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再造课程论文

流程再造课程论文
流程再造课程论文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论文说明书

课程名称: 流程再造课程论文

课程代码: 1204279 题目: 信息流程分析与优化

——以某医院为例年级/专业/班: 11级物流管理XX班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31201111021XXXX 开始时间: 2013 年 10 月 24 日

完成时间: 2013 年 11 月 3 日

课程论文成绩:

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分析水平与实际

能力(20)

创新(5)论文撰写质量(45)

总分

(100)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考查课程考核内容及要求

编号:

课程名称: 流程再造 考查时间: 2013年10月 课程代码: 1204279 总 分: 100 分

一、题目

XX 流程分析与优化——以XX 公司为例

二、内容

实际调查某一行业或单位(公司,超市,仓库等)流程设计与运行情况,运用

课堂所学方法,提出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设计或完善流程,并对优化后的流程结果作出评估。

三、建议主要技术路线

1、分析某一行业或单位(公司,超市,仓库等)流程设计与运行情况

本阶段的内容包括:对研究对象的背景进行描述,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对流程再造的时机进行判断,进而确定流程再造的目标。 2、提出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

本阶段的内容包括:绘制现有流程图2-3个,运用课堂所学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 3、分析原因

本阶段的内容包括:运用课堂所学方法(例如鱼骨图法等)对流程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4、优化流程

本阶段的内容包括:对研究流程进行优化。

5、方案评价

装 订 线

信息流程分析与优化——以某医院为例

本阶段的内容包括:对优化后的流程与优化前的流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

四、要求

1、分析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论文格式参照《课程论文规范化要求》及《课程论文格式》。

3、论文字数要求:6000字左右。

4、请将论文的打印文档和电子文档交至班长处,班长负责将所交论文的电子文档统

一刻光盘。

5、论文提交时间:2013年11月4日,请按时提交论文,不得抄袭、剽窃他人著作,

否则以不及格处理。

任课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

教学院长(直属系主任)(签字):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 (2)

1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 (3)

2 在企业实践中可以得出流程再造的特点 (4)

2.1着眼业务流程的创新 (4)

2.2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出发点 (4)

2.3 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4)

2.4强调按过程流向进行组织设计 (5)

3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5)

4 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6)

4.1信息技术是成功实施BPR的前提条件 (6)

4.2企业流程再造是发展信息技术效用的有效途径 (7)

5 我国企业在流程再造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8)

5.1对企业而言 (8)

5.2企业还应重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机构的合理化 (8)

5.4重视人才的培养 (9)

6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9)

7 以某医院为例具体分析与优化 (10)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流程再造(BPR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迈克尔〃汉默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它的提出称为管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流程再造理论出现伊始,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里掀起了一股重组在再造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理论传入我国,许多企业开始尝试进行流程再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于此同时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流程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流程再造的重要支撑也已经凸现出来,同时,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本文通过对BPR理论及信息构建认识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分析,提出信息化设计在企业流程再造中的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就医流程

1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

企业流程再造学说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于199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自工业革命200多年以来,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始终主宰着社会中的一切组织,以分工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管理理论大都强调规模经济,以提高效率为中心,重视层次结构和组织等级。福特的自动流水线及斯隆的事业部组织结构正是这种管理理论的最好体现。应该说这些管理原则适应了20世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经济要求,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8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的经营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企业的三c,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环境(CONDITIONS)都不同于往日,进入了小批量消费时代,大批量生产方式出现困境已是在所难免。其次是过度的分工导致企业等级制度扩大化,中间管理部门和岗位越来越多,信息的沟通和协调十分困难,使企业对外部变化反应迟钝,效率低下。因此,必须有适合90年代特点、面向信息时代的新型管理理论,并实施一场改善工作的运动,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再造来消除不合理的、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新过程取代传统过程,从而实现工作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应变能力。

哈默提出的企业流程再造思想是指借助信息技术,以重组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通过重组业务流程、精兵简政,组织结构将趋于扁平化,员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最终,通过企业再造,提高组织的效益,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流程再造中的“流程”是指一组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互相关联的活动。我们知道,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转换系统,它将多种翰入转换成多种输出,这个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由一个阶段向别一个阶段变换。

这种变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流程。流程实质上是工作的结构,或者说是事物发展的逻辑结构,包含了事物进行的始末,它可以是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也可以是事物变化的空间顺序,其归宿是为了达到企业的某一经营目标。“再造”的原意是重组某些要素,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对业务流程要从根本上再分析,重新设计,其目的在于使流程高效率化,提高CS(顾客满意度),缩短工作周期和降低成本。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如IBM、HP、沃尔玛、宝洁、FORD、科达、通用汽车、XEROX和AT&T 以及日本7-11的配送体系等纷纷推行BPR,试图利用BPR发展壮大自己。实践证明,

这些大企业实施BPR以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企业界把它视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更是一场工业管理革命。

2 在企业实践中可以得出流程再造的特点

2.1着眼业务流程的创新

如制造、采购、质量、R&D等的创新,力求企业每一个流程的高效率化和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这是流程再造的本质特点,与以往的过程管理有着显著区别。过程管理的某些方法在哈默之前的企业实践中也有应用,典型的如丰田公司的看板管理方式,改变了在流水线组织中的以前向管理为主的方法,而以后工序为管理起点,按照准时生产的要求建立反工序管理过程,是对工序管理的一大创新。但是这些过程管理的视野都比较狭窄,对过程的理解较简单,通常是就营业而营业,就制造而制造,因此功能单一。反观流程再造,则突破传统思想,强调从零开始达到每个流程的高效率化,力求以流程的差异化获取竞争力。

