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用光之蝴蝶光的几种变化及延伸

人像摄影用光之蝴蝶光的几种变化及延伸
人像摄影用光之蝴蝶光的几种变化及延伸

人像摄影用光之蝴蝶光的几种变化及延伸

蝴蝶光属于人像摄影用光中较为经典的布光方法,随着人像摄影的发展蝴蝶光也有了很多的改进与变化,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蝴蝶光的几种变化及其组合延伸。

一、人物不同角度的蝴蝶光变化

传统的蝴蝶光一般是比较适合表现人物的正面形象,在现代的拍摄中蝴蝶光随着人物的面部角度不同那么我们的使用也要相应的进行变化与延伸。

1、正常角度

人物的正面形象是非常适合蝴蝶光效果的,对人物的五官立体结构都有很好的表现。

光位图1光位图2

如图1、光位图1较为经典的蝴蝶光效果,适合古典画意的主题。并且使人物的脸颊变得消瘦,立体感强,尤其对人物的五官刻画更加精致。这样的正面布光适合拍摄人物的特写、突出神态,注意画面的对称处理以及对暗部的控制。

图2、光位图2也是正面角度的蝴蝶用光,这里大家要注意这个蝴蝶光已经有了变化,蝴蝶的投影得到了延长。这主要是因为人物的表情发生了变化,笑容拉短了人中的距离,这样蝴蝶光的光影得到了延长,那么这时候一定要给暗部进行补光否则投影延长并过重会产生脏或破坏人物形象。

2、根据角度延伸

在很多情况下的拍摄我们并不是都拍人物的正面形象,那么在人物脸部的角度有相对变化时,蝴蝶光也会有相对的延伸用法。

如图3、光位图3当人物的面部是四分之三角度时,我们的蝴蝶光可以延伸变换为环形光。环形光也可以理解为是蝴蝶光的变异。人物鼻子下面的投影发生投射变化转向,在鼻翼处形成一个环形投影,这样使人物的鼻子变得更加坚挺、立体。

光位图3

3、特殊角度

拍摄中随着人物整体姿态的变化和拍摄角度的不同,很多特殊动作产生的角度不同那么很多摄影师可能会认为蝴蝶光就不能使用了或者不适合,实际上我们通过灵活的变通依然可以使用蝴蝶光来进行拍摄。

光位图4

光位图5

如图4、光位图4,图5、光位图5当人物的美姿动作是躺姿或趴姿时那么蝴蝶光应该怎么打,我想主要是要在光位上进行灵活变化。这时我们基本上要使用低灯位来照明,根据人物的面部朝向调整照明角度使蝴蝶光得到正常的体现,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让助理手持主光来进行变化角度照明,这样会更加灵活和方便。

光位图6光位

图7

图6、光位图6,图7、光位图7所示是拍摄变换更大的角度和透视,这样的拍摄蝴蝶光从人物的额头方向照明,并且可以很方便的转换为环形光效果。是和摄影师快速抓拍变换光效的要求,打光要做到稳准狠和灵活。

二、怎么样让蝴蝶光更适合背景环境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拍摄人像的背景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用光方案,不同环境蝴蝶光的使用也会有不同的侧重与变化。同时更加需要有其它光线来配合蝴蝶光的照明,来一起完成主体的刻画,如何让蝴蝶光更适合不同的环境下面我以两个环境例子来说明。

1、较暗的环境

较暗的拍摄环境里面光线很弱,现场环境光很少或几乎没有,那么我们在拍摄时要考虑环境的气氛。如果想要突出人物减弱环境对人物的影响那么可以使用大光比的蝴蝶光,主光可以使用较强的硬光源来照明蝴蝶光效,这样更适合人物的明暗变化突出重点如图8、光位图8。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主光的硬光直接照射的话,那么会使人物和大部分环境被照亮,那么没有明暗重点,所以我

们可以使用蜂巢是照明面积变小突出人物面部。另外如果想要更好的体现环境和人物那么在蝴蝶光做主光的基础上加上环境光共同来营造气氛如图9、光位图9、现场图9。

光位图8光位图9

2、空间感较强的背景环境

空间感较强的环境中拍摄蝴蝶光更多的情况下可以模拟顶光的效果,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要增加环境的布光,这样更真实自然,如图10、光位图10、现场图10,为了要保证环境的现场空间感那么景深和光线色温的控制就很关键,所

以选用了光亮较强的色温较低的持续光做主光来塑造出蝴蝶光的效果并且要合

理使用反光板补光,然后分别在远处的环境布上几个持续点光照明环境渲染气氛。当然使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会使画面的气氛更强烈更真实。这样的环境中蝴蝶光可以进行变化延伸使用,如图11、光位图11,就是使用了侧位蝴蝶光,使人物更加立体现场感更好。

光位图10光位图11

三、在影调中蝴蝶光的角色变化

不同的影调对蝴蝶光的要求不一样,影调中蝴蝶光的变化主要在光位和光比上面,控制投影的大小和合理的补光是关键。

1、高调

高调人像中我们的蝴蝶光应该变为小光比+多灯补光,如图12、光位图12,为了达到明亮、干净的高调效果,使用了蝴蝶光做主光避免了高调人像较平立体感较弱的缺点。使用了两盏柔光箱做辅助光提亮暗部。

2、中间调

中间调人像中我们的蝴蝶光应该变为小光比+多灯补光或反光板,如图13、光位图13,蝴蝶光的光位进行了适当的降低变化,这样会产生鼻影较小的小蝴

蝶光光效。使用了多块反光板做辅助光提亮暗部,增加灰调子的层次变化。

3、低调

低调人像中我们的蝴蝶光应该变为大光比、高灯位+反光板,如图14、光位图14,蝴蝶光的光位进行了适当的升高变化,这样会产生鼻影较大、较重光比

较大的蝴蝶光光效。低调的照片暗部并不是死黑一片的,所以注意使用反光板做适当的补光,增加暗部的层次变化。

光位图12光位图13光位图14

人像摄影口诀大全

摄影曝光法则(阳光十六法则) 来自:IMISSYOU(眼睛看见的是幻觉和真实),这个法,据说有争议,对不对先别说,权当了解这么个事儿。 阳光十六阴天八 多云十一日幕四 乌云压顶五点六 雪天落雨同日幕 阳光灿烂直射阳光下 ISO, T(快门), F(光圈) 100, 1/100, 16 100, 1/200, 11 100, 1/400, 8 100, 1/800, 5.6 100, 1/1600, 4

多云天气户外阳光下 ISO, T(快门), F(光圈)100, 1/100, 11 100, 1/200, 8 100, 1/400, 5.6 100, 1/800, 4 100, 1/1600, 2.8

