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之判断种类

现代汉语之判断种类
现代汉语之判断种类

现代汉语之判断种类

一.判断合成词的种类

复合词

1联合式;A和/或/而B 例如,海(和)洋

联合式分为四类

·同义联合追逐人民

·反义联合大小方圆得失

·类义联合江山尺寸(同类事物,或者有包含关系)·偏义联合忘记(偏重于忘的意思)

2偏正式A的B 或者像A一样的B 象的牙

偏正式分为两类

定中型:皮鞋貂皮一般是形容词加名词

状中型:热爱飞快冰冷?+形容词

3补充式

补充式分为三类:

·动补澄清提高一般是动词加上补充的结果,澄完之后就清A得/不B 最典型的是提高提得高提不高

·名词+量词纸张书本车辆(这类被称为名量型动补,通过改变语序,例如,车辆可变为一辆车。)

·名词/处所/时间+方位名词晚上国外

4.动宾式A了/着/过B 裹着腿下了岗革了命

5.主谓式AB了A很/在B 这类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是陈述

和被陈述的关系

6,重叠式妈妈刚刚这类词可以简化为妈刚不改变词的意思

而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姥姥瑟瑟谆谆就不可以简化为一个字

也许你会问,姥姥是不是可以简化为姥是的个别地区是这样叫的,但是要以大部分地区为准,所以它不可以简化为姥

那么单纯词如何分类呢

·最简单的是单音节就是一个字啊天

·多音节中1,双声连绵词是声母相同的崎岖

2,叠韵连绵是韵母中韵腹韵尾相同的,韵头可以相同逍遥就是这样有的书上说是两个音节的韵母或者韵尾不同,其实是不准确的。

3,音译词最好分巧克力歇斯底里

4,叠音字见上文

5,拟声词咯吱扑通

那么问题来了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怎么判断一个词他是一个语素还是多个语素呢

我们以两个字的为例子

两头都可替换,并且替换之后意义相同的就是两个语素

例如人民人可以变成人生民可以变成民意意思和原来的

人民中的人的意思和民的意思一样那么就是两个语素

·其次两个字中有一个可以替换,例如蝴蝶蜘蛛苹果

着就可以分为两类

蜘蛛的蜘单拉出来没有意义虽然蛛可以组词并且意思不变,但是他只能算作一个语素

第二种苹果,虽然苹不能单独组词,但是,苹是有意义的,所以他就是两个语素

仓皇这类词,仓可以组词为仓促,皇就不一定组词后为原来的意思这种词不是外来词音译词,他只是从古代流传到现在的,那么他就是一个语素

·最后一种两边都不能替换的,例如可乐彷徨,两边都不可以替换不可以组词,那么他就铁定是一个语素

如果是外来词,音译词,奥林匹克之类的那就是一个语素因为他字再多也不可以拆开组词后为原来的意思。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接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音译词、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等。 一、拿来主义——直接用外文字母 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音乐电视的缩写)等等。诸如 GDP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音译词 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比如:英美人名,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还有地名,如:纽约,伦敦,加拿大等等,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比如:粉丝、派对、咖啡、沙发、巧克力、模特、雷达等。“逻辑” 这个外来语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接使用原文的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直接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例如:布丁,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尼康,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可卡因,一种毒品等。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有些音译词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如“佛”、“的士”等;有些则被淘汰,如“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由“民主”和“科学”所取代。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

英语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作者:刘爽 (天津财经大学 2006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在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其中尤以号称世界语言的英语为最。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现代汉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深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演化。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外来词的涌入,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大量英语外来词的不断涌入,为汉语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1. 涉及范围 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量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外来词,进入汉语,几乎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商业、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对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 1.1 科技领域 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词汇大量出现,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科技外来词,如克隆(Clone)、纳米(Nanometer)等。而其中最显著的是计算机领域。由于欧美、特别是美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发展水平最高,在这一领域中,英语词汇毋庸置疑地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每天都会涌现大量英语新词,而往往这些英语词汇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对等词,于是人们干脆把这些词直接拿过来使用,如因特网(Internet)、伊妹儿(E-mail)等。伴随着网络的急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成为当下流行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向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蔓延。 1.2 商业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众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众多国际商业品牌引入国内,大量外来词以音译等方式出现,进入汉语体系中,如奔驰(Bench)、耐克(Nike)、柯达(Kodak)等。