2.2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出发点

流程再造理论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对工作过程、管理过程的重新认识、再设计都以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顾客满意度的提升来扩大营业额,强调过程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日本效率协会对实施流程创新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这些企业认为流程再造最重要的工作有三项,依次为以顾客满意度为起点修正流程、建立新的组织分工和开发培育新型人才。可见,重视顾客是流程再造的核心。

2.3 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再造工程的实施离不歼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企业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系

统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的应用,变革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组织结构。首先,由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且操作技术更加先进,使得一个流程业务员在系统技术的支

持下,可以轻而易举地使用多个部门的资料和工具,取代多个部门的工作,大大减少了

工作时间,节约了工作场地,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其次,计算机网络使企业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顾客的需求并做出及时反应,如实时销售系统POS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就能使企业有效地做到这一点。第三,计算机在辅助设计、生产控制、库存管理上的应

用不仅提高了过程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对各个过程的监控、协调更0口迅速有效。此外,企业再造注重借助外部智力,从企业外部吸收管理顾问参与再造小组的创新工作。

2.4强调按过程流向进行组织设计

迄今为止,大多数西方企业组织结构主要以横向设计为主,例如产品事业部和地区事业部制就是这样,当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时,横向组织导致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工作协调和信息沟通越来越困难。再造学说认为最有效的组织应按业务流程进行组织设置,围绕着完成工作集中各方面的职能人员,化“分工”为”合工”。这样,原先分开的各个工序被组合成一个业务流程小组,由于减少了衔接、协调和冲突,从而大大缩短了流程周期。

3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设计与制造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并引工程、企业再造等新管理模式的提出和实践,均要求企业信息系统的有力配合才能实现。企业通过信息的储存、流通、应用,将细分化的流程、专门化的部门重新组合起来。目前在企业中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再造系统(CAM)、制造资源规划系统(MRPll)以及80年代以后出现的将上述这些控制和管理系统集成起来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将企业的生产流程再造与管理组织结构的再造紧密结合起来,实施从最低层实时控制,优化控制上升到生产调整、经营管理,乃至最高层战略决策,逐步改变着

企业管理模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4 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技术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事实上,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不尽人意,促使人们寻找发挥其效用的途径。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企业流程再造的诱因。企业流程再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效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4.1信息技术是成功实施BPR的前提条件

首先,通过综合数据库和等技术手段,企业可将分散于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汇集起来,供全体员工共享,使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成为可能。

第二,信息系统解决了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带来的信息沟通和员工自我管理、决策问题。信息技术使最高层管理者可与低层员工直接进行信息传递,避免传统垂直式沟通带来的信息传递延滞和信息失真;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员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通过信息网络,企业能同时连续地对各部门串行、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协调,及时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评价和修改,从而避免传统组织要到最后阶段才对各项活动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弊端,节省了成本与时间。

第四,管理信息系统可为企业提供辅助决策。业务流程重组后,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有效地开展市场研究,进行市场预测,需要借助一些模型和方法如统计分析和预测方法、运筹学等来辅助决策。这就有赖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第五,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流程再造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企业组织内部,扩展到企业与其顾客、供应商及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以利益共享为目标的动态组织联盟。

4.2企业流程再造是发展信息技术效用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的成功应用只有从流程再造入手,否则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也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原有500多人处理公司的付帐会计工作,办公自动化后使人员减少到400人,降低了20%的人事费用,当其取得了日本马自达公司25%的股权后,发现马自达公司全部的财会工作仅用5人来完成。按两家公司的规模成比例比较,福特的人数是马自达的5倍。这其中的巨大差别不在于信息技术应用、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差别,而在于二者业务处理流程的根本不同。许多企业在采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后,并未出现人们所期望的结果。起初人们认为是计算机系统不够先进,总是试图在计算机软、硬件上找原因,却未对企业组织做任何变革。一方面是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另一方面却是来自企业组织的阻力越来越大,这对日益明显的矛盾说明,一个企业能否采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对企业实施再造工程决不是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简单地通过加入信息技术而体现的电脑化或自动化。因为这样的自动化只能将传统的一些不生产附加价值的、不合理的业务程序固定化,形成规范。这样的信息化效率不会提高多少。因此,只有首先取消那些不必要的工作,只有彻底解决组织上、业务流程上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可见,信息技术效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建立在合理、高效的业务流程上。迈克尔·哈默曾一再强调,组织在引入信息技术之前,首先应保证流程正确无误。否则,如果在原有不合理的流程上将不能产生价值的任务计算机化、自动化,往往会把这些无效果的任务锁定在流程里,日后目口使发现这些流程需要改进,也往往由于计算机系统的改变花费资金和时间太大而被搁在一边,从而导致组织僵化不灵、效率低下。

