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第三章 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第三章 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第三章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本章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建鸡场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鸡场的建筑物类型和鸡场的分区规划;掌握鸡舍光照制度和通风降温措施;了解养鸡常用的设备及其功能,养鸡主要的四种方式。

目前,影响我国养鸡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除了病之外,就是饲养环境太差,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因此,应当重视鸡场的环境控制和设备更新,使其尽可能接近鸡的最适需要。

第一节场址的选择

在选择场址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水电供应条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质土壤条件、水文气象条件。

一、水电供应条件

现代工厂化养鸡需要有充足的水电供应。由于养鸡场距离城市的距离一般较远,需要自辟深井以保证供水,自备深井的水质要符合国家畜禽饮用水标准。鸡场的附近要有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机械化鸡场或孵化厂应当双路供电或自备发电机,以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能够保障正常供电。

二、环境条件

在选择场址时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条件,一般应考虑距居民点3-4公里以上,距其他家禽场10公里以上,附近无大型污染的化工厂、重工业厂矿或牌坊有毒气体的染化厂,尤其上风向更不能有这些工厂。采用果树林中间建鸡场或在鸡场周围栽种林带,可有效改善鸡场环境。

三、交通运输条件

鸡场的产品需要运输出去,鸡场需要的饲料等需要不断运进来。鸡场要求交通便利。但鸡场本身怕污染,距离交通干线不能太近,一般2公里以上,然后由干线修建通向鸡场的专用公路。公路的质量要求路基坚固、路面平坦,便于产品运输。

四、地质土壤条件

要求场地土壤以往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原体污染过,透气性和渗

水性良好,能保证场地干燥。一般鸡场应建在土质为砂质土或壤土的地带,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2.0米为最好。地面应平坦或稍有坡度,以利于地面水的排泄。丘陵地区建场,鸡场应建在阳面,鸡舍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夏天通风良好,冬天又能挡风,利于鸡的生长。

五、水文气象条件

必须详细调查了解建场地区的水文气象资料,作为鸡场建设与设计的参考。这些水文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夏季最高温度及持续天数、冬季最低温度及持续天数、降雨量、积雪深度、最大风力、主导风向及刮风的频率等。

第二节鸡场的建筑类型和分区

一、.种鸡场的主要建筑类型和分区

(一)主要建筑类型

种鸡场的建筑物按用途分为五类:

1、生产性用房。包括雏鸡舍、育成鸡舍、种鸡舍以及附属饲料加工厂房、孵化厅等。其中鸡舍是鸡场的主要建筑,对鸡场的生产起决定作用。

2、行政管理用房。包括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图书资料室、配电室、车库、门卫等。

3、职工生活用房。包括职工宿舍、食堂、浴室、活动室等。

4、生产辅助用房。包括原料库、蛋库、消毒更衣室、卫生间等。

5、其它用房。主要指粪污处理场所。

(二)种鸡场的分区

按照生产需要,种鸡场一般分为生产区、生活区、缓冲区和粪污处理区。根据饲养工艺和生产安全性原则,生产区和生活区、行政区分开,一般保持80~100m的距离。

进入生产区需经过消毒、更衣,种鸡场的生产区包括饲养和孵化两

部分,这两个区域要分开,至少相隔500m以上,避免相互交叉污染。另外育雏区也要和种鸡饲养区分开,减少成年鸡对雏鸡的污染。

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生产区的道路两旁要进行绿化,既美化环境,又起隔离作用。粪污处理区应在主风向的下方,和生活区保持较大的距离,各区排列顺序按主风向或地势依次为职工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若地势和风向不一致时,则以风向为主。

二、蛋鸡场的主要建筑类型和分区

(一)主要建筑类型

蛋鸡场主要建筑物类型和种鸡场相比减少了孵化厅。其他非生产用房的面积可以适当减少。

1、生产性用房。包括雏鸡舍、育成鸡舍(或育雏育成舍)、蛋鸡舍记忆附属饲料加工厂房等。

2、行政管理用房。同种鸡场。

3、职工生活用房。同种鸡场。

4、生产辅助用房。同种鸡场。

5、其他用房。和种鸡场相似。

(二)蛋鸡场的分区

蛋鸡场分区原则和种鸡场相似,也分为生产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和粪污处理区。生产区和生活区、行政区分开,一般保持50-80米的距离。成鸡和雏鸡分开。

三、肉鸡场的主要建筑类型和分区

(一)主要建筑类型

1、生产性用房。鸡舍仅一种类型,肉鸡从1日龄到出栏都在一个房间内。

2、行政管理用房。和蛋鸡场类似。

3、职工生活用房。和蛋鸡场类似。

4、生产辅助用房。和蛋鸡场类似,但不用设蛋库等。

5、其他用房。采用全进全出,粪污一次性拉走,粪污处理场相对小一些或不设。

(二)肉鸡场的分区

肉鸡场分区原则和种鸡场相似,也分为生产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生活区、行政区分开,一般保持50米的距离。

第三节鸡场的饲养工艺和布局

一、鸡舍类型

鸡舍的类型可分为开放式鸡舍和环境控制鸡舍,环境控制鸡舍通常又称为“封闭鸡舍”或“密闭鸡舍”。不同类型的鸡舍建筑要求不同。

(一)开放式鸡舍

农村多数鸡舍是开放式鸡舍,它们是依靠空气自由通过鸡舍进行通风。光照是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

开放式鸡舍主要有两种。一是有窗鸡舍;二是卷帘简易鸡舍,雏鸡舍不能用这种鸡舍,寒冷地区也不适用。

开放式鸡舍的优点是:造价低,节省能源。缺点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光照的影响最大,不能很好地控制鸡的性成熟,强光下鸡容易引起啄癖。

