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工作管理细则

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工作管理细则
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工作管理细则

2012/8/31

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岩心钻探

地质编录工作管理细则

正文目次

一、开钻前的准备工作 (2)

二、钻孔施工过程中地质编录及一般要求 (3)

(一)一般要求 (3)

(二)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编录 (3)

1、班报表的检查 (3)

2、岩、矿心的整理 (3)

3、钻孔弯曲度测量 (5)

4、孔深校正及要求 (5)

5、检查简易水文观测情况 (6)

6、钻孔地质编录 (6)

三、室内日常工作和资料整理 (10)

(一)室内日常工作 (10)

(二)钻孔资料整理 (12)

四、终孔后的工作 (12)

一、开钻前的准备工作

1、钻孔施工前必须由分队技术负责,分队长签发“探矿工程定位和机械安装通知书”(一式三份)。编录人员协同测量人员按设计要求在现场测定孔位(机场平定后,要进行复测),通知书一份给安装队通知钻孔方位角,方可进行机械安装。

2、钻机安装完毕,编录人员填写“探矿工程施工通知书”一式二份,经审批后,一份送交钻机,一份地质组自存,方可施工。

3、编录人员在开钻前5~7天作出“钻孔地质技术指示书”,按规定手续审批后,交钻探技术人员研究生产技术措施。

4、编录人员会同地质组长,于开钻前,向钻机全体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介绍施工目的,地质情况以及对工程提出要求:如岩石名称、岩矿心完整程度、岩石硬度、是否掉块、漏水、见矿深度、岩矿心采取率、孔径、岩心管理、报表记录、孔斜方位角测量、钻具校正及允许误差、简易水文观测等。

5、开钻时,编录人员或地质组长,到机场检查立轴角度与方位角,木尺刻度是否正确,泥浆槽是否漏水,岩心箱、岩心牌、班报表、钢尺、红漆、毛笔、铅笔、测绳测钟等齐备后,方可开钻。

二、钻孔施工过程中地质编录及一般要求

(一)一般要求

1、钻孔地质编录要作到三边(边施工、边搜集资料、边综合研究)一及时(及时提交编录成果)。开钻后要逐日编录、不得积压,采取“算总账”的办法是不允许的。

2、开孔后第二天要用固定使用的罗盘校正立轴,如有问题,须进行纠正,方可钻进。

3、编录人员要经常检查机场是否有足够的岩心箱、岩心牌,如钻机所用木尺、钢尺计数不清或有短缺者应要求机长更换。

(二)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编录

钻孔开孔后,地质编录人员在机场的编录工作包括:班报表的检查、岩矿心的整理、钻孔弯曲度的测量、开孔校正及要求、检查简易水文观测情况、钻孔地质编录等。

1、班报表的检查

钻进过程中,地质编录人员每天上钻首先要用算盘仔细核对钻程和进尺,要求内容齐全,字迹清楚,数据无误,若有差错,应通知班长或记录员及时纠正。无误后,将日期、班次、相当孔深、进尺、岩心长度、岩心编号等内容逐项抄录。

(1)进尺、累计孔深的检查:根据班报表检查孔深方法是:依次将上一回次孔深,加上本回次的进尺数,即等于本回次的孔深。

前回次孔深+本回次进尺=本回次孔深

具体在钻进时过程中-进尺数是这样要求的:

下钻机时机上余尺提钻时机上余尺=进尺,注意:钢粒钻进时还应从回次进尺中减掉钻头消耗数,否则,加长了孔深。

(2)根据钻具核对孔深:钻具总长度减去钻机高度和机上余尺后与记录孔深相符,说明无误。

孔深=钻具总长-机上余尺-机高

钻具总长=主动钻杆+立根钻杆长+单根钻杆长+岩心管长+钻头长。

2、岩、矿心的整理

地质编录人员在检查完钻探班报表之后,应转入岩、矿心的整理,检查和岩心丈量工作。

(1)岩心管提出井台之后,要挪离孔口一定距离,以免岩心脱落,掉入井内。

(2)一般应将岩心管平放掏出岩心,不得已才将岩心管吊起敲打岩心时,岩心管应斜放,且离地面不应超过二十厘米,要轻轻敲打,落下岩心要及时按先后顺序摆好,严防突然一次脱落,使岩矿心全部混为一团。发现岩心倒置,马上纠正,对

掉块、岩粉、钢粒等应予以剔除。对一些难采心的矿种,可收集岩粉作为参考,但不能代替矿心做基本分析,亦不能参于岩心采取率的计算。

反循环钻进时,必须用岩心箱按顺序接取岩、矿心。

(3)岩、矿心取出之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对松软、粉状、易溶矿心可不冲洗,待泥皮半干时,将其剥掉,用塑料袋或牛皮纸包装好)。

(4)岩心装箱及标号:经过整理的岩心立即装入箱内,将岩心箱横放,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从左到右一行一行排列放入箱中。岩心破裂为数块者,须拼凑复原,无法接连的碎块,按同间隔岩心直径堆放。除了直径过大放不到箱内者,均不得空格。每一回次末尾要填写岩心牌(岩心牌一律用2H~4H铅笔填写,不许用钢笔、圆珠笔填写)。在相当岩心牌位置上用红漆在岩心箱划一横线。

凡大于5×5厘米岩心均需用红漆进行编号。格式为:8 2

5

分式中:8为回次编号,5为回次岩心总块数,2为5块中的第2块。

(5)岩心箱摆满后,应在岩心箱正面长边及左面短边用红漆注明矿区、勘探线、钻孔编号、起止岩心编号及岩心箱顺序号。最后一箱要写上“终孔”二字。

如:雷神庙铁矿区Ⅳ线ZK2(51

3——82

2

)(3)

已装满的岩心箱,不得积压在机场,应随时运到岩心库或指定场地。

从岩心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套工作,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地质编录人员对上述工作质量应认真负责,协同机台共同做好这一工作。

(6)编录人员在机场检查完以后,应对岩、矿心进行系统整理,岩心叉口衔接扣紧,尽量减少人为拉长现象,检查岩心是否编号,有没有倒置现象,岩心牌填写正确与否。然后要重新丈量岩、矿心长度。丈量方法:A、完整岩心断面垂直时按中轴线直接量取。若断口呈斜面时,采用上快长边和下块短边相结合方法或只量到斜面二分之一处。B、遇松软碎块岩心,无法恢复本来面貌时,应据岩心直径及致密程度压缩丈量,亦可用相同直径标准岩心箱盛满为准丈量。

