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推理题是行测经常考到的题型

图形推理题是行测经常考到的题型
图形推理题是行测经常考到的题型

图形推理题是行测经常考到的题型。通常题干所给的图形都是形状各异的,此时可以通过寻找这组图形之间的相同点,来确定图形推理规律,这种方法称为求同分析法。对图形的求同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图形的特征属性和图形的构成元素。下面专家就结合真题为考生讲解求同分析法,帮助考生理解。

一、图形的特征属性求同

图形的特征属性求同,即在对题干图形细致观察之后,对题干图形的特征属性加以比较分析,寻找它们的共同点,由此找到图形推理规律,特征属性求同应用十分广泛,在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图形分类中应用十分有效。

解析:此题答案为C。观察题干所给的图形,每个图形中都有阴影,这便是这几个图形最大的相同点,也是本题解题的突破口,像题干这种形状和结构都不同的一组图形,主要考虑图形中阴影面积的规律。

在这道题目中,进一步看阴影,发现每个图形都有两部分阴影,并且这两部分的面积相等,查看选项,只有C符合这一特征,答案为C。

例题2: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⑤⑥,②③④

解析:此题答案为C。观察给出的六个图形,都是有阴影的三角形和正方形,每个图形中还含有两个黑点。阴影和黑点是图形的共同特征,将两个黑点连接成一条直线,则发现图形①③④中黑点连线与阴影线条平行,图形②⑤⑥中黑点连线与阴影线条垂直。

例题3: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给出的都是一些线条明了的简单图形,观察可知,这组图形的共同点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都有封闭区域;二是图形都具有对称性。

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为1、2、1、1、2,数量上不具有规律性;再来看图形的对称性,依次为有水平对称轴、竖直对称轴、水平和竖直对称轴、水平和竖直对称轴、竖直对称轴,可以发现这种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应该选择有水平对称轴的图形,C是正确答案。

二、图形的构成元素求同

图形的构成元素求同,即从题干图形的构成元素或组成部分出发,寻找它们的共同点,由此找到图形推理规律。

例题4:

解析:此题答案为C。观察题干给出的5个图形,都是由直线构成的,可以考虑线条数,分别为7、7、6、7、6,不具有规律性;线条之间有交点,可以考虑交点数,分别为5、7、6、6、6,也不能形成规律;其次可以考虑的是封闭区域数,分别为3、3、4、4、4,也是行不通的。

此时应该整体来考虑这组图形是否还具有其他的共同点,观察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包含有三角形,可以考虑三角形的个数,分析可知,每个图形中包含的所有三角形的个数具有规律,个数分别为3、4、5、6、7,下一个图形应包含8个三角形,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C。

例题5:

解析:此题答案为A。题干所给的图形相对复杂,一般不会考查线条数,首先将此考点排除;大致观察一下封闭区域数,发现也不具有任何规律;考虑图形的曲直性,发现题干图形中均含有曲线,然而查看选项,C、D选项都符合这个要求,所以此规律也被排除。

此时,我们陷入了一个僵局,不知从何下手,可能有的考生就会选择放弃。认真分析各个图形,我们可发现从第二个图形开始,每个图形中都含有一些相同的图形元素:第二个图形有2个相同的圆弧、第三个图形有3个相同的五边形、第四个图形有4个相同的等腰梯形、第五个图形有5个相同的三角形,由此得出本题规律为题干图形中含有相同的元素数为1、2、3、4、5、(6),选项中只有A项含有6个相同的长方形。

三、注意事项

正确应用求同分析法解决图形推理问题,专家建议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求同分析法是一种先整体再个体的分析方法,使用时应该先对所给图形进行整体把握,寻找图形间的相同点。

2.确定是否有唯一的共同点。要仔细研究在一组图形中除了已发现的共同点外,是否还有其他共同点,只有全面考虑所有的共同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规律的正确性。

3.确定推理的规律时要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去分析。

(共10题参考时限8分钟)

1.金针:刺绣

正确选项为()。

A.屋顶:圆屋顶 B.踏板:自行车

C.瓷砖:镶嵌 D.骨头:护身符

2.滑板:运动

正确选项为()。

A.药:治病 B.饮料:果汁

C.电影:广告 D.新闻:报纸

3.槐树:植物

正确选项为()。

A.课本:读书 B.手枪:射击C.老师:学生 D.核桃:坚果

4.壳:海龟

正确选项为()。

A.先烈:葬礼 B.喝彩者:奴才C.追随者:背叛 D.叶子:芹菜

5.河北:河南

正确选项为()。

A.新疆:西藏 B.天津:上海C.湖南:吉林 D.武汉:广州

6.亚麻布:亚麻

正确选项为()。

A.衣服:制服 B.瓷器:粘土C.诗选:诗 D.蜥蜴:蛇

7.电脑:计算机

正确选项为()。

A.公斤:千克 B.长度:公里C.专家:学者 D.公务员:领导

8.伞骨:伞

正确选项为()。

A.柱:天花板 B.树干:树

C.曲柄:引擎 D.建椽:屋顶

9.铅笔:木材

正确选项为()。

A.花朵:芳香 B.喜讯:开心C.米酒:米 D.名人:默默无闻

10.姥姥:外婆

正确选项为()。

A.叔叔:哥哥 B.家庭:亲人

C.兄长:姐妹 D.爸爸:父亲

1.C【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表示工具与其作用的关系,选项中“瓷砖”用于“镶嵌”,故选C。

2.A【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物品与其作用的关系,选项中“药”是用来“治病”的,其关系与题意相符,故选A。

3.D【解析】题干中的两词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选项D中“核桃”与“坚果”也属于此种关系,故选D。

4.D【解析】题中两个词构成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选项中只有“叶子”与“芹菜”的关系构成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故选D。

5.A【解析】题干中的“河南”与“河北”是接壤的两个省份,而四个选项中只有A“新疆”和“西藏”是两个接壤的省,故选A。

6.B【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物品与制作材料的关系,选项中“粘土”是做“瓷器”的材料,与题干的关系相符,故选B。

7.A【解析】题干中的两词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名称,“计算机”俗称电脑,选项A 中“千克”的另一个称呼是“公斤”,与题干要求相符,故选A。

8.B【解析】从题干我们可以知道,伞骨和伞是一种归属关系,伞骨是伞的一部分。从四个选项来看,只有树干和树是一种归属关系,所以答案应选B。

9.C【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表示为物品与其制作材料的关系,选项中“米”经过发酵后可制作成“米酒”,选C。

10.D【解析】题干中“姥姥”与“外婆”是对同一个人的不同称谓,选项D中的“爸爸”和“父亲”都是对一个人的不同称谓,口语中常用“爸爸”,“父亲”多用于书面语言中,故选D。

在公务员考试的备考过程中,考生最常将秒杀技巧运用于数量关系的解题过程中,对于逻辑判断这一题型则很少应用。实际上,在逻辑判断中,也常常出现秒杀题,只是考生经常在做题过程中,已经被逻辑判断纷繁复杂的题目信息绕了进去,而难以发现秒杀的破题点。那么,如何才能发现逻辑判断秒杀题的破题点?以及如何运用秒杀技巧解题?下面就以历年真题为

大家讲解这一技巧。

例1、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2010年公务员联合考试题)