(二)封闭式鸡舍

又称无窗鸡舍,鸡舍四壁无窗(除应急窗外),隔绝自然光源,完全是用人工光照和机械通风。

环境控制鸡舍的缺点是:投资大,光照完全靠人工加光,耗能多。其优点是鸡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能够人为调控鸡的性成熟日龄。

(三)开放型可封闭式鸡舍

这种鸡舍在南北两侧墙上设窗户作为进风口,通过开窗机构来调节窗的开启程度。在气候温和的季节里依靠自然通风,不必开动风机;在气候不利的情况下则关闭南北两侧墙上大窗,开启一侧山墙上的进风

口,并开动另一侧山墙上的风机进行纵向通风。该种鸡舍既能充分利用阳光和通风,又能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实现人工调控室内环境。在通风形式上实现了纵向、横向通风相结合,因此兼备了开放与封闭鸡舍的双重特点。需要注意的是,鸡舍在建造时一定要选择密闭性好的窗户,以防南北两侧窗户漏风,造成机械通风时的通风短路。

二、饲养方式

鸡的饲养方式主要分为平养和笼养两种。

平养:指鸡在一个平面上活动,又分为落地散养、网上平养和混合地面平养。

笼养可较充分地利用鸡舍空间,饲养密度较大,投资相对较少,且管理方便,鸡不接触粪便,减少疾病感染。

(一)蛋鸡的饲养方式

1、笼养

我国绝大多数蛋鸡采用全程笼养。雏鸡阶段采用四层全重叠育雏笼,或使用三层阶梯式育雏笼。育成鸡采用阶梯式育成鸡笼。或者采用育雏育成一段式的笼具。产蛋鸡多采用全阶梯三层笼养。种鸡采用两层全阶梯蛋鸡笼饲养,便于人工授精的操作。

2、平养

蛋鸡采用平养主要是在育雏育成阶段,多使用离地网上平养,少量使用地面厚垫料饲养。

(二)肉鸡的饲养方式

1、落地散养

肉仔鸡因为饲养期比较短,较多利用这种形式,在地面铺设厚垫草,出栏后一次清除垫草和粪便。

落地散养的优点是:设备要求简单、投资少;缺点是:饲养密度小,鸡接触粪便不利于疾病防治。

2、离地网上平养

网上平养鸡群离开地面,活动于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的网片上,也

称全板条地面。鸡生活在板条上,粪便落到网下,鸡不直接接触粪便,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3、混合地面饲养

所谓混合地面饲养就是将鸡舍分为地面和网上两部分,地面部分垫厚垫草,网上部分为板条棚架结构。国内外使用最多的肉种鸡饲养方式,国外蛋种鸡也采用这种饲养方式。

4、笼养

国外肉鸡和肉种鸡很少使用笼养。笼养商品肉鸡容易造成胸囊肿。

(1)笼养的主要优点

①提高饲养密度。

②节省饲料。

③鸡不能接触粪便,有利于鸡群防疫。

④蛋比较干净,可消除窝外蛋。

⑤不存在垫料问题。

⑥管理方便。

(2)笼养主要缺点

①产蛋量比平养可能少一些。

②投资较大。

③血斑蛋比例高,蛋品质稍差,种蛋合格率低。

④笼养鸡猝死综合征影响鸡的存活率和产蛋性能。

⑤淘汰鸡的外观缴差,骨骼较脆,出售价格较低。

⑥笼养肉鸡容易发生胸囊肿,屠宰率低。

三、饲养工艺和布局

(一)工艺原则

1、工艺阶段划分

工艺阶段划分要以节约建设投资、合理利用资金和能源为出发点。蛋鸡采用三段饲养工艺可以提高鸡舍利用率,加快鸡群周转。随着我国养鸡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发出可以完成整个后备鸡饲养全过程的笼具,

蛋鸡采用两阶段饲养工艺逐渐成熟。

2、关于鸡舍选型

鸡舍选型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根据气候、供电、资金能力而定。

3、机械化程度

4、笼养与平养

5、专业化生产与“小而全”

6、鸡舍间距紧密型与疏散型

(二)工艺流程

蛋鸡生产包括雏鸡阶段、育成鸡阶段和产蛋期阶段,有的鸡场把育雏和育成阶段合并为生长鸡阶段。

农村个体养蛋鸡多采用两阶段饲养即1-120日龄育雏育成期为一段;成鸡121日龄到产蛋结束为第二段。

(三)布局

1、鸡舍的平面布置及道路

根据饲养管理要求,生产区采用分区饲养,三阶段饲养工艺分为育雏区、育成区、成鸡区。雏鸡舍应放在上风向,依次是育成鸡舍和成鸡舍。生产区内的道路分为净道和污道两种。

2、开放式鸡舍按夏季主导风向不止鸡舍朝向。

3、围墙、隔离林和绿化。

4、鸡场的卫生防疫和消毒设施。

鸡场的大门口应设置消毒池,以便对进出鸡场的车辆和人员消毒。每栋鸡舍的门口也必须设置消毒池,将浸过消毒液的脚垫放在池内,进出人员要用脚浸他踏消毒脚垫。

第四节鸡场设备

一、饮水设备

饮水设备分为以下五种:乳头式、杯式、水槽式、吊塔式和真空式。雏鸡开始阶段和散养鸡多用真空式、吊塔式和水槽式饮水设备,散养鸡现在趋向使用乳头饮水器。

二、环境控制设备

(一)光照设备

照明设备除了光源以外,主要是光照自动控制器,光照自动控制器的作用是能够按时开灯和关灯。

(二)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的作用是将鸡舍内的污浊空气、湿气和多余的热量排出,同时补充新鲜空气。鸡舍内常用的通风设备是风机。