丈量后岩心与原长度有出入,可与钻机记录员共同协商确定,并改变班报表及岩心牌。

(7)鉴定岩石种类,并划分岩石硬度,按部颁十二级岩石硬度分级表确定。

(8)检查岩、矿心采取率是否是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矿体及顶底板围岩3~5米范围内米范围内岩矿心采取率平均不得低于75%(小口径>80%),平均岩心采取率一般不低于65%(小口径75%),矿心采取率连续5米低于75%时,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特殊要求按设计执行,如铝土矿矿层中钻进回次进尺一般不大于0.5~1米,连续连个回次或进尺1~2米采取率低于75%时,要采取补救措施。

汞、岩金、辉钼矿矿层中钻进,平均采取率不低于80%。

当钻程进入矿体上下盘围岩及矿体中时,编录人员应增加现场检查次数。

3、钻孔弯曲度测量

依据设计书对不同钻孔弯曲度和测点要求,督促机班长及时进行测量。一般直孔每百米测量顶角、方位角一次,斜孔每五十米测量弯曲度一次(每百米直孔顶角≦2°,斜孔顶角≦3°,可递增计算)。开孔应加密1~2个测点,不得累计一次测量。

极厚矿体(大于30米岩金为20米)应在见出矿点各增测一次弯曲度,一般只在见矿点增测一次。

实际出矿点与设计出矿点差额,沿倾向不得超过相邻工程密度的10~15%。

弯曲度测量结果由探矿技术人员负责填写通知书,通知地质组长。地质编录人员根据“钻孔孔斜方位角计算表”,求出校正后各测点坐标即X、Y、Z值。

若发现顶角、方位角超出规定要求时,应立即通知分队或大队领导研究解决。

终孔后,探矿人员向编录人员提供系统弯曲度测量资料。

4、孔深校正及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人为的和客观的因素,都会使钻具长度产生误差,所以要定期丈量钻具。

(1)要求:指控每一百米斜孔每五十米校正孔深一次。若遇主矿体时,应在见、出矿部位校正孔深。终孔、中间停钻或发生事故后恢复钻进时应及时丈量钻具,以防偶然误差。

丈量钻具时,必须用钢尺,并由编录人员亲自参加。其方法是:使钢尺紧贴钻杆拉直,读数要准(读到厘米,其后按四舍五入处理)。

孔深=钻具总长-机上余尺-机高

将测量结果分别记在班报表和钻孔地质记录簿中。

(2)孔深校正误差的平差:|校正前孔深-校正后孔深|≦1/1000,不超过误差,可不改正,仍以原记录孔深为准。超过误差时,重新丈量。查明原因,再根据误差大小在钻孔地质记录簿中,由下向上将回次进尺连续分配,直至前一次校正孔深部位。一般按回次分配法进行平差。

计算公式:±?mi=?X

mi Xi=m i±?mi

M2?M1

式中:?X——本次丈量钻具发现的孔深误差值

M2——本次丈量钻具前记录的孔深

M1——上次丈量孔深

±?mi——一回次误差改正数

mi——平差前回次进尺长度

Xi——平差后回次进尺长度

平差后,各回次进尺数总和,应等于它们所在孔段丈量钻具后的进尺长度。

配分后之值用小字清楚填于原数值顶部,将原数值()住,不许擦掉,在班报表上将误差一次改正。

5、检查简易水文观测情况

在没有水文地质人员的情况下,地质编录人员应兼负这项工作。要检查各班是否按要求在每次提钻后,下钻前进行孔内水位观测和在下钻后提钻前进行冲洗液消耗量测定,记录是否正确,各班孔口基准点是否一致。

遇节假日、中途停钻时,要求机长指定专人每八小时测孔内水位一次。

6、钻孔地质编录

(1)钻孔地质编录分层原则:标志层及厚度大于20厘米的不同岩性、不同矿层、不同围岩蚀变均应分层(段)描述。出现下列情况可不单独分层,指在描述中注明XX回次~XX回次特殊特征即可。

A、岩石成分基本相同,仅中间某些段岩石构造或其他特征略有出入者;

B、两层岩石间互出现,可做互层处理;

C、同种矿石类型中出现厚度小于20厘米的不同矿石者。

(2)岩心描述的内容和要求

A、岩心描述的要求

a、钻孔地质编录要随着工程的进展在现场进行,不得在野外收集一些简单的描述和数据,而回到室内追忆进行。

b、岩心描述要做到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对矿体(层)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等重要地段要详细描述,一般岩性只做基本描述。

B、岩心描述的内容

a、基本描述: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及组成矿物成份等。

b、详细描述:除基本描述外,还包括矿化、蚀变现象、古生物、接触关系、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状况及次生变化等。

C、测量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条带、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具体测量的方法是:让量角器的圆心重合于岩心层理、片理。使量角器的直线边平行岩心轴心线,观察岩心上通过量角器圆心的层理、片理等构成的弧线与量角器上哪一分度线相重合,读出这一分度线与量角器0°分度线之间的夹角,即所测岩心轴夹角。

D、选择有地质意义的岩、矿心标本作素描,比例尺选用1/5~1/1。素描图要在地质记录簿相应位置反映出来,防止文图分家。

(3)编录格式

在整理完岩心之后,应对岩心进行逐块观察、分层描述,计算采取率,确定分层界限,开始岩心描述。

其编录格式为:

层号:起岩心编号、长度——至岩心编号、长度

(起分层孔深——至分层孔深)分层岩心长

分层进尺

×100%=分层采取率

岩石名称:

举例:

④ 11次尾0.50~27次头1.00m

(8.55~26.21)13.17

17.66

×100%=74.58%

灰黑色薄层灰岩

分层有以下几种情况和表示方法:

A、一个回次头分一层尚有余表示为:11次头1.00m。

B、一个回次中至另一个回次中分为一层,应表示为:11次尾0.50m~27次头

1.00m。

C、在一个回次中间分为一层,表示为:27次头1.00~1.50m。

D、一个回次刚好分为一层,表示为:30次头0~1.50m。

E、这一回次头至下一回次尾分层表示为:32次全~36次全或32次1.00~30次

1.20m,此处岩长之前不应该加头、尾之类,让第二者一看就知道是次全。

如果是在一个回次中分层,则此回次岩心长度可以分式表示,然后求出相应进尺数及孔深。见附表1。

(4)岩心综合及采取率的计算

除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特殊要求外,一般只计算分层采取率,矿层及其顶底板(3~5米),分层回次要计算回次采取率。

公式:回次岩长

回次进尺

×100%=回次岩心采取率。

分层岩心长度

分层进尺(分层底板孔深?顶板孔深)

×100%=分层采取率

A、岩心综合:鉴于在钻进过程中,对残留岩心忽视或记录不确切,若出现岩长大于进尺现象,可使用配分采取率,改正相应回次的进尺长度,以适应岩心长度。具体办法是:从岩心长度大于进尺的回次起,自下向上进行综合,直到进尺大于或等于岩长为止,求出综合采取率,然后以岩长返求进尺数,最后改正各回次孔深。

