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1、催化剂及其基本特征?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此过程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催化剂只能实现热力学可行的反应,不能实现热力学不可能的反应;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历程;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2、催化剂的组成?

主催化剂: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如合成氨催化剂的铁,催化剂中若没有活性组分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有催化作用。

助催化剂:催化剂中具有提高活性组分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组分,以及改善催化剂的耐热性、抗毒性,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和寿命的组分。

催化剂载体:主要是负载催化活性组分的作用,还具有提高催化剂比表面积、提供适宜的孔结构、改善活性组分的分散性、提高催化剂机械强度、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等多种作用

3、催化剂的稳定性?

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催化剂的性能稳定性情况,通常以寿命表示。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操作,稳定一定活性和选择性水平的时间称为单程寿命;每次性能下降后,经再生又恢复到许可水平的累计时间称为总寿命。催化剂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抗毒稳定性,机械稳定性三个方面。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主要区别?

物理吸附:

指气体物质(分子、离子、原子或聚集体)与表面的物理作用(如色散力、诱导偶极吸引力)而发生的吸附,其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主要是分子间力(也称“van der Waals”力)。

化学吸附:

指在气固界面上,气体分子或原子由化学键力(如静电、共价键力)而发生的吸附,因此化学吸附作用力强,涉及到吸附质分子和固体间化学键的形成、电子重排等。5、何谓B酸和L酸,及其简便的鉴定方法?

能够给出质子的都是酸,能够接受质子的都是碱,Br?nsted定义的酸碱称为B酸(B碱),又叫质子酸碱。

能够接受电子对的都是酸,能够给出电子对的都是碱,所以Lewis定义的酸碱称为L酸(L碱),又叫非质子酸碱。

固体酸的类型有B酸和L酸两种,对固体酸类型最有效的区分方法是红外光谱法,它是通过研究NH3或吡啶在固体酸表面上吸附的红外光谱来区分B酸和L酸的。固体酸吸附吡啶的红外吸收谱带见表所示,通过这些谱带很容易的确定固体酸表面的B酸和L酸。

6、如何利用红外光谱法鉴定B酸和L酸?

7、如何利用碱滴定法测定固体酸的酸量?

就是把固体酸催化剂粉末悬浮于苯溶液中,其中加入指示剂,用正丁胺进行滴定,使用不同pKa值的各种指示剂,就可通过胺滴定来测定各种酸强度的酸量,这样测得的酸量为B酸和L酸的总和。对于有颜色的样品,可用分光光度计法或掺入已知酸强度的白色固体予以稀释,也可用胺量热滴定法来测定有色或黑色固体酸样品的酸量。

8、如何利用CO2吸附法测定固体碱的碱量?

就是在TPD装置上将预先吸附了CO2的固体碱在等速升温,并通入稳定流速的载气条件下,检测一定温度下脱附出的酸性气体,得到TPD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大小及出现最高峰的温度值,都与固体碱的表面碱性有关,从而确定碱量。

9、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固体酸、碱催化剂,如硅铝胶、分子筛、MgO-SiO2等在烃类转化,包括裂解、异构化、烷基化、聚合反应中都有极好的活性。现普遍认为,固体酸催化反应与均相酸催化反应一样,都是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的,与此相对应,烃类在固体碱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按负碳离子机理进行的。所谓正碳离子和负碳离子相理,简单地说就在反应中,通过反应分子的质子化生成碳正离子,或从反应分子除去一个质子生成负碳离子,从而使反应分子得以活化的过程,并且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10、催化裂化反应有哪些规律?

(1)新生成的伯正碳离子极不稳定,并迅速转化为仲正碳离子,然后再β处断裂,反应继续下去,直至成为不能再断裂的小正碳离子为止,并在反应过程中将H+ 传给催化剂变成烯烃。

(2)烯烃裂化时也首先形成正碳离子,并遵循β处断裂原则,生成一个较小的烯烃和一个伯正碳离子,伯正碳离子再重排,裂化为较小的烯烃。

(3)环烷烃裂化时形成的正碳离子的机理与烷烃一体,但由于存在大量仲碳离子和叔碳离子,所以环烷烃的反应能力很高,并能生成各种与烯烃裂化类似的产品,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芳烃。

(4)芳烃裂化时也先形成正碳离子,然后在侧链断裂,而芳环基本上不参加反应。

(5)裂化速率按与环所连的碳原子伯、仲、叔顺序和随侧链的长度增加而增加。

11、FCC工艺中三个主要部分的特点?

(一)反应-再生系统

新鲜原料经过一系列换热后与回炼油混合,进人加热炉预热到370 ℃左右,由原料油喷嘴以雾化状态喷人提升管反应器下部,与来自再生器的高温(约650~700 ℃)催化剂接触并立即气化,油气与雾化蒸汽及预提升蒸汽一起携带着催化剂以7~8 m/s的高线速通过提升管,经快速分离器分离后,大部分催化剂被分出落人沉降器下部,油气排带少量催化剂经两级旋风分离器分出夹带的催化剂后进人分馏系统。

积有焦炭的待生催化剂由沉降器进人其下面的汽提段,用过热蒸汽进行汽提以脱除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少量油气。待生催化剂经待生斜管、待生单动滑阀进人再生器,与来自再生器底部的空气接触形成流化床层,进行再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燃烧热,以维持再生器足够高的床层温度度(密相段温度约650~680 ℃)。再生器维持0.15~0.25MPa,床层线速约0.7~1.0 m/s。再生后的催化剂经淹流管、再生斜管及再生单动滑阀返回提升管反应器循环使用。

烧焦产生的再生烟气,经再生器稀相段进人旋风分离器,经两级旋风分离器分出携带的大部分催化剂,烟气经集气室和双动滑阀排人烟囱。

(二)分馏系统

分馏系统的作用是将反应-再生系统的产物进行分离,得到部分产品和半成品。由反应-再生系统来的高温油气进人催化分馏塔下部,经装有挡板的脱过热段脱热后进人分馏段,经分馏后得到富气、粗汽油、轻柴油、重柴油、回炼油和油浆。(三)吸收-稳定系统

从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出来的富气中带有汽油组分,而粗汽油中则溶解有C3和C4甚至C2组分。吸收-稳定系统的作用就是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 ≤C2 )、液化气(C3 、C4)和蒸气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12、三反应器催化重整过程中的基本反应有哪些?

