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学生姓名:王起琴

学号:20091630130041

指导教师:马来者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09年春季本科班

学校:海西广播电视大学

目录

一、内容摘要…………………………………………………………………

二、关键词…………………………………………………………………

三、舒婷简介…………………………………………………………………

四、舒婷诗歌的思想意蕴…………………………………………………

(一)探索性……………………………………………………………

(二)深刻性…………………………………………………………………

(三)社会性…………………………………………………………………

(四)进步性…………………………………………………………………

五、舒婷诗歌创作的美学特点………………………………………………

(一)自然美…………………………………………………………………

(二)抽象美…………………………………………………………………

(三)高尚美…………………………………………………………………

(四)意境美…………………………………………………………………

【内容摘要】:舒婷的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

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舒婷的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

【关键词】:诗歌艺术,诗歌创作,主题意识,思想意蕴,美学特色,情感体验,朦胧诗,现代诗歌艺术

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一、舒婷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辞”。

舒婷的诗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握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性、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逻辑,哀婉而不悲切,凄壮而不沉沦。她以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鲜明的意象,真实地展示了一代人的情感历程,构筑了中国当代诗坛一处别致的风景。

二、舒婷诗歌的思想意蕴

(一)探索性。

舒婷在诗艺上的探索尤为明显,由感觉上的联想创造独特的时空体验;能听到“旋律”的色彩,看到旋律的游移、低回,在灵魂里听到回响,对“通感”的运用使诗更加富有了多层次的含义,也更富有个性的生动气韵。总之,在舒婷的诗中,各种主观性的象征俯拾皆是,意象之间的组合由主体感觉的变化而任意多样,这其实都不仅仅是使诗的语言空间得到了拓展,而且也是突现出了诗人心灵中强烈的自我色彩。

舒婷作为现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诗歌处处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思想意蕴。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

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她诗歌的核心思想。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船》),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煽动新的背叛”(《神女峰》);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在《雨别》等作品里,舒婷真切地呼唤爱者与被爱者之间的真情和人性美,展现了当代中国女性美丽的灵魂。

舒婷的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舒婷的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日光岩下的三角梅》是舒婷的一首精致的咏物诗。是喧闹的飞瀑/披挂寂寞的石壁/最有限的营养/却献出了最丰富的自己……与诗人另外的此类作品略显不同的是,它是在一个境界中展开一切的。放逸有放逸的没,端凝也自有端凝的美。三角梅作为诗人精神的客观对应物,具有生命质量。此诗境高意奇,有所托又化若无痕,真称得上是探索诗的典范。

(二)深刻性。

细读舒婷的作品,是一场深刻的心理反思和精神享受,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促人顿悟,令人难忘。1981年秋天,舒婷创作力长诗《会唱歌的鸢尾花》,深刻揭示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又作为一位诗人,内心存在的种种深刻的矛盾。如果说,在此之前的多数诗作显示了舒婷的浪漫主义的基调,那么《会唱歌的鸢尾花》体现了诗人向现代主义的某种转化。写《致橡树》等诗的时候,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爱情的寻求者,她一方面宣称不做攀援的凌霄花,而做与橡树并立的木棉,另一方面,她也在寻找自己的橡树。而到《会唱歌的鸢尾花》,诗人显然已寻到了自己的橡树,她渴望的爱情已经实现:“在你的胸前/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但是,诗人并未沉醉到这种业已实现的爱情中而不能自拔,而是体悟到,爱情在女性生活中虽然占重要地位,却不是唯一的内容。在诗中,爱与欲,构成诗人情绪流涌动的浪花,理想与使命感则构成诗歌的精神底蕴:“我情感的三角梅啊/你宁可生生灭灭/回到你风风雨雨的山坡/不要在瓶上摇曳”,“我天性中的野天鹅啊/你即使负着枪伤/也要横越无遮拦的冬天/不要留恋带栏杆的春色。”诗人珍惜爱情,但又清醒地意识到她不仅仅属于爱人:“我的名字和我的信念/已同时进入跑道/代表民族的某个单项纪录/我没有权力休闲/生命的冲刺/没有终点,只有速度。”

从《会唱歌的鸢尾花》,我们明显地看到舒婷一方面在诗歌中强化了个人经验,另一方面还在努力把个人经验提升到一代人的人生追求上来。诗人在诗歌中展示了爱情与事业、欲望与信念、个人与环境的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忧伤与痛苦。

正是舒婷诗歌中的这种深刻的自我矛盾,以及散点透视的结构和幻梦的引入,使这首诗显示出诗人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的某种趋向。

《会唱歌的鸢尾花》以后,舒婷搁笔三年,在她的第三本诗集《始祖鸟》中诗人已把自己定位一个普通的女性,因而这阶段所写的,也主要是基于个人人生经验的内容。如果说,舒婷的早期作品主要表现了对爱、对人性、对人道的关切,那么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除去上述内容外,更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的生命状态的关切。早期的强烈的社会性、使命感和伦理色彩有所淡化,而基于女性生命本体的体验有所加强。像这首《女朋友的双人房》所描写的:“孩子的眼泪是珍珠的锁链/丈夫的脸色是星云图/家是一个可以挂长途电话的号码/无论心里怎样空旷寂寞/女人的日子总是忙忙碌碌”“我们就是心甘情愿的女奴/孩子是怀中的花束/丈夫是暖和舒适的旧衣服/家是炊具、棒针、拖把/和四堵挡风的墙/家是感情的银行/有时投入有时支出”。诗人写的是琐屑的、平凡的人生经验,但不是自然主义的冷漠的展览,而是渗透着一位成熟女性对生命的感悟。尽管这是“立秋年华”的心态,不同于早期的纤细、婉约、忧伤,但是在真诚地展示自己内心的律动上,前后期倒是完全一致的。

(三)社会性。

在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舒婷已留下了宝贵的脚印,她的诗不是无病呻吟,不是歌花咏月,而是呼唤女性追求的晨钟,反映社会心声的暮鼓。一般来说,男性诗人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远不如女性诗人敏感,他们写起诗来很自然地是着眼于包括女性在内的整个人类。真正成熟的女性诗人亦应如此,她们不仅是着眼于性别,而要着眼于全社会、全人类,这样才在写作上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换句话说,真正女性诗歌所提供的都应是女性自身的和社会人的双重信息,女性诗歌既是女性的,又是社会的,更是人类的。

