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教学设计2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教学设计2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教学设计2教案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青岛市第七中学赵晓怡

学科:生物

年级:七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紧紧相依。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以后两者的影响更大。据调查,有些影响已经涉及到整个生物圈了。本节课的设置,正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去发现和思考人类对生物圈的正负面影响,其中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

关键信息:

1、本节课的设计依据教材的环保思想为主线,教师大胆的脱离了教材的内容,依据《生物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创新,加强了生物教育和当地学生实际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次历时1个半月的学生研究性学习。

2、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收集身边的生活素材,使资料的收集和发布成了学生的一种经常化的学习活动,并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发扬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信息搜集、整理、应用的能力,又自然地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3、多媒体课件中音像资料的使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串起了学生的情感线,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

初中阶段是科学启蒙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初一阶段的学生,一方面有小学的知识基础,能够独立的阅读文章和进行简单的探究;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大,对各种知识现象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最容易形成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志趣,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将能极好地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为他们毕生投入科学技术事业奠定基础。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知识目标

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3、通过调查青岛环境资料,针对环境污染展开讨论、分析,了解青岛的环境。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2、利用“青青岛,蓝奥运”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让研究性学习气氛充满生物课堂: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写入“纲要”中,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现代的学生需要的是研究性学习,现代的教师倡导的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的应该市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研究性学习在生物的殿堂里永远闪烁璀璨吧。

2、激励性评价──成功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强调每一过程中经验的获得,因此,应记录下学生的学习轨迹。我将这次过程性评价分为两大部分:阶段成果的评价;最终成果的评价。

在进行过程性评价中我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闪光点,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方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闪光点、发展点和创新点,进行即时、即地、即兴的评价。在我的评价中,因为永远以学生的昨天为参照系,注重的是发展性,以进步为标准,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出的进步速度、程度和潜能的评价,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以情感为主线,由多媒体课件贯穿始终。课件使用MediaPlayer、Photoshop等多种媒体手段插入大量图片、音乐、影像等资料。此外,本次教学过程还多次使用到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 条土十条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

环境保护教案

第一课时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生活,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结合材料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分析讨论问题,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2、教学中强调图表运用,经由过程设计问题情景, 五、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1 联系生活,说出你所了解的环境问题 学生发言 老师引导:这些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几大类? 学生总结归纳 承转:面对如此多的触目惊心的景象,和我们人类的行为脱得了干系吗?! 探究活动2 结合必修3《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所学知识,完成示意图 [资料1]据科学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成因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老师归纳: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探究活动4 阅读资料2,通过企业负责人说的话反映出环境问题产生

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资料2] 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在挂牌督办的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说:“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我宁愿罚款。”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老师归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是主要原因。 思维拓展: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同学们,归纳一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巨大的人口压力 产生原因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承转:通过分析,大家会发现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造成的。既然这样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呢? 探究活动5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老师归纳: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2019版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气候与人类活动》练习题

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一、单选题 1.下表为2015年3月4日部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其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 北京 B. 秦皇岛 C. 上海 D. 大连 2.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更加引起人们的关 注.下面关于空气污染指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污染指数大,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有利 B. 污染指数大,空气污浊,对人体健康有害 C. 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优 D. 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3.下列措施对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正确的是() ①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4.城市热岛效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因素影响 B. 地形因素影响 C. 海陆因素影响 D. 人类活动影响 5.下列现象中属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是()

①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子墙厚、窗子小,可减少房间温度变化 ②夏季时冷饮热卖的原因是气温高 ③寒冷的冬天,中国东北的农民喜欢坐在炕上聊天 ④近两个月没有下雨,农田干裂,无法耕种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6.下列活动与开展地区的组合,最相符的是() A. 冲浪——内陆地区 B. 自然条件下冰灯游园会——深圳 C. 滑雪运动——东北山地(冬季) D. 登山运动——平原地区 7.我们的衣柜里都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A. 热带地区 B. 温带地区 C. 寒带地区 D. 北极地区 8.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主要是 为了适应下列哪种自然条件?() A. 严寒 B. 多雨 C. 炎热、多风沙 D. 地势平坦 9.裹着红棉袄的圣诞老人驾着雪橇送礼物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但是当圣诞老人穿着 “酷酷”的衬衫短裤,滑着冲浪板向你迎面奔来时……滑着冲浪板的圣诞老人应该在 A. 澳大利亚 B. 英国 C. 美国 D. 加拿大 10.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 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海啸 B. 气候变暖 C. 板块的运动 D. 注入的海水增多