1、加氢-脱氢反应;

2、异构化、环化反应;

3、芳构化反应。

13、什么是表面弛豫、Schottky缺陷、Frenkel缺陷、堆垛层错?

在金属的表面原子层中,表面上的原子常常会产生相对于正常位置的上、下位移,使表面相中原子层间距偏离体相内的层间距,即发生了收缩或膨胀,表面相中原子的这种位移称为表面弛豫。

当表面层晶格中的一个离子运动到表面,并在扭折位置处结合,这样在原来的晶格位置上就会留下一个空位而形成缺陷,这种缺陷成为Schottky缺陷。

如果原来处于正常晶格位置上的离子由于热运动迁移到了晶格间隙,原来的晶格位置也会留下一个空位,结果在晶体中间隙离子与相应的空位一起构成了缺陷,这样的缺陷称为Frenkel缺陷。

理想的晶面堆垛中出现错配和误位形成的缺陷称为堆垛层错。

14、简述溢流效应。

溢流是指固体催化剂的一个相(给体相)表面上吸附或产生的活性物种(溢流子)向另一个在同样条件下并不能吸附或产生该活性物种的相(受体相)表面上迁移的过程,可以认为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金属和载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情况。

15、简述“几何结构适应原则”。

在多相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分子起反应的部分常常只涉及少数原子,催化剂中活性中心也只是由某几个原子所组成的所谓多位体(multiplet)。实现催化反应的基本步骤就是反应分子中起反应的部分与催化剂的多位体之间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仅能使反应物分子的部分价键发生变形,而且会使部分原子活化,促使新键的生成。常见的多位体有二位体、三位体、四位体、六位体。

16、烃类加氢脱硫过程所用的钴酸钼催化剂中,CoO的作用是什么?

CoO的作用是使MoS2晶体保持分离状态。

17、合成氨工艺流程中,甲烷化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催化活性组分?

低变后, 原料中微量的CO和CO2 (< 0.5%) 进合成塔时必须脱除, 过去用铜氨液吸收, 现用催化加氢脱除。

Ni 是有效的催化剂, 活性大小顺序如下: Ni > Co > Fe > Cu > Mn > Cr > V

18、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结构特征?

这种复合金属氧化物是结构与钙钛矿CaTiO3类似的一大类化合物,通式为ABO3,其中A:B 配位数为6:6的ABO3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结构和实例如表所示;A:B配位数为12:6的ABO3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结构和实例如表

19、以萘氧化反应为例论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萘氧化反应分两步进行:(1)萘与氧化物催化剂反应,萘被氧化,氧化物催化剂被还原;(2)还原了的氧化物催化剂与氧反应恢复到起始状态,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经历了还原-氧化循环过程。

20、简述氧物种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

各种氧物种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反应性能是不一样的,根据氧物种反应性能的不同,可将催化氧化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过氧活化过程的亲电氧化,另一类是以烃的活化为第一步的亲核氧化:

在第一类中,O2- 和O- 物种是强亲电反应物种,它们进攻有机分子中电子密度最高的部分。对于烯烃,这种亲电加成导致形成过氧化物或环氧化物中间物。在多相氧化条件下,烯烃首先形成饱和醛,芳烃氧化形成相应的酐,在较高的温度下,饱和醛进一步完全氧化。

在第二类中,晶格氧离子O2- 是亲核试剂,它是通过亲核加成插入由活化而引起的烃分子缺电子的位置上而导致选择性氧化的。21、简述乙烯环氧化催化反应的机理。

Ag是这一反应的特效催化剂,工业催化剂是负载型银催化剂,含Ag10%-35%,载体是α-Al2O3、SiO2等,并添加少量Re, Cs, Li等助催化剂。目前为一般所能接受的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机理(乙烯与催化剂表面吸附氧反应生成产物)可表示如下:

22、简述丙烯醛在Mo-V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

23、均相络合催化剂的特征?

络合物催化剂是—种以过渡金属为中心构成的络合物,处在中心地位的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与配位体原子、分子或离子键合形成络合离子或分子。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由金属和配位体之间的键的性质及配位体在金属离子周围的几何排列所决定。大多数原子簇的金属骨架是以三角形为骨架的多面体,最常见的有六配位八面体、五配位双三角锥和四配位平面四边形,多核配合物的各个金属原子的配位体和单核配合物的相同,也是多种多样的。

24、金属-配体化学键的成键有哪些形式?

(1)由金属提供一个半充满轨道,配体提供一个半充满轨道形成配键;

(2)由金属提供一个空轨道,配体提供一个充满轨道形成配键;

(3)由金属提供一个充满轨道,配体提供一个空轨道形成配键;

(4)金属同时提供一个空轨道和一个充满轨道分别与配体的一个充满轨道和空轨道作用,形成金属—配体间的双键。

25、简述络合催化中插入反应和消除反应机理。

在各种类型的均相催化反应中,插入反应也是重要的基元反应。所谓插入反应是指反应物种(例如R,其通常预先配位到中心金属上,成为中心金属的一个配位体)插入到中心金属(如M)与另一个原有配位体(如L)的配位键(M —L)之间。在最终产物中,如果金属M和配体L都连到同一原子上,则称为1,1加成。如果他们分别连到相邻的两个原子上,则称为1,2加成。

消除反应是插入反应的逆反应,还原消除反应在一些均相催化反应中可能是关键步骤。

26、简述σ-п重排过程?

由不饱和烃与过渡金属所形成的σ-п络合物一般容易与对应的烷基络合物(σ络合物)达到平衡。在电子给予体的配体(如膦等碱性化合物)影响下,下式平衡向右移动,在金属和碳之间形成定域的σ键,能形成σ-烯丙基,即生成σ-络合物。在电子接受配体(如Cl-)存在下,则有利于σ-烯丙基生成,形成σ络合物。这是因为σ含碳配位体仅提供一个电子给络合物,而п-烯丙基(或п-烯烃加氢基)配位体却可为络合物的形成贡献三个电子,所以在电子给予体型或电子接受体型配位体存在时,分别对σ-络合物或п-络合物有利。

27、什么是乙烯齐聚反应?

将乙烯通过催化作用转化成为具有偶数碳原子数的C4 ~ C20的α–烯烃的方法叫乙烯齐聚。

28、羰基化反应及类型?