关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关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俞士汶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1.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 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与中文系合作,经过几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服务于语言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并将数以万计的词语实际进行了归类,与此同时还按类详细描述了每个词语的多种语法属性,初步建成了“现代汉语语法电子词典”,另外对数十万字的语料进行了切分和词性标注。这就又进一步检验了词类划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这到如此规模和如此浓度的汉语语言工程实践可能是罕见的。 本文介绍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分类的理论基础,并以若干词类例详细介绍具体的划类准则。 现代汉语的词分以下18个基本词类,括号中的拉丁字母是各个词类的代码。 名词(n),时间词(t),处所词(s),方位词(f),数词(m),量词(q),区别词(b),代词(r),动词(v),形容词(a),状态词(z),副词(d),介词(p),连词(c),助词(u),语气词(y),拟声词(o),叹词(e)。 这些基本词类可以合并为较大的词类。名词、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数词、量词统称为体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统称为谓词。有一部分代词属于体词,另一部分代词属于谓词。体词、谓词、区别词和副词又合称为实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合称虚词。实词与虚词是汉语两大词类。此外还有拟声词与叹词,它们游离于这两大词类之外。 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规技术要求庆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配备一部电子词典。对于计算机来说,可以认为作为电子词典的登录项的语言单位是“词”。基本中大部分肯定是语言学家认同的词,这也就是暗示了其中一部分不能看作“词”。从计算机处理实际文本的需要出发,从提高计算机处理效率的角度考虑,词典中另外包含了以下7类语言成分: 前接成分(h):阿,老,非,超,单 后接成分(k):儿,子,性,员,器 语素字(g):民,衣,失,遥,郝 非语素字(x):鸳,批,蚣 成语(i):接部就班,八拜之交 习用语(l):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简称略语(j):三好,全总 前4类是比“词”更小的单位,不成词。这些成分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电子词典的规模允许,应当尽可能地将这些成分全部收入。后3类是比“词”更大的单位,词典中只能收一部分使用频率高的。本文将电子词典中登录的各种语言万分笼统地叫做“词语”。

不说不知道现代汉语里的日本外来语

不说不知道现代汉语里的日本外来语 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古代,一直是日本向中国学东西。明治维新以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几乎一直都是中国向日本学习。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量学习、引进日本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经济制度上长处;比如清朝末年与民国初期中国人的赴日留学热,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成为同盟会的主要成员来源、成为中国反封建反民族压迫事业(即反清革命)的中流砥柱。客观上日本也为中国培养了大量进行现代化事业的人才(在历史学上从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到全国解放的1949年属于中国的“现代 ”时期、解放后的历史时期称作“当代 ”),当然这些在日本留过学的中国人在解放后的建设事业中也作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象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蒋介石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他们人生的黄金时代(即青年时期)都在日本读中专、大专和本科。第一篇中文版的《共産党宣言》就是李大钊把日本人翻译得到的日文版共産党宣言再翻译成中文而得到的。鲁迅所翻译的东欧和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也都是鲁迅把东南欧文学作品的日文版翻译成中文而得到的,而且鲁迅有众多的日本友人、日本同志(比如和他志同道合的内山完造)。下面再来说说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近代,在对西方科技和文化学习的速度方面日