A、总经理是男性

B、已婚者中有男性

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

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

解析:集合推理题。这一题如果运用逻辑技巧来解题的话,可能很费时甚至做错,类似这种概念很多且概念之间具有矛盾关系特征的,建议考生可以用画图方式解题,比如这道题,按照题目信息将图形画出以后可以直接看出答案就是C选项:

例2、如果你的住房是2006年以后的新建楼房,那就带有外墙保温层。可见(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题)

A、只有2006年以后新建的楼房才带有外墙保温层

B、所有2006年以后新建的楼房都带有外墙保温层

C、有些2006年以前新建的楼房也带有外墙保温层

D、所有2006年以前新建的楼房都不带有外墙保温层

解析:翻译推理题。这是2011年的安徽省考真题,看到如果…,那么…的句式,直接反应为充分条件:前推后;根据"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的推理技巧,可以直接锁定答案B。

例3、某中学的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该中学的毕业班的前景进行推测。

甲说:"如果李宁能考上北大,那么王路也能考上北大"乙说:"我看这个班没有人能考上北大。"丙说:"不管王路能否考上北大,李宁都考不上北大。"丁说:"我看王路考不上北大,但李宁能考上北大。"结果表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说对了。据此我们可以得知( )(2006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题)

A、李宁考上了北大

B、李宁没有考上北大

C、王路考上了北大

D、王路没有考上北大

解析:真假判断题。做真假判断类题目,首先要找到题目中的矛盾信息。观察给定的四句话,可以发现甲和丁说的话是互相矛盾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因此我们判断出乙和丙说的就是假话,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

例4、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闻第四"。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 )(2010年公务员联合考试题)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官第五

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

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

解析:排列组合题。观察题目给定的约束信息:"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而第二名这个名次很明显只有一个人猜的"小华第二",因此这个猜测只能是对的。因此答案就是C项。

例5、热天可能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200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题)

A、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

B、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

C、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

D、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

解析:归纳推理题。归纳推理的首要解题原则就是"可能性优先",本题给定的前提是"热天可能使人烦躁不安",可能性前提只能推出可能性的结论,因此直接锁定答案B。

例6、据某知名房产中介机构统计,2010年9月份第二周全国十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并且与8月第二周相比上涨幅度更明显。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抑制,按照这种趋势发展,9月份或将创新政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虽然现在还不能确认楼市完全回暖,但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

A、炒房者将资金大量投入楼市

B、国家对楼价的调控手段不足

C、消费者对房子的购买热情没有减退

D、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解析:前提假设类。前提假设类题型最常考的是搭桥的技巧,那么只要能够正确的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就行了。首先找出此题的论据:楼房成交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论点: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直接在二者之间搭桥,即是将楼房成交量和楼价之间建立联系,因此答案选择D。实际上,很多前提假设型的题目都可以用这一技巧快速正确的解题。

例7、德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小,主要原因是德国经济建立在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德国的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业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一些人根据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稳定性。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能够质疑上述结论?( )(2011年公务员联合考试题)

A.有些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

B.某国制造业不发达,该国经济一直动荡不安

C.有些国家保持长期经济稳定,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

D.有些国家制造业很发达,但经济并没有长期保持稳定

解析:削弱论证类。这一题考的比较综合,既用到翻译推理的技巧,也运用了论证类的解题技巧。观察论点的陈述特征,可知这是必要条件的一个典型表达,根据"P→Q的最强否定为P且非Q ",可以直接确定答案C。

近几年的行测考试中,汉字逐渐进入图形推理部分,了解并掌握与汉字相关的考点对于提高图形推理高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与汉字相关的考点主要有:笔画数、封闭区域数、部分数、图形结构、组成元素这5种。其中,笔画数、封闭区域数的考查最为常见,下面为考生进行解题技巧点拨。

一、笔画数

汉字笔画数:即按书写习惯来计算汉字的笔画数。

上面几个汉字的笔画数依次是1、2、3、4、5。

一般来说,看到汉字,首先考虑其笔画数。

考查规律主要有:

1.图形中的笔画数相同;

2.图形中的笔画数构成等差数列或存在和差关系。

例题: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图形的笔画数均为5,应选择一个笔画数为5的汉字,只有D项符合。

二、封闭区域数

封闭区域是指图形中由封闭线条围成的一个个空白,封闭区域内部任何一点与区域外任何一点的连线都和区域的边界相交。封闭区域数就是封闭区域的数目。

例如:汉字“品”、“明”的封闭区域数分别为3、4。

一般来说,当题干图形中汉字均存在封闭区域时,应优先考虑封闭区域数这一考点,这也是汉字考查的一种新趋势。

考查规律主要有:

1.图形中的封闭区域数相同;

2.图形中的封闭区域数构成等差数列或存在和差关系。

例题: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各个汉字的封闭区域数分别为1、2、3、4,选项中只有D有5个封闭区域。符合“图形中的封闭区域数构成等差数列”的规律。

三、部分数

部分:一个图形中没有公共点的两个图形元素称为这个图形的两部分。任何一个图形的部分数都是确定的。

例如,汉字“图”的部分数为4,“正”的部分数为1。

常考的规律主要有:

1.图形中的部分数相同;

2.图形中的部分数构成等差数列或存在和差关系。

例题:

解析:此题答案为D。第一行汉字都由1部分组成;第二行汉字都由2部分组成;第三行汉字都由3部分组成。选项中只有D是由3部分组成的,满足“图形中的部分数构成等差数列”的规律。

四、组成元素

对于汉字的图形推理,除了从笔画数、封闭区域数、部分数来考虑外,还可以观察汉字的组成元素,从汉字的组成元素寻找规律。

常考规律主要有:含有共同的元素或汉字的组成元素存在相似性等。

例题:

解析:此题答案为B。从笔画数、封闭区域和部分数均找不到适合的规律,可换个角度,从汉字的组成元素考虑。第一组图形中,第三个图形是由第一、二个图形中不相同的部分组成;第二组图形也具有类似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再结合选项,选择B。

五、图形结构

也可以借助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解题。汉字的结构主要有内外结构(半包围、全包围)、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

如汉字“行”为左右结构,“李”为上下结构,“团”为全包围,“过”为半包围。

例题:

解析:此题答案为C。考虑汉字结构,每组三个图形依次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选择C。

另解,也可以从组成元素考虑。第一组的三个汉字都含有相同的元素“木”,第二组已知的两个汉字均含有相同的元素“工”,选项中只有C含有该元素。

行测判断推理应试技巧:特征分析法解图形推理题

图形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稳定题型之一,它以图形为载体,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解决图形推理问题的关键是发现已知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分析方法,才能有效地观察、比较、分析图形,做出正确的推理。

特征图形快速定位考点规律总结出的特征分析法是在解决图形推理问题时广泛使用而且行

之有效的分析方法。特征分析法是从题干中的典型图形、构成图形的典型元素出发,大致确定图形推理规律存在的范围,再结合其他图形及选项猜证图形推理规律的分析方法。下面就具体讲解,帮助考生理解。

1.特征图形分析

特征图形分析,即从题干的典型图形入手,由典型图形确定题干图形推理规律可能存在于哪些方面或不可能存在于哪些方面。特征图形分析在古典型图形推理、视觉型图形推理和九宫格图形推理中运用较多。

【例题1】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图形共五个,后面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唯有第一个图形是一个汉字,它就是这个题的特殊图形,从它入手。

