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合金

记忆合金
记忆合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姓名:王河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指导教师:沈以赴

200803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形状记忆合金是最具实用价值金属功能材料之一,Fe-Mn-Si基合金具有价格低廉、工艺简单等一系列优点。但该系合金的形状回复率不高,耐蚀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本文通过优化合金成分设计,对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基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及其相关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添加适量Nb,V,Ti,RE(Ce)等合金元素,设计了八种典型成分的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并用原位自生法制备出了碳化物颗粒弥散分布增强的Fe-Mn-Si基合金。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物相成分。固溶态合金基体主要为奥氏体及少量热诱发ε马氏体,生成适量的热诱发马氏体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有利。随着预变形量增大,合金组织中应力诱发ε马氏体开始增多,由原来的单一方向ε马氏体变成交叉方向马氏体。

采用拉伸变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不同成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固溶态合金在变形前于一定的温度(750℃)进行时效处理(250min)能有效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随时效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形状回复率缓慢提高,在750℃下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合金的形状回复率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在预变形为2%时达到最大值,其中成分为Fe-14.0Mn-6.0Si-9.0Cr-5.0Ni-0.83Nb-0.045Ce合金的回复率达到96.9%。热机械训练能有效提高合金形状回复率,特别是第一次训练提高最为显著。

Fe-Mn-Si基合金中加入适量的Cr,Ni,Nb等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合金耐腐蚀性能,在碱性NaOH溶液中其耐蚀性是304,316不锈钢的3倍。

关键词:Fe-Mn-Si基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原位自生颗粒,预变形,时效温度,热机械训练,马氏体相变

i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ii

ABSTRACT

Shape memory alloys are one kind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possessing a great

practical use. The Fe-Mn-Si based alloys have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low cost and processing easiness. However, the low shape memory recovery ratio and the limited anti-corrosion ability restrict their usage.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in-situ carbide particulate reinforced Fe-Mn-Si based shape memory alloys (SMA) were prepared by optimizing the composition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alloys were also studied.

Eight kinds of Fe-Mn-Si based SMA were designed by adding a suitable amount

of Nb, V, Ti, and RE (Ce) elements. The Fe-Mn-Si based SMA reinforced with a uniformly dispersed in-situ carbide particulates were prepared.

Optical microscope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hases of Fe-Mn-Si based alloys. The solid solution stated alloy matrix mainly consisted of the austenite and a small amount of heat reduced εmartensite. The presence of a suitable amount

of heat reduced ε martensite favore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hape recovery ratio. With increasing the pre-deformation degree, the amount of the stress induced martensite increased, and its orientation changed from a single direction to a crossed from.

Tensile test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hape memory effect of the alloys by changing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t showed that the shape memory ratio of the solid solution stated alloy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an ageing treatment (250 min) at a proper temperature (750℃) before deformation. The shape memory ratio of the alloys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the ageing temperature. A maximum value was obtained at 750℃, above which the shape memory ratio showed a decrease. The shape recovery ratio of the prepared alloy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pre-deformation degree. A best shape memory ratio was obtainable at 2% pre-deformation. The recovery ratio of Fe-14.0Mn-6.0Si-9.0Cr-5.0Ni-0.83Nb- 0.045Ce alloy reached a high value of 96.9%. The shape recovery ratio of the alloys could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rough suitable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hermo-mechanical training, especially the first cycle training.

The anti-corrosion ability of the Fe-Mn-Si based alloys was improved by adding a suitable amount of Nb, V, Ti, and RE (Ce) ele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corrosion ability of alloys in NaOH solution was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304 and 316 stainless steels.

Key words: Fe-Mn-Si based alloy, Shape memory effect, In-situ autogeny particles, Pre-deformation, Aging temperature, Thermo-mechanical training,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iii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vi 图表清单

图清单

图1.1 普通金属与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力应变示意图 (1)

图1.2 形状记忆合金晶体转变的示意图 (6)

图1.3 半热弹性相变合金中形状记忆效应示意图 (8)

图1.4 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示意图 (9)

图1.5Fe-30Mn-6Si合金晶粒尺寸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12)

图2.1 形状记忆效应关系图 (18)

图2.2Si对Fe-30Mn-Si合金ε马氏体相变体积变化率的影响 (19)

图2.3试样材料加工工序示意图 (21)

图2.4 板材拉伸试样图 (21)

图2.5试样拉伸示意图 (22)

图2.6电解抛光示意图 (23)

图3.1 时效温度对形状回复率的影响 (25)

图3.2 不同合金试样的最佳时效温度变化 (26)

图3.34#合金试样不同时效处理温度下750℃回复退火后的金相组织 (27)

图3.44#合金试样750℃时效处理下高倍显微组织 (28)

图3.5 图3.4中A点颗粒成分 (28)

图3.6 不同成分合金在750℃时效处理时的金相组织 (30)

图3.7 实验工序图 (31)

图3.8 试样经750℃回复退火时预变形量对形状回复率的影响 (32)

图3.9 预变形量对合金的影响 (33)

图3.10 训练次数和回复率之间的关系 (36)

图3.11 热机械训练后合金金相组织 (37)

图3.124#合金试样X射线衍射图样 (39)

图4.1 时效温度对合金硬度的影响 (42)

图4.2时效温度对试样屈服强度的影响 (44)

图4.3回弹高度测量示意图 (45)

图4.4 不同载荷下时效温度对回弹性的影响 (49)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形状记忆材料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这种材料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1-3](Shape Memory Effect,SME),形状记忆效应是马氏体相被加热时恢复为原来的母相时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即材料处于低温时变形(通常在M S以下或M S附近),加热到临界温度(如A S)因逆相变而回复到其高温形状的现象[4]。除高分子材料是因链结构随温度改变而呈现SME外,金属和陶瓷记忆材料都是因为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而呈SME的[5],具有这种效应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1] (Shape Memory Alloy,SMA)。普通金属及合金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后首先发生弹性变形,达到屈服点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留下永久变形,即使加热形状也不能得到回复;形状记忆效应不同于金属的热胀冷缩,它不但能受热膨胀而伸长,也能受热冷缩和弯曲,图1.1显示出了普通材料和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之间的特性差别[6, 7]。

(a)普通金属材料(b)形状记忆合金

图1.1普通金属与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力应变示意图

形状记忆效应的发现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Olander A在Au-Cd合金中发现的类橡皮效应[8](Rubber-like Behavior),即观察到马氏体能随温度变化而消长。美国哈佛大学的Greninger A B和Moonradian V G于1938年在Cu-Zn合金中发现了马氏体的热弹性转变[9],1948年苏联学者库尔久莫夫等曾预测到有一部分

1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具有马氏体相变的合金会出现热弹性马氏体相变。1951年Chang L C和Read T A 在Au-Cd合金单晶中发现试样的表面浮凸随其发生单界面马氏体可逆相变而呈现可逆变化的现象[10]。1953年,Burkhart M W和Read T A在Ni-Ti合金中观察到由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引起的形状记忆效应,直到1962年美国海军实验室Buehler W J等人在Ni-Ti合金中发现形状记忆效应后,才真正引起人们对形状记忆合金的广泛兴趣[11, 12]。1969年由Raychem公司首次将Ni-Ti合金作为管接头应用到美国F14战斗机上[13]。该应用大大激励了国际上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与开发,随后相继发现铜基和铁基形状记忆合金也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且进行了商业开发。目前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在数量上已经跃居马氏体相变研究的首位,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己经遍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仪表、电子、能源、医学、机械人以至日常用品领域[14-17]。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关于形状记忆合金的专利已超过5000项[18],在应用领域,其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Ni基合金的开发应用(20世纪60~80年代),Cu基合金的开发应用(20世纪70~80年代)和铁基合金的开发应用(20世纪80~90年代)。近年来形状记忆合金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也主要体现在Ni基、Cu基和Fe基形状记忆合金开发应用所进行的基础研究的探索上。Ni基合金是最早发展的记忆合金,它具有记忆效应优良、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但制造过程较复杂,价格昂贵。铜基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好、价格便宜、易加工制造等优点,但和Ni基合金相比,它的强度较低,稳定性及耐疲劳性能差,不具有生物相容性。自从Sato A等人在Fe-Mn-Si单晶(1982年)和多晶(1986年)合金中发现形状记忆效应以来[1],其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易加工、价格低廉(仅为镍钛合金的5~10%)、使用方便等优点,使得该合金在普通机械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大量应用成为可能。世界各国纷纷在此方面开展研究,特别是日本、美国、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开始进行工业应用的前期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天津、哈尔滨、太原、大连、上海等地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也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开始了研究。目前国内外在理论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形状记忆效应的形成机制上,包括应力诱发ε马氏体、α'马氏体对形状记忆效应的作用、合金层错能的作用以及反铁磁转变温度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等。而在基础应用领域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通过合金化、热机械训练等方法改善形状记忆效应的有关方面。由于Fe-Mn-Si基合金相变机理与其它记忆合金不同,因此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应用领域都有重要研究价值[19, 20]。其应用的领域之一是作为管道连接的管接头,其连接具有高的可靠性和在复杂紧急情况下安装的简捷性。在不能焊接的条件下或在因焊接将造成应力腐蚀和晶间腐蚀而使设备寿命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利用该合金制作的管接头连接件将会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形状记忆合金作为连接件特别适用于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例如金属、陶瓷、塑料及各种化纤之间的连接。据文献报导[21],天津大学在国际上首次制造了Fe-Mn-Si 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的最大形状回复率可达5%。在小变形量时(<2%)形状回复率可达85%以上。在加入Cr和Ni的情况下,其形状记忆效应进一步增加,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因而可以取代化工工业中的一些易腐蚀管道的管接头,这样每年即可以节省大量维修费用,又可减少因更换设备而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当焊接所造成的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问题较严重时(如在氯碱厂),形状记忆合金的管接头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在石油工业则可应用在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管接头等方面。此外,在城市的煤气和自来水输送管道的连接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因此,该合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2 Fe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概况

