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对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更好的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中国的发展看,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应该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另外,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必许实现中俄经贸关系的战略升级。

2000年7月11日俄公布的《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指出:“俄罗斯与中国对国际政治的关键问题原则性态度是一致的,这是地区稳定和全球稳定在的主要支柱之一。俄罗斯将努力发展与中国在各方面的互利合作[1]。”2003年5月28日,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是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经贸合作在内的“全面战略协作,不断加固中俄关系的基础,促进两过世代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和俄罗斯同为世界大国都是世界上大的供给来源和需求市场,两国互为邻邦,有4334公里的边界线,因而享有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同时两国的经济结构有较大的差异,产业优势互补性较强。俄罗斯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充裕的国家,国内市场资源供大于求[2],中国的人均资源存量很低,是一个自然资源外部依赖性很强的国家。同时,俄罗斯有着巨大潜力和机遇,中俄两国在商品、技术、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诸方面都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贸易能增加两国福利,使两国内居民受益。俄罗斯的重工业、军事工业比较发达,但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日用品、食品、蔬菜、肉制品的自给率在48%以下,而俄罗斯短缺商品正是中国生产的长项。中国的出口对于俄罗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是日用消费品(食品、服装、电器)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日用消费品在国内远远供大于求,非意愿存货较多,急于打开国际市场,出口俄罗斯正是解决之道。

加快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巩固和发展两国政治关系,切实维护两国经济安全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中俄经贸合作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是借鉴相关理论,为中俄经贸合作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中俄经贸合作的主体和领域,发展现状及国际战略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深入探究中俄经贸合作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俄经贸合作的对策。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是中俄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部分是发展中俄经贸的对策研究。

1.3.2 研究的方法

论文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理论,贯彻有的放矢,注重可操作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首先应用要素禀赋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中俄经贸合作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中俄经贸合作的主体和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影响中俄经贸合作的制约因素,提出中俄经贸合作的思路与实施对策。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重点研究中俄经贸关系的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其学术刊物为《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与1996年开始出版;黑龙江社会科学院也有较强研究实力,其刊物为《西伯利亚研究》。

国内学者对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如徐秋阳研究了中俄经贸合作主体的变化,王之光分析了中俄林业木业合作的市场机遇,姜振军透视了俄罗斯家具市场的容量、攻击和需求的档次,关雪凌认为IT投资也将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亮点,李福泰对2004年中俄经贸合作进行了前景展望,认为中俄合作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这些有关制约中俄经贸合作的因素的研究,其结论大致归结于中俄两个大国的戒备心理和两国民族经历差异导致的文化、民族心理和世界观的差异,以及至今两国的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态等。

1.4.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早在1994年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罗高寿就针对中俄经贸合作发表了意见和期望,认为两国的贸易额在1993年达到历史最高纪录77亿美元,中国城了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一贸易成果证实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向俄罗斯联邦提供大量日用消费品和食品等中国商品以交换俄方的设

备、运输工具和原料。但1994年的贸易额减至51亿美元,表明以易货合同形式出现的简单商品交换的潜力很快就已耗尽,这一下降发出了必须从传统的商品交换向贸易现代形式过渡的信号。

第2章中俄经贸合作相关理论概述

2.1 中俄经贸合作的要素禀赋理论

2.1.1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指狭义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起因是劳工生产率的差异不同,它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产品,价格就低,因而有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高,出口就不利。各国应尽量利用供给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价廉物美的商品。由此各国自觉不自觉的参与了世界生产的分工,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了本国的资源,从而是各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2.1.2 中俄经贸合作的要素禀赋状况分析

中俄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禀赋状况比较明显。俄罗斯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和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国家。地域辽阔,横跨欧亚两洲,总面积为17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8,其中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居世界前列。森林覆盖率占全俄土地面积的50%以上,是世界三大森林富集区之首,而且基本是原始森林,多为松杂混交成材林,经济价值相当高。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40%。矿产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特别是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非常丰富,俄罗斯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第六位,比重占全球的12.5%-13%,较美国要高10个百分点。与俄罗斯相反,中国的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尤其在油气资源短缺状况更为明显。中国虽然也是石油生产大国,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只有俄罗斯的1/2和1/25,剩余石油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也只有俄罗斯的1/2和1/50[3]。在能够预见的将来,中国油气供给和消费需求之间将会出现巨大缺口。而中国木材产量不仅只有5000多万立方米,且人均只有0.04地方米,加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解决森林过度采伐的问题,木材产量还要大幅削减,而实际需求则是刚性增长态势。未来10年内每年均需净增木材,进口1000万立方米以上。在人力资源方面,虽然俄罗斯地大物博,但其人口稀少,劳动力比较缺乏,与其广大国土和丰富资源的开发需求远远不适应,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尤为突出,相反,中国虽然国土不小,但开发的余地不是太大,而且人口多,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解决

就业的压力非常大,这种要素禀赋状况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1.3 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是保罗·萨缪尔森和罗纳德.琼斯提出来的贸易模型。所谓特定要素就是指那些调整速度比较慢,重新达到新的均衡所需时间较长的生产要素。通常在实际中,特定要素与流动要素之间没有明显得界限,这只是一个调整的问题。一国生产特定要素相对充裕的产品,而进口特定要素相对稀缺和昂贵的产品,而特定要素是非贸易品,只能固化在贸易品内部,所以贸易品流动只是形式,而隐含在贸易品内部的特定要素流动才是实质。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劳动力都属于特定要素。尽管目前有资料表明,涌向俄罗斯的中国民工正在增加,但这个数字相对于中国劳动力总供给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按照保罗.萨缪尔森的说法,中俄之间的贸易会使国内相对价格趋同,由于中国国内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价格偏低,而劳动力至少不会在完全意义上向俄罗斯转移,因此,贸易会使国内该类产品在俄罗斯需求拉动下上升,劳动密集型部门会吸纳国内其它资源到该部门(尤其是资金),从而会出现偏向型增长,而俄罗斯对日用品消费品的边际支出倾向很大,不论生产还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都会使劳动力——这一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工人)受益。因为贸易产品的流动实质上代表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因此,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质上是中国的劳动力向俄罗斯转移,只不过转移的方式不同,这种转移是隐藏在贸易品中的[4]。而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资源产品,实质上是向中国转移自然资源。所以,尽管特定要素的转移成本表面上无穷大,或根本不可能实现转移,但贸易品的流动使这种转移事实上成为可能。劳动力向俄罗斯转移,使俄罗斯居民能够买到便宜的食品和服装,不用再在商店门口排队受冻,他(她)们的生活境况改善了;资源向中国市场的转移,缓减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居民的福利改善也是有利的。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经济一体化理论主要包括关税同盟理论和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2.2.1 关税同盟理论

Viner认为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三个条件:完全取消各参加国之间的关税,对来自成员国外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透过协商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关税同盟理论主要研究关税同盟形成后,关税体制的变更(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共同关税)对国际贸易的静态动态效应。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主要指贸

