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制冷

氟利昂制冷
氟利昂制冷

一、氟利昂的特性:

氟利昂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利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氟利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另外避免氟利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常用的氟利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1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氟利昂12(CF2CL2,R12):是氟利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氟利昂22(CHF2CL,R22):是氟利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近年来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R134a来代替。

氟利昂502(R502):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氟利昂134a(C2H2F4,R134a):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近年来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氟利昂与水的关系:氟利昂和水几乎完全相互不溶解,对水分的溶解度极小。从低温侧进入装置的水分呈水蒸气状态,它和氟利昂蒸气一起被压缩而进入冷凝器,再冷凝成液态水,水以液滴状混于氟利昂液体中,在膨胀阀处因低温而冻结成冰,堵塞阀门,使制冷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水分还能使氟利昂发生水解而产生酸,使制冷系统内发生“镀铜”现象。

氟利昂与润滑油的关系:一般是易溶于冷冻油的,但在高温时,氟利昂就会从冷冻油内分解出来。所以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油箱里都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来防止氟利昂的溶解。

二、制冷机组的组成: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控制系统等

1、制冷压缩机的作用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装置中最主要的设备,通常称为制冷装置中的主机。制冷剂蒸气从低压提高为高压以及汽体的不断流动、输送,都是借助于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制冷压缩机的作用是:

1、从蒸发器中吸取制冷剂蒸气,以保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发压力。

2、提高压力,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蒸气压缩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以创造在较高温度(如夏季35℃左右的气温)下冷凝的条件。

3、输送并推动制冷剂在系统内流动,完成制冷循环。

2、根据冷却介质种类的不同,冷凝器可归纳为四大类,其作用如下:

⑴水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冷却水可以是一次性使用,也可以循环使用。水冷却式冷凝器按其不同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立式壳管式、卧式壳管式和套管式等多种。

⑵空气冷却式(又叫风冷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空气可以是自然对流,也可以利用风机作强制流动。这类冷凝器系用于氟利昂制冷装置在供水不便或困难的场所。

⑶水—空气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同时受到水和空气的冷却,但主要是依靠冷却水在传热管表面上的蒸发,从制冷剂一侧吸取大量的热量作为水的汽化[wiki]潜热[/wiki],空气的作用主要是为加快水的蒸发而带走水蒸气。所以这类冷凝器的耗水量很少,对于空

气干燥、水质、水温低而水量不充裕的地区乃是冷凝器的优选型式。这类冷凝器按其结构型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蒸发式和淋激式两种。

⑷蒸发—冷凝式:在这类冷凝器中系依靠另一个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蒸发所产生的冷效应去冷却传热间壁另一侧的制冷剂蒸汽,促使后者凝结液化。如复叠式制冷机中的蒸发—冷凝器即是。

3、膨胀阀的作用:

膨胀阀起节流降压的作用,经冷凝器冷凝后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过节流阀时,因受阻而使压力下降,导致部分制冷剂液体气化,同时吸收气化潜热,其本身温度也相应降低,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然后进入蒸发器。

4、蒸发器的作用

蒸发器也是一种热交换器,是使低压、低温制冷剂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被冷却介质(空气、水、盐水或其他载冷剂)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氨系统与氟利昂系统的区别

氟利昂制冷与氨制冷的比较 氟机(指传统的氟利昂制冷剂和替代的绿色环保制冷剂的制冷 与氨机制冷系统可以从系统运行安全、节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具体比较如下: 1.安全性 (a)绿色环保制冷剂R404A为本项目所使用的制冷剂,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的安全工质;而氨无色,有毒(二级毒性),含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眼、鼻、喉、肺及皮肤均有强烈刺激及中毒危险,空气中浓度超过15%时有立即造成火灾及爆炸的危险。基于上述缺点,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工作场所都会遭到禁用。氨制冷系统因此也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审批管理和运行监管。 (b)另外,氟系统的并联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并联系统在运行中不会因为个别压缩机的故障或维护需要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相对于单机系统产生相同的冷量,并联机组的每台压机平均运行时间远小于单机供冷系统,压缩机使用寿命更长。 2.节能性 (a)氨机的满液式系统提供单一的,稳定的蒸发压力,但调节即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差,对于温度经常处于波动的场合,如经常性入库拉温,其传热温差在变温情况下会很大,也就意味着效率下滑,通常增加1摄氏度的传热温差会引起近3%的能耗增加;对于直接供液的氟系统,由于其通过膨胀阀的良好的调节功能,其在同等条件下的效率要高于氨机的满液式系统。另外传热温差的加大也意味着干耗的增

