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俄汉语词序比较

浅谈俄汉语词序比较
浅谈俄汉语词序比较

浅谈俄汉语词序比较

中文摘要:俄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有多种表现形式,各自有着自己的语言特点。词序的差异是两种语言差异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各种实例,对俄汉词序进行对比。

关键词:俄语,汉语,词序,比较

词序,有时也叫语序,指语言里各种语言单位在句中组合的次序。词序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或者说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任何语言的语法都有个词序问题。词序不仅是表示语法结构、语法意义的形式,也是言语表达或修辞的手段。

俄语与汉语分别属于两大不同的语系(俄语属于印欧语系,到现在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则是一种表意文字),在词汇语法意义方面,两种语言存在着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则主要表现在词序上。词序是指一个句子中各个成份的先后次序。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俄、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不同而造成的。例如,俄语在时间、地点的表达方式上与汉语不同,总习惯于由小及大,而汉语则正好相反。所以,汉语说“2000年10月4日”,俄语则表达为“4 октября 2000 года”;汉语说“吉林省长春市”,俄语则表达为“Город Чанчунь провинции Цзилинь”。由于俄、汉语的词序存在着差异(两者的词序有时也有相同之处),我们就不能把汉语的词序照搬到俄语中去,也不能把俄语的词序硬套在汉语上,而是必须按照俄、汉语的词序习惯,将句子各个成份的先后次序作适当的调整。

无论在俄语中还是在汉语中,词序问题历来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常认为,俄语由于有比较丰富的词的形态变化,很多语法意义不是通过词序而是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的,因此词序相对比较自由。其实,在俄语中,词序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方面,词序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它决定了句子的逻辑语义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词序的变化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词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手段。在汉语中,词序是占主导地位的语法手段。由于汉语缺乏俄语语言那样的形态变化,很多语法意义要通过词序来表示,汉语的句子类型也往往要通过词序来表示,所以为了加深读者对俄汉词序的正确理解,本文将就俄、汉语的词序作一些比较。

一、俄汉词序相同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全人类共有的。就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而言,也是大同小异。因此,各民族语言在其构造上有大量相同或相似之处,即所谓“共性”。尽管俄语与汉语不是亲属语言,但是二者都是发达的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这就为我们进行俄汉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

无论是俄语还是汉语,有些句子成分在句中的排列次序都比较固定,语言工作者通过对大量句子的分析研究,对不同的语言的词序找出了一些共同的规律。许多俄语语法学者作了不同的归纳,但是下列几点是相同的。

(1)最重要的成分不是置于句子的首位就是置于末位。首位和末位是句子中最重要的位置,是表达说话人讲话的重点;

(2)修饰语尽可能靠近修饰的词;

(3)连接句子或从句的词多数置于首位。

这些俄语词序的一般原则基本上也适用于汉语。因此,俄语和汉语的词序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可谓大同小异。下面我们简要地列出一些俄汉词序上的相同之处。

1.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例如:

①Ялюблюприроду. 我爱大自然。

②Двапарняподошликнам. 两个小伙子走进了我们。

③Разговорэтимкончился, имыпродолжалимолчаидтидругподледруга. 谈话就此结束,我们继续默默地并排走着。

当然,在俄语中这一词序只限于陈述句,在绝大多数的疑问句中就不适用了,从而属于俄汉的相异之处了。

2.定语在被修饰词前面。

在俄语中,词组和从句作定语则与汉语不同,一般都置于所修饰的名词之后。我们这里说的定语在俄语中主要是指单个形容词作定语,位于被说明词前。如:

①Студенты занимаются в большойаудитории.同学们在一个大教室里学习。

②Мы любим великуюРодину.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

③Нина читает английскийжурнал.尼娜在看英国杂志。

3.连接词多数位于句首。如:

①Есличто-нибудь на свете не старится, тоэто весна.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东西不老的话,那么就是春天。

②Каксегодня, так изавтра я буду очень занят.不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我都很忙。

③Хотя было ещ? довольно холодно, все ходили уже без пальто.虽然天气还相当冷,大家已经不穿大衣了。

从上面对俄汉两种语言表达词和词之间关系的手段、句子成分以及基本词序的简单分析来看,俄汉词序上确实存在许多“大同”之处。

二、俄汉词序不同

俄汉词序上虽有上述种种“大同”之处,但“小异”也不少。语句中由于其间各单位的排列顺序不同可使语句的意义不同。例如:

①Оннесовсемузналобэтом. 他并不完全了解这件事。

②Он совсем не узнал об этом.他完全不了解这件事。

两句中词汇完全相同,但意义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词序的不同。又如:

①СашадаженижеЕлены. 萨沙甚至比叶莲娜矮。

②Даже Саша ниже Елены. 甚至萨沙还比叶莲娜矮。

两句中даже的位置不同,意义就有所不同。前者是要表达叶莲娜个子矮,萨沙个子更矮;后者是要表达萨沙个子高,叶莲娜个子更高。

在汉语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如:曾有某幽默小品说,一次酒会上,一位老年学者向一位公关小姐敬酒,一位中年记者不无妒意地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位公关小姐落落大方,将酒一饮而尽,说:“醉酒之意不在翁。”老年学者听了哈哈大笑,说:“醉酒之翁不在意。”同是欧阳修《岳阳楼记》中的这七个字,记者是直接引用,公关小姐和老年学者分别更改了其中几个词的词序,语句的含意就完全不同了。

对于俄汉语在词序上的差异之处,现择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俄汉词组的词序比较

俄语和汉语的许多短语词序是不同的。这主要由于俄汉表达习惯不同而造成词序的排列不同。俄汉两个民族几千年来生活习不同,历史文化也有差异,用以表达意思的词序会有两样,这是很自然的。例如:讲到“四方”的四个方向时,俄语往往只说“север, юг, восток и запад”,即“北南东西四方”。汉语却习惯用

“东南西北”、或“南北东西”、或“东西南北”这三种词组序列。但不管哪一种,都把“南”放在“北”的前面。我国人民喜欢以“南为主,可能是受“南面而王,北面而朝”,“虽南面王不易也”这种封建说教的影响。所以罗盘针明明指北,我们却称它为“指南针”;而俄罗斯人由于把北极作为定方位的标准,以北为主,把北南东西相互对称起来,因此得出四方为“北南东西”的序列。从这个观点出发,构成四个斜角的复合词,在俄汉的排列上也就截然不同,俄语的“юго-восток”、“северо-восток”、“юго-запад”、“северо-запад”,汉语却是“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两种语言,顺序恰当颠倒。

人的姓名,俄语是名在前,姓在后。汉语则是姓在前,名在后。但翻译时,我们仍然采用原文的排列顺序,把俄罗斯人姓名“Александр Пушкин”译为“亚历山大·普希金”,而中国人姓名“王小明”译为“Ван Сяомин”。名字与称呼连用时,俄汉语排列顺序亦有不同。俄语称呼在前,专有名词在后,汉语则相反。因此,汉语的“周恩来总理”和“李经理”译成俄语时,应为“Премьер-министр Чжоу Эньлай”和“Менеджер Ли”。俄语有些名词连用也恰与汉语相反。如:俄语的“Дамыигоспода”,“самецисамка”,汉语却为“先生们,女士们”,“雌雄”。

2.俄汉修饰成分词序比较

俄汉词序大同小异,在陈述句中,主要是指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的词序相同,而主、谓的修饰成分定语和状语的位置却不一样。俄语修饰成分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多变。由于俄罗斯民族有“头轻脚重”的语言习惯,单词作定语时,可以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大于短语的语言单位做定语时则通常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俄语的状语,在句中的位置更为灵活,几乎可以放在句中任何部位。汉语则不是这样,汉语修饰成分的位置较规则和固定。由于汉语的线性序列原则是“前端重量原则”,汉语的定语,无论是单用或是有多个定语,不论定语有多长,通常都放在所修饰的中心名词前面。汉语的状语的正常位置是在谓语前,但有时为了突出状语,也可以把状语提到主语前面,提前的状语大多是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或词组,或表示条件、范围、对象的介词词组。如:

俄语定语:

①Яужепрочиталкнигу, окоторойтымнеговорил. 我已经读完了你对我谈起过的那本书。

②Тутвошладевушкалетсемнадцати,круглолицая,румяная,сосветлорусымиволосыми. 就在这时进来一个17岁左右的姑娘,圆圆的脸,面颊绯红,淡褐色的头发。

③Деревня, откудауехалмойдядя , стоитнасамомберегуморя. 我叔叔离开的那个村庄紧靠海岸。

汉语定语:

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②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俄语状语:

①Дорогалесомшла. 一条路在树林里穿过。

②Лесомдорогашла. 树林里有一条路穿过。

③Поболезнионнеприш?лназанятия. 他因病未来上课。

汉语状语:

①大雪仍在飘飘扬扬地下着。

②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③1950年底,在朝鲜战场上,有一回我趁交通方便,当夜要坐摩托车到前方去。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俄语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比汉语的要灵活多变,具有更大的任意性。

3.俄汉疑问句、感叹句及祈使句词序的比较

在俄汉两种语言中,这三种句子类型的词序,区别程度各异,也较纷杂。

3.1 俄语疑问句:

1)用疑问词、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表示的疑问句,疑问词位于句首。如:

①——Сколькоутебядрузей?

——Друзейуменямного.

“你有几位朋友?”

“我的朋友很多。”

②——Какойончеловек?

——Он челевек жизнерадостный, общительный.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乐观愉快、容易与人接近的人。”

2)用疑问语气词ли表示的疑问句,疑问中心词位于句首,语气词ли紧跟其后。如:

①Понравилсяливамнашинститут? 你喜欢我们的学院吗?

