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霍尔转速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霍尔转速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霍尔转速表设计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霍尔转速表设计

英文并列题目Design of Hall Tachometer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院系物联网技术学院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1)职称

指导老师(2)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钱晓忠主答辩人

二零一八年四月

基于单片机的霍尔转速表设计

摘要: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也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中我采用了AT89C51单片机和霍尔传感器来测量转速,随着单片机应用的发展,对脉冲信号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数字化系统的增强,旋转测量系统已经可以全数字化。这个系统通过各个方案的对比,我决定采用霍尔传感器,AT89C51单片机和LED显示。画出了各个部分的电路图,最后对系统做了程序设计并进行了分析。该项目完成了软件和硬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旋转测量系统的测量、转速的计算与显示、键盘的启动和停止功能,并完成了程序的要求设计。

关键词:51单片机;转速测量;霍尔传感器

Speed measurement of Holzer sensor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widely used. In this paper, I used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Holzer sensor to measure the spe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CU application, the processing ability of pulse signal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digital system, the rotation measuring system has been digitaliz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various schemes, the system decided to use Holzer sensor, A 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LED display. The circuit diagram of each part is drawn. Finally, the system is programmed and analyzed.The project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system, realized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otating measuring system, the calculation and display of the speed, the starting and stopping functions of the keyboard, and complet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am. Design。

Keywords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speeds measure; Hall element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本课题研究意义 (1)

1.2转速测量在国内外的研究 (1)

1.3课题研究的内容 (2)

第二章转速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 (3)

2.1转速测量的一般方法 (3)

2.2硬件的总体思路 (3)

2.3软件设计思路 (4)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5)

3.1转速测量原理 (5)

3.1.1测频法"M法" (5)

3.1.2测周期法"T法" (6)

3.1.3测频测周法M/T法 (6)

3.1.4误差和精度分析 (7)

3.1.5"T法"测量误差分析 (8)

3.2 转速测量传感器的比较和选用 (8)

3.2.1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用于测转速 (8)

3.2.2对射式红外传感器用于测转速 (9)

3.2.3开关型霍尔元件 (10)

3.2.4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11)

3.2.5 UGN3144霍尔开关元件 (11)

3.3反射式转速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13)

3.3.1 AT89C51单片机的性能和特点 (13)

3.3.2 Arduino微处理器的性能和特点 (14)

3.3.3 控制电路处理器的比较和选用 (16)

3.3.4复位电路 (16)

3.3.5 时钟电路 (17)

3.3.6显示电路系统方案的选择 (18)

3.3.7 HD7279接口 (21)

3.3.8键盘电路 (24)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25)

4.1单片机的总体设计思路 (25)

4.2单片机转速设计思路过程 (26)

4.2.1单片机速度计算程序 (27)

4.2.2 2—10进制的程序 (28)

4.2.3 显示程序 (28)

第五章硬件调试 (31)

5.1硬件调试 (31)

第六章总结与致谢 (32)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5)

第一章绪论

1.1本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全数字测量速度系统因其功能强大、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传统的接触式测量器、时钟旋转速度等已被忽略;并利用已知的频闪和测量方法测量轴速同步闪速测量仪,接触式的仪容还是一如既往的。应用程序降到下一个地位。以下是非接触电子或数字测量器。这种速度大多具备体积小,轻分量,能精确地读,便利,容易完成电脑的画面显示和印刷输入。能够反映延续变速均匀速度测定发动机稳固形态,也可以用来测量刹时转速在这个特定的工夫距离足够小的情况下。利用速度测定的运用,科学技术的教育,民间产品普遍往往成为产品和系统的核心区域,集中在各种参数的集中运用中但作为一个一般的速度测量系统应用在国民经济的有重要的意义。

1.2转速测量在国内外的研究

速度是能量设备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的重要特征参数,因为功率机的许多特性参数都基于其功能和速度来确定,如置换压缩机、轴功率而发动机输入功率等,与振动、能源机械、管路气体脉动的部件磨损、速度有很重要关联。

测量速度有多种方法,测量仪器种类繁多,传统的测量发动机转速的措施,用电光测量仪测定引擎的转速。这样测量时,光标纸必须贴在引擎轴上。同时要求测量员在很短的范围内控制测速器和游标纸之间的距离,所以测量是非常不方便的,以往使用的接触式测量仪,如离心转速计、磁转速计、微型发电机转速计和时钟定时转速计等,已被忽视;而利用已知的频率闪光和测量方法测量轴速同步闪速仪,非接触式仪器仍然存在。应用,而且降级为二级状态。以下是非接触式电子和数字测量仪器。该速度具有小型、轻量、读数准确、方便、计算机屏幕显示和印刷输出等优点。能反映连续转速变化,可表示发动机稳定状态的速度确定,它也可以用来测量在一个足够小的时间间隔的瞬时速度。

测速应用系统普遍运用于工业生产、科学技术教育、百姓用电等各个领域。所有的参数都集中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经济的水平。

1.3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速度测量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三种方法("T"法、频率测量法"m"法、周期性频率"m/T"测量方法)的速度特性进行了定性比较,并在高、中、低速条件下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在结合了相关计算和准确度的情况下我才用了"m"法来阐述转速测量的原理。

2.用所学对单片机的了解和原理的分析,决定采用电机的方法测量完成了硬件系统的构成。

3.依据设计办法,建立了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设计并解释了"M "方法中定时/计数器的性能和用法,

4.通过计算来显示程序,画出主程序的步骤,对系统的控制进行设计,写出源程序的代码。

第二章 转速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

2.1转速测量的一般方法

转速测量方法有很多主要如下图,图1显示测量图。

图1转速测量框图

2.2硬件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设计整体要求,按照所学知识结构,运用相关的器材零件,在原理图上进行操作,速度是过程中使用的参数。这种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准确性和范围上并不适用。数字测量系统广泛被使用着,在测量范围内,测量精度大幅提高。

测速系统主要由霍尔传感器、单片机和显示器、键盘电路组成。传感器UGN 3144霍尔传感器将速度转换为脉冲数。利用集成的霍尔元件,脉冲信号可以直接放置在单片机、STC89C 51单片机中,利用动态LED 显示的7段数码管显示,用该系统进行,如下框图2。采用电源作为双电源,将继电器驱动器及其外围电路与电源完全分开。光耦合器被用于传输信号。这个方法虽然不能如单电源的电源方便,但是可以消除继电器作业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取 整形 倍频 单 片机 显示 接口 芯片 显示

