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复习提纲

科学哲学复习提纲
科学哲学复习提纲

科学哲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可检验性

科学追求的是经验的知识,科学与非科学最明显的界限之一就是它的经验的可检验性。

所谓经验的可检验性,就是有可能用经验证据来支持或者证伪这些陈述。如果不能直接或者间接地用经验的数据来检验,或者说出检验的途径,就不能判别其真假。这样的一些陈述是不能称作科学的。

这里所说的可检验性,第一,是说的可检验,而不一定是已经检验;第二,这里所说的可检验,不但要求可以用个人的单个的实验、观察的经验来检验它,而且是社会的可检验的,即其他科学家也必须能够复验它。

2.常规科学

“常规科学是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已有科学成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某一科学共同体承认这些成就就是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常规科学指的是当科学家所属的学科没有经历革命性的变化时候,他们所从事的每天平常的科学活动。

常规科学是在范式指导下解决疑难问题的科学,是一种“解谜”活动。

常规科学研究就是实现这种对成功的许诺,扩展范式所展示的知识,增加事实与预言之间的匹配程度,进一步把范式清楚地表达出来。

%

3.工具主义

广义地说,工具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别称,狭义地说指他关于认识和真理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思想、观念、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它们的真理性的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杜威否定思想、理论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认为它们不具有客观真理的意义,而只能作为有用的假设。他强调,思想、概念、理论等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只要它们对实现目的有用或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有用便是真理,它们并无真假之分,只有有效或无效、适当或不适当、经济或浪费之别。(科学理论是有助于我们预测观察数据的工具,而不是描述实在之潜在本质的努力。)

4.科学共同体

指特定的科学家团体,它由同一个专业领域的工作者组成;这些工作者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学习过同样的技术文献;他们的探索目标大体相同,有相同的主题;团体内部有着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专业方面容易形成一致看法;不同的团体之间讨论的主题不同,专业交流十分困难。

科学共同体是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在其中进行科学活动,保持相互交流的科学工作者群体叫做科学共同体。

5.其余情况相同句(ceteri s paribus clause)

指“其他情况相同”。它是对“如果P则Q”之概括的一种限定,反映了这样一种事实,除了P外的其他条件也必须成立,才能保证Q成立。因此,定律只是在“其他情况均同”(ceteris paribus)的条件下才成立。

科学规律或规则的概括的获得是基于正常条件存在这样一种假定,这种概括的应用一般也假定是在正常的环境或条件下。所有反常和例外的条件都是被排除的。因此,所有的概括都含有一个未加明确说明的“如果其他情况相同”的条款,这一条款可表述为“其他情况相同”或“如果条件正常,那么……”。6.说明的演绎-律则(D-N)模型

D-N模型:又称为演绎-律则模型,或覆盖律模型。一般形式为:普适定律、特定事实=》待解释的现象

'

科学解释包括两类陈述:先行条件和普遍定律。普遍定律授予先行条件以解释者的资格。按照这一模型,解释的本质就是表明待解释的现象是被某个自然普适定律所“覆盖”的。

亨普尔通过将科学解释设定为论证过程,将被解释现象置于覆盖律之下。

一方面使现象的解释具有知识基础,使现象的导出具有逻辑有效性;另一方面知识与逻辑则使现象的发生表现为“必然的”、“理所当然的”。

此模型对演绎律则的说明如下:

1.解释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演绎论证

2.解释句必须至少包含演绎中实际需要的一个普遍定律

3.解释句必须是经验上可检验的

4.解释句中的句子必须是真的

亨普尔认为解释的模型既可用于解释,也可用于预测。解释和预测在结构上是对称的。解释是事件之后的预测,预测是事件之前的解释。

解释的对象可以是个别现象,也可以是普遍定律。对定律的解释,就是把它归结到一个更广泛的定律之下。

-

7.可证伪性

如果存在与某个假说相矛盾的逻辑上可能的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这个假说就是可证伪的,如果这个或这组陈述被确定为真的,就会证明这个假说是假的。

一个陈述、一个假说或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并不一定是它在逻辑上或事实上已经被证伪,而是说在逻辑上或经验上有可能被证伪。

8 .范式

范式是包含符号概括、形而上学信念和价值标准在内的范例。一个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联结科学共同体并且允许常规科学发生的一系列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

结合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论述,范式是先于理论的、有结构的、用来探索并解决疑难问题的认识工具;它以形而上学信念为基础,给出值得探讨的难题、解决难题的方法以及决定问题和方法的标准,能够保证常规科学研究的成功进行。

9.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指的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新范式所替代的重大事件。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从旧的范式转向一种新的范式。

科学革命开始于科学共同体部分成员越来越感觉到现存范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每一次科学发现都是一场科学革命:

!

(1)每一次科学发现都是科学知识积累过程的中断,都是范式的转换。

(2)科学发现并不是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人身上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扩展的复杂过程。

(3)科学发现的革命性只有对其范式受到影响的人才能感觉到。

10.最佳说明推理

最佳说明的推理科学中运用的一种论证形式:如果假设它之存在能够最好地说明观察,那么基于这样的理由可推断出不可直接或者不可探测之机制的存在性。(对已知事实最好的解释方式)最佳说明推论认为:我们应该准备推出一个更好的说明,而不是一个苍白的说明,而且一个显然优于其竞争者的真正的好的说明很可能就是一个正确的说明。

11、理论规律

理论定律是关于不可直接观察乃至不可观察的实体和性质的规律。是含有理论术语的定律。

理论术语即不可观察术语,不涉及任何可观察者,只涉及关于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电磁场等等这种不能以简单直接方式加以测量的存在者。

12.经验规律

&

经验定律也叫经验概括,是可以直接被经验观察所确证的定律,是关于可观察者的定律。

凡是一个规律所包含的语词所指称的对象是直接用感官可观察的或用相对简单的技术可测量的,这种规律就称为经验规律。

经验定律用来说明已观察事实,并预言将来的可观察事件。

13.归纳概率解释

并非所有的科学解释都具有演绎论证的形式

并非所有的科学解释,都可以毫无例外地从特定事态和普遍定律中导出被解释的现象,有很多科学解释具有概率的性质。

I-S解释模型,归纳解释模型或归纳概率模型,建立在统计规律或概率性规律的基础上,对被解释的语句给予一定的归纳支持。

14.科学研究纲领

科学研究纲领,英文名字: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s。英国科学哲学家伊姆雷·拉卡托斯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对科学的评价往往不是针对单独的理论,而是一个具有相同硬核,可变的保护带和正反启发法(heuristic)的理论系列。他称这个理论系列为科学研究纲领。

科学研究纲领的硬核是一些不容放弃和不可改变的哲学信念和基本假定,它形成这个纲领今后发展的基础,如牛顿力学纲领的硬核是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硬核周围是有各种辅助假说组成的保护带,当纲领与观察,实验资料有矛盾时,可以通过调整这些辅助假说来保护硬核。

15.特设性假设

在假说检验的过程中,预测的失败即出现了“反常”。这并不意味着假说的基本理论观点已被证伪。研究者可以通过改进辅助理假设继续为理论作出辩解。但这种辩解本身也必须是可检验的。

为了保护某种理论观点而特意建立的又是无法检验的假设叫做特设性假设。提出特设性假设是不合理的,应当避免。

特设性修改,被修改过的理论不能以任何不同于原来理论的检验方式接受检验。由任何人食用任何面包,是对于原来理论的检验,而对于修改后的理论的检验则只限于食用除了在法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那一批以外的面包。修改后的假说的可证伪性小于原来的。

辨析题

1.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因此科学不能依靠想象。

科学研究工作

(1)科学家从研究自然界的某一个具体现象开始。

(2)为了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科学家们观察这些现象,注意它们的规则性。

(3)为了控制这些自然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和进行实验,使得他们能够在特定的环境里,在尽可能排除干扰的纯粹条件下观察这些自然现象,并对它们作精确的测量。

