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最佳时间一览表

吃药最佳时间一览表
吃药最佳时间一览表

吃药最佳时间一览表

“这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是人们经常要问的问题,但科学用药对时间的要求绝不仅于此。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某种药物,有时不仅能提高疗效,还会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而英国《每日邮报》5月13日更刊出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等几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最新研究,对于某些疾病,比如关节炎、癌症和哮喘来说,要想药物起作用,服药时间很关键。哪怕是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到底什么才是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呢?

凌晨4—5点:糖尿病药、强心药

凌晨4点,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此时即使给予低剂量,也可达到满意效果;而心衰病人对洋地黄等强心药物,在凌晨4点最为敏感,这时药效比其他时间能高10—20倍。不过,若需此时服药应适当减少剂量,以防中毒。

早晨7点:利尿药

利尿剂在体内发挥药效,与肾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择时服药尤为重要。如双氢克尿噻,早晨7点服药较其他时间服用的副作用要小,而速尿于上午10点服用,利尿作用最强。

上午9—11点:高血压药物

经研究表明,血压在上午9—11点为高峰值,夜间入睡后则下降到一天中的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一般只需白天用药,且上午用药量略大;若夜间继续用药,则血压下降得更低,易诱发脑血栓。

中午12点:关节炎药

骨关节炎患者通常晚上比白天更易感觉到疼痛。美国得克萨斯州科技大学的研究报告说,若能正确服用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应可以保证当人体感觉最疼痛时,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最高。由于这类药物通常要经过7—8个小时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中午12点时服用效果最好。

下午3—4点:平喘药

人体的生物钟会在夜晚自动减少激素分泌,从而缩小气管的宽度,因此哮喘症状通常会在夜间加剧。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下午3—4点吸入类固醇,有助于次日凌晨3—4点预防哮喘发作。”

下午4点:感冒药。

下午4点是高烧及其他普通感冒症状的发作高峰,所以也是服用感冒药物的最佳时间。

晚上8点:抗贫血药

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等补血剂,晚上8点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晨8点要高得多,且可延长疗效达3—4倍。

晚上7—9点:降胆固醇药

大部分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在夜晚服用效果最好。英国桑德兰大学研究表明,当患者把服药时间从晚上改为早上后,胆固醇含量会明显上升。

晚上10点:胃溃疡药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研究表明,胃酸水平在白天会变化,使溃疡症状在深夜和清早比较厉害,所以治疗溃疡的药物在晚间服用效果最好。

午夜:抗癌药。

免疫增强剂是癌症病人普遍使用的药物,但上午用时易出现发热、寒战和头痛等严重副作用;如改成晚上用药,则可避免,且疗效不减。

另外,一旦您准备更改服药时间,一定要征求开具处方的医生的意见

1. 铁剂:贫血患者补充血剂,如果晚上7点服用,比早上7点服用在血中的浓度增加4倍,疗效

最好。

2. 钙剂: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3. 降血压药物: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服降血压药1日3次,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比下午用量要适当少些。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形成。

4. 抗菌素及消炎类药物:抗菌素药物排泄较快,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每隔6小时应服药1次。消炎药物,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药物,可在早晨加大剂量服1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1次服药。

5. 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甲糖宁(D860)宜上午8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6. 强心药: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服药,疗效倍增。

7. 抗哮喘药:氨茶碱宜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8. 抗过敏药:赛庚啶于早上7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维持15~17小时,而晚上7时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9. 激素类药:人体对激素类药的反应也有时间节律。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

在上午7时左右,故在每天上午7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佳。

10.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11. 降胆固醇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它血脂的产生在晚上会增加,因此,病人宜在吃晚饭时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12.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一般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抑制胃酸的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以选择每晚睡前服用,因为胃酸的分泌有昼少夜多的规律。

药品的最佳服用时间

31种药品的最佳服用时间 1、清晨服药 1)糖皮质激素 药品: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注释: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防止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抗高血压药 药品:氨氯地平、拉平、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索他洛尔 注释:有效控制杓状血压 03)抗抑郁药 药品:氟西汀、帕罗西汀、瑞波西汀、氟伏沙明 注释:抑郁、焦虑、烦躁等表现为晨重晚轻。

4)利尿药 药品:呋塞米、螺酯药圈 注释:避免夜间排尿次数过多。 5)驱虫药 药品: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哌嗪、噻嘧啶 注释: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增加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6)泻药 药品:硫酸镁 注释:盐类泻药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 2、餐前服用 1)胃黏膜保护药 药品:磷酸铝、复方三硅酸镁、复方铝酸铋 注释:可充分附着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 2)收敛药 药品:鞣酸蛋白药圈

注释:可迅速通过胃到达小肠,遇碱性小肠液分而分解出鞣酸,起到止泻作用。 3)促胃动力药 药品:甲氧氯普安、多立酮、莫沙必利 注释:以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 4)降糖药 药品: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罗格列酮 注释:餐前服用疗效好,血浆达峰浓度时间比餐中服用提早。 5)钙磷调节药 药品:阿伦膦酸钠、丙氨膦酸二钠、氯屈膦酸钠 注释:便于吸收,避免对食管和胃的刺激。 6)抗菌药物 药品:头孢拉定、头孢克洛、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利福平 注释:进食可延缓药物吸收。

