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二)2.《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北京市朝阳区国家税务局

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朝国税许受字第()号

你单位于年月日提出的

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税务行政许可申请收悉,经审查,决定自年月日起受理。

(税务机关印章或许可专章)

年月日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3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节摩擦力 学习目标 i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3?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4?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自主探究 学点一:摩擦力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的内容,找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以下活动感受摩擦力: (1) 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 (2) 将手掌用较小的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 (3) 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境,感受指尖受摩擦力的方向。 提出问题:你觉得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儿?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归纳总结: 1?两个相互_____ 的物体,当它们_________ 时,在____ 上会产生一种________ 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⑴ ________ ; (2) ________ ; (3) 。 学点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测量结果:F f= ______ N。 归纳总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到 ______ 和___________ ,二力平衡。 学点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方法: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不唯一,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我们采用控制变 量法。 1?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2. 保持木块和砝码不变,换用材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离骚》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练习题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①偭()规矩而改错()②何圜()之能周兮 ③制芰()荷以为衣④高余冠之岌岌()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译文: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译文: ③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译文: 二、积累与运用 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替代) ②偭规矩而改错(违背)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忽然) ④步 余马于兰皋兮(水边的高地) ⑤惟昭质其犹未亏(清楚明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申之以揽苣申:申述,说明。 B.忍尤而攘诟攘:忍受。 c.苟余情其信芳信:确实。D.长余佩之陆离陆离:修长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B.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共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A.骤.雨(zhòu)纶.巾(lún)一蓑.(suō)还酹.江月(lèi) B.罗绮.(qǐ)豆蔻.(kòu)吟.啸(yín)揾.英雄泪(wēn) C.遥岑.(cén)憔悴.(cuì)料峭.(qiào)重湖叠巘.(yǎn) D.凝噎.(yē)樯橹.(lǔ)玉枕.(zhěn)鲈鱼堪脍.(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 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 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 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B.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C.倩.何人换取(请求) D.怎生 得黑(怎么生得) .. 4.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5.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

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8.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A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B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白云、明月-----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苏词 傅成穆俦 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巩固】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硬,石墨质软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E.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石墨F.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G.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H.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苏打、小苏打B.胆矾、绿矾C.火碱、烧碱D.纯碱、烧碱 3、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最常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碳层 C.通过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4、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热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D.两者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水 【学习目标】 1、了解Na2CO3和NaHCO3的相关性质。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在生产中的循环。 3、通过探究活动完成对Na2CO3和NaHCO3的鉴别。 【课内探究】 1、通过阅读P64和P65页相关内容,请整理Na2CO3和NaHCO3的所有性质和化学方程式 2、请试着把1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3、阅读P65页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画出碳循环的网络图 4、阅读P68内容,请写出所有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找出还原剂。

【重点知识整理】 【巩固练习】 1、以下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碳酸盐的是( ) ①纯碱②蛋白质③大理石④方解石⑤胡萝卜素⑥菱铁矿⑦淀粉 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②③④⑥⑦ C.只有①③④⑤D.只有②③④⑤⑥ 2、当下列物质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 ) 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贝壳④锅垢⑤白云石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D.次氯酸钙溶液4、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B.其分子式为NaHCO3·10H2O,在空气里易风化 C.可以跟氢氧化钠起反应,生成正盐 D.与碳酸钠相比,若质量相同,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氢钠得到的CO2多 5、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C.石灰水D.氢氧化钠 6、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 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a与H2O反应:Na+2H2O====Na++2OH-+H2↑ B.Na2O与盐酸反应:O2-+2H+====H2O C.NaH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HCO3-+OH-==== CO32-+H2O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HCO3-+H+====H2O+CO2↑的是 ( ) A.NaHCO3+HCl溶液B.Na2CO3+HCl溶液 C.NaHCO3+Ca(OH)2(少量)溶液D.NaHCO3+NaOH溶液 9、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10、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版

