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水域风光类专题报告

台州市旅游局台州学院旅游系

2003、12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水域风光类专题报告

目录

前言 (6)

第一章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形成背景 (1)

第一节自然环境 (2)

第二节人文环境 (6)

第二章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价值评价 (8)

第一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释义及分类 (8)

第二节评价方法、标准与原则 (9)

第三章台州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普查结果分析 (11)

第一节台州市旅游资源类型构成 (12)

第二节普查结果 (13)

一、资源丰度 (14)

二、资源品质 (16)

三、资源分布 (16)

第四章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分区调查

第一节椒江区 (16)

第二节黄岩区 (16)

第三节路桥区 (18)

第四节临海市 (18)

第五节温岭市 (20)

第六节玉环县 (23)

第七节天台县 (24)

第八节仙居县 (26)

第九节三门县 (28)

第五章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30)

第一节基本特征和开发优势 (30)

第二节利用现状和开发原则 (32)

第三节开发对策 (36)

附录一:台州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统计 (38)

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专题报告

前言

旅游资源普查, 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实施台州市旅游全面开发的战略部署, 为编制台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台州市旅游局把辖域内3区6县(市)的旅游资源普查作为2003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旨在了解和掌握区域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建立区域旅游资源数据库, 以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对区域内所有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进行调查。

旅游资源调查工作技术性强、工作量大, 在市旅游局的组织领导下, 由台州学院旅游系组成的普查工作队于2003年7月初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技术培训, 7月上旬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收集和资料摘录, 7月中旬开始, 陆续分赴各区、市、县, 进行实地普查, 至8月底结束野外工作。9月中旬至10月底, 进行统计汇总、报表打印与制图等工作。在此期间, 因省旅游局对资源网上上输方式几次改变, 普查组对图片和单体编号整理、统计和分析工作也相应地经历了几次反复。普查期间, 得到了台州市旅游局、各区、市、县政府、旅游局、文体局、城建局、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工商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旅游集团公司和其他所以景区景点经营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由不同的调查组分区县进行调查, 对资源认识的差异难以消除,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各区县之间、各旅游资源类型之间、同一类型的等级之间不平衡的现象,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也同样如此, 文中如有不当之处, 恳请指正。

第一章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形成背景

台州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的浙江中部, 陆地面积9411平方公里, 总人口548.6万人, 辖三区、二市及四县。位于东经120°17′~121°56′, 北纬28°01′~29°20′之间。陆地东西最宽172.80公里, 南北最长147.80公里。境域东濒东海, 南邻温州, 西连丽水、金华, 北接绍兴、宁波。就经济地理而言, 介于两个沿海开放城市(宁波、温州)之间, 甬台温高速、上三高速、104国道穿境而过。

全境居山面海, 平原丘陵相间, 丘陵、山地约占内陆总面积的2/3, 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北、西、南三面是群峰叠翠, 奇险幽秀的天台、括苍、雁荡三座名山;中间是椒江、橙江、灵江三江夹峙汇集而成一片宽阔肥沃的河网冲积平原;东部沿海港湾岛屿众多, 著名的是三湾三岛九门, 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自北而南布列, 大陆岛、东矶岛、玉环岛等岛屿星罗棋布, 三门、玉带门、岱门、海门、剑门、松门、坎门、楚门、漩门门户开放, 这些港门是海陆互往的重要门户, 在我国东南沿海中, 有如此众多优越的港门和岛屿, 实属罕见。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地理形势十分优越, 古有“山海雄奇孤悬不可难拨之势”的美誉。我国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说:“吾浙十一郡, 唯台一郡连山, 围在海外, 另一乾坤, 最为据险。”括苍山为本区最高山脉, 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 为浙东最高峰。

台州自然风光雄奇秀丽, 古朴庄严, 玄远清幽;人文景观渊源流长, 内涵丰富, 独放异彩。唐代诗人杜甫、李白分别写下“台州地阔海溟溟, 云水长和岛屿青”、“龙楼凤阙不肯住, 飞腾直欲天台去”等赞美台州的诗句。台州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二处——天台山、神仙居, 国家AAAA级旅游区三处——天台山、长屿硐天、江南长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 国家地质公园——桃渚,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三处——国清寺、台州府城墙、桃渚军事古城, 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处——桃渚、长屿硐天、方山——南嵩岩、划岩山, 还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等, 构成了一幅集“佛、城、山、海、洞”为一体, 且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极具神奇色彩和浓郁山水生态特色的美丽画卷。

台州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物华天宝, 境内拥有多个荣誉称号或特殊称号, 每一个县

市都有自己多个特殊的称号:如天台为佛教天台宗发源地、济公故里, 温岭为千年曙光照射地、中国第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诞生地, 临海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无核蜜桔之乡, 黄岩为中国工艺品之都、蜜桔之乡, 仙居为中国工艺品之乡、杨梅之乡, 路桥为中国商都、枇杷之乡, 玉环为文旦之乡等。