②Можешьлитыпомочьмне? 你能帮我吗?

3)不用疑问词和疑问语气词,只用疑问语调表示的疑问句,逻辑重音落在疑问中心词上。疑问中心词可位于句中任何位置,也可提到句首。如:

①Далеко тыотсюда жив?шь? 你住得离这儿远吗?

②——Ты был вчера на собрании?

——Да, на собрании.

“你昨天是去开会了吗?”

“对,是开会。”

③——Тыбыл вчера на собрании?

——Да, я.

“是你昨天去开过会?”

“对,是我。”

汉语疑问句:

1)是非句——主在谓前,句尾加或不加语气词“吗”,“啊”等。如:

①这件事是你做的吗?

②你这是要去哪啊?

2)特指句——主谓词序,用疑问词表示疑问所在,其位置与在陈述句中一样。如:

①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②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

3)选择句——主谓词序

①你去还是不去啊?

②你选择我,还是她?

3.2 俄语感叹句:将感叹词放在主谓结构前。如:

①Ура! Задачавыполнена! 呜啦!任务完成了!

②Ах, молодостьнеприходитвновь. 哎,青春不再来了!

汉语感叹句:主谓词序,句尾加感叹词“啊”,“啦”等。如:

①你们怎么都这么糊涂啊!

②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3.3 俄语祈使句:主谓词序。常常省略主语。如:

①Напишитеэтипредложения! 你们把这些句子写下来!

②Давайтеотдохн?мнемножко. 咱们休息一会儿吧。

汉语祈使句:主谓词序,句尾加或不加语气词“了”,“吧”。常常省略主语。如:

①上我这儿来作客吧。

②小心,别摔着。

从这三种句型的比较中,我们看到,汉语的主谓词序比俄语更稳定,汉语在这三种句子中一直保持着主语在谓语之前的词序,而俄语词序的变化却较复杂。在这一点上,汉语语法比俄语更简练。

三、从实际切分角度看俄汉语词序

“实际切分法”又称意义分析法,这是对连贯话语进行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 自20世纪初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修斯应用这一分析方法以来,它使句法研究摆脱了传统语法观念的束缚。它被广泛应用于简单句词序问题的研究。实际切分法就是把句子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表述的对象,称为主位;第二部分为表述的内容,称为述位。也有学者将主位称为已知的内容,将述位称为新知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把已知的信息前置,未知的信息后置。

在俄语中,符合从主位到述位这一词序原则的基本词序,破坏了这一词序原则则为表情修辞变体。在由主语和谓语成分构成的句子里,中国学生习惯于将主语作为主位,谓语作为述位。但是,主语和主位、谓语和述位也不一定吻合。而汉语中,表达现实中的行为主体(或特征、状态的持有者)的成分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表达行为(特征、状态)的成分作谓语,而表达行为客体的成分在句子中作宾语。符合主体——行为——客体这一顺序的句子为言语交际的基本句,主语和主位、谓语和述位也不一定吻合。下面我们就看一下, 哪些情况下两种语言的词序符合主语即主位、谓语即述位, 哪些情况下不吻合, 不吻合时汉语里又是如何表达述位的。

1. 主语与主位、谓语与述位相吻合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经常是从已知的某一人、物或现象出发, 然后叙述其行为特征。这一点俄语和汉语是相同的,符合主位(主语) 到述位(谓语) 这一词序原则。在俄语里要指“主语部/谓语部”这一词序类型。例如:①Онзаболел;

②Отецприехал.而汉语里符合这种词序原则的句子尤为突出。例如:①父亲/病了;②李老师/教俄语。

在俄语里,打破主位到述位的原则,将伴随着语调中心的前移,从而成为修辞变体。而在汉语中,这种原则的改变,就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改变了原先的交际目的,甚至不成为句子。如果将“父亲,病了”变成“病了,父亲”,虽然句子也成立,但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异常的句子,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能被使用,在书面语中极少见。如果变成“病了的是父亲”,就改变了原先的交际目的,原先的主位变成了述位,述位变成了主位。

俄语中存在一类零主位的交际上不可切分的句子,用于报道存在或呈现作为整体

来看待的现象,全句都是述位,没有叙述的出发点。这类句子叫做不可切分句。在不可切分句中也存在这种吻合,例如:①Ид?турок;②Началасьвойна. 这类句子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即无主位句,整个句子都是述位表达一个新的信息。

2. 汉语中主语与主位、谓语与述位不吻合的情况

除了上面讲到的汉语词序与俄语词序相同的情况外,其他绝大部分不同。表达新知信息的述位在汉语里既可位于句首,也可位于句中,句子成分的表达法也不同。主语可能是述位、谓语可能是主位,而词序却为主语+ 谓语。例如:Однимизбойцовэтойнашейармиибыл/ товарищЧжанСыдэ.张思德同志(述位)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该句子的俄语词序为主位(谓语)到述位(主语),而汉语里则为述位(主语)到主位(谓语)。例如:我们(主位)依靠了伟大、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述位),这才有今天的胜利(主位)。这个句子的俄语词序为主语+ 谓语/限定语,而汉语词序为主语(主位)+限定语(述位)+谓语(主位)。在这种情况下,汉语里的词序已失去区分主述位的功能,表达实际切分的手段主要是语调和逻辑重音。

