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制动技术——讲座1

动车组制动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动车组制动技术 一、填空题: 1.现代列车产生制动力的方法有制动、制动和制动三种。 2.同一材质的闸瓦的摩擦系数与、和有关。 3.按照制动力形成方式的不同,制动方式可分为制动和制动。 4.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ATC包括、和三个子系统。 5.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主要由装置、装置和装置组成。 6.列车制动力是由制动装置产生的、与列车运行方向、列车运行的、司机可根据需要调 节的力。 7.按照列车动能转移的方式的不同,制动方式可分为和两大类。 8.动力制动的形式主要包括和,它们又属于制动。 9.闸瓦制动中,车轮、闸瓦、钢轨间一般分析时存在、、三种状态。 10.根据粘着条件可知,动车组产生滑行原因主要有、。 11.车辆基础制动装置是由、、、及所组成。 12.高速动车组制动时采用优先的空、电联合制动模式。 13.轮轨间粘着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和。 14.车轮不打滑的条件是不应大于轮轨间的。 15.防滑装置按其按构造可分为、和三种防滑器。。 16.动车组滑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和检测。 17.动车组制动指令传输信号的类型有信号和信号。 18.动车组的制动指令一般由头车内的或装置下达的。 19.动车组空气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是由、两部分组成。 20.动车组空气制动是由装置、装置、装置和系统组成。 二、名词解释: 1.制动 2.缓解 3.车辆制动装置 4.制动方式 5.空气制动机 6.粘着 7.备用制动” 8.电制动 9.翼板制动 10.非常制动 11.常用制动 12.紧急制动 13.基础制动装置 14.列车制动距离 15.耐雪制动 16.闸瓦制动 17.电空制动机 三、简答题: 1.何谓CRH2辅助制动? 2.制动控制单元(BCU)的作用是什么? 3.动车组的基础制动装置有哪两部分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动车组制动系统CRH380B(L)

CRH380B(L)动车组制动系统 制动的性能保障着列车的运行安全。目前,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对制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则制动距离不能保证,会严重影响运行安全。本章主要论述了制动系统的组成、结构、设备组成、功用、控制、作用原理等知识,对司机合理操纵动车组提高技能起到理论基础保障。 第一节制动系统组成 CRH380B(L)采用微机控制的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备用制动装置采用间接作用的空气分配阀。制动包括以下几部分:控制元件和产生制动力的部件组成,制动力由摩擦制动和电制动产生。电制动和摩擦制动的作用由制动控制单元(BCU)、牵引控制单元(TCU)和列车中央控制系统(CCU)调节。供风系统包括两套主风源和两套辐助风源。 一、制动系统包括: (一)压缩空气系统(图5-1) 1.主供风装置 CRH380B动车组安装有2个供风装置,分别位于03、06车的地板下方;CRH380BL列车安装有4个供风装置,分别位于03、06、11、14车的地板下方。每个供风装置包括一个SL22型的螺旋式主空压机。空压机电机由车载电源的440V60Hz3AC母线供电。该空压机与一个双塔型空气干燥器和一个带防冻设备的冷凝物收集器相连。 供风装置的空气送至总风(MRP)管,该管通过软管与临车相连。总风管为各车提供压缩空气,还给每个容量125升的总风缸充风。03、06、11(CRH380BL)、14(CRH380BL)车每车装有两个总风缸。总风管提供的压缩空气最高压力为1000kPa(工作压力范围850kPa –1000kPa)。主空压机的电源由电网通过车载变流器提供。 图5-1 压缩空气系统 空压机管理03、06、11(CRH380BL)、14(CRH380BL)车中4个主空压机中的2个(CRH380B 为2个主空压机中的1个)作为首选主空压机。如果首选的2个空压机不能使用,就由另2个可用空压机代替首选空压机。如果2个首选空压机的运行时间在一小时内超过50%,还可用另两个可用空压机代替。如果总风管压力平均值低于850kPa时,激活空压机,如果总风管压力平均值低于830kPa时,则启动全部空压机。 以CRH380BL动车组为例,在16辆编组的动车组内,为避免电源供电中断,4台空压机要依次接通电源。如果16辆编组动车组电源的可用性在最高时下降,则激活受影响的16