汉字出现,首先考虑笔画数,简单比较发现不具有这个规律;其次看封闭区域数,也不可行;再看几何特征,作为一个汉字,几何特征包括结构和对称性,此处不必考虑结构,“永”是一个非轴对称图形,后面都是轴对称图形,于是考虑到对称轴的数目,此题便得到了解决。

本题中各图形的对称轴数目依次是0、1、2、3、4,选项中只有D有5条对称轴,满足这一连续性的规律。

【例题2】

解析:此题答案为D。观察第一行第二个图形,除了具有一个封闭区域外,不具有其他可以利用的特征。所以,这道题的规律只能从封闭区域数的角度考虑,第一行分别为0、1、2;第二行分别为3、4、5;第三行分别为6、7、(8),结合选项,选择D。

2.特征元素分析

特征元素分析,即从构成图形的典型元素出发,由这些典型元素的特征确定题中的图形推理规律或者符合条件的答案。特征元素分析主要应用于空间形式的图形推理、图形重组问题以及只有某个元素发生变化的图形推理题。

【例题3】(2010?国家)

解析:此题答案为B。这组图形最显著的特征是都有阴影,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都是由图形叠加形成的。分析阴影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直观上,第1、3、5个图形的阴影的形状比较明显,都与其中一个叠加图形相似,其他图形也具有这个特点,据此确定规律,结合选项,符合条件的只有B项。

【例题4】题干图形重新组合将得到选项中的哪个图形?

解析:此题答案为A。解决片块组合的问题时,经常利用题干中有特征元素的片块图形确定答案。此题中第一个图的左上角与第四个图的右下角就具有明显的特征,对比四个选项,只有A项的图形和这一特征相符合,确定答案为A。

要想正确地应用特征分析法,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并不是所有的题干都存在特征图形,使用时应该注意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结合。

2.与排除法结合提高解题速度。解题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特征元素之间的关系,排除某些选项,尽快确定正确答案。

对于一些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中逻辑判断中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找特殊信息的的方法去进行解题。所谓特殊信息,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题目,当多个词被提到两遍或者以上时,我们可以找找出现次数最少的那个词,以下我们还是通过几道真题来给大家做说明。

例1: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一张圆桌。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情况如下:

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

乙是法国人,还会说日语

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

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汉语

戊是法国人,还会说德语

A.甲丙戊乙丁

B.甲丁丙乙戊

C.甲乙丙丁戊

D.甲丙丁戊乙

[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组合排列型题目。这道题我们可以从甲开始依次向后排列得出答案,但在排列是需要注意圆桌的特征,即首尾相连,这个方法大家都会用,我们不做多说,这里我们说一个用特殊信息解这道题的方法。本题当中也有一个特殊信息,即“德语”,德语这个词也只出现过一次,在这五个人中只有戊一人会说德语,因此,他无法用德语跟其他人交流,所以,为了彼此能交流,跟戊坐在一起的人必须要会说法语,而在五人中乙和丙会说法语,因此,戊必须排列在乙和丙中间,选项中只有A把戊放在了乙和丙中间,因此,选择答案A。

例2:有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皮球,分别装在五个盒子里。甲、乙、丙、丁、戌五人猜测盒子里皮球的颜色。甲: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黄的。乙:第二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红的。丙:第一盒是红的,第五盒是白的。丁:第三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白的。戊:第二盒是黄的,第五盒是紫的。猜完之后打开盒子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种,并且每盒都有一个人猜对。由此可以推测:国家公务员考试

A.第一个盒子内的皮球是蓝色的

B.第三个盒子内的皮球不是黄色的

C.第四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白色的

D.第五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红色的

[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组合排列型题目。本题当中就存在一个特殊信息,即第一盒,因为它被提到的次数最少,事实上只有丙一个人猜过第一个盒子中皮球的颜色,再根据“每个盒子都有人猜对”我们可以得知只被猜过一次的第一盒一定不能够被猜错,因此,得到第一盒里装的是红球,再根据“没人只猜对了一种”可以得出:第五盒是紫的,第二盒是蓝的,第三盒是黄的,第四盒是白的,所以选择答案C。

通过以上两道题专家提示你:找到特殊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选出正确答案。当然,找特殊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法,并不是所有题目中都能找到特殊信息,在此,当题中出现得信息较多,并且有两个以上的词被多次提到时,建议大家找找出现次数最少的词,看看是否是我们要找的特殊信息。

在逻辑判断中,前提与结论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此类试题备选答案的迷惑性很强,即各个选项几乎都是有道理的,但有道理不等于与前面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直接有关,即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另外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陈述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但值得提醒的是,这段陈述仅在这次考试中被假定为正确,不容置疑,因此你不要简单地对试题所述事实的正误提出怀疑,也不要以你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知识进行判断得出答案,而完全忽视试题内容陈述的事实。

一、结论型

这是最常见的题型,考生要根据题干中所给条件,合理准确地推出结论或者排除掉不正确的结论。注意题中所给条件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此类试题的提问方式包括:

(1)“下述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2)“从上文可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3)“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4)“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5)“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6)由此可以推出()。

例1.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只能支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因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增长必须协调发展。人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其数量和质量必须与生产资料的质与量、消费品的结构与数量,以及资金的数量与投资结构等相适应。

由上可以推出()。

A.目前中国人口数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已不相适应

B.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但生产出的价值远大于消费掉的

C.提高了人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就会发展

D.当人的增长数量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时,人的消费质量就会下降

【答案及解析】 D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只能支撑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所以当人的数量过多时,单个个体的消费水平就会下降,故选D。

二、前提型

前提型的题型特点是所给题干只给出一个前提和结论,明显缺少其他前提,要求考生找出最恰当的、能够正确完成题干结论的条件。

此类试题的提问方式包括:

(1)“上述陈述隐含着下列哪项前提?”

(2)“以下各项都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除了……”

(3)“上述论断是建立在以下哪项假设的基础上?”

(4)“上述推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例1. 最受欢迎的电视广告中有一部分是滑稽广告,但作为广告技巧来说,滑稽正是其不利之处。研究表明,虽说很多滑稽广告的观众都能很生动地回忆起这些广告,但很少有人记住被推销的商品名称。因此,不管滑稽广告多么有趣,多么赏心悦目,其增加销售量的能力值得怀疑。

上文的假设条件是哪一个?( )

A.在观众眼里,滑稽广告降低了商品信誉

B.滑稽广告虽然可看性强,但常常不如严肃的广告那样容易被人记住

C.不能使商品提高知名度的广告是不能促进销售量的增加的

D.对滑稽广告疏远的观众可能和欣赏它的观众一样多

【答案及解析】 C 题干推理过程是,滑稽广告使人不能记住商品名称,所以滑稽广告不能增加销售量。这里显然缺乏一个前提,即商品名称能否被记住与销售量的增减有关系。故选C。

行测之图形推理入门篇

图形推理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它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很少受到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因些显得比较公平。很多国外的IQ测试题都是图形推理类的题目。

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一样,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图形排列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推导出符合规律的图形。

方法及步骤:

1、仔细观察:要点有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的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笔画多少、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等等。

2、找出规律:是解答图形推理的关键。

3、选择正确的答案: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发生视觉错误。选定后可带回题中印证,以免出错

4、突破定势思维。

接下来以题目来说明各种各样的图形推理类型

一、图形坐标推理

每道题包含三组图形和可供选择的四个图形,在分析中既要从横向来寻找规律,以要进行纵向的对比。

1、图形内元素的组合

此题选第三个,就是观察元素

2、构图元素的递减

此题选A,每排都是从右边第一排星星依次减一颗

3、图形的对称

此题选D,横向分三排看,每一排都是第一和第二图左右对称,第二和第三图上下对称

4、图形中阴影的变化

行测图形推理规律及答题技巧总结.