(4)记录观察、实验、测量的结果,以获得经验的事实或经验的陈述。

(5)借助于归纳事实整合他们的概括以及直觉和假说的方法,科学家们发现或构造科学规律来解释上述的自然现象或观察事实。

(6)借助于整合所发现的自然规律以及心灵的自由创造与想象,构造出理论体系来解释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由此来说明各种经验事实。

(7)从理论与规律中附加种种条件,演绎出可观察的特殊陈述作为科学的预言,然后设计实验,运用逻辑与观察事实进一步检验这些规律与理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科技无禁区

人类只管发展自己改造自然创造新世界的能力,忽视了自己能否适应这个新世界;人类只管制造威力越来越大的工具,忽视了自己能否把握和控制这个利器。

包括科学在内的一切人类文化本身奠基在人类的特定存在之上,如果没有一种对生命独特地承认,我们科学知识本身的可靠性也就成问题。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史怀哲有一句名言叫做“敬畏生命”。敬畏感的丧失可能导致你对生命施行任何你认为合理的手段,而这些手段的合理性,根本上必须建基于对生命的敬畏之上。

任何人为的东西都不如自然的生命那么和谐,原因就在于自然的生命经过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已经

形成了高度协调的体系。在自然环境下,每种物种都有天敌,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使得自然界的平衡不至于被打破。人为制造的东西,由于没有天敌,很可能出现极度的繁殖,进而出现生态失衡,可能给原来的天然物种带来一些危险。

&

树立科技有禁区的观念。根据当时的文化、社会道德体系,本着公平和人道的原则,在所能允许的限度内发展科技。在这一限度之外,不管好坏,我们都不用它。禁区到底定在哪里,并没有先验的办法,只能通过科学家群体和公众群体相互沟通、相互探讨来划定科学发展的界限。

对科学家而言,避免科技发展带来恶果的唯一办法就是谨慎,要抵御市场的诱惑,足够长地推迟科技使用的时间,让它在漫长的时间里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不要轻易运用它。我们今天的技术,遵循的是技术的逻辑,即“技术上可行的,就一定要将它实现”,其目的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技术的高精尖。在我看来,我们应将更多的资金和力量用在解除大多数人类的痛苦,精神痛苦、社会性痛苦,而不是用于攻克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特殊技术,以及只是为了炫耀“高精尖”而存在的技术。

3、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因此人们无法做到科学的客观性

观察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1)感觉资料。感官接受的感觉图像――由点、线条、形状和颜色组成。(2)根据观察者先前的经验/知识/理论把感觉图像按一定的样式组织起来。(3)在一定的语境中用语言呈现所观察到的东西。前一种是感觉要素,后两种是概念要素。在“看”的过程中这些要素是不可还原地交织在一起的。所以,“看是一件‘渗透理论’的事情”。

观察陈述是用语言表述的,语言的意义是由一定的理论给予的,作为一个范式的观察者,会对相同的观察对象给出不同的观察报告。观察陈述利用的理论有多精确,观察陈述就有多精确。因为所使用的语言的精确性受制于所使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的精确性。观察与实验是人与研究对象通过仪器而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对象及其所发生的事件是客观的,对象及其事件作用于于仪器并通过仪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也是客观的,所以实验结果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是可以忽视观察者的作用。观察实验仪器是观察者设计和操作的,在观察实验过程中观察者干预和改变着研究对象,而且实验的结果是由观察者接受的,观察者的状况不能不影响到观察的选择、记录和报告。所以,所谓“中性”的观察材料是没有的。

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由于观察者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观察报告也是不会一样的。他们的研究动机不同,使用的仪器和仪器使用的条件与方法不同,处理资料的方法不同,特别是他们的背景知识不同,往往会作出不相同的实验报告和观察报告。

科学中关于观察的可靠性的信念只能建立在对广泛的经验事实的比较、对照和批判的审察的基础之上,其中也包括强调实验和观察的可重复性以及根据一定的理论,从观察事实中引伸出进一步的结论,然后设计一定的实验和观察作进一步的验证。

科学观察要求实验结果可以用某种标准的方法进行重演;科学观察要求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科学观察使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仪器,这是保证科学观察客观性的物质基础。

4.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培根的方法论:A、首先进行无预设的观察。B、列表分类整理这些观察材料,找出现象的原因。在观察与列表分类中,凡是观察到一个现象出现时它总出现,不出现时它总不出现,则它就是现象的原因。

C、对这种因果的联系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概括,上升到一般原理的程度。

D、将一般性的概括付之于检验,凡经受住检验的就成为正确的科学理论。

问题常常从观察中产生,在观察之后提出,这是否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是起始于观察呢

真正推动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原动力或动因作用的出发点,从方法论的观点看是问题。如果观察到事实而不构成问题,不会提出问题,这种观察对科学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不是从观察开始,这不是说不要观察,不要作艰苦的收集材料、分析材料的工作。(2)观察可以先于问题,而且可以引起问题,构成问题。但观察之所以引起问题和构成问题,这是因为观察总是在一定理论背景下进行的,当且仅当一定的观察与一定的理论背景联结起来的时候才会构成真正的科学问题。(3)在科学史上任何时候都有许多观察事实,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都不认为需要弄明白什么,就没有构成问题。只有在后来有了理论地理解这些事实的理论背景才成为问题的

一个部分。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海森堡: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5.后来被证明为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也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对象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对它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当对象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们对其认识还是初步的时候,只有借助假说形式,提出猜测性假定,才能进一步探索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这时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自然科学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科学假说在科学思维和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1.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

2.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桥梁。

3.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4.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

不同的假说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它们之间的争论,有利于揭露矛盾、启发思考、相互补充,有利于更全面地、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即使尔后被实践证伪了的错误假说,对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假说的这些作用,使它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

6.“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但感性认识所认识的事物现象中有大量的还是零乱、片面、乃至虚假的东西,因此感觉器官所感到包括见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同时,现象有真象和假象,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歪曲表现本质,并掩盖本质。仅凭感性认识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所以“眼见未必实”。

另外,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了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事实证明视觉经验不仅决定于视网膜上的映像,而且也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知识和期望。观每个观察者看的目的都是把观察与确定的知识背景结合在一起。因此,“看是一件‘渗透理论’的事情”。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由于观察者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观察报告也是不会一样的。

(2)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前提。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就个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资料。他人提供的资料可以是对事物的如实反映。因此,耳听未必为虚。

(3)对于见与听、实与虚应作具体分析,眼见的可能是实,也可能不实;耳听的可能为虚,也可能不虚。不能笼统地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7.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这句话,讲的是科学进步的问题。“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即是指自然科学在进步之中。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来对这句话进行理解。

(1)、本体论角度

这句话潜在的指出,科学在本体论意义上就是思维。思维是意识对客观实在的反映。思维的进步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肯定、否定以及否定再否定的过程。在思维中的肯定,就是提出一种“理论”。由于在辨证发展的过程中,这个理论必然要被“否定”以及“否定再否定”。所以这种理论只能是一种假说。恩格斯的这句话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的否定规律。

(2)、认识论角度

在认识论方面,这句话表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意识或者思维只是对物质的反映,因而并不直接表明物质的真实情况,也无法达到真理。但是这并不表明人类的意识无法进行

认识。意识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思维提出各种假说,从而对物质界进行认识。由于认识都是建立在假说的基础上的,所以自然科学的进步就是不断提出更好的假说的过程。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的、规律的认识,即形成科学理论。而在形成科学理论之前,往往要经过推测和假说阶段。

科学理论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假说的不断自我完善和连续更替的过程。假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重要阶梯。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科学假说的提出必须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已知的科学理论为前提。科学假说并不排斥想象,但一般的想象并不能等同于科学假说。假说的科学性使它不同于毫无科学根据的神话和缺乏逻辑基础的幻想。此外,假说需接受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它在逻辑结构上的合理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可检验性是假说科学性的又一重要保证。