1.2.1 Fe基形状记忆合金的分类

Fe基形状记忆合金中的SME分为三种,分别是由面心立方fcc(γ) →面心正方fct,面心立方fcc(γ) →体心正方bct和面心立方fcc(γ) →密排六方hcp 三种不同类型的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所引起的[22, 23]。第一种是fcc(γ) → fct 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而呈现的形状记忆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合金有Fe-Pd 和Fe-Pt合金,虽然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Pd,Pt元素价格昂贵,其实用意义不是很大,因而这方面研究较少。第二种是fcc(γ) → bct(a′)马氏体(薄片状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而呈现的形状记忆效应,如Fe-Ni-Ti-C, Fe-Ni-Ti-Co和Fe-25at%Pt(母相有序)。这类合金产生形状记忆效应是因为发生了热弹性马氏体转变,其主要特征为母相/马氏体间界面高度平滑,全相变孪晶,在邻近马氏体处很少出现位错,奥氏体以弹性协调相变应变。薄片状马氏体界面的能动性不因热滞大小而改变,在冷却或者加热时,马氏体界面移动而长大及收缩。第三种是fcc(γ) → hcp(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而呈现的形状记忆效应,如Fe-Mn-Si和Fe-Mn-Si-Cr-Ni系合金,这类合金具有适中的相变

3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 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4

温度(一般在室温附近)、相对较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己经发现的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结构、组织和性能列于表1.1[24]。其中M S ,M f 表示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和终了温度,逆转变的相应温度则以A S 和A f 表示。

表1.1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结构、组织和性能 合 金 成分/wt. % 马氏体晶

体结构 相变 特性 M s 范围/K 形状回复

率/%

Fe-Pt 25at %Pt bct 热弹性 280 40~60 Fe-Pd 30at %Pd fat 热弹性 180~300 40~80

Fe-Ni-Co-Ti 23Ni-10Co-10Ti

33Ni-10Co-4Ti

29Ni-15Co-4Ti

32Ni-12Co-4Ti bct bct bct bct 热弹性 热弹性 热弹性 热弹性 150 150 180~270 70~270 40~100 40~100 40~100 40~100

Fe-Ni-C 31Ni-0.4C bct 非热 弹性

77~150 50~85 Fe-Cr-Ni 19Cr-10Ni bct 非热

弹性 / 25

Fe-Mn 18.5Mn hcp 应力 诱发

300 20

Fe-Mn-Si 30Mn-1Si

(28-33)Mn-(5-6)Si hcp hcp 应力 诱发 应力

诱发

200~390 200~390 30~100 30~100 Fe-Mn-Si-Cr 8Mn-6Si-5Cr

hcp 应力 诱发 300 30~100

Fe-Mn-Si-Cr-Ni 14Mn-6Si-9Cr-5Ni

20Mn-5Si-8Cr-5Ni hcp hcp 应力 诱发 应力

诱发 260 250 30~100 30~1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2 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

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记忆合金[25-27],早在1971年,日本学者Enami K[28]发现304不锈钢(Fe-19Cr-10Ni)由于应力诱发γ(fcc) →ε(hcp)相变而呈现部分形状记忆效应。研究表明,外界应力诱发304不锈钢发生γ→ε→a′ (bcc) 马氏体连续转变,加热时仅发生ε→γ的可逆转变,而不发生a′→γ的可逆转变,认为产生永久滑移和奥氏体位向的不可逆性,减弱了其记忆效果,因而304不锈钢中形状回复只是局部的。人们从304不锈钢产生形状记忆效应机制中得到启示,寻找单独发生γ→ε马氏体转变的合金。1975年,Enami 在Fe-18.5%Mn合金中发现,在外加应力作用下,由于γ→ε马氏体转变及其逆转变而呈现形状记忆效应[29]。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e-Mn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在Mn含量低于28%时[2],形状记忆效应随Mn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是当Mn含量高于28%时,形状记忆效应消失。研究结果表明,当Mn含量高于28%时,母相奥氏体变形前己发生了顺铁磁一逆铁磁转,该转变温度称为Neel温度(用T N表示)。这种转变降低了母相奥氏体的自由能,使母相变得相当稳定,即使在应力作用下,也很难发生γ→ε马氏体转变。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合金元素来降低Fe-Mn合金的Neel温度。

1982年Sato A等发现,在Fe-30Mn合金中加入1% Si后,将单晶Fe-30Mn-1Si 合金沿着 <414> 方向施加拉应力诱发单变体ε马氏体,经逆相变后将得到完全的形状记忆效应,Fe-Mn-Si形状记忆合金就此问世[30]。同年,Sato A等人又在原合金基础上进一步增大Si含量,使Fe-30.8Mn-6.3Si单晶合金在77K~300K 温度范围内其记忆应变可达9%,甚至超过了Cu基形状记忆合金的水平,达到Ni-Ti多晶合金的水平。研究发现Si降低了奥氏体的Neel温度和层错能,强化了奥氏体基,使得应力诱发ε马氏体转变容易发生,因而有利于改善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31]。这一重大突破,为Fe-Mn记忆合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合金化。从此Fe-Mn-Si多晶形状记忆合金成为形状记忆材料研究的热点[32-34],使得许多研究者的兴趣从Ni-T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Cu基形状记忆合金转移到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上来。尽管Fe-Mn-Si多晶记忆合金的最大特点是加工容易、强度高、价格便宜,约为Ni-Ti合金的1/20,Cu基合金的1/2。但形状记忆效应不高,可逆形变量仅有1.5%~2%,且耐腐蚀性差。1990年,日本学者Otsuka H等人在Fe-Mn-Si合金中加入Cr,Ni,研制出了Fe-14Mn-6Si-9Cr-5Ni 形状记忆合金,使合金的记忆效应进一步改善[35],且具有和不锈钢相当好的耐

5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腐蚀性能,为防锈Fe-Mn-Si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上研究成果大大推进了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为这类合金的产业化和商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常用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量来评价形状记忆合金的记忆性能:相变温度——形状记忆合金发生马氏体相变的起始温度(M s)和结束温度(M f)以及发生逆相变的起始温度(A s)和结束温度(A f),相变温度决定了材料的工作温度范围。形状回复率——可逆变形(弹性回复和温度回复之和)与加载总变形之比。残余应力——材料经加载变形、卸载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仍不能回复的永久变形。形状回复力——加载变形的材料加热时因形状回复而产生的力。

1.2.3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的记忆机理

传统的Ni基和Cu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与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有关,但Fe-Mn-Si 基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与它们有所不同,它是通过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而实现的(即相变伪弹性),记忆效应取决于应力诱发ε马氏体数量。当形状记忆合金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很容易地通过马氏体相内部的双晶面的移动或马氏体相之间的移动而改变其形状,经加热而回复为原来的母相时,形状的改变便会全部消失,如图1.2所示[36]。

