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知识讲解

《诫子书》知识讲解

责编:高菲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蜀汉丞相,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这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227-263)。书,书信。《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知识积累

1.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4.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5.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6.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7.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8.宁静: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9.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10.广才:增长才干。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长。

11.志:志向。这里指立志。

12.淫.(yín)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13.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14.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15.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16.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7.日:日子、岁月。

18.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9.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20.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1.何:怎么。

考题例析

1.(2016?山东淄博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红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B.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C.尝贻.(赠)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

D.非澹泊

..(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2.(2015?浙江嘉兴中考)“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是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赞誉。小说中,下列哪个人物也当得起这样的评价?说说你的理由(50字以内)。

A.赵云 B.吕布 C.诸葛亮 D.刘备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知识认真作答即可。A项“暴”,应该译为“突然”,所以本题选A。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识记和概括的能力。题目涉及的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答时,首先要理解题干中引文的含义:关羽不顾自己会受到军法处置的危险,放走了曹操,来报答他的恩情;这种重义的行为受到了千秋万代的景仰。然后结合自己阅读名著时对所给四个不同人物的了解和阅读体验来判断评价。最后在表述时要结合题干中突出的性格特点来表述。示例一:赵云: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赵云奋不顾身,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单骑在长坂坡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刘备之子阿斗。)示例二: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不屈不挠,抱恨死于五丈原。示例三:刘备:为了维护兄弟情义给关羽报仇,刘备不顾一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摆七百里长蛇阵发动夷陵之战),大败于东吴陆逊,病死白帝城。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本文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诸葛亮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理清结构

写作特色

1.文章短小,说理透彻。

本文短短86字,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因此,他告诫儿子:“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此,诸葛亮提出了静与俭相结合的道德修养论,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成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2.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文章开头提出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接着先从“静”的角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进行正面论述;又从“躁”的角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进行反面论述。最后劝诫惜时,希望有所为。

把握重点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

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要靠勤俭修养品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几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无关?

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心。诸葛亮提出了“俭以养德”的主张,就修身而言,不要刻意追求锦衣玉食;就治国而言,则应约己爱民。那么,如何培养俭德呢?这就要求自己能在思想上保持宁静,在生活上甘于淡泊。其实儒家也是重视节俭的,“一箪食,一瓢饮”,不以为苦。《论语·述而》说:“奢则不孙,俭则固。”将奢与俭进行对比,强调戒奢崇俭。因此,所谓“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之上的美德。

5.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2)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在线阅读

电子课文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参考译文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品行,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精心专一,而才干来源于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拓展阅读

诸葛亮的鹅毛扇

关于诸葛亮的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黄月英并非丑陋不堪,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拜名师学艺。艺成下山时,师父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她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汉丞相诸葛亮。成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诸葛亮视鹅毛扇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做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可以熟练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诸葛亮总是扇不离手。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梁衡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没有哪一座能像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这座

带有传奇色彩的建筑,令海内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生出一种神秘的向往。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树为屏,一对石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你只要往门口一站,一种尘世暂离,而圣地在即的庄严肃穆之感便油然而生。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批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荫的清凉和古碑的悠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进二门又一座四合庭院,约五十米深,刘备殿飞檐翘角,雄踞正中,左右两廊分别供着二十八位文臣武将。过刘备殿,下十一阶,穿过庭,又一四合院,东西南三面以回廊相通,正北三诸葛亮殿。由诸葛亮殿顺一红墙翠竹夹道就到了祠的西部-------惠陵。这是刘备的墓,夕阳抹过古冢老松,教人想起遥远的汉魏。由诸葛亮殿前向东有门通向一片诺大的园林,这些树、殿、陵都被一线红墙环绕,墙外车马喧,墙内柏森森。诸葛亮能在以前七百年后享此祀地,并前配天子庙,又一先帝陵,千多年来香火不绝,这气象也真绝无仅有了。

