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风情

建筑:

服饰:侗族没有文字,其文化靠口头传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将一部分文化特征储存在服饰里,使服饰起到了“文字史书”的作用。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侗族服饰及修饰图案、色彩都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时期侗族人民的审美时尚和工艺水平,反映出侗族人民的文化发展轨迹。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头帕为三米长的亮布,两端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图案。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银质物。

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脚穿翘尖绣花鞋。妇女喜欢佩戴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小孩喜戴罗汉帽。帽子上镶缀有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福禄寿禧等形象银饰。有的罗汉帽沿上层镶嵌十八罗汉,下层镶十八朵梅花。两鬓处分别装饰一个月亮,正中嵌有丹凤朝阳、双龙抢宝或吴刚伐桂、嫦娥奔月,周围是彩

云和水波环绕,下面各嵌一只雄狮。

侗锦是侗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侗族文化物化形式的代表。由各种不同图案纹样组织而成的侗锦装饰在侗族服饰上,使侗族人民的审美物象由一般的自然性升华到艺术的创造性。侗锦长期与侗族服饰结合,使侗族人民的服饰特征更加明显。

侗族服饰是农耕文化的再现。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侗族服饰上有许多纹样图案,主要有谷粒纹、桂花纹、花瓣纹、田螺纹、水车花等纹样,这与农耕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

侗族服饰是侗族族徽标志之一。鼓楼与服饰是侗族的两大族徽标志,有侗寨就有鼓楼,其标志特征十分明显。而服饰作为侗族的族徽标志主要是它凝聚着侗族人的精神,增强民族内部团结、统一和为集体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它是区别异族的标志,是本族相互认同的旗帜和联系整体的纽带。正是这种“族徽”作用而产生的审美原则,使侗族内部的“佬、坦、纹”三大支系在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上基本相同。

侗族服饰中的崇拜意蕴。侗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目中,凡龙凤花鸟、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能“显灵”,能驱邪除害,是人们的崇拜对象,认为穿上附有这些图案的衣物,以祈求平安

无灾,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反映到服饰上,就有许多与图腾崇拜有关的服饰纹样。谷粒纹与谷种有关,侗族的“尝新节”习俗就是谷种崇拜的反映;鱼骨纹、三角纹、菱形纹来源于鱼图腾;水波

纹、旋涡与侗族水崇拜有关;螺旋纹、龙纹分别源于对蛇崇拜和龙图腾;圆圈纹与太阳崇拜相连;云雷纹源于天崇拜、雷崇拜;齿形纹与山崇拜有关……。童帽上常仿动物的头,是为儿童健康祈祷,具有护身符的含义。部分地区妇女包牛角帕,传说与牛图腾有关。许多侗族服饰尤其是侗锦中手牵手的人物图案,正是侗族祭祖母“萨岁”时,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的踩堂“哆耶”的舞蹈场面的写照。从这些花纹图案中,我们既可以看出侗族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意蕴,也可感受到浓厚的侗族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侗锦中手牵手的人物图案,是侗族祭祖时跳“哆耶”舞的场面。从这些花纹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侗族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意蕴,也可以感受到侗族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侗族由于没有文字,又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中,文化传承大多以歌、舞、戏、图等文艺形式完成,前三者传承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与原内容走样或变异,而以图传

承这种形式就相对稳定一些,这样,侗族服饰的整体形象、艺术风格对侗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文字史书”的作用。

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悠久、灿烂的文化是靠口头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人民将自身一部分的文化特征储存在自己的服饰里,使服饰起到了“文字史书”的作用。

侗族服饰是农耕文化的再现: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直至唐朝才进入阶段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人们共同劳动,种植稻谷,元明显的社会分工,人人处于同等地位,无贵贱之分,有长幼之别。侗族服饰上有许多纹样图案,尤其是妇女服饰及重大节庆男子穿着的“百鸟衣”、“芦笙衣”等完全是图案化的,主要有谷粒纹、桂花纹、梅花纹、花瓣纹、浮萍花、田螺花、水车花等植物纹样,这与农耕经济有着直观的联系。侗族服饰较少反映狩猎经济的动物纹样,如鱼骨纹、虾纹、龙纹等也是与农耕有关的动物纹样。这些纹样特点,其价值取向始终离不开稻耕文化主题。此外,侗族服饰还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如三角纹、菱形纹、螺丝纹等,这些纹样,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在服饰上的抽象化反映。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具有悠久稻耕文化的江南、西南等省区,发掘出土的陶器、青铜器和流传下来的工艺、服饰,几乎都是植物纹样和抽象

的几何纹样。这些地区是我国最早耕种水稻的地区,也是百越分布区,侗族自形成民族以来,也主要居住在这个地区。

侗族

服饰具有“族徽”标志功能。侗族内部虽然分为“佬、坦、纹”三大支系,但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基本相同,民族内部基本上形成鼓楼与服饰两大族徽标志。只要有侗寨就会有鼓楼,鼓楼成为侗族的标志十分明显。而作为侗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侗族服饰,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之一,是凝聚侗族人的精神,以形成集体的团结、统一、秩序,增强集体为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对于别的民族,它是一种区别的标志,而对本民族,它是相互认同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正是这种“族徽”作用而产生的审美原则,使三大支系服饰类型都有所区别。“佬”支系以善绣而著称,即在服饰上是构图精美,图案细致,侗锦是其典型代表。“坦”支系善制陶,反映在服饰上是线条纹样清晰,长褂短裙是其代表。“纹”支系善建筑,反映在服饰上是宽松和谐,素雅端庄。