以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和CO 、HY(Y = H、-OH、-OR)为原料,在羰基金属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引入羰基到有机物分子中的反应。主要有三类:

(1)氢甲酰化反应:Y = H

(2)氢羧基化反应:Y = -OH

(3)氢酯基化反应:Y = -OR(R = 烷基)

29、Wacker法制乙醛的基本反应过程?

Zeise盐的阴离子[PtCl3(C2H4)]-水解可以得到乙醛。Wacker过程中类似于Zeise盐结构的Pd(Ⅱ)-烯配合物产生乙醛,该配合物是由乙烯与[PdCl4]2-进行π键合而得:

Cl-Cl-

Cl-

Cl-

CH2

CH2

Cl-

Cl-

Pd2+

Cl-

CH2

CH2

Cl-

++

Pd2+

PdCl2在反应体系内存在形式之一是[PdCl4]2-。上述反应

得到的Pd(Ⅱ)-烯配合物按下列步骤转化为乙醛:

Cl-

Cl-

Cl-

Pd2+

CH2

CH2

H2O Cl-

Cl-

Pd2+

OH2

CH2

CH2

Cl-

++ Cl-

Cl-

OH2

Pd2+

CH2

CH2

H2O Cl-

Cl-

Pd2+

OH-

CH2

CH2

H3O+

++

Cl-

Cl-

OH-

Pd2+

CH2

CH2

Cl-

Cl-Pd2+

OH-

CH2

CH2

H2O

Cl-

Cl-

Pd2+

OH-

CH2CH2OH

Pd2+

Cl-

CH2CH2OH

Cl-

OH-

Pd0Cl-H3O+CH

3

C

H

O

+++

30、简述均相催化反应的特点。

(1)催化剂和反应物组分处于相同物相(大多是液

相)的催化反应

(2)反应中间物容易获得和鉴定,催化作用机理比

较清楚

(3)反应条件比较温和,特定选择性高(优点)

(4)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很贵(贵金属活性组分

和昂贵的配体)(缺点)

31、环保催化的特点?

1、被处理的气体或液体的浓度很低;

2、被处理的物质往往是催化剂的毒物;

3、催化过程的处理量一般都很大;

32、简述NH3还原法催化脱硫的过程及反应式。

以NH3为还原剂,还原SO2主要用于焦炉煤气的脱硫过程,因为该反应条件适合于还原反应的发生。常用TiO2负载

过渡金属(Mn、Fe、Co、Ni、Cu)硫化物作为催化剂,几种

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活性顺序为: CoS2-TiO2 > FeS2-TiO2> NiS2-TiO2 > CuS2-TiO2> MnS2-TiO2。硫化物催化剂的反应

机理:NH3 首先在过渡金属硫化物上发生分解反应,然后分

解的H2 与SO2 反应,紧接着生成H2S 与SO2 发生克劳斯

反应:

2NH3=N2+3H2

SO2+3H2=H2S +2H2O

2H2S+SO2=1.5S2+2H2O

总反应为:4NH3 + 3SO2 = 2N2 + 6H2O + 3S

33、简述催化氧化法脱氮常用催化剂的特性。

因燃煤烟气中的NOx 90%以上是NO,而NOx脱除的主要困难在于NO难溶于水,气相选择性催化氧化(SCO)是指先将NO氧化成NOx,再用氨水吸收的同时脱硫脱氮的技术。该法的特点是NO的SCO过程能耗低、效率高;氨水可同时吸收NO和SO2,属于化学吸收,NO和SO2能够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硫酸铵,因此该技术可实现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氮。

34、简述机动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三效催化法是采用能同时对CO、NOx和碳氢化合物有催化作用的催化剂,如Pt、Rh等为主要活性组分,稀土为助剂,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的整体式催化剂,利用排气中的CO和碳氢化合物将NOx还原为氮,使排气中三种有害气体大幅度减少。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与燃料配比(即空燃比)必须控制在14.6±0.25的较狭窄的范围内,以保证较高的净化效率,因此需要在进入催化反应器处安装测定气体中含氧浓度的氧传感器和控制空燃比的自动控制装置。由于燃油是在接近理论空燃比下燃烧,因此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不会降低,燃料的能量利用率高。

35、简述常见的水污染物及其治理技术。

污染物种类:

(1)酚类(如苯酚、甲酚等)

(2)芳烃及衍生物(如苯、二甲苯等)

(3)氰及腈化物(如乙腈、氰醇等)

(4)有机氧化物(如甲醛等)

(5)有机氯化物(如多氯联苯等)

(6)农药(如有机氯、磷、汞、砷等)

几种处理技术:

(1)光催化臭氧化(O3/UV)技术

可有效消除氰化物、醇、醛、酚等,污染物可完全降解为CO2和H2O。

(2)多相光催化氧化技术

以n型半导体,如TiO2、ZnO、CdS等为催化剂,在UV 作用下,降解有机污染物,如TiO2/UV可有效消除多氯联苯。(3)超临界催化氧化净化技术

超临界水可与氧气或有机物以任意比例互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可快速被降解。有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如Pt、Pd /Al2O3催化剂等。

(4)湿式催化氧化技术

始于20世界70年代,在传统的湿式氧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由于催化剂的作用,反应温度和压力较低,时间较短。36、什么是光化当量定律和量子产率?

在光化学反应中,初期过程是一个光子活化一个反应分子,这被称为光化当量定律。活化一个分子吸收的光成为1光量子。

在光化学反应中,量子产率是指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与被吸收的光量子数之比,即:

参加反应的分子数

量子产率()=

被吸收的光的量子数37、生物催化剂、底物、酶的活力?

生物催化剂一般包括生物酶、整体细胞、催化抗体等。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生物催化剂主要指酶,它是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在酶催化反应中,被酶催化的物质叫底物,酶的催化能力常用“酶的活力”表示,酶的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酶催化反应底物转化的量或产物生成的量。

38、酶的绝对专一性?

一种酶只催化一种底物进行一种反应,这种高度的专一性称为绝对专一性。例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氨,而对尿素的类似物却均无作用。具有绝对专一性的酶不但对所作用底物的键有严格要求,而且对底物整个分子的化学基团也有同样严格的要求。

39、酶的相对专一性包括哪些?

