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大二下学期有机设计性实验论文范例

华南师范大学大二下学期有机设计性实验论文范例
华南师范大学大二下学期有机设计性实验论文范例

探究水浴加热回流时间对苯基溴化镁与苯甲酸乙酯反应的

影响

2015240xxxx 化师(x)班xxx

摘要: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浴加热回流时间对于三苯甲醇的制备反应中苯基溴化镁与苯甲酸乙酯这一步反应的影响,并以三苯甲醇的最终产量为评判标准,从而推断出这一步的最佳水浴加热回流时间。实验表明,在原料用量为0.4g金属镁、2mL溴苯和0.9mL苯甲酸乙酯的条件下,这一阶段的最佳水浴加热回流时间为20分钟,与教材所述相符。而如果加热回流时间在20分钟以上,则水浴加热回流时间长短与产率大小就基本没有太大关系了。

关键词:三苯甲醇、水浴加热回流时间、苯基溴化镁

一、介绍

根据教材所述,三苯甲醇的制备反应到了苯基溴化镁与苯甲酸乙酯反应的这一步只需水浴加热20分钟即可。对此,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上的用料是0.012mol镁、0.019mol溴苯和0.0064mol苯甲酸乙酯[1],因为原料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浴加热回流时间的长短,所以我又去查阅了其他文献。其他一些文献是这么写的:当原料用量为0.06mol左右的金属镁、0.06mol左右的溴苯和0.026mol左右的苯甲酸乙酯时,水浴加热回流时间为1小时。[2][3]由此可见原料用量越大需要的水浴加热回流时间也确实会越长。那么,按照教材所述的原料用量,是不是在苯基溴化镁与苯甲酸乙酯反应的这一步用20分钟水浴加热回流就能使三苯甲醇的最终产率最大化呢?对此问题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分别做6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在苯基溴化镁与苯甲酸乙酯反应阶段的水浴加热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50分钟和60分钟,并以最终产物的产量为判定指标,推断出这一阶段的最佳水浴加热回流时间。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与理论现象

①在三颈烧瓶上分别装上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并在冷凝管的上口装置氯化钙干燥管。从剩下的一个瓶口放入0.4g(0.012mol)剪成小条的金属镁和1粒绿豆大小的单质碘,再放入磁子,用玻璃塞封住该瓶口。然后往滴液漏斗中加入2mL(0.019mol)溴苯和7mL无水乙醚,在漏斗内混匀。

②通过滴液漏斗缓缓将约2-3mL的溴苯-乙醚混合液滴入到三颈烧瓶中,使反应被引发,待观察到溶液很快由无色变为棕黄色时,即为反应开始标志。然后把剩下的液体也缓缓滴入三口烧瓶中,40-50℃水浴加热,以维持反应液微微沸腾的状态,并开启磁力搅拌机进行搅拌,回流30min。此过程中观察到镁屑越来越少,逐渐消失,几乎被反应完。回流结束后,稍冷却,往滴液漏斗中加入0.9mL(0.0064mol)苯甲酸乙酯和2mL无水乙醚,然后在振摇下自滴液漏斗中慢慢将苯甲酸乙酯和无水乙醚的混合液滴入到三颈烧瓶中,统一用40-50℃的水温,但分别按照指定的不同时间(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50分钟和60分钟)进行水浴加热回流。观察到刚加入时溶液立即变为酒红色,过一段时间后又变回棕黄色。

③结束加热后,稍冷,然后通过滴液漏斗缓缓滴入15mL氯化铵饱和溶液,并持续搅拌一段时间,使加成产物分解生成三苯甲醇,观察到未反应完的镁屑表面出现大量气泡,镁屑变少消失,放出大量的热,液体分层,上层为棕黄色乙醚层,下层为无色水层。然后将反应装置改成低沸蒸馏装置,用沸水浴加热蒸去所有乙醚至再无油滴滴出,加入5mL石油醚,搅拌,发现有白色晶体析出,抽滤,得到粗产品,用石油醚-95%乙醇(体积比为2:1)进行重结晶,烘干,称量。理论产量约为0.8克,理论产率约为48%。