侗族服饰具有文化记载功能。侗族由于没有文字,长期生活在崇山竣岭之中,文化传承大多以歌、舞、戏、图志等文艺形式,前三者

的传承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与原内容走样和因年代久远的变异,但以图记载就相对保持原义,弥补了不稳定的记载方式的缺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侗族服饰及修饰图案、色彩都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侗族人民的审美时尚和工艺水平,反映出侗族人民的文化发展历史和轨迹。这样,侗族服饰的整体形象、艺术风格对侗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文字史书”作用。侗锦是侗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侗族文化物化形式的代表。由各种不同的图案纹样组织而成的侗锦装饰在侗族服饰上,使侗族人民的审美物象由一般的自然性升华到艺术的创造性。装饰功能的固定和认可,是文化升华的基础,侗锦长期地与侗族服饰结合,使侗族人民的服饰特征更加明显。

侗族服饰中的多种崇拜意蕴。侗族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目中,大凡天地间的事物如龙凤花鸟、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能“显灵”,能驱邪除害,是人们的崇拜对象,于是穿上附有这些图案的衣物,以祈求平安无灾,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侗族是个农耕民族,特别崇拜与稻耕有关的自然物,如山、水、地、太阳、天、雷、谷种、树等。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虽然失去了原来的面目,但崇拜习俗却流传至今,反映到服饰上,就有许多与图腾崇拜有关的服饰纹样。谷粒纹与谷种有关,流行于整个侗族地区的“吃新节”习俗就是谷种崇拜的反映。鱼骨纹、三角纹、菱形纹来源于鱼图腾。侗族有许多鱼图腾的神话传说,如大年初一早晨

必须有鱼,结婚必须有鱼,为老人送终或祭祖时,也必须有鱼等。水波纹、旋涡纹与侗族水崇拜有关,螺旋纹、龙纹分别源于对蛇崇拜和龙图腾,圆圈纹与太阳崇拜相连,云雷纹源于天崇拜、雷崇拜,齿形纹与山崇拜有关。童帽上常仿动物的头,是为儿童健康祈祷,具有护身符的含义。部分地区妇女包牛角帕,传说与牛图腾有关。许多侗族服饰尤其是侗锦中手牵手的人物图案,正是侗族祭祖母“萨岁”时,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的踩堂“哆耶”的舞蹈场面的写照。从这些花纹图案中,我们既可以看出侗族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意蕴,也可感受到浓厚的侗族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三、民族建筑的文化内涵品读侗族文化之沉韵——侗寨鼓楼

三江侗乡之行,一路上,所经过的侗寨,那栉比鳞次的木楼,飞檐翘角的鼓楼,以及河面上如巨龙横卧的风雨桥,都让我们的视觉一次次震撼,心灵一次次欢呼,相机里也有了丰富的内容。

在侗乡,基本上每隔数里,就有一座寨子。寨子依山而建,因地取势,房屋纵多,错叠有致。木楼大多古旧,从偶尔露出的一点点的破败里,能读出寨子的年久沧桑。寨前或有阡陌农田,或是绿树掩映,一派田园风光。往来的村民,哞哞的牛唤,又让我们倍感家园的和谐。

走近寨子,苔痕石阶,鸡犬相闻。一座座木屋,黛瓦飞檐之下,是轩窗,回廊。窗前的侗女、老人,或眺望,或绣花,或与小孩逗乐,像一幅轻诗软词里的温宛画面。也许是节日吧,她们都比较闲适。

寨中最为醒目的,最让人叹奇的,是鼓楼。飞檐翘角,层层叠叠的干栏式建筑的屋顶,以及顶端巨大高长的葫芦串图腾,鼓楼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古色古香的侗寨里,吸引着过往民众的目光。从远处看,鼓楼的形态上细下粗,又似一颗巨大的杉树,稳稳扎在寨子中心。据说,侗族的先民们崇拜杉树,赞其旺盛的生命力、仰其笔直挺拔的躯干,将其视为“杉仙”。鼓楼也许就是侗族先民将信仰物化的一个典例。

再看鼓楼,那层层叠叠干栏式屋檐,是否象征着鼓楼是一个大宗族的标志,是由很多个屋檐下同族姓的家庭组建而成?而鼓楼顶上的葫芦串,是否可解读成侗寨宗族渴望多子多孙,兴盛发达?

走进鼓楼,它的内部是个空洞的大空间,里面除火塘、凳子、鼓之外,没有其它任何家具,平日里人们可以自由出入。鼓楼是村寨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在鼓楼举行的活动大多是较为正规的仪式,比如祭祖、聚款、议事、歌舞娱乐、迎宾送客等。只有在遇到重要事务的时候,鼓楼才会

正式启用,这种仪式化和非日常化给鼓楼蒙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在鼓楼举行的仪式活动也随之增添了神圣的气息。而在侗人的传统里,有人生中的重大事件都要在鼓楼举行专门仪式的习俗,这也说明了寨民对鼓楼及其所代表的族姓的认同感受。鼓楼成了侗寨社会生活神圣的根源,族群精神文化的标志。鼓楼位于村寨的中心,又使寨内形成了民族内聚力和共同生活的向心根源。

每一个侗寨,鼓楼不可或缺,鼓楼是侗族人民的灵魂,是侗族全部精神文化的集中,从历史信仰、艺术娱乐到社交礼仪、节庆习俗都离不开鼓楼,鼓楼可谓是侗族积淀最深厚、表达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鼓楼连接着民族的图腾,连接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连接着着侗族人民心中对生活的崇敬和宿求。它是侗乡特有的文化风景,是真正诉诸于视觉的文化景观。可以说侗族村寨的鼓楼形态可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侗族传统文化高度集中物化的表现,是侗族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智慧谱写的民族文化的建筑诗歌!

