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1练习册:特色专题训练(一)

2021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1练习册:特色专题训练(一)
2021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1练习册:特色专题训练(一)

2021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1练习册:特色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有关

B.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方向一致

C.在磁场中某点的通电导线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为零

D.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

2.一个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的带正电空心金属球壳,球心在x轴上的O 点,金属球壳在周围空间产生静电场,则其电场强度的大小E在x轴上的分布情况是( )

图Z-1-1

图Z-1-2

3.如图Z-1-2所示,在一个圆形区域内,两个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分别分布在以直径A2A4为边界的两个半圆形区域Ⅰ、Ⅱ中,A2A4与A1A3的夹角为60°.一

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Ⅰ区的边缘A1处沿与A1A3成30°角且平行于纸面的方向射入磁场,随后该粒子经过圆心O进入Ⅱ区,最后再从A4处射出磁场,则Ⅰ区和Ⅱ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之比B1∶B2为(忽略粒子的重力)() A.1∶2 B.1∶1 C.2∶1 D.1∶4

图Z-1-3

4.如图Z-1-3所示,真空中存在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其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如图所示,a点的电场方向与ab连线成60°,b点电场方向与ab连线成30°,则以下关于a、b两点电场强度E a、E b及电势φa、φb的关系正确的是()

A.E a=3E b,φa>φb B.E a=3E b,φa<φb

C.E a=E b

3,φa>φb D.E a=3E b,φa<φb

图Z-1-4

5.如图Z-1-4所示,某一真空室内充满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在竖直平面内建立坐标系xOy,在y<0的空间内有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匀强磁场B.在y>0的空间内,将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可视为质点)从P点自由释放,此液滴沿y轴的负方向以加速度a=2g(g 为重力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液滴运动到坐标原点时,瞬间被安置在原点的一个装置改变了它的带电性质(液滴所带电荷量和质量均不变),随后液滴进入y<0的空间内运动.液滴在y<0的空间内运动的过程中()

A.重力势能一定不断减小B.电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动能不断增大D.动能保持不变

图Z-1-5

6.如图Z-1-5所示,光滑的金属轨道分为水平段和圆弧段两部分,O点为圆弧的圆心,N为轨道交点.两轨道之间宽度为0.5 m,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0.5 T.质量为0.05 kg的金属细杆置于轨道上的M点.当在金属细杆内通以电流为2 A的恒定电流时,其可以沿轨道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已知MN=OP=1.0 m,金属细杆始终垂直轨道,OP 沿水平方向,则(g取10 m/s2)()

A.金属细杆在水平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B.金属细杆运动至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C.金属细杆运动至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

D.金属细杆运动至P点时对每条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0.75 N

图Z-1-6

7.如图Z-1-6所示,在绝缘的斜面上方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带电金属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到底端,已知在金属块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0.7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0.3 J,重力做功1.2 J,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块带负电荷B.静电力做功0.2 J

C.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 J D.金属块的电势能增加0.2 J

图Z -1-7

8.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另有一个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如图Z -1-7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从某处垂直于电场、磁场方向入射,初位置到点电荷的距离为r ,则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能为(忽略粒子所受的重力)( )

A .以点电荷+Q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在纸面内的圆周

B .开始阶段在纸面内向右偏的曲线

C .开始阶段在纸面内向左偏的曲线

D .沿初速度v 0方向的直线

9.图Z -1-8中甲是匀强电场,乙是孤立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丙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a 、b 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上,且a 位于连线的中点),丁是等量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a, b 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 位于连线的中点).有一个正试探电荷仅在静电力作用下分别从电场中的a 点由静止释放,其动能E k 随位移x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Z -1-9中的①②③图线所示,其中图线①是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Z -1-8

图Z -1-9

A .甲对应的图线是①

B .乙对应的图线是②

C .丙对应的图线是②

D .丁对应的图线是③

10.如图Z -1-10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绝缘物块位于高度略大于物块高的水平绝缘隧道中,隧道足够长,物块上、下表面与隧道上、下表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现给物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物块电荷量不变,则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能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图Z -1-10