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综述_彭辉水

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综述 (1、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彭辉水,湖南株洲,412001) (2、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倪大成,湖南株洲,412001)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制动系统与高速列车安全性的关系,然后综述了高速列车的制动方式及其性能,并给出各自在国内外高速列车上的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高速列车制动力的控制模式,并就各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然后概述了高速列车的防滑再粘着控制技术并给出了其应用实例,最后论述了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速列车 制动 控制模式 防滑行再粘着控制 中图分类号:U260.35 文献标志码:A Braking Technology of the High-speed Trains Peng Hui-shui, Ni Da-cheng (Technology Center ,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Ltd.,Zhuzhou,Hunan 412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presents the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aking system and the security of the high-speed trains, suppli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about the brake mod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raking performance, and reviews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high-speed trains. Then introduces the control mode of braking force in the high-speed trains and gives ou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about their pros and c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echnologies of Anti-skid re-adhesion control and supplies their application cases. Finally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braking technology of the high-speed trains. Keywords: High-speed Trains; Braking; Control Mode; Anti-skid Readhesion Control 高速铁路是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带动性产业,是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潮流。我国高速铁路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打破了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相对垄断格局,截止2011年1月底,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8358公里;规划到2012年底,总里程达到13000公里。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国人翘首以盼,但其安全性也备受瞩目!高速列车制动技术对于列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意外情况下,高速列车紧急制动距离越短,高速列车才能越安全,旅客安全系数越高,本文将对当前高速列车制动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 作者简介:1、彭辉水,男,1979年生,2001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机车粘着控制理论研究及应用与高速列车牵引制动系统研究。2、倪大成,男,197年生,2001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学院,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机车整流逆变控制理论研究及应用与高速列车牵引制动系统研究。

CRH2C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设计说明书

南京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系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CRH2C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城市轨道车辆) 班级:城轨08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迄日期:2011.2.21~2011.6.10 设计地点:车辆工程实验中心

摘要 CRH2型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区别于CRH1、CRH3和CRH5,其动力轴配置2个轮盘式基础制动单元,非动力轴则配置2个轮盘式及2个轴盘式共4个基础制动单元。而对于CRH1、CRH3和CRH5拖车配置的全部只有轴装制动盘。CRH1、CRH3和CRH5制动夹钳单元结构为三点吊挂式。CRH2制动夹钳单元结构为气-液转换式。 国外对动车组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许多国家都具有成熟的动车组技术,特别是日本、法国和德国等。CRH2C型电动车组就是为了进行提速,由铁道部向日本川崎重工引进并由我国的专家将之国产化的高速列车。 制动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制动技术是列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动车组的制动方式,按产生制动力的方法,可以分为摩擦制动、动力制动和电磁制动,按制动力的操纵方式,可以分为空气制动、电空制动和电制动。CRH2C型动车组采用了空气制动和再生制动联合制动的方式,以其良好的制动性能从而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列车的减速力由本身提供的制动力和列车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组成。列车减速时制动力不能大于轮轨之间的粘着力,否则会使车轮“抱死”从而对旅客的安全造成威胁。论文中通过对已有的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参数的设计与分析,得到列车粘着力、制动力、制动距离等制动性能计算结果,从而验证了CRH2C型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的基础制动装置完全能满足安全性要求。 关键词:基础制动;制动距离;CRH2C;非动力转向架

CRH380A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与改进

摘要 铁路是个远程重轨运输工具,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繁荣,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我国,随着铁路客运的改革和提速战略的实施,已经逐步采用动车组模式。动车组机动灵活、周转快、运行方便,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高速动车组的快速发展,动车组的制动显得尤为重要。高速铁路则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动车组制动系统更是重中之重。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是我国为运营新建的高速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在CRH2C(CRH2-300)型电力动车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RH系列高速电力动车组,是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系统匹配最优的动车组,最高时速380公里,采用6M2T编制方式。 关键词:CRH380A动车组;制动系统;制动方式;分析优化