图形专项突破中绝大多数例题都是公考真题,命题规范,指导性明确,具有很高的价值。图形专项突破编写系统,几乎含盖图形推理全部类型的题目。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这里以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1. 答案:B 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 2. 答案:A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

图形推理题(绝对全)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 1. 第一题: d 分析2个方框=1个圆圈,所以每个图形里都是4个圆圈,故选d 这个题好像和开心辞典里的题型类似. 第二题: c 第1个是从右侧斜射,左侧出现阴影 第2个是从左侧斜射第3个是从背面右侧斜射 第4个是从背面左侧斜所以第5个应该是重复第1个图形的规律,故选c 2. C 将前后2个图形重合,相同色的第3项无色,不同色的第3象黑色! 3、

D 一根线45 度角逆时针运动,另一根线90 度角顺时针运动 4、 线条数量第一组线条是332 所以第二组也是332 选C 5、大日号好 A道B幽C远D哉 按笔画顺序选答案啊,第一个字3划,第二个字4划,第三个字5划,第四个字6划,所以第五个字应该是7划,=>答案选C 理由:左图都是缺一根线。右图都是缺两根线。 6、 答案为B,分为四层,最上层向右移动,第二层向左移动

1->B[解析]已知四个图形全部为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只有B符合,A、D是轴对称图形,C 不是对称图形。 2-> B[解析]每个图形中的特殊元素的笔画数按1,3,5,7,9排列。 3-->. A[解析]斜线阴影每次逆时针移动到下一格,竖线阴影每次顺时针移动到下一格,且阴影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4--> C[解析]每个条形物按其编号从1依次分别向右移动1,2,3,4,5格,全部移动一次完毕后,再从所在位置出发按上一步骤移动,最后形成C形状。 注:轴对称如果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左图第一个与右图第一个在形状上有相似,同理左二与右二有相似,左三与右三也应该是这个规律的。

行测_图形推理题50道详细讲解

图形推理解题50项思路公务员必考 1.大小变化 2.方向旋转 3.笔画增减(数字,线条数) 4.图形求同 5.相同部份去掉 6.图形叠加(简单叠加,合并叠加,去同叠加) 7.图形组合变化(如:首尾两个图形中都包含中间图形) 8.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 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0.总笔画成等差数列 11.由向外逐步包含 12.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 13.类似组合(如平行,图形个数一样等) 14.横竖线条之比有规律(如横线3条竖线4条,横线4条竖线5条等) 15.缺口相似或变化趋势相似(如逐步远离或靠近) 16.图形运动变化(同一个图形从各个角度看的不同样子) 17.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 18.线条交点数有规律 19.方向规律(上,下,左,右) 20.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 21.含义依据条件而变(如一个错号,可以表"划",也可以表示"两划") 22.图形趋势明显(点或图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变化等) 23.图形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变化(求同,重叠,或去同叠加) 24.相似类(包含,平行,覆盖,相交,不同图形组成,含同一图形等) 25.上,中,下各部分别翻转变化 26.角的度数有规律 27.阴影重合变空白 28.翻转,叠加,再翻转 30.与特定线的交点数相同(如:与折线的交点数有规律,有直线的交点数不用考虑) 31.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 32.平行,上下移动

33.图形翻转对称 34.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 35.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 36.图形中某条线均为长线或短线(寻找共同部分) 37.线段间距离共性.(如:直线上有几个点,分成几条线段,上部覆盖有另一个图形,如圆,三角形等,但是上面的图形占的位置都不大于最外面两点间的距离) 38.图形外围,部分别顺或逆时针旋转(外部变化相反) 39.特殊位置变化有规律(如当水平时,垂直时图形有一规律) 40.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 41.以第几幅图为中心进行变化(如:旋转,走近,相反等) 42.求共同部分再加点变化(如:提出共同部分,然后让共同部分都变黑什么的) 43.除去共同部分有规律 44.数线段出头数,有规律(成等差数列,或有明显规律) 45.图形每行空间数相同 46.以中间图形为中心,上下,对角分别成对称 47.先递增再递减规律 48.整套图形横着看,或竖着看,分别有规律. 49.注意考虑图形部分变化(如:分别为上下不变中间变化,然后上中下一起变化,左右分别变化,左右一起变化等) 50.顺着次序变化.(如:原来在部的放大变为外部图形,部图形相应变化.左右组成的图,上一个右边图等于下个左边图,右边再加个新图,如此循环) 1.大小变化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考点汇总

一、动态位置变化 1、移动: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图形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分析移动规律时要找准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A.上下、左右;折返、循环 B.顺、逆时针:就近原则、平均原则 (不一定到顶端才转弯、十六格注意优先看边上的) 2、旋转 A.时针法区分旋转和翻转的区别: 时针方向一致为旋转;不一致为翻转 B.箭头法判断图形方向和角度 图形由多个元素构成时:分开分布分析;结合选项排除 时钟模型考法:指针的旋转;夹角度数的变化 移动又旋转:注意移动方向 3、翻转: A.时针法区分旋转、翻转 B.左右翻转与原图形数轴对称;上下翻转与原图形横轴对称 二、静态位置关系:元素一般不同,每幅图形的元素相对位置呈某种规律。 线:垂直、平行 复杂图形的位置:相离、外切、相交、内接、包含 三、叠加和遍历:元素相似

1、叠加的考法: A.完全叠加 B.叠加与动态位置变化的结合:去异存同、去同存异、黑白叠加、米格叠加、任性叠加 2、遍历:所有都经历一遍 考法:与位置结合考察 A.单元素遍历:乱中求同 B.整体遍历:缺啥补啥 C.局部遍历(相邻遍历):相邻求同 四、属性和数数(元素凌乱) 1、数点:交点、切点 考法: A.只数十字交叉点 B.普通交点和十字交叉点一起数 C.只数直线和曲线的交点(图形由为数不多的直线曲线构成) D.只数切点 E.交点和切点一起数 特殊点:线段出头数;黑白点(黑白分开数) 2、曲直线和数线 (1)曲直线:全直、全曲、半曲半直

考法: A.全直/全曲 B.直线和曲线间隔排列 C.三种图形循环排列 (2)数线的考法:有曲有直时,一般考曲线 A、线相等 B、线递增、递减 C、乱序例:5、3、4、1、(2) D、线的数量呈对称例:5、3、4、1、(2) E、线的数量具有和差关系例:1、2、3、5、(8) 3、直角图形与数角 (1)直角图形:全直角 (2)数角(锐角、直角总数;内角、外角) 考法:同数线 4、封闭性和数面 封闭和开放: a.首尾重合且路线不重复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否则是开放 b.有封闭区域的开放,也称为半开半闭图形 c.封闭区域在图形推理中俗称面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绝对全,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 1、 第一题: d 分析2个方框=1个圆圈,所以每个图形里都就是4个圆圈,故选d 这个题好像与开心辞典里的题型类似、 第二题: c 第1个就是从右侧斜射,左侧出现阴影 第2个就是从左侧斜射第3个就是从背面右侧斜射 第4个就是从背面左侧斜所以第5个应该就是重复第1个图形的规律,故选c 2、 C 将前后2个图形重合,相同色的第3项无色,不同色的第3象黑色! 3、 D 一根线45 度角逆时针运动,另一根线90 度角顺时针运动

