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自然观

中国古代自然观
中国古代自然观

1.气是天地之本,万物之原

气概念在我国起源很早。上古先民观察飘荡的云烟和弥漫的雾霭,创造了象形文字“气”。【l3随着认识

的发展,后来古人认为自然界存在多种属性的气,它们的运动变化,决定自然万物的演化发展,如西周太史

伯阳父用“天地之气”的运行失序解释地震现象,春秋时期医和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运动说明气候

的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这种朴素的气化自然观基础上,战国时期古人开始把气看作构成自然万

物的基本材料。《管子·内业》认为,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庄子·知北游》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

为生,散则为死。”《苟子·王制》认为,水火草木禽兽和人均由气所构成。在他们看来,从地上五谷到天上列

星,从无机界到有机界,都是由气生成的。

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当战国后期的学者以思辨的方式追溯宇宙演化的源头时,进一步提出了“元气”概

念。“元者,万物之本。””o古人用“元气”表示宇宙演化的原始物质,即万物的本原。《鹃冠子·泰录》说:“天

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其中“元气”所表达的即是这种意思。关于元气说提出的时间,学术界一直存

有争议。不过至迟到汉代,元气本体论思想已相当流行。《太平御览》引成书于西汉的《河图》说:“元气无

形,汹汹蒙蒙,堰者为地,伏者为天也;”该书叉引《礼统》说:“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西汉杨雄

微灵赋》也明确认为:“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汉代《易纬·孝经钩命诀》也认为,“元气”是太初之时宇宙

【收稿日期)2001年2月24日

[作者筒介]胡化凯(19s4~)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

77

万方数据

最早的物质存在状态,由它逐渐演化出有彤有像的万事万物。在前人认识的基础I:,东汉王充在《论衡》中

充分沦述了元气本体论思想。他明确提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大量资料表明,中国汉代已普遍用元气

概念说明宇宙演化的过程,将元气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由此牢固奠定了中国古代元气自然观的基础。

汉代以后,古人无论是考察宁宙的起源,还是分析万物的构成,一般都用元气概念加以说明。他们认

为,气既是宇宙演化万物的本原,又是构成自然万物的本体。随着元气说的普及和发展,唐代以后,古人多

用一个“气”字表示“元气”,省略了“元”字。他们小仅用“气”说明宇宙起源问题,也用“气”解释事物的运动

变化过程,从而拓展了气概念的应用范围。在本体论方面,宋明时期的一些著名学者几乎都讨论过元气生

化万物的命题。宋代周敦颐主张: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130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

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40程颐强调:“万物之始,皆气化;”150朱熹主张:“灭地之间,~气而已。”【63明

代罗钦顺说:“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L71王廷相指出:“元气化为万物,万物各受元气而生。”【8]此

外,宋应星、王夫之、方以智等也都有类似的沦述。

J:述引文充分说明,气化本体论思想在中国古代长期盛行。

气是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构成,这是古人赋予气的重要属性之一。元气本体论是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

一元本体论,这种理论及其思想观念被古人广泛而持久地应用于各种认识领域。正是在这种应用过程中,

古人为满足认识的需要而逐步赋予了气概念更多的基本内涵,使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古人认为,气不仅

是大自然造化万物的原料,而且具有一系列基本属性。它不仅精细无形、微不可察,而且贯穿一切、绝对连

续;它不仅运动不息、变化不止,而且不生不灭、永恒存在;它不仅是构造万物的基本材料,而且是万物相互

作用的中介。

2.气精细无形,微不可察

古人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质料。这种本体论的气是古代哲人对生活中具体形态的气进行长期观

察、思考、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常识性气概念的升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气都是以混沌弥漫状态存在

的细微物质,古人由此推想,构造宇宙万物的本原之气应是比这些具体形态的气更为精微的物质。因此他

们认为元气精细无形,微不可察。

中国古代有大量关于元气形态的论述。战国时期的《鹄冠子·泰录》说:“精微者,天地之始也;”又说:

“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其中“精微者”显然是指元气。西汉《河图·括地象》说:“元气无形,汹汹隆

隆。”东汉《太平经》说:“元气恍惚自然。”这些都是说明元气弥沦无形。

唐代成玄萸对元气的存在状态描述的最为形象。他在《老子义疏》中写道:“元气太虚之先,寂寥何有?

?’’元气者,无中之有,有中之无;广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氲渐著,混茫无倪,万象之端,兆朕于此。”元气“微

不可察”,寂寥无形,所以是“有中之无”;但它是“万象之端”,可生化万物,所以又是“无中之有”。

为了论证元气既细微无形,又客观存在,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虚空即气”的观点。他认为,宇宙中除了

有形之物外,剩余的空间都是气的存在状态,都充满了气,即所渭“太虚无形,气之本体。”[43他指出,若“知虚

空即气”,则知事物的有与无,显与隐等都是气的存在形式。在张载看来,气是

以无形状态存在的宇宙物质,

由它凝聚而成的万事万物只是显示其客观存在的一种表现。

明代学者发展r张载的“虚空即气”思想。王廷相明确指出:“有虚即有气,虚不离气,气不离虚。’’[91针

对有人以气无形体为由而否定其存在,王廷相驳斥道:“气虽无形可见,却是实有之物,口可以吸而人,手可

以摇而得,非虚寂空冥、无所索取者。”¨03明末王夫之进一步论述了气与万物的有与无、显与臆的辩汪关系,

他指出:“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稀微不形,则人见虚而不见气。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

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此外尚有宋应星、方以智等人也都论述了气虽细微无形,但却真实存在的

道理。

由上述可见,从两汉至明清,古人始终认为元气是微不可察的精细物质。

元气无形无像,却又实际存在;它自己没有形体,却能构成有形之物。气的这种存在状态无法直接验

证,只可间接说明。因此元气概念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却有很大程度的思辨性。其实,任何宇宙本体理

论都有一定程度的思辨性。本体论在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化过程时,要确定万物的统一本原。如何由一种或

7R

万方数据

几种本原物质演化出形态各异、属性有别的万事万物,这里存在着从一到多的形体转化和属性转化的矛盾。

把本原物质的形态及属性设定的越简单、越抽象,越有利于避免或减少这种矛盾。元气本体论假定,元气以

无形无象的状态存在,它聚而生成有形之物则显,散而归于太虚则隐。古人只用聚和散两种方式即可说明

气与万物的相互转化,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从一到多的形体转化矛盾。从这种意义

上说,中国古人对元气形

态的上述设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气充虚贯实,绝对连续

由前述可知,在古人看来,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质料,它精细无形,微不可察。在此基础上,从宋代开