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在进行他一生对魏作战时病死军中。一时国倾梁柱,民失父相,举国上下莫不痛悲,百姓请建祠庙,但朝廷以礼不合,不许建祠。于是每年清明时节,百姓就于野外对天设祭,举国痛呼魂兮归来。这样过了三十年,民心难违,朝廷才允许在诸葛亮殉职的定军山建第一座祠,不想此例一开,全国武侯祠林立。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亮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明朝初年,帝室之胄朱樁来拜,心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废武侯祠,只在刘备殿旁附带供诸葛亮。不想事与愿违,百姓反把整座庙称武侯祠,香火更甚。到清康熙年间,为解决这个矛盾,干脆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在前,诸葛在后,以后朝廷又多次重申,这祠的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并在大门上悬巨匾。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文化大革命曾经疯狂地破坏了多少文物古迹,但武侯祠却片瓦未损,至今每年还有二百万人来拜访。这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一个借古正今的地方。

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它和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贯大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年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他的左右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瞻与尚在诸葛亮死后都为蜀汉政权战死沙场。殿后有铜鼓三面,为丞相当初治军之用,已锈迹斑驳,却余威尚存。我默对良久,隐隐如闻金戈铁马声。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为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我看到他在国乱加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是那一地难言的混浊的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坦然无私的心。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他还是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

假如他生在古周、盛唐,他会成为周公、魏征;假如上天再给他十年时间(活到六十三岁不算老吧)他也许会在造一个盛汉;假如他少一点愚忠,真按刘备的遗言,将阿斗取而代之,也许会建一个什么新朝。我心中翻腾着这许多的“假如”,抬头一看,诸葛亮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明净,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一下。我不觉可笑自己的胡思乱想。我知道他已这样静坐默想了一千七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英雄无法造一个时势。

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输给了曹操,但他却赢得了以后所有人的心。我从大殿上走下,沿着回廊在院中漫步。这个天井式的院落像一个历史的隧道,我们随手可翻捡到唐宋遗物,甚至还可以驻足廊下与古人、故人聊上几句。杜甫是到这祠里做客最多的。他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唱出了这个悲剧的主调。院东有一块唐碑,正面、背面、两侧或文或诗,密密麻麻,都在与杜甫作着悲壮的酬唱。唐人的碑文说:“若天假之年,则继大汉之祀,成先生之志,不难矣。”元人的一首诗叹道:“正统不渐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明人的一首诗简直恨历史不能重写了:“托孤未付先君望,恨如岷江昼夜流。”南面东西两廊的墙上嵌着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电,我默读着“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读着“汉

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枪如戟,我听到了这两位忠臣良将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七百年来就这样始终为诸葛亮的英气所笼罩,并慢慢积聚而成为一种民族魂。我看到一个个后来者,他们在这里扼腕叹息、仰天长呼或沉思默想。他们中有诗人,有将军,有朝廷的大臣,有封疆大吏可,甚至还有割据巴蜀的草头王。但不管什么人,不管来自什么出身,负有什么使命,只要在这个天井小院里一站,就受到一种庄严的召唤。人人都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倾倒。人有才不难,历史上如秦桧那样的大奸雄也有歪才;有德也不难,天下与人为善者不乏其人,难得是德才兼备,有才又肯为天下人兴利,有功又不自傲。

历史早已过去,我们现在追溯旧事,也未必对“曹贼”那样仇恨,但对诸葛亮却更觉亲切。这说明诸葛亮在那场战争中并不单纯地为克曹灭魏,他不过是要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是在实践自己的做人规范,他在试着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蜀、魏、吴之争不过是三种实验的一个载体。他借此实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历史伟人的价值。史载公元三四七年,“恒温征蜀,犹见五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曰:‘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此事未必可信,但诸葛亮确实实现了超时空的存在。古往今来有两种人,一种人为现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后己;一种人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一个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要变为鬼;而只有少数人才有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而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