加,会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和货品重量的损失。 (b)对于大型单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部分负荷下,对于可进行能量调节的压缩机,特别是螺杆压缩机,其在部分负荷下的能效比要低于满负荷时的能效比,特别是当负荷下降到70%以下时,其能效比下降显著,因此,单机系统的实际运行费用会远高于用满负荷能效比计算的评估值;对于并联系统和SRS(分布式制冷系统)因其是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开停来进行能量调节,因此可确保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每个机头都保持其最高的能效比,系统的实际运行费用会大大降低。 3.系统复杂性比较 氟系统结构紧凑,附件少,机组大部分可以在工厂内完成,系统的质量有充分保证;氨系统由于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与氨互溶的润滑油,需要大量的附件保证系统的回油和降低系统温度,导致系统复杂,需要大量现场安装工作,对于系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装队伍的素质。氟系统结构紧凑,占地小的特点还使过道布臵或楼顶布臵机组成为可能。 4.自动化程度 SRS控制系统,根据热负荷来控制机组中压缩机的开停,从而实现对库温的控制。我们可以在集中控制屏上设定库温上下限,这个温差可以设得很小,对库内食品储藏期间的品质非常有利。而国内氨系统对库温的控制一般为全手动控制,根据人员对库温的观察,来确定开启或停止压缩机开机台数。因为全部为人员手动操作,这就需要依

氟利昂制冷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氟利昂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的准备 设备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场地周围的环境清扫,设备本体和有关附属设备的清洁情况处理。 (2)电源电压的检查。 (3)制冷设备中各种阀门通断情况及液位的检查。 (4)能力调节装置应置于最小档位,以便于制冷压缩机空载启动。 (5)检查蒸发冷凝器上的水池是否有水,如果缺水要及时补水。 (6)确保油位的正确,视镜的1/8至3/8处。 (7)所有的温度控制设定在预期的运行温度值。 (8)确保没有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并会损坏压缩机。 二、制冷设备的启动运行 制冷设备在启动运行中应注意对启动程序,运行巡视检查内容和周期以及运行中的主要调节方法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正确启动设备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启动程序如下: (1)首先应启动蒸发冷凝器上的水泵和风机。 (2)每次启动一台压缩机,把压缩机的开关打在自动档启动运行,观察该压缩机在运行时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的声音立即关停该压缩机,进行检查,排查故障后再重新启动。通常出现异常的原因有: 1、冷冻油不足或过多; 2、机组安装或管理连接的不合理导致过多的振动; 3、压缩机液机。 (2)设备运行中巡视注意事项 设备启动完毕投入正常运行以后应加强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巡视内容主要是: 1、制冷压缩机运行中的油压、油温,轴承温度、油面高度; 2、冷凝器进口处冷却水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冷媒水的温度; 3、压缩机、冷却水泵、风机运行时电动机的运行电流,冷却水冷媒水的流量; 4、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值,整个制冷机组运行时的响声、振动情况。 (三)冷库化霜注意事项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差不多信息 课程代码:050028 课程名称:制冷原理与设备 英文名称:Principles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 课程类不:专业课 学时:58 学分:3.0 适用对象: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旨在向学生系统介绍制冷原理和制冷装置,使学生把握各种制冷循环的组成、特点及热力运算方法,并以蒸汽压缩式制冷为主线进行讲解,原理部分侧重理论分析,设备部分则侧重讲解各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特点及选型运算,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Principles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 is one of profession course about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In this course, the refrigeration principle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introduced to students. Student will command the characteristic in kinds of refrigeration cycle, thermodynamics calculation. and used the steam compress Refrigeration system to explain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part lays emphasis the theories analyzes, equipment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part then lay emphasis to explain in detail the cold equipments in every kind of system and choose the type comput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制冷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把握人工制冷的各种方法、原理、系统和设备。为今后从事制冷技术方面的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

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

·制冷原理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 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发的传热降温 制冷机/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 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 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制冷) ②液体绝热节流 ③气体膨胀制冷 3、液体汽化为什么能制冷? 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从容器中抽出时,必然要再汽化一部分来维持平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 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 ②蒸气升压 ③高压气液化 ④高压液体降压 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能量 6、性能系数:W Q W W Q COP H /)(/0+== 7、劳伦兹循环

