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经典著作讲读--资本论

马列经典著作讲读--资本论
马列经典著作讲读--资本论

《资本论》读后感

马克思《资本论》是一篇不朽的名著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

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2年12月21日发表的文章《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影响力。文章中一些论断还是客观的,给人启发的。文章讲到了1999年,BBC评寻千年伟人”,卡尔·马克思名列榜首,而爱

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则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马克思主义

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尝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文章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伟大。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A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 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马列文论选读_习题与答案

.. . . .. . 学习参考 . 《马列文论》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给《 》一书写的导言中提出的一个命题。 2.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一信中,将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与________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批判了奥地利资产阶级政论家________ 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3.爱莎是________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中的女主人公。这位作家的国籍是奥地利。 4.“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命题出自恩格斯与________ 的通信,信中批评的是《 》这部小说。 5.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 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公开出版。在此之前,卢卡奇在1923 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意义近似的“________”这一概念。 6.1844 年八九月, 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第一次合作, 着手合著《 》一书。 7.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1857 年的《 》一书。 8.把________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9.“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在创作方面是卡尔?倍克,在批评方面是________。 10、“风格即其人”源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________的《___________》。 11.马克思在《 》中对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和施里加的评论的分析是他们确立新的文艺观的一次认真的尝试。 12.马克思在《 》中明确表述了艺术与一般生产关系的理论,特别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的命题。 13.马克思在《 》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14.“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将____________的消极内容与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混为一团”而构成的思辨哲学。 15. 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6. 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____________ 在《金枝》中提出了原始部落的风俗、神话、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巫术的理论。 17.经典作家认为,在从不自觉的艺术向自觉的艺术发展过程中,____________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经典作家通常的风格。 19. 追求文学语言的_________与_________,并按照这一标准对许多作家作品进行评价,反对“人物都讲同样的话”,,是经典作家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 20. 艺术生产具有_______生产力,又具有_______生产力,是这两种生产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21、( )写作了《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2、( )从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歌德,被恩格斯予以否定。 23、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 )中所提出的观点。 24、( )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任何神话都是用( )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25、悲剧之父( )和喜剧之父( )都是有强烈政治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 )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26、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 )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 )。 27、把( )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28、“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在创作方面是卡尔·倍克,在批评方面是( )。 29、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有( ) 。 30、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 》中提出了原始部落的风俗、神话、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巫术的理论。 二、名词解释 1、法兰克福学派 2、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3、典型 4、悲剧 5、典型化 6、莎士比亚化 7、《普罗米修斯》 8、希腊神话 9、福斯泰夫式的背景 10、文学理论 11、文学消费 三、简答题 1、从思维层面看,艺术精神的掌握世界有哪些特征?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答:(1)“生产方式”一词,马克思曾在多种意义中用过,在《资本论》第一卷所提出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只有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雇佣工人才完全变成了机器以致资本的附属物,资本才造成了它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研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资本论》作为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要研究由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的并且同它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流通过程中的关系,即资本主义交换关系。 2.“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规律。” 3.“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要看到自然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社会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特点。但是,社会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客观存在。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对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那样,进行科学的考察,不过方法不同罢了。所以,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性质。 4.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虽然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他们只是一般的说劳动创造价值,并不明确什么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商品的价值只归结为抽象劳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价值归结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而把剩余价值归结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劳动规律。 (3)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懂劳动二重性就不可能正确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能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学说。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还为探讨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打下了基础。因为劳动二重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的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马列文论选读》历年真题答案一览

选择题部分 1-5 B D B A D 6-10 A A B C A 11-15 C A A C B 16-20 C A A A B 名词解释 21题:247页22题:24页23题:161页第四段判断题 24 对25 错,214页26 对 简答题 27题:158页28题:384页 29题:201页30题:323页 31题:385页32题:194页 33题:28页 2014年10月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 D B B B D 6-10: D A C B D 11-15: C B D A B 16-20: C B B B A 多项选择题 21、BE 22、AC 23、ABDE 24、ABCE 25、ABE 名词解释 26、P24 27、P338 28、P197 29、P213 判断分析题 31 对32 对33 错P360 简单题 34、P384 35、P23 36、P217 37、P312 38 、P388 39、P231