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增加成员国的福利,而贸易转移效应减少成员国的福利[5]。结成关税同盟是获益还是受损,取决于贸易创造相对贸易转移的大小,而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对经济福利影响的大小又取决与进口需求弹性和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成本差异。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主要指关税同盟结成后可刺激各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并带来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2.2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小岛清认为,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如果仅仅依靠比较有时原理进行分工,不可能完全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反而会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分工的和谐发展和贸易的稳定。因此,必须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是竞争性贸易的不稳定性尽可能保持稳定,并促进这种稳定。所谓协议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互相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分工。通过协议分工来实现经济一体化,必须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和区外非成员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的经济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是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了内部贸易自由化,使区域内各国间的国际分工更为精细,生产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内部贸易迅速增长,成员国与区域外国家的贸易减少,提高了经济一体化国家整体的贸易地位,但同时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权受到约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外的非成员国而言,更多的是不利影响。首先,增加了区域外国家的商品进入一体化区域的难度;其次,诱使国际直接投资更多地流向区域内;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于多边贸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影响全球贸易。

2.2.4 中国对俄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其三分之二的国土位于亚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最近几十年来,俄罗斯亚洲区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在经济上不仅脱离于亚太地区,而且脱离于自己的近邻东北亚国家。利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丰富自然资源,积极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加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和亚太地区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拉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是21世纪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对此,俄总统普京在“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的问题与前景”一文中谈到:我们渴望利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身份积极促进中国东部地区融入该组织框架内已在发挥作用的经济一体化机制,这已不算秘密。我们一方面力求

越来越广泛地参与解决亚太经合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努力利用地区多边合作手段拉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

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双边的经济一体化。全地区层次指的是亚太经合组织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次区域层次主要指东盟和东北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双边层次指的是亚太地区内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由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缺乏协调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国家间利益的相应机制,其一体化进程受阻,而双边层次和次区域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却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俄罗斯融入亚太地区的次区域和双边层次的经济一体化。

俄罗斯融入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中国领土进行[6]。亚太地区共有三经济引力中心:一是日本,二是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三是东盟。俄日双方虽然有经贸合作的基础,但是由于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容易形成垂直型分工,使俄罗斯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沦为单纯的原料供应国,因此,日本不应成为俄罗斯的首选对象。东盟国家远离俄罗斯,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不足,难以和俄罗斯在经济互补基础上开展合作,也不是俄罗斯的理想合作伙伴。中国近些年来经济以超过8%的速度蓬勃发展[7],劳动力资源丰富、轻工业发达、市场容量巨大、外汇储备雄厚,并且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殷切渴望获得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资源,而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对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农产品和劳动力的需求也很大,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水平相差不远,因此,推动同中国的经贸合作,优先实现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同中国的经济一体化,可以在两国间形成合理的国际分工,使俄罗斯最大限度的获得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是俄罗斯尽快融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现实选择。

2.3 本章小节

本章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别从国际投资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对中俄经贸合作进行和分析,并进而认为:对俄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不仅可以促进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可以加快两国融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3章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3.1 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早期,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基于先天的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开展起来,表现为产业间的国际贸易。与此相对应的国际贸易理论是H—0理论。交换的商品种类多为资源型产品和制造业的最终产品,贸易形式表现为一般贸易。而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贸易更多地是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原则来发展,表现为产业内的国际贸易[8]。与之相对应的是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以及扩展后的伴随着跨国直接投资产生的公司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的直接动因是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差异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和跨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动,商品的种类多为同类商品中的多样化产品以及中间产品和跨国公司内部的零部件贸易,贸易形式大多表现为加工贸易。

3.1.1 两国贸易关系不平衡

现阶段的中俄国际贸易中更多的是货物贸易,缺少的是技术贸易和相互投资。从目前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大体是一种基于自然禀赋差异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我国自俄进口的商品多为我方短缺、而又需求量较大的资源性商品,需求弹性比较小;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这类商品的需求还将增加,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将会扩大。而中方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轻工、纺织服装类商品,其货值低,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比较大,出口额和出口量与俄消费市场的变化紧密相关,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这种趋势在短期内将难以改变。这也是两国贸易关系不平衡,中方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现阶段两国的经贸往来更多地依赖于基于自然禀赋差异的产业间贸易来推动。

俄罗斯方面对这种状况也是忧心忡忡,在 2004年7月22日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上,俄总理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表示,目前俄罗斯的出口商品结构仍未得到优化,还是以原料为主的传统出口结构(2003年达到了1 337亿美元,但 70%的出口额属于原材料性质的出口)。对工业品出口的支持因为财政资金的有限而受阻,俄联邦政府财政预算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的观点是政府的支持措施只是辅助性的,根本在于改善经济环境。

3.1.2 中俄两国的贸易结构有待调整

当俄罗斯国内缺乏改善出口结构的有效政策支持时,国内外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只能是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开展进出口贸易。比如,实施经济转轨

以来,以能源、原材料加工业,如石油、天然气开发、木材、造纸加工等领域吸引外资较多。如果按照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的原则,对国内的相关产业给予合乎国际惯例的政策扶持,那么,俄罗斯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状况就会大为改观。

产业间贸易更多地导致要素使用结构的变化,因而对一国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损益影响不同;产业内贸易更多地导致要素使用方向的变化,因而使一国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收益都得到提高。因此,由于中俄两国的贸易结构的特点,经济贸易的来往总是要受到两国国内相关利益集团的干扰,经贸关系也就不时地枝节横生。

3.1.3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对俄罗斯来说,“中国威胁论”有着更多和更深的内容。首先是俄罗斯人担心中国实力增强,成为世界强国后,会不会把沙皇时期强迫中国清政府割让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回去。尽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双方在文件中已经宣布彻底解决了中俄边界和领土问题,但俄罗斯人仍然心存顾虑。其次是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的担心。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出现中俄力量对比失衡。俄罗斯一些政治学家和学者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推理;经济大国必然走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成为军事大国的中国必然对俄罗斯构成重大的威胁[9]。最后是对中国移民的担心。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在“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下,因“中国移民”问题引发的排华情绪正在上升[10]。因此,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刻不容缓。

3.2 中俄贸易问题的成因

3.2.1 对俄经贸合作的市场体系很不规范

3.2.1.1 市场主体层次参差不齐在中俄贸易的市场主体中,中国国有企业仍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主体,55%的进口都是由国企承担的,在对俄出口中,中国民营企业占2/3以上,椐非官方统计,2003年,双边民间贸易额已超过100亿美元.虽然民营企业有开拓精神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但其资金实力薄弱,深度开发能力不足,生产经营基本处于单打独斗阶段.这这种贸易主体参差不齐的外贸企业资源培配置,与市场经济对市场竞争主体的整体要求大相径庭,大大影响了中俄经贸合作向高层次发展[11]。

