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第1节第1课时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学案鲁科选修3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第1节第1课时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学案鲁科选修3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第1节第1课时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学案鲁科选修3

第1课时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程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内容。 2.知道基态、激发态和原子光谱等概念,认识原子光谱分析的应用。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2.卢瑟福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

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卢瑟福因此被誉为“原子之父”。

[归纳总结]

1 ?由于道尔顿最早提出了原子论,合理地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化学现象和规律,给化学奠定了唯物主义理论基石,所以道尔顿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是逐步深入的。虽然很多科学家得到了一些错误的结论,但对当时发现真相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并且能在晶体硅表面上用探针对原子进行“搬迁”。

[活学活用]

1. 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假说,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就不断深入、发展,并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下列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将原子看作实心球,故不能解释任何问题

B. 汤姆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中的正负粒子是可以稳定共存的

C. 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指出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

积的关系

D. 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引入了量子化的概念,能够成功解释所有的原子光谱

答案C

解析道尔顿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故A选项是错误的;汤姆

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正负电荷的共存问题,但同时认为在这样微小的距离

上有着极大的作用力,存在着电子会被拉进去并会碰撞在带正电的核心上这样的问题,故B

选项是错误的;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散射实验的结果能

够分析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故C选项是正确的;

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只引入了一个量子化的概念,只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不

能解释比较复杂的原子光谱,故D选项是错误的。

2.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包含下列三个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考虑,你认为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①②③

解析根据现代物质结构的观点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因此可以再分;由于存在同位素,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原子也会因中子数不同而导致其质量和物理性质不同,但其化学性质相同;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中大部分为空隙,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二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若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能量较高轨道成为激发态原子。

(2) 原子基态与激发态相互转化间的能量变化

基态原子吸收能量激发态原子

2?光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灯光、

霓虹灯光、激光)和节日燃放的焰火等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1)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则可确立某种元素的原子,这些光谱总称原子光谱。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谱学分析。

(2)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是由于氢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

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3?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这一实验事实,丹麦科学家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分 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其基本观点是

(1) 原子中的电子在某一确定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 ____

(2) 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不同轨道的能量既不是任意取值也不是 连续变化的,轨道能量只能是量子化的。轨道能量与量子数 ______ n 的取值有关。

(3) 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 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_

玻尔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 事实。

[归纳总结]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 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 (2) 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3) 电子跃迁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活学活用]

3 ?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是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的,这表明 ( )

A. 在原子中只有某些电子能够跃迁产生光谱

B. 原子中的电子可以处于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即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 原子发射的光是单色光

D. 白光可以由多种单色光组成 答案 B

解析 光谱分为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

无论是单色光还是白光, 都是连续光谱,原子光

谱是线状光谱,也就是由具有特定频率的光形成的谱线。

原子光谱之所以产生这种特定的谱

线,是由于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电子跃迁的始态和终态的能级差也是量子化的。

4.

玻尔理论不能解释( )

A 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B. 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辐射能量

G

氯原子中的电子从 另一卜电子只时.

啜收咙祥放一宝的 能輦.就金啜收戒 粋枚一定泣丘的)

t”

饰 」

C. 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E)时会辐射或吸收能量,且

该能量与两个轨道的能量差有关

D. 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增加多条谱线

答案D

解析玻尔理论是针对原子的稳定存在和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的事实提出的,有外加

磁场时氢原子光谱增加多条谱线,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必须借助量子力

学加以解释。

当堂检测

1. 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

究不断深入、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

B. 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C.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D. 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

答案C

解析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和电子,并且二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因为质子和电子带

的电荷相等,而电性却相反,故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

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如1H中就只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没有中子。多数原子

的中子数和质子数比较接近但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故A、B选项均不正确;原子核对核外

电子的吸引是一种电性作用,因为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和电子带相反电荷,所以C选项正确;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有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目前有资料介绍,科学家已经研究发现了更小的微粒一一夸克,所以D选项