键盘

驱动电路

图2 转速测量系统的总体框图

2.3软件设计思路

软件需要解决的设置定时器0的数量和外部中断0,因为测量的速度范围很大,所以低速和高速都考虑进去,关键在于实现四个字节的程序除了三个字节。显示部分。一个二进制到十进制转换程序是必需的。一个程序转换成一个未压缩的BCD 可以通过调用一个查找程序来发送到显示。

软件工作流:霍尔传感器利用磁电效应产生周期性脉冲。中断信号被发送到微控制器的外部中断0(P3.2)端口。计时器在内部计时。Th0和TL0的初始值为0。除数的下两个字节。软件记录器的中断和定时器0的数目作为除数。字节。中断之后。内部存储器值被读取为除数。调用除法程序计算速度。然后,使用一系列二进制数变换来调用表显示程序。该程序显示在LED 上。速度部分软件设计概念:STC89C51微控制器P3.2端口接收传感器信号。一个外部中断服务程序INT0被写入读取数字值的3个字节。0计数的初始值被重置为下一个计数和计算。2字节的二进制-3字节(bcd)转换器bcd 被启动。然后,将10进转换成非压缩的bcd 程序。最后的呼叫启动程序被发送到显示器。该软件的详细设计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传感器电路

显示 驱动电路

STC89C51

单片机 时钟电路

键盘电路 复位电路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转速测量原理

3.1.1测频法"M 法"

在必要的测量时间t 内,测量由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数,以测量M1的速度。如图3所示

:

图3“M ”法测量转速脉冲 在时间t 中,转向轴的弧度为Y,速度S 可以从底部反射。

T X n πτ

260= (3-1) 转轴转过的弧度数X,可用下式所示

p m X 1

2πτ= (3-2)

由上得出,S 的表达式如下:

pT m n 1

60= (3-3)

-转速单位:(转/分)

-定时时间单位:(秒)

3.1.2测周期法"T 法"

两脉冲产生的距离宽度来确定转速。如图4所示:

m

2

输入脉冲

图4 "T"法脉宽测量

Tp 通过定时器测得。定时器对时基脉冲(频率为fc)进行计数定时,在TP 内计数值若为m2,则计算公式为:

p pT n 60=

(3-4)

即: 260pm f n c

= (3-5)

3.1.3测频测周法M/T 法

所谓的测量方法分别是"T"法和"M"法的组合,对于差异的高精度和低速度精度,以及使用各自长处的措施,精度介于两者之间。如图5所示。

m 2

图5 "M/T"法定时/计数测量

速度计算如下:高频率脉冲的频率为vc,脉冲发生器每次发出P 脉冲,通过公

式(3-4)和(3-5)求出M/T 速度公式。

2160pm m f n c =

(3-6)

-转速值。单位:(转/分)。

-晶体震荡频率。单位Hz 。

-输入脉冲数,反映转角。

-时基脉冲数。

3.1.4误差和精度分析

"M 法"测量误差分析

由转速公 式:

pT m n 1

60=

给出定时的时间和输入脉冲不可以保障严格的同步,而且在T 内是否精确地测量完全周期的外部脉冲数,因此M1可能发生脉冲量化误差,因此速度变化

n n ?+= ( 3-7 )

其相对误差为:

11m n n =?=ε (3-8)

601npT

m = (3-9)

n pT 160?=

ε (3-10)

其相对误差为:

ε-相对误差。

-加入一个脉冲后的转速值。 pT pT m pT m n 6060)1(6011±=±='

-误差。

根据(3-10)公式,N 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因此,该方法适用于高速测量。速度越慢,误差越大。

3.1.5"T 法"测量误差分析

因m1的量化误差也是1个脉冲,所以速度的变化也可以给出如下形式:

n n m pm f pm f m p f n c c c ?±=±±=+=')

1(6060)1(602222 (3-11)

其相对误差为:

所以由(3-11)式可知,ε减小旋转速度也会减小。该方法适用于低速测量,速度快,误差大。

根据上述分析,M 法适用于高速测量。当速度较低时,误差会更大。这个方法可以用于低速度测量,可以把误差缩小。M/T 速度测量的相对误差与速度没有关系。它只与由晶体振荡产生的脉冲有关。因此适用于各种速度的测量。确保测量精度的方法是增加时间T 或提高基本频率脉冲FC 的频率。因此,在实际操作中,M/T 的测量方法经常发生变化。所谓的M/T 方法,基于M/T 方法,总是等于输入脉冲信号的周期和测量的时间Tc 。根据第一次测量的速度,及时调整Tc 时间。基于M 方法,测量速度、电路和程序相对简单,满足一定条件下的精度要求,采用M 方法。

3.2 转速测量传感器的比较和选用

3.2.1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用于测转速

实际上是一种磁传感器,很多都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在轴上安装一个小磁铁,轴转动时,当磁铁经过霍尔装置时,该装置将产生低电平的脉冲,没有磁铁,是一个高电平。这样,低水平的人数就知道了。如果你事先知道车轮的半径,你可以计算周长,然后根据匝数计算里程。再把里程除以时间,就可以知道速度。

图6 霍尔效应原理图

3.2.2对射式红外传感器用于测转速

光电式:采用光电射门原理。也就是说,在轴上的光栅,这是一个像自行车轮(非常小)的循环,上面有许多辐条。然后安装光电(红外)发射管、接收管。如果接收到发送信号,则产生高电平,并且如果辐条被阻塞,则产生低电平。轮辐的数目是已知的,例如,根据测量的低电平的数目,然后除以百分之一百,这是匝数。背面的速度与电磁波的速度相同。

一般来说,光电式的精度较高。

霍尔器件具有许多优点:

(1)精度高:精度小于1%,设计精度适用于任意波形测量。

(2)良好的线性度:优于0.1%;

(3)宽带宽:高带宽电流传感器的上升幅度小于1。

(4)测量范围:霍尔泽传感器是目前测量值为50的系列产品。。

(5)频率很高(最高可达到1MHZ);

(6)耐震动;

(7)寿命长,安装方便;

本次我们选择霍尔传感器来进行测量。

3.2.3开关型霍尔元件

霍尔效果的磁传感器所用的霍尔组件。随着各种磁传感器产品系列的开展,得到了普遍的运用。霍尔元件是磁性传感器。对它们来说,检测磁场和其变化是必要的,可以在各种磁场上使用。霍尔是基于霍尔效果的。

该装置具有紧凑、小型、轻、寿命长、易安装、消耗功率低、频率高(1mhZ)、不动、尘土、水气、烟尘等污染和腐蚀的优点。

这个装置具有高精度和良好的线性度。霍尔开关装置没有接触,也没有磨损,输出波形清楚,不抖动,恢复,高位置的重振(蔓延)。受到各种补偿措施的甲酸装置的操作温度范围为55~150度。