这一路上所看到的鼓楼,数三江县城鼓楼最为完美,恢宏,大气。其层数之多,楼体之大,屋顶之高,形态之美堪称鼓楼第一,楼内有回廊直通顶部,站于其上可鸟瞰三江县城四面,感受天人之惬意。看过三江鼓楼后,大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感,寨子里的鼓楼已然失去了吸引力。

民族建筑艺术的画廊——风雨桥

风雨桥是另一个能与鼓楼相媲美,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景观。

进入侗乡之后,每接近寨子的地方,于沟壑之间,或是溪流之上,都会见到风雨桥。青山碧水,有古朴的木质建筑横亘其间,天人合一,浑然一体,风雨桥如此添色山林,实在是视觉的极大享受。

风雨桥集亭、塔、廊、桥于一体,风格独特。远远看去,桥身横跨沟谷数百米,桥上廊亭相接,瓦檐重叠,很是恢宏大气,而亭塔顶部以

及飞檐上装饰的飞鸟、仙鹤、葫芦串等图腾物,又使得桥体有玲珑精巧之美。

传统的风雨桥,都是石砌的巨大的桥墩,上面以杉木为梁,桥面铺以木板,属平板桥系。但也有特例,岜团的风雨桥,下部便是砼梁板拱桥。风雨桥的上部全为木质结构,据说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其榫卯体系在力学方面的运用,实令人惊叹不已!虽然我也是建筑工程学出身,面对这样的举世杰作,仍然感到不可思议。风雨桥可谓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颇具匠心的整体设计,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行程中,印象最深的是程阳风雨桥。桥台两侧长满蕨草苔藓,桥下有水车将细水轻

洒。桥面的木板,桥身的杉木梁柱,已被时光洗沥成斑驳的黑色,记录着沉淀的往事,悠久的岁月。走在桥面上,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遂道,安静,幽谧,喧嚣的俗世已然走远;又似走进了一个神秘而智慧的民族群落,有笙音缭绕裙袂飞扬。轻扶栏杆,有习习凉风从河面吹来,浸润着身心。这时候,唯愿自己是这侗寨的一分子,于风雨桥上读书习文,永远驻留在这古色古香的世界。

风雨桥可为行人遮风避雨,“风雨桥”之名也因此而来。桥面上还设有木凳,可供行人歇息纳凉。平日里,寨民们在风雨楼谈天说地,玩耍嬉戏,节日期间,侗家男女老少还会云集桥上,唱拦客歌,饮敬客酒,形成一幅和谐的侗家生活画面。与鼓楼相对严肃的气氛比起来,这里是轻松、自由、欢快、舒适的。程阳风雨桥因为已开发成景区,其上便多了一重功能——经商。一位位侗家妇女,售卖各类手绣织品,出租民族服装,通过她们的勤劳,换取经济收益。

风雨桥寄托了侗族人民对于平安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承载了侗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凝聚了侗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其秀美的外形,与村边的水车、山林、溪流,以及寨中的木屋鼓楼,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村寨奇观,引吸着各地游客。风雨桥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侗族人民的骄傲,在侗乡特色建筑中独放异彩,堪称我国民族建筑艺术的一支奇葩。

“鼓楼文化”,是以“侗寨鼓楼”为代表,含鼓楼、戏楼、花桥(风雨桥)等侗族建筑在内的民俗建筑文化体系。贵州东南角的黎平、从江、榕江一带是侗族的高度聚居区,历史上,其地曾以“峒”为行政

单位,故将其地村民称之为“峒民”、“硐民”或“洞民”。据说,这是侗族称谓的由来。侗族自己,则自称“甘”。

侗族的宗教信仰多为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侗族村寨依山傍水。侗寨的房屋一般是用杉木建造的木楼,多为二至三层,在河边或山坡上的房屋大多为吊角楼。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此种建筑吸取了汉族古代建筑的精髓,又突破了塔楼的常规,下部呈方形,瓦檐呈多角形,飞檐重阁,形似宝塔,高耸寨中。鼓楼一般一姓一座,较大的寨子有三四座以上,那是侗族人民开会娱乐的场所。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桥。最能反映侗族人民高超建筑技艺的要数“风雨桥”。这种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5座多角宝塔形楼亭,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构造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孔眼以榫衔接,斜穿

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

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瓦顶长廊桥身。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翅起角楼亭、美丽、壮观。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既有古代百越族干栏式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艺术。桥的东西台亭为斜山式,东西东亭和中央亭为钻尖式、亭倚式,集中了侗族传统建筑中三种基本造型于一身。在亭面上下均为飞角半拱,背面的瓦顶还设有古朴的装饰物,使整座程阳桥既有飞龙腾空之势,又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

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凝结着恩爱夫妻被花龙救护的动人传说。每一座桥,都在讲述它的过去与未来;每一阵流水或蝉鸣声都能让你深切地沉浸于凄离绝美之中。

侗寨鼓楼酷似一棵大杉树,村民称为“遮荫树”,可见它来源于自然,是仿生学在建筑文化中的具体运用。侗寨鼓楼与汉族地区的鼓楼不仅造型各异,功能亦不相同,前者既是侗族村民聚众议事的社会活动中心,又是政治、文化活动场所。侗族村民认为,鼓楼有十大用途:一、聚众议事:遇有大事要事,集体商议决定,人们叫做“起款”。“款众”在“款首”主持下制定“款约”。“款约”通过之后,刻碑勒石,立于鼓楼中。二、击鼓报信:遇有重大事件,登楼击鼓召唤,众人闻声而至。击鼓报信有报警报喜之分,村民可从鼓声得知是警是喜。