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 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 数最大的循环。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采用平均当 量温度这一概念,T0m表示工质平均吸热温度,Tm表示工质平均放热温度, ε表示制冷系数。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当于在恒温热源T0m和Tm间工 作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8、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剂的性能系数COP? 热力学完善度: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与逆卡诺循环性能系数之比 制冷剂的性能系数:制冷量与压缩耗功之比。 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部件? 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保持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冷凝器里的高压力 膨胀阀:对制冷剂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输出冷量,制冷剂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冷凝器:输出热量,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 10、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当制冷剂确定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有什么因素决定? 环境介质温度决定冷凝温度决定冷凝压力;制冷装置用途决定蒸发温度决定蒸发压力 11、过冷对循环性能有什么影响? 在一定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节流前制冷剂液体过冷可以减少节流后的干度。节流后的干度越小,他在蒸发器中气化的吸收热量越大,循环的性能系数越高。 12、有效过热无效过热对循环性能有哪些影响? 有效过热:吸入蒸气的过热发生在蒸发器本身的后部或者发生在安装与被冷却室内的吸气管道上,过热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 有害过热:由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气在通过吸入管道进入压缩机之前,从周围环境吸取热量而过热,但没有对被冷却对象产生制冷效应。 13、不凝性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不凝性气体:在制冷机的工作温度、压力范围内不会冷凝、不会被溴化锂溶液吸收的气体。 原因:蒸发器、吸收器的绝对压力极低,易漏入气体 影响:①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增加了溶液表面分压力,使冷剂蒸气通过液膜被吸收时的阻力增加,吸收效果降低。 ②不凝性气体停留在传热管表面,会形成热阻,影响传热效果,导致制冷量下降。 ③不凝性气体占据换热空间,是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变差 ④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温度升高,压缩机耗功增加 措施:在冷凝器与吸收器上部设置抽气装置 ①水气分离器:中间溶液喷淋,吸收水气,不凝性气体由分离器顶部排出,经阻油器进入真空泵排出。阻油器用于防止真空泵停机时,大气压力将油压入制冷系统中。 ②自动抽气:由引射器引射不凝性气体入气液分离器,打开放气阀排气。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氟利昂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规范技术部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统一管理,促进安全作业的规范化、制度化。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氟利昂制冷机组的安全操作及保养方法。 3 职责 3.1 仪器管理员负责所有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统一管理。 3.2 操作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安全使用、清洁卫生和填写使用记录。 4 操作规程 4.1 操作前安全检查 4.1.1 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设备的操作 规程和安全守则,禁止独立作业。 4.1.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禁止穿拖 鞋不戴工帽进入操作间。禁止疲劳作业。 4.1.3 检查机组是否充分接地,控制箱连接导线有无裂纹、破 损,各仪表是否正常,机组各构件螺栓是否紧固,发现异 常要及时报告维修,严禁图方便危险作业。 4.2 开车前准备 4.2.1 检查压缩机曲轴箱的油位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各压力 表阀是否开启。冷凝器连接安全阀的截止阀是否打开(此 截止阀除了检修安全阀之外,不准关闭)。 4.2.2 打开系统管路中的全部阀门(压缩机吸、排气截止阀除 外)。 4.3 压缩机的启动和动转 4.3.1 向压缩机气缸盖、油冷却器供水,启动冷却水、冷水水 泵,向冷凝器、蒸发器供水。 4.3.2 按压缩机的旋转方向盘车数圈,打开压缩机排气截止阀。

4.3.3 启动压缩机,利用油压调节阀将油压调至比曲轴箱压力 高0.147-0.196Mpa。 4.3.4 逐步增加负荷。 4.3.5 小心开启压缩机吸气截止阀,注意吸气压力,防止液态 制冷剂进入气缸。 4.3.6 压缩机启动后,调整热力膨胀阀,建议过热度调至 4-6℃。 4.3.7 检查排气压力、冷凝压力、蒸发压力、曲轴箱压力、油 压、排气温度、油温、吸气温度、蒸发器出口过热度、电 流、电压、机器各部位温度以及机器运转声响是否正常。 在运转工况未稳定前操作者应注意上述情况,并不断加以 调节。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方可继续工作。 4.4 停机 4.4.1 关闭冷凝器供液截止阀停止向蒸发器供液,当蒸发压力 降至0Mpa(表压)左右时,将能量级调到0位(若为自动 能量调节,可自选动作)。 4.4.2 关闭压缩机吸气截止阀,停止压缩机,关闭排气截止阀。 4.4.3 停止冷凝器水泵和蒸发器水泵,切断压缩机冷却水(冷 水机组在冬季使用时,停机后应注意放水)。 4.4.4 切断电源。 4.5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 5 维护保养 5.1 压力试验时严禁以可燃气体进行。 5.2 运输制冷剂的钢瓶不能过期使用,如钢瓶已过期,则应重新 检查鉴定,确认合格方可使用。 5.3 安全阀必须定期校正,校正后加铅封;无铅封的安全阀不能 使用。 5.4 监测仪表应准确齐全,且应定期检查鉴定,没有合格证的仪 表不能使用。 5.5 氟里昂系统内的制冷剂未放干净时,不准补焊。 5.6 每月定期对机组维护一次(月使用频率超过2次,每半月检 查一次),检查有无漏油、漏气、异味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并做好维修记录。

