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综述(英文)

Research status on teachers’adaptation to the new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Jingxin He

Guangzhou University colleye of life science,Panyu,Guangdong,China

916822016@https://www.360docs.net/doc/552111648.html,

Jingxin He

Keywords: Biology teachers, New textbooks, Adapta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d research survey of biology teachers’ adaptation for the new textbooks at internal and abroa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search on teachers’adaptation to the new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初中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现状

何静欣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番禺广东,中国

916822016@https://www.360docs.net/doc/552111648.html,

何静欣

关键词:生物教师; 新教材; 适应性

中文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生物教师对教材的适应性研究概况。研究结果说明深入开展初中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国内研究概况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生物教材或多或少也随之发生改变,这样,新教材就会成为研究对象,与新教材相关的问题研究也会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国内,初中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生物教材的研究、生物教师与教材的研究、初中各学科教师关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1.1 关于生物教材的研究

在生物教材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对教材的理念、目标、内容和特点等的研究:姜先荣[1]

在文章《生物新教材实施中的几点思考》中分析了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特点,总结出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石光才[2]对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思考和认识,认为新教材比原教材在内容上更社会化,在目的上更科学化,更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必然会变得更民主化、更公平化、更人性化。刘静[3]认为新编的人教版生物教材在教学宗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教师在适应新教材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生物学知识。少部分文献是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研究和国内外教材的比较:聂璐[4]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新编的四套(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河北版)七年级生物新教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新教材是否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以及新教材是否适合教师和学生的使用。还有张一丹[5]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初中生物新教材的五个版本(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苏科版和河北少儿版)作了分析,总结其内容特点,有利于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应用基础。还有程天[6]分析了我国的分科体系、小综合体系和大综合体系三类教材的优缺点,与国外生物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对课程和教材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研究能指出我国教材在设计编排等方面存在着哪些不足,为新教材的研究提供依据,为教师把握新教材奠定基础,对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生物教师与教材的研究

经搜索,学者对生物教师与教材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中,舒秋艳[7]在中学生物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发现,一些教师所具有的知识不系统,缺乏教材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对专业术语的应用不严谨以及实验技能较差,需要不断学习知识,领会教材,运用教材。说明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翻译者”,还是教材的“代言人”,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去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还有李亚娥[8]认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理论和观点不断推陈出新,也会使初中生物课程内容随之改变,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以积极、健康、真诚、感恩的态度对待生活、生命和自己所从事的伟大职业。教材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教材,不能合理地利用新教材,新教材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关于初中各学科教师关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在初中各学科教师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中,研究对象有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科学、体育学科的教师,所研究的内容是通过调查学科教师适应新课程的现状、新教材的内容,从中发现不适应的现象和原因,然后根据学科特点,提出适当建议。在数学方面,孙庆利[9]通过调查研究,详细地分析了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师的适应性,并对教师的适应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在英语方面,尹世寅[10]对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适应新的教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在语文方面,李慧玲[11]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角色适应的相关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师适应性的建议。在物理方面,陈益明[12]提出教师要改革传统教育思想,要克服传统教学方法,要正确使用教材,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化学方面,查林[13]认为要培养出能适应化学新课程的初中教师,就要对师范院校的化学专业课程结构、实验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加强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类课程,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和专业素质。在科学方面,余雪棉[14]通过研究浙江省温州市的一部分初中科学教师的适应程度,发现他们能普遍接纳新课程改革,树立新思想、新理念,但角色转变困难,教研能力提高慢,缺乏知识与能力结构。在体育方面,姜兵[15]对烟台市芝罘区初中体育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到研究对象基本能适应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

一步提高,且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更加关心和支持体育教学。教师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角色,他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改变,他需要面对不同的教育环境,面对不同的教育内容,面对不同的教育手段,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调整自己,让自己更能适应身边的人事物,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职责,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2国外研究概况

另外,有研究者对国外教材进行研究,在生物教材方面,林涛[16]就对美国中学生物的课程与教材进行了分析;还有张怡[17]也对加拿大高中生物教材进行了初步研究;还有叶佩珉[18]也对日本中学生物科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进行了研究。在生物教材比较方面,有我国与其它国家的生物教材进行比较,也有其它国家之间的比较,如边美英[19]对中、韩两国高中生物教材的概念图的内容设置、题型、相同知识点的比较、印刷效果等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高中生物新教材所使用的概念图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还有赵丁瑞[20]对我国浙科版教材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的美国高中生物主流教材中的“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这个实验在两种教材中的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等,总结出中美教材中这个实验的优点与不足,为中外教材的相互借鉴提供一些参考;此外,李沧[21]将美国、英国、苏联、联邦德国、法国中小学的生物教材与日本的生物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李媛和刘恩山[22]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美国《Life Science》、英国《SATIS》高中生物/科学教材中STS的种类、呈现方式和编排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针对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材中STS思想的有效落实提出了建议。在教师适应教材方面,Hsien-Ta Lin[23]指出教材设计者需要确保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能渗透着课程教材的基本思路,以评估改革的影响,同时,要了解教师是否如设计者预期般去适应课程教材。