5 我国企业在流程再造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要求5.1对企业而言

信息技术对企业再造的首要条件是企业真正具有信息化的需求欲望。企业领导必须真切地感受到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性,这样才能保证必要的资金、人员配备的到位。对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必须给予更深刻的认识,必须考虑到信息化飞速发展所引起的经营活动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包括机构和业务重组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益和竞争力。随着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方式的多样化,产生了很多新的市场机会,而把握这些机会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拥有设备完善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必须从思想意识上树立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深刻认识,在这一点上大力提高企业领导的信息意识尤为重要。这样,我们才能把信息技术与企业再造紧密结合起来,为我国企业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益、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5.2企业还应重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机构的合理化

企业的基础管理是信息技术对企业再造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的应用,无论是MRPⅡ还是CIMS,都必须与企业现行系统的组织、人员安排、生产工艺过程、管理方法、技术相关。在信息技术对企业再造的过程中,有一些是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组织和管理上的问题。引进信息系统,也意味着引进了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制度。信息技术对企业再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的制定。重视信息源的统一、信息技术建设的标准化将会使信息化建设事半功倍。据统计,在美国真正能有效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再造的企业只有20%左右,其主要的原因来自管理组织障碍。由此也可以了解到搞好管理组织规划的重要性。

5.3制定战略

制定一个有效的、长期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它既要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又要密切与再造战略相结合。由于这三个战略相互影响,企业应形成一个专门小组讨论通过三个战略,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小组应包括再造的发起人、领导人、信息部门负责

人、再造所涉及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必要的支持人员,如顾问、专家等。信息技术使用的成败是再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且再造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出了新的方法。因此,信息部门负责人应被赋予更大的权力,使其了解企业再造的意图和目标,并共同讨论技术的利用方式,这样能使再造更为有效、合理。

5.4重视人才的培养

要有自巳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是否具备经营管理的现代技术手段以及熟练掌握这些手段的人,是企业是否具备再造条件的关键因素。IT 技术不仅使传统企业得高效率,更重要的在于它为流程再造过程和再造后的流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讯网络技术、工艺规划技术、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生产管理技术等,都为企业及时了解顾客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给顾客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综合技术保证,是流程再造必须的硬件条件。软件方面,企业人员在知识结构、复合能力、综合技术水平上必须与再造后的组织结构相匹配,特别要具有一定比例的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流程人员,驾御新流程高效运行。拥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在开发、应用、维护阶段才能够随机应变。企业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一个“不完整产品”,其功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增减,其应用也随着用户思维变化而提出新的变化,因此必须提高所有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知识和理论水平。

6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显著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BPR至首次引入中国学术界,至今已经近20年的时间了,BPR在我国的经历了可以概括如下:

在2000年后随着我国ERP应用热潮的兴起而逐渐被我国内企业所熟悉,许多企业开始尝试进行流程再造。国内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实践的时间虽然落后于国外近十年,但对于流程再造的认识和实践与西方国家类似,也经历了最初的热、判断再到理性回归阶段。

无论在哪个阶段流程再造中都有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优化、改进传统的企业流程,提高流程运作效率与效果,提高流程运作的投入和产出水平。如ERP、MRP、MRPⅡ等都见证了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将重组的业务流程通过信息系统固化后,整个企业就未必能够高效的沿着既定程序运转。实际上业务流程再造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员的思想转变,和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成败的关键不仅靠先进的技术,还要靠“先进”的头脑及团队执行变革的决心。国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靠安装先进的新系统是不能够解决多年的管理问题的。

7 以某医院为例具体分析与优化

某大型国内医院,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创建于1886年(清光绪12年),是以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心血管疾病诊疗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现有职工2064人,副教授以上及相应职称者241人,开放病床860张,设有37个临床和基础科室,日门急诊量3500~5000人次,年均住院病人约1.5万人次。眼耳鼻咽喉科技术实力雄厚。

像所有传统医院一样患者饱受就诊流程混乱,效率低下,服务态度差,患者满意度正在逐年下降。先分析该医院患者就医流程,并提出流程改进方案。

技术背景: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流程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于此在进行流程信息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流程设计要充分考虑信息的产生、传输、和应用的效果;流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信息的共享和共建,提高信息价值。

下面就是该医院在流程再造前的就医流程:

门诊,急诊就医流程图(改进前)

挂号处

门诊

医保办

划价交费处

药房/外部药房

结束

医保病例

挂号

就医

审批

划价收费

取药

● 蓝处方一式两份

急诊留观专用处方

● 填写特种审查表

● 填写特种病例审批表 ● 治疗贵重药品审批表 ●

统筹药物分别处方

审批>500元单张处方

审批门诊特种药 审批外购申请

审批中心备案

● 特种病

缴费口 ● 查询足

额缴费 ● 专用收

● 在医保

上登记

定点药店购药

有着这样辉煌历史的医院为什么会造成患者有这么差的评价呢?阅读患者的就医流程,通过鱼骨分析法来找出其中的原因。

鱼骨分析图如下: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沟通渠道,服务态度,信息共享,医疗手续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其中分述如下:

(1)沟通渠道单一导致了病人到医院时间段相对集中,直接加重了医生的负担,同时也导致了医生服务态度下降。

(2)信息共享性差直接导致了医生对病人的核查、用药等手续的增加,导致了本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直接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3)同时对医院的科室设计及标牌不完善。 故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流程改进意见:

(1)检查与复诊适用预约系统,可采用多种方式预约,按预约时间可优先就诊,同时可以调整病人的时间段。

(2)门诊设立医生工作站,病人信息通过信息系统流动,可通过系统调阅病史,同时可自动完成划价,处方配置、配伍禁忌、医保审核等工作

(3)分享式挂号:每个科室均可挂号

医疗手续

人力资源

医院环境

内外沟通

就医流程

排队等候 患者满意度逐年下降

态度 渠道 差

信息共享

科室布局

病房设计

方位指示

职业态度

考核管理

知识背景 差

单一

(4)医院内部开展就诊卡,预先存钱,付费刷卡,统一结算同时储存病人信息。 (5)候诊大厅设立ATM 取款机

(6)门诊流程上墙,让患者及家属可根据规范流程就医

经过与流程改进后的患者就医流程: 改进后的就医流程图

挂号处

分诊

诊室、医技

缴费

药房

财务部

后台支持:门(急)诊预约系统、病例建档、药品、财务数据库管理等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基于门(急)诊系统,病例建档、药品、财务数据库管理的应用,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对就诊流程实施了IT 化,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就医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医院的服务、创新和发展的新时期形象。当然在流程改造过程中医院领导的倡导和员工支持与积极配合也是成功的关键,他们的执行力才能体现出新流程的高效。

电子缴费

取药

医技检查

预约挂号

分诊台

就医

是否需要医技

结算中心

结束

病人按预约时间报到

病人服务中心等候 动态调整 电子屏幕显示

主治医师登录/身份认证 医生工作站 与病人沟通用药方案 用药与费用报告 打印签字确认

刷卡

缴费 打印

小票

病人刷卡 等候叫号

取发票 就诊卡充值

● 互联网 ● 电话 ● 短信 ● 就诊卡 ●

电子病历

结论

严格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只是流程再设计的一种因素,是当前流程体系再造的一种环境,但这种因素和环境最终直接影响了流程设计的最终成果。因此必须要把这样一种影响流程设计成果因素,再融入流程设计前进行全面充分考虑,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创新魄力及注资的积极运作甚至企业文化都能影响到信息化在流程再造中的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流程再造是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

致谢

通过对本次课程论文的写作,我进一步了解了企业流程再造基本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在流程再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升了我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了众多专家学者针对我国信息技术在流程再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多角度分析及提出的见解。我在学习他们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知识的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虚心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打下夯实的基础。本次写作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表达我由衷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王璞、曹叠峰著.《流程再造》.中信出版社..2005年12月

[2].尚林鹏.《浅析BPR概念及在我国的应用》.万方数据库.2009年12月

[3].郑澄洋、吴华麟、江忆芳、陈桂真.《企业流程再造与案例讨论》.铭传大学资讯管理学系.2003年11月

[4].陈立云金国华编著《跟我们做流程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doc

目录 1. 绪论 (2) 1.1概述 (2) 1.2设计目的 (2) 1.3设计题目及要求 (2) 2.背景知识 (3) 2.1语法制导翻译方法 (3) 2.2属性文法 (3) 2.3几种常见的中间语言 (4) 2.4四元式的简介 (4) 3.设计过程 (5) 3.1设计思路 (5) 3.2实现 (6) 4.上机调试运行 (6) 4.1代码调试界面及结果 (7) 4.2执行及结果 (7) 5.注意事项 (8) 6.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1.绪论 1.1概述 “编译原理”是一门研究设计和构造编译程序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编译原理这门课程蕴含着计算机学科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编译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掌握这门课程中的思想,就必须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而课程设计是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1.2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素质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很多,但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解决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设计题目及要求 基于这个学期所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本次我所要设计的题目是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生成。

要求: (1)设计语法制导生成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的算法; (2)编写代码并上机调试运行通过; (3)输入一赋值语句; (4)输出相应的表达式的四元式; 2.背景知识 2.1语法制导翻译方法 语法制导翻译的方法就是为每个产生式配上一个翻译子程序(称语义动作或语义子程序),并在语法分析的同时执行这些子程序。语义动作是为产生式赋予具体意义的手段,它一方面指出了一个产生式所产生的符号串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按照这种意义规定了生成某种中间代码应做哪些基本动作。在语法分析的过程中,当一个产生式获得匹配(对于自顶向下分析)或用于规约(对于自底向上分析)时,此产生式相应的语义子程序就进入工作,完成既定的翻译任务。语法制导翻译分为自底向上语法制导翻译和自顶向下语法制导翻译。 2.2属性文法 属性文法是编译技术中用来说明程序语言语义的工具,也是当前实际应用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语义描述方法。属性是指与文法符号的类型和值等有关的一些信息,在编译中用属性描述处理对象的特征。属性文法是一种适用于定义语义的特殊文法,即在语言的文法中增加了

公司新产品开发计划流程再造研究

K公司新产品开发流程再造的研究(一) 杨建新 2002-11-12 投稿 本系列论文是本网特约撰稿人杨建新先生提供,是关于企业流程再造不可多得的全面文章,理论与实践俱全,本网将陆续刊登,欢迎宽敞网友扫瞄! 摘要 本论文首先从现代企业经营治理模式与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之间存在的要紧矛盾和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紧特征动身,描述了从60年代到90年代与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相关的思想和观点,论述了企业流程再造的起源及其内涵。 其次,本论文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实施企业流程再造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企业进行再造时,需要一个系统的企业流