舒婷正是这种典型意义上的诗人,作为从中国六、七十年代那个对人的本能进行残酷扼杀的时代走过来的诗人,舒婷的诗深深地打上了对那个时代的烙印。作为女人,她深知爱情在人生中的份量有多沉多重;作为诗人,她又深切地体会到应该抛弃世俗和偏见,大胆地让艳如牡丹的爱情走到阳光下。正因为如此,舒婷才会真切地以女性的敏锐和深刻去触痛人们脆薄的内心,才会以执傲的声音去呼唤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的树立。也正是这些,使舒婷的爱情诗上升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和《惠安女》等作品一样,舒婷在她的爱情诗中对女人的命运同样作了特别的关注。《国光》以一只熟苹果为意象进行展开,对女性的脆弱作出了颇具寓言色彩的表现。芽,虽然“渴死在你蚌一样坚闭的核里”,但灵魂,却不停地“在夜间擂击四壁”(《国光》),这依然是一种坚决的反叛。有多少禁锢女人爱情之芽的“核”,就是多少砸开“核”的“舒婷们”。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女人被封建的纲常礼教压在最底层,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

大地扭曲,形成了对男人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相夫教子成为女子的生活内容,夫唱妇随成为女人的生活准则,夫贵妻荣成为女人的生活理想。这种心理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也仍然有强大的市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舒婷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呼唤:“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的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传遍大江南北,正因为它是20世纪80年代知识女人追求独立、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的真实写照。诗人响亮地指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崭新的一句浓缩了诗人对两性关系的思考。男女是平等的,你是树,我也是树,你是“橡树”,我是“木棉”。这非常契合当时的社会主题和时代气息,喊出了女性心中压抑已久的声音。比肩而立,岸然相对的两棵树,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象征形象。它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等无可奈何的爱情自白来得坚定而刚毅。它以新时代女性全新的形象对爱情作出了全新的理解,这就是不舍不弃各自独立的地位与人格。诗中对依附(凌霄花)和单方面的奉献(险峰等)这两种以压抑或牺牲一方作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进行了彻底的否定,突出了诗人爱情理想的美丽与崇高。

(四)进步性。

舒婷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障碍必须拆除,面具应当解下。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她坚信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很快就可以建立起来,她坚信人性的回归马上将成为现实。这是多么真挚的追求,又是多么强烈的热望啊!而这正是朦胧诗的最基本的思想特征。在舒婷的诗歌里找不到颓废的自怨自艾,找不到沉沦的自暴自弃,她的诗歌更多体现的是对爱的追求,爱的呼唤,爱的倾诉。这种爱既有对祖国深沉的爱,又有对亲情真切的爱,更有对爱情炽烈的爱。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额上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典型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祖国灾难深重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穷”“悲哀”,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和“花朵”。描写现实,以“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一系列密集的意象,表达了刚从“大跃进”、“文革”的噩梦中苏醒过来,追求“实事求是、思想解放”后的那种“带泪的笑”。最后展望未来,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本诗爱国情感的表达,不是盲目的,而是深思的;不是浮浅的,而是深沉的。可以看作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之作。比如对祖国,诗人既看到“贫穷”“悲哀”的一面,又看到光明(“希望”“花朵”)的一面。如果说祖国是“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那她也“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并不颓败;如果说祖国是“额上熏黑的矿灯”,那她也“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并不停滞;如果说“(我)是淤滩上的驳船”,祖国的苦难也是我“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而造成的。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自己则是“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诗人是把自己的遭遇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的,并没有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绪,在浪漫主义的抒情话语中融有丰富的社会性内涵,可称之为“一代人”的心声。

此外,舒婷的一些作品还表现了对社会落后现象强烈不满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干预,从侧面,或从反面的角度表现了朦胧诗对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的追求。当官僚主义者无视人的尊严,甚至可以说扼杀了人的生命时,舒婷大声质问:“谁说生命是一片树叶,/凋谢了,树叶依然充满生机,/谁说生命是一朵浪花/消失了,大海照样奔流不息/谁说英雄已被承认/死亡可以被忘记/谁说人类现代化的未来/必须以生命做这样血淋淋的祭礼。”(舒婷《风暴过去之后》)诗人愤怒的质问鲜明地表明了自己态度:生命应该受到尊重,即使是最最普通的生命,它依然是无比宝贵的。只要他是人,他就应该有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决不能只是“无私”的“树叶”“浪花”,决不能让人的尊严、权利、价值成为社会当权者中某些渎职者所交的血淋淋的“学费”。为追求人的价值,为追求人的社会权利,“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我打碎了一层层枷锁”(舒婷《风暴过去之后》)。“我站起来了,/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再没有人,再没有任何手段/能把我重新推下去。”(舒婷《一代人的呼声》)这可以看作是朦胧诗人对这一追求的总宣言。

三、舒婷诗歌创作的美学特点

(一)自然美。

主要阐述了诗人作为一位颇具天才因素的作家,她的诗更多的是灵气的喷发。她没有想到诗歌该怎样去写,她只是用心灵去碰撞世界,进而迸发出诗的火花。她善于对情感作最深刻最准确的把握,象榨取甘蔗汁一样提炼诗的精华。她写爱情诗,写灵魂中发生过的故事,但她绝不让你轻易地走进她的世界。她善于把女性的情思表现在每一个文字里,每一行诗中。

舒婷从1971年开始写第一首诗时,她就把自己的情思托给了诗神。应该说,她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是不自觉的,她写诗全是因为她心中情感的六弦琴在轻轻地拨动。她自己曾在一段小小的自白中这样写道:“从来没有想到要当作家诗人,而历史在悲剧中却不断地开些玩笑,给只读了七年半书的女孩子戴一顶够沉的荆冠,在聚光灯下显得如此苍白……”她的这种与诗的“悲剧性”遭遇使她的诗歌首先就具有了真诚和含蓄。作为一位颇具天才因素的诗人,舒婷的诗更多的是灵气的喷发。她没有想到诗歌该怎样去写,她只是用心灵去碰撞世界,进而迸发出诗的火