7)广谱抗线虫药 药品:伊维菌素 注释:餐前1小时服用可增强疗效。 3、餐中服用 1)降糖药 药品: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 注释: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及不良反应。 2)助消化药 药品:酵母、胰酶、淀粉酶 注释: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并避免被胃酸分解。 3)非甾体抗炎药 药品:①舒林酸;②吡罗昔康、依索昔康、美洛昔康、奥沙普嗪 注释:①与食物同服可促使镇痛作用持久;②与食物同服减少胃黏膜出血的几率。 4)肝胆辅助用药

常用药物试题(药士)精编版

药物常识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老幼剂量折算表中,60岁以上老人用药量是() A.成人剂量的1/2 B.成人剂量的1/3 C.成人剂量的1/5 D.成人剂量的2/3 E.成人剂量的3/4 2.治疗中度有机磷中毒,下列哪组疗效最好() A.阿托品+东莨菪碱 B.阿托品+山莨菪碱 C.阿托品+氯解磷定 D.碘解磷定+氯解磷定 E.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3.抢救胰岛素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应选用() A.静注氟美松 B.静注50%葡萄糖 C.肌注肾上腺素 D.静注葡萄糖酸钙 E.口服10%氯化钾 4不属特殊管理药品的是()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贵重药品 D.医疗用毒性药品 E.放射性药品 5.有机磷中毒是由于抑制下列哪一酶引起的() A.巯基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胆碱酯酶 D.环化加氧酶 E.过氧化物酶 6.普鲁卡因为() A.局部麻醉药 B.抗心律失常药 C.镇静催眠药 D.解热镇痛药 E.抗精神失常药 7.布洛芬为() A.局部麻醉药 B.解热镇痛药 C.抗震颤麻痹药 D.镇静催眠药 E.抗精神失常药 8.处方的核心部分是() A.处方前记 B.调配人员签名 C.医师签名 D.划价 E.处方正文 9.剂型因素对下列哪一过程影响最大()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消除 10.和成人相比,老年人() A.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排泄能力↓ B.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排泄能力↓ C.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排泄能力↑ D.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排泄能力↑ E.药物代谢能力不变,药物排泄能力不变

11.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A.增强抗菌作用 B.减少不良反应 C.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D.提高疗效 E.降低费用 12. 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 A.处方药 B.国家基本药物 C.传统药 D.非处方药 E.现代药 13.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 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 C、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 D、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E、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 14.主要由于克拉维酸具有下列哪种特点使之与阿莫西林等配伍应用() A、抗菌谱广 B、是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可与阿莫西林竞争肾小管分泌 D、可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 E、可使阿莫西林用量减少毒性降低 15.硝酸甘油口服剂型的剂量较其他途径给药剂型用量大,这是由于() A、胃肠道吸收差 B、在肠中水解 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首过效应明显 E、肠道细菌分解 16.下列药物中哪个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 A、阿莫西林 B、阿米卡星 C、克拉维酸 D、头孢噻吩钠 E、盐酸米诺环素 17.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的抗溃疡病药物是() A、碳酸氢钠 B、西米替丁 C、丙谷胺 D、生胃酮 E、胶体次枸橼酸铋 18.对长期便秘者应慎用的抗酸药物是() A、氢氧化镁 B、氢氧化铝 C、胃必治 D、碳酸氢钠 E、胃得乐 19.甲氰咪胍(西米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机制为() A、口服后中和过多的胃酸 B、口服后能吸附胃酸,并降低基础胃酸分泌量 C、口服后阻断胃腺细胞上的组胺H1受体,使胃酸分泌量降低 D、口服后阻断胃腺细胞上的组胺H2受体,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 E、以上都不是 20.麻黄素滴鼻最主要的作用是() A、消炎 B、止痛 C、收缩血管减少分泌 D、解痉挛 E、抗菌 21.扁桃体和喉部手术,术前用阿托品主要是为了() A、松弛平滑肌 B、解除痉挛,止痛 C、减少腺体分泌 D、抗休克 E、预防感染 22.导致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肝功能损害 B、循环功能衰竭 C、呼吸中枢麻痹 D、昏迷 E、肾功能衰竭 23.及早大剂量使用维生素B6可以救治()

吃药最佳时间表

吃药最佳时间表 一天几次、一次几片是多数药品说明书,对药物用法、用量的描述。事实上知道这点还远远不够,合适的药物选出合理服药时间,可使药物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5:00—服心衰药 心衰容易在凌晨和夜间悄悄发作,有人将其称为“沉默的杀手”,但是这个杀手也有软肋,而且出现的时间是在凌晨5点。因此,如果在凌晨5点服用强心药,药效会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与其他时间段用药相比,药效可能高出50%以上。需要提醒的是,凌晨5点用药的剂量一定要把握好,可适当减量,以免因药物过量引起中毒。 6:00—胰岛素药物 凌晨6点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这时服用促胰岛素的药物,可使人体自身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促使葡萄糖尽快被细胞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 而且,此时用药还能达到最小剂量、最佳疗效、最小毒副作用等。需要提醒的是,胰岛素增敏剂只能使机体细胞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不适合使用。

