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检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检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检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D.24Mg和24Na

解析: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故只有A项符合。

答案: A

2.(2012·保定一中月考)某粒子用A Z R 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A+n D.所含质子数=A+Z

解析:首先明确该粒子属于阳离子,因为对于中性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阳离子所含电子数为Z-n。依据A=N+Z,可确定只有B是正确的。

答案: B

3.(2012·天津理综改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主族元素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C.23592U和23892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D.短周期第ⅣA与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就不存在非金属元素,A错;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可能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如HCl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H—Cl,也有可能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H—O—O—H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O—H,也含有非极性共价键O—O,B错;23592U和23892U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U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核素),互为同位素,C错;短周期的Ⅳ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Ⅶ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两者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如CCl4、SiCl4、CF4、SiF4,D对。

答案: D

4.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您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A.第七周期第0族B.第六周期第ⅡA族

C.第八周期第ⅠA族D.第七周期第ⅦA族

解析:按目前周期表的编排原则,第七周期应有32种元素,则前七个周期共有118种元素(2+8+8+18+18+32+32=118),119号元素应在第八周期第ⅠA族。

答案: C

5.铍元素性质与铝元素性质相似,下列方法能证明氯化铍由共价键构成的是() A.溶于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溶于水做导电实验,观察是否导电

C.熔融状态,做导电实验,观察是否导电

D.测定氯化铍熔点

解析:无论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都可能电离出离子。故只能在熔融状态下做导电实验,若能导电,说明氯化铍含离子键;若不能导电,说明氯化铍由共价键构成。

答案: C

6.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B.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

C.钠离子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核外电子数少

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铯

解析: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锂,熔、沸点最低的是铯,碱金属是否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要看碱金属的密度,只有比煤油的密度大才可行。而Li的密度小于煤油,一般保存在液状石蜡中,其他少量碱金属均可保存在煤油中。

答案: C

7.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②⑤B.①②

C.①②④D.①③⑤

解析:含氧酸的氧化性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元素的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非金属性:O>Br,但最外层电子数:O

答案: A

8.(2012·成都高一检测)下列变化过程中,无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B.KCl晶体溶于水

C.蔗糖熔化D.H2SO4溶于水

解析: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和生成;KCl是离子化合物,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破坏;蔗糖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H2SO4是共价化合物,且是电解质,溶于水时破坏共价键,故选C。

答案: 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解析:A项,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A错;B项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故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B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因没有指明含氧酸是否为该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故C错;元素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正确。

答案: D

10.(2012·乌鲁木齐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B.Mg(OH)2碱性比Ca(OH)2强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解析:从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应为钫,A错;B项,碱性Ca(OH)2>Mg(OH)2;C项,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

答案: D

11.如图中,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b位于ⅥA族,有+6、-2两种常见化合价

B.五种元素中,元素e的性质最稳定

C.元素c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d

D.元素c和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e

解析:图中,a为稀有气体元素氦,是5种元素中性质最稳定的;b是氧元素,没有+6价;c的非金属性比d弱,因此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d的弱;c的非金属性比e强,因此c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e的强。

答案: D

12.(2012·山东理综)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解析:选项A,NH4Cl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错误;选项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中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正确;选项C,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错误;选项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错误。

答案: B

13.(2012·江苏化学卷)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Y>r Z>r W>r X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推断出各元素,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题意不难确定X、Y、Z、W分别为O、Mg、Si、S。A项中,元素的非金属性O>S,故热稳定性H2O>H2S,A正确。B项中,元素的非金属性S>Si,故酸性H2SO4>H2SiO3,B错误。C项中,MgO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SiO2和SO3中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故C错。D项中,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核外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反而越小,故r Y>r Z>r W>r X,正确。

答案:AD

14.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元素X: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

B.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

C.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D.元素W: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紫色

解析:据信息描述该元素应为铝,而据题目可知X为16号元素硫,Z为铝,Y为20号元素钙,W为钾,故选B。

答案: B

15.(2012·乌鲁木齐高一检测)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RO-3+5R-+6H+

===3R 2+3H 2O ,下列关于R 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R 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 族

