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

略论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
略论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

 第38卷 第2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3月 

 

V o l.38 No.2 

JOURNAL OF ZH ENGZHOU UNIVERSITY M ar.2005 

收稿日期:2004-09-10

作者简介:戴庞海(1966-),男,河南灵宝人,郑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研究。本文得到郑州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考古学与古代文明研究”课题的资助。

略论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

戴庞海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冠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20岁男子加冠以示成年的礼仪,在魏晋以前备受重视,被称为“礼之始”,有相当繁琐的礼仪。冠礼的功能众多,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文章重点论述了冠礼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主客体及方法,并对冠礼的教育功能做了客观评价,认为它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礼仪水平,增强团体成员的社会、家庭责任感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冠礼;教育功能中图分类号:K 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5)02-0022-05

冠礼属“五礼”中的嘉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

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即古代华夏族的成人礼,在历史上曾享有很高的地位,有完整而又繁琐的礼仪程序。魏晋以后,逐渐简化,并逐步走向衰落。冠礼的功能众多,如标志受冠者成人,让受冠者取得婚姻、治人、参加祭祀等权力以及参加军事行动的义务,等等。但是,它的核心功能是教育,这一点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一、中国古代冠礼概述

《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认为冠礼是礼的始源。据研究,冠礼是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即成年礼)演变而来的。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都要参加“成丁礼”,然后才能成为本氏族的正式成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如参加氏族会议、选举和罢免酋长等,还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如参加生产劳动和对外战争等。在行礼之前,通常“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的考验,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氏族正式成员的条件”[1]。世界上比较原始的民族和部落,普遍都有成丁礼。我国华夏族后来的成年礼是男子冠礼、女子笄礼。根据《仪礼·士冠礼》和《礼记·冠义》等文献,完整的冠礼仪式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行礼前的准备工作

1.筮日、戒宾。筮日,就是通过卜筮的办法,选择

吉日作为行礼的日子。《士冠礼》说:主人和各位有司

都要“玄冠朝服”,“筮于庙门”。对此,《礼记·冠义》解释说:“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又说:“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可见,古人对冠礼是极为重视的。如果所卜日子不吉,则需重新占筮选择吉日。戒宾,是指主人把举行冠礼的日期告诉宾,请他届时参加。

2.筮宾、宿宾。《士冠礼》云:“前期三日,筮宾,如求日之仪,乃宿宾。”所谓筮宾,就是挑选在冠礼仪式上为受冠者加冠的来宾。按照中国传统礼俗,冠礼由受冠者的父或兄主持,但真正为这个青年加冠的则是一位德高望重或者是有福气的来宾。筮宾在冠礼日的前三天举行,其仪式和筮日相同。然后,主人亲自去邀请被卜选出来的宾,这就是宿宾。宿,通速,约请、邀请的意思。

3.为期。即冠礼前一日在祢庙确定行礼的时辰,由宰代主人说,“质明行事”,也就是天亮时开始行礼。同时,“告兄弟及有司”[2]。

(二)冠礼正礼

1.陈服器。即准备加冠所需的各种用品,并在仪式开始前陈列出来。用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冠及衣服,有爵弁、熏裳、纯衣、缁带、皮弁、素积等;二是头饰,主要有栉、纟丽(黑缯)、笄等;三是与敬神及敬祖有

·

22·

关的东西,如醴或酒、勺、觯、木四、脯醢等。

2.就位与挽髻。行礼之日,主人在祖庙阼阶(即东阶)偏北的位置设好受冠者的席位,这就是《礼记·郊特牲》所说的“嫡子冠于阼”。阼阶乃主人之阶,在阼阶上举行冠礼,就意味着他已成为可以代父行事的成年人了。只有嫡子才能享受在阼阶行冠礼的权利,若是庶子就只能在房外行冠礼。冠礼开始时,主人从所站的阼阶下出发到大门外迎宾,而受冠者则“采衣,纟介,在房中,南面”[2]。郑玄注云:“采衣,未冠者所服。《玉藻》曰:童子之饰也。……纟介,结发。”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以衣服和修饰等外在特征作为标志来区分幼童和成年人的。受冠者从房中出来后,由赞冠者(帮助主宾加冠的人)用栉为他梳头、挽髻、加笄,再用纟丽把头发系好,以便加冠。

3.加冠。是冠礼的中心环节,由主宾为受冠者加三次冠,受冠者须相应地改换三种服装。初加缁布冠,穿玄端、缁带、赤而微黑的蔽膝。再加皮弁,穿素积、缁带、素蔽膝。后加爵弁,穿熏裳、纯衣、缁带等。每次加冠后都有祝辞,如初加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2]

4.宾礼冠者。即主宾以甜酒款待受冠者。筵席设于室门西边,受冠者坐在席西端,面朝南;宾从室门东边走上前将甜酒授给受冠者。受冠者在西边下拜,然后接受;与此同时,宾也要在东边答拜。

5.拜见母亲。受冠者从席上下来,到席子南端面朝北坐下取些肉脯,然后自西边台阶走下,到东边的小门外拜见母亲。“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2]

6.命字。命字由宾主持。宾云:“礼仪既备,令月吉辰,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2]

