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前沿进展复习题

生命科学前沿进展复习题
生命科学前沿进展复习题

靳全文老师(2题)

1、Sister chromatids separate early in cohesion mutants有哪些实验支持这一结论?

以apc(后期启动复合体)缺陷突变的芽殖酵母为原料,利用化学诱变或同源重组获得cohesion—apc双突变株。诱变的酵母可能因为cohesion的丢失而使得分裂时染色体集中到一侧的细胞中,酵母中含有的一种可复制微小染色体同样也会在某个子细胞中丢失,由于其上的指示基因SUP11一并丢失而使这部分酵母呈现红色,变异筛选很容易进行。然后以筛选到的酵母为材料,与对照组(呈现白色)同时培养并使用双色原位杂交进行染色体行为跟踪。双色杂交的细胞在染色单体分离时将出现两个荧光信号,所以一段时间后检测双信号细胞的个体数就可以说明染色单体分离的情况。而且已知apc 单突变株是不能进行染色单体分离的(这应该归功于长期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研究)。结果是大部分双突变组的细胞都得到了双信号,而对照组只有很少可以得到(这部分可能是没有筛选到的cohesion突变株)。这就提供了cohesion突变体姐妹染色单体过早分离的实验证据。

2、你认为在目前Cohesion Ring模型中还存在哪些缺陷?

Cohesion Ring模型认为组成Cohesion的六个亚基其中有四个是紧密结合的,分别是scc1、scc3、smc1、smc3,另外两个为松散连接,为scc2和eco1。根据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分子间结合方式是smc1、3利用Hinge结构域连接,再用各自的Head 结构域结合scc1,其中就构成了一个环的结构,scc1再结合scc3,环的空间足够DNA 大小的分子穿过。由融合蛋白技术研究,认识到Cohesion通过Hinge结构域的识别和开闭,结合到DNA上,将姐妹染色单体束缚在其间。

但这个模型还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模型是由芽殖酵母等少数模式生物研究提出的,虽然亚基的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生物间有比较好的同源性,但这不能说明Cohesion的模式是单一的,而且由于植物同步原生质体难以获得,在植物中尚无研究成果,目前不能对这个模型的普适性下定论。其次,Cohesion Ring模型能比较好的解释染色单体间行为,但无法很好解释染色体间行为,比如减数分裂中出现的交叉互换现象,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时Cohesion必然断裂,但这一过程的机制是什么?第三,Cohesion在着丝点处紧密堆积,Cohesion环与纺锤丝、着丝粒等的位置关系无法清楚的解释。此外,目前研究较多的环模型是scc1、smc1、smc3这三个蛋白构成的,而在模型中其他几个蛋白的作用没有明确地指出。

纪志梁老师(4题)

1.Types of Bio-Chips?

信息生物芯片:1、基因芯片a.cDNA芯片b.寡核苷酸芯片2、蛋白芯片

功能生物芯片:1、微流体芯片2、芯片实验室

2.The applications of Bio-chips in life/medical sciences?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of : H & E, HC, ISH,

●In situhybridization

●Fluorescent in situhybridization (FISH)

●In situPCR

●RNA or DNA expression analysis

●TUNEL assay for apoptosis

●Morph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ny Patient Tissues

3.Methods for Bio-Chips Data analysis

Clustering Algorithms(聚类运算):Hierarchical clustering;k-means clustering;Self-organizing maps;Bi-clustering

WADP(加权平均差异对): Weighted average discrepancy pairs

Hypothesis Testing Approach(假设检验法)

Classifiers(分类器):Tree Classifiers;Neural networks;Linear classifiers(分类树、神经网络、线性分类法)

1.What is genomes, genomics, functional genomics, structural genomics?

Genomes:一个细胞中的全部基因序列及其间隔序列统称为genomes(基因组)。

All the DNA contained in an organism or a cell, which includes both the chromosomes within the nucleus and the DNA in mitochondria

Genomics 基因组学:Investigations into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very large numbers of genes, undertaken in a simultaneous fashion.

Structural Genomics-the effort to determine 3D structures of proteins from experimentation and computer analysis

Functional Genomics–determine the function of genes by determining their role in a model organism.

2.What is importance of decoding genomes?