1、键专一性:

酶能够作用于具有相同化学键的一类底物,而不辨识键两侧的基团。如酯酶可以催化所有酯类底物水解生成醇和酸。

2、基团专一性:

酶作用于底物时不仅识别特定的化学键,而且还识别键某一侧的基团。例如消化道中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肽键时的选择性。

3、区域专一性:

指酶对位于同一底物分子中不同位置官能团的选择性。如磷脂酶A2仅水解3-sn-磷脂酰胆碱的2位酯键,而对1位酯键无作用。

40、简述酶和底物的三种结合机理。

锁-钥机理:假设酶和底物分别像锁和钥匙一样机械地匹配,底物比酶要小得多,而且酶的结构是刚性的。该机理可解释酶的专一性,但不能解释酶为什么能催化比自身大的底物,也无法说明酶催化可逆反应和酶的相对专一性现象。

诱导契合机理:认为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结构不是刚性互补而是柔性互补,当酶与底物靠近时底物能够诱导酶的构象发生变化,使其活性中心变得与底物的结构互补,就好像手与手套的关系一样,该机理能很好解释酶催化的相对专一性现象。

三点附着机理:该机理认为,立体对映的一对手性底物虽然基团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这就可能出现底物基团与酶分子表面活性中心的结合能否互补的问题,只有三点都互补匹配的特定对映异构体,酶才能互补地与其结合,并发生催化作用。

41、简述酶催化作用的本质。

①趋近效应:

普通化学基团在水溶液中与底物分子有一定距离,通过扩散才有相互接近并发生碰撞的机会。而在酶分子中由于活性中心结合部位与底物分子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使催化部位基团与底物可以相互靠近,因此易于发生催化作用。

②定向效应:

在酶分子中,由于底物与酶的紧密结合,活性部位的催化基团总是从一个方向趋近底物,因此易于进行催化。

③广义酸碱催化:

酸碱催化是化学催化中最常见的类型,从广义酸碱理论,质子供体和质子受体分别等于酸和碱。酶活性中心的氨基、羧基、巯基、酚羟基和咪唑基等都可作为酸或碱,对底物进行催化加快反应速率。例如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不仅在中性溶液中同时以广义酸碱两种形式存在,而且供给和接受质子的速度十分迅速,因此在酶催化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④底物形变:

酶的诱导契合机理指出了底物诱导酶的构象改变,研究表明酶和底物的结合是相互诱导契合的动态过程,不仅酶的构象发生改变,底物分子的构象也发生变化,酶使底物中的敏感键发生“张力”甚至“变形”,从而使敏感键更容易断裂,加速反应进行。

⑤共价催化:

某些酶增强反应速率是通过和底物以共价键形成不稳定的中间物,使能阈降低,反应加快。42、如何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催化剂?

该法首先使待沉淀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造成一个非常均匀的体系,然后调节沉淀操作的温度等条件,进而改变沉淀体系的pH 值,在沉淀体系中逐渐生成沉淀,并使沉淀缓慢进行,从而制得颗粒大小十分均匀、而且比较纯净的沉淀物。

43、待沉淀盐类和沉淀淀剂的选择原则?

待沉淀盐类:首选的是各类金属硝酸盐,因为绝大部分硝酸盐都可溶于水,这样配制沉淀溶液时较方便,对沉淀反应比较有利。某些金属的甲酸盐和草酸盐也是常选的盐类,但价格相对较贵。贵金属的盐类常为氯化物,因其硝酸盐较少,沉淀后的氯离子也容易被水洗干净。

沉淀剂:应选择沉淀后容易分解、挥发和较易洗涤干净的沉淀剂,如氨水、尿素、碳酸铵等铵盐、碳酸钠等碳酸盐、氢氧化钠等碱金属盐类,这样才能制备出纯度较高的催化剂。另外,形成的沉淀物应便于过滤和洗涤,避免形成非晶型沉淀。同时,沉淀物的溶解度愈小愈好,这样沉淀反应完全,可减少原料的浪费。

44、如何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将多孔载体与它正好可吸附体积的浸渍液相浸渍,由于浸渍溶液的体积与载体的微孔体积相当,浸渍后浸渍溶液恰好浸渍载体而无过剩,无需过滤等单元操作。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时,能精确调节负载量。

45、如何制备骨架(雷尼)镍催化剂?

首先制出熔炼Ni-Al或Ni-Si合金,然后以NaOH溶液溶出Al或Si组分,剩下的Ni使成为类似于海绵的多孔骨架结构,这种金属镍骨架催化剂对于加氢脱氢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同时镍不易脱落。因此,骨架镍催化剂在食品和医药等精细化学品中间体的加氢反应中应用很广。

46、干燥与焙烧的异同点?

干燥是固体催化剂的脱水过程,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虽然干燥主要是一个物理过程,但它对于催化剂结构和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它也是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焙烧是在较高温度下对催化剂进行热处理的过程。焙烧的目的是通过热分解除掉催化剂中的易挥发组分,使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性能。同时,通过高温焙烧过程中的固相反应,使催化剂得到一定的晶型、晶粒大小、孔径结构和比表面积。

47、催化剂活性测定和动力学测定的异同点?

催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与催化剂活性的测定目的是不同的。催化剂活性的测定通常是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如相同的反应温度、压力、进料空速、原料配比等操作条件下测定不同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从而比较催化剂性能的差异,筛选出性能优异的催化剂。

催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则是对筛选出的性能最优的催化剂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测定其操作条件变化时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定量关系,为催化剂工程设计和催化反应器设计提供指导。

48、按照IUPAC的分类,孔可分哪三类?

