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海淀二模语文(解析版)

2020北京海淀二模语文(解析版)
2020北京海淀二模语文(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下)二模试题

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 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阅读文段,完成(1)-(3)题。(6分)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

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

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

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

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

动脉逐渐形成。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从此,

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在

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

伸。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

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

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

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髓.

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

自信的根源。【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

台上(xuàn) 烂绽放。

B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精髓.(suí) 炫 寻:┐ 一 一 一 亅 丶 B .精髓.

(su ǐ) 绚 寻:┐ 一 一 一 亅 丶 C .精髓.(suí) 绚 寻:┐ 一 一 一 丶 亅

D .精髓.(su ǐ) 炫 寻:┐ 一 一 一 丶 亅 (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

③更加。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历久弥新”这一成语在这里的意思是

(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中华文化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却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括号内的内容可以不写。“中华文化”1分,“更加”1分)(2分)

语境义题目答题策略:在句中指的对象是;联系语段的内容

(3)小组一位同学为发言稿写了诵读脚本,其中不怡当的一项是(2分)【乙】【甲】句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强调后者,“更”字应重读,以强调中国是“实践者”。

【乙】句釆用对偶句式,富于节奏美,所以两个语句的语速要一疾一徐,读出明显的对比变化。对称感、节奏保持一致

【丙】句釆用长短句。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长句舒缓,结尾总结升华,语调渐趋昂扬。

2.下面是“海纳百川——文化的包容”课题组同学准备的线上交流稿件。阅读文段,完成(1)(2)题。(3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特征。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①。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天人合一”“②”的社会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世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可以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

A(1)依据上下文,在①②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天下为公

B.都是多元文化追求共性的主张天下为公

C.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与人为善

D.都是多元文化追求共性的主张与人为善

(2)作为总结句,文段画线语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1分)

表达欠妥的答题策略:单句语病;和语段两个角度考虑

修改:将“源远流长”改为“海纳百川”(或“百川归海”“多元开放”“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等)

3.“香远益清——文化的远播”课题组找到这样一则新闻稿。阅读文稿,完成(1)(2)题。(5分)

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近日,BBC推出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全世界引起关注,杜甫。

“尽管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从《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可以看出一般英国观众对于杜甫的陌生。于是,BBC推出本片,第一次以纪录片形式将“诗圣”杜甫展示给国外观众。

在这部《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BBC对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给予了极大的认可,称中国的诗歌传统早于荷马史诗,“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文明像中国那样优雅,有文化”。片中还毫不吝啬地用“最伟大”来形容杜甫,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亚比肩,认为“没有任何

纪录片中,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到访中国,沿着杜甫的足迹,寻访巩义、洛阳、西安、成都、长沙等地,从杜甫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了这位中国“诗圣”的一生。

B(1)导语是消息的核心。写好导语要突出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要尽量用事实而非概念说话。阅读新闻稿,根据内容,在导语中画横线处补写语句,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得到极高的赞誉

B.第一次被以纪录片的方式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C.超越了任何一位西方诗人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

(2)下面是三幅写有杜甫诗作或诗句的书法作品,如果让你选取其中一幅作为该纪录片的片头,体现该片对杜甫及其作品的理解,你会选择哪一幅?请结合书体特点和你对诗句的理解,简要说明理由。(3分)

【甲】【乙】【丙】

我选择【】

理由:乙-诗句意思-杜甫的忧国忧民-隶书的稳重大气

示例一:甲使用楷书书写,字体工整端庄,体现杜甫刚直方正的品格,这首诗将个人的老病孤独和国家战乱的时局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杜甫诗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的特点。

示例二:乙使用隶书书写,典雅庄重,古朴的风格是杜甫士大夫精神的象征,这句诗写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后,希望天下寒士都得到庇护,是其忧国忧民精神的体现/体现了杜甫诗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的特点。

示例三:丙使用行书书写,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杜甫青年时代希望登顶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这也是杜甫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的体现。(书体特点1分,诗句理解1分,表述中能体现“与国家命运联系”或“忧国忧民”“爱国报国”等1分)(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5分)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

5.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2分)

7.荷,又名“莲”“芙蓉”“菡萏”等,是自然景观、园林布景中的常见花卉。在文学作品中,它还能寄托人们的情思,也能象征君子品格。请你写出一句与“荷”有关的古诗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叶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1分)

(一)阅读《望月怀远》和《水调歌头》,完成8-9题。(共4分)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两首诗词都写了与思念的人共享一轮明月的美好画面。《望月怀远》中,诗人因这画面而生发了浓浓的相思,在结尾表达了能够在梦中与情人团圆的愿望,情思缠绵;

《水调歌头》中,词人领悟了人生如月、圆满难期的哲理后,以对此画面的憧憬作结,体现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境界阔大。(2分)

与思念的人(写“情人”“爱人”“亲人”等均可)梦里相见;乐观豁达

9,下列对两首诗词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D

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通过动作和感受,具体描绘出“情人”因相思而深夜难眠的情景。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借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词人却因忧愁思念而难以入睡。

C.“情人怨遥夜”和“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看似是对自然景象的埋怨,实则是抒写诗人的思念之苦。

D.“还寝梦佳期”和“千里共婵娟”都写出了诗人对亲人远离的最终释怀,有豪迈奔放的风格。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共8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D