(三)正礼后诸仪

1.见兄弟、赞者及姑姊。取字后,主人将宾送出庙门,并提出宴请宾。宾许。之后,受冠者见兄弟、赞者,入内见姑、姊。

2.拜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等。受冠者改穿玄冠、玄端、赤而微黑的蔽膝,带着礼物去见君、卿大夫、乡先生。玄冠是当时通行的礼帽,在祭祀、上朝之类的正式场合使用。受冠者戴玄冠去见亲属及国君、卿大夫等,表明已正式“成人”。

3.酬宾、送宾。主人用醴招待宾,又以一束帛、两张鹿皮酬谢宾,最后将宾送到大门外。另外,主人还要派人将招待宾用的牲肉送至宾家。

以上是一场完整冠礼的全部过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冠礼都要严格遵循此程序,甚至在《士冠礼》中便规定了诸多例外,如“冠者母不在,则使人受脯于西阶下”,“若孤子,则父兄戒、宿(再戒)……”等等。而且,由于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等差异,冠礼程序也可繁可简。据《大戴礼记》等书记载,诸侯的冠礼是“四加”,即在三加之外又加一玄冕;天子则为“五加”,是在诸侯“四加”的基础上,加衮冕。当然,普通百姓一加缁布冠也就足够了。

与男子冠礼相适应,女子的成年礼是笄礼。《礼记·丧服小记》云:“许嫁笄而字之,死则以成人之礼。”《公羊传·文公十二年》亦云:“妇人许嫁,字而笄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笄礼的功能和冠礼一样,都是标志成年的。《礼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女子通常在15岁许嫁之时行笄礼,结发加笄,同时取“字”。行礼时,由主妇为笄者结发著笄,由女宾以酒醴礼之。然后,还要对此女进行妇德教育,使她能为人妻。女子到20岁,即使还未许嫁,也要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此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但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尚有古笄礼之意。

二、冠礼的教育功能

(一)礼教的本质功能

冠礼是中国礼教的一部分,要探究冠礼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先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礼教”的本质功能。礼教,它植根于礼的本质之中,所强调的是“敬”。“敬”有“对己”和“对人”之分:对己是尊重自己,对人则是尊重他人,其目的是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从本质上说,礼教乃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要将人的视、听、言、行制约在礼教之中。礼教又叫礼法,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但是它发挥作用的方式却不同于法律。司马迁说:“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于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3]可见,前者主要是用以预防的,而后者主要是用于救治的。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群体生活中的许多偏差行为都不受法律的制裁,但人们一般都不会胡作非为,这就是礼教发挥作用的结果。

礼教具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冠礼作为中国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具有教化功能。

(二)冠礼教育的目的

德国教育家布雷岑卡说:“在规范概念的意义上,教育目的意指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设想和有关一个或多个受教育者的人格状态或者人格特征,它们不仅应该变成为现实,而且受教育者还应该通过教育而有助于它们的实现。”[4]即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可能性、不确定性的一种假设和设

·

23

·

想,认为受教育者可能会达到的人格状态、人格特征的一种预设。这意味着教育目的要么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现象,要么是这主观心理现象客观化表现的文化现象。它形象直观地表明教育目的是教育者把自己的希望、意愿和理想通过教育作用于受教育者[5]。

冠礼作为成年礼的一种,其教育目的自然是要让受冠者“成为一个人”,即成人。那么,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能算是成人呢?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6]这样的“成人”几乎为“完人”,显然不是成人礼中所说的“成人”。成人礼中的成人,是名词,指成年人;或者是动词,指成年,成为人。前者在古代有种种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有以下几项:(1)年龄。礼制上一般以男子20岁为“成人”,“男子二十,冠而字”[7]。当然,还有其他看法,如“十二岁说”

[8]、“十五岁说”[9]、“十九岁说”[10]等。(2)生理上的成熟。20岁之所以被定为成人的年纪,是因为此时男人已有生育能力了。(3)学会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4)心智的发达。这是一个连续成长的过程,要经过十多年才能完成。(5)对伦理与社会生活准则的自觉认同。这就是《礼记·冠义》中所说的“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成人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11]。

(三)教育的过程与内容

冠礼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冠礼教育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致分为仪式前、仪式中和仪式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内容。

冠礼仪式前的教育活动。《礼记·内则》云:“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般

革革,女

革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衤夸,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同书《学记》篇也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谓之大成。”古人8岁入小学,则“小成”应在15岁,“大成”应在17岁。上述学习内容,既有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如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但更多的则是文化规则,如经书、礼仪、文学、舞蹈等。当这些学业完成以后,就表明此人已能按照这种文化体系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可以作为本社会的正式成员,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冠礼。从实质上看,冠礼仪式就是儿童期这十多年学习效果的终期考核和验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是一切之首,而冠礼则是“礼之始也”,一个人一旦加冠,就要自觉地遵循成人的礼仪,所以古人说:“冠则成男女之德也。”[12]

女孩的教育与男孩相比有很大不同。《礼记·内则》云:“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台

木、治丝茧、织纟壬组纟川,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这里,“十年”是指十岁,“姆”是指女教师。郑玄注《仪礼·士昏礼》云:“妇人五十无子,出不复嫁,以妇道教人者,若今时乳母矣。”“婉娩听从”之类就是所谓的“妇道”,后世更明确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行为修养、性格脾气、语言谈吐、穿着打扮到生活操作等方面都对女性作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经过数年的教育,到15岁左右,女孩就可以举行成年礼(笄礼),之后便可以谈婚论嫁了。

