原电池所做的最大电功等于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即电动势ε )和通过的电量(Q )的乘积:电功(W) = 电量(Q) × 电势差(E) ε — 电动势(V ),F — 法拉第常数 96485(C·mol-1),表示每摩尔电子所带的电量 。n — 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当半反应中还原型物种含量增加,则氧化还原电位减小,还原型的还原性增强。 当半反应中氧化型物种含量增加,则氧化还原电位增加,氧化型的氧化性增强 正确书写Nernst 方程式: ① 气体物质用分压(Pa)表示并除以 p (105 Pa),溶液中的物质用浓度(mol L -1)表示并除c°(1mol L- 1)。 ② 纯固体或纯液体物质不写入。 ③电极反应中电对以外物质也应写 入,但溶剂(如H2O )不写入。 Z n n -0.76280.00000.3370.5350.7701.0851.3583 Fe 22H 22Ni -0.232Cu I - Fe 2+Br --氧化型还原型+n e - /V 氧化型的氧化性增强 还原型的还原性增强 2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

高 中 化 学 重 要 知 识 点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

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 ——蓝色Cu2 (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土力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土力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分类 1.土: 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 物理风化原生矿物(量变)无粘性土 风化作用化学风化次生矿物(质变)粘性土 生物风化有机质 2.土具有三大特点:碎散性、三相体系、自然变异性。 3.三相体系: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 4.固相:土的固体颗粒,构成土的骨架,其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及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 (1)土的矿物成分:土的固体颗粒物质分为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 颗粒矿物成分有两大类: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的新的矿物,如黏土矿物。 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吸水能力逐渐变小) (2)土的粒组: 粒度:土粒的大小。粒组: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

(3)土的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颗粒的相对含量,以及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①△颗粒级配表示方法:曲线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的土的粒径。曲线平缓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很大,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反之,则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②反映土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的指标: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用来定量说明天然土颗粒的组成情况。 公式: 不均匀系数Cu= d60/d10 曲率系数Cc=(d30)2/(d60×d10) d6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限定粒径; d1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有效粒径; d3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30%的粒径,称中值粒径。 级配是否良好的判断: a.级配连续的土:Cu>5,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 b.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呈台阶状,同时满Cu>5和Cc=1~3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③颗粒分析实验:确定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筛分法:(粒径大于0.075mm的粗粒土) 水分法:(沉降分析法、密度计法)(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 5.液相: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土中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大类。 粘土粒表面吸附水(表面带负电荷) 结合水是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吸附于土粒表面 成薄膜状的水。 分类: 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自由水是指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土中水。

高中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全国高考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帮到你。 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 + O2 === 2SO3 2SO2 + O2 + 2H2O === 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SO2 + NO2 === SO3 + NO 2NO + O2 === 2NO2 NO + NO2 + 2NaOH === 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 + O2 === 2CO2 CO + CuO === Cu + 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CO + H2O === CO2 + H2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氧化性 SO2 + 2H2S === 3S + 2H2O SO3 + 2KI === K2SO3 + I2

NO2 + 2KI + H2O === NO + I2 + 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4NO2 + H2S === 4NO + SO3 + H2O 2NO2 + Cu === 4CuO + N2 CO2 + 2Mg === 2MgO + 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 + 2H2 === Si + 2H2O SiO2 + 2Mg === 2MgO + Si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与水的作用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3NO2 + H2O === 2HNO3 + NO N2O5 + H2O === 2HNO3 P2O5 + H2O === 2HPO3 P2O5 + 3H2O === 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 + 3H2SO4(浓)=== 2H3PO4 + 3SO3) CO2 + H2O === H2CO3高考化学知识点大全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相信大家在高一的时候已经选好文科和理科,而理科的化学是理科生最烦恼的。以下是我整理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把知识点归纳好。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