花。她善于对情感作最深刻最准确的把握,象榨取甘蔗汁一样提炼诗的精华。她写爱情诗,写灵魂中发生过的故事,但她绝不让你轻易地走进她的世界。她善于把女性的情思表现在每一个文字里,每一行诗中。

舒婷的爱情诗充满着女性的羞涩的渴望。她的诗中浸透了有如游园惊梦般的春的启迪和觉醒。她像江南的淡雾,浸渍了远近的山水楼台,使你感到美在她的诗中都是绝对纯净的,并且还有那么几分的朦胧。她在《自画像》中把恋爱中的少女那纯真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她是她的小阴谋家/他梦寐以求的,她拒不给予/他从不向往的,他偏要求接纳/被柔情吸引又躲避表示/还未得到就害怕失去/自己是一个漩涡/还制造无数漩涡/谁不明她的魔法。爱和被爱者的心态在诗中得到了艺术的、形象的展示。生活的情趣化作了美丽和浪漫。这就是舒婷的“魔法”。她写爱情诗,没有晦于那些忠贞不渝的祈愿,那些大喊大叫的呼唤,而是通过心灵和感觉去表现爱情,使感情的积淀和理智的渗透结合起来,并尝试用隐喻、象征、通感及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等现代手法,扩大与充实诗的空间,着重表现爱的崇高和爱的审美价值。

如果说《自画像》等诗篇充满着舒婷似的意象构造和抒情方式,倒不如说它集中体现了舒婷诗歌的美学追求。舒婷绝对不是那种将自我情感封闭在窄小天地里的诗人。她相信“从这边走/从那边走/最终我们都会相遇”(《秋思》);她期待着“能够在夜间走遍林子/又独自冒着雷雨回家”,并且“扔下水晶鞋/走在血脉似的山路上/背着指痕斑斑的破吉它”(《银河十二夜》)。这全部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落。情之所至,必须是想象的翅膀涂满了七彩的阳光在天空翱翔。

(二)抽象美。

70年代后期,以舒婷、北岛、顾城为代表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创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

舒婷在描绘客观事物时采用不确切、不明晰的手法,不具体描绘对象的状貌和情态,使人产生朦胧而模糊的感觉,这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审美特征。她的每一首爱情诗都象一颗血丝包裹的珍珠。“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在晕眩的天空/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往事二三》)时空的交错,意境的堆积,使整首诗歌笼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可以说,这首诗和《脱轨》、《魂之所系》等诗歌一样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舒婷爱情诗朦胧的美感。但它并不晦涩。因为艺术创作最可怕

的敌人就是晦涩。这首诗以“醉”作为情感和想象的跳跃点,对“过去”和“现在”这两种生活心态作了高度的概括。正因为对往事有着刻骨铭心的怀念或深深的懊悔,“我”才会在一个烛光之夜借酒消愁。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在醉意的朦胧中,仿佛“石路在月光下浮动”“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尽管岁月改变不了所有应该改变的事物,但心中那枝遗落在青草中的映山红永远鲜艳。为了遮掩那伤感的故事,只好以“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至于梦是什么,诗人没有言明,读者也就只好凭自己的想象去作合理的联想了。

作为舒婷的爱情诗佳作之一,《黄昏星》以无限深情,演奏了一曲爱的小夜曲。“从红马群似的奔云中升起/你蔚兰而且宁静/蔚兰,而且宁静……/仿佛为了告别/为了嘱托/短暂的顾盼之间/倾注无限深情/你解开山楂树/一支支挽留的手臂”,在这里,爱的告别成了描述诗人内心世界的稿笺。诗人以童话似的天真为我们打开了心灵的窗户:这是我的城市的黄昏/我相信你一定来临/……。无怨无悔的等待,充满自信的等待。温柔的心经过告别之火的淬炼而显得更加真挚,更加纯情。这首诗写得较为隐约,但产生了特有的有人深入的神秘感。这不是简单的“触景生情”的咏物诗、咏景诗,而是一曲回环往复的生命情调的完美形式表现。这样的诗,有无数个解释,但无论哪种解释都是一段朦胧而幽深莫测的意象交融的经验感受。

(三)高尚美。

个世纪以前,西班牙剧作家和诗人洛?贝德?维加就曾借他剧中的人物之口说过:我不相信,爱情会/赐予一个卑微的小人/会占据一颗龌龊的心/同样的,我们也不会相信/一个心地卑劣的诗人/能够写出真正优美或者崇高的爱情诗来。舒婷始终都能以一颗真挚的心灵来歌吟。她的每一首诗都蕴含着动人的旋律。从她那独具一格的旋律中,我们又能深刻地体会她对爱情的神圣感和孤独感。她善于从孤独中找到诗歌,并透过诗歌来表达心中浪漫的感伤。

“末班车开出来/已经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我还在想着那块站牌/那条弯弯的线路/签在旧日历上的备注/已随记忆的暗潮慢慢瓢远/但,当你名字的灯塔/在汪洋之中发出信号/我的胸口,便有什么东西/回答以断裂声”(《夏夜,在槐树下……》)曾经有过的爱情,随着相遇撞出爱情的火花。但人毕竟是有理智的。纵然情感的海浪在胸口中翻滚,理智的长堤依然坚牢加固。这是一个符合中国伦理道德的爱情故事。它抛弃了肉欲的黑冰,凝聚着诗人美丽的情怀。这就使舒婷的爱情诗完全和“在女人的子宫里/浇铸黑色的钟乳石”“找一个男人来折磨”之类的所谓的爱情诗形成了一条分水岭。情感的洁净使舒婷的诗歌具有非常感人的艺术魅力。

《致—》是舒婷发表于八二年《十月》第二期的一首带有宣告似的爱情诗。

这首爱情诗以“森林”和“火苗”为喻象,通过“火苗”发自肺腑的心声,为我们勾画出可一幅爱情的写意画:你是郁森森的原林/我是活泼泼的火苗/鲜丽的光漏不过密叶/你根植的土地/从未有过真正的破晓。一片郁森森的原林,因为枝叶的过于沉郁而“从未有过真正的破晓”。这是生活的悲哀。然而悲哀中却有“活泼的火苗”在跳跃,在舞蹈,如林中的仙子。这“火苗”在黑森林里显得那样的璀璨,那样的眩目。“她”燃烧出生命的血色,“她”跳动人生的希望。因而当“我”来“重蹈你被时间的落叶/所掩盖的小道”,“我”才会希望这条小道能通往你的心中,并且让“我”的“光亮”变成你心中“那拱美丽的虹桥”。