本比中国快,再加上中国以前的书面语都是文言文,因此很多中日两国没有、从欧美引进的生活用品或事物的叫法是日本首先把这些事物的英文名称翻译成汉字(实际上是日文),于是中国便从日文中借用、拿来了这些翻译语。下面我列出一些来B:白夜、百日咳、版画、半径、半旗、饱和、保险、保障、备品、背景、必要、编制、变压器、辩护士标本、标高、表决、表象、病虫害、舶来品、博士、博物、不动产、不景气C:财阀、采光、参观、参看、参照、策动、插话、茶道、长波、常备兵、常识、场合、场所、衬衣、成分、成员、承认、乘客、乘务员、宠儿、抽象、出版、出版物、出超、出发点出口、出庭、初夜权、处女地、处女作、储藏、储蓄、触媒、传染病、创作、催眠、催眠术、错觉D:大本营、大局、大气、代表、代言人、代议士、贷方、单纯、单利、单位、单行本、但书、蛋白质、导火线、德育、登记、登载、等外、低调、低能、低能儿、低压、敌视、抵抗、地上水、地下水、地质、动态、动议、动员独裁、独占、读本、短波E:二重奏F:发明、法律、法人、法庭、法则、番号、反对、反感、反射、反响、反应、泛神论、泛心论、范畴、方案、方程式、方程、方针、放射、分解、分配、分析、分子、风琴、封建、封锁、否定、否决、否认、服务、服用、辐射、复式、复员、复制、副食、副官、副手G:改编、改订、概括、概略、概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因外来词中的字母词书写形式特殊,单列为一类,见三、现代汉语常见字母词) A B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W Y Z A 外来词外文原 词 解释其他音译 阿 斯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解热 镇痛药 阿司匹 林、阿斯 匹灵、阿 司匹灵、 阿斯必灵 澳Australia 国名

大利亚 奥 斯卡Oscar 美国电影界每年颁 发给在电影编导表 演等方面取得优异 成绩的人们的金像 奖 爱 滋病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缩写;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 合症 爱兹病、 艾滋病 TOP B 外来词外文原词解释其他音译

芭蕾(舞)ballet 一种起源于 意大利的舞 剧 巴士bus 公共汽车拜拜bye-bye 再见 白兰地brandy 用葡萄等发酵蒸馏制成的酒 百事可乐Pepsi-Cola 一种饮料品 牌 磅pound 重量单位 保龄球bowling 一种室内体育运动项目 奔驰Benz 德国汽车品牌 绷带bandage 包扎患处的纱布带 泵pump 吸排液体的

器械比基尼bikini 泳装 冰淇淋ice-cream 雪糕冰激凌、冰结涟、冰淇凌、冰其淋、冰激淋 布丁pudding 蛋糕、甜点布甸、布饤布什Bush 外国男子名 TOP D 外 来 词 外文原词解释其它音译 打dozen 十二个为一打大、打臣、大臣 代沟generation gap 两代人价值观 念等方面的差 异

道 林纸dowling paper 一种精致的印 刷用纸,用木材 为原料制成 迪 斯科disco 放送流行乐曲 唱片供人跳舞 的夜总会,以后 也专门指一种 流行乐曲以及 和着这种音乐 所跳的舞蹈 的士高 的 确良dacron 涤纶织物 的确凉、涤 确良、达克 纶、大可 纶、涤良、 的良 的 士 taxi 出租车 涤纶terylene 一种合成纤维 特纶、特丽 纶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形容词、、和。 :、、、、叹词、。 1.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判断动词。有与无对应是存在性动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 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特点分析