冠礼仪式中的教育活动,可以说贯穿于冠礼的全过程。从冠礼举行前的筮日筮宾,戒宾宿宾,器物陈设,到仪式过程中来宾和父兄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一不是对年青人的礼仪教育,而宾在每次加冠、行醴礼或醮礼及命字时对受冠者所说的祝词,冠礼后卿大夫、乡先生的赠语,显然都包含有道德和理想教育的内容。如要求受冠者“弃尔幼志,顺尔成德”,“敬尔威仪,淑慎尔德”[2],“成人在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13]等等。

冠礼教育活动并没有随冠礼仪式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在继续进行着,并且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如《礼记·内则》云:“二十而冠,始学礼……舞《大夏》,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

(四)冠礼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1.冠礼教育的主体

冠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冠礼的教育主体(即教育者)也不是一个人,而是由许多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有:

(1)父母及家族中其他尊长。 从儿童呱呱坠地甚至在孩子降生之前,父母及其他尊长就开始了对新生命的教育,这就是古代的胎教。如文王之母大任,“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以胎教也”[14],成王之母“立而不趺支,坐而不差,独处不踞,虽怒不詈”[15],孟子之母“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16]等等。其实,孩子出生后,父母在门上悬挂弧或巾兑,也是对子女的一种礼俗教育。至于前

·

24·

文所引《礼记·内则》中关于幼儿期教育的内容,显然施教者都是以父母为主的家人。当然,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保姆和兄长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若是孤儿,则孩子的祖父、诸父、诸兄等亲属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职责,这在《士冠礼》和《礼记·内则》等文献中都有反映。在冠礼仪式上,父母等尊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当然更是对子女的礼仪教育。

(2)专职教师。《礼记·内则》载:孩子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时,“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到孩子十岁时,须“出就外傅”;《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学”有小学与大学之分。所有这些学校都各有专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两周以后,随着公、私学校教育的日益发展,富家子弟纷纷入学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后世甚至有老师亲自为学生行冠礼的。如南朝梁时,著名学者范缜就由其恩师刘王献行加冠礼[17]。

(3)冠礼仪式中的各位来宾,尤其是主宾和赞者等,在冠礼举行的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是受冠者及其他参与者学习有关礼仪知识的活教材。青少年通过一次又一次观看别人的冠礼过程,感受了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了有关知识。

(4)国君、卿大夫、乡先生等。《士冠礼》记载:受冠者行过礼后,要“奠挚见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这里,“乡大夫”的“乡”字,为“卿”字之误。依惯例,在新冠者拜见时,作为尊长的卿大夫、乡先生都要说些祝福、鼓励或告诫的话,如春秋时晋国的赵武在行冠礼后,先后拜见了栾武子、中行宣子、范文子、谷阝驹伯和韩献子等人,被拜访的每个人都说了一番赞美或告诫的话。其中,范文子说:“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韩献子教导说:“戒之!此之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12]

2.冠礼教育的客体

教育客体指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希望“成人”,这并不是一个人的追求,而是整个群体共同的追求。

(1)受冠者本人。受冠者是冠礼的主角,是主要的受教育者,整个冠礼仪式都围绕着他来进行,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须多费笔墨。

(2)受冠者的兄弟。在受冠者接受父母、老师及其他尊长教育之时,其兄弟们往往也是受益者。在举行冠礼前,随着“好日子”的临近,他们同样充满了期待,其兴奋、激动程度常常不亚于受冠者本人。在冠礼仪式举行的过程中,他们作为参与者身临其境,更是在庄重严肃的气氛下实实在在地上了一堂礼仪观摩课。这就是《仪礼·士冠礼》所说的:“兄弟具在,以成厥德。”①《宋史·礼志》也说:“授尔元服,兄弟具来。”[18]仪式结束之后,受冠者及教育者的言行,仍然对受冠者的兄弟们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3)参加冠礼的其他人。参加冠礼仪式的其他人,包括作为教育者的成年人,通常同时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借助冠礼仪式强化、加深并修正自己对冠礼等礼仪的认识。

(五)教育方法

冠礼教育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父母及家人言传身教,教师精心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嘉宾、卿大夫、乡先生谆谆告诫,现场演示和情景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无声和有声的教育方法,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与教育客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冠礼教育,特别是冠礼仪式上的教育,具有情景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给受教育者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它与受冠者的向往、期待、憧憬、兴奋和盼望等情感相互交织在一起,又与冠礼的其他参与者的张罗、期待、盼望和兴奋交织在一起,个体、群体以至现场的器物摆放、庄重气氛、每个人的仪表言行等因素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整体的教育方法。

三、中国古代冠礼教育功能评价

(一)可以有效地提高国民尤其是贵族集团的文化素质

每个受冠者都要经过多年的全面教育,学习各种相关知识,待一一通过严格的考核后才能参加最后的验收——冠礼,这显然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尤其是作为统治者的贵族集团的文化素质。

(二)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礼仪水平

冠礼教育非常重视礼仪方面的内容,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简单的礼仪知识,如谦逊礼让、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一直到冠礼仪式举行以后,还要继续学习礼仪知识。可以说,礼仪知识是一个人必须长期甚至是终生学习的内容。由于冠礼是一种具有很强普适性的礼仪,几乎涉及全社会每一个成员,即使是在冠礼仪式日趋简化的时代,人们仍然十分注重礼仪的学习和成人意识的培养。如此代代相传,中国便成为举世闻名的文明之邦、礼仪之

