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及产品特征分析

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及产品特征分析
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及产品特征分析

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及产品特征分析

————————————————————————————————作者:————————————————————————————————日期:

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及产品特征分析-旅游管理

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及产品特征分析

云艳红

一、引言

“研学旅游”一词源于日本的“修学旅游”,是一种游学的形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增加阅历。而如今的“研学旅游”的概念在修学旅游的基础上,赋予了新内涵,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二、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现状

(一)西安市研学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大

从图1中可以看出,西安市研学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研学旅游市场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

教育部规定每个中小学每年必须开展一次研学旅游活动,西安市总共有2000余所中小学,如图2所示,预计2016年全市的中小学将全面进入研学旅游市场,研学旅游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二)研学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

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加入研学旅游队伍,形成了专门的研学旅游部门,并于旅游景区加强合作;中小学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参与的学生,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要。

(三)研学旅游的公益性强、收入低,参与的旅行社少

由于研学旅游是一项具有教育性、锻炼性、公益性的实践活动,不以盈利为目,旅行社基本没有盈利,因此,西安市有资格开展研学旅游活动的旅行社少之又少。西安市目前大概有400多家旅行社从事国内旅游业务,但批准开展研学旅游活动的旅行社只有10家。

三、西安市研学旅游产品特征分析

(一)研学旅游产品具有双向性。

研学旅游观光与学习的双重目的;研学旅游在研学活动中体现娱乐与教育的双重功能;研学旅游的内容最好能与课程内容相对应;在活动场所中,旅游景区因对应教学课堂,应体现“游”与“学”相结合的原则;在旅游策划方面,旅游指南因对应专业教材;研学旅游活动中的导游,具有导游和老师的双重身份,还具有服务与教学的双重任务。

(二)研学产品价格低,但销量高。

目前西安市场上研学旅游产品种类多样,但价格都偏低,市内及周边地区的一日游根据不同的景点、项目和餐饮,价格大约在80元到180元左右,价格偏低。但是,因为研学旅游的性质及学校的规模,研学旅游一般都是大规模团体出行,一般出行的人数都在800到3000人左右,因此,虽然研学产品的价格偏低,但是参与人数基数大。

(三)研学旅游产品主题、目的明确。

研学旅游是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专项旅游活动。因此,开展的活动主题针对性强,目的和意义明确,研学旅游产品每开展一个主题活动,都会根据主题的内容,开设活动项目和相关的景点景区,明确研学的目的和意义。

四、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研学旅游市场混乱且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教育局应建立健全研学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对旅行社景区进行奖罚制度,鼓励旅行社景区发展积极健康的研学旅游;中小学及家长对不规范的研学旅游行为及旅行社应积极进行投诉,规范研学旅游市场;同时拓宽销售渠道,可以联系在线旅游商,与之进行合作,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研学旅游的队伍。

(二)研学旅游缺乏专业人才,人员素质层次不齐。

研学旅游对工作人员专业要求更加严格,然而参与的工作人员大多不够专业或直接从其他旅游行业调过来,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研学旅游脱离原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所以应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政府和教育局加强研学旅游人员的监管力度,从而净化研学旅游队伍建设,规范市场人员行为。

(三)出境研学旅游市场发展脱离本质,市场开发不成熟。

西安市出境研学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以及欧美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主,这类研学旅游活动费用较高,参与活动项目研学性不强,学习含量不高,很难在大众中普及。

开展出境研学旅游的旅行社应严格按照教育部出台的条例开展游活动,保持研学旅游的纯洁性;中小学学生应该加强警惕,了解清楚出境研学旅游的情况,如果想留学或是出境旅游应该找对应业务的旅行社。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西安旅游纪念品调查报告

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人: __ __ _ 调查时间:_2014.03.16- 2014.04.16

目录 1.调查方案设计 一. 调查目的 (6) 二. 调查对象、调查单位 (6) 三. 调查项目 (6) 四. 调查提纲及调查表 (9) 五. 调查时间、期限 (9) 六. 调查地点 (9) 七. 调查方式、方法 (10) 八. 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 (10) 九.提交报告方式 (10) 十.调查组织计划 (10) 2.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前言 (13) 二.调查基本情况 (13) 三.问卷可信度效度分析 (15) 四.调查结果分析 (16) 五.调查意见、建议 (33) 3.附件 一.附件一:调查问卷 (36) 二.附件二:SPSS软件分析截图 (40)