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特点分析 [摘要]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占有10 %以上的比例,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部分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外来词的现状、外来词特点分析、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对待外来词的态度。外来词的特点从音译借词和意译借词来分析。 [关键词] 外来词,特点,音译,意译 信息时代交流频繁,各种语言相互影响,任何一种语言都会吸收一些新鲜的词汇。汉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也包括外来词汇。但这些外来词汇都有些什么特点,体现了什么发展趋势,在将来会出现什么变化都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一、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现状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10 %以上的比例。据统计,总数有近万个,仅音译词就有 20XX 多个,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体育、通俗流行文化等方面。比如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外来词,肯德基(kentackey)、可口可乐(CokaCola)、雪碧(sprite)、麦当劳(McDonaild’s)、汉堡(ham-burger)等。与经济、科技、教育、思想等方面有关的外来词,克隆(clome)、黑客(hack)、MBA(工商管理硕士)、雅痞(Yuppies)等。这些词分别来自于梵文、拉丁文、希腊语、意大利语、日语、俄语、英语、法语、德语等。还有比如从俄语中吸收来的布尔什维克、苏维埃,从法语中吸收来的蒙太奇,从英语来的巴士、芭蕾、汉堡等。但数量最多的当属英语[1]。可以说,进入汉语的外来词在数量和使用范围上都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外来词的特点分析 外来词大体上可以分为:音译借词和意译借词。 音译字是用音近的汉字去记录外语的音,因此音译字往往只是记音的符号,而与该字原有的意义并无关联,如taxi 用汉字“的”和“士”来记录,这两个汉字只代表发音,与其原来的意义无关[2]。进入20 世纪,随着大量外来语的涌入,音译字也出现新的特点。 比如说,以某一个字组为原型范式,仿造出一系列字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新词被赋予了“类”的概念意义。如比照“酒吧”,类推出了“茶吧”、“氧吧”、“书吧”、“网吧”等一系列字组,“吧”也从无意义音节具有了“类”的概念意义,即“有特定功能或设施的休闲场所”。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漢語通論(七) 判斷句,也字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词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在現代漢語裏,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 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例如: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例如: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 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係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例如: 是吾師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 在這兩個例子裏,“是”字用作主語,“吾師”“社稷之臣”是謂語。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今天就是這樣。) 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1] (莊子·逍遙遊)“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語氣詞。 在這三個例子裏,“是”字用作謂語,“今日”“武王”“湯之問棘”是主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莊子·逍遙遊) 在第一個例句裏,“是”字複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情,其餘由此類推。 但是,在古代漢語裏,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 在第一個例子裏,“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 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讲解学习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 展与现状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摘要 现代汉语外来词词汇是在继承古代汉语的外来词汇的基础上又不断吸收新的外来词丰富发展起来的。汉民族在其他民族各方面交往中,各民族语言往往相互影响和渗透,就产生了外来词。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现代汉语外来词概况,讲到了外来词的含义以及外来词的性质和功能。第二部分,分别讲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中的音译式外来词、意译式外来词和借形式外来词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外来词的规范”部分,简要地说明了外来词规范的问题和规范的原则。 第四章诉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说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中的新动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泛滥。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规范现状 目录 摘要... II 引言 (2) 第一章现代汉语外来词概况 (3) 1.1外来词的含义 (3) 1.2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基本形式 (3) 1.2.1音译式外来词 (3)

1.2.2意译式外来词 (3) 1.2.3借形式外来词 (4) 第二章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 (5) 2.1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主要特点 (5) 2.2外来词的发展特点 (5) 第三章现代汉语外来词存在的问题 (7) 第四章外来词的规范 (8) 4.1外来词规范的问题 (8) 4.2外来词规范的方法 (8) 第五章外来词的发展 (10) 5.1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 (10) 5.2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新动向—字母词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今日之世界被称为“地球村”,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大文化的视野来看,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汉语必然要受这种国际化潮流的驱动,其表征便是其外来词的日益丰富多彩。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外来词更能体现生活的新变化。所以,外来词的大量涌入恰好说明了我们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密切以及人们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且相如素.贱人。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2.因果判断句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 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和“特殊判断句”。 1.一般判断句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 2.简略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例如: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和特点

各类词性和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五.量词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677232.html,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问题 作者:王文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50期 摘要:词类划分是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现代汉语的词跟西方语言的词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这就使得汉语的词类划分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部权威的全面标明词类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不得不令我国的教师、学生、中文信息处理工作者以及外国朋友们感到遗憾和焦急,笔者又学习了新发表的有关词类的论著,现在把自己对于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思考写在下面,敬请指正。 关键词:现代汉语;汉语词类;划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03-02 词的分类是语法分析的基础,也是语法研究的中心部分,我国语法学界对词类的划分问题意见最为分歧,争论也最为持久。关于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尽管如此,研究汉语语法,同研究其他语言语法一样,首先必须解决词类划分问题。陈望道先生曾说:“普通文法都把研究的范围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可以叫做词论,一个叫做句论。词论也有一些人称作措词论或连语论。句论的内容在不同的语文当中也没有极大的差异,大概可以挪借;词论的内容则彼此可以有极大的差异,非设法解决不可。研究任何一种语文的文法,都不能不拿它当作第一个难关来打。”看来,词类的划分对研究语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从理论上推动语法研究的进展,丰富和完善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经过九十年的探索,经过多次讨论,应该说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目前还有一些不同意见,但在不少主要问题上多数人的意见已经逐步趋于一致。此外,汉语词类的划分在实践上使汉语语法问题的分析更具操作性,给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研究词类划分问题,必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词类”,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那么,什么是词类呢?杨海明等编著的《语法分析与教学》(1999)中说:“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即根据词的语法特点,结合词的意义,划分词的类别”,这里的“语法特点”是指“词的形态、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三方面”;马庆株在《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1998)中提到:“词类是一种语法类聚。”“词类定义应该反映各个词类的语法特点……”沙平在《汉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论》(2000)中提到:“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所谓语法功能,指的是词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的总和,用现代语言学术语来说就是指词的语法分布(distribution)。词依据这种语法功能(分布)的异同类聚而成的类别就是词类。”邢福义在《汉语语法学》(1997)中提到:“语法上所说的词的类别,即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征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我们知道,词类就是词的语法分类。 那么,为什么要划分词类呢?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1952)中说:“区分词类,是为的讲语法的方便”;沙平在《汉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论》(2000)中写道:“我们划分

