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解读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解读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解读

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示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近义词】:代人受过、为人作嫁

【反义词】:坐享其成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结构关系:1.主谓关系2.并列关系3.动宾关系4.偏正关系5.补充关系

请按上面的来源分类以下成语:

1画龙点睛2 图穷匕见3三顾茅庐4 不耻下问5举一反三6任重道远7 春风得意

8一帆风顺9纸上谈兵10朝三暮四11空中楼阁12集

思广益13逃之夭夭14 锦上添花

15想入非非16落井下石17中流砥柱18可歌可泣19天衣无缝20百感交集21 痛改前非

22画饼充饥23哗众取宠24 战无不胜一扫而光25孤芳自赏26居心叵测27放虎归山28循规蹈矩

29恨铁不成钢30自欺欺人31语重心长宁左勿右32 水深火热

1、神话传说:19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没有一点破绽。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出处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指周密完善。

2、历史典故:1画龙点睛(原形容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每次)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认为)诳,因(因此)点其一。须臾(过了一会),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都)在。

注释:

张僧繇:南朝时梁人。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主人公简介】

张僧繇(yó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南朝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 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他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去游览,他兴趣来了,就在金陵安乐寺庙的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睛是龙的精髓,只要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了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立刻乌云滚滚而来,突然电闪雷鸣,两条蛟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上关键的一两笔)会使它们立刻生动起来。

【故事】

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游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应该画上眼睛,就坚持让张僧繇画上龙的眼睛。张僧繇说画了龙的眼睛以后,那些龙会飞走。可人们不信,认为他在骗人。张僧繇无奈,只好给其中一条龙画上了眼睛。只见他在眼白上轻轻一点,过了一会儿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飞上了天!……等天气变回原样后,人们发现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果然不见了!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张僧繇)

2图穷匕见(荆轲【解释】: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珂曰:“起,取武阳所持图。”珂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白热化阶段了。

【近义词】:真相大白、东窗事发、原形毕露)

3三顾茅庐(刘备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9 纸上谈兵(赵括【词语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字词解释】纸:书上:上面谈:谈论兵:用兵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空头支票、夸夸其谈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3、文人作品:5举一反三(论语——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释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

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

近义词

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灯谜卅;带头;翻两番

典故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4不耻下问(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释义:耻:羞耻,耻辱。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辱)。

下:谦虚、虚心的意思。比喻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近义词: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造句:我们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别人学习。

示例:阁下既~,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成语来由: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造句:我们有不懂的要及时问人,做到不耻下问. )

6任重道远(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途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示例】:明·鹿善继《答范景龙书》:“惟是世变滔滔,党同伐异,任重道远,谨始虑终,往常书本生活,到此躬行实践,别有光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

【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

【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7春风得意(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春天的和风。在春风轻拂中洋洋得意。旧指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后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的得意心情。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如愿以偿,心情欢畅。)

8、一帆风顺(孟郊——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

何阻碍。

【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清·李保嘉《官场现形记》∶“从中进士至今,不上二三十年,就做到副宪,也算是一帆风顺了。”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12、集思广益(诸葛亮——?解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集:集中。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3逃之夭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解释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是逃跑诙谐的说法

示例瞿秋白《乱弹·新英雄》:“那些'不可多得之将才'一溜烟的~。”

近义词溜之大吉,无影无踪

反义词岿然不动)

14、锦上添花(黄庭坚——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解释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出处宋·王安石《即事》诗:“嘉招欲覆杯中渌,丙方唱仍添锦上花。”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步需要还不是'~',而是'雪中送炭'。”世上有些人喜欢锦上添花或站在高枝上说风凉话,很难在别人犯了错误时多想想人家的长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

近义词精益求精、如虎添翼

反义词雪上加霜)

16、落井下石(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解释看见别人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为什么要在别人危急的时刻,~。”

辨析“落井下石”和“上树拔梯”。落井下石指乘人之危,加害于人。上树拔梯指诱人上当,使人受害。

近义词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落阱下石

反义词助人为乐、雪中送炭、相濡以沫)

17、中流砥柱(《晏子春秋》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30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