A .0 B.12

mv 20 C.12mv 20+m 3g 22q 2B 2 D.12mv 20-m 3g 2

2q 2B

2

图Z -1-11

11.如图Z-1-11所示,在ab=bc的等腰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d是ac上任意一点,e是bc上任意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从a点以相同方向垂直磁场射入,由于速度大小不同,粒子从ac和bc上不同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则从c点离开的粒子在三角形abc磁场区域内经过的弧长和运动时间与从d点和e点离开的粒子相比较()

A.经过的弧长一定大于从d点离开的粒子经过的弧长

B.经过的弧长一定小于从e点离开的粒子经过的弧长

C.运动时间一定大于从d点离开的粒子的运动时间

D.运动时间一定大于从e点离开的粒子的运动时间

12.带电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1;若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保持初速度仍为v0,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若加上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且保持初速度仍为v0,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3,若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且保持初速度仍为v0,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4,如图Z-1-12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Z-1-12

A.一定有h1=h3B.一定有h1

C.h2与h4无法比较D.h1与h2无法比较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荷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上的C点,如图Z-1-13所示.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图Z-1-13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图Z-1-14

14.某带电粒子从速度选择器左端由中点O以速度v0向右射入,从右端中心a下方的b点以速度v1射出,如图Z-1-14所示.若增大磁感应强度B,该粒子将打到a点上方的c 点,且有ac=ab,则该粒子带________电;第二次射出时的速度为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5、16题各9分,17、18题各11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演算步骤)

15.如图Z-1-15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足够长的绝缘细棒OO′在竖直面内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细棒与水平面夹角为α.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圆环A套在OO′棒上,圆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 α,现让圆环A由静止开始下滑,试问圆环下滑过程中:

(1)圆环A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获得最大加速度时的速度为多大?

(2)圆环A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大?

图Z-1-15

16.如图Z-1-16所示,在x>0、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x>0、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外.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P1点时的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 处的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2h处的P3点.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粒子到达P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图Z-1-16

17.如图Z-1-17所示,一带电粒子质量为m=2.0×10-11 kg、电荷量为q=+1.0×10-5C,从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100 V的电场加速后,沿水平方向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偏转电场中,粒子射出电场时的偏转角θ=60°,并接着沿半径方向进入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粒子射出磁场时的偏转角也为60°.已知偏转电场中金属板长L =2 3 cm,圆形匀强磁场的半径R=10 3 cm,粒子重力忽略不计.求:

(1)带电粒子经U1=100 V的电场加速后的速率;

(2)两金属板间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图Z-1-17

18.如图Z -1-18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的板长l =0.20 m ,板间距d =6.0×10-2 m ,

在金属板右侧有一范围足够大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边界为MN ,与金属板垂直.金属板的下极板接地,上、下极板间的电压U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匀强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0×10-2 T .现有带正电的粒子以v 0=5.0×105 m/s 的速度沿两板

间的中线OO′连续进入电场,经过电场后射入磁场.已知带电粒子的比荷q m

=108 C/kg ,粒子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假设在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极板间的电压可以看作不变,不计粒子间的作用(计算时取tan 15°=415

). (1)求t =0时刻进入的粒子经边界MN 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时射入点和射出点间的距离.

(2)求t =0.30 s 时刻进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试证明:在以上装置不变时,以v 0射入电场且比荷相同的带电粒子经边界MN 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时射入点和射出点间的距离都相等.

图Z -1-18

特色专题训练(一)

1.D [解析] 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由磁场本身决定,选项A 错误;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方向垂直,选项B 错误;当某点的通电导线平行于磁场方向时,其不受磁场力,选项C 错误;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选项D 正确.

2.D [解析] 带正电空心金属球壳处于静电平衡,内部电场处处为0,外部电场强度满足点电荷场强公式,则选项D 正确.