孔可分为三类:孔径小于2 nm的称为微孔;孔径2-50 nm 的称为介孔(或中孔);孔径大于50 nm的称为大孔。

49、简述X-射线衍射(XRD)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λ-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其波长(0.1 nm左右)与原子半径在同一个数量级,当X-射线射到晶态物质上时,可产生衍射。

X-射线衍射法现已广泛用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研究中。(1)物相结构的测定,(2)线宽法测定平均晶粒大小,(3)晶胞参数测定。

50、简述X-光电子能谱(XPS)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当具有足够能量的入射光子(hυ)与样品相互作用时,光子就会把它的全部能量转给原子、分子或固体的某一束缚电子,使之电离。此时光子的一部分能量用来克服内层电子的轨道结合能(EB),余下的能量使成为发射电子(e-)所具有的动能(EK),这就是光电效应。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应用:(1)元素定性分析,(2)化学价态的鉴定,(3)半定量分析,(4)深度分布测定。

51、简述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法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红外光谱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固体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测定,(2)CO作为探针分子对催化剂表面性质的研究。

拉曼光谱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实例: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52、简述核磁共振法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1)催化剂酸性的研究(2)分子筛结构的研究(3)分子筛催化剂积炭的研究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

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特征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例如《高老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 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例如《高老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例如《高老头》中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 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有有以下点: 1.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但不同的是,现实主义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例如《高老头》中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的一系类的心理,动作,环境描写,都是按事情所应发展的的过程来写的,而不是直接的致命。而自然主义则根本否定文学应当服从于一定的政治的和道德的目的,认为文学应当保持绝对的中立和客观。 2.自然主义不仅要求作家有科学家的态度,而且要求作家使用科学家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自然主义的小说就是这些实验的记录,故称“实验小说”。而现实主义文学则强调情节的丰富性,让读者自己从中体会。《高老头》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有次、多情节、多故事。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

日本唯美主义

日本的耽美主义文学 刘珊日本的耽美主义也称唯美主义、耽美派、享乐主义,产生于日本明治末年,兴盛于大正初年,是当时日本文坛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最初本意是反对以暴露人性的丑恶为主的自然主义,主张追求官能美,为艺术而艺术。其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和现代的三岛由纪夫等,代表作有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纹身》《钥匙》,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等。 日本唯美文学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1916-17年前后发展到巅峰,在一定意义上取代了当时占据文坛主流的自然文学主义,与标榜人道主义的白桦派文学,新现实主义的新思潮派文学一起雄居日本文坛。 中国的先行研究 黎跃进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演变与实绩』,主要是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作家进行了介绍。 唐月梅的『美的创造与幻灭——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这一论文,主要是从唯美派的文学主张、唯美文学的特征、以及唯美派文学的意义三方面来论述日本的唯美主义。本文是以唯美主义文学作品来进行分析说明的,主要是以谷崎润一郎和永井荷风的作品来分析的。 李芒在『美的创造——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作家存在着消极的一面,特别是表现在思想倾向方面。他们在艺术形式上探索新方法的同时,在内容方面也追求新刺激。这种刺激在恋情和性爱,以及人的生死问题上便表现的最为强烈。通过对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以及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来分析说明的。他还指出不少唯美主义作品仍保留着自然主义文学的痕迹。 『异域之美的接受——论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一文,其主要内容是:就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的表现及特点进行了说明,并论述了其形成的原因——文化环境的影响、时代环境的影响及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唯美主义』(王向远),本文主要是通过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西方唯美主义对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的对比,说明了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暗暗进入的、局部的,进而提出要深入探讨和研究日本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变异』(张能泉)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被中国现代作家接受的过成中,由于文化、环境、动机、条件等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异现象。 『唯美主义与谷崎润一郎』(张琳)一文通过唯美主义对谷崎小说的影响,来探讨其小说的精髓(对美的追求)以及艺术第一,生活第二的主张。 上述资料,主要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自身、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述的。还有从某一作家或作品来看日本的耽美主义的,主要是以其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佐藤春夫及其作品来进行分析论述的。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不仅表现在小说方面,诗歌也是日本唯美主义的重要实绩,但从诗歌方面来研究唯美主义的还不多。

8-1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一) 第八章 授课题目: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理解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掌握左拉、莫泊桑、波德莱尔创作的社会价值及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社会价值及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方法:互动式的讲授;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19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同时进行殖民扩张。拿破仑第三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迫害共和派。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无能,导致1870年以色当战役的惨败。普法战争的爆发表明普鲁士日益强大,欧洲的几个强国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尖锐矛盾。第二帝国的败北加深了民族矛盾,由此产生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也是社会主义思潮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当局为了转移矛盾,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案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等哲学思潮广泛流行。 这就是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它的哲学基础是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实证一词即“实在”、“确定”、“精确”的意思。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他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去探索原因和目的。孔德力图将哲学融化于自然

信息的主要特征

1.1《信息的主要特征》教案 一、教材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是沪科技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高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其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另外还介绍了信息的基本特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并掌握其基本特征。这节课的效果如何,对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其学习的积极性会很高。在初中时,学生已经简单的学习过一些有关信息方面的知识,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信息观。因此,学生的这部分经历可作为新的内容的落脚点。步入高中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更加倾向于理性思维,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地注重引导,避免过多的直白呈现,讨论法、案例分析、基于问题学习法、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策略会更加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②能够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如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和价值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①能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②能够初步掌握在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感受信息的各种特征,体验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掌握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幻灯片播放,让大家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并从讨论中引出新课的内容。 学生活动:三人一组分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结果。

操作系统定义、功能,特征

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特征、文件夹 一、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详细来说,操作系统是为裸机配置的一种系统软件,是用户和用户程序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是用户程序和其他程序的运行平台和环境。它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发挥资源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Linux 二、功能 1、 2、资源管理者功能:cpu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3、计算机工作流程组织或者总调度员功能:作业管理、进程管理、中断与事件管理、进程通信、死锁对策 课堂重点: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三、微观特征:并发性、共享性、不确定性、大量文件系统 四、操作系统类型: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五、操作系统文件夹 1、Windows文件夹(一般在c盘根目录下) 存放操作系统主要文件的文件夹,在安装操作系统过程中创建并将相关文件放在对应的文件夹中,这里面的文件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多数都不允许随 意改变。 2、Document and settings(c盘根目录下) 是Windows 操作系统中用来存放用户配置信息的文件夹。 3、Program Files(c盘根目录下) Program Files安装程序的文件夹 4、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c盘根目录下) 是windows系统文件夹,中文名称可以翻译为“系统卷标信息”。这个文件夹里就存储着系统还原的备份信息,是一个隐藏的系统文件夹,"系统还原"工具使用该文件夹来存储它的信息和还原点。 5、All Users文件夹(Document and settings目录下) 表示所有用户文件夹,里面包括系统缺省登录时的桌面文件和开始菜单的内容。每个用户对应一个目录,包括开始菜单、桌面、收藏夹、我的文档等等。 6、Cookies文件夹 Cookies又叫小甜饼,是在浏览某些网站时,留在硬盘上的一些资料,包括用户名、用户资料、网址等等。每个用户都有一个Cookies文件夹,位于Documents and Settings 文件夹的每个用户目录中。 7、Favorites文件夹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 ,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而影响却逐渐蔓延至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大。 2.理论: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科学”、“真实”是自然主义追求的目标。 3.风格:平和、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文体。作家在作品中竭力隐去,少有议论。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自然主义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把人等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因而常以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大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但总体来说,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体现了自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人的努力,是有益于丰富人对自身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二)唯美主义文学 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他精心构思的小说《莫班小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工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又一次唯美主义的高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广泛。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一批作家、批评家。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90年代末,他退出文坛,英国的唯美主义思潮随之进入尾声。 2.理论: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于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便成了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 将“美”与“善”和“真”剥离。认为艺术的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遮蔽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愉悦的享受,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生化,而是人生应该艺术化。 3.风格:作品大多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而不实。新颖雕琢有余、思想深度不足 4.评价:唯美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艺术的独立价值,提高了艺术的地位,但对功利性和现实性的彻底否定,又在实际上贬低了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代表作家:泰奥菲尔·戈蒂耶、奥斯卡·王尔德