选择题 1-5 : D B B B A 6-10 : B A C B D 11-15: C B D A A 16-20: C B B D A 多项选择题 21、AD 22、AB 23、AD 24、ABCE 25、BE 名词解释 26、P24 27、P338 28、P197 29、P165 30、P213 判断分析题 31 对32 错33 错P360 简答题 34、P384 35、P23 36、P217 37、P312 论述题 38、P385 39、P231 2013年10月答案 单向选择题 1-5 : C D A C D 6-10 : C A B D B 11-15: B D C C D 16-20: B C B C B 多项选择题略 名词解释题 26、P24 27、P197 28、P195 29、P338 30、P413 判断分析题 31、错P214 32、对33、错P427 简答题 34、P23 35、P165 36、P360 37、P389 论述题 38、P159 39、无

《马列文论选读》历年真题答案一览

2015年1月答案 选择题部分 1-5 B D B A D 6-10 A A B C A 11-15 C A A C B 16-20 C A A A B 名词解释 、 21题: 247页 22题: 24页 23题: 161页第四段判断题 24 对 25 错, 214页 26 对 简答题 27题:158页 28题:384页 29题:201页 30题:323页 31题:385页 32题:194页 ; 33题:28页 2014年10月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 D B B B D 6-10: D A C B D 11-15: C B D A B 16-20: C B B B A & 多项选择题 21、 BE 22、 AC 23、 ABDE 24、 ABCE 25、 ABE 名词解释 26、 P24 27、 P338 28、 P197 29、 P213 判断分析题 31 对 32 对 33 错 P360 简单题

34、 P384 35、 P23 36、 P217 @ 37、 P312 38 、 P388 39、 P231 2014年1月答案 选择题 1-5 : D B B B A 6-10 : B A C B D 11-15: C B D A A \ 16-20: C B B D A 多项选择题 21、 AD 22、 AB 23、 AD 24、 ABCE 25、 BE 名词解释 26、 P24 27、 P338 28、P197 29、P165 30、P213判断分析题 31 对 32 错 33 错 P360 简答题 < 34、 P384 35、 P23 36、 P217 37、 P312 论述题 38、 P385 39、 P231 2013年10月答案 单向选择题 1-5 : C D A C D 6-10 : C A B D B . 11-15: B D C C D 16-20: B C B C B 多项选择题略 名词解释题 26、 P24 27、 P197 28、 P195 29、 P338 30、 P413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马列文论资料 围绕【《马列文艺论著选读》系 陆贵山、周忠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整理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建议:论述试题,可尝试记主干,然后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 联系电话:15087电话004348、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一、单选(四号字体) 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作者是(马克思) 2、马克思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3、“风格就是人”是马克思引用的那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布封) 4、<<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发表于(1843年)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为(巴黎手稿) 7、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已经同那一个政治团体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 9、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完成的标志性著作是(德法年鉴) 10、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不是非常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11、从理念世界中寻找美的哲学是(黑格尔) 12、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 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实践) 14、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是(阐明了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5、马克思把于人的联系和被改造的自然称为(人化的自然) 16、马克思在美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 17、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的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18、马克思提出人类劳动能够按照什么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 19、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使什么对象化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 20、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是(马克思) 2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见于与马克思的那一本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2、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 23、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4、提出“艺术表现感性事物的真理”的是(黑格尔) 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几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3个)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

《〈资本论〉选读》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自考专业考试科目

自考专业考试科目

法律(专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层次:专科专业代码:Z030112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统考 200242民法学7统考300243民事诉讼法学5统考400245刑法学7统考500260刑事诉讼法学4统考600261行政法学5统考705679宪法学4统考8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校考900244经济法概论6校考1000247国际法6校考1104729大学语文4校考1205677法理学7校考1300223中国法制史5校考合计66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层次:专科专业代码:Z050114 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统考 200506写作(一)7统考300529文学概论(一)7统考4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6统考5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6统考6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6统考700535现代汉语7统考8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校考9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5校考10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6校考1100536古代汉语8校考1200031心理学4校考13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5校考合计73学分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层次:专科专业代码:Z030202 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2+ 2 用计算机一级以上(含一级)能够免考本科目统考 2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5 统考 3 00266 社会心理学 4 统考 4 00272 社会工会概论 5 统考 5 00273 社会工作实务 6 统考 6 00274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 6 统考 7 03508 劳动与就业 6 统考 8 03578 人口与环境 6 校考 9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校考 10 04729 大学语文 4 校考 1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校考 12 00012 英语(一) 4 校考 13 00034 社会学概论 6 校考 14 00182 公共关系学 4 校考 15 03350 社会研究方法 4 校考 合计不低于70学分