图1.2形状记忆合金晶体转变的示意图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形状记忆是一种由晶体相变所产生的马氏体相因加热而逆转变为原来的奥氏体相所伴随发生的现象,为什么同样发生马氏体相变的一般钢材却不能记忆自己的形状呢?这是因为钢的A s和M s之间的温度差(称为相变温度滞后)高达数百摄氏度,即必须过热或过冷到足以积蓄很大的亥姆霍兹自由能差(称为相变驱动力)才能发生马氏体相的转变;而Au-Cd合金和Ni-Ti合金相变温度滞后仅有10℃~30℃,也就是说只要有极小的相变驱动力就能发生相变。因此,把后面这种类型的相变叫做热弹性型马氏体相变,以示与前者的区别。显示形状记忆效应的上述合金都仅限于热弹性型相变的范围之内。形状记忆合金所具有的形状记忆现象是和马氏体相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里首先对马氏体相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马氏体相变

早在1878年,Martens已经使用自制的金相显微镜观察到了马氏体转变,并画出了碳钢中典型的孪晶马氏体转变形貌。1895年Osmond将此类在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以挛晶为特征的具有表面浮凸的碳钢的转变命名为马氏体相变。另外据历史记载和对出土文物的分析,我国最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进行了钢的淬火,河北易县出土的战国钢件,经检验得出其金相组织是经淬火处理的马氏体。迄今存在马氏体相变的材料己从钢延伸到多种材料——纯金属、铁合金、有色合金、陶瓷、半导体、超导体、非金属化合物,甚至高压He及蛋白质等。不同材料中的马氏体显示不同组织形态、特性和应用价值。在总结以往学者定义的基础上,徐祖耀提出了马氏体相变的定义[1]为:替换原子经无扩散位移(均匀和不均匀形变),由此产生形状改变和表面浮突,呈现不变平面应变特征的一级形核相变。其中“不变平面应变”为晶体学专业术语,是指相变应变中,母相(高温相)和马氏体之间的相界面(称为惯析面)既不应变也不转动。从定义可以看到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是:替换原子无扩散(成分不改变,近邻原子关系不改变)、切变(母相和马氏体之间呈位向关系)和形状改变(抛光面显示浮突)[1, 37]。根据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热力学特点以及界面动态的不同,可以将马氏体相变分为热弹性、半热弹性和非热弹性[38]。其判据为:

①临界相变驱动力小,热滞小;

②相界面能作往复迁动;

③合金形状应变为弹性协作应变,马氏体内的弹性储存能对逆相变驱动力有贡献。

7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 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8

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时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部分满足时为半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完全不符合时为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Fe-28Mn-6Si 中γ → ε相变借层错成核,相变驱动力不大,相变滞后约100K ,γ/ε界面在温度升降时可作可逆运动,但并不完全,而经热机训练后能完全可逆(训练使马氏体存储弹性能以驱动逆相变),故属于半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其形状记忆原理如图1.3所示。

M d -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的最高温度,A f -马氏体逆相变终了温度

图1.3 半热弹性相变合金中形状记忆效应示意图

(2)Fe-Mn-Si 基形状记忆合金γ → ε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马氏体相变伴随有体积变化以及相变潜热的释放或吸收(即相变时伴随着熵变),故马氏体相变属于一级相变,可以用经典热力学进行处理。马氏体相变的无扩散性导致母相和生成相都具有完全同样的均匀化学成分,因而常作单元系统来处理。但与一般的纯组元一级相变(如液态结晶)不同,马氏体相变不是在单一温度下而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因此将冷却时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用M s 表示,将相变终了温度以M f 表示,而加热逆转变的相应温度以A s 和A f 表示。

① 相变驱动力

对于马氏体相变中的母相(用P 表示)和马氏体相(用M 表示),其化学自由能(G )是温度和成分的函数。从热力学角度上说,马氏体和母相的自由能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变化规律如图1.4[39]所示。该图为G 随温度T 变化的曲线,两相自由能曲线交点为平衡温度T 0。此时则有:

0=?=?P M G G G (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图可知,Fe-Mn-Si基合金在某一温度以下马氏体相的自由能比母相自由能低,获得了相变驱动力,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马氏体相变[40]。发生相变的温度T要小于两相平衡温度T0,即T < T0。当过冷使自由能差△G能满足相变驱动力的要求时,也就是当T = M s时,马氏体相变就开始发生。但在平衡温度不会发生马氏体相变,由于马氏体相变中点阵切变和体积变化引起很大的弹性应变能,同时马氏体与母相间一般是共格关系,必须考虑界面能,因而要发生马氏体相变必须要增大过冷度,增加相变驱动力,以克服界面能和弹性能所引起的相变阻力。因此马氏体相变在T = M s时开始发生,此温度下的驱动力称为临界驱动力。那么当温度处于T0和M s之间,即M s < T < T0时,从热力学角度考虑,在这一温度区域的组织状态是有向稳定的马氏体相转变的倾向,此温度区间内的母相处于非稳定状态,或称为准稳定母相,如果给试样附加一个应力来帮助它实现剪切应变,就等于促使准稳定母相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相,这就是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在这一特定条件下所谓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41],图中的斜线部分即为随附加应力的不同而能诱发产生马氏体相变的区域。

图1.4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示意图

(3)马氏体相变机制

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的母相为奥氏体,由于其层错能较低,因此奥氏体内存有大量的层错。γ (fcc) →ε (hcp) 马氏体相变机制是层错形核机制[42]。在面心立方γ→密排六方ε马氏体相变过程中,是由奥氏体点阵中每隔一层(111)面经过一个a/6 <112> Shockley不全位错的运动进行的。合金在应力作用下,在母相(111)面上的柏氏矢量为a/2 <110> 的全位错可以分解为a/6 <112>

9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 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10

Shockley 不全位错,即:

[][][]

112621160112a a a +→ (1-2) 发生反应的全位错柏氏矢量的长度为:

2112221a a b =+= (1-3)

两个不全位错的柏氏矢量长度为:

63216

22232a a b b =++== (1-4) 2

322122322a b a b b =<=+ (1-5)

由此可以确定,从能量条件判断,这种分解是可以实现的。几何条件方面,三个位错的柏氏矢量长度都在(111)面上,而且满足下列几何条件:

132b b b =+ (1-6)

原始位错本身位于(111)面上,它可以在这个晶面上滑动,分解后的两个位错同样位于这个晶面上,这种分解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合金在应力作用下发生该位错反应,以降低整个位错应变能。不全位错中间为层错,该层错为hcp 结构马氏体的形成核心,随Shockley 不全位错在奥氏体 (111) 面上移动,层错逐渐延伸并产生重叠,于是便形成了ε马氏体。同时由于母相奥氏体的层错能较低,使得两个Shockley 不全位错和一片层错新产生的组态不易滑移,这就决定了其可逆运动途径的唯一性。在变形后加热时,由于变形后残留应力的作用,保证了Shockley 不全位错能进行可逆的逆运动。由于合金的层错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而随着温度升高,层错宽度将变小,不全位错将沿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达到形状回复。但是在较大应力作用下,γ → ε相变同时伴随着γ → a ′ 和ε → a ′ 马氏体相变。然而a ′ 马氏体相变是不可逆的[1],将会降低形状回复率。a ′ 马氏体是通过不同方向层错交割产生的,因此在小应变时平行层错的几率远大于交截层错几率,导致Fe-Mn-Si 基合金在小应变下产生大量应力诱发马氏体。

1.2.4 影响Fe-Mn-Si 基形状记忆合金SME 的因素

Fe-Mn-Si 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是由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及其逆转变来实现的。Fe-Mn-Si 基合金在外力作用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发生变形,即应力诱发γ → ε马氏体相变引起的晶格变形和普通塑性变形。这两种变形方式之间的竞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决定了合金的形状记忆行为。为获得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应使变形以γ → ε马氏体相变为主,同时抑制普通塑性变形发生。此外,γ → ε马氏体逆相变过程保持良好的晶体学可逆性也是获得良好形状记忆效应的必要条件。总的来说,影响合金记忆效应的因素就是通过对上述这两方面产生影响而发挥作用的。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母相强度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多晶体Fe-Mn-Si 基合金的完全可逆应变较小,一般不大于2%。研究表明,造成其形状记忆效应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力诱发ε马氏体相变时伴随有塑性滑移[43]。母相奥氏体强度的提高可增大母相内全位错滑移阻力,抑制塑性变形的发生。这是因为由γ → ε马氏体相变切变形成的应力有助于Shockley 不全位错的逆向运动,这一应力随母相强度的提高而增大。提高母相强度的主要途径有: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奥氏体形变强化。