这是爱的无私奉献。它印证了一位哲人的名言:“真正的爱情是使对方变得崇高”。作为一位饱经生活沧桑的女人,舒婷对爱情的理解显得特别成熟。但成熟不等于故作老成,不等于不要欢悦和生命的活力。逃避吧,觊觎的阴影/让绿苍苍的生命/重新波动在你的枝条/碎裂吧,固执的雾壁/从你的面幕之后/抖落大雾初梦的欢笑。诚挚的呼唤,犹如深山里的清泉,滴滴坠落出清纯的琴音。这琴音打破了心灵沉寂的夜晚,穿过郁积的叶层,在生命的心空回旋:我是火/我举起我的旗子/引来春天的风/叫醒热烈响应的每一株草/如果我熄灭了/血色的花便代替我/升上你高高、高高的树梢。坦然的自白,毫不矫饰的心灵。舒婷就是这样用真挚的情感为我们撑开了一片女性柔美的天空。她以清新的格调,雅致的语言,极富个性化的意境,震颤着读者的心。她以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敏锐的感觉和自我情感活动的自省,形成了美丽而忧伤的诗风。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自爱与爱人成了她爱情的主导观念。这些诗既有传统的以物寄情,又有现代派的怪异斑斓,多姿多态,给人以美的启迪和享受,令人叹为观止。

(四)意境美。

在舒婷的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在《双桅船》中,舒婷把“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

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舒婷的《落叶》中“残月象一片薄冰/漂在沁凉的夜色里”,听觉“声音”转换成视觉“擦痕”,视觉“残月”转换成触角“沁凉的夜色”,这样使意境新奇,诗的意蕴也更深切了。诗人以内心感觉为主导而扭曲外在的物象,使物象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形,一句话就是打破了时空的固有顺序。又如舒婷的《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水平线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浆橹。”四个感觉意象之间互不关联,但叠加在一处,使诗的画面交替出现在一个特定的心理空间,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感情世界,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苦:思念之情如烟似梦;思念虽真虽切,但毕竟是虚幻的,不会有什么结果;思念绵绵不断;思念惆怅、相会难期。这绝妙的艺术效果,都应归功于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和诗人独创的诗歌意境。

在今天,在有的人高喊“诗歌已经死亡”的哗然之中,我们重读舒婷的诗歌,便有一种特别的意味。舒婷大胆地抖落了附在女人身上的那件称为“弱者”的外衣,在“洞箫和琵琶的晚照中”,裸足踩过碱滩和礁石,于“封面和插图”中,于当代中国诗坛,“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其实舒婷本身就是中国诗坛一个美丽的漩涡!

【参考文献】

1、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重读舒婷的爱情诗(陆恒玉)

2、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陈超),河北人民出版社

3、略论朦胧诗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王侠)

浅谈舒婷诗歌的语言特色

浅谈舒婷诗歌的语言特色 任何诗歌的外在形式,无不是由诗人的内在情感律动而决定的,直接服从于对一种复杂情感状态的传达。舒婷诗歌中的语言结构的明显特色就是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这都是为了表现她独特的内心情感的纠结、缠绕、冲突,以及为矛盾冲突的情感寻找解脱、出路的努力。她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原因即在此。 在她的诗中,经常出现连接性虚词:如果……纵然……却……、虽然……但是……、与其……不如……、不是……而是……、也许……等等。如“如果有一个晴和的夜晚,/也是这样的风,吹得脸发烫”(《寄杭城)));“无限的大海/纵有辽远的疆城/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船》);“呵,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把梦剪成烟缕/我还久久不敢睁开眼睛,”纵然呼喊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呵,母亲》)。 以及《致橡树》的前半部分也出现了“绝不”、“也不止”、“甚至”、“不”、“必须”等几个虚词,它们不仅把诗中的多个意象连贯起来,而且是诗作塑造意象表情达意的重要法宝。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其中,攀援的凌霄花所象征的是“攀高枝型”女子的情爱模式。诗人把那些凭借紫色嫁与豪门而依附对方过奢华生活的女性喻为“攀援的凌霄花”,她们之所以要在人前炫耀自己春藤缠绕的幸福,也许是要掩盖出售美貌与青春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或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或是失去人格与尊严的悲哀。诗人对这类“攀高枝”女子的情爱观嗤之以鼻,因为它根本谈不上爱,与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根本不沾边,所以诗中用了语气副词“绝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爱情”断然否定的态度。 在《寄杭城》中,用一个假设出来的美丽清新的意境,来表达诗人心灵深处的序幕,真挚的友谊被赋予了诗情画意般的色彩,如此迷人而令人神往,纯洁的友情,犹如湛蓝的江水,清澈如流;《呵,母亲》中抒情主人公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挚、神圣的爱,用了一系列的转折假设句式,“企图”寻找表达这种爱的最恰当的方式,但终究为没有找到充分传达这份深挚的爱而感不安。而在那个连血缘伦理也受到侵犯的年代里,也只能将爱抑制在悲凉的心境中。在《神女峰》中用“与其……不如……”构成的选择句式,传达和表现了带有忧伤成份的柔和细腻,委婉的情感中透露着觉醒后的坚强。 舒婷是位抒情诗人,她的情感的美丽多半也是由于她自然地托出一颗矛盾冲突的内心真实:一半是“多么寂寞我的影”,一半是“多么骄傲我的心”(《致大海》)。也正是如此矛盾的心情,舒婷采用了富