·

25

·

①此处从本师杨天宇先生《仪礼译注》。郑玄《注》曰:“兄弟,主人亲戚也。”

邦。

(三)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受冠者在成年前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如天文、地理、算术、书写、驾车、射箭等。这些知识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大大增强个体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四)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长期的成年教育,能够有效地强化社会成员的成人意识,增强其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受冠者在接受了十多年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教育之后,才能参加本民族特有的成年礼仪式——冠礼,由此取得作为本民族(或部族)正式成员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如婚姻、治人、参加祭祀与战争、了解本家族或氏族的历史以及秘密等等,特别是有权佩戴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成人标志——挽髻戴冠,显得非常典雅,所以古时华夏族人总是以“衣冠礼乐”自居,而瞧不起其他民族的成人标志如拔牙、染齿、纹身以及披发左衽等习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夏族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反映出华夏民族文化传承的成功。

当然,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或缺陷,如欠缺锻炼未成年人意志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形式、内容与冠礼仪式本身具有明显的男尊女卑色彩,等等。

总之,冠礼是古代人生礼俗的关键内容,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里程碑。在冠礼的诸多功能中,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深入研究冠礼特别是它的教育功能,弄清不同历史时期冠礼教育的目的、主客体、内容、过程、方法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等方面的变化,认真地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改进当今的青少年教育,解决青少年教育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杨宽.“冠礼”新探[A],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C].1962;

又见古史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杨天宇.仪礼译注·士冠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3]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德]沃尔夫冈·布雷岑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

批评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吴晓蓉.教育,在仪式中进行[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3.

[6]论语·宪问[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杨天宇.礼记译注·曲礼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4.

[8]左传·襄公九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杜佑.通典·嘉礼[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荀子.荀子·大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胡发贵.中国古代的“成人”观念[J].文史知识,1995

(1).

[12]孙诒让.周礼正义·春官[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国语·晋语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4]刘向.列女传·周室三母[A].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5]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保傅[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16]韩婴.韩诗外传[M].四部丛刊正编本.

[17]姚思廉.梁书·范缜传:卷四十八[M].北京:中华书

局,1973.

[18]脱脱.宋史·礼志:卷一一五[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责任编辑 陈朝云)

The Educational F unction of Capping Ceremony in Ancient China

DAI Pang-hai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Archeology,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 hou450001,China) Abstract:Ca pping ceremo ny wa s a cer emony fo r a yo ung man when he reaches20y ear s o ld,show ing that he had g ro wn up to adult.It w as taken se rio usly in the period befo re J in a nd W ei dy na sties a nd w as called as'th e beg inning o f rites'.Th ere w ere ma ny co mplica ted steps when it w as ca rried out.It had ma ny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3139812.html,cation wa s o ne o f the mo st impor tant func tions.This no te mainly discusses its purpose,content,pr ocess,subjectiv e and o bjectiv e bo dies a nd methods.It also appraises the educa tional function o f such ceremo ny and co nsider s that it had played activ e r ole in such aspects as enhancing the cultural quality,cer emony lev el of the who le na tion,streng thening all g ro up member's so ciety,family sense of r espo nsibility,etc.