① 固溶强化

很多合金元素都可以提高Fe-Mn-Si 合金的母相强度,如Si ,C ,N ,Cr ,Ni 等。Fe-Mn 二元合金的形状回复率较小,一般不大于30%,加入Si 后记忆效应明显提高。Si 的固溶强化可提高母相屈服强度,降低母相层错能,使ε马氏体形成激活能减小,降低了马氏体的诱发应力,增大了合金的△σ值(△σ为全位错滑移应力与ε马氏体诱发应力之差),使Fe-Mn-Si 合金表现出较好的形状记忆效应[44]。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与△σ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σ值越大,形状记忆效应就越好。在Fe-Mn-Si 合金中加入C 元素,C 作为间隙原子可以强化母相奥氏体,有效防止a ′ 出现,有利于形状记忆效应。但含C 量的增多会带来加工性及耐蚀性的下降,一般含C 量应限制在0.3%以下。事实上,母相强化对记忆效应的提高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使变形时塑性滑移可以有效地被抑制;二是母相强化使应力诱发ε马氏体前端母相中的弹性应变能提高,有利于改善形状记忆效应[44]。

② 细晶强化

晶粒细化可使多晶体合金的屈服应力显著提高。屈服应力σs 与晶粒直径D 之间的关系可用霍尔-配奇(hell-petch )[45]公式来描述,即:

21i s ?+=KD σσ (σi 、K 为与材料有关的常数) (1-7)

图1.5为Fe-30Mn-6Si 合金形状记忆效应随晶粒尺寸的变化情况,因而晶粒细化可使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提高[44]。晶界强化能有效地抑制塑性滑移,使应力诱发马氏体前端母相中的弹性应变能提高,增加了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12

率/

晶粒尺寸/μm

图1.5 Fe-30Mn-6Si合金晶粒尺寸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③奥氏体形变强化

奥氏体形变强化是通过在A f温度以上予以适当变形,在母相中引人位错而

使合金强化。奥氏体形变会在母相中引入位错,提高母相的屈服应力,同时使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的诱发应力降低。Fe-Mn-Si合金本身具有较低的层错能,变形引入的全位错在低温时可能会分解成扩展位错,这些扩展位错可以成为应力诱发马氏体的核胚,使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可以在较低的应力下发生。戎利建[46]将固溶后的Fe-30Mn-6Si合金先后在300℃~800℃温度区间内进行不同预变形量的高温预变形后冷却到室温,再测定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发现在650℃进行3%的高温预变形后,合金具有最好的形状一记忆效应。

(2)层错能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层错能通常是指产生单位面积层错所需要的能量。金属晶体中层错出现的几率与其层错能的大小有关,层错能越小的金属,形成层错的几率越大。γ→ε马氏体相变发生在层错能较低的合金中,按照马氏体转变的层错机制,母相奥氏体中的层错构成ε马氏体相的核胚。母相层错能越低,形成ε马氏体所需激活能也越低。因此,降低层错能可降低γ→ε马氏体相变所需临界应力,从而在同样的变形条件下使发生γ→ε转变的体积分数增大。层错能的大小还直接影响着面心立方晶体的形变和相变过程,例如马氏体相变,从而对合金的加工硬化性能,抗应力腐蚀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对合金层错能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M s点和Neel转变温度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 s对形状记忆效应有较大的影响,当M s温度较高时,易发生热诱发马氏体相变,会阻碍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及逆相变;而且M s过高,变形需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易产生滑移,因而不利于形状记忆效应。当M s点过低时,也会由于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阻力过大,使应变诱发过程受到抑制。

Neel转变能引起γ相自由能降低,使ε马氏体相变驱动力减少,甚至使ε马氏体相变完全被抑制。因此应注意控制Neel转变温度,使其温度低于M s,防止γ→ε马氏体相变因发生Neel转变而受到抑制。

(4)ε→a′和γ→a′相变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γ→ε马氏体相变同时会伴随发生ε→a′和γ→a′相变,附加的ε→a′和γ→a′相变在晶体学上是不可逆的,因而不会呈现形状记忆效应。a′是比较软的组织[1],在交叉部位形成时易使正在生长的ε马氏体穿过预存的ε马氏体,破坏形状记忆效应所需简单结构。杨建华和Gu Q研究证明即使少量a′马氏体的形成也会严重破坏γ→ε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可逆性,使形状记忆效应大大降低[47]。

(5)热机械训练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热机械训练是指合金试样经过变形后回复退火,然后再变形-回复退火的反复过程,是提高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可回复应变的有效方法之一[48-50]。Otsuka H等人发现,Fe-Mn-Si系合金经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形状记忆效应。Fe-Mn-Si基合金的层错能很低,容易自协调形成多种变体,导致宏观应变很小,所以往往通过热机训练来得到更多的单变体以提高合金的SME。热机械训练改善记忆效应的原因,除了使马氏体重新取向外,还增加了ε马氏体的形核点,使其转变量增加,提高记忆效应。但过多训练次数会由于a′马氏体的产生而降低形状记忆效应。

基于上述机理,Fe-Mn-Si基合金获得良好的记忆效应应具备以下条件[51]:

①相当的母相强度,以抑制相变诱发过程中永久滑移的产生,保证Shockley 不全位错的扩展和收缩;

②合金母相为单一奥氏体,其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层错;

③尽可能降低合金的层错能,以保证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时具有较低的相变阻力;

13

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增强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性能研究

14 ④较低的铁磁-反铁磁转变温度T N,消除奥氏体稳定化对应力诱发γ→ε

转变的阻力,从而保证了上述γ→ε马氏体转变,而非ε→α'马氏体转变;

⑤预变形量应较小,并进行训练处理,这有利于产生有方向性的应力和层错分布,进而对产生较大的变形和形状回复有利;

⑥应力诱发ε马氏体的晶格常数c/a应接近3

8,以使奥氏体容易转化为ε马氏体;

⑦M s点在室温附近,较低的M s点有利于促进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

上述诸因素都会影响Fe-Mn-Si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

1.2.5 Fe基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问世后,根据其性能特点,人们构思、设计和发明了数不胜数的、利用记忆效应进行工作的元件、机构和装置,应用领域遍及机械、电子、医疗等。在Ni基、Cu基和Fe基三大类型状记忆合金中,目前应用得比较成熟的是Ni基形状记忆合金,它具有优良的记忆效应、性能稳定、生物相溶性好;但其原材料昂贵,生产制造过程复杂,难以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工业和民用领域。Cu基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强度较低,稳定性及耐疲劳性能差,不具有生物相溶性,应用受到了限制。Fe基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易加工、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人们利用该合金制作单程元件,最先得到实用的是管接头[52]。管接头是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应用最有效的领域之一,主要用于连接和防漏。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是一项全新的连接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开发成功的管接头已在石油、化工、市政建设等领域获得应用。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具有防腐、抗御温度变化、振动等性能;

(2)受空间限制,不会对周围的其它零部件造成损伤;

(3)不受材料种类限制,可连接各种不同材料的管子;

(4)操作简单、方便,且没有焊接时的氧化物等有害物生成。

表1.3给出了目前几种已开发的铁基SMA的成分、性能及其应用状况[22]。

形态记忆合金材料论文

题目:关于形态记忆合金的研究进展 摘要:形态记忆合金是新兴的材料,本文主要讨论形状记忆合金相关内容,扼要地叙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发现以及发展历史和分类,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记忆合金作为一种使用价值比较广泛额材料,我们有理由相信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前途是相当广泛的,也必将造福于人类。此外,通过这些介绍使人们能够真正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新的材料——形态记忆合金。 关键字::形状记忆合金、探索、各领域应用、形状记忆合金效应 正文: 一,形态记忆合金简介。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 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合金在低温下经塑性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以上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一类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的能够记住其原始形状的功能称为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 ,SME) 。研究表明, 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 ,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2Ti 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 和CuAlNi) 。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因其功能独特,可以制作小巧玲珑、高度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而备受瞩目,并获得了广泛关注。 二、形态记忆合金分类及原理

形态记忆合金种类繁多,在现在情况来看,记忆合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单程记忆效应: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2)双程记忆效应: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程记忆效应。 (3)全程记忆效应: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记忆效应。 至今为止发现的记忆合金体系Au-Cd、Ag-Cd、Cu-Zn、Cu-Zn-Al、Cu-Zn-Sn、Cu-Zn-Si、Cu-Sn、Cu-Zn-Ga、In-Ti、Au-Cu-Zn、Fe-Pt、Ti-Ni、Ti-Ni-Pd、Ti-Nb、U-Nb和Fe-Mn-Si等。 三、形态记忆合金的发展。 1932年瑞典人欧勒特在观察某种金镉合金的性能时,首次发现形状记忆效应。 1938年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种铜锌合金中发现了一种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逐渐增大或缩小的形状变化,但是此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1962年美国海军实验室在开发新型舰船材料时,在Ti-Ni合金中发现把直条形的材料加工成弯曲形状,经加热后它的形状又恢复到原来的直条形,引起了材料科学界与工业界的重视,从此形状记忆合金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TiNi形状记忆合金品种产及规格 主要性能