3.2.1.2 市场法规不尽完备中俄两国都曾经实行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两国经济转型,对原来的外贸体制的弊端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由于两国采取的改革路径不同,起始点各异,中俄双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外贸法规不尽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范和国际贸易惯例要求的“游戏规则”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

下,“超前”启动双边贸易并进行“对接”运行[12]。虽然目前中俄贸易政策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日益完善,但符合国际贸易规范与适合本国国情的外贸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好户的法规还未建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技术贸易管理还很不规范,造成了中俄贸易的制度缺陷。

3.2.1.3贸易逆差问题严重长期以来,在中俄两国的贸易中,俄方一直处于大量顺差,而中方处于大量逆差状态。双边贸易“一边倒”的状况日益突出。2004年中方逆差已达到30.3亿美元。其中,技术贸易的长期逆差问题突出。1991—1997年,我方技术贸易逆差总计48.35亿美元,占同期我方贸易逆差总额的38.2%。由于中俄贸易产品结构的不对称,再加上俄罗斯在1990年代中期后更多地把进口消费品的眼光瞄准西方国家,对扩大进口中国传统消费品的热情大大减少,而中国对俄进口的一部分产品,尤其是一部分军工产品,目前还存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其结果必然导致中国对俄贸易出现巨额逆差[13]。俄罗斯贸易部门对此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又进一步加剧了中俄贸易发展的不平衡。贸易不平衡必然影响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质量的提高。

3.2.2 中俄思想观念的差异及俄外交政策上的倾向性

俄罗斯因其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大多数的俄罗斯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态,总是把自己摆在欧洲国家的地位,意识对西方文化比较认同和欢迎,当面对落后的亚洲国家时,却经常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俄罗斯作为欧洲大国的优越感和排斥心理,而面对发达的欧洲国家的轻视,俄罗斯人在其意识中又经常滋生出自卑心理,这种心态对俄罗斯人的消费行为影响很大。一方面俄罗斯的消费者对来自西方的产品有一种特殊的“偏好”,几乎不加任何选择地对其推崇倍至,另一方面对来自中国的同类同质产品却不愿支付等值的价钱来购买,而且在具体的交易谈判中俄罗斯商家大多故意将价格压得很低,以至于中方公司无力可图。许多俄罗斯人经常抱怨中国把最好的商品卖给西方国家,却把假冒伪劣的商品倾入俄罗斯。实际上即使中国想把高质量的产品卖给俄方,也不得不因为俄方把价格压到了成本线以下无法接受而放弃交易机会,最终退出俄罗斯的消费品市场。

3.3 本章小节

本章针对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作了分析,认为中国在对俄经贸合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两国贸易关系的不平衡,俄罗斯对中国存在的戒备心理等等都阻碍两国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市场体系,协调机制不规范都制约着对俄经贸合作的发展。

第4章发展中俄经贸的对策

4.1 积极拓展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新领域

4.1.1 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领域的合作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需求量急剧上升,2004年俄汽车市场需求量为161.9万辆据俄工业和能源部预测,2010年需求量将扩大到250万辆,由于本国汽车生产能力有限,预计每年缺口50-90万辆,只有依靠汽车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俄经贸部预测,至2010年,俄汽车市场容量将达到310至400亿美元规模。与此同时,由于俄国内缺乏生产先进的复杂的汽车零部件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而对这些产品的投资生产又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2005年3月,俄政府颁布了鼓励外国公司在俄投资组装汽车的关税政策,决定减免组装汽车一部分零部件的进口关税.这些都为中国汽车进军俄罗斯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汽车凭借其价格优势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在俄罗斯市场上的前景相对乐观,产品类型和销量会迅速增加。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4.1.2 制药领域具有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制药行业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当今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医药行业之一。截至2005年,中国已拥有6700多个制药企业,能生产原料药1400多种,每年实行生产800-900种,生产制剂药4000多种,植物药8000多种.目前,中国药品尤其是保健品生产成快速增长势头,供大于求。与此成鲜明反差的是,随着俄国国民经济的复苏和稳步发展,俄国居民对药品的需求,尤其是对保健品和用品的需求也迅速增长。2003年俄国医药行业销售额达55亿美元,专家预测,今后几年俄国制药行业的增长势头仍会保持在15%-20%,2005年的市场容量有望突破70亿美元。而俄医药工业发展却相对缓慢,设备陈旧,投资匮乏,缺少专利等众多负面因素制约了整体行业的振兴。不仅原料药主要依靠进口,成品药也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实际需要,且国产药品的自给率越来越低。这为中国医药生产和经营企业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

4.1.3 建筑建材领域有巨大出口潜力

随着俄罗斯经济连续六年持续增长,俄建筑业日渐火爆。据2004年初时的资料显示,近两年来,俄全国工业建筑和商用房建筑竣工面积分别达到1.3亿平方米和9000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前十余年建筑面积的总和。巨大的需求推动房产价格的

一路飙升。据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公布的数字,2004年上半年,俄罗斯二手房的平均价格为14000卢布/平方米,新住宅的平均价格为16000卢布/平方米,而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大约为8000卢布,从中可见房地产开发业获利不菲。这无疑对中国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俄罗斯建筑市场的火爆扩大了对建筑装修材料的需求量,而俄罗斯建材工业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满足俄罗斯建筑市场的需求,大部分建筑,装修材料需要进口。与此同时,中国建材行业蓬勃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而且在价格上一般要比欧洲同类产品便宜一半左右,深受俄罗斯人的欢迎,因此对俄有巨大的出口潜力。所以,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建筑建材市场将成为对俄经贸合作的新亮点,中国建筑企业和建材生产企业应不失时机地进入俄罗斯建筑市场。

4.2 规范对俄经贸合作的各项制度

4.2.1 建立规范的贸易制度

由于中俄双边贸易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是没有建立规范的贸易制度,因此,能否形成良好的、规范化的贸易秩序,是决定双边贸易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14]。由于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 , 而俄罗斯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且中国给予俄罗斯世贸组织成员的待遇,因而在未来的双边经贸合作中,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应成为双方共同遵守的贸易活动准则,即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所以,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应成为中俄贸易的标尺和工具。为此,在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和双边合作框架下,两国应共同努力, 充分发挥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及经贸科技各个分委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两国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两国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大力整顿贸易秩序,加速解决贸易秩序和贸易服务体系方面的问题,并逐步规范双边贸易秩序,以消除现存的制度性障碍,极大地推动中俄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4.2.2 鼓励大型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

由于受改革开放形势的驱动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中国的大型骨干企业开始实行资产的战略重组,以扩大规模创建大企业集团,形成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企业内部正在实行技术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大型骨干企业与俄罗斯的大企业也正在调整经营战略。调整生产结构,争取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因此,中俄两国的大型骨干企业应加强横向联合,发挥他们在两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拉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将双方的经