始,古人进一步认为,气能贯穿一切有形和无形之物,以绝对连续的状态存在。连续是与间断相对立的空问

概念。气绝对连续,是指气的空间分布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不问断的。

宋代和明代的不少学者认为气有无限的穿透能力。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天地之气刚,故不论甚物

事皆透过。”气本柔软无形之物,无刚强之性可言,但它细微精绝,朱熹即认为它至坚至剐,可穿透任何东西。

他还举例说:“阳气发生,虽金石亦透过。”¨2 o金石是古人认为最坚硬之物,既然气可透过金石,则无物不可透

过。朱熹认为,从大范围看,气“包罗天地”,无处不有;从小空间看,气“人毫厘丝忽里去”,无孔不入。u纠明代

方以智对气的贯穿能力作了精辟概括: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更何疑哉。”。【l到这些论述表明,宋明学者认

为气充虚贯实,具有无限的贯穿能力。

正因气贯通一切,无处不在,所以古人认为它以绝对的连续状态存在,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连续的。

就宏观连续性而论,宇宙中一切实物都是气的凝聚状态,一切虚空都是气的分散状态,整个宇宙是由气

的不同疏密状态构成的统一连续体。对此,宋明学者作过大量论述。朱熹强调指出:“气之流行,充塞宇

宙;”【14j‘‘天地之间,一气而已。”【60吕祖谦说:“通天地一气,同流而无间。”【15J王廷相明确认为:“天内外皆气,

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L90王夫之也指出:“太虚之为体,气也,??充周无间者皆

气也。”u”黄宗羲认为:“大化流行只有一气,充周无间。”【160方以智同样认为:“一切物皆气所为也,空皆气所

实也。”【l“如此等等,都表达了古人关于气的宏观连续性思想。

就微观连续性而论,明代许多学者都指出了气的“无间隙”性。“气无间隙”,表示气在微观尺度上是绝

对连续的。宋应星说:“气本混沌之物,莫或问之。”【17’王廷相说:“元气混涵,清虚无间。”[93王夫之说:“阴阳

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它物,亦无间隙;”气“升降飞扬而无间隙。”?’这些论述表达的都是同一种观念。方

以智在解释声和光的传播时说明了气的连续性。他认为,“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

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131在这里,方氏首先是指

出气与形的区别,“形之用止于其分”,形是有一定分界的、彼此不连续的物体,而“气无空隙”,是连续性的存

在物;其次是说明有形之物发出的光和声,之所以能向周围空间传播,是因空间分布着连续的气,由于气无

间隙,能把光和声由近及远地相互转应开来。由此说明,方氏认为,气的连续性是光和声传播的条件。方以

智的学生揭喧在注释《物理小识》时,对气的连续性也作了充分阐述:“气既包虚实而为体,原不碍万物之鼓

其中??天地之间岂有丝毫空隙哉。”天地间无“丝毫空隙”,正说明了气的绝对连续性。其实,早在战国时

期,《管子·内业篇》描述气的形体时即认为,“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气大至充塞整个宇宙,小至无内部结构。

“无内”说明无最小体积。气既无最小体积,就不可能以分离的微粒状态存在,只能以绝对连续的弥漫状态

存在。

作为万物本原之气,在最细微处只有无状无像的混一本性,没有空间区分。它浑

涵无间,以非粒子状态

存在。中国古代元气的绝对连续性或非粒子性与西方古代原子论者所强调的原子的间断性或粒子性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4.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我国古人认为,作为万物本体的气是变化无穷、运动不息的,正是气的不停运动造成了自然万物生生不

息、运动不止。

万方数据

《庄子.秋水》指出:“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由此表明,至迟在战国时期古人已

明确认识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随着认识的发展,古人把各种具体的物质运动现象归结于元气的运动,并

对元气运动的持续性作了反复讨论。唐代柳宗元极力强调元气的自我运动属性,认为气“自动自休,自峙自

流,”[,s1其运动变化不需要外因的作用。宋明时期,一批学者充分论述了气的永恒运动性。张载认为,“阴阳

之气”具有“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氤氲相揉”、“相兼相制”、“驱伸无方”等运动属性,并得出

气“运行不息,莫或使之”的结论。【19’与柳宗元一样,张载强调气是自在自为的本体,其运动变化属性是由其

内在本性决定的。正因如此,气的运动变化才是永不止息的。朱熹明确指出:“一气之运,无顷刻停息。”【加。

陈亮也说:“阴阳之气,阖辟往来,间不容息。”L2¨王廷相也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生生而不容以息

也。”[圳王夫之也强调:“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人动,不滞不息。”【23】“无顷刻停息”、“不容以息”、“间不

容息”、“不滞不息”等都是强调气具有永恒运动属性。

古人认为,气的运动形式大致有三种类型。

其一是聚散运动。弥漫无际、细微无形的气如何生成宇宙万物,古人用气的凝聚和分散加以说明。如

前所述,《庄子》最先提出元气聚散说,认为人之生死是气之聚散的结果。《淮南子·天文训》用气的聚散运动

说明天地的生成,认为清阳之气“薄靡而为天”,重浊之气“凝滞而为地”。唐代成玄英进一步认为:“清通澄

朗之气浮而为天,浊滞烦昧之气积而为地,平和柔顺之气结为人伦,错谬刚戾之气散为杂类。自一气之所

育,播万殊而种分。”Ⅲ’显然,成氏认为,不同事物是由不同属性的气凝聚而成。气的聚散运动决定自然万物

的生死变化,这种认识被宋明学者进一步发展。张载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

尔。”【4o程颐程颢指出:“物生者,气聚也;物死者,气散也。”[25’王廷相也说:“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

已。”l圳吕坤也强调:“天地万物只是一气聚散,更无别个。'’【矧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深信自然万物的生衰变化

是由气的聚散运动决定的。

其二是升降运动。宋明学者认为气有永不止息的升降飞扬运动。张载说:“气块然太和,升降飞扬,未

尝止息。”【4J朱熹说:“气之升降,无时止息。”(”’王夫之说:气“升降飞扬而无间隙。”[11 3这些都是强调气的升

降运动。

其三是流动。朱熹认为:“一元之气,运转流通,略无停问。”【12’王夫之主张:气“有动者以流行,有静者以

凝止。”【1”戴震强调:“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z7’这些都是强调气运流不止。

有运动,就有静止。中国古人已认识到动与静是相对的和辩证的。气有运动,也有静止。古代不少人

都对此作过讨论,其中明代王廷相的论述最具代表性。他指出:“盖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体