目录 第1章国内高速动车组发展现状 (1) 第2章 CRH380A动车组制动系统介绍 (2) 2.1.CRH380A动车组制动系统组成 (2) 2.2.CRH380A型动车组制动指令 (2) 2.3.CRH380A型动车组供风系统 (3) 2.3.1.主空气压缩机 (4) 2.3.2.辅助空气压缩机 (4) 2.4.基础制动装置 (5) 2.5.制动控制装置 (6) 2.6.辅助制动装置 (7) 第3章 CRH380A型动车组制动方式 (9) 3.1.制动功能 (9) 3.2.常用制动 (9) 3.3.快速制动 (9) 3.4.紧急制动功能 (9) 3.5.辅助制动 (10) 3.6.耐雪制动 (10) 第4章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空气制动切除逻辑的改进 (11) 4.1.概述 (11) 4.2.存在问题 (11) 4.3.原理分析 (11) 4.3.1.动车组制动与牵引关联逻辑 (11) 4.3.2.空气制动切除后动车组制动与牵引关联逻辑 (12) 4.4.动车组空气制动切除逻辑的优化方案 (12) 第5章CRH380A型动车组制动指令试验方法改进 (14) 5.1.概述 (14) 5.2.存在问题及分析 (14) 5.2.1.试验软件不匹配 (14)

动车组制动技术综述

动车组制动技术综述 列车制动的一般概念是指对行进中的列车施行减速或使在规定的距离内停车。制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直接关系到运输安全,还在于它是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决定因素。列车速度越高,对制动的要求也就越高。因而,动车组的制动技术成为其高速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动车组制动方式分类 1.按动能消耗方式分: (1)摩擦制动: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磁轨制动等; (2)动力制动:电阻制动、再生制动、轨道涡流制动、旋转涡流制动等。 2.按制动形成方式分: (1)粘着制动: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电阻制动、再生制动、旋转涡流制动等; (2)非粘着制动:磁轨制动、轨道涡流制动等; 3.按动力的操作控制方式分:空气制动、电空制动、电磁制动。 二、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1.制动能力的要求 制动能力表现为停车制动时对制动距离的控制。在同样的制动装置、操纵方式和线路条件下,其制动距离基本上与列车制动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所以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必须相应地改进其制动装置和制动控制方式才能满足缩短制动距离的要求。 通过国外主要国家高速列车制动能力比较得知:国外300km/h高速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均在3000~4000m之间。根据制动粘着利用和热负荷等理论计算的结果,我国动车组在初速300km/h条件下的复合紧急制动距离可保证在3700m