三.调查活动剪影 (41)

西安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目录 一. 调查目的 (6) 二. 调查对象、调查单位 (6) 三. 调查项目 (6) 四. 调查提纲、调查表 (9) 五. 调查时间、期限 (9) 六. 调查地点 (9) 七. 调查方式、方法 (10) 八. 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 (10) 九. 提交报告方式 (10) 十. 调查组织计划 (10)

一.调查目的 旅游纪念品市场前景广阔,笔者旨在通过对西安市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进一步开发这一市场。为使旅游纪念品与西安特色、地域特点相结合,更加突出浓郁的地方文化元素做出建议。其次,通过调查,进一步开发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够为西安特色做很好的宣传,丰富旅游纪念品市场,而且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通过旅游纪念品也能起到一种游客与当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并使当地的一些传统手工技艺能够得以传承。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以来西安旅游的游客为主,同时也调查西安本地人群。 调查单位:来西安旅游的学生、企事业单位人员等。 三.调查项目 1、调查背景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黄河西岸渭水平原的中部。这里是良田纵横,一目万顷的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中华大地上,镶嵌在黄土高原南端的这颗耀眼的明珠,昔日曾有过名震寰宇、无比辉煌的历史文化,也有着绿水青山、无比秀媚的自然景观。 "西安文物甲天下",因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从而获得了"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其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秦始皇兵马俑更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明代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堡。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西安旅游区内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

西安旅游资源调查

西 安 旅 游 资 源 调 查 系别:旅游系 专业:11资环 姓名:张冰心 学号:1114021008 一、西安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就是举世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黄河西岸渭水平原的中部。这里就是良田纵横,一目万顷的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中华大地上,镶嵌在黄土高原南端的这颗耀眼的明珠,昔日曾有过名震寰宇、无比辉煌的历史文化,也有着绿水青山、无比秀媚的自然景观。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就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 二、主要旅游资源分类 "西安文物甲天下",因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从

而获得了"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西安旅游资源以人文景点为主,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墓就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明代古城墙就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堡;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西安旅游区内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 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等风景名胜区,且西安建有森林公园十一个等等。 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三、旅游资源等级表 (一)世界级旅游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墓; (二)国家级旅游资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 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华清池景区; 延安黄陵县黄帝陵景区; 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 渭南华阴市华山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朱雀森林公园; 骊山森林公园; 太白山森林公园; 终南山; 王顺山; 楼观台; 国家地质公园:翠华山地质公园; 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化觉巷大清真寺; (三)省级旅游资源 自然风景名胜区:骊山。 四、旅游形象 西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西安—东方的帝王之州!”最佳。 它包括有深厚的形象意蕴:首先,它表现了西安长时间作为中华民族古代帝王首都所展现的“古气”与“大气”。“帝王之州”抽取概括了西安的多个特征点:“世界四大古都”、“十三朝古都”、“最古朴的城市”与“天然历史博物馆”等,具有很强的震慑力与感染力。第二,“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最多、最著名的就是与古代帝王活动有关的皇家陵墓、等历史遗存, “帝王之州”四字能使旅游者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古城墙等享誉中外的景点呈现于脑海,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第三,“东方的帝王之州”凸显了西安在华夏文明格局中的显著地位,让旅游者明确中国古代文化最精彩的积淀在西安,虽然中国有