TiNi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功能材料,除具有比强度高、耐磨、耐腐蚀、无磁、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外,还具有奇特的形状记忆性能和超弹性性能。其广泛用于宇航、通信、医疗、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管道连接、眼镜制造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本公司生产的TiNi形状记忆合金综合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板、棒、丝产品在国内医疗器械、眼镜制造、手机天线等行业享有较高声誉。 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主要性能 合金特点单位数值密度 g/cm3 6.4-6.5 熔点 oC1310弹性模量 马氏体GPa28-41 奥氏体GPa83 硬度 马氏体Hv180-200 奥氏体Hv200-350 抗拉强度 退火态MPa850 加工态MPa1900 屈服强度 马氏体MPa70-140 奥氏体MPa195-690 延伸率 退火态%25-50 加工态%5-10 相变温度 oC-100-100 最大回复应变 %8 最大回复应力 MPa600 TiNi形状记忆合金产品品种及规格 名称牌号相变温度类型规格(mm)标准应用范围 记忆型钛镍合金TiNi-0120oC-40oC丝Φ0.1-4.0Q/XB151 6 应力棒、热驱动弹簧、温控 元件等 TiNi-0145oC-90oC棒Φ4.0-10.0

超弹型钛镍合金TiNi-ss5oC-15oC 丝Φ0.1-4.0Q/XB151 6通信天线、眼镜架、文胸托 架等 棒Φ4.0-10.0 板δ0.1-5.0 Q/XB151 6 低温超弹性钛镍合 金TN3<5oC 丝Φ0.1-4.0Q/XB151 6 通信天线、眼镜架、文胸托 架等 棒Φ4.0-10.0 低温超弹性钛镍合 金TNC<-15oC 丝Φ0.1-4.0Q/XB151 6 通信天线、眼镜架、文胸托 架等 棒Φ4.0-10.0 医用钛镍合金TiNi-yy33oC±3oC 丝Φ0.1-4.0 Q/XB152 接骨板、骑缝钉、编织网支 架、矫行丝、医用导引丝等棒Φ4.0-10.0 板δ0.1-5.0 窄滞后钛镍合金TiNiCu As-Ms≤5oC 丝Φ0.1-4.0 温控元器件等棒Φ4.0-10.0 宽滞后钛镍合金TiNiNb As-Ms<150o C 丝Φ0.1-4.0 管接头、紧固环等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综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概况,简要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应用 一、引言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 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合金在低温下经塑性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以上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一类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的能够记住其原始形状的功能称为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 ,SME) 。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因其功能独特,可以制作小巧玲珑、高度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而备受瞩目,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二、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史与现状 在金属中发现现状记忆效应最早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8年。当时美国的 Greningerh和Mooradian在Cu-Zn合金小发现了马氏体的热弹件转变。随后,前苏联的Kurdiumov对这种行为进行了研究。1951年美国的Chang相Read 在Au47·5Cd(%原子)合金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马氏体界面随温度的变化发生迁动。这是最早观察到金属形状记忆效应的报道。数年后,Burkhart 在In-Ti 合金中观察到同样的现象。然而在当时,这些现象的发现只被看作是个别材料的特殊现象而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和重视。直至1963年,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的Buehler等人发现了Ni-Ti合金中的的形状记忆效应,才开创了“形状记忆”的实用阶断[1]。

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作用及发展前景

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作用及发展前景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关内容,扼要地叙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作用,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制备方法应用发展前景 引言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是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完全消除其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的形变,恢复其形变前原始形状的合金材料。除上述形状记忆效应外,这种合金的。另一个独特性质是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发生的“伪弹性”(又称“超弹性”,英文pseudoelasticity)行为,表现为这种合金能承载比一般金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可恢复应变。形状记忆合金的这些独特性质源于其内部发生的一种独特的固态相变——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研究表明,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恢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最多的是Ni2Ti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 和CuAlNi)。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材料,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因其功能独特,可制作小巧玲珑,高度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而备受瞩目,并获得广泛应用。 正文 一.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含有主要合金元素Ti、Zr、Nb及添加元素包括Mo、V、Cr、Sn,并加入元素Al;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Ti:46-60,Zr:15-25,Nb:15-25;添加元素选取Mo、V、Cr、Sn其中一种或两种,其重量百分比<2.0;Al:0.5-2.5。本发明选用的主要合金元素均为对人体无毒性反应且生体适应性良好的物质;经溶解合金化后,该合金具有出色的形状记忆性能及超弹性特点,并可以进行超过50%乃至99%的冷加工变形性。经过固溶、时效处理的合金可在更广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形状记忆回复功能、较高的冷加工塑性及对人体无毒性等优良性能。? 二.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 迄今为止,形状记忆合金在空间技术、医疗器械、机械器具、电子设备、能源开发、汽车工业及日常生活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的来说,按使用特性的不同,可归纳为下面几类: (1)自由回复 SMA在马氏体相对产生塑性变形,温度升高自由回复到记忆的形状。自由回复的典型例子是人造卫星的天线和血栓过滤器。美国航空航天局将Ti2Ni合金板或棒卷成竹笋状或旋涡状发条,收缩后安装在卫星内。发射卫星并进入轨道后,利用加热器或者太阳能加热天线,使之向宇宙空间撑开。血栓过滤器把Ni2Ti合金记忆成网状,低温下拉直,通过导管插入静腔,经体温加热后,形状变成网状,可以阻止凝血块流动。有人设想,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宇宙空间站的可展机构,即以小体积发射,于空间展开成所需的形状,这是很有吸引力的机构。

形状记忆合金文献综述

形状记忆合金性能及其应用 摘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高阻尼特性、电阻突变效应以 及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等一般金属不具备的力学特性,使其在仪器仪表、自动控制、机器人、机械制造、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工程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其本 构性能和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的研究十分必要。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 材料,是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因其功能独特,可以制作小巧玲珑、高度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而备受瞩目,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关键字: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分类应用 1形状记忆合金简介 1.1 形状记忆材料是指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简称SME)的材料。形 状记忆效应是指将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一定限度以内的变形后,再对材料施加适当的 外界条件,材料的变形随之消失而回复到变形前的形状的现象。通常称有SME的金属材料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研究表明, 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 ,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2Ti 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 和CuAlNi) 。 1.2 至今为止发现的记忆合金体系: Au-Cd、Ag-Cd、Cu-Zn、Cu-Zn-Al、Cu-Zn-Sn、Cu-Zn-Si、Cu-Sn、Cu-Zn-Ga、In-Ti、Au-Cu-Zn、Fe-Pt、Ti-Ni、Ti-Ni-Pd、Ti-Nb、U-Nb和Fe-Mn-Si等。 1.3 形状记忆合金的历史只有70多年,开发迄今不过20余年,但由于其在各领域的特效应用,正广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神奇的功能材料",其实用价值相当广泛,其应用范围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宇航、能源和医疗等许多领域。 2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分类 2.1 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