环境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_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 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 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的含义 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 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①漂浮颗粒物;②硫的化合物;③氮的化合物;④碳的氧化物; ⑤碳氢化合物;⑥含卤素的化合物;⑦放射性物质;⑧…… 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 3.大气污染的形成 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 ②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4.大气污染的危害 ①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 ②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文献综述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文献综述 国土资源学院学科教学(地理)谢丽萍314045110006摘要: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给人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它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关注。笔者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期刊文献的阅读,重要从研究的尺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来对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目的进行归纳。 关键词: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 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6℃,成为自1880 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同年,全球各地旱灾、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已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命,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空前关注。实际上,各国学者对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这些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暖上,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归纳, 1、研究的尺度 对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从研究尺度上来说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类:第一,从全球尺度范围出发,论述整体气候发生的变化;第二,从区域尺度范围出发,具体论述某一区域较长一段时间内气候所发生的变化。如上海市近数十年的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一文中,主要论述了随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加速进行,城市的人口密度、能源消耗及城市建筑物密度的增长,使得上海市的城市气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突出表现为热岛效应显著,并从城区风速和湿度、雾日数和晴天日数、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等方面的变化对它进行了论述。 2、研究的对象 2.1以全球变暖的原因为研究对象 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为出发点进行分析研究,该类文章主要从地球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即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情况出发,认为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及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等;人为因素指人类通过对地球生物量、地面状况、大气成分所施加的影响造成下垫面的变化等。科学家也把这类因素称作影响气候变化的第四类因子,认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是由第四类因子影响造成的,其中,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它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其活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温室效应”持续增强、人口激增,森林锐减使得其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功能下降,增强了“温室效应”。 2.2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森林砍伐、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等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及其它痕量气体浓度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的变暖造成极端天气增多,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下方面:第一,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敏感,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对农业影响是多方面的,使得一些农作物减产,进而引起农作物产品价格的波动;第二,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会引起洪灾、干旱等灾害;第三,对海产渔业的影响,体现在不同的鱼种对气候的反映不同;第四,对地球动植物的影响。如森林和热带生物,它主要受制于气候中的两

二年级环境保护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环境保护教案 1. 清清水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大水球; 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 3、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你认识水的家族吗? 二、师出示地球仪,提问:你知道地球上海洋多还是陆地多? 1.出示:蓝色部分为海洋,绿色部分为陆地。 2.再出示:原来地球是个大水球! 三、思考:在大自然中哪些地方有水? 1、交流:在大海里,小溪里,小河里等等 2、各个地方的水是一样的吗?(海里的水是咸咸的,河里的水是清清的) 3、温度低的时候水会变成怎样的?(变成冰) 4、温度上升的时候水又会变成怎样?(变成蒸汽) 四、听故事《水的四季旅行》 出示:海里的水——水蒸气——云层里——(夏日)雨点——(秋天)霜——(冬天)雪花——冰——(春天)小水滴 五、师小结本课时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内容,了解和巩固水的变化