程再造的理论框架,这一再造框架包括:一系列的指导原则;企业流程再造的过程;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在那个框架的指导下,流程再造才能顺利地完成。企业流程再造框架促进了企业流程再造由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变,增加了流程再造的可操作性,减少了流程再造的失误。 最后,将企业流程再造框架具体应用到了k公司新产品开发流程再造的研究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分析现有新产品开发流程,得出了开发流程的描述,并建立了流程的IDEF模型;使用ASME方法,定量分析了各个活动消耗的时刻,发觉了流程中的非增值活动;使用作业成本法,计罢了流程的实际费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流程。新流程实现了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和减少开发费用的预定目标。 实践证明,这一理论框架对企业流程再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失误,节约再造耗用的资源,确保企业流程再造能够顺利完成。另外,企业流程再造不是一朝一夕的情况,流程的再造应该是连续不断的过程。 关键词:企业流程再造(BPR)IDEF方法ASME方法作业成本法(ABC)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规范(doc 7页)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规范(doc 7页)

附件三: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规范 一、适用范围 (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合乎严格的写作规范并标志着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的一篇书面作品。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和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取得法律硕士学位,必须撰写学位论文。 (二)本规范是关于撰写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检查和评估工作的基本依据,供法律硕士培养单位、法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法律硕士研究生使用. 二、选题 (一)论文选题必须符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所确定的培养目标;论题本身属于法律的或关于法律的,而不是法律以外其他学科专业领域的. (二)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不受法学学科门类(如法学二级学科)划分的限制;可以围绕某一法律的或法学上的专门问题,运

(一)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案例研究或调研报告. (二)论文的写作一般应完成以下方面的工作: 1、对论文的主题有完整、充分的描述,概念界定清晰; 2、对选题所涉及的问题有必要的综述,归纳分析同类题目的研究成果或研究观状; 3、综合运用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手段和文献资料对论题予以扩展,进一步具体地记录或描述思考、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论证过程能够反映作者阅读文献资料的数量; 4、合理利用已有的观点或见解,提出作者自己独立的认识和观点,并以显著标志的方式对二者做出区分; 5、作者对论题研究获得的最终结果应当得到完整的、确定的、精练的表述;如果不可能导出预计的结论,则可对相关问题予以讨论,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或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6、案例研究应提炼出法学上的问题,结合学理和司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有助于解决该案例本身并为解决类似案件提供有益帮助; 7、调研报告以解决法治实践中的问题为重点,调研方案设计合理可行,数据资料充分可靠,综合运用了法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分析过程清晰,有明确的调研结论。研究文档齐全; 8、语言文字的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语合乎汉语语法;

编译原理期末论文

编译原理期末论文 一、概述 算符文法:即它的任一产生式的右部都不含两个相继的非终结符的文法。如果G是一个不含空字符的算法文法,那么只要它的任一对终结符都只满足>,=,<的关系的一种,则称G是一个算符优先文法。 算符文法分类: 对于一个算符优先文法,只要能构造出它的算符优先表,就可以利用算符优先分析方法,分析一个句子是否符合这个文法的定义。 那么定义FirstVT(P)={a|P(+=>)a···或P(+=>)Qa···,a属于终结字符集,而Q属于非终结字符集},其中···表示所有字符集 LastVT(P)={a|P(+=>)···a或P(+=>)···aQ,a属于终结字符集,而Q 属于非终结字符集} 由以下两条规则来构造FirstVT集: (1) 若有产生式P=>a···、或P=>Qa···,则a属于FirstVT(P); (2) 若有a属于FirstVT(Q),且有产生式P=>Q···,则a属于FirstVT(P); 类似的有构造LastVT集的规则: (1) 若有产生式P=>···a或P=>···aQ,则a属于LastVT集。 (2) 若a属于LastVT(Q),且有产生式P=>···Q,则a属于LastVT集。 构造FirstVT集的算法: Begin For 每个非终结符P和终结符a Do F[P,a]=FALSE; For 每个形如P=>a...或P=>Qa...的产生式 (1) DO insert(P,a) While Stack 非空 Do Begin 把Stack 的顶项,记为(Q,a),上托出去; For每条形如P=>Q...的产生式DO . (2) Insert(P,a) End of while; END 构造LastVT集的算法: 将上述算法的对应的(1),(2)分别修改为 For 每个形如P-〉…a或P-〉…aQ的产生式, For每条形如P-〉…Q的产生式 便可得。 假定G是一个不含空字符产生式的算符文法。对于任何一对终结符a,b,