3 结束语

通过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进行文献调查,可以发现关于初中生物的研究(2015篇)比关于初中物理(8288篇)和化学的研究(6274篇)要少很多,且初中生物的研究也比高中生物的研究(3837篇)要少;其中,关于初中物理教材、初中化学教材和高中生物教材的文献数分别是262篇、218篇、246篇,而研究初中生物教材的文献只有80篇,文献数目很少,其中以“初中生物教师对教材的适应性”作为研究内容的文献未能发现,由此而知,初中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中看出,对于新课标和新教材,教师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能否调整自身的步伐,转变自身的观念,都对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以及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深入开展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是必要的。这也能为初中生物教研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从中了解到新教材能否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能否充分利用新教材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及时给生物教研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也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教材某些不足之处,为以后教材的编写和修改提供相应的依据,进一步完善新教材。

References

[1]Xianrong Jiang,Jie Yang. Reflec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biology textbooks[J].

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4,22(6):78-98.

[2]Guangcai Shi.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new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J]. Middle school biology, 2005,21(5):63-64.

[3]Jing Liu.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 Modern Reading,2012,(2):152.

[4]Lu https://www.360docs.net/doc/552111648.html,parison of Four Different Editions of Grad7 Students’Biology School Books of the New Course Standards[D].Guizhou: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2005:1-3.

[5]Yid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552111648.html,parative study on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new curriculum five kind of materials[D].Shanxi: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2010: 1-3.

[6]Tian Che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isting biological material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3,(Z2):107-108.

[7]Qiuyan Shu.Developing the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s both in handling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attitude in science[J].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1999,(3):78-80.

[8]Yae Li. The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of new biology textbook for junior high school[J].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 l,2010,7(6):188.

[9]Qingli Su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eacher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College,2005, 7(3): 100-103.

[10]Shiyin Yin.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 talk about the curriculu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J].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1997,(4):77-79.[11]Huiling Li.Study on the Problem of the Role Adaptati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er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Idea[D].Xinan: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Southwestern Normal University,2003:1-10.

[12]Yiming Chen.Teachers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s of physic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J].Huazhang ( Teaching ),2007, (Z1): 94.

[13]Lin Cha.How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of the new chemistry curriculu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J]. Journal of Southwest Guizhou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2004,(3):43-45.

[14]Xuemian Yu.The Survey on Science Teachers’current Major Adjustment and the Research on Its Comeback Strategy[D]. Northeas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11:1-7. [15]Bing Jiang.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ew curriculum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Yantai District of Zhifu City[D].Shandong: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08:4-6.

[16]Tao Lin.American high school and teaching materials of Biology Curriculum[J].Course, textbook, teaching methods,1987, (5): 52-54.

[17]Yi Zhang.A preliminary study of Canadian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aterials,2005,(11): 32- 35.

[18]Peiming Ye. Department of Japanese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J]. Bulletin of Biology,1981,(2): 57-61.

[19]Meiying Bian.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cept maps in Chinese and Korean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 (31):27-28.

[20]Dingrui Zhao. The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 affecting the enzyme activity factor experiment " comparative study[J].The new curriculum ( on ),2011,(4):99-100.

[21]Cang Li.Japan to the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Course, textbook, teaching methods,1986,(11): 57-60.

[22]Yuan Li,Enshan Liu. The United States, the English high school biology / Science Teaching in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STS and Its Enlightenment[J].Bulletin of Biology, 2005, 40(8): 57-59.