一、自然环境

(一)地质地貌条件

台州辖区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温州——临海拗陷区。自远古以来, 经历了地槽、地台、陆缘活动三大发展阶段。加里东运动前为地槽阶段。加里东运动(4亿年前)使华南地槽强烈褶皱回返, 进入地台阶段。印支运动(约2亿年前)形成一系列北东向褶皱与断裂构造, 进入陆缘活动阶段。以断裂为主的剧烈构造形变和大规模酸性岩浆喷发与侵入活动, 为本区地质的最大构造特色。出露地表, 系中、新生界地层, 以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最为发育, 大多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 发育为天台苍山、华顶、九里坪, 仙居里林一长岗岭, 临海仙人基、大坤山、括苍山, 三门湫水山、炮台山, 黄岩五部、英山, 温岭太湖山、五龙山等中低山;次为白垩系陆相碎屑岩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少量第三系玄武岩呈北北东向, 断续分布于临海大田、三门小雄、仙居上张、黄岩宁溪等断陷盆地。构造上, 台州地处新华夏系第一级构造复式第二隆起带南段。因刚性火山岩广布, 以断裂构造为主, 辅有平缓褶皱与盆地构造。断裂纵横交错, 局部密集成带, 形成北东东向“多字型”构造图象。影响全区者主要为北北东向(新华夏系)、北东向(华夏系)、东西向与南北向4个构造体系。燕山运动前, 主要为东西向与北东向构造, 为本区基底构造, 控制晚侏罗世火山碎屑岩喷发与相带分布。燕山运动中晚期(晚侏罗世后)北北东向构造开始清楚显现, 控制下白垩统的沉积而成为主要构造骨架。

台州地貌特征主要为:西北环山, 东南濒海,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中西部与北部, 中山山脉绵延起伏:峰峦叠嶂, 河谷盆地错落其间。东部与南部, 低山丘陵与平原相嵌, 河道纵横密布。沿海海岸曲折, 滩涂海域辽阔, 岛屿星罗棋布。地貌多样, 山地、丘陵、台

地、盆地、平原、海洋、岛屿均有分布。其中, 山地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3, 海洋为陆地面积的8.5倍。

山地:大多分布在中西部与北部, 总面积4824平方公里, 占陆地面积一半多。其中绝对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中山2673.2平方公里;800—1000米的低中山297平方公里;500—800米低山1853.7平方公里。中山区集中在括苍山地、大雷山地与天台山地, 计有千米以上山峰201座。山体高耸挺拔, 主要由火山岩与火山沉积岩系构成, 岩性坚硬, 不易风化侵蚀。山势陡峭, 坡度多半在25度以上。生态环境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千米以上山巅, 坡陡土薄, 林木稀疏。山麓有宽窄不一的坡积裙, 坡度较缓, 土层稍厚, 为山区耕地、园地或经济林带。主要山脉有括苍山、大雷山、括苍山雄居区境西南部, 为椒江水系与瓯江水系分水岭。其山脉由浙南洞宫山向东北延伸而来, 经青田、丽水、缙云、永嘉等县界, 自仙居县西南端逶迤入境, 在台州中西部的临海、仙居县蟠结成主峰米筛浪, 海拔1382.4米, 为浙东第一高峰。大雷山横亘区境中西部, 为永安溪与始丰溪分水岭, 由仙霞岭中支小盘山延伸而来, 山顶海拨为1229.4米;天台山耸立区境北部, 北与四明山以剡溪为界, 由仙霞岭中支大盘山向东北延伸而来, 自西北部入境, 最高峰为苍山顶, 海拔1113.4米。

盆地:在括苍山、大雷山、括苍山诸山之间, 有天台盆地、仙居盆地、临海大田盆地等山间河谷盆地。盆地内, 自盆底至盆缘, 有平原、台地、低丘与高丘层层分布。

丘陵:主要分布在区境中部与南部, 零散而无明显脉络走向。受长年剥蚀, 丘陵顶部多呈馒头形或猪背形, 有小片夷平面, 坡度一般在15--35度之间, 生态环境较好, 林果特产繁盛。丘麓底部大多开垦成耕地。滨海丘陵与岛屿多有海侵时海蚀痕迹, 切割较深, 坡度较大, 乃至陡岩峭壁, 属基岩海岸, 土层浅薄, 蓄水保肥力差。

台地:零星分布低山丘陵外围或山谷盆地前缘, 有扇状洪积台地与带状堆积阶地。一般台地高度海拔10--100米, 天台县与仙居县有高150米以上台地多处。堆积层自上而下, 由薄到厚, 坡度平缓, 水热条件较丘陵山地优越, 为农业耕作与经济特产重要分布区之一。

平原:包括冲积形成的河谷平原与海积形成的滨海平原。全区70%以上人口与耕地分布在平原地区。冲积平原主要分布河流中下游两岸, 较大者有始丰溪畔的天台河谷平原, 永安溪畔的仙居、白水洋、张家渡河谷平原, 灵江沿岸的临海大田、城郊平原与涌泉平原, 永宁江畔的头陀、澄江平原等。海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区境的东南与东部沿海, 以椒江入海口南北的温黄、椒北平原最为宽广。椒江口以北, 自章安、杜桥至上盘、东洋, 呈弯月形地带, 称椒北于原。椒江以南至松门地区, 为浙东南沿海面积最大的温黄平原。平原上, 除散落大小不等的陆屿孤丘外, 海拔高程均在l0米以下, 地势平坦, 河道纵横密布, 呈水乡泽国风貌。

岛屿:沿海岛屿大多在全新世陆域下沉时形成, 为大陆基岩丘陵延伸而成。据海岛资源调查, 出露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91个, 占全省海岛总数的22, 57%;岛上陆地总面积276.02平方公里, 滩地面积64.30平方公里, 岛岸线总长914.87公里。县级政府驻地岛1个, 乡镇政府驻地岛7个。全区岛屿, 按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单元, 分为台州列岛、东矶列岛等12个岛群。