以内。 2.舒适性的要求 从列车动力学的观点出发,旅客的乘坐舒适性包括横向、垂向和纵向三方面的指标,高速动车组纵向运动的特点除起动加速度较快以外,主要是制动作用的时间和减速度远大于普通旅客列车,因此必需有相应措施来控制旅客纵向舒适性的指标,包括对制动平均减速度、最大减速度和纵向冲动的要求,均应高于普通旅客列车。 为满足纵向舒适性的高要求,动车组制动系统必须采用下述关键技术:(1)采用微机控制的电气指令制动系统以实现制动过程的优化控制,并在提高平均减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减速度的变化率; (2)对复合制动的模式进行合理设计,使不同型式的制动力达到较佳的组合作用; (3)减少同编组列车中不同车辆制动力的差别,以缓和车辆之间的纵向动力作用; (4)采用摩擦性能良好的盘型制动装置和强有力的动力制动装置,以提供足够的制动力。 3.安全可靠性 制动系统作用的可靠性是列车行车安全的基本保证。特别是高速运行时制动系统失灵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涉及有下列四个方面: (1) 制动控制方式设计。动车组一般设有空气制动、微机控制的电空制动和计算机网络三种制动控制方式。在正常运行状况下由计算机网络控制并传递全列车各车辆的制动信息。当该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转换为电空制动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专题讲座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专题讲座.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0/1/14 来源:略作者:赵德龙 专题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新课程标准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必须收集和占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使用中的常态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共识。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思想 包括三个基本点: 1. 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 2.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从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的领域出发,有选择的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恰当合理的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停留在教师的教的层面上,更多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价值体验。 2、教学目标的整合。“知识、方法、情感”是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而运用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等能力是融合在课程目标之中的,通过信息处理,学生可以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构建课程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是把静态的文本转化成动态的多媒体,是教学内容整合的重要一个方面。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重组和创新的过程。而是为了完成某一主题的教学,需要弥补课程资料,需要网络资源或其他媒体的引入。三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 4、教学活动的整合。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将成为每一个个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教学活动的展开必然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作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 1、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2、扩大信息容量,丰富学科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内容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情境化、立体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 3 效率。 4、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5、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有助于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1. 促进新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等特点,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综合、开放。 2.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改变常规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分析研究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1T16:39:22.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王艳平1 麻亮2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内高速动车组得到了快速发展,制动技术吸收了国内外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的先进经验,并进行了自主创新,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完成了时速250公里速度级、时速350公里速度级以及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制动系统的匹配和应用,为高速动车组提供了安全、可靠、舒适和节能环保的制动系统。 包头车辆段呼和浩特动车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摘要:近年来,国内高速动车组得到了快速发展,制动技术吸收了国内外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的先进经验,并进行了自主创新,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完成了时速250公里速度级、时速350公里速度级以及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制动系统的匹配和应用,为高速动车组提供了安全、可靠、舒适和节能环保的制动系统。本文就是针对高速动车制动系统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概述;发展 1制动方式概述动车组制动系统按照预设的减速度控制动车组减速或停车,按照制动方式一般分为粘着制动和非粘着制动。粘着制动即为依靠轮轨间的相互摩擦作用产生列车所需的制动力,如通过制动缸产生的空气制动和由牵引电机产生的电制动;非粘着制动即为通过利用外阻力作用在列车上,使列车产生制动力而停车,如风阻制动、磁轨制动和涡流制动等。粘着制动为国内外高速动车组主要的制动力来源,非粘着制动一般作为辅助制动方式,在高速工况下提供所需的制动力。本文以高速动车组常用的粘着制动为基础,对制动系统技术进行讨论。采用粘着制动方式的制动系统一般由电制动系统和空气制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制动时采用复合制动方式,即电制动并用电气指令式空气制动。列车制动时,电制动优先,当电制动力不足时,由空气制动进行补足,有效降低了基础制动中制动盘和闸片的磨耗。 2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 2.1 制动模块设计 2.1.1电制动系统,动车组通过受电弓接收接触网的电力,经牵引变流器整流逆变后,提供给牵引电机,而在列车需要制动时,牵引变流器控制牵引电机切断电源,转变为发电机使用。制动时牵引电机将列车动能变为三相交流电,由牵引变流器将此三相交流转换为单相交流电,再由主变压器升压后回馈到电网,将列车运行的动能转变为电能. 2.1.2空气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控制装置、风源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等组成,制动控制装置是制动系统的中枢,负责接收制动指令,进行制动控制,担负着制动力的计算和分配任务,风源装置为制动系统提供制动的源动力,高速动车组上通常由主空压机和辅助空压机构成,基础制动装置为制动系统的执行机构,将制动压力作用在车轮上,产生轮轨摩擦力,从而进行列车制动。电制动力的发挥及其与空气制动力的匹配都与制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元器件的品质密切相关。对于高速动车组来说,各种制动方式的匹配一定要处理好。 2.2 防滑控制设计 防滑控制是在制动力即将超过黏着力时(此时防滑器判断为“滑行”),降低制动力,使车轮继续处于滚动(或滚滑)状态,避免车轮滑行。防滑系统通过车辆速度传感器检测出此时的速度差和减速度,然后把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防滑控制器,通过微处理器的比较判断,发出防滑控制信号,从而迅速降低滑行车轮的制动缸压力,使滑行车轮所受的制动力快速降低。防滑控制系统主要由集成在制动控制单元中的防滑控制器、轴速度传感器及防滑排风阀组成的一个闭环控制结构。防滑控制器对轴速度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轴速、轴加减速度和参考速度,对已经发生滑行的情况发出防滑控制指令,操纵防滑电磁阀,控制制动缸的压力。防滑系统能最佳利用有效黏着,以保证最短的制动距离。 2.3 安全防护设计 为了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尽管设置了准确可靠的地面信号装置,但在浓雾、风雪等气候条件下难以确认信号。另外,由于司机打磕睡或误看信号等原因,很有可能发生列车冲撞等重大事故。因此,在列车没按信号运行时需要报警引起司机注意,同时自动施行制动停车,以保证列车安全。高速列车的安全防护装置有以下几种:第一,自动停车装置,当列车接近停车信号机时,进行车内报警的装置,该装置报警后,如果司机仍不确认操作或没按规定减速度进行操纵时,便自动实施制动使列车自动停车;第二,自动控制装置,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低于地面速度信号的装置,例如,当信号速度下降时,ATC装置便自动实施制动以降低列车速度;第三,自动驾驶装置,根据多级速度信号及速度条件,对列车自动进行加速、减速的控制装置,保证列车正点运行和改善旅客的乘坐舒适度。同时,在防止列车冲撞和超速运行方面起到作用。 3.动车组新的制动技术发展方向 现阶段动车组采用的制动方式踏面制动、盘型制动、电阻制动、再生制动均属于黏着制动,制动力的产生的先决条件就是有接触黏着系数,随着旅客列车的提速,可利用的黏着资源越来越少,自然会考虑到采用越来越多的辅助紧急制动方式。现阶段的磁轨制动,轨道涡轮制动作为辅助紧急制动已经表现些有成效。 3.1.翼板制动技术 翼板制动要产生显著可靠地空气阻力,可在各车车体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空气阻力板,直接产生作用于车体的、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是一种不受轮轨间黏着限制的制动方式。翼板制动在中高速范围能够产生足够大的制动力,可以成为其主要的制动方式。同时其也带来以下问题: 3.1.1.由于处于高速扰流夏的翼板,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必须加强车体的减震降噪设计; 3.1.2.因强大的纵向力直接作用于车体顶部,而不得不加强车体。 3.2.储能制动技术 在干线交通系统中,高速运行的列车要求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大。从能量相互转换的角度看,制动过程所消耗的能量相当可观,虽然这些再生能量的20%-80%被其它相邻列车吸收利用,剩余部分仍被车辆电阻以发热的方式消耗掉。在不具备再生反馈的条件时,如果能够把这些能量暂时储存,可以在随后的加速或启动过程加以利用,这也是能量再生的一种形式,对减低允许能耗、节约运输成本是非常有意义的。