从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

中流砥柱,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中流砥柱位于川藏路上的尼洋河中游,山高沟深,河流湍急,为尼洋河第一大峡谷,江中一巨石兀然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

18、可歌可泣(《周易》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

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0、百感交集(《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释义: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集:聚拢。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出处1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编辑本段]示例:

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有许多感想不知如何表达

“百感交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无数感触交融汇集在一起,形

容心情复杂,感慨无比。交:一齐,同时。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怀帝时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老子》,说话常常是非常深刻的。

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北方的匈奴贵族刘裕乘机起兵入侵。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

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他的哥哥卫zǎo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zǎo分离,卫玠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南下。

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步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21痛改前非(【解释】: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

前所犯的错误。

【出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示例】:在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心~,重新做人。

【近义词】:悔过自新、改过自新

【反义词】:不思悔改、死不改悔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0、自欺欺人(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示例: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之谈。(鲁迅《两地书·二九》)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掩耳盗铃、掩人耳目

反义词:实事求是)

31、语重心长(【解释】形容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出处】清·洛日生《海国英雄记·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的教诲和嘱咐。

【示例】刘绍棠《芳年》:“字字句句都~,亲切感人。”

【近义词】言近旨远、微言大义、苦口婆心。

中小学语文80个常用成语,附故事来源

中小学语文80个常用成语,附故事讲解,孩子写作必备素材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成语作为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一,在孩子们的平常考试中也不可避免,无论是小学,还有初中或高中,都会用到。 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80个常用的成语,并且附上了故事讲解,家长可以收藏起来,平时的时候多让孩子记一记,相信一定会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1、专心致志 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道听途说 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毛空。他告诉一个叫艾子的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它长三十丈,宽十丈。”见艾子不相信,他就改口说:“那就二十丈吧。”看艾子还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说:“那就十丈吧。”艾子问:“肉掉在哪里了?”他答不上来了,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注释]道、途:路。 [提示]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成语内部的结构

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 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 “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忸忸怩怩”等。 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 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 单句省略型因为都有所省略,大多变成了具有各种结构关系的短语。 下面分别举例: 1、主谓关系。 如: ①细水│长流②天花│乱坠③肝胆│相照④鼠目│寸光⑤脚│踏实地⑥木│已成舟⑦塞翁│失马⑧记忆│犹新其中①②④⑦有定语,⑤⑥⑦⑧带宾语,⑥⑧又分别有状语。 2、动宾关系。 如: ①饱经│风霜②痛改│前非③大显│身手④徒有│虚名⑤平分│秋色⑥分│我杯羹⑦与虎谋│皮⑧枉费│心机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都有状语, ②④⑤⑥中还有定语。 3、偏正关系。

如①一盘│散沙②不速之│客③娓娓│动听④楚楚│动人⑤斤斤│计较⑥立足之│地⑦无本之│木⑧侃侃而│谈其中的中心词有的是形容词(③④),有的是名词(①②⑥⑦),有的是动词(⑤⑧⑨)。 4、补充关系。 如①一败│涂地②危│在旦夕③逍遥│法外④牢│不可破⑤战│无不胜⑥入木│三分⑦了│如指掌⑧爱│不释手其中⑦⑧带宾语,而补充关系的成语大部分是不带宾语的。 另外,单句省略型还有宾语前置式的、兼语式的、连谓式等。 请看下面的例子: 宾语前置式: ①咎│由自取②居心│叵测③分秒│必争④张冠李戴⑤机关│算尽⑥孤芳│自赏兼语式: ①请君入瓮②有目共睹③惹火烧身④无人问津⑤指鹿为马⑥引狼入室连谓式: ①自欺欺人②手到擒来成语中的结构形式有大量的属并列关系,而并列关系的成语有的是单句省略型,有些属于复句紧缩型。 先说单句省略型的。 在此类型中,有少数是四个单音节词的并列,如生杀予夺、成败得失、牛鬼蛇神、望闻问切、青红皂白等。 此外一般都是前后两部分并列。 而这种并列关系的两部分则又有着主谓、动宾、偏正、后补等关系。 例如: 水深火热语重心长情深意厚语重心长鸡飞蛋打(主谓与主谓并列)良师益友突飞猛进深情厚意老奸巨猾长吁短叹(偏正与偏正并列)求神拜佛挤眉弄眼