三、数据处理

g-t

0.6

0.7

0.80.9

102030405060

水浴加热时间/分钟

产量/克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折线图可以看出产量并不与这一阶段的水浴加热时间成正比。根据组员之间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这几组实验虽然严格控制了反应条件,但是6组的实验现象却仍然都不完全等同于理论现象,而且这6组现象相互之间也不同。就拿我做的两组实验的现象来说:在制备格氏试剂的那一步,40分钟那一组实验的镁屑虽大部分被消耗,但仍然有少量残余的镁屑未被反应完,到了最后5分钟时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米黄色;而30分钟那一组实验的镁屑全部被反应完了,一点固体都不剩,而溶液直到加热结束也没有变为米黄色。除此之外,在苯基溴化镁与苯甲酸乙酯反应这一阶段的现象也不同:30分钟那一组的现象是刚开始出现酒红色,但很快酒红色就消失了,再次变回了棕黄色;而40分钟那一组的现象是从开始到结束时都一直维持着酒红色;其他组这一阶段的溶液颜色变化也不同。总之,每组的实验现象都不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的6组实验的步骤在其他条件的控制上都是一致的,已经尽量做到了控制变量,那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我想是因为我们是3组同学分别做各自的实验,所以很难保证每个人的操作是不是完全一样。比如,每次制备格氏试剂的那一步我们不一定都是用一样的速度滴加的,所以生成的副产物联苯或多或少,不一定每一组都能得到等量的格氏试剂;另外,每个人的取样量也可能有误差;还有,就我自己而言,在格氏试剂制备完成准备加入苯甲酸乙酯的时候以及在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之前,总是忘记了要冷却就直接加入,虽然暂时不清楚冷不冷却对反应有没有较大影响,但既然书上有这个步骤,而其他组员做了我却没有严格执行,这也属于没有做到完全的控制变量,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30分钟那一组实验的产量比40分钟那一组实验的要低呢?按道理说,镁屑被反应得越完全说明生成的格氏试剂越多,但是结果却显示30 分钟的最终产量反而更少。那么为什么镁屑反应得越彻底反而最终产量却越低呢?按照老师的说法,一般来说在制备格氏试剂那一步中,镁屑是很难反应完的。而30分钟这一组的实验现象却是镁屑在加热到15分钟的时候就反应完全了。对此,我的猜想是:30分钟这一组之所以镁被消耗完,可能是因为有部分格氏试剂在生成后转变成了其它物质,或者也许是被质子氢消耗了,所以苯基溴化镁浓度下降,导致溴苯与镁生成苯基溴化镁的反应向右移动,这才使得镁被消耗得更多,直至消耗完全,但由于格氏试剂还是太多失效了,所以依然得到过少的格氏试剂,导致最终产率过低。回顾30分钟这一组实验的整个实验过程,仪器都被干燥处理过了,最有可能引入水分的地方是滴液漏斗上口处,因为我当时发现每次从滴液漏斗滴入液体时不论塞子塞得多么紧,都能让液体直接滴下来,说明漏斗上口的橡胶塞不够密封,有漏气。

分析了导致30分钟这一组的实验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再来看看其他几组数据。其中

产量最高的是20分钟那一组的实验,产量最低的是10分钟那一组的实验,说明时间不够20分钟会使反应不够彻底,产物生成过少。其次,40分钟那一组、50分钟那一组和60分钟那一组的产量很接近,可能是由于一些操作误差,比如抽滤前有少量晶体残留在三颈烧瓶内无法转移到布氏漏斗上,或者抽滤后有少量产物残留在滤纸上无法转移等等所导致的细微差别,基本上可以认定为产量一致。

五、结论

综上所述,排除了30分钟这一组的随机误差,在原料用量为0.4g镁、2mL溴苯和0.9mL 苯甲酸乙酯的条件下,在苯基溴化镁与苯甲酸乙酯反应的阶段水浴加热回流的最佳时间为20分钟。时间过短会导致反应不足使产物过少;时间过长虽然基本不会影响产率,但有可能会产生更多副反应,导致除杂困难,而且浪费能源,因此也应该尽量避免。

参考文献:

[1]《有机化学实验》(第四版)曾和平华南师范大学等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三苯甲醇制备实验在教学中的改进探讨》王冬梅,周运友(《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年12 月第31 卷第12 期下)