海洋:近海海域, 自北而南分布着猫头洋、大陈洋、披山洋与脚桶洋、积谷洋。沿岸港湾岛屿众多, 有石浦港、三门湾、浦坝港、洞港、隘顽湾、漩门湾、乐清湾等港湾。

(二)台州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温暖湿润, 四季分明, 冬无严寒, 1月均温为6.1°C, 夏无酷暑, 7月均温为29°C, 雨量充沛, 光照适中, 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为17°左右, 年际变化不大, 雨热同期。年平均降雨量1632毫米, 全年有两个雨季, 5~6月为梅雨期, 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0%, 8—9月为台风暴雨期, 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3%, 降雨量的年内分配不平均, 这两个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43%。此外, 降雨量的年际分布也不均匀, 年际之间丰、枯年降雨量之比在2倍以上。降雨量空间分布特点为从东向西随地势增高而增加。受季风气候不稳定的影响, 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 主要为台风、洪涝和干旱。

(三)水文条件

台州市境内河流水系多源于西部山地丘陵区, 河流多单独向东入海, 但无大型地表河流。境内溪河众多, 水系发达, 有大小河流700多条。境内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江河(包括支流)25条。椒江水系干流发源于区境西部仙居县与缙云县交界的天堂尖, 自西向东横贯仙居、天台、临海、黄岩、椒江5个县市区, 于椒江市入台州湾, 全长197.70公里, 流域面积6612平方公里, 为浙江第三大河, 流域面积约占全区内陆面积的70%。由灵江、永宁江与永安溪、始丰溪等干支流汇合而成, 其中下游两岸有温(岭)黄(岩)平原、-椒北平原与大田平原, 为台州主要产粮区。金清水系纵横温黄平原, 流域面积1172平方公里。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区陆域的80%左右。由于山脉切割, 东部与南部一些河流独流入海, 天台山北侧与东侧一些溪河则分别汇入境外的曹娥江与白溪。江河上游均为山溪性河道, 比降大, 水流急;下游平缓, 多为感潮河段, 具有旅游观潮功能, 受冲淤和潮汐作用, 入海河口多有外移。浅海滩涂辽阔, 大陆架海域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另外, 由于地形峭壁景观发育和断层作用等原因, 造成境内峡谷湍流、峭壁飞瀑、深潭、跌水、水漈等兼而有之, 成为一项重要的风景资源构成要素。

(四)生态环境条件

浙江省东部沿海近岸一线分布着雁荡山一括苍山一天台山等山地, 由于优越的水热条件和相对较高的地势, 生成了稳定的生态体系, 形成了一道隔离内陆和沿海地带的生态屏障, 隔绝了不同生态类型区域内人类开发活动的不利影响, 对保护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境内林地植被面积宽广, 对水源涵养起到重要作用。境内大部分溪流(包括支流)独成水系, 上游污染小, 水质优良, 溪流清澈见底, 饮用水断面水质达到I级标准。这些都使得台州境内山清水秀, 展现出十分优异的生态环境资源质量, 成为台州市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的根本保障。

二、人文环境

台州市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 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为“于越”的一部分, 亦称瓯地。秦代, 地属闽中郡。汉初, 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 东越国除, 徙民于江淮间, 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 置回浦乡, 属会稽郡, 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

台州经济发展久远, 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原始农业、渔业与制陶业, 春秋末期已开始发展饲养业。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濒海而置回浦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置临海郡, 开始着意开发海疆, 农桑渔盐及造船等业有较快发展。两晋隋唐, 中原居民陆续南移入境, 引进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经济持续发展出现了一批城镇。宋时中原人士大批南迁, 促进了台州各业的全面发展, 封建经济趋于鼎盛。尤其是南宋王朝被金兵所迫, 曾从海上南下, 逃难到台州章安, 这使台州知名度大增, 大量人口迁移至台州。明时, 倭寇经常从台州侵扰中国, 为了加强防卫, 政府增派官兵到台州沿海, 促使了台州沿海人口的又一次大规模增加。经济发展上, 明清以后, 沿海继续大面积围涂垦种, 耕作区域逐步向东拓展。明代置太平县(温岭县), 清代置玉环厅, 民国时置三门县, 所开发者皆为沿海新拓沃土。

因地处东部滨海, 远离朝庭, 周边三山阻隔, 交通不便, 在历史上封建皇朝的更替中, 台州属政治边缘化地区, 经济上未遭受大的创伤和破坏, 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建树, 社会文明的延续性比较稳定, 因此其台州地域文化积淀较为深厚。台州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历史上台州的宗教文化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台州自古是佛教胜地, 国清寺为佛教天台宗祖庭、龙兴寺、明因讲寺等佛教寺历史悠久, 在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佛教历史和中外交流史上都有重要地位。隋代古刹国清寺是中国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 日、韩佛教天台宗的祖庭(目前, 日、韩和东南亚一带仍有300万之众的天台宗佛教信徒)。历史上中、日、韩高僧交流频繁, “鉴真东渡”、“最澄求法”为世人所熟知。天台山又是济公活佛的故里, 国清讲寺、国清佛学院、高明寺、方广寺、赤城山济公院、鉴真大师东渡驻足的香岩寺、日本高僧受戒的龙兴寺都是宗教人士、文化交流研究者和中外宾客朝觐游览的圣地。除佛教外, 道观也是台州一个宗教景观, 10大道教洞天中有括苍洞、委羽洞、玉京洞3处位于台州。因此, 台州儒、道、佛三教文化浓厚, 在台州分布着大小不等的上千处寺庙点。