成语的形式结构

成语的形式结构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1]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 主谓式成语: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愚公移山、万象更新;动宾式成语: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指桑骂槐、提心吊胆;联合主谓式成语: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草长莺飞、莺歌燕舞;联合动宾式成语: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批郤导窽、焚膏继晷、破釜沉舟;联合名词式成语: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成语: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成语:逍遥法外、问道于盲;青出于蓝、爱不释手、心乱如麻、重于泰山;兼语式成语:以邻为壑、令人生畏、请君入瓮、化险为夷;并列式成语: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喜怒哀乐、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偏正式成语: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教学设计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reading answers in the sto ry of the dictionary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 读书,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用 精神食粮丰富自己。小泰在这里整理了《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词典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 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 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 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 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 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 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 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

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 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 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 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 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 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 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 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 “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成语来源及类型

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后面有专门练习) 4 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 5 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投鼠忌器,唇亡齿寒,城门失火,秧及鱼池 二、从构词形式分析及内容特点分, 1 最普通的格式是上下两截用对对子的办法,联在一起,如远走高飞,四分五裂低三下四惊心动魄 2数字成语 从一到十到百千万(含有夸张性)关于二打头的补充如下“二分明月二三其德二桃杀三士二姓之好,不二法门,接二连三一石二鸟天无二日心不二用” 3重叠成语, (1)AABB式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 (2)ABAC式间隔式的重叠成语1、3 字重叠2、4 同义近义或反义相关的词善始善终戒骄戒燥 (3 )AABC 式首字重叠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 (4)ABCC式后面两字重叠对前面的陈述与说明,如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 (5)其他重叠成语数量不多仅列举ABCB心服口服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微乎其微ABBC不了了之 4成语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反义词深入浅出前俯后仰舍近求远、前仰后合、前俯后仰、大同小异

成语内部的结构

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忸忸怩怩”等。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 单句省略型因为都有所省略,大多变成了具有各种结构关系的短语。 下面分别举例: 1、主谓关系。如:①细水│长流②天花│乱坠 ③肝胆│相照④鼠目│寸光⑤脚│踏实地⑥木│已成舟 ⑦塞翁│失马⑧记忆│犹新 其中①②④⑦有定语,⑤⑥⑦⑧带宾语,⑥⑧又分别有状语。 2、动宾关系。如:①饱经│风霜②痛改│前非 ③大显│身手④徒有│虚名⑤平分│秋色⑥分│我杯羹 ⑦与虎谋│皮⑧枉费│心机 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都有状语,②④⑤⑥中还有定语。 3、偏正关系。如①一盘│散沙②不速之│客 ③娓娓│动听④楚楚│动人⑤斤斤│计较⑥立足之│地 ⑦无本之│木⑧侃侃而│谈 其中的中心词有的是形容词(③④),有的是名词(①②⑥⑦),有的是动词(⑤⑧⑨)。 4、补充关系。如①一败│涂地②危│在旦夕 ③逍遥│法外④牢│不可破⑤战│无不胜⑥入木│三分 ⑦了│如指掌⑧爱│不释手 其中⑦⑧带宾语,而补充关系的成语大部分是不带宾语的。另外,单句省略型还有宾语前置式的、兼语式的、连谓式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宾语前置式:①咎│由自取②居心│叵测③分秒│必争 ④张冠李戴⑤机关│算尽⑥孤芳│自赏 兼语式:①请君入瓮②有目共睹③惹火烧身 ④无人问津⑤指鹿为马⑥引狼入室 连谓式:①自欺欺人②手到擒来 成语中的结构形式有大量的属并列关系,而并列关系的成语有的是单句省略型,有些属于复句紧缩型。 先说单句省略型的。 在此类型中,有少数是四个单音节词的并列,如生杀予夺、成败得失、牛鬼蛇神、望闻问切、青红皂白等。此外一般都是前后两部分并列。而这种并列关系的两部分则又有着主谓、动宾、偏正、后补等关系。 例如:水深火热语重心长情深意厚语重心长鸡飞蛋打 (主谓与主谓并列) 良师益友突飞猛进深情厚意老奸巨猾长吁短叹 (偏正与偏正并列) 求神拜佛挤眉弄眼戒骄戒躁有声有色吟风弄月(动宾与动宾并列) 斩尽杀绝空前绝后出类拔翠养尊处优起早摸黑(补充与补充并列) 复句紧缩型的成语的结构关系几乎与复句关系的分类同样多,各种类型的复句关系都有与之相应的成语(并列关系不再赘述)。请看下面的举例说明: 1、承接关系。画龙点睛落井下石一见钟情