B.固.不可彻顽固固.若金汤牢固根深蒂固.牢固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木不毛.之地草木轻于鸿毛.羽毛

D.且焉置.土石放置本末倒置.置.之度外

11.结合上下文内容,对下面语句的进一步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

【甲】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理解:寒来暑往季节交替,愚公一家开始折返回家。这句话写出了移山进程之快,表

现出愚公一家干劲十足。

【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理解:这是智叟讥笑、阻止愚公移山的语句。智叟认为愚公不可能完成移山任务,他不

理解愚公的坚定执着。

【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理解:愚公认为自己的子孙繁衍不断,但山不会加大增高,移山任务终将完成。这体现

了愚公超越一般人的见识。

12.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谈谈这种精神是如何被

继承和发扬光大的。(4分)

【链接材料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链接材料二】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在太行之巅修建了红旗渠。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为解决当地干旱缺水的问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修建红旗渠这一水利工程。太行山绵延陡峭,在山腰修建沟渠本就十分困难,加上每延伸8000米才允许垂直高度降低1米的施工要求,使得修建过程难上加难。修渠民工从峭壁高耸的山顶,腰系大绳,下到山腰,再用荡秋千的方法到达渠线,在坚硬的石英岩构成的悬崖上抡锤打钎,劈山凿石。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落后等困难。修渠民工凭着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最终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了211个隧洞,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最终完成了红旗渠工程,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答案示例一:宋濂面对读书难、从师难、请教难等诸多困难,借书抄书天寒不怠计日以还,百里从师色恭礼至,最终学有所获,/体现了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

林县人民面临施工困难、粮食不足、物资短缺、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自强

不已,奋斗不息,建成红旗渠工程,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

难历史,/也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的体现。

答案示例二:宋濂面对读书难、从师难、请教难等诸多困难,借书抄书天寒不怠计日以还,百里从师色恭礼至,最终学有所获;林县人民面临施工困难、粮食不足、物

资短缺、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建成红旗渠工程,结

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他们都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的愚公精神的体现。

(共4分。宋濂表现1分,体现的精神1分,修渠民工表现1分,体现的精神1分。分别写两则材料的事例,最后总说精神,可正常给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3.名著是值得反复阅读,深入探究的。在你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什么内容引起了你的思考?围绕这一内容,你又进行了怎样的深入探究?请从《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简·爱》《朝花夕拾》《傅雷家书》中,选择一部作品简要说明。(100字左右)

引发思考?——结合名著内容进行探究——得到收获。

答案示例1:《西游记》中很多带有“三”的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又仔细阅读了这些故事,如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斗法降三怪等等,/发现这些“三”的设计使得情节更加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答案示例2:《水浒传》中林冲这一形象的前后变化引起我的思考。/我梳理了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等一系列以林冲为主角的故事情节,/发现了他性格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更深地理解了他的性格。

答案示例3:《朝花夕拾》中鲁迅对长妈妈的深情回忆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把《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目中与阿长有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打通各篇,综合阅读,/理解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

(共5分。引起思考的内容1分,探究过程或方法2分,过程、方法结合具体书目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共7分)

【材料一】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提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建设框架思路,即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六廊”是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六路”是指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路互联互通路网。“多国”是指选取若干重要国家作为合作重点。“多港”是指构建若干海上支点港口。

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项目进展顺利。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已与1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现在,中欧班列正在欧亚大陆上日夜不停地奔忙,众多航班也正穿梭于空中丝绸之路上。

2013-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

【材料二】

2011年3月,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铁路集装箱班列开行,标志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

依靠海运。现行的中欧班列单程时间一般在12-16天,比传统海运节省10多天的时间。①是中欧班列明显的优势。目前所有中欧班列都有相对固定的班次和时间表,能更好满足国际贸易货物对时间的严格要求;铁路运输一般不会受恶劣气候影响而停运或造成货物损失。价

现在,国内有62个城市开通了运行线,形成西、中、东三条出境通道,可到达欧洲的16个国家53个城市。中欧班列作为一种安全、快捷的国际运输新方式,受到了国内企业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誉为“钢铁新丝路”。【中欧班列开通城市多、受到关注广】

图1 2011年-2018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图

(数据来源:大陆桥物流联盟公共信息平台)

【2011-2018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逐年增加,且增长迅速,达6000多列】

【材料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文互通政策框架。教育部于2016年7月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将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共建丝路教育合作机构列为丝路教育合作的重点。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互派留学生人数大幅上升。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达31.72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4.85%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达8.7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60.4%。

文化部也与“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全部签订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就推进文化交流作出全方位的安排。中国驻外文化、媒体机构在人文互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孔子学院既是中国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②的重要平台。目

前中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孔子学院134所,孔子课堂131个,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C14.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运输灵活性②人文互通B.①运输稳定性②语言学习C.①运输稳定性②人文互通D.①运输灵活性②语言学习15.阅读【材料二】中的文字和图1,根据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案示例1:中欧班列在中欧物流中有独特优势。

答案示例2:中欧班列的发展,有助于中欧贸易的繁荣。

(2分。不要求结论的唯一,能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得出合理的判断即可。注意:“结论”应该是一个观点,而不仅仅是事实性信息。)

出题方式:

①概括图表信息/内容——无遗漏、描述趋势、数量变化

②根据图表文信息,得出结论——综合图表文,得出合理的观点

16.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取得的成就有(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与沿线国家贸易扩大,海陆空互联互通网建立/物流输送快捷,促进了文化交流。【标准答案】①贸易往来扩大②基础建设发展③文化交流密切(人文互通频繁)

(3分。每个要点1分)

(二)阅读《青青延中草》,完成17-19题。(共11分)

青青延中草

刘成章

①山头上积雪已化,农人们扶犁耕作,牛,沉默得就像一疙瘩一疙瘩滚动的黄石。阳光下,可以看得见土壤在翻浪,浪花上冒出袅袅地气。我们就从那山坡上跑下来,不论男生女生,两只鞋里都是土,因为学校的钟声在催,在催。

②师生们集合在一起。我们的身后是老师们住的一排石窑洞。我们的队列一行一行,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从山头延伸下来的犁沟。犁沟土肥墑饱,我们也有那泥土的气质。春日的犁沟正在播着种子,而我们这犁沟是超越季节的,无论我们的容颜还是心灵状态,哪一行不是生机蓬勃?

③其实我们一行行的整齐的队列也像刚刚学过的《涉江》。《涉江》是我国先秦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虽然文辞艰深难懂,虽然相隔两千余年,我们这一群少年的心,却和《涉江》相通。我们的身上也有《涉江》的节奏和韵律。

【④一到课外活动时间,我就赶到图书馆去了。首先扑进阅览室,如一只觅寻猎物的小狼。《人民文学》《文艺学习》《陕西文艺》《说说唱唱》《新观察》,每拿起一本,我就像开饭时捧起好饭菜,一筷子一筷子地塞到嘴里,大牙小牙都忙得不亦乐乎,好像总也吃不饱,吃不够。真的,我能从那些字里行间咀嚼出无限的美好滋味。有时候,虽然听见开饭钟声当当地响,我也舍不得离开。末了,总要再到借书处去,把凡是藏有的文学书,特别是诗歌,不论古今中外,一本一本借来看。我曾在一首习作里写过:“路漫漫,荒野小店前。”现在想起来,我们那简陋的图书馆就像那荒野小店。荒野小店的老板娘和店小二啊,恕我在这里这样称呼你们,我亲爱的老师们,我那时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小小常客。你们一定记得我:嗨,这个学生啊,就像贪吃的马驹子,吃着河畔的还眼望坡上!

⑤哦,青青延中草!

⑥哦,贪吃马驹子!//

⑦那时候同学们无一例外都是住校生。宿舍是大窑洞,每个窑洞都安放着一个大通铺,七八个同学住在一起,终年住在一起便滋生着特别亲切的感情。每天总有说不完的话,开不完的玩笑,有时还拿出作业凑上油灯请同学帮帮。而熄灯钟一敲,老师就前来查号子了。灯光昏昏黄黄,老师是什么表情,是根本看不清的。其实即使是上晚自习的时候,到处也是一片昏昏黄黄。“一灯如豆”,是我们古人对麻油灯十分贴切的形容,现在回过头去看,越觉得那形容准确传神。一代代的读书人,一代代的青灯黄卷。我们延中点着的灯,像大雾中地上的碎小野花,在寂寂寞寞地摇曳。一年又一年地摇曳。

⑧忽然有那么一个晚上——那可是我们延安中学划时代的一个晚上呀——呼啦一下,每个教室都亮起了电灯,一道闪电划破夜幕光芒四射,照彻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校园后边的山也被电光所激醒,庄稼杂草树叶都猛地伸胳膊踢腿,惊得宿鸟扑噜噜四飞。欢呼声狂卷到每个角落,稚嫩的男女嗓音,嫩雷一样,清脆响亮。打开每一册课本,翻看每一页作业,啊,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古波斯,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汉刘邦,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坎坎伐檀兮”,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惯性定律,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二次根式和昏昏黄黄的草履虫,一刹间,都抖落了昏昏黄黄,抖落了夜色。

⑨从此,我们延中的夜,是电灯照亮了的夜。哦,一盏一盏明亮的电灯,一颗一颗25瓦的小太阳,一扇一扇辉煌的窗子。延中啊,我们的不夜的延安中学,每晚都像小小的天安

门广场。迈着双腿走过去,一脚一个灿烂。//

⑩我一直是扭秧歌、演戏的积极分子,所以被选为学生会的文娱部长。那时候电影是一种奢侈品,有一次我请电影队来放《董存瑞》,同学们把场子挤得严严实实。放到少一半,忽然下起雨来。我问同学们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放!继续放!”雨,越下越大。放映机的光束里,雨珠像小瀑布一样泻落下来。黑暗中,雨水往头上浇,雨水在脸上流,雨水朦胧了眼睛。银幕上,董存瑞奋力举起炸药包。不死的英雄啊,鼓舞着我们栉风沐雨。啊,少年人的心,少年人干渴的心,多么需要好电影像这潇潇之雨一样浇灌!

?下吧,下吧,潇潇之雨!