Importance of Decoding Genomes:

1.“All human disease is genetic in origin”(Paul Berg)

2.“What we need to do now is to find those genes”(Jam es Watson)

Genes related to key diseases, e.g. heart diseases;Currently no

cure,e.g.cancer;Genetically test

3. Genetic Disease Predisposition

Over 4,000 known genetic disorders

Genetic malfunctions play a role in disease

4. New drug development

DNA information for natural pharmaceuticals

Example: plasminogenactivator, interferon, and erythropoietin

5.Classification (taxonomy)

3.How Bioinformatics help the decoding of genomes?

Bioinformatics vs. Genomics

1.Improve content and utility of databases.

2.Tools for data generation, capture(表达、刻画、描述), and annotation(注解,注释,注记,批注).

3.Tools and databases for comprehensive functional studies.

4.Tools for representing and analyzing sequence similarity and variation.

5.Exportable software that can be widely shared.

4.List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genome researc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Genome Research

Molecular medicine;Energy 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Risk assessment;Bioarchaeology, anthropology, evolution, and human migration ;DNA forensics (identification);Agriculture, livestock breeding, and bioprocessing

王文卿老师(4题)

1、红树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对这一环境它的适应机制是怎样的?

红树植物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海岸潮间带,这一生境有高盐、潮汐、强风等不利生存的条件,而且土壤有高盐、高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H2S含量、低含氧量、低pH值的特点。

红树植物进化出了适应这一环境条件的多种机制,首先,发展出了各式呼吸根和支柱根;其次,具有多种旱生结构特征,如叶片较小、肉汁化、有厚角质层或腊质、气孔下陷;还发展出了各种抗盐机制,如盐腺、根系拒盐、高单宁含量、高渗透压;而且很多具有胎生现象,胚轴富含营养,可以漂浮;等等。

2、什么是植物胎生现象?为什么说胎生现象对红树植物适应潮间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有花植物的胎生现象(vivipary)是指种子成熟后不经过休眠或只有短暂休眠直接在母体上萌发的现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红树植物。

红树科中只有四个属有明显的胎生现象,生长在淡水环境的种类是没有的,而其胚轴在生长期中含盐量大大低于母枝,说明胎生现象有利于幼体避开高盐环境。同时有些胚轴的密度变化使其可以长期漂浮,这与适应潮间带水淹条件有关。应该说,胎生现象

不仅与耐盐有关,也不仅与耐水淹有关,是对潮间带生境的综合适应。

胚轴携带有大量能量,为幼体提供了一段时间内抵抗外来胁迫所需抗性的物质基础。对于幼体能否生存,这个界限就相当于一个“门槛”,潮间带生境的恶劣程度决定“门槛”的高低,而胎生胚轴所携带的能量和营养的多少决定其跨“门槛”的能力。3、在植物胎生现象的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

在研究策略上,缺乏与非胎生植物的比较研究;在对胎生的认识上,简单地以胎生与非胎生来区别红树植物的繁殖方式,实际上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胎生程度”的概念,但没有被大量使用;在研究着眼点上,没有把繁殖体在母体上的发育过程与繁殖体落地后在潮间带滩涂的行为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解释胎生的适应意义时,没有将遗传及系统演化的研究成果与生理和生态等方面相结合。

4、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分析通过转移单个或少数基因改变植物性状(抗盐、抗旱等)的优缺点。

从导入单一基因入手改变植物性状,是一种单一因子的考虑方法,在后基因组时代,已知基因组和相关基因的前提下,理论上可以通过改变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使表达产物改变(比如获得植物抗盐、抗旱所需的次生代谢产物),这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方法,目的性强,不必像突变筛选那样广种薄收。但是世上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植物,即使是人造的品种,对非生物生态因子而言,一种植物在获得或增强某一适应能力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另一适应能力的减弱或消失,这是面对逆境情况下植物体内有限资源的平衡分配问题,同时部分适应性之间存在相通性(抗旱与抗盐)。引入能量平衡的研究理念,注意植物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从多因子、多基因考虑问题是必然趋势。

郑文教老师(5题)

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法律定义)和原则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逝世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和提出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客观、公开、公正;二是综合考虑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三是在考虑环境影响时要兼顾各种环境要素和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四是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敏感区”主要是指哪些区域?

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环境敏感区”包括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红树林等)、社会关注区(如人口密集区、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两类:一、建设项目;二、开发利用规划: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B、区域流域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C、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4、目前对我国典型生态系统(如淡水、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影响的主要因素?