高一语文必修 2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愆期( qi ān)垝垣( guǐ)犭严狁(á) ...y n B. 谣诼( zhu?)蕙纕(xi āng)芰荷( zhī) ... C. 公姥( mǔ)伶俜(pīng)葳蕤(ru í) ... D. 阡陌( m?)三匝(zhā)吐哺(bǔ) ... ◎1.C ( A 犭严xi ǎn;B 芰 j ì;D 匝 zā)象弭(mǐ) . 侘傺(chì) . 踯躅(zhú) . 鲑珍( xi é). 2.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长余佩之陆离 B.佩缤纷其繁饰兮 C. 亦余心之所善兮 D.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 ◎2.B(A 长:形容词作动词,使之长; B. 缤纷:形容词作名词,缤纷的饰物; C.善:形容词作动词,向善、从善; D. 悲:形容词作动词,悲吟。) 3. 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高余冠之岌岌兮 B.冠切云之崔嵬 C. 怨灵修之浩荡兮 D.蚓无爪牙之利 ◎ 3.C (一般句式, ABD 为定语后置句。) 4. 下列句子诵读时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忳郁/ 邑余 /侘傺兮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C.虽/ 九死/其犹未悔 D.将往/观乎/四荒 ◎ 4.A (忳郁邑 / 余侘傺兮) 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 箱帘六七十 D.诺诺复尔尔 ◎ 5D (A 取———娶; B 纫———韧; C 帘———奁。) 6.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履至尊而制六合 C.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 6.C (交通:连接。)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完整版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 元测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 A .骤.雨(zh òu ) 纶.巾(l ún ) 一蓑.(su ō) 还酹. 江月(l èi ) B .罗绮.(q ǐ) 豆蔻. (k òu ) 吟.啸(y ín ) 揾. 英雄泪(w ēn ) C .遥岑. (c én ) 憔悴.(cu ì) 料峭. (q i ào ) 重湖叠巘.(y ǎn ) D .凝噎.(y ē) 樯橹.(l ǔ) 玉枕.(zh ěn ) 鲈鱼堪脍. (hu 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参差 天堑 竞豪奢 暮霭 B .今宵 羌管 雨林铃 故垒 C .雨具 箫瑟 念奴娇 芒鞋 D .巷陌 烽火 醉花阴 凄残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B .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C .倩.何人换取(请求) D .怎生.. 得黑(怎么生得) 4.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 、念去去/千里/烟波 C 、便纵/有/千种/风情 D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5.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8.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 ) A 芭蕉、梧桐------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B 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 白云、明月 -----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 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高中英语必修2 Unit2基础巩固练习题

好题新练:Unit2基础巩固练习 一、用所给的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here is a keen (compete) between the two motorcar firms. 2.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d) to this word. 3. The computer is too old. We need a (replace) for it. 4. Chinese woman's soccer team deserved (win) the championship, they played much better than any of the other teams. 5. He is descended (遗传) from an (honor) family.(他出自名门) 6. The suspect didn’t admit (break) into the house. 7. (Advertise) is often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promotion(推销). 8. Asia-Europe Economic Forum (host) in Xi’an successfully. 9. The hosting of the Olympic Games (apply) for by a country. 10. Put forward your ideas and give reasons for your (choose). 二、完成句子 1. —_______ ________ (多久一次) do you go home to have a rest? —We go home to have a rest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每隔两周). 2. Speaking __________ an important _______ _______ (起作用) learning English. 3. Have you _______ ________ (听人说起过) him since then? 4. She has a great gift for music and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有可能成为) a musician.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 Unit 2 Working the land单元测试 Ⅰ. 单词拼写 1._____________(饥饿) is the best sauce. 2.Her shoulders were badly ____________(晒伤). 3.Another ____________(超级) skyscraper is being built. 4.Manufacturing _______________(产量) has increased by 8%. 5.The business has _____________(扩展) a big one. 6.Farmers produce millions of tons of g_________ to feed the nation. 7.Would you mind writing a s__________ of the passage? About 200 words are OK. 8.At that time the British pound can e_____________ $. 9.She’s c____________ to do well in the examination. 10.Doctor gave me some advice on diet and n______________. Ⅱ. 用所给的单词或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be satisfied with graduate from struggle lead a …..life with the hope of rid of equip 1.I __________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2.They have _______________ for years to drive the invaders out of their country. 3.We all wish that we could _____________ the world _____________ crime. 4.In some less developed areas in China, some farmers are still _________ poor __________. 5.After _________________college, he went to Shenzhen ______________ getting a chance to become rich soon. 6.They can’t afford to _______________ their laboratories properly because of lack of funds. .单选(30题,) 1. If you blood _____ badly, your hands and feet will get cold easily. A. passes B. crosses C. circulates D. circles 2. --- Shall I open the window to let some fresh air in? --- No, _____ A. I’d rather not B. I’d rather you not C. I’d rather you didn’t D. I’d like not to 3. He got completely _____ when he saw both Lucy and Lily, who are twin sisters. A. confusing B. confused C. confuse D. confuses 4. The professor referred to _____ yesterday. A. come B. came C. coming D. comes 5. He insisted that he _____ f rom heart trouble, but I didn’t think so. A. should suffer B. has suffered C. suffers D. was suffering 6.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___ 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7 --- What happened to your shoes? --- They want _____ 。 . A. to mend B. being mended C. mending D. mended