同而用异,则相感而动,动而成像则静,动静之机,聚散、出入、形不形之从来也。”[1”此处“几”通“机”,相当于

“机能”之意。王氏认为,动静是气的两种机能,由于这两种机能,气才有聚散、出入、升降等运动形式。古代

这种从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上说明气的运动属性,基本思想是正确的。

气或聚散,或升降,或运流,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是什么因素决定气的运动?张载明确认为,气

的运动不需要外因作用,是其固有属性的表现。他指出:“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4J“不得已而然”,说明气的本性如此。王夫之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

也强调:“气之聚散,物之生死,出而来,入而往,皆理势之自然,不能已止者也。”n1¨理势之自然”。也是说明

气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古人从元气本身探讨其运动变化的原因,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是合理的。

上述表明,我国古人已对元气运动的永恒性,必然性,以及运动与静止的辨证性,作了一定的探讨。由

此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基本运动观念。

5.气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我国古人认为,作为万物本体的气,其本身是不生不灭的。从汉代开始即有人讨论气的不灭性,经魏晋

隋唐进一步发展,至宋明时期,学者们对气的不灭性作了充分论述。

张载从元气本体论出发,提出了“形散气不损”的著名观点。他指出:“太虚者,气之体??形聚为物,形

溃反原;”万物“形散而气不损。”[28)“不损”即数量上无减少,亦即气在生演万物过程中量值是不变的。指出

气的量值不变性,在科学认识上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由于古人把元气看作构造万

物的基本质料,因此关于

80

万方数据

其量值不变性,既可以从宇宙总体上理解,也可以从每种事物的具体变化过程来理解;无论是从宇宙演化过程来说,还是对于单个事物的生灭变化来说,其中作为基本物质原料的元气都是无损益变化的。这种观点对古人认识物质的不灭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王廷相继承了张载的元气不灭思想。经过对一系列经验事实的分析论证,他得出几点结论:其一,“气也者,乃太虚固有之物,无所有而来,无所从而去者;”[8’其二,“气出入于太虚,初未尝减也;“饽3其三,“气有

聚散,无灭息。”[93这三点概而言之,即气是自然界固有的物质存在状态,它以聚散方式生化万物,但数量上不会减少。王夫之进一步发展了元气不灭思想。他指出:气聚而生成有形之物,散而归于太虚,但散归太虚并“非

无固有之实”,而是“复其氤氲之本体,非消灭也。”[“1为了论证气的物质不灭性,他列举了下列实例予以说明。其一,“以天运物象言之,春夏为生,为来,为伸;秋冬为杀,为往,为屈;而秋冬生气潜于地中,枝叶槁而

根本固荣,则非秋冬之一消灭而更无余也。”[川古人认为,植物春生夏长是由“生气”构成的;秋冬之时万物凋零,但生气并未消失,而是潜藏于地中,一旦春天到来,它就会重新构成万物的萌生、繁荣。其二,“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

见尔。”[11]柴薪经过燃烧,变为火焰、烟雾和灰烬。柴薪烧完了,但构成它的木、水、土等基本物质成分并未消灭.而是回复到它们原来存在的形态去了。其三,“一甑之炊,湿热之气,蓬蓬勃勃,必有所归,若盒盖严密,则郁而不散。”【“]一锅水在不加盖密封条件下加热,会蒸发殆尽,不知去向;若将其在密封条件下加热,则蒸汽会积郁不散,并不减少。其四,“汞受火煎,无以覆之,则散而无有;盂覆其上,遂成朱粉。”【29’汞加热后,升华成水银气体,纷纷飞散;若“盂覆其上”,则水银气体会聚集成红色粉末状氧化汞。这种描述是符合实际的。柴的燃烧、水的蒸发和汞的升华,都是古代生活中常见现象,只要对它们采取一定的措施,并认真观察

其变化过程,即可证明物质的不灭性。基于这些事实,王夫之得出结论:“有形

者且然.况其氤氲不可像者乎?未尝有辛勤岁月之积,一旦悉化为乌有,明矣。”【11J有形有象之物毁灭后,尚且化归本原之气而永存,更何况原本就以无形无象状态存在的气,怎会消失乌有?所以他指出:“气自足也,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不为之损益”,即气的量值守恒。针对有人提出的气灭说,王夫之驳斥道:“尝如散尽无余之说,则此太极混沦之内。何处为其翕受消归之府?又云造化日新而不用其故,则此太虚之内,亦何从得此无尽之

储,以终古趋于灭而不匮邪?”L1”义即,如果认为万物解体后即化为乌有,那么构成这些物体的质料最终到哪里去了?宇宙何处是它们的归宿所在?如果说自然界造化每种物体都用新的材料,那么随着万物永不停息

的产生,将需要无穷无尽的材料,宇宙中何处能提供这万古不竭的物质储备?这其实是用反证法进一步论证了气的不灭性,反映了王夫之深刻的思想认识。

我国古人对万物变化过程中的物质不灭性进行过长期的探讨。《庄子》和《墨经》等先秦典籍中都有物质不灭的初步思想,但真正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述物质不灭性的则是元气论。从两汉至明清,许多学者都对

气的不灭性做过认真思考。明代王夫之等人由气的不灭性进而认识到自然界各种变化过程的物质不灭性,从而达到了中国古代对物质不灭性认识的最高水平。㈤o这是元气本体论对中国古代科学认识的一项贡献。

6.气是万物中介,传递相互作用

在元气说基础上,中国古代形成了一种感应自然观,认为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相互感应引起的,并认为事物问的相互感应是通过气的中介传递作用而实现的。这种以气为中介的自然感应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认识活动产生过重要影响。战国时期,中国古人即用阻燧聚集日光取火,并用方诸夜置户外承接露水以满足某种特殊需要。古人认为,阳燧所取之火来自太阳,方诸所取之水来自月亮。既然火和水分别来自日和月,它们远在天际,如何能跨越苍穹瞬间即至?对此,古人用气居问传递相互作用的观点予以说明。《淮南子·览冥训》认为,“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水于月.??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阳同气相动也。”东汉魏伯阳对这类现象解释的更为明白:“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气元且远,感化尚相通。”[3u此处8】