?哦,青青延中草,雨洗青草草更青!//

?怀着诗人梦,我不断写诗,不断向报刊投稿。那时候寄稿是不需要贴邮票的,在信封上剪个角,再信手写上“稿件”二字,稿子便像长了神鹰之翅,想飞到哪里便是哪里。我的稿子多是飞出去又飞回来,但我不气馁,有些竟幸运地没再回来,化作报刊上的铅字,我还收到了稿费单,天下的每一只喜鹊好像都向着我欢叫!少年们特别容易互相影响。一时间,我们学校收发室的信插里,每天都会有十来封关于稿件的信,当然大部分都是退稿信。有个同学大概受了老舍笔名的影响,起笔名为“老迈”。别人的退稿信都是“某某同志收”,而他的呢,却是“老迈先生收启”!我那时常想,当远方的编辑同志书写这几个字的时候,他脑子里浮现着怎样的人像?胡子拉碴?端着一杯酽茶?吭吭吭地咳嗽着?殊不知,我们的老迈先生才十四五岁的年纪,红领巾常歪戴在脖子上!

?少年时代精力的旺盛,实在是难以估量的。我在延中上了几年学,就写了几年诗,就投了几年稿子。不过有时写诗写得有点入魔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课学习。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老师都很开明。他们自始至终都以赞赏的目光悄悄地注视着我,鼓励着我,当我不自觉地走了些弯路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厉声指责过我,磨掉我的锐气。

?哦,青青延中草!

?哦,延中草,草青青!】

?是的,我那时候是文学原野上的一匹小马驹,我一边吃草一边奔跑一边自由地环望四方,是时代和母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天地辽阔云卷云舒风雨适时水草丰美的成长环境。我每每想起来,心中都要悸动。

(有删改)17.本文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请阅读④-?段,将作者的成长经历补充完整。

(4分)

在学校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读书,①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滋味。

学校里亮起了电灯,体会到时代的变化。

②在雨中看电影《董存瑞》,受到了英雄精神的鼓舞。

③不断写诗向诗刊投稿,④受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

①享受了阅读的快乐②在雨中看电影《董存瑞》

③不断写诗向报刊投稿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或“受到老师的欣赏和鼓励”)

(共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8.文章语言富有特色,感情充沛。请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等角度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第⑧⑨段中的一处语句,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示例1:第⑧段中“欢呼狂卷到每个角落,稚嫩的男女嗓音,嫩雷一样,清脆响亮”,运用比喻,把欢呼声比作嫩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同学们嗓音的清脆响亮,表达了大家因教室亮起了电灯而欢乐激动地情感。

答案示例2:第⑨段中“一盏一盏”“一颗一颗”“一扇一扇”构成排比,生动地写出了点亮点灯后延安中学夜晚的变化,从而体现出时代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和同学们的欢乐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共3分。角度1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分,情感1分)

19.“青青延中草”既是本文题目,又在文中反复出现,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1.线索,贯穿全文(文章结构)。

2.吸引读者(作为标题),化用了诗句,具有文化底蕴。

3.内容:(比喻)写出了延安中学对于我们学生的教育、呵护,表达了我对于延安中学感激、感恩、爱。

有诗意,“青青园中葵”;

表达延中的怀念情感(主旨)

线索,贯穿全文

内容,比喻延安中学的一颗小草,在延安中学的呵护下成长,感恩延安中学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表达了对母校的爱和感恩之心。作为题目,吸引读者,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比喻和诗文的形式,富有文化韵味。

答案示例:①将自己比作马驹子,将在延中学习成长环境比作“青青延中草”回忆了自己的学生时代。②“青青延中草”在文中反复出现,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③表达了作者对给自己提供了良好成长环境的时代和母校深切感激和由衷赞美。④“青青延中草”巧妙地化用了“青青园中葵”的诗句,既切合少年成长的主题,又增加了文学色彩。

(共4分。“回忆学生时代”“文章结构”“赞美感激”“文学色彩”四个要点,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共6分)

①科技发展,互联网+,经济全球化……这一切都让人类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但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也不时沉渣泛起。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对话,是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其实,无论哪一种文明,都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②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漫长的历史孕育出多彩的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独具特色。同时,每一种文明更是在与众多文明的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不断发展。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人民期待和平进步,这就要求各国广泛开展跨文明的交往活动,让多元并存的文明交流互鉴,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历史长河中,文明的交流互鉴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史。文明的交流互鉴,使各种文明创造的丰硕成果为全人类所共享。中华文明在“西渐”中为欧洲社会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造纸术和印刷术加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火药则成为欧洲市民阶层摧毁封建堡垒的有力武器,指南针助力欧洲航海业的快速发展。同样,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则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交流借鉴中,各方文明互相吸收,不断融合,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了生产力波澜壮阔的发展。可以说,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文明生生不息,保

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④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深入,彼此间就越尊重认同,同时也越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丹麦设计师瓦格纳设计的“Y型椅”,既借鉴了中国明式圈椅外形和意蕴,又体现了北欧设计的简洁理念。中国味与北欧风完美融合,使得这种座椅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经典之作。近年来,中国主办的世博会、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大型交流活动,无一不是为各种文明相互借鉴和创新发展提供着舞台。由此

⑤不同文明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组成了多样的世界。我们的星球将更为璀璨,人类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20.上面的文字针对①的不良现象,提出的中心论点是:

②。(2分)

①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

②(面向未来,)只有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人类才能进步,世界才能发展。(共2

分。每空1分)

21.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乙

【甲】第②段论述的目的是强调世界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应该注意保持。

【乙】第③段列举中华文明“西渐”和国外设备、技术引进等事例,来论证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丙】第④段举了日常生活和国际交流中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突出了交流互鉴对创新发展的作用,增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好、坏

22.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互鉴力度日益加大。请你联系

2分)