CRH和谐系列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

摘要 制动系统是动车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直接影响动车组的安全性。动车组制动系统是用以强制性适中的动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形式的动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动车组驻留不动的机构。 随着和谐系列动车组迅速发展和撤诉的提高一级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动车租制动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效能良好,制动系统工作可靠地“CRH”和谐系列动车组才能成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本文主要以动车组制动系统为题,展开分析与讨论,本文主要讨论工作有:分析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基本特点:提出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空气制动,电空制动电制动等各项功能的实现方法 分析动车组电制动、空气制动、防滑装置系统工作的原理 参考现有动车组牵引、制动计算教材,系统地研究整理出动车组的制动计算公式,包括作用在动车上的合力、空气制动的计算、再生制动计算、空气制动和再生制动的分配 简单介绍CRH和谐系列的概述并比较CRH1、CRH2、CRH3、CRH5的同异 关键词:CRH,动车组,制动系统,计算公式

目录 第一章动车组制动系统 (1) 1.1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 (1) 1.2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分类 (1) 第二章动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3) 2.1 电制动系统 (3) 2.2 空气制动系统 (3) 2.3 防滑装置 (4) 第三章动车组制动力的计算 (6) 3.1 作用在动车组上的合力 (6) 3.2 空气制动力的计算 (7) 3.3 再生制动力的计算 (9) 3.4 空气制动力与再生制动力的分配 (9) 第四章 CRH和谐系列动车组的比较 (14) 4.1 CRH和谐系列动车组的概述 (14) 4.2 CRH和谐系列动车组制动系统比较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

CRH理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 自从1825 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并通车开始,铁路逐渐成为了交通运输中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快速、可靠、舒适、经济和环保是铁路在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中取胜的先决条件,许多国家都在通过新建或改建既有线发展高速铁路。国际上一般认为,高速铁路动车组是最高运行时速在200 公里以上的铁路运输系统。 所谓动车组就是由若干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连挂在一起组成的车组。高速动车组的牵引动力配置基本上有两种型式,即集中配置型和分散配置型。传统的机车牵引形式就是牵引动力集中配置,列车由一台或几台机车集中于一端牵引。由于机车总功率受到限制,难以满足进一步提高速度的要求。动车组编组中的车辆全部为动力车,或大部分为动力车,即牵引动力分散配置。由于动车组可以根据某条线路的客流量变化进行灵活编组,可以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发车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运量大、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污染小、节能、自带动力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被称为铁路旅客运输的生力军 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以“和谐号”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如梭箭般穿行于大江南北,将中国铁路带入高速时代,我国既有线路列车运行速度也一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运输事业呈现飞速发展全新局面,高速动车组以其安全,准时,快速,舒适,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高速动车组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同时也带动并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高速动车组有别于现在运用的内燃,电力机车。其区别在于动车组各部件大量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在转向架结构,车体轻量化,列车动力分配,电传动控