关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若干论述

关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若干论述 摘要:19世纪70年代,世界材料科学中出现了一种具有“记忆”形状功能的合金。这种记忆合金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今记忆合金已然在交通、医疗、自动化控制等方面有了重要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它的相关概念、微观机理、分类及其在材料学中的地位。 关键字: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功能材料;机理;应用 引言: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为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可以认为是始于1963年。当时美国的海军武器实验室的 W.J.Buchler博土研究小组,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TiNi合金工件因为温度不同,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这说明该合金的声阻尼性能与温度相关。通过进一步研究,将这种材料制成的细丝的一端弯曲,并靠近点烟火柴火焰,发现弯曲的细丝伸直了,近等原子比TiNi合金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并且报道了通过x射线衍射等实验的研究结果.以后TiNi合金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记忆合金是一种颇为特别的金属条,它极易被弯曲,我们把它放进盛着热水的玻璃缸内,金属条向前冲去;将它放入冷水里,金属条则恢复了原状。在盛着凉水的玻璃缸里,拉长一个弹簧,把弹簧放入热水中时,弹簧又自动的收拢了。凉水中弹簧恢复了它的原状,而在热水中,则会收缩,弹簧可以无限次数的被拉伸和收缩,收缩再拉开。 这些都由一种有记忆力的智能金属做成的,它的微观结构有两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高温下这种合金可以被变成任何你想要的形状,在较低的温度下合金可以被拉伸,但若对它重新加热,它会记起它原来的形状,而变回去。这种材料就叫做记忆金属。它主要是镍钛合金材料。 一、相关概念:形状记忆效应 一般金属材料收到外力作用后,首先发生弹性变形,达到屈服点,金属就产生塑性变形,应力消除后就产生了永久变形。有些金属在高温下定形后冷却到低温并施加变形,从而形成残余形变。当材料加热时,材料的残余形变消失,并回复到高温下所固有的形状。再进行加热或冷却时,形状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形状记忆效应,它就像合金记住了高温状态的形状一样。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通常是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因此称为形状记忆合金 [1] 形状记忆效应是在马氏体相变中发现的。通 常把马氏体相变中的高温相叫做母相,或奥氏体 相(P),是一种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CsCl相(又 称B2)。低温相叫做马氏体相(M),是一种低对 称性的单斜晶体结构。从母相到马氏体相的相变 叫做马氏体正相变,或马氏体相变。从马氏体相 到母相的相变叫做马氏体逆相变 [2][3]。 这类相变具有热滞效应。四个相变特征温度分别 为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终了温度Mf、母相转 变(即逆转变)开始温度As和终了温度Af。热滞 回线间的热滞大小一般为20K~40K[3]。 二、微观机理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之一镍-钛合金 形状记忆效应 生物相容性 应用:牙齿校正丝 脊柱侧弯矫形 牙齿矫形丝用超弹性TiNi 合金丝和不锈钢丝做的牙齿矫正丝,其中用超弹性TiNi 合金丝是最适宜的。通常牙齿矫形用不锈钢丝CoCr 合金丝,但这些材料有弹性模量高,弹性应变小的缺点。为了给出适宜的矫正力,在矫正前就要加工成弓形,而且结扎固定要求熟练。如果用TiNi 合金作牙齿矫形丝,即使应变高达10%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stress-induced martensite)使弹性模量呈现非线型特性,即应变增大时矫正力波动很少。这种材料不仅操作简单,疗效好,也可减轻患者不适感。 脊柱侧弯矫形各种脊柱侧弯症(先天性、习惯性、神经性、佝偻病性、特发性等)疾病,不仅身心受到严重损伤,而且内脏也受到压迫,所以有必要进行外科手术矫形。目前这种手术采用不锈钢制哈伦敦棒矫形,在手术中安放矫形棒时,要求固定后脊柱受到的矫正力保持在30~40kg以下,一但受力过大,矫形棒就会破坏,结果不仅是脊柱,而且连神经也有受损伤的危险。同时存在矫形棒安放后矫正力会随时间变化,大约矫正力降到初始时的30%时,就需要再进行手术调整矫正力,这样给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都造成极大痛苦。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哈伦顿棒,只需要进行一次安放矫形棒固定。如果矫形棒的矫正力有变化,以通过体外加热形状记忆合金,把温度升高到比体温约高5℃,就能恢复足够的矫正力。 恒温阀芯采用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 SMA恒温阀芯中最重要的零件就是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它外观上与普通弹簧相差不大,但这种以镍钛合金制成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融合了当今世界上最尖端的合金技术。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原理虽然并不深奥,但要将它大规模应用到精密零件中则需要有高度的技术和工艺。 SMA恒温阀芯不仅反应速度极快,而且温度瞬间超越值被控制在2℃以下,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淋浴的舒适性。而且,SMA恒温阀芯在40℃附近的反应极其灵敏,可满足使用者进行无级微调的需要。 在SMA恒温阀芯中,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本身既作为感温元件,同时又有推动活塞来调节冷热水混合作用,而且混合后的水也可以穿过弹簧,这样就节省了宝贵的空间,使恒温阀芯变得更加精巧。 目前世界上只有KAKUDAI等4家日本公司成功开发出SMA恒温龙头。 恒温阀芯作为一种核心装置,被普遍应用于恒温热水器和恒温水龙头中。 当热水或冷水的水压突然发生变化时,或者热水的温度突然发生变化的时候,恒温调节阀芯即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平衡冷水和热水的水压,以保持出水温度的稳定,完全不需要进行人工调节。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综述 【摘要】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应用发展现状 【引言】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 SMA),是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完全消除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变形,恢复其变形前原始形状的合金材料。最早关于形状记忆效应的报道是由Chang及Read等人在1952年做出的。他们观察到Au-Cd合金中相变的可逆性。[3]后来在Cu-Zn合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直到1962年,Buehler及其合作者在等原子比的 Ti-Ni合金中观察到具有宏观形状变化的记忆效应,才引起了科学界与工业界的重视。这种新型功能材料目前已广泛用于电子仪器、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空间技术和能源开发等领域。 一、形状记忆合金的分类 1、单程记忆效应: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2、双程记忆效应: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程记忆效应。 3、全程记忆效应: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记忆效应。 二、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 1、形状记忆效应:合金在某一温度下受外力而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仍保持其变形后的形状,但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材料会自动回复到变形前原有的形状,似乎对以前的形状保持记忆,这种效应称为形状记忆效应。 2、超弹性:在高于A f点、低于M d点的温度下施加外应力时产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卸载就产生逆相变,应变完全消失,回到母相状态,表观上呈现非线性拟弹性应变,这种现象称为超弹性。 3、高阻尼特性:形状记忆合金在低于Ms点的温度下进行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生成大量马氏体变体(结构相同、取向不同),变体间界面能和马氏体内部孪晶界面能都很低,易于迁移,能有效地衰减振动、冲击等外来的机械能,因此阻尼特性特别好。 4、耐磨性:在形状记忆合金中,Ti-Ni合金在高温(CsCl型体心立方结构)状态下同时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可用作在化工介质中接触滑动部位的机械密封材料,原子能反应堆中用做冷却水泵机械密封件。 5、逆形状记忆特性:将Cu-Zn-Al记忆合金在Ms点上下的很小温度范围内进行大应变量变形,然后加热到高于Af点的温度时形状不完全恢复,但再加热到高于200oC时却逆向地恢复到变形后的形状,称为逆形状记忆特性。 三、形状记忆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 1、医疗方面: Ni-Ti合金是医用生物材料的佼佼者,在临床医学和医疗器械等方面广泛应用。 [1]如介入疗法,将各类人体腔内支架、经过预压缩变形后,能够经过很小的腔隙安放到人体血管、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尿道等各种狭窄部位,支架扩展后,在人体腔内支撑起狭小的腔道。具有疗效可靠、使用方便、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和减

新型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进展

新型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进展 Recent Progress in New Magnetic Field Cont rolled Shape Memory Alloys 袁比飞1,2(1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西安710065;2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01) YUAN Bi2fei1,2(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710065,China;2China National Logging Corporation,Beijing100101,China) 摘要: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由于兼具大的输出应变和高响应频率等综合特性,成为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首先总结了Ni2Mn2G a合金在相变和磁致应变性能方面的特点,然后着重介绍了Co2Ni2G a和Ni2Fe2G a两类新型磁驱动记忆合金在结构、相变、形状记忆效应、磁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Ni2Mn2G a;Co2Ni2G a;Ni2Fe2G a 中图分类号:T G1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81(2007)022******* Abstract:The magnetic field cont rolled shape memory alloy is a new f unctional material wit h large magnetic field induced st rain and high f requency,and it is one of t he focus in t he field of smart materi2 als.The p hase t ransformation and magnetic field induced st rain characteristics of Ni2Mn2Ga alloys are summarized,and t hen t he detailed progress in st ruct ure,p hase t ransformation,shape memory effect and magnetic p roperties of Co2Ni2Ga and Ni2Fe2Ga alloys are int roduced,p roblems in t h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K ey w ords:magnetic field cont rolled shape memory alloy;Ni2Mn2Ga;Co2Ni2Ga;Ni2Fe2Ga 1996年以来,以Ni2Mn Ga合金为代表的磁场驱动形状记忆合金(FMSMA),成为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1]。磁场驱动记忆合金除了具有传统温控记忆合金的一般特点外,还可以在磁场的作用下输出较大应变,同时,将记忆合金的工作频率从温控状态的1Hz 左右(TiNi记忆合金薄膜的热驱动工作频率最高可达100Hz),提高到磁控状态下的300Hz以上[2]。利用磁驱动记忆合金的这些功能特性,制成的传感和驱动元件在石油、电子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既有传统记忆合金特有的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也有铁磁相和顺磁相之间的居里转变。研究表明,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磁致应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第一、由磁场诱发从母相到马氏体的相变(类似于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这种情况一般需要非常大的磁场,例如,需要10132MA/m的磁场才能诱发Fe23119Ni2918Co2411Ti(原子分数/%)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第二、铁磁性马氏体在磁场作用下的孪晶再取向(类似于应力促使马氏体孪晶再取向,与传统的磁致伸缩机制无关),这种情况需要的磁场比前者小得多,而且可以得到较大的应变量,例如,在300K时,诱发Ni4818Mn29.7Ga21.5合金马氏体再取向得到915%的磁致应变,只需1105MA/m的磁场[3]。所以,有关磁场驱动记忆合金的研究大多采用第二种机制,可以利用较小的磁场获得较大的应变。 近年来,人们对Ni2Mn2Ga合金的微观结构、相变特征、磁学特性和力学性能等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单晶合金的磁致应变值已经从最初报道的012%[1]发展到了915%[3],远大于传统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应变量(如,Terfenol2D,0124%[4])。虽然Ni2Mn2Ga合金可以在较低的磁场下(<1T)获得很大的应变,但是该合金的多晶脆性及单晶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制约了它的应用与发展。继Ni2Mn Ga合金之后,在Fe2Co2Ni2Ti,Fe2Pt,Fe2Pd等传统Fe基记忆合金体系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磁致应变效应,但是,这些合金存在着磁致应变较小,驱动磁场较大和原料成本高等缺点,所以,发展新型铁磁形状记忆合金成为必然趋势。2000年以来,人们又开发出了Co2Ni[5,6],Co2Ni2 Ga[7,8],Co2Ni2Al[9]和Ni2Fe2Ga[10,11]等体系的新型磁驱动记忆合金。其中,Co2Ni2Ga及Ni2Fe2Ga合金具