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流水生态系统和静水生态系统,是目前受到强烈干扰和发生剧烈变

化的生态系统。河流筑坝、建闸、饮水;输入污染物;过度捕捞、引入外来物种、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或繁殖地。

海洋生态系统:沿岸带和外还带。从全局讲: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无所不在的化学污染。从局部讲:输入污染物、破坏海岸带生境、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荒漠生态系统:由于人类开发影响正处于剧烈变化中。流域截流工程、剥夺自然生态用水、高山地带破坏森林和水源林、过度放牧和樵采、不断缩小野生生物生境。

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压力。超载放牧、草原农垦、捕猎草原生物资源、草原开发矿业或交通、过度采集或掠夺性开发财源生物资源。

森林生态系统:陆地上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最高。人类为获得木材、薪材而砍伐森林,未获得耕地二毁坏森林,导致森林面积日趋减少,环境服务功能降低,自然灾害频繁。

5、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任务主要指哪几方面,并举一个方面的例子说明?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建立保护区域的简单问题,而是应该从多方面考虑的,其基本任务包括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存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特殊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性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保护生存性资源,防止生态系统退化。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例,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世界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被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巨大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是人类群体得以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避免影响濒危物种及其栖息繁殖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多样性;

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破坏行为。

6、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应重点关注内涵,并举一例说明?

●地域分布的连续性--防止“岛屿化”,保持生态系统分布地域的连续性,是使许多动物得

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的重要因素,维持物种多样性,是使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

保持平衡的重要条件。

●生物组成的协调性---生物与生物“相生相克”,植物之间、动物之间以及动植物之间,在长

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保持着生态的平衡。

●环境条件的匹配性――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动对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因子影响最多

的主要活是水、土壤及其营养物质。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20分)有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数30根、管长 3 m、管径由25×2.5 mm,为单管程。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 饱和蒸汽,从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 走管外,其流量为250 kg/h,其冷凝潜热为356 kJ/kg,液体CS2的比热为 1.05 kJ /(kg·℃ );水走管内与CS2成总体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和30℃。已知CS2 冷凝和冷却时传热系数(以外表面积为基准)分别为K1= 232.6和K2= l16.8 W/(m2·℃),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 1.解:CS2冷凝的热负荷:Q冷凝=250×356=89000kJ/h=24.72 KW CS2冷却的热负荷:Q 冷凝=250×1.05×(46-10)=9450kJ/h =2.6 KW 总热负荷Q 为:Q=24.7+2.63=27.3 KW 冷却水用量q m2 为:q m2=27.3 =0.261kg/s=940kg/h 4.187×(30-5) 设冷却水进入冷却段的温度为t k,则有:0.261×4.187×(t k- 5)=2.6KW 解之得:t k=7.38℃,则:(5 分) 冷凝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 m=(46-30)-(46-7.38) =25.67℃ ln46 -30 46-7.38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凝=24.7/232.6×10-3×25.67= 4.14m2,(5 分) 冷却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m=(46-7.38)-(10-5)= 16.45℃ ln 46-7.38 (5 分)10-5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却= 2.6/116.8×10-3×16.45= 1.35m2, 冷凝、冷却共需传热面积:Σ A i=4.14+ 1.35=5.49m2, 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为:A0=30×3.14×0.025×3=7.065>ΣA i ,所以适宜使用。(5分) 2.(20 分)某列管换热器由多根Φ 25×2.5mm的钢管组成,将流量为15×103kg/h 由20℃加热到55℃, 苯在管中的流速为0.5m/s ,加热剂为130℃的饱和水蒸汽在管外冷凝,其汽化潜热为2178kJ/kg ,苯的比热容cp为1.76 kJ/kg ·K,密度ρ 为858kg/m3,粘度μ为0.52 ×10-3Pa·s,导热系数λ为0.148 W/m·K,热损失、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均忽略不计,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为10×104 W/m2·K。试求: (1)水蒸汽用量(kg/h );(4分) (2)总传热系数K(以管外表面积为准);(7 分) (3)换热器所需管子根数n及单根管子长度L。(9 分)

基础生命科学尔雅答案2019

学习生命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能源开发的是(C)。 A、藻类加工成柴油燃料 B、用麻风树的种子生产燃料 C、开采煤矿 D、作为药用资源使用 2 (B)试图跨越物理世界和生命世界的鸿沟,创作了《生命是什么》。 A、贝塔?朗菲 B、薛定谔 C、牛顿 D、维纳 3 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首要解决的是(A)。