如表1:63回次岩长大于进尺,向上综合至61回次,求出综合采取率。

综合采取率=0.80+1.00+1.60

1.00+1.50+1.00

×100%

=3.4 3.5×100%

=97.1%

然后以岩长求进尺:

61回次0。80M÷97.1%=0.82m 采取率97.6%

62回次1.00M÷97.1%=1.03m 采取率97.1%

63回次1.60M÷97.1%=1.65m 采取率96.9%

最后改正孔深:上回次孔深+本回次进尺=本回次孔深

61回次孔深:89.00+0.82=89.82m

62回次孔深:89.82+1.03=90.85m

63回次孔深:90.85+1.65=92.50m

最后一回次综合后必须与原孔深相符,否则需要重新计算

B、岩心完整时,亦可用“上推岩心”的办法计算回次采样率。其方法是使本回次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长度相等(即本回次岩心采取率为100%)。将多余岩心推到上回次计算,但最多不能上推五个回次。如附表1.

以上两种方法,在同一个矿区,可视实际情况选用一种计算。

C、如岩心破碎或成砂状、粉状和不同岩心中钻进而用反循环取心工具采取的岩心,一般不能上推。

三、室内日常工作和资料整理

(一)室内日常工作

1、地质编录人员及时将已换算的钻孔弯曲投影点计算值和可掌握的地质情况与见矿深度,投在地质剖面上,及时指导施工。

2、若地质情况与原设计有较大出入时,需部分改变设计,由编录人员通过地质组提出,经分队技术负责批准后,发出“探矿工程变更任务通知书”。

3、当矿体或其顶底板矿心采取率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进行补心,编录人员在终孔前填写“补采矿心通知书”,通过地质组提出,经分队技术负责批准后,由钻机执行。

4、钻孔岩心劈切后,编录人员应对矿心进行观察,必要时进行补充描述,以便充实完善钻孔原始地质记录。

5、计算分层孔深、厚度、岩长及分层采取率,其数据要求等到小数后二位,采取率只算到小数后一位。

(1)分层孔深的计算:分层孔深是在岩心综合基础上进行计算的,具体算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A、在一回次内岩石分层,按下列公式:

分层孔深=分层回次止孔深-(分层回次下段岩长

分层回次采取率

或分层孔深=分层上一会次止孔深+(分层回次上段岩长

分层回次采取率

B、两个回次间分层:

分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

C、空管回次分层时:

分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

6、岩心采样的计算方法(岩心劈切法的算法)

(1)岩心采样划分原则:

A、不同品级、不同矿石类型应分别划样;

B、同一矿区样品长度应基本一致(按设计要求划样)。如样长超过规定二分之一时,可划分为另一样,小于规定长度二分之一时,可合于前一样品内;

C、不同孔径矿心及矿心采取率相差较大时,原则上不应合并在一个样品中;

D、采样线要截穿全矿区,紧接矿体上、下盘围岩应有1~2个样品控制。

(2)岩心劈切表的计算:每次校正完孔深,根据需要算样,此项工作是在岩心综合后进行的,每算完一次样,劈切表需经第二者100%检查,无误后方可划样,劈切。

A、公式:岩长=进尺×采取率进尺=岩长

采取率

B、岩心劈切的几种情况:钻孔采样计算,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a、在一个回次尾部刚好取完一个样,如5次尾0.80m,应在劈切表“次—尾”一栏填上“5次—0.80”。

b、本回次取一个样尚有余,如6次头0.70M应在劈切位置中“次—头”一栏填“6次—0.70”。

c、在一个回次中间取样,如6次头0.70—1.40m在表中“接切、次全”一栏中填“6次—0.70,不能写成”6次头0.70——1.40“。

d、样品跨这一回次尾部及下一回次头部,如6次尾0.30—7次头0.50m,分别在“次—尾“一栏中填”6次—0.30“及”次—头“一栏中填上”7次—0.50“。

e、样品跨数个回次者,如7次尾0.20M,8次全(0.30)9次头0.30m,则在“次—尾“一栏填”7次—0.20“。在”接切、次全“一栏填8次—0.30”,在“次—头”一栏填上“9次—0.30”即可。

f、样品刚好在几个回次中取完,如10次全(0.80)11次全(0.20m)应在“接切、次全”一栏中填上“10次—0.80、11次—0.20”。

C、岩心劈切的要求

a、岩心样品要求沿长轴劈切二分之一,所取样品与留存箱内岩心重量相差不得超过10~20%,不合格者,需补采或重采。

b、岩心劈切时,应沿主要标志面(矿脉、层理、片理等)的倾斜方向,还应考虑矿化强弱分布情况,以免两半矿心含量不均,引起品位误差。

c、岩心为碎块状、粉砂状时,取样应将较大块打碎拌匀,用四分法采取其中一半作为样品。

d、样品界限和编号,用红漆在岩心箱内具体位置上编写划好,并附上箭头。

e、所留岩心仍予以编号,岩粉用塑料袋或牛皮纸包好,并附以标签。

f、加工过程掉下的粉末碎块,亦应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化验和保留样品中。

g、劈样工劈完样品后,连同采样登记簿交地质编录人员进行质量检查,无误后,可填写送样单,岩石箱可入库。

(二)钻孔资料整理

1、钻孔全部计算数据要经过自检,认为没有问题时,提交地质组长或指定专人进行100%检查,分队负责抽查30%,岩石分层与描述应由分队负责技术或地质组长、综合组等进行复查,复查结果在补充描述一栏批注填写。

2、钻孔每进行一段,经孔深校正、综合计算、岩心复查后可进行柱状图编制。

3钻孔所送光薄片和化学分析结果收到后,要根据鉴定、分析结果对原始地质记录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甚至更改岩石名称,分析结果要及时登记。

4钻孔柱状图格式及要求

(1)编制钻孔柱状图的要求:

A、钻孔柱状图用统一图式、图例,随工程进展而及时进行;

B、比例尺一般选用1/200;

C、为减少图符长度,对于岩性简单的厚大岩层,可选用截缩法表示;

D、柱状图中对岩层采用水平法表示。

(2)钻孔柱状图式

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一半应包括回次、回次进尺、岩心和矿心采取率、层位、分层孔深、分层厚度、标志面与岩心轴的夹角、岩性柱状图、岩心描述、取样情况、化验结果、钻孔弯曲度等。根据需要可增加简易水文观测、测井结果、标本号码等内容。