二、提问:那么世界上的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学生交流:供我们玩;给我们带来凉快;喝水解渴;给植物浇水等 2、看图总结:1)供人们嬉戏2)有了水使世界变得更美丽3)植物吸收水分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水能发出哪些动听的声音?请想象一下 1、流水的声音:叮叮咚咚 2、杯子里盛水时再敲打发出的声音:叮咚,叮咚 3、下雨时的声音:淅沥淅沥,滴滴答答,哗啦哗啦 4、水开的声音:劈里啪啦等 四、水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呢?让我们各种方式赞美水吧! 1、画一幅画 2、拍一张照片 3、写一首赞美水的诗 …… 五、布置课外作业 2. 神通广大的小水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水的用处,懂得动植物离不开水,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水; 2、通过学习儿歌,使学生更深地了解水的用处; 3、通过兴趣,激发学生对水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问题:你知道水有哪些用处吗? 2、学生畅舒欲言,交流水的用处:水可以使船行驶在海面上;水可以使我们解渴;谁可以使我们……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诞生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和自然界相安无事。因为人类的活动能力,也就是破坏自然的能力很弱,最多只能引起局地小气候的改变。但是工业革命以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工业化意味着大量燃烧煤和石油,意味着向地球大气排放巨量的废气。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 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此外,工业化排放的污染气体也使人类聚居的城 市成了浓度特高的大气污染岛……人类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无形中闯下了弥天大祸。这些弥天大祸看起来似乎是天灾,实际上却不折不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祸。这也就是地球大气对人类进行的可怕的报复,大自然是决不会因为人类的无知而原谅人类的。 1992年6月,世界各国元首、政府首脑云集巴西里约热内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上签字。为什么气候变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学问题,会变得如此令人关注? 原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毁灭森林,使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含量在百年内增加了25%。如果按目前CO2浓度的增加速度,到2100年大气中CO2含量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一倍。科学家们预测,那时全球 平均气温将会上升 1.0℃-3.5℃,将引起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厘米,淹没大片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另外还会引起其他一系列问题,事关重大。因此世界各国领导人才坐到一起,共同商讨削减CO2的排放量问题。 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气候对人的健康和情绪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知道气候 对某些疾病是有影响的,如关节炎、心脏病。气候也会使人心情烦躁。因此,人们应该掌握这些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心情烦躁时注意 克制,有病的人要注意防护。 (2)湿度对人的影响:下雨天会使人情绪低落,当然,这种不 好的情绪有些是因为社会因素。但研究表明,在湿气重的日子里,有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 2、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2、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环境被破坏的录像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 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空气与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大气环境保护论文

关于大气污染和保护 姓名:牛子禄指导教师:姜洋(四)16-2班级:自动化12年201730月日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在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一直呈现着地域上扩

张和程度上恶化的趋势。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对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伟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 关键词:治理途径污染源大气污染

目录 一、引言 二、正文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二)大气污染物及来源(三)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四)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三、结语 四、致谢

引言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 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 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 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 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 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 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 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关于大气污染和保护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每天空气都会成千上万次地有规则地通过我们的鼻腔进出我们的肺。而洁净的空气对于生命来说比任何物质都重要,人在5周内不吃饭,5天内不饮水尚能生存,而空气仅断绝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有机体一刻也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然而现在的我们却对空气多了一份恐惧,那

第八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八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上的气候一直不停地呈波浪式发展,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前两章所论述的现代气候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历史,探讨现代气候变化的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气候变化的史实 地球形成为行星的时间尺度约为50±5亿年。据地质沉积层的推断,约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大气圈和水圈。学界所公认的气候周期变化有:大冰期与大间冰期气候:亚冰期气候与亚间冰期气候:副冰期与副间冰期气候:寒冷期(或小冰期)与温暖期(或小间冰期)气候:世纪及世纪内的气候变动:时间尺度为几年到几十年。 从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来看,地球气候变化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从距今22亿—1万年,其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历史时期气候一般指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近代气候是指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球古气候史的时间划分,采用地质年代表示。在漫长的古气候变迁过程中,反复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在表8·1中列出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图8·1)。这三个大冰期都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发生的时间也比较确定。震旦纪以前,还有过大冰期的反复出现,其出现时间目前尚有不同意见。在大冰期之间是比较温暖的大间冰期。 1、震旦纪大冰期气候。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6亿年前。这些地方曾经发生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都有震旦纪冰碛层,表示这里曾经历过寒冷的大冰期气候。而在目前黄河以北地区震旦纪地层中分布有石膏层和龟裂纹现象,说明那里当时曾是温暖而干燥的气候。 2、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气候。 发生在距今约3—6亿年前。当时整个世界气候都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的温和湿润气候。当时森林面积极广,最后形成大规模的煤层,树木缺少年轮,说明当时树木终年都能均匀生长,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没有明显季节区别。在我国石炭纪时期,全国都处于热带气候条件下,到了石炭纪后期出现三个气候带,自北而南分布着湿润气候带、干燥带和热带。 3、石炭—二迭纪大冰期。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2—3亿年。从所发现的冰川迹象表明,受到这次冰期气候影