A、粮食问题 B、医疗问题 C、资源问题 D、计划生育 4 1995年,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专业的限选课和必修课程。(√)5 英国工业化后,乡村的白色蛾子变成了黑色,这说明环境污染伤害生物。(×) 现代生命科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1 在下列运动形式中,哪种最简单?(D) A、物理运动 B、化学运动 C、生命运动

D、机械运动 2 盘点2003年中国感染传染病,(C)是死亡之首。 A、乙肝病毒 B、SARS病毒 C、狂犬病病毒 D、艾滋病 3 生命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为(B)。 A、创造生物学 B、实验生物学 C、现代生物学 D、描述生物学 4

因为蜡烛和岩石只能新陈代谢而不具备生命的其它特征,所以蜡烛燃烧、岩石风化不属于生命现象。(√) 5 就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而言,艾滋病毒要比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厉害得多。(×) 生物体中的常量元素 1 为满足身体需要,老年人每天要补充多少钙离子?(C) A、800毫克 B、1000毫克 C、1200毫克 D、600毫克 2 在地球上,(B)元素的含量最丰富。 A、氢

B、氧 C、氮 D、碳 3 下面人体中的元素不属于常量元素的是(ACD)。 A、锰 B、钾 C、铜 D、锂 4 因为钙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所以补钙多多益善。(×) 5 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及降血钙素影响与制约着人体中的钙离子。(√)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1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标准答案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五界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病毒: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酸芯子为DNA或RNA分子。不是真正的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分为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病毒两大类 类病毒:是一类仅由裸露的RNA组成的颗粒,类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单链环状或线性RNA分子。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就叫“遗传漂变”。 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种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生物发生律: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1866年德国人海克尔(E. Haeckel)在《普通形态学》中提出“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系统树:根据古生物学、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按亲缘关系将所有的生物门类排列成一个树形图。 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含两个单链RNA分子侵染哺乳动物的T细胞和其他杀伤细胞,使寄主的免疫能力丧失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 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细胞学说: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自身既有生命,又能与其他细胞协调结合构成生命整体,按照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生命进程。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 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 区的TATA、-35 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 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 溴-4-氯-3- 吲哚-β-D- 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 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 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 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8.Klenow 酶:DNA聚合酶I 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 全酶中去除了5' →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 多聚dC 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DNA 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RNA 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 的启动子S2 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填空题 I. (3分)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 _粒子所受合力的 代数和为零_。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24/ Rep_. 2― 勺、连续的同种流体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 3. 水在内径为? 105mmX25mm 只管内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005mPa*s ,密度 为1000kg*m3,流速为1m/s ,贝U Re=99502流动类型为湍流。 4.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 的2—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1/4倍. 5. 求取对流传热系数常采用 因次分析法,将众多影响因素组合成若干无因次 数群,再通过实验确定各特征数 数之间的关系,即得到各种条件下的 关联 式。 6. 化工生产中加热和冷却的换热方法有_直接换热_,间壁换热和蓄热换热. 7.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饱和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K 接近空气侧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8. 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将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 ⑴(2)若p > pe 或Ce > C 则属于吸收过程 9. 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丽口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平衡关系 ,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 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 _自由水分首先除 去的水分为非结合水分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 平衡水分。 II. ,当20E 的水(p =998.2kg/m3,卩=1.005厘泊)在内径为100mm 勺光滑管内流 动时,若流速为1.0m/s 时,其雷诺准数Re 为9.93 x 105;直管摩擦阻力系数入为 0.0178._ 12. 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流体具有粘性 13. 计算管道流体局部阻力的方法有:当量长度法;阻力系数法;,其相应的阻力计 14. 过滤是一种分离悬浮在 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微粒 的操作。 15. 进行换热的两流体,若a 1》a 2时,要提高K 值,应设法提高a 2; 当a 1 "a 2时,要提高K 值,应使 a 1a 2同时提高 。 16. 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 0.023 Re 0.8 Pr 0.4.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 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 d 数a =2.61(kw/ (nt K ).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 为1.2m/s 时,此时传热系数a =3.81(kw/ ( nV K ). 17. 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提高 K 值.而要提高K 值则应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提高 给热系数较小一侧的给热系数. 18. 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 (增大,减小,不变) 19. 双膜理论认为,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界面两侧的气膜和液膜 之中。 20. 对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大于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小于湿球温度。 算公式为h f 2 l e U d 2g ;,h f 2g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生命新陈代谢基因组生物多样性 二、判断题 1、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2、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三、单项选择题 正确的生物结构层次是() 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B.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C.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 D. 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四、问答题 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蛋白质变性结构域碳骨架糖类 二、判断题 1、肌糖原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源。() 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三、单项选择题 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 A. 一个己糖分子 B. 一个戊糖分子 C. 一个磷酸 D. 一个含氮碱基 2、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 A.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B.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C.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 3、蛋白质变性中不受影响的是()。 A、蛋白质一级结构 B、蛋白质二级结构 C、蛋白质三级结构 D、蛋白质四级结构