由于台州经济开发历史悠久, 留下了一批古文化遗址与众多文物。在仙居下汤, 发现了离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在玉环发现了距今约3000年前, 反应海岛人类活动的三合潭文化遗址。在温岭大溪镇发现的古城遗址为战国时期徐堰王时代, 古城附近仍保留唐、宋时期的七座古窑址。在天台平桥留有石牛绳(城)遗迹, 至今未能确定历史年代, 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现全市共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 分为古庙、故居、古墓葬、古窑址、摩崖石刻、古民居、古建筑和革命纪念地等八大类。还有多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这些都说明台州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

总之, 台州市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人居生活条件优越, 形成了丰富多彩地方风俗, 这些优势为开发旅游业创造了基础条件。

第二章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价值评价

第一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释义及其分类一.旅游资源释义

1.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旅游资源单体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 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分类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 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作为划分原则。分类对象包括

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和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分类结构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就水域风光类而言, 其中含1个主类, 包括6个亚类、15种基本类型(见表2-1)。

表2-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分类表

第二节评价方法、标准与原则

一、评价要求

1.以旅游资源单体及其组合为评价对象。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及其组合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为定量评价。要尽量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和描述性, 做到客观定量。

3.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

二、评价方法

用打分评价方法。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该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 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

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 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分正分和负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 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 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 将其分为五级, 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30-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 得分≤29分。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极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三、评价标准

主要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逐项赋分, 具体参见表2.1。

表2.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四、评价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层次的研究工作, 是选择调查区内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及其保护状况、开发条件作为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采取一定的方法, 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做出评价和鉴定, 从而为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一)实地评价原则

坚持实地考察这一最根本原则, 以获驭最大量的对资源的感性认识, 然后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科学评价其价值高低、大小、好坏和功能, 充分应用地学、美学、历史学、建筑聿、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 做到既不任意夸大, 也不无限缩小, 力求进行客观评价。

(二)发展评价原则

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本身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因此要有动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趋势, 从而对旅游资源及其利用开

发做出积极和全面的正确评价。

(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常见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一般有定性与定量两种。定性研究方法使用简便.包含的内容丰富, 但缺乏可比性, 只能反映旅游资源的概要状况, 主观色彩较浓;定量分析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 以全面系统地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客观量化处理, 其结果具有可比性。两者结合更能对旅游资源做出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

(四)集体评价原则

在对资源进行评价的具体过程中, 我们采用的是集体评价, 而不是单个人进行评价的原则。这样才能避免片面性。

(五)兼顾三种效益原则

评价旅游资源, 我们考虑了三个方面的效益。首先是经济效益, 即能增加经济收入, 对当地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其次是环境效益, 即能美化和保护环境, 为人类提供一些有利身心健康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空间场所。最后是社会效益, 即能吸引游客, 并能达到开拓眼界, 增长见识, 陶冶情操的目的等。总之, 能通过合理利用, 旅游资源单体能发挥其潜在的优势, 获得综合的效应。

第三章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普查结果综合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可分为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等6大亚类, 15个基本类型。台州市共查得5个亚类、11个基本类型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台州旅游资源类型构成和等级构成

一、台州市旅游资源类型构成

表3.1 台州市旅游资源类型数量统计

从普查的结果看, 台州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1783个, 品种较齐全, 类型非常丰富。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146个, 占台州单体总数的8.3%, 在八大主类中, 比例居第三位, 基本类型比较齐全, 拥有国家标准基本类型的73.3%。

二、台州市旅游资源各类型等级构成

表3.2 台州市旅游资源单体等级数量统计

从表中看出,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等级构成较高, 146个单体中有26个是优良级, 优良级为25个, 其中五级有1个, 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第二节台州水域风光类景观类资源普查结果

一、基本类型构成

根据国家《标准》, 台州市共查得水域风光类5个亚类、11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

表3.3 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类别比例

台州的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单体146个, 占全市单体总数的8.0%, 5种亚类, 占全国水域风光类全部亚类数的83.3%, 涉及11种基本类型, 占水域风光类全部基本类型数(15)的73.3%。

表3.4台州水域景观类基本类型统计

台州的水域景观资源类型十分多样。从各基本类型的单体储量分布来看, 台州的水域风光资源中, 数量最多的是悬瀑(BCA), 数量为60个;其次是跌水(BCB), 潭池(BBC), 分别为25和23个, 主要成因是在台州山丘中, 山溪性河流下切较深, 形成许多沟谷, 瀑布、跌水、潭池相间。尤其是峡谷与瀑布资源在空间上的良好组合是台州峡谷类景区的一大特色, 也是构成台州生态旅游的重要支柱。

另外, 需要说明的是, 此次普查中,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FGA)、水井(FGB)、运河与渠道段落(FGC)三个基本类型算作建筑设施类的水工建筑类。最多的观光游憩湖区(FGA)为41个, 在旅游开发中, 它们可作为水域风光类利用。

表3.5台州水工建筑的水体景观类统计

二、资源品质

表3.6 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等级分布

表 3.6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等级比例

台州市水域风光类总数不多, 高质量的数量也不多, 但品质高的单体比例相对较高, 142个水域风光类单体中, 优良级旅游资源达到26个, 占水域风光类的18.3%, 占全市单体总数的1.7%;普通级旅游资源占大部分, 占水域风光类的81.7%。有部分的资源单体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景观较为奇特的有天台的石梁飞瀑、温岭的飞瀑倒流、方山顶湖泊群, 还有海滨的海水风光, 都是开发台州观光旅游的重要载体。台州水域风光类优良级单体如下表:

表3.7台州水域风光类优良级单体统计

三、资源富集区

由于受本区域地形和降水影响, 台州各区水文景观类旅游资源都有分布, 但空间分布不均匀。水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在仙居、温岭、黄岩、临海、天台。从单体数量看, 依次为仙居、温岭、黄岩、临海、天台、玉环、三门、椒江、路桥。从储量看, 依次为:仙居、天台、黄岩、温岭、临海、玉环、三门、椒江、路桥。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是风景区构景重要组成部分, 可作为独立的旅游资源来开发。

第四章台州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分区调查

第一节椒江区

根据《标准》, 水域风光类中6个亚类、15个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椒江的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只有1个, 白云飞瀑旅游资源, 它属于瀑布亚类中的悬瀑这一基本类型等级为二级, 资源总储量为3分, 占全区总储量的1.18%。其他旅游资源单体等级不高, 如章安湖。所以,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不是本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但椒江水域风光类公园目前正在较大投资建设之中。

第二节黄岩区

一、资源丰度

(一)类型丰度

表4.1 黄岩市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数量统计

黄岩市的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有27个, 涵盖3亚类, 占水域风光类全部亚类数的50%;涉及到5种基本类型, 覆盖率为33.3%。

(二)类型结构

表4.2 黄岩区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结构

从水域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结构分析, 黄岩此类旅游资源以瀑布数量最大, 尤其是悬瀑有16个, 占该类总数的59.3%。由于黄岩独特的自然地理背景, 在基本类型中大多数类型均无法涉及。

二、资源品质

(一)资源等级构成

表4.3 黄岩区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单体等级比例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级:11级资环三班 姓名:齐航 学号:11113337

目录 一前言 二调查区旅游区域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四旅游资源评价 五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六参考文献

一、前言 1.调研对象 州市五泉山公园景区 2.调研的目的以及意义 针对调查区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旅游资源评价等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五泉山公园景区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最终结合自身感受和阅历知识,得出个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3.调研的方法 亲身游览景区 询问景区建设相关人员以及当地居民 查询相关网站 搜集文字、图片资料

二调查区旅游区域 景区结构五泉山公园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五泉山下广场是来到五泉山公园的第一站。是各类交通工具的枢纽地,仅从市中心直达、经过此站的公交路线就不下10条,方便快捷的出租车更是可以迅速到达。广场前的停车场可同时容纳公交车辆、出租车百余辆。 (2)五泉山大门 泉山大门牌楼是各地游客游玩摄影留念必拍之地。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整体翻修,期间笔者数次前往,均被吃了“闭门羹”,相信相较于之前,应该会焕然一新。(3)游乐园、动物园

为了投孩童之所好,景区内有一个座小型游乐场,游玩设施一应俱全。五泉山动物园也是兰州市最出名的动物园,笔者童年时常常前去嬉戏,趣味良多。 (4)佛教寺庙 中国的古典建筑一直讲究“深山藏古寺”的隐约美感。五泉山景区内从山脚到山顶,一直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点缀其间,比较著名的有嘛呢寺、卧佛寺等。 以上便是五泉山公园景区的主体部分,后面会有更细致的讲述。 景区概况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五泉山由“三山两涧”组成,山巅海拔1 600米,因山上有五眼分别名为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甘洌。《大明一统志》记载:“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甘露泉、掬月泉和摸子泉在中麓,蒙泉在东涧,惠泉在西涧。五泉山因地处第四纪下更新砾石底部的地下潜水露头处,泉水丰沛,明代时山上到处是泉,东西涧瀑布如长河进泄。直到清光绪年间,山上泉水亦可灌溉良田一千多亩。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北京市旅游环境 1、基本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2、自然环境: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8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

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县的面积12239.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面积750平方公里。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全市总计:16个市辖区 2个县(截至2002年12月31日) 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房山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县:延庆县密云县 第二章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历史与现状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全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民国十九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模板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1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 ( )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2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旅游研究、区 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 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试行稿) 》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 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 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 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 主要适用于旅游界, 对其它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 以及旅游资源 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 点) 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 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 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记录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浙江省旅游资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 118°00′~123° 00′、北纬 27°12′~ 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 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 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 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 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 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 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 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 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 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浙江省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水域风光类专题报告 台州市旅游局台州学院旅游系 2003、12

浙江省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人员安排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领导小组 顾问:魏小安、尹泽生 组长:纪根立 副组长:张志顺、肖歌 成员:各市分管市长、市旅游局局长、林震华、金炳雄 专家组: A.陈纲、林正秋、傅文伟、刘正官、方龙龙、竺国强、常杰、唐代剑、程玉申、周宣森、王昆欣 B.各相关厅局高工或相关业务处长(省政府办公厅、省计委、财政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文化厅、水利厅、环保局、林业局、海洋渔业局、气象局、农业局、交通厅)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连清 副组长:张华、周明瑶、颜邦林 成员:各县(市、区)分管县(市、区)长、旅游局局长、张成、叶飞、许世勇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组 组长:李跃军 副组长:耿继祥、林智理 各县(市、区)负责人: 椒江区:单庆宏黄岩区:林智理路桥区:耿继祥 临海市:郑瑛温岭市:李跃军玉环县:徐佳 天台县:季仁沛仙居县:汤蓉岚三门县:周秋巧