根据霍尔装置的功能,可以分为霍尔型装置和霍尔开关装置。前者的输出模拟输出,后者输出数字。

根据被摄体的性质,可以直接应用于应用和间接的用途。前者是测量对象的磁场或磁场的直接检测。后者是从检测到的物体中检测出的磁场,磁场被作为检测到的信息的载人使用。因此,使用了许多非电和非磁性物理量,使用了力量、扭矩、应力、应力、位置、变位、加速度、角度和角度。将工作状态的角速度、速度、旋转数、变化时间转换为电能并控制。

合并霍尔传感器是利用si集成电路技术的一个霍尔,是使用霍尔、组件和测量电路的传感器。除去传感器和测量电路之间的边界,实现了材料、元件、电路的第三位。与分离相比,集成的霍尔传感器提高了焊接点的可靠性。另外,小型轻量,消费电力低这样的优点,越来越受欢迎。合并的霍尔传感器的输出是处理完毕的霍尔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可以分为开关集成传感器和线性集成霍尔的两种。

在开关上集成的霍尔传感器输出高输出和低水平的数字信号处理后,输出霍尔的输出。被称为霍尔开关电路、霍尔的数字电路由一电压调节器、一个霍尔芯片、差分放大器、每一个schmidt传感器和输出阶段构成。

3.2.4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利用霍尔的磁场检测装置的方法很简单。在测量的磁场中,将霍尔装置寻找多种形式。因为霍尔装置对在霍尔表面垂直感知的磁导强度很敏感,所以磁力线

和装置表面必须垂直地配置在磁场。通过磁场输出电压可以得到反应力。这必须是垂直的,它的垂直量的磁场测量计算的磁性的强度。另外,能检测出霍尔元件尺寸的小、心。通过在比赛的分布状态下,将数据处理和槽的磁气和小洞探知的磁体感知到卡里的运动和位置,将对象的信息用于永久磁铁磁场通常工作生产。比如,5毫米×4×2.5(3)第2磁钢中,约有2300高斯的强度被磁极表面能得到的。间隙,人气在距离强度急速增加,被称为小。霍尔的装置,为了保证靠得住的运行,特别是霍尔开关必须考虑,应用有效长度的人气间隙。总有效计算的时候,工作的间隙呼吸霍尔从滋芯片的表面的计算。包装的霍尔电路,霍尔的膜的深度,给了产品的手册。霍尔装置需要工作输出,运动和位置传感器,通常磁铁和探索的物体被移动,霍尔固定装置工作系统的适当位置使用磁场检测工作,并且被抽出的检测信息。

3.2.5 UGN3144霍尔开关元件

UGN3144霍尔开关元件属于开关型霍尔传感器(集成霍尔开关),它是把霍尔片产生的霍尔电压VH放大后驱动触发电路,输出电压是能反映B的变化的方脉冲。集成霍尔开关由稳压器、霍尔电势发生器(即硅霍尔片)、差分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和OC门输出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在输入端(1、2之间)输入电压Vcc,经稳压器稳压后加在霍尔发生器的两电流端。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当霍尔片处于磁场中时,霍尔发生器的两电压端将会有一个霍尔电势差VH 输出。VH 经放大器放大以后送至施密特触发器整形,使其成为方波输送到OC门输出。

图7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原理

当外磁场B 达到“工作点”Bop 时,触发器输出高电平(相对于地电位),三极管导通,此时,OC 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通常称这种状态为“开”;当外磁场B 达到“释放点”Brp 时,触发器输出低电平,三极管截止,OC 门输出高电平,这时称其为“关”状态。Bop 与Brp 是有一定差值的,此差值BH=Bop-Brp 称为霍尔开关的磁滞。B 的变化不超过BH ,霍尔开关不翻转,这就使得开关输出稳定可靠。集成霍尔开关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如图8。

/mT

图8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UGN3144主要技术性能与特点

Allegro MicroSystems 公司生产的UGN 3144 器件是双极性磁场即N,S 交变场磁启动的霍尔开关电路,它的主要性能特点如下:

(1)电源电压为4.5—24V ;

(2)连续输出电流为25MA;

(3)磁通密度不受限制,输出关断电压为25V ;

(4)具有反向电压保护(反向电压为35V )和极好的温度稳定性;

(5)工作温度为-20到85摄氏度或者是-40到25℃。

UGN3144 采用SOT89或者TO-243封装。其中,引脚端1为电源正端,引脚端2为接地,引脚端3为输出(OC 形式)。

图9 UGN3144的封装结构

UGN3144霍尔开关元件芯片内部包含有稳压电路,霍尔效应电压产生电路,信号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和一个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可连续输出25MA电流,可直接控制继电器,双向可控硅,可控硅,LED和灯负载。其具有输出自举电路,也可直接与双极型和MOS逻辑电路连接。

转速测量是开关型霍尔元件的典型应用,UGN3144霍尔开关元件感应被测量量的转速,当被测量量每转动一周,霍尔传感器便输出一个脉冲,因为该器件为集电极开路输出,故输出端加接一上拉电阻,其电压电压范围宽达4.5 V到24 V,对磁感应强度B要求不严,其输出电压经9012后可提高其负载能力。其具体电路图如图10所示:

图10 UGN3144霍尔开关元件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

3.3反射式转速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3.3.1 AT89C51单片机的性能和特点

AT89C51简介

AT89c51是一个4 k字节中的一个可编程的专用存储器(fpurm falsh)。低电压、高性能cms 8位微处理器可以具有读取专用低电压、高性能CMS 8位微处理器。它被称为单片机。该装置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高密度存储器制造技术,通过工业标准制造。8位CPU和闪存的结合。

图11 AT89C51单片机

图11是一种常用单片机,其型号为AT89C51,将计算机的功能与此核心相结合。

在芯片内部,这样一个小芯片可以组成一个小型计算机,所以它被称为单片机。

它一共有40个引脚,分为两排,每一个有20英尺,左下角用第一个箭头标出。

然后逆时针转向第二脚,第三脚40英尺。

在40个引脚中,32个可以用于各种控制,例如控制小灯的光和控制电机, 这32个脚被称为"端口"的单片机。

在操作中,每个端口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例如,第一个端口上的端口被称为"P1.0"。

AT89C51单片机的功能:

主要特点:

它与MCS-51兼容。

一个4K字节的可编程闪存。

寿命:1000写入/擦除循环。

数据保存时间:10年。

所有静态工作:0HZ-24Hz。

第三级程序存储器锁。

它是128×8位的RAM。

32可编程I/O线。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3.3.2 Arduino微处理器的性能和特点