环境保护规划

第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目录 1.总论 2.环境现状评价 3.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4.环境量控制方案 5.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第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一总论 1.规划目的与原则 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为环境保护专业规划,是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总体规划中的部 分,意在贯彻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 使得园区二、三区的土地在被开发时,在总体规划上区域功能明确,土地利 用布局合理,以保障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保护和改善苏州工业园区的环 境。 规划的原则 (a)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 环。 (b)完善功能区划,明确环境质量目标。 (c)工业用地的划分;应注重土地使用的并存性,根据工业项目性质不同, 建立环境保护所需要的缓冲区。 (d)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无污染或轻污染的现代工业为主体,开发建设 园区。 (e)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的环境问题,力求规划的可行性。 2.规划的范围与依据 规划的范围 苏州工业园区一、二区范围东起青秋浦;南至吴淞江,西邻金鸡湖,北接娄江、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 规划的依据 (a)苏州工业园区70平方公用规划概念 ()我国环境规划规范。 (C)省、市对娄江的保护条例。 (d)苏州工业园区结构规划(二、三区)。 3. 环境保护目标 在苏州工业园区形成安全、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工业环境,使之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根据此规划概念,确定以下环境保护口标:

大气环境 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冲的二级标准,最终与 古城苏州同步。 水环境 主要河道、水域(包括金鸡湖、娄江、青秋浦、吴湘江等)水环境质量中远 期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的III类水质标准;最 终与古城苏州同步 声环境 达到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放射污染 没有放射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 二环境现状评价 1水环境现状评价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周围水环境主要有二、三区的边界河流(娄江、青秋浦、 斜塘河、吴湘江)及二、三区内的金鸡湖、沙湖、白荡等湖泊及娄斜线河等河道。 根据近期(94年11月一95年3月)的水质监测资料并采用单项水质参数标准指数公式进行计算。以此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水质监测资料及有关计算公式与计算结 果见表10-3) 从计算结果可见: 娄江的水质指标中,石油类、NH3-N、BOD、COD、As等五项指标超过 了III类水标准,其他水质指标基本均低于III类水标准限值。 青秋浦水质指标中,石油类、NH3-N、总磷三项指标超过了III类标准,其 他水质指标低于III类标准限值。 斜塘河水质指标中,石油类、NH3-N、总磷、COD、As等五项指标超过了III 类水标准,其他水质指标低于III类水标准限值。 吴淞江水质指标石油类、NH3-N、总磷等三项指标超过III类水标准。COD己 超过或接近超过III类水标准限值,其他水质指标低于III类水标准限值。 金鸡湖水质指标石油类、NH3-N、BOD、COD、总磷等五项水质指标超过 III类水标准。其他水质指标低于III类水标准限值。 从总体上来分析,娄江、金鸡湖水质较差,斜塘河、吴松江、青秋涌水质稍 好。周围水环境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 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述 大气环境规划的指标参量为二氧化硫(SO2)及总悬浮颗粒物(TSP)。因此采用

生态环境保护 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板书〗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板书〗(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 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 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