《资本论》历届考试题及答案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经济管理专业《〈资本论〉选读》期末考试试题 (闭卷— A卷) 一、简答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1、掌握商品二因素有何实践意义? 2、解析“贮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含义。 二、辨析题(辨析对或错,1分;说明理由,9分。3题,共30分) 1、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2、生产价格是由商品价值转化来的。 3、土地价格决定于土地价值,土地价格的变动没有规律可循。 三、论述题(每题27分,2题,共54分) 1、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这一问题的实践意义。 2、论股份公司理论的实践意义。 A卷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1、答:掌握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加强商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一方面在使用价值上做到物美;另一方面在价值上做到价廉,从而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得以销售,实现效益。(5分)第二,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评价企业,总结商品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7-10;参考书P28-29) 2、答:货币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货币具有质的无限性。从货币的性质来说,它可以购买任何商品,不受限制;(2分)另一方面货币具有量的有限性。货币的数量少则不能购买更多的东西。(2分)货币二重性的矛盾促使人们不断地贮藏货币。(4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43;参考书P61-62)

二、辨析题(辨析对或错,1分;说明理由,9分。3题,共30分) 1、答:对。(1分)第一,商品价值决定的商品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上升;(5分)第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下降。(4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273-274;参考书P76) 2、答:对。(1分)第一,在平均利润率的前提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在平均利润的前提下,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6分)第二,商品价值=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267;参考书P146) 3、答:错。(1分)第一,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由劳动形成价值,从而也就没有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但是,地租作为一定的货币收入而资本化时,即把地租作为一定量的资本所带来的利息时,这一定量的资本就表现为土地价格。(6分)第二,土地价格的变动有其规律性。一是土地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二是土地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土地价格波动。三是土地理环境变化影响土地价格波动。(3分)(本题可参考原著P395、426;参考书P170-171) 三、论述题(每题27分,2题,共54分) 1、参考答案要点: 第一,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一是简单劳动的含义。(3分)二是复杂劳动的含义。(3分)三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相互关系。(4分)第二,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一是启发我们深刻认识个人收入上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倒挂”的不合理性,彻底破除“读书无用论”。(5分)二是正确处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关系,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学习、力争深造的导向。(4分)三是从复杂劳动形式的变化,启发我们重视当代的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深化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4分)四是启发我们分析研究不同国家的工资差别。(4分) (本题可参考原著P14、60;参考书P43-46)

《资本论》选读-试题合集(附答案)-练习题(1)

《〈资本论〉选读》题型与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10.一般等价物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为货币。 13.商品的形态变化商品内在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即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的过程,公式为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由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决定。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如果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不变,则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5.人格的物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即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关系,从而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16.物的人格化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以物化形式表现为商品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这就是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属性和物与物的关系与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于是,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不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物化与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商品拜物教。可见,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商品拜物教。 19.劳动力商品作为买卖对对象的劳动力,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具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才不得不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20.不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其原的有价值量,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马克思原著选读期末考试资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 一、概念 1.物的异化:←(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产品与它的创造族(工人阶级)相分离。实际上,工人首先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即工人从属于商品相互交换的规律,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在生产中普遍使用,所以说劳动普遍减少,从而产生竞争,竞争必然导致失业,出现工人生产的产品与工人相对抗,即产生了异化。 2.劳动的自我化异:←(劳动活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 ①劳动者本身的异化只是劳动异化的一个方面,劳动异化的本质不在于物的异化,不在于工人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所占有,实际上说不在于分配领域,而在于劳动生产过程中,在于劳动者与生产的关系。先有主体的异化,后才有劳动产品的异化(客体异化)。劳动应该是人最基本的活动,应该是人生命活动的表现,应该是人的内在本质,应当在劳动中自由发挥人的体力和智力,应在劳动中肯定自己的本质,应当感到幸福和满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劳动是受资本家支配,生产劳动不属于工人支配。 ②在私有制下的劳动者不能支配自己,而受资本家强制是被迫的,从事生产劳动时自己是一种非人劳动。所以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物,而是工人的体力和智力,即工人的个人生命不属于他自己,反过来又反对他自己,实际上孕育着劳动力是商品的思想,这样一种商品,资本家占有别人劳动本身就是异化,资本就是占有和支配他人本质的劳动。 3.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4.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基础。 ②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或者说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地关系。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二.语句解释 1、“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化;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构造。”(三个层面) ⑴动物也生产,但只是片面的生产,与人的生产完全不同,动物只是按照它的肉体、族群进行生产的,这种生产完全是本能的适应行为。动物只生产自身,只能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它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如果从客观效益讲,动物有时候也会破坏周围的环境并调节,并留下相应的痕迹。动物活动是无意识,不理会行动所带来的意义和后果。它的活动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活