制冷机组

螺杆式压缩机是瑞典皇家工学院教授Alf Lysholm于1934年发明的,其初衷是用于柴油机和燃气汽轮机的增压。据有关统计:在3000小时运转期间,活塞机组的故障是螺杆机组的10倍;在12,000小时运转期间,活塞机组的故障是螺杆机组的4倍。螺杆机属于回转式机型,它的振幅是活塞机的1/5,故振动和噪声都比较小。目前,喷油螺杆压缩机已成为空气动力和制冷空调这两个领域的主要机型。在中等容积流量的空气动力装置及中等制冷量的制冷装置中,占据了市场的优势份额。在食品、医药等行业,无油螺杆压缩机更是作为新颖清洁高效的工艺压缩机大显身手、备受推崇。 螺杆压缩机的心脏部件是螺杆转子,转子型线的先进性又决定着整机的性能优劣,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热处理的要求都很高。能否加工出最先进的型线已成为衡量一个机加工企业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的标志。目前转子型线已发展到第三代——不对称型线,主要有德国的GHH型线、日本的日立型线和瑞典的Atlas copco SAP型线,采用5对6非对称齿形。螺杆的加工设备和测量检测设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主要有英国HOLROYD加工中心、德国MAUSER、意大利DEA、英国IMS的三坐标测量系统,但价格都非常昂贵,动辄几千万元,一般企业无力承受购买和日常维护,所以国内一些制冷机组生产企业在生产或供货时会有两种选择:一是“拿来主义”,即压缩机或机头部件直接从国外专业的生产厂家采购,目前国际上比较优质的压缩机品牌有德国的比泽尔(BITZER)、格拉索、意大利莱富康(REFCOMP)、富士豪、考玛(COMA)、台湾汉钟(HANBELL)、复盛、日本的日立、大金、三菱重工、神钢、美国富利克(FRICK)、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蒸发器、冷凝器、除油器等在国内配套加工,外加一些进口的电气控制元器件(像工业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终端触摸屏、过滤器、热力膨胀阀等)完成组装出厂。这类企业有:南京五洲制冷集团公司(原南京冷冻机总厂,简称南冷)、约克中国(广州、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浙江联丰制冷机有限公司(简称联丰)等。二是“自力更生”,即除电气控制元器件外,机头部件和蒸发器、冷凝器都是由自己加工生产的,其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大,铸造、加工和检测设备全部进口。这类企业有: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原大连冷冻机厂,简称大冷)、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原武汉冷冻机厂,简称武冷)、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烟冷),因为没有关税等成本附加,在整机价格上会相对便宜些。 为了确保压缩机的正常和安全可靠运行,需要确保机组中其他组件包括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或膨胀阀工作的正常,也需要一系列控制元器件对压缩机运行中的温度、压力参数进行即时检测反馈,由工业可编程控制器统一协调整机的正常工作,这些自动保护功能必须包括高低压保护、油

关于氟里昂制冷系统设备选型的核算

关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常用设备选型的核算 解证: 氟利昂制冷系统常用设备统计: 主件部分: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常用热力膨胀阀)、蒸发器(常用冷风机亦称冷却器) 辅件部分:油分离器、贮液器、干燥过滤器、温度继电器、电磁阀、单向阀(适用于一机多库)、蒸发压力调节阀(适用于一机多用)、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油 压继电器) 本核算涉及的设备有:冷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热力膨胀阀、电磁阀。 简述辅件有:温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和压差继电器(油压继电器)。 参数说明: a——库体净长(m) b——库体净宽(m) c——库体净高(m) V——库体容积(m3) φ——库内相对湿度 ψ——冷凝器热负荷系数 C——冷风机冷冻能力修正系数 t r——库温(℃) t a——环境温度(℃) t e——蒸发温度(℃) t c——冷凝温度(℃) Δt——冷风机运行温度差(℃) TD e——冷风机设定温度差TD e =7(℃) TD c——冷凝器设定温度差TD c =15(℃) Q f——冷风机的实际冷冻能力(即冷库的冷冻能力)(kW) Q s——7℃TDe时冷风机的标准冷冻能力(名义制冷量)(kW) Q c——15℃TDc时冷凝器的名义负荷(名义排热量)(kW) P c——既定工况下压缩机的额定功率(kW) Q o——既定工况下压缩机的制冷量(kW) 已知条件:φ、t r、t a、a、b、c、V 求解参量:Q s、Q o、Q c

1.由已知条件a、b、c、V和t r并根据附录1“冷库配比估算表”计算既定工况下冷库 的冷冻能力Q f。 2.先根据t r确定冷风机机种类型,然后根据附录2“φ-Δt图”(分2种:①DL、CLS-L; ②DD、CLS-D、DJ)查得Δt,再根据附录3“表-2 能力修正系数”查得冷风机冷冻 能力修正系数C,由公式 Q s = (Q f TD e)/(CΔt) 计算7℃TD e时冷风机的标准冷冻能力Q s,最后根据Q s并查阅附录4确定既定机种类型下的冷风机型号(如以R134a、R404A和R507等为制冷剂,须根据相关修正系数表对Q s进行修正)。 3.先根据t r确定压缩机机种类型,然后根据公式 t e = t r–Δt 计算蒸发温度t e,再根据公式 t a = t c - TD c 计算环境温度t a(一般取t c=40℃),最后根据t e、t a、和Q s并查阅附录5确定既定机种类型下的压缩机型号。 4.先根据用户需要确定冷凝器机种类型,然后由已确定的压缩机型号查得既定工况下 压缩机的制冷量Q o,再根据t e和t c并查阅附录6“风冷气缸φ与t e、t c的关系”确定冷凝器热负荷系数ψ,由公式 Q c =ψQ o 计算15℃TDc时冷凝器的名义负荷Q c,最后根据附录7查得定既定机种类型下的冷凝器型号。 5.本公司冷风机一般选用外平衡热力膨胀阀,本核算以“丹佛斯”热力膨胀阀为例并 以R22为制冷剂。先根据附录8-4查得膨胀阀类型为TEX2,然后根据t e±10(此处取过热度为10℃)选定膨胀阀系列,再根据Q s确定产品代码。此外,常用膨胀阀品牌还有香港“百年”和美国“艾高”。 6.电磁阀安装在膨胀阀前,受控于温度继电器,直接用于控制进入冷风机的制冷剂量。 本核算以“卡士托”电磁阀为例。由于进入冷风机前的制冷剂为液相,所以对应于液体R22一栏在附录9-2“卡士托电磁阀基本资料”中进行查阅,根据Q s并参考制冷系统管径和控制线路电源(交流AC或直流DC)及电压选配适用型号。此外,须注意的是,氟利昂制冷系统一般选用铜质电磁阀(氨系统一定选用不锈钢电磁阀)。 7.温度继电器一般是由感温包、毛细管和波纹管组成的一个密闭容器,内充液体工质 (如氟利昂),感温包置于温度受控部位(若受控温度是冷风机进液口的制冷剂温度,则感温包就安装在进液口处的蒸发盘管上),当感温包的感知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电控对象(如电磁阀)处于工作状态,反之则处于停机状态。