\

8、一门科学只有当他能够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马克思认为,一门科学只有当他能够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数学方法论的意义在主要有:1、数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提供了一种抽象思维的工具。2、数学方法,特别是公理方式,为整理和发展已有的知识、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提供有效的手段。3、数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和理论计算的手段。4、构造数学模型的手段。数学方法在现代科学中的启发作用如此的大,以以至它常常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武器之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作为简单的工具。

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科学假说是人们以已经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科学事实为根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未知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解释和推理,是科学理论的可能方案。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是通向理论的必要环节,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往往要借助于假说这种研究方法;它往往是建立在不够充分的事实、经验材料和不够完善的理论基础上的,它还没有对研究对象有确切可靠的认识,只是一种假定。运用已知的科学原理与事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规律,不断地积累实验材料,不断地增加假说中的科学性的内容,减少假定性的成分,逐步地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感性经验达到理性认识,建立起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又会出现原先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新现象,这就需要提出新的假说,建立新的理论。自然科学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2.简述波普尔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

波普尔提出“可证伪性原则”,作为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

“我当然只在一个理论体系能为经验所检验的条件下,才承认它是经验的或科学的,从这些考虑中得出:可以作出划界标准的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换句话说,我并不要求科学体系能在肯定的意义上被最终地挑选出来,我要求它具有这样的逻辑形式,它能在否定的意义上藉经验检验的方法被挑选出来:经验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可能被经验所驳倒。

波普尔认为不能用经验或实验作为标准,将科学与伪科学相区分。他认为,一个理论是科学的,当且仅当,它具有被某些观察证据反驳的潜在性。作为划界标准的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他非常强调理论应该作出冒险性的预测。也就是说一个理论的科学标证在于可证伪性,一种不能为任何想象的事情所证伪的理论,即不具有可否证性的理论,是非科学的。他认为一个较好的理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可证伪程度(或可检验程度)较高。对于一个经验科学的理论来说,理论所具有的经验内容越丰富,它所不允许的事情就越多,它的可证伪程度就越高。二、能经受更严峻的检验。只要理论经受住了我们所设计的严峻的检验,从而不断地剔除错误,走向更高的精确性和真理性,它便被接受,否则,便被拒斥。应作为划界标准的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一个经验的科学体系必须可能被经验反驳”。在波普尔看来,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猜想与反驳的过程。科学从问题开始,为了解决问题,科学家们提出大胆的猜想(假设)。但是猜想仅仅是猜想,还不足以构成知识。为了不断地逼近真理,科学家们必须

用经验来证伪那些猜想,从而不断地剔除错误,走向更高的精确性和真理性。没有什么理论能够免于批判,没有什么能够躲避经验的证伪。那些从逻辑上无法得到经验证伪的命题不属于科学的范畴。所以,在波普尔那里,可证伪性成为划分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

1、什么是可证伪性质

&

如果存在与某个假说相矛盾的逻辑上可能的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这个假说就是可证伪的,如果这个或这组陈述被确定为真的,就会证明这个假说是假的。(该理论能够作出一些可以用经验进行检验的特定预测。)

一个陈述、一个假说或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并不一定是它在逻辑上或事实上已经被证伪,而是说在逻辑上或经验上有可能被证伪。

2、什么是不可证伪

一个假说或一个理论,如果是不可证伪的,就是说无论世界有什么性质与情况,以及可以想象出世界有什么性质与情况,也无论这些性质与情况发生什么变化,都不与这个假说与理论相矛盾。这个假说或理论不能向我们提供有关世界的任何信息。

真正的科学定律、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对某些事物的某些形状的排斥或禁止,即是说,它排除一组逻辑可能的现实陈述,因而能为这组观察陈述所证伪,从而为我们提供有关世界的信息。

3、可证伪性的程度

一个理论越是可证伪的,它就越好。所禁越多,越容易证伪,提供给我们的经验信息量越大。一个理论阐述得越精确,它就变得越可证伪。理论应该应该陈述清晰和精确。

3.简述库恩的不可通约性

新旧范式是不可通约的(incommensurable)。

革命是范式的更替,是传统的变异。不可通约性是指两个范式之间是如此不同以至于不可能对两者进行任何直接的比较---没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实现互通。

“从一次科学革命中出现的常规科学的传统,同以前已经过时的传统不仅是不相容的,而且是事实上常常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范式选择所产生的问题,是常规科学所不能解决的:

在什么是问题和什么是解题方案上,两个学派不能达成一致;

在争辩各自范式的相对优点时,两个学派有着不同的标准,每一个范式都满足自己的标准,而不符合对方的标准。

不同范式的拥护者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生活于不同的世界之中,对彼此观点的把握必然是一种不完全的翻译。

不可通约性:库恩用此词来表示新旧典范之间有一种质的差别,这种差别程度使得两者无法完全兼容。不可通约性是库恩最具革命的观点,他认为不同典范所支配的常态科学时期,其研究问题、问题解决方式、评断标准均不相同,像是在不同世界工作中一般。库恩认为我们从一个理论的世界转变到另一个,是所谓的格式塔转换,而不是经由任何理解的过程。根据库恩观点,不同范式是对立的。

4.如何理解科技是把双刃剑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工业革命的影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初步改变了世界: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势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膨胀,逐渐战胜了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为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地位,开始斗争。3改变了社会生活,城市化兴起。4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不断发展。欧洲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发展。5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盛行。6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改变了世界面貌。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科技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各行各业,科技把一切变得简单便捷,让生活变得多彩有趣。科技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改变着整个世界。科技显示出其巨大的力量,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面

貌,使其焕然一新。

但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1无产阶级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贫困2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3机器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科技的推动力量越大,则危害也越大。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突出。大自然对人的每一个胜利都进行了报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大气臭氧层日渐耗竭,甚至出现南极空洞;酸雨肆虐;有毒化学品危害;垃圾泛滥;土壤侵蚀;森林锐减;沙漠扩大;水源短缺;物种灭绝;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

造成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不在科学技术,而在于支配着科学技术运用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价值观危机。如何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如何正确利用科技,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全人类应呼吁和平,把科技发展应用于人类的和平事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造福子孙后代;全人类都应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享受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

5.简述卡尔纳普的经验定律与理论定律之间的差异

1、经验定律:经验定律也叫经验概括,是可以直接被经验观察所确证的定律,是关于可观察者的定律。

实际上,从感官的直接观察到复杂的间接观察,存在着一种连续统,很难划出截然分明的界线。

那么,如何界定经验定律的范围呢凡是一个规律所包含的语词所指称的对象是直接用感官可观察的或用相对简单的技术可测量的,这种规律就称为经验规律。经验定律用来说明已观察事实,并预言将来的可观察事件。

2、理论定律:理论定律是关于不可直接观察乃至不可观察的实体和性质的规律。是含有理论术语的定律。

理论术语即不可观察术语,不涉及任何可观察者,只涉及关于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电磁场等等这种不能以简单直接方式加以测量的存在者。

3、理论定律与经验定律的关联方式

(1)经验规律是关于可直接观察的事物、性质、关系的规律,理论规律是关于不可直接观察或不可观察的事物、性质、关系的规律。

(2)经验规律的描述词与经验程序相联系,而理论规律的描述词一般不与或不一定与经验程序发生直接联系。

(3)经验规律揭示现象的规律性,它是现象的原始描述和经验概括,而理论规律则企图对经验现象提供更为深刻的理解,即揭示隐藏在经验现象背后的内在实体和内在过程的规律性。

6.卡尔纳普对应规则的作用是什么

1、从理论定律推导经验定律需要使用“对应规则”