Key words:China;ancient capping ceremo ny;educa tio nal func tio n

·

26

·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历史范畴。广义地说,凡是有目地增进人的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但是,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对年轻一代进行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才。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 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从氏族公社末期就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夏重视人伦道德教育,商则把“孝”作为思想教育内容的中心,西周则从小就注重孩子们的德行教育,春秋时期,以孔子的思想为注,主张自觉修身养性,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西周的《诗》、《书》、《礼》、《乐》为学习典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无一不强调道德教育并注重经学学习其中最具代表的的教育论著是《礼记》。汉代则认为德教是立政之本,道德教育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并以传播儒家经学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时期,玄学盛行,特别是魏晋时期,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隋唐时期更是崇儒兴学,选择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科举考试主考明经科。宋则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重视程朱理学。元朝时期科举考试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这更是凸显了古代教育之“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的特点,宋元蒙氏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如《少仪外传》。明朝教育明显的束缚世人思想,科举考试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推崇程朱理学。发展至清代,其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儒学经典本就强调道德教育,因而有以上观点。 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世也一直把六艺作为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直到清代, 还有人提倡六艺教育。六艺当然是以伦理教育为主的教育, “礼”是直接的伦理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它是政治的、道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乐”也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美”学教育“射御”基本上是军事体育教育。“书数”则是语文、数学和科学教育。按今人的研究, 六艺教育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文武并重, 诸育兼备, 相成相济二是知能兼求,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因而, 显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涉及农学。“经学”从汉代起就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经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对它们的阐释、研究。经学本身, 是一种未分化的学问, 因而经学教育包括后世看来属于许多学科的内容。经书都产生于学科尚未分化之际, 此时, 各门学科都包含在一般的知识之中。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设置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又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律学,南朝时期宋的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四馆并立。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崇玄学等。清还设翻译科,选拔满蒙语言文字翻译人才,设置俄罗斯文馆,其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第一所俄文学校。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夏朝: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庠、序、校。 商朝:最早的小学。 西周: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大艺小艺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因为生产力的制约,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制作书籍。Eg:“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是《学记》对西周考试制度的描述。 春秋:私学兴起、官学衰微。 战国:私学兴盛。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学术自由,包容百家,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诞生了第一个学生行为守则《弟子职》 两汉:官私并行。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 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 太学建立的标志: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以及汉武帝的对应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 2、兴太学以养士--------开设太学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制度化 魏晋南北朝:国子学。教育内容广博、性质多元。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等级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 重振儒术、三教并重。 选士制度:科举制(605—1905年)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社会流动更加合理。 宋元:书院盛行。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选士制度:科举制。 书院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特点是学术自由,自由讲学。教育教学于学术研究并重,二者相得益彰。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的教学模式。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明清: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古代学校的三种性质类型: 1、官学:夏朝产生,西周开始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2、私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从此官私并行。 3、书院:兴于唐朝,正式形成于宋,衰于明清。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祝伟 抚养后代,可以说是出自人类的天性;而教育后代,则出自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关于胎教和儿童家庭教育的宝贵的幼儿教育思想,其中的某些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往的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就大体上是一部儒家教育思想史;而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就被当中依附于儒家教育思想主干之上的一个分枝而得到容纳,或者就干脆被排斥在教育历史发展的主线之外。这里尽量做到兼蓄并收。 中国古代的“幼儿”与“幼儿教育”与现代的概念不同。现代由西方传入的“幼儿教育”或者“学前教育”概念特指儿童在3岁以后直至入小学之前所受的教育,并且常指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对幼儿年龄的上限规定较晚。 “幼儿”:“人生十年曰幼,学。”《礼记·曲礼》。汉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即从初生到10岁出外上学这个年龄段称为“幼”。但古籍的记载不一致,一般的说法是8岁。朱熹在《大学章句序》曰:“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这里所讲的“幼儿”是一个广义概念,是从初生之时到8-10岁外出就学。“幼学”,即幼儿教育,就是特指外出就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是需要用模糊语言来加以描述的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教育对象广泛,包括社会全体幼儿年龄阶段以内的儿童;第二,教育途径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把幼儿置身到一个庞大的社会课堂之中,内容十分广泛;第三,在教育方式上,相对地注意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包含了一定的自然性和趣味性。 需要注意“相对”一词。实事求是地来看,中国的教育一向较少地注意个体的自在意识,而片面地强调集体和国家,在教育过程中总是出现“去个性化”。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时也考虑到个体之间在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有意义的教学原则,但实际的目的还是取消这种差异,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封建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标准模式。这一点在普通学校教育中,尤其突出。 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幼儿教育较多考虑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并采用了具有形象性等特征的教育方式,如:游戏、儿歌、玩具、舞蹈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而且,由于幼儿教育的范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因而为儿童成人提供了较多的自由选择的时机。儿童在这种比较自然的机会中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天才,而成人也利用这种机会或者施加影响,或者发现儿童的特长。在普通教育史中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同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形式,而这个形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在一定限度内相对摆脱了封建正统观念的约束,获得了一些自由活动的余地。当然,这种自由的余地是很有限的。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史是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1.原始社会幼儿教育: 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以“社会公育”为其特征,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 2.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述 曹清张慧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即为一种教育形式.对中国 社会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反映 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受重视 的原因,施教内容、方法及特点等,有助于指导我们当今的家 庭教育,且其中的优秀教育方法依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存 在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特点意义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 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同时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 互影响。[1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促进古代 各类学校的产生与进步,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家庭道德观念. 乃至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深 刻而久远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视的原因 (一)政治基础——孩子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巾国古代社会及家庭对孩子的重视.从文字记载上看,约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各诸侯国互相吞并,而争雄称霸的主要条件是实行“耕战政策”,

富国强兵。[2]此时劳动力和兵源就成为国家兴衰的重要问题.对 孩子的重视即表现为“慈幼”思想,以及对其进行教育。 另外,中国古代的官学其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政治关系 紧密相连。王朝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使官学处于不稳定状态,“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状况普遍存在。与其相比,家庭教育 更为稳定,其不拘泥场地,教育方式激动灵活,执教与受教者 的亲属关系保证了双方长期紧密的联系。川 (二)文化基础——视“齐家”为治国的根本之道。 《周易·家人》这一卦的卦辞中较早提到了家教在治国 的作用,其中提到“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大学》中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即是修身的目标。又是 治国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确立 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与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相辅相成、不可 分割的关系。 (三)经济基础——家庭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世袭家传。 春秋战国之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的自给自足式的家庭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有主导地 位。因此,特别是在科技、传统手工作坊之类的家庭中,家庭教 育是一种家庭谋生手段的传递与继承。管子就曾指出:“其父 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因而得出结论:“故 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