阴天户外天光下 ISO, T(快门), F(光圈)100, 1/100, 8 100, 1/200, 5.6 100, 1/400, 4 100, 1/800, 2.8 100, 1/1600, 2

下雨时或下雨前户外 ISO, T(快门), F(光圈) 100, 1/100, 5.6 100, 1/200, 4 100, 1/400, 2.8 100, 1/800, 2 100, 1/1600, 1.4 快门表:1/100、1/200、1/400、1/800、1/1600、1/3200、1/6400(按一档变化,曝光减一半) 光圈表:1、1.4、2、2.8、4、5.6、8、11、16、22(按一档变化,曝光减一半) 盘算方式就是:当ISO不变时,快门减少一档(即快门速度乘1/2),则光圈增添一档该法则要依据空气污染和时光做调整,以艳阳16为例,在现在的冬天只能在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三点半之间使用,而上午八点半到九点半要用8──11的样子,自行试验了。 1/15──1/30是翻拍电视的安全快门。

人像摄影的基本布光方法解读

人像摄影的基本布光方法 派拉蒙式布光:蝴蝶光 一、柔光 又称“妖艳光”,主光光源在人物的前上方,以45度角照明被摄对象,使其鼻子下方出现一个垂直的阴影(基本位于鼻子与上唇的中间位置),样子有点象展翅停息的蝴蝶。蝴蝶光的应用: (1)鹅蛋脸型的年轻女子头像 (2)可以表现眼睛 (3)可以弥补皮肤上的毛孔瑕疵,皱纹 (4)可以正面拍摄或拍摄3/4面 (5)不太适合男性 我们在布蝴蝶光时,主光光质可以是柔光的。柔光照射面积大、光质柔和、反差小。 蝴蝶光的通常的布光方式是主光源在镜头光轴上方,也就是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由上向下45°方向投射到人物的面部,在鼻子下方形成的阴影似蝴蝶的形状,使人物脸部有一定的层次感。由于光在人物的前上方,往往会导致人物没有眼神光,所以,我们要在人物的下方放置一块反光板,这样既可以给人物补光减少反差增加层次,又可以形成人物的眼神光。

蝴蝶光:主灯前上方向下打,鼻子正下方留下蝴蝶似的阴影蝴蝶光的重点在于灯位的高度与距人物的远近,高低与远近的不同变化会影响鼻子下面的投影的长短和浓淡。 如光位过高并且距人物过近,会导致人物的鼻影过大、过重,容易破坏人物的面部结构并且使人物的脸型过于消瘦。 如光位过低并且距人物过远,导致人物的鼻影基本消失,基本是平光的效果,没有了蝴蝶光的特征,这样就不是影视光的特点了。

注意事项 1、蝴蝶光的运用要注意配合反光板的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唯美的效果。 2、主光光质是柔光时,人物的立体感偏强。 3、主光光质是柔光时,因照射面积大,适合拍摄五官、脸型较标准的人像。 4、由于蝴蝶光的主要特点是在鼻子下方形成阴影,所以对所拍摄人物的鼻型要求较高。 二、硬光 我们在布蝴蝶光时,主光光质上还可以考虑使用硬光的。硬光照射方向性强、光质硬、反差大。 主光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由上向下45°方向照射人物的面部 ,在鼻子下方形成的蝴蝶状的阴影浓重、界限明显。人物脸部反差较大、立体感强。由于主光光质是硬光的,所以一定要注意使用多块反光板进行补光来平衡反差,丰富层次。

浅谈人物采访中用光与构图的拍摄技巧

浅谈人物采访中用光与构图的拍摄技巧 摘要:电视构图的完美,可以反映一个摄影记者基本功的扎实与不足。电视人物采访时主要是抓住人物的神态,以及被摄体与陪体、背景、光线等的合理安排,以及画面中人物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恰到好处。电视采访中人物拍摄的构图与技巧应用使的电视画面具有了艺术的美感。笔者探讨电视采访中人物拍摄的构图、用光方面的技巧。 关键词:人物采访;构图;用光;技巧 一、光线对被摄人物的影响 光线有冷暖、角度、明暗、顺逆的变化,人物在不同的光影中可以刻画不同的心里特征、表现被摄体的造型效果,因此,合理的利用和规避光线,对于拍摄人物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自然光中,光线的色温、角度等都是有机联系与常态变化的,熟悉了解色温与光线角度的变化常识,对于刻画人物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了解了光的规律以后我们还可以合理的加以调整与改变,以便于为我们拍摄利用。 日出与日落时分色温较低,暖色调的色彩可以反映强烈的生活气息,很多带情感类的人物拍摄可以用到此种光线。日出后两小时与日落前两小时,光比合适,非常适合被摄人物的采访。中午顶光,明暗反差强烈,容易在人物面部形成浓重的阴影,不适合人物面部的良好表现,但可以刻画一些反映人物刚毅、阳刚之气。如果采访人物中碰到类似自然光,采取的办法一是规避,寻找合适的场景或遮挡物;二是利用反光板等辅助设备调整光比。前侧光(三角光)是采访人物时

常用的光线,可以刻画人物的立体感。逆光的运用往往是为不表现人物特定形象时的表现手法,在大场景中可以表现画面的纵深。阴天散射光缺乏立体感,但女性人物的拍摄还是可以较好的利用此光线。 在室自然光的人物拍摄时,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房间四周窗户射进来的光线,尽量使人物安排在有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都能满足的光照位置,光比可以利用窗帘的遮挡、被摄体所处光线位置的远近来得以调节,这样拍摄的人物就富有立体感及空间感。 人物的不同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构图、色彩、运动、明暗、形状、动感等来表达,总的来讲,对比、节奏、趣味中心的设置可以根据你在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人物的特点以及节目容来安排设计,这涉及到拍摄者的基本常识及艺术修养。 二、构图对被摄人物的影响 采访被摄人物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被采访人物的性格、爱好、习惯、身高、修养、社会阅历及地位、受教育程度等,了解了被采访者,才能在拍摄时根据容紧扣主题,使人物在电视画面中表现的生动、形象。 在投拍人体的情况中,必须要关注图像的水平状况。许多人在运用摄像机的情况中总是观察云台上的水平仪是否调节至水平状况,实际上在现实的运用环节里,只是观察云台上的水平仪是不行的,也需要使用寻像器进行观察镜头是否确实位于水平方位了,因为水平仪观察的是绝对水平,然而人们的图像里水平是一种相对水平。由于人们并非在投拍海平面,却是在投拍人体,所以被摄人物在镜头里一定要