陕西省旅游资源概况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北与内蒙、宁夏接壤,西与甘肃相连,南与四川、重庆、湖北相通,东与山西、河南毗邻。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古有“丝绸之路”通向西亚、中亚各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陕西东西较窄而南北较长,全省南北长100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从北至南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区三个自然区。总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在洛南境内发现了160万年前的猿人遗址,还发现了距今115万年完整的兰田猿人头颅骨化石、距今18-20万年的大荔智人化石和距今4-5万年的河套人遗址。陕西境内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非常丰富。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寝都在陕西,黄帝陵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圣地。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先后有西周、秦国、秦王朝、西汉、新莽、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大夏、北周、隋、唐等15个王朝和国家在此建都,为陕西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有气势恢宏的帝王陵墓,有规模宏大的古城垣和宫殿遗址,有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有香火旺盛的名刹古寺。这悠久历史赋予陕西掘之不尽、观之不胜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然历史博物馆。陕西又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陕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多名山大川。巍峨的秦岭山脉横亘陕西中部,滚滚黄河纵穿秦晋峡谷,造就了华山、骊山、太白山、天台山和黄河壶口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陕北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雄伟壮观,陕南的岚山毓色可与江南媲美。陕西是中国文物特大省,文物景点达3575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省级307处,收藏各种文物200万件以上,其中国家级文物123组件。陕西古遗址、古建筑、古陵墓、碑碣石刻及国家级文物数量之多,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陕西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8座。世界文化遗产1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西安的华山;西安临潼骊山;保鸡天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2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省级3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点5个,省级1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目前已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体系和经营规模。2000年全省有旅游涉外饭店120家,旅行社232家,全省直接和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到48万人。目前全省开发旅游资源100多处,初步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向东西南北辐射的四条旅游热点线路,点线结合形成了不同文化内涵,不同产品风格的十大旅游区,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陕西旅游资源分类

陕西自然与人文旅游

陕西景区分类 人文古迹城墙宗祠牌坊民族风情寺庙道观革命遗迹 文明遗址陵墓碑塔名人故居古典建筑古镇民居 自然风光森林峡谷瀑布草原洞穴江河湖泊岛屿温泉海滨丘陵乡野溪流山岭森林公园特殊地貌自然保护区人造景观博物馆滑雪展览馆购物街区工业旅游现代建筑 影视基地农业旅游主题公园水族馆农家乐街道民俗村度假村植物园

景区级别1A景区2A景区3A景区4A景区5A景区

为“陕西”。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上较长时期一直简称为“秦”。

陕西资源总体特征评价 基本状况和特征: 1.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自然与人文资源多,精,美. 2.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建筑和古遗址古墓葬较丰富为当 代研究历史提供丰富且客观有用的文物. 3.在史上有重要作用,有特别的历史地位,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重要组成部分. 4.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众多,旅游价值,观赏价值,生物研究 价值大. 5.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资源独特有 吸引力,资源之间配合较好,综合效益和各旅游资源互补性较 强. 6.自然条件较好,风光独特,多为人文历史景观,受气候和天气 影响较小,客源四季不断. 7.交通便利,旅游开发时间长,距离市场近,客源和接待能力较 强,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必要条件. 根据地市州评价资源分布空间特点 1.旅游资源几乎遍布全省,由南到北,从西向东,沿交通线路分布.空间跨距大,比较密集,综合性强. 2.北部以寺庙,红色革命遗址为主,多是纪念型和古代遗址为主,以延安,榆林为主要游览 3.中部以县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呈放射状朝宝鸡,银川,渭南,商州,安康分布着各色遗址,多为帝王陵之类有重大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的帝陵. 4.东侧沿黄河一线多是自然景观,有壶口瀑布,龙门风景名胜区..... 5.资源多沿着交通线路和河流分布,交通便利,组合较好,资源丰富,游览价值和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大.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区域概况 海南岛,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西起108°37′E的鱼鳞角,东至111°03′E的铜鼓角,北自20°10′的海南角(木兰头),南到18°10′的锦母角,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含海洋)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 海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全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森林面积1714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热带天然林约占全省森林面积一半的。 (一)自然条件 1 地质地貌 海南岛为一大陆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一倒扣碗状。以五指山、鹦哥岭为中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猕岭、雅加大岭、吊罗山等。其中最高峰是五指山,海拔1876米。海南山脉大体上可分为三大山脉: 五指山山脉:位于岛中部,主峰五指山海拔1867.1米,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峰。