B .RO -3中的R 只能被还原

C .R 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 .若1 mol RO -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解析: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R 的最低负价为-1价,则其最高正价应为+7价,即应

位于第ⅦA 族;由于RO -3

中R 为+5价,是R 元素的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若R 为I 或Br 也可以发生如上反应,但I 或Br 的单质常温下是固体和液体;根据转移电子守恒,1 mol R +5O -3→R 0,转移

5 mol e -。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0分)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_______族。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________纵行。

(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________、________周期。

解析: 含8个质子的元素是氧元素;铁是第Ⅷ族元素;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第ⅦA 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17列;每一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第三周期各含8种元素,第四、第五周期各含18种元素,第六周期含32种元素,第七周期现有26种元素。

答案: (1)18 8O (2)Ⅷ (3)17 (4)六 七

17.(10分)短周期元素X 、Y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1)X 元素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若X 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则X 单质的摩

尔质量是__________。

(2)与Y 同主族短周期的元素W 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Z 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为X 、Y 、Z 都是前三周期元素,则X 只能为原子序数为2的稀有气体氦,Y 为氟元素,Z 为硫元素。

答案: (1)He 4 g·mol -1

(2)··C l ···· ··C l ···· ··

18.(12分)(1)写出下列具有10个电子的粒子的化学式: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由2个原子组成的分子是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

(2)X 、Y 、Z 、W 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核电荷数按照Y 、Z 、X 、W 的顺序增大。已知Y 与Z 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2,W 、X 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8。

①写出Y 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W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X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写出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有10个电子的原子是Ne ,在常见的有10个电子的分子中主要是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阴阳离子也是由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原子团。

(2)从题目给的信息知,Y 、Z 为第二周期元素,W 、X 为第三周期元素,再由最高正价知:X 为钠,Y 为碳,Z 为氮,W 为氯。

答案: (1)○+10 2 8 HF OH -

(2)①碳 ②第三周期第ⅦA 族

③Na 2O +2HNO 3===2NaNO 3+H 2O

④NaOH H 2CO 3 HNO 3 HClO 4

19.(10分)(2013·大纲卷)五种短周期元素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和C 同族,B 和D 同族,C 离子和B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 和B 、D 、E 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 和B 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 和E 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由A 和B 、D 、E 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A 和E 形成的化合物与A 和B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4)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单质D 在充足的单质E 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在不充足的E 中燃烧,生成的主要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单质E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 与B 、D 、E 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故A 、B 、D 、E 为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A 和B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故该化合物为NH 3,结合短周期元素及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信息可知A 为H ,B 为N ;由A 、C 同主族及B 、D 同主族且C 离子和B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C 、D 分别为Na 、P ;P 元素之后的短周期元素只有S 、Cl 、Ar ,Cl 与Na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故E 为Cl 。(1)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分析可知,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 。(2)N 、P 的非金属性强弱为P

答案: (1)Na Cl (2)PH 3 (3)NH 4Cl 离子键和共价键

(4)H 3PO 4

(5)2P +5Cl 2=====点燃

2PCl 5 PCl 3

(6)Cl 2+H 2O===H ++Cl -+HClO

20.(13分)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①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 -1 NaBr 溶液、0.1

mol·L -1 NaI 溶液、CCl 4溶液等。

②仪器:__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实验涉及了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和碱金属钠、钾与水的反应,实验目的是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结合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可推测出所用到的仪器。结合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可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答案:

(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②试管 胶头滴管

(3)

(4)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镉 B .锌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 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 D .防止面粉爆炸 【答案】D 【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答案】B 【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

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 C .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答案】A 【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 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 +O 2===2ZnO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 C .正极发生的反应是:12O 2+2e -+2H + ===H 2O D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 +H 2O===ZnO +2H + 【答案】B 【解析】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H 2O===ZnO +2H + 7.“西气东输”工程中,需要地下埋入铸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 .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 C .在干燥致密的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答案】C 【解析】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而在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中则发生吸氧腐蚀,在含有碳粒的土壤中会形成原电池,造成腐蚀。 8.“嫦娥一号”发射所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装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都是燃料 B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形成原电池,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火箭上天 C .液氢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机械能使火箭上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汇总必修一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点燃 2FeCl3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讲课讲稿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 末测试题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 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 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