室内人像摄影技巧

室内人像摄影技巧 艺术照个人写真摄影的用光或者说如何照明,既是一种基本功,又是体现摄影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与调度人物的姿势、安排道具和选择背景相比,用光在人像摄影最终完成的影像上,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为摄影本来就是在用光绘图。因此,摄影师们聚在一起,除了谈钱和相机之外,话题往往是使用何种灯具和如何用光之类的事情。 一提到摄影室的用光,就自然地会说到四大样: 1、主光 主光即决定被摄者照明格局的首选灯光,而其它的灯光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现代影室所用的主光通常是由柔光灯箱发出的。之所以采用柔光灯箱,是因为它发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便于控制。所谓的柔光灯箱,其实就是把一只或数只灯泡放入一个箱体里,通过能使光线散射的柔光箱罩(一般由塑料或纺织品制成)对被摄者照明,箱体越大,灯泡越多,功率越强,照明范围越广。对于一般的影楼来说,口径为一平方米左右的柔光灯箱就能胜任了。其照明的距离和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整,而曝光量的确定就以主光为依据。 2、补光 补光也叫辅助光,顾名思义,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对阴影进行补充照明,使阴影变得浅淡。其实,补光所用的可以是与主光同样的柔光灯箱,通过照明距离或输出功率来调整它与主光的光比。如果补光的曝光比主光少3挡光圈的话,其光比就是1:3,也就是说其结果将得到较深的阴影。如果补光的强度接近主光的话,比方说相差半级光圈的话,那么阴影部分就变得非常浅淡了。为了简便起见,补光的光源可以固定在天花板或墙上,只是通过调整输出功率的方式来控制阴影的深浅。至于怎样才能使补光取得与主光的最佳光比,则只能*反复地试验。 3、背景光 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摄者都与背景拉开一定的距离。由于光源的照明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弱,而背景比被摄者距离光源更远,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被摄者暗许多。如果按被摄者的照明情况曝光的话,则背景就会显得更暗了,结果是被摄者看起来如同融入黑暗的背景之中。如果摄影师不介意这种背景效果的话,当然也就用不着背景光了。但是如果要想把被摄者同背景区别开来的话,则有必要对背景进行单独照明,于是就有了所谓的背景光。然而,背景光的运用要照顾到背景的色彩、距离和照明的角度等等,搞得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因此,需要对背景光进行反复调整才能用得恰到好处。为了均匀地照明一个无缝的背景,有时会需要使用两盏灯 4、头发光 由于人像摄影技术的发展,所谓的头发光已由原来投射到头上的不那么自然的一束聚光,逐渐演变成为一只或多只更加宽广而柔和的灯光,不仅使头发避免成为漆黑一团,而且还能勾画出被摄者的轮廓,因而它又被称为“分离光”。这种用光方法现在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为此目的采用的是小型柔光灯箱或条型灯具。这种头发光还可以采用把一束灯光通过天花板反射的办法来实施,不过要注意控制布光范围,如果照射到鼻子上就不好看了。 上述的四种照明是人像摄影用光的基本方法,这四种方法根据需要可以灵活应用,既可以同时使用4种或两三种,也可以只用主光加上反光板。至于使用自然光在摄影室或在户外从事人像摄影,所用的光源则是现场的自然光以及反光板,当然,也可以采取自然光与灯光相结合的照明方式。 至此,也许所有的用光方法都涉及到了,这些方法可以说也都够用了,这是摄影师们的常规做法。但是,对于人像摄影来说,现有的照明方法所拍出的人像有时仍然让人感到似乎缺点什么,总之,一句话:不够精彩。那么,有何高招能够解决这个微妙的问题呢?办法还

人像摄影用光中三角光的实战

人像摄影用光中三角光的实战 三角光是人像摄影中独特的一种布光效果。它的基本光效是:在人物正脸部分形成一个三角型的光斑;分别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颧骨暗区包围形成。它缘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所画群像油画《夜巡》,画家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故三角光也称“伦勃朗光”。而后摄影家借鉴了这位油画大师的“布光手法”确定了光斑形状但光比和光位,使这种布光运用在人像摄影之中,这里我们就来以拍摄不同风格图片的实例来讲解三角光布光的实战方法。 根据光斑在脸部的位子和脸部对镜头的角度,我们把三角光分为: 1.正三角 我们把三角形光斑平行镜头或靠近镜头这边称为正三角光。这类布光受光面窄,人物面部大部分都在阴影中,立体感强,人物五官得到强烈的凸显与强调,适合矫正脸型拍摄。 图 1 图 2 2.倒三角 我们把三角型光斑远离镜头这边的称为倒三角光。这类三角光人物面部受光大,暗区小。立体感减弱。比较适合五官比例好,但脸型偏瘦的人像拍摄布光。 图 3 以下就以三角光在几种常见风格人像中使用来具体分析三角光的一些使用方法。

三角光在时尚风格人像中的运用 时尚是一段时间内人们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的展示,是一种耀眼的流行,是一种时代的感觉。它倍受时下年青人的喜欢,时尚风格人像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特个性,新颖与创新。三角光的效果刚好是彰显人物五官特点,刻画人物表情及神态,画面细节层次丰富,光影明显。所以三角光是众多时尚风格人像中布光方案之一。 下面就两个写真为例看看三角光这种风格人像中的运用: 例1:单人时尚写真 图4 光位图4

5 光位图5 图4这张六分身图片用光上采用硬光源主光,塑造人物形体及头发质感,辅助灯采用大号柔光箱在较远的距离补足主灯塑型时形成的阴影,体现暗部层次,并刻画出眼神光。 图5这张特写也是采用硬质光源作为主光源,突出了模特迷离眼神,妩媚冷艳状态。利用光源的阴影与人物相呼应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及神秘的氛围。拍摄中模特零乱头发极易在脸上造成阴影,故快门时机就显得特别重要。 例2双人时尚写真 图6 光位图6