制技术,列车信息网络及制动系统都具有各自的高科技含量。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具有先进科技技术,其中以CRH理动车组最为出名。 CRH2型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采用电气指令是微机控制直通式电控制动,制动指令的接收,处理和电气制动与空气制动协调配合等,一般都是有微机来完成,动车组各车辆上的制动控制装臵由制动控制单元,EP阀,中继阀,空重调整阀,紧急制动电磁阀等组成,载荷调压装臵直接来自空气簧空气压力,空气弹簧压力通过传感器转化为与车重相应的电信号,制动控制单元根据制动指令及车重信号计算出所需的制动力,并向电气制动控制装臵发出制动信号,电气制动控制装臵控制电气制动产生作用,并将实际制动力的等值信号反馈到制动控制器,制动控制器进行计算,并把与计算结果相应的电信号送到中继阀,中继阀进行流量放大后,使制动缸获得相应的压力,拖车常用制动时,制动控制装臵的动作过程与动车的基本相同,但是因为没有电气制动,所有不必进行电气制动与空气制动的协调,所需制动力全部通过EP阀转化为相应的空气压力信号,然后由中继阀使制动缸产生相应的制动力。 一国外动车组及CRH2型动车组的发展历史 1 国外动车组发展状况 世界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有3 个:德国、日本和法国。各国使用动车的比重以日本为最大,占87%;荷兰、英国次之,分别占83%和61%;法国、德国又次之,分别占22%和12%。 德国铁路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展250km^h以上的高速客运列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

动车组制动课后题答案

精品文档 . P13 1.制动对于动车组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对于动车组来说,制动的重要性早已不仅仅是安全问题了。它己成为限制列车速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想做到列车的高速。除了要有大的牵引功率之外,还必须有足够强的制动力能力强大的制动装置,对于保证动车组的高速,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按动能的传递方式分,动车组采用的制动方式包括哪些种类? 答:1) 盘式制动 2)电阻制动 3)再生制动 4)磁轨制动 5)轨道涡流制动 6) 旋转涡流制动 7)翼板制动 5.按制动力的操纵控制方式,动车组的制动方式分为哪几种? 答: 1) 空气制动:直通式空气制动 自动式空气制动 2) 电空制动 3)电制动 7.动车组的制动系统一般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动车组的制动系统特点? 1)主要由电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防滑装置和制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2) 制动能力强,响应速度快 制动力分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高 故障导向安全 制动冲击力小 P45 1动车组为什么要采取“电,空结合,以电为主”的制动方式?保留空气制动的意义何在? 由于列车的制动能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动车组的动能很大,需要足够大的制动功率。而传统的空气制动的制动能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制动材料的摩擦性能对黏着利用的局限性,而是制动热容量和机械制动部件磨耗寿命的限制,加上电制动具有节能,减少磨耗带来的维护保养工作量等优点,因此动车组采用电制动与空气制动与空气制动联合作用的方式,且以电制动为主。 电空制动的特点是制动的操纵控制用电,制动作用是原动力还是压缩空气,当制动机的电控失灵时,仍可实行空气压强控制临时变成空气 制动机。 4动车组的空气制动系统由那几大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1压缩空气供给系统,用于产生并储存用气设备所需的压缩空气 2 空气制动控制部分,根据制动控制单元BCU 的指令产生空气制动原动力并 对其进行操纵和控气 3基础制动装置,分为传动传动部分和摩擦部分,为减少空间占用从而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采用紧凑式的头钳结构。 7动车组的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1 制动信号发生装置,控制器手柄转动时带动安装在下部的凸轮,控制个指令线电气接触点的通和断,向各车发送相应的指令。 2 制动信号传输装置 负责制动信号传输的列车线,它不但负责将制动信号发生装置发出的制动指令传递给列车,列车中所有车辆还负责将各车的信息传送给司机室。 3 电子制动控制装置 也称为制动控制单元,它是制动控制系统中接受制动指令,并根据指令对制动力进行计算和分配的计算机。 P92 1 CRH5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电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防滑系统,制动控制装置 3简述CRH5型动车组直通式空气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压缩空气从总分缸经止回阀流至制动风缸,当总风缸压力不足时止回阀可确保制动风缸内有足够的空气压强。制动风缸为空气制动控制装置单元的风源,空气制动控制装置单元负责空气制动的控制。 4.说明CRH5型动车组常用制动的控制原理? 常用制动采用电空联合制动,当司机台上的牵引/制动控制手柄处于常用制动位时启动,或由于信号系统启动。 司机室中的制动手柄将向列车总线发送制动命令,该制动命令将被不同车辆的各制动控制装置读取和编译,并将制动命令发送给牵引单元,进行电制动以及电空制动空气系统进行摩擦制动。 在常用制动模式下,电力制动优先。