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 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 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与钠反应B.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片是负极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考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考点大全 考点2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能准确应用常见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公式, 明确各公式应用的条件, 特别是明确微粒之间的关系及气体摩尔体积的适应条件、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精确解读】 一、概念归纳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观粒子.符号:mol.3.阿伏伽德罗常数:实验测定12g12C中所含C原子的个数.符号:N A;单位:mol-1.4.摩尔质量: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1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符号:V m;单位:L/mol. 6.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c;单位:mol/L. 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精细剖析】 1.具体对“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的理解: ①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 因而气体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 距离.在标准状况下, 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 所以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 ②标准状况:指0℃、1.01×105Pa的状态.温度越高, 体积越大;压强越大, 体积越小.故 在非标准状况下, 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但若同时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或是降低压强和温度, 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有可能为22.4升. ③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 其体积可能为22.4L, 也可能不为22.4L.如在室温(20℃, 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是24L. ④此概念应注意:①气态物质;②物质的量为1mol;③气体状态为0℃和1.01×105Pa(标 准状况);④22.4L体积是近似值;⑤V m的单位为L/mol和m3/mol. ⑤适用对象:纯净气体与混合气体均可; 2.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 容器的体积固定, 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 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 则气体的质量是反应前气体质量的4倍,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则A的质量为B的质量的3倍, 在生成物中A的质量分数为75%, 由于不能确定A和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则不能确定A、B 的摩尔质量和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常见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量与分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有用的推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②ρ1:ρ2=M1:M2③同质量时:V1:V2=M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1、本套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48分) 1.“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的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液态的N2O4,已知1.5 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生成N2、CO2和液态H2O放出热量50 kJ。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B.偏二甲肼在N2O4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中偏二甲肼和N2O4总能量低于CO2、N2和H2O的总能量 D.偏二甲肼在N2O4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l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HClO的电子式: D.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4.下列事实不能 ..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 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 5.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为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和丙同主族,甲与丙、丁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单质的氧化性:乙>丙>丁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乙>丙>丁 D.甲与乙、丙、丁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6.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g,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7.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18.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稀硫酸 Cl ····Cl Cl ····C Cl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资料

鹿邑三高2016-2017(下)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四)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水晶和陶瓷都是传统硅酸盐材料 B.可溶性铝盐和铁盐可用作净水剂 C.SO2和NO都能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 D.CO2和CH4都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苯的最简式C6H6 B.乙醇的分子式C2H6O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NH4Cl的电子式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100g 46%乙醇水溶液中含有H原子数为12 N A B.23g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 和Na2O2 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CCl4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 N A D.1 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 N A 5.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 ): P-P:198 P-O:360 O=O:498,则生成1 mol P4O6 该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氢气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2.直接提供电能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中能提供电能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H2与Cl2燃烧反应 3.(2012·温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铜片、锌片、导线和高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 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4.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正反应速率判断,生成NH3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3 mol·L-1·min-1 B.v(N2)=0.2 mol·L-1·min-1 C.v(NH3)=0.3 mol·L-1·min-1 D.v(H2)=0.005 mol·L-1·s-1 5.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2012·南阳高一检测)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反应速率一样大 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末反应快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7.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 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 D.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8.(2012·温州高一检测)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压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清单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1-4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试题(精品)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 :1 O :16 C :12 N :14 Zn :65 Cu :64 Ⅰ卷(共5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8题共24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 .氮气的电子式 ∶N ∶∶∶N ∶ B .CO 2分子的结构式: O=C=O C .N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 .钙离子的电子式:Ca 2+ 2、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 3、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 293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 .57 B .47 C .61 D .293 4、在10L 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 2 + 3H 2 2NH 3,3秒钟后,NH 3的物质的量增加 0.12mol ,用H 2浓度的变化表示3秒钟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0.003mol/(L·s) B.0.045mol/(L·s) C .0.006mol/(L·s) D.0.009 mol/(L·s)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 、H 2S 和Na 2O 2 B 、H 2O 2和CaF 2 C 、NH 3和N 2 D 、HNO 3和HClO 4 6、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12 6C 与13 6C B .O 2与O 3 C . 33 | |CH CH H C H ——与H C CH CH H ——||3 3 D . CH C H CH CH CH 3323|与CH C CH CH CH 3333 ——|| 7、某元素X ,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 在周期表中位于 A .第二周期 B .第三周期 C .ⅥA 族 D .ⅤA 族 8、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 .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必修一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点燃 2FeCl3