4、 线条数量第一组线条就是332 所以第二组也就是332 选C 5、大日号好 A道B幽C远D哉 按笔画顺序选答案啊,第一个字3划,第二个字4划,第三个字5划,第四个字6划,所以第五个字应该就是7划,=>答案选C 理由:左图都就是缺一根线。右图都就是缺两根线。 6、 答案为B,分为四层,最上层向右移动,第二层向左移动

1->B[解析]已知四个图形全部为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只有B符合,A、D就是轴对称图形,C不就是对称图形。 2-> B[解析]每个图形中的特殊元素的笔画数按1,3,5,7,9排列。 3-->、A[解析]斜线阴影每次逆时针移动到下一格,竖线阴影每次顺时针移动到下一格,且阴影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4--> C[解析]每个条形物按其编号从1依次分别向右移动1,2,3,4,5格,全部移动一次完毕后,再从所在位置出发按上一步骤移动,最后形成C形状。 注:轴对称如果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就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左图第一个与右图第一个在形状上有相似,同理左二与右二有相似,左三与右三也应该就是这个规律的。 左三就是倾斜的=>BC不选

公务员考试经典行测图形推理100道(附答案详解)

公务员考试经典行测图形推理100道(附答案详解) 第1道C 本題所有圖形均為左右對稱的 將左邊的一半去掉,剩下的右半邊依次為數字1234 據此,可知後面為5。 第2题A 解析:去异存同 前图为: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重合,相同部分余下. 第二套图也如此.

第3题C 横着看三个图为一列 把外切小黑圆看成+,把内切小黑圆看成- 每一列都是图1和图2通过上面的算法和规律推出第3个图 第4题C 第一套图是逆时间转,每转90度加下面+一横 第二套图是从有小圆的90度扇形,开始逆时间旋转,每旋转一次,原有小圆的90度扇形+一个小圆,其他的90度扇形也加一个圆。 同理第3个图是:再图2的基础上再转90度,也是每转一次原有小圆扇形再+一个小圆,其他地方也同样加一个小圆。 根据以上的规律,能符合此规律的只有C项

第5题C 异色相加为黑,同色相加为白 第6题B 解析:(方法一) 把内分割线,分割出来的两个图形分别算出其比划再组成这个图行总的笔划(重合的线段算为2划)。 根据这个规律:第一套图的笔划是:6,7,8 第二套图的笔划是:9,10,11 (方法二) 看内角的个数呈规律递增;第一套图:6,7,8 第二套图:9,10,11 第7道C 第一套图的3个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阴影部分也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第8道B 第一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不同,第二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相同,而且一一对应相似,两套图的3个图项的外框都是只有一个。 第9道B 根据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各项图形方面不同,一一对应相似性, 第一套图:图1是左右对称,方位是左右。 图2是轴对称,方位是上下,左右;其对应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2。 图3是上下对称,其对称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1 那么现在就只有第一套图的图1没有对应关系,根据其左右对称的相似性只有B项符合,故答案为B 第10道B 若考虑把图2,图3,图4通过翻转、旋转、镜像,而组成图1,那么这样每个选项都可以。

图形推理题(绝对全)

换算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 1. 第一题: d 分析 2 个方框=1 个圆圈,所以每个图形里都是4 个圆圈,故选d 这个题好像和开心辞典里的题型类似. 第二题: c 第1 个是从右侧斜射,左侧出现阴影 第2 个是从左侧斜射第3 个是从背面右侧斜射 第4 个是从背面左侧斜所以第5 个应该是重复第1 个图形的规律,故选c 2. C 将前后2 个图形重合,相同色的第3 项无色,不同色的第3 象黑色! 3、

D 一根线45 度角逆时针运动,另一根线90 度角顺时针运动 4、 线条数量第一组线条是332 所以第二组也是332 选C 5、大日号好 A 道 B 幽 C 远 D 哉 按笔画顺序选答案啊,第一个字3 划,第二个字4 划,第三个字5 划,第四个字6 划,所以第五个字应该是7 划,=>答案选C 理由:左图都是缺一根线。右图都是缺两根线。 6、 答案为B,分为四层,最上层向右移动,第二层向左移动

1->B[解析]已知四个图形全部为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只有B 符合,A、D 是轴对称图形,C 不是对称图形。 2-> B[解析]每个图形中的特殊元素的笔画数按1,3,5,7,9 排列。 3-->. A[解析]斜线阴影每次逆时针移动到下一格,竖线阴影每次顺时针移动到下一格,且阴影 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4--> C[解析]每个条形物按其编号从1 依次分别向右移动1,2,3,4,5 格,全部移动一次完毕后,再从所在位置出发按上一步骤移动,最后形成C 形状。 注:轴对称如果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 形 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 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 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左图第一个与右图第一个在形状上有相似,同理左二与右二有相似,左三与右三也应该是这个规律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思路总结

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思路总结 行测图形推理其难度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要简单一些,考察的考点也以常见的考点为主,如数量型题目出现频率较高的仍然是部分数封闭区间数、而求同求异的题型中有两题相对来说考生见到的频率较低,比如考察封闭区间形状的求同求异,将两者结合考察,另外还有一个考点考察图形内部线条交点的位置,其余均为常见考点,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还是要多想想常见的考点,另外遇见新的考点要及时总结,加入到自己的理论总结中,以便在以后做题的时候能够快速想到。接下来为大家总结一下常见的解题思路: 一、图形相似: (一)位置关系(组成元素完全相同):①平移(上下、左右、顺逆) ②旋转(顺逆) ③翻转(上下、左右) (二)组合叠加(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①直接叠加(全部保留) ②去同存异 ③去异存同 ④规律叠加(颜色叠加的变化) (三)有时也会找对称性及元素位置遍历 二、图像相异:(以下规律有简单的顺序规律) (一)小图像(种类、数量、传递) (二)面:①部分数(图呈粗线条或复杂图案时较长用) ②封闭空间(都有洞或洞较多或是呈粗线条) (三)自身特点:①对称性:轴对称(是否是? 几条对称轴? 对称轴方向?)