4、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四、问答题 叙述提取DNA的常规操作及原理 第3章 一、名词解释 去分化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膜系统染色质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检验点 二、判断题 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 2、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也相应增大。() 3、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幼体发育过程中。() 4、生物体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各种连接的,它们对细胞的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 三、单项选择题 1、细胞膜不具有()的特征。 A. 流动性 B. 两侧不对称性 C. 分相现象 D. 不通透性 2、下列()细胞周期时相组成是准确的。 A.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G1- S- G2-M C.G1- G2 - S - M D.M- G1-S -G2 3、下面()不是有丝分裂前期的特征。 A. 核膜裂解 B. 染色质凝集 C. 核仁消失 D. 胞质收缩环形成 4、细胞膜不具有()的特征。 A. 流动性 B. 两侧不对称性 C. 分相现象 D. 不通透性 5、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A. 端粒 B. 核小体 C. 染色质纤维 D. 着丝粒 6、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7、生物体细胞种类的增加通过( )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去分化 C. 减数分裂 D.细胞分化

分子生物学试题

分子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 为多顺反子。 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8、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11、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3、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14、蛋白磷酸酶:是具有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 15、基因工程:有目的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为的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 16、载体:能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 分子。 17、转化: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的过程。 18、感染:以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在体外经过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扩增。 19、转导:指以噬菌体为载体,在细菌之间转移DNA的过程,有时也指在真核细胞之间通过逆转录病毒转移和获得细胞DNA的过程。 20、转染:指病毒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21、 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 22、 DNA复性: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 双螺旋结构。 23、退火:指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摸板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如果答案过长自己总结一下) 一、问答题 1.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成成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2.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繁殖的过程。 附着:是病毒与寄主之间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病毒外部的蛋白能与寄主表面的特殊好受体结合;侵入:先与细胞壁特异性结合,释放溶菌酶溶解细胞壁成一个小孔,将DNA 注进细胞内.有的噬菌体壳体也可以进入细菌;复制:侵染开始后,细菌的DNA合成停止,几分钟后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中止.噬菌体以本身DNA为模板,有寄主RNA聚合酶催化,复制形成噬菌体mRNA,翻译而形成噬菌体所需酶类,

可以修饰寄主RNA聚合酶, 被修饰过的RNA聚合酶能进一步转录噬菌体的基因;装配:噬菌体与壳体蛋白质装配为成熟,有侵染力的噬菌体颗粒;释放:释放时能产生两种蛋白质,一是破坏细胞质膜的噬菌体编码蛋白质,另一是噬菌体溶菌酶.前着破坏细胞膜,后者破坏细胞壁,然后寄主细胞破裂,病毒突然爆发式释放出来。 3.微生物有哪些与动植物不同的特点? 微生物是一大群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不可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的生物,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 主要的区别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是因为微生物肉眼不能观察 4.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a.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近来也包括生物的景观多样性。 b.体现在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I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3分)题号1155 第1章知识点400 难度容易 当20℃的甘油(ρ=1261kg.m,μ=1499厘泊),在内径为100mm的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2.0m.s时,雷诺数Re为_______,流体的流动型态为______。 ***答案*** 168.2 层流 2.(2分)题号2038 第2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往复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组成。 ***答案*** 膨胀、吸气、压缩、排气 3.(2分)题号4060 第4章知识点200 难度容易 对流传热膜系数α工程制单位为_____________,SI制单位为_________。 ***答案*** kCal.h.K.m; W/(Km) 二、选择题: 1.(2分)题号1202 第1章知识点400 难度容易 园管的摩擦系数λ=64/Re公式的适用范围是()。 A. 滞流 B. 过渡流 C. 湍流 ***答案*** A 2.(2分)题号2121 第2章知识点500 难度容易 通常所说的离心通风机的风压是指() A. 静风压 B. 动风压 C. 全风压 ***答案*** C 3.(2分)题号4147 第4章知识点400 难度中等 为了提高列管换热器管内流体的α值,可在器内设置()。 A. 分程隔板 B. 折流接板 C. 多壳程 ***答案*** A 三、判断题: 1.(2分)题号3058 第3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要使固体颗粒在沉降器内从流体中分离出来,颗粒沉降所需要的时间必须大于颗粒在器内的停留时间。() ***答案*** × 四、问答题: 1.(8分)题号3079 第3章知识点300 难度容易 试分析提高过滤速率的因素? ***答案*** 过滤速率为dv/Adθ=△P/rμL推动力/阻力提高过滤速率的方法有: (1)提高推动力△P,即增加液柱压力;增大悬浮液上面压力;在过滤介质下面抽真空。