教育思想史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孟轲的教育思想 荀况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古代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教育思想 私塾与蒙学教材 朱熹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与学校”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二,论教育作用与地位①教育的社会功能——“庶、富、教” 丘②教育的个体功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四,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育五,教学内容——袭用“六艺”之名,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实①因材施教 践六,教学方法②启发诱导 与③学、思、行并重 教④由博返约 育七,道德教育——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思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想八,论教师②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九,历史影响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两大贡献:一是首创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二是编订“六经”,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⑴创办私学(最初始于30岁) 教学活动一个很大特点是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 其所创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学校; 孔丘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历史的新纪元。 ⑵ 《诗》、《书》、《礼》、《乐》、《易》、《初秋》儒家私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其思想还散见于《左传》、《国语》、《孟子》、《荀子》、《墨子》等 二,论教育作用和地位 ⑴教育的社会功能 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人口、经济与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民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民众受政治理论教育。 肯定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 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 根据“习相远”,孔子认为: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②主张人应当终生不断受教育,这一思想可以看作是终生教育的理论渊源(“少若成天性,习惯之为常”)。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摘要中国从国至今的教育已经发展很多年,本片论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以及中国的现代教育展开论述,在这里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体现出他所具有的独特气息,如中国从古代的教育就提倡尊师重道原则,近代教育则是提倡教育立国、科技兴国原则,而现代教育我们则是提倡创新理念原则,当然近代教育包括古代教育原则,现代教育包括古、近代教育原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呈发展趋势逐渐上升高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创新教育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和墨家教育思想。 下面先说儒家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

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名翟,生卒年不可确考,活动于春秋与战国之际。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创立墨家学派。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声势很大。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 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其领袖称为“巨子”,墨子是第一代巨子。巨子是精通墨家之义的圣贤,而且还是墨家之法的执行者。巨子以自己的品格、道德力量和领袖地位对墨家弟子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墨家弟子对巨子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

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_现代文阅读题 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 王建军因血缘关系而萌发的亲情是家庭成员交往的自然基础和人伦准则,从亲亲敬长的血缘亲情中提升出孝悌仁爱等道德,这是古代家庭教育乃至道德教育具有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孔子说,孝悌之德的培养并非停留于孝顺之举的行动层面,而应追求尊老敬长情感的升华。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家庭教育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古人对孝悌内涵的界定并未停留在情感的层面,而是力图将这一情感导入尊卑贵贱的家族制度的轨道,将对家长的孝顺之情转化成对宗法等级制度的服从。在宗法制度的影响及古代思想家们的包装下,这种血缘关系的不同却成为家庭成员内部主从、尊卑的客观基础,成为家庭成员之间贵贱亲疏的理论依据。这种血缘宗法制度给古代家庭教育贴上了等级制度的标签,遵守和服从这一文化秩序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要求,古代家庭中的儿童备受其害。可这压抑儿童天性有损家庭和睦的家庭教育主张却能在古代社会大行其道,历久不衰,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家庭教育所倡行的孝悌之德适应了封建社会的发展需要。孔子曾说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萌发于血缘之情的孝悌之德不仅具有“事亲”的效用,而且具有“事君”的效用,这是由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所决定。这样,培养孝悌之德不仅成为“齐家”的需要,而且成为“国治”的基本素质要求。正由于古代家庭结构与社会政治结构的这一同构性,将孝悌之德政治化和制度化便成为封建政治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身居这一文化环境中,任何家庭都难以摆脱这一教育模式的张力。魏晋时期的嵇康素以“言论放荡,非毁典谟”著称于世,但他并不希望子女效法自己,为子女和家庭的前途考虑,不得不又回到了家庭礼教的轨道。这说明,在宗法血缘制度之下,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认同和服从血缘宗法制度成为古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要求,但要求子孙服从家长权威认同家庭制度并不是古代家庭教育目的的全部。遵从血缘宗法制度的积极意义是继承家庭传统的自强自立,以扬名显亲,光宗耀祖。在中国古代,无论何等家庭,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百姓,对这一目标有着高度的认同。为了强化子弟的门第意识,各等家庭的尊长们都十分注意向后代灌输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思想。很多人以历史的反面教材为例,告诫子弟从中吸取教训,免蹈覆辙。翻开古代多如牛毛的家训、家诫、诫子书,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封建士大夫对家门兴衰的忧患意识。正是基于这种忧虑,有眼光的士大夫无不把自立自强的要求置于家庭教育的核心。当然,在封建士大夫家庭中,读书乃是谋生的第一要务,鼓励子弟读书入仕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主流。隋唐科举盛行以后,科举入仕成为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最实在最便捷的途径,家庭教育的重心由此向鼓励子弟应试科举的方向倾斜。这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心理趋向。封建统治者“劝以官禄”的政策与家族家庭“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相济,使古代家庭教育的追求与封建统治的追求又一次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古代家庭教育以孝悌之德为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其合理性的原因主要是它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B:孩子对家长的孝顺本源于血缘亲情,但宗法制度的介入,使得古代家庭教育中要求孩子遵守和服从长辈,体现了等级制度的特点。