3. 俄汉两种词序中限定语的吻合

上面讲的是主要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然而,除了两个主要成分外,句子中还有各种次要成分。由于汉语中大部分状语位于谓语之前,因此,俄汉语词序结构有很大不同。当已知的限定语表示时间、处所、条件、关涉对象时,俄汉语两种词序相同。例如:

①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②夜晚,/市区万家灯火,人人满面生辉。

③Послечая/ дедушкал?гспать.

这些例子符合限定语/主语+谓语的词序类型

以上是对俄汉词序进行的一些简单比较。除本文所提到的几点外,俄语和汉语在很多地方也存在着词序方面的差异,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在进行俄汉互译时,我们应按照俄汉词序习惯作适当的次序调整,才能使我们的译文更加准确,合乎俄汉表达习惯。对于我们而言,了解俄汉两种语言语序上的区别,有助于克服母语干扰,在交际中学会使用地道的目的语。

参考文献:

[1]. 丁树杞,《东方大学俄语》(第二册)[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信德麟,张会森,华劭.《俄语语法》[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 薛金星,《语文基础知识手册》[M] 大连出版社,2002.

[4]. 石毓智,《论语言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系统的影响—兼论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原则形成的历史动因》[J] 现代外语,2002.

[5]. 王福祥,《俄语话语结构分析》[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6]. 王福祥,百春仁,《话语语言学论文集》[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7].张家骅,《新时代俄语通论》(下)[M] 商务印书馆,2006.

[8].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 商务印书馆,1979.

[9].赵敏善,《俄汉语对比研究》[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10].周春祥,《俄语实用语法》[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欢迎阅读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 2.下,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 韩昌黎(韩愈) 现代称谓语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2.社交称谓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A 等; “小”“老”“薄”“贱”“敝”“鄙”“愚”“寒”(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女、小可;老夫、老朽;薄技、薄酒、薄面;贱姓、贱内;敝人、敝处;鄙人、鄙见;愚兄、愚见;寒舍、寒门。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 常用敬词 “拜”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叨tāo” 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奉 惠 玉(如玉成、玉体) 垂(如垂询、垂爱) 雅(如雅正,雅意)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斧正:敬辞,请人改文章。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2~3 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一、每一种文体都有自身的写作规范与要求。简述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从根本上说就必须具备学术性,学术性应是毕业论文区别于其他应用型文章的本质特征。学术论文所应具备的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在毕业论文中也可以归结为学术性问题。论文是否具有学术性,同论文写作从选题到行文的各个环节均有关系,以下几个环节尤其需要多加注意。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意学科意义;其次,内容的表述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含量;再次,结构的安排应当注重逻辑框架的严整;最后,语言的运用要体现语体特征。毕业论文的学术性问题也是文体规范问题,不具备学术性或者学术性有所欠缺的文章是不合乎毕业论文的文体规范的,因而是不能算作合格的毕业论文。 二、选择的原则,就是衡量课题、决定弃取的标准和根据。简述论文写作过程中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 选择课题,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要选择客观上有意义的课题1、要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主要是指选题着眼于社会的需要,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2、要选择具有学术意义的课题。主要是指选题要考虑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科的自身完善的课题去研究。(二)要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1、要选择有能力完成的课题。2、要选择有兴趣的课题。3、要选择有条件完成的课题。总之,选择客观有意义的课题去研究的选题原则,决定了完成论文的客观必要性;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去研究的选题原则,决定了完成论文的现实可行性。只有同时符合这两条原则的课题才是可选的课题。 三、简述写作计划的作用和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论文写作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明确研究动机,增强工作的目的性。第二,明确工作程序,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大学生和研究生所撰写的开题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题目;2、学科门类及年级;3、指导老师的姓名及职称;4、选题的缘由、目的和意义;5、选题及研究背景;6、课题研究方法、措施与步骤;7、准备情况;8、预期目标;9、大致进度和完成时间。 四、结合教材,简述文艺学研究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探讨问题时追求与历史性、实践性的适度结合。文艺学学科体系中的文学批评的实践和文学史的梳理与编写具备极其鲜活的时代品质,并同时促成文学理论的不断修正与更新,最终实现了文艺学作为一个整体的与时俱进。在文艺学学科研究及论文写作过程中,追求与历史、实践性的适度结合同样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二)在理性思辨中不断追求论文的理论品味。一般来说,较为出色的思辨能力体现在形式逻辑的三个层面上,即概念的准确、判断的清晰、推理的周严。 五、结合教材,简述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关于材料的问题1、素材与学术兴趣。唯有扎实、细致的素材积累与整理,我们才能明确对象、清理思路,不断激发并维持浓厚的学术兴趣,以孕育高质高产、常青的学术生命。2、述评与学术研究。述评包含着对问题的研究的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发展方向。 (二)关于方法的问题1、文本细读与论文写作,主要强调古代文学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对文本乃至更纷繁的文献阅读态度与能力的要求。2、论文指导与论文写作,对于古代文学论文写作者而言,引入必要的理论,在理论的烛照下取研究的意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的突破乃至飞跃。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D) 1. (下列句子中是被动句的是: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B. 百里奚举于市。(同上) C. 晋韩室子聘于周,王使请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D. 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刺相) 满分:2 分 2. 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也有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当的近和远指。下列表示远指的是:(D) A. ""是" B. "斯" C. "兹" D. "夫" 满分:2 分 3. ('()"是"已普遍用作系词( C ) A. 先秦时期 B. 汉代 C. 六朝时期 D. 唐代 满分:2 分 4. (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个第三人称代词是(B) A. 渠 B. 伊 C. 他 D. 其 满分:2 分 5. (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动词"是状中词组的是:(D) A.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C.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D. 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满分:2 分 6. (下列句子中助词"之"用来强宾语前置的是:(A) A.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B.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饮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C. 仲尼之徒天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 D. 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满分:2 分 7. (下列句子中连词”若”表示并列关系的是:(A) A. 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论衡?论死》) B. 必有忍也,若能济也。(国语?周语) C.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告父之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D.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汉书?食货志上) 满分:2 分 8. (先秦汉语里"是"字主要是(A)