●鹦哥岭山脉: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鹦嘴峰海拔1811.6米,为海南第二高 峰。 ●雅加大岭山脉:位于岛西部,主峰海拔1519.1米。 2 气候与水文 海南是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温差小于15摄氏度。最冷月为一、二月,气温降至16~21摄氏度;最热月为七、八月,均温25~29摄氏度。除了岛屿中部的山区,每日平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海南省的气候几乎四季如春,冬季有不少人到琼避寒。 海南岛四面环海,邻近北部湾及越南,夏季常受热带气旋吹袭;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偶然亦会有热带气旋在此生成,或会影响华南沿岸。 海南岛东部是台风经过处,每年70%以上的雨水来自夏天雨季和台风。全岛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年均雨量最多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其中琼中最高(2438.9mm/a);最少在西部沿海地区,在环岛高速公路行驶会发现东部多雨地区和西南部少雨区的自然植被景观有所不同。 海南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北部的南渡江长314千米;西部的昌化江长230千米;东部的万泉河长162千米。海南岛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库居多,着名的有松涛水库、牛路岭水库、大广坝水库和南丽湖等。 3 植被与野生动物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00 多种为海南所特有。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果树(包括野生果树)142种;芳香植物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docx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由农业及重工业所主导的社会经济早已远去,随之取代它们的便是新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服务业,而其中城市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就西安得城市旅游业发展来说,作为13个朝代的首都的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史气息,就此吸引了一大批古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因而也迅速带动了西安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就近些年来随着新型旅游业的发展,行业间的竞争力也增强,因而浮现出许许多多的新型旅游模式,导致传统的城市旅游模式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游客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带来的经济效应也有所降低。因而就西安旅游业如何在新型旅游模式中仍能占有优势带来较强的经济效应进行简要分析。 二、西安发展城市旅游业的条件分析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人文旅游资源,因而在发展城市旅游业时拥有着巨大的优势。首先,西安土壤和地形复杂,为其产品的多样性构造了一定的条件;而且其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且四季分明;除此之外,西安还拥有其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秦岭山脉和渭河平原。其次,西安作为古时13代王朝的古都,曾是是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因此也留下了许多人文旅游资源:全国文物储存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拥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罗曼史”发生地华清池;600年历史的古城墙;五岳之首之华山;以及中国所存最大的鼓楼等等。最后,在经历过历代文化的积淀,西安也发展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美食油而不腻的肉夹馍;具有民族特色的羊肉泡馍;清凉可口的凉皮等等让人欲罢不能,著名的回民街也是应有尽有。 三、西安发展城市旅游业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一个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古城,甚至是“世界十大古都之一”。西安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城市旅游业,从而来拓展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来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进一步提高

西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西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地理科学1302班学号:13114202 姓名:余东阳 摘要:关键词:西安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 西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西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内外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闻名遐尔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因为建都历史悠久绵长,文化遗存丰厚,使得古都西安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同凡响,其独特的古都风貌不仅备受古今中外的文人、游客所称道,而且构成了当代西安的城市文脉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曲江池、西安碑林、明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及西安旅游区内的黄帝陵、汉茂陵、汉阳陵、唐乾陵、唐昭陵、法门寺等景点驰名中外。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旅游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颇具规模。全市拥有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的景区20多个,国家4A级景区9个,星级宾馆7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4家,四星级宾馆13家。首批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业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非外贸创汇的主要来源。 旅游业一度被认为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传统旅游业发展是遵循产业革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旅游对象采用的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降低,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反思和探索,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在本质上仅仅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一,人类的生活、生产及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而地球的各种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地球”,也是生活在地球上其它动植物的地球,人类和其它动植物是平等的伙伴和朋友关系,而不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环境和自然保护的绿色浪潮开始在世界各国兴起,人类逐步调整其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而且在不断发展并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旅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实际上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之一。 由此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西安生态旅游资源牙发现状 1、秦岭自然风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

西安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

西安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 西安市是世界文明的历史名城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西安城市旅游发展现状,对西安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然而,尽管西安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且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文化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而从文化贸易角度来考察,与国内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相比仍比较落后,距“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重振汉唐雄风”的目标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 二、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旅游大省,加大支持 陕西为旅游资源大省,不仅为西安提供充足客源,在旅游政策上提供支持。陕西在2010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4565.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1%;旅游总收入983.99亿元,增长28.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12.17万人次,增长46.3%;旅游外汇收入10.16亿美元,增长31.8%;在2009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14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国内