万方数据阴阳同气相动”和“二气感化相通”,都是说明气的中介作用。在古人

看来,阳燧与日之间和方诸与月之间都有气存在,只要气类相同,两物虽相距遥远,仍能借助于气的中介感应而相通,产生某种作用。正所谓“跨

百里而相通者,气也。”[”1中国古代对于磁石吸铁和玳瑁拾芥等电磁现象,也是用气的中介传递作用予以说明。东汉王充认为,玳瑁拾芥、磁石引针,是由于他们之间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它物体不发生这种作用,是由于“气性异殊,不能相感动也。”[33]此后,这种观点成为古代解释电磁现象的基本理论,被古人广泛采用,如晋代郭璞、宋代张邦基、明代王廷相等都作过类似论述。王夫之曾对此作过很好的概括:“物各为一物,而神气(即元气——引注)之往来于虚者,原通一于氤氲之气,故施者不吝施,受者乐得其受,所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琥珀拾芥,磁石引铁,不知其所以然而感。”【341古人认为,阳燧取火,电磁吸引等现象,都是气居间传递作用的结果。在地球上观察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由于相对位置不同,有时会看到运行速度快慢不等,甚至会出现短暂

的静止或逆行等现象。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这种状况看作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后魏张子信认为,“五星伏见有感召向背。”【”】唐代僧一行明确主张:五星运行所呈现的状态变化,“皆精气相感使然。”Ⅲo宋代张载也认为:“金水附日前后进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乎物感可知矣。”¨91这些人说的均较为含糊,未明确把气的居间感应作用说出来。明代邢云路进一步指出:太阳系天体的运动变化,“皆太阳一气之牵系也。”-3”他认为是太阳在支配行星的运动变化,并猜测太阳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对星月施加影响,控制其运动。从现代科学的引力场观点看,邢氏的猜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古人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与月相变化的关系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等经验规律。【38J中国古代有大量资料说明蚌蟹之类水生物的体内分泌与月相变化有着“同盛衰”、“等盈阙”的关系。古人认为,水生动物与月亮同属阴类,二者以气为中介产生相互感应,从而造成“群阴类”生物的生理变化与月相变化同步的现象。《淮南子·说山训》说:“月盛衰于上,则螺娆

应于下,同气相动也。”王充在《论衡·偶会》中也说:“月毁于天,螺消于渊”的原因是“同类通气,性相感动也。”清代余思谦在总结这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强调:“凡风雨潮汐鳞介之类,其气皆与月相通。”【3引我国古人

认为,气相通则性相感,月亮正是通过气的居间中介作用对水生动物施加影响的。

限于古代的科学认识水平,上述以气为中介对事物变化所作的解释不可能完全与事实相符。但是从科学认识思想的发展来看,这类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现代科学认为,透镜聚集日光取火、磁石引铁、琥珀拾芥,都是电磁场作用现象。如果把气看作场的存在状态,则古人的上述解释基本上符合现代物理学思想。至于水生动物生理活动与月相变化的同步关系,从生物学上看,是生物长期接受自然环境的某些周期性信息作用所作出的反映。关于这种作用的机制,即使现代科学也尚未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不能苛求古人。针对上述气类感应理论,李约瑟(J.Needham,1900~1995)曾不无赞叹地

说:中国古人“先验地倾向于场论”,中国“早在三国时代就存在着对于在没有任何物理接触的情况下而发生的跨越广阔空间距离的超距作用的卓越陈述。”㈨J 这种评价是有道理的。中国古人用气的中介作用观念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自然观比西方近代的超距作用观念更接近自然界的本来面貌。

7.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人认为,气是构造自然万物的基本质料,以精细无形、绝对连续的状态存在,它运动不息,不生不灭,是自然万物相互作用的中介。古人用气的这些基本属性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由此也反映了他们的自然观。据此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其一,中国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本原——气构成的,气具有不灭性、连续性、运动性、传递相互作用等属性。这表明,中国古人以气为基础,建立了一副物质的、运动的、连续的、浑圆一体的宇宙图景。这是中国古代基本的自然观。其二,中国古人认为,“虚空即气”,气充虚贯实,无处不在。这表明,中国古代不存在古希腊人所说的虚空观念。古希腊原子论者认为,宇宙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中国古人认为虚空中充满了无形的气态物质。这种虚空不空自然观与西方原子论自然观具有根本性差别,其基本思想更接近于现代物理学所揭示的“真空不空”现象。R2万方数据其三,中国古人认为,气是传递物质相互作用的中介,相距一定距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是通过气传递的。由此表明,中国古代不存在西方的超距作用观念。近代科学中的超距作用思想是西方原子论自然观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论。其四,中国古人认为,气精细无形,贯穿一切。就此而论,它类似于近代科学中的以太。后者是在电磁场理论建立之前,物理学家为了解释光在虚空中和透明物体中的传播现象,在古希

腊以太概念基础上所设想的一种具有无限穿透能力和某些特殊性能的光传播介质。在细微无形、连续性和穿透能力方面,元气与以太极为相似。以太概念虽然已被现代物理学所淘汰,但在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它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元气与以太的类似,也间接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合理性。其五,中国古人认为,气微不可察,绝对连续,是事物相互作用的中介,因此它的存在形式类似于经典物理学中的场图像。场是近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是与实物相对应的另一类以空间连续状态存在的物质形式和能量状态。现代物理学认为,自然界存在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相应的场传递的,场是物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在现代科学认识活动中,场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以外的许多领域。元气属性与场的类似,也显示了其蕴含的科学思想价值。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981)在比较中西传统科学文化的基本差异时指出,西方古代产生了原子论,中国则产生了元气论;与西方原子论相对应,中国古人“一谈到自然界的实体便使用了气这个概念。”[4”这种评价是符合实际的。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应用最为广泛和持久的基本自然观。李约瑟也曾正确指出:“中国和欧洲之间最深刻的区别也许是在于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之间的重大争论方面。”【42’从现代科学认识来看,原子论表现了自然界物质的粒子性和空间的间断性,元气论则表现了物质的非粒子性和空间的连续性,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界两种互补的图像。中国古人用气概念建立了一幅物质的、运动的、连续的、整体的自然图像,它与西方古代的原子论自然图像有着根本差异。这种自然观的差异,决定了中西两种传统科学文化在思维方式、认识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基本差异。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1.题目: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摘要:自然辨证法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通过对东西方自然观的分析以及东西方自然观形成的基础,最后从本专业方面分析了自然观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观主客二分古代自然观机械 1. 什么是自然观 所谓“自然观”,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者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形态。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2. 西方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由于发生了物理学的革命,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现代科学自然发展阶段。这场革命起源于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危机。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 有两种实体: 一种是灵魂或

