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2017·辽宁沈阳期末)赫鲁晓夫回忆称,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担心“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B.反对公开地否定斯大林模式

C.明显存在着犹豫和徘徊

D.阻碍了苏联社会制度的变迁

解析:C 材料表明,赫鲁晓夫的“解冻”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以及个人崇拜现象,但同时又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担忧,“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说明其又维护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

2.(2017·河北邯郸月考)赫鲁晓夫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

队;承包着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借鉴模式

解析:B 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题干只涉及农业措施,故A项错误;建立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故C项错误;中国的农村改革是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与推动,故D项错误。

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一些史学

家对赫鲁晓夫改革积极方面的认可,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4.(2017·江西南昌期末)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

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

B.改变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

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

D.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

解析:C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材料描述的现象就体现勃列日涅夫试图通过这些措施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故选C项。

5.据统计,苏联“十五”(1976~1980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这表明( )

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

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解析:A 1976~198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其改革的重点是在工业方面,但农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表明他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

视,A项正确,B项错误。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且没有取得突破,D项错误。

6.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 430万吨。材料表明( )

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

B.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

C.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解析:B 依据材料不能推断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并没有带来粮食产量的大幅增加,因此未达预期,B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彻底冲破了斯大林模式,不是其延续,也不能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C、D两项错误。

7.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解析:C 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造成苏联解体,以失败而告终,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经济不断滑坡,故B项错误;材料中“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指的是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全面否定,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8.(2017·山东青岛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从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信息得出改革的侧重点是农业;从材料二信息得出改革的侧重点是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从材料三“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得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侧重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等信息得出改革存在目标不切实际的缺点;从材料二“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等信息得出改革的缺点主要是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从材料三信息得出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经济增长率下降,后转向政治领域。第二小问实际要求回答三者改革失败的实质,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问题。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外因素分析。

答案:(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各自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广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率下降。

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

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问题。

(3)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错误。②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整合[岳麓版]

历史必修二教材整合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 为什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整合教材可以对本册教材的全部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在处理一册课本之前,一定要先从某个角度去整合全部内容,把点连成线,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然后在复习每节课时再把点放在线上,这样就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什么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教材内容? 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历史必修二内容可以发现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2、对研讨某个相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而言,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历史必修二内容可以使我们能够全面、科学地认识评价历史。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必修二内容: 一、 农业文明时代 (一)农耕文明 1、耕作方式的演进:(从生产力角度) (原始社会)(原始末期至商周)(从春秋战国起)2、土地制度的演进:

(原始社会)(商周时期)(战国以后)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以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辅(产业结构);_________的农业生产模式;“__________”式的经营方式。 (二)农耕经济的补充:工商业(领先于世界) (三)政府的政策:________ (四)分化出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_________萌芽(发展缓慢) (原因:①根本原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②市场因素: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_________极其低下;③政策因素:清政府______________等政策; ④观念因素:商人、工场主__________、投资土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五)近代前夜的迟滞 (因素:内因:明清__________、闭关锁国、固守_____经济;外因:西方列强完成____________,对外侵略扩张) 二、工业文明时代 (一)________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主题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二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繁荣”的表现(P80①②③) 二、经济危机的爆发——虚假“繁荣”的幻灭 1.原因: ⑴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⑵具体原因: ①市场相对狭小: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都相对贫困;国民贫 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市场的虚假繁荣: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③市场上供大于求: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再生产(经济的“繁荣” 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的高涨上) ④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活动,金融市场不稳定。 ⑶直接原因: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2.爆发 ⑴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金融业) ⑵表现: 工商业 银行纷纷倒闭→人民生活 (P81第二段)农业 ⑶特点: ①范围广: 这场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世界 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②持续时间长: 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的阴影 ③破坏性大(大萧条、大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 万,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④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思考:这场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为何会影响整个世界?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②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着极 其重要的影响。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在本课整体设计思路上用以美国的《时代》杂志封面对苏联领导人及苏联改革的追踪报道为线索,跟着《时代》的脚步,重新审视苏联的改革历程。 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本人主要运用历史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本课采取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 3. 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三大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这三大改革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教学难点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4.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强化版

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易错点: 1,西周受封诸侯对土地享有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买卖; 2,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标志着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3,井田制下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无权支配劳动产品;个体农耕下农民能够支配部分劳动产品; 4,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与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是汇票,不是货币。 山东历史: 1,春秋时期齐鲁的税制改革,标志着井田制开始瓦解; 2,农业书籍: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代王祯《农书》; 3,手工业:齐国盐铁纺织业发达;西汉设“三服官”;西汉丝绸之路的源头; 4,商业:战国秦汉时临淄和陶是著名经济都会;