2020年整理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 复习提纲(精华版).doc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1、【填空题】生命的本质特征 ①新陈代谢 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②生长、发育和繁殖 生物经历了从小到大过程,表现细胞数量增加 ③遗传、变异与适应 ④应激性和适应性 3、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 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疾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4、【简答题】生物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①前生物学时期 ②描述生物学阶段 ③实验生物学阶段 ④创造生物学阶段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组成生命元素分为几大类? ①基本元素 ②微量元素 ③偶然存在的元素: 3、【填空题】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4、糖的分类 单糖、寡糖、多糖组成。 5、【判断题】磷脂类结构和作用? ?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 ?有极性的头部和两条疏水的尾部 7、简述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①一级结构: ②二级结构:肽链的主链在空间的走向 α-螺旋 β-折叠 β-转角

③三级结构: ④四级结构: 9、【填空题】核酸的分类和构成的基本单位? 构成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分为 ?脱氧核糖核酸,DNA含G.A.C.T四种碱基和脱氧核糖 ?核糖核酸,RNA含G.A.C.U四种碱基和核糖 12 、【判断改错题】几种重要维生素缺乏症? VA:夜盲症; VB:脚气病 VC:坏血病 VD:佝偻病 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章细胞与克隆技术 1、【判断改错题】细胞的发现者有哪些?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软木切片死的细胞壁,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胡克用高倍显微镜看到了血细胞、池塘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精子,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活细胞。 3细胞分类? ①原核细胞②真核细胞 6、细胞结构包括哪些?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7、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 ?细胞壁 ?叶绿体 ?大液泡 ?胞间连丝 8 、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 线粒体(功能:能量转换,细胞复制,生存)“人体的动力工厂” 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修饰、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9、【填空题】哪些细胞器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自己有DNA)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导论 历年试题 修订版

生导07期末考题) 名词解释: 化学渗透学说 细胞全能性 半变态 半保留复制 双受精 限制性内切酶 阈刺激的全或无定理 伴性遗传 简答题: 连线:植物动物种类和代表生物 生命的特征 图表说明五界学说,列表比较五大分类系统的特点以及其代表生物 达尔文进化论内容与主要证据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 yc08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名词解释一共十个其实还蛮简单,ppt上都有的貌似回忆不全了,求强人补全 选择,比较难的一个是光呼吸的底物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内脏机能的重要调控中枢是什么 判断,原核生物是否都只能进行无性繁殖,还有一个细胞分裂的M期和S期分别代表什么期被我弄反了 连线,难度在于水稻和苹果哪个是单子叶哪个是双子叶植物 05 1免疫与免疫应答 2卡尔文循环 3突触与神经元 4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5生态系统和生态演替 2008年06月25日 名词解释:(5*3) 氧化磷酸化 减数分裂 全或无定理