中心对称(是否是?) ②直曲性 ③封闭开放性 (四)位置关系:①相离、相切、相交、 ②元素遍历(元素的遍历、位置遍历) ③点线连接 注:(三)与(四)分组分类题型较长用 (五)线:①直线数②曲线数③线条总数④多笔画 (六)点:①交点(普通、直曲交点)②切点③十字交叉点 (七)角: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④三角形个数 三、空间立体图形(折纸盒问题) (一)画橡皮(以一个面为准滚动依次画出) (二)找矛盾排出选项:①对面不能相邻原则 ②两面确定法(虎口袖口法) ③找公共点确定三个面图形方向交点等

行测图形推理题汇总

图形推理方法攻略(一) 一:阴影部分的题目 阴影图形题的解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1 颜色不同的变色,相同的不变色。两个例子来说明 2 和面积有关 3 和阴影的旋转变化有关 例题1 2005浙江 解:这种题是给定三个图形,需要你找到变化的规律。然后再给定2个图形叫你推出第三个图形。 答案C 解析:方法一 第一套图形中,子图1与子图2中相同的局部在子图3中的相应部分呈现白色,不同的部分呈现黑色。(个人习惯的叫法:不同变黑,相同变白)。按照此规律很容易得出结论。 类似题一

此题解法和上题一样(供大家参考) 个人觉得A的左下角是白色的圆就对了(感觉没答案) 类似题二 例题2 07四川 答案A 解析:第一套图形中有两个阴影部分,他们的面积是相等的;第二套图中亦如此。(面积问题)

例题3 05湖南 答案:C 解析:面积的题一般2种:1 两个图素的面积和等于第三个图素(此题便是) 2 阴影各部分面积相等(见例题2,07四川) 此题第一套图形中,第一个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面积的1/4,第二个图中,阴影部分也占1/4。第三个图中,阴影部分占1/2 即1/4+1/4=1/2 例题4 02国家 答案C 解析:方法三

此题属于复杂旋转问题,观察第一套图,发现小黑正方形逆时针旋转,每次90度;外面的直角状阴影也是顺时针旋转。 到第二套图中,规律亦如此。 例题5 03国家 答案B 解析:1和2图去掉想同的部分,然后把第一图旋转180度放在第二个图上面----得到第三个图 例题6(06四川) 答案:A 图素的总量是:3黑3白2灰色1竖线型第二幅图也如此 第二部分:我把它叫做汉字和字母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笔画数 2 对称 3 封闭空间数4直线和曲线的问题 例题1

100道经典行测图形推理题

100道经典行测图形推理题 第1道C 本題所有圖形均為左右對稱的 將左邊的一半去掉,剩下的右半邊依次為數字1234 據此,可知後面為5。 第2题A 解析:去异存同 前图为: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重合,相同部分余下. 第二套图也如此.

第3题C 横着看三个图为一列 把外切小黑圆看成+,把内切小黑圆看成- 每一列都是图1和图2通过上面的算法和规律推出第3个图 第4题C 第一套图是逆时间转,每转90度加下面+一横 第二套图是从有小圆的90度扇形,开始逆时间旋转,每旋转一次,原有小圆的90度扇形+一个小圆,其他的90度扇形也加一个圆。 同理第3个图是:再图2的基础上再转90度,也是每转一次原有小圆扇形再+一个小圆,其他地方也同样加一个小圆。 根据以上的规律,能符合此规律的只有C项

第5题C 异色相加为黑,同色相加为白 第6题B 解析:(方法一) 把内分割线,分割出来的两个图形分别算出其比划再组成这个图行总的笔划(重合的线段算为2划)。 根据这个规律:第一套图的笔划是:6,7,8 第二套图的笔划是:9,10,11 (方法二) 看内角的个数呈规律递增;第一套图:6,7,8 第二套图:9,10,11 第7道C 第一套图的3个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阴影部分也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第8道B 第一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不同,第二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相同,而且一一对应相似,两套图的3个图项的外框都是只有一个。 第9道B 根据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各项图形方面不同,一一对应相似性, 第一套图:图1是左右对称,方位是左右。 图2是轴对称,方位是上下,左右;其对应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2。 图3是上下对称,其对称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1 那么现在就只有第一套图的图1没有对应关系,根据其左右对称的相似性只有B项符合,故答案为B 第10道B 若考虑把图2,图3,图4通过翻转、旋转、镜像,而组成图1,那么这样每个选项都可以。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精解汇总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精解汇总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精解 图形推理概要综述 1.图形推理是什么 图形推理是一种典型的推理问题,它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较少受知识和文化的影响,较多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只需对图形进行感知分析就能够得到答案,因此称之为“文化公平”的测验。国内一直缺少相关内容的考试,因此在图形推理的命题上,广泛地借鉴了国外智商测试的题目。 2.图形推理考什么 图形推理考查的是考生观察、抽象、推理的能力。按照命题理念的不同,图形推理分为规律推理和重构推理两大类题目。 规律推理是针对所给的若干幅图形的规律,选择新图形以延续现有的规律性。它与数字推理很相似,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图形数列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据此推导符合规律的图形。根据

图形的变化规律可将题型分为样式类、数量类和位置类。 重构推理是针对所给的一幅图形,重新构成一幅新的图形。它与立体几何很相似,考查应试者的空间想象能力,题型分为空间构成推理、平面组成推理、平面拼合推理和线条组合推理。 3.图形推理考情分析 在国家和地方性的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具备两条鲜明特征:一是逢考必出。当前所有地方的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都包括图形推理的部分,且在很多地方所占比例不低,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二是投入产出比高。图形推理具备的较强技巧性和规律性使得备考效果十分明显,为考生在这一部分中拿到高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 图形推理大纲分析 图形推理中的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后,去同存异后就得到第三个图形。正确答案是D。 这种题目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观察、抽象、推理的能力。观察就是观察题目有什么特点,抽象就是抽象出图形具体有什么可变性质在发生变化,推理就是得出这种可变性质的具体变化规律。“观察、抽象、推理”既是图形推理题目的核心,也是做这类题目的解题步骤。 图形推理题型汇总 1.规律推理 规律推理的表现形式是每道题给出一系列图形,要求考生能够认真观察这组图形的最大相似性,然后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取

100道图形推理题精选

100道图形推理题精选 第1道C 本题所有图形均为左右对称的 将左边的一半去掉,剩下的右半边依次为数字1234 据此,可知后面为5。 第2题A 解析:去异存同 前图为: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重合,相同部分余下.

第二套图也如此. 第3题C 横着看三个图为一列 把外切小黑圆看成+,把内切小黑圆看成- 每一列都是图1和图2通过上面的算法和规律推出第3个图

第4题C 第一套图是逆时间转,每转90度加下面+一横 第二套图是从有小圆的90度扇形,开始逆时间旋转,每旋转一次,原有小圆的90度扇形+一个小圆,其它的90度扇形也加一个圆。 同理第3个图是:再图2的基础上再转90度,也是每转一次原有小圆扇形再+一个小圆,其它地方也同样加一个小圆。根据以上的规律,能符合此规律的只有C项 第5题C 异色相加为黑,同色相加为白

第6题B 解析:(方法一) 把内分割线,分割出来的两个图形分别算出其笔划再组成这个图行总的笔划(重合的线段算为2划)。 根据这个规律:第一套图的笔划是:6,7,8 第二套图的笔划是:9,10,11 (方法二) 看内角的个数呈规律递增;第一套图:6,7,8 第二套图:9,10,11

第7道C 第一套图的3个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阴影部分也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第8道B 第一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不同,第二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相同,而且一一对应相似,两套图的3个图项的外框都是只有一个。 第9道B 根据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各项图形方面不同,一一对应相似性, 第一套图:图1是左右对称,方位是左右。

行测图形推理技巧总结

行测图形推理技巧总结 在行测备考中,应该按照一定的思路来总结概括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晰,杂而不乱。比如图形推理部分的学习,可以将知识构建出一个框架,将所作试题自动归类。每个试题都能囊括到其中一种类型,针对每个类型的试题都能找到对应的答题技巧。若不清楚可以总结,可以询问。 公务员考试资讯中心行测频道将图形推理的四大类试题的技巧就总结如下: 图形推理思路 1. 规律推理类:图形组成元素混乱,数量上变化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 主要在:1 数量;2位置、角度;3样式上变化。 数量类型包括:点线角面素 A. 将图形化为数字【点线角面素】,整体不行为位置到局部。 B. 确定数字,进而确定规律:增加、减少、恒定、对称、奇偶、乱序等等。 C. 别忘记一笔画 规律:乱è数è点线角面素 2. 位置规律推理类:各图元素组成基本相同,位置上发生变化。 主要是平移、旋转、翻转。 旋转和翻转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改变时针的方向,做题时用箭头表示方向。