是错误的。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基态

B. 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高于处于基态时的能量

C. 无论原子种类是否相同,基态原子的能量总是低于激发态原子的能量

D. 激发态原子的能量较高,极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答案B

原子结构的模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喷香水】教师喷香水,问:你们闻到了什么? 【生答】……(香水的香味) 【师问】为什么会有香味呢? 【个别回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引分子】说明香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个别回答】分子。 【师再问】那么,水呢? 【个别回答】水分子。 【引原子】对,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猜测】原子。 【设问】很好,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你们认为原子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喷香水,引出分子,继而再引出原子,让学生猜测原子是怎样的?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原子的结构模型作了一定的铺垫。) 【猜测】……(若生不会,师引导:你们觉得分子小不小?生:很小。师:那原子呢?生:很小。师:所以,原子很小。) 【师引导】大家再摸一下课桌,会触电吗? 【生答】不会。 【解释】桌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说明原子是不带电。 【设问】原子还有什么结构特点呢? 【板书】课题:2.3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 活动2【讲授】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1)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 【多媒体】其实,科学家研究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直到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科学原子论。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分布均匀的,实心的、坚硬的实心球。所以道尔顿提出了实心球模型。 【板书】1803 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 【多媒体】实心球模型(这就是原子的实心球模型) (2)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 【过渡】但是,到了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原子能放出电子,这说明了什么? 【生猜测】……(原子里面有电子)。 【设问】经实验测定,电子是带负电的,而整个原子是不带电的,是显电中性的。那你认为原子里面还有什么物质呢? 【生猜测】……(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画模型】推测的很正确!那你们觉得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在原子中是如何分布的呢?现在,请把你们认为的分布情况,画在活动单的任务一中。大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示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 【模型展示】幻灯机展示:学生的原子结构模型图,并让学生介绍自己画的模型。再让其他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模型,让学生体会建立模型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艰难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尊重科学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测能力,敢于表达自己的猜想。将学生画好的模型进行展示、介绍,让学生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评价,改变老师单一评价的模式,更大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结】汤姆生提出了“西瓜式”的原子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里面。 【板书】1897 汤姆生的西瓜模型 (3)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模型发展史

原子结构理论模型发展史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将古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定量的化学理论,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11]: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组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主要表现为质量的不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葡萄干布丁模型 葡萄干布丁模型由汤姆生提出,是第一个存在着亚原子结构的原子模型。 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认为[11]: ①正电荷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阴极射线。 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完成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散射实验),否认了葡萄干布丁模型的正确性。 土星模型 在汤姆生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同年,日本科学家提出了土星模型,认为电子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分布在原子核外围的一个固定轨道上[16]。 行星模型 行星模型由卢瑟福在提出,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11]: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密度极大的原子核; 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随着科学的进步,氢原子线状光谱的事实表明行星模型是不正确的。 玻尔的原子模型 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卢瑟福的学生玻尔接受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12]: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orbit)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且能量是量子化的,轨道能量值依n(1,2,3,...)的增大而升高,n称为量子数。而不同的轨道则分别被命名为K(n=1)、L(n=2)、N(n=3)、O(n=4)、P(n=5)。 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玻尔的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但对于更加复杂的光谱现象却无能为力。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薛定谔和海森堡等人,经过13年的艰苦论证,在现代量子力学模型在玻尔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很好地解释了许多复杂的光谱现象,其核心是波动力学。在玻尔原子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章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班级姓名学号命题:刘刚审题:刘金娥2018.10.8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学会用四个量子数来表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跃迁会吸收或放出 光子,并了解其应用。 3.了解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分析。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了解原 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认识从原子、分子等层次研究物质的意义。讨论模型 方法在探索原子结构中的应用。 5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了解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知识回顾】(必修2) 1.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 原子符号:A z X 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 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

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2)结构: 各周期元素的种数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一周期 2 2 第二周期 8 10 第三周期 8 18 第四周期 18 36 第五周期 18 54 第六周期 32 86 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 26 118 ②族 族序数 罗马数字 用表示;主族用 A 表示;副族用 B 表示。 主族 7个 副族 7 个 第VIII 族是第8、9、10纵行 零族是第 18 纵行 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8 罗马数字: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 ②主族序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 (4)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 族:碱金属 第ⅠIA 族:碱土金属②第ⅦA 族:卤族元素 ③第0族:稀有气体元素 3、 有关概念: (1) 质量数: (2) 质量数( )= ( )+ ( ) (3) 元素:具有相同 的 原子的总称。 (4)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 和一定数目 的 原子。 (5) 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 原子,互称同位素。