[3]《三苯甲醇制备实验的改进》李公春, 孙婷, 曹义春, 杨风岭(《实验室科学》2010年2 月第13卷第1 期)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15篇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一): 一、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景 1.完成开题报告,并经过指导教师和论文开题答辩小组审查。 2.收集和整理资料,参阅部分收集到的资料,对论文命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3.寻找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习资料涉及社会实践和与论文相关的实地研究。 4.查找与阅读论文相关的适宜的英文文献,对其进行翻译并完成。 5.实习期间写下实习周记。 6.经过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对论文命题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 二、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

1.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认识得不够深刻,所以对命题的探讨可是深入。 2.研究中引入的数据不够,对相关问题的支撑程度不足。 3.论文的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不够强,有的地方缺少逻辑。 导致上述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撰写不够严密。 二是是研究不够深入, 针对这两个原因,解决方法有: 1.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理解程度需要更加深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深度的结论。 2.需要对已完成的资料进行多次审阅,从资料、结构及用语等方面给予调整。 3.对于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难题要多向指导教师请求援助。

下一步的主要研究任务、具体设想与安排 在往后的论文写作中主要研究任务是在已完成的基础上给予完善,具体的方法是参阅更多的相关研究文章,尤其是研究较为完整系统的书籍,深度提取其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方向与思路来引用,其中具体资料包括会计环境研究时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需要更加具体的探索。另外,论文的进度方面,在初稿基础上进行修改,争取在六月初完成论文终稿。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二): 一、 设计(论文)进展状况 1.经过前期的学习和需求分析,我已经大概掌握了java程序的编写过程,以及java中对于框架的运用,加之对数据库的了解,熟悉了java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2.对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对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对数据库中关于考题表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3.实现了数据库的设计,共有8个数据库表。ExamStu考生考题表。Choose

优秀论文范例

1 作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京瓷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方式指导老师谭文武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1501 姓名杨穗 学号 201507020120 2015年 12月 07日

神,实际上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创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系统现状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系统开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调研.....................................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系统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技术可行性分析 (8) (8) 3.1系统需求分析 (8) 3.1.1功能需求 (8) 3.1.2性能需求 (9) 3.2系统流程图 (9) 3.2.1数据流程图 (9) (10) 4.1概要设计 (10) 4.1.1功能模块结构图 (10) 4.1.2功能模块描述 (10) 4.2数据库设计 (11) 4.2.1表设计 (11) 4.3详细设计 (12) 4.3.1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13) 4.3.2论题管理模块设计 (14) 4.3.3学生选题模块设计 (15) 4.3.4筛选学生模块设计 (16) 4.3.5留言联系模块设计 (17) 4.3.6上传论文模块设计 (18) 4.3.7查看论文模块设计 (18)

有机设计性实验报告

化学与环境学院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题目:以苯胺为原料合成对溴苯胺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2013年6月6日

以苯胺为原料合成对溴苯胺实验报告 姓名;xxx (a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 510006) 摘要:对溴苯胺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常被用作染料原料,如偶氮染料、喹啉染料等,医药及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等。本实验合成过程以苯胺为原料,经历制备乙酰苯胺、对溴乙酰苯胺等中间体的过程,最终制得目标产物对溴苯胺。其合成过程经历保护、溴代、去保护等多个步骤,可以制得纯度较高的对溴苯胺。通过实验可得,用此实验方法制备对溴苯胺,操作方法简单,可控性强,产率较高,此实验最后产率为73.25%。 关键词:有机合成,苯胺,乙酰苯胺,对溴乙酰苯胺,对溴苯胺 The Synthetic Reaction of Aniline to p-Bromoaniline Abstract: p-Bromoaniline is an important kind of organic chemical material, is often used as dye material, such as the azo dyes, KuiLin dyes, medicine and synthetic organic intermediate, etc. In this experiment, the synthesis process using Aniline as raw material, through preparation Acetyl aniline,Bromine acetyl aniline intermediate, finally makes the product of p-Bromoaniline. The synthesis process through multiple steps to protect, bromination, deprotection, then can be made of high purity of p-Bromoaniline. Through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preparing p-Bromoaniline, the method is simple, strong controllability, high yield, the final yied was 73.25%. Keywords:organic synthesis; Aniline; Acetyl aniline; Bromine acetyl aniline ; p-Bromoaniline 引言:溴代苯胺,也被称为4-溴苯胺或对氨基溴化苯,有毒,其毒性较氯苯胺更严重,可经皮肤吸收,具有血溶性、能引起膀胱癌。溴苯胺为无色斜方结晶或粉末,相对分子质量为172.03,熔点为66.4℃,常压沸点分解,相对密度1.4970(100/4℃),对溴苯胺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目前,国内生产芳香族胺类多采用酸性条件下铁粉还原法、碱性条件下的硫化碱还原法