经验定律不是直接从理论定律中推导出来的。因为:理论定律包含着理论术语,而经验定律只包含着可观察术语,术语种类的不同阻止着从理论定律向经验定律的直接演绎。要推演出经验定律,就必须给出“对应规则”:联结理论术语和观察术语的规则。

2、对应规则不是用来定义理论术语的,只能给理论词以部分观察诠释。

(1)理论术语不能在观察术语的基础上加以定义。一个理论词可以与许多不同的经验概念相对应。每一个对应规则只能给理论概念以一部分的经验意义。

可以在理论术语的基础上使用对应规则来定义观察术语。反过来却不行。

(2)理论概念是严格的、精确的,而经验的概念及其与理论的对应是粗糙的和不精确的。

由于经验的东西不具有理论的东西那种精确性和严格性的形态,所以它不可能完全定义理论的东西,只能给它以部分的诠释。

为了把未被解释的术语与可观察的物理现象联结起来,必须有规则来建立这种联结。

但是,不能把这些规则说成是定义。所给出的不是一种“定义”,而是一种“关联”。

在科学理论中,并非所有的理论概念或理论词都有对应规则,都与一定的经验现象有联系。有一些理论的概念,主要是由于逻辑的需要而产生的。

(3)理论术语的开放性

一个科学理论通常只有当它找到对应规则时才能称得上是科学理论。

一个理论,当它找到新的对应规则时,常常可以将这个理论推广应用到全新的领域。

物理学公理系统总是保持着开放状态,以便可以增加新的对应规则。

7.简要分析基督教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影响

1、基督教提供了普遍秩序的概念

2、基督教对于人的地位的改变,为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依据。

3、自然被去神化

4、上帝作为创世者为机械自然观提供了前提

]

5、基督教对于自由概念的转变,通过行动使意志自由得以实现。

6、基督教提供了崭新的时间观

8、简述古希腊人的科学精神。

不为功利,但求完美。古希腊所追求的完美体现在所有的领域。理性主义精神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纯粹理性,这是指人超出自己的感官欲望和利害关系,不求功利、不计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思辨的问题.这种思辨是形而上学的玄思,其动机可能是为了追求完美和绝对,可能是出于创造冲动,可能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

其次是实践理性,这是指人以精明的合理的态度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一切动机和目的之意在结果对人有利,也就是说人从事合理活动的精神.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开篇就说,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惊异”,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惊奇,有了惊异也就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知,而为了摆脱无知人们就会渴求知识。但是求知并非为了实用的目的,而纯粹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通俗地说,第一个条件是要求人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知识阶层不用为着生活而奔波劳碌,因为整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没有闲暇的人,是无法从事求知这种复杂的脑力劳动的。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哲学知识是自足的,它不以别的什么目的而存在,而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强调了哲学和科学之来源的非功利性,也说出了为何希腊成为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的道理:因为它提供闲暇、提供自由,因为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智慧无比地崇尚。9.你认为波普尔哲学的优点和缺陷在那儿

证伪理论的优点,一在于它的批判性革命性,不迷信权威,不怕批判;二在于它能提供有关世界的某些方面的实体、形状或行为的信息。

缺点,一在于当一个假说或理论与现实结果相矛盾时,就应该抛弃这个假说或理论,事实上,科学家常常不是这样做的。

.

知识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划界和归纳问题。认为论证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科学的方法不是归纳法而是演绎检验法。经验科学的经验体现

在分界标准上是可证伪性,即科学系统必须具有这样的逻辑形式:它能在否定的意义上借助于经验检验的方法被挑选出来;经验科学的系统必须有可能被经验反驳。在科学发现方面,提出由猜想创造出理论,由经验加以证伪的科学发生和发展模式,其方法称"试错法"。猜想与反驳是科学的进化逻辑,知识增长的模式,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猜想,立足于经验证据,试探性的。然后经过严格的反驳、否证和批判性检验。它体现了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

10.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演绎推理:前提为真,结论一定为真

归纳推理:前提为真,结论不一定为真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区别是: 1、思维进程不同.归纳推理的思维进程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的思维进程不是从个别到一般,是一个必然地得出的思维进程.演绎推理不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但也不仅仅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演绎推理可以从一般到一般,可以从个别到个别,可以从个别和一般到个别,还可以从个别和一般到一般

2、对前提真实性的要求不同.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归纳推理则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3、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

4、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程度不同.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必然是真的.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外,前提和结论间的联系都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也正确,但不能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

二者的联系是: 1、演绎推理如果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演绎推理未必都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则通常要依赖归纳推理来提供一般性知识.

2、归纳推理离不开演绎推理.其一,为了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归纳推理的个别性前提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因果性,必然性,这就要用到演绎推理.其二,归纳推理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11.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

一、视觉经验不决定于视网膜上的映象

二、观察与背景知识的交织:每个观察者看的目的都是把观察与确定的知识背景结合在一起。

三、观察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1)感觉资料。感官接受的感觉图像――由点、线条、形状和颜色组成。

(2)根据观察者先前的经验/知识/理论把感觉图像按一定的样式组织起来。

(3)在一定的语境中用语言呈现所观察到的东西。

~

前一种是感觉要素,后两种是概念要素。在“看”的过程中这些要素是不可还原地交织在一起的。所以,“看是一件‘渗透理论’的事情”。

观察陈述是用语言表述的,语言的意义是由一定的理论给予的,作为一个范式的观察者,会对相同的观察对象给出不同的观察报告。

观察陈述利用的理论有多精确,观察陈述就有多精确。因为所使用的语言的精确性受制于所使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的精确性。

观察与实验是人与研究对象通过仪器而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对象及其所发生的事件是客观的,对象及其事件作用于于仪器并通过仪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也是客观的的,所以实验结果是客观的。

但这并不是可以忽视观察者的作用。

观察实验仪器是观察者设计和操作的,在观察实验过程中观察者干预和改变着研究对象,而且实验的结果是由观察者接受的,观察者的状况不能不影响到观察的选择、记录和报告。所以,所谓“中性”的观察材料是没有的。

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由于观察者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观察报告也是不会一样的。他们的研究动机不同,使用的仪器和仪器使用的条件与方法不同,处理资料的方法不同,特别是他们的背景知识不同,往往会作出不相同的实验报告和观察报告。

科学中关于观察的可靠性的信念只能建立在对广泛的经验事实的比较、对照和批判的审察的基础之上,其中也包括强调实验和观察的可重复性以及根据一定的理论,从观察事实中引伸出进一步的结论,然后设计一定的实验和观察作进一步的验证。

12.简述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的积累观

|

李比希:“进步是一种圆周运动,在这种运动中,半径在变大,我们富有成效的思想必须加到现有的

体系中,如果我们的知识范围在增长的话。”(《科学思想之发展》1866年)

科学的发展是新知识代替无知,而不是代替另一种不相容的知识;

新现象可以在不破坏过去科学的情况下,呈现出来;

新理论可以单独处理先前没认识到的现象,从而不与任何“前辈”冲突;

新理论也可以是比旧理论更高级的理论,可以把先前的理论包容进来。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被称为“中国套箱式”的发展观。所谓套箱,就是一套容积逐个递增、依次套装的箱子。培根的归纳主义观点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如不停增高的金字塔。逻辑实证主义在继承这个观点的同时,把简单的归纳演变为了“经过逻辑推理,且有较高的经验证实概率依据”。就是把科学的发展看作是经过逻辑推理和经验证实(当然这里的证实在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强证实到弱证实再到概率标准的发展演变过程)的科学命题和科学理论的累积。“一个相对自足的理论为另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所吸收,或者归化到另一个内涵更大的理论。”科学的发展并不否定曾被证实的理论,被经验证实后的某个理论只是被新的理论吸收或通过逻辑演绎被纳入一个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新的理论之中,这个新的理论没有原来的理论/规律所包含的概念。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被证实了的科学理论的积累、归并的过程。