四、终孔后的工作

(一)地质编录人员在终孔前将钻孔质量验收所需项目:如岩矿心采取率、岩心管理、原始报表记录情况、钻孔弯曲度的测量、孔深校正误差、简易水文观测等进行系统整理,与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会同水文、探矿人员、机班长、分队长等到现场检查工程质量。

(二)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由编录人员填写“探矿工程终止通知书”一式二份,经分队技术负责、分队长批准后,送探矿部门,一份自存,方可终止钻进。

(三)终孔后系统测定钻孔天顶角、方位角,校正终孔深度,测稳定水位,如有补心地段,亦要进行弯曲度测量和孔深校正。

(四)编录人员应协同水文人员,根据含水层、含水构造以及矿层数目,提出个孔段封闭要求,会签“封孔登记表”,交探矿部门设计后,由施工单位执行。

(五)钻机搬迁后,需在孔口埋石树立标志,复测孔口坐标。

(六)钻孔终孔后,编录人员认真填写“钻孔质量验收报告”,对钻探工程进行全面验收。

(七)终孔后尽快计算好采样数据,及时采集各类样品及标本,光薄片等。

(八)完工钻孔应作出地质小结其内容为:

1、钻孔设计目的与施工结果

2、钻孔质量的评述

3、概述钻孔地质矿产特征(主要地质成果及地质矿产新的认识)

4、本孔遗留问题及经验教训

(九)钻孔完工后应在5~7天提交全部钻孔资料,交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检查验收。提交资料有:

1、钻孔原始记录簿

2、钻孔结果、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登记表

3、钻孔各类采样登记表

4、各种鉴定、实验、分析报告

5、简易水文地质资料

6、封孔设计及封孔登记表

7、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8、工程施工各类通知书

9、钻孔地质柱状图

10、物化探测井资料

11、岩矿心标本实物资料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前言 本规程包括了岩心钻探工程设计得编制、钻探方法与设备选择、通用得工艺方法、冲洗介质及施工守则、钻孔质量保证、钻探施工得人身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得内容,就是不同领域岩心钻探工程及各种专项钻探工艺技术方法得基础性规程。 本规程就是地质岩心钻探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与检查验收等各项工作得重要依据与准则。对于不同得勘查对象、勘查阶段、勘查目得而有所变更得一些特殊要求与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得规程、规范或通过协议、合同做出明确规定。 本规程就是遵循GB/T 1.1—2009得起草规则,首次以技术标准形式发布。 本规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达、赵国隆、肖亚民、陈星庆、汤松然、孙建华、张林霞、刘秀美、戴智长。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钻探施工过程所有工序得技术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 本规程中对“岩心”得界定就是广义得,指能采集到得各类岩石样品,即除圆柱状得岩心外,也包括各种岩块、岩样与岩屑,故各种反循环连续取心也被纳入岩心钻探得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工程勘察、工程施工、水文水井钻探与油气井钻探得小口径钻孔施工,可参照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孔深3000 m以内得钻孔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得应用就是必不可少得。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得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得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得结构与编写 GB/T 3787手持武电动工具得管理、使用、检查与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 GB 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T 9151钻探工程名词术语 GB 15848铀矿地质勘查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规定 GB/T 16950金刚石岩心钻探钻具设备 GB/T 16951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钻具设备 GB/T 18376、2硬质合金牌号第二部分:地质、矿山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GB 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AQ 2004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DZ/T 0032--1992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DZ/T 0053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规程 DZ/T 0054定向钻进技术规范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88地质钻探用钻塔系列 3 基本规定 3、1 钻孔口径系列 地质岩心钻探口径系列就是钻探工程最基础得规定,依照国际通用得标准采用R、E、A、B、N、H、P、S作为代号,规格代号及对应得公称口径见表1。 表1 规格代号及对应得公称口径规格代号 单位为毫米 公称口径只代表理论钻孔口径尺寸,以便于统一钻具得规格系列,实际得钻头、扩孔器外径尺寸可根据不同得钻进方法与地层情况在合理范围内确定。3、2 钻孔深度

工程地质勘察钻孔钻探技术要求

人民路五期安置房场二期工程场地 钻探技术要求 1.、终孔标志 取样孔及标准贯入实验钻孔均进入碎块状强风化碳质泥岩5.0~8.0m,一般性钻孔进入碎块状强风化碳质泥岩3.0~5.0m。 2、勘察方法 2.1钻探:所有钻孔(包括技术性控制孔、一般性钻孔)均进行全孔段取芯,所有岩芯均应按回次顺序排放,并加贴岩芯牌。钻探班报表应及时跟踪记录,严禁事后追记,对钻探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及时与现场负责人进行汇报。 开孔冲击钻进,待测得初见水位后,回转钻进,套管及泥浆护壁,全孔取芯,岩芯采取率:填土为80%以上,粘性土为85~100%,砂土为60~80%,强风化岩大于60%。 2.1钻孔孔径的要求应满足供室内试验的要求,钻孔孔径应为91-110mm;对软质岩或风化岩钻孔孔径91mm。 2.3遇土层变层,立即停钻,丈量机上余尺,计算土层深度。地层的分层高程误差控制在0.05m~0.1m之内。 2.4取样时保证孔底残留的浮土厚度不大于取土器废土段的长度(10cm),击入深度不允许大于取土器的有效长度 在做标贯前应清理孔底沉渣,保证孔底干净。准确记录标贯试验位置及锤击数。 2.5所有钻孔开孔冲击钻进,测初见地下水位,在终孔24小时后,

测稳定地下水位。所取水样应注明取样地点、日期、取样深度。 若发现不符合规范、规程的取样或标贯试验,现场地质员有权利废孔。 3、现场测试 3.1、标贯:在标准贯入实验钻孔中测试,每2.0m一个,必需严格执行(需进行杆长修正)。 3.2、动力触探:选5~6个有代表性的钻孔进行动力触探(素填土和卵石层中)。 4.、现场取样 4.1、水样:计划总共采取3组水样,水样采取前钻孔应适当洗孔。 4.2、土样:在取样孔中采取,间距2m 一个,每层土样不能小于10组。 5、现场管理 5.1、施工人员必须规范作业,文明施工。 5.2、野外施工结束后,应将施工场地整理干净交付甲方。交底人:接收人: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完整