7:00—降压药、抗过敏药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早上7点往往是一天中血压的最高峰。此时服用降压药,可有效降低血压,药物疗效会明显好于其他时间段,建议服用1~2片。 抗过敏药,如果是在早上7点左右服用,药效维持时间可达17个小时;而在晚上服用,其药效维持时间还不到一半,只有8个小时左右。 10:00—消炎药 服用消炎药的黄金时间是在上午10点左右,因为这个时候用药,血药浓度会比其它时间用药高出两倍。一般来说,上午10点使用半合成青霉素疗效较好。 12:00—关节炎药 骨关节炎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力,晚上要比白天明显。美国得克萨斯州科技大学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曾指出,服用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的最佳时间是确保在人体感觉最疼痛的时候,而此类药物通常要经过7~8个小时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因此,建议骨关节炎患者在中午12点服用布洛芬等药物。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3月第8卷第9期ChinaPracMed,Mar2013,Vol.8,No.9 ·157·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1)。 表1二组疗效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5755 显效4232 有效1311 无效212 χ8.58 <0.01(d)表2二组平均腹泻停止时间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5755 平均腹泻停止时间(±s) 1.85±0.372.38±1.12 t检验?2.97 P<0.01 3讨论 婴幼儿发生腹泻病时,机体处于缺锌的状态,国内报 [4] 道腹泻患儿的血清锌低于正常儿,锌制剂针对腹泻病的辅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1286. [2]陈洁.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 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4]康春华,丘小汕,华莉,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 补锌治疗效果.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0):765?766. [5]盛晓阳,沈晓明.锌缺乏与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华儿科杂志, 2007,45(3):164.2009,47(8):634. 助治疗作用并非锌本身的药理作用,而是补充锌制剂后,纠正了缺锌的状态,从而激发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多种

[5]途径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或防止液体丢失。本组治疗显 示:治疗组疗效、腹泻停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腹泻病患儿补充锌制剂能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按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的补锌治疗:急性患儿能进食后予以补锌,6个月以上,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6个月以下,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d;该疗法应积极应用于临床治疗。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高丽 目的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摘要】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并与临床病例结合,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其他抗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结论恰当的给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功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临床合理用药 有报道称,恰当的用药时间、合理的用药间隔,是确保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环节 [1] 例如头孢曲松等,可以通过降低给药频的β?内酰胺类药物, 率,每日给药依次,就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抗菌功效;对于半衰期较短,但对繁殖期、静止期细胞具有较强杀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适当放宽给要间隔方式,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抗菌功效。 1.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具有首过效应。每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能够获取较高的峰浓度,避免了首过效果,又能减少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功 [4] 效。同时,神皮质激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摄取具有饱和 。所以,根据抗菌药物的不同药代 动力学/药效学参数,以及抗菌后效应,将其分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以及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 [2] 长的抗菌药物。本研究中,参考相关文献,并与临床病例 结合,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当药物浓度处于最低抑菌浓度的4抑菌浓度的时间,是β?内酰胺类抗菌

最全临床常用药

★心内科: △稳定型心绞痛: 拜阿司匹林0.1 qd;氯吡格雷75mg qd;辛伐他叮20mg qn;比索洛尔(博苏) 2.5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30mg qd。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治疗药物:拜阿司匹林0.1 qd;氯吡格雷75mg qd;阿托伐他叮(立普妥)20mg qn;低分子肝素钙0.6ml 脐旁皮下注射bid;培垛普利(雅施达)4mg qd;比索洛尔(博苏) 1.25mg qd。 缓解药物:硝酸甘油10mg iv-vp 6ml/L;(若胸痛不能控制改用合贝爽)。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 强心:地高辛0.125mg bid(慢慢加量);利尿:呋塞米20mg bid、螺内酯20mg qd;ACEI:培垛普利4mg qd;b-R阻滞剂:比索洛尔 1.25mg qd;改善循环: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 ivgtt qd、凯时10mg ivgtt qd、丹参酮II-A 80mg ivgtt qd。 以上是主要药物治疗,其他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不多说。(见外科用药小结) △预激综合症及阵发性室上速: 根治: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第三天换药后可出院。 ★内分泌科: 营养神经:弥可保、恩在适3ml im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爱维治)30ml ivgtt。 改善循环:舒血宁20ml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钠多)。 改善脑供氧: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1片bid。 住院病人中大多是糖尿病,来住院的糖尿病病人中又大多合并大、微血管及周围神经并 发症,用药上也主要是胰岛素肌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关于胰岛素如何用,轮了两周还 是没太搞懂,这里就不说了。 ★消化内科: 根除HP治疗:1.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瑞倍)0.35g bid A.C; 2.克拉霉素0.5g bid; 3.呋喃唑酮(痢特灵)0.1g bid。 乙肝活动期(大三阳且HBV-DNA大于10^5)抗病毒治疗: 1.恩替卡韦0.5mg qd; 2.阿德福韦酯10mg qd; 3.拉米夫定(贺普丁)100mg qd。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白及胶浆250ml q8h ivgtt;6-氨基己酸(一种抗纤溶药) 6.0 ivgtt qd。调整肠道菌群:整肠生2片tid;复方嗜酸乳酸杆菌片2片tid;马来酸曲美布丁(舒丽启能)0.2 tid。 保肝药:多烯磷脂酰胆碱(天兴)15ml ivgtt qd;旅甘安(17-AA)500ml ivgtt qd;门冬氨酸鸟氨酸(雅搏司)-预防肝昏。 止泻药:苯乙哌啶2片tid A.C;思密达 6.0 tid A.C;黄连素0.3 tid。 外痔出血治疗:消炎膏外敷;爱脉朗2片bid;安络血5mg tid×3;vitB6 20mg tid×3;红霉素软膏外用。 肝硬化的治疗很多,都是对症治疗,没什么好说的,肝硬化目前没法治愈,预后不好。 ★呼吸内科: 止咳化痰:盐酸氨溴索(伊诺舒)120mg ivgtt bid;祛痰止咳冲剂;扑尔敏;复方甘草口服 液; 解痉平喘:氨茶碱0.25 iv-vp bid 6ml/h;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25ug bid;喘可治4ml im bid;吉诺通;时而平;