旅游收入715.28亿元,增长27.5%。全年接待境外旅游人数145.08万人次,增长15.4%;旅游外汇收入7.71亿美元,增长16.7%。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省为旅游大省,而且从客源上从旅游收入上都保持较快增长,这就为西安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客源基础。 2.经济建区,强力推动 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为户县旅游带来更多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在战略定位中,将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西安则处于关天区的核心位置,这为西安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劣势分析 1.总量水平不高 西安旅游总量,每年都在增长。但相比较而言旅游总量相对不高,2010年西安接待旅游人数为5201万人,旅游总收入405.18亿元,而北京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90.1万人次,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亿人,国内外旅游收入总计达到2767.9亿元。从数据看出,西安作为旅游城市,但旅游总量并不高,与一线旅游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 2.战略意识不强 西安市政府虽然认识到旅游业可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但他们的旅游战略意识不足。因此要立足于战略的高度,制定好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要确定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协调好旅游规划区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注重长期内旅游区产业竞争力的培植与提升。 (三)机遇分析

西安古城周边旅游景点大全

西安周边旅游景点大全-西安周边十大旅游景点介绍: 以西安为中心的旅游资源现已有105处,其中 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题的占77处,初步形 成了东、西、南、北纵横辐射的四条旅游线路。 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又形成了不同内容、景观 别致的10大旅游区、10大景点、5大主体旅 游系列以及各具特色的专项旅游系列。作为世 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一)西安古都旅游区 西安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北京、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共为我国六大古都。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余个王朝在此建都,是六大古都中最古老、建都时间最长的一个。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古迹荟萃,帝都风韵犹存。游人可以看到:丰京、镐京、阿房宫、汉长安城、未央宫、唐大明宫等周、秦、汉、唐四大古都遗址,古色古香,与高楼大厦相映成趣的居室庭院;清雅恬静,与宽阔大街并存的僻巷小径;巍峨壮丽,耸入云端的古建高塔;松柏掩影,庄严肃穆的名刹古寺;从宋代开始建置的中国古代碑石精华荟萃之处碑林;明代的钟鼓楼;明代古城墙等 众多的风景名胜构成了西安 古都旅游区以及文化古迹的 旅游特色。陕西旅游团/陕西 西安旅游 西安市内一日游(二) 骊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西 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县,由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秦兵马桶博物馆一、二、三号坑、秦陵地宫模拟馆、临潼博物馆、鸿门宴遗址等游览点组成。旅游区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制作于2000多年前的秦代。以体型高、制作精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年代久远、雄伟壮观而闻名国内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内还开展了文物考古旅游、温泉疗养旅游和休闲度假游。 (三)长安古寺庙旅游区 位于西安市长安县境内,以名刹古寺众多而闻名。佛教八大宗派中的法相、净土、律宗、华严四大宗派的开山祖师和发展地都在长安。区内有佛教寺院40多座,著名的有唐玄奘墓地兴教寺,中国佛较净土宗发源地香积寺,中国佛教密宗发源地大兴善寺和对日本佛教颇有

陕西省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

陕西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陕西省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西安,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城市,这里是文明世界的四大古都之一,这里曾是十三朝古都所在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深远的文化底蕴。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开来的旅游线路构成了陕西省旅游的主体。面临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陕西旅游业怎样才能抓住优势,加快发展?为此我们特做了陕西省旅游市场的调查。 [关键词] 陕西旅游、发展思路、调查 一、调查目的 充分掌握陕西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为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 调查方法为自愿原则下的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份,有效问卷为216份,其中86.1%的被调查者为外地游客,被调查者中一年的旅游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占77.3%,第一次来陕西的占67.1%。三、相关概念 (一)旅游产品 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要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组合。 (二)旅游产品构成中的组合 旅游产品组合 游览组合购物组合饮食组合居住组合交通组合环境卫生 旅游线路和日程组合声誉组合休闲娱乐组合特色组合其他组合四、陕西旅游市场有待完善的问题 旅游业被称之为“无烟工厂”,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已被列入了发展规划之中。陕西省号称文物大省,已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最有潜力的文化旅游城市,未来将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但是其旅游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看以下几组数据:陕西文物资源居全国首位,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旅游收入只居全国第七位;在陕海外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仅为2.9天,外汇收入中旅游购物品收入仅为678万美元,仅为旅游外汇收入的27.4%。 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尽管陕西省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业发展不尽人意。调查结果显示出陕西旅游市场存在一系列不容忽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 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陕西省旅游业却呈现出与资源不相符的发展陕西省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开发较早,但近年来,状态。本文对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陕西省;旅游业;现状;对策robust most become one of th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urism has Abstract: development momentum and the largest industries in global economy. Shaanxi province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t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Shaanxi Province;Tourism;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1.研究意义 旅游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旅游产业能耗低,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随着世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旅游市场是发展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对我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陕西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从而加快陕西省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陕西省旅游服务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1 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的提高,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月1年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200912