中华人民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1.1 主题容 本规程规定了水文地质钻探与水井钻探各项生产活动的技术工作要求及有关工艺操作规定。 1.2 适用围 本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普查、水文地质初步勘探与详细勘探以及水井(含矿泉水井及低温地热井)钻探工程,是进行钻探设计、施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准则。 本规程不适用于高温地下热水和地热能开发钻井工程。 2 引用标准 2.1 直接引用标准 GBJ 2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 9808 水文水井钻探管材系列 GB 9809 水文水井钻探用套管、岩心管、取粉管螺纹 GB 9810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杆 BG 9811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铤 BG 9812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杆接头 DZ 1.3 硬质合金岩心钻探管材螺纹 DZ/T 0008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柱特种接头 DZ/T 0017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DZ/T 0055 水文水井钻探用硬质合金钻头 DZ/T 0056 水文水井钻探用三牙轮钻头 DZ/T 0057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粒钻头 2.2 配合使用的标准 GBJ 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 水方地质普查、勘探规 岩心钻探规程 3 总则 3.1 目的、任务 水文地质钻探是水文地质普查、勘探工作中取得地下水文地质资料的主要技术方法,也是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进行钻井工程的唯一技术手段。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水文地质测绘、水 文地质物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含水层的岩性、层次、构造、厚度、埋深分布及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和参数,解决和验证水文地质测绘和物探遥感工作中难以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和依据。同时,在“以探为主、探采结合”成井或专门打井后开采地下水,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城镇居民及干旱地区人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或矿泉水饮料,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3.2 钻探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3.2.1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先水文地质测绘与物探,后钻探施工以及坚持“先踏勘、后设计”和“先设计、后施工”的工作程序,即必须在水文地质测绘和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布置水文地质钻孔,以及坚持没有地质、施工设计,不准施工开钻的原则。 3.2.2 对于探采结合钻孔,应本着“以探为主,探采结合”的原则进行,即应满足“探”为主,在获取准确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同时结合成井。 3.2.3 水井钻探工程应在有充分水文地质资料的地区进行,并在钻探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收集和论证水文地质资料,严格按照成井工艺规程要求成井。 3.3 钻探工作的基本要求 3.3.1 水文地质钻探是以获取准确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满足地质设计要求,达到地质设计目的进行的,因此,要本着需要与可能的精神,在进行钻探设计和施工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最优方法与工艺,满足地质设计要求。同时,要努力提高地质、施工设计的准确程度,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计不当而造成的损失。 3.3.2 在钻探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都要始终贯彻“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和“质量第一”的原则,推广应用钻探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活动中,既要反对单纯追求进尺,忽视工程质量的倾向,也要反对忽视安全和不注重经济效益,片面追求脱离实际可能或超越规程规的技术要求。 3.3.3 要搞好钻孔各项原始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工作。提交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可靠,对伪造钻孔原始资料数据者,必须严肃处理。 3.3.4 从事水文地质及水井钻探的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本规程。但本规程中有些条款只是一般性和原则性的规定要求,在贯彻执行时允许施工单位依据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此外,有关现场管理制度,可参照DZ/T0017和岩心钻探规程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4 钻孔类型、结构与施工设计 4.1 钻孔类型 4.1.1 地质孔 通常只在小、中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中布置,一般要通过钻探取心进行地层描述和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但不进行抽水试验。 4.1.2 水文地质孔 在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普查与勘探中布置,一般要进行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必要时要进行多(群)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以获取不同要求的水文地质参数,评价与计算地下水

地勘钻探技术要求

《地勘钻探技术要求》 1、严格按所定孔位施工。 2、钻进度、岩土分层深度的量测误差不大于5cm。 3、单孔钻入中风化基岩的深度,岩土分层深度以本方案确定的孔深为准。 4、岩心票、斑报表,必须及时、准确、不允许作回忆录。 5、岩心摆放必须整齐、有序。 6、对部分特殊孔岩芯进行拍照并附于报告中除按以上要求进行之外,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土层中严禁送水钻进; ②土层钻进严禁超管进尺,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出一般不得超过1.5米; ③钻探操作员要随时注意钻进情况并作好记录,如软硬变化、钻具坠落、卡钻、埋钻返回颜色,样块等现象。 ④加强岩心管理,每回次岩心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原则,顺序放置,并按四次详细填写岩心票; ⑤及时填写钻探班报表,做到量出记录准确,内容完整,认真做好简易水文观测记录(初基水位,静止水位、涌水、漏水等)。每孔必须进行孔深验证,允许误差范围为±了0.05m,封孔后,班报表应由机长及记录员签证。

一、现场地质编纱要求: 1、粘土层应描述成因、颜色、状态深度等; 2、岩体的描述包括颜色、岩性、结构、构造、结构面、岩层厚度和风化程度; 二、测量、测试技术要求 钻孔测放,高程测量,岩、土样的采取试验应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 三、取样测试 采取的岩、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室外剪切试验,测度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四、关键过程界定 本项目中地调、钻探、岩、土样采取现场数据收集,室内资料整理为关键过程。 五、工作流程 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室内资料整理。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项目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在施工作业前制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施工作业场地应搭设围墙,并写标志语“此地施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等字样” 七、提高交技术成果 按照国家规范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包含总平面位置,勘察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岩、土试验成果报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XX矿可行性论证工作方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要求为了满足方案编制需求,需要沿矿区周边共布置水文地质钻孔X 个,孔深约X米;工程地质钻孔约X个,孔深约X米;洛阳铲孔X 个,孔深X米。见《XXXXX探孔布置图》。 1、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成井做长观孔) (1)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①.水文地质勘探抽水孔(井)的钻探方法:采用清水钻进,滤水管部分采用钢花管缠丝包网,过滤管直径要求:松散层不小于127㎜,基岩不小于110㎜;抽水试验孔终孔直径要求:较过滤管直径大1~2级,填料时大150~200 mm;过滤管长度要求:含水层厚度≥30m,长度取20-30m;含水层厚度<30m,长度与厚度一致。基岩中,当孔壁稳定或溶洞充填物较少时,可不设置过滤器,钻孔直径不小于91㎜。施工完成后,采用空压机与水泵联合洗井。 ②.观测孔的钻探方法,采用清水跟管钻进,孔径90mm;滤水井管采用PVC管,管径75mm;滤水管采用PVC管穿孔钻眼包网,长度2~3米。 ③.抽水孔(井)钻探过程中按工程勘察的控制孔进行地层描述,同时进行取样,钻探中每2米取样一个,变层加取,重量1kg左右,必要时进行测试。 ④.洗井要求: a.对水文地质勘探抽水孔(井)采取空压机与水泵联合洗