如何正确的把握服药的最佳时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如何正确的把握服药的最佳时间 导语:在生活中,患有疾病之后都是要服用药物治疗,然而,却有许多人总是抱怨,在服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却没有任何起色,专家表示,服用药物没有起 在生活中,患有疾病之后都是要服用药物治疗,然而,却有许多人总是抱怨,在服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却没有任何起色,专家表示,服用药物没有起色的因素有许多,如医生误诊、假药、服药时间不正确等,但是一般在正规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都不会出现误诊、假药的现象,所以患者自身服用药物可能是导致服药没有起色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正确的把握服药的最佳时间呢? 如何正确的把握服药的最佳时间呢? 每天一次。在医生的处方上,有的药被注明服药频率为“Qd”,老百姓看到大多一头雾水,其实这是拉丁语对“每天一次”的简称。这里要提醒大家,每天吃一次的药物最好固定时间,否则不但会使药效打折扣,还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同时,有些药物应在早餐后服用,这是因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规律,早晨血液中激素浓度最高,晚上最低,而在早晨服用激素类药物,能与人体的生理状态同步,可减少服药后的身体不适。另外,一些长效降压药也需要早上吃,以避免加大血压波动。 每天两次。简写为Bid。这类药物之所以分成两次吃,是因为一次服药能维持的最佳作用是12小时。因此,如果你习惯早上8点吃第一次药,第二次最好在晚上8点左右。不过也有例外,如抗抑郁药的需要在早上和中午服药,这是因为下午4点以后服这种药会影响睡眠。 每天三次。缩写为Tid。跟着三餐服药是最为普遍的一个用药误区。这样做会使白天的血药浓度过高,毒副作用随之增加,而夜间由于长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

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 时辰药理学( chronopharmacology)又称时间药理学,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为近年来在研究上取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药理学的范畴,也是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生物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活性药物的同等剂量可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而药师运用时辰药理学知识来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按时辰规律给药可减少盲目性,准确及时地将药物送达病灶,使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同步,使用药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价值。 1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的意义 根据药物特点及人体生物节律,合理运用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可达到以下效果: ①顺应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充分调动人体积极的免疫和抗病因素; ②增强药物疗效,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峰浓度; ③减少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④降低给药剂量; ⑤促进合理用药,节约医药资源; 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2 依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的药物 2.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在生理状况下,皮质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即每日上午6~8点为分泌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午夜12 点分泌最低。每日上午7~8 点给药,可产生两个有利影响: 给予外源性皮质激素时,正值生理分泌高峰,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影响较小;外源性激素药峰时间与内分泌高峰时间重叠,产生药效协同作用,可以减轻对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不良反应小。 2.2口服营养药 人参、鹿茸制剂、蜂乳以及其他一些对胃肠刺激小的滋补药宜空腹服用,达到小肠部位时不受食物影响,吸收快,疗效显著。 2.3抗组胺药 早晨7 点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最强,对病毒或易致过敏药物的侵袭的抵抗力最强; 抗组胺药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与此对应,凌晨时作用减弱。以赛庚啶为例,如19 点用药,其对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仅持续6~8 h,但7 点给药则可持续15~17 h,因此赛庚啶合理的用药方法应该是早晨服药,并可在间隔较长时间后,到临睡前再服用第2 次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特非那定、氯雷他定等其他抗组胺药也以早上服用疗效最佳。但需要注意抗组胺药的嗜睡副作用,驾驶员、高空作业人员还是在睡前服用为宜。 2.4抗贫血药 铁剂的吸收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于19 点服用比7 点服用吸收率可增加1.2 倍,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3 倍。而铁盐对胃肠道有刺激,且必须在胃酸作用下才易吸收,因此晚饭后30 min 给药最佳。 2.5抗消化性溃疡药 人体胃酸分泌也呈一定的规律,从中午开始缓慢上升,至20点急剧升高,22 点达到高峰。这是因为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胃酸的分泌昼少夜多,夜间对形成胃溃疡的影响远大于白天。故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最佳给药时间是睡前; 中和胃酸药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在胃酸分泌的高峰期即饭后1~2 h 给予,可有效中和胃酸,延缓胃排空,具有更多的缓冲作用,而睡前服用可中和夜间胃酸分泌高峰。 2.6抗精神疾病药 二甲氯氮卓7 点给药,血药浓度1 h 达到峰值,半衰期3 h 。若19 点用药,血药浓度4 h