(三)湿垫——风机降温系统

湿垫风机降温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夏季空气通过湿垫进入鸡舍,可以降低进入鸡舍空气的温度,起到降温的效果。

(四)热风炉供暖系统

热风炉供暖系统主要由热风炉、鼓风机、有孔通气道和调节风门等设备组成。它是以空气为介质,煤为燃料,为空间提供无污染的洁净热空气,用于鸡舍的加温。

(五)电热育雏伞

在网上或地面散养雏鸡时,采用电热育雏伞具有良好的加热效果,可以提高雏鸡体质和成活率。

三、鸡笼设备

(一)层叠式电热育雏笼

(二)全阶梯式鸡笼

优点是:①各层笼敞开面积大,通风好,光照均匀;②清粪作业比较简单;③结构较简单,易维修;④机器发生故障或停电时便于人工操作。缺点是饲养密度较低,一般为每平方米10-12只。

(三)半阶梯式鸡笼

由于挡粪板的阻碍,通风效果比全阶梯稍差。

(四)叠层式鸡笼

叠层式鸡笼上下层之间为全重叠,层与层之间有输送带将鸡粪清走。优点是:舍饲密度高,降低了鸡场的占地面积,提高了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对鸡舍建筑、通风设备和清粪设备的要求较高。

(五)种鸡笼

有单层本交鸡笼和两层人工授精种鸡笼。两层人工授精种鸡笼母鸡使用蛋鸡笼,公鸡使用公鸡笼。

(六)育成鸡笼

(七)育雏育成一段式鸡笼

该鸡笼的特点是鸡可以从1日龄一直饲养到产蛋前(100日龄)左右,减少转群对鸡的应激。鸡笼一般为三层或四层,雏鸡阶段只使用中间一层,随着鸡的长大,逐渐分散到上下两层。,

(八)产蛋鸡笼

我国目前生产的产蛋鸡笼主要有饲养白壳蛋鸡的轻型蛋鸡笼和饲养褐壳蛋鸡的中型蛋鸡笼,另外有少量重型产蛋鸡笼用于饲养肉种鸡。

四、喂料设备

喂料设备包括贮料塔、破拱装置、输料机、喂料机和饲槽等部分。

五、清粪设备

鸡舍内的清粪方式有人工清粪和机械清粪两种。机械清粪常用设备有:刮板式清粪机、带式清粪机和抽屉式清粪机。刮板式清粪机多用于阶梯式笼养和网上平养;带式清粪机多用于叠层式笼养;抽屉式清粪板多用于小型叠层式鸡笼。

六、小型饲料加工设备

第五节鸡舍环境控制

一、温度

(一)热量来源

鸡舍内的热量主要来自鸡自身的产热量,产热量的大小和鸡的类型、饲料能量植、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等有关。

(二)温度对鸡的影响

环境温度对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食量、饮水量、水分排出量的变化。随温度的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产粪量减少,而呼吸产出的水分增加,造成总的排除水量大幅度增加。排出过多的水分会增加鸡舍的湿度,鸡感觉更热。

(三)环境温度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刚孵化出的雏鸡一般需要较高的环境温度,但是在高温和低湿时也容易脱水。对生长鸡和产蛋鸡来说,适宜温度范围是13-25℃。生长鸡在超出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时饲料转化率降低。蛋鸡啊较高环境温度下,蛋重降低,产蛋量降低,而且死亡率增加。

相对来讲,冷应激对育成鸡和产蛋鸡的影响较少。

(四)维持适宜温热环境的措施

1、鸡舍结构

鸡舍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开放式鸡舍和环境控制鸡舍,环境控制鸡舍更适合于环境温度31℃以上的高温时的温度控制。

2、通风

通风对任何条件下的家禽都有益处,它可以将污浊的空气和水汽排出,同时补充新鲜空气,而且一定的风俗可以降低鸡舍的温度。

3、蒸发降温

在低湿度条件下使用水蒸发降低空气温度很有效。这种方法通过湿垫降温系统实现。有一点必须注意,虽然空气温度能够下降,但是水蒸气和湿度增加,因而湿球温度下降有限。

蒸发降温有几种方法:房舍外喷水;降低进入鸡舍空气的温度;使用风机进行负压通风使空气通过湿垫进入鸡舍;良好的鸡舍低压或高压喷雾系统形成均匀分布的水蒸气。开放式鸡舍可以在鸡舍的阳面悬挂湿布帘或湿麻袋包。

4、鸡群密度和足够的饮水器

5、屋顶喷水

二、相对湿度

鸡舍内湿度的来源主要是鸡呼吸产生的水蒸气、粪便带出的水分、大气中的水分。湿度对鸡的影响只有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才明显,在适宜温度下无的的影响。鸡只适宜的湿度为60~65%,但是只要环境温度不偏高或偏低,在40~72%范围也能适应。

控制相对湿度的方法:主要是饮水器不漏水或滴水,适当控制鸡的饮水,加强通风,把湿气排出鸡舍。如果鸡舍湿度过低,可以采取喷雾的方法,雏鸡舍可以用在火炉上加热开水的方法。

三、空气质量

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包括粪尿分解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鸡呼吸或物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垫料发酵产生的甲烷,另外用煤炉加热燃烧不完全还会产生的一氧化碳。这些气体对鸡体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均有负面影响,而且有害气体浓度的增加会相对降低氧气的含量。

为了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并保持适宜温度,必须使鸡舍内的空气流通。通风换气是调节鸡舍空气环境状况最主要、最经常用的手段。

四、光照

(一)光照的作用和机理

光照不仅使鸡看到饮水和饲料,促进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对鸡的繁殖有决定性的刺激作用,即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均有影响。另外,红外线具有热源效应,而紫外灯具有灭菌消毒的作用。