西安十个适合徒步旅游的著名主题公园

徒客共享(公众号:tukeshare) 西安十个适合徒步旅游的著名主题公园 1、陕西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一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百亩。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大型仿唐皇家建筑群,景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2、西安世博园 西安世博园位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广运潭,距西安市中心约10公里,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后,经过半年改造,于2012年4月28日西安世博园免费对市民开放。西安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主要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五大主题园艺景点分别是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2012年10月3日,西安世博园景区顺利通过4A级旅游景区认定,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3、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大明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4、陕西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建立,位于秦岭北麓中段,西安市南25公里,长安区境内,园区总面积7675公顷,林木总蓄积34882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海拔650米-2589米,分为南五台,石砭峪,翠华山和罗汉坪四个景区及诸多景点,南五台居中,属特级开发区。终南山,自然山门奇特秀丽,山势突兀,峰峦叠嶂,险崖断壁,崩塌石海,堰塞湖光,地形地貌奇特,观音台,海拔1688米,其三面绝壁,登上台顶,南眺秦岭,翠峰逶迤,北瞰秦川,八水如带,古城西安尽收眼底,入夜之后,万家灯火,尤为壮观。 5、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灞河与渭河交汇口区域,毗邻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浐灞生态区规划布局结构“一心三翼”的北翼,整个区域分布在

西安旅游业的调查报告数据

西安旅游业的调查报告数据篇一:西安市大学生旅游现状市场调查报告 西安市西安市大学生 旅游现状市场调查报 告 组员: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调研说明-----------------------------------------------------------------------3 调研思路-----------------------------------------------------------------------3 第二章调研方案 调研的目的--------------------------------------------------------------------4 调研设计-----------------------------------------------------------------------4 调研对象

-----------------------------------------------------------------------4 调研问卷-----------------------------------------------------------------------4 资料收集-----------------------------------------------------------------------5 数据处理-----------------------------------------------------------------------5 第三章调研数据统计分析 样本构成分析-----------------------------------------------------------------6 西安市大学生旅游行为习惯分析-----------------------------------------7 西安西安市大学生旅游目的及成因分析--------------------------------9 西安市大学生旅游时间及旅游范围分析------------------------------12 西安大学生旅游方式分析

秦岭北麓长安段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秦岭北麓长安段旅游资源丰富,共有39个旅游资源单体。自西向东分布有高冠峪、祥峪、沣峪、子午峪、石砭峪、小峪、大峪、库峪等九大峪口和观音山、光头山、宛花山、青华山、小五台、南五台、翠华山、嘉五台、人头山、太兴山等十大名山,形成了高冠瀑布、九龙瀑布和大峪溶洞群等美丽的自然景观。茂密的山地植被,形成了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沣峪森林公园、祥峪森林公园和太兴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56.4%。森林公园内古树名木、珍禽异兽遍布其中,是天然的“氧吧”。长安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遗存丰富,秦腔、社火、古乐等民俗文化代表了关中文化的经典,同时长安段也有古庙等佛教文化遗址。 秦岭北麓长安段旅游资源调查统计一览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资源 A 地文景观AA 综合自然旅游 地AAA山岳型旅游地沣峪森林公园、终南 山国家森林公园、太 兴山森林公园 AAB谷地型旅游地沣峪森林公园、祥峪 森林公园、高冠峪、 大峪 AAZ自然保护区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 AC地质地貌过程遗迹ACC峰丛南五台ACG峡谷沣峪、高冠 AD沉积与构造ADA重力堆积体翠华山地质公园 B 水域风光BB天然湖泊与池沼BBA观光游憩湖翠华山天池 BBC潭池九龙潭 BC瀑布BCB跌水高冠瀑布、翠华山瀑 布、宛花山瀑布公园 BD泉BDB地热与温泉东大温泉 C 生物景观CA树木CAA林地终南山等森林公园 CAB丛树各种采摘园 CAC独树古银杏等 CD野生动物栖息地CDB陆地动物栖息 地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与各森林公园 CDC鸟类栖息地野生动物园、鸟语林 等 D天象与气候景观DB 天气与气候现象DBA云雾多发区秦岭梁 DBB避暑气候区中山区以上的各森林 公园 E 遗址遗迹EB社会经济文化活 动遗址遗迹EBA历史事件发生地翠微宫EBC废弃寺庙南五台 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FAB康体游乐休闲 度假地广新园民族村、太乙宫 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净业寺、至相寺