Arduino是一个开源计算机以及软件公司,用户可以通过Arduino单片机以及相应的微控制器工具包构建数字设备以及能与外界交换的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感知和控制物理世界中的对象,Arduino符合GNU或者GPL,允许任意一方制造和销售Arduino,可以以商业的形式封装与商品中,也可以共客户自行DIY使用。

Arduino使用了各种微处理器和控制器,这些电路板配有数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I/O)引脚,可以被连接到各种扩展板或者其他电路中,因为由Arduino 电路板的存在,从而使得这些电路有了串口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各类的串行总线,电脑中常用USB连接的方式连接这个电路,也可以通过自己设定程序以别的方式让Arduino电路板与电脑进行通讯。Ardino所使用的语言具有C和C++的语言特征,除了自身的Arduino自身的Arduino编译器,还提供了Processing语言项目的开发环境。

大多数的Arduino 板包含了一枚Atmel 公司生产的8位AVR微处理器,后来又于2012年推出了一款基于Atmel SAM3X8E的32位Arduino Due,这些电路板通常都具有单排或者双排排插,可以通过排插方便的与外界的电路板进行连接,可以使用IIC串行总线单独寻址的方式访问多个外部设备。Arduino电路板大多数都包含了5V稳压芯片和16MHz的晶体或者陶瓷晶振,Arduino预先存储了一个引导加载程序,简化了程序上传到片上闪存的过程。Arduino板暴露了大多数微控制器的I/O引脚供其他电路使用。Arduino Uno提供了14个数字I/O引脚,其中6个可以产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还有6个模拟输入,也可以用作6个数字

I/O引脚。这些引脚位于电路板的顶部,通过0.1英寸(2.54毫米)的插座。几个简单的插件也可以在市场上买到。Arduino Nano和Arduino兼容的扩展版板可以在板的下面提供插头插头,用于插入无焊面包板。

图12 Arduino单片机

3.3.3 控制电路处理器的比较和选用

Arduino开发板相对来说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都比较容易,但是它的成本较高,对于转速计这类在市场上大量使用到的产品,成本是必须要首先考虑的,而51单片机在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性价比很高,用51单片机来开发设计转速计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上难度也不大,所以我选用了AT89C51单片机来作为控制芯片。

计算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使中央处理器CPU和系统中的其它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3.3.4复位电路

MCS-51单片机有一个复位引脚RST,它是史密特触发输入(对于CHMOS单片机,RST引脚的内部有一个拉低电阻),当振荡器起振后该引脚上出现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使器件复位,只要RST保持高电平,MCS-51保持复位状态。此时ALE、PSEN、P0、P1、P2、P3口都输出高电平。RST变为低电平后,退出复位,CPU从初始状态开始工作。单片机采用的复位方式是采用芯片TCM812进行复位。

TCM812是高性价比的系统监控电路,用于对数字系统的电源电压VDD 进行监控,并在必要时向主处理器提供复位信号。提供的手动复位输入可以替代复位监该器件由SOT-143方式封装,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85℃。其引脚如下:

图13 RST引脚

TCM812芯片的引脚功能:

(1)GND 地

(2)RESET 当VDD 低于复位电压门限值和VDD恢复上升到高于复位电压门限值之后的140 ms(最小值)内,RESET推挽输出保持高电平。

(3)MR 手动复位输入,当MR 低于VIL 时产生复位。

(4)VDD 电源电压

由于TCM812芯片的特点,本设计中采用该芯片进行复位,其电路图如下:

图14 复位电路

3.3.5 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是计算机的心脏,它控制着计算机的工作节奏。MCS-51单片机允许的时钟频率是因型号而异的典型值为12MHZ 。MCS-51内部都有一个反相放大器, XTAL1、XTAL2分别为反相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外接定时反馈元件以后就组成振荡器,产生时钟送至单片机内部的各个部件。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典型值通常选择为30pf左右。对外接电容的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晶振的振荡频率的范围通常是在1.2MHZ-12MHZ之间。晶振的频率越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就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但反过来运行速度快对存储器的速度要求就高,对印制电路板的工艺要求也高,即要求线简的寄生电容要小;晶振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综合考虑,本设计采用30pf的电容,因为晶振的频率无法精确达到12MHZ,所以一般情况采用11.0592MHZ,其电路图如下所示:

汽车时速表与转速表区别

在汽车上时速表与转速表有啥不同? (1)里程表 仪表板中最显眼的是车速里程表,它表示汽车的时速,单位是km/h。车速里程表实际上由两个表组成,一个是车速表,另一个是里程表。电子式里程表累积的里程数字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在无电状态下数据也能保存。 (2)转速表 在国产汽车中,以前一般是不设置转速表的,但近十几年来各类型汽车安装转速表,有些厂商还将它作为汽车档次的配置内容。转速表单位是1/min1000,即显示发动机每分钟转多少千转。转速表能够直观地显示发动机在各个工况下的转速,驾驶员可以随时知道发动机的运转情况,配合变速器档位和油门位置,使之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对减少油耗,延长发动机寿命有好处。 至于什么时候转挡,就应该在2000~3000左右吧. 看转速表换挡好点 这个问题在网上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按照大众公司所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是当发动机转速达到2000转时(每分钟,以下同)就可以升挡。但也有很多网友说要在3000转以上。根据本人的驾驶习惯及经验在2200~2500转之间是最平顺的挂挡时机。低于这个数值挂挡发动机由于输出扭矩不够容易产生脱挡,长期如此会加快发动机的损耗。高于这个数值时虽然扭矩充沛提速加快,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油耗增加。所以选择适当的升挡时机即可以保证发动机有良好的动力输出也有利于经济驾驶。所以驾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对待。城市道路驾驶路况好的时候升挡转速可以略底,遇到路况较差时可以适当提高升挡转速,但总的范围应该控制在2000~3000转之间(这里均不考虑暴走行驶)。平顺的转速及速度的提升对增长车辆发动机的首次故障率里程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你想看时速表来转挡的话就照这样做吧,如果你的车是小汽车的话: 一、按照发动机转速换档时机为:2500转时换档。 二、如果按照车速度换档,那么:20换二档,40换三档,60换四档,80换五档。 三、减档也是这样,减到二的速度时才换档,这样不挫车。比如:你正