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和用光

转载] 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和用光 本站搜索更多关于“照相用柔光灯的制作方法”的内容 布光一般是指在室内或摄影棚内拍摄时的灯光布局,在这样的环境里,灯光是主要照明光源,摄影师依靠灯光的照射把人物清晰地表现出来。 我们常见的室内人像多数情况采用的是平光。平光的特点是可以把人物清晰地、真实的拍摄下来,从画面看人物的主体处在一种柔和、干净的环境里,人物表面没有阴影,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这样的布光通常适合于清纯美丽的女性,当然常见的证件照也使用这样的布光。对于一些有个性的人物或者想增加人物的立体感,则可以采用单灯或者夹光等布灯,为了增加人物与背景的空间感,可以布置背景灯和轮廓 灯,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常用的布灯。 一、平光 平光一般使用两盏灯从主体的前方照射,灯的位置呈45°角,高度与人物的头部相等,为了体现人物皮肤的色彩和细腻,要在闪光灯前面加一个柔光箱或柔光伞,目的是不要让光线过于刺眼。柔和的光线下,人物的面部细节才能充分的展示出来。至于背景部分常见的是白色的,也可以是其它颜色的,这些都取决于背景纸(布、墙体或其它物体的颜色)。 鉴于摄影棚拍摄不需要其它背景衬托,多数情况都是用单色背景。 二、单灯 单灯布光就是用一盏灯为主要光源照射主体,周围形成较暗的阴影。这样的布灯比较适合人物特写尤其是男性人物的刻画。画面会给人刚毅、神秘、突出五官特点的感觉。不过所谓单灯,并不是一定只能用一盏灯,它还要具备一些环境的衬托,比如深色的背景、昏暗的场所,不想表现的服饰等细节等等。单灯一般用一盏主灯放置在主体的正前方,也可以放在45度角位置,灯位可以与主体持平,也可以高于或低于主体,但其结果就截然不同了。持平的结果是人物特点鲜明,或刚毅或平和或幽默。高于主体时,灯光从人物的侧上方照射下来,面部会形成局部阴影,如鼻翼、下颚、耳朵等突出部位或凹陷部位或遮挡部位没与光线的地方就会出现强光照射死角,形成阴影。灯位低于主体时,灯光从面部的下方往上照射,必然形成我们常说的“鬼影”,会有阴险、恐怖的感觉。实际上,所谓的单灯并不是真的只用一盏灯,一定要有辅助设备,比如反光板等,其目的就是适当增加暗 部的亮度,不要让明暗过于分明。

人像摄影美姿大全

人像摄影美姿大全 见到美眉就想拍,是每个色友的本性。对于初学者来说,用光、构图、相机都不是障碍,第一个障碍是让镜头前的美女摆个什么样的POSE,因POSE毁人的不在少数,因POSE而托起明星的也大有人在。 人物摄影不仅仅是操控相机,更是对用光,构图,以及控制模特姿势能力的考验。很多人对手中的相机的使用已经是炉火纯青的“色友”却总觉得拍出的人像照 片不够漂亮。其实问题很简单,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引导好模特调整好情绪,摆出漂亮的姿势。想帮助模特摆出漂亮的姿势,完美的表现模特的肢体语言,做到“形(姿势)、神(眼神、表情)”兼备,为你的作品增添内容、亮点。除了平时多多用心分析那些专业摄影师拍摄的人像照片外,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掌握。情侣、婚纱美姿其实是两个人生活中情感世界某些动作的再现,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真情演绎,没有什么特定的姿势,随意、生活、自然等。只要摄影师善于归纳总结生活中两人世界的某些片段在摄影中运用出来就是情侣、婚纱美姿。 1、美姿的基本变化 (1)、站姿的变化:指两人都站立时的姿态。 (2)、坐姿的变化:只要有一个人是坐的就是坐姿(男坐女站、女坐男站、男女等高坐、男高坐女低坐、女高坐男低坐)。 (3)、卧姿的变化:只要是有一个人处于躺卧姿态就是卧姿(男女单卧、男女同卧)。 注意:在婚纱美姿变化中基本姿势的变化是取得造型大幅度变化的有效方式。2、美姿的方位变化 (1)、两人身体相对时的旋转的变化 (2)、两人身体相背时的旋转的变化 (3)、两人身体同侧时的旋转的变化(女前男后或是男前女后或是在一个平面上) 注意:在方位的变化中只有两人旋转起才有更多的美姿,没有旋转美姿就会枯竭。同时方位的变化要结合基本姿势的变化才形 成人物形体的变化,形体的变化是美姿变化的基础,只是人物的外形变化而已,不是人物表现的关键所在。 3、美姿的视线变化 (1)、两人同看一处的视线(上看、下看、侧看、前看)。 这种视线的特点是:经典、传统、大众化,客人接受度高。在运用时要注意让两人的脸部朝向及视线保持一致。 (2)、两人各看一处(一般两人的视线相反) 这种视线的特点是:时尚、另类、故事性强。拍白纱时少用。 (3)、一人看一处,另一人看对方 这种视线的特点是:温馨、甜蜜、亲切。可多用于拍白纱。 (4)、两人对看的视线 这种视线的特点是;活泼、浪漫、脉脉含情、情真意切。可多用于白纱及活泼类的服装拍摄中。 (5)、让两人闭眼的视线 这种视线的特点是:陶醉、幸福、甜蜜,也多用于白纱的拍摄中。

人像摄影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布光方法 选光 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光的质感及色温都是不一样的。室内的传统影室灯应选择一些输出稳定,光质好,色彩还原准确的品牌。现在许多国产灯具感觉很不错,光质很好,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反映尤其棒。 用光 也就是布光的角度、打光的水平,直接决定影像的质量和效果。不管是单台还是多台,布光应从同一角度进行,否则光线会显得非常零乱,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光,这样一来会破坏整体画面及构图。总而言之,布光是对摄影师要求相对比较高的技术层面。 几种常用的布光方式: 1、大平光 这是传统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一般需要5-6台灯,主灯.、辅灯、地灯、顶灯各一台,背景灯一到两台。然后以被拍摄人物的眼神为测试标准,使所有测试的灯具达到同一数值,这种布光方式使影像光线比较柔和,各处的曝光比较均匀,影像唯美。 典型光位图

实例 作用:去掉眼袋、消除鼻沟阴影,影像唯美。 三角光

典型光位图 实例 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正上方45度向下打,用相机对着眼睛,其余辅助光源、光比控制要比主灯稍弱。这样在鼻台两边面颊部位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状,能使鼻梁挺拔。 作用:使鼻梁挺拔。 阴阳光

典型光位图 实例 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侧面斜上方45度,以鼻粱为界,一面亮,一面暗,此种布光方式更利于刻画人物心情,若主灯位于正上方再调正一点,会在面颊的另一边出现鼻梁的投影,使鼻梁看上去很坚挺,眼神也有力度。

作用:使鼻梁挺拔,眼神出采。 修饰光 典型光位图

实例 光位一般在主灯的对角线位置,主要是对整体影像进行一些光比控制、色彩的变化。灯光要硬一点,使人物与背景脱离,突显出轮廓光。这样既可以丰富画面,也可以突出层次感。而如果没有这个光的话,片子就有点死,人物了无生气。 作用:打亮头发,皮肤线条产生阴影,质感强,人物有立体感。 影楼人像用光 1.选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光的质感及色温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室内的传统影室灯应选择一些输出稳定,光质好,色彩还原准确的品牌。他对现在所使用的灯具感觉很不错,特别是光质很好,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反映非常棒。 2.用光,也就是布光的角度、打光的水平,直接决定影像的质量和效果。不管是单台还是多台,布光应从同一角度进行,否则光线会显得非常零乱,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光,这样会破坏整体画面及构图,总而言之,布光是对摄影师要求相对比较高的技术层面。 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布光方式: 1)大平光,是传统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一般需要5-6台灯,主灯.、辅灯、地灯、顶灯各一台,背景灯一到两台。然后