氢原子光谱教学案1

课题:§氢原子光谱 执笔教师:易国强审稿教师: 年级:高二学科:物理周次:备课组长签字: 一、要达成的目标:(用行为指向动词表述) 1、了解光谱、连续谱和线状谱等概念。 2、知道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3、知道经典物理的困难在于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光谱分立特性。 二、“教”与“学”的过程:(备课组统一意见后由执笔人抄写、剪贴,再由备课组长签字后制版印刷)(本堂课所用电教手段: 一、光谱 问题1、什么是线状谱,具有什么特点?怎样可以产生? 问题2、什么是连续谱,具有什么特点?怎样产生的? 问题3、阅读课本中科学足迹,吸收谱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4、各种原子发射的光谱属于以上了哪种光谱,同原子发出的谱线一样吗?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问题1、气体放电管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问题2、巴耳末系的公式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公式中的n,说明了 氢原子光谱有什么特点? 除巴耳末系外(可见光区),后来发现了氢光谱在红外区和紫外区的其他 谱线系,也都满足与巴耳末系类似的公式 三、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的困难 问题1、经典物理学在解释氢原子光谱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练习 1.下列物质产生线状谱的是() A.炽热的钢水B.发亮的白炽灯 C.炽热的高压气体D.固体或液体汽化成稀薄气体后发光 8.关于巴耳末公式 1 λ=R( 1 22- 1 n2)的理解,正确的是() A.此公式是巴耳末在研究氢光谱特征时发现的 B.公式中n可取任意值,故氢光谱是连续谱 C.公式中n只能取不小于3的整数值,故氢光谱是线状谱 D.公式不仅适用于氢光谱的分析,也适用于其他原子的光谱 6.关于太阳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 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光经过太阳大气层时某些特定频率的光被吸收后而产生的 C.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形成的 D.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地球大气层中含有哪些元素 三、“教”“学”后记: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备注(教师个 性化教案,学 生学习笔记) 备注(教师个 性化教案,学 生学习笔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随堂练习.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随堂练习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内有电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卢瑟福 C.汤姆生 D.波尔 2.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的是( )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②棱镜分光③激光器产生激光④石油蒸馏⑤凸透镜聚光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⑦日光灯通电发光⑧冷却结晶 A、①③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 3.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4.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A.3s B.3p C.3d D.3f 5.下列能级轨道数为3的是:( ) A.s能级B.p能级 C.d 能级 D. f能级 6.同一能层又可划分不同的能级,以s、p、d、f 等表示。各能层中s、p、d、f能级上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 ) A.1、3、5、7 B.2、6、10、14 C.1、2、3、4 D.2、4、6、8 7.能够确定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组合为( ) A.n、l B. n、l、m s C.n、l、m D. n、l、m 、m s 8.钠原子的黄色光表现出的双线结构与下列哪个量有关( ) A.主量子数n B.角量子数l C. 磁量子数m D.自旋磁量子数m s 9.磁量子数m决定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共有多少种( ) A.m种 B.n+ l种 C. 2 n种D.2 l +1种 10.能说明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能级的量子数为( ) A.n B.n、 m

化学鲁科选修三同步练习:1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 含答案

自我小测 夯基达标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 A.汤姆逊B.卢瑟福 C.道尔顿D.玻尔 2玻尔理论不能解释() A.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B.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辐射能量 C.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Ej)时会辐射或吸收能量,且该能量与两个轨道的能量差有关 D.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增加多条谱线 3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4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门捷列夫 C.波尔D.卢瑟福 5现在,科学家研究发现,质子和中子里面还有更小的微粒夸克,夸克是基本微粒不可分。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6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第一次认识到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一个很大的成就是() A.证明了原子核外电子在圆形轨道上运动 B.提出了原子核是可以进一步细分的 C.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原子能级之间的关系 D.应用了量子力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方法 7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基态时比较稳定 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8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9日光等白光经棱镜折射后产生的是______光谱。原子光谱则与之不同,它是由不连续特征谱线组成的,称为______光谱。 根据原子光谱谱线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的认识是原子轨道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这种情况又称为原子的能量是______化的。 能力提升 10.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要点详解 知识点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1.汤姆生的模型(又叫西瓜模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电子带负电),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即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因此,他提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有人形象地把该模型称为“枣糕模型”或“西瓜模型”。2.卢瑟福的模型(又叫行星模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甚至有极个别的α粒子被(如图所示)。 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 3.玻尔的分层模型 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如图所示)。 4.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例1 (绍兴中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选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知识点2 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1.原子核的构成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和中子构成的。 (2)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2.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 (1)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故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其核外电子数也为8。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如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而中子数为12,两者并不相等;而普通氧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8,两者相等。 (3)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但不一定有。如普通氢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而没有中子。 3.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比较 (1)原子的构成及各微粒的质量:

高中物理选修3-5学案2:18.3 氢原子光谱

18.3 氢原子光谱 问题导学 一、光谱与光谱分析 活动与探究1 1.什么是光谱?为什么线状谱又叫原子的特征光谱? 2.利用白炽灯的光谱,能否检测出灯丝的成分? 3.线状谱和连续谱的区别是什么? 4.可以用作光谱分析的是哪种光谱? 5.吸收光谱是温度很高的光源发出来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蒸汽或气体后产生的,如让高温光源发出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的蒸汽就能生成钠的吸收光谱。这个光谱背景是明亮的连续光谱。而在钠的标识谱线的位置上出现了暗线。通过大量实验观察总结出一条规律,即每一种元素的吸收光谱里暗线的位置跟它们明线光谱的位置是互相重合的。也就是每种元素所发射的光的频率跟它所吸收的光频率是相同的。太阳光谱是一种吸收光谱,在太阳光谱上有许多暗线,有的同学认为这些暗线表示太阳上含有这些元素,有的同学认为这些暗线是因为地球大气中含有的元素,在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吸收了相应的特征谱线而出现的,你认为呢? 迁移与应用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出的光形成连续光谱 B.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明线和它吸收光谱中的暗线必定一一对应 C.气体发出的光只能产生线状谱 D.甲物质发出的白光通过乙物质的蒸气形成的是甲物质的吸收光谱 名师点评 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归纳

活动与探究2 氢原子光谱是怎样获得的?研究氢原子光谱对于探索原子结构有什么意义? 迁移与应用2 对于巴耳末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与巴耳末公式相对应 B.巴耳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发光的可见光部分的光的波长 C.巴耳末公式确定了氢原子发光的一个线系的波长,其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光D.巴耳末公式确定了各种原子发光中的光的波长 名师点评 巴耳末公式只适用于部分氢光谱的规律,在氢光谱中还有其他线系,从公式可以看出氢光谱是不连续的,由于不同原子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此公式不适用于其他原子光谱。 当堂检测 1.关于线状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种原子处在不同温度下发光的线状谱不同 B.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线状谱不同 C.每种原子在任何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 D.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线状谱可能相同 2.白光通过棱镜后在屏上会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靓、紫排列的连续光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棱镜使光增加了颜色 B.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C.棱镜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D.看到白光是因为发光物体发出了在可见光区的各种频率的光 3.关于光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炽热的液体发射连续谱 B.发射光谱一定是连续谱

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知道其合理因素和存在的不足。初步认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2)能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3)能用n、ι、m、ms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4)知道n、ι、m、m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5)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及形状,能正确书写能级符号及原子轨道符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介绍几种原子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能力。 (2)通过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在学生阶段就要认真作实验、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通过介绍四个量子数及有关量子限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学习重点】1、基态、激发态及能量量子化的概念。 2、利用跃迁规则,解释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及其他光谱现象。 3、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学习难点】1、n、ι、m、m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2、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 第1课时 【自主预习提纲】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 1、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建立原子学说的是英国化学家,1903 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二、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________排布的,研究表明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共分为______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知识结构梳理: (一)、原子结构的演变: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古代原子学说→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孙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8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葡萄干布丁模型: 1904年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认为: ①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阴极射线。 卢瑟福核式模型: 1911年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卢瑟福行星模型主要内容有: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遇到的问题: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经典的电磁学观点,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一定会自动且连续地辐射能量,其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而不应是线状光谱。那么,氢原子的光谱为什么是线性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呢?(氢原子从一个电子层跃迁到另一个电子层时,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就会吸收或释放一定波长的光,所以得到线状光谱) 波尔的轨道模型: 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轨道能量值依n(1,2,3,...)的增大而升高。而不同的轨道则分别被命名为K(n=1)、L(n=2)、M(n=3)、N(n=4)、O(n=5)、P(n=6)。(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2、基态:电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 激发态:电子能量处于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32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2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 从原子结构模型、理论的发展历程中,让学生体验假说、模型、实验等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的结构; 2.知道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依据现象分析本质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原子的结构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过程】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结构的发现 2知道原子的结构 【情境导入】 1945年7月16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

呢? 二.自主探究:了解原子的结构 问题1:从资料上看原子结构的发现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阶段的核心观点和探究方法。