井方式,达到水清砂净。 b.对观测孔采取反冲洗方式洗井,即向观测孔注水,并利用空压机吹洗,交替进行。 ⑤.滤水管制作: a.滤水管采用钢花管缠丝包网。 b.规格:管径Φ110mm。采用Φ110mm钢管制作,每5~10cm 钻一个3~5mm孔,笼外缠聚乙稀加强丝。底部封闭。过滤网,网眼直径:(2~2.5)d cp滤水管长度不超过5.0m。 ⑥.井管下入: a.下过滤器前用符合标准清孔。 b.用直接提吊法下过滤器,接头处可以焊接或套接。 c.下放过程中要慢、稳、不能刮靠孔壁。 d.井孔垂直度不超过1‰。 ⑦.填砾: a.填砾时必须保证滤水管平直、居中。 b.必须沿过滤器四周均匀连续填砾。 c.投砾量超过滤水管顶部2~3米。 ⑧.洗井: a.投砾后立即向孔内注入清水,将泥浆替出。 b.下入潜水泵抽水,采用抽灌洗井法,先进行抽水,再进行孔口灌水,交替进行。 c.洗井时要经常观察孔口排水的水质变化,不含泥浆或钻粉等污染物质即可。 d.洗井时应定时(半小时)观测一次出水量。 e.根据底层情况,适当调节洗井强度和时间,细颗粒地层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1 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1.1 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到设计院、地矿、气象、农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1.1.2 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A、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河道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且为了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的布置提供依据。 B、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重点查明地基稳定和现有河道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地面沉降等,地面陡坡、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可能调查调查精度按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控制。 1.1.3 钻探技术要求 拟采用XY-1型回转式油压岩芯钻机钻探,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钻探回次进尺:软土层小于或等于1.0m,其它土层一般不超过1.5m。 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强风化岩 > 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岩芯有序摆放在钻孔旁并填好标示牌,拍照留档。 孔深误差:钻进深度内的误差控制在士5cn以内。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洞壁和底部的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1.1.4 勘察取样技术要求

①取土样:在钻孔中采取土试样,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9版)(第9章第4节)有关规定执行。②取样间距:表层0?3m取土间距1.0?1.5m,变层加取,土层较薄(厚度 0.5?1.0m)时均应取样;3?15m深度范围内每隔1.5?2.0m取样;15?20m 深度范围内每隔3.0?3.0m 取样。 ③取样方式:对软土层采用敞口式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可塑-硬塑黏性土采用锤击普通取土器取样;对中粗砂(或粗砾砂)层,取标贯器内的芯样或采取扰动样。 ④场地要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 1 . 1 . 5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A、标准贯入试验 为测定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利用地区经验对黏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 试验要点:清干净孔内残渣及扰动土,准确丈量孔深,做好记录。具体技术操作重点如下: ①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 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 行试验; ②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 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 ③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 达30cm 时,可记录50 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2020年_地质岩心钻探金刚石扩孔器检测规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代号及符号 (1) 5 金刚石扩孔器检测 (1) 5.1 扩孔器几何尺寸的检测 (1) 5.2 扩孔器螺纹检测 (2) 5.3 扩孔器胎体裂纹的检测 (5) 5.4 扩孔器胎体与螺纹同轴度的检测 (6) 5.5 孕镶扩孔器金刚石分布均匀度的检测 (6) 5.6 表镶金刚石在扩孔器表面出露数量的检测 (7) 5.7 扩孔器胎体与钢体粘结强度检测方法 (7) 参考文献 (9)

地质岩心钻探金刚石扩孔器检测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质岩心钻探金刚石扩孔器的几何尺寸、胎体性能及其他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金刚石扩孔器的检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金刚石扩孔器的检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950-2014 地质岩心钻探钻具 DZ/T 0278-2015 地质岩心钻探扩孔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扩孔器外径outside diameter of reaming shell 扩孔器金刚石层外表面的直径。 4 代号及符号 参见GB/T 16950-2014第4章代号及符号。 5 金刚石扩孔器检测 5.1 扩孔器几何尺寸的检测 5.1.1 扩孔器检测准备 扩孔器检测准备步骤如下: a)用80#砂纸将扩孔器胎体的外径打磨,除去石墨等杂质。 b)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将打磨表面擦洗干净,空气中晾干。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前言 本规程包括了岩心钻探工程设计的编制、钻探方法和设备选择、通用的工艺方法、冲洗介质及施工守则、钻孔质量保证、钻探施工的人身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不同领域岩心钻探工程及各种专项钻探工艺技术方法的基础性规程。 本规程是地质岩心钻探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检查验收等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准则。对于不同的勘查对象、勘查阶段、勘查目的而有所变更的一些特殊要求和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的规程、规范或通过协议、合同做出明确规定。 本规程是遵循GB/T 1.1—2009的起草规则,首次以技术标准形式发布。 本规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达、赵国隆、肖亚民、陈星庆、汤松然、孙建华、张林霞、刘秀美、戴智长。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钻探施工过程所有工序的技术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 本规程中对“岩心”的界定是广义的,指能采集到的各类岩石样品,即除圆柱状的岩心外,也包括各种岩块、岩样和岩屑,故各种反循环连续取心也被纳入岩心钻探的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工程勘察、工程施工、水文水井钻探和油气井钻探的小口径钻孔施工,可参照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孔深3000 m以内的钻孔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3787手持武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 GB 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T 9151钻探工程名词术语 GB 15848铀矿地质勘查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 GB/T 16950金刚石岩心钻探钻具设备 GB/T 16951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钻具设备 GB/T 18376.2硬质合金牌号第二部分:地质、矿山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GB 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AQ 2004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DZ/T 0032--1992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DZ/T 0053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规程 DZ/T 0054定向钻进技术规范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钻探技术要求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 技术要求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目录 第一章依据 (1) 第二章项目管理 (1) 第三章钻探技术要求 (4) (一)岩芯采取率 (二)回次进尺 (三)钻探过程 (四)钻探记录 (五)取样和试验 第四章复杂与特殊条件钻进 (7) 第五章水文试验钻孔 (12) 第六章终孔 (14) 第七章封孔 (14) 第八章提交资料 (15) 第九章检查验收 (15) 第十章一般安全防护规定 (16) 附录1-钻探原始记录的标准作业 附录2-钻探检查与验收 附表A-钻孔工艺技术标准 附表B-钻孔记录技术标准