3.A [解析] 由几何关系知,粒子在Ⅰ中运动的半径是在Ⅱ中运动半径的2倍,所以

Ⅰ区的磁感应强度是Ⅱ区的12

.选项A 正确. 4.A [解析] 场源点电荷在E a 和E b 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处,且为正点电荷,由点电荷

的场强公式E =kQ r

2得E a E b =3,由正电荷的等势线分布规律知φa >φb ,选项A 正确. 5.D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电+mg =2mg ,即液滴受的静电力F 电=mg .液滴进入y <0的空间后,液滴所带电荷的电性改变,所受的静电力反向,与重力平衡,故液滴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因此选项D 正确.

6.D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金属细杆在水平段运动的加速度a =BIL m =10 m/s 2,选项A 错误;金属杆运动到P 点,由动能定理有BIL ·(MN +r )-mgr =12m v 2P

,则v P =2 5 m/s ,选项C 错误;在P 点,有2F N -BIL =m v 2P r ,解得F N =0.75 N ,向心加速度a ′=v 2P r

=20 m/s 2,选项B 错误,D 正确.

7.D [解析] 在金属块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0.7 J ,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0.3 J ,重力做功1.2 J ,根据动能定理有W G +W f +W 电=ΔE k ,解得W 电=-0.2 J ,金属块电势能增加0.2 J ,静电力应水平向右,金属块带正电;在金属块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做功1.2 J ,重力势能减少1.2 J ,动能增加0.7 J ,机械能减少0.5 J ,选项C 错误.

8.ABC [解析] 若kQq r 2-q v 0B =m v 20r ,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若kQq r

2-q v 0B

2-q v 0B >m v 20r ,粒子的运动轨迹为开始阶段在纸面内向左偏的曲线;由于库仑力的大小变化,粒子的运动轨迹不可能为沿初速度v 0方向的直线.选项A 、B 、C 正确.

9.AC [解析] 动能E k -x 图像的斜率为合力,即静电力,①的斜率恒定,静电力为恒力,甲符合,②的斜率逐渐增大,即静电力逐渐增大,丙符合,③的斜率逐渐减小,即静电力逐渐减小,乙符合,选项A 、C 正确.

10.ABD [解析] 当mg =q v 0B 时,摩擦力为零,物块做匀速运动,则A 正确;当mg >q v 0B 时,加速度a =μ(mg -q v B )

m 逐渐增大,物块减速到停下,克服阻力做功为12m v 20

,选项B 正确;当mg

m 逐渐减小,物块减速到满足q v B =mg 后

做匀速运动,且做匀速运动的速度v =mg qB

,由动能定理得-W 克阻=12m v 2-12m v 20,则W 克阻

=12m v 20-m 3g 22q 2B 2,选项D 正确.

11.AD [解析] 如图所示,若粒子从ac 边射出,粒子依次从ac 上射出,半径增大而圆心角相同,弧长等于半径乘以圆心角,所以经过的弧长越来越大,运动时间t =θ

2π·T ,

运动时间相同,所以A 正确,C 错误;若从bc 射出,粒子从b 到c 上依次射出时,弧长先变小后变大,但都会小于从c 点射出的弧长,圆心角也会变大,但小于从C 点射出时的圆心角,所以运动时间变小,选项B 错误,D 正确.

12.AC [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得mgh 1=12m v 20、mgh 2=12m v 20-12m v 2、mgh 3=12

m v 20、

(mg ±Eq )h 4=12

m v 20,可见h 1=h 3>h 2,第4个小球所受的静电力方向不明确,无法比较h 2与h 4的大小,选项A 、C 正确.

13.减小 增大 控制变量法

14.正 2v 20-v 21

[解析] B 增大后向上偏,说明洛伦兹力向上,所以粒子带正电.由于洛伦兹力总不做功,

只有静电力做功,第一次做正功,第二次做负功,但功的绝对值相同.由动能定理得12m v 21

-12m v 20=12m v 20-12

m v 22,所以v 2=2v 20-v 21.