贸合作不断推向前进。

4.3 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应遵循国际贸易关系的共同原则,即平等互利与市场经济的规则,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有关推进对俄经贸合作的思路与对策能否起作用,最为关键的是政府是否有大的举动,增强调控的力度。

4.3.1 消除体制障碍,加大支持力度

利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俄罗斯即将入世契机,政府要积极着手与俄方解决经贸合作中的制度“瓶颈”从制度上消除扩大经贸合作的阻碍因素。可通过俄加入WTO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对中国出口有实际利益的重点产品在关税减让方面取得突破,消除“灰色清关”为中国企业在俄市场的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要加强海关合作,简化通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建立海关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通关。

4.3.2 优化贸易主体

坚决取缔非法、半非法贸易,严格审查对俄贸易主题,净化和规范中国在俄贸易企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培育和调控要素市场,努力培育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的专业化的要素市场。

4.4 确立新的合作理念

4.4.1 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还有很大的市场,中俄两国政治家和学术界都应注意到“中国威胁论”的危害,采取措施遏制“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的影响。就实际情况而言,中国与俄罗斯在21世纪都在发展和崛起。普京在最近的两次国情咨文都强调俄罗斯的复兴和崛起问题。他提出俄罗斯发展的三项重要任务。普京总统2004年10月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已就解决中俄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达成重要协议。首先,两国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长达4300公里的中俄边界全部划定。这有利于消除俄罗斯某些人对中国收复失地的担心。其次,两国签署了建立非法移民工作小组的协议。这有利于解决“中国移民威胁问题”的问题[15]。关于对俄劳务出口问题,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不能放任自流,应该统一纳入规划,以便于大规模,有计划有保护地向俄罗斯输入多余的劳动力,而不能放任各地,各公司随便招募劳动力输往俄罗斯,而到了俄罗斯又监管不力,影响国家形象[16]。应该意识到,中俄劳务合作对中俄双方都是有益的,因此,对俄罗斯最适合的办法是有效的利用。

4.4.2 增强中俄两国合作的社会基础

4.4.2.1鼓励两国媒体间的交流媒体是影响社会情绪和大众观点的主要工具,是对方形象的主要塑造者,增加双方媒体的交流有助于相互了解。中国的学术界和新闻媒体要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

4.4.2.2鼓励中俄民间组织的交流中俄民间组织的交流亦应该加强中俄21世纪委员会目前是中俄主要的非官方组织,该委员会可以扩大其结构,增加成员的代表性,扩大活动内容,使其成为中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等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

4.4.2.3增进中俄两国青年一代的了解俄罗斯青年和中小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当前对俄罗斯宣传应重点面向这一群体。可通过开设专门网站和举办知识竞赛等活泼,新颖的活动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4.5 本章小节

本章在前几章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俄经贸合作的对策,包括确立新的合作理念,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增强中俄两国合作的社会基础,等措施。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最现实的选择是加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对俄全方位的经贸合作,不仅具备客观的条件,而且中俄双方也具有共识。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不许实现中俄经济关系的战略升级。这种升级不应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简单的重复,而是要从形式到内容上真正实现一种战略转变。

目前中俄经贸合作进展缓慢的状况下,研究新的国际环境和经济气候,对加快对中俄经贸合作将具有时代的新特征和新意义。从互信互利角度看,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促进两国国力长足发展、造福于国民和世界的明智之举,不仅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还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加快中俄经贸合作是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国家关系的基础和紧迫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客观要求和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内在要求。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俄经贸合作中的制约因素以及对策措施。论文在运用了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中俄经贸合作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对俄经贸合作的内涵,分析了对俄经贸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中俄经贸合作虽然规模还很小,发展速度还很滞后,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最后,本文在前几章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拓展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新领域、规范对俄经贸合作的各项制度、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确立新的合作理念等战略措施。

总之,发展对俄经贸合作不仅是中国有一个可靠的战略大后方,同时也是中国实行大国外交、维持大国间战略均势的需要。因此中俄两国应从共同利益出发,坚持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的原则,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积极推进中俄贸易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中文版)[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161

[2]弗·伊·马耶夫斯基.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7:1-4

[3] 初志勇.关于中俄矿产资源合作的思考[J].西伯利亚研究,2004,1:11-12

[4] 苏耀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调整须考虑要素禀赋[J].发展,2003,3:68

[5] Lipsey,Richard.“Economic Union”,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Sciences[M].NewYork:MacmillanCompany&TheFreePress,7Vol,1972:

541-542

[6]奥斯特罗夫斯基.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同中国东北合作的前景[J].

西伯利亚研究,2002,5:54

[7]闫林.海外对中国石油管道及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反响[J].中国能源,2003,1:

22

[8] 须同凯.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情况[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1:79

[9] 亚·沙拉文文.来自东方的威胁[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3:60

[10]李立凡.中俄关系将接受考验—俄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评述[J]. 欧亚观察,

2001,2:22 [11] 樊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J].研究与探索,2005,3:

39-42 [12] 韩立华.影响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市场环境因素[J].东欧中亚市场研

究,1999,7:7

[13] 陆南泉.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对策建议[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1998,7:6

[14] Marsjall I.Goldman,Russian energy: a blessing and a curse[J],Ji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Fall99,Vol.53 Issue 1,p73

[15]谢尔盖·冈恰罗夫.中国人在俄罗斯(上)中国人移民俄罗斯的是是非非:回顾

与评论[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4,5:31

[16] A·T·雅科夫列夫文.中国是俄罗斯的头号敌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4,4:86-93

致谢

本文从选题到最终成稿都是在我的导师吴文林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吴文林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对科研的高度热诚,极大的鼓舞着我以后面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令我终生受益。再次对吴文林教授致以最深的敬意。

在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华瑞学院经济管理系导员谭芳的热心支持,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经济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女生宿舍509寝室所有的室友,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才会顺利完成。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这期间对我的理解和支持,谢谢你们。