高中一年级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u-64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 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电荷数 D.中子数 2. 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 ..的是( ) A.CH 3CH 2 OH和CH 3 OCH 3 互为同分异构体 B.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 C.CH 3CH 3 和CH 3 CH 2 CH 3 互为同系物 D.O 2和O 3 互为同素异形体 3、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 ...的是( ) A.原子半径:Na > Mg > Al > H B.热稳定性: HC l < H 2S < PH 3 C.酸性强弱:H 2SiO 3 < H 2 CO 3 < H 3 PO 4 D.氧化性:K+ < Na+ < Mg2+ < Al3+ 4、将SO 2气体通入BaCl 2 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 入的气体可能是() A. NH 3 B. Cl 2 C. CO 2 D. NO 2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 4(g)+2O 2 (g) =CO 2(g)+2H 2 O(g) △H=-890.3 kJ·mol-1 B.500℃、30MPa 下,将 0.5mol N 2(g)和 1.5molH 2 (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 3 (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g)+3H 2 (g) 2NH 3 (g)△H = -38.6 kJ·mol-1 C.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 = -57.3 kJ·mol-1, 则 H 2SO 4 和 Ca(OH) 2 反应的中和热△H = 2×(-57.3)kJ·mol -1 D.在 101 kPa 时,2gH 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 示为 2H 2(g)+O 2 (g)=2H 2 O(1)△H = -571.6 kJ·mol-1 6. 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 3、HCl、NO 2 气体,做喷泉实验,所得 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A.3∶3∶2 B.2∶2∶3 C.1∶1∶1 D.无法确定 7.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无水乙醇反应时增大无水乙醇的用量 B.Zn与25%的稀硫酸反应制取H 2 时,改用98%的浓硫酸 C.在K 2SO 4 与BaCl 2 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将炭块磨成炭粉用于燃烧 8.核电荷数小于l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一1)。下列关于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普通学业水平测试卷

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卷 《化学1》模拟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 5 Zn 65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 钟。 第Ⅰ卷(共6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6题每小题3分,17~21题每小题4分,共68分。) 1.实验室中能用磨口玻璃瓶保存的是()。 A、KOH B、溴水 C、水玻 璃 D、氢氟酸 2.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HCl ?? B、Cl2 C、 NH3?? D、NO 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Cl2 B、HCl C、 SO2 D、活性炭 4.下列反应都有沉淀生成,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2SO4+BaCl2===2NaCl+BaSO4↓ B. 4Fe(OH)2+O2+2H2O== 4Fe(OH)3↓ C. FeCl3+3KOH===Fe(OH)3↓+3KCl D.CuCl2+2NaOH===Cu(OH)2↓+2NaCl 5.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B.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C.与盐酸溶液反应的速率(快慢):NaHCO3<Na2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成Na2CO3

6.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2O2 B.NaOH C.Na2CO3 D.NaHCO3 7.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⑦ B.②⑥⑦ C.①④⑧D.④⑥⑧ 8.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 性 D.还原性 9.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Br + H20=HBr + HIO 下列关于IBr有关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水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与NaOH反应生成碘化钠和次溴酸钠 C.可作氧化剂 D.与水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0. 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重且无气体放出的是()。 A CuSO4溶液 B FeCl3溶液 C 稀硫酸 D 盐酸 11.能用H++ OH-= H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CuO溶于稀H2SO4 B、澄清石灰水和HNO3溶液反应 C、KOH溶液和碳酸溶液反应 D、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 12.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