我在祠中盘桓半日,临别时又在五侯相前伫立一会儿,他还是那样,目光泉水般明净,手中的羽扇轻轻抬起,一动也不动。

闲话“诸葛亮的是是非非”

陈宣章

三国的诸葛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头上有六顶桂冠: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军事家、发明家、散文家。杜甫著名诗章《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连年战争,天下大乱,加上灾荒、瘟疫,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无力镇压,便允许地方州府私人养兵镇压。于是,军阀割据,长期相互混战。汉中央政府地位和威望彻底瓦解,甚至献帝回洛阳时,“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各方诸侯根本不把皇帝和中央政府当回事。雄才大略的曹操采纳荀彧的建议,抢先下手,把献帝迎回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局面才有所好转。

此时,刘备四处碰壁,歧路彷徨,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是个不起眼的军阀。而27岁的诸葛亮则在南阳隆中“待价而沽”。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徐庶是刘备的幕僚,正好遇到曹操以母逼迫要离开刘备,于是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据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与其相见,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按照诸葛亮的性格与对天下大局的分析,他必然要出山,必然要独当一面,必然要找个有三分天下资格的人,那就是刘备。所以,诸葛亮的政治出发点还是自己发挥才能,而非真正为了民众。他不辅助曹操、孙权,因为那里人才济济,而且已经形成强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虽然是傀儡,终还是东汉朝庭。刘备冒称汉室宗亲、皇叔,诸葛亮三分天下就有了借口:曹操是汉贼,刘备是复汉。所以杜甫诗《谒先主庙》:“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在其辅助下,刘备按《隆中对》获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形成了三分天下局面。但是在进一步联吴抗曹、逐鹿中原时,诸葛亮、刘备犯了大错:

荆州地位对于蜀国至关重要。《隆中对》中特别提到荆、益二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刘备以巴蜀为根据地后,如若逐鹿中原,一路是益州方向从汉中北伐,另外一路就是荆州方向。但是荆州没有什么险要关隘,易得也易失。陆逊说:“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所以,诸葛亮要刘备派一得力上将据守荆州。结果错

选了关羽。

关羽一贯刚愎自用、骄傲轻敌,无论诸葛亮、刘备都是一味迁就、讨好。在火烧赤壁时,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的弱点,还是让他去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事后又置军令状于不顾,不了了之。(此事可能是《三国演义》虚构的。)马超归附时,关羽写信给诸葛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诸葛亮致关羽书:“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英布、彭越)之徒,当与益(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蜀志关羽传》)黄忠官拜后将军,关羽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孔明对此早有见地,对刘备说,“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而刘备说,“吾自当解之。”关羽的骄傲越来越重,终于导致背离“联吴抗曹”,大意失荆州,自己走麦城身亡。《隆中对》的实施已经缺失荆州方向。

刘备把“结义”高于大局,拒绝赵云的正确进谏,一意孤行,背离“联吴抗曹”大计,发动吴蜀彝陵之战,结果一败涂地,而且战前又发生张飞被杀。当时诸葛亮没有出面阻止刘备的错误决策,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地位比不上法正,“没有达到后来总揽朝政的程度”,其实是对复夺荆州的默认。刘备大军败绩,逃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也就是说,刘备东行我不能制止;如果法正随军东行,大军必不倾危。这里,“联吴抗曹”大计被放置一边,还是幻想立即夺回荆州。

吴蜀彝陵之战,刘备号称75万大军,实际是10万左右,陆逊仅5万。刘备把多年老本丧失殆尽,延迟了北伐的时间。此后,诸葛亮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安居平五路,七纵平蛮,六出祁山(应为六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时,毛泽东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做法必然让失去兵力上的优势。毛泽东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关羽镇守荆州而失、刘备进攻东吴而败、诸葛亮北伐中原未果。前两次分兵违背“联吴抗曹”的战略大计,失败得很惨,元气大伤,而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本钱所剩无几,再加上北伐方针错误、用人不当、朝廷不和等等原因,最后一次北伐时,“知会东吴,东西并进,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司马懿坚守壁垒,避不交锋,亮遂临战屯田,与魏军相持百余日,不幸积劳成疾,病逝军中。临终属以后事,大军安然退回,遵遗嘱葬于定军山。”