最后感谢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大学四年来对我的教育和栽培。

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研究样本

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研究

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更多的社会安全问题。特别是我国目前仍处于转型为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频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会成为极大的社会安全隐患。由此,公共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公共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阐述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并从多层面、多角度介绍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内涵与运行机制,阐释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分析做好铺垫。然后深刻剖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成功的案例,在与我国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寻求范例。最后,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安全管理的机构设置、加快建立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理相结合的全面管理方式、构建多元化公共安全管理创新机制、提高公共安全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多途径提高政府和公民对公共安全管理的意识等政策建议,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我国公共安全事故,保证人民生活、生产等的顺利进行,构建更加和谐、幸福的社会。 关键词: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管理;国际经验;对策建议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仍处于转型为现代化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而公共安全问题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近年来国内灾害灾难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等各类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民众造成巨大经济与精神损失,也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和不安,导致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尖锐,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些年平均每一年因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 20 万人,伤残 200 万人,而经济损失则达到了 6000 亿人民币。由此反映出的我国在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也表明了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风险社会。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政府、公众、媒体等多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预防、应急和救治机制,以此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公共安全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程度越高,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也就越发凸显出来。“公共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一切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人民的生活质量,是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以致全世界都应积极关注的问题。人类发展初期,主要面临由纯粹自然性破坏因素造成的自然界威胁与饥饿、疾病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这类问题不断减少。但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人们对各种灾害的认识比较浅显,对其发生前的征兆、发生后的规模和影响都很难把握。文明时期来临,人类步入农业社会后,仍只是拥有着单一的生活方式和简单的生产方式,日常交往与公共活动相对匮乏,公共安全问题也就较少,而且人们对于灾害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比较淡薄。在科学技术相对发展的一个时期,公共领域规模愈发扩大,公共安全问题大范围爆发出来。而且,安全问题涉及到的领域不仅限于衣食住行,而是不断的扩展与延伸,尤其是逐渐渗透到生产领域,包括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矿业安全、建筑安全等多方面。另外,由于很多传统的技术性安全问题与复杂的社会原因交错在一起,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社会问题。

[经贸合作,视角,产业]基于产业关联视角下的中俄经贸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下的中俄经贸合作研究 摘要:区域产业关联理论是研究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要素流动和产业投入产出关联特征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2005年金砖国家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利用BRICsIIOT 2005的数据,对中俄双边产业关联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俄产业结构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比较优势互补特征较为明显,俄罗斯在农林牧渔、采矿业水平上要高于中国,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贸易及交通运输业上,俄罗斯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两国在制造业上各有优势;中国对俄罗斯各产业的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力都要大于其反向作用,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有很大需求,两国的产业关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竞争压力。 关键词:中俄贸易;产业关联;经贸合作 引言 一、BRICsIIOT简介 本文使用的《2005年金砖国家国际投入产出表》,是由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和日本贸易振兴会(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JETRO)共同整理并发布的,包括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美国7个经济体,并通过各国间的进出口,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数据关联[1]。 在投入产出表的内部,体现着完整的数量均衡关系。在不细分产业部门的前提下,行方向体现一个经济体所有产业产出的均衡关系(每一个单一产业部门均具有此均衡关系),即: Aij+Fij+Li+Qi=Xi (1) 将所有行向国家汇总,即可将上述均衡关系整合为: Aij+Fij+Li+Qi=Xi (2) 列方向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需全部产业投入的均衡关系,即: Aij+BAj+A*j+DAj+Qj+Vj=Xj (3) 式(3)反映了任何一个经济体的总投入,即来自其他全部经济体的总供给,是由包括中间投入(Aij)7×7、附加值、从其他国家进口、运费保险、关税和统计误差共同组成。这表明任何一国的产业需求,除了由来自本国和其他国家的中间投入、本国和其他国家的附加值之外,还有一部分由关联外的国家和地区提供。 将所有列向国家汇总,即可将上述均衡关系整合为: Aij+BAj+A*j+DAj+Qj+Vj=Xj (4) 而由于任一国家或地区的总需求(总产出)和总供给(总投入)具有平衡的特征,所以

中俄经贸合作的历史沿革及前景分析

中俄经贸起始与发展 (2011俄语汪雪梅20111813310015) 【摘要】中俄经贸关系是中韩关系持久发展的基石,它先于两国政治关系而建立起来,并在推动中俄建交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建交后,两国关系也是以经济、贸易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为中心内容的,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因此,一直以来中俄经贸关系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中俄经贸交流史也构成中俄关系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是把中国与俄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历史进行概述。 【关键词】经贸合作,贸易额, 1.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的起源 中俄经贸交流始于公元1240年前后,当时的俄罗斯被蒙古族设钦察汗国统治,同时他们还在中国建立了元朝。蒙古人在俄罗斯地区收取贡赋人口,因此中俄两国官民贸易的产生是必然的。 公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始称沙皇,从1550年开始陆续派兵进攻鞑靼人的领土。到了16世纪末,俄国向东已经扩展到了额尔齐斯河,与明朝的刺蒙古部、鞑靼蒙古部接壤,为中俄直接进行贸易往来打通了道路。 2.清政府及抗战时期中俄双方经贸发展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王朝。清兵入关之后,清政府和沙俄政府有了正式的接触。康雍乾时期,是中俄关系的开始、发展和深化阶段。《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确定了中俄的东段边界,条约中规定:两国人可凭文票在边境进行贸易。《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则确定了中俄的中段边界,为中俄边关互市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它也使古代中俄两国的贸易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康雍乾时期中俄两国关系是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沙俄为了经济上的巨大利益,不得不停止领土的扩张,而清政府也需要中俄边界的稳定来处理民族间事务。由于清初政权稳定,俄国的战略重点主要在欧洲,此时两国的交往大多数情况都处于平等的状态。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 信息化解决之道 近几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层出不穷,每次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本人长期从事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推广工作,因此有机会与众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内部不同专业的管理人员有很多接触交流的机会,特通过本文进行总结归纳。 目标达成问题:安全管理工作相关各方存在一致的 管理目标,但具体行动却做不到一致。安全生产管理是 为数不多的政府、企业、员工目标完全一致的工作内容,既然目标一致为什么行动不一致呢?究其原因,还是屁 股决定脑袋,政府图省事、企业图省钱、员工图方便。 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图省钱,从经营的角度来讲,控制 成本没有问题,但有头脑的经营者会把握好安全投入与 风险的平衡。至于员工图方便,还是意识不够,需要通 过安全教育以及严肃的奖惩措施引导员工实现“会安全、 能安全、要安全”的安全素质提升与转变。 专业性问题: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一定的专 业知识,但知识很难传递到一线。尽管大部分企业都配 臵了包括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等专业 管理人员,但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全员参与,一线人员对

安全知识的掌握普遍存在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安全知识 深入掌握有一定难度,另外是由于员工流动性比较大。 面子问题:信息不公开,责任不明确,是安全管理 开展不好的另外一大隐性原因。信息不公开是因为公开 的方式不方便,而且如果公开对安全管理人员会产生无 形的压力。中国特有的面子文化使得难以将不好的问题 公开暴露出来,尽管常常有领导讲安全问题大过天。另外,尽管有的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关进设备重点部位 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但总归有一些业务流程、一些作业、一些设备在管理责任上没有明确定义,另外还有一些交 叉管理的问题,比如设备,于是齐抓共管往往成了谁都 不管。 考核导向问题:奖惩制度尽管有,但由于缺少客观 指标,或者简单的以结果为考核导向,忽视了客观指标 以及过程指标的价值,从而导致做得优秀的员工得不到 及时的正向激励,做得不好的员工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或者说惩戒,结果就是大家就都随意应付了。 上述问题不仅普遍存在,并且普遍认同难以解决,其实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有效解决或者说起码缓解,在方法正确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只是需要点时间。那么为什么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呢?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 题的措施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存在差距,在培养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上还有些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从思想上来看,自己对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总以为自己对公安工作比