手持转速表操作说明

手持转速表操作说明操作规程 一、测量程序: 1、向待测物体贴上一个反射标记。 2、按下测量铵钮,使可见光束与目标成一直线,监视灯亮。 3、待显示值稳定时,释放测量按钮.此时无显示,但测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和最后一个显示值自动记忆在仪表中。 3、测量完毕。 二、操作说明: 1、累积测量(TOTAL) A:向待测物体上贴一个反射标记,将功能选择开关拨至“TOTAL”档。 B:装好电池后按下测量按钮,使可见光束照射在被测目标上(贴好反光条的部位),与被测物每转过一周或每经过一次反射标志,仪表读数加1,如此循环,直到松开测量按钮,这是累积值就会自动存储在仪表中。 C:此时按下MEM记忆键,即可显示出累积值。 2、频率测量(Hz) A:向待测物体上贴一个反射标记,将功能选择开关拨至“Hz”档。 B:装好电池后按下测量按钮,使可见光束照射在被测目标上(贴好反光条的部位),与被测目标成一条直线,开始测量。 C:待显示值稳定后,释放测量钮。此时现实屏无任何显示,但测量结果已经自动存储在仪表中,测量结束。 D:此时按下MEM记忆键,即可显示出最大值、最小值及最后测量值。(或多数据存储值) 3、转速测量(RPM) A:向待测物体上贴一个反射标记,功能选择开关拨至“RPM”档。 B:装好电池后按下测量按钮,使可见光束照射在被测目标上(贴好反光条的部位),与被测目标成一条直线,开始测量。 C:待显示值稳定后,释放测量钮。此时现实屏无任何显示,但测量结果已经自动存储在仪表中,测量结束。 D:此时按下MEM记忆键,即可显示出最大值、最小值及最后测量值。(或多数将存储值) 三、测量注意事项: 1、反射标记:剪下12mm方形的粘带,并在每个旋转轴上贴上一块。应注意非反射面积必须比反射面积要大;如果转轴明显反光,则必须先搽以黑漆或黑胶布,再在上面贴上反光标记;在贴上反光标记之前,转轴表面必须干净与平滑。 2、低转速测量:为提高测量精度,在测量很低的转速时,建议用户在被测物体上均匀地多贴上几块反射标记.此时显示器上的读数除以反射标记数目即可得到实际的转速值。 3、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使用该仪表,请将电池取出,以防电池腐烂而损坏仪表。 转速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 转速仪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个种类。转速仪表按照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离心式转速表、磁性转速表、电动式转速表、磁电式转速表、闪光式转速表和电子式转速表等几个种类。 1、离心式转速表 离心式转速表是以离心力和拉力的平衡为原理来测量电机转速的。离心式转速表的测量精度较低,一般在1到2级,但易于安装、便于使用。离心式转速表的优点是测量直观、读数方

简单51单片机数字时钟设计

题目:简单51单片机数字时钟设计 院系: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专业 班级:10级自动化 姓名:苏吉振 学号:2 老师:李艾华

引言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 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 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 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报告(LCD显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K4功能下。 K1—设置小时。 K2—设置分钟。 K3—设置秒。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发光,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23:59:00”,然后开始计时。 2、工作原理 本课题难点在于键盘的指令输入,由于每个按键都具有相应的一种功能,程序中有较多的循环结构用以判断按键是否按下,以及判断按键是否抬起,以及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3、参考电路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硬件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K4功能下。 K1—设置小时。 K2—设置分钟。 K3—设置秒。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发光,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23:59:00”,然后开始计时。 2、工作原理 本课题难点在于键盘的指令输入,由于每个按键都具有相应的一种功能,程序中有较多的循环结构用以判断按键是否按下,以及判断按键是否抬起,以及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3、参考电路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硬件电路原理图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与目的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2)、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3)、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 4)、熟悉掌握proteus编成软件以及keil软件的使用 二、本设计原理 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时钟程序的编写,并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该编程的核心在于定时器中断及循环往复判断是否有按键操作,并对每个按键的操作在LCD显示器上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LCD显示器每八位对应一个字符,故把秒、分、时的个位和十位分开表示。 该课题中有三个控制开关KM1、KM2、KM3分别控制时、分、秒的调整,时间按递增的方式调整,每点一次按钮则相应的时间个位加以,且时间调整不干扰其他为调整时间的显示。 三、硬件设计原理(电路) 硬件电路原理图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1)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摘要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外接LED显示电路,按键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模块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字钟。通过按键电路能对时、分、秒分别进行设置和实时调整,并将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 关键词:数字钟,单片机,数码管

Abstract Author:cheng dong Tutor:wang 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20 century,with its modern electronic products, pushed by almost permeated every area of society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also make modern electronic product performance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rhythm of upgrade its produc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quickly. The most common SCM module is a digital clock, a digital clock is a kind of digital circuit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minutes and seconds, the timing device with mechanical clock compared with higher accuracy and intuitive and no mechanical device, has more longer service life, so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This topic research is the digital clock design based on SCM, AT89C51 SCM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system, external LED display circuit, key circuits, crystals circuit, reset circuit module constitute a simple digital clock. Through the key circuits can respectively the diffculties, minutes and seconds setting and real-time adjustment,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in the digital tube. Key words:digital clock SCM ; digital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

兰州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Title:Motor speed measuring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姓名:韦宝芸

学号:3 班级:机设1202班 摘要 本文首先叙述了单片机测量转速的系统构成及转速测量的几种常用方法,分析了相应方法在测量上的特点、误差和计算。其次,针对特定的应用环境,设计出一种基于 80C51单片机的全数字式测速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具体解决的方法;根据系统要求编制了源程序,分析其工作流程。最后,对构建的系统利用仿真机进行调试,对测量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单片机、转速、测量精度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d some ways for rotary speed measure. It analyzed characters and errors of these ways. Second, it designed full digital measure system based on a 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80C51) responding to special application, stated the working theory of the system and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errors, writed the working programmes by A51 assemble language. Finally, this system implementation was confirmed by using of Keil-51 simulator. The characters on the error margin and accuracy was summarized. Keywords : 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rotary speed 、measureprecision Keil-51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引言········ 二、设计课题········· 三、系统总体方案········· 四、系统硬件设计······ 1.硬件电路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五、系统软件设计········· 1.软件流程图 2.程序清单 六、系统实物图········ 七、课程设计体会········ 八、参考文献及网站········· 九、附录·········

一.引言 单片机因将其主要组成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而得名,就是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钟精确度较高,因为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任何指令都不影响定时器的正常计数,即便程序很长也不会影响中断的时间。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日期、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的报时功能。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广泛应用于家庭、车站、码头、剧院、办公室等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不仅如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离不开电子钟的相关功能和原理,比如机械手的控制、家务的自动化、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而且是控制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设计使用12MHZ晶振与单片机AT89C51相连接,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显示,通过使用该单片机,加之在显示电路部分使用HD74LS373驱动电路,实现在8个LED数码管上显示时间,通过4个按键进行调时、复位等功能,在实现各功能时数码管进行相应显示。软件部分用C语言实现,分为显示、延迟、调时、复位等部分。通过软硬件结合达到最终目的。