三、排解纠纷:村民之间发生纠葛,需要众人帮助排解,便聚集在鼓楼里裁决。如有什么人犯了过错,需要当众处理,也在鼓楼里进行。

四、对唱大歌:“大歌”是一种“一领众和”的多声部无伴奏民歌,在可以开亲的男女歌队之间对唱,气势磅礴,观者如堵。五、摆古休息:农事之余,村民聚集在鼓楼里,夏天小憩纳凉,冬天烤

火取暖,老人给后生讲述历史故事,传授生产技能,教唱侗歌、侗戏。六、吹笙踩堂:逢年过节,村民在鼓楼坪上或鼓楼里的火塘边,吹芦笙,踩歌堂。七、存放芦笙:在下种以后一段时间里,为了不误农时,将芦笙音孔用棉花塞紧,存放于鼓楼内。

八、拾物招领:村民拣到失物,不知失主是谁,便放在鼓楼里,任失者自领。九、悬挂牛角:村民将斗死或老死的“斗牛”的犄角悬挂在

鼓楼内,作为村民团结、村寨富有的象征。十、施舍草鞋:为方便过往行人,将草鞋挂于鼓楼柱上,任行者取用。

在贵州300多座侗寨鼓楼中,从江县的“增冲鼓楼”是年代最早、体量最大、工艺最精的一座。此楼建于清初,为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结构,通高20余米,占地100多平方米,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其附近,建有一座风雨桥,也是“增冲鼓楼”的组成部分。大概为了不与鼓楼争主角,心甘情愿当配角,不雕不绘,朴实无华,仅在桥头雕塑吉祥动物作为“保护神”。

侗族喜欢唱侗戏,侗寨里头戏楼多,有的寨子多至四五座。侗寨戏楼多建于寨子中央,与鼓楼、歌坪紧密结合,构成侗寨的“心脏”。侗戏为著名戏师吴文彩首创。由于侗戏是在侗族民歌和民间故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群众基础好,很容易普及,故而大批戏楼应运而建,仅从江县目前即有100多座。

侗寨戏楼是用侗乡盛产之优良杉材建成的,楼面多盖杉树皮,有的也盖小青瓦。盖瓦的楼脊上,正中彩塑二龙抢宝,脊端精雕鸱吻鳌鱼,翼角高翘,潇洒飘逸。戏台面阔13至14米,进深7至8米。台前罩面枋上多有木雕,饰有游龙飞凤、人物故事、花鸟虫鱼,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侗寨戏楼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多半建于鱼塘上。此举不仅节约用地,还便于防火防潮。特别有趣的

是,台上演戏,台下养鱼,人欢鱼跃,相映成趣。

侗族喜欢住水边。溪涧纵横,流水潺潺,小桥人家,是侗寨风光的一大特色。有河有水便有桥,河多水多桥自多。据不完全统计,仅黎平、从江、榕江三县即有各式各样的风雨桥300余座。桥本是水上交通设施,但侗寨风雨桥除了作为交通设施使用外,还有装点江山、培修风水等功能。侗族风俗认为,村头寨尾修建风雨桥,可以保住寨子里的财富不随水流走。侗寨风雨桥不仅是富有的象征,还是富有的保障。

许多风雨桥,彩塑彩绘,花花绿绿,人称“花桥”。在众多的花桥中,黎平县的“地坪花桥”最为壮观。桥横跨南江河,全长57米。桥上建有长廊,廊上建有3座亭子,中间一座酷似鼓楼,人称

“花桥鼓楼”。在这座风雨桥的长廊内和花桥鼓楼上,绘有20多幅侗乡风俗画,诸如侗姑纺纱、侗姑织锦、激流放排、吹笙比赛、双牛角斗、行歌坐月、南江小景等等。地坪风雨桥于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侗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那些鼓搂和花桥最为引人注目。

高高地耸立在侗寨中的鼓楼,按照建筑造型可以分为:干栏式、楼阁式、密檐式、门阙式、民居式等,其中以密檐式为最多,在绝大多数侗寨中都能见到。密檐式鼓搂下半部像座亭子,上半部像座宝塔。它的下半部内外各有4根大木柱,支撑起一座正方形的大厅堂。亭的四周有栏杆和坐椅,中间是一个石砌的大火塘。它的上半部好像一座密檐式的宝塔,有5层、7层、9层、11层,甚至更多层的,高达10-15米。一般是四边形或六边形,檐角高高翘起,态势如飞似跃。楼顶小阁放置着一面皮鼓,这就是鼓楼名称的来由。楼外尖顶上塑饰宝葫芦或千年雀等象征吉祥的造型。

高大的鼓楼完全是用杉木制作的,全楼找不到一根铁钉。站在楼下仰望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条木,横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异常严密。鼓楼内部也非常讲究,楼顶上、檐角上和封檐板下都装饰着精美的彩塑和绘画:有飞禽走兽、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更有大量的侗乡风情画。

鼓楼不仅是精美的建筑艺术,而且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按照侗族的习俗,每一族姓都要建一座自已的鼓楼,因此族姓多的村寨里鼓楼就多。贵州省黎平县启兴寨就建有5座大小、样式各不相同的鼓楼。每座鼓楼的高低、装饰,都体现着这个家族的审美观念、志趣和愿望,因此人们都为本族鼓楼的高大雄伟或装饰的豪华精美而引以自豪。

鼓楼内有一架附着在大木柱上的梯子,遇到紧急情况时,便派人登上楼顶的小阁,敲打皮鼓,向全寨报警。人们从鼓的节奏中就可以分辨出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作好准备前往鼓楼集中。如果有需要全族人集体协商的大事或需要众人裁决的村民纠纷时,也都在鼓楼集会解决,因此鼓楼是全族姓人的政治活动中心。平时人们喜欢在鼓楼休息,节日里全族男女老少都到鼓搂来娱乐,在鼓楼前的坪场上吹芦笙、跳舞、唱歌,往往通宵达旦。