实验性毕业论文范例终审稿)

实验性毕业论文范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学号: 泰山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蜂胶黄酮抗H2O2诱导PC12细胞 凋亡机制的研究 院(部)系 药学院 所学专业药学 年级、班级 完成人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2013年 6 月 18 日 论文原创性保证书 我保证所提交的论文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如有抄袭、剽窃、雷同等现象,愿承担相应后果,接受学校的处理。 专业: 班级: 签名: 20 年月日

摘 要 目的 观察蜂胶黄酮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PC 12)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培养PC 12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蜂 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0mg/L 、100 mg/L 、50 mg/L.药物预处理2h 后,孵育H 2O 2(140μmol/L)24h 诱导过氧化损伤。TUNEL 试剂盒检测原位细胞 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及细胞周期,ELISA 检测细胞内 Caspase-3蛋白含量。 结果 TUNEL 细胞凋亡染色显示, H 2O 2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染色明显加深,而蜂 胶黄酮组染色明显变浅,说明蜂胶黄酮能对抗H 2O 2诱导细胞凋亡;周期结果显示 H 2O 2组处于G0/G1细胞明显增多,而处于G2/M 、S 期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增殖降 低,而蜂胶黄酮增加S 期细胞促进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 2O 2组活性氧水 平、细胞内Caspase-3含量明显增高,而蜂胶黄酮各剂量组活性氧水平降低,Caspase-3含量减少。 结论 蜂胶黄酮对H 2O 2诱发PC 12神经细胞凋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 其影响细胞周期、清除氧自由基、降低凋亡因子Caspase-3有关。 关键词 蜂胶黄酮;PC 12细胞;H 2O 2;Caspase-3;细胞凋亡

有机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名称】: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二【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中典型官能团的组要化学性质。 (2)学会利用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性质来鉴别化合物,及鉴别的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设计、查阅资料的能力。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大试管小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架玻璃棒烧杯等。 试剂:A组:松节油(主要成分α-蒎烯和β-蒎烯)、环己烷、苯甲基氯。 B组:甘油、仲丁醇、叔丁醇、水杨酸。 C组:乙醇、乙醛、丙酮、乙酰乙酸乙酯。 Fehling或Tollens试剂、溴水(Br2/Cl4溶液)、FeCl3溶液、浓I2液NaOH 溶液、2,4-二硝基苯肼、碳酸钠溶液、KMnO4/H+溶液、Lucas试剂、CuSO4 溶液、NaOH溶液、AgNO3/C2H5OH溶液、蒸馏水、水合茚三酮溶液、亚 硝酸。 四【实验原理】:1.根据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性质,即化合物的官能团决定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如有气泡、沉淀产生及颜色的变化等。根据化合物官能团直接相连 的碳原子的类型,以及官能团的连接位置(即其它官能团的影响),导致与 试剂作用的程度有所异同。 2.醇的性质醇的性质组要表现在羟基上。而羟基的活泼性与其直接相连接 的碳原子的类型不同而异,因此反应的实验现象也就不同。 3.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二者分子内都含有相同官能团羰基,因此性质上就有 许多相似之处,都可在羰基上发生亲核加成和烃基上a-活泼氢卤代反应。但 由于醛-羰基直接与氢相连。 4. 有的有机化合物有特殊的气味,但多数有机物有毒,因此一般不用闻气味 的方法来鉴别有机化合物。如松节油有刺激性味,乙醛有性气味,苯甲醛有 杏仁香味,乙醇有酒味,环己烷有汽油味等。 五【实验内容】: 请分别设计一个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案。 A组:松节油(主要成分α-蒎烯和β-蒎烯)、环己烷、苯甲基氯。 B组:甘油、仲丁醇、叔丁醇、水杨酸。 C组:乙醇、乙醛、丙酮、乙酰乙酸乙酯。 B组鉴别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0001