[23]Hsien-Ta Lin,Barry J.Fishman,Supporting the scaling of innovations:guiding teacher adaptation of materials by making implicit structures explicit[J].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sciences,June 22-26,2004,SantaMonica, California.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学术英语理工类文献综述英文

学术英语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张庆飞 学号:7301013016 专业班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131 2015年 6月16 日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of China and its safety issues Zhang Qingfei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chang University, 10001) Abstracts: GM technology as a new, highly efficient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already widely us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field crops. China's transgenic technology started earlier, China's current GM technology level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crops.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using gene transfer on Chinese agriculture and safety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esolve of GM safety issues some thought. On this basis, I made some new ideas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GM technology; GM crops; GM safety issues; China Introduction: As the core of the biotechnology giant leap .Transgenic technology is known as the second "green revolution." In 1983, the world's first strain of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marks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gene transfer plants. In the ensuing decades,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developed rapidly. In 2014, there are 28 countries in the world planted GM crops, the planting area has reached more than 180 million hectares, Chinese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planting area is 3.6 million hectares. With the widespread plan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the impac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is growing. As the research of GM crops,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of rice and cotton. The development of anything will not be smoot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M technology, its security deposit issues also be exposed.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has been disputed by people, opponents argue that GM crops have great potential risk, it should be resisted. What is more, some people exaggerate the risk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roused people's fea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In this paper, the people of GM crops concerns,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M crops were elaborated. Besides, security problem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nd their solutions will be discuss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in china GM refers to the Technology that use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 to transfer the artificial separation and some modified biological gene to other species and change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es .Plant transgenic technology is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plants, making plants to meet human needs in aspects of shape, nutrition and consumer quality. China's biotech crop improvement research began in the 1980s,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Chinese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high-tech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t present, China's hybrid rice, cotton and other advanced in the world. GM technology Applied on cotton, rice and other crops on behalf of China's development status of GM crops. As a cotton producing countri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ese insect-resistant cotton has brought hug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to Chinese

文献综述 英文

文献综述 大学生时间管理研究——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 姓名:代永寒学号:20091211205 专业:工商管理班级:工本2班 史蒂芬?柯维的《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顾名思义是指重要的主要的事情要放在第一时间去完成。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是将认为急迫的紧要的事情放在第一时间完成; 本书通过四个象限来告诉我们如何区分事情的紧急性与重要性,从而告诉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应怎样去区分事情属轻属重,以及造成事情紧急性的原因,在平常工作中要注意哪些方面以避免出现紧急事件的情况。 第一象限包括四点:A危机 B 急迫的问题C最后期限迫近的项目 D 会议准备工作等。第一象限显得紧迫与重要,但我们要知道形成第一象限的紧迫与重要主要是因被延误及没有进行计划与预测及计划所致。第二象限包含准备工作、预防、价值、筹划、建立关系、真正的再创造与赋予能力。第二象限属于质量象限,属于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但我们必须要去做,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第一象限包含的情况。第三象限包含干扰、电话;邮件、报告;某些会议;很多临近、急迫的事情及很多流行的活动。第三象限包括“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而事实上它易给人造成假象,从而形成第一象限情况。第四象限包含琐事、打发时间的工作、某些电话,解闷,“逃避”行为、无关紧要的邮件及过多地看电视;第四象限属于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它是浪费象限,第四象限中的行为是堕落行为。这四个象限告诉我们如果在办事过程中不是以重要性而是以紧要性为出发点,就会出现第一第三甚至第四象限的情况,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加以区分,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事情越是紧迫,反而说明事情越不重要!像最近存货系统因急着想能早日上线,在运作过程中被卡住,故一心想着去解决软件中存在的问题,而忽略了与其他人员的沟通协调,存货上软件固然重要,但与公司整体运作相比就稍显其次,没合理分配其他人员手头事项,这样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增多,从而会出现第一第三象限甚至于第四象限的浪费情况。 “要事第一”,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加以区分、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文献综述英文版

Title :Magnetic motor shell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Author:yu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Magnetic motor shell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literature review Abstract摘要 By read these references and document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mporary mold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etal forming technology, a number of instances of mold design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to further study the method of stamping die design, die design and thus have a directionalguidance.As used in this design and drawing die punching die and so 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book related to mold in-depth study, this drawing die and the punching die and so the design methods have shape.These references and documents, the design of low-cost high-accuracy die with directional guidance. Keywords: Mol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old Manufacturing Trends Drawing Punching CAE Die Materials Prices Preface前言 As China's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econom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asic industries, mol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lso developing fast.I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efficiency, product quality, cost,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ld manufacturing concern. 1.1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l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China, as early as 2,000 years ago, China has been used to make bronze stamping dies to prove that in ancient China stamping die stamping and achievements to the world's leading.In 1953, the Changchun First Automobile Works 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established a stamping plants, the plant began manufacturing cars in 1958, cover mold.6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began producing fine blanking dies.In walked a long path of development temperature, the present, China has formed more than 300 billion yuan (not including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statistics)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various types of stamping dies. 1.2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Di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market demand of mold growing.In recent years, the mold industry has been the growth rate of about 15%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the ownership of the mold components also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addition to professional mold factory outside of state-owned, collective, joint ventures, wholly-owned and private has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小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6 。”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返之亦然。(杨梅珍,1997)。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投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是高是低,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合适他们的天性和意愿发展、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带动和发展其他领域的智能,尤其是他们智能弱项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把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 2.研究学生的记忆特点,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的方法,学生根据自身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语教学资源的能力,锻炼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的英语教师队伍,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内容 1.改变创新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数学效率; 2.探究多种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调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4.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七、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调查整理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教学内容,研究这些词汇教学与学生识记词汇的方法和习惯为切入点,研究高年级英语语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难点:研究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一套适合高年级词汇识记和运用效果的课堂评价机制。 八、研究的创新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词汇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 九、研究方法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行政管理秦高文 【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日益成熟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政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发展的情况,结合智慧政府主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开展文献综述,希望得以了解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的整体进展情况。总结归纳了智慧政府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并对未来智慧政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公共服务 一、引言 现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历经传统政府、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等多个阶段后,“智慧政府”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政府”就是要实现上述职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移动性、社会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征。「1」这些新特征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电子政务应用创新两者融合演化发展到更高级实践阶段的必然结果。「2」智慧政府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具有明显