答案示例1:近年来,国内教育在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也积极引进国外新的教学方法;中国的一些学校和老师也把我们基础教育的优秀经验传递到国外。/文化教育领域的这种交流互鉴,使得各国青年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青年的成长。

答案示例2:近年来,国外电影公司以“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中国文化元素为题材拍摄影视作品,中国的影视公司也借鉴了国外的电影拍摄技术。/影视领域的这种交流互鉴,促进了世界各地观众了解异域文化,促进了电影技术的发展。

(2分。事例1分,观点或分析1分。不限于题目中提到的领域。)

五、写作(4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初中三年,校园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记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寄托了我们的情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请选择校园中你感受最深的景或物,把“

见证最美的我们”补充完整,构成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也许,面对生存的威胁,人类终将放下分歧,共同迎接挑战;也许,面对环境的变化,物种间终将打破壁垒,建立起新的平衡;也许,面对宇宙危机,智慧

生命终将穿越界限,彼此和谐相处……作为未来人类中的一员,你将会面临怎

样的问题?又会怎样抉择?请你发挥想象,以“我们终于握手言和”为开头,

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这份模测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重点检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中考题型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9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120分钟完成。 二、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诗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语病 ,文学文化常识及应用文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是课内诗歌,出自九年级下册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难度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今后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课外阅读,出自张岱的《姚长子墓志铭》,考察了实词、断句、翻译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难度适合,很有指导性。

紧跟时事热点,文章为《光明日报》的《冠状病毒知多少》,考察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段落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概括提炼信息。难度适中,很有指导性与前瞻性。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课内对《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查,其中《西游记》难度较低,没有给学生设置障碍,17小题考察的是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部分学生失分严重。 (五)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的是记叙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考察了概括文章内容、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感悟题。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部分:作文 作文是命题作文《宅当有为》,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而且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诗句默写、”“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辨析”、“语病”、“文学文化常识”和“应用文”。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还不错,得分率只有85%,其中“挣脱”读音错误太多,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不扎实。

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2018.5 学校姓名成绩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3分) (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 一是横画_______。(1分)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 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 B.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 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

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ùn);“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 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时代文明中学生的新篇章! 校学生会 2018年6月2日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彬.彬有礼(bīng)底蕴“弘”字是6画 B.彬.彬有礼(bīn) 底蕴“弘”字是5画 C.彬.彬有礼(bīn)底韵“弘”字是6画 D.彬.彬有礼(bīng) 底韵“弘”字是5画 (2)有人根据倡议书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对“礼”的内涵依次作了高度概括。下列概括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雅净静敬 B. 敬净静雅

海淀初三语文二模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6 一、基础·运用(共19分) 1.(1)B(2分) (2)D(2分) (3)答案示例:叹号用在“朋友们”后,表明共勉的感叹语气。 答案示例:冒号用在“朋友们”后,提示下文的重要建议。 (共2分。标点1分,理由1分) 2.(1)B(2分) (2)C(2分) (3)答案示例:作品一率性潇洒,表达了享受宁静品读经典的情趣。 作品二体正势圆,表达了闲品茶韵静中读书的雅趣。 (共3分。选择1分;理由2分,其中书体特点1分,内容1分) 3.(1)天涯若比邻 (2)山气日夕佳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答案示例: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共6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4. B(2分) 5. 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2分。意思对即可) 6. 酿泉之美醉翁亭之美山间朝暮之美山间四时之美 (共4分。每空意思对即可) 7. 欣然(1分) 8. 答案示例:身处逆境尚可旷达洒脱,于难为处仍能教化民众。 (共2分。胸怀1分,政绩1分)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9. ①答案示例:勇②答案示例:千里走单骑③答案示例:水淹七军 (共3分,每空1分) 10. (1)答案示例:我一提起师兄,那怪就嚷要将你剥皮抽筋啃骨吃心! (共1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孙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逐回花果山。 (共2分。意思对即可)

(3)略(共2分。团队精神1分,结合相关情节表述1分) 11. ①答案示例:拔何首乌②答案示例:对未知的好奇③隐鼠④五猖会 (共2分。每空0.5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共14分) 12. 答案示例: (2)因为年龄小顽皮好动,小病号总是背不出那句诗,岳老师很伤心. (4)病重要转院,小病号将无法继续学习,岳老师深夜为他编教材。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3. 答案示例: 【甲】为小病号的病情严重而伤心,也为孩子太小而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而伤心。 【乙】为小病号临别背出那句诗而欣慰,也为不知以后能否与小病号再见而伤心。 (共3分。选择1分,原因2分) 14.答案示例: A “终年”“苍白”写出了岳老师身体状况很差,而“一丝红晕”与“苍白”形成对 比,写出了岳老师为小病号讲课时的激动心情,体现了岳老师对生命有着深刻的 理解。 B “仰“盯”“挺”“拢”“喊”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小病号在离别之际,认真深 情地为岳老师背诵诗句的情形,表达了自己对老师诚挚的感激与留恋之情。 (共3分。选择1分,赏析2分) 15. 答案示例: 岳老师与小病号因病相遇而成为师生,这是“生命碰撞”而“燃起星火”;岳老师在教小病号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小病号在离别时能用所学的诗句来表达 生命的情义,这就是他们“照亮彼此的人生”。 (共4分。每个要点1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9分) 16. 答案示例: 养生及药用价值,高雅的艺术价值与蕴含的中华传统礼仪价值,促进“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7. 答案示例: (1)公元十七世纪,被海运贩卖到荷兰。 (2)公元九世纪,被派遣到中国学习文化的遣唐使带回日本。 (共4分。时间1分,方式1分)