陕西旅游资源

一、陕西省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远古时期黄炎二帝就在这里活动过,先后有13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久的地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悠久的历史给陕西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文物。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以及唐贵妃洗浴的地方华清池,此外还有大雁塔、小雁塔、西自然景观也极为丰富,有险峻的华山、有秀丽幽静的终南山,还有富有浪漫色彩的骊山,这些都给陕西的旅游提供了最佳的资源。安碑林、司马迁墓、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等等古迹。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临潼华清宫、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众多的博物馆。陕西的自然景观也极为丰富,有险峻的华山、有秀丽幽静的终南山,还有富有浪漫色彩的骊山,这些都给陕西的旅游提供了最佳的资源。 二、旅游资源统计分类及其分布状况 (一)旅游资源分类 普查结果统计显示,陕西省共有旅游资源单体9972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154个,四级409个,三级1165个,二级1378个,一级2373个,未上级别的4493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共1728个,在旅游资源单体中,共包含8个主类.29个亚类.131个基本类型,其中还新添加了6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国标》中8个主类的100%.31个亚类的93.55%和161个基本类型的81.37%。陕西省自然旅游资源的单体数量仅占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6.69%,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事活动等4个人文旅游资源主类中,资源单体数量占到了总数的93.3%,即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 表一:陕西旅游资源分类表 类型国家级省级 名胜区(风景)洽川风景区翠华山嘉陵江 源头景区榆林白云山金丝 大峡谷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照金香山华阳景区红河谷森林公园: 紫柏山景区 凤县紫柏山 自然保护区 佛坪大熊猫保护周至老县城 自然保护区朱鹮保护区 三河湿地自然青木川牛背 梁自然保护: 浐灞生态区 青木川浐灞生态区