论舒婷诗中的自我形象

论舒婷诗中的自我形象 路亚宁 【内容摘要】:舒婷是我国“朦胧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位突出人物,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80年代的诗坛,呈现出了一个崭新的自我,使“现代派”诗达到一个巅盛时期。舒婷的成就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因而她的诗作必然具有张扬着自己独特个性的方面,即一个特殊时代的一位女作家对世事的洞察和对待文学的感悟。她对艺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采用多种手法,大胆革新,直插个体灵魂的深处,令整个诗坛耳目一新。本文力图从舒婷创作“朦胧诗”的时代背景探寻她对诗文学创作转折的原因,经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从中演绎出她的自我形象、艺术形式和抒情形式的变化,进而探寻她及其朦胧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自我形象艺术形式抒情形式 舒婷,作为80年代初诗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与其他“朦胧诗”的成员一起,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由大时代的歌颂转向了自我的吟唱。“他们不屑于做时代精神的号筒”,“有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回避……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的劳动场景;”“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理解在心灵中的秘密。”“诗中出现的‘自卫’”。【1】对人的关注继“五四”之后有一次被提出来。在我们看来,舒婷的诗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实在是一种生命情感的原型。人不再是群体,而成为个体。对自我的认同和对个性价值的尊重,是舒婷的核心。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反抗。一代青年的形象出现在诗中,有理想,有追求,怀疑过去,展望未来,对爱情的礼赞,是舒婷早期诗中最突出的内容。1982年以后舒婷转向了理性的思考,更加显得成熟。 一、诗中的自我形象 不同时期,以“自我”为核心构成了鲜明的抒情形象。在舒婷等一代新人的诗作中,开始从外在描述转向内在体验的倾诉。“中国的诗人们不仅开始对诗进行政治上的思考,也开始对自身规律进行认真的回想”。【2】徐敬亚这样断定,诗歌转向了自身,更多的转换为对个体的关注。他的诗作中,强调人的独立,肯定自我的创造精神。 1、早期诗中“反叛者”的形象。面对复杂变化莫测的生活,“一代人”的理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摘要: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自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源,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庄子的美学思想,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及其发展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片面的。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庄子》主要被世人以哲学著作称谓,因此,对于庄子的研究主要以其哲学思想研究为主。而其中的美学意蕴未得到有效的挖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庄子美学思想的研究才真正进入自觉时期,并很快发展起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关键词:庄子美学思想道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庄子的美学思想基于“自然”,指向自由。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视为天地万物最高形态的大美,认为人应超越物质的我、欲望的我,回归自然,才能逍遥地游心于道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游”、“真”、“心斋”、“坐忘”、“物化”等系列范畴,阐述了对有用与无用、道与技、言与意等关系的重要看法。庄子的哲学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在中国艺术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游”的概念及所处环境分析 游戏之“游”,这主要表现在庄子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上,表明他对所游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戏弄的态度。庄子之“游”是重在“游心”。所谓“游心”,表明庄子之“游”是精神,内心之“游”。这也充分说明庄子之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因之“游心”指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也说明庄子之游是虚游,正所谓“虚而遨游”。 二、道——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 与老庄学派的祖师爷老子一样,庄子也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反复加以描述和赞颂。但庄子所说的“道”既不是宗教中的神祗,也不尽同于柏拉图式的绝对理念,而是带有某种泛神论色彩的无限性实体。“道”的原义是道路。首先把“道”引入哲学领域,用它表示宇宙本体的是老子。老子曾用“恍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来界定“道”的形态,以致引起人们理解上的不同。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道”的自然无为,先天地生,为万物母,无为而无所不为。从这里生发开去,老子产生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素朴、少私寡欲的人生观以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文艺思想。这充分表现了他对社会、人生、文艺的主观体验,它表明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作用。庄子深受老子影响,不过他不重视“道”的存在形态,而是著力领悟“道”自然无为的精神。 三、自然为美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关键词]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老子》一书坦言人的规定性中的这一悖论,相对而言,回避这一悖论比直面这一悖论来得更容易,但是那样,《老子》一书的历史价值将会降低,老子美学思想的原始地基也将无从建基。《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肇始于这一辩难,因为美学意义正是悬浮于名与无名两种概念和生存样态对局错落的剧烈张力之中。从“有身”之为到“无身”之“无为”的身存样态必然抽象出一种名与无名之间的紧张对局,然而,有名和无名在同一个名中确立自身的圆融并存正是一个有待求解的哲学问题。 大象无形:观象的审美意义 对于人的基本矛盾,《老子》提出一种本原语境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同时又衍生出《老子》美学思想的另一本原元素:象。 人是“有身”和“无身”之物这一命名的实义法则源于《老子》的“有名”和“无名”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反传统主义者尼采,其学说的影响无论是在世界各国还是在中国都很强烈的。从近代起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形成了三次“尼采热”(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抗日战争时期,1985一1989年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尼采的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尼采的思想深受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他先是追随叔本华,后是扬弃了叔本华,以自己的“强力意志说”来代替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强调发挥人的创造性活力和生命本能。他高呼“上帝死了”主张“用铁锤从事哲学”。他提出“打倒偶像”,反对以苏格拉底和基督教为代表的欧洲理性派哲学传统,及其孕育的“强力意志”相悖的“奴隶道德”(全增瑕主编《西方哲学史》第417页)。他大胆提倡“重估一切价值”,以使人的生命充盈的“主道德”代替以往的使人堕落、屠弱的“畜群道德”或“奴隶道德”,以现实世界的“超人”代替彼岸世界的“上帝”或“救世主”以及个性被泯灭的“末人”。 一、强力意志 尼采强力意志论一直可以追溯到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但是尼采扬弃了叔本华全面否定生命的悲观主义思想,强力意志实现的是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生存价值的认可,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强力意志,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特性。生命意志的目标不是求生存,而是求强力具有强力意志的人是自由之人、智慧之人、自主之人。人在创造中成其为人,只有具有强力意志的主体才是自由的艺术创造的主体,才是生存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命是一种自我扩张、自我延伸、不断上升的过程,强力意志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意愿,一种自我超越的意愿,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命运的主宰,就必须有强力意志。人出生就是走向死亡,这是人的宿命的悲剧,而通过艺术创造可以实现对这种宿命苦难的升华,可以避免这种痛苦,从而拯救人类悲剧性的命运,这是一种古希腊式的逃避痛苦、消极对待的方式,而尼采认为,强健的生命渴求痛苦,从生命本体的高度和不可知的悲剧命运力量的抗争,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生充满了痛苦,最重要的是理解痛苦的意义,痛苦提升了生命的状态,显现了生命意志本身坚不可摧的力量以及生存的乐趣,在悲剧现象背后是生命永恒的欢乐,生命的最高状态是包括了痛苦在内的。尼采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的同时,却勇敢直面生命的整体,连同它的苦难和悲剧,尼采对生命的肯定,即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存多么艰辛,人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中,就像酒神一样迷醉似地执着于它,这无疑是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二、关于“超人”的观点 关于“超人”的观点尼采以“权力意志”为其理论基础提出了“超人”学说,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超人”是衡量一个民族优劣的价值尺度,也是人类的远大目标。他指出,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不能不首先评定其价值,凡是能统治、征服他人的,并使他们的邻人畏惧和嫉妒的,便被看作是高超的人,是“第一的、标准的,是一切事物之精义”。但是,有谁能成为统治者和征服者,即谁是“标准”和“精义”呢 尼采认为,只有“超人”。 第二,“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在尼采看来, 历史上一切存在物都创造了某种超越自身的东西人也是一种被超越的东西,所以他一再指出,目标不是