氟利昂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氟利昂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氟利昂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规范技术部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统一管理,促进安全作业的规范化、制度化。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氟利昂制冷机组的安全操作及保养方法。 3职责 3.1仪器管理人员负责所有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统一管理。 3.2操作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安全使用、清洁卫生和填写使用记录。 4操作规程 4.1操作前安全检查 4.1.1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守则,禁止独立作业。 4.1.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不戴工帽进入操作间。禁止疲劳作业。 4.1.3检查机组是否充分接地,控制箱连接导线有无裂纹、破损,各仪表是否正常,机组各构件螺栓是否紧固,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维修,严禁图方便危险作业。 4.2开机前准备 4.2.1检查压缩机的油位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各压力表阀是否开启。冷凝器连接安全阀的截止阀是否打开(此截止阀除了检修安全阀之外,不准关闭)。 第 2 页共 7 页

4.2.2打开系统管路中的全部阀门(压缩机吸、排气截止阀除外)。 4.3压缩机的启动和动转 4.3.1向冷凝蒸发器供水,开启水泵。 4.3.2启动压缩机,利用排气压力将油压升高,电磁阀开启润滑油进入压缩机补油(从压缩机视油镜注意观察补油是否正常)。 4.3.3逐步增加负荷。 4.3.4小心开启压缩机吸气截止阀,注意吸气压力,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室。 4.3.5压缩机启动后,根据需要库温调整热力膨胀阀,节流阀。 4.3.6检查排气压力、冷凝压力、蒸发压力、排气温度、油温、吸气温度、蒸发器出口过热度、电流、电压、机器各部位温度以及机器运转声响是否正常。在运转工况未稳定前操作者应注意上述情况,并不断加以调节。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方可继续工作。 4.4停机 4.4.1关闭氟泵和供液截止阀停止向蒸发器供液,当蒸发压力降至0Mpa(表压)左右时,将能量级调到0位(若为自动能量调节,可自选动作)。 4.4.2关闭压缩机吸气截止阀,停止压缩机,关闭排气截止阀。 4.4.3停止冷凝蒸发器水泵,(蒸发冷在冬季使用时,停机后应注意储水槽放水以免结冰冻坏水泵)。 4.4.4切断电源。 4.5填写《仪器设备运转记录表》。 5维护保养 5.1压力试验时严禁使用燃气体进行。 第 3 页共 7 页

氨制冷与氟利昂制冷系统

一、氨制冷系统 图3-1为单级压缩氨泵供液制冷系统的组成。制冷剂蒸气经压缩机1、油分离器2进入冷凝器3,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进入高压贮氮器4,氨液经管路送至调节阀降压降温后送人低压循环桶5,在低压循环桶中,将节流产生的氨气分离后,氨液经氨泵6,通过调节站进入冷分配设备7,在7中吸收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汽化,汽化后的氨气经氨液分离器,在分离器中,由于流速降低,将它携带的液滴分离出来,再进入压缩机。这样不仅防止了压缩机的湿冲程,还使分离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得到利用,它多用于多层冷库和远距离冷库。其优点是使氨液分离器高度降低,在排管中氨液强迫流动可提高传热效果,经调节后容易达到均匀供液,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 除氨泵供液外还有直接供液制冷系统和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直接供液是指对蒸发器供液只经过膨胀阀直接进入蒸发器而不经过其他设备;重力供液是利用制冷剂液柱的重力向蒸发器输送低温的氨液。其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和氨泵供液过程基本相同,不再介绍。 二、氟利昂制冷系统