光照作用的机理一般认为禽类有两个光感受器,一个为视网膜感受器即眼睛,另一个位于下丘脑。下丘脑接受光照变化刺激后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这种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引起卵泡刺激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二)光照强度

光照太强不仅浪费电能,而且鸡显得神经质,易惊群,活动量大,消耗能量,易发生斗殴和啄癖。光照过弱,影响采食和饮水,起不到刺激作用,影响产蛋量。是了使照度均匀,一般光源间距为其高度的

1~105倍,不同列灯泡采用梅花分布,注意鸡笼下层的光照强度是否满足鸡的要求。

(三)光照管理程序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光照管理程序的原则

①育雏期前一周或转群后几天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光照,以便鸡熟悉环境,然后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到最低水平。

②育成期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以免光照刺激使鸡早熟。

③产蛋期每天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一定数后保持恒定,切勿减少。

2、注意事项

①根据不同的饲养方式制定不同的光照管理程序。

②育雏第一周每天23小时,之后逐渐减少。育雏育成期每天的光照时间不得低于6小时,也不要超过11小时。

③不得随意改变光的颜色、强度和时间,否则会引起产蛋突然下降。

④进入产蛋期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能突然大量增加,一般一次增加0.5~1小时。

⑤产蛋期每天光照一般以15-16小时为宜,最多不超过17小时。

⑥开放式鸡舍日照不足时采用早晚补充人工光照的办法解决。

⑦产蛋最后几周光照可增加。

(四)光照制度

1、环境控制鸡舍

2、开放式鸡舍

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制度应根据当地实际日照情况确定。

3、间歇光照

五、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可以起到降温、除湿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鸡舍通风按通风的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三种,机械通风又分为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和零压通风三种。根据鸡舍内气流组织方向,鸡舍通风分为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

(一)自然通风

依靠自然风的风压作用和鸡舍内外温差的热压作用,形成空气的自然流动,使舍内外的空气得以交换。

(二)机械通风

一般使用轴流式通风机进行通风。

1、负压通风

利用排风机将鸡舍内的污浊空气强行排出舍外,在建筑物内造成负压,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自行进入鸡舍。

①纵向通风

排风扇安装在鸡舍一端的山墙或山墙附近的两侧墙壁上,进风口在另一侧,鸡舍其他部位没有门窗或门窗关闭。

②横向通风

横向通风的风机和进风口分别均匀不止在鸡舍的两侧墙上,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鸡舍后横穿鸡舍,由对侧墙上的排风扇抽出。现在比较少用。

2、正压通风

风扇将空气强制输入鸡舍,而出风口作相应调节以便出风量稍小于进风量而使鸡舍内产生微小的正压。这一方式也不常用。

复习思考题

1、鸡场选址的原则是什么?根据这些原则应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选择场址的原则是方便生产经营,交通便利且防疫条件好,建设鸡场的投资最低。根据上述原则,在选择场址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水电供应条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质土壤条件、水文气象条件。

2、简述开放式鸡舍和封闭式鸡舍的特点和优缺点。

答:农村多数鸡舍是开放式鸡舍,它们是依靠空气自由通过鸡舍进行通风。光照是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开放式鸡舍主要有两种。一是有窗鸡舍;二是卷帘简易鸡舍,雏鸡舍不能用这种鸡舍,寒冷地区也不适用。

开放式鸡舍的优点是:造价低,节省能源。缺点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光照的影响最大,不能很好地控制鸡的性成熟,强光下鸡容易引起啄癖。

封闭式鸡舍:又称无窗鸡舍,鸡舍四壁无窗(除应急窗外),隔绝自然光源,完全是用人工光照和机械通风。

环境控制鸡舍的缺点是:投资大,光照完全靠人工加光,耗能多。其优点是鸡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能够人为调控鸡的性成熟日龄。

3、说出四种主要的鸡的饲养方式,它们都适于养什么类型的鸡?

答:①笼养:我国绝大多数蛋鸡采用全程笼养。雏鸡阶段采用四层全重叠育雏笼,或使用三层阶梯式育雏笼。育成鸡采用阶梯式育成鸡笼。或者采用育雏育成一段式的笼具。产蛋鸡多采用全阶梯三层笼养。种鸡采用两层全阶梯蛋鸡笼饲养,便于人工授精的操作。

②平养:蛋鸡采用平养主要是在育雏育成阶段,多使用离地网上平养,少量使用地面厚垫料饲养。

③落地散养:肉仔鸡因为饲养期比较短,较多利用这种形式,在地面铺设厚垫草,出栏后一次清除垫草和粪便。

④混合地面饲养:所谓混合地面饲养就是将鸡舍分为地面和网上两部分,地面部分垫厚垫草,网上部分为板条棚架结构。国内外使用最多

的肉种鸡饲养方式,国外蛋种鸡也采用这种饲养方式。

4、高温对鸡有什么影响,夏季鸡舍降温有哪些措施?

答:刚孵化出的雏鸡一般需要较高的环境温度,但是在高温和低湿度时容易脱水。对生长鸡和产蛋鸡来讲,适宜温度范围(13~25℃)对其能够达到理想生产指标很重要。生长鸡在超出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时料转化率降低。蛋鸡的适宜温度范围更小,尤其在超过30℃时,产蛋减少,而且每枚蛋的耗料量增加。在较高环境温度下,大约25℃以上,蛋重降低。27℃时,产蛋数、蛋重、总蛋重降低而且蛋壳厚度迅速降低,同时死亡率增加。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43℃以上,超过3小时鸡就会死亡。

 ①鸡舍结构。鸡舍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开放式鸡舍和环境控制鸡舍,环境控制鸡舍更适合于环境温度 31℃以上的高温时的温度控制。