BPR企业流程再造英文论文

Abstract:With the market shift from a seller to the buyer's market,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companies look forward to new management.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is the result of many business practices. Can improve business operations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 new management ideas and method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echnology-based workflow process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concepts, methods, processes and tools to implement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o provide a technical reference. Keywords: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workflow (WorkFlow) process modeling 一、workflow technology (一)Workflow and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s of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workflow is the automated operation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in part or whole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rticipants on the documents, information or task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to take action and make it passed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In short, the workflow is a series of interrelated, automated business activities or tasks, work with a fixed procedure for the regular activities of a concept put forward. By the definition of good work down into tasks, roles, rules and processe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nd work efficiency. Workflow and other management ideas, technologies, is an optimization method is optimized to work thinking and techniques, which have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1.Main business processes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processing time. In general, their daily activities, about 70% of the class activities are processes, workflow, business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sector at all stages of planning through better business processes, parallel execution of independent activities, reduce business process does not necessary intermediate data and other methods to reduce the wait and the purpose of temporary storage space, which can greatly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speed, improve people's working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of the standardization level.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3188409.html,e of workflow technology, quickly and easily access all relevant data and workflow, automatically become a task to provide for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needed to reduce the staff is very tedious and time-consuming data to find work. This increases efficiency, reduces management costs, thus greatly improving service quality. 3. Use of workflow technology can maximize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vailable to achieve full use of resources. As workflow technology has flexibility and openness, it can ensure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can be extended successfully to meet the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Compiler Principles 周数/学分:1周/1学分 先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表示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应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机器的操作系统和语言的集成环境,独立完成算法编制和程序代码的编写。 设计时间: 开发工具: (1) DOS环境下使用Turbo C; (2) Windows环境下使用Visual C++ 。 (3) 其它熟悉语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设计题一: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程序设计。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及语义分析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 法检查和分析。 2.设计内容及要求: 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无符号整数〉∷= 〈数字〉{〈数字〉} 〈标志符〉∷= 〈字母〉{〈字母〉|〈数字〉} 〈表达式〉∷= [+|-]〈项〉{〈加法运算符〉〈项〉} 〈项〉∷= 〈因子〉{〈乘法运算符〉〈因子〉} 〈因子〉∷= 〈标志符〉|〈无符号整数〉|‘(’〈表达式〉‘)’ 〈加法运算符〉∷= +|- 〈乘法运算符〉∷= *|/ (1) 分别选择递归下降法、算符优先分析法(或简单优 先法)完成以上任务,中间代码选用逆波兰式。 (2) 分别选择LL(1)、LR法完成以上任务,中间代码选 用四元式。 (3) 写出算术表达式的符合分析方法要求的文法,给出 分析方法的思想,完成分析程序设计。 (4) 编制好分析程序后,设计若干用例,上机测试并通 过所设计的分析程序。 设计题二:简单计算器的设计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简单计算器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 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法检 查和分析。 2.设计内容及要求 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硕士学位论文模版

摘要 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束语)等,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用文字表达,不要附图和照片,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要使用表格、公式、上下标以及其他特殊符号,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摘要陈述的主语要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 I

II Abstract Abstract of dissertation should be concise and clear, without comment and additional explanation. The content should include the purpose, method, result and conclusion, etc., it is independent and self-contained ………

III 目录 1.1 基本要求 ...................................................................................................................... 1 1.2 图表与公式说明 .......................................................................................................... 1 1.2.1 插图说明与示例 ................................................................................................. 1 1.2.2 表说明与示例 ..................................................................................................... 2 1.2.3 公式说明与示例 ................................................................................................. 3 1.3 其他说明 ...................................................................................................................... 3 1.4 参考文献说明 .............................................................................................................. 4 1.5 打印与装订说明 . (4)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论 ............................................................................................................................ 1 第2章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7 在学研究成果 .......................................................................................................................... 8 致谢 (9)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案例研究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案例研究 1.研究背景 在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发展受到外部和内部条件的严重影响,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2006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的保护期结束,兑现承诺,我国人民币零售业务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出现了诸如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冲击、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多样化等现实问题。国内各家银行都在不断寻求如何丰富自己的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的方法,如何在激烈的金融市场中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了国内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长期以来传统落后的业务流程却极大地限制了我过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在国内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在我国开始兴起。国内商业银行也开始给予业务流程再造高度重视。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与西方发达的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差距很大。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对国外商业银行再造的实践经验,必须结合国内银行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到适合银行自身发展需求的再造之路。 业务流程再造已成为银行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措施之一。银行经营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在于业务流程的差别,业务流程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业务处理效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存在差别,而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直接会导致客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的差异。其次,银行柜面是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综合性平台,是向客户提供零距离服务的窗口,是整个银行的传统服务渠道,具有业务量大、业务复杂、业务种类多等特点,因此其潜在的风险也最多。无论是开销户、现金的存取,还是同城票据交换、转账汇款,任何的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柜面发生操作风险的几率非常高。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专业化、标准化的业务处理流程来防范和规避柜面操作风险。同时可以在有效控制操作风险的情况下,降低网点运营管理成本。 因此,在外资银行大规模涌入、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多样化等现实情况对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西方先进银行实践再造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念,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从根本上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2. 本例柜面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 对X银行原有业务流程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借鉴国内外银行的相关成功经验后,X银行明确了柜面业务流程再造的几个目标: 1)、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随着近年来业务品种的不断增加、业务量不断增大,X银行采取的传统分散作业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需要,造成了柜员工作压力大、客户满意度低、网点服务效率低、排队现象严重。通过柜面业务流程再造项目,对柜面业务进行前后台的有机分离,将传统柜面处理的非实时性、复杂程度高、交互时效性强的业务上收到后台集中中心进行处理,减少了业务处理时间,将业务提交后台并发处理后,能够最大程度上缓解前台柜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柜面业务处理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使网点柜员能够在完成柜面业务的同时有时间和精力去和客户沟通,并适时向客户进行一些产品的直接营销,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为今后的网点转型打下基础。 2)、提高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在X银行目前的业务操作模式下,只是靠加强监督监管来控制风险。但由于网点内部柜员与授权主管,长期“面对面”工作,使授权流于形式,人情授权情况比较严重,如果出