图3-2为小型氟利昂冷藏库的系统组成图。压缩机1从蒸发盘管11中吸气,经压缩,进入油分离器2,利用流速降低及离心力的原理和机械过滤的作用,将蒸气中携带的油分离,然后进入水冷冷凝器3,冷却冷凝成饱和液体贮存在贮液桶4中,贮液桶除使商低压(液封)隔开外,还能贮存液体和调节供液量。使用时液体制冷剂经贮液桶的出液阀进入干燥过滤器5,滤除制冷剂中的机械杂质和水分,以免引起系统在热力膨胀阀处发生脏堵或冰堵。然后制冷剂再进入气液热交换器6,被从盘管出来的蒸气过冷,它不仅防止压缩机的液击,而且提高制冷量和减少有害过热。过冷后的液体制冷剂经电磁阀7进入热力膨胀阀8,电磁阀7在系统中起开闭作用,和压缩机电动机同时动作。压缩机启动时电磁阀通电开启,使系统接通,压缩机停机时,电磁阀断电关闭,系统切断,这样可防止大量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盘管,以免下次压缩机启动时产生湿冲程。制冷剂经热力膨胀阀8节流减压后压力和温度都降低,然后经直通截止阁9和分液头10分别进入冷库的各组盘管11。截止阀9是为检修热力膨胀阀时,将它关闭,切断系统,避免空气进入系统或系统中的制冷剂大量外泄。为保证运行的经济和安全还装了高低压力继电器13,使装置的高、低压力控制在某一数值,从而使高压不致过高以保护机器的安全运行,低压不致过低以保证运行的经济性。温度继电器12是使库温控制在所需要的数值内。此外对冷量较大的制冷压缩机,为了安全运行还装有油压继电器和水量调节器。

制冷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制冷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20KW冷却空气的表面式蒸发器设计 专业班级:能动13 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理工大学 2016.7.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计算 (2) 2.1选定蒸发器的结构参数................... 2.2蒸发器的尺寸参数 (2) 2.3蒸发器的几何参数计算 (2) 2.4确定空气在蒸发器内的状态变化过程 (2) 2.5空气侧换热系数计算 (3) 2.6冷媒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5) 2.7确定蒸发器的结构尺寸 (8) 2.8阻力计算..................... '—k 二、参考书 设计任务书 请设计一台冷却空气的表面式蒸发器。室内回风干球温度t fi=26 C,湿球温度t si=20C ;蒸发器送风干球温度t f2=21C,湿球温度t s2=17.8 C;管内R22的蒸

发温度t °=6C ;蒸发器负荷Q o =2OKW 制冷工质R22质量流速g=140 kg/(m 2 -s) 所采用铜管的直径厚度,铜管排列方式,铜管水平方向间距和竖直方向间距均 与教材205页例题中条件一致。沿空气流动方向管排数 N =3排,每排管数N =32 要求:最后连同封面和设计任务书,加上自己做的设计说明书,一起打印。另 用CAD 软件画图,画出设计的表面式蒸发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1)选定蒸发器的结构参数: 纯铜光管外径d o =9.52mm ,钢管厚度0.35mm ;翅片选用铝套片,厚度 f =0.115mm ,翅片间距S f =1.8mm ;铜管排列方式为正三角形叉排;翅片形式为 开窗,翅片用亲水膜处理;铜管水平方向间距 25.4mm ,铜管竖直方向间距 S 2 =22mm 。 (2) 蒸发器的尺寸参数: 沿流动方向管排数N c = 3排,每排管数N =32 (3) 蒸发器的几何参数计算: 翅片为平直套片,套片后的管外径: d b 二 d o 2、f = (9.52 2 0.115)= 9.75mm , 铜管内径: 当量直径: d ”4A = 2S1- d b S f = 2 25. 4 -9.7 5 1. 8 -0.115 = 3.04mm U (S 1 —db )+(Sf — & ) (25.4—9.75)十(1.8—0.115) 单位长度翅片面积: 单位长度翅片间管外表面积: 二 9.75 苗 1.8-0.115 10“ 1.8沢10‘ 单位长度翅片管总面积:A^ A 2 A 0.566m 2/m 翅片管肋化系数: ,空=巴=20.44 A 1 兀d 兀 5.00882 (4)确定空气在蒸发器内的状态变化过程: 2 二 0.286m

氟利昂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氟利昂制冷机组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774-87 氟利昂制冷机组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为规范技术部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统一管理,促进安全作业的规范化、制度化。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氟利昂制冷机组的安全操作及保养方法。 3 职责 3.1 仪器管理人员负责所有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统一管理。 3.2 操作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安全使用、清洁卫生和填写使用记录。 4 操作规程 4.1 操作前安全检查

4.1.1 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守则,禁止独立作业。 4.1.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不戴工帽进入操作间。禁止疲劳作业。 4.1.3 检查机组是否充分接地,控制箱连接导线有无裂纹、破损,各仪表是否正常,机组各构件螺栓是否紧固,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维修,严禁图方便危险作业。 4.2 开机前准备 4.2.1 检查压缩机的油位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各压力表阀是否开启。冷凝器连接安全阀的截止阀是否打开(此截止阀除了检修安全阀之外,不准关闭)。 4.2.2 打开系统管路中的全部阀门(压缩机吸、排气截止阀除外)。 4.3 压缩机的启动和动转 4.3.1 向冷凝蒸发器供水,开启水泵。 4.3.2 启动压缩机,利用排气压力将油压升高,电磁阀开启润滑油进入压缩机补油(从压缩机视油镜