梁思成:“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同样是深厚丰富的。它为民族史和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生动可靠的材料。

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各民族建筑是

研究建筑史和建筑艺术的巨大宝库。我国现实的民族建筑中,至今仍能看到窝棚式、帐篷式、窑洞式、干栏式、邛笼式、土墙瓦顶式的各种民居建筑,它们几乎包括了人类早期建筑的各种形态,并鲜明地勾勒出了建筑发展的轮廓。

2、民族建筑是研究宗教文化的宝贵资料。宗教建筑作为民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宝贵文物资料。

宗教建筑对于研究宗教历史、宗教文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3、具有民族独特风格的建筑是代表民族的重要的永久性标志。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4、民族地区的古建筑和古遗址是研究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重要史料。

5、土司衙门类建筑为研究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宝贵资料。

6、陵墓建筑为丧葬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7、公用建筑所反映的社会公共活动。除宗教建筑中的寺庙是举行宗教活动和宗教节日活动的主要场所外,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或更大的社区里,都有举行社会公共活动的地方。侗族的鼓楼

鼓楼作为侗寨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建于寨子中心,有老人义务看守。在政治活动方面,在鼓楼召集民众大会制订款约或乡规民约,刻写在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全部资料汇编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云南,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

中国传统文化展活动策划书

中国传统文化展活动策划书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人们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可谓是数不胜数,这种文化模式我们将其称为民俗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进步,地球的范围越来越小,中西方文化接触越来越亲密,“全盘西化”、“拿来主义”在当代中国不可谓没有,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的已濒临绝种,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在现伟大的民俗风景,谱写华传学子的风情,促进新闻传播学院学子团结协作、相互交流。2011届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策划将在三月举办首届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展览会”。 春风拂面,欣欣向荣;夏季到来,万物繁盛…… 这个三月,请您关注来自文明古国的民族风情; 这个三月,请您支持我们学生自己的展会; 这个三月,请您光临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民俗; 这个三月,请您欣赏令人震撼的古朴纯美; 这个三月,请您感受内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莘莘学子的一份激情…… 一、展会名称:新闻传播学院文化艺术节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展 二、活动主题:舞动的中国传统文化 展会主题:年—再现民俗文化,谱写学子风情 三、展会标志:中国结 四、展会时间:2012年3月15日 五、展会地点:行政楼二楼大厅 六、主办单位: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班委 七、运筹资金:人民币3000元整 八、展品范围:1、饮食文化 2、建筑文化 3、服饰文化 4、民俗风情 5、民俗工艺品 展会形式则以:实物、图片、文字说明及现场书法展示为主 九、专业指导老师:黄鹏 项目总策划:广电、摄影、汉语、传播班委 十、办展目的:通过模拟整个专业展会的全部运作流程,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 知识,丰富校园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会展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进一步扩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影响力,打出传媒专业的知名度。

少数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风情 建筑: 服饰:侗族没有文字,其文化靠口头传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将一部分文化特征储存在服饰里,使服饰起到了“文字史书”的作用。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侗族服饰及修饰图案、色彩都准确地反映出不同时期侗族人民的审美时尚和工艺水平,反映出侗族人民的文化发展轨迹。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头帕为三米长的亮布,两端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图案。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银质物。 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脚穿翘尖绣花鞋。妇女喜欢佩戴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小孩喜戴罗汉帽。帽子上镶缀有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福禄寿禧等形象银饰。有的罗汉帽沿上层镶嵌十八罗汉,下层镶十八朵梅花。两鬓处分别装饰一个月亮,正中嵌有丹凤朝阳、双龙抢宝或吴刚伐桂、嫦娥奔月,周围是彩

云和水波环绕,下面各嵌一只雄狮。 侗锦是侗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侗族文化物化形式的代表。由各种不同图案纹样组织而成的侗锦装饰在侗族服饰上,使侗族人民的审美物象由一般的自然性升华到艺术的创造性。侗锦长期与侗族服饰结合,使侗族人民的服饰特征更加明显。 侗族服饰是农耕文化的再现。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侗族服饰上有许多纹样图案,主要有谷粒纹、桂花纹、花瓣纹、田螺纹、水车花等纹样,这与农耕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 侗族服饰是侗族族徽标志之一。鼓楼与服饰是侗族的两大族徽标志,有侗寨就有鼓楼,其标志特征十分明显。而服饰作为侗族的族徽标志主要是它凝聚着侗族人的精神,增强民族内部团结、统一和为集体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它是区别异族的标志,是本族相互认同的旗帜和联系整体的纽带。正是这种“族徽”作用而产生的审美原则,使侗族内部的“佬、坦、纹”三大支系在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上基本相同。 侗族服饰中的崇拜意蕴。侗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目中,凡龙凤花鸟、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能“显灵”,能驱邪除害,是人们的崇拜对象,认为穿上附有这些图案的衣物,以祈求平安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成功案例调查研究分析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成功案例调查分析