中国家庭教育的痛点

中国家庭教育的痛点:从小惯,长大管 孩子养成沉溺网络的坏习惯不能自拔 我一向主张家长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成长空间,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放任娇惯。有的家长跟我说:“我并非一定要让孩子达到我的什么期望。但孩子养成了难以容忍的坏毛病,比如沉溺于网络、手机中不能自拔。不强制不行!” 孩子陷于网络、手机而不能自拔的,是我的学生中最普遍的现象。这些东西对有些孩子来说,如同毒瘾一样戒不了,最终严重影响到学业,乃至高中毕业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甚至有些学霸型的孩子,也会熬夜玩儿网络游戏。我知道,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但是,至少就我接触的圈子的情况看,中国的情况似乎比美国严重得多。 女儿不知道乔布斯是谁,因为她有许多自己的事情 我曾经在一系列文章中介绍过,美国的家长,特别是教育背景好的家长,在网络、手机等方面对孩子控制得很严。硅谷那些创造了这些玩意儿的高科技人士,往往更严。比如,硅谷的高工、高管喜欢把孩子送到当地的华德福学校,那里在一定的年级以前甚至连频幕都禁止。这些高科技人士,往往不让孩子在13岁以前接触网络、手机等等。过了这个年纪,每天的上网时间也控制得很严,而且上网一定要在全家的起居室,不得在自己的卧室里,等等。 我们的女儿,也是从小不接触移动通讯等玩意儿,乃至乔布斯死了的时候还不知道乔布斯是谁。我把这事晒在微博上,引起很多人的抨击,说我把孩子管出毛病。我告诉大家:女儿一天到晚有许多自己的事情作,从来没有用过乔布斯制造的产品,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乔布斯呢?这下子更捅了马蜂窝:怎么会?没有iPad,iPhone?这不是变态吗? 对孩子一直“不教之教”,不干涉她的行为 她有计算机,可以在自己的卧室上网,我们进去从来不需要敲门获准。显然,她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为什么我们这么放心?也许,她确实看了些“不该看”的东西。但从她的行为中就可以观察出来:她对网络没有那种病态的瘾,不可能沉溺于某种有害的影响中。 她是学校同龄孩子中最后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 14岁那年向我们提出要台智能手机,原因是运动队训练、俱乐部活动等等,大家都在手机里打短信。她没有,误了好几次。最后决定给她买,她自己上网挑了个刚过时、仅能满足基本功能的型号。可以看出来,14岁前没有,她除了感到点不便外,没有什么同伴压力,一直不提买手机的要求。等决定买了,心里想的是怎么给父母省几个钱,放弃自己不需要的功能。上瘾的孩子当然不会这样。

学前教育史习题

学前教育史习题

学前教育史习题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单选题: (每题2分) 1. 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A三少B三公C三母D三太 2.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写的()。A蒙求B三字经C急救篇D千字文 3.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写的()。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 4. 在古代宫廷,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的制度是()。A三公B三母C三少D三太 5. 古代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A礼教B幼仪C环境教育D能力培养 填空题: (每空1分) 1.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____”。 4. 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简称三、百、千。 5. (本题2分)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________类和知识掌故类。 大题:(本题10分) 名词解释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 简答题 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3 .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4 .中国古代儿童初步的道德教育。 论述题(本题15分) 5 .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6 . 请简要概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单选题: (每题2分) 1. 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用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的,主要是()。 A 幼稚园保育知识B幼稚园教养知识C封建纲常名教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 2. 南宋理学家()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A 颜之推B王守仁C朱熹D贾谊 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中。 A颜氏家训B童蒙须知C三字经D急救篇 4. 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A王守仁B颜之推C顾炎武D朱熹5. 5.()的内容指广习经史百家等书本知识外,还要熟习士大夫职司、交往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杂艺,即师赋、文章、书法、算术、绘画、卜筮、医方、琴瑟、投壶、游戏等各种技艺。 A学艺B小学C童蒙须知D学则 6.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它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A三字经B颜氏家训C同盟须知D学则 填空题: 1.西汉政论家、文学家_______断言“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2.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___。 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_______》中。 4. 陆振孙《书录解题》上称_________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5.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 大题: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思想教育之名但有思想教育之实。 那时的思想教育一般是在划分不同对象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注意依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路径。 这样的路径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三条是最主要的。 读法、倡风、示范:民众思想教育的路径。民众是社会的基础因而历代统治者都十分 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方式方法。 其一是朝廷训俗和 聚民读法。 这是古代社会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路径。 训俗和读法就是通过行政官员 定时聚民读法和发布告示等方式 让民众知道国家的法律和基本道德规范。 西周统治者认为 “民之秉彝”天下便可太平。尽管知晓不是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 件。其二是倡导优良社会风气。 封建统治者十分看重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

因而他们在倡导 读法的同时注意对民风的引导。西周的统治者注意观民风 化民俗周公摄政不仅制礼作 乐而且还采集民歌来化民易俗。 宋明时期乡规民约得到充分发展 在实现社会秩序化方面 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也是化民成俗的重要举措。 其三是官员的行为示范。 无论是西周还是以 后的各个朝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注意社会教化。 而社会教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官员行为 对民众的示范。 中国古代的官员不仅在选拔过程上有德行上的要求 而且在治理国家的岗 位上也要求在德行上成为民众的表率。 不可否认古代社会的官员示范实际上的作用是很小 的但统治者看到了官员对于民众的影响并提出具体要求应该说还是很有眼光的。 选拔、使用、为师:官吏思想教育的路径。封建官吏的特殊身份和角色背景决定了对 其进行思想教育的路径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在选拔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殷人重祭祀,崇礼乐,所以特设“瞽宗”。 西周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古今图书集成》称:“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郊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痒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优辟雍、大池、射庐、宣庸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乡学”是地方学校,《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其中,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考查和奖惩;视学制度和隆重的养老典礼,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官学教育制度兴起。制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其中官学分五级: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和校置经师一人,庠和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它没有规定修