考点一:农业 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耕作方式 土地制度小农经济成为封建基础组织形式 土地私有,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结合,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 1,铁犁牛耕,开垦私田;2,战争频繁,遭到破坏;3,税制改革,承认私有。 土地兼并: 原因:土地私有制度和土地买卖制度 影响:政治上政府收入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农民普遍贫困,工商业者买田置地,影响工商业生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小农经济成长因素: 有利因素: 1,生产工具的使用:铁犁牛耕; 2,封建政府的扶植:重农政策; 3,农民自身的努力:拥有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单产产量。 不利因素:

1,规模小,条件差,剥削重; 2,天灾人祸,土地兼并,人口增加,威胁破产; 3,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的农业,始终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表现: 1,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2,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3,封闭性:老死不相往来; 4,脆弱性:容易受政策、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影响; 5,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小农经济的影响: 1,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我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2,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3,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其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漫长。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的成就: 1,14-18世纪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衣食结构变化:双季稻的扩种与增产,玉米番薯的引进和推广,广泛植棉; 3,赋役制度变革:明中后期一条鞭法;清前期摊丁入亩,标志着赋役制度的成熟; 4,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大量增长; 5,农业科技进入经验总结阶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精耕细作(人们不断更新生产工具、灌溉工具,提高农耕技术和水利技术,使粮食亩产量提高,是中国农业的特点,)(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南稻北粟 3、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生产工具、农耕技术、灌溉工具、水利技术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骨耜等石器;进入文明时代(商周),主要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耒、耜,但是也出现了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 2、农耕技术的发展: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唐代曲辕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翻车和筒车等。 4、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汉明帝派王景负责治理黄河,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三)个体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1、产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 2、形成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进步。直接原因:私有土地的出现 3、小农经济的特点(评价):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②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与市场联系少; ③落后性:后期阻碍社会经济发展;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等影响;⑤稳定性: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稳定了社会经济;⑥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地位(影响):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公所有 2、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其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制存在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不能解决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 (二)租佃关系(地主与佃农) 过程:由战国,随着私有土地而产生,到明清:普及全国,取代自耕农,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趋势: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 影响:由于,农民可以获取一部分粮食,所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 三、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粮食产量高)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经济区域的特点:多样性、不平衡。 2、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汉代时的经济中心)、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二)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两晋之际、中唐的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靖康之变)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①中原人口(最主要)的南迁②南方相对稳定③南方蕴涵巨大经济潜力 2、过程:(1)三国两晋南北朝初步开发 (2)中唐后开始超过北方 (3)南宋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商周青铜器,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北宋普遍流行。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炼铁 2、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制陶技术: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种类有彩陶、黑陶、白陶。 4、制瓷技术 (1)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陶器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 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5)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陶生产时期。 (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在配料的准确、火候的控制等方面要求更为精密,又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至迟从唐朝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题 开原高中高三历史组 一、单项选择题 1.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2.“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3.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5.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6.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复习提纲 (金沙县第五中学万飞制) 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知识迁移注重实战 本书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展示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复习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进行知识梳理和体系构建。 【核心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本单元掌握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的区域分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复习指导】理清两条主线:A 、西方的工业文明进程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B 、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冲击,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发展。 【核心内容】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4世纪),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成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的殖民掠夺与扩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建立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壮大了西方国家的实力,闭关锁国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因此导致了洋务运动以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以及交通通讯也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复习指导】理清两条主线:A 、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B 、资

本主义国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核心内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尼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关内容;罗斯福新政、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相关内容。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测试题

第17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 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A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 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 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 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33年,正是大危机时代。各国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关系渐趋紧张。 2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A 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 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 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历史上极其严重”“100亿美元”“农场主”等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和广 泛性,选B。 3 右图是1935年一个描述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 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 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 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A 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 关税壁垒严重 C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 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解析: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1935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