BPR_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最早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 和Jame Champy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全盛的一种管理思想。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业务流程重组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业务流程重组) 也译为:业务流程重组、企业流程再造,该理论是当今企业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BPR理论是于1990年首先由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大师迈克尔.汉默先生提出,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如IBM、科达、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纷纷推行BPR,试图利用它发展壮大自己,实践证明,这些大企业实施BPR以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关于BPR的定义有较多的提法,比如有的观点认为BPR就是对组织中及组织间的工作流程与程序的分析和设计;有的观点认为BPR是使用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流程以达成主要企业目标的方法性程序;也有的观点认为BPR是对企业流程的基本分析与重新设计,以获取绩效上的重大改变。尽管观点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内涵是相似的,即BPR的实质是一个全新的企业经营过程(这里的企业经营过程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经营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逻辑),这个过程要不受现有部门和工序分割的限制,以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设计企业经营过程,要面向经营过程设置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的重组。 因此,较全面的BPR定义应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资源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体系高速发展需要的一种方法,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管理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管理工具的价值,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经营环境。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英文全称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以下简称BPR),是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最新管理思想。随后,在美国及西方各类公司开始了BPR改革的热潮。 BPR是近年国外管理界在TQM(全面质量管理)、JIT(准时生产)、WORKFLOW(工作流管理)、WORKTEAM(团队管理)、标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展开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纪末,对已运行了100多年的专业分工细化及组织分层制的一次反思及大幅度改进。BPR是对企业僵化、官僚主义的彻底改革。 专业制分工及组织分层制是西方工业国家取得大规模工业化成功的前提,在托福勒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对“大就是好”的大规模生产时代,进行了最详尽的描述,并预言其时代的终结。但十多年过去了,大企业并未消失,而是采用了BPR及其它先进思想使自己获得了新生。 BPR理论1995年左右进入中国,目前上海复旦大学的BPR理论研究较为深入,但至今未在国内见到有企业全面采用BPR的系统报导。[1]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

目录

1.绪论 概述 “编译原理”是一门研究设计和构造编译程序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编译原理这门课程蕴含着计算机学科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编译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掌握这门课程中的思想,就必须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而课程设计是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素质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很多,但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解决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题目及要求 基于这个学期所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本次我所要设计的题目是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生成。

要求: (1)设计语法制导生成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的算法; (2)编写代码并上机调试运行通过; (3)输入一赋值语句; (4)输出相应的表达式的四元式; 2.背景知识 语法制导翻译方法 语法制导翻译的方法就是为每个产生式配上一个翻译子程序(称语义动作或语义子程序),并在语法分析的同时执行这些子程序。语义动作是为产生式赋予具体意义的手段,它一方面指出了一个产生式所产生的符号串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按照这种意义规定了生成某种中间代码应做哪些基本动作。在语法分析的过程中,当一个产生式获得匹配(对于自顶向下分析)或用于规约(对于自底向上分析)时,此产生式相应的语义子程序就进入工作,完成既定的翻译任务。语法制导翻译分为自底向上语法制导翻译和自顶向下语法制导翻译。 属性文法 属性文法是编译技术中用来说明程序语言语义的工具,也是当前实际应用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语义描述方法。属性是指与文法符号的类型和值等有关的一些信息,在编译中用属性描述处理对象的特征。属性文法是一种

流程再造的论文

企业成功实施管理流程再造实务研究 陈静伦昕义唐家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113001) 摘要:文章讨论了管理流程再造的含义、发展状况,并通过福特公司一个流程再造、压缩管理人员的实例分析来说明流程再造并非大型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也同样可以成功实施流程 再造。 关键字:流程再造中小企业理论与实践 管理流程再造(BPR)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场改变工业化时代工作方式的革命,是20世纪末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 对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流程再造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它的完全实现或部分实现也不是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购买大量的设备,或者等到企业的工作和管理环境有了巨大的改观后才能进行,有时只需要某些改变就可以取得巨大的成效。 1 理论回顾 20世纪90年代,自从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Michael·Hammer)教授和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James·Champy)在他们的著作《公司重组:企业革命的宣言》中提出了管理流程再造(BPR)的概念以来,BPR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成为一股新的管理革新的浪潮。 根据Hammer与Champy的定义,“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戏剧性的成就”。J·佩帕德与P·罗兰在《业务流程再造精要》一书中对BPR下的定义“BPR 是一种改进哲理。它的目标是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经营的流程,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方面的内容最小化,从而获得绩效改善的跃进。”然而,BPR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它的真正意义在于:(1)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2)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2 案例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福特汽车公司和其他的许多美国公司一样,也力图降低间接成本和行政成本。福特汽车公司认为,要节流,首先必须从财务会计部门着手。当时仅在福特汽车公司的北美分公司,财会部的职员就超过500人。为了减少开支,福特的管理层认为,可以借助办公自动化来减少两成的间接成本,并把财务人员缩减为400人。 但是不久,福特汽车公司在取得美国马自达汽车公司25%股权后发现,马自达全部的财会工作,竟然只用5个人就完成了,与当时福特汽车公司的500多财务人员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即使借助办公自动化,降低两成的人事费用,福特仍然无法和马自达精简的人事相提并论。因此,福特的主管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进而检讨起整个作业流程。 福特公司的物资采购付账流程原来是在付账部收到采购部给供货商的订单副本、物料部的到货验收单以及供应商的发票后,验明相符一致后才付款。若不相符,就进行调查,并写