论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与使用

摘要:一个民族语言借用、吸收另一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历史上汉语在自身的发展中,很早就有吸收外民族词语的传统,并在不同时期借鉴和吸收了许多外来词。外来词的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汉语的面貌。有些外来词经过吸收、融合和同化,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之后甚至感觉不到它们是来源于外民族的语言。本文分析探讨了现代汉语借用和吸收外来词的途径和方式,分析了新形势下现代汉语在外来词影响下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并对当今社会大量使用外来词的现象做了简要的分析。 1.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语言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在语言的动态变化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快捷、最频繁的。吸收和使用外来词成为语言词汇变化的重要因素。借用外来语是语言词汇发展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英语中的外来语词大约占其词汇量的一半。 “外来词”这一术语,有多种叫法,如“外来语”(1902年从日语中的汉字借到国内)、“借字”、“借词”(源于英语中“borrowed word”,“loanword”等术语,英语中只要词源是外族的本族词语都被当作外来词)、“音译词”、“外来概念词”(相当于意译词)等。外来词是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产物。吸收和使用外来词是一个民族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一个民族语言借用、吸收另一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自古有之,各民族语言皆有之”[1]。 历史上汉语在自身的发展中,很早就有吸收外民族词语的传统,并在不同时期借鉴和吸收了许多外来词。有些外来词经过吸收、融合和同化,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之后甚至感觉不到它们是来源于外民族的语言。外来词的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汉语的面貌。 2.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主要方式 语言的发展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新名词的产生。一种新名词就表示一个新的事物。人们在和别的民族交往过程中,不断会传递一些新的词汇。汉语吸收外来新词汇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翻译来表达新的外来词。从表达方法看,现代汉字是“表意和表音文字”。汉字既有表意功能,又有表音功能。因此,外来词有音译词和意译词或音意兼译词等形态。 2.1通过音译借用吸收。由于语音系统的差异,汉语也是按照自己的语音系统对外来词进行了吸收改造。 纯音译词。语音和语义全部借自外族词,有时也叫做纯借词,这是狭义的外来词。例如,“歇斯底里”,这四个字内部并无一定的语义关系,它只是音译了英语(hysteric)。再如:罗曼蒂克(romantic)、吉他(guitar)、布丁(pudding)、巧克力(chocolate)、克隆(c1one)、比基尼(bikini)、麦当劳(Mc Dona1ds )、拜拜(bye bye)、马拉松(Marathon)、高尔夫(golf)、坦克(tank)、雷达(radar)等。 2.2通过音意兼译。 2.2.1音译加义标。传统意义上的音译兼意译词,也就是音译加义标(义标表示这一个词的类属),词的前一部分借用原外族词的读音,后一部分采用汉语固有的语素表明词的类属,音译部分为三音节或多音节的。在使用过程中,义标有时可以省略不说。例如:艾滋病(AIDS)、桑拿浴(sauna)、芭蕾舞(ballet)、踢踏舞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渠县职业中专学校张吉轩 摘要:古代汉语判断句是文言文中的常用句式之一,判断句的谓语(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 性词组作谓语)主要用来判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的 句子,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在内容上有很多相同点,但在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判断句;古代汉语判断句;等同关系;类属关系;判断句的活用;语气助词。 一、句子的分类 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句子具有表述性的特点。表,指的是表达客观现实;述,指的是陈述主观意图。 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常按一定的标准对句子进行分类。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分出的句子的种类是不同的。 1、根据句子的语气可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如: ①他正在开会。(陈述句)②他在干什么?(疑问句) ③你别再赌了。(祈使句)④你真棒!(感叹句) 2、根据表示肯定还是否定可将句子分成肯定句和否定句。肯定形式有的用“是”,有的不用“是”,有的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否定句一般要用否定副词“不”、“没”、“没有”、“非”等。如: 肯定句: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②你想干什么?③你应该爱惜身体。 否定句:①秋天没有夏天热。②你不想干什么?③我并非借题发挥。 3、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可以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单句的下位句型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如: ①他兴高采烈地说着话。(主谓句)②不准说话!(非主谓句) 复句的下位类型有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如: ①我们是教师,又是学生。(联合复句) ②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灰心丧气。(偏正复句) 4、在句子的多种分类方法中,按谓语性质的分类是基本的,着眼于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把句子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 叙述句的谓语主要用来叙述主语的动作、行为或变化;描写句的谓语主要用来描写主语的性质和状态;判断句的谓语主要用来判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如: ①满天黑云顿时消失了。(叙述句) ②人民的生活富裕得很。(描写句) ③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判断句)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2)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六类. 。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实词。例如: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可分指人和指物、指时间、指处所(地点)等四类。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李白、白居易。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去年。 表处所(地点)的:云南、上海、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分两种: 第一:单纯的:上、下、前、后、左、右、中、东、南、西、北、内、外。 第二:合成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后边、南面、里头、外头、中间。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1、表示一般动作行为: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3、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怕、担心、讨厌、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4、表示判断(判断动词):是、有 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应当、应该、配、值得、得(dei)、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开来、开去、起、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试——试试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2、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第一:“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中文中的日语外来词