现代汉语学生论文选题

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 3.××话的特殊词汇 4.××话的量词研究 5.××话的代词研究 6.××话的疑问句研究 7.××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 8.校园流行语考察 9.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 10.手机短信语言的修辞方式 11.流行歌曲歌词中语义的超常搭配 12.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 13.报刊语言规范问题 14.关于普通话词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15.试论现代汉语后缀”者”的构词规律 16.广告中的语言修辞浅论 17.化妆品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 18.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分类 19.广告语的隐喻分析 20.试论广告语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 21.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 22.论小品的幽默讽刺语言艺术 23.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24.小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 25.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 26.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2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 2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 29.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30.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 3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 32.歇后语的语义论析 33.简析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 34.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5.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 36.熟语的语形问题浅论 37.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38.成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39.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40.汉语隐语说略 41.论缩略语 42.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浅析 43.XX小说中色彩词的运用及作用 44.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分化办法 45.浅析汉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46.连谓句与兼语句的辨析 47.小议词义虚化 48.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 49.”像X似的”语用价值浅析 50.某类词(如代词,语气词等)的语用研究 51.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 52.连词连接作用研究 53.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4.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5.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 5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57.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58.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 59.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6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 61.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2.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3.论汉语言的音节特点 64.同音词分析(或同义词分析) 65.浅谈汉语的词类划分 66.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补述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67.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68.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69.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70.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71.新兴词缀研究 72.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73.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74.论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 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 13 现代汉语紧缩句的音乐美 14现代汉语叠音词的作用初探 15现代汉语中缀说略 16 现代汉语《围城》中的比喻

汉语委婉语与文化

汉语委婉语与文化 提要: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汉语秉承汉文化的影响,一直以含蓄婉转著称,因此言语交际中多使用委婉语。本文主要从宗教因素、等级观念、礼仪传统、历史典故等方面讨论文化对汉语委婉语的影响。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禁忌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语言人文性中的文化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它主要是指对语言起约束或促进作用的那些制度、规则以及保持并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差异性的特征。 语言是有人文性的。语言的人文性是指在语言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于根元在《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中提出“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又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带上人类文化的许多信息,打上人类文化的种种烙印。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言就体现着不同类别、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人的独特的人文性,语言和民族文化、人类文化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和文化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区别的。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也影响和制约着文化的发展。语言是可以折射出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一面镜子。文化对语言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但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本民族语言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的语言各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会使用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的制约。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语用等诸多不同的方面。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主要是表现在文化对语言的实际运用的影响。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尽量使语言和具体的语境相适应,委婉语是为了不让人感到不适而借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代替想要表达的事物,人们会从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到隐含的意义。这是文化对语言影响的具体表现。委婉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经受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礼貌婉转的风格。委婉语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是特定文化的缩影。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特定的委婉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因素