 ②通风、通风对任何条件下的家禽都有益处,它可以将污浊的空气和水汽排出,同时补充新鲜空气,而且一定的风速可以降低鸡舍的温度。环境控制鸡舍必须安装机械通风,以提供鸡群适当的空气运动,并通过对流进行降温,风速达到152米/分钟时可降温5.6℃。

 ③蒸发降温。在低湿度条件下使用水蒸发降低空气温度很有效。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湿垫降温系统实现。有一点必须注意虽然空气温度能够下降,但是水蒸汽和湿度增加,因而湿球温度下降有限。蒸发降温有几种方法:房舍外喷水;降低进入鸡舍空气的温度;使用风机进行负压通风使空气通过湿垫进入鸡舍;良好的鸡舍低压或高压喷雾系统形成均匀分布的水蒸汽。开放式鸡舍可以在鸡舍的阳面悬挂湿布帘或湿麻袋包。 ④鸡群密度和足够饮水器。减少单位面积的存栏数能降低环境温度,并且可以在某些时候应用。提供足够的饮水器和尽可能凉的饮水也是简单实用的方法。

5、机械通风有哪些方式?纵向负压通风的好处有哪些?

答:鸡舍通风按通风的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三种,机械通风又分为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和零压通风三种。根据鸡舍

内气流组织方向,鸡舍通风分为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

负压通风投资少,管理比较简单,进入鸡舍的气流速度较慢,鸡感觉比较舒适,纵向通风鸡舍内空气流动均匀,气流速度夏季为2.5~5m/s,冬季1.5m/s,无死角,空气比较清新。

6、光照对鸡的作用和间歇光照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光照不仅使鸡看到饮水和饲料,促进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对鸡的繁殖有决定性的刺激作用,即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均有影响。另外,红外线具有热源效应,而紫外灯具有灭菌消毒的作用。

间歇光照可以节约电能,而且对鸡的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但是蛋鸡使用该程序比较复杂,在国内大部分鸡场执行起来都有困难。不过在肉鸡商品代饲养场实行间歇光照效果还是不错的。开放式鸡舍实行间歇光照比较困难,一般较少使用。

7、请制定一个3月21日出雏的蛋鸡开放鸡舍光照程序。

答:0~1周龄每天22~23小时;2~7周龄,逐渐降到自然光照;8~17周龄,恒定期间最长光照;18~68周龄,每周增加0.5~1小时至16小时恒定;69~72周龄,17小时。

 

中图版地理选修6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基础测试

第五章环境管理 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同步测试 今天,“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 ~2题: 1 .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日常消费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B.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少用普通电池,多用蓄电池D.尽量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吊白块”④利用农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3.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达成可持续发展共识10年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迟缓,其根本原因是()A.发达国家没有承担起对全球环境应负的责任 B.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承担对全球环境应负的责任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资源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衡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人口素质差异造成的 4.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孟买建一化工厂,这一思路反映了 ()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5.近年来国际上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 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 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④走在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的前沿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北京此次申奥成功的基础工作,就是塑造了北京的新形象,特别是北京奥申委提出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个主题,更是打响了北京申奥品牌。北京市政府在“2002年首都绿化建设总动员大会”上提出,在五、六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据此回答6~7题: 6.“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A.人类与环境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属性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环境管理