的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它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世界各国政府机构都是在探索中先行先试。 二、智慧政府在国内外的探索实践 201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提高政府服务的绩效及服务能力,提出智慧政府建设框架(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3」2012年6月,韩国政府公共行政与安全部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Smart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Plan),使得韩国始终居于联合国电子政务指数排名中的领先位置。「4」2013年6月,迪拜专门成立智慧政府部门(Dubai Smart Government Department),负责指导和监督迪拜电子政务的转型与实施,迪拜智慧政府项目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成就,是该地区为企业和社区生活提供政府在线服务的开创性举措,标志着迪拜开始进入智慧政府时代。「5」2014年3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推出“资讯媒体总体规划2025”(Infocomm Media Masterplan 2025),该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将新加坡政府建设成为智慧政府,使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的ICM技术使用者和倡导者,通过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交易,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收入,帮助政府利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城市问题,从而制定更适当的政策。「6」 国内在政策方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电子政务向智慧化和服务化转变。在建设实践方面,中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计划,而智慧政府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7」北京、上海、南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Y 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_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学生姓名简汝梦 学号年级 2011级 指导教师徐文英职称讲师 年月日 文献综述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Based on Skopos Theory 摘要:英语介词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含义灵活,因此在翻译中属于比较难以处理的一种词类。目的论论者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

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的汉译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本文将目的论引入到介词翻译中,认为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英语介词的汉译可通过加词、减词、分译、转译等策略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以及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 关键词:英语介词;翻译;目的论 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入世的大好形势的出现,汉语与英语在世界上似乎显得同等重要,所以将这两种语言互相转化是我们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在英语中,英语介词数量不多,但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在英语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功能多样且位置灵活,对构成句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英语介词的翻译策略问题一直深受广大翻译学者的关注。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即“目的决定论”。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汉译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因此,译者若能熟练掌握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则能译出高质量的译文。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各大专家对于英语介词翻译以及翻译目的论的已有研究和探索,并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加以评述;然后以此综述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研究英语介词的汉译策略是个切实可行的手段;最后预测此观点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光明受欢迎的。 历史发展:对于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笔者在总结各前辈的资料中得出:在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 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的经济史上,学者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将效率和公平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目标。但效率和公平似乎一直都很难保持同步,提高效率的政策同时也会降低公平,这样的效率和公平的失衡在所得税中尤其突出(Mirrlees 1971; Ramsey 1927)。人们普遍认为实现效率的最好方法是进行一次性征税(lump sum taxes),这样不会扭曲人们的选择,但要实现纵向公平则要求实行累进税。结果,有效率的税收就会降低公平,反之亦然。 国外的学者对个人所得税促进公平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Wagstaff收集了OECD中12个国家的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家庭调查数据,采用AJL的分解法,利用实证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依靠税收抵免和大量使用非标准扣除的个人所得税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在实际和潜在的再分配效应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作者并未对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哪个的影响是占主导作用给出结论;同时,作者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所得税上,排除了其他一切税种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险,这使得其研究不是很全面。 。Wagstaff收集了这十二个国家, 然后利用(AJL是指J. Richard Aronson, Paul Johnson and Peter J. Lambert于1994年提出的一种方法,利用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的不同来测量税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empirical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得出结论:结果还表明在20实际80年代末期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些进行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在收入再分配上更容易产生相反的作用。税率结构的改革能够减少税率等级,降低平均税率,结构会导致纵向分配的下降。税基扩大改革,能缩短实际和潜在再分配效应的差距。作者在文中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数据,从横向不公平和再排序方面对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很多实证分析的结果。这对后来对个人所得税公平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Richard和Eric(200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作用,二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依靠个人所得税来实现再分配的功能,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现在不够完善,累进税的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存在着机会成本。二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为了有效维护公平,在个人所得税税制完善方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实施综合所得税,二实施推定征税法,三实行二元所得税。 最后作者还提出在发展中国家里普遍存在这市场失灵的特征,所以最好的政策是引入税基广泛的增值税来提供政府的支出。Richard和Eric的这篇文章对长期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给依赖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警醒,不能完全只依靠个人所得税来调节贫富差距,这对以后的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很大程度上给了一定的借鉴,但文中的实证分析较少,问题可能反映的不全面,理论结果也存在不全面问题。 Denvil Duncan.和Klara Sabiranova Peter(2008)则探究了国家个人所得税体系是否会影响收入的不公平。二人利用多国详细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建立1981年至2005年全面随时间变化的国家所得税体系的结构性累进税体系,并采用理