浅析舒婷诗歌中的人文关怀

舒婷诗歌论 ——浅析舒婷诗歌中的人文关怀 中文系2008级2班马雪姣 摘要:舒婷的诗歌在主题上侧重于揭示理想追求过程中的内心矛盾,表现那一代青年从迷惘到觉醒的痛苦、探求、欢乐的情感轨迹,她的诗歌以其对“爱的世界”的理想与渴求,对“人的尊严”的倾诉与提升,及其形式的的现代化拥有众多读者。本文主要阐释了舒婷诗歌中充满的人性、人道主义,以及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旨在发掘其诗歌中洋溢的浓郁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舒婷诗歌;人道主义;人文关怀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1925年6月6日出生于福建,1969年初未毕业即下乡插队,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在知青中流传。她的创作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主题上侧重于揭示理想追求过程中的内心矛盾,表现那一代青年从迷惘到觉醒的痛苦、探求、欢乐的情感轨迹。她的诗歌以其对“爱的世界”的渴求,对“人的尊严”的倾诉与提升,及其形式的现代化拥有众多读者。她从关心个人命运,关心个体的价值出发,上升到对他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她把个人的许多感情内容和心理过程写入诗中,她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的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的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又说:“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1]——诗,正是可供选择的道路之一。因此,她“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走入禁区”(《献给我的同代人》),目的是为“写一行饱满的诗/进入所有的心灵”(《馈赠》)。 舒婷的诗歌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对人的尊严、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探求,三是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围绕此三方面,本文主要阐释了舒婷诗歌中充满的人性、人道主义和爱,以及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旨在发掘其诗歌中洋溢着的浓郁的人文关怀。 一、舒婷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舒婷的作品当中有不少关注民族命运,反思现实,歌颂祖国的诗篇,其中并不回避历史的苦难,也没有任何悲观的抱怨和偏激的否定,而是真正的面对和乐观的劝谕,忧愤而又热烈,激扬而又丰厚。表现了炽热得爱国情愫及勇于承担的情怀。典型的诗作有《献给我的同代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献给我的同代人》表现得那一代人愿意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的爱国情怀,如诗中所写“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也许,他们不能点亮整片夜空,不能照亮整个中国大地,但他们“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他们也始终相信“敏感的大地/处处仍有/持久而悠远的回声”,他们愿为祖国发展道路上的开路先锋,“为开拓心灵的处女地/走入禁区/也许/就在那里牺牲”,他们也无所畏惧,只为“留下歪歪斜斜的脚印/给后来者签署通行证”。诗中舒婷以一颗赤子之心,以一种甘愿奉献自己的方式向祖国表达了她对祖国的深情,体现了那一代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

论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论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摘要 舒婷是一个天才式的抒情诗人。她的诗,是用真情谱写的一曲美丽而忧伤的歌!她的诗歌,将感情和艺术融合得天衣无缝,和谐的音韵性、优美的形式感、飞驰的想像、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那样信手拈来、自然天成,将浪漫主义的审美特征发挥到了极致,给单调的中国现代诗歌带来清新的空气。本文从舒婷诗歌的情感和意向入手,探讨其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全文分为引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围绕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分两章加以阐述。浪漫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第一章主要论述舒婷诗歌忧伤的情感。舒婷的诗诞生在中国的苦难岁月,忧伤是她情感和创作的一大特色。她的诗,既是对时代忧伤的抒写,也是对爱情忧伤的诠释,同时亦流露着温婉柔情的母性情怀;她把个人忧伤与大众的忧伤结合在一起,在忧伤中又蕴含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第二章主要分析其诗歌的意象艺术。她的诗歌意象十分丰富,其意象的变化与组合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天成,具有“因情置象”的特点。 关键词:舒婷,忧伤,音韵节奏,意象,抒情艺术 Abstract Shu Ting is a genius of the Lyric poet. Her poetry, is a beautiful and sad song which composes with the true feelings! Her poetry, the feelings and art have a seamless heavenly robe, sound rhyme, graceful form harmoniousfeeling, flying imagination, rich imagery,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at kind of have one's words at hand, naturalTiancheng,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Romanticism to play to the extreme, to the Chinese modern poetry monotonous bring fresh air. This paper from the emotion and intention of Shu Ting's poetry of the romantic characteristics, discusses its poetry.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epilogue. The romantic features around Shu Ting's poetry is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 to elaborate. Romantic is the biggest lyricism and rich imagination.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Shu Ting's poetry feeling of sadness. Suffering the poetry of Shu Ting was

舒婷诗歌赏析

双梔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我的理解:通读全诗,作者以一艘双梔船的角度,描写了它离开岸边的不舍与缠绵。 表达了一位漂泊无依的游子浪迹天涯对故乡的痴恋,然而,心中的故乡却无时无刻不在我心 中,在我的梦中,也许明天,就会与你相遇,我痴念这着故乡,故乡也牵挂着我。另一方面,我还认为这首诗中透露着诗人对未来美好阳光的憧憬,暂时离开岸漂泊,却会在明天,又与 彼岸相遇。尽管途中会有风暴,美好的未来总会在风暴后与我们偶然邂逅。人生,也像这一艘双梔船,在不如意后,总会有光明、美好不期而遇。既然如此,不如扬上希望的帆,向着花开的明天远航!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一一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一一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一一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我的理解:在这首诗中,诗人化作一棵木槿,用紧紧相依诠释自己眼中的爱情一一不是利用功名、不是无病呻吟、不是风花雪月。只是与相爱之人拥有同一形象,不卑不亢,含情脉脉,紧握双手,同甘共苦。爱,是两个人的契约。因爱一个人的某些特点而爱某个人,那便不是真爱,真爱是爱一个人的一切,爱一个人本身。就像木槿和橡树,永远相依,永不分离。 向北方 一朵初夏的蔷薇 划过波浪的琴弦 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 乌云像癣一样 布满天空的颜面 鸥群 却为她铺开洁白的翅膀 去吧 我愿望的小太阳 如果你沉没了 就睡在大海的胸膛 在水母银色的帐顶 永远有绿色的波涛喧响 让我也漂去吧 让阳光熨贴的风