————————————————————————————————作者:————————————————————————————————日期: 2

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成功案例调查分析 —―以黔南州荔波县旅游产业发展为例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少数民族人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本文以黔南州荔波县特色旅游业发展为例,分析荔波县旅游业成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促进荔波县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经济,特色旅游,黔南州荔波县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由于这个原因,习惯上把其余的兄弟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在各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结合着本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族难以做到的,无与伦比。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由于汉族人口众多,一直以来,汉族人民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占据这绝对的优势。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往往会掩盖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风采,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等在艰难中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特色依然在中华大地上屹立风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民族风情和特色。纯洁的民风民情,是我国少数民族无价的文化,精神宝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大多时候,人们在假期期间,越来越多的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自己。而往往保持着传统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地区成了这些旅客的向往之地,越来越多的旅客涌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他们的到来,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经济方面,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黔南州荔波县发展旅游的条件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2431.8平方千米。总人口16.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就有14.51万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荔波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世居于这块神奇土地的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荔波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温度适宜,是一个天然的温室。荔波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荔波县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少数

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策划)

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策划) (2012年3月) 项目背景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依共存同荣和济,形成了灿烂的文化与独特的经济形态。建国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从传统的边地,野蛮、落后的印象,打破自卑和封闭,堂堂正正进入国际舞台,各民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民族特色品牌唱响了国内外,反映出中国产业的拓展与文化自信心的崛起。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发掘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产业、打造民族品牌已逐渐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但是,真正寻找到产品与文化最合适的结合点,激活少数民族文化与形成少数民族产业并非易事。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产业层面上的冲突更加加剧。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和产业的发展;而全球化和信息化又使国外的文化和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少数民族文化和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起到制约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要立足于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不仅需

要从政府角度宏观发力,而且需要各民族肝胆相照,齐心协力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与产业,推动少数民族特色优势文化与产业形态的形成,在世界舞台演绎新的历史性篇章,这正是实现中国少数民族产业走向世界的历史性任务。 项目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博览会(民博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着力打造并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民基会)主办的、集各民族优秀文化和特色产业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产业盛会。民博会从1991年至今分别在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民博会作为民基会主办的全国性知名品牌项目,是一个展示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盛会,博览会通过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建筑群,艺术品、服饰、医药、饮食等展示和交流,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沟通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继承民族传统艺术、促进民族大团结方面发挥了积极地的促进作用。该活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高度赞扬,深受各族人民的关注与欢迎,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民族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与经济交流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民基会虽然是主办单位可实际上是慈善机构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和人力资源把民博会更好的延续。其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中部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境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

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西北部的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品。

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 结 课 论 文

文化旅游发展到今天,我们很艰难说它起源在哪里,即使在我国早起文人骚客游历全国的这行为中,也不乏对各地文化的体验,出资他们笔下的文学作品就是最有力的佐证。若提到最早对“文化旅游”进行理论概括的就要归功于旅游文化比较早的欧美国家了。 在2004年欧洲旅游委员会与世界旅游组织发起的机遇文化动机的欧洲城市休闲旅游研究中,研究者根据需要确定了两个文化旅游的定义,它们分别是:城市文化旅游的概念性定义,即人们处于获取新的信息与经验以满足其文化需求的目的,被目的地国家的城市文化所吸引物所吸引,离开其惯常居住地所作的旅游。城市文化旅游的操作性定义:由于特别的文化吸引物的吸引,使人们离开惯常居住地所作的旅游,这些吸引物包括城市遗产地、艺术和文化展、戏剧等。 以上定义仅仅是基于城市文化旅游,但实际上,文化旅游活动不仅包括像参观博物馆、观赏艺术表演、画展、参观遗产地等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它也包含居住于某一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信仰、彭热、服饰、习俗等,一级由此而产生的产品。 对于文化旅游来说,目的地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章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美食、语言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冲击等更具有吸引力。 在我国旅游业住不实现由单一观光旅游想观光与休闲、度假、回忆等特色旅游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之时,“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根基”这一定理越显现出其重要性。而与汉文化并存的我国各少数民族文

化,其原始性、独特性、神秘性、完整性开始吸引众多旅游者的眼球。丽江古城旅游开发所形成的“丽江模式”,就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典范。 丽江旅游业的异军突起,被旅游界称为“民族文化和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旅游业已经称为丽江的指挥组产业之一,但是丽江作为以纳西族文化委主题的旅游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也出现了种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古城居住功能逐渐减弱,居民迁出,旅游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由于种种原因古城内古朴典雅的居民建筑被越来越多的宾馆、旅店、就把所代替。截止到2001年,古城内共有6269名居民,经营户1300多户。其中餐饮店144户,各种酒店客栈146户。现在古城内充满商机,处于上级为止的古城住户选择在新区购置新房,而古城内的老宅高价出租,仅出租电话那普一项,古城住户的收入就十分可观。在这,居民的生活也收到影响,游客随意进入院落进行拍照、玩耍,使得当地居民普遍觉得自己的基本权利收到了侵犯。若处于旅游旺季,古城内更是人满为患。游客通宵达旦的娱乐,古城居民的正常生活呗打破了,纷纷选择搬出古城。古城的纳西人办了出去,外地商人搬了进来。在新义街、光义街、四方街、新华街等经营旅游纪念品的街道中,除了经营服饰的铺面丽江本地人略占多数外,其他各种旅游纪念品经营者中外地商人占绝大多数。 古城居民迁出,外地商人迁入,使古城原有的社会网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纳西文化因子少了,形态各异的外来文化因子多了,古城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各民族的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任何文化的形成都主要是由各个民族语自然和社会的内在关系决定的。所以说,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不可替代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实践经验证明,旅游活动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所以说,要使得旅游与经济共同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长远的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恩施位于湖北的西部,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下,希望不断发现更偏僻的村庄的热潮下,恩施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媒介的民俗旅游业也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作为山区,恩施的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梭布垭是4亿多年前形成的地质奇观,以形态奇异的石林著称;恩施土司城村寨建筑尽显民族特色,集中体现了土家文化;咸丰土司城、恩施连珠塔等景点历史文化悠久;和着撒尔荷的音乐,跳着土家摆手舞,唱着“龙船调”,漂流在三峡源头的支流清江河上,徜徉在有“世外桃源”之城、“土家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古寨“鱼木寨”,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而恩施州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小山城,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制约了该州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造就和保存了许多原始、奇秀、古朴的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优美的自然环境,原始的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许庶王怡豪刘倩楠祝献捷范楚璇 2015年5月