【旋转和翻转,将题目抽象为时针方向】 规律:同è位è平旋翻 3. 样式规律推理类:各图组成元素相似,图形部分元素实质性残缺。 主要分为两类:样式不变的是遍历;样式变化的有求同、求异、相加、相减 A. 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 B. 相似求同样式 规律:似è样è遍历;加减同异 4. 空间重构类:包括平面组成重构;折叠图形重构。 单面特征:1.数个数;2.有无特殊面、元素是否相同、时针方向先数个数,后数时针。 折叠特征:1.相对面的正视图,有且仅有一个面。 2.相邻面是否有公共面。 3.先数个数,再数时针。 4.利用特殊面的性质确定空间位置。 规律总结: 乱è数è点线角面素 同è位è平旋翻 似è样è遍历;加减同异 è【组成混乱】è【数量变化】è【点线角面素】 è【整体局部思想】

行测图形推理总结

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综合分析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发现,图形推理虽然有很大变化,但本质仍然是对图形的数量、位置以及样式的考查。下文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通过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考生梳理图形推理的解题技巧以及备考策略。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数量类 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 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样式遍历是指在每一组图形都包含相同的元素,只是每组图形进行了不同的排列组合。如:例5。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练习 1.[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4题]

【答案】A。 【解析】该组图形整体比较凌乱,但图形中面的个数(封闭空间)的个数依次是0、2、4、6、8、?由此可知,面的个数呈现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按照这个趋势,那么所求图形包含的面的数量应该为10。所选择的四个备选项中封闭空间的面分别是:10、6、3、7。故正确答案是A。 2.[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7题] 【答案】B。 【解析】根据九宫格的横行推理路线可知,第一行的封闭面的个数依次是2、3、0,这三个数字满足2+3+0=5,第二行的封闭面的个数依次是1、2、2,仍然满足 1+2+2=5。即每一行封闭面的个数相加都是5。那么第三行封闭面的个数仍然是 1+2+?=5,从而正确答案是B。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练习 3.[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8题] 【答案】C。 【解析】若是从图形的封闭、开放性出发,由于四个备选项都是封闭的,故这个角度无法解题。我们观察到,第一组图形中线的数目分别是8、16、32,数字上

2018行测图形推理技巧(最全38技巧)

图形推理解题技巧 一、关于封闭性 有些图形无法从常规来想,比如我们面对阴阳八卦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 要尽可能的从封闭性上来考虑了。 二、关于曲直性 对于曲直性的考察,想法就更加的特殊,没有经过训练的话,很难会往那个方向去想。 做题目的时候,曲直性有这样的一个约定:有曲即为曲,全直才为直 三、关于“有几个组成部分”的题目 有些题目,咋看起来非常的怪异,在辅导的过程中,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 有汉字出现的时候,要么数笔画,要么找相同的部分,但这仅仅适用于全部图片都是 汉字的情形。而在汉字与图形混杂的题目中,我们就要考虑有几个组成部分这样的话题了 这是一个隐藏了九宫格的平移图形推理题 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综合分析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发现,图形推理虽然有很大变化,但本质仍然是对图形的数量、位置以及样式的考查。下文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通过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考生梳理图形推理的解题技巧以及备考策略。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数量类 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 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样式遍历是指在每一组图形都包含相同的元素,只是每组图形进行了不同的排列组合。如:例5。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练习 1.[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4题] 【答案】A。 【解析】该组图形整体比较凌乱,但图形中面的个数(封闭空间)的个数依次是0、2、4、6、8、?由此可知,面的个数呈现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按照这个趋势,那么所求图形包含的面的数量应该为10。所选择的四个备选项中封闭空间的面分别是:10、6、3、7。故正确答案是A。 2.[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7题] 【答案】B。 【解析】根据九宫格的横行推理路线可知,第一行的封闭面的个数依次是2、3、0,这三个数字满足2+3+0=5,第二行的封闭面的个数依次是1、2、2,仍然满足1+2+2=5。即每一行封闭面的个数相加都是5。那么第三行封闭面的个数仍然是1+2

经典行测图形推理题练与解

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解析]每一行的图一和图二外部去同存异和第三图外部,图一和图二内部直线数目减得第三图内部,黑点不变,B 选项正确。 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解析]题干均为轴对称图形,且对折后黑影部分能完全重叠,只有 D 选项符合。 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左边五个图形一致性规律的选项。 答案:C[解析]由题意分析知,每个图都可相当于10 个五星的数量,○=☆☆,△=☆☆☆,计算得,C选项符合。 4.给定上下两组图形,其中上面一组共有五个图形,它们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下面一组一共有四个图形,其中三个继续保持这种规律性,另外有一个不具有这种规律性,请找出来。

答案:B[解析]题干5 图形分别由1、2、3、4、5 部分组成,A、C、D 选项均由6 部分组成,延续了前面的规律, B 选项由5 部分组成,不符合题意。 5.右边四个选项中有一项可以由给出图形展开得到,请找出来。 答案:A[解析]解此类图形要注意相邻面的位置。注意侧面和正面的位置,正确答案为A。 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解析]相同元素正方形去掉不看,每一行的元素个数构成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第一列的元素个数构成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可知C 正确,D 项有两个一样的元素,只能算3 个元素,不选。 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6752659.html,- 中国最先进的大学生互动求职平台 答案:D [解析]横向看,黑五角星递减;竖向看,白五角星递增。问号处的五角星构成应为白五角星 5 个,黑五角 星 0 个。故选 D 。 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左边五个图形一致性规律的选项。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每个图形分为 9 块,在每一小块中,是一个递推关系,前两个图推下一个图形。如, 图(1)&图(2) 图(3)。阴影&空白 空白,空白&空白 阴影,阴影&阴影 空白。本题要得出正确答案,主要 看后两个图形。后两个图形左边三块均为空白,根据“空白&空白 阴影”,左边三块都应为阴影,答案只有 B 符合。 4.给定上下两组图形,其中上面一组共有五个图形,它们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下面一组共有四个图形,其中三个继 续保持这种规律性,另外有一个不具有这种规律性,请找出来。 答案:D [解析]题干每个图形小元素均与大元素的外壁或内壁有一个交点,A 、B 、C 继续保持,而 D 选项两元素 之间有两点相交,故选 D 。 5.右边四个选项中有一项可以由给出图形折叠得到,请找出来。