氟利昂制冷

一、氟利昂的特性: 氟利昂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利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氟利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另外避免氟利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常用的氟利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1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氟利昂12(CF2CL2,R12):是氟利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氟利昂22(CHF2CL,R22):是氟利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近年来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R134a来代替。

氟利昂502(R502):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氟利昂134a(C2H2F4,R134a):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近年来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氟利昂与水的关系:氟利昂和水几乎完全相互不溶解,对水分的溶解度极小。从低温侧进入装置的水分呈水蒸气状态,它和氟利昂蒸气一起被压缩而进入冷凝器,再冷凝成液态水,水以液滴状混于氟利昂液体中,在膨胀阀处因低温而冻结成冰,堵塞阀门,使制冷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水分还能使氟利昂发生水解而产生酸,使制冷系统内发生“镀铜”现象。 氟利昂与润滑油的关系:一般是易溶于冷冻油的,但在高温时,氟利昂就会从冷冻油内分解出来。所以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油箱里都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来防止氟利昂的溶解。 二、制冷机组的组成: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控制系统等

氟利昂制冷管道安装工艺

氟利昂制冷管道安装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工作压力不高于2.5MPa,工作温度在-40~150℃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氟利昂制冷剂管道安装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文件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85-9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T7306.2-2000 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3工艺流程方框图 (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方框图 4 工艺过程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技术准备 4.1.1.1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4.1.1.2按施工图与现场复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提请有关部门解决,并按规定办理确认手续。 4.1.1.3编制施工预算及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 4.1.1.4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包括执行标准规范、施工方法、技术质量要求、安全操作规定、施工进度,材料及加工件使用要求等。 4.1.2管道施工所具备的条件 4.1.2.1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有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4.1.2.2规划和搭设临时设施和管道预制加工及管道清洗场地。

制冷原理与设备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1、氟里昂制冷剂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命名规则是R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氟里昂的分子组成,氟里昂制冷剂可分为(氯氟烃)、(氢氯氟烃)、(氢氟烃)三类。其中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 3、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R7(该无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4、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命名规则是R4()。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命名规则是R5()。 5、制冷剂的安全性通常用(毒性)和(可燃性)表示,其安全分类共分为(6)个等级。 6、几种常用制冷剂的正常蒸发温度分别为:R717 ts=-33.3℃_R12 ts=-29.8℃;R22 ts=-40.76℃;R718 ts=100℃;R13 ts=-81.4℃;R502 ts=-45.4℃;R507 ts=-46.7℃ 7、几种常用制冷剂与油的溶解性分别为:R717(几乎不溶解);R12(完全互溶);R22(部分溶解);R11_易溶与矿物油___;R13__不溶于矿物油___;R502(82℃以上与矿物油有较好的溶解性);R410A (不能与矿物油互溶);R407C(不能与矿物油互溶);R507(能容于聚酯类润滑油)。 8、润滑油按照其制造工艺可分为(天然矿物油)、(人工合成油) 两类。 1、回热循环的热力特性是高压热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压液体吸收的热量__。回热循环制冷系数及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常用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其制冷系数变化的情况为:R717_减小;R12__增大_;R22___增大_。 3、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方法有熵分析法和用分析法两种。 1、单级压缩允许的压缩比为:R717≤8;R1 2、R22_≤10。 2、双级压缩按节流的次数不同可分为(一级节流)和(两级节流)两种,据中间冷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中间完全冷却)和(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种。 3、常用确定中间压力的方法有用计算法求最佳中间温度用压力的几何比例中项求最佳中间压力 按最大制冷系数法确定最佳中间压力实际运行的中间压力的确定。 4、影响中间压力的因素主要有(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高低压理论输气量之比)。

制冷原理与装置作业-答案(苍松教学)

第1,2章 习题 1. R22从压缩机排出时的压力为 2.0Mpa ,温度为90℃,试确定该制冷剂此时的比体积,比焓,比熵和过热度。 答:通过查R22的lgp-h 图可以得出:v =0.01457m 3/kg ,h=455.2Kj/kg ,s=1.793Kj/Kg.K ,t s =51.27℃, △t=90-51.27=38.73℃。 2. 在lgp-h 图上标出制冷剂R134a 在压力为0.15MPa 比焓为500kJ/kg 的点,并说明其处于什么状态?(画简图标出)。 答:如图所示,该点处于过热状态。 3. 写出下列制冷剂的化学分子式,并将“R ”换成可判别其是否破坏臭氧层情况的新代号。R12,R50,R23,R13,R32,R14,R115,R22,R134a ,R600a ,R123 制冷剂 分子式 新代号 R12 CF 2Cl 2 CFC12 R50 CH 4 HC50 R23 CHF 3 HFC23 R13 CF 3Cl CFC13 R32 CH 2F 2 HFC32 0.15Mp a lgp h 500KJ/K g