浅谈气候与人类的关系

浅谈气候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对气候影响人类和人类影响气候分别进行了论述。认为,人类的发展受着气候条件的制约,而它也影响着气候状况,引起天气气候的变化,两者相互作用。 关键词:气候人类活动气象灾害 正文: 1.前言 气候与人类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容。气候,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大气的长期状态。而这里的人类,是指人类自身及其社会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及这些财富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即人类各项活动的总体。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受着自然界其他部分的制约,它也积极的影响自然界的其他部分。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人类与气候的关系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气候对人类各项活动的影响 气候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气候是这许多行业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可以说,这些行业的兴起都离不开适宜的气候条件的孕育;另一方面,各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人类社会对气候的直接感应。因此,气候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可以作为气候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初级阶段。 2.1 地球气候的优越性 人类的各种活动主要是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都离不开气候的影响。正是由于地球上的气候十分优越,才出现了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给人类提供了最好的活动舞台。人类依靠这样的气候条件,发展对衣食住行的各种生活需要,并在这基础上,改造和建设自己的家园。 同时,地球各地的气候又各不相同。不同的气候孕育着不同的生物圈和不同的文化,使各地区间具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物产和不同的风土人情。 2.2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1.1 气候与作物分布和种植制度 由于自然气候地带的存在以及不同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天气气候条件的差异, 造成了作物种类、品种的地带性分布, 使得不同气候带中有不同的主导作物种类

《环境保护》教案

环境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同学们阅读P80至P84页,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1.大气污染的含义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①漂浮颗粒物;②硫的化合物;③氮的化合物;④碳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⑥含卤素的化合物;⑦放射性物质;⑧……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3.大气污染的形成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②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4.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②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死亡,这些氧化物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③对金属、矿石及其制品有腐蚀性的物质,会损害建筑和某些雕像;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大气环境保护

2.9大气环境保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成因及其危害,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等。 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环境问题危害及其保护的措施、大气环境问题成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引起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的三大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危害。 一、全球变暖 1、现象:近百年来全球气温上升了0.6~0.9C0,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2、原因: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 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 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提问:目前地球上哪个地区的热带森林破坏最严重? 答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破坏最严重,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原始林。 3、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 ①引起海平面上升。 一方面气温升高,海水温度也升高,造成海水膨胀而导致; 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例:现在农业发达的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烈变干旱,从而退化成草原;而高纬地区因变暖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4、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教师可组织学生就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作简要讨论。 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1、现象:卫星观测资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 “南极臭氧洞”(教材63页图2.37)——指南极地区出现全球臭氧最低值(约为全球平均值的30%~40%)。只在春季(9~11月)出现,持续1个月左右。 2、平流层臭氧减少的原因: 1)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等; 2)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 如: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紫外线 CF2Cl2·CF2Cl+·Cl ·Cl+O3ClO·+O2ClO·+O3·Cl+2O2 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据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就会增加2%。 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增加皮肤癌、损害眼睛、削弱免疫力等 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如农产品减产及品质下降、渔业产量下降、破坏森林等 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教材63页阅读材料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199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10周年之际,15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规定,发达国家停止使用氟氯烃的期限提前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则在2016年冻结使用,2040年淘汰。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护臭氧层,并制定了《中国逐步淘汰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解读(上)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解读(上) 邹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叫邹骥,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经管学院的特聘教授,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兼职教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理解。今天我们讲这样几个问题,围绕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讲八个问题: 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意义。 三、《“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特点。 四、改革生态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的重要举措。 五、《“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重点工程投资方面的考虑。 六、强化各级政府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体责任。 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八、《“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三个部分 我们说《“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在2016年11月份由国务院正式下达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来予以实施。这个规划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首先来判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形势,以及在“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规划里面的实质的内容,分七个方面: 1.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这是第一个方面,就是主要的内容。 2.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这里面讲的三大行动计划,主要是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 3.实施专项的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这个专项治理涉及的方面很多,涉及到水污染的专项、大气污染的专项、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等,有很多具体内容,一会儿我还会谈到。他谈的很细很专门,比如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大气,大气污染治理他专门谈到了细颗粒物质的治理。谈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谈到了挥发性有机物,还谈到了氨、氮等等,谈的很专门。对每一种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影响的这种污染问题,都有专门的论述,专门的安排。那么在水里面,也谈到了比如我们常说的化学吸氧量COD,常说的总氮、总磷。而且他还分区域,分流域专门谈到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的问题。这是关于专项治理。 4.实施全程的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这里面主要是针对一些具有比较高的风险,比如重金属,比如一些有机污染物,还有像危险的化学品、核、核安全这些具有比较高的环境风险专题,也做了专门的部署。 5.加大保护的力度,强化生态修复。这里面主要是针对生态系统和一些重要的生态单元的保护和修复来作出安排。 6.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主要是针对治理体系,针对制度的创新,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改革创新做了具体的部署。 7.实施一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工程。列了一些来支撑实现这个规划目标必须要做得重大工程。这就是整个规划的第二部分,也是规划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就是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里面又分两方面的内容: 1.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试点示范、严格评估考核。