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 , 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这样,笛卡尔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西方哲学的二元论思想从此发端。 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被一分为二时,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 即主体怎么能够走进客体, 认识客体?精神怎么能够把握或认识那本质上是非精神的自然? 弗兰西斯·培根极力鼓吹发展自然科学。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 而且几乎是一样的”,鼓动人们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在康德的哲学中, 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 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 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 而是相反, 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尽管唯物主义论者认为意识是无法决定物质的。黑格尔则以无比乐观的笔调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将神学溶化在人学之中,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东西,能够得到人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一、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理解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的实质。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规律,提供了社会化进程所需的观察工具和思维模式。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这一概念,并将之与人建立关联。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源自于人类的天道观。天道观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知识匮乏,认为有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在支配着万物,这种超人的力量便是天。在此期间,人对天的态度是畏多于敬,怕多于服。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孟子把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由于从孔子、子思到孟子,他们这一套维护剥削制度的理论,对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很有用,更有利于专制政权的统治。至哂汉为董仲舒所继承并加以体系化,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西汉封建帝国专制政权统治的理论基础。后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从字面上看,天是指头上的天空,而实际上天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广泛含义,日月星辰运行是天文,四季交替是天时,昼夜循环是天道,风雨雷电是天气。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天其真正的内涵是泛指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代表着决定物质资源思想的主体。 人的思维意识和天客观存在是一体的。天道的变化和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是有关的。这种一体性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关联性就是天人感应。合一,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人类自我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和相互转化。人类依附大自然而存在,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水源&&同样,自然在人类生存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同时 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笔者认为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发展至今,凝聚了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现状以及发扬者对其的看法和态度。这个思想的发展与今日所宣扬的天人合一思想已有了很大的差别,单纯的讲,古代这种思想中有一定的奴性。但是这一思想为什么一直流传了这么久?最主要是因为这个自然观的主要脉络承认了天的存在。它在发扬的过程中总会作为一种主导思想引导着当时人们的行为。更是配合领导者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笔者将从以下二方面阐述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现代天人合一思想,归结为和谐二字。现代领导者对国情新的诠释也无不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踪迹。 1现代生态与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认为自然界生养万物原本就是为人类服务的。这种观念强调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却忽略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面对近些年频繁而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 人们不得不坐下来审视自己曾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取利益的所作所为。随着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引起了种种异常天气:有些地方持久性的烈日炎炎;有些地方频繁遭遇暴雪、风暴、 洪水、暴雨、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还有些地方面临着物种灭绝的困境,天气变得离奇。总之,人类已从大自然的客体变成主体。 天人合一论讲求天地万物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万物皆天所化生,因而与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贯注于万物之中的内在联系。天人合一这一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产生一定的观念改变。 2?回归自然与崇尚自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于自然有了不同的认识:从开始的崇拜,顺应,到征服改造,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又回归自然,将人与自然重新的联系在一起。 人对自然这种从无意到有意态度的转变也正反映出一个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则唤醒了世界对潜在的气候变化巨大破坏力的认识。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所以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宋.吴澄《答人问性理》)。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人之生也,因阴阳五行之气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阴阳五行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吴澄《答田副使第二书》)。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总之,气一元论是中医古代哲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 一、气的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应用于中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医学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的气一元论。 (一)气的哲学含义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上,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世界上一切现象(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是指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学中关于物质的特殊属性、结构和形态的学说相混淆。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永恒的,既不会陈旧也不会改变,只会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但是,对具体科学的物质的概念、属性、结构和形态的认识,则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深化着的。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 论文题目: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

学号 姓名+++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摘要: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的哲学概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自然观的变化不断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观的形成。本文从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科技发展史出发,比较两者的异同,说明两个文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自然观和科学技术间的关系,论证人类认识对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文章最后指明认识到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字自然观科学技术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辩证关系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的自然观也不同。其中,科技对自然观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导向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下面通过分析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及科技发展史来探讨其辩证关系。 一、中国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史 1、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蒙昧之初,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都是从很直观的自然现象出发,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解

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学家认为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世间万物。这种观点带有浓郁的思辨性质,讨论的是世界的本源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辨解说,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的是辨证统一。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由起初的认为天定胜人,对自然界的恐惧和绝对服从,到后来尊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产生的儒家、道家等学派,与其说是结果还不如说是原因。然而这种思维也潜移默化中限定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长于整体性思维、重直觉和顿悟, 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类比, 然后用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进行归纳、总结, 说理往往带有玄虚、混沌色彩, 缺少严密推理的逻辑过程, 有时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对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追究甚少。因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一体、万物有情的自然观, 不但化解了人与自然的争斗, 也阻碍了传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科学技术一直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 2、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整体上有三个阶段:初期为春秋战国到南北朝;全盛时期从隋唐到两宋;到元明清时开始衰落。其中,天文学从商代就开始有记载,数学中计算工具的发明,医学体现在大量的医药著作,四大发明,水利水系,都代表了各个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正如李约瑟所言: 在公元3 世纪和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00 年到公元前200 年前后的五个世纪。周王朝的衰落,导致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的崩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改革内政,有力地推动了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军事家、纵横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春秋时期的各大学术流派大都拒绝拜倒在宗教迷信的鬼神之下,因此这段时间的中国始终是政教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享有思想和职业上的自由与平等对待。随着魏晋时期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却很快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时间进入大约13世纪时,中国出现了一股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哲学思潮——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不仅抛弃了古典哲学中对自然界和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且阉割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的人文精神。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种思想禁锢保守、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在社会上也形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小人。天文学、数学和医学家们在社会地位、生活待遇上和“科举出身、八股取仕”的进士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哲学传统中,中国哲学是唯一绵延数千年而未中断过的哲学。先秦时代就有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特别是儒、道两家。继先秦哲学之后,又有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中国哲学致力于“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宇宙论、本体论、知识论、历史观、人生观等方面,都建构了许多哲学范畴,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人我关系、知行关系、理欲关系、义利关系等,注意对对象世界的整体把握,强调知识与德性、理智与情感、认识与行动、理性与信仰、责任与道德、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主张仁智双彰、美善相乐、德才兼备,讲中庸、仁义、和谐、礼义、统一、内省,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寻求智、真、美、善的有机统一。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整个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引导和影响着文学、艺术、伦理、教育、科学等其他文化要素。 中国传统哲学有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既不能一概加以排斥,也不能无批判地继承,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一些优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如“五行”说起源很早,它概括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相应的属性;水向下,润湿、味咸;火向上,燃烧,味苦;木可直可曲,味酸;金可顺从人意改变形状,味辣;土可以种植庄稼,收获百谷,味甜。“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由此阴阳“五行”说不但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成分、结构的差别和多样性,而且广泛地说明了各种事物的内外联系、关系的差别性与多样性。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其主要理论形式是“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尚未形成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却提出了接近于物质要领的“气”。人们常常用阴阳“二气”和“六气”来概括说明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对这一现象与过程的高度概括。“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它和“五行”相配合,构成了世界的秩序。 中国哲学无论是观察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生活,以及探索人自身机体活动,都具有多方面的辩证思维、辩证观点和辩证方法。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点,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阴阳相补、相依相持就是各种事物的基本联系和发展,而“五行”变化,相生、相克又表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天、地、人物,构成了一个包举万有、统摄万象、道生气出、变化日新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整体性思维方式,关于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矛盾观,都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中国哲学历史上的知行之说,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的观点。如行先后知、由行而致知的见解,强调了行是知的基础。有的哲学家还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认为在知与行这对矛盾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 中国传统哲学常把对社会历史变迁的考察和把握,叫做通古今之变。社会历史皆是由古到今的,而变化的结果是今胜于古,这一思想提出了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的观点,如“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为邦本,本固邦安”等等,这些思想无疑是蕴涵着唯物史观的一些因素的。 实事求是地、科学地阐述中国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