(完整版)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新进展

目录 1 引言 (3) 2 动车组制动技术现状概述 (3) 2.1 关于动车组制动 (3) 2.2 浅析国外几种高速列车制动 (5) 3 高速动车组制动新技术进展 (5) 3.1 磁轨制动 (5) 3.2轨道涡流制动 (6) 3.3 飞轮储能制动 (7) 3.4 空气翼板制动 (8) 3.5 液压制动 (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掀起了高铁建设的热潮,CRH各型动车组先后投入使用,在世界高铁史册留下辉煌的一页。制动这一列车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历久弥新涌现了不少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吸收这些新东西,有利于促进我国高速动车更快更好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作的。文章概括回顾了国内外动车组制动技术的现状,并据此阐述了目前动车组制动的新技术进展,这些技术虽仍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它们终将在未来高速动车组制动方面大放异彩。 2 动车组制动技术现状概述 2.1 关于动车组制动 2.1.1 动车组制动基本认识 现代高速动车组采用动力分散模式,列车制动由电气制动和空气制动复合而成,包括制动控制系统和制动执行系统。控制系统由制动信号发生、传输装置和制动控制装置组成;执行系统即基础制动装置,常见的有闸瓦制动和盘形制动。由于运行速度高,黏着系数小,制动距离要求短,动车组均设有高性能电阻防滑器,进行防滑控制,充分利用黏着。 以CRH3为例,制动系统主要设备包括以下几部分:风源系统、制动控制单元备用制动系统、撒砂装置、空气防滑装置、空气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如图2——1所示。 图2—1 2.1.2 电制动 电气制动简称电制动,包括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电阻制动是制动时将牵引主电机作发电机,利用动能发电并将电能通过车辆的制动电阻转变为热能,从而获得制动力的方法。再生制动是将电能通过牵引系统的变流器逆向变换,制动时将牵引主电机转换成发电机工作。所谓“再生”本质是将牵引加速过程中从接触网获得的电能经转换和各种磨耗后反馈给电网,从而获得制动力的方法。

信息技术经验交流分享(1)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创新校本研训汇报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们,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的分管教学副校长张力。非常荣幸能应邀来到书香四溢的罗源三中和教育界的同行们进行业务上的切磋交流。我今天主要任务是和大家汇报一下,在本学期我们台三小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校本研修”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作为一所拥有一百多位教师的学校的教学引领者,我始终与学校老师们并肩作战在教学第一线,不过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我汇报的内容并不全面,所站的高度还不够,所以还请大家在倾听之后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台三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校本研修”以下简称“线下三十课时”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得益于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专业引领,现在要改口成为“坊主”。是他们的精心策划才有我们今天的成果。所以我汇报的第一点标题就是: 一、高屋建瓴,明晰目标。 台江区做为“海西教育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的协作单位,一直成为各项培训工作的先行区县。我区一直走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各区县的前列。教师进修学校做为我区的教育教学科研单位,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首先进修校培训处认真解读上级布置的任务,形成具体的任务目标,分多场会议部署这项工作。从吹风会到信息技术演示会到工作任务部署,从校

级领导到分管教学教导主任以及学科教研组长。每一次会议都自上而下向学校传递清晰的目标信息——这是在教师进修校举行的线下三十课时校本研训的培训动员会。这是10月10日,台江区进修校邀请到了来自台湾“中央大学”王绪溢博士围绕着“智慧教室”主题作了专题报告。王教授凭借着他清新、幽默的讲座风格向全区各所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实验教师介绍了何为智慧课堂。他还指出智慧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还是一个必须整合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的全新教学模式。这是在宁小举行的全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的部署会议,会上徐敏教授为我们详细讲授了本次线下三十课时的训练目标。最后进修校还以公文形式将任务细则传达到每一所学校,为学校开展工作指明方向。这是最终定稿的台江区教育局台教人〔2016〕18号文件《台江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从指导目标,到任务措施,再到阶段目标都详尽地阐述。让每一位参与研训的老师一目了然,目标清晰。为我区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上下齐心,融合创新 (一)认真解读,形成计划 以郑东秀校长为提升工程提升领导小组的核心,召开多场筹备组会议,制定出富有台三特色的“提升工程”线下校本教研研修活动方案。方案由研修目标、研修主题、“提升工程”线下研修内容组成。其中研修内容最为具体明了,在第一阶段活动中突出专家坊主的介入、教研组与参训教师的职责任务的分解、教学设计与说课的要求,以及