15.(1)g sin α mg cos αBq (2)mg (sin α+μcos α)Bqμ

[解析] (1)由于μ<tan α,所以圆环将由静止开始沿棒下滑,圆环A 沿棒运动的速度为v 1时,受到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作用.

由牛顿第二定律,沿棒的方向有

mg sin α-f 1=ma

又f 1=μF N1

垂直于棒的方向有

F N1+Bq v 1=mg cos α

所以当f 1=0(即F N1=0)时,a 有最大值a m ,且a m =g sin α

此时q v 1B =mg cos α

解得v 1=mg cos αBq

. (2)设当圆环A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时,圆环受棒的弹力为F N2,摩擦力为f 2=μF N2,此时应有a =0,即mg sin α=f 2,F N2+mg cos α=B v m q

解得v m =mg (sin α+μcos α)Bqμ

. 16.(1)m v 202qh

(2)2v 0,与x 轴正方向夹角为45°斜向下 (3)m v 0qh [解析] (1)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从P 1到P 2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其运动的时间为t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 =ma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在水平方向有v 0t =2h

在竖直方向有12

at 2=h 联立解得E =m v 202qh

.

(2)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到达P 2时速度沿x 轴方向的分量仍为v 0,用v 1表示速度沿y 轴方向分量的大小,v 表示速度的大小,θ表示速度的方向和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

v 1=at

tan θ=v 1v 0

联立得θ=45°,v =2v 0.

(3)由几何关系得,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 =2h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 v B =m v 2r

联立得B =m v 0qh

. 17.(1)1.0×104 m/s (2)1.0×104 V/m (3)0.13 T

[解析] (1)设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速率为v 1,根据动能定理,有

qU 1=12

m v 21 解得v 1=2U 1q m

=1.0×104 m/s. (2)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只受静电力作用,做类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v 1=L t

带电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出电场时竖直方向速度为v 2,有v 2=at ,a =Eq m

由几何关系得tan θ=v 2v 1

联立解得E =m v 21tan θqL

=1.0×104 V/m. (3)设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 ,则 v =v 1cos θ

=2.0×104 m/s

由粒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入射速度方向过磁场区域圆心,则出射速度反向延长线过磁场区域圆心,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轨迹半径为

r =R tan 60°=0.3 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 v B =m v 2

r

联立得B =m v qr

=0.13 T. 18.(1)1.0 m (2)2.6×10-6 s (3)略

[解析] (1)t =0时,U =0,带电粒子在极板间不偏转,水平射入磁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 v 0B =m v 20r 解得r =m v 0Bq = 5.0×1051.0×10-2×108

m =0.5 m 射入点和射出点之间的距离s =2r =1.0 m.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水平方向的速度

v 0=5.0×105 m/s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at =Uq dm ·l v 0

设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所示,则

tan α=v ⊥v 0=Uq dm ·l v 20

代入数据得tan α= 2.0×102×108×0.26×10-2×(5.0×105)2=415 解得α=15°

由几何关系可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φ,则φ=π-2α=150°.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则 t =5T 12=5πm 6Bq =5π6×1.0×10-2×108 s =5π6

×10-6 s ≈2.6×10-6 s. (3)证明:设带电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m v Bq

进入磁场时带电粒子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的夹角为α,则cos α=v 0v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弧所对的弦长为s ,由几何关系可知

s =2r cos α=2·m v Bq ·v 0v =2m v 0Bq

从上式可知弦长s 取决于磁感应强度、粒子的比荷及初速度,而与电场无关.20924 51BC 冼25836 64EC 擬33788 83FC 菼F32364 7E6C 繬38338 95C2 闂F36383 8E1F 踟c35490 8AA2 誢30216 7608 瘈wE27091 69D3 槓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 山东威海凤林中学杨龙飞 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 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 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4.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图4 图 5 图6 5.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6.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题