词语结构讲解

掌握词的结构 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可以是一个单音节语素,也可以是一个多音节语素(包括双音节语素)。按音节的多少,单纯词可以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一)单音节单纯词- 单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例如:家、走、清、五、番、很、的。- (二)多音节单纯词- 多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也就是多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多音节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和音译词。- 1.联绵词- 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根据音节之间的结构关系,联绵词可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⑴双声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琉璃、崎岖、尴尬、璀璨- ⑵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韵母或韵腹和韵尾相同。例如:烂漫、傀儡、辗转、腼腆- ⑶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韵母都不相同。例如:铿锵、蛤蚧、玳瑁- 2.叠音词- 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构成的词。例如:谆谆、潺潺、翩翩- 3.象声词- 象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例如:扑通、哎呀呀、哗啦啦、叽叽喳喳、劈里啪啦- 4.音译词- 音译词是按外族词的发音用同音近音汉字转写的词。例如:休克、蒙太奇、厄尔尼诺- 二、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 合成词中有的语素有实在意义,能体现词义的主要意思,这种语素叫词根,如“管理”中的“管”和“理”。有的语素意义不那么实在,只能附在词根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这种语素叫词缀(也称“语缀”),如“老鹰”的“老”,“乱子”的“子”。- 合成词可以分为复合式合成词和附加式合成词两大类。- (一)复合式合成词- 由两个或几个词根组合而成的词叫复合式合成词,也叫复合词。按照结构关系的不同,可以把复合词分为以下几类: 1.联合式(又称并列式)- 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分主次,平等地联合在一起。例如:贸易语言首尾异同笔墨犬马书本互相动静 2.偏正式- 语素之间的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前一个语素是修饰性或限制性的,是“偏”的部分;后一个语素是被修饰或被限制的,是“正”的部分。例如:汽车象牙皮包金黄冰凉瓜分飞快-3.补充式- 语素之间有补充说明的关系。前一个语素是被补充或被说明的,后一个语素是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的。例如:损伤申明提高改进压倒加紧减弱推迟说服推翻车辆花束纸张船只马匹- 4.动宾式- 语素之间有支配或关涉关系。前一个语素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后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例如:理事司机点睛打杂围腰管家破产动员失策出版开幕- 5.主谓式- 语素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前一个语素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语素起陈述的作用。例如:地震 霜降日蚀自修杜撰风流心虚年轻嘴硬胆大心细- 6.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语素重叠而成。这是一类结构方式比较特殊的复合词。例如:爸爸姐姐叔叔娃娃星星刚刚稍稍跌跌撞撞婆婆妈妈花花绿绿密密麻麻- (二)附加式合成词- 以实语素为词根加上词缀构成的词叫附加式合成词,也称派生词。加在词根前面的叫前缀,加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附加式合成词可以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类。-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工具书的类型、结构和排检 第一节工具书的特征、类型及功用 工具书: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提供某方面的知识和资料,专供查阅的图书。 一、特征 1.编制目的上:查检性 2.内容材料上:概括性 3.材料编排上:易检性 二、类型 1.文种:中文、外文 2.学科内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3.编撰时代:古代、现代 4.刊印形式:书籍、期刊、单幅图片 5.功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 (1)字典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书 《尔雅》第一部以训释字义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 《广韵》现存第一部完整的以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宋) 《康熙字典》首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 (2)词典:语文字典和词典、学科(百科)词典、专名词典 《国语词典》黎锦熙1937 首次按注音字母排列 《辞海》《辞源》首次创立“词条” (3)百科全书 综合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专科性《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4)类书:辑录古籍片段、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的类似百科全书的大型工具书。但只罗列资料 (5)政书:记载典章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十通