逻辑实证主义基本观点:(1)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直线发展过程,其中没有渐进的中断,没有革命;(2)观察事实越多,越深入,通过归纳逻辑得出的科学定律或理论被经验证据所证实的频率越高,它就越普遍,解释力和预见力就越强,其中包含的非科学的错误成分也就越少。从总体上看,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勾画了一幅积累式的科学发展图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13.简要回答科学问题的来源

1.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作出统一解释。

2.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

3.多种假说之间的差别和对立

4.一种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困难

5.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

6.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简单性的需求

7.为了验证假说和新发现的事实而提出对它们进行的问题

8.根据生产和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种种实用性或技术性的问题

14.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波普尔认为,人类知识增长表现为科学的进步,这是一个新的理论不断替代旧理论的过程,而不单单表现为知识内容在数量上的累加。他说,通常人们喜欢把人类知识比做一座宏伟的高楼大厦,知识的增长犹如在一个坚实的地基上进行添砖加瓦的累进式建构。但这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因为人类知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基础的,知识的增长也不是以现存知识为基础的构造,而是对现存知识的破除;并且,破除旧知识与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为同一过程,这不能用拆旧房盖新房来比喻。正因为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与传统观念不同,所以他把科学知识增长问题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科学的界限以及性质作了证伪主义说明之后,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的“四段式”模式。

(一)科学发展“四段式”模式

波普尔把科学的增长过程概括为:(1)科学始于问题;(2)科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即理论;(3)各种理论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题……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无止无境。可用公式表示为:P →TT→EE→P……

这里“P”表示问题,“TT”表示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EE”表示通过批判和检验以清除错误,P表示新的问题。这就是波普尔著名的科学发展“四段式”动态模式。

(二)试错法

波普尔指出,从上述四段式中可以看出,科学最根本的性质就是猜想与反驳,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试错法”,即尝试与清除错误的方法。他认为,科学的试错法要取得应有的成果就必须做到既要大胆的尝试,又要足够

严格的检验。“大胆尝试,严格检验”的格言正是由此而来的。

(三)从错误中学习

波普尔从其试错理论出发,认为要在科学中实行“大胆尝试、严格检验”,就必须提倡三种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包括:第一,敢于犯错误的精神。他认为真理和错误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科学只能在不断清除错误中前进。为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从错误中学习。”认为致力于科学研究事业的人应不怕犯错误。科学是试验性的事业,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使自己在连续的失败中成为一个特定问题的专家。第二,批判精神。波普尔认为,科学是在竞争中发展的,只有批判才能前进。“科学的方法是批判的方法”,“批判是任何理智发展的主要动力”。他不仅勉励科学家要敢于批判他人、敢于批判权威,而且也要求科学家们敢于进行自我批判。第三,否定精神。只有敢于否定旧理论,才能创立新理论,不破旧不能立新。这种否定不仅仅是对准别人,更应勇于否定自己。他勉励科学家,在建构理论之初,就应当想方设法去否定它,例如爱因斯坦就是这样的典范。

15.简要回答默顿的科学规范。

默顿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或者如果人们愿意用现代术语的话,也可以说形成了他的超我。

虽然科学的精神气质并未被系统整理,但是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由于触犯精神气质而激起的道德义愤中所表现出来的道义中的意见一致方面,可以推断出科学的精神气质。”

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公有性、无偏见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被认为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

16.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意蕴何在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充满着人文主义精神,他坚决反对科学沙文主义,主张科学与国家的分离,实现各种文化传统在其中平等相处的自由社会,“科学是一种无政府主义事业;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比合乎法律与秩序更为符合人性,更容易鼓励进步。”

-

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不仅是人为的,而且对知识的进步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要理解自然,要支配我们的物质环境,那么我们一定要使用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方法,而不仅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关于科学之外无知识的断定只不过是又一个童话而已。

论述题

1."科学假说的可检验性,对发展科学的作用。

一、科学知识的可检验性

科学追求的是经验的知识,科学与非科学最明显的界限之一就是它的经验的可检验性。

所谓经验的可检验性,就是有可能用经验证据来支持或者证伪这些陈述。如果不能直接或者间接地用经验的数据来检验,或者说出检验的途径,就不能判别其真假。这样的一些陈述是不能称作科学的。这里所说的可检验性,第一,是说的可检验,而不一定是已经检验;第二,这里所说的可检验,不但要求可以用个人的单个的实验、观察的经验来检验它,而且是社会的可检验的,即其他科学家也必须能够复验它。

在假说检验的过程中,预测的失败即出现了“反常”。这并不意味着假说的基本理论观点已被证伪。研究者可以通过改进辅助理假设继续为理论作出辩解。但这种辩解本身也必须是可检验的。

2.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负面作用完全是人类自身的责任",试作评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科学价值中立说

;

1、思想内核:

第一,从科学研究的对象看,科学客观地、不带价值偏向地、不带感情色彩地了解自然,寻求自然界的规律。由于自然界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故而科学也是价值无涉的;

第二,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它是一种工具理性,是一种没有道德判断的计算精神,它排斥任何情绪化的感性的东西,只关心手段的效率而不关心目的的选择,即不承载任何价值;

第三,从科学的结果来说,所产生的关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价值无涉的。它所导致的负面效应,科学本身不需负责。

2、对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辩证审视

从科学发展的历程看,“科学价值中立说”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机制,为科学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从科学认识上讲,它充分意识到不同主体之间价值观的差异,主张尊重事实,服从证据,从而确保科学认识的“客观性”;

从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讲,它把科学与价值严格区分开来,有利于研究者客观地把握科学对象,从而维护科学发展的“自主性”;

从科学的社会价值关系看,承认科学在具体的关系上暂时的局部的中立,是正确认识价值的第一步。

3、对科学价值中立说的反对意见

<

“科学价值中立说”脱离了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单纯地评判科学与价值的关系。

科学认识的主体总是带有某种偏好或既有理论前提去看待对象,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换言之,不受任何价值因素牵制的认识是不存在的。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科研活动及社会建制的统一体,价值体现在科学整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上。

首先,科学知识需要价值预设。科学是由一系列科学概念、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组成的认识成果,是逻辑和谐的知识系统,这是科学的最本质特征。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通过这些概念、假说和理论体现出信念价值、解释价值、预见价值、认识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等。在知识体系层面上,科学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它是一项高度创造性的精神研究活动。以主观偏爱为特点的价值判断会无意识地浸透到科学的精神产品,即科学知识中去,而价值观念又通过理性思维的渠道有意识地融入其中,所以,科学知识体系中含有价值成份。

其次,科学活动渗透价值判断。科学是一种由人和物等要素构成的动态过程的社会性活动。科研活动中的价值负载主要体现在科学家身上。从科学研究的动机看,科学活动承载价值。科学家的价值取向不一,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从科学研究的过程看,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所进行的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从科学问题确立、科研课题选择、观察实验等一直到提出科学假说和形成科学理论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价值判断。

最后,科学共同体承载价值评价和伦理道德观念。它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是由作为道德载体的科学家来实现的。科学家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以价值因素作为重要内容的“范式”和“精神气质”不可避免地约束和引导着他们的科学研究活动,而科学共同体的各个成员则共同铸造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精神气质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人类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从而构成“科学本身的价值”。

三、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科学家对科学规律的具体应用是否具有社会责任三种观点

1、科学家只管揭示自然规律本身,而对规律的应用及其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认为:“科学家不应当对社会有益地或有害地利用他的工作成果承担责任,他仅对自己的工作成果的科学价值负责”

2、虽然科学家要以揭示自然规律为己任,但是对规律的应用及其后果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玻恩:虽然我自己并未把科学知识用于研制象原子弹或氢弹那样一些毁灭性的武器,但是我感到我对这些东西负有一定的责任。