0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一、平面镜成像实验 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 置A点及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且A点及B点的连线及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 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 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 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 出结论。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张力同学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下图是他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是画出的玻璃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他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得出什么结论?(5分)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 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 成。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体到凸 透 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 小) 像的 正倒 l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 58/放大正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主要从复习目标、知识储备、典型例题、操作步骤及精选的探究题习题专练,希望本篇的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的复习,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各要素。 2、能够熟练掌握课本设计的各个探究实验。 3、能够对提出的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知识储备】 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探究过程可只包含一个或多个要素。 【典型例题】 【一】对提出问题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例题:某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看起来她们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宽而浅。请同学们经思考后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题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例题.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练习: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这一事实,情根据以上事实提出你的猜想 猜想:液体温度高、表面积大、表面空气流速大,液体蒸发的快。【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会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能选择正确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能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例题:设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方案时,通过推理得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班级:姓名:座号: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个,分别是。 (3)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 (4)由实验结果可推出:若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做运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好处是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 蜡烛B,如图2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确 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 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 是。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4)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屏幕,不能看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 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 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4、如右图所示,小明是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当杠杆右端下沉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 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 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 图2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及答案(完整)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中考物理实验题型及解法分析: 1、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 2、探究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一般是要求通过实验得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规律。 常用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4、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规律:被探究的因素不同,其它因素在要控制相同。 2. 转换法: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如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反映电热的多少) 3.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4.建立模型法:例如: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等。 5.类比法:例如:将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类比;电压与水压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等。 6.等效替代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三、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解探究实验题目应抓住探究的目的思考,应怎样操作才能验证某个猜想或得出想要的规律、关系。 (2)解测量实验题目应抓住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思考,要测出某个物理量要知道那些物理量,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器材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理量,思考清楚后再去解答 三、初中物理实验清单(加粗字体的为重点,年份是指广东中考已考) 声学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声音的单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光学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3)(2016)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2)(2014)(2015) 热学 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观察水的沸腾实验。(2015) 力学 1、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 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物理中考实验专题训练

物理中考实验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20、30、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2.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 3.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和_______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5.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测定电阻的阻值,即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_______和通过它的_______,就可以用公式_______算出电阻的阻值.根据这一实验要求,除待测电阻外,还必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你的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 R/kWh的电能表,另外你手头还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你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 (1)写出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 (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3)写出根据测量的物理量,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 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_______时发生断开,如若能接上继续使用,则电功率将比原来_______(填“大”或“小”),这是由于它的电阻变_______了. 8.把几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隔一会儿,清水变成红水,这是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9.水的比热是_______.装有50 L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上升到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 10.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反射的缘故. 11.普通自行车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装置是_______;在前后轮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在轮子的轴上安装了_______.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 1.(9分)小明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位于 (选填“A ”或“B ”)端,可以起到 作用。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写出1种即可) (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 ,所用电阻R 的阻值是 Ω。根据表(一)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5)小明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R 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二)所示。通过分析表(二)的数据,可知他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是 。 2.如图是某实验小组“保持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用到三只阻值分别为6Ω、8Ω、12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两个(10Ω,2A )、(20Ω,1A );蓄电池(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开关应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_______(选填“左”、“右”)端。 (3)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读数约为6V ,出现这一故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数据如图乙所示,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 ;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关系。 (5)实验中将6Ω电阻换成8Ω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选填“左”、“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他们组选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小组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该控制__________不变. 3.开县某中学的小明同学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 电阻R/Ω 电流I/A 1 6 0.4 2 8 0.3 3 12 0.2 乙