全能干细胞 双受精 问答:(5*5) 三种RNA在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 种群的特征及具体举例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题中两个哪个是人的DNA,哪个是病毒的单链DNA,并说明理由 影响微管和微丝的毒素对细胞分裂分别有什么影响 06生导题 第一大题是名词解释,3*10 中心法则,种群,移码突变,静电位和动作电位,完全变态,生物多样性,能障,流动膜蛋白结构 第二大题是选择题,2#17 反正书后练习看下,提纲背背就可以了 第三大题是问答题,4+8*4 1.配对,就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和它们作用等的配对 2.简述磷酸化降解和无氧降解的区别 3.举出3种以上动物王国决定性别的机制 4.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哪些内容,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有什么区别? 5.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分裂以及意义 07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选择(1*40)不难。例如: DNA中如果有30%是T,则() A有70%的嘌呤,B有30%的胞嘧啶,C有30%的腺嘌呤,D有20%的尿嘧啶(差不多这个意思) 判断(1*20)不难。例如: 类病毒是只有蛋白质没有RNA。 也有偏一点的: 天花是由病毒引起的。 名词解释(3*5)答准不容易 同义突变和无义突变 同源染色体 中心法则 双名法 生态多样性 问答(5*5) 酶催化的特点

八年级生命科学试卷

八年级生命科学试卷 (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学号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2%×20) 1构成人体得基本结构单位就是……………………………………………………………()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2.胃壁横切结构中属于结缔组织得就是……………………………………………………() A.黏膜 B.黏膜下层 C.肌层 D.外膜 3.关于人体结构层次得排列中,正确得顺序就是…………………………………………() A.组织一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组织一细胞一系统—器官一人体 C.细胞一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一系统一器官—人体 4.将体腔分为胸腔与腹盆腔得就是…………………………………………………………() A.心脏 B.肺 C.膈 D.肝 5.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A.气体在血液中得运输 B.肺泡与血液间得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得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得气体交换 6.关于内环境组成得正确叙述就是…………………………………………………………() A.内环境主要由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与组织液组成 C.内环境主要由血浆与唾液组成 D.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与唾液组成 7.测量人体一天内体温变化规律得实验中,下列描述正确得就是………………………( ) A.一天内体温上下波动在3℃内 B.体温始终保持在37℃ C.一天内最高体温出现在清晨5时 D.一天内最高体温出现在午后 8.在测量人体心率得实验中,一位健康得学生平静状态心率就是83次/分。经过一分钟下蹲30次得运动之后安静休息10分钟,这时候心率为…………………………………() A.82次/分 B.96次/分 C.106次/分 D.115次/分 9.下列属于同一相对性状得就是……………………………………………………………() A.单眼皮与双眼皮 B.双眼皮与大眼睛 C.高个子与胖子 D.黄皮肤与蓝眼睛 10.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得遗传学依据就是……………………………………() A.近亲结婚者后代一定患遗传病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1、 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 数值 ________ 。 A. 与光滑管一样 B. 只取决于Re C.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与粗糙度无关 2、 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_____ 。 A. 停泵,向泵内灌液 B.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D. 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3、 液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其流动方向是 ________ 。 A. 从位能大的截面流向位能小的截面; B. 从静压能大的截面流向静压能小的截面; C. 从动能大的截面流向动能小的截面; D. 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 K 值的措施 B. 提高大的值; D.提高大的值,同时降低小的值。 5、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 _____ 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 提高蒸汽速度; B.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D.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 都提高。 6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 \ A. 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沉降面 积; C. 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 沉降面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7、 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予( )液体的有效能量。 A. 1kg B. 1N C. 1m 8、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表示 __________ 。 A. 粘滞力与重力之比; B.重力与惯性力之比; C.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D.压力与粘滞力之比。 4、冷热两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是 _____ 。 A.提高小的值; C.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

9、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的一层隔热材料的表面应该 是_________ 。 A. 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B.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2018尔雅通识基础生命科学期末答案

【单选题】()试图跨越物理世界和生命世界的鸿沟,创作了《生命是什么》。 ?A、贝塔·朗菲 ?B、薛定谔 ?C、牛顿 ?D、维纳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 2 【单选题】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首要解决的是()。 ?A、粮食问题 ?B、医疗问题 ?C、资源问题 ?D、计划生育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能源开发的是()。 ?A、藻类加工成柴油燃料 ?B、用麻风树的种子生产燃料 ?C、开采煤矿 ?D、作为药用资源使用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1995年,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专业的限选课和必修课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单选题】在下列运动形式中,哪种最简单?() ?A、物理运动 ?B、化学运动 ?C、生命运动 ?D、机械运动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盘点2003年中国感染传染病,()是死亡之首。 ?A、乙肝病毒 ?B、SARS病毒 ?C、狂犬病病毒 ?D、艾滋病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生命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为()。 ?A、创造生物学 ?B、实验生物学 ?C、现代生物学 ?D、描述生物学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就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而言,艾滋病毒要比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厉害得多。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单选题】为满足身体需要,老年人每天要补充多少钙离子?() ?A、800毫克 ?B、1000毫克 ?C、1200毫克 ?D、600毫克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在地球上,()元素的含量最丰富。 ?A、氢 ?B、氧 ?C、氮 ?D、碳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水对生命有何重要意义? 二、维生素对动物有何重要意义? 三、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请简述其意义。