汉语委婉语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 刘冬梅 [摘要]委婉语是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心理学在语言中的反映。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恐惧,也是人类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它常为人们所忌讳,死亡主题是委婉语产生的永久源泉。本文从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8-0103-02 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陈望道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说:委婉即“说话时不直接表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希杰先生则在陈氏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使定义更为严谨科学,他说:“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或者说词语)就是“委婉语”。委婉语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用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都能采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事物时的心理障碍,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死”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从社会心理上讲,“死亡”总要伴随着痛苦,引起恐惧和忧虑,无论什么人都有打心眼里不愿意提及这些神秘的字眼,所以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委婉语足有成百上千,人们通过一切办法避免谈及死亡。 一、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1.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 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大类:(1)得体准则(Tact Maxim)。(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其中,一致准则指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②尽量增加双方一致。同情准则指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而与死亡相关的委婉语主要体现了一致原则与同情原则.一致准则与同情准则是死亡委婉语所遵循的重要语用原则。 不管在哪种文化中,人们都期盼平安健康、吉祥如意,但难以避免生老病死的不幸发生。对此,人们会感到沮丧、伤感、忌讳。所以在谈论死亡时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联想,避免正面接触这一主题,减少自己与他人情感上的对立,与对方建立共同的感情基础,引起与对方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让对方体会到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或体现对死者的亲属,朋友的同情,人们不直接谈及死亡,而采用含蓄、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此意思,这有利于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缓和气氛。即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现代汉语如“走了”、“离开了”、“永诀”、“永别了”、等表达难以割舍之情,尤指亲友的死亡;“没了”“去世了”、“不在了”、“物故”、“故世”、“过世”、“谢世”则用来表达一般意义的避讳,避免重提死亡这一神秘而又可怕的字眼;如果是针对生前处境艰难或久病、恶病缠身的人的死亡,通常用“解脱了”等表示同情和安慰;未成年去世称:“夭折”、“夭亡”;对于年轻人过早的死亡称之为“被夺去了生命”;对于年

现代汉语课程总结报告

现代汉语课程总结报告 现代汉语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主要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分析研究和应用能力。现代汉语课由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承担教学工作。我校建校以来,文学院就开设了现代汉语课。开课以来,始终重视课程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现代汉语课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处理古与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学与用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开发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课程建设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 一、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新颖,体现现代汉语课程的时代性。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点,体显学术前沿的动态。我们除了在教材内容中体现时代性外,在教学中还适当补充现代汉语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的关系、经典与现代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传授知识与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关系、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担任现代汉语后续课程的教师反映,学生的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扎实,运用得当,思维活跃,对学好后续课程帮助很大。 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为此,我们根据现代汉语课程的特点,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强调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内

容和教学环节中加大能力培养的内容,以此体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书育人工作,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引发了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学习的兴趣。近年来,学生选题撰写现代汉语及语言学范围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人数不断增加,选题范围和深度有所扩展,论文内容更加丰富,论文质量不断提高。 二、教学条件 在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在这方面,一直选用优秀教材,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了有效的文献资料。现代汉语课为学生提供了阅读书目和学术期刊,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这些资料数量充足、版本齐全,图书馆都有存书,学生借阅率高。学生主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补充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课程组有供实践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室,条件完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且教学水平明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现代汉语课程教师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如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调研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积极进行教学效果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 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 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俄汉互译——俄罗斯俄语菜单

俄汉互译——俄罗斯俄语菜单 第一道菜ПЕРВЫЕБЛЮДА 土豆汤Супкартофельный 新鲜白菜猪肉酸奶油汤Боррщсосвежейкапуспойсосвининойисметаной酸奶油红甜菜汤Борщпостныйсосметанной 肉汤,荤汤Мясныещи 素汤Вегетарианскиещи 通心粉汤Супс макаронами 肉(鱼)丸子汤Бульонсфрикадельками 鲜鱼汤Уха 鸡蛋清汤Бульонсяйцом 第二道菜ВТОРЫЕБЛЮДА 煮牛肉Говядинаотварная 鸡蛋牛排Бифштекссяйцом 炖牛肉块Гуляшизговядины 炖牛肉Говядинатуш?ная 油炸猪肉Поджаркаизсвинины 首都肉饼Котлетыстоличные 基辅鸡肉饼Котлетыпо-киевски 烤羊肉Баранинажареная 沙锅牛犊肉Телядинавгоршочке 煎猪肉排Свинаяотбивная 煎牛排Бифштекс

(带浓汁的)小快焖牛肉Бефстроганов 带调料的炖鸡Курыотварныесбелымсоусом 加奶油白汁鲟鱼Осетринаподбелымсоусом 面扎梭鲈鱼Судакжаренныйвтесте 炸鳕鱼加调料Навагажаренаяссоусом 白菜炖鹅肉Гусьжареныйскапустой 苹果炸鹅肉Гусьжареныйсяблоками 配菜ГАРНИРЫ 新鲜黄瓜土豆泥Картфельноепюрес свежимиагурцами新鲜黄瓜煮大米Рисоттварнойсосвежимиогурцами 西红柿煮细面条Вермишельотварнаяспомидорами 凉菜холодныезакуски 加调料的鳟鱼Горбушшавсоусе 鲜西红柿色拉Салатсосвежимипомидорами 鲜黄瓜色拉Салатизсвежихогурцов 西红柿烧牛肉Говядинаспомидорами 远东色拉Салат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带配菜的炖菜Буженинасгарниром 肉食拼盘Ассортимясное 蟹肉色拉Салатизкрабов 油浸鱼子Икрасмаслом 干奶酪Сыр 咸蘑菇Сол?ныегрибы

