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秦统一六国
二、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贞观之治的出现
二、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名君。他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知人善任,虚怀纳柬,实行轻徭薄赋、减少刑罚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大大完善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
这一系列措施政策措施为唐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因此,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一、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1、平定三藩之乱2、统一台湾3、平定噶尔丹叛乱
4、加强对西藏的管理5、抗击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儒学对后世的影响
1.“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所以君主,都利用孔子思想统治国家。
2.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3.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产生了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朝以后,儒家典籍出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和鼓舞。

第2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师从柏拉图。
2.从事科学研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教育亚历山大
4.在雅典吕克昂学园讲学。
5.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庸之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一、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
1.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2.主持制宪,1787年通过《联邦宪法》
3.首任总统
创立范例:二任总统后,64岁的华盛顿急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身总统,这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范例,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二、评价华盛顿(主要是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1)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取的了胜利;
(2)为美国的建立和稳定作出杰出贡献;
(3)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政治,不当终身总统,维护国家的民主政治;
总之,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一、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1.围攻土伦。拥护雅各宾派,围攻土伦,他作战勇敢,指挥出色。
2.平定保王党暴乱。督政府请来拿破仑,帮助平息叛乱。拿破仑果敢地将暴乱平息于炮火中,成为共和国的救星。
3.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拿破仑带领精兵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自任法国第一执政,建立执政府,后为终身执政。
4.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一次战役。一举摧跨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5.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拿破仑特邀罗马教皇前来参加他的加冕典礼。从此法兰西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帝国,拿破仑称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即拿破仑一世。
6.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发典》
拿破仑对资产阶级的一大贡献,是编纂民法典。由两千多条文组成的法典,与1804年正式公布。
影响: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这部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7.发动对外战争
1812年拿破仑亲自率领60万大军,渡过涅曼河进军俄国。俄国人的坚壁清野,莫斯科寒冷的冬天,法军后方供给的不足,使拿破仑军队陷入绝境,被迫撤退。
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等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同拿破仑在来比锡进行大会战。拿破仑军队中雇佣兵突然倒戈,法军损失惨重。各附庸国及诸小邦趁机摆脱法国,拿破仑陷入

四面楚歌的境地。
1815年,英、俄、普、奥等多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兵分几路向扑向法国,一场决战在滑铁卢展开。法军战败。拿破仑结束“百日”政权,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三、认识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改造法国时,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发典》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这部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前期战争,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同时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2.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史实:
①“二次革命”: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②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出卖国家利益与日本签定“二十一条”,换取帝国主义支持,称皇帝。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反猿护国运动。孙中山积极参加这场运动,在全国人民反对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③第一次护法运动: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把持中央政权,不仅出卖国家主权,还拒绝恢复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了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维护《临时约法》,孙中山与1917年发起了第一次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他担任大元帅。
④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他返回广州,重新组织军政府,发动了第二次护法运动。两年后,由于陈炯明叛乱,第二次护法运动也失败。
四、促成国共和作
六、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对中国和世界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圣雄甘地
一、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
(1)1915年,甘地建立一个非暴力抵抗基地。
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培养一批忠实非暴力不和

作原则的骨干,以自己的耐心和善良制服帝国主义,迫使英国赐予印度所期望的独立。
(2)甘地发动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原因是1919年,英国殖民局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运动超出了非 抵抗的界限。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运动。
(3)甘地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运动
原因是英国殖民当局实现高压政策,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
不合作的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4)“食盐进军”
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了食盐专营法,引起了当地人民强烈不满。
甘地身体力行,带领一群人,步行到海边,自制食盐。沿海各地纷纷响应,全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游行示威,开展反英斗争。
殖民当局被迫改变策略,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亦停止不合作运动。
(5)二战期间,甘地再次发出不合作号召。
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这次不合作运动中,甘地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二、甘地的晚年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也为了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他周游全国,“赤脚朝圣”,到处进行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而坚毅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调解两个教派的争端。
三、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1.甘地是20世纪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历史潮流中涌现出来的印度民族英雄
2.他持之以恒地发动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被称为印度之魂。
3.他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一)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一、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动
1、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做思想准备。1864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改组正义者同盟
1847年他们一起参加了德国的工人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着手同盟的改组工作。根据他们的建议,“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