3、科学家应对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及带来的社会后果负完全的责任。

控制论之父维纳表示,他不打算发表任何“可能会在一些无责任感的军事家手中造成伤害的”研究成果。

第一种观点因其完全否认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而受到广泛的批评。巴伯:这种观点的危险是,社会可能会把科学家认为是一个无责任感的群体。齐曼:现代科学研究已更多地和社会其他过程紧密地结合起

来了。科学家不再是个社会的局外人,不再被允许沉溺于他自己的个人嗜好,随心所欲地随他自己的意志行事。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科学家作为一个专家、顾问、发明家或者决策者,已经成为一个中心人物了。

第三种观点夸大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受到广泛的批评。巴伯在评价维纳的立场时指出:“他的行动完全是不现实的,即使他的打算完全是善意的。因为要实现他的目的,他就不得不完全停止他的科学工作,因为他不能预见到他的成果的使用会是什么。”

第二种观点因其较适中而受到广泛的赞同。巴伯:“一种为许多科学家所持的观点是,他们对于他们的发现和发明的后果具有某种一般种类的社会责任。”

何为一般种类的社会责任巴伯指出:“社会责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愿承担的道义责任问题,我们中的所有人都承担这种责任,科学家和非科学家是一样的。”

3.为什么说单凭经验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一个理论

拉卡托斯

.

一、批判波普尔的证伪标准

科学理论并非一经经验的证伪就立即被抛弃,经验实际上并不能证伪单个的理论。

因为:第一,经验具有主观性,不同人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观察结果。比如对于一朵花:一个人看到是红的,另一个色盲者却看到是绿的。诚然,对于一个人是不是色盲,可以通过医生的检验而确定。但是检验者本人又必须经受他人的检验。如此这般,就会陷入无穷倒退之中。

第二,任何理论都受到复杂条件的制约。当经验与理论不一致时,究竟是理论错误,还是条件不符合,是难以确定的。例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其前提条件是在地面,到高山之上就不适用。

第三,科学理论都具有背景知识或初始条件(initial conditions)。当事实与理论不一致时,究竟是理论错误,还是背景知识中存在错误,同样是难以确定的。例如:天王星运行轨道的反常!(原来还有一个海王星)

第四,科学家可以无休止地调整背景知识,以使理论免遭经验的证伪。当发现天王星的运行与牛顿力学的计算结果不一致时,会猜测另一个行星的干扰;如果找不到这颗行星,会认为望远镜的功能不够大,要求建造功率更大的望远镜;如果还是观察不到,又会猜测宇宙尘埃遮住了这颗行星,要求发射卫星来探测;如果没有探测到尘埃,又会猜测电磁场干扰了卫星探测,并要求探测这种电磁场。……

只要具有足够的想象力,可以无休止地提出各种猜测,持续不断地调整背景知识,以使理论免遭经验的证伪。

二、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既不是“证实”或“证伪”,也不是“范式”,而是对新事实的预见性:凡是能够预见新事实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

按照这个标准:同一个研究纲领,在进化阶段是科学的,转入退化阶段就变成非科学的。

$

所有科学理论并非只是单一理论,而是一连串理论组合而成,科学家往往并没有清楚答案,可以绝对地推翻或者证明那些理论,因为当一连串理论被视为整体时,纵使数据跟理论不能吻合,科学家不能清楚指出整体理论中那一个部份有问题。

单凭观察证据本身既不可能否定任何一个理论,也不能检验单个的科学假设,而只能检验科学假设的整个体系,也即我们不可能从科学假设的整个体系的假,推断出这一体系之网中的任何一个组成要素的假。面对经验的法庭、实验的判决,理论并不是以单一假说的形式接受检验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受到评判的。

4.观察渗透理论给我们有哪些认识论上的启示

一、视觉经验不决定于视网膜上的映象。从同一个地方观看同样物体或情景,正常的眼睛晶体将它们集中在正常的视网膜上,产生相同的映像。视网膜上的映象通过神经系统进行了信息的变换而传递到大脑,又反馈到视神经末梢的过程,从而成了一个与心理状态相关的过程。事实证明视觉经验不仅决定于视网膜上的映像,而且也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知识和期望。二、观察与背景知识的交织:每个观察者看的目的都是把观察与确定的知识背景结合在一起。三、观察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1)感觉资

料。感官接受的感觉图像――由点、线条、形状和颜色组成。(2)根据观察者先前的经验/知识/理论把感觉图像按一定的样式组织起来。(3)在一定的语境中用语言呈现所观察到的东西。

前一种是感觉要素,后两种是概念要素。在“看”的过程中这些要素是不可还原地交织在一起的。所以,“看是一件‘渗透理论’的事情”。观察陈述是用语言表述的,语言的意义是由一定的理论给予的,作为一个范式的观察者,会对相同的观察对象给出不同的观察报告。例:光束从空气进入玻璃会产生折射现象,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仅仅把光的折射现象看作五彩的光。惠更斯根据波动理论把光的折射现象看作:光波在密度较大的介质中运动减慢的结果。牛顿根据微粒理论则把折射现象看作:密度较大的介质对光微粒施以更强的引力的结果。观察陈述利用的理论有多精确,观察陈述就有多精确。因为所使用的语言的精确性受制于所使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的精确性。观察与实验是人与研究对象通过仪器而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对象及其所发生的事件是客观的,对象及其事件作用于于仪器并通过仪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也是客观的的,所以实验结果是客观的。

但这并不是可以忽视观察者的作用。观察实验仪器是观察者设计和操作的,在观察实验过程中观察者干预和改变着研究对象,而且实验的结果是由观察者接受的,观察者的状况不能不影响到观察的选择、记录和报告。所以,所谓“中性”的观察材料是没有的。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由于观察者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观察报告也是不会一样的。他们的研究动机不同,使用的仪器和仪器使用的条件与方法不同,处理资料的方法不同,特别是他们的背景知识不同,往往会作出不相同的实验报告和观察报告。5.试论库恩的科学发展的模式.

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用"范式"来揭示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了所谓的"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的科学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的发展是以范式的转换为中介的,而科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科学共同体"的信念,范式的更替直接表现为这种信念的变迁。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成员以非批判的态度对待他们领域中所公认的体现于范式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当常规科学中出现反常时,共同体成员努力解决这些难题,以减少范式的世界观与世界本身之间的差异。本质上说,常规科学是在统一的范式下的解难题活动,反常和难题的出现使得常规科学得以进行下去,但它们不能挑战范式中的基本信念。只有当反常足够多、足够突出或足够重要时,科学共同体成员在范式上的一致性才开始受到威胁,危机产生了。这时共同体会分化成新范式和旧传统两极。由于新旧范式建立在两种不同的信念之上,因此是不可通约的。新旧范式间的争论是不可消除的,当一方占据了优势,其反对者的信念及研究就会被忽视,这就是科学革命。以上就是科学的发展模式。

常规科学研究的状况和演变过程

一方面,范式指导下的常规科学研究,使科学家集中精力,仔细而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某一局部,使科学研究从定性阶段逐步过渡到定量阶段,使范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精确程度越来越高,从而越来越完善。另一方面,常规研究也会遇到“反常”,即出现与范式所预期的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反常并不会使科学家马上放弃范式,而是适当调整范式,使之适应反常现象,并进一步变成对范式的支持。任何一个范式都无法永保活力,在遇到顽固的反常,范式不再有效发挥作用的时候,共同体也会放松范式的约束和限制。这时常规研究发生危机,需要寻求一个新的范式来代替旧范式。这就开始了科学革命。

*

科学革命指的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新范式所替代的重大事件。每一次科学发现都是一场科学革命(1)每一次科学发现都是科学知识积累过程的中断,都是范式的转换。(2)科学发现并不是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人身上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扩展的复杂过程。(3)科学发现的革命性只有对其范式受到影响的人才能感觉到。