中西委婉语的对比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西方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它象征着社会的文明,折射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本文对中西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委婉语;对比;差异

COMPARATIVE STUDY ON EUPHEMISM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The euphemism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e.There are a number of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hich is a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cultural background.This thesis aims to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uphemisms. Keywords:euphemisms;comparative;difference

1.引言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社会的委婉语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同时,委婉语的表现方式和交际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又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并且受到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英语学习者应该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反映在委婉语上的文化差异,以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委婉语的含义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中,都会存在有一些特定的表达方法来达到委婉的效果。汉语称为“委婉语”,即使用语气和缓的、好听的、含混的、兜圈子的、令人愉快的或不得罪人的说法去替代生硬的、粗俗的、不便直说的、令人不快的说法。而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中对“euphemism”一词的定义是:“Substitution of mild or vague or round about expressionfor harsh or direct one,expression thus substituted.” 3. 英汉委婉语的共同点 3.1. 共同的根源:委婉是禁忌心理的产物。委婉语和禁忌语是互相关联的。自古人类就对某些神秘事物心存忌讳,遭到禁忌的事物的名称时常以一种“得体、高雅”的名称进入语言交际。社会礼仪常常需要把话说得婉转些、含蓄些。一旦遇到刺激性的字眼,敏感的话题就需要转移,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和谐顺利地进行,交际双方才更乐于接受。对犯忌讳的事物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于是避讳委婉的修辞手法应运而生。这就是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共同根源。“忌讳”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原因。早期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于是产生了一种对自然力的崇拜以至恐惧。人们迷信鬼神迷信超自然的力量,有关鬼神的神话就成为了禁忌语(taboo)。当人们不愿说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不得不用隐喻来暗示人家不愿说的东西,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双方都知道但不愿点破的事物。

现代汉语修辞论文

论 广 告 语 言 中 的 修 辞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08511 姓名:赵瑞 学号:99088706

论广告语言中的修辞 摘要: 广告语修辞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了强烈的功利性,它是一门浓缩的、综合的艺术。修辞是一种个性化、意图化的认知方式,广告修辞将这一意图直接指向商品本身。广告修辞的过程是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既有解读广告中受众对广告话语的认知也有构建广告的广告人对受众的劝说。广告作为一种功利性的传播活动必然追求效果,希望消费者购买。广告修辞不但使消费者更形象地感知产品的特性,还在消费者对品牌认同、消费引导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修辞手法,广告,广告效应 一、当前的信息时代,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广告真正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它是广告的灵魂所在。作为广告的重要载体——广告语,在传达广告的内容时,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修辞,来宣传商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修辞是语言的艺术化,它是指用各种表现手法对文字语句积极地进行调整和修饰,以使语言表达更准确、鲜明、生动而有力,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法。

在现代广告中,运用修辞对广告语进行创意,一方面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商品的特点,实现广告的信息功能;另一方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给受众以启示和联想,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缩短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激起受众强烈的购买欲望,产生预期的广告效应。 二、广告语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技法 1、比喻 比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来使某一事物更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性,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秦牧说:“精致的比喻就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出奇特的变化。”它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可以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形象的表现,可以把陌生的概念变成熟悉的事物,可以将平淡表现为生动。所以,比喻也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可以使广告语生动、鲜明形象,引发受众的想象,帮助受众更加具体地认识产品的特征 例如: (1)雪馥儿童护肤系列,纯净、柔和、全心呵护,恰似妈妈的温柔。(雪馥儿童护肤广告) 对孩子的呵护莫过于妈妈的温柔了,因此用“妈妈的温柔”来比喻儿童护肤系列,奇特地、艺术地说明了它对孩子皮肤的全心呵护和它带给孩子的舒心与快乐。这则广告紧紧抓住了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护之