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不随人的意识而改变的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在唯心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的精神或上帝的世界中的产物;在辩证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时时刻刻不停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在机械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静止的,是形而上学的。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以自然界的发展为基础,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才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中国人的自然观与西方的自然观是不同的,首先西方的自然观是主客体分明的,西方常把世界万物分为两种:物质和精神。在他们心中自然界中可以被人们认识的被叫做物质的,而那些人类所不能解释的自然之谜被他们戏谑为精神的。在这些原因的指导下,他们懂得利用自然,努力去改造自然,认为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存在而存在的物质。在他们的自然观指导下,他们创造了神话,上帝等等。例如在西方产生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他们认为人与自然万物虽然是神所造,但是人的地位高于物质,人类研究自然万物为的是寻找失落的神性。在他们的世界当中他们认为神是第一,人是第二。他们极力的推崇神的力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他们就是被神学的氛围笼罩着。例如,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其后半生也是极力的探寻神的存在,再者在神学界极力推崇的地心说的时期当中,他们不相信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理,无情的用火烧死了日心说的忠实拥护者布鲁诺。西方一直鼓吹人类至上论和自然科学万能论。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 一定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们的利益而服务,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整个人类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当中,现在不能克服的困难将来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在西方一些早期的哲学家、科学家眼中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又是什么呢?弗兰西斯·培根极力宣扬自然科学的发展。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二为一,通往人的力量的道路和去向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极力怂恿人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实现人对自然的完全控制。康德的哲学体系中,他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做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而是相反,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黑格尔则很兴奋的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则认为神学是人学的一部分,人类可以战胜一切,能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财富。按照历史的视角,过去所渴望的,现在可以得到;现在不能得到的,将来一定会得到。以上就是西方的自然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刀耕火种维持了早期中国人民的繁衍生息。在早期中国一直想要的是风调雨顺那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收成,即所谓的“靠天吃饭”。土地、农业、自然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了。它视人与自然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自然的统一。“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 即大自然。“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国哲学强调的是天与人统一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观念中,自然孕育出万类霜天和万物的灵长——人类,人与世界万物一样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他们之间存在着和谐共鸣。中国哲学的最高状态就是“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达到一种物我两相忘的关系。这样的自然观深刻地影响到后世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于是山,水,石,树,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被赋予生气,在自然母亲的观念当中,人与物是平等的,正如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鉴于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由自然观衍生出来的科学技术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的。从文学方面来说,西方的文学没有中国的那种细腻的情感,例如《希腊神话》、《故事圣经》

900试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论自然观与中医理论体系

900试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论自然观与中医理论体系 发表时间:2010-02-02T10:26:57.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2期供稿作者:付慧1 马利2 [导读] 中国古代气论哲学基本成熟后与当时日益发展的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付慧1 马利2(指导老师) (1湖北中医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65) (2武汉市第一医院质控办湖北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R2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260-02 【摘要】中国古代气论哲学基本成熟后与当时日益发展的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气论哲学作为自然观基础渗透到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建构理论体系的基石,并指导着中医的诊治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理论自然观气论自然观气论 日川月落彰显阴阳;木长、火炎、水润、上生、金敛,蕴藏五行生克之理;风、寒、.暑、湿、燥、火,形成致病六邪,中医学是从“自然”中发祥的。 1 中医理论中的“自然观” 1.1《内经》认为,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人的生命规律服从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木始”。这句话明确指出,万物的生成、变化、消灭是自然界内部所具有的阴阳作用的结果。 1.2“五行学说”从系统论的角度,说明“自然”与“人”这个母、子系统之间不仅有从属关系,且有鲜明的同构关系。《内经》认为,万物的运动随四时表现出循环性和周期性,以四时为中心,把五方、五色、五材、五味、五言、五星统一起来,通过取类比象的方法,使五行与人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志相结合,形成五行相生相胜规律,展开了一幅“自然五行图式”。 1.3运气学说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把对人的个体看法扩展到自然界中去。“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九星旋朗,七耀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指明生命的运化与自然运化的同一律的关系;“寒、暑、燥、湿、风、火……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指出人与自然生化的同物质关系;“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则指出运气对人生命活动作用的规律。 2 传统气论哲学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气论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基础和核心。人们经过春秋以前漫长时期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对内外两个自然的观察思考,逐渐形成“气”这一表示世界普遍原理的观念。到秦汉时期,进一步以气论为基础建构了宇宙论体系。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黄帝内经》正是在汉代成书的,中医学不能不受到气论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气论是中医学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基石和原胚。气论使中医学走上了与西方医学完全相反的发展道路,规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特征。 其一表现在以气的异常变化解释疾病发生的观点,.取代了鬼神致病观,使中医学建立在了一个较科学的基础上。《灵枢?贼风》篇详细说明:“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并进一步指出了百病皆生于气。 其二以气论为基础,构建了以人的生命活动为中心的天人合一整体医学宇宙观。气论哲学认为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气为中介来传递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同类相应的规则。《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所谓“东方青色”就是木之精气。在人体肝属木,这是从结果来说的;从生成来说,就是天地之间的木气形成了人体的肝。在人体“目”为木气生成,所以肝“开窍于目”。肝的生理病理反映集中表现在眼目。在自然界,岁星为木之精气凝聚而成,所以岁星影响着人体的肝藏。其余四藏与四方及诸物的联系也同此。 其三,以秉气之厚薄多少,说明药性,为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认为,天气形成了寒热温凉四气,地气形成了酸苦甘辛咸五味。由于药物生长的时间与地点的差异及自身的内在原因,不同的药物秉受的气味以及量的多少是不同的,正是这种差别决定了药物不同的治疗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3 气论与中医学的特征 3.1 重视系统整体—天人合一 中医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是总体把握各个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和协调配合,认为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即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样,主张对于疾病的认识治疗要结合发病时的天气、地理,从个人性格、体质状况等多因素,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天人相应”是《内经》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 3.2 重视功能与运动 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以气论为基石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也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人的生理、病理现象,也就是人体机能、功能的变化发展。因此,“功能”概念蕴涵着运动、发展、变化的思想。这就导致了中医学较之形体结构,更加重视人体的功能改变,形成重功能的特征。 中医学对运动的重视还体现在将天地、人的生命以及疾病看成是发展变化的过程。《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三阴三阳,五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内经》主张在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据病理改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学上有着重要意义。 3.3 重视时间规律 运动是气论哲学的一个根本观点,而运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过程。这样就导致中国传统哲学对时间的重视。而《内经》的许多篇名,如《四气调神大论》、《藏气法时论》、《四时刺逆丛论》等都反映了重视时间规律这一中医学特征和基本学术观点。正因为中医认为人的生理、病理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因此在治疗学上非常强调“因时制宜”。《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08:23:1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