2017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学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德城区2017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涟漪.(q ǐ) 倒坍.(t ān) 荫.庇(y ìn ) 断壁残垣.(yu án) B .攫.取(j úe ) 阔绰.(zhu ò) 骸.骨(h ái ) 万恶不赦.(sh è) C .滞.碍(zh ì) 谀.词(y ú) 谮.害(zh èn ) 周道如砥.(d ǐ) D .拮.据(ji é) 哂.笑(sh ěn ) 亵.渎(xi è) 影影绰绰..(chu 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狡黠 汲取 荣膺 鳞次栉比 B .招徕 潺弱 陨落 遍稽群籍 C .籍贯 颓唐 商酌 浩瀚无垠 D .熹微 缄默 挑衅 面面相觑 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循规蹈矩,在这里是遵守规矩的意思。)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杞人忧天,此处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 的。(不言而喻,此处指众多海洋生物的潜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呕心沥血,此处形容费尽心思。) 4.语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陶渊明,又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回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C. 郭沫若,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D.《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莫泊桑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6.下面语段两处划线部分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如果没有从小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7.名著阅读(2分)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 。

海淀区2018届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海淀区九初三(二模) 语 文 2018.5 学校 姓名 成绩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3分) (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横画_______。(1分)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 .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 B .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 .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 .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 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 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 ùn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知礼守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崛起的希望。①作为校园主人,我们应当遵守文明礼仪,弘. 扬诚实守信之风;②我们要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 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相互尊重,谦和恭谨;注重仪容,衣着整洁;心平气和,沉稳专注;彬. 彬有礼,端庄大方。 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时代文明中学生的新篇章! 校学生会 2018年6月2日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彬. 彬有礼(bīng) 底蕴 “弘”字是6画 B.彬. 彬有礼(bīn) 底蕴 “弘”字是5画 C.彬. 彬有礼(b īn ) 底韵 “弘”字是6画 D.彬. 彬有礼(bīng) 底韵 “弘”字是5画

2020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带答案--北京中考模拟

2020年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阅读文段,完成(1)-(3)题。(6分)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动脉逐渐形成。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从此,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在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伸。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有特殊魅力的文化特色。不同的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台上(xuàn)烂绽放。(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精?.(suí)炫寻:┐一一一刂丶 B.精?.(suǐ)绚寻:┐一一一刂丶 C.精?.(suí)绚寻:┐一一一丶刂 D.精?.(suǐ)炫寻:┐一一一丶刂 (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③更加。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历久弥新”这一成语在这里的意思是。(2分)(3)小组一位同学为发言稿写了诵读脚本,其中不怡当的一项是(2分) 【甲】句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强调后者,“更”字应重读,以强调中国是“实践者”。 【乙】句釆用对偶句式,富于节奏美,所以两个语句的语速要一疾一徐,读出明显的对比变化。 【丙】句釆用长短句。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长句舒缓,结尾总结升华,语调渐趋昂扬。 2.下面是“海纳百川——文化的包容”课题组同学准备的线上交流稿件。阅读文段,完成(1)(2)题。(3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特征。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①。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天人合一”“②”的社会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世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可以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正是其源远流长的结果。 (1)依据上下文,在①②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天下为公B.都是多元文化追求共性的主张天下为公C.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与人为善D.都是多元文化追求共性的主张与人为善 (2)作为总结句,文段画线语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1分) 修改: 3.“香远益清——文化的远播”课题组找到这样一则新闻稿。阅读文稿,完成(1)(2)题。(5分) 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近日,BBC推出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全世界引起关注,杜甫。 “尽管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从《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可以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展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9.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上海市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 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