附录一硕士学位论文格式及要求

单位代码:10484 编号: 密级: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申请学位类别: 申请人姓名: 导师姓名、职称: 定稿时间: 中国·郑州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了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其他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做出任何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因本文引起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有权保留所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等提供本学位论文,同意研究生处将本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全文出版,并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与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摘要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应控制在3-5万字。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使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范。 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不是文章的概括、引言、评论或总结。注意不要简单地照抄前言或结论。摘要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求1000字-1500字左右。(注意两端对齐)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段: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200字左右) 第二段:研究思路(以什么理论为基础,采用什么方法,对什么问题进行研究等;150~200字) 第三段:研究观点及策略建议 (这部分应该是重点。将文中的主要结论按照一定的逻辑加以梳理并提炼,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的政策性涵义或措施策略等;字数350-400字)第四段:创新与不足(100字左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舍) 要求:“摘要”标题三号黑体加粗,摘要内容小四,宋体,多倍行距1.25倍行距。 关键词:XXX;XXX;XXX;XXX;XXX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可选3~5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之间中文以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要标点符号。 关键词上空一行。当关键词超过一行时,左缩进与冒号对齐。 “关键词”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内容小四,宋体。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起源、演进及发展趋势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起源、演进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08-4-3 作者: 郭忠金李非来源: 万方数据 关键字: 业务流程再造演进趋势 一、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起源 18世纪英国经济家学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劳动分工原理”,提出分工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加产最,其理由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分工可以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第三,简化劳动和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亚当·斯密的分工论蕴涵了最朴素的流程理念。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并很快被世界范围的管理者们普遍接受。分工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在企业的实践和发展的主要代表为:(1)亨利·福特将其应用于福特公司,形成了汽车流水作业线并使生产效率倍增;(2)阿尔弗雷德·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构建了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加强了部门管理。 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化的浪潮日益增强,基于3C(顾客、竞争和变革)为特征的三股力量使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科层制管理”造成的流程分工过细、追求局部效率、流程环节冗长、部门壁垒森严、忽视顾客利益等使其越来越难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的实践成为了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催化剂。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因此诞生。 “再造”(Reengineering)的概念源起于MIT在1984到1989年间进行的一项名为“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的研究。当时,基于以3C(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三股力量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科层制管理”也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该研究项目旨在借助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力为企业管理指明方向。 1990年迈克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再造:不是自动化改造而是推倒重来》(Renglneenll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的文章,文中提出的再造思想开创了一场新的管理革命。1993年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其著作《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iution)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该定义包含了四个关键词,即:“流程”、“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性”。 “流程”就是以从订单到交货或提供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为着眼点,跨越不同职能和部门的分界线,以整体流程,整体优化的角度来考虑与分析问题,识别流程中的增值和非增值业务活动,剔除非增值活动,重新组合增值活动,优化作业过程,缩短交货周期。 “根本性”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打破固有的管理规范,以回归零点的新观念和思考方式,对现有流程与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统筹考虑,避免将思维局限于现有的作业流程,系统结构与知识框架中去,以取得目标流程设计的最优。 “彻底性”就是要在“根本性’思考的前提下,摆脱现有系统的束缚,对流程进行设计,从而获得管理

编译原理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论文 编译程序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多数计算机系统都配有不止一个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对有些高级语言甚至配置了几个不同性能的编译程序。从功能上讲,一个编译程序就是一个语言翻译程序。语言翻译程序把一种源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另一种目标语言的等价程序,所以总的说编译程序是一种翻译程序,其源程序是高级语言,目标语言程序是低级语言。 编译程序完成从源程序到目标程序的翻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过程。从概念上来讲,一个编译程序的整个工作过程是划分成几个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将源程序的一种表示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示形式,各个阶段进行的操作在逻辑上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一般一个编译过程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编写编译器的原理和技术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以至于在每个计算机工作者的职业生涯中,本书中的原理和技术都会反复用到。在这本书中,向我们介绍了文法的概念,在讲词法分析的章节中讲述了构造一个有穷自动机的方法,以及如何将一个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转化成确定的有穷自动机和有穷自动机的最小化等方法。 词法分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能是词法分析程序本身实现起来很简单吧,很多没有学过编译原理的人也同样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词法分析程序。不过编译原理在讲解词法分析的时候,重点把正则表达式和自动机原理加了进来,然后以一种十分标准的方式来讲解词法分析程序的产生。这样的做法道理很明显,就是要让词法分析从程序上升到理论的地步。 词法分析中的重点是有穷自动机DFA的生成以及DFA和正规式与正规文法的关系。还要熟练掌握NFA转换为DFA的方法及DFA的化简。 词法分析的核心应该是构建DFA,最后维护一个状态转移表。通过转态转移的结果来识别词性。DFA的思想和字典树很像。NFA通过求每个状态的闭包后构造出的自动机与DFA等价。正则表达式闭包,连接,或三种操作都有相应的NFA与其等价。所以正则表达式==NFA==DFA。DFA状态最小化算法化简DFA。LL(1)文法主要就是根据FIRST集判断向哪条路径走,来避免回溯;LR(0)文法构造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