大会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建立支部。
3、发表《共产党宣言》
1847年12月,他们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订纲领。这个纲领就是1842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时,马克思拿出部分财产给法国等国工人购买武器,为此他遭到比利时政府的驱逐。
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与恩格斯一同回国参加革命,他们创办了“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这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
5、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19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潮,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亲自为协会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他始终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尽管这个协会12年后解散,但以“第一国际”之名载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册。
二、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
1、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3、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一、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革命活动
1、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2、改组正义者同盟
3、发表《共产党宣言》
4、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二、恩格斯领导创建第二国际
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会上第二国际成立。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
在从经营活动中,恩格斯积累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给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恩格斯还在理论研究上前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对于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如垄断组织的出现、帝国主义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等问题,恩格斯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一、列宁领导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1、列宁主义诞生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国外秘密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即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在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派。从此,布尔什维主义就“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了。这就是说,布尔什维克派是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党。她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2、二月革命
1917年,在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统治俄国300多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在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发表《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回到国内。在党的会议上,他作了一次发言,指出目前俄国革命必须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度,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他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为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4、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游行示威的群众进行了武装镇压,制造了七月事件。为了躲避临时政府的迫害,列宁被迫转入地下,后来转移到芬兰。
5、领导十月革命
1917年10月下旬,列宁化装返回国内,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一)社会主义革命的贡献——巩固新生政权
1、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结束战争,以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①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②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社会转移建设上来。③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格勒迁到莫斯科。
2、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苏俄人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中,列宁则常常以领袖的感染力唤起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爱国情感。他常常不顾个人安危在工地上与工人一同劳动,到各地发表演讲。在前线,红军战士也在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到1920年底,苏俄人民终于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贡献
1、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包括实行余粮征集制、将全部企业没收为国有、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等等。
这项政策的实施,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争取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2、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1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而此时苏俄经济和社会却面临危

机。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村就开始发生骚乱和暴动。1921年初,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提出“不要共产党参加的苏维埃”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决定实行有秩序的退却,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它的主要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以及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俄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
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20年提出一个著名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前后,列宁还就民族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他亲自撰写文章,阐述共产党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晚年,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都有论述。
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一、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
1、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邓小平亲自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既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
2、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首先,1978年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的创立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又一大贡献。
3、发表南方谈话
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国在1989年也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著名论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意义: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方向;这些谈话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
4、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为台湾问题而提出。但是“一国

两制”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意义:①成功收回香港、澳门,雪洗百年耻辱。
②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③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一、李四光的主要事迹
1、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留学日本,学习造船。学成回国被赐予“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留学英国,学习采矿、地质。回国到北京大学,一方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
2、创建地质力学
1926年《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地质力学萌芽之作;
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1948年,伦敦国际地质学会报告:《新华夏海的起源》 “地质力学”从此被载入史册,李四光也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20世纪六十年代《地质力学概论》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3、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勘探部门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和勘探,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
有利的证明了李四光的理论,还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4、其他贡献
其他矿产资源:? 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发展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探索研究地震预报,有效的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总共大工程服务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组织和指导冰川专业人员,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总共大工程服务。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一、牛顿的成长里程
1642年,出生英国。从小就爱思考,善于观察。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发明和创造。
大学时代,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大学毕业前,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牛顿在研究了伽利略等人的实验成果后,自己制作了一架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白光由七色光组成,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他的实验与结论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1668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创“微粒说”。

二、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1、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
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

理》的发表。
内容:万有引力和物体运动三定律。
意义:解释了潮汐现象、地球形状等问题。解释了彗星的轨道问题、双星行为以及新发现行星的运动问题。
意义:形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力学成为经典力学理论,居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达二百年;
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推动工业革命进程。
2、发明反射望远镜。
1668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反射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5课 20世纪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一、爱因斯坦的成长里程。
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896年考人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主修数学和物理。
1902——1909年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技术员,创立狭义相对论。加入瑞士国籍。
1913年任柏林大学教授。
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1933年10月迁居美国,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
1955年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二、主要科学成就。
1、提出狭义相对论
标志:1905年《论物体的电动力学》发表。
主要内容:时间、空间、物体和物体运动四者是统一的,在运动中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基本原理:一是相对性。二是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不变的常数——每秒30万公里,它和光源的运动速度以及观察者本人的运动速度都无关。
意义: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2、提出广义相对论。
标志: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发表。
基本原理:一是等效原理;二是广义相对性。
意义: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蓬勃开展起来。
3、提出光量子假说。
时间:1905年。
意义: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1921年,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