较熟悉,有时对待来访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嫌麻烦,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好,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致自己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对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 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对自己所干工作的业务和知识的学习放松了要求,没有自我加压和扩展自身价值的前瞻性。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

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在政治学习时存在应付心理,没有把参加学习和主动接受思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因此,在看问题、想办法上敏锐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只是立足目前,不能放眼未来。在大是大非面前还尚能正确把握,但在小节方面就得过且过,不能从严要求自己。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

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既与基础教育改革配套衔接,又与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管理制度体系化,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相继出台的《抚州一中章程》、《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年级办公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都是本着 服务学校事业跨越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来的,目标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都很强.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 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一 个扁平化组织.平面管理系统与年级办公制的垂直管理线形成条块互 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实施 年级办公制度之后,学校党支部建立到年级,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紧 密结合.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我校是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首批省重 点中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注重学生素质的 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较高, 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坚持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能充分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坚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健全并 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法治”, 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 育行风建设. 五、教师权益受到保障.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 组成部分.学校从招聘到使用到继续教育,都从“师本”角度出发,保 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群 体的建设,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学校还不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鼓 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加各种重要的业务进修.

中俄经贸合作研究

中俄经贸合作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GDP的快速增长以及各自国内需求的迅速扩大,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到2006年已连续8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3月胡锦涛主席借出访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之机,又带去了高达43亿美元的经贸订单,并在《中俄联合声明》中强调要提高双方经贸合作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中俄两国要“做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和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可以说,当前的中俄经贸关系正处在两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但该水平与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合作潜力仍有差距。对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其前景做出评估,将有助于认清和充分挖掘两国之间的合作潜力,推动两国在合作与互补中共同走向繁荣。 关键词经贸合作中俄经贸关系双边贸易

目录 引言 (1) 1.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发展阶段分析 (2) 2.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2) 2.1.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取得的成绩及优势分析 (2) 2.1.1.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取得的成绩 (2) 2.1.2.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优势 (3) 2.2.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 2.2.1.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 2.2.2.中国与俄罗斯双边经贸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3.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发展对策分析 (6) 4.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前景展望 (8)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英文摘要 (13)

引言 中俄两国都是世界大国,并且互为最大邻国,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俄两国贸易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单一,贸易不平衡,贸易秩序混乱等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一些积极因素正推动着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同时无论从地缘因素,还是从人文因素上考虑,中俄两国边境毗邻地区的互补性都很强。在当前中俄经贸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俄两国国家关系的持续良好发展,中俄边境贸易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趋势。本文从中国与俄国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两国今后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编版)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编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96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编版) 摘要: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几点具体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1、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2008年全国煤矿共发生重特大事故38起,死亡707人,同比起数增加10起、上升35.7%,死亡人数增加134人、上升23.4%。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非法违法生产事故多发、瞒报事故多发。二是思想认识有差距,责任落实有差距,隐患治理有差距。一些地方和企业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重形式、走过场,大量的隐患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零星事故频发。三是小煤矿总数多产量低事故大死人多。我国小煤矿数量占矿井总数的近80%,2008年,小煤矿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5%,而事故死亡人数高达73%;小煤矿共发生26起特重大事故,占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总起数的68%。 2、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出台不少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现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在部分需要修订完善。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又很难贯彻到乡镇,特别是私人小煤矿。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和各部门的职责已成为 当务之急。 2.2监管监察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市)及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范

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重视和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发展”成为社会共识,通过近年来的宣传和教育,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我队的发展水平和管理要求仍有相当大差距,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安全生产并不能得到普遍和高度的重视。 提高我队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要在队安委会、安全员例会、二级单位综合例会等会议上就安全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标准规范等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和贯彻。按要求做好各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二是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结合我队文化建设,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队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我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单位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 开展系统而针对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2、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必要的规范标准急需建立。 从系统性原则看,我队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还不够完整、严密,更谈不上标准化和规范化。由于就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针对相关人员缺乏有效培训和学习,故在实际管理和生产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标准是对要求的细化和落实,是具体的要求、具体的指标。

有了标准,就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设备设施的状态、环境条件及管理的细节。我队目前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安全相关的标准。 我队安全工作的重点,一是勘察施工安全,二是消防安全,三是用车安全,对这几方面安全管理作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并做到标准化,是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安全生产,建章立制在先,通过全员参与,建立健全符合单位实际的制度、规程和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实践中有效运行,及时反馈运行中的问题并修订,形成良性循环。 3、安全检查不够系统和严密,检查质量不高,检查未能做到标准化。 我队安全检查工作抓得较紧,领导重视,多次带队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常态化安全检查。但检查多依靠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检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就检查情况发出的指令往往不够坚决,整改措施、要求不够具体和量化,整体效果也就不甚理想。 安全检查前应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制成安全检查表,根据检查表逐项核对,查找不足,这样就能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无论是设计安全检查表还是制定标准,一项基础工作就是找出不安全因素,要发动全队职工针对各单位、各专业、各岗位开展查找危险有害因素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安全检查表,同时,查找危险有害因素活动的过程,也是全员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意识提高的过程。 安全检查人员安全知识(特别是安全技术)的欠缺,是影响安全检查质量的重要原因。下一步将针对我队所涉及的钻探、建筑施工、临时用电、消防等安全技术加强学习。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对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更好的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中国的发展看,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应该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另外,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必许实现中俄经贸关系的战略升级。 2000年7月11日俄公布的《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指出:“俄罗斯与中国对国际政治的关键问题原则性态度是一致的,这是地区稳定和全球稳定在的主要支柱之一。俄罗斯将努力发展与中国在各方面的互利合作[1]。”2003年5月28日,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是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经贸合作在内的“全面战略协作,不断加固中俄关系的基础,促进两过世代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和俄罗斯同为世界大国都是世界上大的供给来源和需求市场,两国互为邻邦,有4334公里的边界线,因而享有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同时两国的经济结构有较大的差异,产业优势互补性较强。俄罗斯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充裕的国家,国内市场资源供大于求[2],中国的人均资源存量很低,是一个自然资源外部依赖性很强的国家。同时,俄罗斯有着巨大潜力和机遇,中俄两国在商品、技术、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诸方面都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贸易能增加两国福利,使两国内居民受益。俄罗斯的重工业、军事工业比较发达,但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日用品、食品、蔬菜、肉制品的自给率在48%以下,而俄罗斯短缺商品正是中国生产的长项。中国的出口对于俄罗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是日用消费品(食品、服装、电器)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日用消费品在国内远远供大于求,非意愿存货较多,急于打开国际市场,出口俄罗斯正是解决之道。 加快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巩固和发展两国政治关系,切实维护两国经济安全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中俄经贸合作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俄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头十年是“中苏同盟”,但双方并不平等;继而是十年“论战”,“争”得不可开交;接着是十年武装对峙,双方关系极度恶化;随后是十年谈判,直到1989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俄罗斯独立后,中俄关系渐入佳境,从“睦邻友好关系”、“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就任总统以来,中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前的中俄关系政治上处于历史上的良好时期,但其他层面仍需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双方经贸关系方面。 一、中俄两国的经济发展 1.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从2003年---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连续五年实现10%以上的增长,比同期世界年平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2008年比2007年又增长9%多。2008年,中国全年GDP为43333.6亿美元,增幅9%,人均GDP为2264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3263美元,增幅27.2%。2009年中国全年GDP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减缓,但仍保持8.7%的增长,这意味着2009年中国GDP相当于日本GDP 的96%,距离世界第二位仅有一步之遥,多方金融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GDP 超越日本必将实现。 其次,国际经济交流规模巨大。 2007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下降0.3个百分点。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2008年进出口全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四季度增速回落较多,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0%;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进口10056