《操作系统》试题库_简答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和异步性。 2、操作系统的含义及其功能是什么? 1)、含义:OS是一组系统软件,它是软硬件资源的控制中心,它以尽量合理有效的方法组织多个用户共享计算机的各种资源。 2)功能: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包括: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 3、叙述操作系统的含义及其功能,并从资源管理角度简述操作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功能模 块构成,以及各模块的主要任务。 答: 1)、OS是一个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合理地组 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序集合。 2)功能: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 3)组成模块: (1)、处理机管理(或进程管理):对CPU的管理、调度和控制。 (2)、存储管理:管理主存的分配、使用和释放。 (3)、设备管理:管理设备的分配、使用、回收以及I/O控制。 (4)、文件管理:管理外存上文件的组织、存取、共享和保护等。 (5)、作业管理:对作业的管理及调度。(或用户接口,使用户方便的使用计算机) 4、什么是中断向量?什么是多级中断?中断处理的过程一般有哪几步? (1)、中断向量:存放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地址的内存单元称为中断向量。 (2)、多级中断:为了便于对同时产生的多个中断按优先次序来处理,所以在设计硬件时,对各种中断规定了高低不同的响应级别。优先权相同的放在一级。 (3)、中断处理步骤:响应中断,保存现场;分析中断原因,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处理中断;恢复现场,退出中断。 5、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在系统(内存)中同时存放并运行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作业),主机以交替的方式同时处理多道程序。它是一种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的运行方式。 6、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分时系统通用性强,交互性强,及时响应性要求一般(通常数量级为秒);实时系统往往是专用的,系统与应用很难分离,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时系统并不强调资源利用率,而更关心及时响应性(通常数量级为毫秒或微秒)、可靠性等。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文学概述 一、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这一时期,法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社会动荡不安。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两次科技革命使科学理性精神空前高涨,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更多地思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并试图将二者加以融合。第二帝国的暴力统治,普法战争的失利,以及巴黎公社对社会的冲击,使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这些成为自然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哲学只研究事物的表象与事实,并不去探求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孔德强调艺术(包括文学)应该努力去探索人,但在孔德看来,人的生理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决定了人的社会性,因此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接受了实证主义哲学观点的泰纳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但在这三要素中,他更强调种族因素,即先天的生理遗传因素及特定的民族因素。遗传学家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把人的一切病况都归结到遗传问题,认为一个人的过失通过遗传可以危害整个家庭,并可能波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更是将实验论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强调精确地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认为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必须探求其特性和环境。另外,贝尔纳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理论都深刻地影响了自然主义文学,并成为自然主义文学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 法国是欧洲现代国家中最直接地接受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衣钵的国家,柏拉图提出的摹仿说最深刻、最直接地影响了法国作家。十九世纪上半叶,以摹仿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在法国空前繁荣。而自然主义作家同样认为,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这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相同,他们也的确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左拉不仅对司汤达、巴尔扎克这样的现实主义大师推崇备至,甚至把他们看作是自然主义之父。他还提出自然主义小说应该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为典范,像福楼拜那样坚守客观冷静的创作原则。悠久的摹仿论传统、发达的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的科学理性精神相结合,使自然主义最先在法国产生。 最早具有自然主义特征并取得创作实绩的是龚古尔兄弟。他们注重对社会风俗细致的描绘,而且多写病态人物,开始用生理学,甚至病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埃德蒙·德·龚古尔认为他们兄弟的所有的作品,落点都在神经官能症上。《杰米妮·拉赛朵》是他们的代表作,被看作是自然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写了一个女佣悲惨的一生,她爱上了一个好吃懒做的男人,被逼得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最后贫病而死。龚古尔兄弟把主人公当作一个病例来进行解剖分析,正如他们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所说:“在感官享乐的赤裸裸的逼真描绘的后面,隐含的是对性爱心理的临床研究。”龚古尔兄弟的创作为自然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无可争辩的创建者,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和理论建树成为法国自然主义作家的核心。围绕他形成了一个自然主义的“梅塘集团”,这个集团除左拉以外还包括莫泊桑、阿莱克西斯、瑟阿尔、于斯曼和厄尼克。这个集团中几位作家的合集《梅塘晚会》于1880年问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法国,除了龚古尔兄弟和左拉外,其他自然主义的重要作家还有莫泊桑,他是“梅塘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很多作品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如《女雇工的经历》、《泰利埃公馆》、《温泉》等。另外还有阿尔封斯·都德,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一定程度上游离于自然主义。但由于受到左拉、龚古尔兄弟的影响,也明显存在自然主义的倾向。他的剧本《生存竞争》便被认为是“舞台上的达尔文主义”。 随着左拉的《实验小说论》(1880)、《自然主义戏剧》(1881)、《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等自然主义理论著作的问世,自然主义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兴盛期。,在这一时期,自然主义传到了欧洲其它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德国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杂志《社会》等,并且在自然主义戏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俄国在1873年就翻译了左拉的作品。瑞典、希腊、意大利、波兰、丹麦等国也出现了一些自然主义作家,取得了一定的创作实绩。此后,自然主义又影响到了欧洲以外的国家,日本产生了像岛崎藤村的《破戒》和田山花袋的《棉被》等优秀的自然主义作品。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等作品也明显地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自然主义也进入了拉丁美洲,出现了一些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一)科学理性精神关照下的真实观 自然主义十分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可以说,真实性是自然主义的最高原则。龚古尔兄弟力图描绘“真实的生活”,将目睹过的故事写入文学作品,左拉更强调说“小说家最高的品格就是真实感”,而“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受自然,如实地表现自然”。但是,虽然自然主义推崇现实主义大师们,也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自然主义毕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文学思潮,所以自然主义所倡导的真实性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有着本质的不同:现实主义执著于典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 2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3 On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tzgerald and Dick Diver 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atitude Expressing Approa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ves 5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6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 7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8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9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10 浅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 11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12 培养中学生认识并有意识的使用词汇记忆策略 13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14 中式菜名的英译 15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16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 17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 18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 19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20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21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 22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23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24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 25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26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27 美国梦的矛盾心理-伟大的盖茨比主题分析 28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29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30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31 浅谈企业形象广告设计 3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Junior Students’ Integrative Language Ability 33 方位介词“over”的隐喻含义研究 34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35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36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 37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 of Hollywood Movies 38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39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40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及 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操作系统第一章复习题 二、填空题 1、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 2、实时系统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它们是(及时性)和(高可靠性)。 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将多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并作出响应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5、操作的四大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6、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三、简答题 1、设计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①有效性②方便性③可扩展性④开放性 2、OS 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②OS 作为姐姐是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③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OS 有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OS 有四大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4、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关于微内核,现在尚无一致的定义,但一般具有一下特征: ①足够小的内核②给予客户/服务器模式 ③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④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操作系统第二章复习题 三、填空题 1、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概念的主要目的是(缩短系统切换的时空开销,提高程序执行并发度)。