《马列文论选读》历年真题答案一览

《马列文论选读》历年真题答案一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5年1月答案 选择题部分 1-5 B D B A D 6-10 A A B C A 11-15 C A A C B 16-20 C A A A B 名词解释 21题: 247页 22题: 24页 23题: 161页第四段判断题 24 对 25 错, 214页 26 对 简答题 27题:158页 28题:384页 29题:201页 30题:323页 31题:385页 32题:194页 33题:28页 2014年10月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 D B B B D 6-10: D A C B D 11-15: C B D A B 16-20: C B B B A 多项选择题 21、 BE 22、 AC 23、 ABDE 24、 ABCE 25、 ABE 名词解释 26、 P24 27、 P338 28、 P197 29、 P213 判断分析题 31 对 32 对 33 错 P360 简单题 34、 P384 35、 P23 36、 P217 37、 P312 38 、 P388 39、 P231

选择题 1-5 : D B B B A 6-10 : B A C B D 11-15: C B D A A 16-20: C B B D A 多项选择题 21、 AD 22、 AB 23、 AD 24、 ABCE 25、 BE 名词解释 26、 P24 27、 P338 28、P197 29、P165 30、P213判断分析题 31 对 32 错 33 错 P360 简答题 34、 P384 35、 P23 36、 P217 37、 P312 论述题 38、 P385 39、 P231 2013年10月答案 单向选择题 1-5 : C D A C D 6-10 : C A B D B 11-15: B D C C D 16-20: B C B C B 多项选择题略 名词解释题 26、 P24 27、 P197 28、 P195 29、 P338 30、 P413判断分析题 31、错 P214 32、对 33、错 P427 简答题 34、 P23 35、 P165 36、 P360 37、 P389 论述题 38、 P159 39、无

资本论选读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从个别资本到社会资本的运动过程体现出来的基本关系 1.在货币资本循环中G、P、W’的一般职能如何转化为资本的职能。 货币资本循环:G — W(A/Pm)…P … W' — G' 只有从G——W作为资本循环的一个阶段考察,G才是货币资本。G——W从形式上说不过是一个价值从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它之所以能成为具有确定职能的一个阶段,只是由于它的物质内容,即货币所购买到的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性质:它们不是消费品,而是商品生产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G——W(A/PM)一方面表示一种质的关系,那就是一定额货币成在性质上互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另一方面还表示一种量的关系,那就是这个货币额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部分必须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在数量上互相适应。如果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不能在数量上互相适应,那么就有一部分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这个阶段一经完成,买者就不仅支配了生产的人和物的因素,而且支配了一个比补偿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劳动量来得更大的劳动量。因此他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物品的价值会大于各生产要素本身的价值,即生产出生出剩余价值。所以,在货币资本形式上预付的价值,现在是处在生产资本形式中,即处在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力的实物形式中。 资本价值取得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后,就不能继续流通,只能进入生产消费,即进入资本的生产阶段。生产资本执行的职能是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这是一般的生产职能。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这样结合起来的:一方面,在生产之前,劳动者作为自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作为商品而存在。另一方面,它们是在作为资本家手中的资本价值的一种存在形式即生产形式时,才结合起来。结合的结果是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化成一个超过它们价值的产品量,即包含剩余价值。正是这样一种结合方式,使生产职能同时成为资本职能。 商品能执行资本职能,只是由于它在流通开始以前,已取得资本性质。W’是表示商品产品的价值和生产它所消耗的资本的价值的关系,它的价值是由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构成的。这种价值关系表明,W’不仅是一般的价值承担者,而且是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的承担者,因此它取得了资本性质,是商品资本。 2.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规定,各自在资本增殖中发挥什么作用。 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劳动过程时间;一部分是劳动过程休止时间,包括自然力作用时间,生产中断时间和生产储备时间。劳动过程时间和自然力作用时间为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时间。生产中断时间和生产储备时间为生产中断时间和生产储备时间。在资本的生产时间里存在着不增值价值的劳动休止时间,但这个时间主要包含着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并且劳动休止时间是生产过程的条件。生产时间是资本生产使用价值和自行增值的时间。 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为流通时间。资本的流通时间分为两段: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的时间,即购买时间;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的时间,即售卖时间。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里的时间不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不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流通时间会限制生产时间,从而限制剩余价值的生产。 因此,资本运动全过程由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之和构成,这两部分时间既互为条件,又互相排斥,资本家总是尽力缩短流通时间,加速资本的运动以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3.纯粹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性质特点、构成。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价值的形态变化而耗费的费用,是由商品变为货币和由货币变为商品的过程中支付的非生产性费用。包括直接用于商品买卖上的费用、用于簿记上的费用、