《绿色环保_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绿色环保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主持人甲:同学们还记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吗那是一个山上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的,美丽的村庄,然而后来却消失了。村长为什么消失了谁还记得 对,就是因为人类的滥砍滥伐,消灭了村庄卫士——森林,没了卫士的村庄一场大雨就把它毁灭了。 主持人乙:同学们,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空气污染、水污染、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如何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迫在眉睫。今天,就让我们加强对环保的认识,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主动地去保护校园绿化,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主持人甲乙:今天队会的主题是“绿色环保,从我做起”(幻灯片出示主题) 主持人甲: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可真非同一般,连地球爷爷、大地叔叔、沙漠阿姨、森林伯伯、和海洋姐姐也都来凑热闹,瞧,他们来了 二情景剧(第一小队) 1地球自述:我是地球,说圆不圆,说方不方。我身上有海洋、森林、河流、山川、平原。我的内脏有煤炭、黄金等各种矿产,我是一个生机勃勃,覆盖着绿色植物的球体。我是你们人类的母亲,200万年前,我为人类创造了充足的生存条件——陆地、海洋、森林和空气。当时,我还年轻,被一层淡蓝色大气包围着,晶莹透亮,美丽壮观。? 2大地呻吟:我是大地叔叔。随着人口的增长、环境的污染,水土大量流失。虽然它不像洪水那样凶猛,也不如地震那样强烈,但它却像癌细胞一样损害人的身体,中华大地流失面积竟有50万平方公里,哎,我病得不轻哪!??? 3沙漠:我是沙漠阿姨,我们出现在人类文明以后,人类是沙漠的制造者,对森林乱砍乱伐,是造成沙漠的主要原因。现在最大的沙漠,曾经是一片绿洲,由于破坏,才变成今天这种荒无人烟的情景。? 4森林:大家好,我是森林伯伯。人类开始于我们森林,是我们养育了人类,我们为人类提供了吃、穿、住,没有我们,也就没有人类。然而人类掌握了火以后,就向自己的老家进攻了,一棵棵参天大树倒下,动物们被吓跑了,鸟儿哀鸣,猴子嚎叫。? 5海洋:同学们好,我是海洋姐姐,我们蔚蓝色的海洋是人类的财富,但是今天的我们却被污染了,人们把石油和垃圾都倒在了我们身上,给我们海洋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合:我们伤痕累累,谁伤害我们,我们就要给他送去灾害:土地沙化(大地)、森林锐减(森林)、物种灭绝(沙漠)、水源污染(海洋)、泥石流、干旱(地球)??? 合:看,我们正在被破坏 三、破环环境的行为 主持人甲:对啊!在破坏,在破坏!地球正在被破坏着。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有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呢有请第二小队长。 第二小队长: (1)同学们请看我们小队搜集的破坏环境行为的图片(播幻灯片) 1:一些工厂的大烟囱向天空喷吐着浓烟。 2:焚烧垃圾产生的废气、汽车废气不断排放,黑烟弥漫。 3: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堆积成山,臭气难闻。 4:建筑工地尘土飞扬,空气异常混浊。 5:人类不断向江河、湖海排放污水,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很多鱼儿死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