主要成员:陈迎春、江仙丽、张玉苏、吕秋娣、陈春波、吴有红、赵佳薇、王坤、金央飞、王海燕、陈慧、孙长河、吴妃妃、庞小华、钱丽萍、朱红良、俞红玲、吴妍瑜、芦利丹、王月月、诸小亮、史春波、李彩琴、周旭飞、陶伟君、张跃跃、金星根、吕秋弟、顾唯唯、王丽娜、王牡丹、周永兵、吴理丹、张青、沈春玲、徐春芳、杨霞、葛利利、徐卫勇、谢丽君、曹军芬、周玉婷、章炎芳、吴金蓉、徐成华、俞春月、周玲奶。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区报告执笔 台州市总报告:李跃军 椒江区:单庆宏黄岩区:林智理路桥区:耿继祥 临海市:郑瑛温岭市:李跃军玉环县:徐佳 天台县:季仁沛仙居县:汤蓉岚三门县:周秋巧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报告执笔 建筑设施类:单庆宏气候气象类:林智理地文景观类:耿继祥 生物景观类:郑瑛旅游商品类:徐佳遗址遗迹类:季仁沛 人文活动类:汤蓉岚水域风光类:周秋巧

丽江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丽 江 市 旅 游 资 源 调 查 姓名:xx 学号:xxxxxxx

1、丽江市地区的概况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100.25,北纬26.86,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丽江美景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 2、丽江市主要旅游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 丽江旅游资源丰富,集山川民俗历史文化为一体,后来有人总结丽江旅游景点为: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两山:玉龙雪山-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海洋性冰川,海拔5596,国家首批五A级景区,至今无人登顶。老君山-“滇省众山祖”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明。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奇峰异石,碧湖清溪,密林繁花,高山草甸,冰峰奇峡,令人称绝。 一城:丽江古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城,拥有八百年历史,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海内外无数游人丽江旅游的必游之地。 一湖: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内水质最好的几大湖泊之一,能见度9米,也是云南九大湖泊之一,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在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一江:金沙江-即长江上游的别称,流经丽江境内,有万里长江第一湾和世界最深峡谷之一的虎跳峡两大景点,是户外徒步的经典线路。 一文后化:纳西东巴文化-融合了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纳西古乐、“古代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纳西族文化体系,东巴古籍文献已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一风情:摩梭风情-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世代保留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走婚制,被称为活着的母系氏族。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有13000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种类的70%强,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83种,占云南兽种类总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仅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中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人文资源 大研古城是一个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五彩石铺成的街道,山腹中流出的泉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目标 这次调查的问卷主要是调查一下关于对旅游的一些态度和观点。主要内容大致包括对象的职业(学生于非学生)、出游的方式和次数以及选择的地点、旅游的花销、旅游关注的内容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粗略了解一下旅游的状况。 二、调查的方式与结果 我们采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将地址链接通过QQ的方式发给不同的对象群,我们发放了84份,收集到有效问卷42份,如下图: 其中男生20人,女生22人,男生47.62%,女生52.38%,学生88.1%,非学生11.9%

三、数据分析 在这份调查问卷中一共设计了16个问题,根据反馈的数据我们做出了如下分析。 首先对旅游的兴趣进行了调查,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为“你喜欢旅游吗”并化分了程度,而且对每年旅游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数据结果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概所有的人都喜欢旅游,每个人都会有旅游的想法。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可能不是人人都会有机会去实现旅游的愿望。第一张和第二张图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大部分的人都进行过一次以上旅行,只有少部分没去过任何地方了才行。 其次,我们对出游的方式以及时间段进行了调查,设计了“您一般会选什么时候去旅游?”、“您出游前在网上搜索信息的频率”、“您一般会选什么时候去旅游?”三道问题收集数据,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述图中不难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游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化。他们会事先上网查询要去的地方,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旅

行的质量。出游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但更倾向于和好友及亲人之间的旅行,更可以感受旅行的愉悦。由此可见,旅行已成为感情沟通不可或缺的一种桥梁。寒暑假和黄金周已成为旅游的旺季,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在这段时间除外旅游,从中也可大致推断出,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很难找到充分的时间去旅行。 第三,我们对旅游的目的地以及那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了“您比较喜欢哪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您旅游目的地的主要范围在”数据如下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旅游资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 118°00′~123°00′、北纬 27°12′~ 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完整版

表B.1 (单体序号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基本类型:

奇特,此现象在各地是否常见?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如果是个体有多大规模?如果是群体,其结构是否丰满?疏密度怎样?各类现象是否经常发生?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巨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 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 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中等;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 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咼 4?3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小;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 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是否受到自然或人为干扰和破坏,保存是否完整?保持原来形态与结构5?4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1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 在什么范围内有知名度?在什么范围内构成名牌?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10?8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7?5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4?3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2?1 开发旅游后,多少时间可以开发旅游?或可以服务于多少游客?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 与 5?4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 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 和参与 1 本单体是否受到污染,环境是否安全?有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使环境安全得到保证?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4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3 r r————————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3 年月日 本单位得分 级填表人调查日期本单位可能的 等级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挑选旅游的游玩方式放松自我。那旅游资源的事情又是怎么呢?本文将为你提供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 前言 (一)调查时刻 2015年10月24日 (二)调查地方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扎达盖公园 (三)调查人员 (四)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1.经过本次的调查,详细的了解旅游资源的调查手段和注意事项。并经过此次调查,掌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达到学以致用。 2.详细学习和运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旅游资源进行评分从而进行判定。 (五) 旅游资源调查要求 1.从指导老师手里拿到旅游资源分类表,粗略了解表中种类和填写事项。 2.实地遨游并依照实地事情填写旅游资源分类表。进行整理。 3.依照实地的考察进行讨论,寻出有点并加以规划和利用,寻出缺点来进行改善。并提出将来的进展方向。 4.完成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 扎达盖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路与北二环路交汇北路东,区域与厂汉板镇,攸攸板镇相接。属回民区治理。(二)交通状况 扎达盖公园临近交通健全。北有呼包高速路,外地游客到达便利。南有通道北路直达市中心。且附近与北二环路交汇,方便抵达市区内任意位置。(三)自然资源扎达盖公园自然资源丰富,园内有扎达盖河穿过,也形成了扎达盖湖,河湖边芦苇丛生,造就了丰富的观光游憩旅游资源。并且,园内有可观的动植货物源,草地和以松树为主的林地面积大。并有喜鹊栖息地供游人欣赏。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干燥。年落水量在200mm到400mm之间,四季景观别同。地处都市边缘,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良好。(四)人文资源 扎达盖公园以扎达盖河穿过得名,而该河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扎达盖,蒙古语意为宽敞,扎达盖河即宽敞的河。它的本身算是一部呼和浩特市的通史。另外,园内有设有广场,凉亭,亭子,塔式建造等人文建造,遨游价值高。其次,扎达盖公会在设计伊始就设有老年活动中心等公众文化设施,还在进展中规划了钓鱼点等遨游设施。人文旅游资源数量极多。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辟和历史现状 (一) 旅游资源开辟历史 扎达盖公园中流趟着的扎达盖河原来并别是如今那个样子,它有三个源头:一具是公主府东边的大水泉,一具是公主府西边的小水泉,还有一具是新、旧两城中间姑子板申村(现巴彦塔拉饭店一带)的水泉。公主府东边的水泉较大,人们叫它大府河槽水公主府西的水泉较小,人们叫它小府河槽水姑子板申的泉水东西流向,穿过从前清阶段归化营的营坊(现回民区营坊道)门前,经礼拜寺巷到小教场、牛桥东河沿、城隍庙的霸王桥,而后与大府河槽水主流相汇,人们叫营坊门前水。其余的水和营坊门前水小府河槽水在天主堂和北茶坊关帝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浙江台州一江山岛的旅游资源开发

浙江台州一江山岛的旅游资源开发 都市人紧张工作后,心力常比身体更疲惫,暂时远离尘嚣,与自然对话或许有最佳恢复。举世闻名依然宁静的一江山岛深深地吸引了阿图家5口人前往。因游客甚少,旅途需要开拓精神,闯出一条路来。周五晚,阿图乘卧铺汽车于周六晨抵椒江,吃顿风味早点,走过新城的街巷,到江边码头候船,未能搭上直达船,只得好事多磨,先乘3小时的船到大陈镇所在地下大陈岛,然后再换船到一江山岛去,适逢当天已无班轮,便只好到旅馆住宿,观赏大陈之夜宛如繁星的渔火了。 周日晨登船径向一江山,这回可是小船了,虽航行在小小的大陈洋渔场,然汹涌的波涛仍轻松地把小舟一会儿抛向天空,一会儿又猛地掷落,人在颠簸中能做的只是抓紧座位。纵有万贯家私、千钧性命也只能暂时托给叼着烟的船老大了,这时能想什么呢?只有放松大脑了。当望见两座紧靠的山岛,之间有条狭长的水道时,就可准备踏浪登岸了。船在夹山之水中行进,宛若江上放舟,一江山岛真的到了。 踏上湿软的海滩,壮丽的江山似曾相识,想起来了,曾有一队尖兵,在这儿溅起点点水花,奋勇向山峰冲去;巧

布火药,击毁仍在顽抗的火力点;成排的国民党俘虏垂头丧气,战鹰掠过天空银光闪闪。1955年2月的一天,一位突击队的战士参加了战斗并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后来他将其中的几张赠给了阿图,一个敬仰解放军的小学生。勉励阿图好好学习。现在这相片成为阿图家最珍贵的传家宝。 立正,向右看齐,冲啊!阿图喊着口令,全家开始了登山比赛,在气喘吁吁的艰难攀登中,深切地感受当年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战斗的牺牲精神,领悟面对雄伟的大山、苍茫无垠的大海,渺小的人是怎样一次次地书写了伟大的历史。美丽的一江山,人生的良师益友。