文档编号:0000 183 优秀毕业设计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目录 目录. (2)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一) (2)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二) 6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三) (9)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四) 10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五) (12)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六) 14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七) (15)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八) 17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九) (19)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十) (21) 本文精选了华南师范大学各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总共10 个不同类别的任务书模板范文,都选自华南师范大学同学的优秀毕业论文,包含各个专业类别的任务书,适合各个学院同学们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参考和研究。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愿此文能助毕业班同学们一臂之力,欢迎下载。

华南师范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模板一) (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5月20日:论文答辩

优秀论文范例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20061 姓名 学号 20052021138 2009年 5月 30 日

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学院毕业论文选题、论文指导以及论文备份等工作流程的深入了解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后,对其作了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界面设计,并完成了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开发。本系统采用简单灵活的ASP 语言,并结合简单灵活的Access 数据库,实现在线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提供学生一个完全公正、开放的选题平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与指导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同时提供了论文电子稿的保存手段,提高了教务人员

(1) 1.1系统现状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系统开发方法 (1) (2) 2.1系统调研 (2) 2.2系统总体目标 (2) 2.3技术可行性分析 (2) (3) 3.1系统需求分析 (3) 3.1.1功能需求 (3) 3.1.2性能需求 (3) 3.2系统流程图 (4) 3.2.1数据流程图 (4) (4) 4.1概要设计 (4) 4.1.1功能模块结构图 (4) 4.1.2功能模块描述 (5) 4.2数据库设计 (6) 4.2.1表设计 (6) 4.3详细设计 (6) 4.3.1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8) 4.3.2论题管理模块设计 (9) 4.3.3学生选题模块设计 (10) 4.3.4筛选学生模块设计 (11) 4.3.5留言联系模块设计 (12) 4.3.6上传论文模块设计 (13) 4.3.7查看论文模块设计 (13)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分数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姓名:陈志杰 班级:10级环工一班 院系:水建院 任课教师:杜丹 2012年12 月16 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报告一、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目的 1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3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 数据和资料。 4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项目指标 物理指标:水温,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总固体物,溶解固体物,悬浮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金属化合物:铝,汞,镉,铅,铜,锌,铬,砷,其他金属化合物如镍、铁、锰、钙、镁、铀。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酸度和碱度,pH,溶解氧(DO),氰化物(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有机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含磷化合物,其他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如氯化物、碘化物、硫酸盐、余氯、硼、二氧化硅。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挥发酚,油类。 特定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

环芳烃(PAHs)。 底质和活性污泥(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 二、水质检测方法 实验一pH值的测定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log10αH+。 pH值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饮用水标准的pH值的范围是6.5~8.5。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pH值。比色法简便,但受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的干扰。玻璃电极法基本不受上述因素的干扰。然而,pH在10以上时,产生“钠差”,读数偏低,需选用特制的“低钠差”,玻璃电极,或使用与水样的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本实验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 (一)实验目的 掌握玻璃电极法测定pH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1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两种电极结合在一起能组成复合电极。pH计测量出玻璃复合电极的电压,电压转换成pH值,其结果被显示出来。(三)实验仪器 pH计(PB-21) (四)实验试剂 1.pH=4.003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 2.pH=6.864缓冲液(混合磷酸盐) 3.pH=9.182缓冲液(硼砂) (五)实验步骤 1.将电极浸入到缓冲溶液中,搅拌均匀,直至达到稳定。 2.按mode(转换)键,直至显示出所需要的pH值测量方式。

实验性毕业论文范例修订稿

实验性毕业论文范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学号: 泰山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蜂胶黄酮抗H2O2诱导PC12细胞 凋亡机制的研究 院(部)系药学院 所学专业药学 年级、班级 完成人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2013年 6 月 18 日 论文原创性保证书 我保证所提交的论文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如有抄袭、剽窃、雷同等现象,愿承担相应后果,接受学校的处理。 专业: 班级: 签名: 20 年月日