过渡:那么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又是如何认识原子结构的呢? 【阅读】教材第5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描述原子的构成,充分想象原子的空间结构。 原子的构成 厂| ____ (带一个单位的_____ ) 原子三(带—电)[ _________ (不带电) (____) L_________ (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___ ) 2 .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归纳:原子中 核电荷数= __________ 数= _________ 数 3.小组合作: 根据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你能找出哪些规律? 思考讨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资料上的几位科学家的原子结构理论有哪些不足?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高中物理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第3节 氢原子光谱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

第3节氢原子光谱 光谱 1.光谱定义 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分类 (1)线状谱:由一条条的亮线组成的光谱。 (2)连续谱:由连在一起的光带组成的光谱。 3.特征谱线 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且不同原子的亮线位置不同,故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特征谱线。 4.光谱分析 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可以利用它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称为光谱分析。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10-10_g时就可以被检测到。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光谱分析可以利用连续光谱。(×) 2.利用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 [释疑难·对点练] 1.光谱的分类 2.太阳光谱

(1)太阳光谱的特点:在连续谱的背景上出现一些不连续的暗线,是一种吸收光谱。 (2)对太阳光谱的解释:阳光中含有各种颜色的光,但当阳光透过太阳的高层大气射向地球时,太阳高层大气中含有的元素会吸收它自己特征谱线的光,然后再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到达地球的这些谱线看起来就暗了,这就形成了连续谱背景下的暗线。 3.光谱分析 (1)优点:灵敏度高,分析物质的最低量达10-10 g。 (2)应用:①应用光谱分析发现新元素;②鉴别物质的组成成分;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了太阳中存在钠、镁、铜、锌、镍等金属元素;③应用光谱分析鉴定食品优劣。 [特别提醒] 某种原子线状光谱中的亮线与其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是一一对应的,两者均可用来作光谱分析。 [试身手] 1.对原子光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 B.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 C.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D.分析物质发光的光谱,可以鉴别物质中含哪些元素 解析:选B 原子光谱为线状谱,A正确;各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B错误,C 正确;据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可鉴别物质组成,D正确。故选B。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经典理论的困难 1.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2)巴耳末公式:1 λ=R( 1 22 - 1 n2 )(n=3,4,5,…)。 (3)巴耳末公式的意义: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分立特征。 2.经典理论的困难 (1)核式结构模型的成就:正确地指出了原子核的存在,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 (2)经典理论的困难: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又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表明氢原子的光谱是连续光谱。(×) 2.由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发现,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练习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练习 1.玻尔原子结构的基本观点是: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能任意连续变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轨道能量依n值(1,2,3…)的增大而升高,n称为量子数。对氢原子而言,电子处在n=1轨道时能量最低,称为;能量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 ③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成功之处是 。 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最大不足之处是。 4.我们引入四个量子数是来描述原子中单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其中: ①用主量子数n来描述,n值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称为。 ②角量子数l表示同一电子层中具有不同状态的分层,从能量的角度,也常叫。在一个电子层中,l有多少个取值,就表示该电子层有。若两个电子的n、l值均相同,说明。 ③对每一个确定的l,m值可取,共有个值。一旦确定了n、l、m,就确定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我们通常用表示n、l、m确立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④一旦确定了n、l、m和m s,就确定了。 5.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可能存在的是() A. 3,2,2,1/2 B. 3,0,-1,1/2 C. 2,2,2,2 D. 1,0,0,0 6.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n=2,l=1,m=0 (2)n=2,l=2,m=-1 (3)n=3,l=0,m=0 (4)n=4,l=1,m=1 (5)n=2,l=0,m=-1 (6)n=4,l=3,m=4 7. 磁量子数决定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共有多少种() A. m种 B. n+1种 C. 2n种 D.2l+1种 8. 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 A. 3、2、+1、+ 2 1 B. 2、1、+1、- 2 1 C. 3、1、0、- 2 1 D. 3、1、-1、- 2 1 9. 主量子数n=3能级层中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几种() A. 4 B. 7 C. 8 D. 9 10. 在下表中填充合理的量子数。 11. 试回答:n=3,l有多少可能值?共有多少个轨道?电子的最大可能状态数为多少? 12. 玻尔理论不能解释() A. H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B. 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发射能量—电磁波 C. H原子的可见光区谱线 D. H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13. 写出具有下列指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符号 (1)n=2,l=1 (2)n=3,l=0 (3)n=5,l=2 (4)n=4,l=3 14. 2p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有() A. 1,2 B. 0,1,2 C. 1,2,3 D. 0,+1,-1 15. (1)当n=4时,l的可能值是多少?(2)当n=4时,轨道的总数时多少?各轨道的量子数取值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学案设计-第十八章第三节氢原子光谱