浅谈尼采

浅谈尼采 20世纪西方美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尼采。他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颠覆传统,杀死了上帝,一个孤独的哲人以及一个漂泊的诗人。理性精神在他的哲学中是被唾弃与斗争的对象,他眼中闪耀着的是强大而深刻的意志之光。他以他热情与真诚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切身地探索着,伴随着鲜血淋漓的伤痛,直到身心俱损,对至高无上之精神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脚步。以往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曾像他一样如此贴近生命的本真,他为人类非理性主义开创了新纪元。在他后面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都是站在了他宽厚而强韧的肩膀上。他是个恶魔,而却又是个真实的血肉之躯。 尼采出生于1844年10月15日,1947年7月,尼采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数月后,年仅2岁的弟弟又夭折。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这个天性敏感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忧郁内倾的性格。后来他自己回忆说:“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真实的快乐。”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同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从此便生长在一个完全女性的家庭里。正因为如此,他对生命的感悟更加透彻和深刻,加上其天生喜欢思索的性格,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尼采孤僻敏感,与现实格格不入,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飞向未来,飞得太远,恐惧抓住了我,……只有时间与我同行……”“人类的话进不了我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他认为最为重要的著作,“距人和世界的彼岸六千英尺”“这是我对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财产”。尼采仿佛高高地俯视着现实世界的种种,这个自大自恋且如此智慧的哲学家,带给人类的确是前所未有的颠覆与震撼。在精神寄生虫们依附于苏格拉底等古代大师的十九世纪,尼采却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学说表示异议,这当然是需要超群的勇气的。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尼采发现基督教约束了人性,腐蚀了人心,因此他重估一切价值,不仅对基督都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斥之为“最要命、最蛊惑人心的谎言”,而且还发出惊天动地之语:“上帝死了!”无疑这需要更加非凡的勇气。“神是一种假想,但我希望你们的假想别超过你们创造意志的范围。”尼采,他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者,永远具有人性光辉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 尼采哲学有五个基本观念。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超人、虚无主义、永恒轮回。《悲剧的诞生》实际上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其中的“酒神精神”是中心思想,是理解他全部思想的一把钥匙。酒神迪奥尼索斯被传是宙斯的私生子,他象征着生命的再生,生命不容易被摧毁。酒神狄奥尼索斯是葡萄酒与狂欢

舒婷诗作赏析

作者介绍: 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被誉为我过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北岛、顾城齐名。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节选之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的人的心声。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1977年3月27日

浅析舒婷的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舒婷的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女性三部曲(《致橡树》、《神女峰》、《惠安女子》) 英林中学语文组洪金杯 【摘要】朦胧诗人舒婷的诗歌创作,独具女性特质,开创了新时期女性诗歌的新纪元。舒婷的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以鲜明的女性意识,构建出崭新而独立的女性意象,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带着女性话语的芳香气质,独具女性魅力。 【关键词】女性意识舒婷朦胧独立的宣言爱情 舒婷是我国当代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的个性,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寻求人的自我价值,对祖国、对人民的炽热的爱,是舒婷诗歌创作的源泉,她在诗歌除中,以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于清隽蕴藉之诗意境界,传达她独自深入的灵魂的歌吟,将传统面影与现代气质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在女性诗歌的创作还比较凋零的季节,作为一位真诚而本色的女诗人,舒婷用她温婉细腻而饱含着淡淡忧伤的笔调,深沉而冷静地吟唱着一曲曲动人的女性之歌。她谱写的女性诗歌以其对人的尊严的倾诉与提升,对爱的世界的理想与渴求,对意象的自然景物化及疏密有致的组合,对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及平朴、纯净、接近口语的诗歌语言的追求,显示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舒婷女性诗歌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她诗中所蕴含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爱情理想。这两者是相辅相依的,正是舒婷用她的女儿心时刻关切生命,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类关系的平等,基于如此伟大的人格力量才使她具有了一种平等的建立在人格独立之上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崇高理想,而其人格力量又因理想而更加光辉。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的扭曲,形成了对男性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相夫教子成为女人的生活内容,夫唱妻随成为女人的生活准则,夫荣妻贵成为女人的生活理想。几乎所有的女人都默默忍受甚至盲目屈从,只有舒婷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致橡树》这首诗可视作新时期女性人格的骄傲宣言,它集中体现了诗人崇高的爱情理想。诗中的“凌霄花”象征依附式的爱情观,“鸟儿”象征奉献性的爱情观,诗人通过对这两种爱情观的批判来确立自己的爱情理想。在诗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也就是说,爱情并不是一个人的进身之阶,更不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双方保持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女性不再是陪衬,不再是附属,而是首先以一个独立的人的身份出现,他们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人然后才是女人。正如诗人所言:花和蝶的关系是相悦、木和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鸟们、阳光、春雨的给予。因此,相爱的双方不仅是心灵的相通,更是人格的相映,又是命运的“分担”和“共享”。也因为“两个人

老子的美学思想

今天有妹妹问我一个题目“老子的美学思想”,这种题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不能说很难,或者很容易,怎么样才能答的比别人出众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准备这个题目,图书网能找到的话可以看下李天道的《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阐述的特别好。另外答这种题目的话,比如老子,以辩证观论真善美,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对庄子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起到重大作用,还有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玄妙”观,都是中国古典美学或者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多百度一下,看看一些优秀的文章是怎么写的,什么视点。我登一篇网上找的,大家参考,类似的方法,自己去找。系统一下考试写上两三页还是不难的。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摘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由此,《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意义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 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