“知会东吴”,而“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司马懿以逸待劳,坚守不战。

诸葛亮北定中原失败原因:1.错用关羽,丢失战略要地荆州。诸葛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蜀汉是毁灭性的打击。2.西蜀形成气候晚,军事实力、才多将广等方面远不及魏、吴。尤其是吴蜀彝陵之战,大伤元气。西蜀屯兵戍边措施不力,前线军需不济。而曹魏采取改革,发展经济,国力强盛。3.“复兴汉室”口号早已没有感染力和号召力。4.首次北伐时,关中及陇右地区兵力空虚,守备废弛,是天赐良机,诸葛亮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平定关中。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建议,而是以赵云、邓芝为一部攻打箕谷,以马谡、王平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军驻足祁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攻取,把本已相对强势的蜀汉兵力进行分散,变强势为弱势。司马懿也是这种主张,说:“若是吾用兵,从子午谷迳取长安,早得多时矣。”5.关键时刻用人失误,马谡失街亭,李严误军粮。在张郃围困马谡时,诸葛亮应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战战胜张郃。但是,诸葛亮坐失事机,“街亭失而几使孔明无退足之处矣。……于是南安不得不弃,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谷之兵不得不撒,西城之饷不得不收。遂使向之擒夏侯,斩崔谅、杀杨陵、取上邽、袭冀县、骂王朗、破曹真者,其功都付之乌有。悲夫!”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诸葛亮曾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两处战败,一人之责。一人者谁?亮自身也。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整个形势发生逆转,蜀军除了撤退之外,已别无他途。因此,毛泽东读此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6.攻占陇右后,没有建立牢固的政治、军事根据地,往往粮尽兵退,收地复失,陇右诸多有利因素未能充分利用。7.诸葛亮日夜操劳,病役于五丈原。后虽有姜维接替前线指

挥,但总显人才匮乏,后继无人。8.西蜀朝廷宦官黄皓等专权,后主昏暗,后防空虚,纵使姜维在前线拼命作战,终难挽回危运。

陈寿评曰:“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里,“奇谋为短”、“将略”非其所长、“连年动众”,皆其缺点。鲁迅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故杜甫诗句“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咏怀古迹五首》),差矣!诸葛亮初战失利更深层原因,在于他战略指导思想的失误,过于强调战争手段,主动进攻,穷兵黩武,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认识。这也决定了他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毛泽东说:“诸葛亮的这三大失误,使蜀汉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历来认为他是伟大军事家的错误舆论在历史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诸葛亮长于治国。当时,蜀汉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陈寿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毛泽东对诸葛亮采用屯田制巩固边防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

但是,诸葛亮有严重的事务主义,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事无巨细包办代替。自己累得要死,大家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事情也未办好。司马懿看准了诸葛亮这一弱点,定下了以逸待劳的方针,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硬把诸葛亮累死拖死了。

有人说诸葛亮想当皇帝,理由就是诸葛亮排挤李严,独揽大权。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忠臣、智者、“匡时雄略”和才德高尚。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实践了诺言。毛泽东多次提倡人们要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其实,在当时的时势下,连曹操都至死不敢称帝:1.不想背乱臣贼子的历史骂名。曹操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魏氏春秋》)他想做周文王那样的圣人,成为千古传诵的对象。其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曹操的优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旦抛弃,会陷于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动。孙权上书给曹操,愿意俯首称臣尊奉曹操为帝,曹操笑曰:“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三国志》)3.曹操目标明确,即统一天下,安邦定国。他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4.曹操无法使整个士族阶层服贴,其手下首席谋士,最忠心耿耿的荀彧、荀攸叔侄,连曹操称王都持反对态度。曹丕称帝,刘备愤怒反击也称帝;而孙权却向曹丕称臣,接受赐封“吴王”,因为孙权不是汉室宗亲。公元229年,孙权为了不低人一头,避免任人宰割,撤掉所有的面具称帝,仍然“自以居非中土”(《三国志》),连称帝必备的皇家祭天地的设施都迟迟没有兴建,可见他还是心虚。诸葛亮从出山都是打着帮助刘备“复兴汉室”旗号,怎么会称帝呢?即使诸葛亮替刘禅统一了中国,也不会称帝。