摘要 目的观察蜂胶黄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培养PC12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蜂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0mg/L、100 mg/L、50 mg/L.药物预处理2h后,孵育 H 2O 2 (140μmol/L)24h诱导过氧化损伤。TUNEL试剂盒检测原位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及细胞周期,ELISA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含量。 结果TUNEL细胞凋亡染色显示, H2O2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染色明显加深,而蜂胶黄酮组染色明显变浅,说明蜂胶黄酮能对抗H2O2诱导细胞凋亡;周期结果显示H2O2组处于 G0/G1细胞明显增多,而处于G2/M、S期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增殖降低,而蜂胶黄酮增加 S期细胞促进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 2O 2 组活性氧水平、细胞内Caspase-3含量明 显增高,而蜂胶黄酮各剂量组活性氧水平降低,Caspase-3含量减少。 结论蜂胶黄酮对H2O2诱发PC12神经细胞凋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其影响细胞周期、清除氧自由基、降低凋亡因子Caspase-3有关。 关键词蜂胶黄酮;PC12细胞;H2O2;Caspase-3;细胞凋亡

设计性实验报告格式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万用表设计与组装实验仪 姓名:李双阳学号:131409138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1314091 指导教师:_王朝勇王新练 上课时间:2010 年12 月 6 日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万能表的设计与组装试验仪 实验时间:2010年12月6日 小组合作: 是 小组成员:孙超群 1. 实验目的:掌握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组成和特性。 2. 掌握数字万用表的校准和使用。 3. 掌握多量程数字万用表分压、分流电路计算和连接;学会设计制作、使用多量程数字万用表 2、实验地点及仪器、设备和材料: 万用表设计与组装实验仪、标准数字万用表。 3、实验思路(实验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步骤等): 1. 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在数字电压表头前面加一级分压电路(分压电阻),可以扩展直流电压测量的量程。 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分压电路如图一所示,它能在不降低输入阻抗的情况下,达到准确的分压效果。 例如:其中200 V 档的分压比为: 001.010*********==+++++M K R R R R R R R 其余各档的分压比分别为: 档位 200mV 2V 20V 200V 2000V 分压比 1 0.1 0.01 0.001 0.0001 图一 实用分压器电路 实际设计时是根据各档的分压比和总电阻来确定各分压电阻的,如先确定 M R R R R R R 1054321=++++=总 再计算200V 档的电阻:K R R R 10001.021==+总,依次可计算出3R 、4R 、5R 等各档的分压电阻值。换量程时,多刀量程转换开关可以根据档位调整小数点的位置,使用者可方便地直读出测量结果。 尽管上述最高量程档的理论量程是2000V ,但通常的数字万用表出于耐压和安全考虑,规定最高电压量限为1000V 或750V 。

有机实验设计

水相Heck反应实验设计 20系 PB11206252 沈伟一、实验背景: 1972年,由美国化学家Richard F.Heck发现。这是一类重要的卤代烃烯基化,形成与不饱和双键相连的新C-C键的偶联反应,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成为日益广泛的有机合成方法。并且在有机合成,先进功能材料,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广泛运用。是支撑有机电子,药物开发,精细化工等现代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2010年,Heck等三人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不过,因为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反应时间太长,对于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来说难度较大。而经过研究表明,在水相中,采用微波方法,在短时间内、温和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二、实验目的: Heck反应可以概括的表达为, 它使得我们可以合成一系列芳基烯烃、炔烃化合物。进而在新型高分子,医药,染料,天然产物,农药,肉桂酸型香料等日用品合成上发挥作用。 这个实验,我们需要掌握 1、学习水相Heck反应的原理与操作 2、练习微型实验操作与纯化方法 3、学习微波在有机实验中的运用 三、实验原理:

一直以来,认为Heck 反应的催化循环是围绕催化的钯中心而展开,如图所示。循环中所需的活性钯(0)一般是由钯(II)前体在反应中原位产生,例如,乙酸钯可被三苯基膦还原为双(三苯基膦)合钯(0) (1),进入催化循环,同时三苯基膦则被氧化为三苯基氧膦。循环中,首先是电子不饱和的含钯物种(1)与卤代烃氧化加成,钯插入到卤- 碳键中。然后,钯原子与烯烃作用产生π配合物 (3),配位的烯烃再顺式插入到钯-碳键中,得(4)。(4)经旋转(未画出)异构化为扭张力较小的反式异构体后,发生β-氢消除,获得另一个钯与烯烃配位的中间体 (5)。(5) 经解配,即得反应产物烯烃,同时还产生钯(II)物种(6),而(6)在碳酸钠作用下发生还原消除,又转化为(1),从而获得再生。可见,反应中用到的碳酸钠是计量的,但钯却是催化性的。本实验是水相Heck反应,具有以下特点