第一章 1.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学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目标,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理论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它综合运用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管理过程和运动规律,采用各种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2.环境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的、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4.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政府行为是总的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令、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市场行为是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公众行为则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休闲和旅游等方面的行为。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5.环境管理的对象:1a 现代系统管理的“五要素论”:对于环境管理,其研究对象也应包括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5个方面:(1)人是第一个主要对象。(2)物也是重要研究对象。(3)资金是系统赖以实现其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管理的研究对象。(4)信息是系统的“神经”,信息也是管理的重要对象。(5)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环境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空特性日益突出,则时空条件亦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b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三个方面(1)个人:个人行为是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2)企业:企业行为是环境管理的又一重要对象。(3)政府: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政府,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 6.环境管理的手段1. 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管理。 2. 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手段 3. 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过程的杠杆作用。 4. 技术手段: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标的手段。 5. 宣传教育手段: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环境宣传既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又是一种思想动员。 7.环境管理方法定义:用来实现环境管理目的而进行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包括1)系统工程方法2)预测方法3)决策方法以上三种方法为定量化、程序化方法4)权变分析方法(情势分析方法):定性非程序化方法) 8.环境管理体制(决策的形成与传递的形式)定义:环境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环境管理的任务和目的。 9.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50年,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 10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指政府将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则、规范、标准,作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 使得所有的效益和损失的总和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A.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B.水污染控制规划 C.自然保护规划 D.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 10.环境规划从性质上可分为( AB )。P14 A.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B.生态规划 C.部门环境规划 D.专题规划 11.固体废物能否用焚烧法处理的最重要依据是( B )。 A.废物的比重 B.废物的热值 C.废物的可生化性 D.废物的粒度 12.环境承载力指标可以分为( ACD )。P30 A.资源供给指标 B.环境管理指标 C.污染物容纳指标 D. 社会影响指标 1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BCD )。百度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ABD )。百度 A. 人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河南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课 院系:环境与规划学院 专业:环境地理学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郭庭忠 考试成绩: 评卷教师签字: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综述 环境规划是指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它具有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的优点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区域性,政策性强和信息密集等。 随着环境规划领域的不断发展和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但同时环境规划研究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生着变化,相应对规划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环境规划分为生态,大气,水,土壤,重金属,固体废物和噪声规划几类,其中水环境规划领域使用的技术方法最多,共计50种。我国约有74%的环境规划技术方法是国外先运用的,国内先运用的仅占20%左右。可见我国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主要是依靠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国外先运用的这些技术方法从出现到引入我国的历时有长有短,有的所需时间不足1年 有的间隔20-30年。由于水环境规划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环境规划领域的关注重点,相关的研究者较多,他们对国际上的先进相关方法也关注的较多,所以水环境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引入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间隔在2年左右。 水环境规划是指在把水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条件的前提下,在水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摸清水质和供需情况,合理确定水体功能,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的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而对水的开采、供给、使用、处理、排放等各个环境做出统筹度的安排和决策。水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规划是水资源危机纷呈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人口激增、经济猛涨,从而对水量水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是水资源日益枯竭,水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水环境问题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水环境规划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故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系统分析法 水资源、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对工农业发展规划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规划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与充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这关系到丰水期防涝、灌溉调配多余水量及枯水期缺水量计算。在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地控制污染排放,以尽量小的代价取得合格的水质也是重要的规划管理问题。近年来出现的负轮特性频率分析法,为水质规划研究提供了具有更大灵活性及更多信息的工具。此法不仅物理概念清楚,而且方便灵活,应该得到各方面广泛的应用,以积累更多的使用经验。 1.2层次分析法(AHP)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规划环评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写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多目标决策方法。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ty提出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要评价系统的有关替代方案的各种要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种要素按照上一层要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1.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所谓环境管理是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 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化规则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2.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3.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促 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是一种以环境标准为依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 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5.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系统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理论。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整体性观点;相关性观点;有序性观点;动态性观点) 6.环境管理的一般程序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明确问题;鉴别分析可能采取的对策;制定 规划(计划);执行规划(计划);调查评价及调整对策。 7.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环境管理的行政手 段;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环境管理的宣传教育手段。(P9—图1-2) 8.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4点:A.以总量控制为基础,实施总量控制与 浓度控制相结合;B.由末端控制过渡到全过程控制;C.以集中控制为主,实施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D.以区域治理为基础,区域治理与行业治理相结合。 9.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10.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1.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13.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14.环境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 15.环境保护法的特点:中国环境保护法,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与其 他法律共同的特点——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法律规范。此外,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较,中国环境保护法还具有以下几大特点:广泛性;综合性; 科学性;世界共同性;社会公益性;某些规范的科学不确定性。 16.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为人民创造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符合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生态 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7.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协调发展原则,二是预防为主原则,三是环境责任原则(损 害环境者付费原则),四是公众参与原则。这四条原则中,第一条原则是从战略的高度确定了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准则;第二条强调环境保护的重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第三条是环境保护责任的负担原则;第四条原则解决的是环境保护力量源泉的问题。 18.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特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适用的对象上具有特定性;环境保护法 律制度在规范的组成上具有系统性和相对的完整性;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实施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9.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A.明确一国环境保护的对象或环境法的保护对象; B.宣布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C.建立环境管理机构,规定环境管理体制、组织管理措施 及其职责权限; D.规定公民及其社会团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环境管理方案

目录 1.目的 (1) 2.范围 (1) 3.定义 (1) 4.环境管理工作总要求 (2) 5.项目环境管理目标 (3) 6.策划 (3) 6.1环境因素识别 (3) 6.2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 (3) 6.3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3) 7.实施与运行 (4) 7.1组织机构 (4) 7.2管理职责 (4) 8.运行控制 (5) 8.1重大影响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见附表) (5) 8.2应急准备 (5) 9.检查与纠正 (5) 9.1监测 (5) 9.2纠正预防 (6) 10.信息交流 (6) 11.内部评审 (6) 12.持续改进 (6)

环境管理方案 1.目的 环境管理方案是环境管理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也是组织实现环境方针的关键,为满足实现公司的环境管理目标,确保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改进公司范围内的环境行为。 2.范围 适用于哈尔滨凯盛源-玖郡项目部。 3.定义 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有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管理体系:介于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量化。 相关方:关注组织的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4.环境管理工作总要求 4.1贯彻执行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4.2生产区域的环境管理工作应按一体化管理体系中要求建立相应的以项目为单位的保证体系,确保在生产中减少环境污染或有计划地预防污染。 4.3生活区域应建立环境管理保证体系,确保职工、施工人员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室内清洁,食堂卫生,室外干净,使人们远离疾病的传染。 4.4办公区域应有专人负责卫生清洁,以及办公室人员自身清扫,确保有良好的办公环境。 4.5生产区、生活、办公区域的废弃物一律按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文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切勿让任何老师知道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 使得所有的效益和损失的总和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江苏省高中地理总复习环境管理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1练习