信息可知,受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4 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 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 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 四大家族垄断的影响 D 美国加紧侵华的影响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大危机发生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故选A。 5.1929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价格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A.社会财富再分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 C.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来临 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 解析:D。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929年”“牛市”,再联系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线是10月24日股价狂跌可知,D项与题意相符。 6.“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A.破坏性严重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解析:B:根据题干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可知,这说明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反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本质,故选B项。 7.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引起了政治危机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解析:C。由“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可知,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一些人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时间轴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西汉 魏晋 东汉 南北朝 唐 南宋 北宋 清 元 明 原始社会末 1840 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宋朝不抑兼并 重 农 抑 商 有 所 放 松 重心南移完成 王一景牛治一理人 黄 河 经 济翻重 心车 开 始 南 移 曲辕犁犁评筒车 石器锄耕 土地国有制(贵族) 集体耕作 西周·井田制 重 农 抑 商 开 始 土 地 私 有 制 确 立 商 鞅 变 法 都 江 堰 重 农 抑 商 加 强 牛 耕 推 广 早期:耦 犁 中期:犁 壁 晚 期:二 牛 抬 杠 北魏均田制 土均南地田方兼制超并崩过严溃北重 方 (中唐) 重 农 抑 商 加 强 铁犁牛耕出现、自耕农 小农经济出现、男耕女织 农作物种类增多、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青铜器出现 官营手工业 工商食官 木 炭 冶 炼 铁 钢 私 营 手 工 业 出 现 家 庭 手 工 业 出 现 炒钢法 青瓷、水排 丝国、汉代开始用煤冶铁 灌钢法、白瓷 邢窑白瓷、越窑青瓷 普遍用煤冶铁、瓷都 缂丝技术 棉纺织业出现 开始焦炭炼铁 黄道婆 彩瓷:青花瓷、釉里红 资本主义萌芽 五彩、斗彩、松江(棉布) 粉彩、珐琅彩 西 周 ————明 中 期, 官 营 手 工 业 占 社 会 主 导 地 位 明中期后,私营手 工业占主导地位 私商出现 工商食官 (秦—唐以前)重 农 抑 商,商 业 发 展 缓 慢 唐朝繁荣: 邸店、飞钱、柜坊 周——唐,实行坊市制,政府直接管理市场,集市有空间(坊市分开)和时间限制(日中为市) 宋朝出现纸币、打破坊市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集市,出现了夜市、草市、晓市。(瓦子、勾栏)。元朝商业繁荣,宋元对外贸易发达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会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但实行海 禁、闭关锁国,阻碍了发展。 1765—1850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梳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梳理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地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 2.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所有制,从春秋战国时起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土地国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4.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中取得突出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到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厂手工业时代。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但整体来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中国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周到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军事中心,市场规模不大;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乡村可以贸易、打破了时间和经营范围限制,出现了夜市草市晓市,政府放松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和工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②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厂,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流通扩大,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4.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维护社会的稳定起过积极作用。但是明清时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5.闭国锁国政策尽管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6.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迟滞)的原因【课本版】 ①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②明清时期专制统治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 ③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收、收取重税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 ④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迟滞)的原因【总结版】 ①市场因素:沉重剥削导致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锁国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导致国内市场狭窄。 ②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人将赚来的钱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③政策因素: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收、收取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对外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中外经济交流,很难形成海外市场。 ④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7.近代前夜的危机 ①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②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西方工业文明巨大飞跃。 ③到19世纪,英国退市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国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②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③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 ④唐代:曲辕犁 ⑤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①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②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形成:商周时期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私有制确立: 形成:战国时期 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2)纺织技术: ①丝织技术:?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②棉纺技术: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陶瓷: ①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 ②制瓷技术: 东汉末年:青瓷 南北朝:白瓷 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③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4)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官营手工业:? 产生:西周时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教案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人教版必修2)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时序号累计课时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时间、特点;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 (2)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表现,理解其危害的严重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掌握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4)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认识其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历史资料(图片表格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运用分析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 (3)通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体验角色,再现历史场景,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自由放任政策。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上世纪末,日本、韩国等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亚洲经济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观看漫画《片面的经济》,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98页第一段结合以下材料找出改革原因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自读课文和材料,组内交流答案,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1、本课运用了多媒体、视频、思维导图、电子检测等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导入环节,利用漫画,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中间过渡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注意力。 3、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4、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思维导图及表格等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金沙县第五中学万飞制) 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知识迁移注重实战 本书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展示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复习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进行知识梳理和体系构建。 【核心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 品分配方式。本单元掌握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的区域分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复习指导】理清两条主线:A 、西方的工业文明进程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B 、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冲击,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发展。 【核心内容】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4世纪),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成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的殖民掠夺与扩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建立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壮大了西方国家的实力,闭关锁国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因此导致了洋务运动以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以及交通通讯也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复习指导】理清两条主线:A 、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B 、资本主义国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核心内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尼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关内容;罗斯福新政、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国家干预经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梳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梳理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地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 2.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所有制,从春秋战国时起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土地国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4.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中取得突出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到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厂手工业时代。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但整体来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中国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周到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军事中心,市场规模不大;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乡村可以贸易、打破了时间和经营范围限制,出现了夜市草市晓市,政府放松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和工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②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厂,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流通扩大,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4.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维护社会的稳定起过积极作用。但是明清时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5.闭国锁国政策尽管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6.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迟滞)的原因【课本版】 ①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②明清时期专制统治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