北京海淀2018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2018.5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3分) (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横画_______。(1分)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 .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 B .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 .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 .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 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 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 ùn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知礼守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崛②我们要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 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时代文明中学生的新篇章! 校学生会 2018年6月2日(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彬.彬有礼(bīng)底蕴“弘”字是6画 B.彬.彬有礼(bīn)底蕴“弘”字是5画 C.彬.彬有礼(bīn)底韵“弘”字是6画 D.彬.彬有礼(bīng)底韵“弘”字是5画 (2)有人根据倡议书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对“礼”的内涵依次作了高度概括。下列概括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雅净静敬 B. 敬净静雅 C. 静敬净雅 D. 雅静净敬 (3)第二段①②两处画线句,有一句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3.在学生会的号召下,各学生社团积极响应,纷纷行动起来。请你走进话剧社、文学社参与他们的活动。(4分) (1)话剧社的同学针对“知礼守信”这一活动主题,精心编排了一场话剧《曾子避席》。 下面是该话剧剧本中的一个选段,台词中有一处表达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抄写在答题纸上。(2分) 孔子和众弟子坐于席上论道,曾子坐在孔子身边。 孔子(侧身面向曾子)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人们,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这德行和理论是什么吗? 〔曾子立刻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 曾子(恭敬地说)我不够聪明,还没有领悟到。先生,您有什么愚见请不吝赐教。 (2)文学社同学想拟写一副宣传“知礼守信”的对联,请你根据上面的剧本、下面的文字与图片,协助他们完成下面这副对联。(2分)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 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 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 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 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大兴区2011年初三质量检测(二) 语文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脊.梁(jǐ)脂.肪(zhǐ)惩.恶扬善(chěng) B.符.合(fú)翘.首(qiáo)瞥.见(piē)贻.笑大方(yí) C.处.理(chù)脑髓.(suí)自诩.(xǔ)惊涛骇.浪(hài) D.滑稽.(jī)剔.除(tì)憎.恶(zèng)锐不可当.(dāng)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渊博.博.学 解说:两个“博”字意思相同,都是“(量)多;丰富”的意思。 B.无端.端.正 解说:两个“端”字意思不同,“无端”的“端”是“原因”的意思;“端正”的“端” 是“正”的意思。 C.焕然一.新一.筹莫展 解说:两个“一”字意思相同,都是“一个”的意思。 D.举.一反三举.世闻名 解说:两个“举”字意思不同,“举一反三”的“举”是“提出”的意思;“举世闻名” 的“举”是“全”意思。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震时的汶川灾区,可以用来形容;三年后的汶川,一座座充满明清风韵的藏羌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用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②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前途,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前途。所以,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A.断壁残垣细致虽然/但是 B.流离失所精致虽然/但是C.流离失所细致不但/而且 D.断壁残垣精致不但/而且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由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模拟考试结束了,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评卷组流水阅卷。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评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题是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试卷在题型上仍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17分)、综合性学习(7分、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46分)、写作(50分),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我们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句段语病、文言实词与虚词等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试题中“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理解“红歌”,写出歌名,并补充小诗。 3.命题作文,记叙文写作,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带着感动出发》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阅卷后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特点。积累运用的1题和3题、古诗文填空的A、B两组中的第6

小题两题、说明文阅读中的9题和记叙文阅读中的13题,出错较多。 三、存在问题 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3 、基础字词﹙易错词的读音与字形、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4、写作中还存在主旨不鲜明、语言空洞不够形象、优美的问题和改题目的问题。 ﹙二﹚教学方面 1、复习中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与归纳。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写作中文体及主要表达方式的确定方面。 2、重点词语、诗句、文学常识的听写力度不够。 四、改进措施 今后的复习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用心学习。 2、重视方法指导,及时总结易错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复习中注意学科渗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自身的成长相关的话题。

石景山2019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年初三第二次统练 语文试卷 第I卷(共70分) 一、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积攒.(zǎn)颠簸.(bō)污秽.(huì)安然无恙.(yànɡ) B.滑稽.(jì)隔阂.(hé)惶.惑(huánɡ)茅塞.顿开(sè) C.俨.然(yǎn)憎.恶(zēnɡ)颈.椎(jìnɡ)中流砥.柱(dǐ) D.广袤.(mào)贮.藏(zhù)瞥.见(piē)迥.然不同(jiǒ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绪云霄举措今非昔比 B.慨叹舞弊忌讳两全齐美 C.辨别淡薄对诀重蹈覆辙 D.蔚蓝游戈书籍推陈出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 B.一枚小小的橄榄核,经过艺人们的精心雕琢,鸟兽、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 C.初三到了最艰苦的冲刺阶段,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胜利。 D.俗话说“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考试的时候你总是那么紧张,考不好那是必然的。 4.对下列语段中的句子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实读书不只是读书日的事。①国人是否读书,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②对文化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③当然,只要读书达到一定的量,才会有质的飞跃。这个量不仅指文学类的书,也指其他类型的书。④阅读面广,思路开朗,思想独到,犹如蜜蜂采花,采过许多花,方能酿出蜜来。 A.修改:①句删去“是否” B.修改:②将“发展”与“传承”位置对调 C.修改:③句将“才”改为“就” D.修改:④句将“开朗”改为“开阔”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①⑥⑤④B.④③②⑥①⑤C. ④③①②⑤⑥D.③④①②⑤⑥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

2011年中考个旧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个旧五中赵洪明 一、质量分析 参与考试29人,及格18人,及格率62.07%,平均分73.70,优秀率 6.90%。 二、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本次考试语文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题型灵活多样,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分成四大部分:积累与应用、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占分值分别为20分、6分、44分、50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体现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指导中考语文总复习,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试卷特点:试卷能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引导教学方向。试题能扣住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如课本字词和名篇名句的积累。注重名著经典的引导,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选文段出自课外又能扣住教材。试题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此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于字词诗句的积累以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最高分18分,很多同学的选择题只做对一半,古诗词的积累多是比较著名的句子,但一部分同学对诗词内容理解不够,所以(3)、(4)题失分较多。 第二部分:综合运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出题紧扣实际生活,学生能较好答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第三小题审题失误。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三道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古文得分率较高,课外现代文较低。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文言文文章出自课文和类文,学生较熟悉。 二是,现代文的题目虽不难,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答题要点不够准确,而现在语文又采用答题卡答题,所以学生答题不完整失分多。 第四部分:写作能力。 本次作文整体水平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扣住善待来展开作文,但真正富有创意的文章较少。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诗词的背诵及理解。 2、加强阅读训练,多对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及总结。 3、作文方面要求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改正、提高。 2011年5月23日