第三节氢原子光谱 【素养目标定位】 ※了解光谱的定义与分类 ※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知道何为巴耳末系 ※了解经典原子理论的困难 【素养思维脉络】 课前预习反馈 教材梳理·夯基固本·落实新知知识点1光谱 1.定义 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__波长__展开,获得__光的波长__(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分类 (1)线状谱:由__一条条的亮线__组成的光谱。 (2)连续谱:由__连在一起__的光带组成的光谱。 3.特征谱线 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__线状谱__,且不同原子的亮线位置__不同__,故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__特征__谱线。 4.光谱光析 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__特征谱线__,可以利用它来鉴别__物质__和确定物质的__组成成分__,这种方法称为光谱分析,它的优点是__灵敏度__高,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__10-10_g__时就可以被检测到。 知识点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光的产生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__电子__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__原子结构__的一条重要途径。

2.巴耳末公式 1 λ =__R ????122-1n 2__(n =3,4,5…) 3.巴耳末公式的意义 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__分立__特征。 知识点3 经典理论的困难 1.核式结构模型的成就 正确地指出了__原子核__的存在,很好地解释了__α粒子散射实验__。 2.经典理论的困难 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__稳定性__又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__分立特征__。 思考辨析 『判一判』 (1)各种原子的明线光谱中的明线和它吸收光谱中的暗线必定一一对应。(×) (2)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出的光形成连续光谱。(√) (3)巴耳末公式是巴耳末在研究氢光谱特征时发现的。(√) (4)分析物质发光的光谱,可以鉴别物质中含哪些元素。(√) (5)经典物理学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宏观世界,也能解释原子世界的现象。(×) 『选一选』 (多选)关于巴耳末公式1λ=R (122-1 n 2)(n =3,4,5…)的理解,正确的是( AC ) A .此公式只适用于氢原子发光 B .公式中的n 可以是任意数,故氢原子发光的波长是任意的 C .公式中的n 是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以氢原子光谱不是连续的 D .该公式包含了氢原子的所有光谱线 解析:巴耳末公式是分析氢原子的谱线得到的一个公式,它只反映氢原子谱线的一个线系,故A 正确,D 错误;公式中的n 只能取不小于3的正整数,B 错误,C 正确。 『想一想』 能否根据对月光的光谱分析确定月球的组成成分? 答案:不能。月球不能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光,故其光谱是太阳的光谱,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确定的并非月球的组成成分。

专题133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教学案 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原卷版

1.知道两种原子结构模型,会用玻尔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 2.掌握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并能结合能级图求解原子的跃迁问题. 1.原子的核式结构 (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2)α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2.光谱 (1)光谱 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光谱分类 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11????nRR-是里德伯3,4,5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22n??2λ7-1nR=1.10×10 m,为量子数。常量, 3.玻尔理论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1) 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2)34-hhEEh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ν=J·s) =6.63×10-是普朗克常量,(。nm (3)轨道: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 4.氢原子的能级、能级公式 (1)氢原子的能级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原子结构模型 【学习目标】 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知道其合理因素和存在的不足。 2.知道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3.能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4、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意义。 【学习难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________排布的,研究表明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共分 为______个电子层,也可称为能层,分别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电子(能)层符号表示、、、、、、…… 能量由低到高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个电子 2.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的电子层,然后由向,依 次排布在能量逐步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电子层上,第一层个电子,第二层个电子,第三层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 1.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建立原子学说的是英国化学