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三通) 清官修《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会典、会要 唐苏冕《会要》唐杨绍复《续会要》宋王溥《新编唐会要》(现存最早会要) 唐官修《唐六典》元《元典章》明《明会典》清《清会典》 (6)年鉴:汇集一年里重要的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 综合性《中国百科年鉴》 专科性《中国经济年鉴》 (7)手册:汇集某方面经常要查考的资料,放在手头随时备查 综合性《人民手册》 专业性《各国货币手册》 (8)书目: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记录书的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等情况,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收藏情况等 (9)索引(引得、通检):汇集书报、文集内容。 书籍索引《十三经索引》 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10)文摘(论文摘要):简明摘录论文观点。 (11)表谱:以编年或表格形式记载事物发展。 记载人物生平《陆游年谱》、历史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职官《历代职官表》、地理《历代疆域表》、学术《先秦学术年表》 编年是表谱的主要形式。 (12)图录:以图像表示事物形象。包括地图和其他图录。 三、功用 1.解释词语 2.了解图书内容 3.提供文献线索 4.掌握学术信息 5.获取各科知识 第二节工具书发展简况 一、春秋战国:对工具书的需要不迫切。 二、汉:经济文化发展,为工具书发展奠定基础。工具书开始出现,【说文解字】 三、魏晋南北朝:工具书有一定发展。

[精]成语的特点、来源、结构和使用中容易犯的错误详解

成语的特点、来源、结构和使用中容易犯的错误详解 (1)成语的的特点 意义的整体性。有些成语不能单纯按字面理解,因为它所表达的是整体的意思。例如:“破釜沉舟”,表面意思是“打破锅弄沉船”,实际含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结构的凝固性。因为成语是相沿已久,约定俗成的,所以结构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一般应保持原字和构成方式。例如:“犬牙交错”不能换成“狗牙交错”,“愚公移山”不能说成“愚公挪山”“愚公铲山”“愚公搬山”等。 形成的历史性。成语大多来源于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具有很长的演化时间,一些成语在感情色彩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明哲保身”。(2)成语的来源 来源于古代寓言和神话。例如: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塞翁失马(《淮南子》)、叶公好龙(《新序·杂事》)。 来源于历史事件和故事。例如:

反映春秋战国历史的。例如: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完璧归赵。反映楚汉战争历史的,如:四面楚歌、项庄舞剑、取而代之。反映三国历史的,如:三顾茅庐、望梅止渴、万事俱备。 来源于古典作品名句。例如: 七手八脚、门当户对、少见多怪、半斤八两。 来源于外民族的成语典故。例如: 火中取栗(法国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 (3)成语的语法结构 并列关系。例如:披坚执锐防微杜渐冷嘲热讽拈轻怕重 承接关系。例如: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目的关系。例如:削足适履守株待兔杀一儆百越俎代庖 因果关系。例如:水滴石穿水落石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主谓关系。例如: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叶公好龙 动宾关系。例如:不见经传颠倒黑白顿开茅塞如丧考妣 动补关系。例如:轻如鸿毛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 联动关系。例如: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借刀杀人 兼语关系。例如:请君入瓮令人生畏引狼入室放虎归山

汉语成语里的物理原理

汉语成语里的物理原理 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学科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角度例析有关的汉语成语。 1.关于力现象的汉语成语 1.1 刻舟求剑 《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沿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见《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1.2 一泻千里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泻:水急速往下流。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动能越多,则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解释突出了江水的流速大。 1.3 沉李浮瓜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暑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也指暑天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的瓜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大家知道,一般瓜类如东瓜、南瓜等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F浮>G瓜,即瓜类均要上浮。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均有核仁,因此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G瓜,会下沉于水底。因此古人说:“瓜浮李沉”而不说“瓜沉李浮”。 1.4 一发千钧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形式十分危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根头发所承受的最大平均拉力只不过1.72牛顿。而1钧(即三十斤)的力相当于150牛顿,1千钧即1.5×10^5牛顿。很显然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危急呢? 1.5 随波逐流