中文中地日语外来词 现代汉语词汇中都来自日语,没有这些词汇你将无法说话.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生保年著文,指出「共产党、干部、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句话完全是日语外来语组成地.文章中将日语外来语分为以下 几类: 一、修饰词被修饰词 ()形容词名词例:人权、金库、特权、哲学、表象、美学、背景、化石、战线、环境、艺术、医学、入场券、下水道、公证 人、分类表、低能儿 ()副词动词例:互惠、独占、交流、高压、特许、否定、肯定、表决、欢送、仲裁、妄想、见习、假释、假死、假设二、同义词复合例:解放、供给、说明、方法、共同、主义、阶级、公开、共和、希望、法律、活动、命令、知识、综合、说教、教授、解剖、斗争三、动词宾语例:断交、脱党、动员、失踪、投票、休战、作战、投资、投机、抗议、规范、动议、处刑四、由上述单词组成地复合词例: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治外法权、土木工程、工艺美术、自然科学、自然淘汰、攻守同盟、防空演习、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动脉硬化、神经衰弱、财团法人、 国际公法、最后通牒、经济恐慌 其他还有:[动词]服从、复习、支持、分配、克服、支配、配给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地基本概念]哲学、心理学、论理学、民族学、经济学、财政学、物理学、卫生学、解剖学、病理学、下水工学、土木工学、河川工学、电气通信学、建筑学、机械学、簿记、冶金、园艺、和声学、

工艺美术 [结尾词]()化:一元化、多元化、一般化、自动化、现代化等()式:流动式、简易式、方程式、日本式、新式等 ()炎:肺炎、胃炎、关节炎、气管炎、皮肤炎等 ()力:生产力、原动力、想像力、劳动力、记忆力等 ()性: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周期性、习惯性等 ()地:大众地、民族地、科学地、绝对地、公开地等 ()界:文学界、艺术界、思想界、学术界、新闻界等 ()型:新型、大型、流线型、标准型、经验型等 ()感:美感、好感、优越感、敏感、读后感等 ()点:重点、要点、焦点、观点、出发点、盲点等()观:主观、客观、悲观、乐观、人生观、世界观、宏观、微观等()线:直线、曲线、抛物线、生命线、战线、警戒线等 ()率:效率、生产率、增长率、利率、频率等 ()法:辨证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方法、宪法、民法、刑法等()度:进度、深度、广度、强度、力度等 ()品:作品、食品、艺术品、成品、展品、废品、纪念品等 ()者:作者、读者、译者、劳动者、缔造者、先进工作者等 ()作用: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光合作用、心理作用、副作用等 ()问题:人口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教育问题、国际问题等 ()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新时代、旧时代等 ()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