(整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整治力度的加大,煤矿安全形势趋于好转。另外,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煤炭企业的外部形象大为改观。一些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将大型煤炭企业当作自己就业的首选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但是,我们也更应该看到,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煤矿恶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目前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还亟待完善和加强。通过系列调查研究和分析。事故多发且重、特大事故不断,涉及面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确保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呢? 1·存在的问题 1.1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统一 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问题是一个很抽象、哲理性和理论性很强的问题,难于用一个具体明确的指标来衡量,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它又是一个很现实、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问题。因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同,则工作的重心、方式、方法和随之而来的结果也截然不同。调查发现,大凡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足够重视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就搞得好,反之就搞得差。近年来,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不统一。主要表现为:一

是对我国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不能将其落到实处。在没有方针指导下开展安全工作,不知从何下手;口头上喊安全第一,实际上生产第一,未真正将方针落到实处;安全工作仅停留在“安全第一”上,做“亡羊补牢”之事,未认识到“预防为主”的重要性,工作重心不能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二是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了解,对体制各部分含义和相互间关系更是缺乏足够的认识。三是不能摆正生产与安全、安全与效益的位置。从领导到职工,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搞安全工作只会影响生产进度,影响增收节支,却见不到直接经济效益,因此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可有可无。四是生产部门与安管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不统一。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只是安管部门的事,与生产部门无关。生产部门只顾片面追求进度和效益,而常常忽视安全,与安管部门不能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出现生产与安全“两张皮”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明 调查分析发现,许多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生产进度,严重轻视安全工作,将“安全第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在政策上、措施上和制度上搞得都是生产第一。特别是实行承包制后,一些企业领导人短期行为极为严重,只求自己任期内不出事故,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不愿进行长远的安全规划和必要的安全投入。不少事故看起来是发生在职工身上,但根子还是因企业领导者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中俄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俄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俄经贸合作的总体发展速度较快,双方的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层次不断上升,2008年双边贸易额已经向600亿美元大关迈进。但两国经贸合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中俄两国地缘经济利益依存度不对称 中俄两国在经贸合作领域的地缘经济利益依存度呈现出非对称性结构,导致中俄两国的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存在不稳定因素。近年来,中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俄罗斯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较高额度关税,以及设置其他形式的非关税壁垒。俄罗斯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存在高度的可替代性,在俄罗斯市场,中国商品遭到来自欧盟国家、日本、韩国、东盟国家同类商品的激烈竞争。当今世界各国对能源、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原料供应日趋紧张,能源供应问题上升到关乎国家安全的程度。随着我国总体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料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越来越高。因此,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料商品对于中国来说,其可替代程度较低。在高科技合作领域,中国的回旋余地也较小。 中俄地缘经济利益依存度的不对称导致两国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某种不平衡性,成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不稳定性也是中俄两国贸易产生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贸易结构尚待优化相对于中俄两国的总体经济规模,两国的贸易额还有待进一步提

高,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35 353亿元,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为39.161万亿卢布(约1.29万亿美元),中俄2009年的贸易额仅为395亿美元,这是与中俄两国的总体经济利益不对称的。 中俄两国的贸易结构虽然在近几年来有所改变,但基本特征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对俄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商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其中服装、鞋类、食品等传统的大宗商品在中俄贸易中仍占重要地位。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仍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品种有石油及成品油、化肥、原木、有色金属及其制品、冻鱼等。由此看来,在中俄贸易中,原料产品、初级加工产品、低附加值产品仍占主导地位,而深加工产品、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双边贸易结构有待优化,贸易层次有待提升。 (三)俄罗斯贸易政策多变,贸易壁垒较高 在俄罗斯,法律、政策多变,执行力度不强是很普遍的事。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经常发生重大调整,且在做出调整之前,一般不预留过渡期。这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此外,俄罗斯壁垒较高,并对中国部分进口商品采取歧视政策。近年来,俄罗斯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25%以上的关税,其中包括部分纺织品面料和服装等中国对俄出口大宗商品。俄罗斯还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征收11%以上的高关税,而对其他国家进口纺织品仅收6%~7%的普通关税。这对中国商品对俄出口较为不利。目前,俄罗斯正在大力整顿“灰色清关”,对中国商品实施特别通关处理,包括减少通关口岸,对商品实施集中管理及加征关税。

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如何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是大家应该共同关心的大事。实践证明,安全生产与效益是不可分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而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安全不仅涉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大局、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从重事后的分析处理向重事前预防的过程控制转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形成安全和谐的生产新局面。 近几年来,公司搞了很多活动,从“安全为天”到现在的“反三违、严惩低老坏”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紧紧围绕“安全第一”这一主线开展,使公司安全生产、稳定运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公司的安全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外部要求还存在差距,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如何不违反管理制度”上,进而形成了“无过便是功”的思想。这很不利于树立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如下。

1.安全工作安排多、指导少。公司在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布置的工作不少,但缺少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评定,工作随意性大;现在公司这方面的文件也特别很多,基层单位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应付文件的执行上面,来不及执行的干脆就只当邮递员,将文件转发了事。很少考虑实际的执行效果;在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干部下现场的次数不少,但发现的问题不多。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没有很好地解决“谁来负责、负什么责、怎么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只是一味地要求管理人员下现场、盯作业,却没有结合岗位职责来确定具体的安全管理责任,致使一些人员感觉不到压力,工作缺乏责任心。 每年各类活动开展得比较多,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年,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次次有组织,回回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是分散了大家的精力,没有把基础的安全工作落实好,没有把存在的隐患解决掉。结果是活动年年搞、问题回回提,隐患却经常在。如:习惯性违章问题至今还时有发生。 2.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不够。现有的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已相对齐全,但真正掌握、理解并合理运用的人员却很少。如:作业许可票的填写是一项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但每次检查作业许可票时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根源,是人员认识不足,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7410476.html,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王倩倩 来源:《对外经贸》2017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俄罗斯经济“向东看”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双边经贸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仍然存在商品贸易规模小且结构单一、贸易服务体系不健全、直接投资规模小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受两国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俄罗斯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双边贸易秩序混乱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以及中俄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完善贸易和投资制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对接;自贸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F75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9-0010-03 一、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商品贸易规模小且结构单一 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几年两国贸易额一直保持不断增长趋势,但是与中日和中美等国的贸易规模相比,中俄双边贸易规模还是比较小的,特别是相对于中国这个领土面积世界第三、人口世界第一的大国而言,中俄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仍然较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2011—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只有2%左右,而中日、中美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分别在5%、10%以上,中俄贸易规模与中日和中美等双边贸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从中俄贸易商品结构来看,双边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仍然比较单一。随着中俄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俄罗斯东部的自然资源储量丰富,所以我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商品以原油、煤炭、铁矿石等为主,这是俄罗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我国对俄出口的商品则以服装、鞋帽、农产品和纺织品为主,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且不利于形成规模优势,近年来科技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虽然有所增长,但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二)贸易服务体系不健全