试论西安旅游产业创新

论文关键词:西安旅游产业创新论文摘要:旅游产业在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但西安市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除产品结构等问题外,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组织问题、投资导向问题和市场营销问题,必须实现上述几个方面的多元创新,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西安旅游产业的高速、健康发展。旅游业在西安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全国来看,旅游收入占GDP的比值虽然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2002年全国旅游总收入5 566亿元人民币,已约占全国GDP总值的5.3%;陕西省2002年全年旅游总收入187亿人民币,约占全省GDP的7%;西安市2002年旅游收入131亿元人民币,占西安市GDP的15.8%。西安市目前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相对重要的位置,但是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政策的实施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旅游产出的绝对规模或相对比例仍和西安旅游资源的拥有量不成比例;其次,西安市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历史文化类资源的底蕴也未得到深度挖掘。依据西安市的旅游资源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西安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应该达到3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进行西安旅游产业管理创新、旅游促销方法创新和旅游产业投资导向创新。一、西安旅游产业组织创新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产业主链条长的行业。旅游产业管理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在旅游产业管理上进行创新,是西安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产业管理创新包括: 1.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创新首先,西安市和所属区、县都应建立一定的旅游协调发展机构,它们的职能是协调与解决全市、全区、全县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紧迫问题。该协调发展机构工作的准则和依据主要是:①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②市、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计划;③市、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已通过的旅游规划等。旅游发展协调机构由市、区、县政府组建(如图1所示),由市、区、县的一位领导担任该机构的主任,成员由旅游部门和与旅游直接相关的部门领导参加,机构的大小和成员的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旅游发展协调机构决定的问题,由各有关部门去办,各级政府领导监督执行。旅游发展协调机构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会议,并根据工作的需要,可不定期举行会议。旅游发展协调机构设秘书处,处理该机构的有关工作。秘书处拟设在各级政府所辖的旅游局或相关单位。目前,西安市和部分区、县已组建了该种机构,但还有多数的区、县尚未组建。已组建起来的,应完善和加强工作,尚未组建的应尽快组建。其次,应当强化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西安市已组建有“旅游协会”,这个“协会”性质不明确,职能不清楚,严格说还不是一个事实上的行业协会。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旅游协会”进行改革,重新组建旅游行业协会。就其性质来说,旅游行业协会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而是由同业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社团法人。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是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具体工作有行业培训、技术咨询、会展招商、行业质量标准制定等。旅游行业协会应与政府相分离,政府工作人员也不宜担任协会的主要领导。[!--empirenews.page--] 2.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景区涉及的部门很多,有建设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文物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旅游部门、宗教部门以及多级政府,有的旅游景区还涉及到不同企业和农村。例如西安市旅游景区就涉及到林业部门、文物部门、宗教部门和地方政府等。由于各方面的关系协调不好,曾经对该景区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目前,虽然做了一定的协调工作,问题有所解决,但是在管理体制上仍没有彻底解决。在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上可做选择的模式主要有: (1)在旅游景区成立一定级别的政府,由政府对景区的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当地和居民、景区的治安等进行管理,即政府和旅游景区合一,既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又发挥景区的旅游管理作用。(2)景区(自然景区)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转让景区有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景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景区的总体规划由政府主持制定和评审,评审后,经营者必须按规划进行开发建设。二、西安旅游促销方式创新在信息社会中,产品竞争、产业竞争都更多地依赖以宣传促销为主要内容的非经济竞争手段。旅游产业属于典型的“体验经济”,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得到“体验”,旅游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形象生动的

浅谈西安的饮食及旅游资源

摘要 话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五千年文明光耀全球。尤其像西安是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文明传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都西安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拓印下无比瑰丽的史诗和波澜壮阔的画卷。“八川分流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之一。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六千多年前半坡猿人在这里种植狩猎,开掘出了别具特色的“半坡文化”。自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此建立沣京,揭开了西安作为帝王京师历经千年,雄踞华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 关键字:孕育民俗大唐文明传承

浅谈西安旅游及饮食 话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五千年文明光耀全球。尤其像西安是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文明传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都西安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拓印下无比瑰丽的史诗和波澜壮阔的画卷。 “八川分流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之一。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六千多年前半坡猿人在这里种植狩猎,开掘出了别具特色的“半坡文化”。自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此建立沣京,揭开了西安作为帝王京师历经千年,雄踞华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西安成为与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等城市齐名的世界历史古都。直至今天,西安城中的塔与碑,城外的陵与墓,连绵的城垣与宫殿遗址,保存的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周乐秦声、汉风唐韵等文化艺术,仍在昭示着这里曾经呈现过的尊贵和豪华、开放与风流。随着「唐皇城复兴计划」大唐芙蓉园、大明宫、曲江池、不夜城等地标式建筑,可以梦回大唐、穿越历史。换个场景,现代文明的高楼林立、立交环绕、道路纵横、西安,在古老中洋溢朝气、厚重中展示等大气。 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陕西(尤其是西安)的饮食文化和全国各大菜系比较,文化味更强、更厚重。一方面,陕西(尤其是西安)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与其历史悠久有很大关系。陕西(尤其是西安)饮食文化更多表现为皇室文化、帝王文化、宫廷文化和地域文化。全国很多地方的一些传统吃食、民族小吃,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了。而陕西(尤其是西安)的大多数吃食都很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比如“羊肉泡”,有人说秦代就有,是秦朝的礼馔,也有人说是唐代伊斯兰教传入长安后才有;西安的“凉皮”早在秦朝就有;“锅盔”馍则在周代就有,称为“文王锅盔”。这些吃食现今在城市和乡村依然十分普遍,依旧很受人们欢迎;宋朝的“水晶饼”如今不但在卖,而且市场越做越大;诞生于民国时期的“樊记肉夹馍”如今更是陕西的一大名吃。 陕西(尤其是西安)饮食的文化性,还体现在很多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或者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西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大荔水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