业年限,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授教两种。其学习分为小学阶段和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唐代盛行的是科举制度。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其设科繁多,常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思想,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科举制度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又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书院制度的兴盛。北宋属四大书院最为出名,王应麟的《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还有茅山书院也很出名,是宋初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数量和规模大;书院活动内容充实:藏书、供祀、讲学。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辩理,讲学可以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多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有人说中国古代教育是从孔子开始确定的,但我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经过先辈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得来的,并非一家之功。中国古代教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1.教育目的 即培养的人规格和标准。“明人伦”,即按照伦理道德去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培养统治人才。 2.教育内容:主要是儒经 夏商:武备教育和礼制教育。春秋战国:儒家:六经,局限于伦理道德;墨家:生产知识,应用技术。汉代:三纲五常。宋代:理学。元明清:程朱理学。 二、教学思想(略)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流于急躁。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这是《礼记》提出来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荀子言:“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三、总体特征 1、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教育以道义人身为目标,把功利排斥在外。重人文轻自然贱技艺,核心在于道德伦理,即教人做人,从而使教育与宗法伦理一体化 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 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 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使用价值。 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品质。孔子就提倡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 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 3、注重内省与内求 4、重政务而轻自然,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培养官员 5、重世俗而轻神性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的世俗性与以佛道宗教教育思想为主体的宗教性并存、互补,在相互关系上是以世俗性为主导、以宗教性为补充,从而使古代的中国成为一个非宗教国家 6、综合教育:六艺;经学;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一、基本特征 与哲学政治融为一体 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色彩 强烈的中庸气息,朴素辩证法 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 二、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

中国家庭教育的常见弊端及分析

中国家庭教育的常见弊端及分析 中国家庭教育的常见弊端 赏识老爸周弘老师在谈他的教育经验时,常会谈到自己身上其他股肉不发达,唯有大拇指的肌肉很发达。婷婷从小到大,只要在他身边,他的大拇指总在她眼前晃来晃去。 不同的手指不同的含义。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用食指指责孩子的脑袋:你这个小傻瓜,咋这么笨啊? 孩子出了问题,有了过错,周老师总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问“我怎么了”,而许多家长往往数落孩子的不足,未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过失的。 其实如果来谈孩子有错,更多地应从家长身上寻找原因,如孩子的自私,冷漠大多与家长的溺爱有关;孩子攻击性强,也是与家长不民主的教育方式一脉相承的。 当然,我们提出家长的责任,也是为了孩子。 有太多因父母的无端惩罚而失去欢乐的孩子;有太多因学业过重而不会玩的孩子;有太多缺乏赏识而眼睛无光的孩

子……我的心在流泪。如果家长少一份过失,孩子则多一份幸福和快乐。 本章写作特点:前半部分重在分析,摆出现象,分析后果,让家长恍然醒悟,后半部分就孩子的常见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可展开,多举实例。一、悲观的思维方式,急功近利的心态。 之所以提出“赏识”这个概念,从国民的劣根性来说,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压抑不太久了,等级的观念根深蒂固。个体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权威的决定,使个体的心理总是处于脆弱状态,心态容易失衡。因此,当国家足球队的教练米卢一开始提出的“享受生活”,享受足球的观念时,大多数人包括队员都斥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不符合国情。但一年半后,当中国队四战积分10分出线在望时,范志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四年前我们的实力其实比现在更强,状态比现在更好,但我们仍然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心态,米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中国队球员都变得轻松自信心”。 有位家长说,孩子的观念源于家长,而家长的观念则源于社会。社会的现实,浮躁的心态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同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 而,我国古代很多人写的家训、 精选文档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中国古代在长期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育方法: 一、突出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 由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 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 学校和社会教 育更为有效和直接, 同时也正是这种关系, 往往使父母爱子过度, 造成放任和 溺爱, 结果反而害了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爱与教的矛盾, 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 在处 理爱与教的矛盾方面,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中国家庭教育慈严 相济的传统, 主要源于儒家, 孔子曾提出 “为人父, 止于慈” 的观点。 有“严父莫大于配天” 之语,可见,儒家既讲慈,亦讲严,讲究“慈严相济”。颜之推明确把“慈”与“严”结合 起来,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还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 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司马光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这方面思想, 在爱与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训并重,爱教结合。他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 害亲之理, 慈训曲全, 尊亲斯备” 。即父母只讲慈爱而不严加训教, 便失去作为尊长的大义, 只严加训教而不慈善,则伤害了骨肉相亲相爱之理,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 是完整的家教。 清代学者在处理家庭教育中宽与严的关系上, 更强调 “教子宜严” ,但“严” 不是动辄打骂,而是严格要求, “严”不仅包括对子女的严,也包括对家长的严,为父要严 于律己,以身作则, 这就更全面地阐述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思想。因此, 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成为优良传统。 二、重视以身示范的教育方法。 由于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正如颜之推所说, “夫同言而信, 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句话,人们总是相 信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命令,人们总听从所敬佩的人,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人 格的培养塑造, 并通过个人人格来影响他人。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 . 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继续发展这种思想,他说“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 在家庭教育中, 他更是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主张, 君子之不教子, 何也?孟子曰: “势不行也, 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 则是父子相夷也, 父子相夷则恶矣” 。即君子之所以不教子, 是因势所不行, 教者必以正道, 如果儿子不肯听从, 为父的必然发怒, 伤害儿子的感情, 儿子感情受到伤害, 又会责怪父亲, 你要我走正道,你自己却不如此,这样儿子又伤害父亲的感情,造成父子相伤,感情恶化, 这就从反面说明了父亲的言行对儿女教育的重要性。 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他说: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 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也就是子女在家庭中接 受教育, 大都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的,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因 精选文档 家书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 教育子女的 教育方式。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