R14 CF 4 FC14? R115 C 2F 5Cl 或CF 2ClCF 3 CFC115 R22 CHF 2Cl HCFC22 R134a C 2H 2F 4或CH 2FCF 3 HFC134a R600a C 4H 10或CH(CH 3)3 HC600a R123 C 2HF 3Cl 2或CHCl 2CF 3 HCFC123 4. 已知R134a 的标准(正常)气化潜热R b=214.86kJ/kg, 试对例2-1的第(5)步重新计算气化热r,饱和液体的比焓h s l 和饱和液体的比熵S s l 。 答:(1)根据饱和蒸气压公式(2-2): 计算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力(p b =1.01325×105 pa)下的饱和温度,得t b =-26.14℃。 根据气化热公式(2-3): 可以计算出-20℃下的气化热为:=????? ? ? ?- -?=38 .01.37486.24611.374253186.214r 210.8 kJ/kg 已经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比焓和比熵分别为:7.384=v s h kJ/kg ,7347.1=v s s kJ/kg.K 。由于饱和液体的比焓等于饱和蒸气的比焓减去气化热,饱和液体的比熵 等于饱和蒸气的比熵减去气化热与绝对温度的商,所以: 饱和液体的焓为:8.2107.384-=l s h =173.9 kJ/kg; 饱和液体的熵为:253 8 .2107347.1-=-=T r s s v s l s =0.9015 kJ/kg.K 5. 试说明矿物润滑油和聚酯类润滑油分别用于哪些制冷剂? 答:矿物润滑油用于R11、R12、R600a 、R22等极性较弱或非极性制冷剂中,聚 酯类润滑油用于R134a 、R407C 等极性较强的制冷剂中。 r r r r r r r T T a T a T a T a T a a p /])1()1()1()1()1([ln 9574335.1210-+-+-+-+-+=38 .0) 11(br r s T T r r --=

氨系统与氟利昂系统的区别

氟利昂制冷与氨制冷得比较 氟机(指传统得氟利昂制冷剂与替代得绿色环保制冷剂得制冷 与氨机制冷系统可以从系统运行安全、节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具体比较如下: 1、安全性 (a)绿色环保制冷剂R404A为本项目所使用得制冷剂,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得安全工质;而氨无色,有毒(二级毒性),含有强烈得刺激性气味,对眼、鼻、喉、肺及皮肤均有强烈刺激及中毒危险,空气中浓度超过15%时有立即造成火灾及爆炸得危险。基于上述缺点,在人员密集得公共场所与人员密集得工作场所都会遭到禁用。氨制冷系统因此也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得审批管理与运行监管。 (b)另外,氟系统得并联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并联系统在运行中不会因为个别压缩机得故障或维护需要而影响整个系统得正常运行。而且相对于单机系统产生相同得冷量,并联机组得每台压机平均运行时间远小于单机供冷系统,压缩机使用寿命更长、 2。节能性 (a)氨机得满液式系统提供单一得,稳定得蒸发压力,但调节即适应温度变化得能力差,对于温度经常处于波动得场合,如经常性入库拉温,其传热温差在变温情况下会很大,也就意味着效率下滑,通常增加1摄氏度得传热温差会引起近3%得能耗增加;对于直接供液得氟系统,由于其通过膨胀阀得良好得调节功能,其在同等条件下得效率要高于氨机得满液式系统。另外传热温差得加大也意味着干耗得增加,会

导致产品品质得下降与货品重量得损失。 (b)对于大型单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就是运行在部分负荷下,对于可进行能量调节得压缩机,特别就是螺杆压缩机,其在部分负荷下得能效比要低于满负荷时得能效比,特别就是当负荷下降到70%以下时,其能效比下降显著,因此,单机系统得实际运行费用会远高于用满负荷能效比计算得评估值;对于并联系统与SRS(分布式制冷系统)因其就是通过控制压缩机得开停来进行能量调节,因此可确保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每个机头都保持其最高得能效比,系统得实际运行费用会大大降低、 3。系统复杂性比较 氟系统结构紧凑,附件少,机组大部分可以在工厂内完成,系统得质量有充分保证;氨系统由于一直无法找到合适得与氨互溶得润滑油,需要大量得附件保证系统得回油与降低系统温度,导致系统复杂,需要大量现场安装工作,对于系统得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装队伍得素质。氟系统结构紧凑,占地小得特点还使过道布臵或楼顶布臵机组成为可能。 4。自动化程度 SRS控制系统,根据热负荷来控制机组中压缩机得开停,从而实现对库温得控制。我们可以在集中控制屏上设定库温上下限,这个温差可以设得很小,对库内食品储藏期间得品质非常有利。而国内氨系统对库温得控制一般为全手动控制,根据人员对库温得观察,来确定开启或停止压缩机开机台数。因为全部为人员手动操作,这就需要依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