科学中的大多数新发现的新理论并不仅仅是对现有的科学知识货堆的补充,为吸收这些发现和理论,科学家必须经常调整他们以前所依赖的智力装置和操作装置,抛弃他们以前的信念和实践的某些因素,找到许多其他信念和实践中的新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新关系。接受新的就必须重新估计、重新组织旧的,因而科学发现和发明本质上通常都是革命的。

从范式的角度看:新理论和新现象都要求对旧范式的摧毁;只有常规科学是积累的。要做出不同的预言,新旧理论就必定是不相容的。

在常规研究中,新现象的发现意味着常规预期的出错,意味着出现反常;新发现的重要性与反常的程度和顽固性成正比。所以,暴露反常的范式与解释反常的范式之间,一定存在冲突。

新理论的发明:已被现存范式很好说明的现象,难以为新理论提供动机和出发点;对于其本质已被揭示,但细节尚需阐明的现象,只阐明现存范式即可;只有拒绝现存范式的反常现象,才会导致新理论。新旧范式是不可通约的(incommensurable)。革命是范式的更替,是传统的变异。“从一次科学革命中出现的常规科学的传统,同以前已经过时的传统不仅是不相容的,而且是事实上常常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范式选择所产生的问题,是常规科学所不能解决的:

在什么是问题和什么是解题方案上,两个学派不能达成一致;在争辩各自范式的相对优点时,两个学派有着不同的标准,每一个范式都满足自己的标准,而不符合对方的标准。不同范式的拥护者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生活于不同的世界之中,对彼此观点的把握必然是一种不完全的翻译。

在后来的《必要的张力》中,库恩又提出“部分交流”(partial communication)概念:新范式是从旧范式中产生的,会包旧范式中的许多词汇和操作。——可以交流。但使用方式不会完全相同,老的术语和实验在新范式中会具有新的含义。——部分交流。(库恩认为,不同范式之间的部分转化仍是可能的,所以新旧范式的支持者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交流,他们不会总是完全缺乏交集。)科学革命的结构形式: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科学革命从危机开始:

面对反常,如果科学家表达明确的不满,对现有范式采取不同的态度,改变研究的性质,实施不同的连接方式,愿意尝试任何事情,求助于哲学,对基本原则开展争论等,那么,这就表明了传统常规研究的危机,预示着科学革命已经开始。

&

6.结合实际论述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与背景知识的交织:每个观察者看的目的都是把观察与确定的知识背景结合在一起。

观察苹果落地的目的:植物学家说明有关苹果成熟的植物学规律。牛顿说明地球上的自由落体与地球引力的关系。

观察脸面的目的:医生是为了从脸看到健康状况。小孩或其他人是为了识别熟人。

7.库恩为什么说科学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

一、科学革命类似于格式塔变换

在科学革命中,随着范式的转换,科学家的知觉模式和世界观也因而发生了转换。

科学家改变了看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其世界,因而可以发现新的东西。

例子:(1)鸭子-兔子。(2)天文学史上天王星的发现:把天王星看作行星意味着范式及其知觉范畴的改变。从此,天文学家不仅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天体,而且以行星模式重新看待其它天体,从而导致了大量小行星的迅速发现。

天体变化观导致的发现,哥白尼范式之后的西方天文学界:天文学家们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

即使使用旧仪器观看旧对象,也能看到新的东西;

很快发现天体的各种变化。

二、改变的不是对观察的解释方式,而是观察方式本身。

虽然世界本身并没有改变,但科学家却工作于不同的世界之中;科学革命期间发生的变化,不能归结为对不变材料的不同解释:

首先,材料并非固定不变:科学家从对象中收集的材料本身就是不同的。

更重要的是,接受新范式的科学家与其说是一个解释者,不如说是一个戴着反向镜片的人。虽然遇到的是同一对象群,但这些对象在许多细节上都彻头彻尾地变换了。

三、没有中立的感觉经验

持传统认识论观点的人认为:随科学家的范式而改变的这种经验,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原始材料,我们应该依据中立的观察语言,或者从实验操作开始,得到中立的感觉经验。

但这种观点是无效的:中立的感觉经验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引入中立的观察语言,还是从实验操作开始,都是没有希望的。

科学研究是首先把整个考察领域一起挑选出来。在确定经验领域之后,作为精密考察的实验操作才能开始。科学实验也只选择与范式有关的操作;范式不同,操作就不同。

.

8.对于卡尔纳普来说,如何获得和检验理论定律

一、获得:

经验规律能够通过经验概括或归纳概括而产生,而理论规律则不能通过经验概括而产生。

例:假如我们已观察到一根铁棒受热膨胀,重复实验许多次,总是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这根铁棒受热总是膨胀”;进一步检验其它铁物质,每一次受热铁物质都膨胀,于是:“一切铁物质受热总是膨胀”;类似地:“一切金属……”;“一切固体物质……”。这些概括,每一个都比前一个更一般一点,但是,这些定律都是经验定律:所处理的对象都是可观察的;温度和长度的增加都可用简单直接的手段加以测量。

有关膨胀过程的理论定律将涉及到分子的行为。在考察分子行为与铁棒膨胀之间的关系时,分子行为是不可观察的。理论定律所涉及的存在者都是不可观察的。理论术语永远不会是观察的结果,理论定律永远不能从经验材料和经验定律中概括出来。无论怎样地概括受热膨胀现象,都永远不会产生一种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理论定律不是对事实的一种概括,而是一种假设。

二、检验:

从理论假设中可以推导出一些新的经验定律,新经验定律可以通过对事实的观察而加以检验。因而,对推导出来的新经验定律的确证,就提供了对理论定律的间接确证。

新理论具有说明已知经验定律和现象的价值,但这是很小的价值。如果科学家提出一个新理论,但不能从中推导出新的经验定律,不能预言新的现象,那么在逻辑上它只是等同于已知经验定律的一种集合。新理论的最高价值在于,它预言新经验定律和新现象的能力。导致科学巨大进步的新理论,都是从中可以推导出新经验定律并预言新现象的理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导致了新的经验定律,这些新定律首次预言并说明了水星近日点扰动和太阳附近的光线弯曲等现象。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包含着不可观察术语(万有引力、质量等),是理论定律。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出一个经验定律: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无论质量大小,都存在一种吸引力。——这在以前是根本不会被人想到的!

\

后来物理学家真的在实验室中发现了这种引力:

使用一种扭秤:一个横杠,中间用很长的金属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横杠的两头各系一个金属球。横杠不可能绝对静止下来,总是有一点摆动,但还是可以确立横杠摆动的中点。之后,在横杠附近放置一大堆铅砖。(铅的引力比较大;金的引力更大,但金砖太贵!)结果发现:横杠摆动的中点移动了一点点,横杠末端的其中一个球距离铅堆更近了。移动的距离虽然只有一毫米的一个零头,但这已经足够了:它在实验室里首次观察到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效应。牛顿以前的任何人都不会预见到扭秤实验的结果,这是科学理论预言能力的一个经典事例

9.既然观察依赖于理论,而理论又要依据观察经验来检验,那末,从总体上科学是如何被检验的你怎么看待科学理论的进步

一、最好解释的推理:如果一个科学理论解释现象解释得比其他理论好,如果一个理论通过精确的理论实体的假定使我们观察到先前未观察到甚至未能想象到的东西,则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理论及其所指示的实体是真的或很可能是真的。波普尔:实在主义者不仅假定有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且认为这个世界是被描述了的,而且比之先前的已被替代的理论来说,更好地描述了它。在这基础上,我们有理由认为,除非有“某种真理”在其中,否则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理论,会正确地预见到非常精确的测量结果,而先前的理论则不能作出这种预见,这将会是高度不可能的偶合。无奇迹论证它是能使科学不成为奇迹的唯一哲学。如果我们不相信我们的理论为真(它们指称不可观察物体),那么我们只能承认现代科学的成功是一个奇迹。