综合管理室安全环保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下步改进措施

综合管理室安全环保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 下步改进措施 第一部分:体系内审及岗位责任落实方面 一、存在问题: 1、组室人员对自身所在岗位的HSE相关岗位职责认知度不强,对办公场所所存在的风险辨识问题认识不够。 2、虽对HSE联系点能够做到定期检查,但督促井区落实整改不到位。旬度、月度检查,只在会议上进行通报,未建立具体的问题反馈及整改情况台账。 3、在劳动保护监查方面,现场监督及管理力度不到位,劳保不齐、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4、“新两法”宣贯教育不到位,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下步改进措施: 1、在机关组室及井区积极开展各项HSE建设活动,广泛、细致、多样化的加大HSE工作的宣传力度,将每个在岗员工所负责的岗位职责下发到本人,同时加大办公室危害辨识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建立旬度、月度检查台账及问题清单,督促井区、站点进行整改,做好复查验收工作。 4、建立劳动保护监查小组,由作业区书记为组长,综合管

理室主任及各井区书记为组员,加大特殊作业现场监督及劳保上岗的管理力度。 5、定期组织召开“新两法”宣贯教育,开展知识竞赛。 工作安排: 第二部分:基础工作及现场标准提升方面: 一、现场标准化存在问题: 现场标准化方面,一是池46、姚二增、池11井区因为投产较早的原因,部分井场扔存在两池一沟建设不标准,未做砖混固化的问题,不能达到安全环保管理要求;二是井场标准化保持不够,井组优秀率低,达标井组占比大,不达标井组整改进度慢。 二、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 设备设施方面,一是部分井场管线、闸门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抽油机、配电箱等设备设施油污多、隐患多;二是设备保养不及

时、不到位,减速箱串轴,螺丝松动,机油乳化现象严重。 三、安全环保存在的问题: 业务承包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淡薄,部分井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随意掩埋油土时有发生。 四、岗位责任落实及劳动纪律: 在岗位落实方面,单井员工脱岗情况严重,存在劳保穿戴不整齐,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现象。 五、措施现场存在的问题: 措施现场管理存在漏洞,现场油土垃圾、生活用品随意丢弃,措施队伍人员管理混乱,劳保不齐、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措施井大法兰螺丝缺失、设备漏气漏水现象时有发生,遗留问题较多。 泥浆坑治理情况: 2015油二区(最新)泥浆坑治理情况.xls 标准化井场建设: 2015年标化井场建设汇总表.xls 下步措施: 1、加快池46井区、姚二增井区、池11井区两池一沟的整改。 2、加强现场设备设施管理,避免跑冒滴漏; 3、加大油泥垃圾的回收、转运工作的监督管理; 4、加强业务承包公司人员管理;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研究

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存在问题的思考 1、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优势与意义 1.1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优势 1.1.1法律保障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具有坚定的法律基础,投资贸易环境不断改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贸易战略性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双方将进行长期的战略协作,2000年7月普京把中国作为自己就任总统后出访的第一个亚洲国家,双方领导人都把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促进贸易发展看作充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至今,双方总理举行了七次会晤,俄方对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产生浓厚兴趣。《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订为两国经贸合作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条约》所倡导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为中俄贸易推向战略高度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1.1.2地缘优势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拥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25个开放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已经初步建立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运输通道。 1.1.3科技互补性 俄罗斯的科技技术雄厚,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领域。由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彼此的科技需求也是不完全一样,由此形成了需要互补。这种互补性可以表现在技术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详解、引进技术与培养人才相结合。此外,俄罗斯虽在尖端科技领域中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但是由于经济和科技体制等原因,只有30%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进一步加强高科技合作和技术贸易,也有助于科研成果产品化。 1.1.4能源互补 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经济随同国家的经济一起高速发展,虽然黑龙

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及建议

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及建议 一、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使各项程序文件或安全操作规程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特别是在生产事故和应急问题的处理方面更有效、更直观。2、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要逐步形成自上而下、全面、全员重视和参与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要紧密与程序文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结合起来,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员工受教育,管理有起色。安全奖惩在兼顾生产效益的同时,要重点突出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建章建制,制度的落实,作业方法和作业标准的修订、完善,员工素质的塑造,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要把安全生产的奖惩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频率、危害程度、经济损失、事故责任等紧密联系起来。3、公司在事故应急防范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置方面要科学合理,也要积极主动,不推诿、不隐瞒、不随意、不武断。要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好事故的报告、救治、调查、处理、防范等工作。另外,要结合今年6 月份前后因为本地区雨水较多的情况,在矿区也发生了供电线路受潮短路、一些库房和员工宿舍漏雨、一些中断有雨水涌入等,要结合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置办法。4、在员工的

安全培训方面,还存在安全培训内容零乱、安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足、“三级安全培训”不规范等问题。5、在安全管理的保证体系和监察体系的建设方面还需要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体制怎么构建、职责怎么划分等。6、龙山金矿、新老金场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还没有配备。7、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相关制度和规程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全体员工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突出的是在一些粉尘较大的作业环境,不戴口罩进行作业的现象很普遍。也有一些电焊工在焊接时,不用面罩进行施焊。8、铅锌矿405 和东部采区17 线的提升卷扬机设备主要部件如齿轮、刹车系统等磨损严重。9、公司缺少锅炉、电工、焊工等岗位的技术工人。特别是管理日常维护、保养的修理工,锅炉给水及水处理工;高压配电和维护人员。10、矿区用电负荷重、电压偏低的现象仍然存在,也就伴随着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11、硫酸净化污水和选金厂含氰化钠部分污水外排存在安全隐患。二、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需要推广和提倡的几方面1、四矿区金矿在不影响选金厂生产的前提下,实施对主提升井提升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另外对井口地坪进行了整治硬化、制度规范悬挂,在安全管理方面有新意,值得公司有关单位借鉴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