才德高尚:他临终遗表:“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遗嘱:“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由此可见诸葛亮的一生廉洁。诸葛亮墓楹联:“生为兴刘尊汉业;死犹护蜀葬军山。”

批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宗派主义的议论多,说他“听不得一点不同的意见”,说他“关云长、魏延、马谡都未用好,不该用的用了,不该杀的杀了,弄得后继无人”,说他“没有胸怀,善于玩弄权术,甚至为了达到自己大权独揽,不惜毁灭人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主要指罢黜李严、流放廖立、逼反魏延等等。

李严是刘备看准的人。刘备临终“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李严身为顾命大臣,既没有出谋划策建设国家,也没有出生入死保卫国家却不择手段地争权夺利。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叡继位。次年,诸葛亮准备北伐,调李严之兵进驻汉中,李严推三阻四,却提出:“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当时西蜀只有一个益州,诸葛亮是益

州牧,李严却要求划出五郡成立巴州,自己当刺史。公元230年,诸葛亮准备出祁山,让李严镇守汉中。李严却提出要开府治事,“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理由是曹叡的四个顾命大臣(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都开府。李严的要求未准,诸葛亮则表荐李严儿子李丰为江州(重庆)都督。“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李严改名为李平,意为与孔明平起平坐,一争高下!次年,诸葛亮四出祁山,由李平(严)丞相府政务,催办督运军粮是份内之事。因连降大雨,李平“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可是,“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诸葛亮只得把前前后后的书信拿出来。“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乃废平为民,徒梓潼郡。”可见,李严被罢黜,是咎由自取。更为严重的是:据《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此前李严写信给诸葛亮,劝其“宜受九锡,进爵称王”,结果诸葛亮大为恐慌,回信拒绝,表明心迹。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西蜀朝廷内部三个派系斗争:原来的本土益州集团、后来的刘璋东州集团和新来的刘备荆州集团。刘备兵败,汉嘉太守谋反;刘备去世,“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托孤只能依靠荆州集团诸葛亮,但是又要顾忌益州集团与东州集团,于是“以李严为副”。李严是荆州人,是刘表部下,曹操南下,刘琮投降,李严投奔刘璋,后来又投降刘备。刘备的考虑是三方合力。但是李严:1.难以共事,“难开狎,李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2.挑拨离间,行“苏(秦)、张(仪)之事”。3.拥兵自重,分庭抗礼。所以,诸葛亮在再三礼让后,只能废黜李严。

诸葛亮曾经说过:“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将廖立与庞统等量其观,可见其才能出众。诸葛亮两次弹劾廖立,在北伐出兵前夕,由廖立大发牢骚引起。“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三国志·廖立传》)廖立是老资格荆州系,眼看一个个年轻人官位都高于自己,大发牢骚:“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当时大军将远出,诸葛亮又面对李严争权的现状,最担心的是前方打仗,后方混乱。廖立不光贬斥荆州系的要员,指责诸葛亮用人偏心,而且对先帝刘备横加指责(事已过去,此时指责不是接受教训,而是发牢骚)。如不及时处理,会加剧朝廷的稳定,尤其是会有更多的人乘机跟着李严争权夺利,伸手要官。而且,廖立“将军队兵众简练,部伍分明”的训练成绩斥之为不足一提,指斥诸葛亮贸然地进行不可能胜利的北伐战争。这与诸葛亮的北伐中原、统一中国大计是相悖的。廖立在不适当的时候说不适当的话,而且对象是蒋琬、李邵。蒋琬虽然资历辈分比廖立浅的多,这时候已经是诸葛亮心目中的接班人人选,诸葛亮曾多次对人说:“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并密奏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蒋琬、李邵听罢,立即向诸葛亮禀报,于是廖立因“无忠孝之心”、“受恩过量,不思忠服”而遭弹劾(《三国志·李严传》)。诸葛亮流放廖立的理由“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可见,这是出以公心,不是报私仇。