成语出处成语来源

个人收集整理-ZQ 出自上古典籍地成语 不可救药《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惩前毖后《诗经·周讼·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耳提面命《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发愤忘食《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不约而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弹丸之地《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高屋建瓴《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出自中古著作地成语 别有天地唐·李白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刻骨铭心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青梅竹马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天伦之乐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别开生面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惨淡经营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怵目惊心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大放厥词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耳濡目染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耳熟能详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不容置疑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出自佛教典籍地成语 电光朝露《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皆大欢喜《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作如是观《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心相印《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恶语伤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超然自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风平浪静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火烧眉毛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看风使舵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自作自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顽石点头《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1 / 1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

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示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近义词】:代人受过、为人作嫁 【反义词】:坐享其成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结构关系:1.主谓关系2.并列关系3.动宾关系4.偏正关系5.补充关系 请按上面的来源分类以下成语: 1画龙点睛 2 图穷匕见3三顾茅庐 4 不耻下问5举一反三6任重道远 7 春风得意 8一帆风顺9纸上谈兵10朝三暮四11空中楼阁12集思广益13逃之夭夭 14 锦上添花 15想入非非16落井下石17中流砥柱18可歌可泣19天衣无缝20百感交集 21 痛改前非 22画饼充饥23哗众取宠 24 战无不胜一扫而光25孤芳自赏26居心叵测27放虎归山28循规蹈矩 29恨铁不成钢30自欺欺人31语重心长宁左勿右 32 水深火热 1、神话传说:19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没有一点破绽。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出处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指周密完善。 2、历史典故:1画龙点睛(原形容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每次)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认为)诳,因(因此)点其一。须臾(过了一会),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都)在。 注释: 张僧繇:南朝时梁人。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主人公简介】 张僧繇(yó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南朝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 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他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去游览,他兴趣来了,就在金陵安乐寺庙的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睛是龙的精髓,只要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了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立刻乌云滚滚而来,突然电闪雷鸣,两条蛟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上关键的一两笔)会使它们立刻生动起来。 【故事】 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游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应该画上眼睛,就坚持让张僧繇画上龙的眼睛。张僧繇说画了龙的眼睛以后,那些龙会飞走。可人们不信,认为他在骗人。张僧繇无奈,只好给其中一条龙画上了眼睛。只见他在眼白上轻轻一点,过了一会儿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飞上了天!……等天气变回原样后,人们发现被点上眼睛的

四字成语结构方式举例

四字成语结构方式举例 四字成语就是固定短语得一类.从结构瞧,它就是约定俗成得,不能随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得成分。研究成语得语法结构,分析一下它得结构方式,对正确理解与运用成语,实在就是大有好处得。成语得结构方式,大致有下列八种: 一、并列式 ⒈名+名如:张三李四、帝王将相; ⒉动+动如:敲诈勒索、贪污腐化; ⒊形+形如:谦虚谨慎、艰苦朴素; ⒋偏正+偏正 ①定名+定名如:五湖四海、良师益友; ② 状动+状动如:深谋远虑、豕突狼奔; ③状形+状形如:万紫千红、十全十美; ⒌动宾+动宾如:厉兵秣马、说长道短; ⒍主谓+主谓如:上行下效、心平气与。 二、偏正式 ⒈定+名如:至理名言、一臂之力; ⒉状+动如:量力而行、翻然悔悟; ⒊状+形如:豁然开朗、孜孜不倦。 三、支配式如:解放思想、震撼人心. 四、补充式 ⒈动+补如:爱不择手、持之以恒; ⒉形+补如:重于泰山、漆黑一团。 五、陈述式如:愚公移山、青出于蓝. 六、连动式如:触景生情、饮水思源. 七、兼语式如:引狼入室、纵虎归山。 八、能愿式如:不可磨灭、未能免俗。 成语: 成语就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得固定短语。它就是比词得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得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得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与褒义、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得以及4字以上得成语,有得成语甚至就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四字成语得语法结构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愚公移山万象更新;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 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得”字)。 成语得结构就是多种多样得,上面只就是简单举例得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得作用。它得本身就有不少比喻与对比以及加重得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得运用都非常注意。 熟语: 就是习用得词得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与谐,就是语言中独立运用得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与惯用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得稳定性、意义上得整体性。 熟语得分类: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得词组与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得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内容十分丰富。 熟语得来源: 1、来自民间口语与名人之言 2、来自古代书面语 3、借自外语 熟语举例: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得灰烬.指最可悲哀得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得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得爱憎态度,全凭自己得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她时,总想叫她活着;讨厌她时,总想叫她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得草木,都当作就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