第一章依据 本钻探技术要求是根据《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不良地质勘察规范》(TB10027-2001)、《铁路工程地质特殊岩土勘察规范》(TB10038-200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等规范,结合目前铁路勘察工作汇编的钻探技术要求。由于各勘探项目各有特点或侧重,故各项目勘探应以相关的各种现行规范和项目负责人的技术交底、勘探作业细则、钻孔任务书的要求为准。勘测期间各测段应根据本测段具体情况补充有关钻探技术要求。钻探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目的规定和要求。 第二章项目管理 一、各勘探单位必须成立现场的勘探项目部(经理部);必须设有技术、质量、安全的专职领导,并不能擅离工地;根据机组和工点情况配足现场的专职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承担的项目特点,制定明确的安全、质量、技术、工艺等制度或要求,如岗位责任制(含经理部和机组各岗位)、作业流程和责任人、技术工艺要求、交接班制度(含交接班记录)、作业场地的环境、安全、质量控制和自检措施等,并严格执行。现场的各勘探项目部、机组、人员必须挂牌或有明确标识。如需撤换机组、机长、记录员,必须通过现场指挥部、地路处经计室考核同意备案,否则不予验收计价。 二、各单位的机组必须按照合同项目进度、质量要求和有关钻孔孔深、孔径、钻探工艺以及施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配置足够的各项钻探、测试、试验的设备、钻具和工具。终孔直径一般大于91mm。 三、在钻探准备阶段及钻探过程中应与甲方技术人员及孔内测试人员密切联系和配合,保证测试、试验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遇特殊情况通知应及时通知甲方技术人员。 四、钻孔质量检查:各单位的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履行质量自检责任,并留下自检记录随时提供甲方或监理检查。甲方的检查一般为飞行检查、中间检查和验收检查。常在被抽检的钻孔附近0.5米范围内布置检查孔,由甲方地质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质量核定。检查孔完工后需及时整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原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由甲方地质技术人员提出质量检查报告,作为钻探质量评定的依据。 五、严格执行钻孔任务通知书。

岩心钻探规程

岩心钻探规程 总则 一、本规程主要是对固体矿产岩心钻探的各项生产活动作出的规定,不包括水文地质钻探、工程地质钻探以及油、气钻探等内容。 二、本规程主要以原国家计委地质局一九七二年颁发的《岩心钻探规程(试行)》、一九七七年国家地质总局颁发的《金刚石岩心钻探操作规程》和一九七九年颁发的《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操作规程》为基础,并总结了近些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经补充、修订而成的。 三、本规程是岩心钻探设计、施工、管理、检验等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准则,各地质勘探的现场操作人员、科研设计人员和技术、行政管理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四、本规程各条款,是对岩心钻探作出的一般性和原则性的规定要求。在贯彻执行本规程时,各局、队可因地制宜地制订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 五、本规程规定的各项钻探工程质量指标,是一般情况下应达到的要求。当工作矿区因处于不同普查勘探阶段而需要有不同要求或因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改变上述要求时,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由地质和探矿部门共同商定,在地质设计(或合同)中提出具体要求,按部有关设计审批的规定报批,经批准后实施。钻孔质量等级的划分按部计划司制订的“地质工作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中有关规定执行。 六、本规程自颁发之日起正式实行,原同类规程即行作废,其它有关规定与本规程有不符之处,以本规程为准。 七、本规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地质矿产部。 第一章钻进方法、钻孔结构及钻探设备的合理选择 第一节钻进方法的选择 第一条按与钻进工艺有关的几个特性将岩石做如下分类 1.按硬度的大小分为四类,按可钻性的高低分为十二级,其相应关系为: (1)软--可钻性1~3级; (2)中硬--可钻性4~6级;

2018年地质岩心钻探钻具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地质岩心钻探钻具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概况 (3) 二、行业监管体制和产业政策 (4) 1、行业监管体制 (4) (1)行政监管部门 (4) (2)行业协会 (6)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7) 三、行业竞争情况 (8) 1、上游行业 (9) 2、下游行业 (9) 四、行业发展趋势 (9) 五、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1) 1、技术障碍 (11) 2、品牌障碍 (11) 3、资金障碍 (11) 六、行业市场规模 (12) 七、行业风险特征 (14) 1、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小 (14) 2、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 (15)

一、行业发展概况 地质勘查(工作)即通常意义的地质工作,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层、地质构造、地下水、矿产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 随着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的提出,地质工作被赋予新的内涵。地质工作服务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防灾减灾,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于海洋强国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如:近些年来地质工作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地质工作合作及国际地学交流,油气资源勘查、“水工环灾”勘察;围绕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开展能源与战略性矿产勘查,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地球深部探测、深海探测、大洋极地地球科学考察、深空对地观测、页岩油气调查、铀矿调查,“三稀”矿产勘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围绕国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在重要城市群和地区、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地质服务优势,开展城市地质、灾害地质和民生地质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地下水和地热资源利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地质工作;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污染区域、地块详查评估,服务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地质遗迹调查打造特色地质旅游资源,

地堪钻探合同范本(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5861-41 地堪钻探合同范本(完整 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地堪钻探合同范本(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XXXXXXXX(以下简称甲方)与XXXXXX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经过友好协商,就《XXXXXXXXXX钻探施工》取得共识,签订本合同,供双方共同遵守。 1工作目的任务 在前期地质、物探工作基础上,以地质及钻探验证为主要方法,初步查明矿体分布的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及矿体的连续性;大致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征等情况,初步评价矿石的经济价值。评价区内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体,为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2 实物工作量 2.1 预设钻孔3个,预计钻探工作量1190m。主要包括设备运输、安装、拆卸,钻进、护壁、取芯、

校正孔深、填写班报表、简易水文观测、封孔等。 2.2 地质工作主要包括:钻孔布设、井斜测量、钻探、岩心地质编录、样品取样分析、综合研究、图件编制及总结报告编写等工作,具体设计实物工作量见附表。 3 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3.1 技术标准 乙方实施各项工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包括:GB/T18314—20xx《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41—20xx《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xx地形图图式》和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92《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908-20xx《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DD20xx-01《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岩心钻探规程》(DG/1982)和《钻探安全技术规程》等执行。 3.2 钻探施工技术要求 3.2.1 钻孔结构:要求终孔口径不小于Φ75;