2019-2020年初三语文二模卷及答案

2019-2020年初三语文二模卷及答案 说明:本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8小题,满分34分;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14小题,满分56分;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1小题,满 分60分。全卷23小题,共150分,120分钟完成。 注意:所有题目都要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卷上的指定区域内,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8小题共34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7题24分)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2分) A.那一首首诗意盎.(ànɡ)然,雅俗.(sú)共赏的传世佳.(jiā)作,显示了陈自强深厚的功力和悟性。 B.传统食品不只是穿透岁月的经典美味,他还深深浸.(jìn)透着一个地区厚重.(zhònɡ)的文化传承.(chénɡ)。 C.形态各异的桥将和河堤.(tí)两旁新植的临水植物相互呼应.(yìnɡ),互相媲.(pì)美。 D.学习公安英模,就是要学习他们嫉.(jí)恶.(è)如仇,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恪.(kè)尽职守,甘于奉献的操守品质。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五一”假期,商家打着“大出血 ...”的旗号招揽生意。(大出血:指商品折扣、让利大) B.“豆腐渣 ...”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豆腐渣:指质量差) C.深圳经济特区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的排头兵 ...。(排头兵:比喻带头的人) D.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铁饭碗 ...将会被打破。(铁饭碗:指固定的收入)3.选出下面句子没语病的一项()(2分) A.在国务院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交通部、卫生部、农业部等纷纷作出新的重要措施。 B.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对读书来说非常重要。 C.丛飞用火红的青春和诚挚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扶困助弱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D.初三“一模”考出好成绩后,他产生了既自信又兴奋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4.请按音同音近的原则,把下列广告语还原回正确的成语。(4分) A.皮鞋广告——无鞋可及()球鞋广告——步步为赢()B.咳药广告——咳不容缓()痔药广告——有痔无恐()C.电脑广告——无网不胜()电灯广告——一明惊人()D.摩托广告——骑乐无穷()证券广告——股往金来()5.面对以下情况,李洁该怎么说才让王勇欣然接受不能只讲个人卫生,不顾公共卫生的道理?王勇明白后又该怎样说才算是得体的回答?(4分)王勇匆匆走进课室,习惯性地用纸巾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后,随手将纸团

中考二模试卷分析

夏县胡张初中 2020中考二模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情况 九年级139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9人,平均分数 82.9,及格率100﹪.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第一部分读写:景鑫如全对,冯吕苗、柴天祥、樊悦通失分较多,其次是毋梦娇、岳婷,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失分原因在于学生错别字较多。 第二题,读·思。 (一) 3、4小题,考查基础知识,学生完成较好。 5小题,名著阅读,这种考查形式,大多完成较好,部分学生不会作答。 (二) 6小题,考查概括能力,7小题,写议论文片段,学生完成较好。 (三)8—11题,文言文基础知识,都是平时要求识记和过关的,还是一半学生全对,一半学生完成不够好,有的答得不准确。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章较为简单,只有认真阅读,12、13小题完全能够很好作答。但是部分学生文言知识缺失,有待加强。 三、读·写。(70分) 14题,据图写文,写一段文字,学生都能掌握写作技巧,完成较好。

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和答案

浦东新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201605)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 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9.“徒属”对陈胜吴广“敬受命”,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吴广素爱士卒,深得徒属拥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和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②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以善文词知名。擢③进士第。 【注】①刘子玄:唐朝史学家。②楚:古代拷打责罚人的小杖。③擢:提拔,提升。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业.不进()(2)许.授《左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 12.文中刘子玄的父亲“怒”的是,“奇”的是(2分)。 13.下列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讲的是刘子玄在父亲指导下认真读书的故事。 B.写出了刘子玄小时候读书从慵懒到勤奋的变化。 C.介绍了刘子玄“以字行”的原因、读书轶事及成就。 D.揭示了只有读合适的书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

最新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一霎.(shà)狭隘.(yì)杳.无音讯(yǎo)殚.精竭虑(dān) B.菜畦.(qí)咽.喉(yān)深恶.痛疾(wù)潜.滋暗长(qiǎn) C.烂.漫(làn)狼藉.(jí)羽扇纶.巾(guān)恹恹 ..欲睡(yān) D.鲜腴.(yú)歼.灭(qiān)喏.喏连声(rě)面面相觑.(q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屏嶂峭壁不可捉摸酣然入梦 B. 高粱召唤苛捐杂锐寒气逼人 C. 绯红呜呼成群结对油光可鉴 D. 隧洞绰号伤痕累累取义成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 ..着祥和的气氛。 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 ..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 ....的故事。 D.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棋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5.(抗击疫情)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诸多免疫功能都会有所降低。 ②与此同时,不少老人还有着多病共存一身的现象,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③如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都存在下降趋势 ④随着疫情的深入发张,我们要加强对老年人中“特殊人群”的重点保护。 ⑤这些老人成为新冠肺炎易感者,甚至出现危重症病例 A. ①③②⑤④ B. ①④⑤③②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①③②⑤ 6.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岩》最后的情节中,齐晓轩被敌人打伤,在这危急的时刻,江姐和华子良带着解放军出现了。 B. 《西游记》中,唐僧三打白骨精,逼走了孙悟空,最后是八戒去花果山用激将法把大师兄请了回来。 C. 古代文人合称中,一般来说,“王孟”指王维、孟浩然,“韩柳”指韩愈、柳宗元,“苏辛”指苏轼、辛弃疾。 D.离亭就是驿亭,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