MCS_51系列单片机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MCS-51系列单片机 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MCS-51 serie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MCS-51 series one-chip computer MCS-51 is a name of a piece of one-chip computer series which Intel Company produces. This company introduced 8 top-grade one-chip computers of MCS-51 series in 1980 after introducing 8 one-chip computers of MCS-48 series in 1976. It belong to a lot of kinds this line of one-chip computer the chips have, such as 8051, 8031, 8751, 80C51BH, 80C31BH,etc., their basic composition, basic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 system are all the same.8051 daily representatives-51 serial one-chip computers. A one-chip computer system is made up of several following parts: (1) One microprocessor of 8 (CPU). ( 2) At slice data memory RAM (128B/256B),it use not depositing not can reading /data that write, such as result not middle of operation, final result and data wanted to show, etc. (3) Procedure memory ROM/EPROM (4KB/8K B ), is used to preserve the

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毕业论文指导: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怎么写

你好,同学,你的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方面开题报告老师让你往 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 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 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 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 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 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 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 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 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 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文献综述英文版

Journals reviewed: Detection of intelligent pension and medical care In April 28, 2011, Chinese Bureau of Statistics released the “In 2010 Sixth National Census Data (No. first)”.In the composition of age, the population aged 60 and over is 177648705,accounting for 13.26%,the population aged 65 and over is 118831709,accounting for 8.87%. Compared with the 2000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aged 60 and over increased by 2.93 percentage point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aged 65 and over increased by 1.91 percentage points.[1] Based on the above data, we can see that China has been in the stage of population aging society, the proportion of elderly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is lar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aging, how to make the elderly live healthier lives and how to detect the body and activity for a disease of the elderly, make the life safer, avoid accidents and so on have been a problem concerned by the whole society. Nowadays, a remot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technology based on network and huma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sensor has become hot spot of research. This technology mainly take advantag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nduct remote data monitoring of huma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inguishing diagnosi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atients and medical personnel, medical institution, medical equipment, to achieve real-time online monitoring and make evaluation to the state of the person being monitoring. Once the abnormal situation, there will be a timely alarm or informs of alerting relevant personnel for disposal.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1) the intelligent research about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2) health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network.(3) preliminary intelligent medical system. The study on first level is modeling or expert system to some disease diagnosis. The main process i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doctor and patholog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data, we can make the extracted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ease as the input parameters and whether suffering this disease as the output parameters, and then use the clinical data to model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to discriminate whether suffer this disease for a patient with the proposed model or expert system. Some achievement of research in this area has high rate of success to the diagnosis of partial disease, and accumulate substanti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the subsequent material intelligent medical treatment. For example, Liaon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Wang Yanqiu guides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symptom of abdominal pain, by using fuzzy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to discriminate the kind of diseases. They study the relevant acute appendicitis, gastric cancers,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other 12 kinds of diseases.[2] The research include fuzzy neural network and related expert knowledge of various diseases corresponding abdominal pain. Some expert knowledge express with fuzzy neural network, and take advantage of clinical data to train, combined with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achieve certain results in the auxili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bdominal pain. A similar research is: Shen Hong[3] use BP neural networks to identify 3 kinds of ECG-the normal, 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ng Jiaxiang[4]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NN in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making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Zhao Bingrang[5] apply ANN to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y practice by 1200 cases and detect 300 cases, then conduct simulation of 167 cases diagno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ANN diagnosis was 91.02%,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92.79% and 87.05%. Wang Yijie[6]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