二力平衡条件的具体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具体应用 河北省蔚县代王城中学顾燕燕(075717) 一、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力为平衡力,再根据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1、根据物体的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例:(1)一人用10N的力水平向右推重20N的重物,重物仍静止,则:()A重物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10N;B重物水平方向受平衡力作用;C重物静止是因为水平方向所受推力小于重力;D重物水平方向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可判断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合力为0,物体保持静止是因为物体所受推力与摩擦力相平衡,而不是由于推力小于重力。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如保持静止状态,则可肯定不受力;B物体在空中竖直匀速下落,则该物体必受平衡力的作用;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D物体做变速运动,则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分析:A、物体为静止状态,可能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也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概念);B、物体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但物体肯定受力,因此物体必受平衡力的作用;C、匀速圆周运动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不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D、物体做变速运动,既不可能不受力,也不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2、已知两个力为平衡力,根据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用100 N的水平力将40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上,若木块匀速下滑,则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 分析:木块匀速下滑,说明木块在竖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可以肯定木块受到一个竖直向上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的条件,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根据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如:起重机钢丝绳在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为G,钢丝绳的拉力为F,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为:()A 、F>G时,货物匀速上升;B、F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

河朔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周测语文试卷 考查范围:必修一第二单元和必修二第二单元 出题人:杜泽魁本试卷共四大题,31道小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失,差错。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路:又叫戎车,高大的战车。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雨水。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替:替换。 B.怨灵修之浩荡 ..兮浩荡:荒唐。 C.长太息 ..以掩涕兮太息:叹气,叹息。 D.忍尤.而攘诟尤:指责,责骂。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2)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3)然而,我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可爱。 B.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成婚:定好婚期。 C.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来信:捎来的书信。 D.生人 ..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生人:活着的人。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B.同心而.离居因人之力而.敝之 C.但.为君故卿但.暂还家D.枉用相.存嬉戏莫相.忘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苟余情其信芳 /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 采之欲遗谁

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遥想公瑾当.年/当.真献愁供.恨/供.给佛.口蛇心/仿佛. B.羽扇纶.巾/涤纶.雄姿英发./早生华发.巷.陌/巷.道 C.多情应.笑我/怕应.羞见都.门帐饮/三吴都.会参.差/参.错 D.异日图将.好景/将.息旧时相识./款识.求田问舍./舍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今霄留恋处惊涛拍案烽火扬州路 B.凝噎竞豪奢玉簪螺髻赢得仓皇北顾 C.天堑憔悴损良晨好景嘻嘻钓叟莲娃 D.萧瑟更那堪玉枕纱橱莫道不消魂 二、语言文字运用(非选择题) 3、依照下面的句子,以“每一次”作为开头再写两个句子,内容与例句不一定有联系。 每一次寻访历史遗迹的时候,内心总会生出一种沉重、一丝感慨;每一次参观革命圣地的时候,思想都会受到一次涤荡,心灵都会产生一种震撼。 每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下面这则寓言写一段“画外音”,揭示它蕴含的人生哲理。(标点之外,不超过40字) 小骆驼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这么长?”妈妈说:“为了挡风沙呀。”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呢?”妈妈说:“为了储存水和养料。”小骆驼继续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妈妈说:“为了在沙漠里长途跋涉。”小骆驼很高兴,但它又问:“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呆在动物园里,而不是去沙漠远足呢?” 画外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我的一条建议”为标题写出一段文字,为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言献策。 要求:①内容合理、具体、语言通顺,不少于80字。②不得写出建议人的单位、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英语《Unit2TheOlympicGames》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Ⅰ.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A sports meeting will be held in our school next week. —How many of you are going to ________? A.take part B.take part in C.take care D.take care of 2.I wonder why Jack always gets good marks when he does only ________ the others. A.half as much as B.as much as half C.half as many as D.as many as half 3.I bought a dress for only 10 dollars in a sale;it was a real ________.A.exchange B.bargain C.trade D.business 4.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new year,many factories ________ for new workers in the newspaper. A.look B.ask C.seek D.advertise 5.In the near future,more advances in the robot technology ________ by scientists. A.are making B.are made C.will make D.will be made 6.I often see “MSN”on the Internet,but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he letters ________. A.stand for B.search for C.call for D.prepare for 7.To be ________ into the key middle school,her daughter had to be made to work hard every day. A.accepted B.received C.admitted D.entered 8.He hasn't been there,________ she. A.so has B.so does C.neither has D.neither does 9.He bought an iPhone to ________ his old mobile phone the other day. A.remove B.replace C.reduce D.promise 10.(2013·铜陵高一调研)It remains unknown which country will ________ the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