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汇总

一、绪论 1.1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1.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散粒堆 积物。 2.地基:地基是指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由地层构成,但地层不一 定是地基,地基是受土木工程影响的地层) 3.基础:基础是指墙、柱地面下的延伸扩大部分,其作用是将结构承受的 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基础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 础) 4.持力层:持力层是指埋置基础,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 5.下卧层:下卧层是指卧在持力层下方的土层。(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远远小 于持力层的强度)。 6.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7.土的工程性质:土的散粒性、渗透性、压缩性、整体强度(连接强度) 弱。 8.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条件:①强度条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即结构传来的荷载不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p f ≤;②变形条件:按正常使 s≤ 用极限状态设计,即控制基础沉降的范围使之不超过地基变形的允许值[] 二、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 土的三相组成: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简称为三相体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一)土的固体颗粒物质分为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矿物颗粒的成分有两大类:(1)原生矿物:即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2)次生矿物:系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后而形成的新的矿物(如粘土矿物)。它们的颗粒细小,呈片状,是粘性土固相的主要成分。次生矿物

中粘性矿物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 亲水性。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它的晶胞是由两层硅氧晶片之间的夹一层铝氢氧晶片所组成称为2:1型结构单位层或三层型晶胞。它的亲水性特强工程性质差。伊利石它的工程性质介于蒙脱石与高岭石之间。高岭石,它是由一层硅氧晶片和一层铝氢氧晶片组成的晶胞,属于1:1型结构单位层或者两层。它的亲水性、膨胀性和收缩性均小于伊利石,更小于蒙脱石,遇水稳定,工程性质好。 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在工程性质中,粒度不同、矿物成分不同,土的工程性质也就不同。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而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先粗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三个统称,再细分为六个粒组:漂石(块石)、卵石(碎石)、砾粒、砂粒、粉粒和黏粒。 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土的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由曲线形态可评定土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若曲线平缓则粒径大小相差悬殊,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反之,则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反映土颗粒的不均匀程度。 6030 u d C d =()2 301060c d C d d =? 1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 3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30%的粒径,称为中值粒径; 60d —小于某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0%的粒径,称限定粒径。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 ① 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u 5,级配良好;5Cu ,级配不良。 ② 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上呈台阶状,采用单一指标Cu 难以全面有效地判断土的级配好坏,需同时满足Cu 5和13Cu = 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级配 不良。 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① 筛分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粗粒土)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非常好)

2015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核外电子 Z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氧气 【常考点】①性质:(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一種常见的氧化剂。 ②常见制法: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双氧水)分解,二氧化锰催化;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催化。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从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检测方法等多方面考虑。 氯气 【常考点】①性质:(化学性质)氯气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可作为强氧化剂。 ②常见制法: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高锰酸钾与稀盐酸反应;氧气通入浓盐酸的饱和食盐溶液制备氯气。实验室制取氯气时,需要了解氯气的验满方法,还需要了解在制取氯气时尾气的处理。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常考点】①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②性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在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即可;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③常见易溶强电解质:三大强酸(H2SO4、HCI、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可溶性盐。 金属 【常考点】①共性与特性:(共性)多数金属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特性)铁、铝等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环境化学知识点梳理

1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 土壤的理化性质(PH,土壤质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4)复合污染(5)施肥 2生物富集biologicaNTRATION:指生物通过对环境(水、土壤、大气)中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的积累,使其在集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条件:1、污染物在环境中较稳定2生物能吸收3不易被生物转化分解的 3生物放大biomagification: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4生物积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5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 6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为什么能够进行远距离传输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易于挥发至大气中,随大气进行传输2.POPs具有稳定性(或称为持久性),能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而不发生降解 正是由于其挥发性强流动性大,并且持久性强,导致其能能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并远距离传播. 7全称是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简称PPCP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 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PPCPs种类繁杂,包括各类抗生素、人工合成麝香、止痛药、降压药、避孕药、催眠药、减肥药、发胶、染发剂和杀菌剂等。许多PPCPs 组分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旋光性和极性,大都以痕量浓度存在于环境中。兽类医药、农用医药、人类服用医药以及化妆品的使用是其导入环境的主要方式。由于该类物质在被去除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被引入到环境中,人们还将其称为“伪持续性”污染物。城市污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受纳水体的水质。大多数PPCPs 以原始或被转化形式排人到污水中随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 8持久性有机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PCPBS多氯联苯,二噁英,多环芳烃。多溴联苯(PBBS) 特性:(1)持久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2)生物蓄积性,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3)半挥发性,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4)有毒性,在相应的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效应,在POPs公约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