云南自考马列文论历年选择试题

自考《马列文艺论著选读》历年试题笔记资料 围绕【《马列文艺论著选读》系 陆贵山、周忠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整理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一、单选(四号字体) 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作者是(马克思) 2、马克思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3、“风格就是人”是马克思引用的那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布封) 4、<<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发表于(1843年)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为(巴黎手稿) 7、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已经同那一个政治团体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 9、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完成的标志性著作是(德法年鉴) 10、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不是非常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11、从理念世界中寻找美的哲学是(黑格尔) 12、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 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实践) 14、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是(阐明了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5、马克思把于人的联系和被改造的自然称为(人化的自然) 16、马克思在美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 17、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的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18、马克思提出人类劳动能够按照什么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 19、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使什么对象化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 20、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是(马克思) 2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见于与马克思的那一本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2、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 23、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4、提出“艺术表现感性事物的真理”的是(黑格尔) 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几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3个) 26、<<神圣家族>>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27、<<神圣家族>>发表于(1845年2月) 28、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是下列那一位作家的著作(欧仁.苏) 29、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的主人公是(鲁道夫) 30、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开始他们的友谊和合作之后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论战性著作是(<<神圣家族>> 31、自考《文艺心理学》、《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马列文论》《马列文艺论著选读》、《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现代史纲要》等资料上网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自

资本论选读 期末考试 简答论述题

?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他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形式,即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广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是指产品的交换关系,包括在广义的生产关系之中。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中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马克思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是联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使用价值量与价值量的对立运动与劳动两重性的关系 使用价值量与价值量的对立运动来源于劳动二重性。更多的实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它的价值量可能是同时下降的。这种对立的运动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力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不再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因此,能够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的总量的价值量。 ?商品拜物教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源及历史性 商品的神秘性性质是由商品形式本身所发生的,是因为劳动产品变成

商品就会由下述的三个表现形式而引起人们的幻觉:①抽象劳动本身是无差别的,但是他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是凝结在一定的物体内,通过价值来表现,使商品本身神秘化了;②劳动产品变成商品后,劳动量就不能知己用劳动时间来计算,而是用价值量来计量,而价值量又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又是通过另一种商品的一定量来表现,这一转换使商品本身就神秘化了;③在商品社会里,劳动者互换商品是现象,实质上是交换劳动,使它们互换劳动的关系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要通过物物交换表现出来,这一转换,使得商品看起来就有了神秘性。(劳动者交换劳动的关系是通过物与物的交换关系来表现的) 拜物教的根源在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商品生产者矛盾一方面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是这种私人劳动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但在交换中却以物的性质表现出来,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 历史性 有商品经济就有拜物教,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拜物教。送四个阶段论证了拜物教的历史性 ?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与本质 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就是价值形式演进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剩余商品出现,偶然交换产生,一种商品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这种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称为简单价值形式,缺点是具有偶然性。 当一种商品开始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系列商品进行交换,这些商品都能

山东省委党校2013级《《资本论》选读》期末考试

2013级在职研究生班经管专业第1学期期末考试 《《资本论》选读》试卷(开卷) (卷面满分为80分)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资本循环的正常进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为什么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在同样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 3.解析“储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的含义。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是什么关系? 5.什么是虚拟资本?它有哪些特征和典型形式? 二、判断分析题(先利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题3分,共30分) 1.在货币流通规律中,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不同。 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可用公式反映:I(v+m)>IIc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是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 5.在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不论租种什么等级的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叫绝对地租。 6.《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中没有消费,所以,《资本论》缺少了对消费问题的研究。 7.纸币的流通规律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只能从纸币作为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 8.固定资本周转的特点是投人生产的使用价值一次全部消耗,价值全部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随产品流通完成周转。 9.流动资本就是流通资本。 10.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没有影响。 三、材料分析和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每题答案应在300以上,字数不足者得分不超过6分) 1.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论述及其实践意义。 2.试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材料分析题北京市曾对行业利润率进行调查。在7大主要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相对较高。如,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33. 6%,软件业达到26.8%,制药业达到23%,烟草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了18.1%。而公用事业的行业利润水平相对较低,部分行业帐面上出现亏损。据来自“2012年(第十届)水业战略论坛”的消息,根据《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目前水务行业收益率整体偏低,收益率普遍不高与资本市场预期矛盾呈现日益激烈趋势。水务板块与高速路地铁、地产金融板块相比,收益率仅有8%,整体水平偏低。 结合材料回答:这些高低不同的行业利润率说明了什么问题?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需要娜些条件?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给我们哪些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