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5大成中学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应选择____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玻璃板”);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玻璃板是薄的好还是厚一点好?为什么?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 (3)实验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的关系。 (4)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便于找到像 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类比法”) (5)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关系。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8)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并且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 玻璃板,小红还发现物像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 (9) 小红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 ,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 实际是由于____________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 的像.是由于____________而成的_______像 2.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 .与物体间压力大小有关 B .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C .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 .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室有一个较长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毛巾、钩码、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①小娟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进行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______ (填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是: (3)就利用现有器材且保持木板水平.还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正确或者错误.请你把验证这个猜想的实验操作过程叙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验证这个猜想的实验表格: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主要从复习目标、知识储备、典型例题、操作步骤及精选的探究题习题专练,希望本篇的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的复习,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各要素。 2、能够熟练掌握课本设计的各个探究实验。 3、能够对提出的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知识储备】 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探究过程可只包含一个或多个要素。 【典型例题】 一、对提出问题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例题:某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看起来她们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宽而浅。请同学们经思考后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题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例题.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练习: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这一事实,情根据以上事实提出你的猜想 猜想:液体温度高、表面积大、表面空气流速大,液体蒸发的快。 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会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能选择正确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 验题专题训练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初中物理实验题(八下) 班级: 姓名: 一.重力 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 (kg) 重力G(N) 比值G /m(N /kg) 物体1 物体2 物体3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摩擦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木块应该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杠杆 3、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 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 是 ; (2)实验中,用图2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 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 ) A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 .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2中,不改变支点O 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四.牛顿第一定律 4、如图4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 是因为 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图1 图2

(完整)初二物理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

初二物理测量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 l .用实验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由这种物质组成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然后根据公式ρ=______求出密度. 2.用实验法测正方体的金属块的密度时,应该用______测出其边长,按公式______计算出体积,用______测出其______,再按公式______计算它的密度. 实验题 l.把测定液体密度要进行的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并填在横线上. ________A.求出液体的质量,计算液体的密度;B.测定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测定量筒中液体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E.将液体倒入量筒中;F.将液体倒入玻璃杯中. 2.测定某金属块密度实验.(l)把下面的实验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填写在横线上._____A.记下铜块全部浸入水中时量筒里水面的刻度值;B.在量筒内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C.计算金属块的体积和密度;D.用天平测出该金属块的质量.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 (2)在实验中先调节好天平,然后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 图6 图5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70cm3水的量筒内,量筒中水面如图6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 (4)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4.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错误:。更正:。 (2)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ρ=。 5.为了测定不沉入水的蜡的密度,将一蜡块用细绳系着一块铁,并把它们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实验,如图,现在有如下的测量步骤: A、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2; C、用天平测出蜡块和铁块的总质量m3;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E、读出水面的刻度V1; F、只将铁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2; G、将铁块和蜡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3。 (1)请根据实验要求,把上面不必要的测量步骤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训练

电学实验专题 1、(2010济宁)某同学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为4.5V 。 他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并检查各元件完好。然后闭合开关S , 发现灯泡很亮,且电压表的读数为4.5V 。造成该现象的原 因为是__________________。 2、(2010泰州) 图(甲)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电压、 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其中R 是定值电阻。 (2)当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调节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来改变 ___________ 两端的电压.三次改变滑片位置,测得三组电压和电流值(见右表),发现每次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________________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固此可得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初步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 (3)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仅凭图所示器材是不够的. 你认为(除导线外)还应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0梅州)小周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时,他设计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 (1)请你依题中的实物连接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实验中,小周同学先将5Ω的电阻R 接入电路,电路连 接完全正确,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处,闭合开关S 就直 接读出了电流表的示数,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再分别 用10Ω和2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重复上述操作。他在实验 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是没有保持电阻R 的____不变。 (3)小周同学发现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 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 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小周同学发现有一个小灯泡,于是用这个小灯泡替换20Ω的电阻后,继续进行实验。电表测得示数如图12所示,可知小灯泡的阻值是_______Ω。 5.(2010鸡西)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 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还应 。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 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 (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 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0Ω的电阻。 他认为这样操作简捷高效。那么, ①电压表示数会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 。 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请你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___________ 。 6.(2010黄冈)如图是小伟研究“2.5V 1W ”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的实物 连线图: 实验序号 1 2 3 电压/v 2.0 2.4 2.8 电流/A 0.40 0.480.56物理量 实验次数 电阻R (Ω) 电流I (A ) 1 5 0.48 2 10 0.24 3 20 0.12 图12 图 R S — 0.6 — 3 A C D B