数字式转速表的应用设置

数字式转速表的应用设置 应用时各种数据的调整和设置都是通过支架上的三个按键来完成的,如左上图所示,支架上左边的倒三角形符号是“DOWN”按键,中间的是“SET”按键,右边的三角形符号是“UP”按键。通过连续按动“SET”按键,转速表的功能按“时钟---转速---设定警告---设定缸数---发动机累计工作时间”五种状态循环,下面具体说明每一种状态: 1、时钟状态 该状态下弧形LED光柱动态显示转速,四位数码管按24小时制显示时间,7:00--19:00期间显示亮度加倍,以适应白天的环境亮度,其他时间(夜间)则保持柔和的亮度。 按“DOWN”按键调整分钟,按“UP”按键调整小时。 2、转速状态 该状态下弧形LED光柱动态显示转速,四位数码管动态精确显示转速,数码管显示每0.5秒刷新一次。 3、设定警告状态 该状态下四位数码管无显示,弧形LED光柱中有一个单元熄灭,其他的全亮,熄灭的单元表示当前设定的警告转速。 通过按“DOWN”按键向下调整警告转速,按“UP”按键向上调整警告转速,运行中当发动机转速高于设定的警告转速时,警告灯点亮,否则熄灭。这个功能可以灵活运用,如将警告转速设定于低中速区,用于换档提示,也可设定于高速区,表示超速警告。 是该状态下的效果图,表示当前的警告转速是4600RPM,右下角的红灯为警告灯。 4、设定缸数状态 尽管该功能是为了适应多缸车的应用而开发,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输入信号的倍率设定,因此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几缸车就设定为几,正确理解这个功能是保证转速表正常运行的关键。 数码管显示的是“11”,数字“11”就是我们要说的信号倍率,这个转速表的倍率设置分两段,“0”字头字段包含“01-09”共9种倍率设置,用于汽车信号;“1”字头字段包含“11-18”共8种倍率设置,用于摩托车信号。 “0”字头字段:用于汽车,“01”表示发动机每转一圈送一个信号的情况,当然没有单缸的汽车,那么“01”有什麽意义呢?因为汽车版转速表的标准配

基于51单片机的转速表系统设计

目录 1.前言 (1) 2 智能转速表的系统设计 (1) 2.1 系统硬件设计 (1) 2.1.1方案选择 (1) 2.1.2仪器各部分组成 (2) 2.2 系统软件设计 (3) 3 设计原理 (5) 3.1转速计算及误差分析 (5) 3.2转速测量 (6) 3.2.1门控方式计数 (6) 3.2.2中断方式计数 (7) 3.3串行显示接口 (7) 4 软件程序的设计 (8) 4.1 1s定时 (8) 4.2 T1计数程序 (8) 4.3 频率数据采集 (9) 4.4 进制转换 (10) 4.5 数码显示 (13) 5 软件设计总体程序 (15) 6 总程序调试 (21) 7 心得体会 (21) 参考文献 (22)

1.前言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又称为微控制器(MCU)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控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单片机在我国大规模的应用已有十余年历史,单片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正方兴未艾。 MSC-51系列单片机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8位单片机之一。经过20多年的推广与发展,51系列单片机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功能齐全、资源丰富的产品群。随着嵌入式系统、片上系统等概念的提出和普遍应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使用的89C51单片机是目前各大高校及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型.其内部包含: 一个8位的CPU;4K的程序存储空间ROM;128字节的RAM数据存储器;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可寻址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B外部程序存储器空间的控制电路;32条可编程的I/O线;具有两个优先级嵌套的中断结构的5个中断源。 本次课程设计便是设计一个基于89C51单片机转速表系统。要求进行电路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编程,硬件电路要求动手制作并能够完成系统硬件和软件调试。 2 智能转速表的系统设计 2.1 系统硬件设计 2.1.1方案选择 由于单片机所具有的特性,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智能仪器仪表,家电等领域中,可以减少硬件以减轻仪表的重量,便于携带和使用,同时也可能低存本,提高性能价格之比。 该转速表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8031芯片,外部扩展4KB EPROM和8155作为显示器的接口。该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见下图2.1所示: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钟.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专业班级:07通信1班 学生姓名:黎捐 学号:0710618134 指导教师:曾繁政 设计时间:2010.11.5—2010.12.20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设计并制作简易的电子时钟,电路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2)(2) 设计要求:1)制作完成简易的电子时钟,时间可调整。 2)有闹钟功能。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简易电子时钟电路系统由主体电路和扩展功能电路两主题组成,总体功能原理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要的控制核心,通过外接4个独立式键盘作为控制信号源,八个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蜂鸣器作为定时器件,单片机实时的去执行相应的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此时通过不同的按键来观看和调节各种数据。CPU 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CPU 控制原理图 三、硬件系统的设计 3.1 STC89C52控制模块 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 )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STC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 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 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MCS-52单片机内部结构 8052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 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 8052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 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 时间显示显示 主控器(51单片机) 时间 调整 声音报 时 (选做)