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英语 2012年9月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班级:英语 姓名:自古,东西方文明就存在着巨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种差异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影响着世界的文明进程,也使东西方文明拥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那么,东西方文明背后的自然观都是什么?它们有哪些不同?这些自然观怎样形成的呢? 一、什么是“自然观”? 首先需要搞清楚自然观的定义,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系统的体系,包含了很多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的根本观点,比如,“自然是什么?”“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自然可以怎样影响人类?”“人类应该如何面对自然?”等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1 二、东西方自然观都有什么? (一)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1、神话和巫术——原始自然观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幻想的形式,按照自己的心理和愿望,对自然和社会潜在力量所进行的描摹、解释和传述的故事。其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神话的涵盖范围非常广,然而就今天所需要提及的为创世神话。是神话的主体部分。大体上在新石器时代;就社会形态上而言,大约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后期。 1)汉文古籍与口头流传的创世神话 如《三五历记》记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与《述 异记》中盘古化生万物的故事,还有女娲补天,夸 父追日等故事。 1摘选自百度百科“自然观”词条https://www.360docs.net/doc/5218540277.html,/view/50583.htm

中国古代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的异同等哲学问题

中国古代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的异同 古代希腊唯物主义者以天才的直觉方式提出一种素朴辩证法的自然观。 其基本内容主要有 3 个方面: ①设想万物的始基是某种东西。 早期的唯物主义者大都认为这种始基是可以感知的 具体东西, 如水、气和火等等。 后来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只能用把握的物质微粒, 例如提出的“种子”和所谓的原子。②大都用物质本原固有的内部矛盾,诸如气的稀散和凝 聚、对立面的斗争以及原子的集结和疏散等,说明自 然事物不断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但也有少数唯物主义者 陷于外因论, 就诉诸爱和恨两 种外在力量; 克萨戈拉将它归 因于外在的“” 复归于本原的 合乎规律的过程, 主义者却带有循环论的色彩,如认为世界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也有的表现出宿命论的缺陷, 如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只有作直线下降运动的必然性。 伊壁鸠鲁 (见纠正了这个错误, 认为 原子在降落中会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发生偏离, 从而揭示出规则运动通过不规则运动实现的运 动法 则,确认了原子运动中的统一。 古希腊唯心主义者提出了另一种自然观。毕达哥拉(见)主张 ,万物由数产生 ,按照特定的比 例构成和谐的秩序。 认为,变动不居的具体事物是虚妄不实的, 不变不动的抽象才是真实的。 认为, 万物是由神创造和安排的,并体现了神的目的。在看来,具体事物组成的感性世界是 从世界派生出来的。 这种唯心主义自然观尽管包含某些合理成分, 如毕达哥拉认为天体按成 比例的距离围绕中心火而运转, 巴门尼德则涉及了运动的连续性与间断性、 相对性与绝对性 的矛盾等。但整个来说却是的。 自然观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和形而上学之间。 他在其自然哲学中, 一方面认为万物 的基础是原始物质,它具有热和冷、干和湿的对立特性,它们相互结合就形成火、气、土、 水四种元素, 从而构成整个自然界; 另一方面又认为天宇和星球是由非物质的神圣以太构成 的,否定物质的统一性。 他研究了物质运动的各种形态, 但又断言天上的运动才是完善的运 动,提出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体系。同时,他还按照灵魂的等级,把生物分为植物、动物 和人,但又肯定物种是不变的。 关于古希腊自然观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经指出,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 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 萌芽。 因此, 如果理论自然科学要想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 原理 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古希腊人那里去。 ”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 中国古代, 人们把自然 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 不断运动的整体, 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 如“阴阳说”、“五行说”、 “元气说”等。古代自然观是一种有机论自然观,强调整体和联系,注重事物的变化发展, 注重解释事物与现象的关系, 注重的是辨证统一。 第二,古代的自然观具有浓郁的思辨性质, 不注重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第三, 它是一种经验性、实用性的自然观,讲究直观的经验的 积累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 古希腊自然哲学, 宏观地来说就是人们对大自然万物 的一种理解方式。 相对是比较特殊的, 因为自然哲学 是科学的源头, 除希腊文明与后来继承了希腊文明的 欧洲人之外。 式在早期其实与我们中国人的自然观并 没有巨大差异。 样与我们的自然观一样, 是把自然现象附着于不同的 神身上, 情欲, 爱恨争斗上的相似性, 但是在这里 说明一点, 自然观有一个主要区别,那就是古希腊诸 例如,在说明水、 气、火、土4种元素的结合与离散时 在解释数目无限、 性质各异的种子组成各种自然事物时, 阿那 的推动。③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从本原产生出万物、 万物又 它既有从简到繁的进化, 也有从繁到简的退化。 但有些唯物 这一点在人类历史上 科学做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象并不存在于 自然哲学做为古希腊人一种特有的思维方 希腊神话做为一种最原始的自然观同 也同样表现出了神与人在个性, 古希腊最原始的自然观与中国最原始的 ,而中国的神基本是人神不分, ,也就是这一点为后来中国与希腊这两 为什么这种小小的区别会造成这种巨大