自然光下的拍摄技巧

自然光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摄影者最好的礼物,利用好自然光可以拍出令人惊探的作品,但是光线也是很有掌握的,今天就针对如何运用好自然光为大家介绍一下,相信会帮到你哦! 晨曦的光线薄雾濛濛的清晨,常常预示着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此时往往有着绝佳的光线条件。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色温会不断变暖,被摄体经过金灿灿的阳光照射,会变成一种令人愉快的暖色调。 晴朗的早晨给摄影者提供了一个光线明亮,但阳光照射的角度却很低的拍摄机会,从而可以拍摄出高反差和色彩饱和的照片。在这种时刻拍摄,如何正确地掌握曝光量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一般来说,测光既不根据强光部分,也不以阴影部分为准,而是取决于所要突出的主体部、分。通常最好是测量强光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平均光。正午的光线正午一般不适宜在室外拍照,尤其是在夏季。如果在正午烈日下拍摄浅色被摄物,炎热的烈日会淹没被摄物的所有层次。此外,正午拍摄,阳光正处在最高点,因而被摄物的阴影很短,几乎没有。 下午的光线以往人们总认为,下午的光线以日落时为最佳,其实这是陈旧的观念,因为在日落前有许多很好的拍摄机会。中午过后,太阳就慢慢地西下了,此时有许多从侧面拍摄各种被摄物的机会,这样拍摄出的照片会有立体感。 当太阳已降得很低时,还可以拍摄逆光照片,被摄者近乎于剪影,而背景则是曝光正确的天空。如果希望背景部分曝光量过度,而主体的曝光正确,则可开大两级光圈。 天黑以后对有些摄影师来说,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上,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消失的时候,才是拍摄的最好时机。此时的天空呈深蓝色,街上华灯初上,景色十分优美。但拍摄动作一定要快,因为这一情景持续的时间很短。拍摄时最好用日光型胶卷平衡色温,它能拍出天空的自然色调,并能映出建筑物和大街上的钨丝灯的暖色光。 薄雾天气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给人以明快和清晰的感觉。但在薄雾情况下拍摄的照片,却能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它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梦幻般的感觉,就像汽车司机在雾天开车—样,眼前白茫茫一片。此时拍摄的照片中,被摄物的层次、亮光和阴影都被涅没了。远雾可以柔和风景照片的背景部分,但同时又能使照片的前景部位显得更为引人注目,从而使前景部位的被摄物同背景明显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画面中的灰白色调部位的颗粒会明显变粗。然而,如不希望出现上述现象,则可使用慢速胶卷和三脚架。 阴沉多云的天气摄影者最为烦恼的是遇上阴沉多云的天气,因为这种天气拍摄出的照片缺乏阴影和反差,光线效果也不好,而且景深一般很浅,被摄物显得非常平淡。如果天空变化较小,可用反差滤光镜以增添黑白照片的拍摄效果。拍摄彩色照片可用渐变滤光镜。曝光量可直接参照测光表读数,因为光线很平,无需用补助光。如果要靠强光和阴影来烘托拍摄效果,千万不要在阴沉多云的情况下拍摄。一般摄影家总认为,强烈的阳光是拍摄时最难对付的光线之一。因为在直射的阳光下摄影,会使照片的画面显得十分刺眼,使明影部位和强光部位产生如同聚光灯照明那样的明显界限。因此,拍出的照片反差很大,色调范围显得很窄,阴影部位和强光部位没有什么其他色调。他们还告诫摄影者千万不要用直射的阳光拍摄人像,因为这种光线会使脸部的缺陷明显地暴露出来;并使被摄者睁不开眼睛,因而造成皮肤起皱等现象。

人像摄影技术入门教程

人像 "对不起,请问可以帮我们照张相吗?"你回过头,一对情侣正在热切的看着你,一款相机伸到了你面前,当然,你无法拒绝这样的请求,伸手接过了相机…… 不知道你有多少次外出时遇到这样的场景,反正我是很多次了。对于摄影者来说,人像是最常遇到的拍摄题材之一,除了本身它非常吸引人外,在生活中也是最常见到的。实际上普通的用户使用相机绝大多数用于拍摄人物。在个人爱好上,有的人可能并不怎么喜欢拍摄人像,觉得不用关心这个问题,然而要完全避免人像拍摄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偶尔要为朋友和家人拍点生活旅游照外,还要应付外出时需要你帮忙拍照的陌生人:想想如果背着一堆器材的你,在热切的盼望下却拍出了极为失败的照片,那是多么丢脸的一件事啊。因此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只要你拥有相机,就应该掌握一点人像摄影的常识。这篇东西试图阐述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帮助大家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点。要注意的是,本文针对的是初学者,希望能帮助避免大多数导致失败的因素,但要真正拍出出色的照片,却要靠大家自己的努力了。 基本要素

基本技术要点 基本的技术包括拍摄时的选择焦距、对焦、曝光等基本操作,这些东西不是成功拍摄人像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在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似乎不必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因为今天的设备已经很先进了。但对初学者来说,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这些方面。 拍摄人像时,主体作为一个活动的、有意识的动体,往往很容易令拍摄者分心,结果导致了对焦不准的情况出现。而许多人等被摄者摆好姿势,匆匆忙忙拿起相机就拍,也常常会导致对焦情况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常犯的毛病是没有留意对焦点,即向哪里对焦的问题。相机通常都是默认在镜头中心点进行对焦的(很多相机会有一个指示点),拍出来的照片画面中这一点的位置最为清晰。如果拍摄的人物在画面中心或景深大的话,问题并不明显,但如果人物不在画面中心或景深小的话(很不幸这恰恰是许多成功的照片的主要因素),人物的清晰度就会有问题了。正确的方法是,拍摄时先对准主体对焦,然后再调整画面拍摄。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往往在画面中占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对焦呢?人像最重要的部分常常是脸部,而眼睛又是脸部器官中最具表现力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对眼镜对焦,以保证眼睛的清晰。当然仅有眼睛清晰也是不够的,必须