魏延跟随刘备多年,从下级军官晋升上来。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答:“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称善,魏延气吞山河的一席话,众将折服。刘备死后,诸葛亮调魏延去南方抵御孟获,魏延和赵云是南征大将,七擒孟获。魏延成为蜀国首屈一指的大将。早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时,魏延就提出“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正确方案,因与“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相悖,未被采纳。诸葛亮临终安排军事撤退时,就估计到魏延会坚持北伐,不同意撤退,而且魏延不服杨仪。《三国志·魏延传》:“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果然,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还要费祎联合发布命令。“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

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即王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司马懿只怕诸葛亮,知诸葛亮死,必追。诸葛亮安排从容退兵是正确的,魏延分裂是错误的,并不是诸葛亮逼反魏延,魏延不是谋反而是要夺军权。

此外,还有把刘封、彭羕、杨仪、刘琰等人的遭遇,都归结为诸葛亮用人不当。《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诸葛亮最大政敌谯周的弟子,却对诸葛亮也是如望泰山之情:“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著,风化肃然也。”晋武帝司马炎曾问及诸葛亮治国之术,臣子樊建答:“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汉晋春秋·诸葛亮传》注引)著名史学家袁准赞叹诸葛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同上)对于刘封等人的遭遇,陈寿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即:都是咎由自取。

诸葛亮是外交家,除了赤壁之战前出使东吴,吴蜀彝陵之战失败后重新联吴外,“七擒七纵”孟获,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毛泽东对此十分赞赏,认为:诸葛亮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诸葛亮最可宝贵的就是处理民族关系的艺术。

诸葛亮是发明家。诸葛亮改进弩机,一次可连发十支箭,而且提高了准确性。诸葛亮还发明了孔明灯、手推车(木牛流马)。传说: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替代,名为“馒头”。(宋·高承《事物纪原》)

关于诸葛亮是散文家,据陈寿《亮传》《上诸葛氏集表》透露,《三国志》之前就有人批评诸葛亮,其云:“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陈寿辩护:“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晋书?李密传》云:“司空张华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臯陶相与语,故得简而雅,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已敌,言教是以碎耳。”

其实,诸葛亮并没有立意文采,只是抒发心中之言。《诸葛忠武侯文集》是清·张澍撰,共十一卷。1960年段熙仲、闻旭初根据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用新式标点编排,并加注释,名为《诸葛亮集》,中华书局出版。这都是后人所为,与诸葛亮是不是散文家无关。

诸葛亮虽然属于刘备荆州集团的代表,但是在西蜀为相是以大局为重。“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於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偪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於是始从之。”可见,老百姓是怀念诸葛亮的。诸葛亮为相治国,深知图强不易,用兵极耗民财,故“一生唯谨慎”,由此责怪其军事才能,只能一分为二地分析。至于说他想称帝,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诫子书原文加拼音及译文版

jièzǐshū 《诫子书》 zhūgěliàng 诸葛亮 fūjūn zǐzhīxíng jìng yǐxiūshēn jiǎn yǐyǎng dé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fēi dàn bówúyǐmíng zhìfēi níng jìng wúyǐzhìyuǎn fūxu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xūjìng yěcái xūxuéyěfēi xuéwúyǐguǎng cái fēi zhì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wúyǐchéng xuéyín màn zébùnéng lìjīng xiǎn zào zébùn éng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zhìxìng nián yǔshíchíyìyǔrìqùsuìchéng kūluò 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duōbùjiēshìbēi shǒu qióng lújiāng fùhéjí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