高血压服药时间

高血压服药时间切忌千篇一律 一般认为高血压病诊断最容易,治疗最简单。高血压病人服药不就是每次1到2片,每日1次或每日2到3次吗?难道这服药还有学问吗?是的,高血压病人服药是大有学问的!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血压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节律性变化。清晨,一觉醒来,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上午9-11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3-6时再次升高,随着夜幕降临,血压再次降低,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午夜后至觉醒前这段时间,血压又有少许波动,但总的趋势是低平的。这“二高一低”的时间是高血压的危险期。 高血压患者服药时间有个体差异 每个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规律都不太一样。高血压病人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可分为勺型、非勺型、反勺型、超勺型高血压。 1. 勺型高血压 勺型高血压是指血压的升高与昼夜变化形成了一定规律的高血压类型,大部分高血压病人属于此型。这一类型高血压的血压变化规律是:在24小时内血压呈现明显的昼升夜降规律,从清晨起血压开始逐渐升高,在上午7~9时呈现一日中的血压最高峰值,之后稍有下降。在下午5时左右又出现一个较小的血压峰值,之后血压缓慢下降,直到午夜至凌晨2~3时,血压降至一日中的最低谷状态。按照这种“两峰一谷”规律画出的曲线类似勺状,故称为“勺型”高血压。这一类型的高血压病人最好在清晨起床后服用降压药,若是能够24小时控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应在清晨7时左右服药,这样既可控制上午升高的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又不至于引起夜间血压过低,若服用中短效的降压药,要注意最后一次服药时间不能太迟,应在下午5~6时左右服药。清晨血压特别高者,醒后应空腹服药,并注意起床动作宜慢,活动量宜小,逐渐过渡到日常生活的活动量。 2. 非勺型高血压 非勺型高血压与勺型高血压不同,有部分病人血压不具有以上规律性波动变化特点,称“非勺型”高血压。服药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一般要在血压出现高峰前1~2小时服药。 3. 反勺型高血压 反勺型高血压即夜间血压不降,甚至比白天血压还高。这种现象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密切有关。应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物。 4. 超勺型高血压 超勺型高血压是指夜间血压显著降低,与日间血压均值相差大于20%。由于夜间血压低,应尽量避免晚上服用降压药。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258800.html,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万忠林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2期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及用药间隔时间,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药物。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综合论述分析常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 的最佳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结果本研究综合观察分析了抗菌药物中的氨基糖苷类、大环 内酯类、β内酰胺类等药物的最优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结论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依据药物特性,优化用药方案,调整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可以有效的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对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医药支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用药时间;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用药间隔 作者单位:467000 平顶山,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医院随着时间药理学的逐步发展,临床工作者已认识到随着人身体中的酶活性和激素分泌程度呈周期节律性变化,患者对于药物的利用程度、血液中药物浓度和药物代谢周期也会随之伴有节律变化,因此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既能保证药物疗效,又能最大程度降低副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中通常将抗菌药物按照不同的PK与PD比值或抑菌效果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浓度依赖型、作用时间依赖型以及长效抑菌药物。依据分类可采用不同的用药时间和间隔,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佳用药时间以及间隔,现报告如下。 1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分析 氨基糖苷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型,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具有较小和较大的抗菌后效应,首次用药效果明显。临床常采用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和曲线峰值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在每日用药量不变的基础上单次用药可获得更高的药物浓度峰值,提高了浓度峰值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同时减少了药物首过效应带来的影响,增强药物抗菌效果,缩短了药物作用于细菌的时间,可有效避免耐药菌种的出现。据研究报道肾皮质对于此类药物的吸收具有饱和性,可利用单次用药后药物浓度峰值增高但不会引起肾脏蓄积的特点,采用每日单次用药,避免了由于多次用药后,药物在血液中长时间低浓度存在引起肾脏蓄积[1]。也可避免因药物蓄积在耳蜗淋巴组织内造成耳毒性伤 害。因此氨基糖苷类药物采用每日单次用药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同时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医药支出。 2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分析

各类药物服药时间汇总

各类药物服药时间汇总 “药到底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是人们经常要问的问题,但科学用药对时间的要求绝不仅于此。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某种药物,有时不仅能提高疗效,还会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为了帮助参加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更好备考,医学教育网特别整理了各类药物服药时间,分享给大家。 服药说明 空腹:一般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饭前:饭前15~60分钟服用; 饭后:饭后15~30分钟服用; 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 晨服: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后); 睡前:睡前15~30分钟服用。 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 1、空腹可增加药物的吸收