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手册(学生用)

华南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学生用)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目录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程序┈┈┈┈┈┈┈┈┈ 2 2、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基本规范┈┈ 4 3、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8 4、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9 5、华南师范大学文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10 6、华南师范大学理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11 7、华南师范大学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13 8、华南师范大学术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14 9、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参考标准┈ 15 10、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记录表┈┈ 16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程序 一、工作流程 学生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开题——→学生撰写、教师指导——→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评阅——→论文答辩——→评选学院、校级优秀论文(校级优秀论文报教务处)——→统计分析本院系论文选题、成绩等数据——→论文及各项材料存档 二、时间安排 1、第七学期后半段:组织学生选题,安排指导教师。 2、第八学期第一周初:开题。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第一周——第七周:学生撰写和教师指导。撰写过程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记录表》。 4、第八周初: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评审,给出建议成绩。指导教师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语评分表》“指导教师评语及建议成绩”内容,评阅人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评定表》。 5、第八周:论文答辩,确定论文最后成绩。答辩小组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语评分表》“答辩小组评语”和“最后评分内容”。 6、第九周:选出学院、校级优秀论文。填写《推荐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总表》报教务处教研科。 7、第十、十一周:统计分析本学院毕业论文选题、成绩等数据。

优秀论文范例2015

游戏界面色彩的作用与影响

摘要 自我国加入WTO过后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显得匮乏,这时互联网的世界渐渐吸引了人们的视野,而互联网中的游戏更是让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选择为娱乐休闲消遣方式,游戏行业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类游戏层出不穷以满足不同爱好、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人,好的游戏除了娱乐性、趣味性强以外,同时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如同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一件好的艺术品离不开色彩对人视觉至心理影响,给人以物质、精神生活上的双重享受。 游戏界面为游戏受欢迎程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游戏界面操控游戏,游戏界面色彩的设定则直接影响人们对游戏的印象,为了能更好的给人们游戏体验,本文从人的视觉、心理和游戏界面的角度,从而探寻、分析游戏界面色彩的作用和色彩产生的影响。 关键字:视觉色彩色彩心理学游戏界面色彩

目录 摘要 ....................................................................... I 1 前言 .. (1)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 (1)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2) 2 游戏发展简要论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游戏界面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游戏界面的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游戏界面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游戏界面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游戏界面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色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色彩的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色彩的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色彩的性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色彩与视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色彩与心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游戏界面色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游戏界面色彩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游戏界面色彩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游戏界面色彩设计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7游戏界面色彩的发展趋势的启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后记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样板.doc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从宏观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实验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与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我校的教研组推出的四环节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其较完美的操作性、开放性、优效性和灵活性形成了自然实验课的基本框架,较好地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现就模式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几点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提出问题阶段 提出问题阶段是当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阶段。教师可结合要研究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维中发现问题。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进行演示实验,在铁架台上放一平底烧瓶,瓶中装满水,用酒精灯加热,水还没烧开,瓶中的水就往外溢。教师接着问大家,你们看了这个现象有什么想法?学生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水加热后往上溢呢?”

“水难道会变多吗?” 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应千方百计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如:做游戏、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出示挂图、运用幻灯等。引起学生要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作出假设阶段 学生提出了问题,但在还没有学习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问题作出假设的回答。教师再从学生假设中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要研究的问题中去。 例如,《水蒸气的凝结》,教师将还在冒白气的温水杯加盖,过一会儿再揭开盖,请同学们看盖上的水珠,水蒸气碰到什么样的物体在上面结成水珠呢?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发表不同意见。有的同学说:“水蒸气遇到热的物体结成水珠。”有的说:“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结成水珠。”教师接着说:“那么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这样就逐渐地把学生引入要研究的课题。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经验,通过演绎、归纳、推理而提出的假设,不少带有猜测的性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作出假设,不应压抑学生的思维,不管是对是错,都不要忙于作出评价。 (三)设计实验阶段

-实验型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内容撰写方式模版(定稿子用)