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古诗诫子书翻译赏析

古诗诫子书翻译赏析 文言文《诫子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1)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4)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5)淡泊(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6)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7)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8)致远:实现远大目标。(9)广才:增长才干。(10)成:达成,成就。(11)淫慢:沉湎、怠惰。(12)励精:尽心;专心。(13)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14)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15)与:跟随。(16)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17)日:时间。(18)去:消逝,逝去。(19)遂:于是,就。(20)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21)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22)穷庐:破房子。(23)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翻译】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名利

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b/20147,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1、作者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2、字词解释 (一) 1、夫:句首发语词,不用翻译 2、之:结构助词,的 3、行:行为 4、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5、俭:节俭 6、养:培养 7、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8、明:明确 9、明志:明确志向 10、致:达到 11、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12、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13、才:才干 14、淫:放纵 15、慢:懈怠 16、励:振奋 17、险:轻薄 18、躁:浮躁

i m e 19、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20、与:跟随 21、驰:疾行,指迅速逝去22、遂:最终 23、枯落:凋落,衰残。比喻年老志衰,没用用处。24、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25、诫:劝勉、告诫26、书:书信(2)一词多义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之 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 以 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m e a n d A t h n g s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学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3)词性活用1、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2、广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3、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3、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 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知识点

《诫子书》(诸葛亮)知识点 《诫子书》知识点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龄同时光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悲伤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又怎么来得及呢? 【重点字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澹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指安静,

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一定要。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过度懈怠。淫:过度。慢:懈怠,懒惰。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年:年龄。与:跟随。时:季节、时光。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光、季节。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呢? 【赏析】 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提高修养。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诫子书知识点归纳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依靠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就落魄,大多不能融入社会,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知识点归纳 一、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使……广 2.非志无以成学成:使动,使……成 3.多不接世多:形作名,多数人 4.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作名,高远的目标 二、文学常识: 1.三国蜀汉诸葛亮(181~234),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出生于时代官宦家庭,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181年:诞生于琅邪。 207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 208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 214年:被封军师将军。 221年:被封蜀国丞相。 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三:补充: 1.苟立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2.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 3.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4.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歌词》 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鹤滩

《诫子书》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

《诫子书》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 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下面是小偏整理的《诫子书》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诫子书》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句梳理 读音:夫(fú)淫(yín)励(lì)治(y?) 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成” 2、古今异义 “险”“穷”“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 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 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内心恬淡,淡 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 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 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 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 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六、背诵课文 七、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诫子书》原文及注释

诫子书概况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线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有留存多篇《诫子书》。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注释 淡泊:不追求名利。 宁静:安静,集中精神。 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 鉴赏提示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文章思想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Ⅰ关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6、《诫子书》知识梳理

16、《诫子书》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你以前听过他的小故事,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_ 二、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关键字词 1、夫静淡泊无以明志致远 2、广才淫慢淫慢励精励险躁险躁 3、治性治年与时驰驰意与日去枯落 4、多不接世穷庐将复何及 四、课文理解 1、请说说题目的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 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另一方面,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6、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 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 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诫子书》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谥号忠武侯,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被称为“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末避乱南阳,躬耕隐居。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后人辑有《诸葛亮集》。 二、故事背景 本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三、理解文言文 【注释】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才:增长才干。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应该)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怠忽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于是就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四、问题归纳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作者是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作者先从正面进行阐述,他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 3.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的关系如何? 此题可用定向—分析—归纳法。①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