有些药物因为食物可显著减少其吸收,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比如卡托普利片,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因此宜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 吗替麦考酚酯片,食物对吸收的程度无影响,但食物使吗替麦考酚酯片的达峰浓度(Cmax)降低40%,因此需在空腹服用。 阿仑膦酸钠、左甲状腺素钠需在早餐前至少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用药后至少30分钟方可进食,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以下这些药物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 (1)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雷奈酸锶等;(2)增强免疫力的药:细菌溶解产物、匹多莫德等; (3)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等; (4)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 (5)降血压药:卡托普利、培哚普利; (6)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 (7)解毒药:青霉胺; (8)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胰激肽原酶; (9)抗乙肝病毒药:恩替卡韦;

(10)影响脑血管药物:丁苯酞; (11)利胆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12)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3)抗凝血药:舒洛地特; (14)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 (15)辅助治疗药:角鲨烯。 2、空腹有利于发挥作用 有的药物例空腹服用有利于发挥作用,如驱虫药在空腹服用时,肠道的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肠道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因此建议清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盐类泻药如刺激性强的、高浓度的硫酸镁、蓖麻油等,早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迅速经过空胃而快速进入大肠,在大肠内保持较高浓度,强烈刺激肠壁而发挥致泻作用。 止泻药洛哌丁胺空腹服用可提高疗效。 (1)抗血吸虫药:吡喹酮; (2)驱蛔虫药:驱蛔灵、左旋咪唑; (3)盐类泻药:硫酸镁;

用药安全经典案例回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案例1 某医院手术间,一位外科医师要求以1%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1:100000作为局部麻醉药注射。护士配好药物后,该医师将药物注入手术部位。注射后,患者立即出现心律失常,并最终导致心搏骤停。尽管采取了全面复苏措施,但该患者最终死亡。 事件发生后的调查显示,该注射器中所含的肾上腺素浓度为1:1000,而并非局部麻醉所用的1:100000。追溯原因发现,由于药房局部麻醉所用的肾上腺素1:100000缺货,所以所用的肾上腺素1:100000全部由手术室通过稀释肾上腺素1:1000提供。手术室将肾上腺素1:1000装在无菌容器中,护士需要使用时再从中抽取。但手术护士的操作被中途打断,她将肾上腺素1:1000抽入注射器后,将没有标记浓度的注射器放在后面的工作台上,并未将其稀释,而稍后当医师需要注射局部麻醉药时,该护士将肾上腺素1:1000递给了外科医师。 案例2 某医院医师在开具电子处方时误将“阿糖腺苷”点选为“阿糖胞苷”,该用药错误共累及9例儿科患者。大多数患儿在应用阿糖胞苷后的两三天内相继出现了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出现了白色脂肪粒或红疹、大便出血等情况。患儿须接受长期监测以评估用药对其产生的远期影响。 该事件中,由于药品名称相似,医师在电子处方系统内开具处方时发生错误。同时,药师在调剂患者药品,以及护士在给药环节均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这一错误的发生,为患儿带来不良影响。 【用药安全经典案例回顾】缓控释剂型用药安全 中日友好医院 用药错误

案例1 王先生因低钾血症服用枸橼酸钾口服溶液,复诊时医师给王先生处方了氯化钾缓释片,并告知每12小时口服2片。回家后,王先生考虑自己曾服用的枸橼酸钾口服溶液每日须服3次,认为氯化钾缓释片也应每日服3次,遂自己调整了用药次数,每日3次每次2片,2周后再次复诊,血钾水平已超过了正常上限。医师仔细询问才得知王先生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因服药次数超过了医嘱定量导致了高钾血症。 分析氯化钾缓释片每天服用2次便可达有效浓度,而许多患者却仍按每日3次服用,服药次数过多,不仅会因血药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且这类药物价格较普通药物贵,无形中也会使治疗费用明显增加。 缓控释剂型用药次数不足 案例2 李先生因哮喘发作使用茶碱缓释片治疗,因其认为缓释剂型的茶碱片作用时间长,觉得每天早上使用1次即可。但连续用药1周,每天夜间仍有哮喘发作,须使用应急的沙丁胺醇气雾剂控制。在复诊时才了解到,茶碱缓释片的用法应为每12小时1次,由于晚上少用药1次,致夜间哮喘发作。 分析任何药物使用少于规定次数,都很难达到应有的血药浓度,若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肯定不能达到预期疗效。 缓控释剂型分开或嚼碎后服用 案例3 78岁的张女士因高血压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片),每日2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但近两天因气温骤降,张女士感觉血压明显升高,晚7点自查血压达170/110 mmHg,考虑加服1片药,但着急缓释药物起效慢,自行将硝苯地平缓释片碾碎后吞服,8点自测血压降至140/90 mmHg。9点钟,张女士发现血压又升至160/100 mmHg,担心血压没控制住,又碾碎1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吞服。在第2次服药后30分钟,张女士出现头晕恶心、心悸胸闷,继而意识模糊,被家人送往急诊抢救,才得知是由于短时间内连续服用了碾碎的硝苯地平缓释片,破碎的剂型使较大剂量的硝苯地平突然释放,诱发了心源性休克。

常见口服药时间汇总

常见口服药时间汇总

————————————————————————————————作者:————————————————————————————————日期:

服药时间总结 2.1.1需晚上服用的药物 (1)他汀类调血脂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因此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常用药物有: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2)抗哮喘药因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容易发作,故一日服用一次的抗哮喘多在睡前半小时服用,至凌晨时血药浓度最高,疗效较好,亦可起到预防作用。常用药物有:茶碱缓释片、长效β2受体激动药(班布特罗、丙卡特罗等)、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等)。(3)治便秘的泻药如酚酞、液状石腊等,服药后8~10h见效,均需在睡前半服用,次日早晨排便,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 (4)催眠药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需临睡时服用;起效慢的,如苯二氮卓类,需睡前半小时服用。 (5)作用于脑血管的药物(如氟桂利嗪等),有嗜睡副作用的药物(如抗变态反应药酮替芬等),都需在睡前半小时服用。另外,抗风湿药如萘丁美酮等,晚间服药可使疗效保持一夜,亦有助于防止晨僵。α受体阻滞药特拉唑嗪亦须睡前服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1.2需早上服用的药物 (1)糖皮质激素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上7~8点,因此,将一日的剂量于早上7~8服用,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副作用最小。小剂量短程抗炎用药不在此限。 (2)降压药由于血压呈昼夜节律性波动,白天血压高于夜间,治疗高血压时要将白天过高的血压降至正常。故一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多在早上7~8点服用,常用药物有:吲达帕胺、非洛地平、氨氯地平、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3)抗抑郁药因抑郁症有暮轻晨重的特点,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需在清晨时服用。抗焦虑药氟哌噻吨美利曲新(黛安神),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哌甲酯均有轻度兴奋作用,亦应在早晨服用。 2.2.1需餐前空腹服用的药物 (1)降血糖药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值更高,达到峰值,为了控制餐后高血糖,降糖药需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一日服用1次的降糖药,如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等,则宜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其降血糖机制是在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处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竞争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抑制双糖转化为单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生成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使血糖峰值降低,故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或与前几口食物同服。 (2)消化系统药物为更好地发挥药效,大多在餐前服用,如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莫沙比利;胃肠解痉药如溴丙胺太林、颠茄合剂;助消化药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等;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空腹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需注意的是这类药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若需合并应用制酸药,则两类药应间隔一小时服用。其他还有:大黄苏打、丙谷胺、奥美拉唑、药用炭等均需餐前服用。 (3)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抗菌药中多数药物的吸收受食物影响,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迅速。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舒他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喹喏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

各种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各种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需晚上服用的药物 (1)他汀类调血脂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因此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常用药物有: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2)抗哮喘药因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容易发作,故一日服用一次的抗哮喘多在睡前半小时服用,至凌晨时血药浓度最高,疗效较好,亦可起到预防作用。常用药物有:茶碱缓释片、长效β2受体激动药(班布特罗、丙卡特罗等)、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等)。 (3)治便秘的泻药如酚酞、液状石腊等,服药后8~10h见效,均需在睡前半服用,次日早晨排便,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 (4)催眠药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需临睡时服用;起效慢的,如苯二氮卓类,需睡前半小时服用。 (5)作用于脑血管的药物(如氟桂利嗪等),有嗜睡副作用的药物(如抗变态反应药酮替芬等),都需在睡前半小时服用。另外,抗风湿药如萘丁美酮等,晚间服药可使疗效保持一夜,亦有助于防止晨僵。α受体阻滞药特拉唑嗪亦须睡前服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需早上服用的药物 (1)糖皮质激素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上7~8点,因此,将一日的剂量于早上7~8服用,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副作用最小。小剂量短程抗炎用药不在此限。 (2)降压药由于血压呈昼夜节律性波动,白天血压高于夜间,治疗高血压时要将白天过高的血压降至正常。故一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多在早上7~8点服用,常用药物有:吲达帕胺、非洛地平、氨氯地平、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3)抗抑郁药因抑郁症有暮轻晨重的特点,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需在清晨时服用。抗焦虑药氟哌噻吨美利曲新(黛安神),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哌甲酯均有轻度兴奋作用,亦应在早晨服用。 需餐前空腹服用的药物 (1)降血糖药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值更高,达到峰值,为了控制餐后高血糖,降糖药需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一日服用1次的降糖药,如格 列吡嗪控释片、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等,则宜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其降血糖机制是在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处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竞争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抑制双糖转化为单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生成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使血糖峰值降低,故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或与前几口食物同服。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2)消化系统药物为更好地发挥药效,大多在餐前服用,如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莫沙比利;胃肠解痉药如溴丙胺太林、颠茄合剂;助消化药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等;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空腹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需注意的是这类药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若需合并应用制酸药,则两类药应间隔一小时服用。其他还有:大黄苏打、丙谷胺、奥美拉唑、药用炭等均需餐前服用。 (3)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抗菌药中多数药物的吸收受食物影响,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迅速。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舒他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喹喏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另需空腹服用的药物还有:泛昔洛韦、卡托普利、异烟肼、利福平等等。肠溶片均需空腹服用,以使药物快速进入肠道崩解吸收。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盐骨溶解抑制药,如依替膦酸二钠、羟乙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等需两餐间服用,因为这类药物食物影响其吸收,药物对胃肠道又有刺激作用,所以半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需餐时服用的药物