家,1903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 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二、氢原子光谱 人们常常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光或以射不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得到所谓的光谱,光谱分为和氢原子光谱为。丹麦科学家玻尔在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原子结构模型,该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指出了原子光谱源自在不同能量的上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的能量是。 三、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基本观点: (1)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________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_______能量。可理解为行星模型,这里的“轨道”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层。(2)定态假设:玻尔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完全相同。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而且能量是_________的,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各电子层能量差具有不连续性,既E3-E2≠E2-E1。 (3)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 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____________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记录下来,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____________光谱的实验事实,但不能解决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问题和多原子复杂的光谱现象。 四、原子轨道、电子层与能级 1、原子轨道是描述,原子轨道的空间分布在 中表示出来,S轨道在三维空间分布图形为,具有对称性,P轨道轴对称。 2、电子层:用量子数n来描述,n的取值为正整数1,2,3,4…,对应符号为,n值越大,电子离核,能量。对于同一电子层,分为若干能级,如n=2时,有和,如n=3时,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中化学 第3单元 课时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 2.了解钠、镁、氯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知道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得失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了解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3.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二、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演变 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难点:镁和氧气发生化学的本质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先让学生描绘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继而追随科学家的脚步,通过交流讨论,逐步探讨各种原子结构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主动参与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同时也可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难曲折。通过镁和氧气形成氧化镁的微观本质的揭示,初步认识化学家眼中的微观物质世界。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视频: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一粒沙子。今天我们还将进入更加微观的层次,了解人类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呢? 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努力的方向是观察技术的提高和观察工具的改进,而间接法则依赖精巧的实验和大胆的假设。事实上直到今天即使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也无法观察到原子的内部结构,所以在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实验和假设以及模型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中国古代物质观 [提出问题]我们通常接触的物体,总是可以被分割的(折断粉笔)。但是我们能不能无限地这样分割下去呢?

氢原子光谱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光谱、线状谱、连续谱、特征谱线的概念。 2.知道利用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3.了解玻尔原子模型及能级的概念。 4.理解原子发射和吸收光子频率与能级差的关系。 【知识要点1】 1.光谱:用光栅或棱镜把光按________展开,获得光的________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把它们叫做________,这样的光谱叫做________谱,有的光谱看 起来不是一条条分立的谱线,而是连在一起的光带,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谱。 3.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________谱,说明原子只发出几种________的光。不同原子的亮线 位置不同,说明不同原子的发光________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________谱线。 4.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可以利用它来________物质和确定物质的________,这种方 法称为光谱分析。 物质的光谱按其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发射光谱:物质直接发出的光通过分光后产生的光谱。它可分为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线状光谱)。 ①连续光谱: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单色光)组成的光谱。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 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如电灯丝发出的光、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是连续光谱。 ②明线光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它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因此也叫原子 光谱。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的光谱就是明线光谱。实验证明,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特 征的明线光谱。 (2)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该物质吸收后产生 的光谱。这种光谱的特点是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由若干条暗线组成的。 【例1】对原子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 B.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 C.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D.分析物质发光的光谱,可以鉴别物质中含哪些元素 【例2】.太阳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是由于( ) 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缺少相应的元素 B.太阳内部缺少相应的元素 C.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D.太阳内部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知识要点2】 1.由玻尔的原子理论可知,电子的轨道是________的。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 ________电磁辐射。 2.由玻尔的原子理论可知,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________。原子 中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________。 3.基态和激发态:能量____________的状态叫做基态,________的状态叫做激发态。 4.按照玻尔的观点,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其能量记为Em)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能量记为En,m>n)时,会放出能量为________的光子,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________ 决定,即hν=________,这个式子称为频率条件,又称辐射条件。反之,当电子吸收光子时会从 较低的能量态跃迁到较高的能量态,________的光子的能量同样由频率条件决定。 5.当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时,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的。如果用疏密不同的点子表 示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画出图来,就像云雾一样,可以形象地称做________。 6.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1).轨道量子化与定态假设的内容 (1)轨道量子化:玻尔认为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原子中的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服从经 典力学规律,但是电子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当半径的大小符合一定条件时,这样的轨道才 是可能的,即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不产生电磁辐射。 (2)能量量子化:当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 有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3)定态:原子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做基态,其他的状态叫 做激发态。 2).频率条件 (1)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其能量记为Em)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能量记为En)时, 会放出能量为hν的光子(h是普朗克常量),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 ν=Em-En(m>n)。这个式子被称为频率条件,又称辐射条件。 (2)当电子吸收光子时会从较低的能量态跃迁到较高的能量态,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同样由频率 条件决定。 【典型例题】 【例1】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B.原子的能量状态不是连续的 C.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加速运动一定向外辐射能量 D.原子中的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是连续的 【例3】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光子后,向外辐射了ν1、ν2、ν3三种频率的光子,且ν1>ν2>ν3,则( ) 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1 B.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2 C.ν1=ν2+ν3 D.hν1=hν2+hν3 【例4】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 B.它发展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 C.它完全抛弃了经典的电磁理论 D.它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能级跃迁的规律及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