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基本特征

目标 1、记住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有关应用 复习: 1、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第四代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 物质、能量、知识 B. 信息、物质、能量 C. 财富、能量、知识 D. 精神、物质、知识 尝试: (1)具有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 . 信息技术 B. 信息 C. 信息素养 D. 电脑 (2)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媒介物。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 载体的依附性 B. 时效性 C. 共享性 D. 必要性(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 收到的手机短信息 B.广播里播放的天气预报 C. 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信息的概念: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的特征:对载体的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 (控制技术)和感测技术(传感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巩固: (1)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卢梭的自然主义

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意义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思想的基本含义 自然教育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其核心是“归于自然”。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在教育中更侧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为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罪恶丛生,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天性。所以他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卢梭表示,必须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使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围绕它而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培养自然人性、理想人格方面,主张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归顺自然。同时,自然的教育又是主要针对富人的。卢梭认为,针对富人子弟的自然教育至少可以挽救和培养一些人成为人。 综上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残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 (一)、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他认为,由于自然状态与专制制度的对立,所以培“养自然人”与培养公民是两个对立的目的,因此不能同时教育这两种人。具体的公民和自然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1)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与专制社会,失去自身独特价值。 (2)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中,公民是有等级的。 (3)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的、无所不能的,而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他被困于他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4)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 简而言之,自然人相对与专制国家的公民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所以自然教育要培养的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仁能爱的人,并且“只要他处在社会的旋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是人的偏见拖进漩涡里面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权威所控制就行了”。这也是社会中自然人的含义。要培养一个自然人,并不等于把它变成一个野蛮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他还提出,一个生活在自然的人和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两者完全不同。后者要头脑清醒知道怎样在社会中某得生存,与他人共处而不为偏见、欲念、权威所控制,也不参与狂妄的事情等。 卢梭所憧憬的身心协调发展的、广泛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也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卢梭在这些问题中论述了重视普通教育、反对等级教育、强调手脑并用、身心两健,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教育思想。至今在教育思想中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1)正确对待儿童 卢梭对于当时的父母和教师们向儿童强迫灌输旧的道德和知识、摧残儿童天性的做法进行了们行列抨击,他说,野蛮的教育为了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以至于孩子失去了本应该的快乐和童真。他指出,这样的人缺乏分辨善恶的能力,缺乏实用的知识。

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

第2课时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教学目标:1、信息的基本特征 2、信息技术的概念 3、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学生应当明确信息技术包含的是哪些具体的内容。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地点:多媒体计算机室 教学过程:

克的镭是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是居里夫人想在波兰建立镭研究所,用于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献给她的。这三克镭充分地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3、特征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依附性:红绿灯、光盘。 话筒内有一堆碳粉,碳粉内埋一导线,碳粉盖一张膜。同样,当你对话筒大喊大叫时,膜对碳粉造成忽紧忽松的压力,碳粉之间时紧时松,引起其电阻的大小变化,最终忽大忽小的电流传到对话的听筒。听筒内有一电磁铁随电脑大小而磁性不同,它对埋有金属丝薄膜时吸时放,薄膜便发岀了你的声音。 你我都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发明的电唱机或电话的机会了??…伟大的先驱们是那么 的聪明,懂得将一种不便于存储,不便于传播的信号转换为另一种便于存储,便于 传播的信号,从而有了伟大的发明。 电脑(计算机)要管理各种信息,首先它必须能存储,传载这些信息,所以,在这一点上,它的本质和电唱机或电话没有区别,必须实现各种信息以某种方法,转换 为另一种信息。 这就是计算机的第一条本质原理:将各类信息以某种信号进行存储。数字信号与二 进制。 可处理性:拍摄。拍摄岀来的视频要通过后期的编辑才有更好的效果。比如说夜宴”英雄”功夫”等影片。 4、特征四:价值相对性。 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说,老师现在所说的东西,有的人觉得老师说得很好,这说明信息是有价值的。但也有人会觉得我说的东西全都是废话,这说明 我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例如读书以明理”,这是说明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所以知识”是有价值的。 在中国古代,对价值相对性利用得最充分、最巧妙的,可能应该首推春秋末期 郑国的邓析了。邓析是名家学派的先驱,善于辩说,是当时著名的讼师。史载他专门教给人怎么打官司,能把是”说成非”也能把非E”说成是”职业类似今天的 收费律师。《吕氏春秋离谓》记有他的一个典型事例:有一年,流经郑国的洧河发大水,有个富翁失足落水淹死了,尸体被一个人发现捞了上来。富翁家里人听到后,提岀花钱赎回尸体。打捞者了解到死者家里很有钱,就把价码要得很高。双方 讨价还价,相持不下。富翁家人便找邓析帮助出主意。邓析说:你不要着急,也 不要给他那么多钱。因为他捞上来的是一具尸体,除了你们家,谁也不会花钱去买尸体。尸体又不能长期存放,他没办法了就不能不把价码降低。”那位打捞者听到 这个信儿以后,心里十分着急,也去求邓析帮助。邓析也给他岀主意说:你别着急,安心等着富翁家人来高价买尸体吧。别人虽然不会花钱来买,但是他们家一定 要把尸体买回去,因为死者是他的家长。” 邓析的论说实际上揭示了尸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差异。 关于信息相对性的论述,有一篇文章很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以下网址去浏览: https://www.360docs.net/doc/548142369.html,.en/p/2004-09-07/80192.html 5、特征五:时效性。 最简单的例子是:通知。中了南粤风采500万,但超过30天不去领取,500万 就不是你的了。红灯停,绿灯行” 6、特征六:真伪性。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特别在网络上,注意不要轻易相信网恋。