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知识点梳理(最新) (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西校区夏军)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出师表》等。 2.释题:诫:告诫、劝勉。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文题的意思是:给儿子写的一封告诫、劝勉的信。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fú)淫.慢(yín)励.精(lì) 险躁.(.zào)遂.成(suì)穷庐.(lú )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静.以修身(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非淡泊 ..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4.非宁静 ..(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达到;远:远大目标)..无以致远 5.非志.无以成学(立志) 6.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薄;治:修养) 7.非学无以广.才(使……广博,增长) 8.淫慢 ..则不能励.精(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 9.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0.意与日去.(消失) 11.将复.何及(又) 12.诫.子书.(诫:告诫、劝勉;书:书信) 四、字词归纳: 1.一词多义 (1)学 ①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2)之 ①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②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3)以 ①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连词,用来) (4)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③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 ④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五、朗读停顿: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 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有才德的人的德行,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成功。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6.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只能悲哀地守着陋室,(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七、课文默写: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 课文研读

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í)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劝诫、劝勉之义。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古时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君子之行”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方法是“静”与“俭”。 “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就是节俭、俭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指不为名利所动,能安贫乐道,守道不移;“宁静”则指心情安宁,内心澄净。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所以“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

(完整版)诫子书教案

诫子书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教法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5、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7、学生自由散读。 三、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 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师参与讨论。 (1)难点预见: A、词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 (提醒学生注意加横线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

(完整版)诫子书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 1、作者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时代官宦家庭,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二、字词积累 (1)古今异义 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 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缓慢 (2)一词多义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以: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志: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学: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三)词性活用 1、志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广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3、远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4. 多多不接世:形作名,多数人 3、文章分析 1. 本文中心论点(中心句)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文中有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句话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险的句子是:险躁则不能治性。 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

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关系:“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6.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同时注意珍惜光阴,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7.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 找出原句。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 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四、诸葛亮的典故,故事: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

初中语文 文言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通用)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2、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静以修身) 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俭以养德) 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非淡泊无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才须学也) 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非学无以广才) 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非志无

诫子书知识点学习资料

《诫子书》知识点归纳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句梳理 1.读音:夫(fú) 淫慢(yín) 遂(suì)成枯落 2.一词多义: 学:非学无以广才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问学业 3.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增长 (2)非志无以成学。名词用作动词立志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文意理解: 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 填空: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诫子书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 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很多家长很怕孩子查这种小字典不够,于是就给孩子买了很多大部头的字典,殊不知最权威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携带方便,又容易查阅。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经常读错的字词,举个例子:电饼铛,豆豉。很多人都在念:电饼当,豆gu正确的读音是:cheng,chi。又比如:呱呱坠地,很多人在念:gua正确的读音是:gu. 再举个例子:龟一共有几种读音呢?宿一共有几种读音呢? 查字典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查字典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查字典,不要求查一遍就能记住,第一遍也就是有个印象,第二遍、第三遍查的时候才能彻底记清。 初中阶段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总共也就是几页,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分阶段,分步骤地去查,到初三的时候就不会再为这些字词发愁了。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乔的。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

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最近在看三国,感觉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三国人物的志向远大,才华横溢,智谋过人等特性,真让我叹服啊!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啊,应该好好学学!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

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阅读训练】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第15课《诫子书》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谥号忠武侯,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被称为“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末避乱南阳,躬耕隐居。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后人辑有《诸葛亮集》。 二、故事背景 本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三、理解文言文 【注释】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才:增长才干。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应该)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使学习有 所成就。放纵怠忽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于是就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四、问题归纳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作者是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作者先从正面进行阐述,他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作者简介] 诸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乔的。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

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最近在看三国,感觉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三国人物的志向远大,才华横溢,智谋过人等特性,真让我叹服啊!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啊,应该好好学学! 《诫子书》是诸亮写给其子诸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

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阅读训练】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完整版)诫子书知识点整理

《诫子书》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时代官宦家庭,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二、字词积累 (一)古今异义 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 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缓慢 (二)一词多义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以: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志: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学: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三)词性活用 1、志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广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3、远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4.多多不接世:形作名,多数人 三、文章分析 1.本文中心论点(中心句)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文中有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句话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险的句子是:险躁则不能治性。 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关系:“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6.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同时注意珍惜光阴,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7.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