四、谈谈你对基因工程的认识。 五、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

六、什么是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自动免疫? 人工免疫是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体的抗病能力。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细胞制剂,以及结核菌素、诊断血清、诊断菌液等诊断制剂,我们统称为生物制品。人工免疫分主动和被动两类。 生物制品有用于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两类。一般来说,自动免疫专用于预防疾病,接种的物质是抗原,免疫作用出现,即形成免疫力的时间较慢,但免疫力维持的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被动免疫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应急的预防,接种的物质是抗体,免疫作用可以在接种后立即出现,但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数周至数月)。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 疫苗有多种类型。死疫苗是选用能够引起较强免疫反应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杀死而制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死疫苗的优点是易于保存,在4℃时可以保存1年左右。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后局部和全身副反应较大,且常需接种多次。 活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很小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叫活疫苗。活疫苗的毒力低弱,不会引起人类生病。例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类毒素疫苗是用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把细菌毒素的毒性消除,但仍旧保留抗原作用的生物制品。例如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现在已经可以把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综合在一起,打一针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我们把这类疫苗叫做多联疫苗。近来开发出一些新类型疫苗。它们是: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 如果宿主已受到感染,采用人工主动免疫便为时过晚,此时应该进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注射细胞因子等细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生命科学试题(有答案)

松江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中生命科学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2016.12 考生注意: 1.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黑色水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综合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生鱼片味道鲜美,但多吃易感染华支睾吸虫病。据此推测该病的传播方式是 A.空气传播B.接触传播C.媒介物传播D.病媒传播 2.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B.都是水溶性物质 C.都含C、H、O、N四种元素D.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物质 3.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4.图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它所反映的酶某一特性以及字母a、b、c最有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专一性、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 C.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D.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5.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划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划一次 6.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推测其主要作用机理是 A.升乳糜微粒,降极低密度脂蛋白B.升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乳糜微粒 C.升低密度脂蛋白,降高密度脂蛋白D.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密度脂蛋白 7.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8.下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些点能表现出生长素抑制生长的生理效应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 试题与答案 北村(奥力体育)复印店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2分)悬浮液属液态非均相物系,其中分散内相是指_____________;分散外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悬浮在静止流体中的固体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沿重力方向作自由沿降时,会受到_____________三个力的作用。当此三个力的______________时,微粒即作匀速沉降运动。此时微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称为____________ 。 3.(2分)自由沉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分)当微粒在介质中作自由沉降时,若粒子沉降的Rep相同时,球形度越大的微粒,介质阻力系数越________ 。球形粒子的球形度为_________ 。 5.(2分)沉降操作是使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微粒,在 _________力或__________力的作用下,沿受力方向发生运动而___________ ,从而与流体分离的过程。 6.(3分)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___________. 7.(2分)降尘宝做成多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3分)气体的净制按操作原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旋风分离器属_________________ 。 9.(2分)过滤是一种分离悬浮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 10.(2分)过滤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将随操作的进行而逐渐__________ 。 11.(2分)悬浮液中加入助滤剂进行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分)过滤阻力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是滤液本身的性质,即其_________;另一方面是滤渣层本身的性质,即_______ 。 13.(2分)板框压滤机每个操作循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组成。 14.(4分)板框压滤机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板按 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排列组成。 1—2—3—2—1—2—3—2—1 15.(3分)某板框压滤机的框的尺寸为:长×宽×厚=810×810×25 mm,若该机有10块框,其过滤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__ m。 16.(4分)板框压滤机采用横穿洗涤滤渣,此时洗穿过____层滤布及____个滤框厚度的滤渣,流经过长度约为过滤终了滤液流动路程的____倍,而供洗液流通的面积又仅为过滤面积的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