文房四宝和汉字相伴相随已经1700多年了,它既承载了中华文化,也是最具中国元素的符号之一。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个“国宝”衰弱。 ——姜昆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其融中国绘画、书法、艺术雕刻、文化装饰为一体的特性,成为中华文化之“宝”,统称为“文房四宝”。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徽笔,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所以文房四宝均源于安徽。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的雅称,在我国多个地区拥有品牌,其中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等闻名。可以说,“文房四宝”是中国式书写的基础,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房四宝”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逐渐失去其实用性,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市场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文房四宝”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亲身前往北京琉璃厂参观的旅途中,我们有幸亲自瞻仰到一位国画大师亲自创作的过程。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笔一点描绘出中国山水之间的幽静。然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也向我们表达了对文房四宝,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担忧,一部分是社会的现状,一部分是我们当代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还有就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挑战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冲撞 我国各个产业的生产都在快速地现代化,但是笔墨纸砚的生产技艺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方式。在宣州,宣纸生产要经过108道工序,仅处理原料青檀皮就要三蒸四洗,还要经过日晒雨淋,竹条鞭皮、捶打,历时一年。其中,捞纸工双手整天浸泡在水中,体力消耗大;而烘纸工则常年处于高温作业之中。尽管耗费了那么大的体力和精力,但市场销售并不理想。除宣纸外,笔墨砚的产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砚,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而今歙砚的生产,基本上是依托少数几位良工来维持。墨的生产方式原始、陈旧,规模难以做大,市场更小。 挑战产业发展与后继乏人的冲撞 让人揪心的是,由于从事笔墨纸砚生产的工人普遍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从业者日渐稀少,后继乏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仅湖州善琏一个地区的制笔从业者就有2000多人,而到了2009年,整个湖州地区的从业者只剩下499名。糟糕的是,有些关键工序的技术人员,近10年都招不到人,只能延聘退休人员。其中的高端技艺,如徽墨墨模、徽砚的雕刻,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内容,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而这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负载着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含了各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1]。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但是,并非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这其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的往往是那些显性文化和混合性文化,而隐性文化通常情况下难于被外来游客所感知、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难以被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发。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2]。但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3],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再生产”,也就是说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少数民族文化应是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下“本土文化的重构和表达”[4]。 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各少数民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以其丰富的内容、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由于其满足了游客的“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及“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本质规定”[5],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及现实的可行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以人为本,鼓励游客参与 2.以文化为本,突出民族化与地方化

少数民族特色展示

少数民族特色展示 目录 苗族 彝族 满族 土家族 侗族 布依族 瑶族 白族 朝鲜族 哈尼族 黎族 哈萨克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东乡族 仡佬族 拉祜族 佤族 水族 苗族 分布: 我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在广西大苗苗族踩堂舞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和海南也有小聚居区。其他地方的苗族则与其他各民族杂居。 建筑: 山寨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容

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已改为瓦顶。 服装: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饮食: 苗族人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类、豆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苗家男女都喜欢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他们自制酒籼,用土产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酿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烧酒、窖酒等。 传统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彝族 分布: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建筑: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承;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1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 精华与糟粕并存,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 2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 政府要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团体。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四、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1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五、结束语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正文 一、云南的少数民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

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策划书

“弘扬农大多元文化细品民族特色风情” ----------第二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 策 划 书 活动目的、时间、地点等---------------------------------------------3 开幕式---------------------------------------------------------------------6 少数民族才艺比赛-----------------------------------10 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普及展--------------------------------------------15 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竞答比赛---------------------------16 民族特色狂欢夜舞会---------------------------------21 闭幕式--------------------------------------------------------------------24 活动经费-----------------------------------------------------------------26 美丽的竹楼,动听的歌曲,迷人的舞蹈,淳朴的民俗,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民族画卷。因为有了他们的身影,中华大地才会如此绚丽。他们像一个个的精灵,给世界带来了活力。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广泛普及少数民族知识,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增强民族间的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各民族和谐相处,增进彼此间的尊重。给少数民族的同学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能够尽情的传扬。二.活动主题:“弘扬农大多元文化细品民族特色风情” ----------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节 三.活动时间:2010年4月17日----2010年5月22日 四.活动地点: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 五.主办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学生管理部 六.承办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学生会文艺部 七.赞助商:待定 八.活动工作: 外联组 负责本次活动的赞助。 负责与赞助商沟通,完成承诺于赞助商的宣传。 在2010年4月5日之前完成任务。 宣传组 联系新闻中心,并完成本次活动所需展板和海报。 联系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完成电子大屏宣传所需要的各项手续和宣传内容。联系校园广播站及农大校报,完成宣传内容,并在广播站及农大报上进行宣传。 从2010年4月10日起,在农大校园网,学生会网站上随时更新本次活动的情况。 在公寓楼下粘贴通知,以达到进一步宣传的目的。 后勤组 具体工作和相关负责人,根据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分工,详见 舞美组 完成舞台的布置方案,采购舞台布置所需物品,组织工作人员对舞台进行布置。 对演出现场观众座区进行分划。