摄影自然光、人造光与现场光的用光技巧

摄影自然光、人造光与现场光的用光技巧 段文亚2010年5月 摘要: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光本身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摄影家可以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形式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光是照片产生不同的明亮强度并在照片上通过这三种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彩色照片的被摄体的色彩再现。摄影中最为常用的光有自然光,人造光和现场光。每种光都通过不同的应用形式来表现照片的效果。 关键词: 摄影自然光人造光现场光用光 人们形象的把摄影师的照相机称作“画笔”,那么光线就是他的“彩釉”。当摄影师光来涂抹照片,就像画家挑选他的油彩一样,会仔细地选择所要用的光。由此可见,无论哪方面光对照片的重要性。 一、自然光 光是有多种不同形态的,例如:正午灿烂的阳光下的灼热光;多云天气里天鹅绒般柔软的光;透过树叶间隙闪烁的斑斓的日光;部分灿烂耀眼,而部分被云遮挡的阳光;以及富鹅戏剧性神秘怪异的月光。光就在身边,要真正的观察光,就会发现,光的世界也是多彩的。 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有着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明暗度 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在拍摄时,要准确把握光线的强弱,它关系到,我们是否有必要增加人造光来做辅助。 2.方向 光都是直线传播,因此方向很容易确定,尤其是在只有一个光源的情况下,方向很快就能确认。如果光源很多,甚至光线杂乱时,便很难找到光的方向,甚至完全迷失。 3.色彩 自然光在肉眼下是白色的,事实上却是有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光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电子闪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 在拍摄过程中,根据相机、被摄体和光源所处的方位,可从任何-面捕捉到被摄体。当主光源很强时---如明亮的阳光---从相机来看光落在被摄体不同部位,

人像摄影用光方法技巧大揭秘

人像摄影用光方法技巧大揭秘 人像摄影用光方法技巧大揭秘 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光线投射在被摄体上,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连被摄体给人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1.巧用窗户光 几个世纪以来,画家们都喜欢利用从窗户射进的阳光来画人像,因为这种光造型能力强,又有很好的投影。之后,摄影家们在室内拍摄人像,经常使用的也是这种光线。 当你在窗户光的对面置一反光板来减弱光源所产生的阴影时,出现的效果是柔和而优雅的,对人物的脸部能起到轻描淡写的作用。这种用光对彩色胶片尤其适合,为许多人像摄影家所乐于采用。 Tips: 1.调整主体与窗户的距离能够解决这个人物照明不均匀的问题。 2.在我们利用窗户光拍摄人像时,浅色色调的小房间比起大而阴暗的房间反射的光线多一些,因而背景也会更亮。 3.反射光的强弱和背景的色调,可以用拉开或关上窗帘的办法来调节。摄影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状态的窗帘模拟出不同味道的直射光的效果。 2.散射光的妙用 散射光的特点是均匀柔和,被照射的景物和人物没有明显的受光面,其带来的不足是画面平淡。因此室外散射光线有着优良的品质

和不可忽视的缺陷,摄影师自觉的调配是创造能力的体现,也是创 造的一部分。 Tips: 1.在利用天空光或环境光创造明暗面时,要细致选择光线的角度,要为人物造型服务。 2.注意影调和色调的配制,突出视觉中心。 3.侧光处理 顺光的特点是能把被摄体的形态和颜色表现得非常到位。但顺光拍摄时被摄体侧面不容易产生阴影,缺乏立体感。而侧光是艺术摄 影创作所多采用的手法,侧光能利用人物脸部或身上凸起的部位遮 挡直射光线而形成阴影,表现出人物的轮廓构成明暗对比,有这些 反差的存在看起来就生动活泼了,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Tips: 1.注意受光面与阴影面在画面上的比例,根据光源投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调节受光面和阴影面的比例关系。 2.要控制光的反差,光比不宜过大,特别是拍摄人像。 3.在侧光下拍摄,如果光反差大,背景色彩杂乱,可选用大光圈,突出人物的形态,并通过虚实对比表达空间感和主题感。 4.尝试逆光拍摄 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种手段。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如果我们能将逆光摄影的手段运用得当,对增强摄 影创作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在逆光的场景下,人物的发丝会更明显、更漂亮,身体的边缘线也会呈现出来,整个人物会变的更立体。这也就是在摄影领域中, 许多人喜欢逆光进行拍摄的一个重要原因。 逆光拍摄时为避免出现“大黑脸”现象,可尝试使用“曝光补偿”来拍摄,也就是增加曝光量来让脸部更亮一些,但是这种方法,会

数码摄像机人像摄影的技巧.

数码摄像机人像摄影的技巧 人像摄影的用光或者说如何照明,既是一种基本功,又是体现摄影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与调度人物的姿势、安排道具和选择背景相比,用光在人像摄影最终完成的影像上,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为摄影本来就是在用光绘图。因此,摄影师们聚在一起,除了谈钱和相机之外,话题往往是使用何种灯具和如何用光之类的事情。 一提到摄影室的用光,就自然地会说到四大样: 1、主光,即决定被摄者照明格局的首选灯光,而其它的灯光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现代影室所用的主光通常是由柔光灯箱发出的。之所以采用柔光灯箱,是因为它发出的光线较为均匀,便于控制。所谓的柔光灯箱,其实就是把一只或数只灯泡放入一个箱体里,通过能使光线散射的柔光箱罩(一般由塑料或纺织品制成)对被摄者照明,箱体越大,灯泡越多,功率越强,照明范围越广。对于一般的影楼来说,口径为一平方米左右的柔光灯箱就能胜任了。其照明的距离和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整,而曝光量的确定就以主光为依据。 2、补光,也叫辅助光,顾名思义,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对阴影进行补充照明,使阴影变得浅淡。其实,补光所用的可以是与主光同样的柔光灯箱,通过照明距离或输出功率来调整它与主光的光比。如果补光的曝光比主光少3挡光圈的话,其光比就是1:3,也就是说其结果将得到较深的阴影。如果补光的强度接近主光的话,比方说相差半级光圈的话,那么阴影部分就变得非常浅淡了。为了简便起见,补光的光源可以固定在天花板或墙上,只是通过调整输出功率的方式来控制阴影的深浅。至于怎样才能使补光取得与主光的最佳光比,则只能靠反复地试验。 3、背景光,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摄者都与背景拉开一定的距离。由于光源的照明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弱,而背景比被摄者距离光源更远,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被摄者暗许多。如果按被摄者的照明情况曝光的话,则背景就会显得更暗了,结果是被摄者看起来如同融入黑暗的背景之中。如果摄影师不介意