数字转速表设计

数字转数表的电路如图所示。它主要由装有永久磁铁的磁盘、霍尔集成传感器、选通门电路、时基信号电路、电源计数及数码显示电路等组成。计数及数码显示电路采用CMOS-LED数码显示组件CLlO2,它可以计数并显示数码。 转盘的输入轴与被测旋转轴相连,当被测轴旋转时,便带动转盘随之转动。当转盘上的小永久磁铁经过霍尔集成传感器IC1时,IC1便会将磁信号转换为转速电信号。该信号经与非门l反相输人至与非门3的输入端,而与非门3的另一输大端接来自时基电路IC2的方波脉冲信号。这个时基信号是用来控制与非门3的开与刁,形成选通门,以此来控制转速信号能否从与非门3输出。 当接通电源后,转速信号立即被送往与非门3的输入端,如果此时时基信号为低电平,则选通门关闭,转速信号元法通过选通门。当第一个时基信号到来时,选通门才被打开,并同时使CMOS-LED数码显示组件IC4、IC5、IC6的LE端呈寄存状态。时基信号的上升沿也同时触发由与非门4、5组成的反相器及由R4、R5、R7、C3、VD2及VD3组成的微分复位电路,复位脉冲由VD3输出后加至IC4、IC5、IC6的R端,使址数器复位清零。在完成上述功能后,时基信号在一个单位时间(例如lmin)内保持高电平。在这段时间内,选通门与非门3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转速信号则通过选通门送至LED数码显示组件,实现了在单位时间内的计数。在单位时间结束时,时基信号又回到低电平,此时选通门关闭并自动置计数电路的LE端为选通状态。此时,计数器的计数内容送至寄存器并同时显示其内容。当第二个时基信号到来时,又把计数器的内容清零,并重复上述过程。但此时的寄存器及显示器的内容不变,只有当第二次采样结束后,才会更新而显示新的测试结果。 上一篇:LM35DZ摄氏温度传感受器温度计应用电路 - 相关文章返回分类首页 [传感器电路图] 基于磁传感器设 本文来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486586.html, 原文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486586.html,/sch/sen/0073040.html 本文来 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486586.html, 原文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486586.html,/sch/sen/0073040.html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1. 引言 (1) 2. 关于单片机 (3) 2.1单片机的发展 (3) 2.2 单片机的开发背景 (5) 2.2 单片机的开发背景 (6) 2.3 AT89S52单片机 (7) 2.3.1 AT89S52单片机引脚功能 (8) 2.3.2 AT89S52单片机硬件结构的特点 (9) 2.3.3 AT89S52单片机的硬件原理 (11) 3. 方案设计与论证 (13) 4.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14) 5. 系统的硬件设计 (14) 5.1 显示部分电路的设计 (14) 5.1.1 LED数码显示管的基本原理 (14) 5.1.2 数码管显示模块分析 (15) 5.1.3 LED显示电路 (16) 5.2 控制部分电路的设计 (16) 5.2.1 时钟模块 (16) 5.2.2 温度模块 (16) 5.2.3 音乐模块 (17) 5.2.4 复位模块 (17) 5.2.5 光识模块 (18) 6. 系统的软件设计 (19) .参考资料.

6.1 各模块的程序设计 (19) 6.1.1 计时程序 (19) 6.1.2 定时闹钟程序 (19) 6.1.3 温度程序 (19) 6.2 系统程序设计的总体框图 (20) 7. 系统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21) 7.1 电路硬件焊接制作 (21) 7.2 调试的主要方法 (21) 7.3 系统调试 (21) 7.3.1 硬件调试 (21) 7.3.2 软件调试 (21) 7.3.3 联机调试 (22) 7.3.4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2)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1 数字钟电路图 (27) 附录2 程序清单 (27) 附录3 英文资料 (65) 附录4 英文资料翻译 (76) 致谢 (84) .参考资料.

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电流表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基干单片机的数字电流耒设 辻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二0—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流表设计 二、设计要求: 1、数字电流表在平常工作环境中能良好工作 2、能测0——1000mA 电流,至少能达1%的精度 3、要求掌握1/V信号转换,A/D转换器的使用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4、电流表能数字显示,且由单片机处理采集数据并驱动LED 显示

摘要 本设计就是通过采样电阻及信号放大电路将待测的电流信号I 转换成0—1V 电压信号, 由A/D 转换器采集电压信号,并将电压转换的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完成对采样信号的处理、分析,最后输出信号驱动LED 显示器,显示被测的电压值。

目录 一、功能要 求 (1) 二、原理及方案论证...、、 (2) 三、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3) 四、系统程序的设计 (4) 五、调试及设计结 果…………………………………………………………… 、 5 参考文献…………………………………………………………………… 、、、6

、功能要求 1、数字电流表在平常工作环境中能良好工作 2、能测0―― 1000mA电流,至少能达1%的精度 3、要求掌握I/V信号转换,A/D转换器的使用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 计 4、电流表能数字显示,且由单片机处理采集数据并驱动LED显示 二、原理及方案论证 1、数字电流表工作原理 1、1采样电阻网络 原理如下图所示,输入被测电流通过量程转换开关S1―― S4,流经采样电阻R1――R4,由欧姆定律可知:U=I*R,因而转换输出电压为0V ------ 0、1V的电压,输出电压可再经后续放大电路放大处理。 1、2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如下图,由双运放组成的同相输入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其闭环输出可表示为: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LED显示电子钟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LED显示的电子钟 姓名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2 年6 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3) 三、设计内容 (4) 四、硬件设计需求 (5) 1、硬件系统各模块功能 (5) (1)、单片机最小系统——AT89C51 (5) (2)、LED数码管显示模块 (8) (3)、晶振模块 (9) (4)、按键模块 (10) 五、电路软件系统设计 (10) 1、protues软件简介 (10) 2、仿真结果 (11) 3、流程图 (13) 六、误差分析 (15) 七、总结与心得体会 (15) 八、参考文献 (16) 九、附录(程序) (16)

一、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后,并在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练习。 单片机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接口设计,程序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完成一个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涉及多种资源应用,并且有综合功能的小应用系统设计。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调试,相关仪器设备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加深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储器,I/O接口,串行口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强化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应以学生认知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根据课程设计具体课题安排时间,确定课题的涉及,变成和调试内容,分团队开展课程设计活动,安排完成每部分工作。课程设计集中在实验室进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独立完成,实现课题规定的各项指标,并写出设计报告。 要求学生自己调研,设计系统功能,划分软硬件功能,选择器件,用Proteus软件在PC机上完成硬件原理图设计。然后使用使用Proteus软件在PC机运行系统仿真,调试电路和修改调试程序。对整个系统做试运行,有问题再进一步修改调试,直至达到设计的要求和取得满意的效果。最后编写系统说明书,其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功能介绍,使用范围,主要性能指标,使用

数字转速表的设计方案

数字转速表的设计方案 第1章前言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微控制器在工业测控系统,智能仪器和家用电气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单片机的品种很多,但MCS-51系列单片机仍不失为单片机中的主流机型。本课程一MCS-51系列以及派生系列单片机芯片为主介绍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与其特点是由浅入深,注重接口技术和应用。 近年来,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足以让世人惊叹,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力,正在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也使机电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制造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倾向,也是我国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认为,它是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在机电系统和产品中如何将机械、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综合应用,以求机电系统和产品达到最佳的组合。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要的是嵌入式微机,而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功能强等特点,适于嵌入式应用。智能仪器、家用电器、数控机床、工业控制等机电设备和产品中竟相使用单片机。 就目前而言,单片机的发展势头依然不减,各种型号和功能更强的单片机和超级接口芯片不断出现,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构成多机系统和分布式网络。世界上单片机芯片的产量以每年27%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初已达30亿片,而我国的年需求量也超过了亿片的数量,这表明单片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程设计主要针对目前我国早期应用比较广泛的“MCS-51”单片机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分析。为使用和开发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仪表建立基础。 第2章基本原理 利用AT89C51作为主控器组成一个转速表。电机转速采用光电脉冲传感器来测量,设置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利用其部定时器T1设置为定时方式,且定时时间为1s。计数器T0设置为外部脉冲计数工作方式,设在1s测量的脉冲个数为n,又由于脉冲频率为60个脉冲/转,故测到转速n就是脉冲频率。定时1s,在1s允许中断,每中断一次,软件计数器加1,1s后,关闭中断,则软件计数器即为1s的脉冲数,通过计数一

