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手术治疗92例分析

肾结石手术治疗92例分析
肾结石手术治疗92例分析

肾结石手术治疗9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18T09:57:52.8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9期供稿作者:崔正伟1 韩丹1 于洪蛟2 [导读] 术前98例患者均经B超、CT、静脉尿路造影、肾功能检查、中段尿培养以及其他常规检查。

崔正伟1 韩丹1 于洪蛟2

(1讷河市中医院黑龙江讷河 161300;2讷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讷河 161300)

【中图分类号】R6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9-0069-02

肾结石是临床多发病,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及经皮肾镜手术的推广,临床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肾结石的几率大大降低。但是手术治疗仍然未被完全代替,在一些情况下,手术取石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我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肾结石9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观察组本组92例患者为我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门诊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其中男62例,女30例;年龄19~74(平均4

2.8±7.9)岁;单发32例,多发60例;其中左肾45例,右肾42例,双肾结石5例;鹿角形结石21例,结石直径1.2~6.3cm。92例患者中伴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67例, 其中轻中度积水47例, 重度积水20例; 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14例患者一侧肾功能不全, 其中9例患者一侧肾无功能;此外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2例, 肾性高血压3例, 肾积脓5例。行急诊手术27例, 其余65例择期手术。

1.1.2 对照组本组158例患者为我院门诊同期收治的肾结石患者, 其中男97例,女61例; 年龄20.5~76.7(平均43.0±9.5)岁;单发65例,多发93例;其中左肾86例,右肾67例,双肾结石7例;鹿角形结石20例,结石直径1.3~6.2cm。158例患者中伴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109例, 其中轻、中度积水85例,重度积水24例; 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一侧肾功能不全16例,其中11例患者一侧肾无功能;此外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3例,肾性高血压2例, 肾积脓7例。行急诊手术34例, 其余124例择期手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结石直径、数量、肾功能受损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本组92例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前98例患者均经B超、CT、静脉尿路造影、肾功能检查、中段尿培养以及其他常规检查。手术切口选用经患侧第12肋切口或肋下切口进入, 其中行肾盂或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41例, 肾盂、肾后下部联合切开取石32例,肾盂、肾下极联合切开取石术19例。取尽结石后, 应用导管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各盏内小结石、碎石、血凝块等[2]。探查无结石残留,输尿管通畅后,留置双J管内引流,肾周置负压多侧孔胶管引流,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d。术后无出血和漏尿,拔除引流管,30d拔除双J管[3],2例患者术后4周起残石行ESWL治疗。

1.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加药物排石治疗。仪器选用XT03C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由上海嵩海医用装备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前均经X线系统定位, 定位明确后开机治疗。治疗体位: 158例患者在仰卧位、侧卧位下完成治疗。工作电压: 9.0~13.0(平均11.5±2.7)kV; 频率60次/min; 放电次数1480~2790(平均1956±257)次。治疗结束后均行X线机复查, 确定结石已经被震碎,或者部分震碎后,择机行二次治疗。治疗1~4次,治疗期间均口服排石汤治疗。组方:金钱草30g, 蒲黄炭30g,小蓟25g,白茅根25g,白芍25g, 海金砂20g,石苇20g, 冬葵子18g、生黄芪17g,玄胡15g, 鸡内金15g, 泽泻各12g,琥珀5g (研末冲服)。每日一剂,文火水煎服, 分早晚2次服用。7d为一个疗程。

1.3 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 统计患者手术治疗前肾内结石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残留率, 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统计术后肾结石的复发情况,包括复发时间、结石位置等,计算复发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148例患者一次取石成功,占98.67%,2例患者发现残留结石,冲击波碎石后,结合药物治疗,结石自行排出, 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对照组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痊愈97例,好转34例,残留结石27例,总有效率达82.91%,27例残留结石采用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后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住院时间 观察组: 手术时间为45~125min,住院时间7~14(平均9.5±

3.5)d。对照组: 除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外, 均未住院。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术后感染3例,血尿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发生血尿9例,腰痛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和经皮肾镜(PCN)等微创碎石技术的发展应用, 并获得成功推广, 大大减轻了泌尿系结石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使临床治疗时间大大缩短。但是微创碎石技术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当巨大肾结石, 特别是巨大的鹿角型结石、盏口狭小的盏内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有息肉形成或先天狭窄等解剖结构异常时, 碎石效果不佳, 目前仍不能完全取代肾结石的手术治疗[4] 。对照组27例患者(17.09%)经2~4次ESWL治疗后仍然残留有结石,最后采用手术切开取石治疗后痊愈。经过对比研究发现, 手术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大, 治疗费用普遍较高, 且患者均需住院治疗, 但是疗效确切, 只要手术操作处理细致得当, 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4.08%)。而对照组患者ESWL治疗期间均未住院, 随治随走, 基本没有耽误正常工作和学习, 治疗对患者损伤小, 但是有效率比观察组低,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5]。当微创碎石无法达到治疗目的, 患者出现手术指征后应迅速制定手术方案, 手术尽量保存肾功能或有功能部分的肾实质, 尽可能解除不利于尿液引流的梗阻, 以保存患者肾功能。

综上所述, 手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对出现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解除患者尿路梗阻情况, 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肾功能。

参考文献

[1]提恩思.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62例分析[J]. 航空航天医药,2007, 18(4) : 228~229.

[2]张末成.采用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42例的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0):5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