环境管理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有利( )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2)“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 ) A.法律 B.教育 C.经济 D.行政 2.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 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能否立项实施论证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贯彻措施中的哪一项( )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4.下列属于我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的有( ) A.环境宣传教育 B.与澳大利亚合作开采铁矿 C.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 D.日本本田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合资组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5.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 ) A.国家和政府 B.个人和团体 C.环发大会 D.企业和事业 6.对于环境问题,中国在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防治环境污染 B.综合治理水污染 C.环境保护 D.加快生态工程建设 7.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止对环境的危害,说明() A.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性 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D.环境管理具有阶段性 8. 2012年1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公布第九期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据此回答1、2题。 1.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2.目前,政府处理在环境问题上违规的企业,主要使用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9.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环境技术手段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一:我们以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方法,公共物品与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费用效益分析来说明. 目前受到广泛重视并采用的经济手段. 完全的私有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一个制度条件. 对环境质量进行国家干预的条件. 环保产业. 环境保护最优化模型。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外部性。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经济学. 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我们可以分析环境退化的宏观经济评估. 环境质量的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环境资源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要知道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目前,受到广泛重视并采用的经济手段包括:税收和收费制度,包括环境税、资源使用税、排污收费等。财政补贴和信贷优惠,包括补助金制度、长期低息或贴息贷款、税收减免。市场交易,包括污染排放交易市场、市场干预、。押金制度,用于控制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二: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方也是最有利的手段、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也很重要。外部性概念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是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和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外部性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力,它表明个人或团体有权利用这些财产去做某些事。明确性。规定拥有财产的各种权利、权利的限制以及破坏这些权利的处罚规定。排他性,由财产带来的所有效益和费用都直接给予财产的所有者,只有通过所有者才能转卖财产。可变性,所有财产权可以在双方自愿交换的基础上,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从而吸引到最优效率或价值的用途上。强制性,财产权应保证免于其他人的侵犯和非自愿的掠夺。非有效的产权和外部性完全的私有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一个制度条件。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方法管制,指有关当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直接规定当事人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损失赔偿损失赔偿是一种直接赔偿法,它是通过法律补救和纠正外部不经济性的一种法院仲裁方法。另外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排污收费是非市场性手段中应用最广泛、最典型的一种方法。.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三:环境质量的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从宏观上它涉及到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在微观上,它是费用效益分析的一个理论前提和技术难点。现问题费用效益分析所研究的问题,要跨越较长时间,费用和效益发生的时间不尽相同,所以要考虑时间因素。折现或贴现是价值在时间上的差异所引起的。确定分析问题的类型和范围. 确定方案的各种费用和效益的价值,综合评价各种效益和费用的现值. 、环境资源的评价技术 . 直接市场价格法. 人力资本法或工资损失法. 机会成本法. 资产价值法. 工资差异法. 防护费用法. 恢复费用法.。 监察5班:杨柳 学号:2010102512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第十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环境管理 ?第二节环境规划 本章重点 ?1. 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2.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 3.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4. 何为“三同时” 5.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第一节环境管理 ?一.概述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 四.中国的环境管理 一.概述 ?1.环境管理的概念 狭义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限制。 ?2.环境管理的内容 1.从环境管理的范围来划分

(1)环境资源管理 (2)区域环境管理 (3)部门环境管理 2.从环境管理的性质划分 (1)环境计划管理 (2)环境质量管理 (3)环境技术管理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 1.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是指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 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制定方针、政策,建立法规、颁布标准,进行监督协调,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行政决策和管理。 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一种强制手段,依法管理环境是控制并消除污染,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并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3.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 济杠杆,控制生产者在资源开发中的行为,以便限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励积极治理污染的单位,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的杠杆作用。 ? 4.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 达到保护环境目的的手段。 5.宣传教育手段宣传教育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环境宣传既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又是一种思想动员。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 ?环境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概括起来包括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服务。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环境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个子系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具有综合性、区域性、长期性、政策性等特点,主要包括环境区划、环境预测、环境规划优化或系统模拟等环节,需要运用各种方法与技术,环境规划工作的关键是合理筛选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其组成一个方法体系,恰当运用一系列方法与技术完成规划任务,其关键技术是环境区划技术、环境预测技术、环境规划技术等。 第一节环境预测方法与技术 预测是为决策提供必需的未来信息。选择预测方法时,应考虑的基本要素是:预测方法的应用范围,包括预测对象、预测时段、预测条件、预测资料的性质、预测模型类型、预测方法和精确度、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及预测方法的费用等。 预测方法根据预测结果一般可分为两类,即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一、定性预测方法 是以逻辑思维推理为基础,根据多年的环境监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运用经验等对未来环境状况做出定性描述和环境交叉影响分析,如专家预测法、特尔菲征询意见法、历史回顾法等。二、定量预测技术 以统计学、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等为基础,通过辨识建立各种预测模型,用数学或物理模拟进行环境预测。环境规划中常用的方法有: 1.约束外推预测法。在环境预测中常用的有时间序列预测与移(滑)动平均法。 时间序列预测常用模型: 直线预测模型:y t=a+bt 二次曲线模型:y t=a+bt+ct2 指数外推预测:y=ae bt 修正指数曲线模型:y t=k+ab t 龚帕兹预测法: y=ka bx 逻辑增长曲线预测: 式中:y t、y为预测值,因变量; a、b、c为参数、常数; t、x为自变量,时间变量; k为模型参数,极限值;

环境管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C A、环境污染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D、生态破坏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属于_______审批-阶段,第三阶段属于 _______审批阶段。B/A A、竣工验收 B、施工 C、立项 3_______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B A、环保部门 B、地方政府 C、行业主管部门 4、一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废物进口项目环境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审批权归 _______D B、6海里 C、12海里 D、200海里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 A、国家 B、国务院 C、环保局 D、市政府 4、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A、环境污染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D、生态破坏 5、在环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原则应为() A、谁主张谁举证 B、举证责任倒置 C、共同举证 D、一般的诉讼举证规则 6、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的规定是( ) A、野生无主,谁猎谁有 B、归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有 A、1970年《东京宣言》 B、1972《斯德可尔摩宣言》 C、1982年《内罗毕宣言》 D、1992年《里约宣言》 1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了生态学基本规律中的() A、“物物相关”律 B、“相生相克”律 C、“协调稳定”律 D、“时空有宜”律 13、一般说来,三种生产的共同界面是()

A、自然资源 B、废弃物 C、商品 D、环境质量 14、“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进行比较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是() A、审核证据 B、审核发现 C、审核结论 D、观察结果 15、《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6920-86是()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分析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 21、首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22、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将土地分为()