“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 您可能更想看… "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 第八招: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的促销方略 综艺新面孔"暗度陈仓" 鲍尔默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在一套高三模拟卷中发现一道判断词语正误的题目,其中“暗渡陈仓”是正确的,这和我印象中的“暗度陈仓”有出入,于是立即查阅工具书。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发现了问题,不同版本的词典居然有不同答案。 综观查阅结果,目前工具书基本可分为两派。一派主张用“暗度陈仓”,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源》《古今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等,都只收“暗度陈仓”。一派主张用“暗渡陈仓”,如《中国成语大辞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以“暗渡陈仓”为主条,而以“暗度陈仓”为辅条。另外好几部工具书还存在矛盾现象:如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与《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前者收录为“暗度陈仓”,后者为“暗渡陈仓”;《中国成语大辞典》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词目中却用“暗度陈仓”,表现出该工具书也存在前后不一的矛盾之处。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哪个“度”呢?要知道学生考试可是来不得半点模糊的。 其实,“暗度陈仓”这一成语是有出典的。公元前206年,刘邦攻下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都南郑。他带着人马去南郑时,把经过的栈道都烧毁了,表示以后不打算再回关中,消除了项羽对他的疑忌。不久他带兵绕道北上,在陈仓(令陕西宝鸡市东)打败章邯的军队,又回到成阳。小说家把这段历史演义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暗度陈仓”比喻以假象作掩饰而暗中行动。也喻指男女私通。例如《元人杂剧钩沉·千里俐行》:“他更有韩信般暗度陈仓道,准备着大会垓十面将军吊。”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此是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按此观点该用“度”。 在现代汉语中,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渡”的第1项释义是: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如飞渡太平洋。引申为由此及彼,有时还带点比喻意义。如渡过难关,比喻通过困难像通过江河一样艰险。“度”的第13项释义是:过,经历,指经过一段时间。跟通过江河没有直接关系,如欢度春节、度日如年。陈仓(又称故道)作为地名,跟江河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按此观点“度”字也更为贴切。 但在古汉语词典中又是另一番情形。如同样是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度”的释义第5项是:“渡过,越过。渡水的意义后来写作‘渡”’。按这种观点看“度”是越过的本字,后来才将过河的“度”加上三点水变成“渡”。可见古时“度”与“渡”在作“过”解时是相通的。而“暗度陈仓”或“暗渡陈仓”的“度”和“渡”都是作“过”解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暗度陈仓”和“暗渡陈仓”两者都没有错。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 词典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

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

按照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

1.按照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下列成语 【来源】 神话传说:天衣无缝 寓言故事:朝三暮四空中楼阁画饼充饥放虎归山 历史故事:画龙点睛(张僧繇)图穷匕见(荆轲)三顾茅庐(刘备)纸上谈兵(赵括) 文人作品: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任重道远--《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春风得意--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帆风顺--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集思广益--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锦上添花--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落井下石--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中流砥柱--晏婴·《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可歌可泣--《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百感交集--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痛改前非--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哗众取宠--《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战无不胜--刘向·《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孤芳自赏--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居心叵测--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复靡常。” 循规蹈矩--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恨铁不成钢--曹雪芹《红楼梦》:“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自欺欺人--《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成语中的哲理

成语中的哲理.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教条主义 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5、"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6、"望梅止渴"说明了: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 7、"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意识的作用 8、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9、"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 10、"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1、"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答 "拔苗助长"错误主要在于: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

观性 12、"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3)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 13、"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14、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5、"智子疑邻"的主要错误在于:凭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16、"智子疑邻"告诉我们: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17、"审时度势"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18、"尽力而为"符合体现了: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19、"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物质决定意识 20、"杞人忧天"错在: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1、"人定胜天"思想: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22、"事在人为"的观点错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