行测答题技巧:组合型图形推理题特点及分析方法

行测答题技巧:组合型图形推理题特点及分析方法 中公教育专家研究认为,组合型图形是将图形特点与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相结合而形成的。组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组合,最典型的代表是图形重组这一题型;二是叠加组合(有时还伴随其他简单变化),这在古典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中出现最多。 一、组合型图形推理特点 组合型图形推理包括图形组合和图形叠加两种。其中图形组合要求将题干中的所有图形不重合地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图形;形叠加则有直接叠加、叠加去同存异、叠加去异存同以及自定义叠加四种。组合型图形推理的图形特点如下表所示: 例题1:选项的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来。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对于这种线条类的图形重组题,只能移动这些线条,而不能旋转以及翻转这些线条。本题中题干第一个图形是解题关键点,在B、C、D中都找不到完整的第一个图形,只有A包含题干第一个图形,答案为A。 例题2: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第一组前两个图形均为第三个图形的一部分,考虑叠加规律。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由此选择A。 二、组合型图形推理分析方法 组合型图形推理的题干图形具有相似性,要想找到图形间的组合关系,就应该抓住图形的细节变化,此时应该使用对比分析法。使用对比分析法解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对比题干图形、选项图形,找出其各自的差别; 2.从选项图形的差别入手,结合题干图形逐一排除选项,直到找出正确的选项为止。 例题3:选项的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来。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解决片块组合的问题时,经常利用题干中有特征元素的片块图形确定答案。此题中第一个图的左上角与第四个图的右下角就具有明显的特征,对比四个选项,只有A项的图形和这一特征相符合,确定答案为A。

图形推理题附详解

经典图形推理题例解析 第1道C 本题所有图形均为左右对称的 将左边的一半去掉,剩下的右半边依次为数字1234 据此,可知后面为5。 第2题A 解析:去异存同 前图为: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重合,相同部分余下. 第二套图也如此.

横着看三个图为一列 把外切小黑圆看成+,把内切小黑圆看成- 每一列都是图1和图2通过上面的算法和规律推出第3个图 第4题C 第一套图是逆时间转,每转90度加下面+一横 第二套图是从有小圆的90度扇形,开始逆时间旋转,每旋转一次,原有小圆的90度扇形+一个小圆,其他的90度扇形也加一个圆。 同理第3个图是:再图2的基础上再转90度,也是每转一次原有小圆扇形再+一个小圆,其他地方也同样加一个小圆。 根据以上的规律,能符合此规律的只有C项 第5题C 异色相加为黑,同色相加为白

解析:(方法一) 把内分割线,分割出来的两个图形分别算出其比划再组成这个图行总的笔划 (重合的线段算为2划)。 根据这个规律:第一套图的笔划是:6,7,8 第二套图的笔划是:9,10,11 (方法二) 看内角的个数呈规律递增;第一套图:6,7,8 第二套图:9,10,11 第7道C 第一套图的3个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阴影部分也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 第8道B 第一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不同,第二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相同,而且一一对应相似,两套图的3个图项的外框都是只有一个。

第9道B 根据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各项图形方面不同,一一对应相似性, 第一套图:图1是左右对称,方位是左右。 图2是轴对称,方位是上下,左右;其对应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2。 图3是上下对称,其对称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1 那么现在就只有第一套图的图1没有对应关系,根据其左右对称的相似性只有B项符合,故答案为B 第10道B 若考虑把图2,图3,图4通过翻转、旋转、镜像,而组成图1,那么这样每个选项都可以。 所以这里不考虑旋转、镜像、翻转,只考虑垂直移动,只须将第3个图垂直移动到下面,这样答案就很明显了。 能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B,故选B

公务员行测图形推理精选50题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6. A[解析]仔细观察图形,发现第一套图的各个图形都可以由一笔画成,根据这个规

律可知正确答案是A。 67. D[解析]第一组图和第二组图特征相似: 实心与实心用实线连接 空心与空心用虚线连接 实心与空心不连接,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8. A[解析]第一组图和第二组图特征相似,图形中 实线+实线=实线 虚线+虚线=实线 实线+虚线=虚线, 根据此规律,本题正确答案为A。 69. A[解析]第1个图形与第2个图形叠加后为第三个图形。本题正确答案为A。 70. A[解析]图形外部沿顺时针旋转90°,图形内部沿顺时针旋转90°,本题正确答案为A。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71. D[解析]图中第一、三个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第二、四个图形有两条或两 条以上对称轴,根据这一规律,第五个图形也应只有一条对称轴。答案选择D。 72. C[解析]在这组图中,五个图形呈现出以第三个图形为中心,轴对称的规律, 在选择正确答案时要注意图形中阴影的变化。本题正确答案为C。 73. C[解析]已知图形都是由相同元素构成的,依此规律,本题正确答案为C。 74. B[解析]根据已知图形可知,四种元素的重量关系是>>>。故本题 正确答案为B。 75. D[解析]此题按照常规思路寻找规律,似乎没有什么头绪,但仔细观察可发 现4个图形中的两部分黑点数相加等于另一部分,依此规律,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 A B C D 12. A B C D

行测图形推理专项练习题

图形推理 1.观察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按照这种规律,在空格中填上应有的图形. 2. ,并按这一规律在空白处填出图形. 3.,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4.下图的排列规律你发现了吗?请你根据这一规律,把第3幅图填出来. 5.下图的变化很多,请你认真仔细地观察,画出第四幅图的答案. 6.观察下面这组图形的变化规律, 在标号处画出相应的图形. ? ① ② ③

7.下图是由9个小人排列的方阵,但有一个小人没有到位,请你从右面的6个小人中,选一位小人放到问号的位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人选是 号. 8.下图是用几何图形组成的小房子,请你根据组成的规律在标号处画出相应的图形. 9.按规律填图. 如果 变成 那么 应变为 10.按规律填画图. 如果 变成 那么应变成 ? 1 2 3 4 5 6 ② ① ③ ? ?

二、解答题 11.在下面图形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 (1) (2) (3) (4) (5) 12.依照下面图中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中填图. 13.正四面体分别写有1、2、3 、4四个数字.现在有三个四面体,请问哪一个和其它两个不同? 图(1) 图(2) 图(3) 14.“兵”、“马”、“卒”如图所示占“田”字的四个小格,把它们不停的变换位置 ,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第二次在第一次交换后左右两列交换,第三次再上下两排交换 ,第四次再左右两列交换……这样交换二十次位置后,“马”在几号小格内? 兵 卒 卒 兵 车 马 马 车 ———————————————答 案—————————————————————— ……

全版公务员行测图形推理讲义全.doc

第一规律,图形数量的加减乘除; 这个是考试中最为经典的考法,实际上每年的考试出题人都想创新,可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出题有 固有惯性,或者保持稳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所以,每年的题目还是出的还是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下 表是 2007-2012 国考图形的考试趋势统计。 图形推理 分类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合 计 数量类 3 1 3 1 2 4 14 位置类 2 2 5 1 10 样式类 3 1 4 2 4 14 重构类 1 1 3 1 1 7 第二规律,图形数量的数列规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 第三规律,局部图形数量规律。 如下列例题第一个图形用乘法得出的数列规律是 8,12,8,1 2,8 了;第二个图形中的曲线数目是, 1,2,3,4 ,(),下一个当然就是 (),括号里面自然就是 12 这个答案 5,正好构成等差数列;第三个 图形的

根据这个趋势图,不难看出,数量考题一直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的重点和热点。就历年真题 的情 况 简单归纳出两种主要的考法: 第一,传统数量的点线角面素做数字推理。 就是给出点线角面素,然后根据数字推理的规则进行演算,得出结果。 例题1 :2012- 国家- 84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解析】本题考查数量类,第一到第五幅图分别有2、3、4、 5 个封闭空间,故下 一幅图应该有 6 个, B 选项符合题意。 例题2:2009- 国家-66.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A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解析】封闭空间均只有一个,故选A。 例题3:2009- 山西-54. 所给的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在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正确答【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