CRH380A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与改进复习过程

C R H380A动车组制动 系统分析与改进

摘要 铁路是个远程重轨运输工具,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繁荣,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我国,随着铁路客运的改革和提速战略的实施,已经逐步采用动车组模式。动车组机动灵活、周转快、运行方便,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高速动车组的快速发展,动车组的制动显得尤为重要。高速铁路则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动车组制动系统更是重中之重。CRH380A 型电力动车组,是我国为运营新建的高速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在CRH2C(CRH2-300)型电力动车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RH系列高速电力动车组,是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系统匹配最优的动车组,最高时速380公里,采用6M2T编制方式。 关键词:CRH380A动车组;制动系统;制动方式;分析优化

目录 第1章国内高速动车组发展现状 (1) 第2章 CRH380A动车组制动系统介绍 (2) 2.1.CRH380A动车组制动系统组成 (2) 2.2.CRH380A型动车组制动指令 (3) 2.3.CRH380A型动车组供风系统 (3) 2.3.1.主空气压缩机 (4) 2.3.2.辅助空气压缩机 (5) 2.4.基础制动装置 (5) 2.5.制动控制装置 (6) 2.6.辅助制动装置 (8) 第3章 CRH380A型动车组制动方式 (9) 3.1.制动功能 (9) 3.2.常用制动 (9) 3.3.快速制动 (9) 3.4.紧急制动功能 (9) 3.5.辅助制动 (10) 3.6.耐雪制动 (10) 第4章 CRH380A 统型动车组空气制动切除逻辑的改进 (11) 4.1.概述 (11) 4.2.存在问题 (11) 4.3.原理分析 (11) 4.3.1.动车组制动与牵引关联逻辑 (12) 4.3.2.空气制动切除后动车组制动与牵引关联逻辑 (12) 4.4.动车组空气制动切除逻辑的优化方案 (12) 第5章CRH380A型动车组制动指令试验方法改进 (14) 5.1.概述 (14) 5.2.存在问题及分析 (14) 5.2.1.试验软件不匹配 (14)

王和平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

动车组制动系统 学号:EMU2015020 姓名:王和平

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 一、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 人为地制止列车运动,包括使其减速、阻止其运动或加速,均可称为制动。反之,对已施行制动的列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均称为缓解。为了使列车能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在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总称为制动装置。我国铁路广泛使用的空气制动装置从结构上可分为制动机和基础制动装置两个组成部分。制动机是产生制动原动力并进行操纵和控制的部分,如盘形制动装置中的制动缸、分配阀等;基础制动装置是传送制动原动力并产生制动力的部分,如盘形制动装置中的制动夹钳。对于动车组来说,制动的重要性早已不仅仅是安全问题了,它已成为限制列车速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要做到列车的高速,除了要有很大的牵引力功率之外,还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制动能力。 二、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分类标准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分类有多种分类标准,下面主要介绍如下两种: 1、按制动力的操纵控制方式,动车组所采用的制动方式可分为空气制动、电空制动和电制动三类。 2、动车组制动作用按用途可分为如下四大类:常用制动、非常制动、紧急制动、辅助制动。 三、CRH2动车组制动系统 1、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 动车组运行速度高,给列车的制动能力、运行平稳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挑战。因此,高速动车组必须装备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制动系统,为列车正常运行提供调速和停车制动的手段。并在意外故障或其它必要情况下具有尽可能短的制动距离。此外,高速运行的动车组对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制动时的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性能和组成与普通列车完全不同,他是一个能提供强大制动力并能更好利用黏着的复合制动系统,包括多个字系统,主要由电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防滑装置和制动控制系统等组成。制动时采用电制动与空气制动联合制动的方式,且以电制动为主。 (1)电制动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