毕业设计---数字转速计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标题:数字转速计的设计 学生姓名: 系部:汽车电子系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第1章序言 (1) 第2章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及方案 (2) 2.1 基本原理 (2) 2.2 设计思路 (2) 2.3 设计方案 (2)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4) 3.1 按键设计电路图 (4) 3.2 显示电路设计图 (4) 3.3脉冲产生电路设计图 (5) 第4章软件设计 (5) 4.1主程序流程及说明 (6) 4. 2中断服务子程序 (6) 4.3键盘扫描程序 (7) 第5章系统调试及软件仿真 (8) 5.1 程序调试 (8) 5.2 硬件电路调试 (9) 第6章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系统原理图: (12) 程序清单: (13)

第1章序言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单片微机技术也获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单片机已经在日常生活和控制领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正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工科学生应该牢牢掌握这一重要技术。而课程设计这一环节是我们提高单片机应用能力的很好机会,也是我们学好这一课程的必经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进一步巩固我们前面所学理论知识,使我们对单片机理论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掌握。另外通过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并能够在自己的深思下和老师的指导下得到及时的解决。再次,它能使我们的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本课程设计是单片机系统在测速方面的简单应用。目前单片机技术已经在电机转速等为控制对象的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这一控制过程中必须通过单片机来测量转速。本课程设计利用89C51单片机及外围电路来设计一个数字转速表。通过测量转速所对应的方波脉冲来测量转速,,同时其具体数值也可以在LED上显示出来。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微控制器在工业测控系统,智能仪器和家用电气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单片机的品种很多,但MCS-51系列单片机仍不失为单片机中的主流机型。本课程以MCS-51系列与其特点是由浅入深,注重接口技术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是当今制造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倾向,也是我国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认为,它是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在机电系统和产品中如何将机械、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综合应用,以求机电系统和产品达到最佳的组合。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要的是嵌入式微机,而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功能强等特点,适于嵌入式应用。智能仪器、家用电器、数控机床、工业控制等机电设备和产品中竟相使用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及时间校准研究﹡ 陈姚节戴泽军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430081 ) 摘要用单片机来设计数字钟,软件实现各种功能比较方便。但因软件的执行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就会出现误差。对比实际的时钟,查找出误差的来源,并作出调整误差的方法,使得误差近可能的小,使得系统可以达到实际数字钟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1 , 串 使用。采用一个频率为 11.0592 MHz 的晶振构成时钟电路。系统原理图如图 1 : 图1 系统原理图 2.软件实现与流程 2.1 主程序

由于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有程序中断来完成的,主程序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做,但因键盘扫描是通过程序查询的方式实现的,所以主程序只循环扫描键盘。主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 定时和串口程序 2.3 数据的显示与刷新 更新显示器涉及到两个操作:发数据和改片选信号。但实践发现,代码中无论是先改片选信号还是先发数据信号,都会出现重影(即相邻两位显示差不多)这也是动态扫描引起的。实践先该片选,则前一位的数据会在下一位显示一段时间;先发数据,则后一位的数据会在前一位显示一段时间。因而出现重影。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先进行一个消影操作,然后再发片选,最后发数据。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重影问题。这样做的关键在于,在极短

的一段时间内让显示器都不亮,等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以后再发数据,只要显示频率足够快,是看不出显示器有闪烁的(程序用定时中断频率作为显示更新频率,在表 1 中,只当更新率??00 赫兹时,才发现显示器有闪烁)。这段显示程序代码如下: P1=0 x00; // 消影 作为一次还是多次处理,必须有一个标准。程序中我用到了一个标志位,相当于中断系统的中断标志。当用户按下键时,标志清零,松开键时,标志恢复;键按下超过一定时间(靠一扫描计数器判定)后,恢复标志,则经过一定的时间延迟(也靠一扫描计数器判定)可以响应一次按键(即一次按键的多次响应)。而事实上,键盘响应程序就是一个事件触发器,键盘的每一个状态(按下,松开, 点击)都可能引发一段响应程序(如:重新设定键按下 =>

51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2012197213 2012118029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 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11)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基本要求 1)实现最基本要求的1~10部分。 2)键盘输入可以控制电子时钟的走时/调试。 3)设计键盘输入电路和程序并调试。 4)掌握键盘和显示配合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发挥部分

数字转速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概述 0 2.1 基本原理 (2) 2.2 设计思路 (2) 2.3 设计方案 (2)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4) 3.1按键设计电路图 (4) 3.2 显示电路设计图 (4) 第4章软件设计 (6) 4.1主程序流程及说明 (6) 4. 2中断服务子程序 (7) 4.3键盘扫描程序 (7) 第5章系统调试及软件仿真 (9) 5.1 程序调试 (9) 5.2 硬件电路调试 (10) 第6章总结 (12) 第6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4) 附录A (15) 系统原理图: (15) 附录B (16) 程序清单: (16) 第1章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单片微机技术也获

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单片机已经在日常生活和控制领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正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工科学生应该牢牢掌握这一重要技术。而课程设计这一环节是我们提高单片机应用能力的很好机会,也是我们学好这一课程的必经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进一步巩固我们前面所学理论知识,使我们对单片机理论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掌握。另外通过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并能够在自己的深思下和老师的指导下得到及时的解决。再次,它能使我们的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本课程设计是单片机系统在测速方面的简单应用。目前单片机技术已经在电机转速等为控制对象的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这一控制过程中必须通过单片机来测量转速。基于此本课程设计利用89C51单片机及外围电路来设计一个数字转速表。通过测量转速所对应的方波脉冲来测量转速,其转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给定,同时其具体数值也可以在LED 上显示出来。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微控制器在工业测控系统,智能仪器和家用电气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单片机的品种很多,但MCS-51系列单片机仍不失为单片机中的主流机型。本课程一MCS-51系列以及派生系列单片机芯片为主介绍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与其特点是由浅入深,注重接口技术和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制造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倾向,也是我国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认为,它是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在机电系统和产品中如何将机械、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综合应用,以求机电系统和产品达到最佳的组合。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要的是嵌入式微机,而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功能强等特点,适于嵌入式应用。智能仪器、家用电器、数控机床、工业控制等机电设备和产品中竟相使用单片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