谈中国传统的借自然之势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3 —20 14 学年第Ⅱ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改卷教师: 学号:126020290 姓名:杨业奇得分: 谈中国传统的“借自然之势”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方方面面。所有的行为习惯,所有的思想和逻辑方式,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总有那么一种东西是我们遵循或者是想要遵循的。这种东西被称为“道”,是几千年来数亿万炎黄子孙所追求的的。而对于追求“道”,则离不开一个“借”字,借自然自力,顺天得道。这个“借”字,老祖宗理解,我们作为后人更应有深刻的理解。 诸葛亮借东风——对自然之力的深刻领悟 公元208年11月,三国时期。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兵弱,他和曹操的敌人刘备联合,兵力也不过几万,只得凭借长江天险,据守在大江南岸。双方经过遭遇,在赤壁对峙开来,然而曹军多为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很多人得了疾病,士气低迷。两军刚一接触,曹操就吃了小的败仗。为了减轻战舰被风浪颠簸,曹操命令工匠把战船连接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这样船身稳定多了,人可以在上面往来行走,甚至可以骑马。这就是所谓的“联合战船”,曹操认为这是一个渡江的好方法。 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

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阳春之时,吾早已提被已。”周瑜耶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利于火攻,急的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刘备军师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了周瑜病因,并密书16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由此可知,对于火攻的条件,曹操、周瑜、诸葛亮三人都有着共同的认识。 然而,诸葛亮由于家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对这一带的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加深刻。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当时诸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借自己的经验,已经准确的预报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锋利很大。周瑜派出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穿上转满了饱浸油类的芦苇和干柴,外面围着布幔加以伪装。等行至理曹军只有二里路时,黄盖放火令下,所有战船一齐烧起来,直冲曹军水寨。东南风愈刮愈猛,火借风力,曹军水寨全部起火。几十万大军,樯橹灰飞烟灭。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了解自然天气变化的规律,借自然之力,而化用自然,顺应天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可谓快哉。 都江堰——借自然之力,顺自然之势的典范之作 我国古代有不少的治水佳作,细观古人治水,成功的多懂的“依高卑之宜。趋自然之势”的道理。从古代的大禹治水道李冰修建都江

浅谈无可说即是说也——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向度(一)

浅谈无可说即是说也——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向度(一) 论文关键词:天道;无言;直觉;体悟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是通过人与天道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哲人从存在论角度来把握天或天道,认为天道无可说即是说也。一方面,天道无言。无言的天道通过人的活动呈现出来,通过人的活动赋予存在(天)以意义;另一方面,天道难以用名言表达出来。难以言说的天道,不能用概念思维来把握,而只能通过直觉思维来领悟和体悟。这种无可说即是说的天道观以及对天道的直觉体悟方式,显示了与西方传统哲学思维迥然不同的思维向度以及独特的把握存在(天道)的方式,在人类哲学文化史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哲学是人类思维的结晶。自先秦以来,中国传统哲学都是直接透过人与天道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传统哲学之思总是不断指向天道及其意义。由于对天道的“得”(获得)和“达”(表达)都难以离开名言的作用,于是对天道的探寻关联著名言之域与超名言之域,天道能否说以及如何说,“说”与“道”如何定位,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向度。 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与道、神与人、性与命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已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人们在表达对这些形而上问题的感受和思考时,发现许多内心世界的感受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许多思想家都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了语词或概念在表达某些思想时的软弱无力,甚至无能为力,于是提出了天道无可说的思想。 孔子最早揭示了名言在把握天道或天意时的局限性,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子贡曾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和天道皆形而上者,在孔子看来,它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因此“予欲无言”。“予欲无言”包含着相当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可道之道不是道德仁义、天道性命之全部精蕴所在,故欲无言;但另一方面,“不言,谁知其志?”故只能欲无言。子贡不解其心,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不言而四季运行,万物化生。人固然不可不言,但人所追求的却是超名言之域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和“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的“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这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超名言之域的“意境”,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对天道的觉悟才能把握。 老子把道规定为“无名之朴”,更明确地突出了天道难以言说的性质。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隐无名。”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宇宙的本原,是无形无象无名的,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故“道”是不能用语言和名(概念)表达的。可道之道根本就不是“道”,而是“朴散则为器”的“器”。器是有限的、确定的,是可道可名的;而“道”是无限的,无确定性的,是不可道不可名的。“道”虽然无可说,但“道”作为一种总体性存在又是确实的存在,“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因而,尽管“道”是不可以有所言说的,但为了显现它的存在又不能不对它有所言说,所以“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吾强为之名日大。”就是说,只好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论述了“道不可言说”的观点。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玄妙难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道”是“无”,是处于混沌状态的整体。包括语言在内的任何具体事物,都属于“有”,“有”只能表现“道”的局部,而不能表现“道”的全体。因而,道是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思想和道三者之间具有不完全对应性。由此,庄子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认为,被意会到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言”不能尽“意”中之“道”,因而“言”也就不能尽“意”。 魏晋玄学对名教与自然、言与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为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明确主张“言不尽意”说,认为“道”不可言、不可名。王弼贵“无”,他的“无”是在阐释老子的“道”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研究生作业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上课老师:胡广丽 姓名:朱涛 学号:2012020180 学院:能源学院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姓名:朱涛学号:2012020180 任课老师:胡广丽 摘要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1]。要了解自然观首先要了解自然观的历史与发展。本文依次讲述了了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指出各阶段自然观的特点及意义。只有理清自然观发展的不同历史形态,对其进行全面深刻地剖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而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发展观。 关键词:自然观;宗教神学;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对自然界的看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和生产力相应的科学水平的限制。在这两个因素之中,生产力因素是最基本的,因为对自然界的认识要通过科学来实现,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2]。它的产生、发展源远流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 一、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初尝试,是想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神秘主义来对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事件做出解释[3]。我们把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古代科学技术,与之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认为万物有共同的组成成分,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把精神看作是物质的派生物。古代朴素自然观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做直观的考察,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一幅自然界的总图景。但它也有历史局限:它在直观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现象进行笼统的、粗糙的哲学概括。表现出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等历史局限性。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古代自然观最显著的特点是,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直观的考察,勾画了自然界的总画面。它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这些基本观点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具体地说,古代自然观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力求简单;第二,认为万物的本原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物质;第三,整体直观性;第四,富于想象;第五,深信和谐;第六,相信守恒;第七,合乎常识[4]。 古代自然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概括起来,第一,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第二,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总的观点的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