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里库特。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这支船队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 B.该船队是在两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 C.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 D.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 2.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3.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4.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 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 得巨额财富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5. 17世纪时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当时荷兰在亚洲拥有的殖民地有( )。 ①好望角②新阿姆斯特丹③马六甲④巴达维亚 A.①②B.②④C.②③C.③④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③武力威逼④工业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观察右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8.“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9.对下列图示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保存] 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答案:相等;同一直线 解析:小车原来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作用,处在平衡状态。当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时,小车开始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当保持其他不变,只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即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小车开始转动,这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车静止时(2)钩码个数(3)转动 解析:(1)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和水平向右的力F2,F1和F2等于水平桌面左右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桌面两端都挂了两个钩码,钩码的重力相等,F1和F2也就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处于静止状态。 (2)小车受到的拉力F1和F2分别等于水平桌面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可以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小车受到的力F1和F2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受到的不再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转动。

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纸片一剪两半(4)A 解析:(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一剪两半,使拉力作用在两个小卡片上;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平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2第二单元练习试题(无答案)

2第二单元练习题(无答案)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 副标题 一二题号三总分 得分 2060.0分)小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下列对流程优化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教师批阅试卷时从手工批阅改为网上批阅属于工期优化 B. 加工法兰时从切削法改为少切削法属于工艺优化 C. 物流公司每天对各个投递员投递路线的优化属于质量优化 D. 集成电路生产流水线上,机器人焊接代替手工焊接属于成本优化 如图所示是某谷物烘干系统工艺流程图.某批次谷物从进料斗进入后,2.经提升机里的水分检测仪检测水分,若达标,则进入排粮管、打包.若不达标,该批次谷物经调质仓被分批送往干燥仓烘干,经排粮仓暂存后再次被送往提升机检测.请完成10-11 题. 运行过程中发现,水分未达标的谷物过多时,系统来不及处理,以下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该问题的是() A. B. 增大干燥仓的干燥能力提高打包的工作效率D. C. 加快排粮管的排粮速度增大进料斗容量如图所示是某滑动轴承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上、3.下轴瓦分别嵌在轴承盖和轴承座上,轴承座和盖用一对螺栓和螺母连接在一起。轴衬固定套由油孔放入轴承盖内。滑动轴承装配需要以下环节。请分析轴承的结构和装配工艺,以下装配流程合理的是 A.安装轴衬固定套;B.安装轴承盖; C.安装上、下轴瓦;D.安装螺栓;E.安装垫片;F.安装油杯;G.安装螺母。A. B. C→B→D→E→G→A→FB→C→D→E→G→A→F D. C. B→C→D

→A→F→E→GC→B→D→A→F→E→G 4.如图所示,加热锻打成形、手工制造菜刀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安装木手柄、热处理(提高硬度)、制刃。制造菜刀合理的流程是() A. →→→安装木手柄制刃热处理加热锻打成形 B. →→→安装木手柄热处理制刃加热锻打成形 C. →→→制刃加热锻打成形热处理安装木手柄 D. →→→安装木手柄加热锻打成形热处理制刃5.下面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往往会有不同的流程 B. 流程有几个或多个环节组成 C. 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D. 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着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 6.如图所示是某糖业集团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根据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纸浆生产、糖蜜回收环节都会产生废液 B. 糖蜜回收工序在酒精制取工序之前 C. 纸浆生产和达标水排放是并行工序 D. 蔗渣回收与生物降解是串行工序7.)下列对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流程设计要依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变化规律 B. 生产流程的设计中尽量采用并行工序,可以缩工期,降成本 C. 有些流程的优化,增加工序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D. 新型设备的引入可以优化流程8.小明使用电脑时,电源插座中的保险管烧了,于是他决定换保险管。更换保险管的)正确流程是( A. →→→→→拧上保险拧开保险盖取下坏保险管切断电源换上新保险管接通电源盖 B. →→→→→接通电拧上保险盖取下坏保险管切断电源拧开保险盖换上新保险管源. C. →→→→→接通电拧开保险盖换上新保险管取下坏保险管切断电源拧上保险盖源 D. →→→→→接通电取下坏保险管换上新保险管切断电源拧开保险盖拧上保险盖源9.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 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B. 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 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D. 生活中处处有流程10.下列关于流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流程有文字、表格、动画等表达方式B. 流程优化中,串行工序均能改为并行工序C. 不可颠倒时序的流程必然反应事物内在发展的规律D. 工业生产流程中,环节的划分与设备、资金等因素有关11. )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A. B. 学校课程表列车运行时刻表C. D. 学生的成绩表产品加工工序表21是其平面加工图,设计要求明确安装销轴的二图的销轴支架,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个通孔需保持水平对齐。请回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