二、对最好解释推理的反驳(1)最好解释本身难于确定。(2)即使能够确定哪一些理论解释是最好的解释,预言了惊奇的结果也不能推出那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就是真。也可以认为更能说明经验证据的理论只是经验上合适。(3)即使某些理论确实是最好地解释奇迹般预言了观察事实,也不需要用这个理论陈述描述了真理来解释,而完全可以用达尔文主义来加以说明。(4)要求用理论实体的真来解释现象的规

则性,一定会导致无穷的倒退。(5)实在论的理论与经验的多一对应:理论与经验多一对应导致经验地等价的诸理论证据的不可区分,因而无法辨明理论实体的真假。经验上的发现,无论如何丰富多样,在它的基础上总可以构造出不同的理论体系。经验地等价理论在证据上不可区分,因而无法判定理论实体的真假,或理论实体谁真谁假。从科学的发展过程看:一方面,一些科学理论可以为科学服务很长时间,在整理观察实验结果和发现可观察的新现象中起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们曾经预测的一些假说性实体被抛弃了,如热质、燃素和以太等。当理论不再有用时,就可以抛弃理论本身,但理论导致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则可以保留。正如过去的理论和这些理论使用的不可观察的实体已经被抛弃,我们能够预期我们现在的理论也要被抛弃。理论是帮助我们将观察和理论知识结构树立起来的脚手架,一旦它们完成了工作,它们就可以被抛弃。斯泰克:只有感知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因果关系是真正的存在,感知世界之外的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是虚构的,它们的存在是无法证明的。理论术语和科学定律是构造出来帮助我们组织和概括感觉经验的,是表述感觉经验关系的一种公式。科学理论的作用不在于它们断定了对象的实在性,而在于它们可预测那些可感知的对象。

三、工具主义曾经预言,哥白尼的日心说只是计算工具,原子、分子、苯的分子结构都不是客观存在。后来科学的发展和科学仪器的进步,已经用仪器看到了太阳系,看到了分子、苯环结构。从而一个又一个推翻了工具主义的假说。如果理论不是真的,至少不是近似真切的,理论怎么能取得预见的成功。预见成功的理论不一定是真的,但都不是真的或近似真的吗我们确实不能直接接近世界,我们从客观世界获得信息必须透过感官,我们必须用某种概念框架和语言系统来描述世界。然而,我们发现世界不仅是通过观察和描述,而是通过与它相互作用,我们能够通过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来检验那些描述是否合适。

四、哈金(Ian Hacking)的实验实在论:哈金强调科学实验在确信理论实体性中的作用。所谓实验的实践,就是创生新的现象,创生那种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或转瞬即逝的现象,使那些“效应”(如光电效应)或“事件”得以发生。我们之所以相信宏观对象的实在性,因为在实验实践中,它以它的因果力作用于我们,而我们用我们的仪器干预操控了它们。某个理论概念是否真实存在,取决于我们能否运用它来研究其他理论概念或复杂现象。“当我们有规则地建造(而且通常十分成功地建造了)利用各种被很好地理解的电子的因果特性对被假说所指出的自然界的其它部分进行干预的新装置时,我们完全信服电子的实在性。”科学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理论概念是这个网络的结点,科学规律是结点之间的联线,它揭示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整个网络悬浮在经验事实的层面上,有一部分理论概念或理论词通过对应规则与经验事实发生直接的联系,有一部分与经验事实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又有一部分在经验层面上根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东西。理论术语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系统的意义,由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由科学规律来给出,另一种是经验的意义,由对应规则给出。

10.科学始于"观察"还是始于问题,为什么

真正推动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原动力或动因作用的出发点,从方法论的观点看是问题。如果观察到事实而不构成问题,不会提出问题,这种观察对科学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不是从观察开始,这不是说不要观察,不要作艰苦的收集材料、分析材料的工作。

11.试评论“科学活动是建构,而不是发现”这一观点。

科学活动是建构,而不是发现(范.弗拉森):

科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建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是理想化的图形,它是建构适合于可观察现象的模型,必须经常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来修正。爱因斯坦:“物理学概念是人类心智的自由创造,不独是由外部世界决定的,尽管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在我们理解实在的努力中,我们有点像一个试图理解一块密封的手表之机制的人。他看见了表面和移动的指针,甚至听见了滴答声,但是他没有办法打开盒子。如果他很灵巧,对于引起所有那些他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机制,他可以形成图像;但他永远也不能确定他的图像是对于其观察的唯一解释。他永远也不能将其图像与真实的机制比较,他甚至不能想象这样一种比较可能有什么意义。在《相对论的意义》中:观念的世界看来不能用逻辑的方法从经验中推导出来,而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心智的创造,没有这种创造就没有科学。尽管如此,这个观念的世界程度较小地独立于我们的经验的本性,正如衣服程度很小地独立于我们的身体的形状一样。”玻尔:“我们人类从根本上依赖于什么……我们依赖于我们的言词。……我们的任务是与别人交流经验和观点。我们必须不断为扩展我们描述的范围而奋斗,……‘实在性’也是一个词,一个我们必须学会正确使用的词。……不存在

什么量子世界。只存在一种抽象的量子力学描述。认为物理学的任务是去探求大自然是怎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物理学讨论的是我们对于大自然可能说些什么。”海森堡写道,有人欣快地“回到经典物理的实在概念,……或者回到唯物主义的本体论。……然而,这是不可能的。……表述诸如原子现象应当怎样的愿望不能是我们的任务;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去认识它们。”“在关于原子事件的实验中,我们必须同事物和事实打交道,即与像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现象一样真实的现象打交道。但是原子或者基本粒子并不看作是真实的;它们形成一种有潜能性的和可能性的世界而不是事物或事实的世界。”在海森堡看来,“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乃基于存在之类的幻觉之上,围绕我们世界的直接‘现实性’可以被外推到原子范围内。然而,这种外推是不可能的。”

12.科学家对科学规律的具体应用是否具有社会责任

三种观点

1、科学家只管揭示自然规律本身,而对规律的应用及其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认为:“科学家不应当对社会有益地或有害地利用他的工作成果承担责任,他仅对自己的工作成果的科学价值负责”

“考虑核武器在道义上和其他方面的后果---这不是科学家关心的事情,而是政治家关心的事情。”

2、虽然科学家要以揭示自然规律为己任,但是对规律的应用及其后果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玻恩:虽然我自己并未把科学知识用于研制象原子弹或氢弹那样一些毁灭性的武器,但是我感到我对这些东西负有一定的责任。

3、科学家应对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及带来的社会后果负完全的责任。

控制论之父维纳表示,他不打算发表任何“可能会在一些无责任感的军事家手中造成伤害的”研究成果。

第一种观点因其完全否认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巴伯:这种观点的危险是,社会可能会把科学家认为是一个无责任感的群体。

齐曼:现代科学研究已更多地和社会其他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了。科学家不再是个社会的局外人,不再被允许沉溺于他自己的个人嗜好,随心所欲地随他自己的意志行事。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科学家作为一个专家、顾问、发明家或者决策者,已经成为一个中心人物了。

第三种观点夸大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受到广泛的批评。

巴伯在评价维纳的立场时指出:“他的行动完全是不现实的,即使他的打算完全是善意的。因为要实现他的目的,他就不得不完全停止他的科学工作,因为他不能预见到他的成果的使用会是什么。”

第二种观点因其较适中而受到广泛的赞同。

巴伯:“一种为许多科学家所持的观点是,他们对于他们的发现和发明的后果具有某种一般种类的社会责任。”

何为一般种类的社会责任巴伯指出:“社会责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愿承担的道义责任问题,我们中的所有人都承担这种责任,科学家和非科学家是一样的。”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