初中物理实验题专题练习题(有答案)

初中物理实验题相信很多同学都会丢分,接下来的实验题分别有仪器的应用和综合实验题,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大量的试题,也有答案解析。 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 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 __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 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4.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图4 图5 图6 5.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6.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 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

八年物理上册实验专项练习 1、如图4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5所示, 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 是 。 (2) 如图6所示,秒表 的读数为 s 。 2、2016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举行时间为3月19日~27日。如图为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 度AB 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 。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 前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运 动”或“静止”)。 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 至少需要______s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 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 4、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__km/h;按此速度 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 6 7 cm 图4 4 5 图图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6、如图10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 塑料球的作用是。 7、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0123456789 水温/℃90929496979899999999 (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 是 (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 可) 。 8、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观察它的,认清它的。 (2)右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 (3)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练习(通用)

实验题 一、杠杆平衡条件 1、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使杠杆的 在支点上;挂上钩码后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 向 调节. 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 ,杠杆上每一格长5cm ,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1) 将 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 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___ (3)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测机械效率 实验次数 动力F 1 / N 动力臂L 1 / cm 阻力F 2 / N 阻力臂L 2 / c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2、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实验 次数 滑 轮 组 物块重 G/N 物块上 升 的高度 h/m 有用功 W 有 /J 拉力 F/N 弹簧测力 计移动的 距离s/m 总功 W 总 /J 机械 效率 1 A 0.50 0. 2 0.10 0.20 0.4 0.08 125% 2 A 1.90 0.2 0.38 0.95 0.4 0.38 100% 3 B 0.50 0.2 0.40 0.25 0.6 4 B 1.90 0.2 0.38 0.7 5 0. 6 0.45 84.4% (2)实际中机械效率_______ 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中图和右图,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中图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 (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_____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_____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_____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附答案)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 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 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 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m。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 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 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沸点/℃ 温度凝固点 /℃ 水银-38.8357 酒精-11778.5 水0100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 2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22所示。 (1)图23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4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图22 图 23 图24

23.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请你帮他分析这可能是的原因造成的(任意写出一种原因即可),相应的解决办法是 。 经过改进重新进行实验,该同学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1)在图25所示的方格纸上,以时间t为横轴,温度T为纵轴,根据记录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2)在3—7min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用水的沸点是℃。

2019中考物理突破训练专题: 实验题(含详解)

2019中考物理突破训练专题:实验题(含解析) 一、实验题 1.小明用下列实验器材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25Ω 1A)、开关、导线若干。 (1)请将图甲电路补完整,要求滑片向B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_____) (2)实验中灯泡突然熄灭,可能是灯泡断路,也可能是灯泡短路,下列操作肯定能判断故障类型的是(_____)(填入合适的选项)。 A.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示数 B.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压表示数是否变化 D.直接更换相同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4)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小明又把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发现测得的实际功率不等于其额定功率的1/4,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_______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 (2)图b和图________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__。 3.小明在家中照镜子发现,离镜子远些的物体的像看起来较小,离镜子近些的物体的像看起来较大,由此他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于是他利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来证明这结论。利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根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和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020超全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练习题

中考实验题专题复习 一、平面镜成像实验 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 置A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且A点与B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 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 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 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 结论。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张力同学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下图是他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是画出的玻璃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他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得出什么结论?(5分)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 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 成。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体到凸 透 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l 30 15 缩小倒 2 20 20 等大倒 3 1 4 3 5 放大倒 4 10 / 不成像/ 5 8 / 放大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