【免费下载】知识英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的比较

【知识】英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的比较.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语法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但是,无论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或者作为交流工具的英语,在学习它们的语法的时候,常常会很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又不容易记忆。特别是汉语的文言文语法,更是令不少同学感到头痛。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研究对象,通常被作为不同的学习内容分别在英语课和语文课内进行教学,也就自然而然地一向被同学视为不相干,被作为孤立的两个学习内容来学习。 有没有学习这两种语法的好方法呢?如何让枯燥乏味的语法变得略微有趣一些呢?通过平时学习时无意中的初步比较,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如果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似或相近之处来学习,一定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这个课题的出发点就在于此。目的就是找出其中的相似和相近的地方来帮助学习。运用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记忆。当然,这也是“创新”,希望这些新的东西能够提起大家学习语法的兴趣。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的语法(包括词法、句法)都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我所要做的是找出只有古代汉语和英语才共有的相似部分。因为我做课题的目的是突出用古代汉语和英语的语法比较学习相对用现代汉语和以上两种语法比较学习有它的独特之处和一定优势。 以下是经过选材、比较和归纳后整理的成果——英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之间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注:只列出两种语法中的相似或相同处,所列出的语法点不涵盖两种语法的全部。所给出的例句中,古代汉语部分选自课内和课外的语篇,英语部分是造句,无出处。古代汉语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语法特点,在此不分年代,一并整理。) 省略句 为了避免重复,使句子表达更简洁、紧凑,在不影响句子结构和语意的前提下(即被省略的部分能够肯定地补出),往往省去一个或多个成分。 省略可以是主语、谓语、介词等。其中,主语的省略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相似,故不列出与英语作比较,在此,只讲谓语和介词的省略。 I.古代汉语 省略的两个条件: 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II.英语 在英语中,有时为了避免重复,使句子表达得更简洁、紧凑,在不影响句子结构语意的前提下,往往省去一个或多个成分。英语中的省略范围较广。 一、省略谓语 I.古代汉语 谓语是表达意思的最主要的部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因此,省略谓语的句子相对省略主语较少。 1.承前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 “再斯可矣”即“再思斯可矣”的省略,“思”是作谓语动词,因承“季文子三思而后

现代汉语委婉语简略

现代汉语委婉语简略 【摘要】:本文对现代汉语委婉语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源于语言禁忌。同时,儒家传统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忌讳”是其产生的民族心理基础。 【关键词】:委婉语禁忌儒家传统文化 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言其事或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或言语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语是一种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委婉语源于语言禁忌。语言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最初是从“塔布”产生的。人们迷信鬼神,对鬼神尊敬、崇拜直至惧怕,以至不敢直呼其名,鬼神名称成了英语中最早的禁忌语,而指代鬼神的词语便是最早的委婉语。 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在此,我们把探寻视角限定在汉民族心理框架内与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心理特征上。“忌讳”是汉民族心理层级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语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直接动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崇高神圣或令人讨厌的事物的禁忌。人们对某些人、某些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称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敬的行为,因此必须禁忌。避讳就是一例。对尊者、长者等不能直呼其名,哪怕是读音有点相近也应当回避。再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秀才”一词就已产生,但刘秀做了皇帝后,为避其讳,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同时,对一些特别讨厌的事物,不愿提及它,也要禁忌。如对于明朝的人来说,“元”是十分痛恨的,所以明朝人把“元来、元任、元由”等词的“元”一律改成“原”,成了“原来、原任、原由”。第二,对危险恐怖神秘事物的禁忌。“死亡”在人们看来是一件恐怖危险的事情,常常要对它表示禁忌。人们还用“死”的不同说法,表现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的死,表现死的不同原因、方式,以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崩”,意谓天崩地塌。帝王之死,犹如天崩地塌,为大国之难,因此婉称帝王或帝后死亡。同义的还有:崩驾、崩逝崩殂等。薨,房子坍塌时发出颠坏之声而令人震惊,古代用以婉指诸候或二品以上大官之死。类似的有:薨背、薨逝、薨陨等。“不禄”则专指士大夫等一般官吏之死。而现代则多用不在、故去、逝世等表达死亡之意,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也用安眠、安息等。第三,对不洁或难以启齿的事物的禁忌。这些大多是有关人体器官、生理现象等的词语。例如,把厕所称作“洗手间”、“卫生间”等。再如,比起西方民族,汉民族文化传统中,性观念更为严肃保守,性心理更为含蓄羞涩,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都比较牢固,性行为受到较好的道德约束与社会控制,加之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积淀,言语过程中有关“性”的一切均属禁忌之列。 汉民族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言语交际中避俗求雅、力图含蓄,这是委婉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汉语的称谓中委婉语众多。作为礼仪之邦,汉民族非常重视言语交往过程中的礼尚往来,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还要力求雅致,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同义称谓语。一般说来,直称则比较通俗,婉称则显得文雅。例如,称妻子的父亲为“岳丈”,比“丈人”要文雅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 London Fontana ,1977 .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 《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 《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 《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河南南召一中翟杰(邮编474650) 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状谓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 1.直称姓名 称自己的时候直称姓名,表示谦卑。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不然籍何以至此?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称字、号、谥号 为表尊敬一般称对方时以字、号来代,有时也用谥号。 子犯请击之。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3.称官名、爵名 如果觉得还不够尊敬,就以其官职来呼。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 韩昌黎(韩愈) 现代称谓语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2.社交称谓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年龄:老王、小张 泛称:同志、师傅、先生、女士 谦称与敬称 提到自己要用谦称(卑称) 称呼对方用敬称(尊称) “家大舍小令外人” 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嫒等。 常用谦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