操作系统简答题(含答案)

1.OS的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用户接口。 2.OS有哪三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操作系统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点是:多道和成批处理。 分时系统具有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和及时性的特征。 实时系统特点:及时响应和高可靠性 3.OS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 4.OS一般为用户提供了哪三种接口?各有什么特点? 1.联机命令接口 提供一组命令供用户直接或间接操作。根据作业的方式不同,命令接口又分为联机命令接口和脱机命令接口。 2.程序接口 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命令组成,提供一组系统调用命令供用户程序使用。3.图形界面接口 通过图标窗口菜单对话框及其他元素,和文字组合,在桌面上形成一个直观易懂使用方便的计算机操作环境. 5.OS主要有那些类型的体系结构? 单体结构、层次结构、微内核结构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型、虚拟机结构 6.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在内存同时放若干道程序,使它们在系统中并发执行,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当一道程序暂停执行时,CPU立即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 [特点]:多道、宏观上并行(不同的作业分别在CPU和外设上执行)、微观上串行(在单CPU上交叉运行)。 7.OS在计算机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所有其他软件都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上,并得到其支持和服务;操作系统是支撑各种应用软件的平添。用户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和服务操纵和使用计算机。可见,操作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资源的总指挥部。操作系统的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解释一下术语:进程、进程控制块、进程映像、线程、进程的互斥和同步、临界区和临 界资源、竞争条件、原语、信号量、管程、死锁、饥饿 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 进程控制块(Procedure Control Block):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

信息及基本特征

信息及基本特征 信息及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的特征。 三、教学背景分析 “任务驱动”是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一所学知识的建构[1]。同时,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是复杂的、非良构的,单靠学习者个别化学习方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而协作学习方式就可以达到这种学习目标。因为协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于教师主导作用的

发挥,又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将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2]。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将知识隐含于任务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标,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3]。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信息打交道,通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及特征。 四、教学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书中的知识点几乎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未必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所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能有效的给学生施加任务的“负担”,让学生能积极的投入,积极的思考和操作,直至完成任务。 五、教学设计说明

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 1-并发fconeiu f'^rice) 并tm与井笈性这厲个槪念是既相似乂憧別的朗平槪叡幷行性是描対亍或带落牛审杵在同一时剖发空,这是一个具W1SMSX的概念,如在物理上富些事件厘同时发生的:而并彊性是措两个或者多个事杵在同一时间的间隔内发主它是一牛较鸳宏观的概念.在溢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捋衽一段时何内有舊道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的毎统屮.毎一时刻仅能执行一道程序,故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在交萍执行的"应r指时.通常的程序是苏态实休,它们是不能并疑执行的.为了便程序陡并发执行,系统宓须分别为每介程序建立进程” 进程,乂称枉务,简单來说,是捋在系筑屮能柚立运tr并作为资舫分配的華术单位,它是一个活动的如札多牛进程Z间可以井发执行和交换信息?一个进程在运齐时冷要运行时需里一定的齡乳如中山存紡空间,仪山设备等’在操件筋细ITI入型程的目的是使程序能幷发执行= 2,Sharing) 所谓其李是指.耒统屮的帝源可供内存屮多个并发执行的诳程共同便用. 由于资源的属性不同,故第个进程炖资源的共早方式也木同,可II分为;互斥共寧方云和同时访问方式 3.虚姒(virtual) 是捋通过技术吧一个物理实休变城若干个遇钳I■的对战物"在操作系统屮虛拟的实圳主要是迪过分时的便用方法=显然,Wn是臬一个物理设备所对闽的虚拟逻料设备數,则虚拟设备的速度叱燃是物理设報遊厦的1/ii, 4H fas yrichwti i SIP) 在多道輕序设计环境下,允许多个诳程并菽执行,由于賣源等崗靠的限制, 迪航进程的执拧并非” Y列成J而是以*走龙停停"的方式运行*内存屮每个进程在何时妆仏何时暂阴臥怎杆的方式向前推进'每道程吊总共需書乡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任何信息。 实验中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信息案例 蜜蜂跳8字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远近和方向 你的表情出卖了你的心--- --- 什么是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化,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3大基本要素之一:物质、能量、信息。这3种要素对人类社会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其影响各不相同。关于这种影响,科学家是这样表达的: (1)缺少物质的世界是空虚的世界; (2)缺少能量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 (3)缺少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 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信息的基本特征 ◆传递性和可共享性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价值相对性 ◆时效性 ◆真伪性 传递性和可共享性 ◆萧伯纳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通过卫星信号,我们可以安座在家中观看NBA的精彩比赛 ◆一传十,十传百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互联网上的各种社区和论坛 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甚至人的大脑,都是信息的载体。 可处理性: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人的分析、综合、提炼,是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超市老板敏锐地从计算机自动收款系统的统计数据中发现,啤酒与尿布的销售量同时增长,于是改变销售策略,结果销售量大增。 共享性: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价值相对性:某一信息在某一方面或某个领域比较有使用价值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时因人而异 信息的时效性, 有长与短之分,是信息的使用价值表现之一 过期了!!! ?真伪性:手机短信:恭喜您,上海天地公司为庆祝成立2周年,特举办抽奖活动。您中了8万元大奖,请立即汇款500元手续费到我公司,一周内就可以将钱送到您手上。 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