形状记忆合金论文

形状记忆合金 摘要:扼要地叙述了形状记忆合金及其机理,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应用 引言:有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即具有回复形状的能力,这种材料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 Shape Memory Alloy ,简称为SMA) ,这种能力亦称为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 , 简称为SME) 。通常,SMA 低温时因外加应力产生塑性变形,温度升高后,克服塑性变形回复到所记忆的形状。研究表明, 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 ,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2Ti 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 和CuAlNi) 。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 SMA)是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完全消除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变形,恢复其变形前原始形状的合金材料。除上述形状记忆效应外,这种合金的另一个独特性质是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发生的“伪弹性”(又称“超弹性”,英文 pseudoelasticity)行为,表现为这种合金能承载比一般金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可恢复应变。形状记忆合金的这些独特性质源于其内部发生的一种独特的固态相变——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一、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史 最早关于形状记忆效应的报道是由Chang及Read等人在1952年作出的。他们观察到Au-Cd合金中相变的可逆性。后来在Cu-Zn合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直到1962年,Buehler及其合作者在等原子比的TiNi合金中观察到具有宏观形状变化的记忆效应,才引起了材料科学界与工业界的重视。到70年代初,CuZn、CuZnAl、CuAlNi等合金中也发现了与马氏体相变有关的形状记忆效应。几十年来,有关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相变会议和材料会议的重要议题,并为此召开了多次专题讨论会,

浅谈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浅谈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引言:时代的发展与材料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现如今材料的研究越来越专业化,并且逐渐倾向于功能化、多样性。例如形状记忆材料就是一种典型的新型功能材料。形状记忆材料是指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陶瓷和高分子等材料,在高温下材料形成一种形状,在冷却到低温时会塑性变形成为另外一种形状,如果对材料进行加热,通过马氏体的逆相变,又可以恢复到高温时的形状,这就是形状记忆效应。 一、形状记忆合金及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材料是集感知和驱动于一体的特殊功能材料,其中形状记忆合金是形状记忆材料中较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合金在低温下经塑性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以上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一类合金。 1、形状记忆合金分类 到目前为止,被开发出来的形状记忆合金主要是Ti-Ni基、Cu 基与Fe基三种。在这三大类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工作环境,分别在基体中加入和调整一些合金元素的量,使得每一个大类中都有一系列合金被开发出来,应用在各行各业,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

(a)Ti-Ni形状记忆合金开发的最早,形状记忆效应最稳定, 相对比较成熟,已在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医学及人类生活领域获得应用。但由于其原材料Ni 、Ti价格昂贵,且加工成本 高等因素,其应用受到限制。 (b)Cu基形状记忆合金因价格便宜、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加工和制造等原因而得到迅速发展。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是这三类合金中种类最多的一类,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目前只有Cu-Zn-Al和 Cu-Al-Ni两种。 (c)Fe基形状记忆合金发展较晚,成本较Ti-Ni系和铜系合金低得多,易于加工,在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 2、呈现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的必备条件 (a)马氏体相变只限于驱动力极小的热弹性型,即马氏体与母 相之间的界面的移动是完全可逆的 (b)合金中的异类原子在母相与马氏体中必须为有序结构 (c)马氏体相变在晶体学上是完全可逆的 3、状记忆效应的分类 (a)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b)双程记忆效应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

二、文献综述 1.磁性形状记忆合金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是既受温度控制的热弹性记忆效应,同时也具有受磁场控制的磁性形状记忆效应。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高响应频率、大输出应力,磁致伸缩应变大等1,所以是一种理想的驱动和传感材料。 3. Heusler合金及其结构 Heusler合金是在研究MSMA中研究最多的一种合金,也是现在备受关注的一类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磁性、半金属性、磁性形状记忆效应,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Heusler合金是1903年,德国人F.Heusler第一次报道两种金属间化合物的磁性,这两种化合物是Cu2MnAl 和Cu2MnSn。随后,英国人P. Webster 发表了一篇关于高有序度合金(Heusler 合金)的文章10 Heusler合金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通常具有L21性结构,化学分子式为X2YZ,Z则是周期表右边B类IV族,及其两边的III 族和V族的元素。X、Y 可以是元素周期表中钪、钛、矾、铬、锰、铁、钴、镍、铜等3d 元素以及排列在它们所在列中下面的扩展的过渡族元素,共有约30个。 Heusler 合金可以看成由四个面心立方结构的亚晶格沿对角线四分之一相互交叉而成。X 和Y原子占据(A,C)以及B位,Z原子占据D位。其中ABCD的坐标分别为A (0, 0, 0), B ( 1/4,1/41/4 , ), C ( 1/2,1/2 1/2, ) 和D (3/4 3/4,3/4 , ) 图1.Heusler 合金晶体结构示意图 1.2 Heusler合金的结构和开发潜力 Heusler型合金是一种高度有序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立方L21结构,空间

高分子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及趋势

高分子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及趋势 摘要:本论文主要讨论形状记忆合金相关内容,扼要地叙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发现以及发展历史和分类,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应用 1.形状记忆分子材料的特性 形状记忆合金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合金在低温下经塑性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以上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一类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的能够记住其原始形状的功能称为形状记忆效应。研究表明, 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 ,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2Ti 合金和铜基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因其功能独特,可以制作小巧玲珑、高度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而备受瞩目,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1.1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1.2双程记忆效应: 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程记忆效应。 1.3全程记忆效应: 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记忆效应。 2.形状记忆效应的应用 迄今为止,形状记忆合金在空间技术、医疗器械、机械器具、电子设备、能源开发、汽车工业及日常生活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的来说,按使用特性的不同,可归纳为下面几类: 2.1.自由回复 SMA 在马氏体相时产生塑性形变,温度升高自由回复到记忆的形状。自由回复的典型例子是人造卫星的天线和血栓过滤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将Ti2Ni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摘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高阻尼特性、电阻突变效应以及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等一般金属不具备的力学特性,使其在仪器仪表、自动控制、机器人、机械制造、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工程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其本构性能和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的研究十分必要。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因其功能独特,可以制作小巧玲珑、高度自动化、性能可靠的元器件而备受瞩目,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关键字:形状记忆合金制备应用研究进展 1 形状记忆合金简介 1.1 形状记忆材料 是指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简称SME)的材料。形状记忆效应是指将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一定限度以内的变形后,再对材料施加适当的外界条件,材料的变形随之消失而回复到变形前的形状的现象。通常称有SME的金属材料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研究表明, 很多合金材料都具有SME ,但只有在形状变化过程中产生较大回复应变和较大形状回复力的,才具有利用价值。已发现的形状记忆合金种类很多,可以分为Ti-Ni系、铜系、铁系合金三大类。目前已实用化的形状记忆合金只有Ti-Ni系合金和铜系合金。 到目前为止,应用得最多的是Ni2Ti合金和铜基合金(CuZnAl 和CuAlNi) 。 1.2 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分类 1.2.1 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1.2.2 双程记忆效应 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程记忆效应。 1.2.3 全程记忆效应 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记忆效应。 2 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