环境管理 重点核心知识

南昌大学——环境管理考试题目 1、环境监测有系统性、综合性、时序性的特点 1.环境管理的五大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技术手段。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可大致分为三类:消极的环境管理行为、不自觉 的环境管理行为、积极的环境管理行为。 3.环境信息公开可以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环境管理主体来进行。 4.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共赢、控制和协同。 5.根据环境社会系统中物质流动的方向和次序,将环境管理划分为:自然资源环境管理、 产业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四大领域。 6.根据管理领域,将环境管理划分为:政府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公众环境管理。 7.城市环境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城市大气_环境污染城市水环境污染、城市固体废物污染 8.水体污染源按污染成因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按污染种类可以分为物理性、 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源;按分布和排放特征可分为点源、面源、扩散源和内源。 9.环境管理中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 10.环境管理政策分为命令型和控制型、经济型和激励型、鼓励型和自愿型. 环境管理学:是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环境绩效管理:是组织通过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所获得的环境改善的成效。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环境生产: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环境容量: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极限,单元环境中某种污染物质的最大允许容纳量。企业环境管理:企业运用现代环境科学和工商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和活动为管理对象,以减少企业不利环境影响和创造企业优良环境业绩的各种管理行动的总称。流域环境问题:是指发生在该流域主要地表水体中的环境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三个方面,前二者主要表现为水量方面的环境问题,后者表现为水质方面的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人类社会管理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系统角度解释城市环境管理:通过调整城市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城市生态系统得到良性运行。 1、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根本目的: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已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坏了的自然环境,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的结构、状态、功能造成新的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共同发展下去。 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控制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而形成和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求。 2、环境管理行政手段的主要内容 答:1)环境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技术标准2)行政审批或许可证管理手段;有关污染者的具体规定3)环境监测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记录保存;环境报告4)处罚逐步加重的处罚措施:警告、限期治理、罚款、暂时停业和关闭等5)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告书;现场评价6)其他手段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责任;保障赔偿;执行保证金 3、请简述一下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内容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 A.人——地关系观 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 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B.污染治理C.环境评价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 A.物质生产B.自然净化C.环境生产D.资源再生 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 ) 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发展D.保障可持续发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B.思想C.生活方式D.行为 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 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①、②和③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 A.国家审计机关B.社会审计机构C.国际审计机构D.①、② 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 A.1972 B.1989 C.1992 D.2000 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 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 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 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 )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 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 12. 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 )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 ) A.生产B.能量流动C.还原D.信息传递 1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B ) A.dS<0 B.dS>0 C.dS=0 D.dS不确定 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C )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D )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E.Ⅴ类 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 A.0类B.1类C.2类D.3类E.4类 18. 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

浅谈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及其创新

浅谈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及其创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管理环境中的问题,材料利用率低,造成浪费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对环境管理进行创新,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创新问题。结合多年的环境管理经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参考。 标签:环境管理;基本手段;创新 随着我们国家公益创业的持续发展,大量的优秀大、中、小企业如春笋般崛起,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实力的支柱,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和保持经济活力,对分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企业环境管理的问题也逐渐突出,特别是中小企业,其资金实力薄弱,在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资相对不足,特别是在造纸、印染、食品加工企业等方面,原材料利用率低,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目前企业环境管理存在的矛盾问题 (一)管理的意识较为欠缺 缺乏对环境管理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一是从业人员不高,环境管理不重视,导致部分程序的完成没有完全落实,特别是在制造业;二是企业决策层的缺乏了解,对于一些资金雄厚的企业,往往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环境污染修复不愿投资,不愿购买先进的设备,一些公司甚至提前购买一些环境修复设备,但由于投入的成本,缺乏人才的原因,往往导致停工或是闲置,在企业环境整治设备的管理上也存在合格率低、完好较低率的情况,部分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没有成正比,改善环境效益没有完全改善,环境的效果不是很好。 (二)企业环境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环境存在许多问题,如不明确其责任,只有在上级领导安排工作时,才会注重环境管理工作,不充分意识到国家、企业和社会环境管理与整体环境的关系,而环境管理成本作为工作所需的经济消耗,需要加强。 (三)相关知识体系较为匮乏 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研究课题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些企业想引进一些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往往适得其反。对于一些大型能源消费企业来说,他们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支持和理论培训相对缺乏,导致他们在从事活动时缺乏应有的判断和选择。 (四)清洁生产不到位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第5章第1节环境管理概述

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课标解读 通过具体案例说明环境管理的类型和主要手段。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中ISO9001-9003是三种要求不同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从而确保了企业产品的质量。由此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目的。 2.明确环境管理按管理范围的分类。 3.了解中国的环境管理思想及部分内容之间的 层次关系。 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手段。(重点 ) 环境管理的涵义 国家和各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问题实施的管理。 2.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 3.目的:协调社会、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4.职能: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服务)四个方面。 5.环境规划的任务 (1)为环境保护发展目标和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3)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促进环保目标的实现。 6.环境管理的分类 环境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涉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按照其管理范围可分为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和专业环境管理。 环境问题依靠技术就能解决,不必借助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这种认识是否正确? 【提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求应该得到满足,而发展经济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耐受极限,协调这两个目标不是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环境管理应该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等,所以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环境管理来解决。

环境规划与管理 复习要点的整理

1.掌握以下概念: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xx: 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它就是环境承载量的极限值。 复合生态系统: 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社会是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系统如农村、城市及区域,实质是一个由人及自然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核心?} 环境规划目标: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做的规定 环境预测: 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

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就是利用数学规划方法,科学地组织污染物的排放或协调各个治理环节,以便用最小的费用达到所规定的水质目标。 水污染控制系统: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理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的各环节、层次进行整合调节和优化设计,进而筛选出切实的规划方案,以使整个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包括三个层次: 操作运行层 计划策略层 政策制定层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科技等手段来进行。 排污xx制度: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什么污染物,许可污染物排放量,许可污染物排放去向等的一项具有法律含义的行政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全过程控制原则: 环境管理是人类针对环境问题而对自身行为进行的调节,环境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所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全过程控制就是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因此,无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组织行为、生产行为或是人群的生活行为,其全 过程均应受到环境管理的监督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