人像摄影中的几种常见的布光方法

室内人像摄影一般需要三盏灯,如果条件允许5盏更好。 首先,确定主光光位,一般在主光的反向和侧向要用辅光进行补光,强度和照射面积不超过主光,需要柔和一点。在主体的后面一般要打上背景光,主要是不让主体和背景混在一起,此光不需太亮,能区分背景和主体即可。 再详细些就是头发光和眼神光。头发光也可以叫做轮廓光,更利于表现细节,和突出主体。眼神光在主体眼睛前下方或者侧前方,主要使眼睛更有神,能使主体有更好的精神面貌。 当然,在一些需要补光的地方加上反光板也不必不可少的,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了。 至于效果,侧完全是主光所决定的,主光怎么打就是什么效果,辅光稍调整即可。比如顺光、逆光、侧光、顶光等等 人像摄影中的几种常见的布光方法 是否合理利用人像摄影的用光知识,直接影响到被摄者的形象塑造及个性表达。但对于商业人像创作来说,光线处理的首要任务主要在于着力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外貌,同时要尽量避免显露其不足之处。一般来说,灯光照明下拍摄人像比日光照明要难。一方面根据拍摄者的外貌(主要指面部特征)采取最有利的布光方案,另一方面又体现着摄影师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意图,不应有一套固定的方案。经过我们的分析研究、讨论,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见的灯光人像拍摄的布光方法: A.前侧光照明效果 A- 1.用一盏灯(无论加不加柔光箱,柔光伞以及其它附件)做主要的塑型光线——称作“主光”——从照相机一侧与拍摄方向大约成300—600的位置照明被摄者,形成“前侧光照明效果”,它的特点是被摄者(尤其是面部)大部分面积直接受光形成明亮的影调,小部分面积不直接受光产生阴影,因此,既能表现出被摄者的立体感,总的影调又显得明快,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成功的布光方法。假若仅仅使用一盏灯照明,被摄者阴影面的调子会显得太深、太重,不仅推动必要的细节,而且阴影的色彩也不好,所以还需要第二盏灯或反光板进行辅助照明,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与亮面保持适当的亮度比(俗称“光比”),这种光线称作“辅助光”。 A-2.辅助光的强弱决定着光比的大小,且与光比成反比,辅助光越弱,光比越大。至于是否需要加个背景灯照明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当主光与辅助光布置妥后,如果背景的明暗调子已经符合要求,则不必加背景灯,若背景的明暗调子还需调整,则加背景灯再进行调整,直到理想的状态。 A-3.采用前侧光照明,主光灯通常需要略高于被摄者头部,但不宜太高,免得被摄者眼窝、鼻影、下巴投影太重。但当被摄者戴有帽子或其它头部饰品拍摄时,主光灯则应基本与被摄者的脸型移动它的位置来调整被摄者亮面和阴影面的比例,使被摄者面部亮面和阴影面之间的“明暗交界线处在适当的位置。这一点切记,非常重要的! A-4.如果使用反光板进行辅助照明,可以放置于被摄者阴影一侧。但是,如果用灯光作辅

人像摄影自然光法则

一 1、拍摄的不是被摄体,而是落在被摄体上的光,而阳光又不易控制。 2、采用“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来控制现场的自然光 <解释> 1、拍摄的不是被摄体,而是落在被摄体上的光,而阳光又不易控制。拍摄的是光感,光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变化多端的东西。好的自然光比影室里仿制的强,但是不好找、不好用、不好控,即使是好天好景,但光的强度又是难题。当然有日出后和日落前的绝佳光线,但每天不能都等到那拍摄的瞬间。 2、采用“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来控制现场的自然光即使在强烈的日光下,也可通过“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营造最好光线,控制现场的自然光,延长拍摄时间,而不必等一天中那段完美时刻。 二 1、背景亮,闪光灯 2、主体明,挡板用 3、反光板,位置清 4、光束少,塑料顶 <解释> 1、背景亮,闪光灯加:背景过于明亮而主体过暗时,使用闪光作补偿,闪光灯照亮主体,就要相应地提高快门速度,而在闪光灯照明范围以外的所有区域就自然而言被压暗。快门速度越高,背景中能被相机感应器感应的光越少,因此背景就有效地压暗,从而产生一幅整体曝光平衡的作品。重点:为有效加光,一是不要让衬托人物

的景物看起来太亮,二是要使用正确的曝光参数。 2、主体明,挡板用减:背景较暗,主体日光直照较亮,你就可让别人用黑板或不透明的伞什么的在主体头上挡光,提亮背景。但有人说那不是在阴影中吗?只要调整光圈和速度就会得到来自被压暗的主体更多的光,同时就自然而然地提亮背景,如果身边没有工具,可以让主体站到门廊下,树下或能遮挡直射光的物体下方。重点:这一技术是用来提亮主体和背景在内的整个场景,简单调整曝光量,就能使画面明亮。 3、反光板,位置清如果你希望通过反光板把自然光反射到构图中较暗的区域,反光板的位置是离主体不远的地面阴影处,在这里补主体背光,光的方向最合适。如果给脸部补光。要使用白色的织物,白色的T 恤衫也是很好的选择;而给头发或胳膊边缘补光用银色金属类。重点:不想用闪光灯时,掌握利用反光采光的方向和材料 4、光束少,塑料顶除:通过半透明的材料过滤照在主体上的阳光,改变光的质量(强度和色彩)。如你拍摄的画面很完美就有一束光躲不过去,你就可用半透明的挡光板或伞甚至塑料布改变光束强度。重点:如果你用长焦拍肖像,用这个方法在一天中不用愁了。 三 1、数码相机拍摄时,让画面光比小些,反差不要太强。 2、不要认为没有好景遗憾,不要让背景束缚,背景不能喧宾夺主。

人像摄影美姿教程

人像摄影美姿教程导读: 人像摄影美姿原理 人像摄影中单人美姿的变化规律及控制方法 人像摄影中体现不同关系的双人美姿 人像摄影中双人美姿中的六种基本位置关系 人像摄影中人体曲线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人像摄影中眼神的控制技巧 人像摄影中美姿与服装的搭配技巧 人像摄影美姿设计:腿形的表现、变化和修饰技巧 人像摄影如何拍摄出人物的性格 艺术写真的美姿设计技巧 自然光拍出美女美姿 图说人像摄影美姿的调整 如何打造完美的人像摄影姿势 美眉美姿技巧POSE姿势完全终结篇 拍照的正确姿势 模特姿势全集之手姿 模特姿势全集之靠字诀 模特姿势全集之独立 模特姿势全集之铸造身体曲线 模特姿势全集之坐姿