八类常用药物最佳给药时间

八类常用药物最佳给药时间 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同一规格,同一批号,同一厂家,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在医学上称为「时辰药理学」。 在服用以下药物的患者,根据机体的昼夜节律选择合适 的用药时机,可以达到最小剂量、最佳疗效、最小毒性,提 高用药效果。 1.抗高血压药 人的血压在1天24小时中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9:00~11:00时、16:00~18:00时最高,从18:00时起开始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2:00~3:00时最低。故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白天量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夜间为生理性低血压服药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脑血栓。 1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包括控缓释制剂)多在7:00时给药。 1天服用2次的降压药,以上午7:00时和下午14:00时两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因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常在睡前给药。

2.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高峰为上午6:00~12:00时,而治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也存在昼夜节律性。 钙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不如前者。所以心绞痛患者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绞痛药。 由于氨氯地平、赖诺普利起效平缓,其血药达峰时间分别需6~12h和7h,若在临睡前给药,可使血药峰值出现在清晨。 3.强心苷类药 心力衰竭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毛花苷C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00时左右最高。此时用药效果比其他时间给药增强40倍。若按常规剂量使用极易中毒,所以这个时间给予强心苷类药物一定要考虑药物的剂量和毒副反应。 地高辛于8:00~10:00时服用,血峰浓度稍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应最大;14:00~16:00时服用,血峰浓度高而生物用度低,所以上午服用地高辛不但能增加疗效, 而且能减低其毒性作用。 4.他汀类药 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而阻碍肝内胆固醇的合成,同时还可增强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使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

一般最佳服药时间选择参考

一般最佳服药时间选择参考 时间 药物及敏感度 凌晨4点 此时人体胰岛最为敏感,治疗糖尿病,此时给予低剂量药物可达满意效果,而上午8点再口服降糖剂,作用强而持久,下午16点再服可使药效与体内血糖变化的规律相适应。心衰病人对洋地黄、西地兰等强心药物最敏感,其作用比其他时间可高10-20倍。此时按常规剂量服药,极容易中毒。 早晨6点 此时服用阿斯匹林,半衰期长,体内消除速度慢,药效高。 上午7点 ①平喘药此时服用效果最佳,毒性也低,氨茶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使用是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②此时服用抗过敏药,可维持15-17小时,若在下午7点左右服药只能维持6-8小时; ③安定和双氢克尿噻(利尿类药物),此时疗效好,副作用小,早晨服用要减小剂量,下午和晚上服用要适量加大剂量; ④吲哚美辛此时达到高峰,时间快,体内血药浓度高,若在晚上9点服,效果就降低10%-40%。 上午8点 服用激素类药物和维生素类药物疗效最佳,人的肾上腺激素,清晨分泌高,午夜分泌最低,所以服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激素最好在清晨。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此时最低,故此时服用维生素的效果最佳。 上午9点 服用高血压和抗结核病的药物,此时药效最佳。血压一般在上午9-11点达到一个峰值,随后逐步降低,所以高血压病人一般只需在白天服药,且上午用量略大一些,夜间继续用药,容易诱发脑血栓。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杆菌类药,上午服药疗效好。 上午10点 ①用半合成青霉素效果佳,此时,血药浓度比在晚上10点服用高出2倍; ②服用阿霉素(抗癌药)可使白细胞减少的毒性反应下降,甚至几乎很少发生。 ③速尿,在此时服用,利尿作用最强。

最全面的用药交代事项(吃药注意事项)值得收藏

最全面的用药交代事项(吃药注意事项)—收藏 用药交代是患者实现安全用药、正确用药的重要一环,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将患者所配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作明确交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切记:贴签不能替代用药交代!! 抗组胺药 有嗜睡的副作用,服药后不能驾车、从事高空作业或进行其他精细与危险性操作。在配发药时需向患者交代,另外西米替丁餐后服比餐前服效果更佳,一般提倡睡前服用H2受体阻断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磺胺类药(复方磺胺甲啞唑) 因磺胺类药主要经肾排泄,易形成结晶使尿路刺激和阻塞。大量饮水可以冲走尿结晶,要交待患者多喝水并碱化尿液,较少结晶对尿道的损害。 抗痛风药(别嘌醇、苯溴马隆)

应用排尿酸药治疗痛风时应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0m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尿道形成结石。 降糖药物 格列美脲:早餐前或第一次主餐前即刻给药; 格列齐特:餐前半小时; 格列吡嗪:餐前半小时; 瑞格列奈:主餐前0-30分钟内服,多在餐前15分钟; 二甲双胍:进餐时服用,如有胃部不适可以改为饭后服药; 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吡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 罗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 消化科药物 奥美拉唑镁:必须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应避免与口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同时服用。可与睡前服用。 磷酸铝凝胶:胃炎、胃溃疡饭前半小时服用,十二指肠溃疡应该于饭后3小时或疼痛时服用。 铝碳酸镁咀嚼片:饭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且需要交待嚼碎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