目录 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II 摘要......................................................................... III 关键词........................................................................ III Abstract ...................................................................... III Key words ..................................................................... III 1 前言(一级标题) (1) 2 材料与方法(一级标题) (1)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二级标题) (1) 2.1.1 实验材料(三级标题) (1) 2.1.2 实验仪器 (1) 2.2方法 (1) 2.2.1标题内容 (1) 2.2.2标题内容 (1) 3 结果与分析(一级标题) (1) 3.1试验结果 (1) 3.1.1标题内容 (1) 3.1.2标题内容 (1) 3.2 结果分析 (1) 3.2.1标题内容 (1) 3.2.2标题内容 (1) 4 结论 (1) 4.1 小结 (1) 4.2 讨论 (1)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另起一页).. (3) 文献综述(另起一页,文中标题不出现在目录) (4)

设计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种描述形式—传递函数描述法、零极点增益描述法。 2.掌握两种描述形式之间的转换。 3.掌握连续和离散系统频率响应的求解 二、 实验仪器或设备 装MATLAB 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三、 实验内容 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形。 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3. 将连续系统 4)(s )21)(s (s 3) 1)(s -(s 0.5H(s)++++=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的描述形式。 4. 将离散系统 4-3-2-1--2 -10.5z 0.9z -1.3z 1.6z -12z 5z 3H(z)++++=转化为传递函数和零极点增益模型的的描述形式。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 形。 程序: clear,clc,close %清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关闭图形窗口 t=-10:9; %取20个点 ft1=(t==0); %单位脉冲信号函数 ft2=(t>=0); %单位阶跃信号函数 subplot(1,2,1),stem(t,ft1,'m-o') %图像窗口1行2列的第1个子图绘制单位脉冲信号图形 title('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 %设置标题为“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 subplot(1,2,2),stem(t,ft2) %图像窗口1行2列的第2个子图绘制单位阶跃信号图形 title('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 %设置标题为“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 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程序: clear,clc,close %清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 x=0:0.001:0.6; %设置变量x的值范围 y=square(2*pi*10*x,30); %用square函数得到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plot(x,y,'m'); %绘制矩形波的图像

教师教学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及优秀论文范例

教师教学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及论文范例一、教师教学论文格式要求 (1)完整的论文一般应包括:正文(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内容、参考文献)。 (2)正文格式要求 1)文章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2)题目下空一行输内容提要,采用小四号楷体字; 3)内容提要下输入关键词:采用小四号楷体字; 4)关键词下空一行输入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5)文章中小标题用黑体、四号字; 6)参考文献的字体采用小四号楷体。 (3)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3.0cm ,?? 下:2.0cm,?? 左:3.8 cm??? 右:2.2 cm.?? 2)行间距: 22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2磅) 3)字间距: 加宽1磅(操作:格式→字体→间距→加宽→磅值1磅) (4)标题层次表述(正文中所有内容换行时请空两格) 一、?????? (一) 1.?? (1) (5)文章最后空一行,写作者简介,字体采用小四号楷体。 (6)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表中通常仅列出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建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引用文献出现先后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之前。正文所引用的文献的主要来源有:专着或书;连续出版物或期刊杂志;会议文献或会议记录、资料汇编;报告;专利等。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如下: 1)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刘国,陈绍业,王风翥.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5】成升魁,沈镭.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4):297~304. 3)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4)电子文献 1998-08-16/1998-10-16/2001-04-01. 二:论文范本 授之以渔,方能“不用扬鞭自奋蹄” ——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淮安市袁集乡中心小学朱丽芳 (本文荣获“师陶杯”教师论文评选市级一等奖)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学生习方式,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预习自学能力导读默读读书方法 张田若先生说:“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任何人的任何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所以,阅读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给预习方法,掌握自学规律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学生预习开始的。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要上一、两节预习指导课,着重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查找与本课有关的教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通过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要求边读、边想、边记,力求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正确地、经常性地利用工具书,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关键的作用,要特别重视学生对工具书的运用。凡是在课堂上不能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实验指导老师:卜志扬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类型:高分子实验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 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为克服这一缺点,现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以MMA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高温聚合,预聚至约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行下一步聚合,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 仪器名称规格数量 三角瓶50mL 1只 恒温槽1只 量筒50、100mL 各1只 制模玻璃100mm×100mm 2块 另:硅胶条、描图纸、相片、胶水、试管夹、玻璃棒、透明胶、长尾夹、标签纸若干 试剂: 试剂名称规格用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鲜蒸馏,BP = 100.5℃30mL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结晶0.05g 令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析纯2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