人像摄影美姿原理 美姿是一个影楼人像摄影师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应该说一个影楼人像摄影师需要具备如下四个最基本的技能:熟练使用照相机、掌握基本的灯光打法、具备安排美姿的能力、能够与被摄者良好的沟通。其中美姿更是由于其随意性、差异性等让许多摄影师感到头痛,特别是对于刚刚出道的摄影师,简直就是第一大棘手的难题。 期将为大家着重讲解美姿的原理。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几种现象。现象一:拍摄出来的照片总感觉人物的姿态别扭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现象二:碰到让你有灵感的美女就怎么拍怎么好看,不漂亮又不会表现的顾客就让你越拍越没激情;现象三:照着样片上的姿态去模仿,拍摄出的效果却总是与原作相去甚远。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摆美姿? 我们假设这对顾客要拍摄二百张照片,那么是不是应该使每一张照片有所不同?我们是不是就需要二百个美姿?答案是:摆美姿最基本的作用是为了让每张照片都有所变化,所以大家在摆姿势时不要为了“美姿”而美姿,而是为了不同于别的照片而摆美姿。比如,很多摄影师都摆不好手的姿势,模特的手放在哪里都觉得别扭,于是怀疑自己的美姿没有掌握好,致使自己灰心丧气。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摆美姿时,遇到手不好看,不论是手本身不好看还是摆不好看,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把手藏起来。在图1中,如果先生去搂女士腰的话,女士的背部曲线就会被遮挡起来,怎么办?先生的手摆在哪里?像图中一样插在兜里不就解决了!切记摆美姿的作用是为了让每一张照片互不相同,为了让模特的姿态更好看,而不是为了摆成某种特定的样子。 图1

人像摄影用光之蝴蝶光的几种变化及延伸

人像摄影用光之蝴蝶光的几种变化及延伸 蝴蝶光属于人像摄影用光中较为经典的布光方法,随着人像摄影的发展蝴蝶光也有了很多的改进与变化,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蝴蝶光的几种变化及其组合延伸。 一、人物不同角度的蝴蝶光变化 传统的蝴蝶光一般是比较适合表现人物的正面形象,在现代的拍摄中蝴蝶光随着人物的面部角度不同那么我们的使用也要相应的进行变化与延伸。 1、正常角度 人物的正面形象是非常适合蝴蝶光效果的,对人物的五官立体结构都有很好的表现。 光位图1光位图2 如图1、光位图1较为经典的蝴蝶光效果,适合古典画意的主题。并且使人物的脸颊变得消瘦,立体感强,尤其对人物的五官刻画更加精致。这样的正面布光适合拍摄人物的特写、突出神态,注意画面的对称处理以及对暗部的控制。 图2、光位图2也是正面角度的蝴蝶用光,这里大家要注意这个蝴蝶光已经有了变化,蝴蝶的投影得到了延长。这主要是因为人物的表情发生了变化,笑容拉短了人中的距离,这样蝴蝶光的光影得到了延长,那么这时候一定要给暗部进行补光否则投影延长并过重会产生脏或破坏人物形象。 2、根据角度延伸 在很多情况下的拍摄我们并不是都拍人物的正面形象,那么在人物脸部的角度有相对变化时,蝴蝶光也会有相对的延伸用法。 如图3、光位图3当人物的面部是四分之三角度时,我们的蝴蝶光可以延伸变换为环形光。环形光也可以理解为是蝴蝶光的变异。人物鼻子下面的投影发生投射变化转向,在鼻翼处形成一个环形投影,这样使人物的鼻子变得更加坚挺、立体。 光位图3

3、特殊角度 拍摄中随着人物整体姿态的变化和拍摄角度的不同,很多特殊动作产生的角度不同那么很多摄影师可能会认为蝴蝶光就不能使用了或者不适合,实际上我们通过灵活的变通依然可以使用蝴蝶光来进行拍摄。 光位图4 光位图5 如图4、光位图4,图5、光位图5当人物的美姿动作是躺姿或趴姿时那么蝴蝶光应该怎么打,我想主要是要在光位上进行灵活变化。这时我们基本上要使用低灯位来照明,根据人物的面部朝向调整照明角度使蝴蝶光得到正常的体现,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让助理手持主光来进行变化角度照明,这样会更加灵活和方便。 光位图6光位 图7 图6、光位图6,图7、光位图7所示是拍摄变换更大的角度和透视,这样的拍摄蝴蝶光从人物的额头方向照明,并且可以很方便的转换为环形光效果。是和摄影师快速抓拍变换光效的要求,打光要做到稳准狠和灵活。 二、怎么样让蝴蝶光更适合背景环境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拍摄人像的背景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用光方案,不同环境蝴蝶光的使用也会有不同的侧重与变化。同时更加需要有其它光线来配合蝴蝶光的照明,来一起完成主体的刻画,如何让蝴蝶光更适合不同的环境下面我以两个环境例子来说明。 1、较暗的环境 较暗的拍摄环境里面光线很弱,现场环境光很少或几乎没有,那么我们在拍摄时要考虑环境的气氛。如果想要突出人物减弱环境对人物的影响那么可以使用大光比的蝴蝶光,主光可以使用较强的硬光源来照明蝴蝶光效,这样更适合人物的明暗变化突出重点如图8、光位图8。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主光的硬光直接照射的话,那么会使人物和大部分环境被照亮,那么没有明暗重点,所以我

光影新世界——外景人像摄影用光技巧

摄影师拿起相机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用光,因为光是摄影的生命,没有光线就没有摄影。人像摄影的用光既是一项摄影的基本功,又体现了摄影师艺术水平的高低。与人物美姿、安排道具和选择背景等相比,用光在人像摄影上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光是一种变化多端的元素,它照射在景物和人物上,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我们拍摄外景人像时,先要了解每种光线的来源和光线的强弱特征,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加以运用,充分表达外景人像所需要的情景效果。

图1自然光

太阳为我们带来光明和色彩,世间万物因阳光而变得绚丽缤纷。我这里所谈的自然光是除了闪光灯以外,来自大自然空间的各种太阳光。这在外景人像摄影中是用得最多的,也是画面效果最接近生活自然的用光方法(图1)。 图2 自然光人像拍摄时,测光要以人物的面部为基准,严格来说要测量人物眼睛附近皮肤的曝光值。我的具体操作过程是,通常使用相机的中央重点或是点测光功能,将观景器画面中的测光点移至脸部位置进行测光,然后用曝光锁定功能锁定测光值,之后再移至正确构图位置,并完成拍摄(图2)。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曝光取向问题,由于数码相机电子影像感应器的成像特性,决定了数码相机在拍摄时的曝光取向应该与反转片相似,“宁欠勿过”。也就是说,在拍摄人像照片时,曝光应该稍欠一点,后期处理时可再调整到正常水平。如果前期拍摄时曝光过度了,尤其是高光部分,过曝太多,在后期处理时是很难补救的。 自然光人像拍摄,就是利用太阳光和一些辅助工具,以实现对人物的布光和拍摄。户外自然光瞬息万变,奇妙莫测,加上气候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光线及其光影效果。在自然光下拍摄人像照片,要了解和掌握不同时间和气候下的光线特点,并能有效地运用这些光线,为塑造人像服务。 从时间上看,在晴天的白天阳光下,万物色彩艳丽,而人物身上会形成较大的明暗反差,立体感很强。而早晚,光线比较柔和,照射角度低,有很强的方向性。这时,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