_地质岩心钻探规程_DZ_T0227_2010_正式发布实施

开钻,该孔在钻探取样过程中,在133.5~135.5m、142.9~147.7m、165.3~165.5m三个层段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在同一地区实施了DK-2、DK-3及DK-4钻孔,并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样品[9]。钻进过程中,采用大直径快速取样及低温泥浆护孔护心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在高原冻土地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和取样钻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而言之,新能源的勘探开发离不开钻探技术。 7结语 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经济发展模式。/人口、资源、环境0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共同面临的三大主题。地质工作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直接涉及/资源0和/环境0两大主题。/资源0是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而/环境0则是建设和发展的载体。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勘探开发低碳洁净能源、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有效储存已排放的CO2都离不开探矿工程技术的支撑。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自身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植被,可间接服务于碳汇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金昌.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2):1-5. [2]胡汉月,等.Sm arM t ag定向中靶系统工业实验研究[J].探矿工 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4):6-10. [3]颜纯文.我国非开挖行业现状与展望[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 工程),2010,(10):56-60. [4]耿建国,等.煤矿瓦斯抽排井套管强度校核计算方法探讨[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10):78-81. [5]张金昌.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及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J].探 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9,(8):1-6. [6]卢予北,等.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研究[J].探 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10):35-39. [7]冉恒谦,等.我国干热岩勘查的有关技术问题[J].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2010,(10):17-21. [8]孙友宏,等.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及进展[J].探矿工程(岩 土钻掘工程),2010,(10):30-34. [9]张永勤.国外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现状及我国水合物勘探进展 [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10):1-8. 5地质岩心钻探规程6(DZ/T0227-2010)正式发布实施 本刊讯地质岩心钻探技术涉及地矿、冶金、煤炭、有色、核工业、化工、建材等各工业部门,是资源勘查最主要、最直接的技术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钻探规程是钻探施工应遵循的准则,是实现探矿工程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我国岩心钻探规程编制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部门内部的行政规定,一些内容已经与地质勘查体制变革和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到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工作。 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求,钻探规程修编工作于2009年初启动。2010年2月,5地质岩心钻探规程6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评审。8月,通过国土资源行业技术标准委员会勘查专业分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上报国土资源部主管部门。经国土资源部批准,5地质岩心钻探规程6作为国土资源行业技术标准(DZ/T0227-2010)于2010年11月11日发布,2010年12月31日实施。 5地质岩心钻探规程6(D Z/T0227-2010)包括钻探工程设计、钻探方法、钻探设备、冲洗液与护壁堵漏、钻孔轨迹测量、孔内事故预防和处理、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管理等19章和2个附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5规程6全面规范了地质钻探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对提升钻探工程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提高矿产资源评价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5规程6强调按照设计进行施工的原则。首次统一了钻孔公称口径,为钻探方法转换及钻具标准的修订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充实了金刚石钻进、绳索取心钻进内容;新增了冲击回转钻进、定向钻进、空气反循环钻进等技术规定;在安全生产和健康环保方面借鉴了国家相关标准和石油钻井先进技术成果,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趋势。 5规程6在编制中注意了与有关行业相关规程的协调性,编制工作程序和成果表达形式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及相关规定,结构和文体统一,格式、表述、符号符合要求。 5规程6归口单位为国土资源部,提出部门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起草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著名钻探技术专家王达教授担任主编,编写组成员有赵国隆、萧亚民、陈星庆、汤松然、孙建华、张林霞、刘秀美、戴智长等资深专家和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 5地质岩心钻探规程6(DZ/T0227-2010)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印刷出版,国土资源标准化中心负责征订。 (孙建华供稿) 4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年第37卷第12期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及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及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在我国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下,我国的钻探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进行了自主创新,无论是在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预警、检测、整理过程中,还是资源勘测工作中,钻探技术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让我国的现代化社会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对钻探技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进行有效保障,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标签:地质岩心钻探技术资源勘测 自钻心技术得以发明至今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从未对钻心技术停止过研究。鉴于地质钻探技术在我国社会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地质钻探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可以让我国资源勘测过程中的精确度大幅度提升,还可以对缓解我国当前的资源短缺问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钻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对钻探技术在我国实际应用过程中起到的效果进行了阐述,为地质钻探技术未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1钻探技术发展概述 早在十八世纪中期便出现了人力驱动的天然金刚钻头和岩心钻机,紧接着蒸汽动力得以发明,而将蒸汽动力运用于钻心机是在十九世纪才开始的,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液压技术也开始被运用到钻心机中,不仅如此,可以对钻心机进行实施调速的变速箱也在二十世纪初期发明了出来,从而让钻探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动。在质量不断提高的液压元件和不断发展的静液压传动技术的推动下,控制式动力头式钻机和全液压驱动钻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得以诞生,从而开创了岩心钻探技术的全新发展空间与方向。 从最初的机械传动发展到液压技术的运用,最后实现智能化和全液压动力,岩心钻机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如此,诸如潜孔钻、孔底电钻、螺杆钻等孔底动力钻具在高速发展后也达到了专业作业水平。 继金刚石钻头在十九世纪中期出现后,紧随其后的是铁砂钻头,而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期,硬质合金技术也得以运用,它的发明使得全世界第一个人造金刚石得以在一九五四年制造出来,之后,硬质合金技术在钻探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把给进式钻机才开始从前苏联逐步引进到我国。之后,我国着手开始研究和仿制钻探机的工作,在深入研究制作原理之余,还不断参照国外的研究案例,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将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灵活运用于研究中,最终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了全新的岩心钻机,迎来了我国岩心钻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继YL岩心钻机后,我国还不断自主研究制造出了XY、CS 等不同类型的岩心钻机。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金刚石钻进技术在我国得

地质勘测标准精选(最新)

地质勘测标准精选(最新) G11615《GB/T 11615-2010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13908《GB/T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察规范总则》 G13923《GB/T13923-2006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16453《GB/T16453.1~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16792《GB/T16792-1997 中国含油气盆地及次级构造单元名称代码》 G17036《GB/T17036-1997 铀矿地质样品中锗的测定:光度法》 G17108《GB17108-1997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G17228《GB/T17228-1998 地质矿产勘察测绘术语》 G17296《GB/T17296-2000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17361《GB/T17361-1998 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鉴定方法》 G17412.1《GB/T17412.1-1998 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17412.2《GB/T17412.2-1998 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17412.3《GB/T17412.3-1998 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17502《GB17502-1998 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 G17503《GB17503-1998 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17504《GB17504-1998 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17740〈GB17740-1999 地震震级的规定〉 G17741《GB 17741-2005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17742《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烈度表》 G17766《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18207.1《GB/T 18207.1-2008 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G18207.2《GB/T 18207.2-2005 防震减灾术语:专业术语》 G18208.1《GB/T 18208.1-2006 地震现场工作:基本规定》 G18208.3《GB/T 18208.3-2011 地震现场工作:调查规范》 G18208.4《GB/T 18208.4-2011 地震现场工作:+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G18340.1《GB/T18340.1-2001 地质样品有机地化测试:轻质原油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G18340.2《GB/T18340.2-2001 地质样品有机地化测试: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方法》 G18340.3《GB/T18340.3-2001 地质样品有机地化测试:重馏分石油饱和烃族分析方法》 G18340.4《GB/T18340.4-2001 地质样品有机地化测试:重馏分石油芬芳烃族分析方法》 G18340.5《GB/T18340.5-2001 地质样品有机地化测试:岩石有机物和原油饱和烃分析方法》 G18340.6《GB/T18340.6-2001 地质样品有机地化测试:汽车族组成分析方法》G18341〈GB/T18341-2001 地质矿产勘察测量规范〉 G18507《GB/T 18507-2014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G18508《GB/T 18508-2014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G18602《GB/T18602-2001 岩石热解分析》 G19231《GB/T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 G19531《GB/T19531.1~4-2004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