关于公司使用超募资金9900万元增资全资子公司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独立意见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关于公司使用超募资金9900万元增资全资子公司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独立意见 我们作为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参加了公司于2011年10月21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我们认真阅读了相关会议资料,并经讨论后发表独立意见如下: 一、公司超募资金的现状 2009年公司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总额118,9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113,951.31万元,其中超募资金62,278.31万元。目前,公司超募资金尚剩余21,850.31万元。 二、增资方案及审议情况 经公司前期反复调研论证后提出《关于公司使用超募资金9900万元增资全资子公司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议案,该增资方案计划共使用超募资金9900万元,全部用于增加上海形状注册资本金,增资后注册资本将达到1亿元;增资主要用于上海形状封堵器、输送装置等相关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建。以上方案于2011年10月21日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本次增资资金来源均为超募资金。 三、主要意见 我们认为:公司提出《关于公司使用超募资金9900万元增资全资子公司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超募资金使用计划,是上海形状业务发展的需要,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同时,本次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和决策程序符合《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导》、《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1号—超募资金使用(修订)》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因此,我们全体独立董事一致同意公司《关于公司使用超募资金9900万元增资全资子公司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议案。

形状记忆合金在医学上的应用

论文名: 形状忆合金在医学上的应用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内容摘要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是近几年工程技术界颇为关注的一项 高新尖技术,其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工程建筑、医学医疗等相关领域已取得了一些应用性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特点、功能、以及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医学领域 1.前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材料更是高科技发展的先导。形状记忆合金正是新科技领域的一朵奇葩,正在灿烂的绽放。 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人们把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合金的开发迄今不过20余年,但由于其在各领域的特效应用,正广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神奇的功能材料"。 1963年,美国海军军械研究所的比勒在研究工作中发现,在高于室温较多的某温度范围内,把一种镍-钛合金丝烧成弹簧,然后在冷水中把它拉直或铸成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再放在40 ℃以上的热水中,该合金丝就恢复成原来的弹簧形状。后来陆续发现,某些其他合金也有类似的功能。这一类合金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每种以一定元素按一定重量比组成的形状记忆合金都有一个转变温度;在这一温度以上将该合金加工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将其冷却到转变温度以下,人为地改变其形状后再加热到转变温度以上,该合金便会自动地恢复到原先在转变温度以上加工成的形状。 1969年,镍--钛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首次在工业上应用。人们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管道接头装置。为了将两根需要对接的金属管连接,选用转变温度低于使用温度的某种形状记忆合金,在高于其转变温度的条件下,做成内径比待对接管子外径略微小一点的短管(作接头用),然后在低于其转变温度下将其内径稍加扩到该接头的转变温度时,接头就自动收缩而扣紧被接管道,形成牢固紧密的连接。美国在某种喷气式战斗机的油压系统中便使用了一种镍-钦合金接头,从未发生过漏油、脱落或破损事故。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了人类的脚印,并通过一个直径数米的半球形天线传输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信息。这个庞然大物般的天线是怎么被带到月球上的呢?就是用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先在其转变温度以上按预定要求做好,然后降低温度把它压成一团,装进登月舱带上天去。放置于月球后,在阳光照射下,达到该合金的转变温度,天线“记”起了自己的本来面貌,变成一个巨大的半球。科学家在镍-钛合金中添加其他元素,进一步研究开发了钦镍铜、钛镍铁、钛镍铬等新的镍钛系形状记忆合金;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种类的形状记忆合金,如:铜镍系合金、铜铝系合金、铜锌系合金、铁系合金(Fe-Mn-Si, Fe-Pd)等。 而今形状记忆合金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记忆合金的原理及应用

记忆合金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新型材料的发展,记忆合金也得到快速的发展。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像:弯曲量大,塑形高,在记忆温度下恢复以前的形状,达到某一温度时内部晶体结构改变,其表现外部形状也改变。在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关键字:记忆合金原理分类应用 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材料科学中出现了一种具有“记忆”形状功能的合金。记忆合金是一种颇为特别的金属条,它极易被弯曲,我们把它放进盛着热水的玻璃缸内,金属条向前冲去;将它放入冷水里,金属条则恢复了原状。在盛着凉水的玻璃缸里,拉长一个弹簧,把弹簧放入热水中时,弹簧又自动的收拢了。凉水中弹簧恢复了它的原状,而在热水中,则会收缩,弹簧可以无限次数的被拉伸和收缩,收缩再拉开。这些都由一种有记忆力的智能金属做成的,它的微观结构有两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高温下这种合金可以被变成任何你想要的形状,在较低的温度下合金可以被拉伸,但若对它重新加热,它会记起它原来的形状,而变回去。这种材料就叫做记忆金属(memory metal)。它主要是镍钛合金材料。例如,一根螺旋状高温合金,经过高温退火后,它的形状处于螺旋状态。在室温下,即使用很大力气把它强行拉直,但只要把它加热到一定的“变态温度”时,这根合金仿佛记起了什么似的,立即恢复到它原来的螺旋形态。这只是利用某些合金在固态时其晶体结构随温度发生变化的规律而已。例如,镍-钛合金在40℃以上和40℃以下的晶体结构是不同的,但温度在40℃上下变化时,合金就会收缩或膨胀,使得它的形态发生变化。这里,40℃就是镍-钛记忆合金的“变态温度”。各种合金都有自己的变态温度。上述那种高温合金的变态温度很高。在高温时它被做成螺旋状而处于稳定状态。在室温下强行把它拉直时,它却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只要把它加热到变态温度,它就立即恢复到原来处于稳定状态的螺旋形状了。关于记忆合金的原理现在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记忆合金由复杂的菱形晶体结构转变成简单的立方晶体结构时,就会发生形状恢复的记忆。而当记忆合金恢复原形时伴随产生极大的力,镍钛诺合金高达 60公斤平方毫米,远比最初变形时加的力大。一般说来,可达原变形的十倍,这就意味着输出的能量比输入的能量大得多。科学家对此无法解释,物理学家罗沙尔说:“热力学定律一点没有错的地方,但这些定律就是不适合于镍钛诺……”。目前,很多学者认为,记忆合金之所以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是由于“记忆因子”的作用。通过相变过程自由能的研究与体积关系推导“记忆因子”。 尽管,记忆合金具体原理人不明确,但其应用已相当普遍。根据记忆合金的恢复特性人们将记忆合金分为了三类。 (1)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2)双程记忆效应 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程记忆效应。 (3)全程记忆效应 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论述3000字论文

形状记忆合金论述 摘要: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完全消除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形变,恢复其形变原始形狀的合金材料。这种合金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发生的“伪弹性”行为,表现为这种合金能承载比一般金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可恢复应变。形状记忆合金的这些独特性质源于其内部发生的一种独特的固态相变——热弹性马氏相变体。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马氏相变体、记忆效应 引言: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兼有传感和驱动的双重功能,是一种智能结构中技术成熟性很高的功能材料,可以实现机械结构的微型化和智能化。形状记忆效应(SME)即某种材料在高温定形后,冷却到低温(或室温),并施加变形,使它存在残余变形[1,2]。当温加热超过材料的相变点,残余变形即可消失,恢复到高温时的固有形状,如同记住了高温下的状态。SMA及其驱动控制系统具有许多的优点,如高功率重量比,适于微型化;集传感、控制、换能、致动于一身,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不受温度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等,有着传统驱动器不可比拟的性能优点。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生物医疗、桥梁建筑、汽车工业及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 一、发展史 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人们把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合金的开发迄今不过20余年,但由于其在各领域的特效应用,正广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神奇的功能材料"。 最早关于形状记忆效应的报道是由Chang及Read等人在1952年作出的。他们观察到Au-Cd合金中相变的可逆性。后来在Cu-Zn合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直到1962年,Buehler及其合作者在等原子比的TiNi合金中观察到具有宏观形状变化的记忆效应,才引起了材料科学界与工业界的重视。到70年代初,CuZn、CuZnAl、CuAlNi等合金中也发现了与马氏体相变有关的形状记忆效应。几十年来,有关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相变会议和材料会议的重要议题,并为此召开了多次专题讨论会,不断丰富和完善了马氏体相变理论。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应用范围涉及机械、电子、化工、宇航、能源和医疗等许多领域。 二、功能机理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是一种能够记忆原有形状的智能材料。当合金在低于相变态温度下,受到一有限度的塑性变形后,可由加热的方式使其恢复到变形前的原始形状,这种特殊的现象称为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简称SME)。而当合金在高于相变态温度下,施以一应力使其受到有限度的塑性变形(非线性弹性变形)后,可利用直接释放应力的方式使其恢复到变形前的原始形状,此种特殊的现象又称为拟弹性(Pseudo Elasticity,简称PE)或超弹性(Super Elasticity)。这两种形状记忆合金所拥有的独特性质在普通金属或合金材料上是无法发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