2018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例

2018年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例 前言 (一)调查时间 XX年10月24日 (二)调查地点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扎达盖公园 (三)调查人员 (四)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1.通过本次的调查,详细的了解旅游资源的调查手段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此次调查,掌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达到学以致用。 2.详细学习和运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XX)对旅游资源进行评分从而进行判定。 (五) 旅游资源调查要求 1.从指导老师手里拿到旅游资源分类表,粗略了解表中种类和填写事项。 2.实地游览并根据实地情况填写旅游资源分类表。进行整理。 3.根据实地的考察进行讨论,找出有点并加以规划和利用,找出缺点来进行改善。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4.完成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 扎达盖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路与北二环路交汇北路东,区域与厂汉板镇,攸攸板镇相接。属回民区管理。 (二)交通状况 扎达盖公园临近交通网健全。北有呼包高速路,外地游客到达便利。南有通道北路直达市中心。且附近与北二环路交汇,方便抵达市区内任意位置。 (三)自然资源 扎达盖公园自然资源丰富,园内有扎达盖河穿过,也形成了扎达盖湖,河湖边芦苇丛生,造就了丰富的观光游憩旅游资源。同时,园内有可观的动植物资源,草地和以松树为主的林地面积大。并有喜鹊栖息地供游人观赏。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200mm 到400mm之间,四季景观不同。地处城市边缘,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良好。 (四)人文资源 扎达盖公园以扎达盖河穿过得名,而该河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扎达盖,蒙古语意为“宽阔”,扎达盖河即宽阔的河。它的本身就是一部呼和浩特市的通史。另外,园内有设有广场,凉亭,阁楼,塔式建筑等人文建筑,游览价值高。其次,扎达盖公会在设计伊始就设有老年活动中心等公众文化设施,还在发展中规划了钓鱼点等游览设施。人文旅游资源数量极多。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和历史现状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第1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书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9)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118°00′~123° 00′、北纬27°12′~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 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 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 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 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 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 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 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 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 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 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 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 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 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 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 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三)气候条件 浙江地处东南季风剧烈活动的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总特点是:冬夏 季风交替显著,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同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 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3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3篇 *目录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淮安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这个暑假对我来说非常漫长,我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去打暑假工,我回到了我的家乡xx省永州市零陵区。上大学整整一年了,学习旅游方面的知识也一年了,我记得我们老师说过,学这门专业的人不管看什么事物都要学会以旅游者的眼光去看待,所以这个暑假我想用一个旅游者的眼光去好好观察一下我的家乡!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他的省份我不熟悉,但是这一年的学习中,对于湖南省的主要景区景点多少是有一点认识的。但是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家乡不被大家所认识?我也希望有一天向别人提起我的家乡湖南永州时别人会马上想起一些代表性的事物,比如提到张家界别人马上就会说“那里可是风景胜地呀!”;提到岳阳人们会想到岳阳楼;提到长沙人们会谈起岳麓山,马王堆。可是提到永州或者零陵,大部分人都说不太清楚。对此我很难过,难道永州真的没有可以被很好利用的旅游资源吗?当然不是。不信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 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山脉北麓,是全国唯一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的地区。全市面积2.24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是我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和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的家住永州市零陵区,对于零陵我是非常的熟悉的,暑假的时候零陵

的每个比较著名的地方我都亲自游览了一遍。所以我想好好的调查一下我家乡——零陵的旅游资源现状。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把舜陵称为零陵,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舜帝南巡死于九疑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九疑,想要找到舜帝的陵墓。她们一路寻找,一路伤心落泪,直到泪尽泣血。泪血洒到竹子上,留下泪斑,使竹子成为泪竹,又称为斑竹。毛泽东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用的就是这一典故。但是,娥皇、女英最终没有找到舜帝的陵墓,在返回中原的途中,双双投水自尽于洞庭湖。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在这里,零陵的“零”,是“涕零”即落泪、掉眼泪的意思。这么美丽动人的典故让我对“零陵”一词有了更深的感触。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经感叹道“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这句不朽的名句可谓是对零陵最好的赞美了。 零陵境内现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城区风景名胜30多处,被列为我省十旅游区之一。零陵曾孕育了书法“草圣”怀素,文学家柳宗元,军事家蒋婉、黄盖,哲学家李达等杰出人物,历代名家欧阳修、陆游、元结、黄庭坚、何绍基等也在此留下许多墨宝。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遗址闻名遐迩,宋迪一幅“潇湘夜雨”扬名天下。风物宜人的历史八景便是位于今永州市零陵区

第一章 浙江旅游概述

第1章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 1.1 1.1 浙江来由及历史 浙江因钱塘江(又名浙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北接江苏、上海,西连安徽、江西,南邻福建、东濒东海。地理坐标南起北纬27°12′,北到北纬31°31′,西起东经118°01′,东至东经123°。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区面积22.2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8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40公里。浙江素被称为“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丝茶之府,旅游之地”。 1.2 1.2 浙江地形及气候特点 浙江地形的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丘陵占70.4%;平原、盆地占23.2%;河流、湖泊占6.4%。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浙中金衢盆地、浙南山区、东部沿海平原和濒海岛屿。浙江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如下图所示。

浙江地形图 1.3 1.3 浙江旅游资源 浙江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的八大主类、三十一个亚类,浙江省都有分布。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6处;省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9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4A级旅游区(点)38处。浙江省旅游资源单体类型如下表所示。 浙江省旅游资源表

络。浙东风情之旅,途经绍兴、宁波、舟山等地,是一条文物古迹众多,陆路与海路融为一体的黄金旅游线。浙西名山名水之旅,沿钱塘江上溯至千岛湖,是一条融江、湖、山、洞为一体的神奇旅游线。浙南奇山奇水之旅,经金华、丽水至温州。浙北运河古踪之旅,经嘉兴或湖州而至江苏。此外,还有钱江观潮、农家乐、书法旅游、古文化旅游、畲乡风情、端午龙舟节等许多特色旅游项目。全省及国内旅游收入情况,以2004年为例,如下表所示。 第2章第二章浙江主要自然旅游资源 2.1 名山 1. 西湖群山 杭州地形的特点是兼有山岭、平原、溪泉洞石、江河湖海。西湖群山,起自天竺,终于天目,内峙外耸,大致构成马蹄形的三个骨架。外围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海拔300~400米,如虎跑山、天马山、五云山、天竺山、北高峰、老和山等,其中天竺山最高,海拔412米。中圈以石灰岩为主,如玉皇山、南高峰、飞来峰等,海拔200~300米。因石灰岩中的碳酸钙易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形成岩溶,为洞穴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内圈海拔50~100米,也以石灰岩为主,如紫阳山、南屏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