强力意志与美_尼采美学思想探析

语文学刊2009.1 ○哈宝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作者简介]哈宝龙(1980-),男,蒙古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强力意志与美 —— —尼采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尼采的思想博大精深,包含在其中的闪光点数不胜数。本文就尼采美学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的梳理,通过分析他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于美的认识以及对于悲剧的认识,试图发掘其在美学领域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尼采;强力意志;美学;艺术;酒神精神 “上帝已死”的宣言,昭示着19世纪西方最具天才气质也 是最受后人争议的哲学家尼采的横空出世。尼采在前人的基础 上革故鼎新,提出一种更原始、更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精 神—— —强力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独特的美学体系,推 动了美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众所周知,宗教对人的精神的毒害作用是巨大的,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由假想的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因而对于人的价值判断也要取决于上帝。尼采深切地感到以往 思想家在追求人的价值上的种种努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人没 有把自己当作权威,反而总要去求助于异己的权威,例如上帝。 上帝不死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对一切价值包括人自己的价值 进行重估的。 尼采提出“强力意志”这个中心概念并建立他的美学是想 以此来勇敢地面对现实。但是尼采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强力 意志”这个概念的,他在《悲剧的诞生》中贯穿始终的是提倡一 种“酒神精神”。他这样解释:“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 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 可穷竭而欢欣鼓舞—— —我称之为酒神精神。”“强力意志”和“酒 神精神”有密切关系,它们都是对生命最直接的肯定。生命体现 了一种不断向上的力量,酒神为这种不断向上的生命力量的不 可穷竭而欢欣鼓舞,它就是那种求强力的生命意志的代名词。 “强力意志归根结底是生命意志。”由此可见,强力意志和酒神 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只是强力意志在尼采那里获得了 本体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说明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一 切现象,把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生成归结为强力意志。而且,强 力意志“获得了最高价值尺度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衡量人类的 一切精神文化价值,把真、善、美的评价都看作强力意志的产 物”。很显然,解释世界和评价事物、评价人,就是强力意志这个 概念在尼采手中的两个功用。 作为对世界的解释,强力意志一方面“适用于每一种可能 的力量:它不完全专指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那些力—— —即肉体 的那些冲动,更确切地说是指一切世界现象;另一方面,这个词 更精确地适用于这些力的内在动,适用于使这些力有资格成为 力的倾向性”。“在最广的意义上,强力意志标示着这种没有最 终结果但始终有方向的力的展开。每一种力,每一种能量,无论 它是什么,都是强力意志—— —在有机界(冲动、本能、需要),在 心理与道德世界(欲望、动机、观念),在无机世界本身,因为‘生 命只是强力意志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世界的本质是强力 意志”。那么世界也就不是生存意志,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 意志,有的只是不断增加或丧失其强力的意志的火花”。对尼采 来说,意志只有在其强力增加或减少的时候才存在,但在其出 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已经被自身所超越。因此,真正的存在只 能是永恒的生成,不分过去、现在和将来。 二、“只有人是美的” 从“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之日起,对于什么是 “美”,什么是“美学”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历来的美学家都曾 试图为美学下一个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也是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但人们在关于美的探讨上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 都把感觉经验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直到19世纪中叶出现了 以马克思美学思想和尼采美学思想为代表的美学领域内的两 大思潮。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建立了一套与传统观点相决裂的哲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美 学体系。而尼采则仍然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从文化的角度上 对传统观点采取彻底批判态度并以他的以强力意志为核心的 美学思想来填补传统文化遭到彻底否定后在资产阶级世界中 所形成的精神空白。尼采的美学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不满于自 身,又摆脱不了自身,只能在艺术中寻求出路的倾向。在主客观文学史与文艺理论 162

舒婷诗歌赏析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注释】 [1]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蔓生,茎攀援他物而高升,高可数丈。夏秋开花,橙红色。 [2]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丈。 [3]虹霓: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七种颜色。这种圆弧常同时出现两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艳的叫“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 【赏析】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Talking about of Lao Zi’S Design Aesthetic Thought 摘要:自后现代主义出现后,人们越来越要求产品具文脉性、文化性,讲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于是,越多越多的设计师把目光投向了本土的传统文化上。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虚实相生、意象等思想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有无相生;设计美学 Abstract:After the modernism, the people request the products to have the culture trait,contextuality and modern technology to intergration . Therefore, more designers play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Lao Zi was our country ancient great philosopher and thinker, who proposed that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s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emptiness produces solid as well as imagery and so on .Those opinions off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modern design esthetics references. Keywords: the universe and people are one;the harmonious can exit;tao derive from the nature;ens gives birth to nonexistence ; design aesthetic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老子的主要思想中审美和设计的论述虽不多,但却蕴涵诸多设计美学思想,至今仍可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此外,老子有关哲学和社会人生问题的许多一般性命题,虽然不是直接论述设计问题,却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设计美学思想 老子认为纯自然的状态是人类理想的状态,自然无为的原则是治理国家社会,使社会摆脱文明带来的种种灾难的惟一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子就把“无为而

浅析悲剧的美学意义

浅析悲剧的美学意义 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最完善的艺术种类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国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而黑格尔则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但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给予真正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悲剧的见解散见于他们的许多著作之中,但比较集中地阐述这一问题的,则是一八五九年评论拉萨尔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的两封信。马恩在各自回信中分别批判了拉萨尔的唯心主义悲剧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结合自己对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总结,表明了他们对悲剧的看法。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说明悲剧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体现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合理要求、理想、优秀品质等等,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和本质。“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合理的要求、理想未能实现。这两方面的矛盾冲突是悲剧的本质所在。马克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总之,马恩的悲剧观吸收了从亚里斯多德到黑格尔悲剧论一切合理的东西,又远远走出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将悲剧观念提高到了新的理论水平。“置于两方面之间”的悲剧观念深切揭示了悲剧形成的内在根源,在中外古今的悲剧和悲剧性文学杰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具有广泛和普遍的概括意义,对之后的悲剧创作和评析及悲剧理论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悲剧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以其哀伤的叙事情节和悲愤的情感震撼人心。悲剧艺术从广义上讲,就是以悲剧故事为体裁的艺术形式;从狭义上讲是一种特殊的民族艺术。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条件、民族性格、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各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而中国悲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