少数民族风情展活动方案

少数民族风情展活动 策 划 书 编制时间2012-9-7

目录 一、活动背景———————————————(3) 二、活动目的———————————————(3) 三、活动主题———————————————(3) 四、活动容———————————————(3) 五、活动要求———————————————(4) 六、活动对象———————————————(4) 七、活动地点———————————————(4) 八、活动时间———————————————(4) 九、主办单位———————————————(4) 十、活动流程———————————————(4)十一、奖项设置——————————————(7)十二、经费预算与所需器具———————-——(7)十三、创新点———————————————(8)十四、应急方案——————————————(8)

校少数民族风情展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以“迎接党的十八顺利召开”为契机,让身边的青年团员更加了解民族文化。因为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该民族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创造的,表现出特定的类型和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本质区别。中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和风格各异的文化。我国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信仰意识、性格品质、礼仪习俗、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等,这一构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特征。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的表现、传播和丰富发展,还要借助相应的媒体,如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电影、电视、戏剧等各种文化设施。在新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受到尊重和保护,各民族都可以自由地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二、活动目的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活跃校园气氛,丰富校园生活。通过本次少数民族风情展活动在校的举行,宣传民族风情.推动当代民族文化发展,为各民族文化交流建立良好平台. 为了激发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与立志成才的青春使命统一起来,成为爱国的现代好青年。让广大学生群体体会到各个民族文化魅力;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体现各

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思考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朵奇葩。而这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负载着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含了各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学者把它分为以下几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科技工艺文化;信仰、巫术文化;节日文化等[1]。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但是,并非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都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包括富于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显性与隐性的混合文化,如家庭婚姻、人生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间艺术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这其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的往往是那些显性文化和混合性文化,而隐性文化通常情况下难于被外来游客所感知、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难以被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发。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2]。但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3],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再生产”,也就是说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少数民族文化应是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下“本土文化的重构和表达”[4]。 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各少数民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以其丰富的内容、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由于其满足了游客的“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及“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本质规定”[5],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及现实的可行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以人为本,鼓励游客参与 以前的民族文化旅游,各旅游地只是通过舞台表演等形式单纯地展示其文化,游客只能像一般观光旅游那样简单地浏览。现在则要求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以便于游客自由活动和参与,让游客真正体验与目的地居民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亲身感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韵味,让游客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再通过自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以及生活形态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等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7000多年优秀文化的统称。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后衍生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农历 - 武术- 二十八宿 - 对联 - 龙 - 五行学说 - 八卦 -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哲学- 儒家- 气- 道 - 茶艺学科类 1.数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三国时刘徽著);祖冲之;算盘等... 2.天文学:天象观察记录,发明观测仪器:圭表;浑仪;简仪;高表;仰仪,制定历法(农历) 3.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黄帝内经》... 4.农学:《齐民要术》贾思勰著,《水经注》郦道元著... 5.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6.建筑:园林、庙宇、宫殿、故宫、阿房宫、塔、万里长城、窑洞、徽派建筑...

7.绘画:国画 ... 8.书法: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 9.音乐:民族音乐、戏曲、民歌... 10.舞蹈:古代舞蹈、周朝雅乐、汉朝乐府、唐朝乐舞... 11.戏曲:京剧,评剧,越剧,粤剧,各地方戏中... 12.曲艺:相声,歌仔戏,皮影戏,布袋戏,南曲,高甲戏 ... 13.服饰:中国服饰... 14.饮食:筷子、中国菜... 菜系 川菜(四川菜)湘菜(湖南菜)粤菜(广东菜)苏菜(江苏菜)鲁菜(山东菜)浙菜(浙江菜)闽菜(福建菜)徽菜(徽州菜)... 教育 国子监,太学,科举制度,私塾,书院,翰林院... 文学 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神话、中国寓言、中国典故... 体育 象棋、围棋、武术、气功、点穴......

促进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妇女共同发展的问题探讨

促进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妇女共同发展的问题探讨-旅游管 理 促进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妇女共同发展的问题探讨 陈军军支国伟 民族旅游的深层次发展必然会为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应该加快发展民族旅游业,为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民族旅游事业,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素质,切实建立居民参与机制,使少数民族妇女自觉保护民族文化。 本论文由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沧源县旅游开发对佤族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Y201)资助作者简介:陈军军,女,1975年7月出生,云南省镇沅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语言文化。 支国伟,男,1968年12月出生,云南省昆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妇女历来是文化的创造者之一,她们所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艺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歌舞文化等,既是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少数民族妇女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民族旅游的深层次发展必然会为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应该: 一、加快发展民族旅游业,为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妇女的发展和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两个互为变量的因子。一方面,民族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尤其是妇女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

少数民族妇女之所以贫困,并非因为她们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而是没有发展的机会。因此要帮助妇女的发展,要解决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的问题,必须清楚阻碍妇女发展的制约因素。”这方面,最重要的是研究发展与妇女的关系问题,寻找产业发展与妇女发展的结合点,为她们创造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必然促使少数民族妇女产生改变经济生活现状的愿望和行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给她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旅游服务业是最适合女性从事的经济行业,少数民族妇女到了第三产业,就会使自己的优势和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男女劳动力的布局更加合理,优势得到科学组合。 二、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民族旅游事业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中论述道:“妇女解放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妇女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规模地参与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少数民族妇女提供了难以估计的发展机会。不仅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她们在家中和在社会上的地位,而且增加了她们参与社会活动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是少数民族妇女参与的民族文化旅游中最早最多的一项内容,由于能歌善舞是少数民族妇女的天性,在民间歌舞的传承和发展中,妇女发挥着比男性更大的作用。 通过对少数民族歌舞的不断挖掘创新,使它不仅有观赏价值,也能让旅客参与其中,做到既赏心悦目又亲身经历,增强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厚重感。同时,少数民族妇女通过参加文艺表演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改变观念,提高她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